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因子AI_GIS方法的天然滑坡危险性预测_以香港大屿山岛为例

基于环境因子AI_GIS方法的天然滑坡危险性预测_以香港大屿山岛为例
基于环境因子AI_GIS方法的天然滑坡危险性预测_以香港大屿山岛为例

基于环境因子A I2G IS方法的天然滑坡危险性预测

——以香港大屿山岛为例①

单新建1,叶 洪1,李焯芬2,陈国光1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遥感与空间信息应用研究中心,北京,100029;

2.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香港)

摘 要:利用人工神经元网络(A I)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多元空间信息分析与非线性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环境因子的区域滑坡非线性预测模型。选择天然滑坡比较发育的香港大屿山岛中部作为试验研究区,定量分析了滑坡与各种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因子筛选,据此对区域天然滑坡进行了危险性分区。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获取较高的预测精度,是完全可行的。该方法的应用将为区域滑坡危险性区划及滑坡灾害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人工神经元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因子;区域滑坡预测

中图分类号:P6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849(2004)032010920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已开始在靠近边坡的地区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对单体滑坡稳定性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价,而且需要对区域滑坡危险性进行有效的预测,为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滑坡的孕育和发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种环境因子(因素)及各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对滑坡产生影响,形成滑坡稳定性评价难、区域滑坡稳定性评价更难的局面。近年来,人们开始把滑坡资料与岩土类型、地貌、坡角、植被等环境资料一起输入数据库,定量地分析滑坡与各个环境因子的关系,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1~4]。但目前所涉及的大多为滑坡与单因子之间的统计分析,利用环境因子进行区域滑坡危险性区划研究仍然不多。

香港有60%的陡峭天然山坡被弱风化层和表土沉积层所覆盖,再加之热带强烈的降雨,造成大量天然滑坡发生,目前已成为世界上遭受滑坡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区域滑坡的危险性预测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元网络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多元空间信息分析与非线性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因子筛选、区域滑坡预测模型。选择天然滑坡比较发育的大屿山岛中部地区作为试验研究区,定量分析了研究区滑坡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据此对研究区区域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分区。1 多元空间信息分析与因子筛选模型

多元空间信息分析与因子筛选模型是通过分析滑坡与各个环境因子的空间关系,从众多因子中选取最佳预测因子集的解决方案。在G IS环境因子数据库中,环境因子的事先选取是以多而全为原则的。在这些因子中,有些因子与滑坡的相关性较差或无相关性,从而削弱了有较好相关性的关键因子,因此,必须对各个环境因子进行科学分析,从中剔除那些相关性不好的因子。多元空间信息分析与因子筛选模型包括单因子定量分析模型和多因子定量分析模型。

1.1 单因子定量分析模型

选取各环境因子所包含单位面积的滑坡面积(滑坡面积与因子目标面积比值)参数作为描述滑坡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参数。设因子x含有m个空间目标,O i为第i个空间目标面积(i=1,2,…,m);空间目标面积O i包含的滑坡次数为n次,S ij为第i个空间目标中所包含的第j个滑坡面积(j=1,2,…,n),则整个环境因子x的单位面积滑坡面积Ρ为:

Ρ=∑m

i=1

∑n

j=1

S ij ∑

m

i=1

O i(1)由(1)式可见,单因子分析是将每个因子作为一个整

第23卷 第3期2004年 9月

地质科技情报

Geo logical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Info r m ati on

Vol.23 No.3

Sep. 2004

①收稿日期:2003207221 编辑:刘江霞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802027)

作者简介:单新建(1966— ),男,研究员,主要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I N SA R以及3S集成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体,突出了滑坡与各个因子的关系。空间目标之间的包含与非包含关系是由G IS 的空间叠加与拓扑分析功能来实现的。

1.2 多因子定量分析模型

多因子定量分析的关系参数虽然仍是单位面积滑坡面积(滑坡面积与因子目标面积的比值),但它表示的是一个因子中不同空间目标与滑坡的关系,与单因子定量分析中的关系参数有着不同的内涵。该参数更能反映出滑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可以更好刻画滑坡分布的空间相关性。第i 个空间目标的单位面积滑坡面积Ρi 为:

Ρi =

∑n

j =1

S

ij

O i (2)

多因子定量分析采用了逐步筛选综合系数法,

该方法能兼顾距离系数法和相似系数法的优点。设有n 个滑坡样本,y i (i =1,…,n )为第i 个滑坡的属性值(如滑坡面积),x i m 、x jm (m =1,2,…,p )为第i 个和第j 个滑坡经空间叠加后所对应的第m 个因子中某个空间目标的关系参数,则有对应关系y i =(x i 1,x i 2,…,x ip ),其中p 为因子总类数。综合系数Βij 定义为:

Βij =r ij 1-d ij

d ij +k Ρ′

(3)

式中:Βij 为综合系数;r ij 为相似系数;d ij 为距离

系数,d ij =

∑p

m =1

x

i m

-x jm 2,表示样本y i 与样本y j

之间的距离;Ρ′=

1

2

(Ρi +Ρj ),表示样本i 和样本j 的平均标准差,其中Ρi =1

n

p

m =1

(x i m

-x

θi )212

,Ρj =

1

n

∑p

m =1(x jm -x

θj )2

12

,x

θi 为样本i 的平均值,x θi =1p

∑p

m =1

x

i m

;x θj 为样本j 的平均值,x θj =

1

p

∑p

m =1

x

jm

,k 为正

实数,k 的大小反映了距离系数d ij 对综合系数Βij 的

影响能力。

在筛选因子之前,引入一个因子评价指标S ,用它衡量在剔除或增加一个因子时样本的相似拟合值与因变量实测值的拟合效果。S 定义为:

S =

1-∑n i =1

(y ′

i -y δi )2 ∑n

i =1

(y ′

i -y θ)2

(4)

y ′

i 是第i 个样本滑坡属性值的实测值;y δ

i 是把

第i 个样本y ′i 与所有其它样本按综合系数比较,选出Βij 最大的样本所具有的因变量值,即认为是y ′i 的拟合值;y θ为因变量的平均值。

2 A I 2G IS 预测模型

笔者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A I 与地理信息系统G IS 相结合的计算机空间分析和统计判别方法来研究滑坡危险性分布。人工神经元网络可以看成是简单的人脑数学模型,它建立起非线性映射关系后,就可以模仿人类的模糊判断能力,成为一个有效的分类器。笔者所使用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选取了B P (B ack 2P ropagati on )神经元网络算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①它是一种非参数分类器,即可以在分类前不必知道各类别的统计分布规律;②它适合对高维复合数据进行分类。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B P 神经元网络非常适合多源复合数据的识别,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神经元网络学习算法之一[4]。

设有m 层神经网络,如果在输入层加上输入模

式p ,并设第k 层i 单元输入的总和为u k

i ,输出为

V k

i ,由k -1层的第j 个神经元到k 层的第i 个神经

元的结合权值为W ij 。设Ε为学习步长,Α为冲量因子。当误差后向传播时,第t 次权值的更新量?W ij (t )对下一次权值更新量?W ij (t +1)的影响,有:

?W ij (t +1)=-Εd k j V k -1

j +Α?W ij (t )

(5)设j 为输出层(k =m ),则y j 是整个网络的期望输出,有:

d m j =V m j (1-V m j ) (V m

j -y j )(6)设j 为隐单元层,若l 为第k +1层第l 个神经

元,则:

d k j =V k j (1-V k j ) ∑l

W j l d k +1

l

(7)上式是关于误差信号d k

j 的递推公式,是误差后

向传播的关键。可以看出,由k +1层的误差信号

d k +1

j

可以得出k 层的误差信号d k

j 。当给网络一个输

入模式时,网络开始前向传播,上一层单元的状态只

影响下一层单元的状态,最后形成一个输出模式。如果这个输出模式和期望输出模式不符,则产生误差信号,按(5)式改变权值,通过多个样本反复对网络进行训练,并朝减少偏差的方向修改权值,直到输出的均方差满足要求时为止,此过程也是神经元网络的学习与改进的过程,故B P 神经元网络算法也被称为反向传播学习算法。B P 神经元网络算法实现了隐层单元的学习,使B P 神经元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多源信息处理能力,能解决模式识别、模式分类、预测领域的问题。

3 香港大屿山岛滑坡危险性预测

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 apB asic 、C

11 地质科技情报

 2004年

语言进行了二次开发,在M ap Info平台上开发了包括数据录入、数据转换、空间分析、定量因子参数计算与提取、网格剖分、单因子分析、多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非线性预测、预测精度检验等功能模块的“A IG IS区域滑坡危险性预测信息系统”。

3.1 G IS数据库的建立

香港大屿山岛中部研究区的范围为东经113.931340°~114.005099°,纬度22.247540~22.302658°。根据以往滑坡稳定性评估的经验,在研究区收集了三方面资料:①滑坡资料;②地质环境资料;③基础地理资料。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数字化过程,在M ap Info 平台上建立了相应的G IS矢量数据库。G IS矢量数据库包括如下内容。

(1)滑坡 包括1∶5万历史滑坡分布图(661个)和1∶5万现代滑坡分布图(577个)。现代滑坡是指1945年以后发生的滑坡;历史滑坡是指1945年以前较早期发生的滑坡。

(2)地质环境 包括1∶2万岩性库(26种不同岩性因子)、1∶2万地貌图(14种因子)、1∶2万侵蚀分布图(6种因子)、1∶2万植被分布图(9种因子)、1∶5万年均降雨量的分布图(4种因子)、1∶5000水系分布图(共694条,分为干流、一级支流、二级支流和三级支流四个级别)、1∶2万断层分布图(共174条,分为断层和影像解译线性构造两个类型)、1∶5000等高线图及其派生的D E M(数字高程模型)和坡度分布子库(在0°~90°范围内,按5°一个步长进行分级)。此外,为了分析滑坡与水系、线性构造的关系,又分别创建了20,40,60m缓冲区。

(3)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1∶5万公路分布图和1∶5万地名分布图。

3.2 环境因子空间分析与因子筛选

通过单因子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历史滑坡与现代滑坡在分布图上很少有重叠现象,但他们与各环境因子几乎有着一致的分布规律,清楚地揭示出滑坡的发生与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单因子定量分析,得到了滑坡与各个环境因子的统计相关性,直接剔除了一些相关性较差的因子。例如,在分析滑坡与岩石类别的关系时,我们按表土沉积、沉积岩、喷出岩、主侵入岩、次侵入岩统计了研究区内1238个滑坡的分配情况,结果显示尽管喷出岩面积层只占整个研究区陆地面积的34%,但却包含了滑坡总面积的67%,包含了滑坡总次数的64%。这不仅说明研究区滑坡的下伏岩性以喷出岩为主,而且还说明滑坡与表土沉积、沉积岩有关。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单因子分析没有考虑每个因子中不同空间目标与滑坡的关系,即忽略了因子中不同空间目标与滑坡的空间相关性的差异。因此,利用多因子逐步筛选综合系数法,并按两种方法进行:①先从环境因子中选取一部分因子,进行剔除和增加因子检验(可变样本集);②选取所有环境因子,对每个因子进行暂时剔除检验后,再把此样本放回因子中,继续检验其它因子(不变样本集)。这种检验方式避免了由于样本集数目的变化(增加或减少)而引起检验标准的变化。最后从86个因子中选取43个最佳预测因子。结果表明,滑坡的稳定性和下伏岩性、坡度、地貌、植被、降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归结为:下伏岩性是决定滑坡稳定性的重要内在因素;坡度是决定因素;降雨量是触发因素;植被、侵蚀、地形、坡向是辅助因素。对滑坡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各个环境因子都有其内在的作用机制。

3.3 研究区滑坡危险性预测

利用筛选出的因子集,采用B P人工神经元网络对研究区滑坡危险性进行了预测。首先利用香港大屿山岛中部661个历史滑坡对试验区进行滑坡危险性预测,然后利用577个现代滑坡对预测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为了比较空间信息分析和因子筛选的效果,我们分别计算了经空间分析的人工神经元网络(A I2G IS)模型和未经空间信息分析的人工神经元网络(A I)模型的预测效果。经空间信息分析的人工神经元网络(A I2G IS)模型的检验精度为80.5%,预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39.2%。未经空间信息分析的人工神经元网络(A I)模型的检验精度为72.7%,预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46.5%。从检验结果看,经空间信息分析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A I2G IS)比未经空间信息分析的神经元网络法(A I)的预测精度高,这说明空间信息分析和因子筛选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对于前者,利用661个历史滑坡进行的预测,对577个现代滑坡中的80.5%作出了正确判断,预测面积占总面积的39.2%。检验结果说明我们所选取的预测因子和经空间信息分析的神经元网络预测模型是可行的。最后我们将661个历史滑坡和577个现代滑坡一起作为样本输入,获得了试验研究区滑坡危险性预测图(图1)。

4 结 语

将人工神经元网络(A I)与G IS技术紧密结合,利用环境因子对香港大屿山岛的区域滑坡危险性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滑坡与下伏岩性、坡度、地貌、植被、降雨量等环境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地质环境资料对区域滑坡危险性预测是完全可行的。

111

第3期 单新建等:基于环境因子A I2G IS方法的天然滑坡危险性预测——以香港大屿山岛为例

图1 香港大屿山岛滑坡危险性预测图

Fig .1 Prediction of landslide danger areas in the L antau Island ,Hongkeng

从精度分析看,空间信息分析和因子筛选模型可提高预测精度。该方法的应用将对滑坡危险性区划、重点监测区的确立以及滑坡灾害的防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在进行过程中得到了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香港土木署、香港地政署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参考文献:

[1] L um b P .Slope failures in Hongkong [J ].Q ua rterly J ou rna l of

E ng ineering Geology ,1975,8:31-65.

[2] R uxton B P .Slope p roblem s in Hongkong a geo logical ap 2

p raisal [J ].H ong kong E ng ineer ,1980,6:31-39.

[3] Fourie A B .P redicting rainfall 2induced slope instability [J ].

Geotechn ica l E ng ineering ,Institu tion of C iv il E ng ineers ,1996,

119:211-218.

[4] 王余庆,辛鸿博,高艳平,等.预测岩土边坡地震崩滑的综合指

数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1,23(3):311-314.

[5] 李孝安,张晓缋.神经网络与神经计算机导论[M ].西安:西北

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34-41.

[6] 陈昌彦,王思敬,沈小克.边坡岩体稳定性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2001,23(2):157-161.

PRED I CTI ON OF REGI ONAL LAND S L I D E DANGER AREAS US -ING A I -GIS BASED ON ENV IRON M ENT FACT ORS :AN EXAM PL E OF LANTAU IS LAND ,HONGK ONG

SHAN X in 2jian 1,YE Hong 1,L I Zuo 2fen 2,CH EN Guo 2guang

1

(1.Institu te of Geology and L abora tory of T ectonoicp hy sics ,Ch ina S eis m olog ica l B u reau ,

B eij ing 100029,Ch ina ;2.D ep a rt m en t of

C iv il E ng ineering ,H ong kong U n iversity ,H ong kong ,Ch ina )

Abstract :B y adop ting artificial in telligence (A I )and G IS and m u lti 2sp atial info r m ati on sp acial analysis m ethod and non 2linear p redicti on m ethod ,the non 2linear p redicti on m odel is set up on the basis of environ 2m en tal facto rs .T he m iddle part of L an tau Island in Hongkong is selected as an experi m en tal study area ,fo 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landslides and environm en tal facto rs w h ich are filtered .H ence ,the first p redicti on m ap of regi onal landslide evaluati on in the m iddle p art of L an tau Island is ob tained .T he re 2su lts show that A I 2G IS m odel has a m o st p recisi on ,and obvi ou sly is better than o ther m ethods .T he m ethod w ill offer i m po rtan t scien tific basis fo r studying the regi onal landslide danger areas and landslide disasteres .

Key words :artificial in telligence (A I );G IS ;environm en tal facto r ;p redicti on of regi onal landslide

2

11 地质科技情报

 2004年

香港某投资控股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4页)

注: 划横线部分为王小军律师行之修改意见 日期:30/7/2003 香港xxx(中国)投资控 股有限公司 设立 xxx(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

香港xxx(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二零零三年七月 目录 引言 1.0 xxx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香港xxx (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介

1.1xxx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香港xxx (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介绍 1.2设立注册地及注册办公地址 1.3授权代表 1.4经营范围 2.0 xxx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对市场的分析 2.1中国市场情况 2.2结论 3.0 香港xxx集团目前在中国的活动及业务经营 3.1总体概况 3.2香港xxx集团在中国主要的房地产投资项目 3.3xxx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地区投资项目之详 细内容 3.4xxx发展(中国)有限公司未来在计划中的投资项目 4.0 建议的投资公司简况 4.1公司的名称与地址

4.2经营宗旨 4.3公司的经营范围 4.4资本结构 4.5经营期限 4.1设立公司的目的 5.0 公司的财务分析 5.1资本的获得 5.2财务年度 5.3盈利能力 6.0 电子、能源和交通 7.0 环境保护 8.0 劳动保护 9.0 综述和结论 附件一、拟在中国设立之投资公司及其母公司投资在中国项目之股权结构示意图

附件二、香港xxx集团在中国投资房地产项目一览表 附件三、xxx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地区投资项目示意图 引言 香港xxx集团是香港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该集团由xxx 发展有限公司、xxx中国地产有限公司、xxx创建有限公司等三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主要公司,以及众多附属公司组成,其旗下的产业主要可划分为物业开发、基础建设、服务、电讯业务四大核心板块。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使香港xxx 集团在香港以及中国内地打下雄厚根基,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中国现行的开放政策、投资前景的巨大吸引力和发展潜能,亦进一步刺激了集团在中国加大投资的信心和雄心,香港xxx集团极为希望能够通过xxx发展(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发展中国”)的一家全资子公司香港xxx(中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xxx控股”),按中国外资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中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在上海设立一家外商独资投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 批准: 审核: 编制:安全监察部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方法》 为了更全面的识别和评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或服务中产生的环境因素,以对其加强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本评价方法。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 1、识别范围: (一)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 (二)本公司能够控制或能够对它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三)为充分识别出环境因素,还应考虑: 1).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 2).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包括当前和过去的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电能产品和服务,以及纳入计划的或新开发的项目、新的或修改的电能活动及电能产品和服务所伴随的投入和产出(无论是期望还是非期望的)中的环境因素。 3).造成环境影响的八个方面: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土地使用和污染;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大小、颜色等)。 4).还应考虑与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因素,包括管理与后勤活动、设计和开发、生产与辅助活动、包装和运输、合同方和供方的环境绩效和操作方式、废物管理、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获取和分配、产品的分销、使用和报废以及生态保护等。 2、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环境因素识别采用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法,并结合问卷、座谈和现场观察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分析法是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对每个作业区内物流的投入、输出、流动和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二)座谈法:组织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分析出作业活动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环境因素。

(三)现场观察法:各单位组织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到现场,根据现场发现确定存在的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识别步骤 (一)各单位、各部门充分识别出本部门活动、电能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根据识别情况填写《环境因素排查表》,同时上报公司安全监察部。 (二)公司安全监察部进行环境因素收集和汇总。 二、环境因素的评价 1.评价原则 (1)公司的环境因素若出现影响社区范围、社区强烈关注、对公司形象有影响或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等任一方面时,都要把它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 (2)各单位在其他情况下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时应考虑: 1)废气排放; 2)废水排放; 3)废弃物的产生; 4)噪声的产生;; 5)辐射的产生 6)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7)当地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 2.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对环境因素的评价采用打分法。 (1)对污染物及噪声排放的评价 a) 污染物及噪声排放的评价按下表进行:

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多因子评分法该方法对能源、资源、固废、废水、噪声等五个方面异常、紧急状况制定评分标准。制定评分标准应尽量使每一项环境影响的量化(如以下环境因素评分表),采用评价表各因子重要性参数(A,B,C,D,E值)来计算重要性总值(R),确定重要性指标(S),根据重要性指标可划分1级,2级,3级三个等级,得到环境因素控制分级,从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1)多因子评分表 ①能源、资源耗用评分表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R)/重要性判定 A:回收性可循环利用1 R=A*B*C当R=20分或大于时,则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不可循环利用 2 B:贫乏性不贫乏1 未来可能贫乏 2 已贫乏 3 C:使用量小于10公斤/月1 10-100公斤/月2 101-500公斤/月3 501-1000公斤/月4 大于1000公斤/月 5 ②固体、液体废物评分表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R)/重要性判定 A:产生量(对固废、液体废弃物) 小于50公斤/月1 R=A*B*C*D*E当 24≤R<32,S=1级;当32≤R<48,S=2级;当48≤R,S=3级51-200公斤/月2 201-500公斤/月3 501-1000公斤/月4 大于1000公斤/月 5 A:产生量(对废水) 小于1吨/月1 1- 10吨/月2 11-100吨/月3 101-500吨/月4 大于500吨/月5 B:回收性可回收再利用1 不可回收再利用 2 C:降解性可生物降解1 不可生物降解 2 D:危害性对人或环境无伤害或影响1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但不造成伤害 2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并伤害较大 3 对人或环境有立即或长期伤害 4 E:燃烧性(适用于固体液体废物) 适燃或燃烧时不会产生危害物质1 不适燃或燃烧时会产生危害物质 2 ③气体排放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R)/重要性指标(S) A;持续时间(累计排放时间)小于1小时/天1 R=A*B*C当16≤R<24,S=1;当24≤R<32,S=2;当32≤R,S=3; 1- 5小时/天2 5-10小时/天3 大于10小时/天 4 B:严重性(危害性)对人或环境无伤害或影响1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但不致伤害 2 对人或环境有影响且有伤害 3 对人或环境有立即或长期伤害 4 C:影响范围作业场所受影响1 厂区内受影响 2 对厂区外有害影响 3 ④噪声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R)/重要性指标(S) A:周界噪声值昼间≤65dB(A)夜间≤55dB(A) 1 R=2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R=A*B当R=8,S=1;当9≤R<12, S=2;当12≤R,S=3; 昼间>65db(A)夜间>55db(A) 2 A:现场噪声值小于85dB(A) 1 85-90dB(A) 2 大于90dB(A) 3 B:员工暴露时间小于1小时/天1 1- 4小时/天2 4-8小时/天3 大于8小时/天 4 ⑤异常、紧急状况固体、液体废物排放 因子因子分类评分总分(分)/重要性指标(S) A:发生概率发生几率小,几乎不发生1 R=A*B*C*D*E*F当24≤R<32,S=1;当32≤R<48,S=2;当48≤R,S=3; 每年发生一次 2 每季度发生一次 3 每月发生一次 4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 (1)

*******公司 ****年度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报告公司以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为指导,识别本组织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并根据法规的要求和组织本身的价值观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制订出目标指标与环境管理方案,现就有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工作报告以下,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 一、年度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策划和评价要求 按照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对本年度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进行策划,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方法、过程记录、评价报告编制、控制措施和时间进度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对评价范围、重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做了安排,明确环境因素识别时态、状态和情况状况,推荐评价方法。各有关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运用适宜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全面的识别和评价。保证了环境因素识别的全面、评价方法适宜、评价标准准确、评价结果有效。 二、各单位环境因素评审情况及结果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从去年1月上旬开始,各单位建立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的过程记录,从涉及产品、活动、服务三方面的基层单元做起,进行调查,对识别情况进行了归类、汇总、分析,评审。 各单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确定的识别评价方法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所辖区域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平衡、排序和汇总,评价、判断出重要环境因素,编制了完整的识别评价结果记录。 1、识别原则 各单位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全面性、评价充分性和方法适宜性,确定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的控制重点,首先进一步明确了识别原则,评价方法以保证识别的符合性: (1)环境因素识别时是否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

上海与香港投资环境评估

上海与香港投资环境评估 上海和香港作为中国经济的金融中心,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吸引国外投资方面也首屈一指。 首先,国际投资环境是指国际投资者所面临的东道国环境的总称,由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自然和社会等各个因素共同决定。两地也因此,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国际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有多种多样:等级尺度法、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估法、投资障碍发等。 我运用冷热分析比较法,对比上海和香港在投资环境上的异同。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选定多种投资环境要素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据此对目标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 【上海】 一.政治稳定性 上海拥有一个高效务实的政府,全力以赴转变职能、提高效率。 二.市场机会 1.优良便利的基础设施:上海港已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航运和贸易联系。上海是中国唯一一座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上海还拥有中国第一条商业化磁悬浮列车交通线,城市水陆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2.综合配套的产业体系:上海拥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3.良好可靠的服务环境: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外商在上海可以得到各类商务便利,各大投资性公司、基金公司、外资银行纷纷入驻上海,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融资便利。三.经济发展与成就 上海是一个金融发达的城市。早在三、四十年代,上海曾是远东的金融中心。这几年来,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中外金融机构相互并存、共同发展的金融机构体系在上海形成。随着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步伐不断加快,上海将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快速、城市环境优美、各项服务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大都市。 四.文化一元化程度 上海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开放性大都市,各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上海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日益繁荣。上海对外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每年在上海要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节。在上海不仅可以领略中华民族之文化,而且还可以欣赏各种海派文化。 上海市科技教育发达,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众多从人才优势看,上海人才聚集度仅次于北京,从事贸易、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领域的经营管理人才最为集中,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质量始终位居全国前列。 五.法令阻碍 上海的法律基础、立法程序,运行机制等仍未转向市场经济,有关法律法规中存在众多与市场经济相悖的条款,政策的变化幅度大,透明度低,统一性差,对外商投资仍以审批等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给外商投资进入造成了困难。 六.实质阻碍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作为龙头的上海以发达的公路、铁路和天然的长江航道为关联硬件,推动着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速度在加快,增强了上海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七.地理及文化差距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工程项目部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为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和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程项目部。 3、职责 3.1公司办公室、物业公司、公安分处按管理职能负责识别和评价公司办公区域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3.2工程项目部识别和评价各自办公区域和生产、工作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3.3工程管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指导。按照年度施工项目生产过程,依据确定的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年度环境重点监控内容,提出控制措施,并向公司各部室、工程项目部传递相关信息。 3.4安质部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确定年度环境监管重点,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5公司各部室负责识别和评价各自管理权限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3.6 工程项目部负责识别和评价各自管理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4、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 4.1.1识别方法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对照经验法(借助以往事例)、类比方法(对照检查表)等,识别时要按照过程方法进行,确认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环境因素。4.1.2识别范围 a)所有工作区域、生活区域的环境因素; b)所有工序和岗位的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因素; c)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1.3识别依据 a)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环境影响; b)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c)合同要求; d)产品特性要求; e)相关方关注或要求的。 4.1.4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 a)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以及组织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可以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因素。 b)三种状态: ①正常状态:指正常工作(生产)时的状态;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一先用“是/非判断法”将能直接判定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在表中“直接判定”栏中画上“√”。 可直接判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包括: 1法律法规有要求的情况 ——已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法规及强制标准要求的,如排放超标; ——虽未超标,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 ——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的物质,重污染工艺,大耗能装置。 2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可能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 3相关方有合理投诉的。 4对相关方能够施加影响且环境影响严重的。 二用“因子打分法”对其余环境因素进行评价。 取a~g七个因子,其中a~e用于污染类环境因素的评价,f和g用于能源资源类环境因素的评价。 污染类环境因素的总分M=a+b+c+d+e。当M≥15时,该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 能源资源类环境因素的总分N=f+g。当N≥7时,该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 评价因子以及等级和分值的设定见下表。

您的评价: 加入到专题收藏文档 文件夹 标签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环境因素的识别丶评价方法浅析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方法浅析摘要:本文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的实用性出发,总结了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分析并提出了过程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LCA)、专家评议法等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的方法、步骤。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是非判断法、多因子评分法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为准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提供两种环境因素评价的参考方法。最有效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应根据组织的环境因素复杂程度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的组合,这样才能获得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对组织本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识别,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价、确定重大环境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自愿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通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来取得环境绩效,所以,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是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来说,只有尽可能充分地识别出环境因素才能为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则保证了环境因素控制的重点突出、方向明确。然而,在某些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中,对于环境因素的识别往往存在不足之处。如:环境因素识别不充分;识别不切合实际,不能抓住重点;仅着眼于现行的生产活动,忽视了能源、资源消耗和产品或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等。对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的应用,有的不能满足组织环境因素实际情况,评价方法不适应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而出现生搬硬套,评价不准确,造成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不正确,使控制对象偏离实际,导致体系运行的环境绩效不明显,体系运行处于形式化。为此,如何全面和客观地识别环境因素,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并正确的进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关键一步。本文试图总结常用的环境因素识别方法,分析几种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为有关组织在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中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一、环境因素的识别原则为了确保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并提供环境管理体系的控制重要对象,环境因素识别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识别全面。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所使用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具体地说,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连续运行);异常(如生产的开车、停机、检修等)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事故排放、意外泄露、洪水、地震等)。三种时态:过去(如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泄露事件造成的土地污染),现在(如现场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问题)和将来(如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标准 1.0目的 规定本公司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以便确定公司的环境因素、重大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从而使其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应于公司在活动、过程、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0识别人员 a 熟悉现场工艺的各部门工艺技术人员 b 具有环境知识和背景的人员 c 了解ISO14000体系 4.0职责 4.1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按要求对本部门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依据8.2的评价方法和准则,在《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上判断或打分,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填写《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2 各部门和科室负责人员将本单位的《环境因素汇总及评价表》和《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报给安环节能部,由安环节能部进行汇总和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当某活动、过程、产品、服务等发生较大的变化或改进时,所属单位在一周内将环境因素补充完整报安环节能部。 4.3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因素,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由所属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报安环节能部。 5.0环境因素的识别程序 确定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与环境(空气、水、人等)是否发生相互作用——〉确定环境因素 例如:流化床锅炉岗位 活动、过程、产品、服务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因素 烧锅炉 SO 2排放到大气中 SO 2 排放 6.0环境因素的类别

6.1公司在提供产品、服务或全部活动中的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可能存在的六种类型。 三种状态:正常:连续生产状态 异常:开车、停车、设备维修等状态 紧急:火灾、爆炸、泄露等状态 三种时态:过去:非现在发生而是原来遗留的 现在:目前正在发生的 将来:现在未发生,以后有可能发生的 六种类型 向大气的排放:如SO 2、NH 3 、氮氧化物、烟尘、H 2 S、甲胺、DMF、醋酸、尿 素粉尘、飘尘等 向水体的排放:NH 3-N、COD、BOD 5 、SS、氰化物、重金属(含汞、烷基汞、 总铬、总镉、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等)、油、挥发酚等 废物管理:废触媒、炉渣、煤灰、废酸、废碱、有机残渣及重组分、有机树脂、废活性炭、含重金属废料、包装材料等 土地管理:油、丙碳液、醋酸铜氨液、醋酸、甲醇、醋酐、脱硫液、酸、碱、废液、有机溶剂和有机物洒在地面上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煤、电、天然气、水、蒸汽等的消耗 其他当地环境因素和社区行问题:如噪声等 6.2公司可望施加影响的相关方的环境因素,包括: 6.2.1为公司提供建筑安装、运输等服务的分承包方的环境因素; 6.2.2向公司提供原辅材料、设备、外协件的供应商的环境因素; 6.2.3公司的产品用户、废弃物的管理方等。 7.0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识别出直接环境因素和潜在的环境因素,采用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现场观察及面谈和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查阅文件信息法等单独或者联合使用方法: a 过程分析法及物料衡算:分析重点产品或物料的生产过程,采购过程、运输过程、工艺过程的投入及产出,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

新加坡为什么投资环境好

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背景 新加坡是共和制国家,长期以来实施一党议会制,并针对自身国情建立了一个行政主导型分权制衡的政府制度,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政人员廉洁奉公,政府机构比较精干。对内: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得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较为融洽,消除了社会动荡隐患,确保了新加坡国内的社会稳定,治安好,犯罪率低。所以在新加坡,动乱、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对外: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动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新加坡积极参加东盟活动,把加强东盟及内部的团结看做是本地区安全稳定的基本前提。另外,新加坡还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新加坡已同世界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新加坡政府不会频繁、无故变更其既定政策,更不容许毁约、背信使企业和国家丧失信用,新加坡也没有社会动荡和不明朗的未来,其政府稳定与连续的政策对外国投资者是极大地吸引力。 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政府大力鼓励经济发展,积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第一二三产业均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第三产业需求越来越大,绿色产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这对于我们茶类产品占领销售市场提供了机遇。 新加坡的限制性规定: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外籍人员在新加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另外,对外国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新加坡的投资准入制度:新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况下不予核准投资。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新加坡的限制性产业: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用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的在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HBQY-CX-13) 1 目的 对管理处在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在各项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科室、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各科室、单位负责识别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流程 确认工作过程→识别环境因素(排查)→登记、汇总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4.2 环境因素的识别 4.2.1 识别范围:识别范围为所有工作活动和服务中可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a) 材料、物品等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回收和报废全过程; b) 设备、设施的采购、维修、保养、运行等一系列活动; c) 日常办公、职工生活; d) 各项服务过程:收费、养护、机电维护、路政执法等。 4.2.2 识别时应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 a) 正常:指正常运行、生产的状态; b) 异常:指生产设备的启动、停机与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状态; c) 紧急:指不可预见的、突发的或设施突然失效的状态。

三种时态 a) 过去:指以往遗留的环境影响; b) 现在:指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c) 将来:指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2.3 识别内容 a) 大气:废气排放; b) 水体:废水排放; c) 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 d) 土地污染; e) 噪音污染; f) 原材料(化学品)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g) 可能对当地环境带来的问题: h) 相关方的问题等。 4.2.4 识别的方法 采用过程分析法、座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 过程分析法: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素; b) 现场观察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评价 4.3.1评价的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4.3.2 评价方法 4.3.2.1 是非判断法 a) 对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采用是非判断,消耗严重超标的判是。 b) 危险废物的处置、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香港金融环境分析

香港的金融环境怎么样? 1 当地货币 香港货币港元可以自由兑换。所有主要货币(例如美元、英镑、日元等)都可以在银行以市场价兑换。2019年5月,1美元=7.849港元,1欧元=8.78港元,1元人民币=1.1418港元。香港于1983年开始实施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维持港元兑美元汇率在7.75:1至7.85:1区间内波动。 2 外汇管理 香港无外汇管制,旅客携带各类币别现金、有价证券、旅行支票等入境均无需申报。海关人员检查旅客行李时,如发现旅客携带大量现金(港

币十万元以上),会记录旅客的个人资料后再予放行。 香港本地货币港元可自由兑换。所有主要货币(例如美元、人民币、英镑、日元等)都可在银行以市价兑换。大部分在香港的银行都提供人民币服务。香港没有外汇管理局,对货币买卖和国际资金流动,包括外国投资者将股息或资金调回本国,都无限制。资金可随时进入或撤出香港。 香港的外汇市场成熟活跃,与海外金融中心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外币交易得以每天24小时在全球市场不停进行。内地企业更可在香港银行开立多种货币账户,使用不同货币方便业务往来或进行投资。 3 银行机构 香港是亚太区重要的银行和金融中心,全球排名前100的银行中有75家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截至2019年5月,香港共有194家认可机构,包括160家持牌银行、18家有限制牌照银行和16家接受存款公司,此外,还有46家外资银行在香港设立的代表办事处。据国际结算银行调查(每三年一次)显示,2016年,香港是亚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达4370亿美元。 截至2019年5月底,在内地注册成立的金融机构,共有12家持牌银行和7家代表处在香港经营业务。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机构已在香港开展分行业务。其他内地商业银行包括北京银行、东莞银行、渤海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及平安银行则在港设有代表处。 【开设银行账户】内地投资者应先在香港的银行开设往来账户,以方便其公司的日常商业运作。投资者可以个人名义或香港公司名义开设银行账户。 香港公司开设银行账户需出示以下文件的正本或由注册律师、会计师或公司董事签署验证的副本。所需文件可能因个别银行而异。当中主要包括: (1)公司注册证书; (2)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 (3)公司商业登记证; (4)公司董事会决议开设银行账户及授权某董事操作银行账户的记录; (5)授权董事的身份证明文件,包括通行证件及入境签注; (6)每家银行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有些银行可能要求公司提供咨询人。

关于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1.1新加坡市场的国内背景分析 1.1.1 政治法律背景 新加坡是共和制国家,长期以来实施一党议会制,并针对自身国情建立了一个行政主导型分权制衡的政府制度,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政人员廉洁奉公,政府机构比较精干。对内: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得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较为融洽,消除了社会动荡隐患,确保了新加坡国内的社会稳定,治安好,犯罪率低。所以在新加坡,动乱、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对外: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它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动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新加坡积极参加东盟活动,把加强东盟及内部的团结看做是本地区安全稳定的基本前提。另外,新加坡还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新加坡已同世界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新加坡政府不会频繁、无故变更其既定政策,更不容许毁约、背信使企业和国家丧失信用,新加坡也没有社会动荡和不明朗的未来,其政府稳定与连续的政策对外国投资者是极大地吸引力。 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政府大力鼓励经济发展,积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第一二三产业均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第三产业需求越来越大,绿色产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这对于我们茶类产品占领销售市场提供了机遇。 新加坡的限制性规定: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外籍人员在新加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另外,对外国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新加坡的投资准入制度:新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况下不予核准投资。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新加坡的限制性产业: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用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的在

印度投资环境分析

印度的投资环境 印度,一个处于亚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速,印度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了令人振奋的势头。如若作为一个非亚洲外商,现要在亚洲进行投资,那么最具有吸引力的除了中国之外,就属印度这一热土了。 一、自然地理因素 (一)地理位置 印度地处亚洲南部,属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锡金和不丹为邻,东与缅甸和孟加拉国毗连,南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东南濒临孟加拉湾,西南面临阿拉伯海,南连印度洋,北倚喜马拉雅山,为亚、非、欧和大洋洲海上交通枢纽。据此,印度三面环海,拥有十分便利的水上交通,便于水上运输,原材料、产品的进出口,其北面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接壤,亦很大程度地便利了印度市场与亚洲内陆国家的贸易来往。缺点是地处热带,气候炎热,生活环境就比不上中纬度的其他国家了。 (二)自然资源 1、气候 印度多数地区气候受冬季东北及夏季西南两大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型,温度介于10-40度间.每年6至9月的夏季季风(monsoon)为全国多数地区带来暴雨,其中东北Meghalaya州东南部是全球降雨最多的地方,雨

量达10,900公厘.每年夏季雨季降雨情形决定农业收成良莠,也影响占全国人口60%农业人口的生计. 2、能源 (1)电力 电力供应不足是印度经济发展首要问题,全国高峰用电时的平均缺电约11%,各地经常无预警停电,尤其夏季高峰用电时更常发生,另因电价昂贵,各地窃电情形严重,即使首都新德里每日停电数起情形普遍,迫使许多厂商,住家均自备发电设备,稳压器,不断电系统等.近年私人电力公司已渐参与发电及配电经营, (2)石油 随着经济日趋发展,能源需求日增,所需原油的80%仍仰赖进口。国内油价深受国际油价涨跌影响,加上中央及州政府对燃油课徵货物税,销售税等税目,汽油每公升45-47卢比(约略超过1美元),柴油27-29卢比(约0.6美元),贵于我国及东南亚国家. (3)天然气 蕴藏量相当丰富,约达8,535亿立方尺,由于近年外海常探勘到天然气,故产量年有增加,惟除了自产外,为保障天然气来源,印度亦积极推动修筑由中亚经巴基思坦的天然气管线.天然气除供工业使用外,亦是家庭及公用车辆使用燃料,政府对天然气进行补贴,以15公斤装的煤气筒为例,各地价格略有不同,约在290-300卢比间. (4)水 印度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据水资源部统计,全国20个主要河谷地区已

环境因素评价识别方法

1、因素识别、评价的依据 1.1.1 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1.1.2 过去、现在和将来对环境有积极或负面影响。 1.1.3 在正常、异常及紧急情况下,可能对环境有积极或负面影响。 1.1.1 相关方的要求和对相关方的要求。 1.1.5 公司环境价值观。 2 环境因素识别 2.1 识别范围 公司所有的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和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 a. 原辅材料的选择、采购、储存及输送; b. 生产工艺流程的全过程; c. 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过程; d. 产品的储存、输送和销售环节; e. 新增产品和基建项目; f. 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储运及使用过程; g. 相关方环境因素的调查。 2.2 识别时应考虑的内容 2.2.1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修改的活 动、产品、服务等因素)。 2.2.2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2.2.3 八种类型: a. 大气排放—污染因子的形式有粉尘、烟尘、气溶胶及其它对环境有害的气 体。 b. 水体排放—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各类污染因子的产生和排放。 c. 废物排放—固体危险、有害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理;生活办公废 物的产生与排出。 d. 土地污染—各种化学物质、有害物质等对土壤的污染。污染物质的进一步 积累、扩散、转移;土地的占用。 e. 噪声危害—对厂界以外环境的影响。

f. 对社区的影响。 g. 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原材料的使用、消费和浪费;不可再生 的物质的耗竭。 h. 其他环境问题—其他当地和区域性环境问题及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如全 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等。 2.2.1 两种控制: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 2.2.5 相关方的要求和对相关方的要求。 2.3 识别方法 2.3.1 各部门由熟悉现场工程技术、生产工艺、设备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的人员 参与识别。 2.3.2 识别、评价过程要全面,完成本部门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和《环境 因素清单》,并上报。 3 环境因素评价 3.1 评价方法 采用是非判断法和多因子打分法。 3.1.1 是非判断法 符合下列之一的,可确认为重要环境因素: a. 紧急状态下的环境因素,如危险品泄露事故; b. 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环境因素,如超标排放; c. 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源、资源消耗超过企业内规定的标准的环境因素; d. 危险固体废物排放的环境因素。 3.1.2 多因子打分法 对直接用是非判断法不能判定的环境因素,采用多因子打分法进行评价。多因子打分法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基准进行评分,资源、能源消耗类环境因素采用定性描述法进行评价,然后根据综合分值将环境因素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直接列入重要环境因素,B类可经讨论后决定是否列入重要环境因素,C类暂不列入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 法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环境因素多因子评价方法 此方法一般用于对污染物(粉尘、物体、气体、废弃物、废水、光污染、化学品等)及噪声排放的评价 (1)、评价公式 X=a×M (M为b、c、d、e中的最大值) 式中:X--------为环境因素得分 a--------为发生的频率 b--------为排放值与法规标准值之比(或管理受控状态) c--------为影响范围及程度 d--------为环境影响的恢复性或持续性 e--------为公众和媒体的关注程度(敏感性) M-------为b、c、d、e中的最大值 多因子评价法评分标准

(2)、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优先项级别 环境因素得分X值求出之后,就要根据得分进行环境因素评价: ①、一般X≧20(此值自定)或M=5为重要环境因素 ②、X﹤20为一般环境因素 根据环境因素得分X可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优先项级别:见以下附表。 重要环境因素优先项级别(污染物类) (1)、对于已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要求的环境因素(如排放超标情况),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2)、当地相关政府部门或强制检测的环境因素,应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3)、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的物质,应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4)、危险废弃物和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泄漏应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5)、公司最主要的能源物质具有最大控制和节约潜力的,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6)、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会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或危险品泄漏等),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7)、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美国投资环境

第三章美国投资环境 第一节美国投资环境优势 作为最发达的经济体和吸收外国投资最多的国家,美国投资环境具有如下优势[1]: 一、发达的经济体 美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发达的经济体,人均GDP为4.9万美元。美国的市场体制、法律制度和税收体系给外国投资者充分的经营自由。此外,美国吸引外国经营和投资的环境的主要指数持续排名最佳或接近最佳。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最具创新和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 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IFC)最新公布的《2012年营商报告》[2]显示,美国整体营商环境在全球183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位,仅次于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新西兰。 二、巨大的消费市场 美国作为一个具有诱惑力的庞大市场,跨国公司在美投资将拉近它们与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距离。美国的货物消费市场占据全球总量的42%,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万美元。此外,美国还与18个合作伙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外国投资者可借由美国更便利地进入相关国家市场。 三、全球研发中心 美国是全球创新的中心。根据巴特尔纪念研究所(Be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估算,2010年美国研发支出为3958亿美元,高居全球第一。另据诺贝尔基金会统计,自2000年以来,美国在科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奖数量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约45%的诺贝尔化学、医学、物理奖得主在美国从事其获奖领域的研究工作。美国是世界上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四、全球技术领先地位 美国在技术、研发和创新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外国投资者在美国更容易获取较高回报。美国市场对外国生产、创意、创新持开放态度。在《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大100家信息科技(IT)公司中,有45家是美国公司。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显示,美国在创新、市场效率、高等教育、综合经商方面均名列第一。 五、知识产权保护

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新加坡投资环境分析 新加坡虽然国小人少,但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花园式国家。它的政治稳定,社会治安好,犯罪率低,信誉卓著,是发达国家中投资环境最安全的国家。 1. 资本抽回:对资本有限制抽回 新加坡税收体系简单低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无资本税,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本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利于投资企业享受新加坡低税率(6%-18%),还可实现国际合法避税(适合用于操作离岸业务),实现资产转移(国际化)和保障。 新加坡没有外汇及资金流动管制,发行新股及出售旧股所募集的资金可自由流入或流出新加坡。新加坡拥有最先进的资讯科技,新交所已开始应用开放式交易平台,可让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在不同的地方实施买卖新交所得股票,将来客户还可将自己的结算及风险分析系统与新加坡中央托收公司直接相连,从而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2. 外商股权: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 (1)关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40%以外,其他企业则规定得比较宽松。高科技或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闻业不得超30%、广播业不得超过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外国投资人均可拥10 0%的股权。

(2)新加坡并不明确规定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或行业部门。但总的来说,新加坡不大鼓励外商投资装配型工业部门,而是欢迎能引进“新技术”的投资,除对国家安全构成影响的敏感型部门外。 (3)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业,开展经济活动。在所有权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外商可自由地获取必要的生产要素和进行融资活动,并自由地支配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对东南亚各国条件最为宽松。 3.对外商的歧视和管制程度:对外商略有限制但无管制 (1) 投资准入制度 新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动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况下不予核准投资。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2) 限制性规定 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对外籍人员在新加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另外,对外国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3) 限制性产业 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员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的在于保护这些行业的民族工业,促使新加坡经济的健康发展。 4. 货币稳定性:完全自由兑换 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自由兑换货币的国家,其中就包含新加坡元。新加坡已经成为继伦敦、纽约、东京之后的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从1991年起,新加坡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20年,该汇率制度维持了新元名义有效率的基本稳定,为新加坡实现低通胀和经济增长目标提供了稳定的货币环境,为新加坡的经济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加坡汇率稳定。自1981年以来,新元名义有效汇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首先,新元名义有效率波动性(汇率变动的标准差来衡量)明显减弱。1981— 2000年,新元名义有效率的标准差为1.48%,远低于美元的3.52%和日元的4.16%。新元对主要国际货币的双边汇率波动性也在减弱。同期,新元对美元汇率的月度标准差为1.58%,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月度标准差分别为3.01%和2.92%。其次,由于新加坡经济快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和储蓄率大幅提高,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从1980年底到2000年上半年,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升值74%,使新元汇率基本保持在均衡水平上。 5. 政治稳定性:长期稳定 新加坡是共和制国家,长期以来实施一党议会制,并针对自身国情建立了一个行政主导型分权制衡的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