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影响

?

临床研究?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 细胞亚群的影响

曹蓉

王泉云

梁河涛

【摘要】目的

研究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 细胞、 辅助细胞和

白细胞介素 ( )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开胸手术病人 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全麻组):地西泮、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安氟醚维持;观察组(复合组):全麻方法同上;术前术中硬膜外持续输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两组于麻醉前( )

、切皮后 小时( )和术后 小时( )、 小时( )测外周血 、 、 、 细胞及单核细胞

表达和 变化。同时测定外周血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结果对照组切皮后 小时 细胞下降,术后 小时 细胞和 / 比值降低,试验组切皮后 小时 / 升

高。两组术后 小时 细胞和 均显著升高,单核细胞 表达下降。复合组在术中、术后 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能够较好地抑制手术应激反应,抑制

术后 、 细胞下降。

【关键词】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免疫反应;应激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单位: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曹蓉);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王泉云);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梁河涛)

责任作者:王泉云

麻醉、手术后可出现多种免疫功能抑制,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是重要的原因。许多研究已报道了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能很好地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 细胞、 辅助细胞及白细胞介素 (

)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拟行开胸切除食管癌、肺癌患

者 例, "#$级,随机均分为复合组(硬膜外加全麻组)和对照组(全麻组)。年龄 # 岁,未使用免疫抑制药,围术期无输血。两组病种分布(肺癌/食管癌 / , / , ! )及手术时间[( )分钟、( )分钟, ! ]

均无统计学差异。麻醉方法对照组:于 # 间隙硬膜外穿刺置

管,备术后镇痛用。静注地西泮/、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诱导,行气管内插管,接机械通气。以静脉持续输注丙泊酚"??、吸入安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麻醉。切皮前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此后每小时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手术结束前分钟经硬膜外管注入利多卡因,观察血压"分钟,给负荷量"后持续硬膜外输入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至术后天,必要时加用每次。复合组:于

"

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利多卡因。分钟后测试麻醉平面,肯定麻醉效果,气管插管后硬膜外腔给予利多卡因!/芬太尼混合液",以后每小时追加"至术毕。除术中维持吸入安氟醚保持呼气末浓度"外,全麻方法及术后镇痛均同对照组。两组阻滞平面均在"。

标本采集和测定分别于麻醉前()、切皮后

小时()、术后小时()、术后小时()肘静脉穿刺置管抽取外周血、、,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抗凝试管及肝素抗凝试管。其中离心分离血浆贮于保存,用人试剂盒(美国公司),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全血半小时内离心分离血浆,保存,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儿茶酚胺。

贮于,小时内各测定管加入抗凝血!,再分别加入由藻红蛋白()和异硫氰酸荧光素()荧

光素双标或单标的免疫阴性对照/,及/、/、、、单抗!(均为

公司生产),充分混匀,室温避光分钟,再分别加入(稀释)的溶血素。待红细胞完全溶解后,弃上清,()洗涤次,调整细胞数为/,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软件(公司)分析各阳性细胞百分数。

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内、组间用#检验,$<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变化对照组切皮后总

细胞下降,此后逐渐恢复;细胞在术后

小时明显下降($<),/细胞比值显著低于术前($<)。而复合组、/细胞比值均无下降,且切皮后小时/细胞比值比术前有所上升($<)。两组术后细胞均无明显改变。两组都出现术后小时

细胞明显升高($<),且对照组高于复合组($>);单核细胞表达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术后小时达、,且术后小时仍未恢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表)。

两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变化两组值分别呈术中、术后一天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在对照组术后比麻醉前显著升高

表!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变化(!"")

复合组

对照组AI

复合组

对照组

复合组

对照组AI 复合组

对照组

/复合组A

对照组I A 复合组A 对照组A

单核细胞(荧光强度)复合组A A 对照组A A

组间比较,I$<与比较,A$<

(!!);复合组术后也较术前升高(!!)。两组相比复合组术中、术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

的变化两组术中、术后都呈升高趋势,术后小时达峰值(!!),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表)。

表两组、的变化("!")

复合组###$##$(/)对照组$$$$复合组

(/)对照组

组间比较,#!!##!!与比较,$!!$$!!

表两组的变化(/,"!")

复合组$

对照组$

与比较,$!!

讨论

良好的免疫功能对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免疫调节性细胞的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是研究热点之一。

细胞是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其亚群辅助、抑制细胞是一对关键性的免疫调节细胞,也是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评估的常用指标之一[]。

对照组切皮后小时总细胞数、术后小时细胞数明显下降,/比值降低。研究发现麻醉、手术创伤后出现上述类似情况[,]。而复合组在整个观察期间无下降,且/比值有所上升(!!)。已有较多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与手术创伤、神经内分泌改变和麻醉本身都有关系。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手术应激后皮质醇使淋巴细胞再分布,儿茶酚胺等激素作用于血管和淋巴细胞内皮影响白细胞趋化[,]。外周血中人类淋巴细胞拥有大量肾上腺素能受体等多种激素受体。等[]发现给予儿茶酚胺后/明显下降。本研究复合组去甲肾上腺素在术中、术后均低于对照组,另有许多实验结果证实了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能够相当程度地抑制术中、术后、皮质醇浓度等一系列内分泌的变化[],表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减轻应激反应及其内分泌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淋巴细胞亚群波动。

吸入麻醉药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有抑制作用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够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有可能减轻了麻醉药本身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

良好的免疫反应还有赖于各种不同激活的免疫细胞和效应因子适当的功能状态。细胞根据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分为和细胞,分泌!等,促进细胞免疫效应;细胞、等,辅助细胞产生抗体。在损伤刺激的局部,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等一系列细胞因子,并进一步产生。、刺激

释放,产生糖皮质激素,引起非定型细胞转化细胞,抑制细胞发展[]。本研究分别用细胞上分子表达水平及单核细胞的表达来反映和细胞的功能。结果发现两组术后都有细胞上表达上升而单核细胞上表达下降的现象,间接反映了术后体液免疫增强、细胞免疫明显受到抑制,/平衡向型反应偏移。抗肿瘤和抗病毒感染有赖于完好的细胞免疫功能,此种型免疫反应改变对肿瘤患者术后转归是非常不利的。本观察结果显示复合组反应比对照组轻,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复合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较好抑制应激激素产生,但不能阻止受伤组织局部产生、"、等细胞因子,因而不能有效抑制型反应。

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由细胞产生,抑制细

胞免疫应答,间接促进细胞增殖,是重要的抗炎性细胞因子。本研究中切皮后开始升高,术后小时达高峰,小时大幅度下降。与

细胞的变化相符合。本研究未能得到硬膜外阻滞减轻升高程度的结果,与细胞免疫反应变化相似。在离体实验单核细胞培养中加入!可以诱导产生[],给小鼠脂多糖可引起升高[]。在人体升高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可能系炎性细胞因子升高所致[]。

既往的研究多用、细胞的变化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情况。但因为细胞中包含了较大量的细胞毒细胞,细胞的两亚型又分别辅助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了更确切地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状态,需要进一步检测、细胞功能状态及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毕爱华,龚非力,主编医学免疫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

丁锦芸,黄新冲,黄鑫萍用单克隆抗体对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改变的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

,,,

,,:

,,,

,,:

,,,

,,:,,,

,,:

程明华麻醉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

,,,

,,:

(收稿:修回:)

经皮系列套管针穿刺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喻万柏林跃华谢胜扬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为了解决注射胶原酶后引起长时间疼痛问题。作者采用经皮系列套管针穿刺,注入胶原酶与用普通腰穿针穿刺相比,取得较好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患者例分成两组,每组例。两组诊断标准、年龄、突出间隙相仿,两组均为盘内外注射胶原酶。

穿刺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一薄枕(高)。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取背部正中线傍开"处患侧或髓核突出较重的一侧进针,穿刺方向与躯干矢状面呈

"角,在臂线机的监控下将不同口径的系列套管旋入病变间隙,插入环锯,锯开纤维环,钳取少量髓核组织,取胶原酶(鞍山第二制药厂生产),用生理盐水稀释至,沿穿刺针通过套管注入,将穿刺针芯插入留针

分钟后连套管一起拔出,将剩下的胶原酶自棘间或棘旁

注入病变间隙的硬膜外腔。术前静脉注射地西泮、地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塞米松,术后抗生素消炎,卧床休息天。

疼痛评价标准无痛,治疗后疼痛消失,自我感觉舒适;轻痛,治疗后疼痛轻微或偶而发生;中度痛,疼痛较治疗前减轻,能忍受;重度痛,疼痛较治疗前加重,难以忍受,须用镇痛药缓解。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分别于、天进行临床观察疼痛反应,套管针组无痛率达,而腰穿针组均有中到重度疼痛。

治疗效果随访"个月,套管针组有效率为。腰穿针组有效率为(!!)。

讨论

为解决胶溶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所产生的疼痛,作者采用经皮穿刺系列套管针穿入椎间盘内,锯开纤维环,钳取少量的髓核组织,使椎间盘形成一瘘道,注药后的压力及溶解物通过瘘道外溢,降低了盘内压,使疼痛得到缓解。

(收稿:修回:)

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T细胞亚群

的影响

作者:曹蓉, 王泉云, 梁河涛

作者单位:曹蓉(610031,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王泉云(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梁河涛(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

刊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年,卷(期):2002,18(4)

被引用次数:8次

参考文献(11条)

1.毕爱华.龚非力医学免疫学 1996

2.Hansbrough JF.Bender EM.Zapata-sirent R Altered helper and surppressor lymphocyte populations in surgical patients 1984

3.丁锦芸.黄新冲.黄鑫萍用OKT单克隆抗体对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改变的观察 1996

4.Thomson SP.Mcmahon LJ.Nugemt CA Endogenous cortisol:a regulator of the number of lymph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外文期刊] 1980

5.Mcrbride WT.Armstrong MA.Mcbride SJ Immunomodulation:an important concept in modern anaesthesia[外文期刊] 1996

6.Crary B.Hauser SL.Borysenko M Epinephrine-induced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lymphocyte subset in peripheral blood of humans 1983

7.Naito Y.Tamai S.Shingu K Responses of plasma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cortisol and cytokines during and after upper abdominal surgery[外文期刊] 1992

8.程明华麻醉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1990(03)

9.Psheera N.Gmhal L Cytokines in anaesthesia[外文期刊] 1997

10.Wanidworanun C.Strober W Predominant rol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human monocyte IL-10 synthesis 1993

11.Marchan TA.Bruyn SC.Vandena bede P Interleukin-10 controls interferon-gamma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production during experimental endotoxemia[外文期刊] 199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张晓佳.胡钦擎.李宏青.邓敏茹.ZHANG Xiao-jia.HU Qin-qing.LI Hong-qing.DENG Min-ru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贲门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0)

2.黄亚辉.钱燕宁曲马多、吗啡术后自控镇痛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期刊论文]-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3)

3.宛春甫.李志华.陈露.张爱玉.赵东高位硬膜外麻醉不同给药方式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医药2008,30(11)

4.李钧.钟泰迪.严春燕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麻醉药用量及苏醒时间的观察[期刊论文]-浙江医学

2006,28(6)

5.邓建平.阮建松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冠心病病人术中血液动力学及ST段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9)

6.陆忠辉.尤叶青.徐尔少.李铭辉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全麻合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期

刊论文]-临床麻醉学杂志2000,16(4)

7.费敏.诸杜明.葛圣金.薛张纲术中输注氨基酸对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开胸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12)

8.向太.唐自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肝脏疾患手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四川医学2003,24(12)

9.刘菊英.田玉科.骆明恩.张吉才异丙酚-异氟醚复合麻醉对CD25表达及T细胞亚群影响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1,30(3)

10.刘永勤.陈惠荣.吕立波.王定力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比较[期刊论文]-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7)

引证文献(8条)

1.程永炜.叶铁虎.郭向阳人工建立褪黑素节律对妇科手术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2(8)

2.魏训科.李玉忠比较吸入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静-吸麻醉开胸手术的临床效应[期刊论文]-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z1)

3.魏训科.李玉忠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5(2)

4.唐坤.陈俊峰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万可松用量的比较[期刊论文]-上海医药 2003(2)

5.胡永华.王宏志.潘振宇.金山.任宏.杨拔贤不同麻醉方法对胸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11)

6.张菁.韩梅.潘熊熊.钱燕宁.唐琦峰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和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4及干扰素-γ的影响[期刊论文]-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6)

7.林鹰.齐玉华.赵宁.黄宁.李伟.杨光手术中自体输血对胃癌病人细胞因子IL-2、IL-6、IL-10影响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6(5)

8.程永炜褪黑素对手术病人免疫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学位论文]博士 200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0c18447129.html,/Periodical_lcmzxzz20020400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