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一、池塘生态系统的简介

池塘生态系统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类,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静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而其中的生产者包括水体中的自由漂浮植物如浮萍、满江红等藻类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根生植物如何花、莲等以及挺水植物;消费者为水中的各种动物;分解者就是在水中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类,它们对水质的改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健康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是在池塘中不换时或者只换少量水的情况下,仅通过培养水中的藻类和光合细菌、硝化菌等益生菌,消化分解鱼类的粪便、残饵等有机物使其变为无机肥料,供藻类和水中的植物吸收,水中的藻类和植物吸收这些无机养分后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质供鱼类取食,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的小生态系统,而这种生态系统正好有利于鱼类的养殖。

二、举例说明池塘生态系统

在这里我将以我家乡的水产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介绍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怎样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产量最大化。

前些年,水产养殖成为了我家乡广大农民心中的致富路,很多的农民更是把自家的水稻田全部改成了一个个的池塘,养上几万尾草鱼或者鲢鱼,但是两年后的收成却让绝大部分的养殖户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在我家乡,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是大量的消费者,少量的藻类生

产者以及微生物分解者,鱼等水产品的饵料全部是由人工投喂的高效饲料,这是一个相当脆弱的生态系统。每当到了夏季,养殖户总是提心吊胆的过着,很多养殖户早上去喂鱼的时候看见一条条的鱼翻着白肚皮漂在水面上,而这种死鱼也只能捞回家里去喂猪;冬季我家乡的平均气温较低,严重的时候湖面会结冰,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在这种温度下,鱼的生长很慢,经常得在两年里才能收获一季。就是这种夏季夜晚大量的鱼死亡和低产导致了两年后大家又把池塘填上继续水稻种植,也就是水产养殖最终夭折了。

(一)、夏季池塘肥料的变化特点

养殖池塘生态系统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特点—肥料的变化,6-8月是鱼类的主要生长季节,在这个时期,大量的饵料投放到水体中,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量增加,此时的水温也是很高的,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能力大大增加,而在分解有机物的同时,微生物消耗水中的大量溶解氧,使得水中溶解氧严重不足,这是夏季夜晚池塘发生大量鱼死亡事件的关键所在。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溶解氧的同时,大量的含氮物质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的氮含量平衡遭到破坏,而这些超量的氮在一定条件下严重的影响鱼类的生长。

在另一方面,夏季的池塘水体中有效磷的含量大大降低,原因在于磷与水中的钙离子形成难溶的磷酸盐,同时磷离子也容易吸附在池塘底泥和水中胶体物质上,形成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无效磷,植物生长状况不良,固定CO2的能力降低,释放出的O2量减少,最终致使水中溶解氧缺乏,不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水中其他的元素也有一定量的

增加或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鱼类的生长。

(二)、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

由于水体中营养元素的缺乏或过多导致鱼类的生长受到抑制是我家乡鱼类养殖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则是由于养殖池塘中的生态系统结构单一,体系十分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我家乡那边的许多水产养殖池塘中,养殖的鱼的种类单一,一般都是市场上经济价值较好的鱼类,例如:草鱼,鲢鱼。养殖户一般认为不同的鱼种放在一起,不同种类的鱼之间可能会互相争夺食物,导致其中的弱势鱼种不能很好的生长,降低了经济效益。

而另一方面水中的植物仅有少数的藻类,水中的溶解氧基本上是靠自然地融入和人工曝气,如果想要鱼能呼吸到充足的氧气,经济成本也就提高了。一旦没有人工填入氧气,在夏季夜晚也就很容易造成大量鱼因氧气不足而死亡的现象。

(三)、养殖池塘带给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

池塘整年处于蓄水的状态,而池塘的周围围堤是土坯筑的,常年的水浸泡使得土块松动塌入水中,改变了其他生境的改变,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三、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较为脆弱的小生态系统,要维持这个系统的健康,可通过增加该系统中生物成分,使得它的结构相对变得稳定。可行的方案有:

1、由于夏季是鱼生长的主要季节,所以针对夏季水体中氮、磷元素含量变化,可适当施加磷肥,平衡水中的氮磷比,促进水中的藻类和其他植物生长,使得水中溶解氧量的增加,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同时也平衡了由于氮元素含量增加带来的不良影响。

2、混合放养活动于水体不同水层的鱼类,使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得到充分的利用,但是在增加鱼数量的时候必须注意环境的最大容纳量,要想获得高产,养殖数量应稍低于环境的最大容纳量。而在鱼的收获期,应尽量在K/2处捕获,使得能够达到连续产鱼的目的。

3、另一个相对较为重要的因素就是要适当的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这样做亦可以改善水体的水质,同时也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量。

适合于养殖水体中的水生植物有:莲、浮萍、菱等。在净化水体和提供容嘉氧量的同时,这些水生植物也为水中的食草鱼类提供了食物,可以大大减少人工饲料的投喂,在降低资金投入的同时也减少了残余饵料对水质的污染。

4、在池塘的堤边在中经济作物如:黄豆、豌豆等,不仅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起到了巩固池边土坯的效果,而那些生长在离水面较近处的植物也可以被部分鱼取食。这种模式增加了整个池塘生态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使得这个小系统更加健康,经济效益也同时得到增加。

5、还得注意经常给池塘消毒,防止某些病毒细菌侵害鱼类,是的鱼类犯病,减少产量。

6、定期为水体人工充入氧气,是水中溶解氧的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防止鱼因缺氧而死亡。

四、综合分析

淡水池塘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脆弱的系统,只有在人工的正常“干预”下才能维持它的健康。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实行各种系统混合,也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使体系在少人为参与的情况下维持健康。

针对我家乡的养殖池塘,应尽量采取措施使鱼能够在温暖的月份中快速生长,使得单寒冷季节到来时,鱼便可上市销售了。也可以通过养殖某些能够耐寒的鱼类,减少寒冷对他们生长的影响。

重庆大学

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姓名:赵章敬

学号:20087405

六年级科学下册小池塘大世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小池塘大世界教案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引导学生从观察熟悉的小池塘入手.进而认识.分析生态系统的构成。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观察池塘”.“分析生态系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池塘生物的组成.分析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出池塘生物间的食物链.食物网。在观察.记录.讨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学习简单的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与同伴和谐相处.合作研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 2.能通过类比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3.能正确分析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4.能以合理形式正确记录观察结果。

5.能用恰当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6.能有根据地对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做到保护研究区域内的动物和植物。 2.能与其他同学积极.和谐地研究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的大体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作用。 2.能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会简单的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听《童年》歌曲。 讲述:“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让我们在歌声的陪伴下.开始对池塘的观察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池塘 (1)提出任务:仔细认真观察池塘.找出其中生长着哪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析这些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2)观察记录: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 1.能量流动的起点、途径和散失: 起点:生产者; 途径:食物链(网); 散失: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流入第营养级的总能量 人工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人工输入有机物中的能量 3.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 非最高营养级:①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被下营养级同化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转变成该营养级的生物量,不一定都有,最终会被利用) ※②+③+④=净(同化)生产量(用于该营养级生长繁殖); 最高营养级:①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③未被利用4.图示法理解末利用能量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图: 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1)定量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2)定量定时: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末利用即末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末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未被利用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5.同化量与呼吸量与摄入量的关系: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净同化量(用于生长繁殖)+呼吸量 ※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该营养级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生产者)的能量,最终会被分解者分解。 ※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在同化量中的比值,恒温动物要小于变温动物 6.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 (1)能量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这个数值在10%-20%之间(浙科版认为是10%),因为当某一营养级的生物同化能量后,有

无公害水产养殖方法

无公害水产养殖方法 目前,常用的无公害水产品池塘养殖法主要有5种: 1 人工生态养殖法 人工生态养殖法即通过在池塘中营造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来养殖相应的水产品。该方法养殖成本较低,获得的经济效益较高,是目前农村地区采用的主要的水产品池塘养殖法。例如,在兰州市永登龙泉恒竹养殖场养殖虾蟹时,就会在池塘较浅的区域种植适当的水草,供虾蟹食用。 2多品种立体养殖法 多品种立体养殖法即根据多种鱼虾的生活特性,适当搭配共同养殖的方法,从而达到构建平衡的池塘养殖环境,降低污染,提高养殖效率的效果[1]。例如,草鱼、鲢鳙、鲤鱼、鲫鱼等可在同一个池塘中进行养殖,草鱼的养殖有助于池塘内部浮游生物的生长,这对鲢鳙的养殖十分有利,而饲料的残渣可供鲤鱼、鲫鱼食用,有助于净化池塘水质,相对于分开养殖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从而起到良好的连环作用效果,兰州市永登县福水生态养殖场就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无公害水产品的养殖。 3 开放式流水养殖法 开放式流水养殖法即根据自然水流环境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圈建池塘,及时为池塘提供良好的流动水,如湖水、河水、水库等。该方面只需要注重饲料投放与水质监测即可,可节省大量的人工清理池塘时间,同时也有着较好的养殖效果。兰州市永登丹霞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就利用当地丹霞地貌及水库的优势,完成了无公害水产品和产地的双认证。 4 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法

全封闭式扦环水养殖法即采用科学方法对水质进行杀菌消毒,防止鱼病出现。该方法能够增大养殖容量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也能够大大降低养殖人员的工作量,但养殖成本较高,对于小农户经营来说较为不利,需要政府部分的大力支持,因此兰州市永登水产站拟引进集装箱养殖技术,目前正在技术落地试验阶段。 5 微生物制剂养殖法 微生物制剂养殖法即通过向池塘中增加微生物来达到净化水质、促进鱼虾生长的效果,主要采用的微生物制剂包括益生菌、乳酸菌等,可及时分解池塘中的有机物,提高水质,同时也能够增强鱼类的消化功能,加快鱼虾生长,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精)知识讲解

附件1: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须知 一、申报基本条件 (一)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中“生态养殖”的要求,采取相应技术和管理措施,明显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和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取得良好生态、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示范推广效果。 (二)按有关规定申领养殖证,并按核准的区域、规模从事养殖生产(如养殖区内养殖户需单独领证的,须全部领证)。 (三)开放大水面养殖区域内水域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用水标准;封闭养殖水域废水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养殖场应填写《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销售水产品附有《产品标签》(格式见农业部第

31号令)。 (五)需投喂动物源饲料的养殖场,其配合饲料使用率在40%以上,限制直接投喂冰鲜(冻)饵料。 (六)生产者能按《兽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使用渔药,无使用禁用药品行为,供给市场的养殖产品在水产品药残监测中无禁用药品检出。 二、申报材料基本内容 (一)《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登记表》1份(表样附后)。 (二)本养殖区(场)情况介绍材料1份(包括总体概况,生产规模,采用的生态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等)。 (三)2006年本养殖区(场)创建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区(场)工作计划1份。 (四)本养殖区(场)开展生态养殖示范推广工作总结材料1份。 (五)本养殖区(场)养殖证复印件1份(如养殖区内养殖户单独领证,提供其中一户的证件复印件,全部养殖户

清单一份,并注明核准的总养殖面积)。 三、有关说明和要求: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以申报3-4个示范区(场),申报材料送至农业部渔业局养殖处,截止时间为4月7日,过期不接受补报。 (二)原则上鼓励养殖渔民户数在100以上,养殖总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养殖区(场)进行申报,各省组织申报时可适当向养殖户数较多、养殖面积较大和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的养殖区(场)倾斜。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 [水产生态养殖示范区(场)]申报登记表

发展水产养殖 保护生态文明

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生态文明 作者:杨中宏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6期 杨中宏 (德宏州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芒市 678400) 水产养殖即水产生物的养殖,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水产养殖高密度、高产量的养殖模式导致了水质环境污染。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优化水产养殖业空间布局,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实现质量兴渔的关键在于合理布局生产空间,同时也是推进水产养殖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 德宏州自然资源丰富,河流多、水库多、水质好。由于立体气候明显,使得高海拔水库一般在1200 m,低海拔水库也在600~800 m。水资源丰富,热区优势显著,发展渔业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依洛瓦底江水系有土著鱼类75种,经济鱼类20种,稀有鱼类6种,国家级水生动物4种。通过“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持续快速发展,目前渔业生产已初具规模。州内每年生产的水产品除满足当地市场供应外,还有1/3的产品销往邻近的州、市及缅甸北部边境地区。全州丰富的渔业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渔业发展潜力较大。 一、水产养殖业是生态建设的基础 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建设,科学规划水产养殖,既要保护水体及生态环境,又要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还要维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一)经验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1.稻田养鱼。稻田养鱼主要是以稻鱼共生理论为指导,利用人工新建的稻田鱼凼工程,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好的方向转变,促进稻鱼共生关系,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截至2018年,全州稻田养殖面积 7953.33 hm2,价格达50元/kg,为当地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2.革新养殖结构。在稻田养鱼发展初期,可以在稻田中养殖的鱼类较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相应试点的不断增加,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建设“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生态渔业,现在的稻田养殖是水稻种植与多种水产(鱼、虾、蟹、鳖、泥鳅等)共同养殖的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最终形成人们所需求的优质稻米和名优水产品等物质财富,使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稻田养殖取得了较高的产品收益,使得稻田养鱼的养殖结构不断革新。 3.提高科技投入,改善管理质量。一是相关部门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制定科学养殖方案,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优惠,减少农民发展成本,解决其后顾之忧,进而提高其养殖的积极性,改善产业的发展状况。二是进行定期的渔业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农民专业知识和养殖技术水平,促使稻田养鱼产业形成高标准的产业管理模式和销售模式。为了维护养殖户的权益,相关部门制定相应制度,用于严惩偷鱼者及恶意造成稻田毁坏的人员。三是对于稻田养鱼技术方面,组织技术咨询活动,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并依据当地产业中出现的情况,制定适宜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对于鱼苗病害防治方面,加大治理力度,改善鱼苗成活率,为农民的收益提供保证。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

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整治工作方案 根据《尤溪下游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为了彻底解决尤溪下游水产养殖污染问题,改善尤溪流域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护广大群众的环境权益,特制定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 一、整治目标 集中二个月时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通过制定水产养殖规划,实施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引导水产养殖业有序发展,使水产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二、整治时间 7月5日—9月20日,对尤溪干流雍口电站坝下至闽江汇合口流域的网箱养殖进行全面整治。 三、组织实施 网箱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由养殖户所在地的西滨、尤溪口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县畜牧兽医水产局负责制定治理技术措施,镇、村干部负责监管落实。 整治工作共分四个阶段 ㈠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7月5日—7月15日)由西滨、尤溪口镇政府分别召开网箱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传达省、市、县政府关于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整治的会议精神。组织县、乡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网箱 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宣传,同时做好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广泛争取群众和养殖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与养殖户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账,让网箱养殖户看到实实在在的治理效益和好处,增强做好污染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水产养殖污染治理成为广大养殖户的自觉行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库区网箱养殖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促使养殖业主早准备、早安排,尽早完成雍口电站坝下至闽江汇合口沿河的网箱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㈡全面整治阶段(2011年7月16日-9月10日) 1、由镇政府与水产养殖户签订网箱整治协议书,并监督水产养殖户落实清理水面过密网箱,全面禁止投饵类网箱养殖。 2、对于当前达到商品鱼规格的各种鱼要动员养殖户及时上市,对于投饵类养殖网箱的商品鱼上市之后,必须严格禁止投放投饵类苗种,并立即拆除投饵类养殖网箱和辅助设施,彻底退出养殖。 3、要按照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规划,引导水产养殖有序发展,科学确定水产养殖规模、养殖密度和养殖品种,除应保留的,其余养殖网箱限期退出,禁止开展投饵类网箱养殖。 ㈢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9月11日至18日) 由县监察、环保、财政、畜牧水产等部门组成检查验收小组,严格按照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规划进行检查验收,对在养殖规划区内按规划要求开展网箱养殖的养殖户给予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养殖户由县政府予以发放《滩涂水域使用证》。 ㈣整治总结阶段(2011年9月19日至20日) 对尤溪下游流域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对水产养殖治理污染取得的好做法、好经验予以总结、推广,以推进全县水库网箱养殖治理工作。 四、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各有关乡(镇)和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尤溪下流域养殖网箱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责任分工,保证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确保整治工作如期完成。 2、强化责任落实。要将挂包村的乡镇分管领导和干部具体人员落实挂包到养殖户中,督促养殖户限期治理到位。通过明确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尤溪下游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全面落实。 3、加大执法力度。探索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依法整治,严格执法。对于未经许可或不按规划进行网箱养殖的,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并严肃追求养殖者责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好题集锦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好题集锦 (2013年高考研讨)(原创+改编)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各图所示的某些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A中,共有条食物链,若由于某种原因蛇突然全部死亡,则短期鹰的数量将。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 (2)上图B中,已知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若一种生物摄食两种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时,两种被摄食的生物量相等,则丁每增加10千克生物量,需消耗生产者千克。 (3)上图C中,假设在每种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从来源不同的途径获得的能量相等,则草中含900kg的生物量,最多能使鹰增重 kg。 (4)上图C中,假设每种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来源比例不知道,每种较低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比例也不知道,要使鹰增重1kg,则至少需要消耗草 kg。(5)上图D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提供给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 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答案: (1)8 增加植物→鼠→猫头鹰 (2)3250 (3)4 (4)25 (5)25A/(5-4x) 2013年一模 28题(16分)研究发现,某污染重的甲基汞(有机汞)的毒性远高于无机汞。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中,这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因为其具有功能。图中各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位置,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目前人们依据的理论逐步恢复被破坏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2)甲基汞通过富集而危害人体神经系统。研究发现,在甲基汞的作用下突触间隙会持续存在较多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同时发现甲基汞高度亲脂,又能与蛋白质结合,请推测乙酰胆碱增多的可能原因是 。 (3)底泥中存在与B类细菌类似作用的真菌,这类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浮游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外。其去向还有。 (4)根据题干信息,请提出一种有效降低水体汞污染危害的思路: 。 答案:(1)净化水体空间(垂直和水平)(生物)群落演替(2)食物链甲基汞导致突触前膜释放过多的神经递质(也可以从影响酶的活性角度回答,也可从影响载体蛋白的角度回答) (3)分解者分解者和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种植能大量吸收贡的植物,再从这些植物中回收汞(在贡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一定量的B类细菌,或在汞污染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投放分解甲基汞的真菌)

(完整word版)鱼菜共生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 一、背景 养鱼业是一把双刃剑,传统的养殖模式,属于线性经济,其高产出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来的,每天每千克鱼向水体中排入氨氮为1-2g,BOD(生化耗氧量)3-5g,耗去溶解氧5-6g(相当于1平方水面2天的自然复氧量)污染1.5立方水体,当前的养殖模式与现行的政策是有冲突的,欧共体上世纪80年代,即禁止自然水域“三网”(网箱、网围和网拦)养鱼和池塘养鱼污水的排放,日本2006年也制定了类似的政策,澳大利亚还规定50km半径内只能举办一个养殖场,发达国家对“鱼屁股”污染管的是很严的,他们的理念是“鱼可以进口,污水不能出口”。 而我国近年来也开始有所动作,2006年农业部制定了《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禁止水库网箱养鱼;重庆市也先后发布了《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条例》和《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向库区流域水体投放化肥、粪便、动物性饲料等可能污染水体的方式从事水生养殖”,“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畜禽或从事网箱、网栏养殖”。养殖污水排放在一些地方也开始试点,因此池塘传统养殖方式废水排放的限制必将越来越严,势必增加养殖成本,我市池塘养殖何去何从,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将是今后水产养

殖的主流方向,池塘鱼菜共生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目的 鱼池种植蔬菜,蔬菜吸收池塘水体氨氮等富营养因子、进行光和作用和分泌排异性的微毒素(有机酸)(张明华等,上海渔机所),净水、增氧、抑制鱼类病菌生长,生产绿色蔬菜,上市或作为鱼类食物来源。鱼类排泄物供给蔬菜营养,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其中鱼类生产是第一目标,蔬菜生产是第二目标,蔬菜生产为鱼类生产服务。达到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减少成本投入,增加收入的目的。 三、定义 鱼菜共生养殖技术模式是根据鱼类和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知识特点,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两种不同的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的生态设计,达到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少)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茁壮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从而让鱼、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的新型复合养殖技术模式,属于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 四、技术原理 池塘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氮。氮代谢过程。氮随饲料等有机物质进人养殖水体,其沿二条途径转化:一是残饵碎屑经细菌分解,氧化为氨基酸,继而通过氨化作用生成酮酸;二是饲料经鱼类吞食、吸收并在氨基酸的脱氨作用下放出氨,氨氮(NH3-N)对鱼类毒性很大,浓度超过1mg/l时会对鱼类造成危害。其可被需氧微生物(亚硝化单胞菌等)氧化而生成亚硝酸盐(NO2-N),此时的亚硝酸盐对鱼类具有相

小池塘大世界教学设计及反思

10.小池塘大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小学马晓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 2.能通过类比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3.能正确分析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4.能以合理形式正确记录观察结果。 5.能用恰当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积极、和谐地研究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这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池塘里变得可热闹了。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0课:小池塘,大世界。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生1:池塘里有什么? 生2:池塘里生活着很多生物。

师:你看到的池塘里有哪些生物? 生2:池塘里有小鱼、小虾还有青蛙。 生3:小池塘中有一个大世界。 生4:小池塘是一个大世界。 师:为什么说小池塘是一个大世界,它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生5:小池塘中生活着很多的动植物,它是一个生态系统。 师:太棒了!他用到了一个词:生态系统。看来这位同学懂得的真多,大家为他鼓鼓掌。生态系统。大家齐读。 生生:生态系统。 师:(提出问题)原来一个小池塘就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一个大世界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那么生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池塘 (1)提出任务。 师:请大家打开书48页仔细观察池塘,找出其中生长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析这些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完成池塘观察记录表。池塘观察记录表 我观察到的生物有: 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关系:(画出食物链或食物网) 这些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那些外界条件? (在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请一位学生上去把自己观察表中的前两项写在黑板上。) 师巡视:如果在完成表格过程中有不会的地方,或者有哪些困难,可以举手示意,我可以帮助你。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补充。 (3)学生汇报并分析生态系统的构成。 ①分析池塘中的动植物 师:好,现在大家看黑板,这是咱们班的一位学生写的池塘观察记录表。大家看看她观察到的生物有鱼、虾、水草、蟹、荷花、鸭子、鹤、水藻……同意吗?有没有需要补充的?生:没有。 师:那么我问问其中的水草、水藻和荷花属于什么生物? 生:植物。

生态水产养殖项目建议书

生态水产养殖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1.1 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 项目名称:XXX生态水产养殖项目 项目地址:XX县XX乡XX村 建设规模及围:占地面积400亩,水产养殖面积80亩,利用现有及新建人工湖发展综合养殖场,搞立体养殖,科学养殖,发展生态水产养殖项目,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水产品供应市场。 项目负责人:XXX 项目主办单位:XX县XX乡XX专业合作社 1.2 主办单位概况 东建安村位于XX县XX乡东部,紧靠XX高速路XX站,交通便捷。全村共XX余人,为进一步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发挥特色农业效益,XX种植专业合作社于XX年在XX村北部建立生态农业立体养殖示基地。到目前为止,已初具规模,发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3 项目提出背景

本项目所在地三面青山环抱,紧靠滹沱河流域,积水面积650亩,水面面积约450亩,蓄水均深1.5米左右,是发展水稻种植及水产养殖的理想场所。加之2013年经过开发形成30亩的人工湖,但是如此之大的水面面积每年只投入几千尾鱼苗,因资金缺陷,规模较小,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白白浪费了可养水面,实在可惜。 1.4 项目申报理由 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国入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农业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农业生产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需要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多方资料显示,提高养殖业的比重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肉食消费日趋多样化,国外市场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鱼、虾、羊、鸡、鸭、鹅等生产正在成长为一个黄金产业,市场消费量越来越大。尤其是搞好特种养殖是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基础。 通过农业年报显示,XX乡养殖业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极小,规模养殖几乎没有,这样就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因此,搞好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在农副业结构中的比重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项目区群众安居乐业、脱贫致富的重大举措。 1.5 编制依据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有序的生态系统 10 小池塘 大世界》教案_6

小池塘大世界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说出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的大体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作用;2.理解生态系统的构成。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 2.能通过类比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3.能正确分析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做到保护研究区域内的动物和植物; 2.能与其他同学积极、和谐地研究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出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指出其食物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 (二)、教学难点 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

1、主动探究法:小学科学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本课通过实地调查、选点观察、统计归纳、分析综合等科学探究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合作交流法: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集体交流研究成果,把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较好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四、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观察调查池塘中的动植物; 2、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动画、视频资料和Powerpoin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许多同学的家门口有美丽的小池塘,池塘是我们一些同学的童年乐园;住在城里的不少同学也在乡下见到过小池塘,谁能为大家简单的描述一下自己见到过的小池塘。 (二)、展示调查成果,交流已有知识 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观察调查的成果,着重介绍池塘和池塘周围都有哪些动物和植物,并交流自己对这些动植物食物的认识。 教师小结学生交流情况。 (三)、运用媒体,建构新知 1.科学一站:美丽的池塘世界,我也做个科学考察队员。 课件出示池塘生态系统图。 学生仔细观察池塘,找出其中生长着哪些生物,做好记录。 池塘里有鱼、虾、河蚌、螃蟹、水草、荷花、鸭子、鹤、

水产养殖项目申请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可行性报告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生活理念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吃肉不如吃鸡,吃鸡不如吃鱼的理念在大、中、小城市逐步漫延。 目前,我市对畜牧业发展较为广泛,而一定的综合性水产网箱养殖成规模性的仍是一个空白,直到如今市场销售的鳝鱼(铁杆鳝)、泥鳅都是从市外引进而来,并且量少、肉质差、口感不好,小条的可怜。而淡水活青虾、在整个鄂西市场很难找到销售点。 鉴于我市综合性水产养殖仍是一项空白。为了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无污染水源资源,经过充分市场调查,现申请开发综合性水产网箱养殖项目情况概括如下: 一、项目名称:荣盛生态水产养殖基地(暂定)。 二、项目内容: 1、鳅鱼(泥鳅) 2、鳝鱼(黄鳝) 3、淡水青虾 4、花甲混合鲤鱼 5、鳗鱼(河鳗)

6、中华鲟鱼 三、网箱养殖的优势 目前我市水产网箱养殖还无先例,它的优势在于它能保持原水质的清透和活力,生长快,病虫害稀少,更无污染。 四、水产养殖成功后,着重繁育卵苗,用自己水产养殖成功的经验传播给城乡水产养殖爱好者,带动和发展多个连锁户,共同受益,逐步完善打造成利川市水产养殖旅游基地,为利川经济的大发展作出一点贡献。 五、规模:黄泥坡水库暂需90亩 六、分项简介 1、鳅鱼养殖10亩 1)实行水面网箱养殖,按网箱3×5=15平方米计算,需做网箱400个,每个网箱按6000元计算,需投资金6000×400=240万元。 2)鳅鱼苗按公斤(100尾)进价140元计算,每个网箱需投放鳅鱼25公斤(2500尾),400个网箱共投放鳅鱼苗400×25=1000公斤(1000000尾)。按每个网箱投苗资金140×25=3500元计算,那么400个网箱需投幼苗资金3500×400=140万元。 3)鳅鱼饲养一年二季,按半年(六个月)投养饲料产成品计算(根据利川气温)。每个网箱需投资(饲料)3000元,那么400个网箱需投资金400×3000=120万元。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10小池塘大世界教学设计1冀教版

10、小池塘大世界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将引导学生从观察熟悉的小池塘入手,进而认识、分析生态系统的构成。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观察池塘”、“分析生态系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池塘生物的组成,分析池塘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画出池塘生物间的食物链、食物网。在观察、记录、讨论等一系列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学习简单的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同时培养学生与同伴和谐相处、合作研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观察找出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动植物。 2.能通过类比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3.能正确分析出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4.能以合理形式正确记录观察结果。 5.能用恰当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员之间的关系。 6.能有根据地对研究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做到保护研究区域内的动物和植物。 2.能与其他同学积极、和谐地研究问题。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科学研究生态系统的大体过程以及每个过程的作用。 2.能说出生态系统的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会简单的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听《童年》歌曲。 讲述:“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让我们在歌声的陪伴下,开始对池塘的观察吧! (二)新课教学 ◆活动1:观察池塘 (1)提出任务:仔细认真观察池塘,找出其中生长着哪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分析这些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 (2)观察记录: 池塘观察记录表 我观察到的生物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过程:见下图。 (3)分析: ◆输入途径:主要是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流经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光能→生物体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能量在食物链(网)中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传递效率= ◆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包括各营养级生物本身的呼吸及分解者的呼吸) ◆能量散失的形式:热能(呼吸作用产生) 2、能量在流经每一营养级时的分流问题: (1)能量来源 ①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太阳能。 ②各营养级消费者的能量一般来自上一个营养级。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所含能量 (2)能量去路 ①每个营养级生物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命活动,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每个营养级生物有一部分能量流到后一个营养级(注意:最高营养级无此途径)。 ③每个营养级生物的遗体、粪便、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 ④未被利用的能量(储存在煤炭、石油或化石中的能量,最终去路是上述三个途径) (3)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图解 前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后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3、能量流动特点: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 单向流动原因: ①在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以细胞呼吸产生热能的形式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利用的。 逐级递减原因: ①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细胞呼吸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供自身利用和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每个营养级中的能量都要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③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提醒】上一个营养级未散失的能量是否能全部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为什么? ◆捕食不彻底:当动物体在捕食猎物时,由于相互之间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捕食者能够捕食到 猎物,但不可能将其种群中的全部个体捕食。 ◆摄食不彻底:当动物捕食成功后,在取食对方时,也不可能将对方的所有有机物全部吃下。 ◆消化不彻底:当动物将食物摄取到消化道中之后,也不可能将其中的全部营养都能吸收。 【特别提示】 (1)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如某食物链中,生物A到生物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若在食物网中,则A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的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原因是: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传到第4-5营养级时,能量已经很少了,再往下传递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 4、能量金字塔 (1)概念:各个营养级单位时间内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 (2)意义: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浅析鱼塘的生态系统

浅析鱼塘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存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产者生产者是指能利用无机物创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蓝绿藻、光合细菌及化能自养细菌。 (2)消费者消费者是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有机物作为食物源的异养生物,主要是指动物和寄生性生物。可分为: ○1草食动物 ○2肉食动物 ○3寄生动物 ○4腐食动物 ○5杂食动物 (3)分解者分解者又称还原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包括营腐生生活的原生生物。它们以动、植物的残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质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源,并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归还环境,供生产者再度吸收利用。分解者也属于异养生物。 (4)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及活动的场所。按其对生物的作用。包括: ○1原料部分 ○2代谢过程的媒介部分 ○3基层部分 鱼塘生态系统的组成 鱼塘是一个组织得很好的生态系统。鱼塘中有水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微生物,还有多种食性不同的鱼类等。 水生植物、浮游植物生产者 草鱼、鲢鱼草食动物 鳙鱼、黑鱼肉食动物 虾、蟹、螺蛳腐食动物 鱼体内的寄生生物寄生动物 细菌和其他菌类分解者 光照、温度、水、泥土、二氧化碳、氧气非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借助于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食物链和食物

网便是生态系统中能流的渠道。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关系联结起来的链索结构。 1)捕食食物链亦称草牧食物链或活食食物链。 2)腐食食物链也叫残渣食物链、碎屑食物链或分解食物链。 3)寄生食物链这是以活的动、植物有机体为营养源,以寄生方式生存的食物链。 4)混合食物链即构成食物链的各链节中,既有活食性生物成员,又有腐食性生物成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始于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太阳辐射能的捕获,通过光合作用将日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物质中的化学潜能,这些被暂时储存起来的化学潜能由于后来的去向不同而形成了能流的不同路径。 第一条路径:植物有机体被一级消费者(草食动物)取食消化,一级消费者又被二级消费者(肉食动物)所取食消化。 第二条路径:在各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死亡的生物有机体,以及排泄物或残留体进入到腐食食物链,在分解者(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还原为简单的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无机物质。 第三条路径:无论哪一级生物有机体在其生命代谢过程中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有机体中存储的化学潜能做功,维持了生命代谢,并驱动了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和信息传递,生物化学潜能也转化为热能,散发于非生物环境中。 第四条路径:以上3条路径是所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共同路径,对于开放的农业生态系统而言,能量流动的路径也更为多样。从能量输入来看,随着人类从生态系统内取走大量的能量与物质流向系统之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输出能流,这是农业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条能流路径。 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鱼塘可被看做是一个有生产者、消费者及能量物质储存库所共同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在这里,生产者指水生的绿色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消费者实际上包括动物和微生物两大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能量来源的生物群。其中,动物则是由处于食物链不同营养级上的草食者、肉食者及食残屑者所组成,包括浮游生物和各种鱼类。人类通过捕鱼活动把鲜鱼送到市场出售,捕鱼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服务则需用卖鱼的收入来购买。鱼塘自身具有一定的自我维持能力,可以不断转化固定日光能及使养分再循环,但他与外系统仍然存在着空气、养分、水等自然交换,以及人为控制下的输入与输出。系统开放程度越大,这种交换越是频繁。 参考文献 1.生态学基础2010

最新十大水产养殖技术

最新十大水产养殖技术! 虾稻生态种养技术 技术概述: 通过科学的稻田改造工程,营造出适合小龙虾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实现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与小龙虾生态繁育的良性循环,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产量与效益表现:每亩可产小龙虾100千克以上,水稻500千克,产值3500元/亩以上,利润2000元/亩以上。 技术要点: (1)选择地势低、保水性好的稻田,面积10~50亩。 (2)田埂加宽加高加固,开挖稻田环沟,移栽水草,水草栽植面积占环沟面积30%左右。 (3)8月下旬,亩放养规格30克/只左右的亲虾15~25千克,雌雄比例2 :1;或者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亩投放规格250~500只/千克的幼虾1万~1.5万只。 (4)适时调控水位。 (5)3月下旬至5月中旬加大投喂,如菜饼、豆渣、大豆、螺肉、蚌肉、莴苣叶、黑麦草等。 (6)实行轮捕轮放,实现稻虾连作、稻虾共作与小龙虾生态繁育的良性循环。适宜区域:全省各地的低洼稻田。 注意事项: (1)在小龙虾生长季节要加强投喂,否则会严重影响小龙虾的产量和规格。(2)虾种放养时将虾种分开轻放到浅水区或水草较多的地方,让其自行进入环沟内水中。 (3)5月底,当每条地笼成虾产量低于0.4千克时,即停止捕捞,留足亲本。技术依托单位: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主要技术负责人:马达文 池塘“3+5”分段养蟹可控技术 技术概述: 通过将河蟹池塘养殖分为3个月和5个月两个阶段并在不同的池塘进行养殖,有效地解决了外购蟹种质量没有保障、水草资源容易遭到破坏的难题,规避了养殖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河蟹规格和产量以及养殖效益。 增产增效情况:和常规河蟹生态养殖方法相比,采用“‘3+5'分段养蟹可控技术” 的池塘,河蟹产量增加20%以上,规格提升10%左右,成活率提高10%左右,每亩池塘增效1200元以上。 技术要点: (1)配备大、小两口池塘,大池塘与小池塘面积比为3:1。

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池塘—水产养殖生态系统 一、池塘生态系统的简介 池塘生态系统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类,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静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淡水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而其中的生产者包括水体中的自由漂浮植物如浮萍、满江红等藻类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根生植物如何花、莲等以及挺水植物;消费者为水中的各种动物;分解者就是在水中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类,它们对水质的改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健康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是在池塘中不换时或者只换少量水的情况下,仅通过培养水中的藻类和光合细菌、硝化菌等益生菌,消化分解鱼类的粪便、残饵等有机物使其变为无机肥料,供藻类和水中的植物吸收,水中的藻类和植物吸收这些无机养分后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质供鱼类取食,从而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动态平衡的小生态系统,而这种生态系统正好有利于鱼类的养殖。 二、举例说明池塘生态系统 在这里我将以我家乡的水产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为例,介绍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怎样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产量最大化。 前些年,水产养殖成为了我家乡广大农民心中的致富路,很多的农民更是把自家的水稻田全部改成了一个个的池塘,养上几万尾草鱼或者鲢鱼,但是两年后的收成却让绝大部分的养殖户的投资都打了水漂。 在我家乡,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是大量的消费者,少量的藻类生产者以及微生物分解者,鱼等水产品的饵料全部是由人工投喂的高效饲料,这是一个相当脆弱的生态系统。每当到了夏季,养殖户总是提心吊胆的过着,很多养殖户早上去喂鱼的时候看见一条条的鱼翻着白肚皮漂在水面上,而这种死鱼也只能捞回家里去喂猪;冬季我家乡的平均气温较低,严重的时候湖面会结冰,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在这种温度下,鱼的生长很慢,经常得在两年里才能收获一季。就是这种夏季夜晚大量的鱼死亡和低产导致了两年后大家又把池塘填上继续水稻种植,也就是水产养殖最终夭折了。

生态鱼池建设方案

别墅锦鲤鱼池景观的设计方案一、项目简介 《黄帝内经》指出:“宅以泉水为血脉”,庭院的风水自然是鱼池来画龙点睛,吉地不可无活水,活水则壮旺宅气的作用。由此可见,庭院的水景、水池、鱼池等都有一定讲究,而水质尤为重要。如今很多人们在家里的花园、阳台、公司消防池建了锦鲤鱼池。 “无水不成园,无木不成园,无石不成园,无鱼不成园”,宅以泉水为血脉,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别墅庭院中都兴建了饲养锦鲤的观赏鱼池,为什么呢?以风水学而论:地不可无水,别墅庭院的身价要水来衬托和表现,鱼池滋养生命,提升活力,招引财气,启迪智慧的作用,水的力量极为强大,滋养生命,寓刚于柔,既有观赏价值,营造润和的阳宅风水。但是设计建造鱼池的时候,设计只是设计外形没有考虑到往后水质的变化,没有一套完整的景观水处理解决方案,好不负责,往往导致后期的景观水处理工程非常难做,甚至要打掉重做。浪费钱更是浪费资源。在设计建造鱼池的时候,不光考虑价钱,还要考虑到这些设计公司,设计出来的鱼池,完整的景观水处理解决方案投入使用后是不是还是像刚建好使用的水质一样。

二、鱼池整体布局 鱼池的大小:确定整个花园的大小,一般锦鲤鱼池占整个庭院的1/3到1/4左右。 鱼池的形状:常见的鱼池形状有:长方形、长弧形、“∞”字形、圆弧形。实际建设地点为规整长方形,长宽比为1.2:1。这样的鱼池遮阴少,水面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塘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繁殖,也有利于拉网操作。 鱼池深度:这个最主要取决于场地的条件,从养锦鲤的角度讲,最好鱼池深度能达到1.5-2.0米深,这样的话,40公分以上的锦鲤也可以养,且深度高一点,鱼活动广一点,成长也快一点,也能养养自己的喜欢的大鱼。 鱼池坡度:可以做一个浅水区3米长的0.9米-1.5米斜深和一个3米长2米深深水区。 鱼池装饰:通常以假山、亭台为装饰。假山可以选择自己的喜欢的石头,如,太湖石(江苏太湖石、广东太湖石)、千层石、英石、黄蜡石、龟纹石等;亭台材料有:防腐木(菠萝格、柳桉、樟子松、老船木);鱼池边缘装饰通常选择石头或围栏。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简称ECO,是ecosystem的缩写,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不同的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分为湖泊生态系统、池塘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13]、农田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冰川国家公园由多山的湖区组成,位于南纬49度以南,阿根廷圣克鲁斯省西南部的边远地区。它包括南安第斯山的一个被大雪覆盖的地区,以及许多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 冰川景观1 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 National Park)建于1910年,位于美国蒙大拿州北部,与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省和亚伯达省接壤。地理上它位于落矶山脉北部,著名的三分点也在公园内,就是各分水岭的交会点:三分点以东的降雨最终会经墨西哥湾流入大西洋,以西的降雨最终会流入太平洋,以北的降雨最终会经哈德逊湾流入北冰洋。由于温室效应的缘故,公园里的冰川正大幅度缩小中,过去的大冰川变成今日的小冰川,

过去的小冰川就干脆消失掉了。冰川退缩后留下许许多多美丽的山川、湖泊、瀑布等,风景从大到小都变化万千,非常精致。[1] 被称作“北美大陆分水岭”的落基山脉从北到南贯穿公园中心。公园占地41万公顷,原是布莱福特部族的印第安保留地的一部分,1910 年辟为国家公园。因这里有50 余条冰川,故得名冰川国家公园。冰川是由降落在高山的大量积雪在重力作用下凝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形成。陡峭的纵壁,有棱有角的外形,是冰川的特征 沃特顿湖区国家公园是加拿大最小的国家公园,根据阿尔伯塔省(加拿大西部 )和蒙大拿州在1931年的提议,沃特顿湖区国家公园与蒙大拿州的冰河国家公园进行合并组成了沃特顿-冰河国际和平公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和平公园。为证明自然资源是没有国界的信条,两国这一地区没有划定边界线。是300多公里不设防的一段边境园。1995年,该公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班夫国家公园(英语:Banff National Park,法语:Le Parc national Banff)建于1885年,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它坐落于落基山脉北段,距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以西约110-180公里处。公园共占地6641平方公里,遍布冰川、冰原、松林和高山。冰原公路从路易斯湖开始,一直连接到北部的贾斯珀国家公园。西面是省级森林和幽鹤国家公园,南面与库特尼国家公园毗邻,卡纳纳斯基斯镇位于其东南方。公园内主要的商业区为弓河山谷的班夫镇。它作为“加拿大落基山脉自然公园群”的一部分,与其它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国家和省立公园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是早期通往班夫的方式,太平洋铁路集团在公园内建造了班夫温泉酒店和路易斯湖城堡酒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20世纪初期,在一战和大萧条期间,通往班夫的公路建成。1960年开始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