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

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
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

第一章前言

无锡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2002年,为适应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无锡市适时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城市消防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地区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创建“最安全城市”的重要保障,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自1998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对于完善城市消防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抗御火灾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对城市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和要求。

因此,为进一步增强城市预防和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建立无锡市消防安全体系,确保消防安全发展目标和措施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创造最安全的人居环境,依据国务院《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新一轮《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和“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由市公安局消防支队、规划院及有关区局等部门联合重新组织编制《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以适应城市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及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创造一个良好、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章城市概况

一、自然条件概况

无锡,别名梁溪,简称锡。位于东经119°33′至120°38′,北纬31°7′至32°2′之间,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一座古城,东接苏州,距上海128公里,西连常州,离南京183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交界,北依长江,与靖江等苏北地区隔江相望。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四季变化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048.0毫米,年平均雨日127天,全年无霜期239天,年平均日照数2019.0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2.5℃。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现状土地利用率较高,土地资源潜力也相当有限。

二、社会经济概况

1、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工商传统

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文荟萃,历代人才辈出。同时,无锡久富经商务工的传统,是我国民族工商业孕育之地,又是现代乡镇企业的摇篮。

2、人口素质较高,科技水平位居前列

无锡每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才及科技人才均高于全国、江苏省平均水平。2002年,无锡有十一项科技指标获得全省第一。从科技产业状况看,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新

产品利税比重以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出口销售额占产品出口销售额占的比重等4项指标,无锡均处于第一,工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仅次于苏州,位居第二。

3、日益强劲的经济实力,名列前茅的经济地位

2003年,无锡市的国内生产总值1901.2亿元,财政收入265.6亿元,同期增长26.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300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47元,农民年平均纯收入6329元。

4、高速的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的外向型经济

自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八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4.6%,“九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也达11.9%,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2002年全年合同利用外资68.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27%,实际利用外资17.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4%。进出口总额97.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总出口总额51.4亿美元。开放型经济质量水平也同步提升,2002年全市新批超亿美元项目12个,较上年增长11个,累计达17个。高新技术项目和三产项目增多,电子类项目占引资项目总数的五分之二,增幅达169%,第三产业合同利用外资增幅达238.5%。

三、城市总体规划概况

1、根据新一轮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方向为“南拓、北展、东联、西优”。市区形成“1+6”(1个主城区和6个城镇组团)构成的总体结构框架。到2020年,市区城镇建设用地为245.42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建设用地为205.68平方公里。6个城镇组团分别是安镇—羊尖组团、东港—锡北组团、鹅湖组团、玉祁—前洲组团、洛社组团、阳山—胡埭组团。

主城区形成“七片一带”的总体布局结构,构筑“山水城林”一体的城市总体框架。“七片”是:城中、蠡溪、锡东、太湖新城、新区、惠北、锡北7个片

区,“一带”是“Z”字型的环太湖、蠡湖的自然山水风光带,是主城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片区以京杭大运河、太湖大道、312国道、沪宁铁路、惠山、五里湖、梁塘河等作为边界,以湿地、山体、林地、河湖水系、田园等空间要素作为分隔,以快速交通网络互相联系。

市区总人口增长到262.2万人(含外来常住人口),其中主城区人口为170万人,外围城镇组团的城市人口为24万人,乡村人口为68.2万人。

预测到2020年,无锡市区总人口增长到277.7万人(含外来常住人口),其中主城区人口为200万人,外围城镇组团的城市人口为31.3万人,乡村人口为46.4万人。

规划远景无锡市区总人口将增长到400万人左右,其中主城区人口约300万人,周边6个城镇组团的城市人口约80万人,农业人口约10万人。

2、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城市规划总目标是把无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和舒适、洁净、具有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

第三章消防机构历史沿革

一、解放前消防组织机构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无锡民间出现了被称为“龙宫”的消防组织。该组织起初在南门清名桥堍成立,随后城乡各地按地区分段,仿照兴办,使之不断得到扩大和发展。

由于各“龙宫”自成一体,各不相连,救火时又没有统一指挥,秩序很混乱,于是,民间为解决这些问题,在1916年11月6日,正式成立了无锡救火联合会,并通过了联合会章程。至此,无锡消防史上有了联合机构,工作有了统一领导。

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41年3月7日,汪伪社运指导委员会成立无锡县救火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内设总务、组织和消防三具科。次年2月1日,成立汪伪无锡县救火联合会。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救火联合会改称救火联合整理委员会。次年,又改称无锡县救火联合会,下设东、南、西、北、中和广勤六个区联防处。该体制维持至无锡解放。

二、解放后消防组织机构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次年,无锡市军管会指令市公安局派代表进驻救火联合会。

1951年6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市人民消防委员会。从此,无锡市消防事业由民办改为公办。

1951年8月4日,无锡市人民消防大队部正式成立,内设消防股、总务股,共有干部、民警、驾驶员65人。并设立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5个消防中队部,对城乡54个救火会进行了整顿,整顿后改称义务消防分队。

1952年,无锡市财政局同意市人民消防大队部增加民警编制30人,大队部

组建2个消防民警班,增设组训股。

1954年,消防大队部建制名改称组,设行政组、组训组。消防股改为直属分队,后改称直属中队,增设防灾组(负责全市防火工作)。次年,又组建南长街、北栅口2个机动队,每个机动队配1辆轻便消防车、8名消防民警。

1956年2月,经无锡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无锡市人民消防大队部改为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下设中队改为崇安、工运、南长、西新、北塘中队,中队职责主要领导义务消防分队和地区防火工作。11月,市区5个中队撤销,义务消防分队由大队和派出所共同领导。

1958年7月,无锡市公安消防大队创办消防器材厂,(1963年消防器材厂移交给无锡市重工业局)。次年6月22日,又增设南门钢铁桥、锡沪路2个消防站。

1960年,无锡市公安消防大队调整消防布局,重新组建为太湖消防中队,北塘中队、南长中队、崇安中队和直属中队等5个下设中队。

1965年,根据国防部、公安部、内务部、财政部、国家编委《关于公安消防民警实行义务兵役制有关问题的联合通知》,无锡市消防民警中的通信员、战斗员、驾驶员、炊事员,实行义务兵役制。大队编制从200名增加到205名,实有197人。次年11月27日,江苏省公安厅分配给无锡市服兵役的消防民警94人。

1970年,无锡市革命会对专职义务消防队作了重新调整,调整后全市有厂企专职消防队员114人。

1974年4月,撤销消防大队军管小组,恢复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名称,军代表也撤出。是年,组建消防修理所。次年4月,市卫生局同意消防大队设立医务室。

1978年1月8日,无锡市计划委员会同意在南门朝阳广场附近顺兴弄新建

消防五中队,编制43人,省革委会同意列入征兵范围。1980年1月,在马山3号桥新建消防六中队,编制50人。

1980年2月6日,为加强市防火安全工作的领导,及时开展防火安全活动,强化防火安全措施,无锡市人民政府成立市防火安全委员会,要求各区、街道、乡镇和各企、事业单位成立相应机构。

1982年6月,全国组建武装警察部队,消防民警列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1983年1月1日起,无锡市消防大队列入武装警察部队序列,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无锡市消防大队,同时又称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受市公安局和武警消防总队双重领导,消防大队内设秘书股、防火股、宣传股、战训股、警务股、政工股和后勤股。

1983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江阴、无锡和宜兴三县公安局的消防股及消防中队由无锡市消防大队统一领导管理,业务上受县公安局领导。

1986年2月22日,江苏省公安厅批准无锡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升格为无锡市公安消防支队,又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无锡市消防支队,为正团级单位。内设秘书科、防火科、战训科、政治处、后勤处、原警务股并入政治处、宣传股并入防火科。

1993年,江苏省公安厅决定对全省各市消防支队所属部门重新设置,保留政治处、后勤处(下设生产办公室),战训科改为司令部,秘书科撤销,司令部下设办公室、战训科、警务科,防火科改为防火处,下设建审科、监督科、群防科。

1994年,无锡市区各公安分局消防股升格为消防科,同时设立水上公安分局消防股。

1994年至1996年,江阴市、宜兴市消防大队相继成立。

1998年,无锡市在解放东路组建特勤大队,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组建新区消防大队,分别在刘潭和新区组建七中队、八中队,江阴市在开发区组建一中队,原江阴市消防中队改为二中队。

2000年2月,经省公安厅批准组建无锡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消防科。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无锡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消防机构也随之调整,增设了惠山区公安分局消防科,撤销了马山区公安分局消防科,原郊区公安分局消防科改为滨湖区公安分局消防科。

2001年经省公安厅批准惠山区政府在前洲镇北迂村新建前前洲公安消防中队。

2002年,无锡市在尤渡村组建特勤大队,下设特勤一中队、二中队,原解放东路特勤大队改为特勤一中队,并建成了先进的模拟训练设施。

2002年经省公安厅批准滨湖区政府在金城湾新建金城湾公安消防中队。

2003年2月,江苏省公安厅决定,全省各市消防支队城区消防科统一改为消防大队。

第四章城市消防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消防安全布局

近几年来,无锡市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居民棚户区改造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结合旧城改造,一些城区的易燃易爆企业得到了搬迁,消防安全状况有了较大改观。1996年我市编制了城市消防规划,于1998年底修改后由市政府批准。通过消防规划的实施,2002年建成了特勤大队,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消防法制不够健全,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等原因,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仍滞后于城市建设的发展需要,由于城市规模扩展等因素,消防安全布局仍存在一些严重隐患,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不能适应无锡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火灾危害日益严重。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生产、储存、使用、运输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企业布局不尽合理,与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分区相矛盾。

易燃易爆企业的搬迁、改造、转产速度跟不上城市规模扩展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对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影响。随着312国道改道方案的确定,石化总厂、造漆厂、硫酸厂、化工集团、液化气公司贮配站等主要易燃易爆生产企业都进入了中心城区范围,对城市建设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

虽然近几年市政府加快了对化工企业的改造和搬迁速度,位于居民区的大众化工厂、红星化工厂等易燃易爆企业相继得到了搬迁,但新的厂房建设地址并未远离城区。化工集团、石化总厂等大型骨干化工企业,近几年又不断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规模扩大、品种增多,加剧了易燃易爆企业对城区消防安全的影响。位于钱桥镇的惠山农药厂,目前四周的居民生活区已具有较大规模,无论从消防安全布局,还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都不宜继续生存、发展。

(二)城区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管理跟不上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商贸区交通拥挤,严重影响火灾扑救工作的开展。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及停车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城区的交通环境,对火灾扑救也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城市停车场库建设跟不上汽车消费的高速增长,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在市中心建设了城中停车场、招商城等公共停车场库,许多大型公共建筑也相应设置了地下停车库,但是规模小容量有限,尤其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汽车泊位十分紧缺;二是由于管理不到位,现有一些公共停车场库目前或被挪作他用,或作内部停车使用,造成了消防通道集散场地等被停车占用,直接影响消防队灭火战斗的展开速度和灭火救援行动。

(三)居民住宅区汽车场库建设标准滞后于家庭汽车的发展的需要,消防通道堵塞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居民火灾的扑救。

随着私家车的迅猛增张,近几年规划建设的居民住宅小区按2户1个停车位的标准建设停车库,其数量已不能适应停车的实际需要。而在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居民小区,基本上没有设汽车停车库,这些老的居住区汽车停放更加困难。近几年市政府加大了对老居住区的环境改造工作,相关部门对绿化环境、环保、防疫等比较重视,但是至今没有针对居民住宅区的汽车停放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致使老居住区的汽车停车问题越来越严重,消防通道被占用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建有高层住宅楼的住宅小区,小区通道大量停放汽车后,大型消防车无法通行,举高消防车很难作业,严重影响居民火灾的扑救工作。

(四)各类批发市场集中于城区,仓储、运输、经营人员宿舍等配套设施不全。

由于历史原因,我市的招商城、针纺织品市场、皮具市场、灯具市场、锡沪

路建材批发市场等目前已具有较大规模。这些场所物流、人流、车流量大,周围交通十分拥挤,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接近火场及扑救难度都很大。另外,这些市场在建设初期,很少设有配套仓库,经营者为了经营需要,在周围的居民楼、自行车库、简易厂房内租用仓库,大量储存物资。这些场所的消防设施都比较简单(甚至没有),根本不能保证储存物资的安全,对四周居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近几年政府加大了这方面的改造力度,但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一些低档次的批发市场迁移到离城区相对较远,交通、水源状况较好的地区。

(五)城市集贸市场或营业摊点违章建设、占道经营的现象依然存在,经常堵塞消防车通道和影响消火栓的使用。

近几年,结合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取缔马路市场,取得了明显成效,违章搭建营业摊点和占道经营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善。但是,由于市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占道经营、影响消火栓使用的情况还存在。在部分老居住区出入口、繁华闹市区,在一些市场周围,管理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经营者一味招揽顾客,影响消防通道畅通和市政消火栓的使用。另外,仍有部分老居住区,在实行封闭管理的过程中,在小区出入口设置固定障碍物,影响消防车迅速到达现场。

二、消防站布局及装备

(一)概况

无锡市公安消防支队全队现有官兵590余人(包括江阴、宜兴两个县级市),12个大队,15个中队,其中,特勤一中队、特勤二中队为特勤站,其它为标准站。目前公安消防部队共有各执勤车辆87辆和相配套的装备。在八、九十年代,为适应经济发展对消防工作的要求,我市建设了一批企业专职消防队,对弥补现役消防队警力不足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市主城区现有企业专职消防队27

个,队员307人。其车辆以小型车辆为主,江南航运公司有一艘内河消防艇,承担内河船舶火灾扑救任务。这些企业消防队主要承担企业内部的消防安全检查、义务消防队员训练等工作,在确保企业自身安全的同时,遇到临近单位火灾或支队需调用增援时,参加火灾扑救。

(二)存在的问题

(1)城市消防站布点不符合国家标准。2001年我市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行政区划调整,新的行政管理面积拓展到1658平方公里,市区目前有12个消防站,分布在惠河路、锡沪路、金城路、通惠路、朝阳广场、马山、刘潭、新区、东亭、尤渡里、前洲、金城湾,平均每个站的责任区面积约46.7平方公里(1996年我市主城区93.91平方公里,有7个消防站,平均每个消防站责任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远远超过《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的有关要求。惠山区、锡山区虽然在乡镇都建有消防联防队,但从各镇的经济发展速度及火灾扑救需要来看,这些消防联防队无论从技术装备还是人员业务素质来讲,都不适应消防工作发展的需要。新加坡工业园、蠡园开发区、堰桥工业开发区、滨湖经济开发区、蠡湖新城等地区建设已有相当规模,但目前消防站的布点仍为空白。城中心解放环路以内,是商贸建筑最集中的地带,面积达2平方公里,目前仅有朝阳广场一个消防站,另外根据城市规划,如果通惠路中队和惠河路中队拆迁后,这一地带的火灾扑救压力更大。因此,在中心商贸区内,必须在近期落实新建消防站。

(2)乡镇消防站建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市乡镇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上市企业、规模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乡镇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较大增长,商贸、娱乐场所从小规模向大规模、高档次方向发展,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经济的高速发展决定了目前的乡镇消防队(一辆车或一台手抬泵,依托公安派出所联防队)不适应火灾扑救任务的需要,必须抓紧对这些乡镇消防队

进行改造,从装备建设和人员素质两方面入手,将乡镇消防队的建设纳入规划范围,依据各镇发展的实际,适时增建或改建乡镇消防队。

(3)消防装备建设不适应全市消防保卫任务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消防部队担负的任务由单一的灭火救灾向灭火救援、处置突发事件等多功能方向发展,而且抢险救援的任务日趋繁重。近几年市区内化学危险品企业发展很快,化学危险品事故不断增多。但是,从目前全市的消防装备来看,用于化学危险物品事故处置的高温高压堵漏、防化洗消及战斗员特种个人防护装备几乎为零,仅一辆大功率泡沫车用于化工企业大面积火灾扑救(1996年进口)。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目前市区已建成公共高层建筑近300幢,其中超高层建筑3幢。而用于高层建筑救人、外攻灭火的登高消防车,目前我市仅有一辆37米(1986年进口)和一辆53米(1996年进口)云梯车,车辆服役年限长,数量上也不适应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需要。另外,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迫切要求消防部队解决楼顶空中救人装备,建设航空消防站,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4)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没有科学及时调整城区现有消防站布局。在近年的城市改造中,北塘区步行街改造及无锡市医疗中心的建设,涉及到现有的通惠路中队和金城路中队拆迁,这两个消防站的布点,从责任区的划定及向城中心商贸区增援两方面考虑都是比较科学的,但是拆迁后要在适当的地点建设消防站比较困难。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块拍卖过程中,没有考虑预留消防站建设用地,二是有些很适合设立消防站的地点,因地块商业价值高,建设难度大。

(5)消防站建设责任不落实,实施进度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根据公安部、建设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四部委于1989年发布的《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消防站的建设应由市政工程等部门贯彻实施,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监督。而目前消防站的建设工作,从立项申请到建设实施,都是由公安消防机构承担,

牵涉了消防部门大量的精力,不可避免地形成滞后城市发展需要的被动局面。

(6)消防战斗员编制严重不足,影响现有消防站灭火救援能力的发挥。作为现役编制的公安消防部队,人员编制受到严格限制。目前我市的公安消防站,人员普遍不足,除特勤大队人员配备稍多一些外,其余中队都严重不足,最少的中队不足10人。消防部队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城市迅速扩张、消防站逐年增加,现役编制不可能较快增加的情况下,市政府应该从灭火救援的需要出发,尽快增加地方编制的消防战斗员,以适应灭火救援的需要。

(7)、缺乏社会抢险救援联动机制。处置重特大化学灾害事故、交通事故、恐怖事件等,仅靠公安消防部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相关部门、相关力量、相关专业人员、相关装备联合处置,须尽快建立社会抢险救援联动机制。

(8)水上、航空消防站建设速度滞后,不适应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需要。由于无锡是一个水网发达的城市,内河运输及水上旅游业的发展,对水上消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市江南航运公司唯一的一艘内河消防艇因年久失修,灭火装备落后,政府也没有专用维护资金,运行已十分困难,给内河灭火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兴起,客观上要求建设航空消防站。城市交通拥挤的加剧,沿运河化工装卸、贮存区的不断增加,也要求在扑救重特大火灾和处置突发性危险化学品灾害时有必要的高空侦察、指挥手段。因此,建立一支适应无锡实际的水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是我市在近期内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无锡市公安消防站基本情况统计表表一

无锡市公安消防站基本情况统计表表二

三、历年火灾发生情况及趋势

(一)概述

本次火灾统计的年限为1993—2002年。10年间共发生火灾5688次,死亡357人,烧伤462人,损失折款5000.7万元。其中1993—2002年共发生重特大火灾29起,损失折款1559.5万元。

历年重特大火灾统计表表三

备注:90年开始,重大火灾标准为:财产损失5万元以上,死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含本数、下同);特大火灾标准:损失50万元以上,死亡10人以上,死重伤2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受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

97年重新修订,重大火灾标准为: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特大火灾标准: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1、火灾起数及损失统计

1993—2002年间,火灾起数和损失数虽在个别年份稍有下降,但整体上呈

上升趋势。1998—2002五年期间共发生火灾3098起,损失3118.44万元,分别

比1993—1997五年期间上升19.6%—65.7%。

1993—2003年火灾情况统计表表四

2、火灾起数按月季统计

根据季度分析,一年中第一季度火灾起数最多,占总数的29.6%,其次是四季度,占总数的24.9%;从月份看,二月份火灾起数最多,比月平均起数多35.9%。

1993—2002年月季火灾统计表表五

注:统计数包括无锡市区及江阴市、宜兴市。

3、火灾起因分类统计

据统计,1993至2002年经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统计的火灾共2734起,其中,因电气引起的火灾965起,占总数的35.3%,因违章操作引起的火灾426起,占总数的15.6%,因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476起,占总数的17.4%,玩火引起的火灾87起,占总数的3.2%,自燃引起的火灾43起,占总数的1.6%,其它原因及原因不明的火灾共602起,占总数的22.0%。

1992—2002年火灾原因分析表表六

(二)存在问题

以上数据表明,当前我市火灾形势还十分严峻。近几年来,无锡市通过加大执法力度,狠抓隐患整改,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预防,但是一些地区和行业的消防工作依然十分薄弱,火灾事故仍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1、厂企火灾形势严峻,化工企业火灾造成的损失、伤亡重。

2、宾馆、饭店、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火灾时有发生。

3、居民家庭火灾多发,人员伤亡及财物损失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煤气、液化气家家入户,大量新增电器不断涌入居民家庭,而居民自身防火意识依然淡薄,安全知识缺乏,稍有不慎便引发火灾。

4、电气、用火不慎和违章操作是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5、部分企业消防意识尚十分淡薄,对消防设施的投入不够,有的甚至将原有的消防队伍撤编。

6、消防设施装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目前中心城已建的公共高层建筑近300幢,超高层建筑已达3幢,而相应的消防设施合格率较低,一旦高层建筑失火,扑救将很困难。

扬州经济开发区区域发展规划

扬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扬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00四年十二月

扬州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 一、概况 扬州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6月,于1993年10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辖六个行政村,规划控制面积为16.52平方公里,2002年根据市政府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八里、施桥两镇划入并组建文汇、扬子津两个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域面积为72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5.57万人。扬州经济开发区位于城市南部,南临长江、北接新区、东靠京杭大运河、西至古运河与邗江工业园,是扬州的南大门。 二、规划的目标与内容 1、发展目标。 本区域的规划目标是以吸引外资为主、充分利用民资与内资,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机械、纺织化工等产业,基本形成高技术、高效益、外向型、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 发展目标:近期至2005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利用民资年均增幅达50%以上,外贸出口年均增幅达30%以上。 2、功能定位。

长江枢纽港口,扬州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综合配套完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能充分体现扬州市城市现代文明的城市新区。 3、产业导向。 ――主导产业。充分挖掘扬州现有的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附加值较高的机械、电子和汽车工业,充分利用长江的水资源发展精细化工和纺织工业,使其成为本区域的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充分利用高旻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教育资源发展教育产业,利用港口优势及运河延伸的广大腹地发展仓储物流业。 4、规划分区 根据现状情况及发展方向分析,规划将开发区划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 北区的主要功能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安排开发区的行政管理、商业贸易、金融服务、商务接待、生活居住等项目;中区的主要功能为科教旅游及生态环境建设区,起过渡与隔离作用;南区主要功能为发展耗水量大、有污染的二、三类工业及仓储物流业。 三、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总体发展方向以及本区域的自然条件,资

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

第一章前言 无锡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2002年,为适应城市发展格局的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无锡市适时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城市消防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地区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创建“最安全城市”的重要保障,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自1998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对于完善城市消防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抗御火灾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对城市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和要求。 因此,为进一步增强城市预防和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建立无锡市消防安全体系,确保消防安全发展目标和措施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创造最安全的人居环境,依据国务院《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新一轮《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和“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由市公安局消防支队、规划院及有关区局等部门联合重新组织编制《无锡市城市消防规划》。以适应城市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及城市用地布局结构,创造一个良好、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章城市概况 一、自然条件概况 无锡,别名梁溪,简称锡。位于东经119°33′至120°38′,北纬31°7′至32°2′之间,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一座古城,东接苏州,距上海128公里,西连常州,离南京183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交界,北依长江,与靖江等苏北地区隔江相望。 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四季变化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048.0毫米,年平均雨日127天,全年无霜期239天,年平均日照数2019.0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2.5℃。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 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现状土地利用率较高,土地资源潜力也相当有限。 二、社会经济概况 1、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工商传统 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文荟萃,历代人才辈出。同时,无锡久富经商务工的传统,是我国民族工商业孕育之地,又是现代乡镇企业的摇篮。 2、人口素质较高,科技水平位居前列 无锡每万人中拥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才及科技人才均高于全国、江苏省平均水平。2002年,无锡有十一项科技指标获得全省第一。从科技产业状况看,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新

无锡市城市规划信息

城市规划信息 2011年第8期(总第127期) 无锡市规划局办公室编印2011.9.16 特载 《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通过市人大二审 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巡察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就加快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提出要求 规划动态 我局完成新一轮控规动态维护工作 太湖新城慢行系统启动区深化设计完成专家论证 太湖新城公共配套设施及商业网点布局研究完成专家论证 无锡锡东新城中央公园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轨道交通2号线高架站点技术方案通过审批 洛社新镇区控规动态更新及核心区城市设计完成论证成果 长广溪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二期规划技术方案设计通过审查 惠山区将规划建设全市最大的赛格电子市场 崇安区组织编制地下空间利用专项规划 蠡园中学改扩建技术方案确定 规划实施 中瑞生态城真空垃圾收集系统即将启动建设 锡山规划分局积极推进市级保障性住房东璟家园建设 锡东新城规划办积极推进宜家购物中心建设

规划经管 我市社区三维GIS应用平台基本建成 滨湖区加快推进蠡湖地区安置房建设和城中村改造 锡山区加大对安置房规范建设经管力度 简讯 简讯二则 特载 《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通过市人大二审《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已顺利完成市级层面审查工作。8月25—26日,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对《无锡市城乡规划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第二次审议,通过了该《条例(草案修改稿)》。今年6月底,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第一次审议,我局积极配合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重点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经管、自有用地上房屋的改建、扩建审批手续、违法建设查处等条文内容做了进一步研究和修改完善,参与了征求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意见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二审认为,该条例草案稿在一审的基础上作了认真修改,结构更为规范,内容更为合理、可行,体现了“不冲突、有特色、可操作”的要求。近期,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委将根据二审意见,对《条例(草案修改稿)》作个别修改后,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综合法规处) 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巡察 7月25日至8月13日,市委党风廉政巡察组对我局“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党的路线、议会、政策、决议、决定的情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要求的情况;贯彻落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对管辖范围内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及领

扬州市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扬州市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市区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机动车停车场(以下简称停车场),是指供各种机动车停放的露天或室内场所,包括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道路临时停车泊位等。 公共停车场,是指根据规划统一建设以及公共建筑按照规定配套建设的,为社会机动车辆提供停放服务的场所。 专用停车场,是指单位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主要供本单位机动车车辆停放的场所,以及专门用于停放特定用途机动车辆(如工程作业车、渣土车和运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或其他违禁物品的车辆等)的场所。 住宅小区停车场,是指居民住宅小区按照规定配套建设,主要供本住宅小区业主机动车辆停放的场所。 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是指公安交管部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交通状况和车辆停放需求,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施划的临时停车泊位。 第三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依法加强停车场管理。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有效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建立停车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督促各部门开展停车场管理工作,落实工作责任。 公安部门是停车场的主管部门,负责停车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规划部门负责停车场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 建设部门负责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工作。 国土部门负责停车场用地保障、土地使用权属登记及监管等工作。 房管部门负责停车场产权登记,对住宅小区及其他经营停车场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监督管理。 城管部门负责对利用机动车占道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物价部门负责停车场有偿服务的收费标准核定及监管等工作。 消防部门负责停车场消防安全监管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经营性停车场执照核发和年度检验(验照)工作。 税务部门负责经营性停车场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发改、交通、民防、财政等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配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停车场的管理和社会宣传工作。 第六条鼓励社会资本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参与停车场建设、经营和管理。 鼓励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 鼓励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等向社会开放。 推广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泊位。 第二章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

论中国城市发展规划史以扬州市为例

论中国城市发展规划史 ——浅谈扬州城市发展规划史 摘要: 从城市的形成,兴起,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看城市规划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有利于理解城市规划的功能,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城市扬州规划史发展 Abstract: From the city formation,rising,development,and the evolution historical process,we can look out the function of urban planning in the different time,and the status which locates.It is advantageous in understood the planning function,and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for the Chines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 city YangZhou programming history development 正文: 中国早期的城市,是在城内设市以后产生的,后来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一些交叉路口,水路码头,军事要塞,或人口集中的地方也形成了城市。这些城市并不一定筑城,但它们都是真正的城市。因为这些地方既有众多定居的人口,又有市场,符合早期城市的基本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产生了城市规划思想并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往往出现飞跃。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战国时期,列国都城采用了大小城制度,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三国时曹魏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方式;南北朝时代的洛阳城加强了全面规划,都为中国古代前期城市建设的高峰——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起了先导作用。长安城的建设成就是唐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及于日本、朝鲜等国的都城建设。宋开封城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按照五代周世宗柴荣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进行扩建的要例。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延绵千年的城市里坊制逐渐废弛。北宋中叶,开封城走向较为开放的街巷制体系,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结构形态。元大都的规划汲取了春秋战国时期理想都城的规划思想,而又作了因地制宜的处理。由大都城演变而成的明北京城,可说已集中国古代都城城市规划之大成。清代在北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使北京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最辉煌实例。我们今天主要谈谈扬州的城市规划史。 行走在扬州老城区,青砖黛瓦如旧,小巷深幽依然。驱车新城,道路更宽、车流更畅,国展中心、双博馆等一批建筑洋溢着现代气息。在今日扬州,你随时可以在古朴与新潮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间穿梭。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古扬州诞生。经历了两汉的烟雨、三国的战乱、隋唐的演义、宋元明清的更迭,扬州至今还保存着浓郁的文化气质,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隋炀帝开运河三游江都,扬州出现了畸形的繁华。隋初的江都,约有居民一万户。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增长至七万七千余户,四十六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当时扬州已是国内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被称为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时称“扬州富庶,甲于天下”。唐代扬州城的规模,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子城和一个长方形的罗城,面积约20平方公里。子城,亦称牙城。官衙多集中城内。罗城是在蜀岗下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杜牧诗有“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为了抗金,知州郭棣利用唐罗城南半部改筑成宋大城。南宋末年,蒙古军压境,贾似道以宋大城位置较低不易据守,在蜀岗上唐子城故址筑城,因该城筑于宝祐年间,故称“宝祐城”。在宝祐城与大城之间筑夹城,三城形似蜂腰,又称“蜂腰城”。现存扬州老城区系明朝所筑,明初,元帅张德林以旧城虚旷难守,截城西南隅筑而守之,这就是现在的“旧城”。明朝中叶,为防止倭寇侵犯,知府吴桂芳在城东筑城,此即今之新城。清代沿用明城。扬州成为南北漕运与盐运的咽喉,经济、文化又出现了极度繁荣的局面,康熙与乾隆先后曾六下江南,六次来到扬州。瘦西湖上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文化活动十分昌盛,“扬州八怪”开创了画坛上的一代新风,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管理制度)扬州市区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扬州市区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办法

扬州市区房地产开发运营管理办法第壹章总则 第壹条为了规范房地产开发运营行为,加强对房地产开发运营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和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依法保障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运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于扬州市区范围内从事房地产开发运营,实施房地产开发运营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房地产开发运营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要求,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壹的原则,实行统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完善管理,控制零星分散建设。 第四条扬州市房产管理局(以下称房地产开发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房地产开发行政主管部门,且直接负责市区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开发运营活动的管理、监督工作。 计划、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物价、工商、统计、人防、消防、绿化等部门、机构按照职权划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房地产开发管理工作。 第二章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五条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于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登记进行审查时,应当听取房地产开发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文件资料到房地产开发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且按有关规定申请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壹)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申请方案;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申请表; (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四)企业章程; (五)验资方案; (六)企业注册地址证明; (七)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个人简历; (八)企业董事会成员、部门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身份证、个人简历;(九)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劳动合同和身份证; (十)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制度; (十壹)拟开发项目的关联文件。 第七条对新设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开发行政主管部门报省建设厅核发《暂定资质证书》。《暂定资质证书》有效期1年,有效期

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_2030)简本

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简本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顺应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适应江都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格局。 2、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人才资源为支撑,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充分把握国家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时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着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显著增强江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实力,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3、规划重点 (1)加强区域协调,实现联合发展 研究江都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沿江开发深入发展进程中、与“同城化”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确定体现江都特点的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引导、空间组织形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方式。 (2)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引导集聚发展 发挥市域综合交通优势,引导二、三产业和城镇空间集聚发展;合理划定交通分区,调控交通需求增长,落实公交优先措施,引导城市功能布局优化;培育交通枢纽,引导城市中心体系构建。 (3)优化市域空间组织,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综合评价城乡发展条件,统筹配置城乡空间资源,引导城乡发展要素合理集聚,优化市域城乡建设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4)提升城市功能,促进转型发展 巩固制造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民生事业,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5)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江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规划期限 基准年为2009年,现状数据以2009年底为准。 近期为2010—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展望至本世纪中叶。 5、规划围 (1)规划区:江都市域围,总面积1330.16平方公里(其中长江水域面积为9.51平方公里)。 (2)中心城区:由长江、夹江、西部市界、启扬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新通扬运河、花木大道、沪陕高速公路和东部市界围合的围,面积约250.18平方公里。

扬府办发扬州市交通运输局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 件 扬府办发〔2010〕158号 关于印发《扬州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扬州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八月十六日 扬州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职责、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574号)和《中共扬州市委办公室、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扬州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扬办发〔2010〕11号),组建扬州市交通运输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建制。 一、职责调整 (一)将原市交通局职责、原市建设局承担的城市客运(含出租车行业)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市交通运输局。 (二)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交通规费的管理职责。

(三)加强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编制的组织协调职责。加强交通安全生产监管和指导应急处置的职责。加强全市公路、港口、航道等交通工程建设监督管理职责。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运输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起草交通运输规范性文件,拟订交通运输行业有关政策并监督实施,指导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体制改革工作。 (二)组织编制全市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港口、航道行业规划。组织拟订城市客运发展、交通物流业、客货运场站规划,参与拟订城市客运有关设施的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负责交通运输行业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 (三)组织或参与实施国家、省、市重点和大中型交通工程建设。负责全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行业管理。负责全市港口岸线、陆域、水域的统一管理工作。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年修改)方案公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按照省城乡规划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对《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进行局部修改。为增强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度,促进广大市民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改)》方案进行公示。 一、规划公示时间 年月日—月日 二、意见和建议反馈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改) 方案简介 一、修改背景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自年月由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以来,已经实施了年时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九大相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和新发展理念。我市正在加快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与南京、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新城市管理的新任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政策背景、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亟需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 二、修改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生态融城,以城乡生态网络为本底,优化用地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二)坚持局部修改、动态维护的原则 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省政府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修改。保持规划期限不改变、城市发展方向不改变、城市性质不改变、城市生态绿地不减少、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延续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修改主要内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涉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区规划、中心城区规划三个层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完善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区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局部调整城市开发边界,中心城区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优化用地布局规划等内容。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改 .深化市域铁路交通规划 依据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衔接区域性重大建设工程及相关专项规划,增补合青高铁、滁宁快轨、三洋铁路。 合青高铁。合肥与青岛两个“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铁路网,在滁州市域范围内途经定远、明光,设定远站和明光高铁站。

温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温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建立温州TRANBBS城市消防安全体系,提高城市预防和抵御火灾及其它灾害的能力,适应温州建设的消防安全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TRANBBS规划法》的规定,特编制《温州市城市消防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9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 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1998年12月) 4、《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要点》(公消[1998]164号) 5、《浙江省公安消防部队消防站建设标准(试行)》(2004年8月,省公安厅、省发改委、省建设厅) 6、《浙江省消防部队消防装备标准(试行)》(2004年4月,省消防总队) 7、《浙江省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建设实施意见》(2002年7月,省消防总队) 8、《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报批稿) 9、温州市城市规划区内各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 第3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4-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第4条规划范围 温州市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洞头县行政管辖范围以及瓯北片与七里片,规划总面积1423.6平方公里。 第5条规划目标 1、近期按照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TRANBBS技术规范的规定,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从实际出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建立起消防法制健全、宣传教育普及、监督管理有效、基础设施完善、技术装备良好、体制合理、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保障有力、适应温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特点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 2、远期建成适应温州城市特点,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并为建立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创造条件。实现消防队伍和设施向多功能发展,使之成为温州市防火、灭火和紧急处置各种灾害事故及抢险救援的重要力量。 第6条规划原则 1、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以全面安排、有利生产、保障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做好城市防火和灭火的各项规划建设。 2、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城市现状特点和消防现实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城市消防规划,逐步形成高标准、现代化的城市消防体系。 3、消防的规划建设与防火灭火应加强公众参与,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 4、统一规划与分期实施相结合,节约用地与留有余地相结合,充分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第7条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消防建设的依据,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消防规划所涉及的范围内从事与城市消防安全有关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均应按本规划执行。 第二章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规划 第8条工业区、仓储区

无锡市城市防涝规划

无锡市城市防涝规划 前言 无锡是全国防洪重点城市之一,也是新时期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市,根据国家颁布的《防洪标准》(GB50201-94)以及无锡城市的规模和重要性,水利部在办规计[1998]91号文和批复同意的《太湖流域防洪规划大纲》中明确要求:无锡市中心城区为特别重要城市,其防洪标准应达到200年一遇;另外,由于人口集中、经济发展加快和治污措施滞后,无锡城区河道水质恶化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为进一步提高无锡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及通过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达到改善水环境的目的,特编制《无锡市城市防洪规划》。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无锡市区(即中心城区),包括北塘、崇安、南长、郊区、马山、新区等六区,以及原锡山市靠近市区的部分地区。2001年锡山市撤市设区部分不在本次规划范围之内。 第一章城市概况 第一条无锡市总面积4650平方公里,其中无锡市市区(即中心城区)面积517平方公里。目前有建成区面积97.8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京杭运河两侧。市区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剥蚀构造区,东北部为堆积平原区,东北部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大多在3~5米(吴淞高程系,下同)。境内河网密布,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北侧有锡澄运河、白屈港、北兴塘河与长江相通,南侧有梁溪河、骂蠡港等与太湖连接,东有九里河、伯渎港流入望虞河。 第二条无锡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受海洋季风影响,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初秋有台风。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8℃;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12.3mm,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5天,年最大降雨量为1630.7mm (1991年),年最小降雨量为552.9mm(1978年),5~9月份的汛期雨量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60%以上,汛期最大降雨量为1216.1mm(1991年)。 无锡市1952~1999年48年的平均梅雨日约27天,平均梅雨量246.1mm,最大梅雨日56天(1954年,梅雨量410mm),最大梅雨量792.2mm(1991年,梅雨日55天)。 无锡南门水位站1923~1999年的多年平均水位为3.06米,1954年最高水位4.73米(7月28日),1991年最高水位达4.88米(7月2日),为该站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为1.92米(1934年8月26日)。无锡南门警戒水位为3.59米。自八十年代以来,无锡南门超过4米的水位几乎每1~2年就出现一次。 第三条本次防洪规划所称无锡市区即为中心城区,包括崇安、南长、北塘、郊区、新区、马山共6区,共辖乡镇13个,街道29个;1999年末人口111.69万人,人口密度2158人/平方公里。 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1138亿元,占全省的11.8%,人均2.63万元,是全省人均值的2.43倍,在全国主要经济城市GDP排名表中列第10位;1999年无锡市区GDP 为377.95亿元,占全市33.2%,人均3.38万元,是全市人均值的1.29倍。

扬州市规划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办法裁量参照执行标准

扬州市规划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办法裁量参照执行标准 索引号:KB010-B0400-2007-001 信息名称:扬州市规划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办法裁量参照执行标准 文件编号:扬规政[2007]68号 生成日期:2007-9-27 公开日期:2008-5-15 发布机构:广陵区规划分局 详细内容: 扬州市规划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办法裁量参照执行标准 2007-9-27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行为,预防职务犯罪,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市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是指市区规划行政执法机构依法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权限,对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作出决定的活动。 第三条行政处罚的裁量,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综合裁量的原则。决定是否行政处罚以及行政处罚的轻重时,应当以查证属实的违法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 第四条凡在本市规划区范围内,作出规划行政处罚,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均应遵守本办法。 随本办法同时发布的《扬州市规划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参照执行标准》(以下简称《裁量标准》)是本办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五条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的行为,严重影响城市规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限期拆除或没收的行政处罚: (一)侵占道路、管线等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绿地等规划用地,或影响设施建设和功能正常发挥的; (二)危及防洪、消防、人防等城市防灾、军事设施正常运行,给城市安全造成隐患的; (三)严重影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风貌以及严重影响风景名胜区风貌保护的; (四)擅自改变规划用途或擅自突破规划控制指标,严重影响市容景观或严重侵犯公共利益的; (五)违法建设严重影响相邻建筑日照、卫生、安全的; (六)其它严重违反城市规划和违反城市规划强制性规定的。 第六条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的行为,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按《裁量标准》实施。 第七条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的行为,影响城市规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责令限期改正,到期仍未改正的或屡教不改,再次实施违法行为的; (二)《责令停止违法建设通知书》下发后继续违规建设的; (三)暴力抗法或者恶意隐瞒事实,藏匿证据,阻碍调查取证的; (四)产生严重后果或社会影响的; (五)其它依法从重处罚的情形。 第八条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的行为,影响城市规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一)违法建设行为人接到《责令停止违法建设通知书》后,无继续违规建设行为发生,且积极配合查处,认真加以整改的; (二)违法建设未对他人、社会造成影响或后果,且无相邻纠纷的; (三)其它依法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形。

扬州市城市规划总体说明书历史回顾篇

第一部分历史回顾篇 本部分旨在客观、系统地总结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编制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因和必要性,有针对性地明确本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逐步建立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反馈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可操作性。 一、城市发展历史沿革 (一)解放前的城市发展 扬州是一座二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中原,开邗沟沟通江淮,并在蜀岗上修筑了邗城。公元前319年,楚国在邗城的基础上第二次筑城,名“广陵”。秦亡后,项羽曾准备在广陵建都,故又称“江都”。南朝刘宋大明三年(公元459年),竟陵王刘诞在此燃起战火,使广陵变成一片废墟,因而扬州别号“芜城”。 隋炀帝开运河三游江都,扬州出现了畸形的繁华。隋初的江都,约有居民一万户。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增长至七万七千余户,四十六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当时扬州已是国内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港口,被称为东方四大商港之一,时称“扬州富庶,甲于天下”。唐代扬州城的规模,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子城和一个长方形的罗城,面积约20平方公里。子城,亦称牙城。官衙多集中城内。罗城是在蜀岗下发展起来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杜牧诗有“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为了抗金,知州郭棣利用唐罗城南半部改筑成宋大城。南宋末年,蒙古军压境,贾似道以宋大城位置较低不易据守,在蜀岗上唐子城故址筑城,因该城筑于宝祐年间,故称“宝祐城”。在宝祐城与大城之间筑夹城,三城形似蜂腰,又称“蜂腰城”。 现存扬州老城区系明朝所筑,明初,元帅张德林以旧城虚旷难守,截城西南隅筑而守之,这就是现在的“旧城”。明朝中叶,为防止倭寇侵犯,知府吴桂芳在城东筑城,此即今之新城。清代沿用明城。扬州成为南北漕运与盐运的咽喉,经济、文化又出现了极度繁荣的局面,康熙与乾隆先后曾六下江南,六次来到扬州。瘦西湖上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文化活动十分昌盛,“扬州八怪”开创了画坛上的一代新风,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清末,由于铁路的修建、海运的兴起、运河的淤塞,封建统治的衰落和战争的摧残,扬州的繁华逐步消失了。 至解放前,扬州系江都县政府所在地,城区范围包括明清老城区及其外围地区,面积约6.7平方公里,人口近10万人。

城市消防规划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7573445.html, 城市消防规划探讨 作者:吉葆萍王焱焱武文广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4期 摘要:城市消防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地区现代化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创建“最安全城市”的重要保障,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各类企业不断引进,对城市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目标和要求。研究以包头市消防规划为例,分析城市消防的现状问题及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城市消防;包头市 Abstract:Cities in the cause of the fi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s a measure of a city, one of the hallmarks of the modern level of civilization in the region, is to creat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safest city"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is expanding,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all kinds of enterprises continue to introduce more city fire work, update the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Research in order to the Baotou City Fire planning,analysis of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the city fire and city fire planning. Key words : City Fire ; Baotou City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规划构思规划针对包头城市消防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依据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对城市消防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研究,在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城市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规划及基地建设、消防通道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强调规划编制立足于包头实际,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衔接的基本思路,突出规划在具体实施中的可操作性。 本次消防规划依据已审定的国家标准——《城市消防规划规范》,内容与以往的消防规划有较大的不同,特别是在城市火灾风险评估方面,与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分类密切结合,基本上消除了以往消防用地分类方面人为判定的误差,为科学规划奠定了基础。 2 主要内容 作为专项规划,《包头市城市消防规划》与《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规划范围与总体规划一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具有法律效力。现将规划主要内容叙述如下:

无锡市城市设计的评价研究

无锡市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 滨,是著名的山水风景旅游城市,拥有江南富饶的土地和古代吴越的悠久历史,京杭古运河从城市中心穿过,天目山脉余峰数座,形成城西惠山森林公园,共同构成了无锡市的卓越自然景观基础。在创国家风景园林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环境绿化以及风景旅游点的建设有了很大改观。但令人遗憾的是,城市规划过程中忽略了城市设计的细节,城市详细控规过程中对城市建筑高度、色调、体量等都未作具体的空间规划,导致城市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1 以太湖为核心,古运河与惠山森林公园为两翼的城市景观特色设计 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城市环境必然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明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加上现代的艺术设计手法才能够完成。抛弃历史的文脉,而一味以经济作后盾、追求时尚,其结果必然是要失败的。 以及新运河是无锡市三条最为主要的水系,也是城市特色太湖风景区仅限于鼋头渚、蠡园、央视 影视基地等各风景点,太湖只是旅游的摇钱树,而并未能成为市民生活的一个休闲地,未真正融入城市。笔者曾做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有95%的人从未出于非旅游的目的而到湖滨休闲、散步等。其主要原因是湖滨设计开发力度远远落后于市民的要求。湖滨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供普通市民休闲、娱乐的诸如水边露台、休闲茶室等设施缺乏,交通也不便捷。太湖作为城市景观的核心没有能很好地与城中“二河二山”(新运河、古运河、锡山、惠山)形成连续的景观生态带,尤其是运河与太湖的联系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另外,城市古运河沿岸的历史保护区和绿化结合做得较差。近年来新运河在城市改建过程中,沿运河两侧均留出了50-70米不等的绿化控制带,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见图1)。 摘要 以无锡市为例,分别讨论 了无锡市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城市天际轮廓线及视线走廊设计,城市主要景观节点和广场公共空间设计,空间视觉环境设计以及城市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设计,探讨了无锡市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得与失。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空间; 无锡市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Wuxi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d e s i g n o f u r b a n v i s u a l environment, urban horizontal contour line, sight-line corridor respectively. Subsequently,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main land-scape nodular point and public space of plaza and urban histori-cal cultural relics to probe into the gain and loss of urban design of Wuxi. KEY WORDS urban design; ur-ban space; Wuxi city 陈彩虹,女,硕士,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土地规划系教师。邮编:南京,210095。 陈钧,男,工作单位为无锡市规划设计院。邮编:无锡,214001。 作者简介无锡市城市设计的评价研究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Design of Wuxi City 陈彩虹 陈钧 Chen Caihong Chen Jun Fig.1 The edge of New Canal 文章编号:1009-6000(2002)-04-0037-04

扬州科技馆概念设计方案

扬州市科技馆概念设计方案 展览主题——传承与创新 千年古扬州,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而纵观人类的科学与工业文明史,本身就是一部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因此选择“传承与创新”作为扬州科技馆的展览主题,意在向观众揭示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宣传扬州的历史文明、科技成就与文化品格。 展馆定位: 服务于以青少年为主的各年龄段市民,为他们启迪科学智慧、传播科学精神、体验自然现象、了解科学方法。 展馆目标: 争创国内同类科技馆的一流水平,打造一座有特色、有创新、有意思的科技馆。 设计原则: 坚持“传承与创新”的主题思想; 突出扬州的地方特色; 强调观众的参与性与趣味性; 充分考虑运营、更新与维护的可行和便利。 扬州科技馆特色 1.打破以学科界限划分展厅的分区方法; 将“传承与创新”的理念融入到每个主题展厅中,系统讲述人类对交通、机械、能源、光学、宇宙、规律、健康等方面的探索历程和未来前景。 2.将扬州特色融入到科技内容中; 不设置单独的特色展厅,而是将扬州古代到现代在科技发展中的特色产业融入到每个主题展厅中进行展示,突出扬州在科技发展大背景下的地位。

3.突出展项的可玩性和观众体验; 以经典展品展项为主,保持20-30%的创新展品比例,强调经典机电互动展项与最新技术相结合,以观众的可玩性作为最重要原则。 4.以科技馆为平台依托,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在每个主题展厅设置特定的表演内容,在特定时间内近距离和观众接触,同时设置创客天地,开展专门的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吸引观众反复前往。 客流分析 儿童乐园:以3-6岁儿童为主,家长陪同; 常设展览:面向全部年龄段市民,一般以青少年观众为主; 安全教育展厅:面向全部年龄段市民开放,兼顾企业安全实训功能; 设计年接待量:30-50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