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1997,14(2):1~8

Ch inese Bulletin of Bo tany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Ξ

沈 漫 王明庥 黄敏仁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摘 要 本文综合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抗寒机理研究的动态,主要讨论了植物抗寒性与细

胞膜系、酶系多态性及抗寒基因表达与调控之间的相关性。此外,亦提出了有关植物抗寒机制

研究领域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关键词 植物抗寒性;细胞膜系;酶系;抗寒基因

AD VANCES IN RESEARCH ON CH I LL ING-

RESISTANCE M ECHAN IS M S OF PLANTS

Shen M an W ang M ing2x iu H uang M in2ren

(F orest T ree and Genetic E ng ineering Op en ing L abora tory,N anj ing F orestry U n iversity,N an jing210037)

Abstract T h is paper gives a general statem en t abou t the p resen t developm en t of ch illing2re2

sistan t m echan is m s of p lan ts at hom e and ab road,and it deals m ain ly w ith the relati on s be2

tw een the ch illing2resistance of p lan ts and cell m em b rane system,enzym e system diverisity

and ch illing2resistan t gene exp ressi on and con tro l.In additi on,the paper po in ts ou t som e

p rob lem s w o rth delib rating deep ly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p lan t ch illing2resistance.

Key words Ch illing2resistance of p lan ts,Cell m em b rane system,Enzym e system diversity,

Ch illing2resistan t gene

植物对环境变迁及不良环境有足够的适应性和抗抵能力,这种抗逆性既受系统发育的遗传基因所控制,又受个体发育中生理生态所制约。温度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在植物遗传背景限制的前提下,对植物某些生长发育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今低温寒害对植物的伤害还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途径。因此,探索植物抗寒性的生理机制及其遗传因素,不仅在基础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植。

近年来,国内外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来研究植物的抗寒性,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似乎找到了深入研究的突破口。为便于对植物低温反应和抗寒机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和进展作一个综述。

Ξ“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美洲黑扬胶合板林纸浆材新品种选育研究》一部分。

细胞膜系与植物抗寒性

生物膜是植物细胞及细胞器与环境的一个界面结构,各种逆境对细胞的影响首先作用于质膜。早在70年代,L yon s和R aison提出植物低温冷害来自膜脂物理性质的改变。他们认为,植物遭受低温伤害时,生物膜首先发生膜脂的物相变化,这时膜脂从液晶相变为凝胶相,膜脂上的脂肪酸链由无序排列变为有序排列,膜的外型和厚度发生变化,膜上产生龟裂因而膜的透性增大以及膜结合酶结构改变,导致植物细胞生理代谢的变化和功能的紊乱(L yon s和R ai2 son,1970)。此后,大量实验结果都证实这种“膜相变的寒害”假说,认为,植物体内凡能降低细胞膜系相变温度的因素都将有助于植物抗寒能力的提高。把植物细胞作为一功能整体来研究其抗寒性与膜系的关系,保持细胞膜较低的相变温度,应是多种细胞结构在功能上的相互协调的结果。

低温引起植物膜系相变导致冷害的直接证据来自利用膜分子探针的研究结果。用膜分子探针标记敏感植物细胞膜,发现在引起冷害的温度条件下,标记分子的运动量有显著的降低。这种显示细胞膜物理状态的分子标记研究方法结果说明,对特定的植物,冷害有临界温度存在,在临界温度下膜系发生相变,引起代谢紊乱,致使植物体受冷害。膜系相变的间接证据来自荧光强度和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的阿雷诺斯图折点。M u rata等(1982)发现38℃下培养的蓝藻类囊体膜脂的相变温度为13℃,而28℃下培养的为8℃。苏维埃等(1983)在研究籼、粳稻膜脂的热致相变和流动性与膜脂脂肪酸组成的关系时,发现抗冷品种的低温峰终点温度为4℃,不抗冷品种的低温峰终点温度为5.7℃。R aison等发现低温敏感植物的极性脂相变温度为10℃,而抗冷植物则低于0℃。这说明植物的膜脂的物相变化与植物抗寒性之间有着相关性。

许多研究报道指出,膜脂中的类脂和脂肪酸成分明显影响着膜脂的相变温度;增加膜脂中的不饱和类脂或脂肪酸含量能降低膜脂的相变温度。一般是膜脂上的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越大,该植物的相变温度越低,抗寒性也越强。许多实验也证实,抗冷植物一般具有较高的膜脂不饱和度,可能在较低温度下保持流动性,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而其膜脂相变温度低于不抗冷植物。这种膜脂的不饱和度与植物的遗传种性是相关联的。王洪春等(1985)通过研究不同水稻品种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形成的种子,其干胚膜脂肪酸组成与抗冷性之间的关系,发现抗冷性强的干胚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水稻品种的遗传性控制着膜脂特性。H aw k in s以不同起源的黄扁柏幼树为研究材料,发现生长在高海拔立地幼树的抗寒性高于低海拔立地幼树,不同种群的实生苗和扦插苗造林两年后的抗寒性存在显著差异,认为黄柏的抗寒性受显著的遗传控制(H aw k in s,R u ssell和Sho rtt,1994)。可见品种的遗传性对不饱和脂肪酸的形成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膜脂不饱和度既有遗传稳定的一面,也有随温度降低可诱导的一面。研究发现,许多植物对低温反应的一种重要表现就是增加不饱和度较高的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在总脂肪中的比例。L atsague等(1992)报道,智利罗汉松科的3个品种在冬季,总极性脂中的磷脂、糖脂增加,而大多数极性脂的亚麻酸(18∶3)量增加,在针叶致死温度与针叶中高含量亚麻酸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所有脂组分中亚麻酸优先累积似乎是抗寒植物所以具有较高抗寒力的普遍机制,而在抗寒力较弱的树种中,这种亚麻酸优先累积只出现在某些脂组分中。然而

相反的实验结果也在增多。例如白杨和黑剌槐的皮层细胞经秋季低温锻炼后获得很高的抗冻性,但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却没有增加。因此,一些作者认为,在低温锻炼过程中,膜脂不饱和度的增加是植物对低温生长的一种反应而与抗寒性无直接关系。

利用先进的测试设备(NM R、ESR和?2射线衍射)对膜结构的研究显示,低温造成的冷害与膜系中膜脂质分子排列的变化相关。在产生膜相变的低温下,膜脂从一个有柔曲脂肪酸链的层状晶液态过渡到了具有僵硬伸展链的凝胶态。膜脂质分子的排序变化发生在能引起低温胁迫的一段温度范围内而不仅仅是发生在临界温度条件下(B lum,1988)。R aison等(1976)在绿豆下胚轴线粒体的自旋标记顺磁共振波谱中,看到自旋相对时间(Σ)在15和28℃处出现两个折点,认为28℃的折点温度是膜脂液态和液晶态的转化温度,15℃是膜脂液晶态和凝胶态的转化温度。然而目前对于植物细胞膜系是在某低温范围内发生相变还是在特定的阈值临界温度发生相变,尚不能定论,这似乎与植物的遗传性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膜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膜上的脂,特别是膜磷脂的脂肪酸所决定。膜磷脂的脂肪酸组成能控制膜流动性,因而成为临界冷冻温度的主要决定因素,高比例的磷脂合成可能有利于植物免受冻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磷脂酰甘油(PG)因具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而成为决定膜脂相变的主要因素,PG的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变温度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Gran t、O ldfied等通过研究含有相同脂肪酸酰基链的不同磷脂的热致相变发现不同极性端的磷脂,其流动性PG大于PC又大于PE。在自然界中PG主要分布于植物叶绿体中,从结构上看,PG的甘油基团C21位一般接棕榈酸(16∶0)或亚麻酸(18∶0),C22一般接反式十六碳2烯酸〔16∶1 (3t)〕。饱和性不同的PG分子种的脂肪酸在C21和C22位上的不同分布与配比是影响相变的主要原因。在冷敏感植物中,PG因具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5%)而决定了整个膜在零上低温下的相变(H uges等,1992)。M u rata等(1982,1983,1990)以一系列实验证明了植物冷敏感性与叶绿体膜中PG的脂肪酸饱和度相关,他们研究了9种冷敏感植物和11种抗冷植物叶片中PC、PE和PG的酰基组成和定位分布,发现在冷敏感和抗冷植物间PC和PE脂肪酸和定位分布无明显差异,但除番茄外8种冷敏感植物PG的含量在冷敏感植物中较高,而在抗冷植物中则较低,于是提出植物冷敏感性与PG中高融点分子种相关的理论,认为低温下叶绿体膜上PG发生相变是冷敏感植物受冷害的最初反应。Roughan等(1986)对74种植物类囊体PG 分子种的分析也表明,PG中高融点分子种占总分子种的百分比或饱和脂肪酸占有脂肪酸的百分比与植物叶片的抗冷性明显相关;PG的脂肪酸组成可能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因而可作为整个植株冷敏感性的指标。结合PG的相变,M u rata等(1992)详细研究了抗性不同的植物的PG脂肪酸在甘油基的C21和C22的配比与分布,发现不抗冷植物和抗冷植物的类囊体PG的荧光偏振率差异的原因,在于C21、C22位上16∶0、16∶1(3t)和18∶0含量不同,种间PG差异主要表现在甘油骨架C22位饱和脂肪酸差异。杨玲、苏维埃等(1994)发现水稻抗冷性的差异与它们膜脂中的PG相变温度有关,PG的饱和脂肪酸水平影响着PG的相变温度。以后他们又研究了广州和南京两地的佛手柑叶中PG的相变和脂肪酸的差异,发现由于两个品种中PG 的脂肪酸饱和度的不同,PG相变起始温度及受其影响的脂流动性以致细胞生理活性发生紊乱的临界温度也不同,从而使抗冷性不同(杨玲、苏维埃和钱建东,1995)。近年来,利用气相色谱2质谱(GC2M S)和高效液相色谱(H PL C)等先进的测试设备研究磷脂分子种脂肪酸配比和定位分布的变化与植物抗寒性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普遍认为,磷脂分子种组成比

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对研究膜所发生的物理相变更为重要,孤立地分析膜脂脂肪酸的组成对了解膜脂的生理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仅一种脂类(li p id class)便是由许多具有不同脂肪酸组份结合而成的分子种构成的。L ynch等(1984)对盐生杜氏藻的叶绿体膜和线粒体膜中的磷脂分子种在低温驯化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培养在30℃条件下的盐生杜氏藻移至低温下(12℃)生长时,在短时间内,首先引起PE和PG的分子种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从叶绿体萤光检测结果中发现,PG分子种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配比与定位分布与光合膜低温稳定性之间,存在相关性。从低温对膜流动性或膜相变影响的角度看,PG起着关键的作用。

但一些研究指出,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可能不是形成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而膜蛋白及其与膜脂相互关系的变化才可能是膜稳定性提高的重要机制。Cham pm an等(1983)报道,豌豆在低温驯化中,叶绿体膜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与常温生长的差异并不大,但膜的膜质与蛋白质的比值却明显增加。U em u ra和Yo sh ida(1984)利用分离纯化的膜质研究了膜脂和脂蛋白的动态关系与抗寒性的相关性,并在鸭茅草和冬黑麦抗寒锻炼过程中发现膜脂 膜蛋白的比值显著提高。看来,深入研究膜脂和膜蛋白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对植物抗寒性机理的探明起着一定的作用。

另外,近十几年来,普遍认为逆境引起的自由基的累积与膜伤害有密切关系(王宝山, 1988)。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在逆境胁迫过程中,会产生过剩的自由基,其毒害之一就是引发或加剧膜脂过氧化作用。膜脂过氧化的中间产物自由基和最终产物丙二醛(M DA)都会严重损伤生物膜(陈少裕,1992)。这种损伤主要是由膜中蛋白质的聚合和交联以及膜中类脂的变化引起的。由于膜脂过氧化是在膜脂不饱和脂肪酸中发生一系列自由基反应,显然它会降低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使膜脂不饱和度降低。另外M DA与蛋白质结合会引起膜蛋白的变性,因此,膜脂过氧化也是导致膜脂流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低温胁迫下膜脂过氧化的加剧会引起质膜透性增大(曾韶西和王以柔,1987;H etheringto r,M cKersie和Bo rochov,1987)。其直接原因可能是磷脂性质的改变,间接原因可能是膜蛋白在过氧化过程中受到伤害。

综上所述,生物膜的结构动态变化是研究抗寒机理的重要问题。研究者基本上趋向认为:膜的性质、结构和相变可能是寒害的原初反应的重要指标。而在遗传基因控制范围内,膜脂成分的不饱和度以及细胞质粘度和流动性可作为抗寒性强弱的重要生理指标。

酶系统多态性与植物抗寒性

植物抗寒性是植物对低温逆境长期适应而形成的一种生理—遗传特性。抗寒力的发展过程即为基因→蛋白质(酶)→代谢→生理功能的过程。一般抗寒植物细胞酶系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变得更加稳定,但对于热带起源的冷敏感植物来说,在引起冷害的临界温度条件下往往能引起多种酶系结构、功能或数量的变化。一种变化是酶复合蛋白体解聚,如C4植物光合过程中一关键酶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在低温条件下由四聚体变为二聚体。另一种变化是酶构象的变化,如核酮糖21,52二磷酸羧化酶,在低温下发生构象的可逆变化,使其内部疏基和疏水链外露,导致酶功能丧失。导致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低温使维系酶分子三维结构的疏水键束缚力减弱,从而破坏酶蛋白的三维结构。许多研究表明,低温也影响酶数量和活性。在众多报道中,以过氧化物酶的研究最多。一般认为过氧化酶同工酶的变化能调节膜透性和防止膜的损伤,这可能是保证植物不受冷害的原因。在抗寒性不同的苜蓿、小麦和香瓜品种低温驯化过程

中,却观察到经过充分冷驯化的植物,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生变化,同时可溶性蛋白增加(张石城,1990;彭永康,祁忠占和陈力军,1995)。其它酶的研究,如酸性磷酸酶、超氧化歧化酶(SOD)、NAD+2苹果酸脱氢酶、酯酶、A T P酶(A T Pase)等也有报道。如水稻和黄瓜抗寒性较强的品种在低温作用下,酯酶同工酶发生变化,冬小麦的线粒体在低温锻炼下,其抗寒品种的苹果酸脱氢酶的同工酶的谱带都有质和量的变化(张石城,1990)。

膜脂不饱和脂肪酸既然影响着膜流动性,必然也会直接影响膜结合酶的活性。R aison等(1976)在研究绿豆胚轴线粒体的相变温度时发现,线粒体的琥珀酸氧化酶表面活性能在15和28℃处也出现折点,由此他们认为膜流动性与膜结合酶活性密切相关。K i m elberg等指出, A T P酶活力与磷脂脂肪酸配比有关,他们用含不同脂肪酸键的PG与A T P酶组装后测定A T P酶活性,结果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对A T P酶活力的促进作用大于饱和脂肪酸。王育启、王洪春等发现水稻抗冷性强的品种幼芽线粒体含不饱和脂肪酸多,其线粒体Α2酮戊二酸氧化酶表现活化能在A rrhen iu s图上的低温折点温度较低,而不抗冷品种线粒体则相反。从而证明膜脂不饱和度直接影响膜结合酶的活性(王洪春,1992)。膜脂极性端对膜结合酶活性的影响在高等植物中研究较少。

在许多植物中发现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抗寒性之间有密切关系,可能是植物在低温下只有促进活跃的蛋白质合成才能有可能提高抗寒性。脂类转移的蛋白质(li p id tran sfer p ro tein, L T P)在不同细胞间起脂载体作用,已在许多植物中发现,它的活性受低温影响,而它的活性的改变将影响膜脂的组分,进一步影响抗冷力的表达(H etherigngto r,M cKerise和Bo rochov, 1987)。Todd等研究低温(从22℃降至0℃)对蕃茄果皮微粒体膜中四种脂降解酶的影响,发现低温中磷脂酶D和脂解酰基水解酶的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而磷脂酸化物磷脂酶和脂肪氧合酶的活性则变小,认为由于降温而产生的脂降解酶活性的不同影响导致膜中分解代谢产物的积累是产生冷害的原因。而R yn和D yer(1994)的实验表明冷驯化影响了磷脂酶D的活性,因而改变了植物膜脂的组分,进而影响了细胞的抗冷力。一般认为膜结合酶的活化能与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在膜相变温度下,酶的活化能将发生变化。N a+2K+A T Pase这种线粒体膜结合酶,也是抗冷生理测定中涉及较多的酶。简成令等在八十年代研究了蕃茄、黄瓜幼苗在冷害中以及小麦幼苗在冻害中M g2+-A T P酶活性的变化,发现无论是冻害还是冷害,细胞各部分上的A T P酶活性,首先是质膜2A T P酶活性发生降低或完全失活,由此他们提出寒害首先损伤细胞的膜结构,可能最初是改变膜上的功能性蛋白,例如使A T P酶发生构型变化,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然后导致细胞生理生化的变化。以后他们又观察到在冬小麦抗寒锻炼中,细胞内环腺苷酸磷酸二酯酶(c AM P2PD Ease)活性被抑制,认为随着c AM P2PD Ease活性被抑制, c AM P含量水平将发生变化,从而抑制DNA合成及细胞的分裂增殖,使植物进入抗寒锻炼并稳定细胞骨架及膜结构,提高抗寒力;同时他们还推测c AM P2PD Ease可能是调节植物抗寒力的一种关键性酶类(简令成,1992)。

植物对低温适应机理方面的酶分子多态性的研究成果表明植物抗低温水平的变化是与许多酶系统构型变化、同工酶的改组及功能活力的改变有关。在多酶系统中,每一种酶的活性都受温度的影响,发生特异形态的反映,其综合结果是使它们能在低温下行使其功能,以保证各类物质代谢的适应性变化,为抗寒性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抗寒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与植物抗寒性

抗寒基因是一种诱发基因,只有在特定条件(主要是低温和短日照)的作用下,启动抗寒基因的表达,进而发展为抗寒力。在抗寒基因表达前,植物抗寒能力仅仅是一种潜能,一种基础(简令成,1987)。早在1970年,W eiser首先提出植物对低温适应过程中基因表达改变的观点,同时他还指出多年生木本植物的低温适应可能需要两个条件:特异基因转录的激活及在最大耐寒过程中新蛋白质的合成(W eiser,1970)。支持W eiser观点的一个重要证据是Guy等用菠菜叶在5℃诱导产生出的m RNA(Guy等,1985)。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在多种植物中,大量实验证明在植物抗寒性诱导过程中,改变了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的模式(王洪春,1992);而且这些变化与植物抗寒性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者们集中研究了抗寒基因表达后合成的抗寒性特异蛋白,发现其中一些可能直接参与抗寒性的提高,另外一些可能是酶,它们导致代谢途径的改变,进一步合成新的适合抗寒力提高的物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诱导特异性的抗寒多肽、分离纯化这些特异抗寒多肽、分析氨基酸的序列、鉴定其天然的功能、利用它作为探针,筛选出特异的c DNA克隆。目前已在菠菜、苜蓿、冬小麦、冬黑麦、雀麦草、冬油菜和马铃薯等多种植物的抗寒力诱导中观察到抗寒性特异蛋白质的新合成,但这些特异性蛋白质在不同植物间差异很大,甚至同一植物在不同实验中也表现很大区别。潘杰、简令成等在诱导合成冬小麦抗寒特异性蛋白质的实验中证实植物的抗寒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并证明抗寒性是一种积累性的数量性状,也就是说,植物的抗寒性是由多种特异的数量性抗寒基因调控的(潘杰、简令成和钱迎倩,1994)。相应的m RNA 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翻译也在进行中。John son2F lanagan和Singh等(1987)已分离纯化出可转译抗寒特异性多肽的m RNA。研究发现抗寒力诱导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即抗寒性特异性蛋白质的合成)很可能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上。现已从植物材料中分离到冷调节基因(CO R基因)。M ohap atra(1988)从经冷驯化的苜蓿品种中确认了三个CO R基因,通过构建c DNA文库,采用差异杂交筛选出与抗寒性有关的ABA控制的基因。他在1989年用同样方法已克隆到三个苜蓿抗寒特异性基因(p S M784,p S M2201,p S M2358),并研究了它们在转录时的丰富度及积累进程,结果表明,这些抗寒特异性基因很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它们在协同性方面受低温控制;并在4种不同抗寒性苜蓿中都观察到基因表达和品种的抗寒力呈正相关(M ohap atra, 1989)。Gil m ou r等在拟南芥菜中得到两个低温控制的基因克隆,分别是CO R4.7、CO R 6.6,它们转录产物只有在低温诱导下才能高水平表达(Gil m ou r,1992)。

一些抗寒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结果指出,ABA、水分胁迫、短日照处理都能诱导植物的抗寒力。近些年来,植物抗寒力诱导过程中内源ABA水平的提高以及外源ABA施用能提高植物的抗寒力已被许多实验所证实,并由此认为ABA能代替低温诱发抗寒基因的表达,合成抗寒特异性蛋白质和m RNA,它可能是抗寒基因表达的启动因子(简令成,1987)。V ida L ang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其抗冻力与低温、ABA处理而产生的生理变化之间的联系,研究了内源ABA和rab18m RNA的累积,发现低温处理的植物中,内源ABA水平略有上升;在低温处理中,ABA2调控rab18基因的表达程度很低,但可通过施用外源ABA和旱胁迫来使之提高。由此他们认为降低和增强抗冻力在拟南芥这种植物中是由不同机制获得的,ABA对冷驯化诱导的抗寒性可能有调节作用(V i o la L ang和Palva,1994)。另外ABA还可以提高植物和悬浮细

胞的耐冷力。Robertson等(1987)发现ABA提高植物对冷害适应性过程中可能涉及新蛋白质的合成。R ajinder等从ABA处理过的植株中分离到的m RNA进行体外转译,发现在ABA 诱导植物耐冷过程中,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一种编码20KD多肽的新合成的m R2 NA与耐冷性密切相关(梁建生,1991)。尽管ABA是植物抗寒性表达所必需的,但它对提高植物耐冻性的分子机理较为复杂,很可能是通过诱导某些特异性基因表达,间接地提高植物的耐寒性,在调节抗寒力方面,ABA和冷驯化启动CO R基因是否一致还有待进一步探明。

从冷害的角度出发,研究者通常认为Ca2+信使可能起着传递低温信息的作用,而启动Ca2+信使系统的一个中心环节就是Ca2+浓度的改变。R yn等(1994)认为磷脂酶D能感知低温的信息,进而调节膜脂的代谢,改变了膜脂成分,而磷脂酶D的活性受Ca2+浓度的变化所影响。M om roy的实验发现钙调素(Ca M)的抑制剂W7也强烈地抑制冷驯化诱导的抗寒力形成,这表明Ca2+信使系统在冷驯化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M on roy,Sarhan和D h indsa, 1993)。尽管有实验证明ABA调节的某些生理活动需要Ca2+的参与,但目前尚缺乏ABA诱导植物抗寒力的生理过程是通过Ca2+信使的传递作用而实现的直接证据。

在九十年代植物抗寒基因工程方面的工作也有显著进展。H igh tow er等(1991)将鱼类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和蕃茄中,发现产生的融合蛋白具有抑制冰晶形成的作用。1990年,M u2 rata实验室报道从一种抗冷的兰藻Synechocystis中克隆了一种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有关的脱饱和基因des A,将其导入另一不抗冷的兰绿藻A nacystis n idu lan s中,改变了后者的膜脂组成,使其光合作用在5℃下可不受明显抑制(M u rata等,1990)。1992年,M u rata又报道通过基因工程时PG的脂肪酸不饱和度的遗传改变可影响植物的抗寒性(M u rata,1992)。前面提到过,植物的抗寒性与其PG不饱和度和相变温度有关。抗寒性不同的植物,其PG脂肪酸不饱和度和相变温度均有差异,其原因主要与甘油232磷酸酰酶三种同工酶之一(A T1)对18∶1或16∶1脂肪酸的酰基选择性有关。M u rata他们以冷敏感植物南瓜和抗冷植物拟南芥菜为材料,分别构建了甘油232磷酸酰基转移酶的反转录c DNA文库,并分别用来转化烟草。用不同质粒转化的烟草植株,各膜脂中只有PG的脂肪酸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转入耐低温的拟南芥菜A T酶基因的转化植株,其PG脂肪酸的不饱和度增加,因而光合抗寒力获得了提高;而转入冷敏感植物南瓜A T基因的烟草则相反。

这些抗寒基因、抗冻蛋白基因被导入植物体内得到转基因植株的报道,表明通过抗寒基因工程来改变植物的抗寒性,虽然其实际应用前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也可能成为植物抗寒改良的一种新的育种途径。

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植物抗寒性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植物抗寒性生理机制的复杂性,如果仅从某一个层面去研究植物抗寒性或抗寒性中的某个环节是远远不够的。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技术的发展,把植物抗寒性与遗传基因、酶系统的多态性以及代谢改组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去揭示植物抗寒性的本质已成为可能。目前一些尚未有定论的认识,如相变发生的温度范围、冷驯化如何启动CO R基因、冷驯化蛋白(CA IP)在细胞中的功能和定位如何、Ca2+信使如何传递低温信息使之转为一种分子水平的反应、CO R基因的具体功能和调控方式以及如何将外源抗寒基因导入不耐寒植物中以提高其种性产生抗寒性等,

正为未来提供了极好的研究课题。然而,把抗寒生理与遗传育种学结合起来,实现通过抗寒基因表达和抗寒基因工程的转移来提高植物抗寒性这一目标,尚需一番艰辛的探索。

参考文献

王宝山Κ1988Κ植物生理学通讯Κ;2ΓΠ12~16

王洪春Κ1985Κ植物生理学通讯Κ;1ΓΠ60~66

王洪春Κ1992Κ植物抗性生理的研究进展Κ见Π植物生理学专题讲座Κ科学出版社Κ北京Κ第320页

王洪春Κ1992Κ植物对温度逆境的适应Κ见Π余叔文主编Κ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Κ科学出版社Κ北京Κ第395页

张石城Κ1990Κ植物的抗寒生理Κ农业出版社Κ北京

苏维埃Κ王洪春Κ1983Κ科学通报Κ;6ΓΠ373~376

陈少裕Κ1991Κ植物生理学通讯Κ27;2ΓΠ84~90

杨玲Κ苏维埃Κ1994Κ科学通报Κ39;16ΓΠ152~1525

杨玲Κ苏维埃Κ钱建东Κ1995Κ植物生理学通讯Κ31;3ΓΠ196~197

梁建生Κ1991Κ植物生理学通讯Κ27;3ΓΠ230~233

曾韶西Κ王以柔Κ1987Κ植物学报Κ29;5ΓΠ506

彭永康Κ祁忠占Κ陈力军Κ1995Κ植物学通报Κ12;增刊ΓΠ61~62

简令成Κ1987Κ植物生理生化进展Κ;5ΓΠ1~16

简令成Κ1992Κ植物学通报Κ9;3ΓΠ17~22

潘杰Κ简令成Κ钱迎倩Κ1994Κ植物学集刊Κ1;7ΓΠ144~157

B lum A.Κ1988Κin B lum A.;edΓ"P lant B reeding fo r Stress Environm ent"Κpp.99~132

Champm an D.J.ΚJ.D e T elice and J.BarberΚ1983ΚP lant p hy d iol.Κ72Π225~228

Gil mour S.J.Κ1992ΚP lant M ol.B iol.Κ18Π13~21

Guy C.L.et al.Κ1985ΚP roc.N atl.A cad.S ci.U SAΨ81Π3673~3677

H aw k ins B.J.ΚJ.R ussell and R.Sho rttΚ1994ΚCan.J.F or.R es.Ψ24;5Γ945~953

H etheringto r P.R.ΚB.D.M cKersie and A.Bo rochovΚ1987ΚP lant P hy siol.Ψ85Π1068~1072

H igh tow er R.and C.BadenΚ1991ΚP lant M ol.B iol.Ψ17Π1013~1021

H uges M.A.et alΚ1992ΚP lant Cell E nv iron.Ψ15Π861

Johnson2H anagan A.M.and J.SinghΚ1987ΚP lant P hy siol.Ψ85Π699~705

L atsague M.et alΚ1992ΚP hy toche m istryΨ31;10ΓΠ3419~3426

L ynch D.V.and G.A.T homp sonΚJRΚ1984ΚP lant P hy siol.Ψ74Π193~197

L ynch D.V.and G.A.T homp sonΚJRΚ1984ΚP lant P hy siol.Ψ74Π198~203

L yons J.M.and J.K.R aisonΚ1970ΚP lant P hy siol.Ψ45Π386

M ohapatra S.S.Κ1988ΚP lant P hy siol.Ψ87Π468~473

M ohapatra S.S.Κ1989ΚP lant P hy siol.Ψ89Π375~380

M onroy A.ΚF.Sarhan and R.D h indsaΚ1993ΚP alnt P hy siol.Ψ102Π1227

M urata N.et alΚ1982ΚP lant Cell P hy siol.Ψ23Π1071~1079

M urata N.Κ1983ΚP lant Cell P hy siol.Ψ24;1ΓΠ81

M urata N.and H.Ho sh iΚ1983ΚP lant Cell P hy siol.Ψ25;7ΓΠ1241~1245

M urata N.et alΚ1990ΚB ioch i m.B iop hy s.A ctaΨ1010Π261524

M urata N.Κ1992ΚN atu reΨ356Π710

R aison J.K.and E.A.Chapm anΚ1976ΚA ust.J.P lant P hy siol.Ψ3Π291~299

Robertson A.J.et al.1987ΚP lant P hy siol.Ψ1331~1336

R oug han P.G.Ψ1986ΨB ioch i m ica et B iop hy sica A ctaΨ878Π371

R gn B.and J.H.D yerΚ1994ΚP lant P hy siol.Ψ104Π171

Todd J.F.et al.Κ1992ΚP lant P hy siol.B ioche m.?P arisΣΨ30;5ΓΠ517~522

U em ura M.and S.Yo sh idaΚ1984ΚP lant P hy siol.Ψ75Π818~826

V i o la L ang and E.T.PalvaΚ1994ΚP lant P hy siol.Ψ104;4ΓΠ1341~1349

W eiser G.J.Κ1970ΚS cienceΨ169Π1260

我国茶树新品种保护研究进展

我国茶树新品种权保护研究进展 张丹丹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2014级茶学硕士研究生1140311003) 摘要:为了加强茶树新品种权的保护,规范茶叶品种市场,确保茶叶品质及产量,阐述了我国茶叶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茶叶新品种权存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施茶树品种权战略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茶叶;品种权;现状;建议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tea, tea varieties regulate the marke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 describ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ea variety protection, it analyzes the tea varieties exist long review period, authorized varieties lagg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serious infringement and rights tough issues presented should be established varieties validation and protection system of combining, standardized variety rights trading platform to increase infringement of punishment, t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make hospital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ace variety protection Strategy. Keywords:tea;Variety; status;Recommendations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种质资源。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栽培的茶树品种有600多个,其中,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茶树良种有76个[1],它们多数为新选育品种,少数为农家品种,茶树良种为茶叶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茶树优良品种对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业统计:2014年我国茶叶干毛茶总产量209.2万吨,同比增加19.5万吨,同比增产10.33%;干毛茶总产值达到1349亿元,同比增加261亿元,同比上涨19.07%[2]。可见,茶业经济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因此,加强茶树新品种权的保护,对规范茶叶品种市场,提高茶叶产量、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我国茶树新品种权保护的现状 1.1我国茶树新品种权保护的发展历程 我国从1993年开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制定,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于1997年3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4月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成为第39个成员国,1999年6月农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标志着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在我国开始正式实施。到目前为止,农业部已发布八批植物品种保护名录,受保护的植物属和种达80个。1999年4月,山茶属(Camellia)植物被列入我国首批实施新品种保护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

植物学通报1997,14(2):1~8 Ch inese Bulletin of Bo tany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进展Ξ 沈 漫 王明庥 黄敏仁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7) 摘 要 本文综合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抗寒机理研究的动态,主要讨论了植物抗寒性与细 胞膜系、酶系多态性及抗寒基因表达与调控之间的相关性。此外,亦提出了有关植物抗寒机制 研究领域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 关键词 植物抗寒性;细胞膜系;酶系;抗寒基因 AD VANCES IN RESEARCH ON CH I LL ING- RESISTANCE M ECHAN IS M S OF PLANTS Shen M an W ang M ing2x iu H uang M in2ren (F orest T ree and Genetic E ng ineering Op en ing L abora tory,N anj ing F orestry U n iversity,N an jing210037) Abstract T h is paper gives a general statem en t abou t the p resen t developm en t of ch illing2re2 sistan t m echan is m s of p lan ts at hom e and ab road,and it deals m ain ly w ith the relati on s be2 tw een the ch illing2resistance of p lan ts and cell m em b rane system,enzym e system diverisity and ch illing2resistan t gene exp ressi on and con tro l.In additi on,the paper po in ts ou t som e p rob lem s w o rth delib rating deep ly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p lan t ch illing2resistance. Key words Ch illing2resistance of p lan ts,Cell m em b rane system,Enzym e system diversity, Ch illing2resistan t gene 植物对环境变迁及不良环境有足够的适应性和抗抵能力,这种抗逆性既受系统发育的遗传基因所控制,又受个体发育中生理生态所制约。温度作为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在植物遗传背景限制的前提下,对植物某些生长发育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今低温寒害对植物的伤害还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途径。因此,探索植物抗寒性的生理机制及其遗传因素,不仅在基础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上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植。 近年来,国内外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来研究植物的抗寒性,取得了一些重要结果,似乎找到了深入研究的突破口。为便于对植物低温反应和抗寒机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概况和进展作一个综述。 Ξ“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美洲黑扬胶合板林纸浆材新品种选育研究》一部分。

CO基因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植物中CO基因的研究进展 摘要:CO(CONSTANS) 基因是植物开花时间光周期调控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基因。目前从拟南芥、水稻、油菜、马铃薯等多个物种中都已经克隆到CO 同源基因。CO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保守的锌指结构和核定位区域,但是不同植物中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相同。如在拟南芥和水稻中,CO基因位于生物钟的输出途径,是生物钟和开花时间基因之间监测日照长度的重要元件,它可以整合光信号和生物钟信号,节律性地激活表达,从而诱导开花。本文在阅读相关对该基因的研究的文献中发现,目前已从30 余个物种中克隆到CO同源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和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在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之间以及不同科、属的植物之间均有明显分化,说明CO 基因可能在植物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植物CO 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物种中的进化进行分析,为CO 基因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CO基因;植物开花;光周期; 概述:高等植物生活周期包括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开花受精、胚胎发育种子形成等一系列发育阶段,其中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过程称为成花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关系着物种延续,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植物在恰当时间开花可以保证植物授粉以及种子充分发育成熟,因此它与作物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是作物生产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点问题。成花转变过程由植物自身遗传因子和外界环境因素两方面共同决定,并受错综复杂的网络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由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换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这

种转换的时间一般称为开花时间。众所周知,植物的开花时间是受外在因素和在因素共同调控的。外在因素包括光周期(日照长度)、光质(光的光谱组成)、光照强度(光子流密度)、温度(低温,如拟南芥和冬小麦的春化作用)、群体密度和营养条件等,而在因素是指激素(赤霉素等)和控制植物发育阶段的各种基因调控机制。近年来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通过创造早花和晚花突变体,克隆了一系列与拟南芥开花时间有关的基因,认为控制植物开花时间存在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和赤霉素途径等 4 种途径,这几个途径组成一个复杂的基因网络共同调控植物开花时间[1]。 在调控植物开花时间的 4 个途径中,光周期调控途径已经比较明确,参与这个途径的基因如TOC1(timing of cab ex pression 1)、ELF4(earlyflow ering 4)、LHY (lateelongated hy poco tyl)和CCA1( circadianclock associated 1)、GI( gigantea)、CO( constans)、FT( f low ering lo cus) 等已经得到克隆,其中CO 是植物光周期信号传导途径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基因。CO基因受生物钟调控,表达量在一天之呈节律性变化,它能够促进拟南芥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但是在短日照条件下CO基因对拟南芥开花时间的作用不大。随后,利用图位克隆和同源克隆等技术,水稻、油菜、牵牛、大麦等多个物种中的CO同源基因也得到克隆,研究表明这些物种中的CO同源基因也具有调控植物开花时间的作用,但是不同植物中的CO同源基因作用机理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介绍目前有关植物CO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已经克隆的CO基因在这些物种中的进化关系进行分析,以期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近年来利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对拟南芥开花突变体进行研究。中光周期途径是目前为止研究得较为清楚的一条途径。在实际生产中,人们通过调整光照时间长

植物昼夜节律研究进展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18, 7(3), 331-336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822408.html,/journal/b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822408.html,/10.12677/br.2018.73042 Research Progress on Circadian Rhythms in Plants Yi Chen, Yu Xiang, Guanghui Yu* Hube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pecial Plants in Wuling Area of China,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Received: May 4th, 2018; accepted: May 23rd, 2018; published: May 30th, 2018 Abstract Biological clock is the innate rhythmic molecular mechanism in plants by which respond to com-plex environmental change. Via the transcriptional and translational feedback among the core components of clock, plants can integrate the environmental cues such as light and temperature to coordinate and involve the photoperiodic flowering, hormone signaling, growth, metabolism, and biotic/abiotic stress. Clock entrainment allows plants to achieve the best synchronization to the outside changing environment; and furthermore, the modula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 bio-logical clock and photosynthesis metabolites indicates the potential advantage of biological rhythm theory in agricultural applications. Keywords Biological Clock, Circadian Rhythm, Core Oscillator, Arabidopsis thaliana 植物昼夜节律研究进展 陈意,向宇,余光辉* 中南民族大学,武陵山区特色资源植物种质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收稿日期:2018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23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30日 摘要 生物钟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内在分子机制。通过生物钟核心元件基因组成的转录-翻译反馈调节环路,*通讯作者。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摘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科研手段,发展异常迅猛。从组织培养的原理、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前景和展望这3方面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植物组织培养的新研究。 关键词: 组织培养;存在问题;措施;发展 20 世纪后半叶,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十分迅速,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生产大量的优良无性系,并可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谢物质;细胞融合可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障碍,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性的改良中有着巨大的潜力;还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及其它多倍体、非整倍体;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也成为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1]。因此,植物组织培养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的各个分支,如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育种学、栽培学、胚胎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并广泛应用在农业、林业、医药业等多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认为是一项很有潜力的高新技术。 1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1.1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尖、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等,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2]。 1.2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 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GHaberlanclt根据细胞学理论[3],大胆地提出了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到单个细胞,即植物体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和繁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的观点。1943年,美国人White在烟草愈伤组织培养中, 偶然发现形成一个芽, 证实了GHaberlanclt的论点[4]。在许多科学家的努力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理论和方法趋于完善和成熟,并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培养基的选择 组织培养的基础培养基有MT、MS、SH、White等[5]。由于不同植物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有所不同,会对培养基做一些不同的处理,一般采用较多的是MS。组织培养采用固体培养基的较多,但只有在植物周围的营养物和激素被吸收,如果其他残留的培养基也能被利用,对工厂化生产的成本减少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董雁等[6]利用回收转换后废弃的继代培养基,加入原继代培养基30 %浓度母液的培养基,培养效果与原继代培养基的基本相同,说明继代培养基再利用是可行的,这为规模化组培育苗开辟了新的途径。杜勤[7]等在无外源激素条件下,研究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黄瓜子叶培养器官分化的影响,结果用液体培养基直接诱导花芽率更高,分化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更早,说明液体培养基对外植体的生长更有利,只是固体培养基更易操作而被较广泛应用。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污染问题 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包括内因污染和外因污染。内因污染指由于外植体的表面或者内部带菌而引起的污染;外因污染则是主要由环境污染和操作不当引起,是指在接种或培养过程中病菌入侵,例如培养基、接种工具和接种室消毒不严格以及操作不规范等[8]。 针对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产生的原因,应从以下2个方而着手来控制污染。一是控制外植体自身带菌,外植体的表而带菌可以经过一系列的杀菌处理来减少;而外植体的内部带菌是不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植物抗寒性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在抗寒性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并对该项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抗寒性;植物;生理生化;CBF Reserch Progress on tCold Resistance of Plant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the study of cold resistance of plant in recent years,and had a brief prospect on this project. Key words:cold-resistance; plant;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BF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严格地限制了植物的分布区域,影响其生物产量?低温伤害是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不仅限制农作物的地理分布,而且严重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甚至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死亡?迄今为止,尚没有解决低温伤害的根本办法[1]? 只有对植物的低温伤害机理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低温伤害问题?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植物抗寒性研究,最初集中于生理生化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又逐步转向了更加深入的分子水平的研究? 1植物抗寒生理生化研究 在最初的生理生化研究中,主要探索了寒害和冻害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的机理?相应的生理生化变化?植体内某些生化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以及细胞结构成分(如细胞膜和质体)与抗寒性间的关系等? 1.1膜系统与植物的抗寒性 植物膜系统与其抗寒性紧密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细胞的基本骨架是一个生物膜系统?生物膜是植物细胞的物质和能量合成?分解及转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的结构?性质及成分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细胞的物质及能量代谢[2]? 质膜首先接收外界刺激,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引起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并且质膜的组成成分与其抗寒性有密切关系?Lyons提出的“膜脂相变”学说认为,当植物遭受低温伤害时,生物膜首先发生膜脂物相的变化,由刚开始的液晶相变为凝胶相,膜脂上的脂肪酸链也由无序排列变成了有序排列,膜的外形和厚度同时发生变化,继而膜上产生龟裂,导致膜的透性增大?膜结合酶的结构改变,从而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生物技术,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生物技术。本文简要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研究进展,较全面的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以及在快繁脱毒、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提取、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Research Progres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and trends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lant biotechnology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ansulanzhou 730070) Abstract: Plant tissue culture plant cells are totipotent under the principle and developed a biotechnolog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concepts and plant tissue culture research, a more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propag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in detoxification, breeding, germplasm conservation, extrac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and other aspects of gene transfer research status , Finally, the future trend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Key word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research status; trends 引言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之初,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在人工配制的环境里培养成完整的植株,也称离体培养或植物克隆。自1902年德国科学家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理论, 到1934 年美国White 等用番茄根进行离体培养证实这一观点以来,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广泛应用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药学、遗传学、育种以及生物化学 等各个研究领域, 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1]。近年来,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研究重点也由器官、细胞水平向分子、基因方向转移。21世纪,生物技术是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而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基本的试验技术和基础的研究手段,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现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1在植物育种上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培养有粮作物品种开辟了全新的途径。目前,国内外已

植物的抗寒性锻炼与冻害预防

植物的抗寒性锻炼与冻害预防 低温下植物的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寒性. 这种逐步提高抗寒能力的适应过程称为抗寒锻炼(cold hardening)或低温训化(cold acclimation)。 晚秋或早春寒潮突然袭击植物就易受害经适当的抗寒锻炼过程,植物逐渐完成适应低温的一系列代谢变化,获得较强的抗寒性。我国北方晚秋时,植物内部的抗寒锻炼还未完成,抗寒力差;在早春,温度已回升,植物的抗寒力逐渐下降。 植物抗寒锻炼过程中体内发生的适应性生理变化: (1)组织的含水量降低,而束缚水的相对含量增高。 (2)呼吸减弱消耗减少.有利于糖分等的积累,植物的整个代谢强度减弱,抗逆性增强。 (3) ABA(天然脱落酸)含量增多,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冬小麦的核膜口逐渐关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停止,细胞分裂和生长活动受到抑制,植物进入休眠。 植物进入深度休眠后,其抗寒性能力显著增强。 ABA(天然脱落酸)含量保护物质积累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对细胞的生命物质和生物膜起保护作用。可增加细胞液浓度,降低冰点,提高原生质保水能力,保护蛋白质胶体不致遇冷变性凝聚;可进一步转化为其它保护物质(如磷脂、氨基酸等)和能源. 在抗寒锻炼中,氨基酸的含量也增多. 脯氨酸的含量增加更为明显,是防冻剂或膜的稳定剂,对植物适应多种逆境具有重要作用。 2.低温诱导蛋白(Cold acclimation protein) 植物经低温诱导能使某些特定的基因活化,并得以表达合成一组新蛋白。 近年来,已有近百种植物低温诱导蛋白被发现和研究,但还不清楚它们在提高植物抗寒性过程中的机理。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 AFP) 是生活在两极冰水中的鱼类血液中含有的糖蛋白.能降低细胞间隙体液冰点。植物本身也可能具有与动物中类似的抗冻蛋白和基于相似原理的抗冻能力。拟南芥冷调节蛋白(coldyreguated protein.COR) COR 6.6蛋白油菜的BN28蛋白拟南芥叶绿体的COR15蛋白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ndant protein,LEA) 植物在胚胎发育晚期,种子脱水时大量产生的蛋白质。多数是高度亲水、沸水中稳定的可溶性蛋白. 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也能表达多种LEA蛋白。有助于提高植物在冰

组培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组培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生物技术。简要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研究进展,较全面的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以及在快繁脱毒、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提取、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组织培养;新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之初,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在人工配制的环境里培养成完整的植株,也称离体培养或植物克隆。自1902年德国科学家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理论, 到1934年美国White 等用番茄根进行离体培养证实这一观点以来,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广泛应用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药学、遗传学、育种以及生物化学等各个研究领域, 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研究重点也由器官、细胞水平向分子、基因方向转移。21世纪,生物技术是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而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基本的试验技术和基础的研究手段,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 一、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培养方法和技术不断出现,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1.新型光源的应用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长短、光质、光周期对植物的生长、形态建成、光合作用、新陈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传统的组织培养光源灯普遍存在寿命短、发热量大且不均以及发光效率不理想等缺点。LED作为植物组织培养光源早在1991年就有栽培试验。研究发现, 光质比例和光照强度可调的LED 光源比通常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荧光灯更能有效地促进试管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蒋要卫利用LED作为大花蕙兰组培苗光源的研究发现, LED光源可以显著改善大花惠兰试管苗的生长状况和提高其品质。日本的田中道男等运用阴极荧光灯( CCFL)作为文心兰试管苗光源, 结果表明其地上部干、鲜重和试管苗的高度都有显著提高。另外田中道男等利用SILHOS 作为生菜组织培养光源, 获得了高质量的组织培养苗。目前LED是组织培养中最有效的人工照明光源,而CCFL等新型光源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开放组织培养技术 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属于严格的封闭式培养,因而造成灭菌成本偏高、培养基易污染、外界环境调控难度大等缺点。而开放组织培养新技术是在外加抗菌剂的条件下,使植物组织培养脱离严格无菌的操作环境,在自然开放的有菌环境中进行,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赵青华等采用开放式组培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克服了非灭菌条件下魔芋组织培养污染问题,有效地简化了实验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何松林的研究表明在添加抗菌剂的开放式组培中,文心

国内外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国内外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文章在对苔藓植物的特征及组织培养研究简史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苔藓植物组织培养材料及基质的选择、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培养基成分的选择及培养条件的筛选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标签:苔藓植物;组织培养;消毒方法;培养基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植物类群,主要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是一类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重要的原始高等植物。苔藓植物生活史为典型的异型世代交替,孢子体则寄生于配子体上生活,孢子在产生新的配子体过程中还需要经过一个原丝体阶段。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3万种苔藓植物,其种类仅次于被子植物。 苔藓植物能够蓄积大量水分,因此对水土保持与涵养、森林及某些附生植物的发育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外,苔藓植物还含有脂类、萜类、黄酮类、生物碱、醌类等活性物质,因此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苔藓植物的组织培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Haberlandt的研究和1905年Goebel等人的研究,此后的50余年时间内,科学家的关注点更多的集中于被子植物组织培养上,对苔藓植物的组织培养几无涉及。1957年,Allsopp利用石地钱和小叶苔的孢子进行组织培养,首次成功获得相应愈伤组织及再生叶状体。此后,世界范围内的关于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研究逐渐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供试材料及基质 目前,可以用于苔藓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主要是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孢子体和原丝体,此外还可以利用其生殖器官、芽孢、游离原生质体等。1960年,Ward 以Knudson培养基培养金发藓和波叶仙鹤藓的孢子并获得其无菌原丝体,并在添加了蔗糖的基本培养基中利用该无菌原丝体诱导获得了相应的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2003年,高永超等利用牛角藓配子体茎段诱导获得相应愈伤组织,并探讨了蔗糖及大量元素对愈伤组织细胞生长的影响。2007年,于传梅利用膨叶唇藓苔和溪苔的叶状体、柳叶藓的茎段、短叶藓和江岸立碗藓的孢子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相应的愈伤组织或再生植株。 2 苔藓植物组织培养供试材料的消毒 可用于苔藓植物外植体消毒的试剂包括乙醇、次氯酸钠、升汞等,不同的供试材料和不同部位的外植体所用消毒剂有所不同。Saboljevic等研究表明,适用于Aloina aloides孢子和配子体消毒的次氯酸钠浓度分别为120.00g·L-1和90.00g·L-1。于传梅(2007)研究表明,适用于膨叶唇藓苔和溪苔的叶状体消毒的试剂为0.1%次氯酸钠,消毒时间为5分钟。梁书峰(2010)研究表明,适用

云南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湖南农业科学? 1 种质资源是开展茶树种质创新、育种和新产品开 发的重要基础,正确选用优良的种质是提高育种成效的技术关键之一,茶叶科技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优异种质资源的选用[1]。 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也因此孕育着丰富多样的茶树种质资源。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茶组植物绝大部分分布在云南地区,而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为茶叶科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遗传资源和特异优质基因源。因此,深入研究云南的茶树种质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为育种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2-9]。 在云南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上,主要是从茶多酚、咖啡碱、超常量茶黄素等这几个内含物进行研究以及通过评价鉴定筛选出的抗逆性资源。 1 高茶多酚特异性种质资源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是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茶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在茶叶中通常表现为涩味,而涩味是茶叶滋味中极重要的感官性质,对茶叶的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0]。茶多酚与茶树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茶叶品质关系密切,对人体也具有重要的生理功效,它具有抗心律失常、预防感染、解毒抗菌、抗癌、抗过敏、抗衰老、降低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11-15]。 对于高茶多酚种质资源系统性的筛选,云南分两 次进行,第一次是从保存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基地勐海茶树分圃的100份茶树资源为材料,通过生化成分鉴定,筛选出高茶多酚材料2份,分别为河头白毛尖茶40.79%、马鞍大茶38.80%[16]。第二次是从上述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的500份茶树资源为材料进行筛选,分别为公弄茶39.98%、紫鹃39.01%和弄岛野茶2号41.48%[17]。目前,云南在对600份茶树种质资源筛选当中,发现高茶多酚材料共5份。 2 超常量咖啡碱特异性种质资源 咖啡碱在茶叶中的含量大约在2%~4%左右,是茶叶重要的滋味物,其与茶黄素以氢键缔合形成的复合物具有鲜爽味,因此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被看作是影响茶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8]。同时,咖啡碱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具有防癌抗癌、降血脂、降血压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等生理功效[19-23]。但是长时间摄入咖啡碱对人体的机能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流产、骨质疏松等[24]。故因人而异,对于特异种质资源的筛选上,筛选出高咖啡碱的种质资源和低咖啡碱的种质资源,以满足育种的特异材料要求。 2.1 高咖啡碱特异性种质资源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分别从600份种质资源材料中筛选出高咖啡碱资源9份,其中有7份材料咖啡碱的含量都大于5.0%,分别为公弄茶5.25%、紫鹃5.57%、弄岛黑茶5.24%、邦外黑茶5.25%、双江筒状大叶5.27%、曼喷龙大叶茶5.28%、阿伟茶5.50%、河头白尖茶4.32%及马鞍茶2.65%为今后高咖啡碱选种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研究[16-17]。 收稿日期:2014-05-09 基金项目: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TBB20 140101);云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13BB06) 作者简介:陈春林(1989-),男,云南禄丰县人,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茶树资源与品种改良研究。 云南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陈春林1,2,解星云1,2,黄 玫1,2,邓少春1,2,包云秀 1,2,蒋 蓉3 (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 勐海 666201;2. 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 研究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1;3.勐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勐海 666201) 摘 要:综述了近几年对云南地区高茶多酚、高咖啡碱、低咖啡碱、高茶黄素及抗性等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 展望。 关键词:特异;研究;茶树种质 中图分类号:TS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 (2014)12-0001-03 Research Progress in Rare Tea Germplasm from Yunnan CHEN Chun-lin 1,2, XIE Xing-yun 1,2, HUANG Mei 1,2,DENG Shao-chun 1,2,3 , BAO Yun-xiu 1,2,JIANG Rong 3 (1. Tea Research Institute ,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Menghai 666201, PRC; 2. Yunnan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Menghai 666201, PRC; 3.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 Menghai County, Menghai 666201, PRC)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rare tea tree germplasms from Yunnan with high tea polyphenols, high caffeine, low caffeine, high thea ? avins and speci ? c resistance was review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rare tea tree germplasms was also prospected in this study. keywords: speci ? city; research; tea tree germplasms 生理生化|遗传育种|耕作栽培 DOI:10.16498/https://www.360docs.net/doc/0e16822408.html,ki.hnnykx.2014.12.012

植物抗寒的适应机制

植物抗寒性的适应机制 1.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生长在自然条件下,其生长发育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盐碱、干旱、低温、高热等极端环境的影响。其中,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植物死亡的最基本的决定因素和关键性的环境因子。低温胁迫可对细胞膜系统及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等过程产生影响;细胞内脯氨酸、甜菜碱的含量和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含量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如无氧呼吸加强、蛋白质变性、电解质外渗、激素平衡异常、根活力增加等[1];低温冷害下参与相关信号转导的调控因子及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细胞的膜质组成、对糖类、多胺类等物质的积累能力及胞内酶活力等方面均发生改变[2];植物细胞骨架的结构及稳定性也受到影响,进而造成物质合成受阻,能耗增加,使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导致死亡。所幸植物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并非是完全被动的,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本身能够感知和转导逆境信号,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激活相应的代谢调控途径,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界变化快速感知和主动适应机制,来缓解及降低胁迫造成的伤害[3]。 2.植物抗寒性的适应机制 2.1细胞骨架与抗寒性 作为真核细胞内维持细胞立体形态的细胞骨架,其存在状态受细胞内外各种因素的协同调节。在低温、干旱等逆境下,可通过自身组装与去组装将信息在胞内进行传递,具有其他细胞结构所不能替代的功能。细胞骨架与跨质膜的细胞外基质受体是互相联结的,外界刺激(如机械刺激和高温、低温等)首先作用于这种跨膜的胞外受体,然后将刺激信号传递给细胞骨架,并经由细胞骨架这种“桥梁”网络把细胞外信号传递给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核基因组,以及其他细胞器,进而对下游相关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基因表达的强弱及模式的改变又可反馈调节部分细胞器功能,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调控网络。 而作为细胞骨架组成的基本成分,微管、微丝及中间纤维等结构在低温胁迫应答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有关微管冷稳定性的机制,在动物细胞方面的研究较多,

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2-09-04T08:13:38.717Z 来源:《时代报告》2012年第6期作者:白立伟 [导读] 传统的组织培养光源灯普遍存在寿命短、发热量大且不均以及发光效率不理想等缺点。 白立伟(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 中图分类号:Q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322-01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生物技术。本文简要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研究进展,较全面的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以及在快繁脱毒、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提取、基因转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展望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组织培养;新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之初,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在人工配制的环境里培养成完整的植株,也称离体培养或植物克隆。自1902年德国科学家Haberlandt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理论, 到1934 年美国White 等用番茄根进行离体培养证实这一观点以来,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已广泛应用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药学、遗传学、育种以及生物化学等各个研究领域, 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1]。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研究重点也由器官、细胞水平向分子、基因方向转移。21世纪,生物技术是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而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基本的试验技术和基础的研究手段,被认为具有巨大的潜力。 一、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的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培养方法和技术不断出现,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1.新型光源的应用。 光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长短、光质、光周期对植物的生长、形态建成、光合作用、新陈代谢以及基因表达均有调控作用。传统的组织培养光源灯普遍存在寿命短、发热量大且不均以及发光效率不理想等缺点。LED作为植物组织培养光源早在1991年就有栽培试验。研究发现, 光质比例和光照强度可调的LED 光源比通常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荧光灯更能有效地促进试管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蒋要卫利用LED作为大花蕙兰组培苗光源的研究发现, LED光源可以显著改善大花惠兰试管苗的生长状况和提高其品质[2]。日本的田中道男等运用阴极荧光灯( CCFL)作为文心兰试管苗光源, 结果表明其地上部干、鲜重和试管苗的高度都有显著提高。另外田中道男等利用SILHOS作为生菜组织培养光源, 获得了高质量的组织培养苗。目前LED是组织培养中最有效的人工照明光源,而CCFL等新型光源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开放组织培养技术。 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属于严格的封闭式培养,因而造成灭菌成本偏高、培养基易污染、外界环境调控难度大等缺点。而开放组织培养新技术是在外加抗菌剂的条件下,使植物组织培养脱离严格无菌的操作环境,在自然开放的有菌环境中进行,恰好弥补了这些不足。赵青华等采用开放式组培技术,在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克服了非灭菌条件下魔芋组织培养污染问题,有效地简化了实验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3]。何松林的研究表明在添加抗菌剂的开放式组培中,文心兰试管苗可正常生长[4]。开放式组织培养突破了封闭式培养的限制,从根本上简化了组织培养环节,使将来规模化开放式组织培养成为可能。 3.光独立培养技术。 光独立培养法又称无糖培养法,是指利用CO2代替葡萄糖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碳源,人工控制组织培养苗生长所需的光、温、水、气、营养等条件,促使组织培养苗快速转变为自养型的培养方式。一方面避免了由葡萄糖引起的杂菌污染;另一方面,增强了组织培养微环境的人工调控能力。屈云慧等以虎眼万年青为对象的无糖培养研究表明万年青再生芽的生根率高, 种苗质量也优于常规培养[5]。肖玉兰、丁永前等设计的全套无糖组织培养设备培育出的苗具有抽叶多、植株健壮、节间距短、根系发达、干物重积累多、光合自养能力强等更优良的生物学性状。目前,无糖培养法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开始阶段,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必将成为组织培养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 4.多因子综合控制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植物组织培养机理的深入研究和交叉学科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多因子综合控制的环境调控设施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大大降低了组织培养成本, 促进了组织培养苗商品化的进程。崔谨等运用CO2 监控系统对甘薯组培苗进行调控的结果表明, 在CO2监控系统方式下培养的甘薯组培苗, 具有生长迅速、光合产物积累明显、叶色深绿、根系发达等特点[6]。刘文科等设计了一种新型密闭式组培室, 并研制出一套用于该组培室的综合环境控制系统[7]。李传业等设计的一套能对组培箱内CO2 浓度、相对湿度进行调控的组织培养微环境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 组织培养箱内CO2摩尔分数和相对湿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主要理论基础有两方面。一是细胞全能性,植物修复与完善、快繁脱毒苗、育种、种子和种质资源保存、植物检疫等都是其发展和应用的成果。二是悬浮培养液,主要应用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1.“全能性”的应用。 植物修复与完善是模拟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器官形成和细胞增殖形成的一套全新理论,植物脱毒和离体快速繁殖是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多、最有效的一个方面,因其快速、无毒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观赏植物、园艺作物、经济林木、无性繁殖作物,并已形成产业化、商品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培育优良作物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该技术,通过花药和花粉培养、胚胎培养与细胞融合、细胞无性系变异、基因工程及突变体筛选等手段,已经培育出一大批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保存种子和种质资源,因其优于常规方法的特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已在1000多种植物种和品种上得到应用, 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2.愈伤组织或悬浮培养液的应用。 植物次生代谢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及其他活性化合物是许多医药、食品、香料、色素、农药和化工产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