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贤经典说:大学3

广贤国学文创《大学》微课

万里航

第三课:释诚意正心

到了年末,各项总结庆典颇多,我们就用“诚意正心”来书写这个时间的交替。今晚,用几个故事来分享“修心”的必要性和方法。

1、回顾上一次分享主要内容

上一次分享我们介绍了《大学》八目中的致知和诚意,可以说致知是诚意的手段,诚意是致知的目标,致知是通过之前的格物来探索世界的真相和宇宙的规律,诚意则是在知道这些真相和规律后由外而内的精神升华。我们通常所说的境界就是由此而来的,境界高的人目标远大,心胸宽广,能为了长远的计划舍弃当下的利益,在我们的德行教育中把这种品质叫做延迟满足,这在西方心理学上也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

吃得苦中苦,不一定要为人上人,但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确实是当下很多人所缺失的。当长远目标不清晰甚至没有的时候,人就容易浮躁恐慌,加上各种快餐文化的促使,我们越来越难心安如海地生活了。今天,我们从致知诚意过渡到正心修身,把对身心的修炼循序渐进地进行下去。上次分享因为篇幅较长,还留有两句引文没有解读,我们就顺着曾子的思路继续探究。

2、解读致知诚意剩余章

2.1《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义;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

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作为意诚的真君子应该怎样操作,有一则好像是服装广告,文案是男人有很多面,每一面就是一个角色,儒家讲的五伦十义,如何得体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就是意诚的实际行动,而背后蕴藏的则是人们的心性修养这个大目标。《诗经》这一句夸赞文王道德品质高尚,这都是有历史记载的,这段商周之交的历史典故我们也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

文王名叫姬昌,他的父季历励精图治,对周国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周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商王文丁,也就是商纣王的爷爷,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为西方诸侯之长,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周人葬季历于楚山。季历死后,姬昌继位,是为西伯昌。

姬昌勤于政事,广罗人才,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于是诸侯开始叛纣而往归姬昌,这就叫做用脚投票。《史记·周本纪》记载姬昌效法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实施关税方案,调低税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使周国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姬昌生活勤俭,穿普通人衣服,还到田间劳动,兢兢业业治理周国。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

日渐强大。

姬昌勤政爱才,善施仁德,为了让纣王废除炮烙之刑,他甚至用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来交换,纣王答应了他的请求,从此废除了炮烙之刑。纣王得到了土地,文王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最后不但这块土地,当时天下的土地都归周朝所有了。传说文王不但发明了八卦,还研发了礼制,可见他对天道的运用是相当得心应手的,再通过礼制表现出来,就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都做好了规范,这些都是意诚的外在形式,要跟那些专门为了欺骗而设置的形式主义区分开来。

2.2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以大德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懂得了根本的道理。这里讲的也是七证当中的“知止”,明白哪个手段,哪个是目标,只要目标达到了,别去执着一定得把这个流程全部走完。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述第一章《经》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真正意诚之人开药店“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史记·周本纪》记载,诸侯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闹得不可开交,没办法想请姬昌仲裁。到了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相互礼让而去。诸侯听闻了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纠纷都来找姬昌评判。此时姬昌也还是一介诸侯,却已成为天下诸侯们的道德楷模。

西伯昌断虞、芮之讼,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周人将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诸侯纷纷拥载,于是西伯昌称王,史称周文王。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3、诚意正心

诚意是一种内修法门,修的自然是我们的这颗心了。有很多狮友家人都办了健身卡,或者经常自己锻炼自体,参加毅行、马拉松等等。所有的项目都是用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强壮的,然而大部分人却没意识到身心健康不仅讲到身体,还讲到我们的心灵,而意识到的大部分人也不知道心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锻炼。待会儿讲到的正心篇会有几个常见毛病的对治方法,但是却不能穷尽我们的理问题,所以我们还是从根源上抓起。

大家看到这张图片,咱们又要把儒释道包括现代心理学结合起来了。现代人的脆弱已经到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地步,每年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数远高于战争和谋杀造成的死亡数字。这在战火纷飞、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年代的人看来,实在是早就该作死的事。所以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提出还是很具有指导意义的。当人们对于生存和安全不再需要担心的时候,我们就得意识到如果没有更高级的需求,人们将用什么来填充那极度空虚的灵魂。

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设想不久的将来,大部人将成为无用阶级,也就是说社会资源足以养活全世界的人口,而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用工作,但是为了不引起社会的动乱,精英阶层将制定更好的规则,把无用阶级都圈养起来。所以无用阶级唯一要付出

的就是,别捣乱,其他的全部免费供应,爱怎么享受就怎么享受。听起来十分动人,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就这么实现了,但好好琢磨一下就让人细思极恐啊。

步入无用阶级的这大部分人口将无所事事,唯一的任务就是混吃等死,我们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就要达到了。但是,请相信我,你不会想要过这种生活的。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有句非常著名的话“不自由,毋宁死”,放在这个时代就是“没价值,毋宁死”。格物致知就是找到这个价值,诚意就是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是不是遵照自己这个价值观出发的。这就是在诚意篇里连续三次提到的:慎独,勿自歁。

另外有句流传很广的心灵鸡汤叫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首先,我们有很多人根本就没什么初心,随波逐流,飘到哪是哪,随时重新立个“初心”,听起来还蛮老庄思想的。但人家那个是“无为而无不为,为天下浑其心”,其初心在用天地规律来和谐天下苍生。其次,很多人的初心是修饰性的初心。什么意思呢,就是拿来掩盖私欲的甚至是不那么见得光的初心,给别人,更重要的给自己编织了这么个光环,这种所谓的初心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不管是利益还是挫折,都会让那个伪装自动褪去。

因此,首先要对自己的发心做一个深入的检验,我们在学习会的大课上会专门有这样一个环节——发掘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动机。把伪装去除掉,把各种私欲罗列出来,掂量一下权重,最后你会发现,你原本以为的那个初心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当你找到根源的时候,会豁然开朗,原来大家的那个最深处的动机都是一样的,源代码相通。明白到这儿,大致就能理解佛陀菩提树下证悟出的大道是从哪个基点出发的,慈悲利他之心就不可能不生起了,再要理解无我无人、一沙一世界似乎也不那么难了。

好,这个层面的话题暂且打住,再往里深就不是能通过微课分享说得清了。刚才讲到的发心是否真的如你所说怎么来验证呢?稻盛和夫在创建第二电电时,就用了义利之辨来跟自己过招。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问自己发心到底是为钱还是为义,说是为了把老百姓的电话费降下来,但其中的私欲到底有多少呢。按最近很流行的什么道系的说法,就是关我屁事?关你屁事?经过再三的确认,稻盛先生最终确认,发心是纯正的,那就必须干了。

当时有两家国有电信对第二电电进行绞杀,而从做精密陶瓷跨行过来的稻盛却毫不畏惧,竟然在短时间内就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并且初期还是租用国有电信的线路设备。公务员在单位用的是国有电信,回家都装上第二电电的电话,因为便宜嘛。这样,在稻盛的努力下,电话一下就在日本普及开来,一般家庭都能装得起用得上,为日本经济腾飞提供了极大的助力,毕竟,沟通和联接是经济的本质属性。

这些内容已经是把《大学》八目的诚意和正心相结合了,这里主要讲正向的怎么去做。同样的,不要把手段当目标,就像习大大上台后,不再以GDP论英雄,而是切实提升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往年所提的保8也都放在一边了。这叫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要把诚意正心的功夫练好,那就要像锻炼身体那样,找到方法,并且持续不断。在子思的《中庸》第二十章,就给到我们5个步骤,大家不妨尝试一下,坚持个三五十年,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五个步骤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以有孩子的狮友和家人一定要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除了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也要拓展到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审问”,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会问才会学,科学本身就是不断推翻前人理论的过程,千万不要迷信书本、迷信权威。

“慎思”就是说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跟第一条博学结合起来,通过慎思就容易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且把碎片化或者相互割裂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起自己框架性体系化的知识和认知论。“明辩”为第四阶

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好比现在各路大师、专家、学者,在管理学、成功学、教练技术方方面面输出各种理论方法,其中也不乏一些歪理邪说,这就需要我们打开慧眼识得真金了。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把这五个步骤做到了,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心是正的,意念的诚的。然而随着时空的转变,我们的意念也时刻在发生着改变,所以说,诚意正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德国心理学家做过测试,正常人平均一天要产生60000多个念头,像我这种不太正常的可能每天要产生20万个念头。这一个个念头串在一起就是意念,我们的思维、言语、行动就是在这些意念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且告诉大家一件很可怕的事,这些意念都不是我们主动抉择出来,其动作原理用现在的科学手段还无法解释。也就是说,我们一天24小时中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在这些不被我们掌控的意念决定的,更可怕的是,几乎没多少人知道这个真相。逻辑思维差点的,还要花点功夫去弄明白刚才讲的是什么。

幸运的是,上帝给我们关上一扇门,必定会打开一扇窗。虽然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口味的,但却可以决定是否要吃掉它。一直给大家强烈推荐佛家的一本心理学著作,叫做《大乘百法明门论》,世亲菩萨就将人类的内心世界做了非常精详的分类,特别是对思维的运作流程做了非常细致的划分。他把念头生起之前到行动之间的刹那就分成了作意、触、受、想、思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完成的,但又各具特点。

作意就是在意念生起的地方装上一扇门,在这门口放上一条狗,时时看着嗅着,一有念头出现就通过后面四个步骤过滤筛选。一般人都没有进行过这样的训练,所以都是按照本能和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性反应去应对,就好比设定好的电脑程序,这类念头出来这么处理,那类念头出来那么处理。而我们的表象思维则很自然地认为,这就是我们自己主动的想法,这是我们自主的选择。而事实上,亲爱的朋友们,我们几乎没有一刻拥有自主权,我们经常所说的“活出真实的自我”基本上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谎言。

一行禅师有本书叫《正念的奇迹》,里面就教给人们在行走坐卧间保持正念觉知的方法。这个正念就是通过“作意”这条看门狗清楚地觉知到每个念头的生起,在触受想思间我们得以及时踩下刹车,不让固有的自动程序来左右我们的举止,只感受,不作为。这个不作为是不作出本能的、习性地作为,而后在真正觉知清醒的状态完全自主地去作为。不知道我这样的表达能不能让大家听明白,不清楚的可以反复琢磨一下这两段内容。最重要的是必须明白,我们不能决定我们将会生起什么样的念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做到在念头生起的时候不被它左右。

如果有认真研读过佛学经典的,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科学观和逻辑性相当严密,跟儒家的经世致用一结合,那真是有莫大的实用性。佛家这诚意的五个步骤叫做五遍行,意思是说只要有思维产生,必定逃不出这五个连贯的骤,完了还有五别境,就是可能有也可能无的五个步骤。在作为的分类上,有十一个我人通常说的正能量,叫十一善,还有二十六个负能量的,叫做烦恼,甚至还分出四个可正可负的,叫做四不定。跟我们接下来要分享的《大学》“四不正”恰好可以放在一起做个对标。

4、解读四不正

4.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先说说“忿惿”,都说人在愤怒的时候不适合做重大决策,因为这时候智商基本为负数。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陈圆圆是明末名满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一出道便被名士争相攀求,一时名气盖过温婉可人的董小宛。但真可谓红颜薄命,她先被田弘遇所掠,献给了崇祯皇帝,岂料没有得到崇祯的宠幸,后被吴三桂纳为妾。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正月,闯王李自成在长安正式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随后,他亲率大军渡河东征,杀向明朝的都城北京。

三月初,李自成兵临宣府(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祯万般无奈之下,诏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其放弃关卡,入关勤王。此时吴三桂是辽东总兵,驻守山海关。吴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统兵入关,当到达出山海关不远的河北丰润时突闻噩耗,京城失陷,崇祯皇帝自缢身亡,于是又带兵返回山海关。四月初,吴三桂亲率所部进京谒见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听闻大顺军在北京捉拿大批勋贵高官,拷打逼供,抢夺金银,他父亲吴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爱妾陈圆圆也被抢走了。

相传吴三桂当时勃然大怒,厉声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当即挥师第二次返回山海关,降而复叛,上演了一幕绝世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马之功。当然,这些民间轶事都是部分史实夹杂大量八卦改编成的狗血剧。清朝人编写的明史对此只字不提,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吴三桂也并未投降李自成。当时蓟辽总督王永吉派吴三桂的副将向清国借兵,要求他们由北向南与自西向东的关宁铁骑两线作战打击农民军,却被求战心切的吴三桂改为自山海关直接出兵联合进攻。

此后,从山海关到北京一线,农民军丢弃无数粮草,辎重,美女,正是在收割战利品的过程中,吴三桂才结识了陈圆圆。所以说,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为后人杜撰出来的,但是故事本身却也给予我们不少警醒,人在愤怒之时,“初心”已被覆盖,人性也被扭曲。而导致明王朝直接崩盘的李自成却更好地诠释了“心有所忿惿则不得其正”的道理。李自成发动农民起义,这与近现代的工人阶级革命是有很大区别的。

前者是封建王朝的延续,到最后与官僚阶级统治并无区别,而后者则是历史的进步,是封建社会向民主社会变革的飞跃。所以李自成并不具有一个控制王朝兴替的统治者的眼光和胸襟,因对官僚阶级与地主豪绅的痛恨,李自成对这一阶级的打压是彻底的,在愤怒情绪的操控下,他成了野兽,而不是真正为天下黎民苍生请愿的革命者。闯王的军队掠夺财物,滥杀无辜,毫无军纪,即让权贵切齿痛恨,又不得民心,自然不可能成为统治阶级。

李自成数次招降吴三桂,表面上礼贤下士,背后却是霸妻掳父,犯吴三桂的大忌,尽管对于降清仍有所顾忌,但也容不得他走其他的路了,最后促使吴三桂只得降清。其实吴三桂并未有明确的降清意图,或者说吴三桂更有意于清军结盟剿灭李自成势力,而且在吴三桂与多尔衮的回信中提到,清军入关不得掠夺民财,滥杀百姓。可见其心为民为国。可见,愤怒使人愚蠢,那股冲劲会让你暂时取得上风,但终将失去一切。

接着说“恐惧”,虽说恐惧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恐惧,但我们还是要一分为二地来评述恐惧的意义。往好的方面来说,正是因为恐惧,才有我们这些繁衍下来的人类。那些没有恐惧基因的人类,因为天不怕地不怕,早早地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或许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幸存下来的人却经常性地被恐惧所困扰,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最近心理学普及得比较广,大家都知道内在小孩或内在父母的概念,关联到的是我们所谓原生家庭给我们性格上带来的固有模式。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年幼时受伤破碎的部分,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心里,也就是潜意识。当与我们受创伤时相类似的场景一出现,我们的反应模式就会自动启动,哪怕你成年了,甚至年老了,只要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你就永远会在类似场景中循环你的情绪模式。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永远没有尽头。这种恐惧来自多方面的安全感缺乏,有暴力、匮乏、遗弃、冷落、失控等等各种伤害。

用佛家的话可以做高度的概括,两个字就是烦恼,一个字就是苦。在这些恐惧情绪的操控下,我们也只能做出非自主性的响应,启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有的是对抗,从言语行动上去武装自己。有的是逃避,把自己完全地包裹起来。有的是储备,想尽办法让自己获得足够多的物质财富,这是我们绝大部分人在干的事情,但是多少存款、多少股票、多少基金、多大的房、多豪的车才能不那么有匮乏感呢。

还有就是权力和控制,认为只有位高权重了才能把控大局,有了声望地位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否则都要活不下去了。在家控制孩子、爱人,恨不得每通电话、每段微信都要亲自审核过,在单位控制员工同事,希望所有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图进展。所以反过来说,所有霸道、好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颗恐惧的心,随时等着崩溃。为了对治恐惧,不让自己崩溃,我们就免不了干出各种蠢事来。

我们不择手段地去获取金钱,实现一个亿的小目标后更加不满足,也不知道多少的数字才是头;我们放弃一切地去追求热度,不红不火誓不罢休;我们制定各种游戏规则,使用各种先进设备,企图一切操之在我。但是最后发现,每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我们的恐惧就成倍的增长。原本只是缺乏的恐惧,现在即恐惧比别人还不够,又恐惧得到的可能失去,恐惧回到过去,又恐惧不确定的未来。

当恐惧缠身的时候,我们疲于应对,几乎所有精力都花在规划那个永远不会来的将来,而忘记了上天给到我们这个生命的使命。这就是叫身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凡夫俗子都免不了时常与恐惧作斗争。在儒家看来,正确的斗争姿式仍然要回到前面开宗明义的“知止”,知道真相,不再被恐惧牵着走,停下来。然后定、静、安、虑,这样才能做出真正自主的正确抉择,最后得,得到明德之德。

第三个要说的是“忧患”,跟上面一样,凡事都有两面性,事情本身无对错,只是看我们在负面情绪控制之下,还是情绪在我们的控制之中。忧患让人患得患失,常常是踌躇彷徨、犹豫不决。其实我们可以把担忧转变成祝福,把得失转变成希望。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之所以死得如此冤屈,正是因为宋高宗所谓的“内忧外患”。一方面怕被金所灭,起用岳飞扭转战局,又在岳飞军越战越勇之时患取而代之。

这就像我们的家长对待孩子,企业领导对待团队。宽松了怕失去纪律和效率,严谨了又怕失去创造性;说深了怕不明白,说浅了怕没营养;奖励多了怕蹬鼻子上眼,处罚多了又怕打击自信心。《孟子.尽心下》当中有一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不是跟《大学》里的章句相反吗?其实不然,《大学》里头这一句告诉我们要看到忧患意识带来的害处,不要被其左右,《孟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会视害为师,善用生命中遭遇的忧患来修炼我们的心性,就像唐僧师徒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不主动也会被动。

最后讲一讲“好乐”,熟知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各朝各代都有朋党、帮派,是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现象。唐穆宗时期,以李德裕为首的士族出身官员结成一派,以李宗闵、牛僧孺为首的科举出身官员结成一派,两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讦、倾轧达四十年,史称牛李“朋党之争”。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党(派)争”持续不断。西汉有外戚、宦官作祟,东汉有清议党锢,魏晋南北朝有士族门阀,唐有刘李党争,宋有“元佑党人碑”,明有东林党、宣党、昆党,清有帝党、后党,国民党内有黄埔系、CC系、政学系等。

朋党现象,有其社会根源。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宗法社会。中国宗法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盘根错节。《红楼梦》用一个凄绝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古代宗法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运行特点。荣宁二府,是一个大的(宗族)家族。像一棵大树,有主干和旁枝。“亲不间疏,后不僭( jiàn超越)先。”有规有矩。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互相倚持,结为势力。更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彼此回护。构成一个复杂的体系,盘根错节。只有明晰了其中的脉络,才算真正读懂了《红楼梦》。

人立于社会,在他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亲戚关系、乡党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徒)

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同志(道)关系等。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的社会资源。聪明的人,运作得好,前途无量。无论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都能见到中国人在忙着拉帮结派。像一个个勤奋的蜘蛛,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网络。网络越大、越结实,捕获就越多。对“朋党现象”,自古以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褒贬不一。持否定观点的人认为,“结党营私”。宋朝欧阳修却认为,“小人无朋(党),惟君子则有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中国人常常结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许多人对此十分忌讳,刻意回避,讳莫如深。其实大可不必。像毛泽东这样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公开承认,“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就连佛家也讲究僧团的力量,有志之士聚拢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改变世界的力量。所以,关系社会并无任何过错,关键在于我们不能根据关系上的好乐来结党营私。就像我们狮子会,拉着朋友入会做公益慈善那是百分百的好事,撺掇私交以谋取名利地位则万万不可取。

这就是《大学》所讲的四个“不正”,原文是“身有所什么则不得其正”,其实这个“身”指的是心,身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正,当然指的是中正、公正,指的是一颗一心为公,毫不为己的利他之心。也是一种不偏不倚,毫无分辨的中庸之道,佛家叫做“行舍”、无分别心,也就是道家的“道常无名”。不管哪家之言,都阐明了一个道理:我们要用一颗毫无杂染的清净之心,去看到这个世界的真相。如果心清净不下来会怎样呢?我们再来看最后这一个段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