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历史专题练19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含解析

………………………………………………

………………………………………………

基础组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6·武邑中学模拟]1949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一指示( )

A.为渡江作战进行战前总动员

B.执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

C.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D.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答案 C

解析1949年4月渡江作战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才召开,故B项错误;各城市召开各界代表会议,有利于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故C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故D项错误。

2.[2016·衡水中学周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②《共同纲领》是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③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由中共党员组成,民主党派通过政协会议参政议政④《共同纲领》中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任务是筹建新中国,会议确立了中国独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

政党制度,因此新中国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筹建的,故①正确;该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建国初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故②正确;中央人民政府以中共党员为主体,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均有参与,故③错误;《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故④正确,因此正确答案选D项。

3.[2016·武邑中学周测]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新政协的召开。从新政协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中看出,代表来自不同的党派、区域、团体等,来源具有广泛性,故A项正确;题中数据未列举中共代表的人数及地位,故B项错误;《共同纲领》规定,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故C、D两项错误。

4.[2016·枣强中学猜题]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2021年高考历史中国政治史选择题专项训练 现代中国能力提升

2021年高考历史中国政治史选择题专项训练现代中国能力提升 从政治角度看,图中两个总产量逐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B.多党合作制度在西藏确立 C.西藏地区完成三大改造 D.西藏自治区农业科技的发展 2.据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曲爱国的研究及越南政治家黄文欢的回忆录:在越南抗法战争期间(1946—1954),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向越共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在武器和装备和后勤配合方面,是按“要多少给多少”的指示办。毛泽东是这么告诉过胡志明的:我们是一家子。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这体现当时中国外交政策主要特点是 A.重点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外交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外交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3.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民主主义国家B.资本主义国家 C.新民主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4.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5.“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历史性。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第二,阶级性。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三,权威性。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第四,层次性。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第五,稳定性。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18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 ) A.公选课 B. 必选课 C.任选课 D.必修课 正确答案:D 2.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 A.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B.1911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正确答案:A 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 ) A.约在四五千年以前 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 C.约在六七千年以前 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 正确答案:B 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酋长制度 正确答案:A 5.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 ) A.平等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城市制度 D.乡村制度 正确答案:B 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杂家思想 正确答案:C 7.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实是( )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775年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C.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1861年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 正确答案:A 8.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正确答案:B 9.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正确答案:B 10.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 )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殖民地社会 正确答案:A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半殖民地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正确答案:C 1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 D.殖民地

2018中考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汇总

近现代史知识点串联 1.派林则徐到广州禁烟的清朝皇帝是道光帝。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在虎门销毁鸦片,这次运动的意义是: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2.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统辖整个新疆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任命刘锦棠为第一任巡抚。 5.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战争中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邓世昌。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中国,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前期)为目标,创办军事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70年代又以求富(后期)为目标创办民用企业,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还有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这些企业具有资产阶级性质。 8.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9.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称戊戌变法,在变法中只有湖南督抚陈宝箴支持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即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这次变法只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1894年,孙中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口号,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1905年在孙中山、黄兴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它的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 1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政府迁到北京;1915年,在护国运动中,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反对段祺瑞。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课程编号:0223327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后续课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相会关系和区别。这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导言(2学时)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同性问题 三、参考论文和书目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一章晚清政治制度(6学时) 第一节近代以前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与中国其它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在皇帝本人,皇帝实行世袭制。 (一)清朝的主要中央国家机构 内三院、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宗人府和内务府。 (二)清朝的地方政权机关 省——巡抚——从二品 道——道台——正四品 府——知府——从四品 县——知县——七品 第二节1840年后清朝国家机关的变化 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署、同文馆。 第三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时设立的机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 预备立宪时《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央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设立,皇族内阁的成立和破产。 本章重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难点:六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议局、资政院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章太平天国政治制度(2学时) 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天京事变,政权覆灭。 第二节太平天国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和乡官制度 天王是太平天国元首和最高领导,下设王、侯爵位,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 天京事变前中央机关主要有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翼王府等。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滥封王侯,设置六爵,职官、机关都有很大的变化。 天平天国采取省、郡、县三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太平天国按军制建立“乡官制”基层政权和“寓兵于农”的乡兵制度。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丁科 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进步所必需具有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证,文化现代化是标志,国民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科技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和科学革命及对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技术和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同时从主体意识、人权范围、人权实现和人权观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权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对人权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产生的根源,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观念是平等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一种客观要求,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无庸置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都会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忘记,人类现代化的源头是欧洲。工业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可以不带有西方的人文特色,但政治民主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包含西方人文精神。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人权观念、法治理念,特别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古希腊各城邦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迄今为止,除古希腊各城邦外,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古代实行过民主;除欧洲以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地区的城市在中世纪推行过民主制。就中国而言,虽然“民主”一词在西周时期就使用过,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风马牛不相及。民本政治的核心是如何“治民”——管理老百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治”,即人民管理国家。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都可以参与国是的决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在家的基础上组成族,再按同样的模式,从家族扩大、演变成国家。小家(家庭)与大家(国家)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互相之间割扯不断的特殊联系,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家庭伦理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得自由、自主、平等、权利等现代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难以生根。要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从民本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而要实现这一转换,又必须给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与西方现代民主文化一段相当长久的磨合时期。只有走过了这一艰难的磨合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A.共和B.社会保障 C.人权D.君主立宪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 题点2新中国三大新型民主制度 3.至2012年底,西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610亿元,年增长率达12.6%。(《2012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层面看,西藏地区自1965年成立自治区以来稳定发展最基本的经验应是() A.实施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 C.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西藏地区人民世代辛勤劳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执政党地位 B.属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C.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度 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

6.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的不同点有() ①经济基础不同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③活动原则不同④分别属于行政机构 和立法机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7.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新中国通过1954年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两部宪法都涉及地方管理方式。下列关于中美两国管理地方的方式,表述正确的有() ①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②都保证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④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必须符合国家宪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题点3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 8.一本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史少方(人名)根红苗正,又是高干子弟(公安局长的儿子),在学校又是班长,所以自然而然成了学校最大红卫兵组织的头头,在破四旧立四新上,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上,他冲锋在前,叱咤风云,不可一世。”这段小说描写的时代背景是() A.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 B.改革开放实行的初期 C.“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1957年整风运动当中 9.十年动乱时期,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现代化建设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0.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观摩了西安城郊的一个村庄村委会选举后说:“我了解到,像其他遍及中国的近五十万个村庄一样,你们很快就要通过选举推举你们当地的领导,……只要有选举,人民就有决定权,……你们的成就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是指() A.人民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 B.为政府机构的产生提供依据 C.直接选举制度全面推行 D.基层民主得以进一步扩大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二2018课件

1.【单选择题】迫使国民政府正式对日作战的是()。 选择一项: a. 九一八事变 b. 八一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一二八事变 2.【单选择题】下面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b. 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 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 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单选择题】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选择一项: a. 政治基础相同 b. 社会主要矛盾相同 c. 主要任务相同 d. 合作方式相同 4.【单选择题】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淞沪会战结束②平型关大捷③台儿庄战役④南京陷落 选择一项: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题目 5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表明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 选择一项: a. 台儿庄战役 b. 太原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平型关大捷 题目 6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选择一项: a. 忻口战役 b. 平型关大捷 c. 临沂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题目7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最主要的目的是()。 选择一项: a. 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 b. 总结抗战的经验 c. 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d. 开辟敌后战场 题目8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日本速战速胜灭亡中国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b. 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顽强抵抗 d.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扩大 题目9 正确 获得 4.00 分中的 4.00 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下面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 b. 汪伪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史料及解析】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

新瓶中的陈年老酒—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琐议 接触新课程的历史老师都知道,与以前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相比,新课程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原来以编年为纲、地域为纬涵盖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纳入一体的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结合的编撰体例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分天下,古今中外同类问题融于一炉的专题结构。原本丰富多彩、互相联系的历史整体被断为并行不悖、但难以联系的三个必修模块(一为政治、一为经济,一为思想文化),必修模块的下脚料则编成了几个选修模块。不仅如此,每一个专题的内容安排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以前的知识结构。新瓶之中不仅更换了包装,连瓶中的酒都变了味道。这些教过新课程的老师自会品出其中的甘苦。不过,由于新旧观念的交替,并非所有的新瓶中都会更换新酒,有时不小心会装上旧酒,甚至是陈年老酒,必修一中的中国近代政治就是装在新瓶中的旧酒。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近代政治的单元内容安排与其它单元的内容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出入。按照07版的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和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每一单元都是重点叙述政治制度的沿革与特点,原来在政治史中的政治事件如王朝的更替过程,革命的过程都退居其次成为背景。虽然太多的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相关名词弄得同学一头雾水,虽然历史老师有时感觉政治文明方面的历史教学不象教历史倒像为政治课打工,有时连政治课都不必讲的内容在历史课还要不胜其烦地学习,感觉历史不像历史,但是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的编撰风格基本上还是保持一致、枯燥无比的。 不料到了第四单元,却是风格大变,原来的条分缕析的制度、法律被一个个事件所取代: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这些事件构成了第四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这样的编写风格使老师们对教材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这不就是原来的高中一年级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教材中中国近代史的压缩版吗?这些事件除了写的更精练之外,在结构上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嘛?只不过把原来的近代史不属于政治史的内容剔除把政治部分简写一下,与原来的教材的同样问题相比,真的更加简练,(笔者注:与之类似的还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第六单元的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难怪老师们很熟悉。 再仔细阅读一下教材,却又有些陌生: 一则是因为,内容安排如此紧凑,紧张的有时透不过气来,教学中老师们普遍的感觉是时间的不够用。仔细一翻旧人教版的教材恍然大悟,原来一章的内容在这里变成一课了,原来一课学习一场战争都感到时间紧张,现在一课要学习两场战争,伟大的抗日战争以前最少需要四课时的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现在被挤在一课之内,难怪课时紧张。熟悉的内容现在竟然因内容的安排而变的陌生了,老师们不知道是原来的内容安排真的不合理需要改革呢?还是因为需要教育改革而历史本身的体系并不重要呢?只是现在的课程安排时间紧是真的,内容安排完成起来有困难也是真的,原来熟悉的内容因课时的安排不合理而变的陌生也是真的。这种陌生的解决之道也并非没有,毕竟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述下来完成任务也不算辱没了新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一课真的能把两场战争的问题弄清楚吗?抗日战争用一课的内容来学习,这样的时间安排真的合理吗?历史是否只有这样的变来变就适应了我们现在社会的需要呢?专家们会说,教师有充分的自主权来调节课程,安排时间,但是你的课程总量是不变的呀,我怎么敢在一个问题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呀。这样,即使教材内容是熟悉的,但是因为课时的安排,原来熟悉的教材也变的陌生了;二则,即使按照必修一第一第二第三单元一贯的编写风格,制度、制度还是制度,政治事件只是背景和花絮,老师们若以为政治的主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一)

2019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复习(一)一:单选题: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的( ) A.公选课 B. 必选课 C.任选课 D.必修课 正确答案:D 2.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 A.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B.1911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C.191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D.1949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正确答案:A 3.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社会要素的时间是( ) A.约在四五千年以前 B.约在五六千年以前 C.约在六七千年以前 D.约在七八千年以前 正确答案:B 4.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制度 D.酋长制度 正确答案:A 5.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 ) A.平等制度 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C.城市制度 D.乡村制度 正确答案:B 6.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杂家思想 正确答案:C 7.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实是( ) A.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1775年的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C.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D.1861年的俄国资产阶级革命 正确答案:A 8.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正确答案:B 9.英国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正确答案:B 10.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 )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社会 D.殖民地社会 正确答案:A 1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半殖民地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 正确答案:C 12.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 A.封建社会 B.半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 D.殖民地 正确答案:D 13.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 ) A.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正确答案:C 14. 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 A.19世纪40至50年代 B.19世纪50至60年代 C.19世纪60至70年代 D.19世纪70至80年代 正确答案:A 15.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C

2018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形考一

1.【单选择题】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从()开始的。 选择一项: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严复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2.【单选择题】高度评价十月革命,说从“刀光火色”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的是(选择一项: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题干 【单选择题】1920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选择一项: 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大钊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1922年至1923年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选择一项: a.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题目5)。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题干5 【单选择题】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 a.中国国民党一大 b.中国国民党二大 c.中国共产党一大 d.中国共产大二大 题目6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选择一项: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整理党务案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中山舰事件 题目7 正确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是()。 选择一项: a.蒋冯战争 b.蒋桂战争 c.直奉战争 d.中原大战 题目8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择题】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会议是(选择一项: a.中共六大)。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题目9 正确

专题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专题8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1. 下面是l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新中国初期政权的特点不包括() A.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B. 多党合作,具有广泛代表性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2.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依法治国方略 3. “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B.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 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4. 1953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10万人可选1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则每80万人才可以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规定反映了() A.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 B. 农村地区无足轻重 C. 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D. 三大改造即将开始 5. 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A. 人民民主原则 B. 国民平等原则 C. 依法治国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 6. 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以下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第一届人大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D. 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7. 1972年4月,北京市新华书店开始发行《红楼梦》《三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进步所必需具有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证,文化现代化是标志,国民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科技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和科学革命及对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技术和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同时从主体意识、人权范围、人权实现和人权观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权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对人权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产生的根源,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观念是平等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一种客观要求,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无庸置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都会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忘记,人类现代化的源头是欧洲。工业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可以不带有西方的人文特色,但政治民主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包含西方人文精神。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人权观念、法治理念,特别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古希腊各城邦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迄今为止,除古希腊各城邦外,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古代实行过民主;除欧洲以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地区的城市在中世纪推行过民主制。就中国而言,虽然“民主”一词在西周时期就使用过,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风马牛不相及。民本政治的核心是如何“治民”——管理老百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治”,即人民管理国家。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都可以参与国是的决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在家的基础上组成族,再按同样的模式,从家族扩大、演变成国家。小家(家庭)与大家(国家)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互相之间割扯不断的特殊联系,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家庭伦理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得自由、自主、平等、权利等现代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难以生根。要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从民本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而要实现这一转换,又必须给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与西方现代民主文化一段相当长久的磨合时期。只有走过了这一艰难的磨合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完整word版,2018年10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2018年10月自考真题】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A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B 【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答案】C 【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马尾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答案】A 【解析】李鸿章筹备的伤害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A 【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答案】C 【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集中反映了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眼界,解放了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8.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1 、总理衙门的设立及其性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为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由咸丰帝批准成立。在晚清的外交事务以及推动现代化事务上发挥了作用,是清政府的重要决策机构。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1901年据《辛丑条约》规定,改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首。总理衙门实际成为外国侵略者控制清政府的总枢纽,其设立是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2 、清末官制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1901 年春,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推行“新政”的机构。7月,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1903年设练兵处,主持编练新军事宜。至1905年,先后设立了财政处、商部、巡警部、学部,裁撤了詹事府、通政使司、东河总督与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当年改革中央官制,次年改革地方官制。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预备立宪”期限为9年。次年10月各省咨议局成立,1910年10月中央成立资政院,1911年5月成立“皇族内阁”。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颁布宪法《十九信条》令袁世凯重组内阁。 3 .《钦定宪法大纲》与宪法《十九信条》的颁布及其意义 《钦定宪法大纲》是清王朝在革命浪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于1908年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23条中,其中维护君上大权的就有14条,其余9条规定广大人民有当兵、纳税、服从清政府统治等义务,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权利。 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的封建性。《大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君上大权,意味皇权由法定,再把臣民的权利义务作为附则,表现了清朝统治者重军权、轻民权的一贯性,但它在中国法律史上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义务,这对于开启民智,培养近化的法律意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宣统三年九月八日(1911.10.29),陆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等联名“兵谏”,提出政纲12条,要求立即改革政体。次日,清廷下罪己诏,宣布释放政治犯,承认革命党,接受12条政纲。11月3日,正式公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通称宪法《十九信条》,主要内容: 1 .实行责任内阁制:“以英国之君主宪章为准”。2.限制君权:“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对内动用军队须经国会议决;内阁总理大臣“国会公举,皇帝任命”;缔结条约、宣战、媾和须经国会议决;皇位“继承顺序”、皇室经费由国会议决等。3.提高国会权力:国会有“宪法改正提案权”;公举内阁总理大臣,议决缔约、宣战、媾和,批准预决算等项权力。4.皇族不得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国务大臣。5.皇位世袭,不受侵犯;皇帝任命内阁总理、国务大臣,统率军队,宣战、议和、缔约等。6.“国会未开前,资政院适用之”。 4 .《鄂州约法》的制订及其意义 1911 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由宋教仁起草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简称《鄂州约法》。共60条,分为“总纲”等七章。规定:人民一律平等;允许人民有各种民主、自由权利,如言论、出版、通讯、信教、居住、营业、保有财产、保有身体、保有家宅等;规定人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对于政府组织、都督与议会的权限和职责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采用三权分立原则的政权根本法。它首次正式规定人民依法享有民主权利,“自由保有财产”和“自由营业”的权利,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令.这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令。 5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权建设有何特点。(参考课本,只是一个方面) 南京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种势力,但它不是三种政权的混合体,领导权掌握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性质:在政府中,孙中山全权掌握军政大权,下设9位国务委员,同盟会会员仅3人,分别是黄兴、王宠惠和蔡元培。但孙中山采用“总长取名,次长取实”的办法直接任命各部次长、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含解析答案)

单元检测(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 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解析:选A 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A项正确。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 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 B.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 解析:选D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任务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些法律的颁布有利于党在过渡时期基本任务的完成,故D项正确。 3.(2019·榆林一模)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 ) A. 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选C 材料体现了民法典发展历程,尤其是担保法和合同法的颁行,反映出民法典的完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故C项正确。 4.1984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这一精神的贯彻( )

2019年10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精彩试题真题

2019年10月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真题 1.【题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选项】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题干】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 【选项】 A.兴办军用工业 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3.【题干】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 【选项】 A.《国闻报》 B.《时务报》 C.《强学报》 D.《万国公报》

4.【题干】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实行战争的是( )。 【选项】 A.美国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日本与俄国 5.【题干】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 【选项】 A.孙中山 B.邹容 C.章炳麟 D.陈天华 6.【题干】1922年1月,中国*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 【选项】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7.【题干】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

【选项】 A.中国青年党 B.中国国家社会党 C.中国******临时行动委员会 D.中国******革命委员会 8.【题干】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1934年10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 )。 【选项】 A.红十五军团 B.红一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D.红四方面军 9.【题干】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是( )。 【选项】 A.九一八亊变 B.—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0.【题干】1937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 )。 【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