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各地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部分)

2015年各地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部分)

三月,冰河解冻,春暖花开,冬季残留的那一点冷在春的怀抱里渐渐消磨,一年之始,从学习开始,从工作开始,从计划、目标开始。为进一步明确全年工作目标,有效推动2015年卫生工作重点,近日,各地纷纷召开2015年卫生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汇报会,并全面部署2015年当地卫生工作重点。在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各地的建设中又有怎样的侧重点?笔者根据会议内容对2015年各地卫生工作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点进行了汇总。(排名不分先后) 山西:医改向纵深发展

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5年底前在全省119个县(市、区)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所有参与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科学调整服务价格,建立新的补偿机制。

另外,还要加大支付方式改革力度,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扩大分级诊疗试点,逐步形成全省分级诊疗格局。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网络化互联互通,推进医疗信息系统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

河北: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制定开展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结核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的办法,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引导患者理性就医,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通过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对口支援、多点执业等形式,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稳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建立完善省市两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远程医疗、分时段预约诊疗等信息惠民项目,以信息化手段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积极推进“金人工程”项目。建立健全人口健康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组织开展培训,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和技术防范水平。

广东省: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抓好八方面工作

2015年广东省要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要强化政府在提供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确立“巩固广州医疗高地、优化珠三角、提升东西北”的发展战略,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二是要推动医改纵深发展,构建更加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要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社会办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等各项改革任务上下工夫。三是要强化综合管理服务,促进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落实。着力跟踪“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基层计划生育基础性工作、计划生育家庭民生建设、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强公共卫生能力,确保重大疾病有效防控。全面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准备、继续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全面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推进食品安全标准和监测评估工作。五是要进一步强化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要强化县级医院核心能力建设,规范医疗服务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六是要贯彻落实行动纲要,加快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七是要深化党风廉政和行业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行业形象。八是要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夯实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基础。

福建省:加强分级诊疗,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孙志刚指出,福建省高度重视医改工作,积极申请成为国务院四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争当综合改革的排头兵,及时、及早谋划部署改革试点工作。

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医疗资源布局。纵向上要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布局,把基层做强,大幅提高基层医疗水平,转变患者就诊观念,财政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价格、医保等政策要有利于引导患者在基层就医;横向上要实现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合理布局,公立医院主要功能在综合性和公益性上,民营医院主要向专科和营利性发展,满足不同就诊需求。二是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核心问题是解决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动力机制问题,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又要兼顾公益性和效益。要靠增加服务和提高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三是分级诊疗体制机制。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把大多数患者留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而不是都拥到大医院。四是药品和耗材等的流通体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采购制度,切实把虚高的价格压下来。五是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报销比例和财政补贴水平“三合一”体制机制。医改总体设计要通盘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在总体平衡的前提下,确定并兼顾医疗和社保

的价格水平、可持续又有利分级诊疗的社保支付比例、可承受的财政投入补贴机制。六是政府卫生管理体制。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管医疗卫生主要管什么,怎么管,从办医院为主转变为管医院、管医疗、管健康为主,管医院也要从管具体转变为管规划、管医疗资源均衡分布、管政策、管公平、管执法为主,把那些应当由院长管的事交给院长去管。

云南省: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医养结合和健康服务业发展

2015年,云南省将突出深化医改,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加快实施县级公立医院能力建设和加快中医药发展两个行动计划。组织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控制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医院单纯追求床位规模、竞相购置大型设备、忽视医院内部机制建设等无序扩张的问题,努力做到医疗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

今年大力推进社会办医、医养结合和健康服务业发展。出台《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宽对社会办医在数量、规模等方面的限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健身、健康、医疗等服务机构。

上海:推进分级诊疗探索居民与医疗机构组合签约

据悉,2015年,除了编制医改“十三五”规划之外,上海医改将重点推进5项改革:即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医药分开改革、人事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最核心的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医药分开改革,《工作要点》将其定义为改革的“关键”。

在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年度方案中,“家庭医生”这个关键词贯穿全部。《工作要点》强调,2015年要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政策,对家庭医生给予支撑、赋予他们资源。比如,文件明确提出,2015年要探索居民与“1+1+1”的医疗机构组合签约(“1+1+1”组合,就是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1家区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二、三级医院被要求预留一定数量的专家号,提供给家庭医生“转诊绿色通道”。

为推进医药分开,《工作要点》提出,2015年要逐步实施“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并提高一批医疗服务价格,以切断药品利益链。同时,在部分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将于今年启动试点,目标是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除了5项重点推进的改革,上海还将在13个方面推进一批专项改革,涉及

公立医院体制机制、医疗服务价格、医保、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对患者来说,一些举措也颇值得关注。例如,《工作要点》提出,上海2015年要研究对低价药品中的“非基药”品种参照基本药物使用,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选择;为保证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减少医患矛盾,该文件提出探索建立住院患者的“第三方信息告知制度”,引入第三方对患者进行医疗服务、保险、收费、维权等信息的提前告知;在医保方面,《工作要点》提出在新农合实现市级统筹的基础上,研究归并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推进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此外,文件表示,为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要探索开展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购买商业险试点;为促进“医养结合”,研究养老机构内设护理床位的医保支付政策。《工作要点》还提出研究完善医保预算管理办法,以解决医保预付后出现的部分医院限方配药、限期出院等矛盾问题。

四川:2015年健康服务业规划

四川将加大市场开放力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同时,加强土地规划保障,解决健康服务机构“落地难”,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解决健康服务机构“融资难”,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解决健康服务机构“运行难”。

确定到2020年,将新增健康服务就业人口达40万以上,卫生总费用达到约3000亿元,健康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9%,成为推动四川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医疗卫生机构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6.2张。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量将占全省总量达25%以上。未来将逐步形成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形式,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统一起来的服务模式,构建健康服务产业链。

湖南省卫计委:2016年底覆盖90%公立医疗机构

记者从卫生部门及人社部门得知,湖南正在推行居民健康卡和社保“一卡通”,这两种卡都会具备诊疗卡功能,但遗憾的是推进较为缓慢。目前,由于医院独自发行的诊疗卡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包括数据标准、业务软件系统接口标准、加密解密标准等,各家医院发行的诊疗卡不能互读互认,无法实现“一卡通”。但是医疗卫生机构可以通过居民健康卡实现跨机构、跨地区健康档案和诊疗信息读写共享,降低医疗费用;居民可以通过健康卡享受挂号就医、费用结算、预防接种和健康信息查阅等“一卡通”便捷服务。计划到2016年底,湖南基本实现居民健康卡覆盖所有的县(区、市)和90%的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人人持有居民健康卡的目标。

河南省:2015计划再建改造10所县级医院

据了今年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与能力建设三年提升计划(2013-2015)》的最后一年,我省将积极争取并加快推进实施中央补助投资基层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积极申请世行贷款县域卫生改革发展项目。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广胜介绍说,2015年计划再建改造10所左右县级医院、200多所乡镇卫生院、200套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2000所村卫生室、10所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和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提倡医生多点执业: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结核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的办法,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鼓励各地通过区域医疗联合、对口支援、多点执业等形式,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陕西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1市10县综合改革

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具体工作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1市10县综合改革,健全医保制度,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全面深化医改;二是创新人口管理和服务,从工作理念、工作职能和工作对象方面加快转变计划生育工作方式;三是扎实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促进活动,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建设,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着力构建大卫生格局;四是加快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强化医疗质量安全、加强人才和信息化建设、促进中医药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五是坚持系统谋划,做好“十三五”规划、推进法治建设、增强职业精神,全面提升卫生计生综合治理能力。

选择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结核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的办法,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各地要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探索通过医联体、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远程诊疗等形式,加强协作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功能,推行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政策,合理引导就医行为。

内蒙古: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健康服务业和人口健康信息化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工作是要全力推进深化医改向纵深发展。加快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研究制定分级诊疗工作意见,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进行积极探索。选择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结核病防治管理为突破口,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的办法,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

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去年,自治区印发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意见》,对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鼓励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等提出要求。各地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办医环境,鼓励社会资本优先投向医疗资源稀缺和特需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康复护理、老年照护、家庭护理等服务,探索医养结合的有效形式。大力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引导和促进健康投资和健康消费。积极鼓励医师到基层多点执业,促进优质资源平稳有序流动。

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积极推进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推动系统互联互通。统筹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6大业务应用系统,促进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试点项目要覆盖70%的盟市和50%的旗县。继续完善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全员人口信息的覆盖率和准确率。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的指导意见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初稿) 专家起草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体系,提高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相互交融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卫生信息化是方便城乡居民获得规范、科学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药品和实时结报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的必要保障。于强化政府与社会对卫生服务的监管,改善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升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资源合理利用、信息互通共享的全国卫生信息系统,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强化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在框架设计上,利用公共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监管能力,有效推进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在业务内容上,一方面突出服务功能,直接让居民与患者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与管理;规范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信息质量,提高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决策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在实现路径上,增加安全保障的能力,进各系统资源整合,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应用系统的低水平建设和数据的重复采集,有效发挥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二)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应用。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出发点,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会诊为切入,以优化流程、促进业务融合、惠及居民为宗旨,以实现公共卫生、医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综合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基本要求,为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让城乡居民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规划,合力建设。坚持政府对卫生信息化规划、投入、管理及绩效考核方面的行政职能,重点做顶层设计、信息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信息安全规范等研究制工作。

【最新】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及信息化工作要点

卫生健康规划发展及信息化工作要点 1、扩大数据互联互通范围。扩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范围,推动区域内去流程化进程和数据协同能力,一是建设全员人口库,接入省全员人口数据,推进疫苗接种预约相关惠民应用建设;二是推动与政务平台的数据交互,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协同能力,加大与公安、医保、民政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三是接入驻芜省级医院、部分民营医院等数据,丰富区域内诊疗信息。 2、强化平台数据规范归集。实施全民健康信息和惠民服务平台升级,推动实现全市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数据的采集、汇聚和分析。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继续开展“百日数据归集会战”,通过收集数据需求,梳理数据来源,落实归集任务,解决存在问题等几个步骤,夯实平台数据基础。一是继续抓好市属公立医院数据上传的质量。依据芜卫规信文要求持续做好数据质量整改工作,尽快落实2021年、2021年各医疗机构已申报的各项电子病历相关的升级改造项目,如市三院、市妇幼保健院、市六院、市中医院的电子病历升级改造项目;市一院的智慧门诊、智慧病区项目;市二院的电子病历、HIS维保项目和改造项目。二是重点推进各县(市、区)的医疗数据归集,提升县(市、区)级数据互连互通能力。三是在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免疫规划、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云平台)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升级的基础上强化公卫数据的归集和共享利用。 3、重点推进分级诊疗系统建设。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改造,建设全市分级诊疗系统,建立接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HIS系统的双向转诊系统;打通区域LIS、心电、PACS等远程会诊系统,初步实现医共体内的检查结果互认基础;贯

通家庭医生信息系统与惠民平台预约挂号服务,打造全市统一的预约号源池,实现门诊、住院、检验、检查皆可预约。 二、强化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业务系统服务效能 4、落实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全面推动国家、省各项卫生信息化标准体系落地,应用ICD10标准,落实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就诊实名制。提升医院信息化水平,贯通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稳步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积极尝试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和人工智能应用,强化医院信息标准化归集和上传。 5、以各类分级评价为目标,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2021年,全市所有三级以上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达4级标准、二级以上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达3级标准;全市所有三级以上医院智慧医院达2级标准,二级以上医院智慧医院达1级标准。推进医院开展包括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诊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服务,完善区域预约诊疗服务平台; 6、推进电子健康卡建设,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全面使用电子健康卡并逐步实现与安康码的融合。建立全市统一的城市一卡通(健康卡)医疗账户,实现自费费用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通存通用。 7、推进二级以下医院的信息化系统集约化建设。鼓励二级以下医院采取全院统建的方式建设院内信息系统。不再批准医疗机构机房扩容项目,鼓励二级以下医院机房搬迁至电信政务云机房。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样本

”国卫”区域公共卫生系统 解 决 方 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 .cn

公司介绍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公司定位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研发、推广、应用行业软件产品, 公司紧密围绕新医改发展方向。公司依托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人才优势, 构成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行业系列软件”民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和”计划生育查询系统”等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功能, 灵活易用性, 稳定性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本公司针对新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 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 推出”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B/S架构, 遵循公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部相关指导意见, 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本公司从产品研发、工程实施、系统集成到售后服务, 国卫软件公司始终坚持以诚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促进客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软件园4栋212室 Mail: 网址: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 ( 一)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分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采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健康档案, 实现信息共享, 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1.基本信息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经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 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 以乡镇(街道)为范围, 村( 居) 委会为单位, 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镇卫生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整改情况汇报 *市卫生局: 我院根据卫生局印发《关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检查情况的通报》的通知要求~立即对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并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人抓、有人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健康持续发展~如期实现既定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可操作性不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欠完善,对医护人员培训缺少系统的计划和相关记录。 整改措施:完善充实制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添加装修机房、增加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升级情况的说明~充实各项系统建设的内容,完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度,机房、网络、人员、视频会议、卫生室监控等制度,,制定对医护人员培训计划~做好相关记录。 ,二,中心机房建设简陋且未独立~服务器老旧~各类设 备无标记。

整改措施:建设完善中心机房~进一步对中心机房进行升级改造~更好地与上级卫生平台对接~同时做好数据、信息安全工作~安装网络版杀毒软件~并做好数据异地存储工作,对各类设备进行整理标示~对网线的走向进行标记。 ,三,门诊医生站未对调用的健康档案进行合理使用,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采用登记簿的方式记录之后再与公共卫生服务站进行交接~由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档案录入工作~临床科室对于健康档案的维护工作尚未真正开展。 整改措施:维护完善门诊医疗管理系统与公共卫生管理系统的对接~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于就诊的病人信息由临床科室人员完成维护~使业务科室和公共卫生服务站紧密联系起来。 ,四,无专用视频会议室 整改措施:我院正在进行门诊病房楼的扩建工程~完工后将建立专门的会议室。 ,五,部分村卫生室监控掉线,部分卫生室操作员收费时一般只用默认的医生姓名~未根据开具处方的乡村医生姓名进行选择 整改措施: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落实职责分工~明确责任人进行专项管理,加强对卫生室操作员的培训监督~严格按照财务系统操作要求~统一收费医生姓名与处方医生姓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目标 通过此次检查~我院认识到了问题和不足~我院将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认真落实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各方面工作~切实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卫生信息化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培养和储备卫生信息技术人才~提升我院卫生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整体水平~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和水平~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镇卫生院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

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思路探讨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的一些医院就开始研发并使用功能相对单一的收费管理系统。 截至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虽然近些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始转向医疗和管理的深度应用,但与电子商务、金融、税务等行业相比,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大部分三级医院和许多二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也很难明明白白消费,另一方面医疗流程复杂,医疗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导致医患矛盾非常突出,医院改革迫在眉间。 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行业,也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处理的行业,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可以促进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然而在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建设进程步履艰难。 有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的因素,有应用软件厂商的因素,也有医院本身和医疗行为复杂性的因素。 这里结合本人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和体会,围绕这些问题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和总结,以此引导医院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找到适合医院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1.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来自于医院的决策层信息化建设之初,包括院长在内的所有人都想像着信息化建设的种种益处,而实际上由于多数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缺少相应的人力、财力和管理的投入。 而且由于信息化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巨大冲击,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着许多不可回避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绝大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一件“叫好不叫座”的事情,实际效果远远不及预期。

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

1.1建设目标 今后几年我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基层卫生服务、远程会诊、医疗保障、药品配备使用管理、药品监督管理以及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区域医疗等信息化应用系统,形成涵盖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等主要领域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应用体系;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和共享平台,统筹整合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民政、计划生育等相关领域信息化资源,建成集中共享、整体配套、高度一体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随需扩展、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基础保障机制;大力推进跨部门、跨医疗机构的业务系统互联整合,形成健全的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努力使我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期项目按照《青岛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先期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和基于“市民卡”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两大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基本形成全市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资源共享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为全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建设任务 《青岛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中重点建设和完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等7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应用支撑平台、交换共享平台、安全支撑平台、网络共享平台等4个平台和1个灾备中心,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信息化体系。 本期项目主要建设以下内容: 一、建设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共实现3大功能:1、基层卫生服务;2、居民健康档案;3、药品配备使用管理;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发表时间:2011-11-28T12:57:20.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凯陈伟全[导读]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刘凯陈伟全(广东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广东深圳 518116)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80-0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处理这些庞大的信息成为当前社会一个难题。所以我们急需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来处理这些信息数据,尤其是医疗卫生这方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被加速推进,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卫生部门和许多医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医疗卫生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所以发展区域性的卫生医疗系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医院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医院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医院的院内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有效途径。由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让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的系统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包括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在内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再是各个医院各自开发、各自建设,成为一座座的信息孤岛。 实现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绩效考核;建立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PACS信息、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总的来说,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其三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突破传统,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所以我国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必然的趋势。

xx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xx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将“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和重要支撑之一。为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国家、天津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信息化作为一门技术,服务卫生,可以简化卫生的工作方式;信息化作为一个方法论,指导卫生,可以转换卫生的工作形势;信息化作为一门哲学思维,改变卫生,可以转变卫生的工作模式。 因此,信息化在建设阶段要以服务为中心,必须服务于群众、 服务于医务人员、服务于管理。 (二)总体思路 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应用系统建设相融合转变,利用平台技术实现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医药流通等领域的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一方面突出服务,直接让广大群众与患者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与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 在实现路径上,从单纯追求各单个系统规模向促进多系统

资源整合转变,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医疗资源数据共享、灾备资源共享、医保区域共享等,降低信息化建设风险,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益,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数据重复采集。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结合卫生信息化的现实基础、卫生工作的需求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加强总体规划的战略设计和统筹协调,分步推进,有序实施。 二是注重“标准先行、顶层设计、安全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要解决好标准化与信息系统应用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卫生信息资源高效共享。先期做好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做到统一标准、规范接口、改善流程、易于拓展、安全运行。 (四)总体目标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药品、综合管理为着力点,加快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基本目标是: 1.以电子政务为切入点,建立卫生信息化办公平台。从单纯的满足办公需求,到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卫生政务信息,开展在线服务、行政审批、逐步建立面向管理、监督和决策的电子政务一体化应用平台,进一步提高卫生行政能力和工作效率。 2.以协同应用为切入点,强化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重点对现有公共卫生业务进行整合,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信息系统。 3.以健康管理为切入点,构建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以生命周期为主线,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为社区居民、全科医生、综合性医院和卫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 建设需求 二〇〇九年六月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目录 一、项目背景和现状 (1) (一)背景 (1) (二)现状分析 (2) 二、总体方案 (4) (一)系统概述 (4) (二)建设原则 (5) (三)建设内容 (7) (四)技术要求 (9) 三、系统建设需求 (9) (一)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 (10) (二)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 (11) (三)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 (14) (三)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 (16) (四)食品安全信息系统 (21) 四、参考资料 (22) 附件1:《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国统制[2007]11号) (22) 附件2:《中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手册》 (22) 附件3:《卫生监督信息汇总表使用手册》 (22) 附件4:《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规定》 (22) 附件5:《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 (22) 附件6:《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 (22)

一、项目背景和现状 (一)背景 卫生监督体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2000年以来,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得到不断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监督体系基本形成。但是,由于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都是新成立的机构,基础差、底子薄,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成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卫生监督工作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保证。为此,2006年12月卫生部印发了《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定了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的原则、目标和具体内容,指导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2008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卫生部“三定”规定。按照“三定”规定,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由卫生部承担。 为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做好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和全国卫生监督信息系统业务应用软件建设,从2003年开始,卫生部组织了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有关专家,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下简称《项目》),并于2007年底通过卫生部、财政部批准,正式立项。 《项目》紧紧围绕《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突出体现全国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主要内容是全面加强国家

区域卫生信息化方案

关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湖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市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市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5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市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

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市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市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市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市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论文联盟整理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

全国卫生信息化2003-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2-11-05 11:09:31 全国卫生信息化工作会议文件之四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 (2003-201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征求意见稿)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信息化的重要决策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保障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要求,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卫生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制定《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简称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抓住机遇,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顺应世界经济发展,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促进我国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各个层次与领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卫生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客观上要求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已日益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九五”以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实施国家卫生信息网建设项目,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见成效;积极加强“三网一库”建设,电子政务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国近半数医院进行了网络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卫生、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远程医疗、远程医学教育等信息系统建设有了进一步提高,为全面实现卫生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但应该看到,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其他行业和卫生事业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相当的差距。今后,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力争在2010年前,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为重点的国家卫生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化和其他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向更深、更广、更高的方向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远景目标》提出的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任务,围绕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提出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安全可靠、务求实效。 要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一网多用、资源共享。确立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要科学论证,讲究实效,充分利用国家公用数据网络资源,切忌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特征,需要政府财政的支持,增加投资力度。在政府引导下,在加强市场准入和监督的同时,开拓思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二).基本原则 本规划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标准统一、保证安全、以法治业、经济实效、因地制宜。 1、统一标准,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

两部门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卫办发〔2012〕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体系,提高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卫生(含中医药,下同)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以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疗服务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卫生应急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中西医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获得有益经验,信息化为群众服务、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效果逐步显现。但长期以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规划,标准和规范应用滞后,导致信息不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同时,卫生信息化管理和专业人才缺乏,

卫生信息化对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意见》要求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的八项措施之一,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对於有效落实医改措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总体框架、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建设国家、省、区域(地市或县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等五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两个基础数据库和一个业务网络,将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作为横向联系的枢纽,整合五项业务的纵向功能和应用,以居民健康卡为联结介质,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到2015年,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到2020年,建立完善实用共享、覆盖城乡的全国卫生信息化网络和应用系统,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18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18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18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18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18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18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18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

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 (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xxXX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 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XX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

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 (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

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设想及解决措施

浅谈省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设想及解决措施武汉蓝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孙钏

浅谈省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设想及解决措施 [摘要]围绕卫生监督的工作特征,对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紧紧围绕“网络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应用是关键”这三个重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和必要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卫生监督;信息化;信息系统 1概述 卫生监督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监督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它对提升卫生监督执法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由于起步较晚,投入较少,是目前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今后应进一步深化基础工作,从制度、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进行探讨,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稳步、有序的开展。 2 现状和问题 2.1 现状 2.1.1 卫生监督工作特征 2.1.1.1强制性。卫生监督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和部令规章,代表卫生行政部门行使卫生事务管理职权,打击违反卫生法规的活动。 2.1.1.2公共性。卫生监督代表政府对公共卫生事务进行管理,执法对象广泛,监督内容多样,监督具有跨区域性。 2.1.1.3基础性。卫生监督的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对管理相对人的卫生监督检查是长期的、经常的,需要建立日常卫生监督档案数据库,记录管理相对人的基本情况和违法违规行为。 2.1.2 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现状 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在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视下,已取得了较大程度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全国卫生监督机构网站建设已经起步。有90%的省级机构建立门户网站,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务公开、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卫生许可、信息统计、投诉举报等相关信息服务。(2) 计算机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国家和部分省、市监督机构均已完成了局域网建设,机关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基本形成,并已投入使用。 (3) 卫生监督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形成一定规模,步入实用阶段。目前,浙江、上海、北京、深圳筹卫生监督机构已经通过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卫生监督相关信息,在管理和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普及率逐年提高。数据库技术、系统管理软件、web技术以及系统集成等先进技术有了初步应用。 (5) 计算机普及教育和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对业务管理人员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使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使用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卫生监督机构都设立了信息中心,负责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2.2 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目前无论是与其他行业还是与本行业内部兄弟单位之间相比较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照国家卫生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参照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