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零点项目》

素质教育与《零点项目》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及培养创造能力的教育,其目的是发展个性,完善人格,使之适应和推动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如何把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零点项目》给我们留下了深切的思考。

《零点项目》于1967年创立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这个项目的起因,是在50年代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首先开始了人类向星际发展的历史,使美国整个朝野感到震惊,为此,教育界率先反思,认为美国空间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忽略了艺术教育,导致了艺术思维的落差,两种教育思想没有形成认知的合力。基于这种认识,《零点项目》的课题组应运而生,目的是研究艺术教育的作用,提高艺术教育的地位,以重新确定教育的发展模式。参加这一课题研究的专家们认为,艺术学科应当作为一种重要的能力和手段来学习,艺术教育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在人才培养和人类智力开发方面具有科学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零点项目》的研究专家们还认为,艺术确实需要美和灵感,遵循美学规律;感情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起重要作用,但艺术与科学一样,同样需要用脑思考,需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过程属于思维范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对教育同等重要,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都是人类重要的思想方式。他们特别看重音乐思维,将斯特拉文斯基列入创造思维的重要研究对象。主张教育过程的各个阶段都要像学习科学思维一样学习音乐思维。

艺术教育是《零点项目》的研究内容,但为什么要用“零’命名呢?研究专家充分意识到,美国虽然在科技方面高度发展,但是在与前苏联教育对比中发现,艺术教育远不如苏联;美国的科学教育先进,艺术教育落后,科技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差导致了空间技术的落后。美国人勇于承认现实,用“零”表示对艺术教育认识的空白,他们决心从头开始。因此这个“零”不是数学意义上的零,而是反思意义上的空白。鉴于艺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美国国会于1994年3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都是相当于我们中学的主科或大学的必修课程。

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旨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一种更广泛的全民现代化教育,是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多年来,教育研究人员、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意义、特点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有益的不同程度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对于素质教育内容和有效途径大都是笼统地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文理渗透……,对于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还没有像《零点项目》所提出的那样的高度。《零点项目》提到的艺术教育是和科学教育并重的,没有艺术教育,科学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也是不完善的人。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一定要借鉴美国以往的教训,把握住艺术教育这一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使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形成有机的机制,形成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零点项目》使美国人反思,也应使我们认真思考。5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一直是围绕着升学考试转,对艺术教育视为可有可无;大学一直强化专业教育,还出现了重理轻文现象,在专、精、深上下功夫,却忽视了通识教育,强化如何掌握知识及做事的学习,却忽视了如

何做人、如何生活的全面素质教育。这不能不说是教育思想及方法上的失误。某重点大学在总结百年办学经验教训的同时,进行了调查,发现约有87%的学生基本上不识简谱,多数学生只在初中二年级以前上过音乐、美术课,尽管他们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普遍患有“艺术贫血症”。对此,这所大学深刻地指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没有高尚艺术修养的人,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同时,北京大学呼吁:开设艺术课程,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并规定:本科生必须获得一门以上艺术课程分才能毕业。这都是对教育的正确反思,是一个可喜的开端,是对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正确认识。

翻开中外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到并非是近代工业文明促使人们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西方早期伟大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课程包括读写和音乐。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儿童学习的课程之一,是维护国家的手段,像其他希腊人一样,他相信音乐有塑造性格的力量。德国15世纪著名学者菲力普·梅兰克森写的课程“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音乐与其他三科是同等重要的课程。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曾这样说:“一个人要是他内心没有音乐,听了美妙的乐声也无动于衷,那么他就是为非作歹的料子,他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的心胸象地狱一样幽暗。”西方国家重视教育、尊重知识、重视素质教育,已被世人所瞩目,音乐教育作为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手段被列入这些国家的教育总纲中,更有一些民族和国家把音乐教育和人民的音乐素质是否达标,视为民族素质和国家进步的具体体现。在我国,远古唐虞之世,就曾用音乐来培养统治者人选,使之具备担当治国安邦所需要的品性。周朝则以“六艺”教化天下,而“六艺”之首便是“乐”,“乐”即今天所谓的艺术。作为世界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孔子,对于艺术的教化功能尤为大加推崇。他依据自己所理解的人性结构,在逻辑上把成人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特别考察了艺术在完善人性中的功用。“兴于诗”是说言志抒情的诗篇使人感发兴起,这是成为一个仁人君子的起点;“立于礼”是说人格的基础要靠认同社会道德规范来奠定;“成于乐”是说懂得音乐才标志着完整人格的最终养成。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即使聪明过人、道德高尚、勇敢无畏、多才多艺,也不能算是一个完人,只有经过礼乐的熏陶,才能算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孔子还认为“乐”能够创造一种超越物质利益之上的坦荡和宁静的心灵,恰当地利用艺术活动来平衡自己的心态,在自我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架起一座寄托通达自己志向的桥梁。当代教育家贺绿汀十分重视艺术教育,他认为音乐教育对于丰富人民的精神,培养人民的高尚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和改变社会风气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决不能可有可无,一定要摆在应有的地位。

许多研究还表明,卓有成就的伟人的突出特征不全是智商,还有形象思维与创造力,而音乐则是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并非只有科学思维,更多地是爱好音乐,并受音乐启迪发现了生活与自然的规律,从而创造了不朽的定律。爱因斯坦是小提琴爱好者,他喜欢听巴赫、海顿、莫扎特的音乐,他说: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公式组成。在谈及音乐与工作的关系时,他这样认为:我的每一项科学成就几乎都是受音乐的启发而做出的。达尔文常常去礼拜堂听赞美诗,他说:听美好、悦耳的音乐常使我兴奋地思考我正研究的问题。化学家纽兰兹受音阶的启示发现了原子递增规律——每隔八个元素就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出现,从而创造了“八音律”表。我国东汉的张衡不仅在天文学、数学上成就巨大,同时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二京赋》颇负盛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他热爱音乐,艺术启发了他的思维。艺术之所以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是因为它的音乐语言极富有感染力。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有这样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原苏联著名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音乐做了更精辟的论述,他说:在影响青年心灵的手段

中,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

回顾历史,反省现实,《零点项目》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启示,是把艺术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以实现科学与艺术的整合教育。艺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从它身上能够看到一个国家的面貌和民族的素质。大凡世界上民族素质较高的国家都非常重视艺术教育。

李岚清副总理曾对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及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深邃的阐述,指出:“美育(含艺术教育,下同),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合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高度重视美育,都应把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主要目标。”艺术教育为更好地开发人类的心理和智力潜能,培养高素质人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但是在目前我国教育对《零点项目》研究的意义,特别是该项目关于艺术思维的规律、艺术教育对人的智能及其结构的影响等理论,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还没有把艺术教育视为与科学教育同等重要。这是认识上的错位,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滞后性。法国作家福拜楼说: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李政道认为下一个世纪就是两者会合的顶峰。为此,对素质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整合教育,是先进教育思想的伟大体现,进行素质教育必须加强艺术教育,应引起广泛高度的重视,并认真付诸实施。

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

编者按:日前,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和海南省教育厅联合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通气会。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和总结。王文湛在3月12日的讲话中主要讲了以下问题:一、要充分认识当前基础教育大好形势,认真总结“八五”的工作;二、关于“九五”规划和1996年基础教育工作;三、关于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四、关于制止中小学校乱收费和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本报现将其中的第三个问题和关于制止中小学校乱收费和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详见本期第二版)摘要发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深刻的变革,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应试教育?现在讨论得都很多,当然看法也不尽一致,但对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重点不是给它下定义、内涵,重点是如何贯彻、如何落实。尽管在定义上、概念上可能有不同看法,但贯彻落实上我觉得大家是一致的。这次《纲要》提出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我觉得由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改为提高全民素质,这是对教育目的、教育功能认识上的一次深化。科学文化只是素质的一个方面,不是它的全部。教育除有文化功能外,还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育人功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多年来许多部门、许多学校,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针,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医考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它的核心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教育。应试教育的危害一是教育的对象只面向少数;二是应试教育的内容只注重智育,忽视了德、体、美、劳诸方面,忽视了实践和动手能力、影响了人才的成长;三是应试教育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违背了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规律。素质教育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彻底摒弃了片面的应试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审美打了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但也须弄清楚,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应试教育在历史中也有过积极作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也不要完全对立起来,应试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成份,素质教育也不排除考试和选拔。在一个学校里,或许既有应试教育的成份,也有素质教育的成份,很难截然分开。素质教育则基础教育更为重要,但其它教育也要落实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也要实现素质教育,不能理解为只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但是基础教育在这方面肩负的任务更为重大。

在落实素质教育宗旨方面,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加强德育,素质教育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的一种倾向就仅是教会他们的学习,而忽视教会他们怎样做人,造成了一些中小学生的不爱劳动、缺乏社会公德的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校、家庭、社会一定要重视德育,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公民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还要特别重视法制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这既是育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适应法制逐渐健全的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生活、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办好幼儿教育,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一些好的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从幼儿时期培养起,从娃娃抓起。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中小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宗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目前学校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当从配备师资、开足课时、解决必要的场地、器材等方面大力加强,社会和有关方面也应当给予支持。

我想在这里对劳动教育说几句,在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江总书记同志有个重要讲话,特别强调劳动教育,把它提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个根本问题,而且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党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方面是有成就、有经验的,当然在一定时期里的工作中还是有缺点的。文革以后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重视不够,所以在这次人代会上江总书记同志又特别强调了德育和劳动教育。我们中学开有劳动技术课,既有劳动,又有技术,不要用技术来代替劳动。素质教育不同于英才教育,不能将极少数儿童、超常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混同,用超常儿童的标准来要求全体儿童。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义务教育。基础教育主要是个普及教育,是面向全体儿童少年的教育,不要过份渲染超常儿童、超常教育,不要往这方面引导,过份渲染超常儿童、宣传英才教育,采取拔苗助长的办法去追求所谓超常发展,是不可取的。

如果经过“九五”期间的努力,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我国的基础教育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面向世界,将为我国下一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工作中,一项更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教学领域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仍然看到,在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领域里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书本知识,轻实践活动。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加重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办好基础教育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要明确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中要为人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包括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包括了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现代文明的意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包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这都是我们基础教育的任务,也都是对青少年的素质的要求,这些素质都不是靠题海战术所能培养出来。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只是围绕着升学转,把学生引入到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歧途,就不可能为造就一代跨世纪人才打好基础。所以我们要广泛宣传这一观念,使全社会都形成共识,支持基础教育搞好教育教学的改革。

其次要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内容。现在我们的教材总的来讲还是偏多、偏剩,理论比较多,与生活与实际联系得不够,要删减陈旧.繁琐的教学内容,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到底教材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教材不可避免要传授知识。但是否仅此目的,我们到英国、日本进行过考察,他们中小学教材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给学生方法。

第三是要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善于思维,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是我们教法改革的关键。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允许标新立异,要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老师不能用同一个模式教学,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老师还要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在有条件的地方要运用电化教学或远距离教学的手段。总之是希望我们用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育质量,减轻负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要改革教育的评价制度和方法。现行的考试升学制度严重地影响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要下决心改变这种面貌。现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高考、中考。国家教委提出要加快加大改革,但具体怎么改,现在还未找到一个具体的好的办法,中考也是如此,请各地很好地研究,在局部的地方可以开展试验,成功了推广,失败了没关系,因是局部,但在全国推广要慎重。大连中考的做法是,把重点高中40%的指标按在校生人数分配到初中去,然后保送,但保送本学区的初中生,择校从别的学区来的不保送,这就有利于办好所有学校。已经搞了3年,效果不错。

第五要改变现行的学校建制。九连义务教育,包括我们的课程、管理,都是义务教育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要采取稳妥的办法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学校建制的改革。初中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可以和小学直接衔接,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积极地试行九年一贯制。然后有条件的城乡也可实行重点中学只办高中,这样一方面发挥重点高中的功能和效益,一方面减少升入初中的升学竞争。

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我校依据农村小学的特点,就构建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做了一些尝试。

一、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因此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我校依据系统论原理,对现有课程进行了改革。

在课程内容改革上,我们做到了“两个充实”。

首先是充实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劳动教育是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小学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加大了劳动教育在课程结构中的比重,从一年级始每周开设l节劳动课,四年级以后将劳动课增至2节。在劳动课内容上除了教委颁行的教材外,增补了本地农业常识(水稻、小麦种植、禽畜鱼蚌养殖),工业常识(机械、电器的简单原理),生活服务常识(缝纫、烹妊、家电使用维修)以及花木培植等常识。还增加了劳动实践基地,在班内设置了“生物角”,把“大自然”引进教室,随着季节变化、农事更迭,配合教材内容,在教室里培植花卉、饲养鱼虾、做种子发芽小实验;在校内开辟“小实验园地”,让学生参与种植四季瓜果蔬菜,搞栽培实验;在家里开辟种植园、饲养场。这一系列的基地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

其次是充实了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我们把先进的教育内容充实到课程中去,体现课程的时代要求。我校除开设英语、微机课外,还开设了心理辅导课,依据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学会竞争,使其成为心理健康、意志坚强、能承受挫折,适应未来社会的优秀公民。

在课程形式的改革上,我们做到“四个结合”。即“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长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形成了多向立体型课程结构模式。首先,我们优化学科课程,强化语数等工具性核心学科,扎扎实实地打好学生读、写、算的基础。其次,强化活动课程,从学生兴趣出发,我校开展了系列化的课外活动,包括系列班队主题活动、系列体育锻炼活动、系列科技文体活动、系列兴趣小组活动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第三,优化了环境课程。我们充分发挥环境课程的导向、约束、激励、审美的育人功能,优化班级、校园和社区环境,使之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第四,开设综合课程,合并地理、历史等科目开设“社会课”,并有重点地选择与学生有密切关系的如交往、礼仪、法制、人口、科技动态等知识充实到“社会课”中。第五,设置微型课程。这类课程周期较短,授课周期短则两三周,长则一两个月,便于新内容随时纳入课程体系。如我校开设的人口教育、礼仪教育、卫生保健、生活指导等课程都以这种形式安排。

二、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我校通过改革课65 7堂教学的内容、方式及组织形式,改革考试方法来实现教学程的优化。

1.改革课堂结构,要求教师因材而异、因文求法设计教过程。在教学中处理好主导与主体、教法和学法、反馈和控的关系,把课上得实、活、精、新。在实践中对“导练型“导学型”、“操作型”及“单元组合型”等多种课型结构进行索。

2.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中引进“复式”教学方法,在单班对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区别施教,进行“分层递进”教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指导、分层作业、分评价,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尝到跳跳摘果子的成功喜悦。

3.学习乐学论方法,探讨“情知教学”。我校对课堂教学要求上求“实”、训练上求“活”、方法上求“趣”,使学生学有趣、有情、有味。老师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强化刺激认知段(如表扬、激励、竞争),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互促进,共同发展。

4.重视学法。使学生做到既“学会”,又“会学”,并由生的“学法”决定教师的“教法”,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材为材,变教参为学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改革考试方式,完善评价功能。评价是牵动教育全面。k导向性的一根杠杆,考什么,怎么考制约着教师教什么,怎教。我校取消了期中考试,实行单元目标检测。各学科按照校制定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试点进行随堂测试,或分散在课堂提问、练习作业中,减轻生对考试的心理负担与学业负担。考试方法采用口试、笔试、操作三结合,增大口试、操作比重。除语数仍采用百分制外,其它学科一律以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对考查不合格者,还给予一次补考机会。学校还改革评优制度,不仅设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奖”,还设立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特长奖”,助人为乐的“雷锋奖”,优秀小干部的“金童奖”,文艺才能突出者的“百花奖”,体育竞赛创记录的“雄鹰奖”,科技活动有创造才干的“智慧奖”以及读书读报知识广的“博览奖”等等,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和特长,使他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素质教育效益观的内容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到现行教育体制同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教育仍未摆脱自我封闭模式,基础教育长期为单纯追求升学率所困扰。面向21世纪,教育观念必须改变,基础教育必须选择集约的、内涵的、效益的发展方式。效益应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中心。我们应把对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影响作为衡量学校效益的标准。这也是素质教育观的主要依据。素质教育效益观包括以下内容:1.素质教育追求整体高效益。使教育于个人、于社会真正有益,效益标准是全面的,不仅看产出与投入的比例,还看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重视受教育者各方面的素质与时代特征的联系。2.素质教育追求的是深刻而普遍的社会效益。这种效益既有物质方面的经济效益,又有精神方面的教育。3.素质教育追求对人的终身发展的效益。强调给予学生的是对其一生最有价值的东西。4.素质教育追求长远效益、全局效益。把眼光投向未来,致力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长治久安,避免只看局部的短期行为。

素质教育与课程设计

近年来,从国家教委有关领导到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都把素质教育当作转变教育观念,实施跨世纪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来抓。什么是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的解释是:“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所以,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义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从这个解释看,素质教育主要是相对普通教育而提出的,那么,在实际上,职业教育是否完全达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了呢?就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言,我认为至少还有如下数种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现象存在。

一、目前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诸种现象

1.违背职业教育的初衷,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的职业教育多是脱胎于普通教育。社会、家长和教育部门的某些同志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要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带有普通教育的思维模式。在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设计编排,教学手段方法的采用上,这一问题暴露得尤其突出。以教学行政班为单位的课堂教学形式仍是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授课的主要方式。对于不同基础、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基本上是按同样的要求进行测试评估(如会考、统考等)。使得部分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几乎丧失了学习职业技术的兴趣和信心。近年来,由于职教体系的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职高毕业生也有了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机会。部分职业学校领导竞把指导学生升学当作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严重地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把高职考试当成高考第二战场。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国家教委领导所担心的“第二座升学独木桥”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2.片面理解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上述现象相对应的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学校片面理解职业学校的实践性,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在课程安排时则有点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而不是按教育规律和学生的长期利益出发来考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因为暂时能够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而被企业所接受,日久之后,由于学生所学的知识没有完整的体系,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缺乏接受再教育的能力,势必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3.在课程设计上,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许多职业学校的课程设计中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甚至没有选修课);科技理工应用知识类多,人文知识类少;认知类多,培养能力类少的“三多三少”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普通学校培养的学生基本上是同一种模式。很难适应企业对员工的技能操作方面的要求,也使学生很难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课程是学校教学的基础,是学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实施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教育与训练内容、范围及其安排的总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各种课程的进行来实现的。所以,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程模式为依托。这个新的课程模式应该为适应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以培养中等应用型、操作型的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为目标,以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为基点,以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形成基础宽厚、后劲较足,结构合理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理论,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兼有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双重功能的课程模式。

综观国内外各种课程模式,可以发现它们具有下列共性:①目标明确;②能力本位;③达标培训;④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⑤强调个别化教学。学习这些先进的课程改革经验,对我们的课程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课程设计改革与加强素质教育以我校为例,这些年来,我校通过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连续5年,本校毕业生当年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1.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提高素质的教育——在全校开设了外语、电脑、职业道德、音乐、美术、普通话、形体训练、礼节礼貌等课程。这些课程全部被纳入课程表,并明确了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考的要求。

2.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特长——打破专业和年级界限,在全校范围开设28个自由选修课;体育课实施基础课与特长课相结合的办法。

为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特长和兴趣爱好,落实“能力本位”和“技能核心”的方向,从九六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始,我们改革了全校活动课的安排。每星期五的下午,全校有500余名的学生打破专业、年级和班级的界限,按自由选修原则,参加家电维修、机械加工、航模电子、音美书画、武术健美等28个活动组的活动。这一改革既发挥了教师之所长,也满足了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另外,我校对体育课安排也作了改革,将两节体育课中的一节作为体能达标教学,另一节则按自由选修的原则,参加六个专项组的学习和训练。

3、提倡一专多能,部分专业进行“学分制和多证制”及“集群式模块课程”试点。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具有更多的专业技能,达到一专多能和多能一专的目的,我们从1996年开始,在外贸日语专业试行“学分制和多证制”教学管理模式。允许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免修、免听和部分免听部分必修课程,利用这些时间去选修自己所喜欢的其它专业和课程。在保险营销专业,试行“集群式模块课程”。这两项改革的一个共性,就是要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一张文凭,一把证书”的目的。

4.教学手段现代化,重视电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课程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改进。学校迁入新校舍之后,又添置了许多新的设施设备。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设施设备为教学现代化服务,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四十五分钟的效率,成为我们的又一课题。为此,学校成立了“电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进行研究,我们到上海、江苏等职教改革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并且组织较有经验的教师进行教学示范。目前,全校已形成了一股争相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热潮。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对当前关于素质教育问题讨论的思考

近年来,针对我国教育的现状,在部分教育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中展开了一场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讨论。素质教育倡导者指出,在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存在着片面性,而素质教育的实施则为克服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片面性提出了正确的方向和途径。因此,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笔者对其关于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素质教育的提法则持有不同的看法。所谓“素质教育”的提法是不科学、不恰当的,而应以“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为宜。

第一,纵观素质教育倡导者的主张,我们不难发现,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新思想、新观点,而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的解释和重复。

所谓素质,乃是人们的先天自然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的“合金”,即人们的一系列自然特点、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征的有机结合。由此点出发,素质教育倡导者认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者认为,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立场、观点、信仰问题,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基础知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思想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问题,目的是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生,使其善于从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之中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道德素质教育主要是解决品德行为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我们知道,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中的政治教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阶级观点教育、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思想教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道德教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很显然,素质教育倡导所谓的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德育。

素质教育倡导者认为,专业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既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又具有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我们知道,智育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方面的教痛,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其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很清楚,素质教育倡导者所谓的专业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智育。

素质教育倡导者认为,身体素质教育就是在先天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使他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各个系统都在和谐统一之中获得发展;心理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即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因素品质。我们知道。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培养运动能力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的教育,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和卫生保健两个部分。在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有体育基本知识、锻炼身体的技能和习惯,为国家发现、选拔和培养体育人才。卫生保健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环境卫生、教学卫生、作息生活卫生、饮食卫

生、校舍和设备卫生、健康检查和疾病防治、卫生教育、心理保健教育。其中,心理保健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乐观、欢欣等良好的心理状态,防止和克服消极的心理状态以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使身体和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很明日,素质教育倡导者所谓的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体育。

第二,素质教育倡导者对素质教育的内容的界定、相对于全面发展教育而言,是不全面、不完善的,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全面发展教育是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部分组成的。而在素质教育倡导者看来,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已组成了完整的素质结构,并认为在这个结构中,身体素质是基础、是前提;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是统帅、是方向;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是必要条件;心理素质是内部依据。在这里不难发现,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六个方面实际上仅仅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德育、智育、体育三部分,而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却没有体现出来。在此笔者认为,相对于全面发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倡导者对素质教育的内容的界定是不全面、不完善的。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所说的美育,就是指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与其它各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其融化于德育之中,就会增添高尚之美,有利于学生情操的培养;将其融化于智育之中,就会增添理智之美。用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将其融化于体育之中,就会增添健壮之美,有利于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将其融化于劳动技术教育之中,会增添灵巧之美,有利于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激发。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学生实行劳动技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道德品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文化科学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和才能的发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其将来从事职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看来,在对学生所实施的教育中,如果忽视了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我们就有充分理由说这种教育是片面的、不可取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的。而素质教育倡导者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因此,笔者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在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上,素质教育倡导者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究竟是什么关系,素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平列的第“六育”呢?或素质教育是其它“五育”的总括呢?对此,素质教育倡导者指出,素质教育当然不是与其它“五育”平列的第“六育”,而是“五育”的总括。理由是“五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五育”归根结底都是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五条途径。

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五育归根结底都是素质教育”的论断成立的话,那么对“全面发展教育”又该作怎样的解释?是不是说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同概念?可是,素质教育倡导者还曾指出:只有把全面发展落实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只有把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从这里我们则看到,素质教育倡导者似乎又不认为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是同一概念,这岂不自相矛盾了?

从对素质教育倡导者的有关论点的考察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和全国发展教育实质上是一个问题,全面发展教育是从总体上把握人的培养和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体现(体现的还不全面、完善)。因此,笔者认为既然二者从根本上是一个问题,而且“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和意识早已深入人心,为人们所认同,那就没有必要用一个新的名词来取代它。不然,在理论上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建树且不言,在学校教育的实践中也极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这就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的的健康发展。

当然,我们虽不赞同“素质教育”的提法,并不是说这场讨论就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事实上,在这场讨论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是很有见地的。过去,我们有一种很流行的提法,叫思想政治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在这场讨论中,素质教育倡导者明确提出要把政治、思想、道德等主面的教育区别地加以对待,如对学生中发生的种种问题,是思想的就不能说成是政治的,是道德的就不能说成是思想的,更不能说成是政治的。并指出,如果混淆了问题的界限,就会使教育失去针对性,造成教育的失误。此外,在讨论中,素质教育倡导者还把心理素质作为一个单独问题提了出来,认为长期以来我们根本不谈心理素质,更不进行此方面的教育,其结果是通过教育培养起来的品质很不牢固、很不可靠。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重视学主

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些问题的提出,符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有其现实意义,这一点是应该予以肯定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关于全国发展教育问题,我们已探讨了若干年。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现已得出了一个基本的、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但对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如何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尚未找到一个公认的答案。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着重探讨一下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这才是我们所应做的事。这无论是对我国教育理论的完善,还是对于学校教育实践的指导,都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

素质教育与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改革

一、从教育的动态发展观看“素质教育”

近几年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要使这—转轨顺利实现,必须视教学改革为基本途径。素质教育应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的培养与教育,是集上述各种素质的开发、培养和训练于一体的整体性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静态描述。从教育过程实施的动态发展以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较的意义上看,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审美的、劳动等方面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为全面的索养,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提高,使发展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态势。对素质教育内涵所作的静态和动态双重意义上的把握,可以看到围绕素质教育的实施所进行的教学改革的总精髓,就是要使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新体系能够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的较为全面的发展。在这里,主动学习是手段,全面发展是目标,生动活泼是发展的外显特征。

二、当前教学改革必须作出新的调整

主要包括:1.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2.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并重;5.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并重;6.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此外,还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的形成与品德培养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并重等。

三、进行整体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教学改革必须适时地向整体性和综合性改革推进,并制定改革的对策。具体应抓住以下两个主要问题:1.运用整体性观点,进行教材、教法、学法、考试、教学环境等的全面改革,要使各种教学因素有机地统一协调起来,形成最佳的组合。2.提高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的可操作性。改革和实验中必须抓住教学系统中有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具体的、实质性问题进行实实在在的变革和调整。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建设好校长队伍和教师队伍

办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要靠广大教师,要靠教师的领班人——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即在一定的外部条件如校舍、设备、教材、资金投入、师资、教育方针政策各方面的条件具备以后,校长便是决定的因素,这是因为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管理考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实施素质教育需要许多好校长。他们要对人民教育事业无艰忠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他们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他们要有科学的教育管理能力和方法;他们要有公正廉洁的品质;他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我国中小学有80多万所,中小

学校长是一支百万大军,重视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是中小学转向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举。

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要领先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这支教师队伍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教师应当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这里,我想强调的还是每个教师都要学点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怎样通过教育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在所有的行业之中,教育这个行业最需要科学,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只有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才能促进儿童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老师对学生冷漠、粗暴、不公正,会伤害幼小纯洁的心灵,过重的课业负担和不适当的奖励与惩罚,会迫使孩子们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爱学生是首要的,现在滥用惩罚手段的事例很多。在某地学生投诉中、体罚、变相体罚比例达15%。轻则训斥、罚站、罚跪,重则毒打。现在则是罚款成风,什么都罚款,迟到、旷课罚款,违纪罚款,考分低也罚款。罚款也引进到教学管理之中,某地学校明文规定考试不及格罚款,这是极其错误的。我认为上海南市区的办法很好,评估标准规定,如果有体罚、变相体罚的是要扣分的。惩罚当然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目前还不能废止,但体罚、变相体罚一定要废止。惩罚当然也是一种教育手段,目前还不能废止,但体罚、变相体罚一定要废止。惩罚也是有学问的。孩子们看蚂蚁、养蚯蚓,父母见了非打即骂,这种惩罚把孩子非常宝贵的好奇心、求知欲打没了。这是愚蠢的惩罚。也有高明的惩罚: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约翰·詹姆士·麦克劳德的作品。麦好奇,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杀了一只狗,这只狗恰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麦以惩罚,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博物馆收藏的。麦后来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得益于校长对他小时候好奇心的保护和引导。麦和医学家班廷一起发明了治疗当时不治之症——糖尿病的新方法,这就是胰岛素治疗法。他们因此而获1993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与惩罚相反,奖励也是一种教育手殷,奖励是对行为的积极的强化,它可以起到保持已经获得的行为和促进新行为的获得的作用。在教师或家长中大量存在的一种情况是对孩子奖励不当,即对不该发生的行为进行了奖励;另一种情况是奖励遗漏,即对期望的行为没有给予奖励。现在的新情况是以钱奖分,甚至是重金奖分,发展下去,遗患无穷。

还有对孩子的保护问题,孩子幼小,当然需要保护,正因为如此,国家立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但现在许当家长对孩子是过度保护。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怕饿着,怕累着。但应当保护的,却没有给予必要的保护。比如常常看到表扬小孩救火的报道。小孩子救火,品质当然好,但不能提倡。国家教委与公安部为此专门下了文件

。救火是小孩力所不及的事,他们年纪小,还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哪些方面应当给予必要保护,哪些方面不应过度保护,这是教育工作者们应研究的问题。其实磕磕碰碰是小孩子成长过程中必要的“营养素”,在这方面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在另一方面,社会保护、文化保护、心理健康保护意识又需要加强。现在在防止影视及广告的负面影响,防止不良文化现象的影响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保护措施。

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永远与学生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一种永远年轻的职业。吕志范老师说,教师职业需要你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信实的眼睛;永远操着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语言,永远想着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这句话讲得非常好。

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要求是公正,是可以信赖的。所以教师应有最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应一视同仁。

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先告诉大家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1.60元夺去了一个小学生的生命。某村委会决定,为提高小学升学率,实行考试不及格的要罚款的制度。一个学生因缴不出1.60元罚款,被拒绝参加第二次考试,结果,喝农药自杀了。这是片面用考试分数、用升学率评价学校结下的又一恶果。血的教训再一次呼唤高考制度的改革,呼唤高考多样化,同时也呼唤基础教育阶段要建立自身的科学的评价制度。要下决心进行探索,不搞出一套科学的、正确的、完善的办法来,实施素质教育还会遇到严重障碍。实施素质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套好教材,还要有一个适合素质教育需要的科学的评价制度。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湖南汨罗市,上海南市区、嘉定区,广东广州市,江苏江阴市等地在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方面已经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索,已经有了初步成果。根据完善办学条件,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和使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确定评价项目,在评介中增加了音、体、美、劳方面的权重,增强了外部环境的权重,使之能形成一定的导向机制,这种探索是十分可贵的。特别是汨罗市还有一个对党政干部评价的制度,非常好,汨罗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督导室三家发文:评价乡镇、村的党政干部政绩时,按教育地位、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尊师重教等方面来评分。这些经验都很好,今后要逐步建立一批实验县,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要抓1——2个点,作为素质教育实验点,包括建立素质教育评价制度,积极开展试验。以后要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这方面的经验。“九五”期间,连续抓五年,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就会由无到有,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并形成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文为柳斌同志1996年6月27日在全国的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汨罗研讨会上的讲话节录)

实施“六优工程”推进素质教育

一、优化教育思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前提。

二、优化教育环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这要求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并建立区域推进机制,将素质教育纳入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三、优化招生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四、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五、优化评价体系(包括对学校、学生及校长、教师的评价的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六、优化师资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

试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换

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近年来国内教育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实践中,在普通教育领域内,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验。要“应试”为“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之必然。然而,怎样认识与完成这种基础教育职能的转换,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恢复和振兴,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新型人才。重视科技、人才与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追求知识、渴望成才,成了每个青少年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基础建设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是,由于社会变革时期,我国教育

的特殊职能和作用,加上一些社会原因,也给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社会上的“文凭热”.“学历主义”的思潮,将基础教育完全纳人升学的轨道,社会、家庭、学生视进高等院校为唯一的成才之路。这样,一方面加剧了高校的升学竞争,另一方面,其直接后果便是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错误倾向的出现,造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侨”的局面。从心理上给教师以及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基础教育变成升学教育,普通中学变成了“升学工厂”,它不仅阻碍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损害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在升学教育的指挥棒下,过早专业化与片面发展,造成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的严重缺陷。改革势在必行。1991年李鹏总理在“八五计划和十还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要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是基础,是关键。因此,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改“升学工厂”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基地,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这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人的素质具有两种内涵,一是素质的生物性,它是个人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也叫作遗传素质;另一则是素质的社会性,它包括人的个性心理品质与知识能力结构两个后面,后映着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历史积淀中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两者之中,人的生物素质成为个人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社会素质则为人的发展提供知识和观念上的规范和指导。两者从内外两个层次构成了人的整体素质。由此,可以将素质教育定义为: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依照教章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通过青少年自身主动积极的实践活动,培养起青少年以生物素质为基础的合理的整体素质结构的教育。素质教育既包括对青少年生理、心理,也包括知识与道德.智力与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概念。

素质教育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

素质的社会性,决定了它必然反映一定社会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也是素质教育产生的重要动因。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每一进步都会不断给人的素质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这种要求又必然通过教育这一有效途径而得以实施。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便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这一要求。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学校教育的过程,其实质便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既包括科学文化的个体社会化,也包括思想品质的个体社会化。处在身心迅速成长期中的青少年,能否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有效地完成上述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有限的期空范围内高效地掌握人类几千年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实施何种教育。

提出素质教育,是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迫切呼唤。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会给基础教育的原有观念带来深刻的变化,也给基础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不仅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起学生合理的素质结构,改变片面的人才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教育目的与社会需要的统一,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首先,要明确教育目的,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1986年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使儿童、少

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在一段时期内,在对教育目的的认识上产生了严重背离的现象,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相联系的应试教育成了目前基础教育中的主要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使学校在办学方向上出现了偏离,也使多数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尽管几年来,教育领域内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思想进行了严厉批评,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然而其收效甚微,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教育观念上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而将思想集中于诸如智能素质、创新意识、科技精神、经济观念等单一素质与观念的改变。素质教育的提出,克服了这种缺陷,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带来教育观念的改变,也带来人才观念的更新。素质教育以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建立合理的人才素质结构作为核心和基础,它将促使人们对于基础教育职能的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任务。

其次,冲破旧思想,建立以素质发展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特殊产物。这一点,可以从对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中看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对教育的过高过热的期望值以及片面的人才观念。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给学校工作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十年“文革”更使教育完全成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粉碎“四人帮”以来,教育百废待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使我们看看了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上的巨大差距,看到了我国教育落后的严重局面;重视教育、振兴科技,便成为国人的共识。学校教育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全社会逐渐形成一种以追求高学历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学校被视为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又沉渣泛起,成为许多人的普遍心态。这一切将基础教育纳入了一个错误的轨道。一方面,社会将基础教育简单地看作升学教育,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包括社会舆论也以升学率的高低来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提高升学率也就自然成了学校办学、教师工作的唯一目标。在这样的外围条件下,学校办学方向的偏离,也就不足为怪了。不可否认,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短短十年多,基础教育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然而它相对于整个基础教育培养的沉重而言毕竟是少数。为了少数而毁了多数,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不言自明。其次,我国人口多,就业机会相对少,而高校在就职上的优越性就成为吸引学生为之奋斗的诱人条件。学生、家长将升入高校作为谋了铁饭碗和优越生活条件的重要跳板。我国高等学校存在的“官本位”,以及在分配制度上的统分统包,都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内部心理动因。由此可见,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从学校内部进行改革,也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形成偏向的深刻的历史背景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要科学认识教育对社会对人的发展的作用。改变基础教育的单一结构,形成科学的人才观。同时,要切实改变现有的对基础教育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体现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质量的评价建立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以促使学校双重职能的发挥。

第三,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工程,要完成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必须对基础教育进行全面改革。这种改革涉及到基础教育的诸方面。如教育体制、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针对目前的实际,除了加强教育目标管理,确立科学系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之外,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便是建立一套以素质教育发展为中心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现行中小学课程体系,是我国特定的发展阶段,为适应升学为主的课程体系,其内容已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人所提出的要求。它集中表现在内容单一,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缺乏知识性。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就是要在基础教育中,自始至终贯彻对学生素质的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地发展。素质的特性决定了素质教育应该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仅涉及学生的身体,也包括学生的心理品质与知识智能结构。以学生的遗传素质为基础,在学校教育中,培养起学生稳定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情感素质,促使学生的智力与体力的充分和自由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必由途径。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考虑知识的全面性、基础性和系统性。学生的素质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过程,基础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扭转学生学习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其次,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控制课程中的潜在因素,发挥隐形课程的作用。在学科内容的选择上、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再次,便是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同生产劳动密切结合。这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唯一途径,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方法。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不均衡。因此,基础教育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和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材体系,充分联系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利于学生的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更好地完成基础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批的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职能。

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转变基础教育职能。既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迫切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试论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应顺应潮流,使思想政治课教学从过去只注重理论灌输的应试教育转变到以突出人的主体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上来。情感在素质教育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中居于重要位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力图从情感的本质、特征等入手,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对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以期同行指正。

一、情感的本质及其特征

情感是人的心理状态,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的一种反映。我们知道,人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水平、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相联系,有的则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光有客观事物的作用,尚不足以激起情感,只有当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处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使情感产生;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们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一般说来,凡是与人的需要相符合,并能使人得到满足的事物,人们就对它产生肯定、积极的态度,因而相应地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感,如满意、愉快、喜爱等。反之,凡是与人的需要不相符合、不能使人得到满足的事物,人们就会对它产生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不满意、悲哀、厌恶等。

人的情感具有许多有别于其他心理活动的特征,最重要的特征是:

第一,情感的两极性。人的任何一种情感都可以找到另外一种和它在性质上恰好相反的情感。如,满意与不满意、欢乐与悲伤、热爱与憎恨等,这就是情感的两极性。

第二,情感的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例如,在具有快乐气氛的情境

中,一个人就会产生快乐感;在具有悲哀气氛的情境中,一个人就会产生悲哀感,这就是情感的情境性。因此,触“境”往往能生“情”。

第三,情感的感染性。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他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同样,别人的情感也可以感染自己,使自己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感染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感共鸣。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情感的必要性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是不可能把课上得成功的。

纵观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活跃热烈,学生精神焕发;有的教师上课,课堂冷冷清清,学生无精打采。为什么同样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课,学生学习情绪会迥然不同呢?这就是教师是否重视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的结果。究其原因来讲,则是一些政治教师对政治课教学中是否存在着情感教育的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政治课的威力来源于理论本身,只要依靠理性认识的优势,发挥逻辑推导的力量,就能达到发展智力,提高思想觉悟的目的。相反,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上做文章,会冲淡政治课的理性色彩,降低认识水平。实际上,一堂好的思想政治课,不但是充分的说理课,也是充沛的情感表达课。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饱满的政治热情,通过富有感情的表达和各种艺术手段,把课文内所包含的“情”,深刻地传递给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双方的共鸣,使授课情理交融、相得益彰,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之所以必要,这是因为:

第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学中必须要有情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新颁布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课既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课,不能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等同,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不能与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等同,它是一门德育与智育相统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的课程。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育人工作。

人们知道,做一名好教师难,做一名好思想政治课教师更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育人是比教书更难。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其主要工作恰恰是育人,即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借助于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等情感,从而达到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完成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育人的任务。

第二,思想政治课课程自身的内容决定了教学离不开情

从整个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看,无论是初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社会发展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还是高中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常识,都渗透着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初一的“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以祖国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等,充满着深

厚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再比如经济学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剩余价值的学说,它不仅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血淋淋的剥削,而且包含着革命导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仇恨和对工人阶级的深深同情。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这种浓厚的感情色彩和感情倾向,说明了政治课教师讲课不仅要把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把内容本身所具有的阶级感情移植给学生,使学生从教师的情感流露中感受到应该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鄙视什么;表彰什么,批评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内涵,保证教学效果。也只有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获得情感上的体验,才能产生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的强烈愿望,政治课也才有生命力。

第三,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必须要有情

当代的中学生,见识比较广,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他们的感情也比较丰富。另一方面,由于青年人经验不足,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和深刻性不强,往往易冲动或激动。这些特点对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教育对象情感的丰富和对情感的需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动之以情以满足学生对情感的渴望,使教学不仅是师生间追求真理的同频共振,而且也是情绪生活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学生情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又使教师最容易从情感上找到教育的切入点。因此,只要教师始终把情感的传递作为教学的重要因素,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稳定的、高尚的情感就会逐步建立起来。可见,教学内容的进展和师生感情的交流是不可分的,是水乳交融的,学生最忌政治课教师高喊政治口号、毫无表情地空洞说教。

此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在教学目的上,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如数学课人们不会怀疑1+l是否等于2,但是,思想政治课讲到为人民服务这一现实问题,讲到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这一未来的问题时,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入情感,并把它与科学性结合起来,以影响学生的情感,从而使师生心灵呼应、情感共鸣,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越,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信念。

三、情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由于畏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这说明情感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也揭示出;情感是心理之“车”的发动机和能源,离开了人的情感,教师讲不好课,学生学习的心理之“车”也不能驰骋。情感的这种动力功能虽然如此重要,但常常会被人们忘却。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德格兰所说:当我们的教育完全是一种智力或认知经验时,我们常常相信情绪和情感在课堂里是不占位置的,但是现在占压倒优势的迹象是生活中的感情方面——情绪和情感——不能被排除。同样,当思想政治课只是被看作升学考试拿分的工具时,人们是来不及也不可能去研究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的。在思想政治课“三位一体”(即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教学任务重新被强调,1994年以来新的高考制度(理科学生高考不考政治)的实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开始实质性进展的时候,运用情感进行教学的作用就更加显示出来了。

第一,情感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密切联系着,可以说,积极的情感是兴趣浓厚的增进剂。因为情感积极,能够增加兴趣的广泛性,使人接受刺激的来源增多,建立和沟通多种记忆的渠道,获得丰富的知识。情感积极,能够促进兴

趣的深刻性,使学生变得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多种记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情感积极,还能够保持兴趣的稳定性,使人们的记忆痕迹巩固持久,知识宝库日趋丰富。所以历代的教育家、科学家对兴趣与情感的关系都有许多深刻的论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这些话不仅揭示了兴趣与情感的关系,而且也说明了教学中重视情感,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如一位教师在上初一政治“伟大的祖国”时,首先挂上彩色大幅“祖国地形图”,并让学生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聆听这优美深情的歌声,学生一下子显得精神振奋,有的随声轻唱起来。之后,教师指着地图充满深情地讲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漫长的华夏文明,有纵横万里辽阔的神州大地,巍巍群山,滚滚江河,加上像翠玉,像珍珠一样的湖泊,装点着祖国锦绣大地,壮丽的自然风光映出了祖国母亲秀美的丰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深化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的讲述,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心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位教师在讲“祖国贫穷受辱,人民备受奴役”时,伴随悲壮的音乐,以演讲的形式概述了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特别讲了圆明园的劫难和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然后又让学生听了歌曲《松花江上》,学生一个个表情严肃,热泪盈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深刻体会到没有祖国的独立富强,就没有个人的一切。实践证明,在许多情况下,利用情感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启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政治课的学习之中。

第二,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之一。科学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科学知识,能力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思想政治课中的科学知识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知识。它具有理论性、概括性强的特点,这对中学生来说较抽象难懂,有一定难度,如:“商品”、“货币”、“物质”等概念。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呢?实践证明,利用情感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人的认识是一个有多种成份参与的复杂过程,在这中间,情感作为主体非理性因素的一个方面和主体的理性因素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不能把认识过程仅仅归为理性思维的过程,应该看到情感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它对人的认识活动起鼓动和激发作用。

首先,情感是认识活动的直接动力,是认识活动的契机。恩格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经过思考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并不是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而是要受特定的情感支配的。没有认识活动之前的情感激化和渲染,就谈不上认识活动的开展。

其次,情感在认识过程中还起催化剂的作用。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并非一帆风顺的、直线型的,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须走许多弯路。那么,靠什么来支撑认识主体在认识过程中顽强地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认识目的?只有靠情感意志。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科学热情、在科学境遇中情绪低落、意志颓废的人会有什么建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在政治课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利用情感的这种动力和催化作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培育学生饱满的政治热情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智力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