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河南畜牧人才网

河南畜牧人才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529412.html,

畜牧专业资料下载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529412.html, ?人才中介

?畜牧招聘信息发布

?求职信息发布

?畜牧网站.论坛建设

?电子图书制作

邮箱:dutao001@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529412.html,

QQ :417812531

Animal Testing and Quarantine

动物检验检疫学内容及涉及领域?主要内容:检验检疫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检疫技术与方法(常规检疫和实验室检验)、动物性产品及检验、消毒及处理、几种主要流行病检疫。

?涉及领域:法律、分子生物学、化学、兽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流行病学、免疫学、诊断学、解剖学)、生物化学、食品卫生学等多个领域和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

动物检验检疫学课程

?共51学时

?理论36学时

?实验15学时

主要参考书

1. 动物检验检疫工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部人事劳动司编写2004 2. 动物疫病防治员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部人事劳动司编写2004 3. 兽医传染病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吴清民主编2002

4.检验检疫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戴诗琼2002.9

主要参考书

?动物病理学检验彩色图谱张旭静2003 农业出版社

?动物防疫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动物防疫检疫技术与法规郑文波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刘健农业出版社2001

?动物检验检疫彩色图谱孙锡斌农业出版社2004

何谓动物?

?在动物防疫法中所使用的动物一词,并不是泛指动物界,因为动物界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已发现的共三十五门七十余纲约三百五十目,已知的有一百五十多万种,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种生境。如果从人来说,人类也是动物界的成员。

?所以,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一词,并不是一个统称,它包括不了整个动物界,不能是泛指所有的动物,而是有特定的含义,也就是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这里就对动物防疫法的调整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家畜家禽,人工饲养的家畜家禽以外的一些动物,合法捕获的一些野生动物。

动物检疫发展简史

检疫(Qua-rantine):源自拉丁文quarantum,本意是40天,源于14世纪的欧洲。当时,每当有外来船只抵达口岸时,为了防止货物或人员携带病原,口岸当局把船员和货物滞留船上,必须经过40天的观察和检查后,如果没有发现传染病才允许登陆。这种措施当时仅是为了防止人类疾病的传播,但起到了很大作用。后来这种措施扩展到对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就产生了专门的动植物检验检疫,专门针对动物的检疫就称为动物检疫。各国并相应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我国的动物检疫发展

?我国的动物检疫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中国建立后也只是针对运输环节的检疫,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和管理。在1982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颁发后才有了正式的法律内容,1992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同时发布了一批新的技术标准和规程。

?1998初,根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由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原卫生部卫生检疫局和原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共同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归国家海关总署领导,这标志着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定”方案规定,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主管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商品检验的行政执法机构。

动物检疫概念

?概念:动物检疫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由法定机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检验项目和

标准,对有关动物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

品实施科学检验鉴定与处理的一项强制性

的技术行政措施。?

作用: ①

监督作用。②

防止染病动物及产品进入流通环节。③

消灭某些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④

维护动物及产品的对外贸易,保护人体健康。

动物检疫

?目的:在于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入,促进经济贸易,保护养殖业发展和人员身体健康。

动物疾病的概念

动物疾病指动物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的相互斗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机体表现出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发生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并造成动物机体生产与生殖性能下降和经济价值的降低。

动物疾病的特点

?疫病必须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中病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

?疫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疾病的发生是机体内部器官之间和与之所处的外界环境之间的平衡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症状只是外部表现,任何变化都是完整机体的反应,并受到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和调解。

?疫病是一种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生产性能的降低是动物疫病的重要标志。

几个重要概念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疫源地:由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称疫源地。

?疫点:发生疫病的自然单位,范围较小。

?疫区:指疫病暴发或流行所涉及到的地区。

病原微生物:自然界中极少数微生物对动植物有害,可引起疾病,称为致病微生物或病原微生物。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的微小生物。

病毒:目前所知道的微生物中体积最小的生物,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却具有一般的生物学活性,不能单独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在一定的活细胞内生长繁殖,专营寄生生活。

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

?1.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指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到体外的动物。

(分健康携带者和患病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排出后,经一定方式再传播给其他动物的途径称传播途径。

分垂直传播(胎盘、卵和产道传播)和水平传播(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中介动物或人类传播)。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2) 3. 动物易感性:对某种病原体感受性较大的动物。易感性和个体、环境以及获得的免疫力有关。

传染病发展阶段

(根据发病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潜伏期:又称隐蔽期,指病因作用与机体开始,只最早出现一般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前驱期:又称先兆期或发病期,从出现一般症状到出现主要症状为止的时期。一般几小时或1-2天。

?明显期:又称临床经过期,特征症状充分暴露出来的时期。

?转归期:终结期,使疾病的结束阶段(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

精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流行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造成流行。旧社会,由于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伤寒等传染病的猖厥流行,我国人民贫病交加,人均寿命只有35岁。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一些烈性传染病已在我国绝迹,1989年9月1日,我国又贫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许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当前,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仍占年总发病率的第一位,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大众的防病意识,达到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夏秋季是胃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在《医学常识》栏目中将连续刊出传染防治的一般常识。 传染病在人群人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是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生物学基础,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传染病才可能造成传播与流行,而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一五一节,传染病就不能传播与流行。例如,接种疫苗就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从而不得传染病。 一、传染源 是指受了传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体内一定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不时地排出体外,感染别人。传染源包括了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体内带有病原体,但没有临床表现的人)和受感染的动物。 (一)病人传染病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多,而且病人的症状有利于病原全向外播散,如病原体可通过病人的咳嗽、喷嚏、呕吐、腹泻等方式排出体外。一般传染病在发病初期的传染性最强,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有些传染病如白喉、伤寒在恢复期还有传染性。 (二)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疾病的表现而携带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可分为三类:潜伏期携带者、病后携带者、“健康”携带者。由于这些病原携带者都没有临床症状和表现,但可不断排出病原体,所以不容易被人发现,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 (三)受感染的动物人类有许多传染病来自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其中以鼠类最为重要,因为它能传播多种疾病如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炭疽、布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动物性传染病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但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相互传染(鼠疫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二、传播途径

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预防控制

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特点及预防控制 传染病是各种致病病原体在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与多样化的传播方式。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且由于食物全球化、生态全球化、微生物变异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对传染病也只能起到预防控制,并不能做到及时处理。特别是在新时期下,原来的传染病尚有复发、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这都给卫生免疫工作带来艰巨的任务。本文对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进行阐述,梳理出当前我国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并通过大力宣传、全员参与及加强监测、健全机制、加强检疫等措施,以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标签: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特点;流行情况;预防控制对传染病的控制一直是热议话题,也是由古至今的攻克难关,因为只要感染上了传染病,就会导致影响身体健康,丧失生命,而且还会对社会安稳带来重大影响。从人类发展史历程看传染病,流感、鼠疫、霍乱、天花等曾猖獗流行,严重锐减了当时当地的地区人口,影响了当时社会经济,给人们带来恐慌。如1347~1351年欧洲的鼠疫,造成传染区死亡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1/3;1917~1918年的世界大流感让全球7亿多人被传染,虽然经过及时有效治疗,但也死亡了2000万人。在不断发展的今天,虽然医疗技术及卫生防疫不断进步发展,但我们仍时刻与传染病做斗争,不可掉以轻心。 1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特点 自20世纪以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卫生营养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与对抗菌药物、免疫制剂的应用也不断得到重视与发展,使传染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都得到明显控制,减少了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如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天花。然而,近年来传染病却又回升趋势,当前流行及爆发的传染病事件不断,一些原来以为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复燃,如白喉、结核病、疟疾、霍乱等,又重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同时,新时期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这让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挑战。 1.1病原体基因发生突变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导致各种传染病病原体发生变异,进而对抗菌药物产生要药性。如1970来以来结核病再度复发,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进入结核病紧急状态”。就我国而言,结核病位于法定传染病病死率之首,在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病学抽样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结核病患病率为66/10万,防治情况态势严峻。同时,由于病原体的变异,使得毒离越加犀利,疫苗的防治效果下降,出现了传染病大流行,如2009年的甲型HlNl流感。 1.2 传染性强,传播方式复杂新时期的传染病传播方式均较为复杂,且传染性强。如通过飞沫传播的SARS,通过水传播的O139 霍乱,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西尼罗病毒脑炎,等。近年来,传染病的传播方式越加复杂化,如2003年英国选拔一名因为输血感染疯牛病的病例。

家畜传染病课件: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家畜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要(学时) 教材P 7-18 一、感(传)染和传染病 P7 (15分钟) 1、感染 ①定义: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动物机体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叫做感染。感染涕度:从无症状到明显症状甚至死亡的不同程度临床表现。 ②意义:感染是微生物赖以生存、延续种群的前提和形式,是传播的基础,是机体与微生物相互斗争的过程。斗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着感染的结果。病原体只有进入有易感性的动物机体,才能形成感染,易感性既缺乏免疫力或抵抗力。有些动物体内则不适合病原体生长或可将其主动清除掉,这种特性叫做这些动物的抗感染免疫,从广义讲抗感染免疫可以是特异性的,同时也包括非特异性的。是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可与后面的隐性感染加以比较。 2、传染病 (1)定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且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病疾。 (传染性和流行性定义:P7,前者为个体间、后者为群体水平) (2)特征: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机体特异性反应可测性(抗体及变态)、特异性免疫(抗性)(体液、细胞)、特征性表现(潜伏期、症状、病变、病程、流行过程和规律等)。了解这些特点可将其与非传染病加以区别。 二、感染的类型及传染病的分类(与其相应的是传染病的类型)(30分钟) 由于病原体与机体之间的斗争是错综复杂的,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感染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病原体的来源分外源性和内源性内源性感染和条件致病有相同点,但又不完全相同。前者为病原菌,后者可为非病原菌。 2、按病原种类的多少分单纯、混合。 3、按先后分原发、继发 ☆4、按感染后的表现分显性、隐性、顿挫型和一过性。 (1)显性感染病原毒力强、数量多、机体抵抗力弱,感染后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临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它是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的斗争平衡被打破的过程。 (2)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后定居于某一部位,虽能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过程的叫做隐性感染,这是一种病原体与机体处于暂时相对平衡的斗争状态。隐性感染也称为亚临诊感染,处于该状态下的动物虽然无临诊症状,但体内可能会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而且有些动物体内的病原体还会向外散播,该类动物称为带菌(毒)者。健康带菌都是隐性感染的结果,但隐性感染并不一定都造成健康带菌,例如有些隐性感染者可将体内病原体彻底清除,即抗感染免疫。隐性感染(带菌)的动物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转化为显性感染。感染、发病又耐过的动物带菌为康复带菌,它不同于健康带菌,不会再次发病,只会散播病原,引起其他个体发病。隐性感染要靠实验室诊断或免疫学或病原学方法。

传染病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 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一、感染、抗感染免疫及易感性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2、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3、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传染病的特点 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二、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 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 3、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4、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5、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 6、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7、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8、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 9、全身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学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 10、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者(如:马腺疫-颌下淋巴结肿大、猪瘟-肠纽扣状溃疡等)。 11、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如:非典型性鸡新城疫) 12、良性感染:该传染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称为良性感染。 13、恶性感染:该传染病能引起病畜大批死亡,称为恶性感染。(如口蹄疫,良性其病死率小于2%,恶性则大大超过。) 14、最急性: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1天内突然死亡,症状的病变不显著。(如牛养炭疽、巴氏杆菌病、绵羊快疫、猪丹毒等)。 15、急性:病程较短,自几天到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如急性炭疽、猪瘟、猪丹毒等)。 16、亚急性感染:病程稍长,症状比较缓和(如疹块性猪丹毒和牛肺疫等)。 17、慢性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者甚至不表现出来。(如布病、结核病、喘气病等) 18、持续性感染:指动物长期处于感染的状态,(例一些疱疹病毒、批膜病毒、副粘病毒及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流行特点(教师)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流行特点(一)极易发生 1.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集中在几十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校,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2.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二)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三)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到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四)季节性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五)年龄特点

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岁到20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由于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均可以爆发、流行。 传染病觉症状 1.发热:由感染性的原因引卢,可分为三个阶段。 (1)体温上升期:可骤然上升到39℃以上,通常伴有寒战,也可缓慢上升,呈梯形曲线。 (2)极期:体温上升至一定高度,然后持续数体温可缓慢下降,几天后降至正常,也可以一天内降至正常,此时多伴有大出汗。 2.发疹:许多传染病在发热的时候伴有发疹,疹子出现的时间因病种而异,水痘、风疹最早,伤寒最迟。疹子的分布也因病种不同而有所差异,水痘的疹子主要分布于躯干,麻疹有柯氏斑,皮疹由耳后向四肢躯干蔓延。 形态分4种 ①斑丘疹:多见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②疱疹或脓疱疹:多见于水痘、手足口病等。 ③出血疹: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等。 ④荨麻疹:多见于血清病、病毒性肝炎等。 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

传染病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一、感染、抗感染免疫及易感性 1、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一过程称为感染。 2、抗感染免疫:就是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3、易感性: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也就是无抵抗力)。 4、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5、传染病的特点 1.由病原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引起;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可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二、感染的类型 1、外源性感染:病原微生物从动物体外侵入机体引起的感染过程,(大多数感染均属于这种类型) 2、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动物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减弱时,病原微生物活化,增强毒力,大量繁殖,最后引起机体发病(例如:猪肺疫、马腺疫等)。 3、单纯感染:由一种病员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4、混合感染: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同时参与的感染。 5、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或体内原来存在的另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例:慢性猪瘟经常继发感染猪副伤寒、猪肺疫等。) 6、显性感染:表现出该病所特有的明显的临诊症状的感染(如鸡新城疫、猪瘟等)。 7、隐性感染:在感染后不呈现任何临诊症状而呈隐蔽经过的感染,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转化为显性感染。 8、局部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强或病原微生物毒力较弱,数量较少,病原微生物被局限在一定部位生长繁重,并引起一定病变的称为局部感染(如化脓性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各种脓创)。 9、全身感染:机体抵抗力较弱,病原微生物冲破了机体的各种防御屏障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则发生严重全身感染。表现形式有菌血症,病毒血症、毒学症、败血症、脓毒症和脓毒败血症。 10、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出该病的特征性(有代表性临诊症状者(如:马腺疫-颌下淋巴结肿大、猪瘟-肠纽扣状溃疡等)。 11、非典型感染:在感染过程中,其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如:非典型性鸡新城疫) 12、良性感染:该传染病并不引起病畜的大批死亡,称为良性感染。 13、恶性感染:该传染病能引起病畜大批死亡,称为恶性感染。(如口蹄疫,良性其病死率小于2%,恶性则大大超过。) 14、最急性:病程短促,常在数小时或1天内突然死亡,症状的病变不显著。(如牛养炭疽、巴氏杆菌病、绵羊快疫、猪丹毒等)。 15、急性:病程较短,自几天到二、三周不等,并伴有明显的典型症状。(如急性炭疽、猪瘟、猪丹毒等)。 16、亚急性感染:病程稍长,症状比较缓和(如疹块性猪丹毒和牛肺疫等)。 17、慢性感染:病程发展缓慢,常在一个月以上,临诊症状常不明显或者甚至不表现出来。(如布病、结核病、喘气病等) 18、持续性感染:指动物长期处于感染的状态,(例一些疱疹病毒、批膜病毒、副粘病毒及反转录病毒科所属的病毒)。

传染病宣传材料

传染病宣传材料 一、传染病防控常识 (一)传染病流行的三环节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传播和终止的过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过程。1、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1).传染源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a)病人在大多数传染中,病人是重要传染源,然而在不同病期的病人,传染性的强弱有所不同,尤其在发病期其传染最强。(b)病原携带者包括病后病原携带和无症状病原携带,病后病原携带称为恢复期病原携带者,3个月内排菌的为暂时病原携带,超过3个月的为慢性病原携带。病原携带不易发现,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c)受染动物传播疾病的动物为动物传染源,动物作为传染源传播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等;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传染病,称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如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病。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分为四种传播方式。(a)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c)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恙虫、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 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d)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乙型肝炎之注射受染,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均为直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染,谓之间接传播。 (3).易感人群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新生人口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均使人群易感性降低,不易传染病流行或终止其流行。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大部分虫媒传杂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较严格的地区和季节性。与水网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丛生适宜于储存宿主,啮齿动物、节肢动物的生存繁衍、活动有关。寒冷季节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节易发生消化道传染病。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1、学校传染病极易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使中小学生成为传染病高发的人群。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而流行的强度大小则取决于传染源的多少,易感者的密度,传播途径实现机率大小和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传染机制极易实现。所以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4、学校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 学校传染病的流行与社会上传染病流行一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夏秋季则以肠道传染病为主。除此以外,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还与学校寒暑假及开学有密切关系。 5、学校传染病的年龄特点

小学校里的在校学生,其年龄可以从6、7岁到12、13岁左右。学校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可因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学的传染病由于小学生基础免疫水平低,而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流行。 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利用板报向学生进行广泛宣传。 2、秋冬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兽医传染病总结

名词解释: 顿挫型感染:开始时症状表现较重,与急性病例相似,但特征症状尚未出现即迅速消退、回复健康者,称为顿挫型感染。 隔离:将不同健康状态的动物严格分离、隔开,完全彻底切断其间的来往接触,以防疫病的传播、蔓延。 封锁:当暴发某些重要传染病时,除严格隔离病畜之外,还应采取划区封锁的措施,就是切断或限制疫区与周围地区的一切自由的日常交通、交流或往来,以防止疫病向安全区散播和健畜误入疫区而被传染。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非典型性感染:属于显性感染,在感染过程中表现或轻或重,与典型症状不同。称此种感染为非典型感染。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动物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称为传播媒介,它可能是生物,也可能是无生命的物体。 继发感染:动物感染了一种病原微生物之后,在机体抵抗力减弱的情况下,又由新侵入的或原来存在于体内的另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称为继发感染。 、 大流行是一种规模非常大的流行,流行范围可扩大至全国,甚至可涉及几个国家或整个大陆。 疾病的防制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并把疾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一过感染:指开始时病情比较轻,未出现特征性临床症状就已恢复的一种感染过程。 抗感染免疫:指病原微生物不适合机体繁殖或侵入机体后,机体立即动员全身防御系统,将病原排出体外,因而不产生任何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疫病预防: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的畜群之外。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疫源地:有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存在的地区称为疫源地。 检疫:遵照国家法律,运用强制性手段和科学技术方法预防和阻断动物疾病的发生,以及疾病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间的传播。, 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区和畜群中,带有局限性传播特征的,并4.垂直传播:指母体到后代两代之间的传播,包括经胎盘、卵、产道传播。 持续性感染: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经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出病毒,但常缺乏临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传染病能在家畜之间直接接触传染或间接地能过媒介物互相传染构成流行。具备三个相互连接的条件: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当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就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 疫病预防,这通常包括采取隔离、检疫等措施不让传染源进入目前尚未发生该病的地区,采取集体免疫、集体药物预防以及改善饲养管理和加强环境保护等措施,保障一定的畜群不受已存在于该地区的疫病传染。 水平传播:病原体通过饲料饮水空气等途径在同群动物之间的传播。 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在自然界中生存、繁殖,并将疾病传给人类,这样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随时性消毒:发生传染病时,为了消灭随时从动物机体内排除的病原体而进行反复不断的消毒。 特异性疗法: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应用抗血清或卵黄抗体对某种疾病治疗,因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有效,所以称为特异疗法。~ 预防性消毒: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平时有计划的进行的消毒。 流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畜群出现比寻常为多的病例。是指疾病发生频率较高的一个相对名词。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至有临床症状为止这一段时间。 内源性感染:病原体寄居在动物体内动物不表现临床症状,当动物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或病原体毒力增强而表现致病力使动物发病。毒血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停留复制,而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传染性法氏囊病:由IBDV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传染性喉气管炎:由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渗出物,喉部和气管粘膜肿

传染病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在人群人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是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生物学基础,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传染病才可能造成传播与流行,而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何一环节,传染病就不能传播与流行。例如,接种疫苗就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从而不得传染病。 一、传染源 是指受了传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体内一定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不时地排出体外,感染别人。传染源包括了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体内带有病原体,但没有临床表现的人)和受感染的动物。 (一)病人传染病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多,而且病人的症状有利于病原全向外播散,如病原体可通过病人的咳嗽、喷嚏、呕吐、腹泻等方式排出体外。一般传染病在发病初期的传染性最强,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有些传染病如白喉、伤寒在恢复期还有传染性。 (二)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疾病的表现而携带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可分为三类:潜伏期携带者、病后携带者、“健康”携带者。由于这些病原携带者都没有临床症状和表现,但可不

断排出病原体,所以不容易被人发现,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 (三)受感染的动物人类有许多传染病来自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其中以鼠类最为重要,因为它能传播多种疾病如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炭疽、布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动物性传染病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但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相互传染(鼠疫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使易感者感染的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空气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飞沫、尘埃等传播。常见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白喉等。 (二)消化道传播医学上也称“粪一口传播”,是消化道传染病的共同传播途径,包括经水和经食物传播。手和苍蝇也是使食物受到污染的重要因素。常见疾病如痢疾、霍乱、伤寒、甲肝、脊髓灰质炎等。夏秋季气温较高,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容易在水和食物中生长繁殖。苍蝇、蝉螂、臭虫活动频繁。所以,夏秋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当前流行的传染病主要有哪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417529412.html, 当前流行的传染病主要有哪些 作者:赵善露 来源:《家庭医学》2019年第07期 历史上传染病曾对人类造成很大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前,卫生条件落后,医药水平低下,鼠疫、霍乱、天花、疟疾、血吸虫病和黑热病等广泛流行,使广大民众贫病交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方针,实施预防接种、改善居住环境和医疗条件、改善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状况,引导民众改变生活卫生習惯及生产方式等综合措施,免疫接种覆盖率逐年提高。如今天花已经消灭,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麻疹、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等的发病率也明显下降,其中脊髓灰质炎已接近被消灭。 在我国,虽然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首要原因,但由于近年来,新传染病病原的出现以及已控制的一些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复活,使得传染病仍然是全球致死、致残的第二位原因。当今世界范围内传染病总的趋势是经典传染病还没有完全控制,新的传染病又不断出现,我们正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 当今,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结核病、麻疹、疟疾和感染性腹泻等仍然广泛存在,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多呈慢型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又叫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世界上人类病毒性出血热共有13种,根据该病肾脏有无损害,分为有肾损及无肾损两大类。在我国主要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病原体未解决前,在我国仍称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朝鲜称朝鲜出血热(KHF),在俄罗斯称出血性肾病肾炎(HNN)。由于特异性血清学诊断的确立及病原学的解决,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一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现我国仍沿用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名。 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疾病),由狂犬病毒引起。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然后通过咬伤或抓伤,经过与受到感染的唾液密切接触传播至人。除南极洲以外,其他各洲都存在狂犬病,但95%以上的人类死亡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

传染病特点及预防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 一、了解传染病的定义 二、熟悉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 三、掌握预防传染病措施 【教学内容】 一、传染病的定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蛔虫等。 二、传染病的特点: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下列4个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引起的,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以细菌和病毒最常见。 2、有传染性: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最主要的区别。病原体由宿主体内排出,经过一定途径侵入另一个宿主体内,这一特征称为传染性。 3、有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可表现出以下各种特征。

(1)流行性:在一定条件下,传染病能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蔓延的特性称为流行性。 (2)季节性:指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受季节的影响,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出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3)地方性:由于受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些传染病仅局限于一定地区内发生的称为地方性传染病,如血吸虫病。 此外,传染病在不同人群(年龄、性病、职业)中的分布,也属于流行病学特征。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无论是显性或隐性感染,都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感染后免疫属于主动免疫,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 (二)、传染病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可分为4个阶段,尤其以急性传染病为最明显。 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之后,至出现临床症状之前,这一阶段称为潜伏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但每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通常相当于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转移、定位、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改变导致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2、前驱期:自起病至开始出现该病明显症状为止,这一阶段称为前驱期。起病急骤者可无前驱期表现。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上课讲义

学习资料 仅供学习与参考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传染病流行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它可在人群中传播,造成流行。旧社会,由于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伤寒等传染病的猖厥流行,我国人民贫病交加,人均寿命只有35岁。解放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一些烈性传染病已在我国绝迹,1989年9月1日,我国又贫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许多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当前,我国传染病的发病率仍占年总发病率的第一位,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大众的防病意识,达到最终消灭传染病的目标还任重而道远。夏秋季是胃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在《医学常识》栏目中将连续刊出传染防治的一般常识。 传染病在人群人传播,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是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生物学基础,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传染病才可能造成传播与流行,而只要切断其中的任一五一节,传染病就不能传播与流行。例如,接种疫苗就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从而不得传染病。 一、传染源 是指受了传染的人或动物 传染源体内一定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不时地排出体外,感染别人。传染源包括了传染病的病人、病原体携带者(体内带有病原体,但没有临床表现的人)和受感染的动物。 (一)病人传染病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多,而且病人的症状有利于病原全向外播散,如病原体可通过病人的咳嗽、喷嚏、呕吐、腹泻等方式排出体外。一般传染病在发病初期的传染性最强,如麻疹、病毒性肝炎等。有些传染病如白喉、伤寒在恢复期还有传染性。 (二)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疾病的表现而携带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可分为三类:潜伏期携带者、病后携带者、“健康”携带者。由于这些病原携带者都没有临床症状和表现,但可不断排出病原体,所以不容易被人发现,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 (三)受感染的动物人类有许多传染病来自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其中以鼠类最为重要,因为它能传播多种疾病如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为“动物性传染病”,如炭疽、布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动物性传染病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但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相互传染(鼠疫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使易感者感染的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

第一章动物传染病的传染过程和流行过程(2.5学时) 主要内容 1、传染病的概念及与非传染病相区别特性; 2、感染的类型 3、传染病发展的四个阶段 4、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5、疫源地与自然疫源地的关系 6、流行的表现形式和及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7、影响流行过程的自然、饲养管理和社会因素 自学内容 1、感染的分类 2、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来源及种类 基本要求 l、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 2、掌握传染病的特性、发展阶段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重点 感染的概念: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的概念;疫点、疫区、疫源地的概念:传染病的流行形式。 难点 病毒的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关系 第一节感染和传染病 (一)、感染(infection):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显性感染:当病原微生物具有相当的毒力和数量,而机体的抵抗力相对地比较弱时,动物在临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这一过程称作显性感染。 隐性感染:如果侵入的病原微生物定居在某一部位,虽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但动物不出现任何症状,这种状态称为隐性感染。处于这种情况下的动物称为带菌(毒)者。 病原微生物进入动物体不一定都能引起感染过程,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动物机体的条件不适合侵入的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或动物机体能迅速动员防御力量将侵入者消灭,从而不出现可见的病理变化和临诊症状,这种状态称为抗感染免疫。换句话说,动物机体对病原

微生物有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动物对某一病原微生物没有免疫力(即没有抵抗力),称为有易感性。病原微生物只有侵入有易感性的动物机体才能引起感染过程。 (二)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与动物机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致病性微生物。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大多数耐过传染病的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4.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如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变态反应等,可以用血清学等方法检查出来 5.大多数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第二节感染的类型和传染病的分类 (一)感染的类型 1、按感染的发生分: 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2、按感染的部位分: 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 3、按病原的种类分: 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 4、按症状是否典型分: 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 5、按疾病的严重性分: 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 6、按病程长短分: 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感染 7、按临床症状分: 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一过型感染、顿挫型感染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新选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构成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 (1)病人急性病人藉其排泄物或呕吐物而促进病原体的播散,其中轻型病人症状多不典型而不易发现,慢性病人可长期污染环境。在不同传染病中流行病学意义各异。 (2)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由于无任何症状、体征而不易被发现,在某些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隐性感染者是重要传染源。 (3)病原携带者由于病原携带者(尤其是慢性病原携带者)不出现症状而不易被识别,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中有重要意义。 (4)受感染的动物某些传染病,可由动物体内排出病原体,导致人类发病,如鼠疫、狂犬病等,称动物源性传染病。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染者所经过的途径。由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所组成。 (1)空气、飞沫、尘埃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 当病人讲话、咳嗽、喷嚏时,可从鼻咽部喷出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到周围空气中,易感者通过呼吸而感染。 (2)水、食物主要见于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易感者因进食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源、食物,如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或进食患病的动物的肉类、乳类、蛋类等,受到感染,如囊虫病、绦虫病等。另外,某些传染病还可通过与疫水接触,病原体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导致感染,见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3)手、用具、玩具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可传播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传染源的分泌物或排泄物通过污染日常生活用具(如餐具、洗漱用具)、玩具等传播疾病。 (4)吸血节肢动物又称虫媒传播。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跳蚤、白蛉、恙虫等)通过在患病动物和人之间叮咬、吸吮血液传播疾病,如蚊传播乙脑、虱传播斑疹伤寒,亦可通过机械携带病原体,污染食物、水源再使易感者感染,如苍蝇、蟑螂传播伤寒、痢疾等。 (5)血液、血制品、体液见于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 (6)土壤当病原体的芽胞(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土壤成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3.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人群对某种传染病易感性的高低明显影响该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易感人群越多,人群易感性越高,传染病越容易发生流行。普遍推行人工自动免疫,可把易感者水平降到最低,使流行不再发生。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等,通过作用于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受自然因素影响尤其明显。传染病的地方性和季节性与自然因素关系密切。例如长江流域湖沼地区有适合钉螺生长的地理、气候环境,这就形成了血吸虫病的地区性分布特点,寒冷可减弱呼吸道抵抗力,故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炎热的夏季使

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我校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市、区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二、部门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责任制。保证传染病防治的必要经费,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要求,组织校内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 2、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制定专人(校医)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校健康晨检或巡查、学生健康教育、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3、学校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后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报告病种 1、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

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2)肠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 (3)其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乙类、丙类传染病。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口足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 度或同一学校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食源性疾病。

三、传染病的特征

三、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但这些基本特征不要孤立地而应综合地加以考虑。 1. 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病原体感染所引起,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如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为流感病毒、梅毒的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等,其中病毒和细菌最常见。从病人体内的组织、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发现病原体是确诊传染病的依据。 2. 有传染性病原体从一个宿主排出体外,经一定的途径传给另一个宿主,这种特性称为传染性。不同的传染病传染性强弱不一。每一种传染病病人的传染期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病人的依据之一。 3. 有流行性传染病能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的特性称为流行性,按流行强度的不同可分为:①暴发,在一较小范围内短时间(数日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传染病病例;②散发,某种传染病发病率在某地区处于常年一般水平的发病;③流行,在某地区的某种传染病发病率显著超过常年一般水平的发病;④大流行,某种传染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蔓延,波及的范围广泛,甚至超出国界、洲界。有些传染病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影响,其流行常局限在一定地区,称为地方性流行。传染病的流行在某一季节发病率明显升高,称为季节性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在时间上(如季节和年份)、空间上(如地区差别)以及人群中(如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分布的规律,称为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护理评估和正确制定防疫措施有重要价值。 4. 有免疫性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在一定时间内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不同传染病和不同个体,病后获得免疫力水平不同,持续时间长短也有很大差别。如麻疹、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而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等病后免疫力较低,持续时间较短;蠕虫感染后通常为带虫免疫。 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获得免疫力强弱久暂不同,常可出现:①再感染,传染病痊愈后,经过一段时间免疫力逐渐下降,又可感染同一病原体;②重复感染,疾病尚未痊愈,又受同一种病原体感染,多见于寄生虫病;③复发,传染病己进入恢复期或初愈,但病原体在体内又复活跃,再次出现临床症状;④再燃,疾病已进入缓解后期,体温尚未降到正常而再度上升,症状重新出现。 (二)临床特点 1.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分为4个阶段。 (1)潜伏期从病原体入侵开始到出现最初的临床症状之前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即使同一种传染病亦有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潜伏期短则数小时,长的可达数月或更长,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仅数小时,白喉、细菌性痢疾为数日,而狂犬病可长达数月或更长。了解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有助于护理评估、确定医学观察、留验和隔离所需期限。 (2)前驱期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为前驱期。在此期中,会出现一些与其他传染病共有的一般症状,如头痛、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一般持续1~3天。起病急骤者,则无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前驱期过后,该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相继出现,病情由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