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运用,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及构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能从感知事物→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知识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渗透实事求是和科学献身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何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加强组内同学间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加强师生间相互反馈,以问题和小组交流贯穿教学的始终,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开学时就将学生4人一组分组,分组时男女生分开后,自由组合,便于讨论与交流,随着学习的深入,可适当调整小组成员,每个组至少有一个好的同学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带领小组同学开展自主式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

学生用:铁架台、学生电源、大号试管和温度计各三支、导线若干、量筒、煤油、电阻丝(5、10、10欧各一根,教师课前用电炉丝截取并焊好导线)。每小组一套。

教师用:与学生的基本相同,温度计改用数字的,另加各种电热器(电炉、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等)、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平台。

五、探究实验: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六、教学活动实录(部分):

(一)导入新课

师:(教师出示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这几种电器各有什么功能?

生:煮饭、照明、吹风。

师:这些电器虽然功能不同,有没有共同点?

(学生小组讨论,请三位同学上来各拿一个电器,同时通电实验1分钟,并请他们触摸电器和电扇的电动机部分)

(凡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

生:它们工作时都会发热。

师:对!电流通过任何电器或导体,电器和导体都会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热效应。(教师

板书:电流热效应)

师:这种现象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生:电能转化为内能。(教师板书:电能转化为内能)

师:它们产生的热量有什么不同?

生:(学生讨论后)它们产生的热量有多有少。

(在学生心里自然产生了“产生热量有多少?”这个问题。)

【点评】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建立问题期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科学探究焦耳定律:

师:既然电流通过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不同,同学们会想到什么问题?

(学生议论纷纷,举手发言,教师引导)

生:……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师:你们觉得与什么因素有关?(引导学生去猜想)

(学生议论纷纷,举手发言,教师引导)

生:……可能与电压、电流、电阻、时间或其它等等因素有关。(学生猜想)

师:同学们讨论很热烈!猜想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进入实验研究)

生:我们用实验来验证!(通过平时的教学,学生都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问题都要由实验事实来评判)

【点评】各种研究问题和教学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充满兴趣和动力去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

师:好!下面就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学生设计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讨论时间可以长一点)

【点评】教师开始不要给任何提示,以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放开思维去思考,培养学生开放型思维能力。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学生七嘴八舌,但真能设计完整方案的不多,此时需要教师的引导)

师:你们说说做这个实验首先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生:热量的多少如何用实验展示出来?

生:如何用实验来验证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

生:用什么样的电路去实验。

生:……

师:大家想想在前面的学习中有没有可以体现热量多少的办法?

生:(学生讨论并发言)有热胀冷缩比较热量法,测温度比较热量法等等。

师:请××同学谈谈你们的方法。

生:我们利用热胀冷缩的办法:找两个相同的烧瓶……

师:很好!因为要进行比较,一定要条件相同,所以要用相同的烧瓶……其他小组还有什么方法?

【点评】渗透科学的比较方法:条件相同。

生:可以将上述烧瓶中的空气膨胀换成液体(水或煤油)……

师:也很好!测温度比较热量法呢?

生:可以直接用温度计去测量升高的温度,质量相等的煤油温度升高越多,吸热越多……师:××同学说得很好!只是上述前几种方法是定性讨论方法,只能说明多少关系,最后这种方法是从定量的角度去考虑的,我们今天就采用他说的这种实验方法,好吗?

【点评】渗透教学民主的观念。

师:现在再来看看如何用实验来验证热量与电流、电阻、时间的关系。大家想想:在前面的学习中,经常学到某个物理量由几个物理量决定,当讨论它与其中一个量的关系时,要使另外的量相同或不变。这是什么方法?

生:这是控制变量法。

【点评】再次渗透科学的比较方法和控制变量法:条件相同。

师:因此我们可以将上述问题分解成三个问题来研究?分解成哪三个问题?

生:热量与电流,热量与电阻,热量与时间三个关系问题。

师:如何用实验研究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生:将两个不同的电阻通以相同的电流(可以串联),比较两个电阻在相同的时间里产生的热量。

师:如何用实验研究热量与电流的关系?

生;将两个相同的电阻通以不同的电流(可以并联),比较两个电阻在相同的时间里产生的热量。

师:如何用实验研究热量与时间的关系?

生:选择任意一个电阻,不断通电,观察温度是否随通电时间不断升高。

师: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要做三次实验,花的时间太长。为了节省实验时间,能否将上述三次实验合并为一次实验?看哪个小组最先设计好实验电路。

(学生小组讨论,画出初步的实验电路图,不一定每个小组都对,教师用投影仪展示某组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请该组代表讲述设计思路)

生:……

(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展示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流程图,如右图所示。教师结合该图,小结一下同学们设计实验的过程,并统一认识和完善实验电路)

【点评】通过上述引导和展示图例,教会学生学会分解问题和合并问题,学会逐步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也提倡了开放性思维、多种解决方案。

师:请同学们按照上述我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验。

说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有关实验数据,教师随时指导实验。(进行实验)

实验记录:煤油的初温:T0=____。

煤油的末温:T1=____,T2=____,T3=____(三个末温应为同时的温度)。

(教师巡视各个小组,有选择地将某个小组的实验数据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并请该组同学将数据转换成下表内容)

师:其它小组实验数据虽然与这不同,但都与这个数据差不多,可以看出其中的规律。哪个同学说一下,你从这数据中看出了什么?(数据分析,归纳总结)

生:……(学生可能说不准确,但大体的意思肯定能说得出来)。

师:××同学发现了一个规律,我们不妨把这个规律称为××定律。大家鼓掌祝贺他。其实这个定律早在很多年前,物理学家焦耳就是按照刚才大家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了很多年才得出的,因此这个定律也叫焦耳定律。

(教师用教学平台投影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等)

说明:在现实中学实验条件下,该实验能够得出较准确的数量关系。

【点评】开展成功与激励教育,另外强调了我们的研究方法与物理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一样,潜意识地使学生认同科学探究的方法。

师:有的同学会问:我们一节课就能把这个规律研究出来,而焦耳要用好多年才能研究出来,是不是他有点问题?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那时的实验条件不够好;第二:缺少必要的指导老师,因为在他之前没有任何人研究和知道这个问题;第三:缺少与其他科学家的合作与交流,基本上是一个人关门在家研究,要走很多弯路。而我们有老师指导和小组交流合作,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第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验要精确,实验数据没有什么误差,误差大了就得重新做,不然就不叫规律了。焦耳就是在实验条件简陋的情况下,重复实验了几千次,直至实验很精确了才得出了焦耳定律。

师:请问你们哪个小组的实验没有什么误差?

生:有较大误差。

【点评】通过对焦耳的故事介绍,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神的教育,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献身精神,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同时也告诉了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合作与交流的重要,还为下面的评估作了铺垫。

师:能不能找一找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办法?(对实验探究的评估)

生:(学生讨论后发言)有热量的散失,试管外面包隔热材料。

生:有可能这电阻丝的电阻不准确,可换用阻值准确的电阻丝。

生:温度计读数不同时,尽量同时读数。

生:三支试管中的煤油质量有误差,最好用天平准确测量。

生:温度计本身不标准,应事先选择标准的三个温度计。

生:……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从这里也可以告诉我们以后进行科学实验研究时,不仅要做好误差分析,更应该在设计实验和实验操作中时刻考虑到怎样才能减小实验误差,这样才能更好地得出规律出来。

【点评】评估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评估的重要性。

(三)自学训练

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上的例题,借此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点评】该例题不难,课本上解题过程很清楚,学生自己看得懂。学生自己能学的东西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取,没有必要加进教师这一中间环节,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己学习的能力。

(四)交流与思考

用投影仪将下面问题投影出来,请同学们互相交流看法。

1、焦耳定律中有这样一句话:“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小李想:如果要电炉在一定时间里多放出热量,应当增大电阻丝的电阻。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电风扇通电会发热,这些热量是人们希望得到的吗?电风扇的能量转化形式怎样?能否想点办法减少电风扇的能量散失?

【点评】第一题是检查学生对焦耳定律和科学比较方法的理解,第二题是回应开头,并且让学生思考电热与电功的区别。

(五)小结及布置作业

用投影仪将教学流程图投射出来,结合该图重点小结一下上述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点评】每节课都这样,同学们就逐渐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潜移默化地学会了科学探究。

布置作业:将上述思考题作为作业,做在作业本上,待老师阅后保存在自己的学习档案袋里。

【点评】学生的作业不能总是算过来算过去,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文字型和开放型作业可以更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学校里得到全面的发展。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学好物理,就得认真仔细地做好实验,提倡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要多动脑,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多问些为什么?我们还要突破知识本位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学习物理还要多联系社会与生活,试着用科学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所学知识的应用,想一想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好处?同时又带来什么社会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力争使自己的教学富有时代气息,突出科技、技术、环境和社会三大主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我们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焦耳定律》一节内容若仅从知识和技能目标来看,仅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焦耳定律的公式,这是很容易达到的,教师多出几道例题让学生训练就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公式了。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根本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再补做一下演示实验,也仅仅是让学生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使学生对焦耳定律产生一些认同感,加深记忆,培养学生一些实验技能和尊重实验的精神。这仍然是不够的,完成的仍然是浅层次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难体现。

为了全面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充分挖掘隐含在该节内容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实验,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开展,另外,将学生进行分组,加强同桌和小组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去探究,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思维的沟通和碰撞,这些都是创造学习的重要手段,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探求真知的兴趣,能使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发现的成功喜悦,得到了科学探究的方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培养,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为他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附:

《焦耳定律》中的素质教育

时至今日,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早已深入人心,人们不再谈论需不需要开展素质教育,而是探讨怎样去开展素质教育。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这是值得每位教师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人教版初三物理《焦耳定律》的课堂教学实例,来谈谈我在这节课中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供老师们参考。

一、《焦耳定律》内容概述

该节的教学目标有: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和应用,理解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教材顺序为:简单说明电流的热效应;重点讲述焦耳定律(实验、归纳、规律、公式、练习);讲述电热的应用。

我在教学中基本上按教材内容和顺序进行教学,只是改动了两个地方:1、演示实验:为了节省实验时间,将实验电路改为如图的电路,做一次实验即可;将烧瓶改为大试管,里面装上相等质量的煤油,减少煤油的质量,容易升高煤油的温度;直接用数字温度计测量温度,既测量准确又增大了可视度。2、对隐含在该节知识点以外的科学素质内容加以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该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容很丰富,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质,一个人的科学素质是其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几方面。在该节课中,我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下面分别说明:

1、科学知识的教育:

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础,没有科学知识就谈不上科学素质。对物理学而言,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在该节课中,上述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我的教学活动也是围绕它们展开的,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这也是大多数老师最为重视的教学内容(即传授知识)。

2、科学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而能力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核心,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不是既定的知识本身,而是获取和处理知识的方式。一个人有各种各样的能力,其中科学能力是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科学素质的首要因素,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发展对象。在该节课中我对学生进行了下面几种能力的培养:

A、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为了研究决定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因素,我做了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加强了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的培养:观察老师装配好的电路,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用煤油吸收的热去替代电流产生的热的实验原理;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的情况;从温度计示数上升的多少,得出产生热量的多少;比较三个电阻产生的热量的多少,归纳出实验结论等。

B、分析综合能力:该节的演示实验只是分别得出了热量与某个因素的关系,并没有在一次实验中得出热量同时与三个因素的关系,这就需要在演示实验基础上的归纳和综合,综合三个因素得出焦耳定律。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分析综合能力的锻炼。

C、理解能力:焦耳定律是由三个“成正比”组成,对“成正比”怎样理解是一个难点。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成正比就是在其他因素相同或不变的条件下,热量随某个因素成正比例的增大或减小。还将此节的一个练习题拿过来让学生讨论:既然热量与电阻成正比,那么时间相同时,是电阻大的还是电阻小的产生的热量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焦耳定律的内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D、推理和计算能力:在得到焦耳定律的公式后,为了巩固它,在课本例题求热量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两个小练习题,分别求时间和电阻,这就需要将焦耳定律公式从原始形式推理到另外的形式,在这些练习中培养了学生的推理和计算能力。

3、科学方法的教育: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们认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效工具。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知识是方法的基础,因为它反映了客观现实的要求和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可以自动转化为方法,更不能把知识和方法简单等同起来。对于人的活动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被看作运用知识的知识。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为他们将来的的科学研究打下方法论的基础。正如卢梭所说:“问题不在于给他们讲授科学,而是教给他们一些方法,以便他们增进了科学兴趣以后能够进行研究工作”。那么在该节课中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什么科学方法呢?

A、科学探究的方法教育:

该节重点是焦耳定律,焦耳定律和其他物理规律或概念一样,都是科学家在科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规律。这些规律对于人类来说是已知的,但对于未学的学生来说是未知的。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应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把规律探究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种科学研究的步骤一般为:①提出要研究的问题,②进行合理的猜想,③设计研究实验,④进行实验研究,记录现象和数据,⑤分析现象和数据,得出初步结论,⑥结论推广:在大量重复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上升为规律。在得出了焦耳定律之后,我归纳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或步骤: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科学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上升规律。

B、物理实验方法的教育:

物理实验方法很多,物理教学中应尽量教给学生一些物理实验的方法。运用本节的实验至少可以教给学生两种实验方法:

等量替换法:因为热量很难直接测量,所以在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时,让煤油来吸收电流放出的热,煤油吸收的热等于电流产生的热量,而煤油吸收的热可以通过测量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测量出来。这就是等量替换法,即让一个容易测量的量去等量替换很难测量的量。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实验中,为了研究热量与电阻的正比

关系,采用电阻R1、R2串联,让电流和时间相同;为了研究热量与电流的关系,采用电阻R2、R3不同方式并联,让电阻和时间相同;为了研究热量与时间的关系,可比较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阻相同)的情况。这就是控制变量法,即在研究某物理量与它的某个影响因素的关系时,必须让其他影响因素相同或不变。

等量替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既是物理实验方法,又是物理思想,在物理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到,学生必须掌握这些方法。

4、科学精神的教育

科学精神作为文化科学深层结构中所包括的一套价值和规范的复合体,从总体上说就是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精神。有了科学精神,任何人都可能在各自专业中有所发现,都可能不断取得新成就。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该节课中我利用教材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下列精神:

A、求实精神: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科学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追求真、善、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该节中有演示实验,实验的核心就在于“实”,要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由于我们用数字温度计测量较精确,从实验数据确实可以看出热量与电阻或时间成正比,学生很信服。对于热量与电流平方成正比,虽然不是很严格成正比,有些误差,但也要说明一下误差的来源,在实验?差范围内仍然成正比。这样可以逐渐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B、创新精神:科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没有创造性,就谈不上科学。同样,教育是对学生的再塑造,也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该堂课为了节省演示实验时间,将书中的演示实验改革了,这是一种教学创新,也是想借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的学生,不要迷信课本,不要迷信权威,在平时的学习中,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的目标,可以用最好的方式去学习,可以用课本上没有的、自己创造的方法去学习。

C、献身精神:科学研究决不是一种自私的欢乐,追求科学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为了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在得出焦耳定律时,我用几分钟讲述了焦耳的生平及其对物理学的贡献,讲述了他用毕业心血,在实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重复无数次的实验,终于精确得出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热功当量及焦耳定律等事迹,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奉献自己的才智。

5、辩证思想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辩证思想和安全意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在理科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事物的因果关系,懂得用全面的联系的、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观点去认识事物、认识自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养成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在讲电热的应用时,我不仅讲电热有利的一面,也强调电热不利的一面,人们在使用电热器的时候,要尽量减少电热造成的危害,趋利避害,这就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一分为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以偏概全。在这个过程中顺便教给了学生安全用电的常识,也加强了

安全意识的教育,

有的教师可能有疑问:不是每节内容都象《焦耳定律》有这么多素质可教育;该节课的教学时间是否够用?我觉得:任何一节物理内容中都含有大量的素质教育内容,就看你是否去挖掘,我仅仅是以该节为一个例子。上述的素质教育内容写起来很多,但在教学中,并不是刻意停下课去用大量时间进行,而是在知识点的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花上几分钟总结归纳一下,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实际,一个课时不够就用两个课时,反正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是要进行素质教育,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不怕多用一点课时,就是花上一些时间进行能力、方法、精神的教育也是值得的。学生的素质也不是在一节课之内就能提高很多,我们要求的是一节一节课地、日积月累地去提高,长此以往,通过几年的中学教育,学生的素质就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几点教学启示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搞一些课外活动,而是实实在在的,在每一节课中都可以进行素质教育,也应该进行素质教育,我们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因此我们要做下面几件事:

1、研究素质教育理论,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师一定要研究素质教育理论,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掌握一些素质教育的方法,还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从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转变到培养能力的现代观念,再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全新观念。要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上,我们的教学不能仅是从知识到知识,而要从知识到能力,从知识到素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教给方法、培养精神是我们教学必不可少的四项任务。正如李岚清同志所说: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在掌握必要文化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2、教学中要注意的地方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挖掘知识点以外的能培养学生素质的东西,要将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每节课堂教学中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和学法,制定不同的素质培养目标,积极地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焦耳定律》教案

第4节焦耳定律 第1课时焦耳定律 出示目标 了解电流的热效应,会设计实验探究焦耳定律。 学习指导 焦耳定律 阅读课本第99、100、101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__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__,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__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__,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3.焦耳定律用公式表达为__Q=I2Rt__。 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 (1)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将两容器中的电阻丝(左边电阻丝为5Ω,右边电阻丝为10Ω)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 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1)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 产生的热量越多。 (2)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 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1.在“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2.利用空气受热膨胀,挤压液体使液面上升,来显示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运用了转换法。 3.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1)问题与猜想: 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的猜想。 提示:插座上接入大功率的用电器时,会发烫,甚至引发火灾。刚刚 工作的灯泡并不热,而过一会儿就烫手。 (2)制定计划:

①运用什么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控制变量法。在研究与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一定。即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在探究电热与 电流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在探究电热与通电时间的关 系时,要保持电阻和电流一定。 ②通过什么现象判断电热的多少? ——通过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判断电热的多少。这里采用了转换法。 ③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④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比较温度计的示数。实验中需要注意: A.烧瓶中装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最好是煤油,比热容小,温度变化明显);B.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位于阻值最大处。 (3)收集证据: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适时指导。 (4)分析与结论: 在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阻阻值大的容器内的液体温 度升得快; 在电阻阻值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电流大的容器内的液体温度升 得快; 在电阻阻值和电流大小相同的条件下,通电时间长的容器内的液体温 度升得快;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运用,知道电热器的原理及构造。 2、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能从感知事物→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中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科学探究、知识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渗透实事求是和科学献身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如何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引导下的科学探究,加强组内同学间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加强师生间相互反馈,以问题和小组交流贯穿教学的始终,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解决新问题。开学时就将学生4人一组分组,分组时男女生分开后,自由组合,便于讨论与交流,随着学习的深入,可适当调整小组成员,每个组至少有一个好的同学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带领小组同学开展自主式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 学生用:铁架台、学生电源、大号试管和温度计各三支、导线若干、量筒、煤油、电阻丝(5、10、10欧各一根,教师课前用电炉丝截取并焊好导线)。每小组一套。 教师用:与学生的基本相同,温度计改用数字的,另加各种电热器(电炉、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等)、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平台。 五、探究实验: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六、教学活动实录(部分): (一)导入新课 师:(教师出示电饭锅,白炽灯、电风扇)这几种电器各有什么功能? 生:煮饭、照明、吹风。 师:这些电器虽然功能不同,有没有共同点? (学生小组讨论,请三位同学上来各拿一个电器,同时通电实验1分钟,并请他们触摸电器和电扇的电动机部分) (凡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 生:它们工作时都会发热。 师:对!电流通过任何电器或导体,电器和导体都会发热,这种现象叫电流热效应。(教师

第4节 焦耳定律导学案

第4节焦耳定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知道焦耳定律、会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二、主线问题: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_____能转化成_____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探究电热的多少与那些因素有关? (1)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如图18.4-2所示,两个容器中的电阻丝联,通过它们的相等。通电一定时间后,U型管右侧液面高。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 (2)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如图18.4-3所示,右侧容器中的电阻丝联,通过它们的总电流与左侧容器中电阻丝通过的电流。通电一定时间后,U型管左侧液面高。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 以上实验中用到的探究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焦耳定律: 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焦耳定律公式:, 变形公式:、、。 公式中 Q表示、单位; R表示 __ 、单位; I 表示、单位; t表示单位。 4、在纯电阻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_____W。 5、电热的利用和防止:阅读课本101页“电热的利用和防止”部分 (1)电热的利用:制造电热器,你知道的电热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止电热产生的危害的实例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例题预热: 例1、导体的电阻是2Ω,通过2A的电流时,1min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江苏南京29中致远校区殷发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 3.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电热利用与防治。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会解释生活中一些电热现象,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与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电热是指电流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热的大小与哪些因素这个实验从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几个方进行研究。重点是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实验中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设计出的电路要使用两个不同的电阻串联。研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的设计是一个难点,电阻相同改变电流,可以利用并联分电流的思想,也可以两个电路来完成。 焦耳定律研究的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多少,它与电功有联系也有区别。电功是指电流做功,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能,而电热只是电功的一部分。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这两个量才相等。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不同的用电器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本节研究的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多少,生活中的用电器工作时都伴有热的现象,用此引入电流的热效应,从电炉丝与连接的导线入手,提出问题,学生也比较容易猜到电阻是影响电热的因素之一。在设计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关系时,要利用到控制变

焦耳定律导学案

焦耳定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 2 2 2 2.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了解公式Q=I Rt ( P = I R)、Q=U t/R ( P= U /R)的适应条件。 3.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区别电功和电热 二、自主学习 1.能量转化电炉通电时, 能转化为_能;电动机通电时, 能转化为—能;蓄电池 充电时,_能转化为_ 能;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数量。 2.电功自由电荷在静电力作用下沿静电力的方向做定向移动, 结果电荷的电势能 他形式的能 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三者的乘积。计算式为 W= 3.电功率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用表示电功率, 表达式为P= 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功的功率P等于—与这段电路的乘积。 4.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 。这个关系最初是由实验得到的。 5.表达式Q=

6.热功率的发热量通常称为热功率,表达式为P=____ 。 P 总=UI .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电功与热量的关系 1.纯电阻电路: (1)特点: (2 )常用元件、电器: (3)电功与热量的关系: 2.非纯电阻电路 (1)特点: (2 )常用元件、电器: (3)电功与热量的关系: 探究二:含有电动机的电路 1.电动机模型 电动机是一种非纯电阻性用电器, 它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 在电路计算中,常把电动机等效为阻值等于其内阻的电阻「D和无电阻的转动线圈D串联而成,如图2-5- 2所示,电流通过「D时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而线圈D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输入功率:电动机的总功率?由电动机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决定,计算:

高中物理 焦耳定律教案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 李政道 1 第二章、恒定电流 第五节、焦耳定律(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了解公式Q=I 2Rt (P=I 2R )、Q=U 2t/R (P=U 2/R )的适应条件。 3.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4.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关实例,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课时内容 要点: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及综合运用 。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电能→机械能,如电动机。电能→内能,如电热器。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二)新课讲解-----第五节、焦耳定律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 李政道 2 1.电功和电功率 (1).电功 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用W 表示。 实质: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即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守恒,即有多少电能减少,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增加。 【注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减少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即电功等于电路中电能的减少,这是电路中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关键。 在第一章里我们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q 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 搬至B ,AB 两点间电势差为U AB ,则电场力做功W=qU AB 。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U ,把电荷q 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W=qU ,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q=It ,(在时间间隔t 内搬运的电量为q ,则通过导体截面电量为q ,I=q/t ),所以W=qU=IUt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表达式:W = Iut ① 【说明】: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 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适用条件:I 、U 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单位:焦耳(J )。1J=1V ·A ·s (2)电功率 ①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②表达式:P=W/t=UI (对任何电路都适用)② 上式表明: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功的功率P ,和等于电流I 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U 的乘积。 ③单位:为瓦特(W )。1W=1J/s 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P 实=IU ,U 、I 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再

3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3焦耳定律 广东省中山市北区中学张常红(中教高级) 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九章。 教学理念和设计思想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学校里得到全面的发展。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想学好物理,就得认真地做好实验,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于动手、要多动脑,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多问些为什么。我们还要突破知识本位的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学习物理还要多联系社会与生活,试着用科学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想一想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哪些好处,同时又带来什么社会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力争使自己的教学富有时代气息,突出科技、技术、环境和社会三大主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 我们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焦耳定律”一节内容若仅从知识和技能目标来看,是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焦耳定律的公式,这是很容易达到的,教师多出几道例题让学生训练就可以了。然而这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根本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再补做一下演示实验,也仅仅是让学生增加一些感性认识,使学生对焦耳定律产生一些认同感,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尊重实验的精神。这仍然是不够的,完成的仍然是浅层次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难体现。 为了全面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充分挖掘隐含在该节内容中的素质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首先,把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科学探究实验,严格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展开;其次,将学生进行分组,加强同桌和小组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去探究,在讨论交流中进行思维的沟通和碰撞,这些都是创新学习的重要手段,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探求真知的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发现的成功喜悦,得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培养,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九年级物理全册18.4焦耳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

焦耳定律 九年级下学期物理导学案18.4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1.理解电流热效应的本质。 2.掌握焦耳定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理解电功和电热的联系及区别。 重点难点重点:焦耳定律内容。 难点:电功和电热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精讲预设掌握焦耳定律,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汇报展示 课前温习: 介绍你所知道的“电功”和“电功率” 课堂探究: 一.在研究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中, (1)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演示实验: 1、介绍教材99页如图18.4-2的实验装置 2、三种情况: 第一次实验:两个电阻串联它们的电流相等,加热的时间相同,甲瓶相对乙瓶中的电阻较大,甲瓶中的煤油上升得高.表明: 。 第二次实验:在两玻璃管中的液柱降回来的高度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加大电流,重做实验,让通电的时间与前次相同,两次实验比较甲瓶前后两次煤油上升的高度,第二交煤油上升的高,表明: 。 第三次实验:如果加长通电的时间,瓶中煤油上升越高,表明: 3、本题各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为了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两烧瓶中煤油的质量应__________,通过两烧瓶中两课前温习:各组合作展示完成,课堂探究:一.请阅读课本99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完成

小试牛刀: 1.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铁丝、铝丝和铜丝各一根串联在电路里,通电一段时间后 产生的热量最多。 2.将一台“220V100W”的电风扇、一个“220V100W”的充电器、一把“220V100W”的电烙铁分别接到220V的电源上,在相同时间内,通电后产生热量最多的是()A、电烙铁B、充电器C、电风扇D、一样多 3.在验证焦耳定律的实验中,为了比较电流通过两根不同的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应同时保持相同的物理量是() A.过它们的电流和加在两端的电压 B.通过它们的电流和它们的电阻 C.通过它们的电流和通电时间 D.通过它们的电流、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及通电时间4.电熨斗通电生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并不怎么热,这是因为() A.线不绝缘保护层,能隔热B.导线散热快,所以温度低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 D.导线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 5.把两全相同的电阻丝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上,它们在时间t内产生的热量为Q1;若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在同一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2,则()A、Q1∶Q2=1∶4B、Q1∶Q2=4∶1 C、Q1∶Q2=1∶2 D、Q1∶Q2=2∶1 6.为了使电热器的功率变为原来的一半,下列办法中正确的是()

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

《电流的热效应》 教师:毕有才 班级:211班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焦耳定律的内容; 3、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4、知道一般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用试验的方法探究焦耳定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用“热得快”烧水,不一会儿水就烧开了。 提出问题:是“谁”给了水“热”? 学生思考并回答:“电流”。 提出问题:第一节中电动机提升重物是将电能转化什么能?用“热得快”烧水,是电能转化为什么能? 通过类比第一节电动机做功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学生会得出用“热得快”烧水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教师引导:同学们生活中你一定见过用电器的发热现象,请列举例子。 学生举出生活中电能变成内能的例子。 提出问题:电炉丝接入电路中时,电炉丝和电线中流过相同的电流,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学生回答:可能导线和灯泡的电阻不同 提出问题:假如在照明电路中接入大功率的电炉,电线将显著发热,有可能烧坏它的绝缘皮,甚至引起火灾。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可能是通过导线的电流较大的原因。 提出问题:点亮的灯泡过一会儿烫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可能是时间变长的原因。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进而猜想到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有关。 (二)制定计划

提出问题:怎样判断产生电热的多少?由用“热得快”烧水的实验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液体温度升高的多少来反映产生电热的多少。 提出问题:要想比较不同的电热使液体温度升高的不同,液体应该做怎样的限定? 学生得出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液体的种类、质量都相同。 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导体的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关系。提示:要研究导体产生电流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打算选择哪些器材?画出你的实验电路图。 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步骤通过讨论交流,画出电路图,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让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设计研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其他两个因素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实验探究 教师通过串并联电路示教板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本实验如何判断产生电热的多少?) 学生观察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四)分析与结论 学生分析讨论实验记录,得出: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大,电流的热效应就越显著。进而猜想: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成正比。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焦耳定律,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指导思想。沿着从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得到知识,理解知识。在课堂上一方面要防止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直接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实践。 在实施课堂教学后,多数学生反映对推导公式不太理解,特别是与电功的计算公式混淆,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要进行辨析理解。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强调电热和电功的不同之处,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计算公式是存在区别的。

[(电能,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 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电功教学反思 《电能电功》教学反思**县二中** 《电功率》这一章是在前面学习了电路、欧姆定律、功和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上,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电学,让学生认识电能,学习电功和电功率这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本节课我先从生活实际入手,家里上个月用了多少度电,“度”是哪个物理量的单位,从而过渡到本节课,体现了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了解电能的来源与应用。本节课将重点放在了电能与电能的计量,强调了电能的两个单位,并对电能表的各个参数做了详细介绍,结合家庭电路板和自制教具,是学生在理解各参数的基础上,还能应用与实际生活,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物理应用与社会的理念。关于一度电的作用,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观看了解一度电在实际生活中都能干些什么,从而培养学生节能意识,进行情感教育,这个环节在本节课教学中感觉很流畅,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关于电功,为了让学生理解电流做功,教学中我借助玩具小汽车做了两个对比实验,第一次人推动小车做功,第二次闭合小汽车开关,电流推动小汽车做功,边实验边引导追问,从而得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整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学过程流畅,思路清晰,讲练结合,自制教具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多媒体课件应用充分,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我今后去改进、完善: 1、由于课堂多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设计过于简单,这种失误,往往只注意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板书。 2、课堂提问使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导致有些学生一节课回答了好几次问题,而有些学生一次也没有回答问题。 3、在学习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过分地强调了结论的得出,由于时间有限而忽略了过程。 这些都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

高二物理焦耳定律教案

高二物理焦耳定律教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焦耳定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 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 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 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串并联电路的性质。 2.电流表的改装。 (二)进行新课

1、电功和电功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 (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 q (2)电流的定义式I= t 教师:投影教材图(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 电路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 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I,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学生: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教师: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教师: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电功: (1)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就是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2)定义式:W=UIT 教师:电功的定义式用语言如何表述

50电功 焦耳定律(导学案)

学案50 电功焦耳定律【学习目标】 1.理解电功的含义与电功的基本计算; 2.掌握电能表的使用方法; 3.了解电流的热效应与焦耳定律。 【知识梳理】 一.电功(电能) 1.电流做功的实质 2.电功的基本计算 二.电能表 三.焦耳定律【典例分析】 1、串联在照明电路里的两盏灯L1和L2,如果L的电阻比L的电阻大,那么在相等的时间内,电流通过L时做功W1和通过L做的功W2相比较() A.W1>W2 B、W1=W2 C、W1

初中物理《1焦耳定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9-18-4焦耳定律 一.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运用。 3.了解电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 力。 2.知道等效替代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实验中的运用。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焦耳生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 2.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学生学习背景分析 1.学生对焦耳定律较为陌生,但有一定的电流的热效应认识。由于新课程理念与应试教育观念的冲突,学生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 2.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能对较简单的物理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 但用图像法收集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较为薄弱。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2.难点: 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小组合作探究。 五.教学用具和实验器材 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等。 六.课时安排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18.4焦耳定律学案

科目:物理年级:九编制:刘俊生审核:时间:2014-11-15 编号:23 418.4焦耳定律学案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2.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 二、自主学习 (一)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99-101页内容,勾画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主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为什么电脑后面有一些小孔,而且有时能听到风扇转动的声音? 1.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电饼铛这些用电器有什么共同特点? 2.电流的热效应:。 3.生活中的用电器哪些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4.电炉丝通过导线接到电路里,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家庭电路中使用功率过大的用电器可能引起火灾,这又是为什么? (二)自学检测要求:7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1.电流通过电风扇做功时,能转化为能和能,如果电流做功3.6×106J,电风扇获得的机械能一定 3.6×106J 2.一根60 Ω的电阻丝接在36 V的电源两端,在5 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3.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二者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 三、合作探究(15分钟) (一)先交换学案,准备更正 (二)猜想: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找出支持你猜想的理由。 我们实验研究时就要采取。 (三)小组实验探究: ①观看演示99页演示实验,通过看到的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实验时怎样来反映电流产生的热的多少? ②观看演示100页演示实验,通过看到的现象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③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还跟什么因素有关? 3.总结:(1)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 公式为:Q = I 2Rt (2)单位:I-安,R-欧,t-秒,Q-焦. (3)公式推导: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4节焦耳定律教案

焦耳定律 课题焦耳定律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了解电流的热效应及电能与热能的转化; 2.理解焦耳定律内容及表达式,并利用其解决相关简单计算;3.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危害防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电热与电阻之间关系,并初步归纳其结论。 教学难点电热与电流为“二次方”关系的得出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讲授新课知识点一:电流的热效应 任何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都要发热,如电放锅、电热器、电熨斗等利用电能来加热的设备;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需要发热的电器:如电风扇、电脑等通电时也会产生热量,所以电流通过导体时都会有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那么,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验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 设计实验: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从而可以间接比较电阻丝放热的多少——转换法 1.研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如下图所示,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以保证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观察两液柱高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在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2.研究电热与电流关系 如下图所示,将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混联,以保证电阻和通电时间一定,观察两液柱高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越多。 【典型例题】将规格都是“220V 1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 列有关说法中,错误 ..的是: A.三个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B.电流通过三个电器做功一样多 C.三个电器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焦耳定律》

选修3-1 第二章 2.5焦耳定律 一、教材分析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热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功的概念,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理解电功的公式,能进 行有关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电功的计算公式和焦耳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进一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焦耳定律、电热功率的概念、公式。 【教学难点】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 四、学情分析 学生学好这节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A.重点:理解电功和电功率和焦耳定律。B.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电流做功和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教学难点,防止学生乱套用公式。C.关键:本节的教学关键是做好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得出了焦耳定律以后介绍焦耳定律公式及其在生活、生产上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等效法、类比法、比较法、实验法 六、课前准备 灯泡(36 V,18 W)、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投影仪、投影

片、玩具小电机 七、课时安排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教师:用电器通电后,可以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并说明其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1)电灯把电能转化成内能和光能; (2)电炉把电能转化成内能; (3)电动机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4)电解槽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教师:用电器把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及电流做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本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1、电功和电功率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是什么? (2)电流的定义式是什么? 学生:(1)电场力的功的定义式W=qU q (2)电流的定义式I= t 教师:投影教材图2.5-1(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两端 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 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 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学生:在时间t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It。 教师: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qU=IUt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焦耳定律》 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焦耳定律》教学设计 江苏南京29中致远校区殷发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 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 3.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会利用焦耳定律解释生活中电热利用与防治。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会解释生活中一些电热现象,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与防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电热是指电流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热的大小与哪些因素这个实验从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几个方进行

研究。重点是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实验中要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电热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设计出的电路要使用两个不同的电阻串联。研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的设计是一个难点,电阻相同改变电流,可以利用并联分电流的思想,也可以两个电路来完成。 焦耳定律研究的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多少,它与电功有联系也有区别。电功是指电流做功,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各种形式能,而电热只是电功的一部分。只有在纯电阻电路中,这两个量才相等。 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策略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不同的用电器转化成不同形式的能量。本节研究的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多少,生活中的用电器工作时都伴有热的现象,用此引入电流的热效应,从电炉丝与连接的导线入手,提出问题,学生也比较容易猜到电阻是影响电热的因素之一。在设计实

公开课焦耳定律导学案

2.5 焦耳定律 【学习目标】 1.理解电流做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焦耳定律在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定律中的应用 3.会应用电功和电热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热功率的公式推导及应用 【难点】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的区别和相关计算 【问题导学】 1.能量转化电炉通电时,能转化为能;电动机通电时,能转化为能;蓄电池充电时,能转化为能;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数量。 2.电功自由电荷在静电力作用下沿静电力的方向做定向移动,结果电荷的电势能,其他形式的能。电流在一段电路中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三者的乘积。计算式为W= 。 3.电功率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用表示电功率,表达式为P= 。 电流在一段电路上做功的功率P等于与这段电路的乘积。 4.焦耳定律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这个关系最初是由实验得到的。 5.表达式 Q= 。 6.热功率的发热量通常称为热功率,表达式为P= 。 【课内探究】 探究一:推导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 1.如图所示,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由于这段电路 两端有电势差,电路中就有电场存在,电路中的自由电荷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在时间t内 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是多少? 这相当于在时间t内将这些电荷q由这段电路的一端移 到另一端。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电功物理意义: 举例说明:不同的电器做功的快慢不同。 2.电功率: (1)定义: (2)定义式:P= (3)单位: (4)P额是个定值,P实是个变值。P额≥P实。 [说明] 电功率物理意义: 探究二:电热、焦耳定律和热功率 1.在金属导体中,在电场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的自由电子频繁地与正离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使得导体发热,这就是电流热效应,我们把电流产生的热量叫电热(焦耳热) 2.焦耳定律 怎么得出 3.热功率 探究三:电功和电热的比较、电功率和热功率的比较 1.对任何电路,电流做功和电热,各自应如何计算? 2.在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3.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电功和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之间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学设计 焦耳定律教案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是重要的物理定律,它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和内能转换中的体现,本节在电学中是重要的概念之一。运用功能关系的思想,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能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2.知道利用电热和防止电热的场合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知识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是有用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 焦耳定律的计算。 电炉、电熨斗、热得快等电热器,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引入: 星期天,小明的妈妈出门前嘱咐小明别看电视,得先完成作业,可是小明等妈妈一走,就看起了电视,直到妈妈回来前才开始做作业。妈妈问小明为何没有做完作业,小明说作业太难,可是小明妈妈只用了一招就知道小明说了谎,请问,他妈妈是怎样做的?

学生:她摸了摸电视机的的散热窗,发现那儿还热着呢。 教师:你有类似的经历吗,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知识讲解: 提问:生活中,许多用电器通电后,都伴有热现象产生。请举例说明。 教师展示电炉、电熨斗、热得快等电热器。 让学生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热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一)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想想议议: 电炉丝和导线通过电流相同,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2、电热的影响因素 提出问题: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 想想议议: (1)浴霸灯泡和电线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灯泡下面非常热,电线却不怎么热,这是为什么? (2)如果将小功率的浴霸灯泡换成大功率的浴霸灯泡,灯泡下面更热,这又是为什么? (3)浴霸灯泡通电的时间更长,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这说明了什么? 猜想: 电热的大小可能的影响因素——电阻、电流和时间。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用电阻丝给密封容器里的空气加热,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空气温度的变化,进而比较电热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