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的地球制作过程

旋转的地球制作过程
旋转的地球制作过程

旋转的地球制作过程

⒈新建一个Flash文档,背景为白色(制作完后改为黑色),其它参数默认。

⒉F11打开库,新建一个元件,类型为图形,名字为前景地球,由文件→导入→选桌面→选素材→→选中qearth.jpg→打开,导入前景地球图形,图形的中心点与场景的中心点对齐。

⒊由编辑→分离→单击左键,把前景地球图形打散,选魔棒工具,单击图像的黑色背景,选中后,键入Delete删除黑色背景,然后改大场景的显示比例,把没有删除的黑色背景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删除。把场景的显示比例改回到50%。

⒋新建一个元件,类型为图形,名字为背光地球,由文件→导入→中bearth.jpg→打开,导入背光地球图形,图形的中心点与场景的中心点对齐。

⒌由编辑→分离→单击左键,把背光地球图形打散,选魔棒工具,单击图像的黑色背景,选中后,键入Delete删除黑色背景,然后改大场景的显示比例,把没有删除的黑色背景用以上介绍的方法删除。把场景的显示比例改回到50%。

⒍新建一个元件,类型为图形,名字为圆形,用椭圆工具,填充形式为纯色,按下Shift,画一个无边的圆。打开属性面板,把高和宽改为69,X和Y都改为-34。

⒎新建一个元件,类型为图形,名字为前景,用椭圆工具,填充形式为放射状,按下Shift,画一个无边的圆。打开属性面板,把高和宽改为69,X和Y都改为-34。打开混色器面板,把左边颜色滑块的Alpha改为50%,右边颜色滑块的颜色改为紫色,Alpha改为30%。

⒏新建一个元件,类型为影片剪辑,名字为地球,把背光地球元件拖入第1帧,打开属性面板,把宽改为228,高改为48.9,X改为-147和Y改为-23.8。

9.右击第40帧插入关键帧,打开属性面板,单击第40帧的图形,宽和高不改,把X 改为-27.5,Y不改。单击第1帧,打开属性面板,为第1 帧设动作补间动画。

10.单击插入图层按钮,插入一个新的图层,把圆形元件拖入新建图层的第1 帧,中心点与场景的中心点对齐。右击新建图层,选遮罩层。

11.单击插入图层按钮,插入一个新的图层,把前景地球元件拖入第1帧,打开属性面板,把宽改为284.6,高改为60.9,X改为-37和Y改为-28.4。右击第19帧插入关键帧,打开属性面板,单击第19帧的图形,宽和高不改,把X改为--106,Y不改。

12.右击第40帧插入关键帧,打开属性面板,单击第40帧的图形,宽和高不改,把X 改为-186,Y不改。单击第1帧,打开属性面板,为第1 帧设动作补间动画,单击第19帧,

属性面板中,为第19 帧设动作补间动画

10.单击插入图层按钮,插入一个新的图层,把圆形元件拖入新建图层的第1 帧,中心点与场景的中心点对齐。右击新建图层,选遮罩层。

11.单击插入图层按钮,插入一个新的图层,把前景元件拖入新建图层的第1 帧,中心点与场景的中心点对齐。

12.单击场景1回到场景中,把地球元件拖入第1帧。

13.Ctrl+Enter测试影片,关闭测试窗口,由文件菜单保存文件,命名为“旋转的地球”。

若拖入多个地球元件,可看到多个旋转的地球。

PhotoShop CS5制作地球旋转缩放大GIF动画教程

PhotoShop CS5制作地球旋转缩放大GIF动画教程 做这种效果单纯的用逐帧动画做是比较累的,无论你用PS,还是FL,还是AE都是利用关键帧动画来做。我这里只是用你的问题来举个例子,PS的三维和视频处理 三联推荐:photoshop7.0迷你版免费下载| Photoshop CS5 中文免费下 载| photoshop免费下载 比我讲的这些还要复杂的多。 先看一些效果图: 1。安装Photoshop扩展板(CS3-CS5)都可以。打开一张地球素材(网上自己找)

2。执行菜单“3D》从图层新建形状》球体”,将平面图转换成三维模型球体 3。裁切掉不需要的部分 4。打开菜单“窗口》动画面板”

5。将时间线(红色的),拖动到你想要的时间上,这里拖动到3秒的位置。 6。执行“动画”面板右上角隐藏菜单中的“设置工作区域结尾” 7。在执行同一菜单中的“将文档持续时间裁剪为工作区域大小”,得到3秒的时间轴

8。将时间线拖回第一秒,展开背景层前面的三角,点击“3D对象位置”前的秒表记录变化(关键帧) 9。使用工具箱“3D对象比例工具”将第一秒时的地球缩小 10。将时间线拖动到最后一秒,使用“3D对象比例工具”将地球放大(软件会在最后一秒自动生成第二个关键帧)

11。保持在最后一秒,将工具换成“3D对象旋转工具”,在顶部的选项栏中的Z轴,输入旋转角度,让地球旋转一圈 12。到这里整个动画做完了,执行菜单“文件》导出》渲染视频”。这里可以选择渲染成视频,然后通过“导入视频帧到图层”来生成GIF, 但是因为我是Mac系统,自动默认为64位软件,这个命令无法执行,所以这里我使用导出成“序列帧”的方式来生成GIF。

Flash动画制作实例——以地球的自转为例

Flash动画制作实例——以地球的自转为例 1教学诊断、课件选型 (1)教学诊断:学科特点,地球自转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学生特点,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初中生来说,一下子要他们接受地球自转这一节抽象难懂的内容,对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吃力的,所以急需一种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来传授这节课的内容。 (2)Flash课件选题与选型 针对地球的自转是一节涉及地球的运动和变化的内容,所以选择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是再好不过了。 2教学目标确定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从南极与北极的上空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本节内容。 教学总体设计:本例是根据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教科书(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球运行基本方式——自转和公转”一节中的内容制作的课件。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变化,内容抽象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本课件将通过动画分别演示从南极与北极的上空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来让学生学习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顺时针旋转的,而从南极上空看的时候是逆时针旋转的教学内容。 3 素材准备 构成本课件的基本元素包括课件封面、“北极动画”电影片段符号、“南极动画”电影片段符号组成。制作课件时,首先要创建相应的符号,再将符号拖入场景。 4 课件制作 下面将通过一个实例操作来演示整个Flash地理课件制作过程。 课件制作过程 4.1设置文件属性

在课件制作前,先设置好文件的属性。Flash文件属性主要包括动画的尺寸、背景颜色、动画播放速度等参数。 4.2文件保存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要单击“保存”按钮,保存对文件的修改,以免由于停电或死机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3制作课件封面 本课件运行界面由图形及文字构成。Flash中绘制的图形的边框线,称为线条或边框。线条的基本属性包括颜色、粗细、线型等。边框所包围的区域称填充区域,填充区域的颜色称为填充色。文字的输入是通过“文字”工具完成的,文字的属性包括字体、字号、文字颜色等。如图7,图8所示 图7 设置图形填充色图8 设置“信息”面板 4.4创建“北极”图形符号 符号是指一个可重复使用的图像、动画、按钮。可分为图形符号、按钮符号、电影片段符号三种。 色向外渐变成淡蓝的填充色。 ⑶按上述方法,第二个的半径设置为130,第三个和第四个为80、70,并使三个圆的中心点与符号编辑窗口中心店对齐,并将其中的两个圆改为虚线,如图10所示效果。单击“时间轴”面板layer1图层第1针将该帧所有图形选中,并按Ctrl+G键,将选中的图形组合起来,并将其锁定。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1、学生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地球仪?2、学生讨论后得出所需工具:乒乓球、可随意变形的钢丝、圆规、铅笔。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拿一个乒乓球,在上面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例如赤道、30、60 度南北纬、极点、本初子午线等等。如果有同学画画很好,也可以在上面画上中国的地图,大洲和大洋,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 (2)、画好之后,我们要在两级的极点处用圆规扎个洞,在真实的地球上是没有这个洞的,不过我们要把制作好的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这两个洞还是要用到的。这样地球仪的球算是做好了。 (3)、现在我们就来做地球仪的支架。我们把可随意变形的铁丝扭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然后把刚刚做好的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算是做好了。 三、作业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且由小组成员概括说明本组完成此次活动对应的计划以及思路,介绍小组制作的过程并总结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讲解, 捕捉学生作品中的细节要求学生诠释,以帮助展示作品的学生理清思路,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课堂制作简易小地球仪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相关地理现象和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地球仪; 学生学生用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橡皮泥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画面,配解说词: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提问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学生1 蓝色的。 学生2 美丽的。 学生3 圆形的。 学生4 球形的。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很清楚的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课堂活动1 忆历程──认识地球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本图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或直接看教材图) 学生讨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学生汇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各个阶段,并说出理由(其他小组同学可质疑或作补充): 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球体 直觉臆想证实 教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你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或者想到的,你能说出一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引入新知识,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学生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无条件的学校可利用课本图解释) 学生2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教师多媒体展示月食照片(或看课本图),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怎样来证明? 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能作图来说明更好)

PS制作GIF动态3D旋转地球动画

PS制作GIF动态3D旋转地球动画 本节教程为大家讲解如何利用photoshop制作3D旋转地球动画,其实方法并不难,但是Photoshop CS5中的3D功能它对显卡的要求比较高,大家也可以动手尝试制作一下属于自己的作品。 最终效果: 1.打开素材,使用矩形选框工具,绘制选区后,执行—编辑—填充,使用内容填充可以快速的把素材中的文字给处理掉,如图。 2.简单的处理完文字之后,复制一层,把背景层填充黑色,因为我们需要对地球素材还要做进一步调整。选择背景副本图层,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图层的混合选项,找到混合颜色带,按住ALT键,移动滑块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就看到了单独的地球陆地素材了,如图。 3.使用魔术棒工具,选择黑色区域,再执行选择—反向命令,这样呢我们就把选区进行反向选择了。再次执行:编辑-拷贝-编辑-粘贴,这样我们就把素材提取出来了,效果如图。

4.由于地球陆地素材中的颜色是渐变色,所以我们保持选区不动,为其填充蓝色,并把背景副本填充白色,效果如图。 5.为了使地球看起来更加的逼真,我们为地球素材添加斜面浮雕样式,参数如图,效果如图。 6.将图层一和背景副本合并,执行3D,从图层新建形状,选择球体,这样我们就快速的得到了3D的地球效果。 7.新建文档,注意文档大小,文档太大的话会导致显卡渲染失败。 8.把刚才制作的3D地球文件放入新建的文档当中,并调整大小。现在的地球效果有些偏暗,所以我们创建个亮度对比度,并按ALT键为其创建剪切蒙板,调整3D地球明暗效果,参数如图,效果如图。 9.新建个空白图层,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制作椭圆,并填充黑色,模糊15像素,为其制作投影效果,如图。 10.按CTRL+T对投影进行变形处理,效果如图。 11.选择3D地球图层(因为是3D图层,所以我们在打开动画面板时它会自动的转换到时间轴面板,而不是转到动画帧面板)。首先我们需要对文档的时间进行设置(黄色标注处),参数如图。 12.我们在时间轴面板中找到3D对象位置,并点击左边的马

地球的真正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地球的真正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地球并不是凭空而来,万物的形成总需要一个过程,地球也不例外。下面是分享的地球的形成过程,一起来看看吧。 地球的形成过程人类科学家已经能够重建地球过去有关的资料。太阳系的物质起源于45.672亿±60万年前,而大约在45.4亿年前(误差约1%),地球和太阳系内的其他行星开始在太阳星云——太阳形成后残留下来的气体与尘埃形成的圆盘状——内形成。通过吸积的过程,地球经过1至2千万年的时间,大致上已经完全成形。从最初熔融的状态,地球的外层先冷却凝固成固体的地壳,水也开始在大气层中累积。月亮形成的较晚,大约是45.3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质量约为地球10%的天体(通常称为忒伊亚)与地球发生致命性的碰撞。这个天体的部分质量与地球结合,还有一部分飞溅入太空中,并且有足够的物质进入轨道形成了月球。释放出的气体和火山的活动产生原始的大气层,小行星、较大的原行星、彗星和海王星外天体等携带来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产生海洋。新形成的太阳光度只有太阳的70%,但是有证据显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态的,这称为微弱年轻太阳谬论矛盾。温室效应和较高太阳活动的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温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结。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亿年前诞生时候的地球与21世纪的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有两个主要的理论提出大陆的成长:稳定的成长到现代和在早期的历史中快速的成长。研究显示第二种学说比较可能,早期的地壳是快速成长的,随后跟着长期稳定的大陆地区。在时间尺度上的最后数亿年间,表面不断的重塑自己,大陆持续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迁徙的大陆,偶尔会结成超大陆。大约在7.5亿年前,已知最早的一个超

PS做旋转地球动画

Photoshop CS5制作地球旋转缩放大GIF动画 用Photoshop CS5制作地球旋转缩放大GIF动画,做这种效果单纯的用逐帧动画做是比较累的,无论你用PS,还是FL,还是AE都是利用关键帧动画来做。我这里只是用你的问题来举个例子,PS的三维和视频处理比我讲的这些还要复杂的多。先看一些效果图: 1。安装Photoshop扩展板(CS3-CS5)都可以。打开一张地球素材(网上自己找)

2。执行菜单“3D》从图层新建形状》球体”,将平面图转换成三维模型球体 3。裁切掉不需要的部分 4。打开菜单“窗口》动画面板”

5。将时间线(红色的),拖动到你想要的时间上,这里拖动到3秒的位置。 6。执行“动画”面板右上角隐藏菜单中的“设置工作区域结尾” 7。在执行同一菜单中的“将文档持续时间裁剪为工作区域大小”,得到3秒的时间轴 8。将时间线拖回第一秒,展开背景层前面的三角,点击“3D对象位置”前的秒表记录变化

(关键帧) 9。使用工具箱“3D对象比例工具”将第一秒时的地球缩小 10。将时间线拖动到最后一秒,使用“3D对象比例工具”将地球放大(软件会在最后一秒自 动生成第二个关键帧)

11。保持在最后一秒,将工具换成“3D对象旋转工具”,在顶部的选项栏中的Z轴,输入 旋转角度,让地球旋转一圈

12。到这里整个动画做完了,执行菜单“文件》导出》渲染视频”。这里可以选择渲染成视频,然后通过“导入视频帧到图层”来生成GIF, 但是因为我是Mac系统,自动默认为64位软件,这个命令无法执行,所以这里我使用导出 成“序列帧”的方式来生成GIF。 13。这里选择渲染成序列帧,PNG格式(有透明),选择导出到的文件夹,选择每秒的帧数(为了降低图片数量和大小,可以选择每秒10-15帧), 选择文件的尺寸(直接关系到最后GIF的大小),最后渲染。就会得到许多图像序列。

3DMAX制作转动的地球仪

3DMAX制作转动的地球仪 3DS MAX7.0制作转动的地球仪 [本帖最后由运营情爱于2008-11-15 00:54 编辑] 制作过程: 1、进入“创建”“几何体”面板,单击“球体”按钮,在顶视图中创建一个球体。设置球体造型的名称为“地球”,“半径”参数为25,其余参数默认。 2、进入“创建”“图形”面板,单击“圆环”命令按钮,在前视图中创建一个圆环造型。进入修改命令面板,在“差值”卷展栏下设置“步数”为10,使圆环比较光滑,然后在“参数”卷展栏下设置“半径1”为27,“半径2”为30。 3、选中圆环,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挤出”修改器,在“参数”卷展栏下设置“数量”为3,其余默认,此时圆环如图01所示。 4、选中圆环,在“修改器列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编辑面片”修改器,单击“选择”卷展栏下的“面片”按钮,进入次物体层级。 5、在前视图中框选圆环的左半部分,这时该部分变为红色,视图中场景造型如图 3DMAX7.0制作转动的地球仪 按Delete键将选中的网格删除,这时圆环只剩下又侧的半部分。再次单击修改命令面板上的“面片”按钮,退出次物体编辑状态。激活前视图为当前编辑视图。单击工具栏上的“对齐”命令按钮,在视图中选中地球造型,这时会弹出“对齐”对话框。在“对齐”对话框中选择“Y 位置”和“X位置”复选框,然后将“当前对象”和“目标对象”栏下的“中心”复选框同时选中,单击“应用”按钮,这样就设置了圆环和球体YX坐标中心对齐,如图 7、选中球体造型,单击工具栏上的“选择并链接”按钮,将球体拖到圆环造型上,使球体链接到圆环造型上,成为圆环的子物体。 8、接下来制作地球仪的旋转轴和底座。打开“几何体”面板,单击“圆柱体”命令按钮,在前视图中创建两个圆柱体,圆柱体的半径为1.5,高为8。使用“对齐”命令并结合“选择并移动”命令将两个圆柱体分别移动到半圆环的两端,如图 9、在前视图中按住Ctrl键,将两个小圆柱体和半圆环造型全部选中,然后选择“组”“成组”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组名支架,将这三个对象组成名为支架的组。 10、在前视图中选中支架造型,单击工具栏上的“选择并旋转”按钮,然后在锁定选中轴为Z轴。在前视图中拖动鼠标,将半环形支架连同地球造型旋转一个角度, 制作支座。进入“ 创建”“图形”面板,单击“线”按钮,绘制支座的轮廓线,如图06所示。进入修改命令面板,

地球为什么会旋转

地球为什么会旋转?从初生太阳系拥有巨大角动量说起 地球为什么会旋转?从初生太阳系拥有巨大角动量说起 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376 地球自46亿年前诞生以来,便日日旋转不休,为世间万物带来日 升日落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8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自46亿年前诞生以来,便日日旋转不休,为世间

万物带来日升日落,直到太阳在若干年后化为红巨星、将地球吞噬殆尽为止。但话说回来,地球为什么会自转呢? 地球是由围绕着初生太阳的气体与尘埃盘形成的。在这个不断旋转的尘埃盘中,星星点点的尘埃与岩砾渐渐聚集到一起,逐渐形成了地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天体物理学家斯玛达尔·那奥兹(Smadar Naoz)解释道,随着新生的地球渐渐长大,太空岩石不断与之相撞,使地球开始旋转。由于早期太阳系中的所有物质几乎都沿同一方向围绕太阳旋转,受到这些撞击的影响,地球也开始朝这个方向旋转。 但太阳系一开始又为何会旋转呢?太阳和太阳系都是在一团气体尘埃云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发生坍缩形成的。其中大多数气体都凝聚成了太阳,其余物质则形成了围绕太阳旋转的气体尘埃盘。在发生坍缩之前,气体分子和尘埃粒子一直在四处运动,但到了某个特定时间点,部分气体和尘埃碰巧朝某个方向移动了些许,使整个系统开始旋转。而当气体云坍缩之后,气体云的旋转便会随之加速,就像花样滑冰选手夹紧胳膊和腿之后、便可以转得更快一样。 由于太空中没什么东西阻碍它们的运动,一旦开始旋转,就会一直旋转下去。这个初生的太阳系拥有巨大的角动量。而物体的角动量越大,就越容易维持继续旋转的趋势。

因此当太阳系形成后,可能所有行星都是朝着同一方向旋转的。 然而,如今部分行星的旋转方向已经发生了改变。例如,金星的自转方向与地球相反,天王星的自转轴则倾斜了90度。金星可能是受到了一次巨大的撞击,导致自转方向发生了翻转。或者它在刚开始时与其它星球的自转方向相同,但受到太阳引力的拉扯、再加上金星地核与地幔之间的摩擦力,自转方向便逐渐反了过来。2001年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研究指出,金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作用和其它因素可能会导致金星自转速度减慢、最终自转方向发生反转。 至于天王星,科学家认为它可能撞上了一块巨大的岩石、或者受到了两个天体的双重撞击,结果把它撞得“仰面朝天”。 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但太空中的一切物体都会朝着某个方向旋转。“旋转是宇宙中物体的基本行为。”那奥兹表示。 例如,小行星会旋转,恒星会旋转,星系也会旋转(据NASA称,太阳系需历经2.3亿年才能绕银河系旋转一圈)。宇宙中旋转最快的天体为脉冲星,即巨大恒星死亡后的残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 一、教学目标与意义: 1、学生手工制作简易小地球仪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内容的具体化、形象化,使地理教学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创造条件。 2、有利于生动活泼的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制作地球仪的活动,使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仅是加深了对地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而且还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 二、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如何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小地球仪 2、学生讨论后得出所需工具:乒乓球、可随意变形的钢丝、圆规、铅笔。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制作地球仪的方法。 4、制作步骤: (1)、拿一个乒乓球,在上面画上必要的经线和纬线,例如赤道、30、60度南北纬、极点、本初子午线等等。如果有同学画画很好,也可以在上面画上中国的地图,大洲和大洋,不过在乒乓球上画地图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哦。(2)、画好之后,我们要在两级的极点处用圆规扎个洞,在真实的地球上是没有这个洞的,不过我们要把制作好的地球仪固定在支架上,这两个洞还是要用到的。这样地球仪的球算是做好了。

(3)、现在我们就来做地球仪的支架。我们把可随意变形的铁丝扭成一个地球仪支架的形状,然后把刚刚做好的球穿进去,调整好支架的外观。这样,一个简单的地球仪算是做好了。 三、作业展示: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各组的作品,并且由小组成员概括说明本组完成此次活动对应的计划以及思路,介绍小组制作的过程并总结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讲解,捕捉学生作品中的细节要求学生诠释,以帮助展示作品的学生理清思路,同时启发全体学生进行思考。 四、活动总结: 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比较,表扬优点,并指出不足,重在评价制作过程中设计的独特性,造型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表扬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的闪光点。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旋转地球仪GIF动画制作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Web 动画及网页设计 专业:计算机网络工程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余元辉 姓名: 实验项目名称:旋转的地球仪GIF 动画制作 学号: 上机实践日期:2012-10-17 实验项目编号:04 班级:0911 上机实践时间: 2学时 一、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利用Firworks 制作GIF 动画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与设计思想 利用Firworks MX 2004制作旋转的地球仪GIF 动画; 三、实验使用环境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XP SP2 软件环境:DreamWeaver MX2004、FireWork MX2004、Flash MX2004、PhotoShop CS3 四、实验步骤和设计过程 (一)、新建文档 1.新建一个文档,大小为600*400的,背景为白色 (二)、新建“地图”图形元件: 1.导入一张从网上下载下来的世界地图,导入地图图片如下 2.选中该图形,按Ctrl+C 键,再按Ctrl+V 键,复制该图形,对齐原图,右移动,实现无缝对接:

3.单击图层1,在“修改”选项中选择“平面化所选”,实现将2个地图拼接成一张 图: 1.新建一个文档,大小为600*400,背景为白色,在画布上画一个正圆:

2.新建一个图层2,将图层1中的圆复制到图层2中,设置笔触为黑色1象素柔化 3.a.设置填充为“渐变”的“放射状”,上方的左边稍向右移动并设置不透明度为0: b.设置上方的右方的不透明度为50:

c.下方的左右两侧都为黑色 图层2中的圆的效果如下: (四)、组合“地图”与“球体”:

初中地理《制作简易地球仪》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制作简易地球仪》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 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制作简易地球仪》这节课,将地理学科知识建构在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基础之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更加形象化,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不仅效果更佳,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更加丰富,增强了学生实践的能力,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也更加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 本文以“制作简易地球仪”实践活动为例,探析通过创设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来理解、运用知识,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学了两个周的地理,地理知识不是很丰富,学生动手能力也不强,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除了具备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外,还需要学生的创

造力、想象力,需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开动脑筋去思考,如何能够做好,如何把我们学到的理论的地理知识落实到自己制作的地球仪上。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 2.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进一步理解地球仪蕴含的相关地理知识。 3.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我们居住的地球太大,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师展示地球仪,并出示活动目标。学生观看地球仪,并思考地球仪的构造。 【设计意图】出示活动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落实的动手实践中,体现综合实践与地理学科整合。通过观察地球仪,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问题探究,设计步骤。

制作简易地球仪

制作简易地球仪 动动手,制作简易教具(此作业10月7日周一晚自习讲评) 老师寄语: 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如果不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就如“水过鸭背——不留痕迹。”通过什么样的“加工”程序,我们才能轻易地将知识理解消化?那就是动手实践吧!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要把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多动手尝试尝试,对旧的知识活学活用的同时,你又可以在“活用”中“活学”新知识,进行“有形”和“无形”的知识增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动手制作简易地球仪吧! 1、制作经线模型 (1)裁剪一条宽约3~5cm,长40cm的纸条,将纸条对折,中线作为0°经线。从0°经线开始,每隔1厘米依次画出经线(1厘米代表10°)。也就是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10°E、20°E、30°E、4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如下图所示。 示意图 (2)并用不同颜色表示东半球、西半球,最后在180°处粘贴在一起,做成一个纸圈,以加深对经度和东西半球划分的理解。 2、用乒乓球手工制作地球仪 【温故而知新】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形成一点。地球仪上除南北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人们给纬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纬度。与两

极之间距离相等的纬线就是赤道,赤道为0°,自赤道向南北各90°,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北极点和南极点分别为90°N和90°S。 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经度相隔180°)构成闭合经线圈。人们给经线标上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属于东经度,以西属于西经度。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 【材料及工具】乒乓球1个、可随意变形的钢丝1根、细线若干、圆规、铅笔、彩色笔、细线若干等。 【安全准备】在活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铁丝等危险物品的使用 【制作步骤】 1)在乒乓球上画出南、北极,赤道和0°经线;以0°经线、赤道为起点,每隔30°画出一条经线和纬线。 ①如何确定南北极:用一根细线绕乒乓球接口处一周。将细线取下,找出这段绕乒乓球一周细线的中点,做出中点标志,再将其绕乒乓球一周,在乒乓球上标出细线的起点和中点,确定一点为北极点,标定90°N,则另一点为南极点,标定90°S。 ②绘制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首先确定0°经线,用一根细线,连接南北两极,绕乒乓球一周,用笔沿细线画一个圆,确定其中一条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那么另一条就是180°经线,把度数写在乒乓球上经线旁。 ③确定赤道并标定度数:用一根细线连接两极点,并做好标记,将细线取下,找出细线的中点,做好中点标志而后再用细线连接两极点,把细线的中点出画在乒乓球上。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移动细线,在乒乓球上画出每次移动后细线中点的痕迹,将这些中点痕迹用笔连起来就是赤道。 ④绘制其他经线并标度数: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把赤道分成了两等分,将这两等分再分别等分成6等分,这样每分之间相隔30°,标出等分点,连接每个等分点和两极点。从本初子午线向东依次标出30°E、60°E、90°E、120°E……用同样的方法画出西经并标定度数。 ⑤绘出其他纬线并标度数赤道把每条经线等分成南北两部分,把北半球的每条经线等分成三分,并标识其等分点。把赤道北侧的离赤道距离最近的所有标示点连接起来,标出30°N,用相同的方法画出60°N纬线及30°S纬线和60°S纬线并

地球的自转教学流程

地球的自转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地球自球特征,知道地球自转方向 2、通过讨论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 和昼夜交替周期。 3、通过游戏能模拟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4、培养学生树立关爱地球、了解地球、保护地球的信念。 学习重点 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学习难点 地球的自转特征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准备:地球仪、制作方向标、画上太阳平行光线的白纸板彩笔、手电筒等。 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制作学习档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引入 歌曲:《东方红》Flash播放 师:歌词中写到“东方红,太阳升”是太阳在运动吗? 生:是地球在运动。 师:你对地球了解了多少? 生:…….(对旧知识的回忆) 师: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地球的自转》。(二)探究(1)地球的自转 师:请同学们转动地球仪,看看地球仪有几种转动方向? 生:(通过转动地球仪)有自西向东和自东向西两种。 提出问题: 师:地球究竟是绕地轴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旋转呢? 建立假设: 学生假设:1、地球自西向东旋转。2、地球自东向西旋转。 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师:如何来设计实验检验我们的假设呢? 师:怎样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观察者看到太阳是否是东升西落为标准。) 学生实验; 1、准备:学生两人一组,地球仪一个、硬纸板一张、手电筒一把、橡皮泥、火柴、方向标

2、一张白纸,画上太阳平行光线、在纸上用胶布粘上小手电筒。用橡皮泥将一根火柴和十字方向标粘在地球仪上的中国(北半球),并使十字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让太阳光线水平照射在赤道上)。 3、按自己的猜想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火柴与太阳光线之间的方位变化。)(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得出结论: 1、地球是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师:如果我们离开了地球,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和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三)活动二: 一个学生按自西向东方向旋转地球仪,另一个学生分别从南极和北极方向观 针方向旋转。 (四)多媒体播放进行总结(用手指所指方向帮助记忆) 1.自转中心: 地轴 2.自转姿势: 斜着身子(北极总是指着北极星附近) 3.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4.引起的现象: 太阳东升西落 (五)故事:(幻灯播放)自从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后,便周游世界,到处讲经拜佛。一天孙悟空来到了美国的纽约,在北京的猪八戒非常想念大师兄…… 问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活动三.昼夜交替和昼夜交替现象 实验方案: 1、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位置,用红色泥土标出你所处的大致位置,用蓝色泥土 标出地球对侧的位置,观察是什么国家. 2、用手电筒代表太阳,让“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并使红泥土正对着太阳, 观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阳光”照到哪部分没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如果换用透明的地球仪有这种现象吗?) 3、转动“地球”使它自西向东旋转(即自左向右)转动,观察同一地点会出现 什么情况?)

《地球仪》参考教案

《地球仪》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 能力目标: 1.学会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及其特点,能快速找到特殊经线和纬线。 2.根据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能读某一地点经纬度和根据经纬度寻找某地。 3.学会制作简易地球仪,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使用地球仪的过程中,体会模型带来的方便。 2.通过对地球仪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对地球仪经纬网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大地球仪一个,学生每小组观察用小地球仪一个。 2.关于地球仪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的图片和观赏介绍地球仪种类的图片。 3.制作地球仪的材料:乒乓球、彩笔、细铁丝、钻孔用的铁锥等。 4.演示用的篮球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讲述:狂风暴雨的夜晚,波涛汹涌的海面被阵阵闪电撕碎。在狂风巨浪中喘息的豪华巨轮被翻天巨浪吞噬。倾斜不定的船舱内一片狼籍。船长拼命地呼救:“帝国号遇险,我是帝国号,请求支援,我们的位置是……”。国际救援总部内-片忙碌的身影,墙上喇叭里传来船长嘶哑的声音:“东经102°,南纬38°,请求支援,请求支援”。救援工作人员迅速围在一个大型地球仪前,通过一番熟练地描点画线后果断地说:“它们位于南半球A国附近的海域,立即命令A国救援部队马上行动!”(上述故事情节也可以由教师口述,学生倾听。)教师提问:救援部队怎样迅速地判断出“帝国号”的位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地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地球仪。 二、介绍模型,了解功用。 1.了解地球仪的概念和作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一下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若干倍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借助地球仪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了解地球的一些知识。 2.了解地球仪的种类及简单结构。 教师提问:大家见过的地球仪是什么样的?它有哪些种类?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由发言。教师播放搜集的地球仪种类的图片,并适当介绍地球仪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学习地球仪的组成。(对于地球仪种类的介绍,也可以由教师直接口述。) 三、观察模型,探求新知。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分组观察地球仪,大家有哪些发现?将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哪个组的发现最多。在观察的同时,还可以看看文中的小资料。 学生观察、交流,并做好记录。教师巡查,及时地提示观察内容,给学生以帮助。 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有的学生看到了陆地和海洋,还有许多国家;有的学生看到上面有洲界线和国界线;有的学生看到了南北回归线、南极圈、北极圈;有的学生还提出问题,不明白为什么地球仪的轴是倾斜的;有的学生看到地球上密布着经线和纬线;有

旋转的地球flash

首先,准备图片,需要一张世界全图,可以上网去找。(后面我会提供一张),网上的世界全图一般来说,四个角是弧形的,因为我们要拼接,所以必须将图处理成长方形。这个可以用PS来作。如果要用我提供的那张图,最好用PS将图片中间那根缝处理一下。如果图片太大,可以将图片适当缩小,但要以能看清地图上的文字为限。处理后的图片应该是这样的: 图1 好了,图片有了,现在我们进入flash: 打开flash,将准备好的地图图片导入到库中。将场景中第一层命名为:“地图”,从库中将地图图片拖到舞台上,点击“修改”-“转换为元件,命名为”地图“,行为选择”影片剪辑“。回到场景,打开属性面板,将实例命名为”dt_mc”。图片的位置并不重要,实际上它的尺寸要比舞台大得多,只要覆盖了舞台就行。大小我们先不管它,先点击“控制-测试影片“,看一下,地图上的文字能否看清楚。如果你觉得图片太大,可以用自由变形工具调整,原则仍然是运行后能看清地图上的文字。图片调整好以后,按ctrl+D两次,复制两份,将三张图在水平方向拼接,位置仍然不重要,能覆盖舞台就行。如下图: 图2 新建一图层,命名为“遮照”,选择椭园工具,笔触为黑色,宽度为8,填充色随意,在舞台右侧画一椭园,这个椭园就是运行后的地球仪,所以形状和大小你就知道该怎样画了。要注意在舞台上为支架留下空间。如下图:

图3 用选择工具点选椭园的黑边,然后点击“修改”-“转换为元件”,命名为:“阴影“,行为选择”影片剪辑“,保存。回到场景,删除黑边。在遮照层时间轴上点右键-“遮照层”。现在请准备一张纸和笔,让我们来记录一些数字,在下面的AS中,我们将用到它们。现在将地图层解锁,用选择工具,移动地图,使地图中中间的北京位于遮照的中心,位置差不多就行了,记录下:a = 地图的X,如图: 图4 向右移动地图,使地图中左边的北京位于遮照的中心,不一定精确定位于上一个北京的位置,差不多就行了,下同。记录下:b =地图的X; 图5 向左移动地图,使地图中右边的北京位于遮照中心,记录下:c=地图的X; 图6

大型立体地球仪的制作过程

大型立体地球仪的制作过程 深圳市普天文科技有限公司大型立体地球仪直径普通可达1~2米,更大的可以上到10米。地球仪上地形立体化,对地球三度空间的直观表现力很强。它是科普宣传的好材料,也是进行地理数学的好教具,不可多得。一般的科学展览、陈列如有一个大型立体地球仪定可增色不少。其制作步骤如下: 一、设计底图 和制作一般地形模型相似,首先要设计底图。设计底图的第一步是根据需要与可能确定比例尺(既是:地球半径/制作球的半径)的大小,如要作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地球仪,可选用1∶1200万的比例尺(直径106厘米);要作一个直径2米左右的地球仪,可选用1∶650万的比例尺(直径196厘米)。前者垂直比例尺可选1∶40万,比水平比例尺放大了30倍;后者垂直比例尺可选1∶30万。比水平比例尺放大了21倍多。它们对表现地形起伏都可达到较好的效果。第二步是按水平比例尺制作分瓣的地形底图。底图的投影采用分瓣多圆锥投影,各纬圈半径长式内N为地球仪半径,平为纬度。分瓣一般采用每经度30°为一瓣,全球分为12瓣;也可采用每经度15°为一瓣,全球分为24瓣;甚至更高倍数的分瓣。分瓣经纬网作出后,采用比例尺接近的半球图为蓝本,将地形图转绘到分瓣底图上。绘成的底图应复制若干份,以便除贴球体外,尚有底图可作塑制地形的参考。 二、制作球体 制作球体是制作大型立体地球仪最关键的一步,也最难。难在要制出一个大的正圆球体。解决的办法是制作一个校正球体的圆弧规,用它来校正球体,其半径正好等于球体外径。 球体的制作,先要作一个球体骨架。制球体骨架的材料可用铝条、木条或竹算。径圈的材料在南北极固定在两个圆盘上,圆盘中心打孔,用以穿地轴。经、纬圈交接处要用凹卡扎牢,经纬圈的数量,建议可用经圈6个、纬圈5个。

《制作地球旋转动画》的制作过程--达发

用PS- CS4制作地球旋转动画1.执行?文件→打开?操作,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世界地图?图片单击?打开?按钮,其在PS图象窗口显出。(图片在文件结尾) 2.双击?背景?图层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确定?,此图层名称改为?图层0?。 3.点击工具箱中的?3D旋转工具?,见图1。 图1.(其中1‘打开图层0按钮’;2‘时间轴调节器返回 左端双三角按钮’;3‘动画播放按钮’。) 4.执行?窗口→动画?操作,在窗口下部出来?时间

轴调板?。见图1.(如出现?动画帧调板?,可通过图2中的列表来选择)。 5.单击?时间轴调板?右端的?菜单打开?按钮。见图2 图2 6.在弹出的列表中,点击?文档设置?项。 7.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如图3. 8.时间设5秒、帧速率为10fps. 9.点击?确定?,退出对话框。

图3 10.执行?3D→从图层新建形状→球体?操作,在弹出 对话框中点?确定?,圆地球出现。 11.现在工具选项栏中:X=Y=Z=0,(如有数码,要调 为零)。见图4 12.单击时间轴面板?图层0?左侧的?打开按钮?,见 图1中的红1. 13.图层0下部出示可供选择的列表单,找到?3D对 象位置?项(时间轴调板右端有上下滑块可调)。见 图6.

图4 14.点击?3D对象位置?左侧的时钟,如图5.开始定 位。 图5

15.将时间轴调节器(见图1)拖至右端,见图6. 图6 16.在工具选项栏中,将Z调为360, 如图7。 图7 17.将光标置于地球上点击见图8(或按〈Enter〉键)。

图8 18.单击时间轴调板底部左侧双三角按钮?图1中红 2?,时间轴调节器返回左端。见图9 图9 19.点击底部的?播放?按钮,地球旋转。 20.执行?文件?-?存储为Web和设备所用格式?操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分组实验制作小型地球仪习题新版浙教版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分组实验制作小型地球仪 01实验报告 【实验目标】 1.学会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按照合理的制作流程完成小型地球仪的制作。 2.通过制作小型地球仪,了解地轴的倾斜角度、经纬线特点和经纬度划分。 【实验器材】 乒乓球(或小皮球等其他小球)、粗铁丝(硬导线)、剪刀、量角器等。 【实验过程】 1.确定两极和赤道。可以用乒乓球的黏合线作为________,离黏合线等距顶端处各钻一个小孔,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为南、北极点,如图A。 2.画经纬线。在乒乓球上等距离画出若干条经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纬线。 3.做地轴。如图B,把一根粗铁丝折一下,使铁丝倾斜并与水平面成________。把另一段铁丝做成一个圆环,圆环上放书或其他重物作为地球仪的底座,稳定地放置在桌面上。 4.组合固定。将其中代表地轴的直铁丝部分穿透乒乓球的南、北极点,并将顶头弯曲,以防乒乓球脱离。取另一根铁丝,弯成半圆形并接在乒乓球两端的地轴上。这样就完成了小型地球仪的制作,如图C。 5.在自己制作的小型地球仪上画上七大洲的轮廓。 【问题与讨论】 1.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形状有何特点? 2.观察地球仪上的纬线形状有何特点? 3.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有多少度? 4.如果赤道的度数是0°,南极、北极的度数是多少?

5.相对的两条经线度数有何特点? 6.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点的位置? 7.地轴与水平面的角度是多少? 8.南北极圈的纬度是多少? 02实验突破) 1.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仪上,经线圈的长度等于赤道的长度 B.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总是等于66.5° C.所有的经线相等,所有的纬线相等 D.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 2.下面各图形能反映地球仪形状的是( ) 3.如图所示,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下列有关地轴、赤道、南极和北极的标注,正确的是( ) A.①北极;②南极;③赤道;④地轴B.①地轴;②赤道;③南极;④北极 C.①北极;②南极;③地轴;④赤道D.①地轴;②赤道;③北极;④南极 4.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时,要把铁丝弯成比乒乓球略大的半圆,并注意倾斜的铁丝要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 ) A.66.5° B.90° C.23.5° D.60° 5.中国地球仪的制作始于元代,明、清两朝制造的地球仪现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宫博物院,1件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下列情况不能从地球仪上获知的是( ) A.北京某天的天气情况B.中国的地理位置 C.太平洋的位置D.欧洲的经纬度范围 6.下列关于经纬度变化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递增,最高为90° B.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西、向东逐渐递增 C.以0°纬线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增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递增,最高为180° 7.第十届中国航展于xx年11月11日至16日在广东珠海举行,世界航空航天行业领先企业参展积极性高涨,以波音、空客等为代表的所有航展“老客户”均参展,以韩国航空工业协会、中国香港航空协会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面孔”首次亮相。本次航展共130余架飞机,41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家厂商参展。期间各国都派出各种先进的飞机做了出色的飞行表演。 (1)若有一架飞机从珠海起飞后,沿113° E经线向北飞行,它能飞回珠海吗?怎样才能顺着这条经线飞行一周回到珠海?途中会不会改变方向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