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下 第15课_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

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下 第15课_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
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下 第15课_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

第十五课让图说话

—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如何将所要反映的各种数据关系及文本内容以合适的图表、SmartArt 的形式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在教学此课时,主要利用PowerPoint 中的图表和SmartArt基本操作来完善演示文稿内容页,在合适的幻灯片中添加图表或SmartArt 图形,并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对象。与此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两个“温馨提示”: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的重点是理解数据内容;SmartArt图形的制作不是单纯的把文本、图片等信息放到图形中,而是要理解、想象之后,提炼文本,精选图片,以最合适的方式表达观点。

二、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上册教学中,其中的第八课《自选图形的应用》、第十七课《制作数据图表》、第十八课《美化应用图表》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不必重点讲解关于图形的插入、美化等基本操作。但对于图表的类型选择、插入图表后的数据设计以及图表要素等内容,学生并没有很好的经验,需重点讲解和给予一些教学辅助。

三、设计思路

利用热门电影片段引入,引发学生兴趣。探讨中国电影票房变化和国产电影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展示,让学生体验图表与SmartArt的优点,使学生学会在PowerPoint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合适图表与SmartArt来表现演示文稿的内容。学会适当地使用图表与SmartArt 更直观、更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学会在ppt设计中围绕一个中心:在ppt中用图说话,即字不如表,表不如图表,图表不如图的一个方式去简化ppt设计。在这学习过程中,提供技术模拟动画及一张图表选择指南导图。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图表与数据表的对比,理解图表与SmartArt 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学会在PowerPoint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合适图表与SmartArt来表现演示文稿的内容。学会适当地使用图表与SmartArt 更直观、更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过程与方法]:在美化演示文稿插图内容页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设计”选项卡中命令,对图形的布局、样式等进行修改。

[情感与态度]:在自主学习和交流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创建图表与SmartArt。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图表和SmartArt表现数据或观点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遥

软件资源:PowerPoint 2007,相关的资料及半成品演示文稿作品(学生使用)。[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课程题目〗 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信息需求样表〗 信息需求表 信息来源类型表 〖课后练习〗 1.林华同学所在小组准备出一期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黑板报,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素材()。

①上互联网②咨询相关专家③查阅相关报刊④参观航天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判断哪种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教科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有关SmartArt图形的说明

有关SmartArt图形的说明 列表 布局名 称 说明图片 交替六边形列表用于表示一系列互连的观点。1级文字显示在六边形内。2级文字显示在形状外部。 基本块列表用来显示无序或分组信息块。同时最大化形状的水平和垂直显示空间。 蛇形图片重点列表用来显示无序或分组信息块。小圆形用来包含图片。适合对1级和2级文字进行图解。同时最大化形状的水平和垂直显示空间。 连续图片列表用来显示若干组相互连接的信息。圆形用来包含图片。 降序块列表用于显示相关观点的组或信息列表。文本形状的高度按顺序减小,1级文字垂直显示。 详细流程与大量2级文字一起使用,以显示各阶段的进展。 分组列表用来显示任务、流程或工作流中的信息组或信息子组或者步骤和分步骤。1级文字对应于顶级水平形状,2级文字对应于每个相关顶级形状下的垂直分步骤。适合用来强调子组或分步骤、分层信息或多个信息列表。 层次结构列表用来显示在各个组发展的层次关系。还可以用来列举信息或对信息进行分组。 水平项目符号列表用来显示无序或分组的信息列表。适用于大量文字。对所有文本的强调程度相同,并且不表示方向。

水平图片列表用来显示无序或分组的信息,强调相关图片。顶级形状用来包含图片。 增大圆形流程用于显示一系列步骤,圆形的内部随着每一步骤增大。限制为七个1级步骤,但2级项目不受限制。适用于大量2级文字。 线型列表用于显示划分为类别和子类别的大量文本。适用于多级别文字。同一级别的文字用线条分隔。 对立的观点用于显示两个对立的或对比的观点。可以有一个或两个1级项目。每个1级文字可以包含多个子级别。适用于大量文字。 图片重点列表用来显示分组或相关的信息。上角的小形状用来包含图片。对2级文字的强调程度高于1级文字,适用于大量2级文字。 图片标题列表用来显示无序或分组信息块。顶级形状用来包含图片,并且图片的强调程度高于文字。适合用于带有短文字标题的图片。 饼流程用于显示流程中的每个步骤,每个饼图扇面的大小依次增加,最多可达七个形状。1级文字垂直显示。 有利和不利用于显示两个观点的正反两方面。每个1级文字可以包含多个子级别。适用于大量文字。限制为两个1级项目。 棱锥型列表用来显示比例关系、相互连接关系或层次关系。文字出现在棱锥图背景之上的矩形形状内。 反转列表用于在两个项目之间进行更改。仅显示前两个文本项目,每个项目可以包含大量文本。适用于显示两个项目之间的更改或按顺序切换。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信息技术课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让学生了解早期计算机网络的模型; 3、让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4、让学生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模型; 5、让学生知道并掌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现代计算机网络的模型;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教学步骤: 一、导课 同学们,说到计算机网络,大家感到这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名词,其实在现代的 信息化时代里,计算机网络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就学习 和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一些知识。 二、学习新课 1、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计算机网络已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多个终端接入到单个主机.它的出现和发展时期

为20世纪50年代中--70年代初 第二代:以分组交换网络为代表的网络:包括LAN, MAN, WAN),它的出现和发展时期大约是20世纪70-90年代. 典型的代表是目前Internet网的前身ARPANET.如后面 示意图。 第三代:标准化网络:包括:ISO/OSI-RM(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式互连参考模型第四代:网络互联:各种类型的网络全面互联,并向宽带化、高速化、智能化方向 发展。例如:在Internet环境下,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或者网络只要遵守tcp/ip 协议,都可以连入网中相互通信,共享资源。 1 信息技术课教案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将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互连接在一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软件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的系统。他们具有:1各计算机是独立自主的,其运行不依赖于其他计算机2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物理实现的 3用来实现网络通信、资源管理和网络服务的专门软件 4计算机之间能够利用各种通信手段进行相互通信,并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插入SmartArt图形教案

插入SmartArt图形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smart art让学生掌握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表信息的方法 教学重点:添加smart art 图表、创建smart art图形 教学难点:学习smart art的各种分类,并掌握在什么情况下是用哪种图表 课时: 2课时。 授课老师:李慧敏、殷翠英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检查人数检查设备 一、简单评讲上次课的综合测试成绩 二、详细评讲上次课的插入图片的三个练习 三、教授新知识:插入SmartArt图形 认识smart art:是Microsoft office2007新加入的特性,在Excel、ppt和word都有这个选项。smart art 是一种图形,用于创建各种图形图案,帮助使用者更轻松直观地读出图形展示的信息和观点。 学习了解smart art的各种分类: 列表类:用于显示非有序信息块或者分组信息块。 流程类:用于显示行进,或者任务、流程或工作流中的顺序步骤。 循环类:用于以循环流程表示阶段、任务或事件的连续序列。 层次结构类:用于显示组织中的分层信息或上下级关系。 关系类:平衡、循环关系、漏斗、齿轮、六边形群集、对立观点、堆积维恩图等。 矩阵类:用于以象限的方式显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棱锥图:用于显示比例关系、互连关系或层次关系。 图片类:用于显示一系列图片。 具体学习操作步骤: 1、创建SmartArt图形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选择【插入】/【插图】面板,单击“SmartArt”

2、【实例】:组织结构图 操作要求:使用插入SmartArt图形的功能,制作一个学校管理组织结构图。 操作步骤: 步骤1:新建一个空白Word文档,选择【插入】/【插入】面板,单击“SmartArt” 步骤2:选择层次结构类型后,在右边的列表中单击第一个图标“组织结构图”,单 步骤3:在组织结构图的文本项里填入学校管理的组织结构名单。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学信息技术 《数据统计与分析》 教学设计 学校: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导师:

第三课数据统计与分析 执教:教学对象:初一学生课时:1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工作表的特征和功能; (2)知道用Excel工作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1)会用工作表进行基本数据的统计; (2)能利用公式或函数来进行数据的统计; (3)会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管理数据的态度和习惯。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的统计、分析和管理非常重要。通过学科知识的渗透,灵活的使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把工作表中函数的应用确定为重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函数的搜索和对数据整体的分析。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年龄在11岁~12岁。他们思

维活跃,且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普遍薄弱。其学习动机主要是兴趣型,绝大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较浓。但是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许多操作已比较熟练,但知识不全面;大部分同学对计算机了解较少;少数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四、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的分析。 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的形象思维优势更好的发挥。教学策略的设计注重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如下策略: 1、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 求知欲; 2、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引导学生通 过动脑、动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借助多媒体优势设计巩固练习,使练习具有典型性、生动 性、目的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新整理ppt中的SmartArt图形的使用教程详解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教程详解 在制作P P T演示文稿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p p t 自带的S m a r t A r t图形。来充分表现演讲者的思想。下 面小编就为你详解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怎么使用。 希望对你有帮助!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当选定某一个 S m a r t A r t图形的时候,如果觉得不够用可以增加。在插入的S m a r t A r t图形上右键单击,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就可以添加了,如图: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1可以更改插入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布局,选中图形打开选项卡,找到组,在上面的列表中选择需要的布局,如图: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2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3可以任意改变插入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大小,,把鼠标指针移动到任意一个角上,当指针变为倾斜的两头都由小箭头的时候,左键单击鼠标,鼠标变为黑十字,按住左键拖动就可以改变大小了,如图: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4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5可以更改插入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样式,选中图形打开选项卡,找到组,在上面的列表中选择需要的样式,如图: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6可以更改插入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颜色,选中图形打开选项卡,找到组,找到按钮,单击按钮,在下面的列表中选择需要的颜色,如图: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7可以更改插入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图片,操作及效果如图: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8 p p t中的S m a r t A r t图形的使用步骤图9

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教案

表格信息加工教案 课程名称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课程类别理论课课时1课时 任课教师XX 职称实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黑板,教材授课地点传统教室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对象分析 1. 授课对象为普通高等中学,大部分学生较强的理解能力,只是缺乏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实际联系到课堂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学生对表格的认识浅,没有意识到表格在学习和生活中重要性。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表格便利之处,从而引起对表格的好奇和兴趣。 参考资料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表格、单元格。 (2)知道表有哪些基本功能。 (3)知道从表格中获取所需信息有哪些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学生成绩表”,明白表格的作用和功能。 3.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表格的作用和功能从而认同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开始建立一种用表格管理自己实际生活和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表格、单元格的概念; (2)表格的功能和作用。 2.教学难点 能分析如何对表格进行加工可获得所需的信息。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1.导入 师:下面我们来看两份课程安排一样的课程表。 (注:材料一、二、三均为课前准备好) 呈现材料一: 课程安排 星期一第一节课是语文,第二节课是数学,第三节课是物理,第四节课是地理,第五届课是英语,第六节课是生物,第七节课是政治; 星期二第一节课是数学,第二节课是地理,第三节课是英语,第四节课是语文,第五届课是体育,第六节课是历史,第七节课是生物; 星期三第一节课是英语,第二节课是,第三节课是语文,第四节课是政治,第五届课是,第六节课是物理,第七节课是化学; 星期四第一节课是语文,第二节课是英语,第三节课是生物,第四节课是政治,第五届课是数学,第六节课是历史,第七节课是地理; 星期五第一节课是英语,第二节课是数学,第三节课是历史,第四节课是语文,第五届课是物理,第六节课是政治,第七节课是化学; 呈现材料二: 师 :观察 完这两 份课程 表,你 们有什么样的的感觉。 高一课程表 1 2 3 4 5 6 7 一语文数学 课 间 操 物理地理 中 午 英语生物政治二数学地理英语语文体育历史生物 三英语数学语文政治音乐物理化学 四语文英语生物化学数学历史地理 五英语数学历史语文物理政治化学

SmartArt智能图形概要

SmartArt 智能图形 SmartArt 图形是用于表达信息和观点的智能图形, ppt2007提供的 SmartArt 图形类型包括列表型、流程型、循环型、层次结构型、关系型、矩阵型、棱锥型,在幻灯片中应用 SmartArt 图形可以更直观地表达信息,每种布局都提供了一种表达内容以及增强所传达信息的不同方法。 1. 列表型 列表型 SmartArt 图形用于对不遵循分步或有序流程的信息进行分组, 通常包括箭头和方向流。 Ppt2007中可以轻松将文字转换为可以着色、设定尺寸以及使用视觉效果或动画效果强调的形状。如下图: 2. 流程型 流程型的布局中通常包括一个方向流,主要用来对流程或工作流中的步骤或阶段进行图解,流程型布局可以用来显示垂直步骤、水平步骤或蛇形组合中的流程。如下图:

3.循环型 循环型布局通常用来对循环流程或重复性流程进行图解,如可以使用循环布局显示动物的生命周期、教学周期、正在进行的流程、员工的年度目标制定和业绩审查周期等。如下图: 4.层次结构型 层次结构型布局通常用于显示有方向性的层次关系,如用于制作公司组织结构图和决策树等。如下图:

5.关系型 关系型布局用于显示各部分之间非渐进的、非层次的关系,且通常说明两组或更多组事物之间的概念关系或联系。如下图:

6.矩阵型 矩阵型布局通常用于对信息进行分类,并且矩阵型布局是二维布局,可以方便地显示出各部分与整体或与中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7.棱锥图型 棱锥图型布局用于显示向上发展的比例关系或层次关系,比较适合于需要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显示的信息,另外,还可以使用棱锥型布局传达概念性信息。如下图: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网络):认识FrontPage 2000 课课题题第1节认识FrontPage 2000 课课题型综合课 教学目的 1、得启动和退出FrontPage 2000的方法; 2、认识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重点 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难点 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共14课时第1、2课时(含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I、引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将信息发布到Internet网上去呢?这就涉及到网页的制作与上传。FrontPage 2000是微软公司开发的用于制作网页的软件,应用非常普遍。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最适合初学者使用。 II、讲授新课 1、启动FrontPage 2000 (1)启动Windows98系统 (2)选择菜单命令“开始”---“程序”---“Microsoft FrontPage”。 2、认识FrontPage 2000的窗口(如图2-1) (1)菜单栏:用下拉式菜单的方式提供FrontPage 2000制作网页的各种命令; (2)工具栏:包含许多功能的快捷按钮,当我们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各个按钮上时,可以感应出该按钮的名称; (3)视图栏:FrontPage 2000提供了6种查看站点的不同方式,可以让你更方便地查看网页的大小、链接等等; (4)视图选项卡:FrontPage 2000提供了3种不同的方法来查看网页,我们可以使用界面左下角的视图选项卡,并可在它们之间切换。 3、退出FrontPage 2000 退出FrontPage 2000的方法是:单击FrontPage 2000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X ;也可以单击“文件”菜单栏中的“退出”菜单选项。这样就可以退出FrontPage 2000了。 III、练习、作业、预习 ①FrontPage 2000的启动和退出。 ②熟悉FrontPage 2000窗口的基本操作。 ③预习:如何制作网页?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教案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常见的通信线路和常用的连接设备 2、技能目标:会安装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网络、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常见的网络连接设备和传输介质 难点:会安装因特网必需的网络组件 三、学法指导 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创设,激情导入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网络”,如电话网络、电视网络等等。我们通过因特网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到BBS论坛参加讨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实现文件传送,通过网上商店进行购物等。那么大家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我们所接触的校园网和家庭网络,能不能再给计算机网络在下一个具体的定义吗? 学生众说纷纭…… (教师总结)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两台或两台以上)计算机系统,利用信息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在相应的网络协议支持下,实现计算机之间相

互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那么从这个具体的定义中大家能不能看出计算机网络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学生踊跃回答…… 教师总结组成计算机网络具备的条件: 1、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 2、信息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 3、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也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组成的,那么大家想一想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和连接设备有哪些?六个人一个小组结合课本内容和接触的网络进行讨论,时间是五分钟,讨论完毕后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公布答案,并详细说明一类网络硬件,最后评出最优小组。 学生热烈讨论中…… 五分钟后,分组公布答案…… 第一组……网络接口卡…… 第二组……传输介质…… 第三组……连接设备…… 第四组……网络服务器…… 发言完毕,教师播放幻灯片,总结补充,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1、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或称网络适配器,它是计算机与网络线缆直接连接的接口电路板,执行计算机与网络传输的规范。网卡驱动程序与网卡一起完成网络数据链路上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2、传输介质:分别展示图片 (1)电话线路——电话通信 (2)双绞线——普通网线

第九课 在幻灯片中插入Smart Art图形

第九课在幻灯片中插入Smart Art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图形对于幻灯片展示的意义与重要性;不同类型SmartArt图的应用;插入一个SmartArt图;将列表文字转换为SmartArt图;SmartArt图的变更处理;SmartArt图的新增与编辑修。 2.操作技能目标 插入一个SmartArt图;将列表文字转换为SmartArt图;SmartArt 图的变更处理;SmartArt图的新增与编辑修改;变换SmartArt图的颜色与样式。 教学重点: 图形对于幻灯片展示的意义与重要性;不同类型SmartArt图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不同类型SmartArt图的应用。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教学。

1、图形对于幻灯片展示的意义与重要性 2、启动SmartArt对话框的方式 3、通过版式新增AmartArt图的方式 4、不同类型AmartArt图的应用 5、列表 流程图 循环图 结构图 关系图 矩阵图 棱锥图 使用SmartArt图的基本原则 课堂练习(一) 1、插入一个SmartArt图: 2、打开练习文档“P_5-1-2.pptx” 3、新增版式为标题与内容的幻灯片 4、点击插入SmartArt 图形 5、选择适当的SmartArt图 6、输入文字

1、SmartArt图的变更处理: 2、修改SmartArt图中的文字内容 3、增加或删除SmartArt图中的组件 4、通过增加或删除文字条目 5、通过增删形状 6、修改SmartArt图的方向 7、修改布局 8、添加项目符号 课堂练习(二) 1、SmartArt图的新增与编辑修改: 2、打开练习文档“P_5-2-1.pptx” 3、插入空白幻灯片 4、打开插入SmartArt图对话框 5、选择指定SmartArt图(无方向循环) 6、在文字输入框内定输入文字 7、增加新的一行,以新增一个形状 课堂讲授(三) 1、变换SmartArt图的颜色与样式: 2、理性颜色的方法与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教科版20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基础 (教科版) 2017

目录 1.1 信息及其特征 (1) 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4) 2.1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8) 2.2.1 搜索引擎 (10) 2.2.2 搜索技巧 (13) 2.3.1 文件及其类型 (16) 2.3.2 多途径下载文件 (19) 2.3.3下载效率的提高 (22) 2.4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24) 3.1 信息加工概述 (27) 3.2 信息的编程加工 (30) 3.3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33) 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 (36) 4.1.2 字处理软件 (39) 4.1.3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 (42)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 (45) 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48) 4.2.3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51) 4.2 表格信息的加工(作业) (54) 5.1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5) 5.2 视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58) 5.3.1 图像的类型与格式 (61) 5.3.2 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 (63) 6.1 信息集成(1) (66) 6.1 信息集成(2) (69) 6.2 信息发布 (71) 6.3 信息交流 (74)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76) 7.2 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79) 7.3 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 (81)

1.1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持特征 难点:信息的含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介绍“信息技术”这门课在高中阶段的概况,信息技术对我们今后学习、生活的帮助;我校“信息技术”科目的相关的硬件、软件方面的情况及课程安排。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活动一:什么是信息? 1、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以下问题: ①从图1-1以及下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信息吗?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授课时间:授课人: 学习目标: 1. 知道位置确定的方法。 2. 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 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学习重点: 1.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2.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学习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阅读课本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故事;简述城市里汽车用的GPS。 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二、确定位置的方法: 物理现象: 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大海中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 1、坐标系: 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一个坐标系。 2、直线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 课本P7. 3、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 4、立体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里运动。 三、位移与路程: 1、标量和矢量: 标量: 矢量: 物理现象: 游客从峨眉山脚到金顶步行与坐缆车的比较。 上海到天津如图。 2、位移: ①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称为位移,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大多用符号X表示。 例题:课本P7. ②理解: A: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B: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 C: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D: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路程:

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课本P9 交流讨论: 4、位移与路程区别: 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大小才等于路程。【例二】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 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 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 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课堂训练: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 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 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 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 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 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 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3.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6.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推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理解、迁移)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2)过程与方法(模仿、独立操作、熟练操作) 1.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5.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 本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反应、领悟) 1.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 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微机教室、网络广播软件、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2、新授 3、练习 4、拓展 5、归纳总结 学生畅谈本课知识上的收获与疑问,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及挫折中的体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6、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熟悉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特征的描述和信息的应用。 教学任务 ①信息及其特点②信息的基本特征③思考与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把握了解信息含义和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阅读、搜集整理、观看录像、探究、讨论等 讲授课时: 总第 2课 教学引入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 任务一:信息及其特点 案例呈现:北京申奥成功,P2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1、什么是信息?P3 阅读几个专家的定义,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 2、三个典型例子(阅读并填报)P4 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2)看云识天气;3)利用网络传新闻; 3、信息的传播过程 P4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归宿)从信息发出方看信息-- 从信息接收方看信息--

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通过5个案例探讨信息的特征?P5 1)用电视看奥运节目; --信息的传递; 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 --信息的共享; 3)啤酒与尿布(经济); --信息是可处理的,可运用的; 4)象棋比赛(生活); --信息的时效性; 5)赤壁之战(战争); --信息的真伪; 2、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3、信息特征的探究思考参考题:P6 提问方式进行; 4、观看录像片段,对信息及其特征增强感性认识; 练习与思考 1、信息的实例 2、举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