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评价书

海绵城市评价书
海绵城市评价书

XX大学城建设“海绵城市”的项目建议书

建设单位:XX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编制日期:二O一六年一月十三日

目录

1、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1.2 项目建设单位

2、项目背景

2.1 “海绵城市”的含义

3、建设“海绵城市”途径

3.1 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3.2 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

3.3 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

4、项目城市概述

4.1自然条件

4.2发展条件

4.3交通条件

4.4气候条件

5、项目可行性分析

5.1XX大学城“海绵城市”建设可行性

6、项目建设

6.1建设条件

6.2建设方案

7、经济效益

7.1投资估算范围

7.2资金计划

7.3效益评价

XX大学城建设“海绵城市”的项目建议书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XX大学城建设“海绵城市”

1.2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XX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项目背景

2.1 “海绵城市”的含义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的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指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本文将具体分析海绵城市的各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并分析大学城的地理自然和经济情况,对大学城建设“海绵城市”提出相关的分析和建议。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3.建设“海绵城市”途径

3.1区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识别生态斑块。一般来说,城市周边的生态斑块按地貌特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森林草甸;第二类是河流湖泊和湿地或者水源的涵养区;第三类是农田和原野。各斑块内的结构特征并非一定具有单一类型,大多呈混合交融的状态。按功能来划分可将其分为重要生物栖息地、珍稀动植物保护区、自然遗产及景观资源分布区、地质灾害风险识别区和水资源保护区等等。凡是对地表径流量产生重

大影响的自然斑块和自然水系,均可纳入水资源生态斑块,对水文影响最大的斑块需要严加识别和保护。

构建生态廊道。生态廊道起到对各生态斑块进行联系或区别的功能。通过分别对各斑块与廊道进行综合评价与优化,使分散的、破碎的斑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更具规模和多样性的生物栖息地和水生态水资源涵养区,为生物迁移、水资源调节提供必要的通道与网络。这涉及到水文条件的保持和水的循环利用,尤其是调峰技术和污染控制技术。

划定全规划区的蓝线与绿线。以深圳光明新区为例,作为国家级的生态城示范区,光明新区规划区范围之内严格实施蓝线和绿线控制,保护重要的坑塘、湿地、园林等水生态敏感地蓝线和绿线控制,保护重要的坑塘、湿地。

水生态环境的修复。这种修复立足于净化原有的水体,通过截污、底泥疏浚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砌岸和培育水生物种等技术手段,将劣五类水提升到具有一定自净能力的四类水水平,或将四类水提升到三类水水平。

建设人工湿地。湿地是城市之肾,保护自然湿地,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3.2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

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要借助良好的城市规划作为分层设计来明确要求。

第一层次是城市总体规划。要强调自然水文条件的保护、自然斑块的利用、紧凑式的开发等方略。还必须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控制目标,明确城市低影响开发的实施策略、原则和重点实施区域,并将有关要求和内容纳入城市水系、排水防涝、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相关专项或专业规划。

第二层次是专项规划。包括城市水系统、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其中,城市水系统规划涉及到供水、节水、污水(再生利用)、排水(防涝)、蓝线等要素;绿色建筑。具体来讲,要结合城市水系、道路、广场、居住区和商业区、理地预留空间,并为丰富生物种类创造条件,对绿地自身及周边园林绿地等空间载体,建设低影响开发的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硬化区域的雨水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并与城市雨水管渠协调,如加深蓄水池深度、降低水温来增加蓄水量并合理控制蒸发量,调道路红线内外用地空间布局与竖向,利用不同等级道路的绿化充分发挥自然水体的调节作用。

3.3建筑雨水利用与中水回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建筑设计与改造的主要途径是推广普及绿色屋顶、透水停车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以及建筑中水的回用在城市中市政污水再生水更有利用价值。通过铺设再生水专用管道,就能够实现再生水的有效利用,从而能大幅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4.项目城市概述

4.1自然条件

XX大学城,位于XX番禺区新造镇,城区分布在珠江两岸,面积为34.4平方公里。一期进驻地为小谷围岛,岛内面积18平方公里。XX大学城一期位于XX 东南部,选址番禺区小谷围岛,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二期位于小谷围岛南岸,面积25.3平方公里。

4.2发展条件

在XX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XX大学城选址正好位于XX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 提高XX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专家们在XX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中一致认为,XX市应实施“北优南拓,西联东移”的空间发展战略。

XX大学城定址于番禺新造小谷围地区, 恰好位于XX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中提出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在南拓轴上,XX大学城既是XX新兴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南部新城区建设的一个增长极。XX大学城的建设不仅能充分利用XX科学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XX生物岛、XX新城等设施和功能,形成功能互补、结构完善、综合效益高的新兴产业区,而且有利于推动南部发展,新城区合理、有序的开发建设。

4.3交通条件

在交通区位上,XX大学城位于“XX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XX大学城与XX市其他功能区进行人流、物流、信

息流等的互动需要依托多元的城市交通网络系统。

在XX旅游网络体系中,XX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XX大学城成为XX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在旅游资源无限化的今天,大学也成为旅游资源之一,大学旅游因此方兴未艾,日益成为XX市旅游的新卖点。

小谷围及其周边地区天然界线明晰,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有利于XX大学城的建设和管理。大学园区在城市中布局时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场所,以便少受外界的干扰。

4.4气候条件

XX大学城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21.9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3.5℃。平均相对湿度77%,年降雨量约为1736毫米。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

5.项目可行性分析

5.1XX大学城“海绵城市”建设可行性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XX大学城的绿地主要组成是道路防护绿带、公园、环保隔离林带等。在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中,硬化路面占有较大面积。XX大学城小谷围岛总面积约1800万平方米,十所大学校区建设面积约700万平方米,绿地系统建设项目按城区人口25万,城区面积1100万平方米,道路面积180万平方米确定建设规模,根据国家“文明城市”评选标准要求绿地率要达到40%,因此整个小谷围岛绿地面积应达到720万平方米。因此也符合建设海绵城市需要的“海绵体”的要求。

此外,XX大学城各类公园结合城市景观和功能分工,各具特色。以全市性公园为主体,大中小公园形成系统。公园具有良好的的植被、水体现状,具有良好的生态保护价值。因此大学城凭其绿地的组成部分,如公园、护林带、植被等能很好地组织排放径流雨水,对径流起到调蓄净化和回收作用,这些条件对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和有利条件。

另外,XX大学城位于小谷围岛,有近十所国家重点高校进驻,国家对教育十分重视,对于大学城的环境绿地规划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因此XX大学城拥有众多的环境资源而且各个高校都拥有高等的学术知识,对于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市政对大学城的环境的规划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因此其对于扩大城市“海绵体”的规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很好地扩大其规模,对于建设海绵城市能有持续性的建设,让其慢慢生根发芽。

综上所述,XX大学城具备了建设“海绵城市”的“配套实施”和主要条件,因此在XX大学城建设“海绵城市”是可行的。

6.项目建设

6.1建设条件

该项目拟建于XX大学城,该地区交通发达,便利,基础设施齐全,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6.2建设方案

建设生活区的雨水收集,园林景观的雨水收集,雨水花园,线性排水沟,景观水体等项目,收集后到楼顶或地下进行汇流,净化,下渗和收集。

7.经济效益

7.1投资估算范围

建筑材料,电力资源,设计费用,场地管理,排水管理,整齐装修铺设,杂费等费用

7.2资金计划

建设项目总资产有固定资产,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组成。

7.3效益评价

海绵城市建设能够长期充分利用天然水,大大减少了排水管道和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减轻了原有的排水管道的压力,而且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当地的园林景观结合,减少了污染治理的费用,修复城市的水文环境,带来综合效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