模式识别 最近邻法和k近邻法MATLAB实现

模式识别 最近邻法和k近邻法MATLAB实现
模式识别 最近邻法和k近邻法MATLAB实现

最近邻法和k-近邻法

学号:02105120 姓名:吴林一.基本概念:

最近邻法:对于未知样本x,比较x与N个已知类别的样本之间的欧式距离,并决策x与距离它最近的样本同类。

K近邻法:取未知样本x的k个近邻,看这k个近邻中多数属于哪一类,就把x归为哪一类。K取奇数,为了是避免k1=k2的情况。

二.问题分析:

要判别x属于哪一类,关键要求得与x最近的k个样本(当k=1时,即是最近邻法),然后判别这k个样本的多数属于哪一类。

可采用欧式距离公式求得两个样本间的距离s=sqrt((x1-x2)^2+(y1-y2)^2)

三.算法分析:

该算法中任取每类样本的一半作为训练样本,其余作为测试样本。例如iris中取每类样本的25组作为训练样本,剩余25组作为测试样本,依次求得与一测试样本x距离最近的k 个样本,并判断k个样本多数属于哪一类,则x就属于哪类。测试10次,取10次分类正确率的平均值来检验算法的性能。

四.MATLAB代码:

最近邻算实现对Iris分类

clc;

totalsum=0;

for ii=1:10

data=load('iris.txt');

data1=data(1:50,1:4);%任取Iris-setosa数据的25组

rbow1=randperm(50);

trainsample1=data1(rbow1(:,1:25),1:4);

rbow1(:,26:50)=sort(rbow1(:,26:50));%剩余的25组按行下标大小顺序排列testsample1=data1(rbow1(:,26:50),1:4);

data2=data(51:100,1:4);%任取Iris-versicolor数据的25组

rbow2=randperm(50);

trainsample2=data2(rbow2(:,1:25),1:4);

rbow2(:,26:50)=sort(rbow2(:,26:50));

testsample2=data2(rbow2(:,26:50),1:4);

data3=data(101:150,1:4);%任取Iris-virginica数据的25组

rbow3=randperm(50);

trainsample3=data3(rbow3(:,1:25),1:4);

rbow3(:,26:50)=sort(rbow3(:,26:50));

testsample3=data3(rbow3(:,26:50),1:4);

trainsample=cat(1,trainsample1,trainsample2,trainsample3);%包含75组数据的样本集

testsample=cat(1,testsample1,testsample2,testsample3);

newchar=zeros(1,75);sum=0;

[i,j]=size(trainsample);%i=60,j=4

[u,v]=size(testsample);%u=90,v=4

for x=1:u

for y=1:i

result=sqrt((testsample(x,1)-trainsample(y,1))^2+(testsample(x,2) -trainsample(y,2))^2+(testsample(x,3)-trainsample(y,3))^2+(testsa mple(x,4)-trainsample(y,4))^2); %欧式距离

newchar(1,y)=result;

end;

[new,Ind]=sort(newchar);

class1=0;

class2=0;

class3=0;

if Ind(1,1)<=25

class1=class1+1;

elseif Ind(1,1)>25&&Ind(1,1)<=50

class2=class2+1;

else

class3=class3+1;

end

if class1>class2&&class1>class3

m=1;

ty='Iris-setosa';

elseif class2>class1&&class2>class3

m=2;

ty='Iris-versicolor';

elseif class3>class1&&class3>class2

m=3;

ty='Iris-virginica';

else

m=0;

ty='none';

end

if x<=25&&m>0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s类',rbow1(:,x+25),ty));

elseif x<=25&&m==0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s类',rbow1(:,x+25),'none'));

end

if x>25&&x<=50&&m>0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s类',50+rbow2(:,x),ty));

elseif x>25&&x<=50&&m==0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s类',50+rbow2(:,x),'none'));

end

if x>50&&x<=75&&m>0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s类',100+rbow3(:,x-25),ty));

elseif x>50&&x<=75&&m==0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s类',100+rbow3(:,x-25),'none'));

end

if (x<=25&&m==1)||(x>25&&x<=50&&m==2)||(x>50&&x<=75&&m==3)

sum=sum+1;

end

end

disp(sprintf('第%d次分类识别率为%4.2f',ii,sum/75));

totalsum=totalsum+(sum/75);

end

disp(sprintf('10次分类平均识别率为%4.2f',totalsum/10));

测试结果:

第3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6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7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10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11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12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1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16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1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1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20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23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2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26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2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30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31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3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37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3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41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4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4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4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setosa类

第51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53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5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5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57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5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5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60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61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62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6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70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71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7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7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77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7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80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8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8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92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9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97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9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9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102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03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0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06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07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ersicolor类第10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1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1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1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2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2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第126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27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2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2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30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33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35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37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3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42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44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48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49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第150组数据分类后为Iris-virginica类

k近邻法对wine分类:

clc;

otalsum=0;

for ii=1:10 %循环测试10次

data=load('wine.txt');%导入wine数据

data1=data(1:59,1:13);%任取第一类数据的30组

rbow1=randperm(59);

trainsample1=data1(sort(rbow1(:,1:30)),1:13);

rbow1(:,31:59)=sort(rbow1(:,31:59)); %剩余的29组按行下标大小顺序排列testsample1=data1(rbow1(:,31:59),1:13);

data2=data(60:130,1:13);%任取第二类数据的35组

rbow2=randperm(71);

trainsample2=data2(sort(rbow2(:,1:35)),1:13);

rbow2(:,36:71)=sort(rbow2(:,36:71));

testsample2=data2(rbow2(:,36:71),1:13);

data3=data(131:178,1:13);%任取第三类数据的24组

rbow3=randperm(48);

trainsample3=data3(sort(rbow3(:,1:24)),1:13);

rbow3(:,25:48)=sort(rbow3(:,25:48));

testsample3=data3(rbow3(:,25:48),1:13);

train_sample=cat(1,trainsample1,trainsample2,trainsample3);%包含89组数据的样本集

test_sample=cat(1,testsample1,testsample2,testsample3);

k=19;%19近邻法

newchar=zeros(1,89);

sum=0;

[i,j]=size(train_sample);%i=89,j=13

[u,v]=size(test_sample);%u=89,v=13

for x=1:u

for y=1:i

result=sqrt((test_sample(x,1)-train_sample(y,1))^2+(test_sample(x ,2)-train_sample(y,2))^2+(test_sample(x,3)-train_sample(y,3))^2+( test_sample(x,4)-train_sample(y,4))^2+(test_sample(x,5)-train_sam ple(y,5))^2+(test_sample(x,6)-train_sample(y,6))^2+(test_sample(x ,7)-train_sample(y,7))^2+(test_sample(x,8)-train_sample(y,8))^2+( test_sample(x,9)-train_sample(y,9))^2+(test_sample(x,10)-train_sa mple(y,10))^2+(test_sample(x,11)-train_sample(y,11))^2+(test_samp le(x,12)-train_sample(y,12))^2+(test_sample(x,13)-train_sample(y, 13))^2); %欧式距离

newchar(1,y)=result;

end;

[new,Ind]=sort(newchar);

class1=0;

class 2=0;

class 3=0;

for n=1:k

if Ind(1,n)<=30

class 1= class 1+1;

elseif Ind(1,n)>30&&Ind(1,n)<=65

class 2= class 2+1;

else

class 3= class3+1;

end

end

if class 1>= class 2&& class1>= class3

m=1;

elseif class2>= class1&& class2>= class3

m=2;

elseif class3>= class1&& class3>= class2

m=3;

end

if x<=29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第%d类',rbow1(:,30+x),m));

elseif x>29&&x<=65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第%d类',59+rbow2(:,x+6),m));

elseif x>65&&x<=89

disp(sprintf('第%d组数据分类后为第%d类',130+rbow3(:,x-41),m));

end

if (x<=29&&m==1)||(x>29&&x<=65&&m==2)||(x>65&&x<=89&&m==3) sum=sum+1;

end

end

disp(sprintf('第%d次分类识别率为%4.2f',ii,sum/89));

totalsum=totalsum+(sum/89);

end

disp(sprintf('10次分类平均识别率为%4.2f',totalsum/10));

第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5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8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10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11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1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1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19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20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21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2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2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27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28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30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3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37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4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4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45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4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49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5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5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5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57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60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61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6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65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6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67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71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7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7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7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77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79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81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8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8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8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8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87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88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9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9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第98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99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10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10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105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10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110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11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第11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115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11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第118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2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2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3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3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35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3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39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40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4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4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45组数据分类后为第1类

第146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48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49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5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57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59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61组数据分类后为第2类

第162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6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6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65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67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68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73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第174组数据分类后为第3类

五:问题和收获:

该算法的优缺点总结为:

优点:算法简单且识别率较高;

缺点:算法需要计算未知样本x与周围每个样本的距离,然后排序选择最近的k个近邻,计算量和时间复杂度高。

书本上有好多优化的k近邻法,比如,快速搜索近邻法、剪切近邻法、压缩近邻法等,但就个人能力而言,上述优化的算法不太容易编程实现。在日后的学习中,自己也要加强优化算法的能力。

模式识别最近邻和fisher分类matlab实验报告

一、Fisher 线性判别 Fisher 线性判别是统计模式识别的基本方法之一。它简单,容易实现,且计算量和存储量小,是实际应用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Fisher 判别法Fisher 在1936年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的线性判别法。Fisher 判别法的基本思想是寻找一个最好的投影,当特征向量x 从d 维空间映射到这个方向时,两类能最好的分开。这个方法实际上涉及到特征维数的压缩问题。 一维空间的Fisher 线性判别函数为: 2 1212 ()()F m m J w S S -= + (1) i m = ∑x N 1,i=1,2 (2) 2,1,)()(=--=∑∈i m x m x S T i x i i i ξ (3) 其中,1m 和2m 是两个样本的均值,1S ,2S 分别为各类样本的的类内离散度。投影方向w 为: )(211 m m S w w -=- (4) 12w S S S =+ (5) 在Fisher 判决函数中,分子反应了映射后两类中心的距离平方,该值越大,类间可分性越好;分母反应了两类的类内的离散度,其值越小越好;从总体上讲,()F J w 的值越大越好,在这种可分性评价标准下,使()F J w 达到最大值的w 即为最佳投影方向。

1.1、 Fisher线性判别实验流程图

1.2 Fisher线性判别mtalab代码 data=importdata('C:\Users\zzd\Desktop\data-ch5.mat'); data1=data.data; data2=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671165.html,bel; sample1=data1(1:25,:); sample2=data1(51:75,:); sample=[sample1 sample2]; sp_l=data2(26:75); test1=data1(26:50,:); test2=data1(76:100,:); test=[test1 test2]; lth=zeros(50,50); sample_m1=mean(sample1); sample_m2=mean(sample2); m1=sample_m1'; m2=sample_m2'; sb=(m1-m2)*(m1-m2)'; s1=zeros(2); for n=1:25 temp = (sample1(n,:)'-m1)*(sample1(n,:)'-m1)'; s1=s1+temp; end; s2=zeros(2); for n=1:25 temp = (sample2(n,:)'-m2)*(sample2(n,:)'-m2)'; s2 = s2+temp; end; sw=s1+s2; vw=inv(sw)*(m1-m2); a_m1 = vw'*m1; a_m2 = vw'*m2; w0 = (a_m1+a_m2)/2;

k近邻分类算法

第2章k-近邻算法(kNN) 引言 本章介绍kNN算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如何使用距离测量的方法分类物品。其次,将使用python从文本文件中导入并解析数据,然后,当存在许多数据来源时,如何避免计算距离时可能碰到的一些常见的错识。 2.1 k-近邻算法概述 k-近邻(k Nearest Neighbors)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之间的距离方法进行分类。它的工作原理是: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合,并且样本集中每个数据都存在标签,即我们知道样本每一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输入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数据的分类标签。一般来说,我们只选择样本数据集中前k 个最相似的数据,这就是k-近邻算法中k的出处,通常k是不大于20的整数。最后,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k-近邻算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对异常值不敏感,无数据输入假定;缺点是计算复杂度高、空间复杂度高。适用于数值和离散型数据。 2.1.1 准备知识:使用python导入数据 首先,创建名为kNN.py的python模块,然后添加下面代码: from numpy import * #引入科学计算包 import operator #经典python函数库。运算符模块。

#创建数据集 def createDataSet(): group=array([[1.0,1.1],[1.0,1.0],[0,0],[0,0.1]]) labels=['A','A','B','B'] return group,labels 测试:>>> import kNN >>> group,labels=kNN.createDataSet() 注意:要将kNN.py文件放到Python27文件夹下,否则提示找不到文件。 2.2.2 实施kNN算法 使用k-近邻算法将每组数据划分到某个类中,其伪代码如下: 对未知类别属性的数据集中的每个点依次执行以下操作: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交序排序;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用欧氏距离公式,计算两个向量点xA和xB之间的距离: 例如,点(0, 0)与(1, 2)之间的距离计算为: python函数classify()程序如下所示:

三次样条插值---matlab实现

计算方法实验—三次样条插值 机电学院075094-19 苏建加 20091002764 题目:求压紧三次样条曲线,经过点(-3,2),(-2,0),(1,3),(4,1),而且一阶导 数边界条件S'(-3)=-1;S'(4)=1。 解:首先计算下面的值: 记 1--=j j j x x h ; 1++=j j j j h h h u ;1=+j j u λ ; ?? ????????---+=-++++-j j j j j j j j j j j h y y h y y h h x x x f 1111 111],,[ ;M j =)(''j x s ;],,[611+-=j j j j x x x f d ; h1=-2-(-3)=1;h2=1-(-2)=3;h3=4-1=3; u1=1/4;u2=3/6; d1=6/4*(3/3-(-2)/1)=4.5;d2=6/6*(-2/3-3/3)=-5/3; 由于边界条件S'(-3)=-1;S'(4)=1,得到如下 式子: d0=6/1*(-2/1-(-1))=-6; d3=6/3*(1-(-2)/3)=10/3; 所以得到4个含参数m0~m3 的线性代数方程组为: 2.0000 1.0000 0 0 m0 0.2500 2.0000 0.7500 0 m1 0 0.5000 2.0000 0.5000 m2 0 0 1.0000 2.0000 m3 利用matlab 求解方程得: m = -4.9032 3.8065 -2.5161 2.9247 所以 S1(x)=-0.8172*(-2-x)^3+ 0.6344*(x+3)^3+2.8172*(-2-x)-0.6344*(x+3) x ∈[-3,-2] S2(x)=0.2115*(1-x)^3 -0.1398*(x+2)^3- 1.9032*(1-x)+ 2.2581*(x+2) x ∈[-2,1] S3(x)=-0.1398*(4-x)^3+0.1625(x-1)^3+ 2.2581*(4-x)-1.1290*(x-1) x ∈[1,4] 化简后得:S1(x)=1.4516*x^3 + 10.6128*x^2 + 23.4836*x + 16.1288 x ∈[-3,-2] S2(x)=-0.3513x^3-0.2043x^2+1.8492x+1.7061 x ∈[-2,1] S3(x)=0.3023x^3-2.1651x^2+3.8108x+1.0517 x ∈[1,4] 画图验证:

数学实验“线性方程组的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解法”实验报告(内含matlab程序代码)

西京学院数学软件实验任务书

实验五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解线性方程组。 二、实验目的:进一步熟悉理解掌握最速下降法与共轭梯度法解法思路,提高matlab 编程能力。 三、实验要求:已知线性方程矩阵,应用最速下降与共轭梯度法在相关软件编程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解。 四、实验原理: 1.最速下降法: 从某个初始点)0(X 出发,沿)(X f 在点)0(X 处的负梯度方向 )0()0()0()(AX b X f r -=-?= 求得)(X f 的极小值点)1(X , 即 )(min )0()0(0 r X f λλ+> 然后从)1(X 出发,重复上面的过程得到)2(X 。如此下去,得到序列{)(k X } )(...)()()()1()0(k X f X f X f >>> 可以证明,从任一初始点)0(X 出发, 用最速下降法所得到的序列{)(k X }均收敛于问题使X 最小化)(X f 的解,也就是方程组b AX =的解。其收敛速度取决于 1 1 λλλλ+-n n ,其中1λ ,n λ分别

为A 的最小,最大特征值。最速下降法迭代格式:给定初值)0(X , )(k X 按如下方法决定: ()) ()(1)(k )()()()(k ) ()(X ,,)(k k k k T k k T k k k k r X Ar r r r AX b X f r λλ+=> <><=-=-?=+ 2.共轭梯度法 其基本步骤是在点)(k X 处选取搜索方向)(k d , 使其与前一次的搜索方向)1(-k d 关于A 共轭,即 (1)()(1),0k k k d d Ad --<>= 然后从点)(k X 出发,沿方向)(k d 求得)(X f 的极小值点 )1(+k X , 即 )(min )() ()(0 )1(k d X f X f k k λλ+=>+ 如此下去, 得到序列{)(k X }。不难求得0,)1()(>=<-k k Ad d 的解为 ) () 1()1()()() () 1(,,k k k k k k k d Ad d d AX b X X > <>-<+=--+ 注意到)(k d 的选取不唯一,我们可取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Weka实验报告 姓名_学号_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2015 至2016 学年 2 学期完成日期2015年6月12日

1.实验目的 基于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671165.html,/ml/datasets/Breast+Cancer+WiscOnsin+%28Ori- ginal%29的数据,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运用Weka平台的基本功能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对算法结果进行性能比较,画出性能比较图,另外针对不同数量的训练集进行对比实验,并画出性能比较图训练并测试。 2.实验环境 实验采用Weka平台,数据使用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671165.html,/ml/Datasets/Br- east+Cancer+WiscOnsin+%28Original%29,主要使用其中的Breast Cancer Wisc- onsin (Original) Data Set数据。Weka是怀卡托智能分析系统的缩写,该系统由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发。Weka使用Java写成的,并且限制在GNU通用公共证书的条件下发布。它可以运行于几乎所有操作平台,是一款免费的,非商业化的机器学习以及数据挖掘软件。Weka提供了一个统一界面,可结合预处理以及后处理方法,将许多不同的学习算法应用于任何所给的数据集,并评估由不同的学习方案所得出的结果。 3.实验步骤 3.1数据预处理 本实验是针对威斯康辛州(原始)的乳腺癌数据集进行分类,该表含有Sample code number(样本代码),Clump Thickness(丛厚度),Uniformity of Cell Size (均匀的细胞大小),Uniformity of Cell Shape (均匀的细胞形状),Marginal Adhesion(边际粘连),Single Epithelial Cell Size(单一的上皮细胞大小),Bare Nuclei(裸核),Bland Chromatin(平淡的染色质),Normal Nucleoli(正常的核仁),Mitoses(有丝分裂),Class(分类),其中第二项到第十项取值均为1-10,分类中2代表良性,4代表恶性。通过实验,希望能找出患乳腺癌客户各指标的分布情况。 该数据的数据属性如下: 1. Sample code number(numeric),样本代码; 2. Clump Thickness(numeric),丛厚度;

基于K近邻的分类算法研究-WORD

K近邻算法 算法介绍: 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该方法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KNN算法中,所选择的邻居都是已经正确分类的对象。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KNN方法虽然从原理上也依赖于极限定理,但在类别决策时,只与极少量的相邻样本有关。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KNN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 KNN算法不仅可以用于分类,还可以用于回归。通过找出一个样本的k个最近邻居,将这些邻居的属性的平均值赋给该样本,就可以得到该样本的属性。更有用的方法是将不同距离的邻居对该样本产生的影响给予不同的权值(weight),如权值与距离成正比。该算法在分类时有个主要的不足是,当样本不平衡时,如一个类的样本容量很大,而其他类样本容量很小时,有可能导致当输入一个新样本时,该样本的K个邻居中大容量类的样本占多数。该算法只计算“最近的”邻居样本,某一类的样本数量很大,那么或者这类样本并不接近目标样本,或者这类样本很靠近目标样本。无论怎样,数量并不能影响运行结果。可以采用权值的方法(和该样本距离小的邻居权值大)来改进。 该方法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计算量较大,因为对每一个待分类的文本都要计算它到全体已知样本的距离,才能求得它的K个最近邻点。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对已知样本点进行剪辑,事先去除对分类作用不大的样本。该算法比较适用于样本容量比较大的类域的自动分类,而那些样本容量较小的类域采用这种算法比较容易产生误分。

MATLAB三次样条插值之三弯矩法

MATLAB三次样条插值之三弯矩法 首先说这个程序并不完善,为了实现通用(1,2,…,n)格式解题,以及为调用追赶法程序,没有针对节点数在三个以下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希望能有朋友给出更好的方法。 首先,通过函数 sanwanj得到方程的系数矩阵,即追赶法方程的四个向量参数,接下来调用 追赶法(在intersanwj函数中),得到三次样条分段函数系数因子,然后进行多项式合并得 到分段函数的解析式,程序最后部分通过判断输入值的区间自动选择对应的分段函数并计算改 点的值。附:追赶法程序 chase %%%%%%%%%%%%%% function [newv,w,newu,newd]=sanwj(x,y,x0,y0,y1a,y1b) % 三弯矩样条插值 % 将插值点分两次输入,x0 y0 单独输入 % 边值条件a的二阶导数 y1a 和b的二阶导数 y1b,这里建议将y1a和y1b换成y2a和 y2b,以便于和三转角代码相区别 n=length(x);m=length(y); if m~=n error('x or y 输入有误,再来'); end v=ones(n-1,1);u=ones(n-1,1);d=zeros(n-1,1); w=2*ones(n+1); h0=x(1)-x0; h=zeros(n-1,1); for k=1:n-1 h(k)=x(k+1)-x(k); end v(1)=h0/(h0+h(1)); u(1)=1-v(1); d(1)=6*((y(2)-y(1))/h(1)-(y(1)-y0)/h0)/(h0+h(1)); % for k=2:n-1 v(k)=h(k-1)/(h(k-1)+h(k)); u(k)=1-v(k); d(k)=6*((y(k+1)-y(k))/h(k)-(y(k)-y(k-1))/h(k-1))/(h(k-1)+h(k)); end newv=[v;1]; newu=[1;u]; d0=6*((y(1)-y0)/h0-y1a)/h0;

Parzen窗估计与KN近邻估计实验报告

模式识别实验报告 题目:Parzen 窗估计与KN 近邻估计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 业 xxxxxxxxxxxxxxxx 学 号 xxxxxxxxxxxx 姓 名 xxxx 指导教师 xxxx 20xx 年xx 月xx 日 Parzen 窗估计与KN 近邻估计 装 订 线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Parzen窗估计和k最近邻估计方法。在之前的模式识别研究中,我们假设概率密度函数的参数形式已知,即判别函数J(.)的参数是已知的。本节使用非参数化的方法来处理任意形式的概率分布而不必事先考虑概率密度的参数形式。在模式识别中有躲在令人感兴趣的非参数化方法,Parzen窗估计和k最近邻估计就是两种经典的估计法。二、实验原理 1.非参数化概率密度的估计 对于未知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一个向量x落在区域R中的概率可表示为: 其中,P是概率密度函数p(x)的平滑版本,因此可以通过计算P来估计概率密度函数p(x),假设n个样本x1,x2,…,xn,是根据概率密度函数p(x)独立同分布的抽取得到,这样,有k个样本落在区域R中的概率服从以下分布: 其中k的期望值为: k的分布在均值附近有着非常显著的波峰,因此若样本个数n足够大时,使用k/n作为概率P的一个估计将非常准确。假设p(x)是连续的,且区域R足够小,则有: 如下图所示,以上公式产生一个特定值的相对概率,当n趋近于无穷大时,曲线的形状逼近一个δ函数,该函数即是真实的概率。公式中的V是区域R所包含的体积。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关于概率密度函数p(x)的估计为:

在实际中,为了估计x处的概率密度函数,需要构造包含点x的区域R1,R2,…,Rn。第一个区域使用1个样本,第二个区域使用2个样本,以此类推。记Vn为Rn的体积。kn为落在区间Rn中的样本个数,而pn (x)表示为对p(x)的第n次估计: 欲满足pn(x)收敛:pn(x)→p(x),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有两种经常采用的获得这种区域序列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其中“Parzen窗方法”就是根据某一个确定的体积函数,比如Vn=1/√n来逐渐收缩一个给定的初始区间。这就要求随机变量kn和kn/n能够保证pn (x)能收敛到p(x)。第二种“k-近邻法”则是先确定kn为n的某个函数,如kn=√n。这样,体积需要逐渐生长,直到最后能包含进x的kn个相邻点。

三次样条插值的Matlab实现(自然边界和第一边界条件)

(第一边界条件)源代码:function y=yt1(x0,y0,f_0,f_n,x)_____________(1) %第一类边界条件下三次样条插值; %xi所求点; %yi所求点函数值; %x已知插值点; %y已知插值点函数值; %f_0左端点一次导数值; %f_n右端点一次导数值; n = length(x0); z = length(y0); h = zeros(n-1,1); k=zeros(n-2,1); l=zeros(n-2,1); S=2*eye(n); fori=1:n-1 h(i)= x0(i+1)-x0(i); end fori=1:n-2 k(i)= h(i+1)/(h(i+1)+h(i)); l(i)= 1-k(i);

end %对于第一种边界条件: k = [1;k];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l = [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构建系数矩阵S: fori = 1:n-1 S(i,i+1) = k(i); S(i+1,i) = l(i); end %建立均差表: F=zeros(n-1,2); fori = 1:n-1 F(i,1) = (y0(i+1)-y0(i))/(x0(i+1)-x0(i)); end D = zeros(n-2,1); fori = 1:n-2 F(i,2) = (F(i+1,1)-F(i,1))/(x0(i+2)-x0(i)); D(i,1) = 6 * F(i,2); end %构建函数D: d0 = 6*(F(1,2)-f_0)/h(1);___________(4)

用MATLAB实现共轭梯度法求解实例

用MATLAB 实现共轭梯度法求解实例 康福 1 一.无约束优化方法 1.1 无约束优化方法的必要性 一般机械优化设计问题,都是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追求某一指标为最小,它 们都属于约束优化问题。但是为什么要研究无约束优化问题? (1)有些实际问题,其数学模型本身就是一个无约束优化问题。 (2)通过熟悉它的解法可以为研究约束优化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可以通过一系列无约束优化方法来达到。所以无约束优 化问题的解法是优化设计方法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优化方法的基础。 (4)对于多维无约束问题来说,古典极值理论中令一阶导数为零,但要求二阶可 微,且要判断海赛矩阵为正定才能求得极小点,这种方法有理论意义,但无 实用价值。和一维问题一样,若多元函数F(X)不可微,亦无法求解。但古典 极值理论是无约束优化方法发展的基础。 1.2共轭梯度法 目前已研究出很多种无约束优化方法,它们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构造搜索方向 上的差别。 (1)间接法——要使用导数,如梯度法、(阻尼)牛顿法、变尺度法、共轭梯度 法等。 (2)直接法——不使用导数信息,如坐标轮换法、鲍威尔法单纯形法等。 用直接法寻找极小点时,不必求函数的导数,只要计算目标函数值。这类方 法较适用于解决变量个数较少的(n ≤20)问题,一般情况下比间接法效率低。间接法除要计算目标函数值外,还要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有的还要计算其海赛矩阵。 搜索方向的构成问题乃是无约束优化方法的关键。 共轭梯度法是沿着共轭方向进行搜索,属于共轭方向法中的一种,该方法中 每一个共轭向量都是依赖于迭代点处的负梯度而构造出来。共轭梯度法作为一种实用的迭代法,它主要有下面的优点: (1)算法中,系数矩阵A的作用仅仅是用来由已知向量P 产生向量W=AP ,这不仅 可充分利用A的稀疏性,而且对某些提供矩阵A较为困难而由已知向量P 产 生向量W=AP 又十分方便的应用问题是很有益的。 (2)不需要预先估计任何参数就可以计算,这一点不像SOR 等; (3)每次迭代所需的计算,主要是向量之间的运算,便于并行化。 共轭梯度法原理的知识较多,请详见《机械优化设计》第四章的第四、五节。 图1为共轭梯度法的程度框图 1(0,1,2,) k k k k s k α+=+=x x

三次样条插值的MATLAB实现

MATLAB 程序设计期中考查 在许多问题中,通常根据实验、观测或经验得到的函数表或离散点上的信息,去研究分析函数的有关特性。其中插值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以下给出最基本的插值问题——三次样条插值的基本提法: 对插值区间[]b a ,进行划分:b x x x a n ≤

最优化课程设计--共轭梯度法算法分析与实现

最优化课程设计--共轭梯度法算法分析与实现(设计程序) 题目共轭梯度法算法分析与实现 班级 / 学号 14140101/2011041401011 学生姓名黄中武指导教师王吉波王微微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最优化方法课程设计院(系) 理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课程设计题目共轭梯度法算法分析与实现课程设计时间: 2014 年 6月 16日至 2014 年 6月 27日 课程设计的要求及内容: [要求] 1. 学习态度要认真,要积极参与课程设计,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2. 严格遵守上机时间安排; 3. 按照MATLAB编程训练的任务要求来编写程序; 4. 根据任务书来完成课程设计论文; 5. 报告书写格式要求按照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撰写规范”; 6. 报告上交时间:课程设计结束时上交报告; 7. 严禁抄袭行为,一旦发现,课程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一、运用共轭梯度法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要求:1)了解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共轭梯度法; 2)绘出程序流程图; 3)编写求解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共轭梯度法MATLAB程序; 4)利用编写文件求解某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5)给出程序注释。 指导教师年月日 负责教师年月日 学生签字年月日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单 课程名称最优化理论与算法课程设计院(系) 理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课程设计题目共轭梯度法算法分析与实现学号 2011041401011 姓名黄中武指导教师评语: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最优化方法课程设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用纸目录 目录 一、正 文 (1) 二、总结 ............................................................... 8 参考文 献 ............................................................... 9 附录 .. (10) 第 I 页 最优化方法课程设计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用纸正文 一、正文 一无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共轭梯度法

KNN算法实验报告

KNN算法实验报告 一试验原理 K最近邻(k-NearestNeighbor,KNN)分类算法,是一个理论上比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 该方法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KNN算法中,所选择的邻居都是已经正确分类的对象。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 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KNN方法虽然从原理上也依赖于极限定理,但在类别决策时,只与极少量的相邻样本有关。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分样本集来说,KNN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 KNN算法不仅可以用于分类,还可以用于回归。通过找出一个样本的k个最近邻居,将这些邻居的属性的平均值赋给该样本,就可以得到该样本的属性。更有用的方法是将不同距离的邻居对该样本产生的影响给予不同的权值(weight),如权值与距离成正比。 该算法在分类时有个主要的不足是,当样本不平衡时,如一个类的样本容量很大,而其他类样本容量很小时,有可能导致当输入一个新样本时,该样本的K个邻居中大容量类的样本占多数。该算法只计算“最近的”邻居样本,某一类的样本数量很大,那么或者这类样本并不接近目标样本,或者这类样本很靠近目标样本。无论怎样,数量

并不能影响运行结果。可以采用权值的方法(和该样本距离小的邻居权值大)来改进。该方法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计算量较大,因为对每一个待分类的文本都要计算它到全体已知样本的距离,才能求得它的K个最近邻点。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对已知样本点进行剪辑,事先去除对分类作用不大的样本。该算法比较适用于样本容量比较大的类域的自动分类,而那些样本容量较小的类域采用这种算法比较容易产生误分。 二试验步骤 那么根据以上的描述,我把结合使用反余弦匹配和kNN结合的过程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计算出样本数据和待分类数据的距离 2.为待分类数据选择k个与其距离最小的样本 3.统计出k个样本中大多数样本所属的分类 4.这个分类就是待分类数据所属的分类 数学表达:目标函数值可以是离散值(分类问题),也可以是连续值(回归问题).函数形势为f:n维空间R—〉一维空间R。 第一步: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DTrn)和测试集(DTES)。 第二步:在测试集给定一个实例Xq;在训练集(DTrn)中找到与这个实例Xq的K-最近邻子集{X1、、、、XK},即:DKNN。 第三步:计算这K-最近邻子集得目标值,经过加权平均: ^f(Xq)=(f(X1)+...+f(XK))/k作为f(Xq)的近似估计。改进的地方:对

k最近邻算法实验报告

题目k-最近邻算法实现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5-1-2

实验二 k-最近邻算法实现 一、实验目的 1.加强对k-最近邻算法的理解; 2.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实验要求 使用一种你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如C++或Java,给定最近邻数k和描述每个元组的属性数n,实现k-最近邻分类算法,至少在两种不同的数据集上比较算法的性能。 三、实验环境 Win7 旗舰版 + Visual Studio 2010 语言:C++ 四、算法描述 KNN(k Nearest Neighbors)算法又叫k最临近方法。假设每一个类包含多个样本数据,而且每个数据都有一个唯一的类标记表示这些样本是属于哪一个分类, KNN就是计算每个样本数据到待分类数据的距离。如果一个样本在特征空间中的k个最相似(即特征空间中最邻近)的样本中的大多数属于某一个类别,则该样本也属于这个类别。该方法在定类决策上只依据最邻近的一个或者几个样本的类别来决定待分样本所属的类别。KNN方法虽然从原理上也依赖于极限定理,但在类别决策时,只与极少量的相邻样本有关。因此,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避免样本的不平衡问题。另外,由于KNN方法主要靠周围有限的邻近的样本,而不是靠判别类域的方法来确定所属类别的,因此对于类域的交叉或重叠较多的待

分样本集来说,KNN 方法较其他方法更为适合。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计算量较大,因为对每一个待分类的文本都要计算它到全体已知样本的距离,才能求得它的K 个最近邻点。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事先对已知样本点进行剪辑,事先去除对分类作用不大的样本。该算法比较适用于样本容量比较大的类域的自动分类,而那些样本容量较小的类域采用这种算法比较容易产生误分。 1、 算法思路 K-最临近分类方法存放所有的训练样本,在接受待分类的新样本之前不需构造模型,并且直到新的(未标记的)样本需要分类时才建立分类。K-最临近分类基于类比学习,其训练样本由N 维数值属性描述,每个样本代表N 维空间的一个点。这样,所有训练样本都存放在N 维模式空间中。给定一个未知样本,k-最临近分类法搜索模式空间,找出最接近未知样本的K 个训练样本。这K 个训练样本是未知样本的K 个“近邻”。“临近性”又称为相异度(Dissimilarity ),由欧几里德距离定义,其中两个点 X (x1,x2,…,xn )和Y (y1,y2,…,yn )的欧几里德距离是: 2 222211)()()(),(n n y x y x y x y x D -+?+-+-= 未知样本被分配到K 个最临近者中最公共的类。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也就是当K=1时,未知样本被指定到模式空间中与之最临近的训练样本的类。 2、 算法步骤 初始化距离为最大值; 计算未知样本和每个训练样本的距离dist ; 得到目前K 个最临近样本中的最大距离maxdist ; 如果dist 小于maxdist ,则将该训练样本作为K-最近邻样本; 重复步骤2、3、4,直到未知样本和所有训练样本的距离都算完; 统计K-最近邻样本中每个类标号出现的次数; 选择出现频率最大的类标号作为未知样本的类标号。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 ——加权K-近邻法 一、 数据源说明 1. 数据理解 数据来自于天猫对顾客的BuyOrNot(买与不买),BuyDNactDN(消费活跃度),ActDNTotalDN(活跃度),BuyBBrand(成交有效度),BuyHit(活动有效度)这五个变量的统计。 数据分成两类数据,一类作为训练数据集,一类为测试数据集。 2.数据清理 现实世界的数据一般是不完整的、有噪声的和不一致的。数据清理例程试图填充缺失的值,光滑噪声并识别离群点,并纠正数据中的不一致。 a) 缺失值:当数据中存在缺失值是,忽略该元组 b) 噪声数据:本文暂没考虑。 二、 基于变量重要性的加权K-近邻法[1] 由于我们计算K-近邻法默认输入变量在距离测度中有“同等重要”的贡献,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我们知道不同的变量对我们所要预测的变量的作用是不一定一样的,所以找出对输出变量分类预测有意义的重要变量对数据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那些对输出变量分类预测无意义的输入变量,减少模型的变量。为此,采用基于变量重要性的K-近邻法,计算加权距离,给重要的变量赋予较高的权重,不重要的变量赋予较低的权重是必要的。 (1)算法思路: 我们引进1w 为第i 个输入变量的权重,是输入变量重要性(也称特征重要性),FI 函数,定义为:∑== p j i FI FI 1 ) i ()((i)w 。其中(i)FI 为第i 个输入变量的特征重要性, ∑=<1,1w )((i)i w 这里,(i)FI 依第i 个输入变量对预测误差的影响定义。设输入 变量集合包含p 个变量:p x x x x ,...,,,321。剔除第i 个变量后计算输入变量

作业4-FR共轭梯度法

最优化方法第四次作业 题目:利用FR-共轭梯度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222 12122min ()44412x R f x x x x x x ∈=+--。初始点(0)(0.5,1).T x =- () ()T k k T k k k k k k k g g g g k d g k g d 111110.0,;0,-----=???≥+-=-=ββ 一、程序 function [x,val,k]=frcg(fun,gfun,x0) %功能:用FR 共轭梯度法求解无约束问题min f (x ) %输入:x0是初始点,fun,gfun 分别是求目标函数和梯度 %输出:x,val 分别是近似最优点和最优值,k 是迭代次数 maxk=5000; rho=0.6; sigma=0.4; k=0; epsilon=1e-4; n=length(x0); while (k=0.0) d=-g; end end if (norm(d)

while (m<20) %用Armijo 搜索求步长 if (feval(fun,x0+rho^m*d)> x0=[-0.5,1]'; >> [x,val,k]=frcg('fun','gfun',x0) x = 1.0000 2.0000 val = -12.0000 k = 10 即22212122min ()44412x R f x x x x x x ∈=+--的极小值点x=[1;2];minf(x)= -12。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课程项目报告 姓名: 班级:二班

一、实验背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这一重要的计算机学科分支,焕发出了他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仅为了完成课程设计,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了解他,学习他我认为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实验目的 识别手写字体0~9 三、实验原理 用K-最近邻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逻辑回归算法(仅分类0和1)四、实验内容 使用knn算法: 1.创建一个1024列矩阵载入训练集每一行存一个训练集 2. 把测试集中的一个文件转化为一个1024列的矩阵。 3.使用knnClassify()进行测试 4.依据k的值,得出结果 使用逻辑回归: 1.创建一个1024列矩阵载入训练集每一行存一个训练集 2. 把测试集中的一个文件转化为一个1024列的矩阵。 3. 使用上式求参数。步长0.07,迭代10次 4.使用参数以及逻辑回归函数对测试数据处理,根据结果判断测试数 据类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环境与工具 Window7旗舰版+ python2.7.10 + numpy(库)+ notepad++(编辑)

Python这一语言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既然他支持在window下运行就不必去搞虚拟机。 5.2 实验数据集与参数设置 Knn算法: 训练数据1934个,测试数据有946个。

数据包括数字0-9的手写体。每个数字大约有200个样本。 每个样本保持在一个txt文件中。手写体图像本身的大小是32x32的二值图,转换到txt文件保存后,内容也是32x32个数字,0或者1,如下图所 示 建立一个kNN.py脚本文件,文件里面包含三个函数,一个用来生成将每个样本的txt文件转换为对应的一个向量:img2vector(filename):,一个用 来加载整个数据库loadDataSet():,最后就是实现测试。

dbscan算法实验报告

一.算法概述 1. 密度聚类原理 DBSCAN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这类密度聚类算法一般假定类别可以通过样本分布的紧密程度决定。同一类别的样本,他们之间的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在该类别任意样本周围不远处一定有同类别的样本存在。 通过将紧密相连的样本划为一类,这样就得到了一个聚类类别。通过将所有各组紧密相连的样本划为各个不同的类别,则我们就得到了最终的所有聚类类别结果。 2. DBSCAN密度定义 DBSCAN是基于一组邻域来描述样本集的紧密程度的,参数(?, MinPts)用来描述邻域的样本分布紧密程度。其中,?描述了某一样本的邻域距离阈值,MinPts描述了某一样本的距离为?的邻域中样本个数的阈值。假设我的样本集是D=(x1,x2,...,xm),则DBSCAN具体的密度描述定义如下: 1)?-邻域:对于xj∈D,其?-邻域包含样本集D中与xj的距离不大于?的子样本集,即N?(xj)={xi∈D|distance(xi,xj)≤?}, 这个子样本集的个数记为|N?(xj)| 2) 核心对象:对于任一样本xj∈D,如果其?-邻域对应的N?(xj)至少包含MinPts个样本,即如果|N?(xj)|≥MinPts,则xj 是核心对象。

3)密度直达:如果xi位于xj的?-邻域中,且xj是核心对象,则称xi由xj密度直达。注意反之不一定成立,即此时不能说xj由xi 密度直达, 除非且xi也是核心对象。 4)密度可达:对于xi和xj,如果存在样本样本序列p1,p2,...,pT,满足p1=xi,pT=xj, 且pt+1由pt密度直达,则称xj由xi密度可达。也就是说,密度可达满足传递性。此时序列中的传递样本p1,p2,...,pT?1 均为核心对象,因为只有核心对象才能使其他样本密度直达。注意密度可达也不满足对称性,这个可以由密度直达的不对称性得出。 5)密度相连:对于xi和xj,如果存在核心对象样本xk,使xi 和xj均由xk密度可达,则称xi和xj密度相连。注意密度相连关系是满足对称性的。 3. DBSCAN密度聚类思想 DBSCAN的聚类定义很简单:由密度可达关系导出的最大密度相连的样本集合,即为我们最终聚类的一个类别,或者说一个簇。 这个DBSCAN的簇里面可以有一个或者多个核心对象。如果只有一个核心对象,则簇里其他的非核心对象样本都在这个核心对象的?-邻域里;如果有多个核心对象,则簇里的任意一个核心对象的?-邻域中一定有一个其他的核心对象,否则这两个核心对象无法密度可达。这些核心对象的?-邻域里所有的样本的集合组成的一个DBSCAN聚类簇。 4. DBSCAN聚类算法

K近邻分类算法

K近邻分类算法(K –nearest neighbors,简称KNN) 1算法的提出与发展 最初的近邻法是由Cover和Hart与1968年提出的,随后得到理论上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是非参数法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2算法原理 2.1 基本原理 最近邻方法(k-nearest neighbor,简称kNN)是一种简洁而有效的非参数分类方法,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算法之一,该算法最初由Cover和Hart提出的,用于解决文本的分类问题。 K 近邻算法是最近邻算法的一个推广。该规则将是一个测试数据点x分类为与它最接近的K 个近邻中出现最多的那个类别。K 近邻算法从测试样本点x开始生长,不断的扩大区域,直到包含进K 个训练样本点为止,并且把测试样本点x归为这最近的K 个训练样本点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其中测试样本与训练样本的相似度一般使用欧式距离测量。 如果K 值固定,并且允许训练样本个数趋向于无穷大,那么,所有的这K 个近邻都将收敛于x。如同最近邻规则一样,K 个近邻的标记都是随机变量,概率P(w i|x),i=1,2,…,K 都是相互独立的。假设P(w m|x)是较大的那个后验概率,那么根据贝叶斯分类规则,则选取类别w m。而最近邻规则以概率P(w m|x)选取类别。而根据K近邻规则,只有当K个最近邻中的大多数的标记记为w m,才判定为类别w m。做出这样断定的概率为 通常K值越大,选择类别w m概率也越大。 2.2K值的选择 K近邻规则可以被看作是另一种从样本中估计后验概率P(w i|x)的方法。为了得到可高的估计必须是的K值越大越好。另一方面,又希望又希望x的K 个近邻x 距离x1越近越好,因为这样才能保证P(w i|x1)尽可能逼近P(w i|x)。在选取K 值的时候,就不得不做出某种折衷。只有当n趋近于无穷大时,才能保证K 近邻规则几乎是最优的分类规则。 K值的选择:需要消除K值过低,预测目标容易产生变动性,同时高k值时,预测目标有过平滑现象。推定k值的有益途径是通过有效参数的数目这个概念。有效参数的数目是和k值相关的,大致等于n/k,其中,n是这个训练数据集中实例的数目。 确定K的值:通过实验确定。进行若干次实验,取分类误差率最小的k值。 2.3算法步骤 1)依公式计算Item 与D1、D2 ……、Dj 之相似度。得到Sim(Item, D1)、Sim(Item, D2)……、Sim(Item, Dj)。 2)将Sim(Item, D1)、Sim(Item, D2)……、Sim(Item, Dj)排序,若是超过相似度门槛t则放入 邻居案例集合NN。 3)自邻居案例集合NN中取出前k名,依多数决,得到Item可能类别。 3KNN优缺点 优点:1)原理简单,实现起来比较方便; 2)支持增量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