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在分解炉内燃烧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煤粉在分解炉内燃烧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煤粉在分解炉内燃烧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煤粉在分解炉内燃烧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谢峻林,梅书霞,衣明辉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

摘 要:针对华新宜都水泥厂的分解炉建立数学模型,采用简化的P DF 反应模型,对煤在分解炉内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挥发分释放与燃烧的过程,剖析了焦炭的燃烧机理,为煤粉在分解炉内的优化燃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关键词:分解炉;数值模拟;P DF 反应模型;燃烧机理中图分类号:T Q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336(2005)05-0048-04

Nu m er i ca l si m ul a ti on study on com busti on m echan is m

of pulver i zed coa l i n ca lc i n er

X I E Jun 2lin,ME I Shu 2xia,YIM ing 2hui

(S ilicate M 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 L aboratory of M inistry of Education,W uhan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 uhan 430070,China )

Abstract:A nu mer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 on the calciner in Huaxin Yidu Ce ment Plant .W ith the si m p lified P DF reacti on mod 2el,the numerical calculati on was made for coal combusti on in the calciner .The results showed the volatile releasing and combusti on p r o 2cessing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ombusti on mechanis m of coke,which could p r ovide i m portant theoretical references t o the op ti m ized combusti on of the pulverized coal in the calciner .

Key words:calciner;nu merical si m ulati on;P DF reacti on model;combusti on mechanis m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AA335050);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6045)

在近代的燃烧技术中,煤的燃烧可以分类为固定床(即层燃)、流化床(又称沸腾床)和携带床(即煤粉燃烧)3种基本燃烧方式。煤在水泥工业

分解炉内的燃烧方式属于煤粉燃烧。煤粉的燃烧反应是分解炉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必须使风、煤、料在炉内混合分布均匀,煤粉才能迅速燃烧,从而释放出的热量及时被生料吸收用于CaCO 3分解。因此,剖析煤粉在分解炉内的燃烧机理,对于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生料分解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炉内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值模拟已经成为分解炉优化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1~3]

。本研究采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P DF (概率密度函数)反应模型

[4~6]

,对华新水泥公司的宜都分解炉内煤粉燃烧

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中边界条件的设置基于实际的热工标定结果。

1 物理模型

分解炉窑尾烟气从分解炉的下部喷入;3次风

从锥体部分切向喷入,形成强旋流场;4个进煤口的位置如图1所示;只有一个出口,位于顶部。其中,忽略了原料进口,当壁面处理

图1 分解炉结构

2 数学模型

211 基本流动模型与燃烧模型

描述气体湍流流动的湍流模型很多,但目前工

程上常用的是k -ε双方程模型。本研究也采用该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在此只给出守恒方程组的基本形式,即55t (ρ<)+55x j (ρv j <)=5

5x j Γ<5<5x j

+S <+S p <

(1)

式中 ρ———流体密度;

v ———流体速度;

<———通用因变量;

Γ<———<的输运系数;

S <———源项;

S p <———气固两相流动中固体颗粒对流体作用

引起的附加源项;t ———时间;x j ———坐标方向,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下

角j 可取1,2,3代表3个空间坐标。

式(1)中55x j

(ρv j <)

可写成下式的分量形式:

55x j (ρv j <)=55x 1(ρv 1<)+55x 2(ρv 2<)+55x 3

(ρv 3<)

采用非预混混合分数方法,结合简化的β-P DF 模型来模拟煤在分解炉内的燃烧过程。该模型建立在混合物分数、快速反应和概率分布函数(P DF )的概念之上,通过求解一个或者2个守恒标量(混合分数)的输运方程来建模。所采用的预先假定的概率密度形式为β函数分布,这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一种形式。212 边界条件及数值解法

窑尾烟气进口和三次风进口均采用均匀分布速度边界条件,出口采用压力出口边界。其中煤粉分别自4个进煤口斜向下喷入炉内,且各管处的进煤量相等,初始入射角度大小相同。煤粉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见表1。

表1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数据

工业分析%

V daf

FC daf 元素分析/%

C daf H daf O daf (N +S )daf Q net,daf

/MJ ?kg -132126

67174

01503

01425

01061

01011

33110

对流体相的控制方程采用控制容积法进行离

散,使用QU I CK 格式得出差分方程组,对离散方程组的压力和速度耦合采用SI M P LE 算法求解,迭代方式采用T DMA 进行逐面迭代求解。

3 结果分析与探讨

311 挥发分的释放与燃烧

观察图2,可以从全局上对煤粉在分解炉内的燃烧情况进行推断:①自4个进煤口进入炉膛内的煤粉(图2a ),在其初始运动方向上很快就释放

出几乎全部的挥发分(图2b );②当系统稳定时,所释放出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分布如图2c,d 所

示;③结合表1中煤的元素分析数据,知道原煤中氧元素的含量极少,在图2e,f 中所观察到的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绝大部分应该是由于炉膛内空气中的氧(图2h )与煤中残余焦炭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④而图2g 中H 2O 大部分应该是由氧与煤中挥发出的碳氢化合物等反应所生成。

图2 一组等值线

对比自进煤口1,2与进煤口3,4喷入煤粉的

挥发分释放情况可知,当系统稳定时,位于进煤口1,

2一侧的碳氢化合物(图2c,d )浓度相对较低。这是因为进煤口1和2与三次风进口在同一侧,此处的空气流量大,煤粉所释放出的挥发分大量燃烧了。

图3 距壁面013m 处的柱面上的组分摩尔分数

分布云图与速度矢量图、云图

312 焦炭的燃烧机理研究

图3所示的是炉膛内部距离炉壁013m 处的柱面上的组分浓度场,其中所观察到的这一面靠近进

煤口3和进煤口4。对照碳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场可以观察到:围绕着焦炭(C )的富集区域(Ⅰ),弥漫着的是一氧化碳的富集区域(Ⅱ)。观察氧的浓度场发现:区域Ⅱ也是无氧区,而无氧的结果则导致了在该区内存在极少量的二氧化碳。观察区域Ⅲ发现:在该区域内氧浓度达到极大值,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皆为极小值。区域Ⅳ介于区域

Ⅱ与区域Ⅲ之间,为一个过渡区。

通过以上的观察结果可以推断出在所研究的区域内焦炭的燃烧机理:在由分解炉底部高速上升的烟气流和由侧面切向进入的三次风的共同冲刷作用下,碳和氧在焦炭颗粒群的迎风区(Ⅴ)上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于空气流的冲击,使一氧化碳大量聚集在焦炭颗粒群的背风区(Ⅵ)内;观察速度场发现,区域Ⅵ处对应一个回流区,该回流区具有稳焰作用;这样,一氧化碳富集于焦炭颗粒群背风面附近的回流区的结果,就在一氧化碳与氧的相交区域(Ⅳ)内形成了一氧化碳的火焰锋面。

图4所示的是在高度Z =2165m 处切面上的组分浓度场,该切面位于上下2组进煤口的中间区。

从总体上看,自两侧(进煤口1,2与进煤口3,4)喷入的煤粉具有相一致的燃烧规律:煤粉进入分解炉后,在承载它的空气-烟气流的携带下离散于炉膛空间,当煤中的挥发分绝大部分都释放出来并且烧掉后,焦炭开始燃烧。系统稳定时,便在靠近炉膛壁面的某个区域形成一个焦炭浓度很高的核心区。在核心区内,因为氧的缺乏,燃烧不是很充分,燃烧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而在核心区外,煤粉浓度很低,且与大量的氧充分接触,所以燃烧很充分,燃烧产物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图4 Z =2165m

处的切面上的组分摩尔分数云图与速度矢量图

图5 垂直于Z 轴的一组切面上碳摩尔分数等值线示意

对比自两侧喷入煤粉的燃烧状况,因为进煤口1,2与三次风进口位于同一侧(图1),自该两处进入的煤粉高度分散在高速旋转的三次风气流中,燃烧很充分,未燃焦炭量少,反应面积大,生成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量明显比进煤口3,4处的多。为了从量的角度更细致地了解焦炭的燃烧规律,在4个通过了碳含量极大值区的横切面上,各选取一条与y 轴平行的直线L n y (其中,n 代表进煤口编号,如L 1y 表示该直线位于进煤口1下方),如图5所示。在所选直线上对各组分摩尔分数作曲线,如图6所示。 分析图6可知,L 1y 与L 2y 分别位于进煤口1、进煤口2下方,与三次风进口在同一侧,故空气流量大;而L 3y 与L 4y 则分别位于进煤口3、进煤口4下方,与三次风进口相对,所以空气流量相对较小。据此,将图6中的4个曲线图分为2组进行讨

论,即L 1y 与L 2y 为一组;L 3y 与L 4y 为一组。

(1)从L 1y 与L 2y 可以看到相似的变化规律,分析L 1y ,沿着负y 轴方向从右向左观察氧的浓度变化可以看到,来自远处的氧(位置 处)扩散到了焦炭颗粒群的周边区(位置①处),便开始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少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随着扩散的深入,焦炭的浓度开始增大(位置②处),从而使得氧的浓度迅速下降,而一氧化碳的浓度则相应上升,直至焦炭的浓度最大时(位置④处),氧的浓度降为0,同时一氧化碳的浓度则相应上升到最大值。在氧的浓度由 处向焦炭颗粒群中心④处一路递减,而一氧化碳的浓度由焦炭颗粒群中心处向远处一路递增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自①处开始先是逐渐递增,至碳与氧的浓度值相等的地方达到最大值(位置③处),此处的反应速率最快;随后又逐渐递减至碳的浓度最大处

图6 一组特征直线上的组分浓度分布

(位置④

处)。纵观整个浓度场发现,反应区(①

~④)内出现了燃料(C )和氧浓度重叠的现象,

观察L 2y 也是如此。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在有限速率化学反应中,燃料处于极高的紊流流场中,旧的燃料还来不及和氧反应充分便被气流冲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加入的燃料,从而使得在反应区内出现了未燃烧的燃料和氧。

比较L 1y 与L 2y 可以看到,与L 1y 相比,L 2y 上反应区的厚度稍窄,而碳的浓度极大值则稍高,且一氧化碳的浓度极大值稍低。由此表明L 1y 的反应程度比L 2y 上的大。这是因为,位于进煤口1下方的L 1y 与三次风进口正对,迎面而来的空气流量大;而与之相比L 2y 处的空气流量则相对小一些,故化学反应也不及L 1y 处的激烈。

(2)L 3y 与L 4y 从整体上看,这2条直线上的组分分布情况一致。分析L 3y 可知:从①到③处,

L 3y 上的组分浓度变化与L 1y 上的相一致,所不同

的是③处以后的分布情况。从③到④处,在此区间已经没有氧存在了,而碳含量则极高,其结果使得一氧化碳浓度迅速递减,而二氧化碳则几乎不存在了。

比较L 3y 与L 4y 可以看到,L 3y 上碳的浓度极大值与一氧化碳的浓度极大值都稍低于L 4y 上的相应值,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及其浓度极大值都明显

低于L 4y 上的。这是因为,位于进煤口3下方的

L 3y 靠近分解炉底部的烟气进口,由于上升烟气的

冲刷,一氧化碳来不及与氧进行充分的反应就被气

流带走,故而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也不及L 4y 上的多。

4 结 论

(1)总的燃烧过程:煤粉自进煤口进入分解

炉后,在承载它的空气-烟气流的携带下弥散于炉膛空间。当煤中的挥发分绝大部分都释放出来并且烧掉后,焦炭开始燃烧。

(2)挥发分的释放、燃烧规律:自各进煤口进入高温炉膛内的煤粉,在初始运动方向上很快释放出几乎全部的挥发分,所释放出的挥发分随着承载煤粉的空气-烟气流一起旋转上升。其中与三次风进口位于同一侧的煤粉所释放出的挥发分燃烧掉

的量,远远大于空间位置与之相对另一侧的量。

(3)焦炭的燃烧机理:自同一个进煤口进入炉内的“煤粉流”所形成的“焦炭颗粒群”弥散于炉膛空间,以焦炭浓度最高处为核心,聚集成一个大的“焦炭体”,各部分的燃烧程度随着所接触到的氧浓度的高低而不同。其中,与三次风进口位于同一侧的煤粉所形成的“焦炭颗粒群”,因为被高速旋转的三次风气流充分分散,燃烧很充分。而空间位置与之相对的另一侧的煤粉,因为处于背风面,燃烧不是很充分,残余焦炭量较多。

参考文献:

[1] 叶旭初,胡道和1S LC 分解炉内燃烧、分解的数值模拟研

究[J ].硅酸盐学报,1994(8).

[2] 赵蔚琳,李兆峰1F LS 分解炉二维流场的数值模拟计算

[J ].工业炉,2002(5).

[3] 黄 来,陆继东1分解炉中气体成分分布的数值模拟[J ].

化工学报,2004(7).

[4] 周力行1k -ε-P DF 两相湍流模型和台阶后方气粒两相流动

的模拟[J ].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2).

[5] 张会强,陈兴隆,周力行,等1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研究的

综述[J ].力学进展,1999(11)1

[6] 周力行,郑楚光1湍流两相流动有燃烧颗粒相概率密度函

数输运方程理论[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2)1

作者简介:谢峻林(1965-),女,浙江慈溪人,教授,主要从事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燃料燃烧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2005-01-26;责任编辑:刘军娥

分解炉撒料箱技改方案(节能减排)

方案 制造分厂 节能减排工艺技改的方案 为适应节能减排要求,充分展示低投入高产出的要求,并结合海螺其它基地的生产经验,对海螺制造分厂进行如下工艺技改,发挥减排之功效。 一、分解炉撒料板技改 (一)、技改思路 生产过程中,分解炉下面两个撒料箱在煤料接口时起主要作用,本次技改主要是对下面两个撒料箱进行技改,具体要求是: 1、撒料板角度调整范围:25°-45°; 2、撒料板伸进炉壁长度为200mm。 (二)、施工方案 1、停窑待分解炉内完全冷却后,确认炉内无挂料、耐火材料无脱落迹象,通知在撒料箱位置搭设脚手架; 2、割开撒料箱,将原撒料箱内部有关浇注料拆除; 3、对轴承座、滑槽、及丝杆进行定位; 4、焊接轴承座、滑槽、撒料板加强筋、联节轴与撒料板等; 5、现场检测调节角度(要求在25°-45°范围内); 6、调试结束后,铺设浇注料(保证撒料板的调节); 7、撒料箱整体焊接,并进行内部确认。 (三)、材料 1、δ12mm、面积9平方米的耐热钢板;[材质:1Cr25Ni20Ti] 2、UCP211轴承(带轴承座)四个;[材质:1Cr18Ni9Ti] 3、(δ8mm)宽度40mm需长3600mm、宽度50mm需长810mm、

宽度70mm需长810mm(做加强筋用);[材质:1Cr18Ni9Ti] 4、φ60实心钢棒:6米[材质:1Cr18Ni9Ti];φ50实心钢棒:6米[材质:1Cr18Ni9Ti] (四)、撒料箱简图如下: 二、印尼煤和无烟煤搭配使用 英德海螺地处煤炭资源相对贫乏广东省,煤炭从外省供应,受季节性和运输的影响较大,煤炭价格居高不下,今年年初,公司领导组织召开了用劣质煤代替烟煤使用的会议,根据会议要求加大劣质煤使用比例,降低用煤成本,根据我公司具体情况,决定试用印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锅炉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为提高锅炉效率,降低辅机耗电率,保持煤粉“经济细度”的要求,力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和制粉系统能耗之和最小;保证锅炉设备安全、各经济指标综合最优和环保参数达标排放,制定以下燃烧优化调整方案: 1、优先运行A、B、C、D层煤粉燃烧器,低负荷时运行 B、C、D层煤粉燃烧器,负荷增加时,根据需要依次投入E、F层煤粉燃烧器,运行中应平均分配各层燃烧器出力(可通过各分离器出口风粉温度、压力是否一致判断,通过调整各容量风门偏置维持各容量风门后磨煤机入口风压一致来实现),各层煤粉燃烧器出力应在24~28t/h(根据单只燃烧器设计热负荷,19.65MJ/kg热值对应出力6.1t/h,17.5 MJ/kg 热值对应出力 6.85t/h),单侧运行的磨煤机出力不得超过30t/h(通过节流单侧运行磨煤机热风调节门,维持单侧运行磨煤机总风压偏低正常双侧运行磨煤机0.7~1.0kPa,调整容量风门偏置来实现),在此原则基础上,及时减少煤粉燃烧器运行层数或对角停运燃烧器,一方面,可发挥低氮燃烧器自身的稳定能力,另一方面,较高的煤粉浓度有利于在低氧环境中,集中煤粉挥发分中的含氮基团将NO还原为N2,此外,运行下层燃烧器增加了煤粉到燃尽区(富氧区)的停留时间,可充分利用含氮基团将NO还原为N2,从而降低SCR

入口NOx。 2、锅炉氧量保持:(1)供热期,负荷150~180MW氧量 3.0~5.0%;负荷180~210MW氧量 2.5~ 4.0%;负荷大于210MW氧量2.0~3.2%。(2)非供热期,负荷150~200MW氧量3.2~ 5.5%;负荷200~250MW氧量2.7~4.0%;负荷大于250MW氧量2.0~3.5%。(3)正常情况下,锅炉氧量按不低于2.5%保持,不能超出以上规定区间;环保参数超限,异常处理时,氧量最低不低于1.5%,异常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恢复正常氧量。通过以上原则保证锅炉不出现高、低温硫腐蚀、受热面壁温超限、空预器差压增大,同时为降低飞灰含碳量、再热器减温水量、排烟温度、引送风机耗电率提供保障。 3、运行中保持二次风与炉膛差压不低于0.3kPa,掺烧贫瘦煤较多时,周界风风门开度在锅炉蒸发量500t/h以下可关至10%(周界风量太大时,相当于二次风过早混入一次风,因而对着火不利),大负荷时周界风风门开度不超过35%,除保持托底二次风至少70%以上开度,其余二次风采用倒塔配风方式。 4、燃尽风量占总风量的20~30%(燃尽风量之和与锅炉总风量的比值),低负荷压低限,优先使用下层燃尽风,锅炉蒸发量600t/h以下最多使用两层燃尽风(燃尽风使用原则:锅炉蒸发量430t/h以上燃尽风A层开50~80%;锅炉蒸发量500t/h以上燃尽风B层逐渐开启至全开;锅炉蒸发

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第27卷第2期电站系统工程V ol.27 No.2 2011年3月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16 文章编号:1005-006X(2011)02-0016-03 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研究 孙科1曹定华2刘海洋2 (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2.内蒙古华电包头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介绍了某电厂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分析了该厂燃料特性与锅炉燃烧恶化的关系。找出了制粉系统投运方式对锅炉飞灰、大渣含碳量的影响。对锅炉烟气温度偏差进行了调整,并做出了氧量及二次风箱压力对锅炉效率影响曲线,给出了600 MW负荷下最佳氧量及二次风箱压力。 关键词:600 MW机组;超临界锅炉;燃烧调整 中图分类号:TK227.1 文献标识码:A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mbustion Adjustment of 600MW Supercritical Boilers SUN Ke, CAO Ding-hua, LIU Hai-yang Abstract:The firing adjustment experiment of 600MW supercritical unit boilers in some power plant is introduc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uel character in this factory and the boilers’ firing deteriorate situa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influent the commission way of milling system does to the carbon content in fly ash and big slag in the boiler is found out. The deviation of the boiler’s flue gas temperature was adjusted, the efficiency curve of oxygen quantity and secondary air pressure on the boiler is made, and the best oxygen quantity and secondary bellows pressure on the boiler is given under 600MW circumstance. Key words: 600MW unit; supercritical boiler; combustion adjustment 某电厂2号机组锅炉于2008年7月21~9月19日进行了大修。在前一阶段运行中,发现锅炉存在飞灰、大渣含碳量高,左右侧烟气温度偏差较大,再热汽温偏低,锅炉效率较低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相关的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工作,通过调整,基本解决了锅炉存在的相关问题,找出了相关的运行规律,为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指导。 1 设备概况 某电厂锅炉是超临界参数变压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型号为SG-1913/25.4-M965,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结构,全悬吊∏形布置, BMCR 蒸发量1913 t/h,额定蒸汽压力25.4 MPa,额定蒸汽温度571℃,再热蒸汽温度569 ℃。锅炉B-RL效率为93.55%。锅炉(B-MCR)燃煤量为240.00 t/h(设计煤种)、244.0 t/h(校核煤种)。采用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中速磨煤机,燃烧设计煤种时,5台运行,1台备用。每台磨煤机带锅炉的一层燃烧器。炉膛宽度18816 mm,炉膛深度16576 mm,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8300 mm,炉顶管中心标高为71050 mm,大板梁底标高78350 mm。水平烟道深度为6108 mm,由后烟井延伸部分组成,其中布置有末级过热器。后烟井深度为13200 mm,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鳍片省煤器。 锅炉采用低NO x同轴燃烧系统。主风箱设有6层宽调节比煤粉喷嘴,在煤粉喷嘴四周布置有燃料风。在每相邻两收稿日期:2010-08-25 孙科(1982-),男,硕士,工程师。杭州,310030 层煤粉喷嘴之间布置有1层辅助风喷嘴,其中包括上下2只 偏置的辅助风喷嘴、1只直吹风喷嘴。在主风箱上部设有两 层紧凑燃尽风喷嘴,在主风箱下部设有1层火下风喷嘴。在 主风箱上部布置有分离燃尽风燃烧器,包括5层可水平摆动 的分离燃尽风喷嘴。连同煤粉喷嘴的周界风,每角主燃烧器 和分离燃尽风燃烧器各有二次风挡板25组,均由电动执行 器单独操作。为满足锅炉汽温调节的需要,主燃烧器喷嘴采 用摆动结构,由内外连杆组成一个摆动系统,由一台电执行 器集中带动作上下摆动。 2 燃料特性分析 由于该厂的燃煤情况非常复杂,燃用的煤种已经严重偏 离了设计的数值,因此为做好燃烧调整试验工作,针对现阶 段的燃煤情况进行了必要的摸底试验工作。表1为设计燃料 特性表,表2为实际燃用煤种着火特性分析表。 表1 设计燃料特性表 项目设计煤种校核煤种 低位发热量LHV/kJ·kg-1 21981 20581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 24.8 21.00 全水分M t/% 9.9 9.50 空气干燥基水分M ad/% 2.1 1.90 灰分A ar/% 23.7 28.72 可磨性系数HGI 78 78 表2 实际燃用煤种着火特性分析表 项目煤样1 煤样2 着火指数RI/℃401 384 燃尽指数Cb 18.30 17.92 着火特性难难 燃尽特性极难极难

超临界煤粉锅炉控制系统导则模板

超临界煤粉锅炉控制系统导则 1

直吹式开式大风箱超临界 煤粉锅炉控制系统导则 B&WB03030-04 ( 0版) 北京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有限公司 BABCOCK & WILCOX BEIJING CO.LTD 12月

目录 1. 概述 (3) 2. 给水流量控制 (3) 3. 燃料和风量主控制 (10) 4. OFA喷口控制 (14) 5. 再热汽温控制 (16) 6. 过热汽温控制 (19) 7. 启动系统控制 (29) 8. 机组负荷需求控制 (39)

1. 概述 本锅炉控制系统导则适用于超临界煤粉锅炉, 导则提出了对超临界煤粉锅炉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 其目的是使控制系统制造厂家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符合所述设计要求的控制系统, 本导则的有关条款由设计院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 2. 给水流量控制 2.1 锅炉给水流量控制系统负责向锅炉给水泵发出流量需求信号, 使进入锅炉的给水量与离开锅炉的蒸汽量相匹配。当与锅炉启动系统配合时, 给水流量控制系统也负责维持炉膛水冷壁管中的流量不低于最小流量值。给水流量控制框图见图1. 2.2 炉膛给水流量低跳闸 当经过炉膛水冷壁的水流量低于为防止水冷壁管过热所需的流量时, 主燃料跳闸(MFT)系统将触发锅炉跳闸, 具体来说就是, 当炉膛水流量低于最小流量值的85%并经20秒延时, 或低于最小流量值的70%并经1秒延时, 锅炉应跳闸。当炉膛水流量低于最小流量值时应报警。 2.3 给水品质不合格跳闸 应在省煤器入口设两套独立的给水阳离子电导率测量装置, 或一套设在在省煤器入口而另一套设在除氧器出口。当其中任何一个阳离子电导率测量值超过报警值( 0.15μS/cm) 时, 应报警。当两个阳离子电导率测量值都超过跳闸值( 2μS/cm )时, 锅炉应跳闸。 2.4 选取中间测量值

步进式加热炉设计计算_模板

二 步进式加热炉设计计算 2.1 热工计算原始数据 (1)炉子生产率:p=245t/h (2)被加热金属: 1)种类:优质碳素结构钢(20#钢) 2)尺寸:250×2200×3600 (mm)(板坯) 3)金属开始加热(入炉)温度:t 始=20℃ 4)金属加热终了(出炉)表面温度:t 终=1200℃ 5)金属加热终了(出炉)断面温差:t ≤15℃ (3)燃料 1)种类:焦炉煤气 2)焦炉煤气低发热值:Q 低温=17000kJ/标m 3 3)煤气不预热:t 煤气=20℃ 表1-1 焦炉煤气干成分(%) 废膛(5)空气预热温度(烧嘴前):t 空=350℃ 2.2 热工计算 2.2.1 焦炉煤气干湿成分换算 查燃料燃烧附表5,3/9.18m g g = 10000124.0100124.0222?+= 干 干 湿O H O H g g O H 100 100%%2湿 干 湿 O H X X -?= 由上式得 %2899.22=湿O H

00 00 25741.56100 2899.21009.57%H =-? =湿 00 00 48184.24100 2899.21004.25%CH =-? =湿 0000 7939.8100 2899.21009%CO =-=湿 0000428336.2100 2899.21009.2%H C =-?=湿 000022702.1100 2899.21003.1%N =-?=湿 000023909.0100 2899.21004.0%O =-?=湿 000020290.3100 2899.21001.3%CO =-?=湿 代入表2—1中,得 表2-1 焦炉煤气湿成分(%) 2.2.2 计算焦炉煤气低发热值 ) (低 +?+?+?+??=424214100%8550%2580%3046187.4H C CH H CO Q = ()0 00 000 8336 .2141008184 .2485505741.5625807939 .83046187.4?+?+?+?? =17094.6830 KJ/m 3 误差%557.0%10017000 17000 6830.17094%=?-= 计算值与设计值相差很小,可忽略不计。 2.2.3 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L 0 )3322220/(1023)4(212176.4m m O S H H C m n H CO L m n -??? ? ???-++++=∑ 把表2-1中焦炉煤气湿成分代入

锅炉燃烧调整配风规定

通知 国电东胜热电有限公司发电部第007号2011-12-01 锅炉燃烧调整方案 氧量控制表 控制锅炉氧量的意义: 煤粉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氧量的多少对化学反应速度影响较大,高温条件下有较高的化学反应速度,但若物理混合速度低,氧气浓度下降,可燃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结果燃烧速度也必然下降。适量的空气供应,是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它是燃烧反应的原始条件。空气供应不足,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也就不能达到完全燃烧。但空气量过大,又会导致炉温下降及排烟损失增大。 1)入炉总风量的大小与锅炉热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总风量过大会使排烟热损失增加;总风量过小,则会使煤粉燃烧不充分,烟气中CO含量、飞灰可燃物含量和炉渣可燃物含量增加,致使化学和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增加;总风量的大小也对主汽温和再热汽温产生影响,因此选取合理的入炉总风量,可使总的热损失最小,锅炉热效率达到最高,同时在低负荷时又能保持较高的汽温。 2)炉膛—风箱压差 在锅炉负荷与炉膛出口氧量不变的条件下,炉膛—风箱压差的高低关系到辅助风、燃料风和燃烬风彼此间风量的比例,比例大小对煤粉燃烧的稳定性、燃烬性及NOx的排放量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合理的炉膛—风箱压差,会提高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燃尽风风量 燃烧器最上层为燃烬风喷口,燃烬风的作是实现分级燃烧,减少热力型NOx生成,补充燃烧后期所需氧。燃尽风风量的大小影响NOx的排放量和碳粒子的燃烬程度。不足容易产生CO,因而使灰熔点温度大大降低。这时,即使炉膛出口烟温不高,仍会形成结渣。燃用挥发份大的煤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4)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充分。 燃料与空气混合不充分时,即使供给足够的空气量,也会造成一些局部地区空气多一些,另一些局部地区空气少一些。在空气少的地区就会出现还原性气体,而使灰熔点降低,造成结渣。

燃煤锅炉司炉工培训讲义

燃煤锅炉司炉工培训讲义 二、燃煤锅炉优化燃烧及操作技术 (一)链条锅炉的燃烧特点链条炉炉膛内燃料着火条件比较差,煤的着火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前后拱辐射热,因而煤的着火是从上向下、从后向前的方式着火,这样的燃烧过程,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层、分段燃烧。煤进入炉膛后,随着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出现下述燃烧特点: 1、炉排前部是新进的煤,为燃料预热干燥和挥发份析出区。该区域处于负压区,燃料吸收热量阶段,风量不宜过大,第一道风箱风门应关闭,第二道风箱风门根据锅炉的负荷增大,煤湿度大等情况下,急需开启时方可开启。 2、在炉排中部,是焦炭燃烧区,该区域温度很高,同时进行着氧化和还原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量,风量要充足,燃烧应充分。 3、在炉排的尾部,是灰渣燃尽区,对灰渣中剩余的焦炭急需燃烧,为此,尾部风量也不宜过大,燃尽区灰渣段不宜过长,防止过多冷风进入炉膛降低锅炉出力。 (二)链条炉燃烧对煤的要求 1、煤的燃烧条件不同的煤种挥发份析出温度也不同,如:褐煤的析出温度为150~180oC,烟煤的析出温度为180~250 oC,无烟煤的析出温度为300~400 oC;不同的煤种燃料着火温度也不

同,如:褐煤的着火温度为250~450 oC,烟煤的着火温度为 400~500 oC,无烟煤的着火温度为600~700 oC。 2、链条炉燃烧对煤的要求1)煤的低位发热量热值应在5000kcal/kg(大卡/公斤)左右,灰熔点大于1250 oC。2)煤的颗粒度应小于40~50mm,碎煤量不大于30%,否则大颗粒的煤块在正常炉排速度下,无法燃尽,出现烧不透和炉渣含碳量高的现象。3)煤的湿度应保持在3%~8%之间,即煤用手握紧后松开,煤在手上不会马上散开,而又不很湿为宜;如果煤湿度过大,应适当打大煤挡板,提高炉排转速;煤湿度过小,应适当关小煤挡板,降低炉排转速。4)煤层厚度应在100~200mm之间,煤的颗粒大,给煤挡板适当开大,否则,应适当关小煤挡板。还应根据煤质情况调节煤层厚度:劣质煤煤层厚度应在100~180mm,非黏性煤煤层厚度应在80~140mm,黏性煤煤层厚度应在60~100mm。5)上煤系统装有破碎机是链条炉经济燃烧很重要的条件,否则进炉煤颗粒大或部均匀,造成燃烧不完全损失大、6)为改善链条炉燃烧条件需加装分层分行垄型给煤装置,目的是改善煤层透风条件,并实现垄型滚落燃烧,加强炉排上煤的辐射燃烧强度,使炉膛温度提高,加强燃烧作用。7)煤仓主体设计应为倒塔式,但出口前有10~15度渐扩角,煤仓落煤管应做成整体式,不能做成分叉式,以免煤仓堵煤的现象出现。 (三)链条锅炉启动点火的准备和操作方法

火电厂燃煤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火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系统 锅炉温度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温度低于或高于要求时要么不能达到生产质量指标有时甚至会发生生产事故。采用双交叉燃烧控制以锅炉炉膛温度为主控参数、燃料和空气并列为副被控变 量设计火电厂锅炉温度控制系统,以达到精度在5 ℃范围内。 工程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重要分支。几十年来,工业过程控制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无论是在大规模的结构复杂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在传统工业过程改造中,过程控制技术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能源的节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产过程是指物料经过若干加工步骤而成为产品的过程。该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物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等等,或者说生产过程表现为物流过变化的过程,伴随物流变化的信息包括物流性质的信息和操作条件的信息。 生产过程的总目标,应该是在可能获得的原料和能源条件下,以最经济的途径,将原物料加工成预期的合格产品。为了打到目标,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因此,过程控制的任务是在了解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和动静态特性的基础上,应用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以生产过程中物流变化信息量作为被控量,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目标。 生产过程总目标具体表现为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1)安全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求。在过程控制系统中采用越限报警、事故报警和连锁保护等措施来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另外,在线故障预测与诊断、容错控制等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2)稳定性指系统抑制外部干扰、保持生产过程运行稳定的能力。变化的工业运行环境、原料成分的变化、能源系统的波动等均有可能影响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在外部干扰下,过程控制系统应该使生产过程参数与状态产生的变化尽可能小,以消除或者减少外部干扰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3)经济性在满足以上两个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低成本高效益是过程控制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为了打到这个目标,不进需要对过程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还需要管控一体化,即一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整体优化。 工业过程控制可以分为连续过程工业、离散过程工业和间隙过程工业。其中,连续过程工业占的比重最大,涉及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纺织、医药、建材、食品等工业部门,连续过程工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意义最大。过程控制主要指的就是连续过程工业的过程控制。 锅炉是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动力设备,它多产生的蒸汽不仅能够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蒸发等过程提供热源,而且,还可以作为风机,压缩机、泵类驱动透平的动力源。随着石油化学工业规模的

(完整版)加热炉计算

4.加热炉的计算 管式加热炉是一种火力加热设备,它利用燃料在炉膛内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火焰和烟气作为热源,加热在管道中高速流动的介质,使其达到工艺规定的温度,保证生产的进行。在预加氢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加热,以达到反应温度。预加氢的量较小,因此采用圆筒炉。主要的参数如下: 原料:高辛烷值石脑油; 相对密度: 20 40.7351 d = 进料量:62500/kg h 入炉温度:I τ=350C o ; 出炉温度:o τ=490C o ; 出炉压强:2 15/kg cm 气化率: e=100%; 过剩空气系:α:辐射:1.35 对流段:1.40 燃料油组成: 87%,11.5%,0.5%,1%C H O W ==== 加热炉基本参数的确定 4.1加热炉的总热负荷 查《石油炼制工程(上)》图Ⅰ-2-34可知,在入炉温度t1=350℃,进炉压力约15.0㎏/㎝2条件下,油料已完全汽化,混合油气完全汽化温度是167℃。 原料在入炉温度350C o ,查热焓图得232/i I kJ kcal = 原料的出炉温度为490C o ,查热焓图得377/v I kcal kg =。 将上述的数值代入得到加热炉的总热负荷 Q = m[eIV+(1-e)IL-Ii]

=[1377232]62500 4.184?-?? 37917500/kJ h = 4.2燃料燃烧的计算 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水为气态时计算出的热值称为低热值,以Ql 表示。在加热炉正常操作中,水都是以气相存在,所以多用低热值计算。 (1) 燃料的低发热值 1Q =[81C+246H+26(S-O)-6W] 4.184? =[8187+24611.5+26(0-0.5)-61] 4.184????? 41241.7/(kJ kg =燃料) (2) 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0 2.67823.2C H S O L ++-= 2.6787811.500.52 3.2?+?+-= 13.96kg =空气/kg 燃料 (3) 热效率η 设离开对流室的烟气温度 s T 比原料的入炉温度高100C o ,则 350100450s T C =+=o 由下面的式子可以得到 , 100L I q q η=--, 取炉墙散热损失 , 1 0.05L L q q Q = =并根据α和s T 查相关表,得烟气出对流室时 带走的热量123% L q Q =, 所以 1(523)%72%η=-+= (4) 燃料的用量 1379175001277/0.7241241.7 Q B kg h Q η= ==?;

锅炉燃烧调整

[分享]锅炉燃烧的监视与调整 锅炉燃烧, 调整 锅炉燃烧的监视与调整 1. 燃烧调整的任务炉内燃烧调整的任务可归纳为四点: (1)保证燃烧供热量适应外界负荷的需要,以维持蒸汽压力、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2)保证着火和燃烧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不烧坏燃烧器,不引起水冷壁、过热器等结渣和超温爆管。(燃烧的安全性) (3)燃烧完全,使机组运行处于最佳经济状况。提高燃烧的经济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经济性) (4)对于平衡通风的锅炉来说,应维待一定的炉膛负压。 2. 燃烧火焰监视煤粉的正常燃烧,应具有光亮的金黄色火焰,火色稳定、均匀,火焰中心在燃烧室中部,不触及四周水冷壁;火焰下部不低于冷灰斗一半的深度,火焰中不应有煤粉分离出来,也不应有明显的星点,烟囱的排烟应呈淡灰色。 ① 火焰亮白刺眼:风量偏大,这时炉膛温度较高; ② 火焰暗红:风量过小、煤粉太粗、漏风多,此时炉膛温度偏低; ③ 火焰发黄、无力:煤的水分偏高或挥发分低。 3. 燃料量的调整由于直吹式制粉系统出力的大小直接与锅炉蒸发量相匹配,当负荷变化时,通过①调节给煤机的转速或②启停制粉系统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 (1)负荷变动大,即需启动或停止一套制粉系统。 在确定制粉系统启、停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燃烧工况的合理性,如投运燃烧器应均衡、保证炉膛四角都有燃烧器投入运行等。以韩二600MW锅炉为例: ① 75%~100%B-MCR时,运行五台磨; ② 55%~75%B-MCR时,运行四台磨; ③ 40%~55%B-MCR,只有三台磨煤机运行。

④ 40%B-MCR以下时,两台磨运行。 而当锅炉负荷小于50%B-MCR时,应投入油枪稳定燃烧。同时为了保持低负荷时燃烧的经济性,在停用制粉系统时,应注意先停上层燃烧器所对应的磨煤机,而保持下层燃烧器的运行。 (2)负荷变化不大,可通过调节运行中的制粉系统出力来解决。 1) 锅炉负荷增加,要求制粉系统出力增加,应: ① 先增加磨煤机的通风量(开大磨煤机进口风量挡板),利用磨煤机内的少量存粉作为增负荷开始时的缓冲调节; ② 然后增大给煤量(加大给煤机的转速); ③ 同时开大相应的二次风门,使燃煤量适应负荷。 2) 锅炉负荷降低时,则减少给煤量和磨煤机通风量以及二次风量。 4. 风量的调整锅炉的负荷变化时,送入炉内的风量必须与送入炉内的燃料量相适应,同时也必须对引风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入炉的总风量包括一次风和二次风,以及少量的漏风。单元制机组通常配有一、二次风机各两台。一次风机负责将煤粉送入炉内,故运行中的一次风量按照一定的风煤比来控制;二次风机就是送风机,燃烧所需要的助燃空气主要是送风机送入炉膛的,所以入炉总风量主要是通过调节二次风量来调节的。而调节的目标就是在不同负荷下维持相应的氧量设定值(锅炉氧量定值设为锅炉负荷的函数)。 (1) 总风量的调节方法1) 送风大小的判断 ① 锅炉控制盘上装有O2量表,运行人员根据表计的指示值,通过控制烟气中的CO2和O2含量,从而控制炉内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使其尽可能保持为最佳值,以获得较高的锅炉效率。 ② 锅炉在运行中,除了用表计分析判断之外,还要注意分析飞灰、灰渣中的可燃物含量,观察炉内火焰及排烟颜色等,综合分析炉内工况是否正常。如前所述:火焰炽白刺眼,风量偏大,O2量表计的指示值偏高,可能是送风量过大,也可能是锅炉漏风严重,送风调整时应予以注意;火焰暗红不稳,风量偏小时,O2量表计值偏小,此时火焰末端发暗且有黑色烟怠,烟气中含有CO并伴随有烟囱冒黑烟等。 2) 总风量的调节 ①是通过电动执行机构操纵送风机进口导向挡板或动叶倾角,改变其开度来实现的。

锅炉燃烧器各种风的作用和区别

一次风:一次风是用来输送加热煤粉,使煤粉通过一次风管送入炉膛,并能供给煤粉中的挥发分着火燃烧所需的氧气,采用热风送粉的一次风,同时还具有对煤粉预热的作用。它的作用除了维持一定的气粉混合物浓度以便于输送外,还要为燃料在燃烧初期提供足够的氧气。一次风有冷一次风与热一次风之分。热一次风用于保证煤粉进入锅炉时即有一定的温度,提高能量利用率。冷一次风用于调节热一次风温,以保证热交换率效果达到最大。 一次风携带的煤粉进入炉膛后通过二次风提供氧气燃烧。 二次风:二次风是通过燃烧器的单独通道送入炉膛的热空气,进入炉膛后才逐渐和一次风相混合。二次风为碳的燃烧提供氧气,并能加强气流的扰动,促进高温烟气的回流,促进可燃物与氧气的混合,为完全燃烧提供条件。二次风的风量在一次风、三次风中最大,在总风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三次风:三次风是制粉系统排出的干燥风,俗称乏气,它作为输送煤粉的介质,送粉时叫一次风,只有在以单独喷口送入炉膛时时叫做三次风。三次风含有少时煤粉,风速高,对煤粉燃烧过程有强烈的混合作用,并补充燃尽阶段所需要的氧气,由于其风温低、含水蒸汽多,有降低炉膛温度的影响。

中心风:中心风的作用是增加一次风的刚性,防止煤粉离析和散射,并补充空气量,减少碳未完全燃烧损失。中心风是四通道燃烧器与三通道燃烧器的根本区别所在,中心风的作用:1、冷却燃烧器端部,保护喷头。2、在燃烧器端部形成碗状效应(气流内循环),使火焰更加稳定。3、降低端部火焰温度,减少N O X有害气体的形成。 辅助风:辅助风控制系统以二次风风箱压力的差压为被调量,风箱/炉膛压差的定值取为负荷的函数。辅助风控制系统为一单冲量多输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输出同时控制各层的辅助风挡板。在运行时各层磨煤机的负荷可能各不相同,需要不同的配风,因此每层辅助风门都设有一个操作员偏置站。当油枪程控点火时,相应的的辅助风门自动到“油枪点火”位置。 燃料风(周界风):燃料风(周界风)控制系统为比值控制系统,燃料风风门的开度由相应的给煤机转速决定,燃料风风门的为其相应的给煤机转速的函数。

简述各设计院的分解炉

分解炉在窑外分解系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自1971年第一台窑外分解系统投产,从而开始水泥工业大规模生产开始,分解炉的形式有很多。从分解炉内的气流运动来看,可归纳为四种基本型式,即:涡旋式、喷腾式、悬浮式和流化床式。早期开发的分解炉,多以上述四种运动型式之一为基础,使生料和燃料分别依靠“涡旋效应”、“喷腾效应”、“悬浮效应”和“流态化效应”分散于热气流中,利用物料颗料之间在炉内流场中的相对运动,实现高度分散、均匀混合和分布、迅速换热,以达到提高燃烧效率,传热效率和入窑生料碳酸盐分解率的目的。 分解炉按照设计单位国内有以下常见几种:RSP 来源与日本小野田 T DF、TSD、TD、TSD、TWD、TTF、TFD天津院 CDC成都院 NST-I NC-SST南京院 具体形式和特点如下:TDF型分解炉 TDF分解炉是天津水泥院在引进日本DD炉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燃料特点,研制开发的一种双喷腾分解炉(Dual Spout Furnace),如下图1-1所示。 TDF炉技术特点如下:

①分解炉坐落窑尾烟室之上,炉与烟室之间缩口在尺寸优化后可不设调节阀板,结构简单; ②炉中部设有缩口,保证炉内气固流产生第二次“喷腾效 应”; ①三次风切线入口设于炉下锥的上部,使三次风涡旋入炉;炉的两个三通道燃烧器分别设于三次风入口上部或侧部,以便入炉燃料斜喷入三次风气流之中迅速起风燃烧; ②在炉的下部圆筒体内不同的高度设置四个喂料管入口,以利物料分散均布及炉温控制。 ⑤炉的下锥体部位的适当位置设置有脱氮燃料喷嘴,以还原窑气中的氮,满足环保要求; ⑥炉的顶部设有气固流反弹室,使气固流产生碰撞反弹效应,延长物料在炉内滞留时间; ⑦气固流出口设置在炉上椎体顶部的反弹室下部; ⑧由于炉容较DD炉增大,气流、物料在炉内滞留时间增加,有利于燃料完全燃烧和碳酸盐分解。 TSD分解炉 TSD型炉是带旁置旋流预燃室的组合式分解炉(Combination Furnace with spin pre-burning Chamber)见图1-2炉 TSD炉技术特点如下: ①设置了类似RSP型炉的预燃室; ②将DD型炉改造为类似MFC型炉的上升烟道或RSP型窑的MC室(混合室),作为TSD型炉炉区的组成部分,并扩大了DD炉型的上升烟道容积,使TSD炉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③该炉可用于低挥发分煤及质量较差的燃料。 TFD分解炉 TFD型炉是带有旁置流态化悬浮炉的组合型分解炉(Combination Furnace with

煤粉锅炉系统操作规程 (1)

煤粉锅炉系统操作规程 一、系统工艺流程介绍 高效洁净燃气煤粉工业锅炉系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炉前煤粉储供系统;2、锅炉燃烧及换热系统;3、尾部烟气处理系统。1、煤粉储存及输送 集中制粉站来的密闭罐车直接与煤粉储罐(F001)对接,将符合要求的干煤粉输入煤粉储罐(F001)。煤粉储罐(F001)中的煤粉通过星形卸料器给入中间粉仓(F002)。中间粉仓(F002)的煤粉通过叶轮给料器(F003)定量进入风粉混合器(F004),由一次风输送,通过一次风管进入燃烧器(B002)风粉管道。 2、燃烧及换热 煤粉在锅炉(B001)内与二次风混合进入燃烧,生成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在炉膛内与工质换热后依次进入高温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等尾部受热面,由锅炉下部进入布袋除尘器。冷空气由鼓风机(J002)送入燃烧器二次风道。 3、清灰 煤粉燃烧过程中产生中飞灰绝大部分随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Q001),少部分在炉膛底部及对流管束区沉积,对流管束区积灰通过压缩空气送入炉膛底部除渣机排出。尾部受热面积灰通过声波吹灰器定时清除。 4、烟气净化系统

进入布袋除尘器(Q001)的烟气经过滤除尘后,经引风机进入脱硫塔,达标后排入烟囱(Q003)进入大气。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飞灰落入积灰箱定期密闭排出。 5、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分为燃油储存系统,供油管路,油枪系统等。 本锅炉采用燃烧器点火,点火介质采用零号或-10号轻柴油,点火操作过程如下: (1)吹扫完成后,开启油跳闸阀和油循环阀,将油枪到位,高能点火器打火(总打火40秒),开启进油角阀,如果油阀打开后监测不到火焰,关油角阀。油枪进枪不进行吹扫,停用油枪时关闭角阀,吹扫600秒,退出油枪。 (2)启动引风机、加一次风、调整引风机的挡板使炉膛负压维持在-200Pa。点火着火稳定后,调整引风机及点火一次风挡板,使炉膛负压正常。使炉膛燃烧器附件温度平稳上升至1000℃左右,满负荷运行时预热空气温度达130℃以上。 (3)粉仓粉位高于3M,炉内燃烧良好,可以投入煤粉燃烧器。煤粉喷嘴在投用前应先缓慢开启一次风进行冲管,保持一次风速在25-30m/s;将一次风挡板开度应大于90%(风压大于2500Pa),然后启动对应的给粉机,检查着火良好后再启动二次风助燃。并调整二次风使喷嘴着火良好。 (4)煤粉燃烧器应尽量相对布置,燃烧器逐只投用。燃烧优质煤时,增负荷应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应先减煤后减风。燃烧劣质燃料时,反之,风煤比严格掌握好。

1.加热炉工艺计算软件FRNC5使用入门剖析

1.F RNC-5软件的引进与使用概况 中石化集团公司下属的若干设计院(石化工程公司)从1997年开始引进了多套美国PFR公司的通用加热炉工艺计算软件FRNC-5。此软件在加热炉工艺计算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发挥了重大作用。 美国PFR公司全称为PFR工程系统公司(PFR Engineering System,Inc )。公司设在美国洛杉矶,创建于1972年1月,从事热力学系统设计分析和人员培训。该公司的软件产品拥有六十多个用户,遍布六大洲的十五个以上的国家。其中FRNC-5PC软件有二十年以上的使用经验。 本软件可以优化加热炉设计,并可对现有加热炉进行操作分析、加强管理,是一个较为优秀的软件。 2.F RNC-5软件功能与特点 2.1 软件应用范围 本程序可用于炼油、石油化工及热电联合等装置中大多数火焰加热炉及水管锅炉的性能模拟及效率预测。程序采用经过证明了的技术,通过综合迭代,将工艺物流模拟、传热和压力降计算等过程组合在一起。 程序沿物流及烟气流程,逐个管组逐个炉段严格迭代求解,能精确确定加热炉的工艺参数。计算中还指明不利操作状态,如发出炉膛正压、管壁和扩面元件超温、超临界流动以及酸露点腐蚀等警告信息。 程序会算出与显示加热炉的以下工艺参数或不利操作状态: (1)加热炉总热负荷、总热效率,辐射室热负荷 (2)辐射室出口温度(桥墙温度)与烟囱入口处温度 (3)辐射和对流热强度的均值和峰值 (4)辐射段遮蔽段和对流段中所有管组的管壁金属温度和翅片尖端温度的峰值和均值(5)两相流流型及沸腾状态的确定 (6)管内两相流的传热和压降 (7)管外传热和阻力 (8)“阻塞”、“干锅”或“冷端”腐蚀的可能性 2.2 适用的加热炉类型 (1)常减压装置加热炉 (2)铂重整、铂铼重整和强化重整等装置加热炉 (3)重沸炉和过热炉 (4)一氧化碳加热炉和锅炉 (5)脱硫装置原料预热炉 (6)焦化炉和减粘加热炉 (7)润滑油蒸馏和蜡油加热炉

锅炉燃烧的调整

锅炉燃烧的调整 ?炉内燃烧调整的任务可归纳为三点: ?维持蒸汽压力、温度在正常范围内。 ?着火和燃烧稳定,燃烧中心适当,火焰分布均匀,燃烧完全。 ?对于平衡通风的锅炉来说,应维持一定的炉膛负压 锅炉进行监视和调整的主要内容有: ?1)使锅炉参数达到额定值,满足机组负荷要求。 ?2)保持稳定和正常的汽温汽压。 ?3)均衡给煤、给水,维持正常的水煤比。 ?4)保持合格的炉水和蒸汽品质。 ?5)保持良好的燃烧,减少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 ?6)及时调整锅炉运行工况,使机组在安全、经济的最佳工况下运行。 ?煤粉的正常燃烧,应具有限的金黄色火焰,火色稳定和均匀,火焰中心在燃烧室中部,不触及四周水冷壁;火焰下不低于冷灰斗一半的深度,火焰中不应有煤粉分离出来,也不应有明显的星点,烟囱的排放呈淡灰色。 ?如火焰亮白刺眼,表示风量偏大,这时的炉膛温度较高; ?如火焰暗红,则表示风量过小,或煤粉太粗、漏风多等,此时炉膛温度偏低; ?火焰发黄、无力,则是煤的水分高或挥发分低的反应。 制粉系统运行调整 ?(1)调整磨煤机出力时,应同时调节。 ?(2)根据磨煤机研磨件磨损情况,及时调整加载力,保证制粉系统出力。

?(3)定期进行煤粉取样分析细度,通过对分离器的调整,使煤粉细度符合要求。 ?(4)维持磨煤机出口温度正常。 一、煤粉量的调整 ?配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锅炉 ?当锅炉负荷有较大变动时,即需启动或停止一套制粉系统。 ?锅炉负荷变化不大时,可通过调节运行中的制粉系统出力来解决。 ?对于带直吹式制粉系统的煤粉炉,其燃料量的调节是用改变给煤量来实现的,因而对负荷改变的响应频率较仓储式制粉系统较慢。 二、风量的调整 ?锅炉的负荷变化时,送入炉内的风量必须与送入炉内的燃料量相适应,同时也必须对引风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1.送风调整 ?进入锅炉的空气主要是有组织的一、二、三次风,其次是少量的漏风。 ?2.炉膛负压及引风调整 煤粉细度的调节 ?中速磨煤机固定式离心分离器的调节,通常是改变安装在磨煤机上部的可调切向 叶片角度(即折向挡板开度)来改变风粉气流的流动速度和旋转半径,从而达到改变煤粉的离心力和粗细粉分离效果的目的。在这种型式的分离器中,在一定调节范围内,煤粉细度将随折向挡板开度的增大而变粗。 ?中速磨煤机磨辊压力越大,煤粉越细,根据煤种的实际情况调整磨辊压力,从而 改变煤粉细度。 ?改变制粉系统的通风量,对煤粉细度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当通风量增加时, 将使煤粉变粗,通风量减小时,煤粉相应变细。但制粉系统的通风量的改变也即一次风量的改变,应充分考虑一次风量变化给燃烧带来的影响。不能作为主要的调整煤粉细度的手段。

锅炉燃烧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锅炉工艺简介 (1) 1.1锅炉的基本结构 (1) 1.2工艺流程 (2) 1.2煤粉制备常用系统 (3) 2 锅炉燃烧控制 (4) 2.1燃烧控制系统简介 (4) 2.2燃料控制 (4) 2.2.1燃料燃烧的调整 (4) 2.2.2燃烧调节的目的 (5) 2.2.3直吹式制粉系统锅炉的燃料量的调节 (5) 2.2.4影响炉内燃烧的因素 (6) 2.3锅炉燃烧的控制要求 (11) 2.3.1 锅炉汽压的调整 (11) 3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 (14) 3.1锅炉燃烧系统蒸汽压力控制 (14) 3.1.1该方案采用串级控制来完成对锅炉蒸汽压力的控制 (14) 3.2燃烧过程中烟气氧含量闭环控制 (17) 3.2.1 锅炉的热效率 (18) 3.2.2反作用及控制阀的开闭形式选择 (20) 3.2.3 控制系统参数整定 (20) 3.3炉膛的负压控制与有关安全保护保护系统 (21) 3.3.1炉膛负压控制系统 (22) 3.3.2防止回火的连锁控制系统 (23) 3.3.3防止脱火的选择控制系统 (24) 3.4控制系统单元元件的选择(选型) (24) 3.4.1蒸汽压力变送器选择 (24) 3.4.2 燃料流量变送器的选用 (24) 4 DCS控制系统控制锅炉燃烧 (26) 4.1DCS集散控制系统 (26) 4.2基本构成 (27)

锅炉燃烧系统的控制 4.3锅炉自动燃烧控制系统 (31) 总结 (33)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1锅炉工艺简介 1.1锅炉的基本结构 锅炉整体的结构包括锅炉本体和辅助设备两大部分。 1、锅炉本体 锅炉中的炉膛、锅筒、燃烧器、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构架和炉墙等主要部件构成生产蒸汽的核心部分,称为锅炉本体。锅炉本体中两个最主要的部件是炉膛和锅筒。 炉膛又称燃烧室,是供燃料燃烧的空间。将固体燃料放在炉排上进行火床燃烧的炉膛称为层燃炉,又称火床炉;将液体、气体或磨成粉状的固体燃料喷入火室燃烧的炉膛称为室燃炉,又称火室炉;空气将煤粒托起使其呈沸腾状态燃烧、适于燃烧劣质燃料的炉膛称为沸腾炉,又称流化床炉;利用空气流使煤粒高速旋转并强烈火烧的圆筒形炉膛称为旋风炉。炉膛的横截面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燃料在炉膛内燃烧形成火焰和高温烟气,所以炉膛四周的炉墙由耐高温材料和保温材料构成。在炉墙的内表面上常敷设水冷壁管,它既保护炉墙不致烧坏,又吸收火焰和高温烟气的大量辐射热。炉膛的结构、形状、容积和高度都要保证燃料充分燃烧,并使炉膛出口的烟气温度降低到熔渣开始凝结的温度以下。当炉内的温度超过灰熔点时,灰便呈熔融状态。熔融的灰渣颗粒在触及炉内水冷壁管或其他构件时会粘在上面。粘结的灰粒逐渐增多,遂形成渣块,称为结渣。结渣会降低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果。严重时会堵塞烟气流动的通道,影响锅炉的安全和经济运行。一般用炉膛容积热负荷和炉膛截面热负荷或炉排热负荷表示其燃烧强烈程度。炉膛容积热负荷是单位炉膛容积中每单位时间内释放的热量。在锅炉技术中常用炉膛容积热负荷来衡量炉膛大小是否恰当。容积热负荷过大,则表示炉膛容积过小,燃料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过短,不能保证燃料完全燃烧,使燃烧效率下降;同时这还表示炉墙面积过小,难以敷设足够的水冷壁管,结果炉内和炉膛出口处烟气温度过高,受热面容易发生结渣。室燃炉的炉膛截面热负荷是单位时间内单位炉膛横截面上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在炉膛容积确定以后,炉膛截面热负荷过大会使局部区域的壁面温度过高而引起结渣。层燃炉的炉排热负荷是单位时间内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与炉排面积的比值。炉排热负荷过高会使飞灰大大增加。炉膛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使用燃料的特性。每台锅炉应尽量燃用原设计的燃料。燃用特性差别较大的燃料时,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都可能降低。 锅筒它是自然循环和多次强制循环锅炉中接受省煤器来的给水、联接循环回路,并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的圆筒形容器。锅筒筒体由优质厚钢板制成,是锅炉中最重的部件之一。锅筒的主要功能是储水,进行汽水分离,在运行中排除锅水中的盐水和泥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