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

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
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

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2009-09-21 20:50:13)

分类:投资经典文摘巴菲特是如何估价可口可乐的

可口可乐股价走势图

时间价格市盈率现金流净资产每股收益

可口可乐1988年 5.22 14.5倍12倍 1.07 36美分

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每股收益0.36元、净资产1.07元,巴菲特买入价为5.22元,买入市盈率为14.5倍,市净率4.88倍。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

1988年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定价比其实际的内在价值低了50-70%。(市值148 估值296-493)

巴菲特1988年首次购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人们问“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何在?”,公司股票市价相当于税后净收益的15倍(即15倍的市盈率)、现金流的12倍,分别比市场水平高30%和50%。巴菲特花了5倍于账面价值的钱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年收益率仅有6.6%。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好可口可乐公司非凡的经营前景。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当然,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公司未来预期赚取的净现金流用适当的贴现率贴现所决定的。

1988年,可口可乐的股东收益为8.28亿美元。美国30年国债到期收益为9%左右。如果可口可乐1988年的净现金流以9%贴现(注意,巴菲特没有在贴现率中加上股权资本风险溢价补偿),则内在价值为92亿美元。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它的市场价值已达到148亿美元,这说明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的出价可能过高。但既然市场愿意付出超出这个数字60%的价格,便意味着购买者考虑了它未来增长的可能性。

当一家公司可以不增加资本就可以增加其净现金流时,贴现率就可以取无风险收益率与净现金流的预期增长率之差。我们可以发现,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比无风险收益率要高。这是,可用两阶段估价模型来估算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我们用两阶段估价模型计算可口可乐公司今后的预期现金流在1988年的现值。1988年,净现金流为8.28亿美元,假设以后10年中,净现金流的年增长率为15%(这个假设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数字低于可口可乐前7年的平均增长率),到第10年,净现金流就是33.49亿美元,在假设从第11年起,净现金流的年增长率降低为5%,以9%贴现,可以算出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元(35.17/9%-5%=879.30亿)。(879.30*0.4224=371.43亿得出内在价值为371.43+112.5=483.9亿)

可见巴菲特是以很合理的价位买入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

估值结果:

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金。

如果假设现金流量以5%的速度持续增长,内在价值依然有207亿美金(8.28亿美金除以9%-5%),

比1998年巴菲特买入时可口可乐股票市值148亿美金还要高很多!这里使用的公式和前面10年后使用的公司相同,为现金流量现值=持有期末现金现值/k-g,k为贴现率,g为增长率,该公式在k小于g时候使用。

下面对k大于g的计算进行说明,也就是增长率为15%的前10年的计算过程。11年后的计算使用上面提到的公式。

(1)估计稳定现金流(2)复利现值系数(3)年现金流量现值

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 9.5 11 12.6 14.5 16.7 19.2 22 25.3 29.1 33.5

(2) 0.92 0.84 0.77 0.71 0.65 0.60 0.55 0.50 0.46 0.42

(3) 8.7 9.2 9.7 10.3 10.8 11.4 12.1 12.7 13.4 14.2

现金流量总量为112.5 亿

10年后的现金流量总量为第11年现金流量为35.17亿

35.17/9%-5%=879.30亿,为折现到10年底的现值。折合为现值879.30*0.4224=371.43亿

得出内在价值为371.43+112.5=483.9亿,区间为207亿到483.9亿之间!

复利现值系数可以查表也可以自己计算,本例中第一年为1/1.09,第2年为1/1.09*1.09以此内推!

*************************************

*************************************

*************************************

时间价格市盈率现金流净资产每股收益

可口可乐1988年 5.22 14.5倍12倍 1.07 36美分

巴菲特年收益率仅有6.6%可口可乐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

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投资(2007-03-23 14:50:20)

分类:价值投资

3.7.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投资

我们来看看他投资可口可乐的例子。

70年代可口可乐由于多元化投资失败,净资产收益率只有1%。1981年新的总经理上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卖掉其它企业,专注于可乐业务。同时修正营销策略,剥离利润率低的分销业务,同时开拓海外市场。经过这一番改造,可口可乐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3%。

1988年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每股净资产1.07美元,每股收益36美分,净资产收益率33.6%。而且过去几年它的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此前,可口可乐将58%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剩余的分红。如果净资产收益率和分红比率不变,10年后,公司资产将达到1.07×(1+0.336×0.58)10=6.35美元,每股收益将达到2.13元。巴菲特开始购买时,平均市盈率在10.7到13.2之间,按这个倍数,股价将在未来10年内达到22-28元。根据这个计算,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平均价5.22元,市盈率14.5倍。

按这个计算,他的预期收益是股价花10年时间从5.22元涨到25元,(25/5.22)1/10=1.17,也就是每年17%的投资收益率。这是完全从投资的角度计算的,是从公司未来投资收益的角度考虑的,而使用的估计模型也并不复杂。关键是要把眼光放长远,看到企业未来10年的增长潜力。而市场对这么长远的未来收益定价不充分,造成高收益的投资机会。

但他对公司业绩的预测也不完全准确,到1998年,每股收益涨到了1.42元,公司成长没有预期的高。如果市盈率不变,那么股价应该在15.2到18.7之间,平均17元左右。投资收益(17/5.22)1/10=1.125,年收益率12.5%。这个投资回报比预期低4.5个百分点,但仍然跑赢了平均投资收益。

实际市盈率达到46.5倍,股价66.07元。从17元到66.07元的收益是市场定价调整造成的,这个因素贡献了每年15%的收益,比投资因素的贡献还多。46倍市盈率对高成长股来说也不能算太高,应该属于价值回归收益。

投资收益加上价值回归收益,总涨幅12.66倍。10年12.66倍,每年的回报率28.9%,此外还有10年的累计分红,总的回报率应在每年30%以上。而持股10年后巴菲特选择继续持有,未来他就只能获得投资收益了。

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巴菲特的投资战略。第一是成长股战略。就投资当时的计算来说,巴菲特给了可口可乐将近5被的净资产溢价,33%的净资产收益率除以5也只有6%的投资收益率。如果公司每年把利润分掉,那6%的收益最多就是6%的红利,这个收益一点也不高。关键是巴菲特预期公司会把收益持续再投资,并且在资产不断扩大的情况下33%的净资产收益率仍然能保持10年,这样计算则现在的价格就很低了。这就是以长远眼光和普通人的不同之处。静态的看,当时的价格是个一般的价格,从长远发展看则是个被严重低估了价格,是市场无效的机会。而抓住这种机会的前提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有很强的预见能力,这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看出一个公司有持续增长潜力象相马一样,真是件难事。看出哪只股涨难,看出哪家公司能发展同样难。事后看都有很多理由,而在事前要想看出来非常难。所以不是每个

人都能来发掘这种机会,这方面的市场无效性也就很容易出现。

第二,价值回归战略。既然定价偏低,那么就有价值回归的机会,哪怕价值回归要经过很多年,由于有成长性收益垫底,他可以一边享受成长收益一边耐心等待价值回归,长期来看也能带来几点到十几点的收益。在可口可乐的案例中,这个因素贡献甚至比投资收益还多。但这部分收益是难以预期的,巴菲特的预期收益中基本不包含这部分,至少不会有这么多。

2006年12月28日星期四

又看到一份2005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其中提到他持有的可口可乐股份总市值从1998年的130亿跌到81亿,跌掉了38%。如果在2004年再算这个投资的长期收益,那么从1988到2004年,共持股16年,12.66倍的收益又打了38%的折扣,大约7.88倍。年均收益是13.8,再加上分红应该是15%以上。这大概是又一个波动低谷,把价值回归和市场溢价收益都挤出去了,剩下公司本身成长收益,和巴菲特的预期差不多。

2007年3月23日星期五

杠杆对巴菲特的价值(2007-03-23 14:51:38)

分类:价值投资

3.8.杠杆对巴菲特的价值

在一本书上看到巴菲特的成绩是24%。这个成绩是怎么来的呢。我查到一篇巴菲特2005年致股东的信,其中说,“2004年我们净值的增长为83亿美元,这使得我们的每股账面价值增加了10.5%。在过去40年里,我们的每股账面价值从19美元增长到了55824美元,年复利增长率为21.9%。”原来他的成绩是按公司净资产增值计算的。55824/19=2938倍,2938开40次方等于1.22,也就是21.9%的复合年收益率。22%比24%略低,是因为后最近几年他的成绩比以前低。

我们前面讨论过,投资是获取公司经营带来的收入川流角,尽管可以采取很多办法提升收入川流,但都是一两个点到几个点的提高成绩,提高到24%仍然是很难的。我们看到,可口可乐的长期收益只是在15%左右。按《巴菲特的真实故事》一书给出的数据,他持有“华盛顿邮报”30年,平均收益也只有15%。15%的收益从提高收入川流角度是可以想象的,更高的收益一方面可能是利用市场波动投机,另外可能和使用杠杆有关。

巴菲特刚买入伯克夏公司的时候,主要资产是在纺织业上,他只能拿出很少的现金操作股票,等于是比例缩小的财务杠杆。后来他买入保险公司,用保险公司的未赔偿的浮资金投资,浮存资金大于他买入保险投资,相当于使用财务杠杆。他的综合成绩是把放大和缩小两种情况

都综合进来了,总的说应该是放大。

这个财务杠杆比例有多大呢?他提到,1990年他们投资于证券的资产是公司资产的114%,而2004年在50%左右。而他2004年成绩也只有10%。财务杠杆对他业绩的影响是很大的。如果不使用杠杆,估计他的长期成绩不到20%。

或许把各种提升收入川流的办法充分挖掘后,也只能把成绩从市场平均水平的9%提升到15%左右,再加上一些投机办法能接近20%,要想达到更高成绩就无法坚持以投资为主的操作体系了。巴菲特直接投资可能也只是做到这一步,更高的成绩是靠杠杆放大获得的。

2007年3月23日星期五

****************************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一波三折

2009年09月05日来源:作者:刘建位

可口可乐股价走势图(Google财经)

一直有一个想法,给巴菲特21年投资可口可乐算算账。

第一,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的前10年远远跑赢大盘。

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股票5.93亿美元,1989年大幅增持近一倍,总投资增至10.24亿美元。1991年就升值到37.43亿美元,2年涨了2.66倍,连巴菲特也大感意外。他在伯克希尔1991年年报中高兴地说:“三年前当我们大笔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大约是34亿美元,但是现在光是我们持有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就超过这个数字。”

1994年继续增持,总投资达到13亿美元,此后持股一直稳定不变。1997年底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市值上涨到133亿美元,10年赚了10倍,仅仅一只股票就为巴菲特赚取了100亿美元,这是巴菲特最传奇最成功的股票投资案例。

以前复权价格计算,可口可乐1997年年底收盘53.08美元,1987年底收盘价3.21美元,10年上涨15.53倍。1997年底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盘970点,1987年底收盘247点,10年只上涨了2.93倍。可口可乐10年涨幅是大盘的4倍以上。

为什么股价会涨这么快这么高?原因很简单,业绩成长飞快。1997年盈利41.29美元,比1992年的16.64美元增长1.48倍,5年复合增长率19.9%,10年复合增长率16.3%。可以说巴菲特买到了一只超级成长股。为什么,因为可口可乐海外业务飞速扩张。

第二,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的后11年跑输大盘,但是21年仍然远远跑赢大盘。

遗憾的是,此后美国开始以网络股为代表的新经济泡沫,作为传统经济代表的可口可乐备受冷落。1998年7月14日可口可乐创出70.27美元的历史新高后,开始一路下跌。2000年3月24日标普500创出1527.46历史最高点,而可口可乐3月14日却跌到35.25美元,2年多下跌一半。

但随后网络泡沫破裂,2002年7月24日大盘最低跌到775点,三年暴跌一半。而可口可乐这一天却收于39.23美元,不但三年没跌,还略有上涨,相对而言远远跑赢大盘。

但此后美国股市又开始了新一波大牛市,2007年10月11日标普500最高涨到1576点,5年上涨一倍。但同期可口可乐上涨到54.24美元,5年只上涨了38%,远远跑输大盘。

随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股大跌,2009年3月6日标普500最低跌到666点,一年多暴跌68%。但同期可口可乐只下跌到38.36美元,5年只下跌29%,相对明显跑赢大盘。

回首最近11年,2009年8月31日可口可乐收盘48.77美元,与1998年7月14日最高的70.27美元相比,最近11年不但没涨,还下跌了30.60%。同期标普500从1177点跌到1020点,只下跌了13.34%。这11年可口可乐明显弱于大盘。

回首过去21年,1987年底到2009年8月31日,可口可乐从3.21美元上涨到48.77美元,累计上涨14.19倍,标普500从247点上涨到1020点,累计上涨3.13倍,总的来看,可口可乐21年来远远跑赢大盘。

第三,巴菲特为什么没有在可口可乐股价最高时卖出?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巴菲特自己也有疑问。

在2003年年报中,巴菲特坦承:“在股市大泡沫期间,我没有卖出一些重仓股,确实是犯了一个大错误。”

巴菲特的传记作者艾丽斯·施罗德也问过巴菲特这个问题。巴菲特说,如果他卖掉的话,别人一看他这个第一大股东都卖了,肯定会跟着疯狂抛售,可口可乐的股价就崩溃了。

我想,巴菲特只是说说而已。巴菲特早已经公开声称要永久持有可口可乐死了也不卖。

他在1996年年报中说:“像可口可乐和吉列这样的公司很可能会被贴上'注定必然如此’的标签。(没有人)怀疑可口可乐和吉列会继续在其遍布世界的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能力。实际上它们的主导地位很可能会更加强大。在过去的10年中,两家公司都已经明显地扩大了它们本来就非常巨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在下一个10年中它们还会再创佳绩。”

我想,可口可乐实在太大又太优秀了,巴菲特卖掉后就再找不到第二个可口可乐了,规模够大,效益够好,经营够稳定。2009年第二季度末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股票市值100亿美元,为第一

大重仓股,占组合近20%。2008年可口可乐稀释每股收益2.49美元,每股现金分红1.52美元,与巴菲特平均6.50美元的买入价格相比,每年投资收益率38.3%,红利收益率23.38%,这就是价值投资低价买入高成长股的好处,与公司的高增长相比,你买得太便宜了,仅仅是长期持有作为股东的收益率就足够高了。

只看股价,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前10年大胜大盘,后11年略输一些,但作为股东,巴菲特始终大赚特赚。越是从股东的角度来投资,越要选对好公司,不考虑大盘不考虑股价,反而能够大幅度战胜市场。

巴菲特如何能做到几轮大涨大跌后坚持持有可口可乐21年一股不卖呢?

心中无剑,心中无股。

***************************************

可口可乐的前车之鉴

对于如何避免投资受损,我更倾向于不判断指数将如何运行,而是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对其股票进行估值,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只要能够有安全边际地买入好股票,其实大可不必去数熊市已经持续了几个月。1987年后的美国股市之所以能够在暴跌后很快上涨,仍然有股票值得价值投资者买入应该是重要原因,毕竟巴菲特在1988年还能够以15倍市盈率买入可口可乐。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任何价位买入好公司的股票。格雷厄姆说过这样的话,“具有良好表现的股票一般都以高价出售,而投资者对其未来的预期有可能是错的,非常规的高速增长无法永远持续,完美的扩张意味着重复这一成功将更加困难……在其最热门的时候购入的成长股,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以可口可乐为例,这只股票是巴菲特的至爱。不过,如果有人在1998年7月14日以87.94美元买入它,那么到2008年1月28日还将亏损19.38%,这期间最大的亏损幅度甚至可以达到54.87%。

为什么1998年7月可口可乐的股价会成为迄今为止的最高点?原因是当时人们对它的预期过于乐观了。从1995年到1997年,可口可乐的股价涨幅远远超出了公司净利润的涨幅,以至于1997年末市盈率达到了40.66倍。当可口可乐的股价在1998年冲到80多美元时,以1997年每股收益计其市盈率已经超过50倍。

表:可口可乐1993—2006年净利润、股价和市盈率时间净利润(百万美元)

时间净利润利润增幅年末调整后股价(美元)股价涨幅市盈率(当年末股价/当年每股收益)

1993年2,176 30.77% 17.7 8.26% 26.72

1994年2,554 17.37% 20.79 17.46% 26.01

1995年2,986 16.91% 30.39 46.18% 31.33

1996年3,492 16.95% 43.54 43.27% 37.59

1997年4,129 18.24% 55.67 27.86% 40.66

1998年3,533 -14.43% 56.4 1.31% 47.18

1999年2,431 -31.19% 49.54 -12.16% 59.44

2000年2,177 -10.45% 52.5 5.97% 69.25

2001年3,969 82.32% 41.08 -21.75% 29.47

2002年3,050 -23.15% 38.83 -5.48% 35.64

2003年4,347 42.52% 45.86 18.10% 28.67

2004年4,847 11.50% 38.47 -16.11% 20.82

2005年4,872 0.52% 38.21 -0.68% 19.76

2006年5,080 4.27% 47.04 23.11% 22.34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净利润增长幅度也还有问题。《对冲基金风云录》中有这样一个做空可口可乐的故事:“1998年,一位做空投资者研究了可口可乐公司,认为公司的盈利数据值得怀疑:营业额年均增长3%,而管理层和分析师却宣称盈利年均增长达15%。他开始深入研究饮料行业,参加可口可乐的分析师会议,和装瓶工人谈话。尽管大家普遍相信可口可乐股票涨势背后确有15%的盈利增长支撑,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可口可乐的实际盈利增长率应该只有5%左右,就此他还列出了五大理由。他开始在股价位于80多美元时做空可口可乐股票。这确实是一次完美的做空,因为可口可乐确未能达到市场的普遍预期,最后,管理层也不得不改变了口风。”

上面这个做空可口可乐的例子无疑证明了市场并非总是有效,甚至可能长期无效。那么,在市场严重低估时大力买进,就成为价值投资者的不二法门。然而,很多人似乎已经忘了这一点。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这样说,“价值投资者的理性思路是在合理的价格(发生概率最大的均衡价格,等于由公司基本信息决定的公司价值)买入,并以长期持有为代价获得理性收益。”一笑置之!

事实上,可以看到从2003年到2005年,可口可乐的股价涨幅又远远地低于公司净利润的涨幅,于是2005年末市盈率降至19.76倍。市场又无效了,于是,价值投资者的买入时机也就出现了。反过来,1997年前后应该是价值投资者卖出的时机。

不过,巴菲特当时并没有卖出可口可乐的股票。对此,我认为巴菲特可能不是不知道可口可乐当时股价被严重高估了,但作为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股东,他要考虑卖出公司股票的后果。可口可乐的竞争优势其实并没有丧失,因此仍然值得长期持有,而一旦卖出势必影响他作为长期投资者的声誉。我们知道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公司卖给巴菲特,就是因为他是长期投资者,能够与管理层同甘共苦。而且就算他下了决心卖出,也势必引发股价大跌(想想老人家减持中石油的情形吧!为了尽量减少对股价的影响,伯克希尔公司是通过平邮向香港联交所寄出信息披露表格的),再加上要缴纳巨额的资本利得税,很难说究竟能减少多少损失。权衡利弊,不卖出应该是巴菲特明智的选择。对国内一般投资者来说,类似的事件发生时我们大可不必照搬巴菲特的做法。


该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网博客巴菲特经典投资-可口可乐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简介: 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 巴菲特5项投资逻辑中提到:好的企业比好的价格更重要。 一生追求消费垄断企业。 最终决定公司股价的是公司的实质价值。 可口可乐公司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一家公司。在经历了经济萧条与战争的情况下,可口可乐依然存活着,可看出可口可乐公司是何等优秀。 巴菲特于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股票5.93亿美元。 巴菲特1988年首次购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公司股票市价相当于税后净收益的15倍(即15倍的市盈率)、现金流的12倍,分别比市场水平高30%和50%。巴菲特花了5倍于账面价值的钱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年收益率仅有6.6%。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好可口可乐公司非凡的经营前景。 可口可乐公司部分营销策略:出售优质产品,要相信自己的产品,产品的成本要低,要让人人都买得起,产品要无处不在,要宣传产品的形象而不是产品,合理利用名人效应,吸引普通人的欲望,吸引住年轻人,放眼全球,始于足下1894年可口可乐瓶装饮料生产,1899年大规模瓶装生产成为现实,可口可乐销售至世界各地,可口可乐拥有忠实消费者,品牌价值提升。 巴菲特12项投资要点中提到: 1、不在意一家公司来年可赚多少,仅有意未来5至10年能赚多少。 2、投资未来收益确定性高的企业。 3、价值型与成长型的投资理念是相通的;价值是一项投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而成长只是用来决定价值的预测过程。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2012-02-05 16:26:43) 巴菲特在1988、1989年重仓买入可口可乐,而且一直持有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在巴菲特的普通股投资组合中,其持仓的可口可乐市值除了在2006年被美国运通超出,其他年份都位居第一。 我们试图观察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过程,从中看看他的选股和选时,当然凭我们的阅历,只是粗浅的一己之见。基于自己以前对巴菲特的认知,我认为他的选股原则:选好公司,因为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选时原则:逆向投资,或者说“他人贪婪我恐惧,他人恐惧我贪婪”,再或者说安全边际,中间的道理其实都一样。 1、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时点 巴菲特集中于两个时点买入可口可乐,经多次送股后,当前持股2亿股,是可口可乐最大单一股东,约占8.6%。

(1)核心介入时间点:1988H2-1989H1重仓买入18700万股(送股后),特征如下: u 右侧交易 u 介入市盈率,动态约15倍,静态约17倍 u 处于股价3年(1986H2-1989H1)盘整的末期,这一期间业绩走的V型 (2)小幅加仓时间点:1994上半年买入1300万股(送股后),特征如下:u 是否右侧交易未知,但下半年股价就大幅上扬 u 介入市盈率,动态约21倍,静态约25倍 u 处于股价2.5年(1992H1-1994H1)盘整的末期,期间业绩增长还不错 从上述巴菲特两次介入可口可乐的时点看,反映了老人家“逆向投资”的原则,但我有个疑问是:为什么两次都能够踏准节奏,在调整末期介入?调整末期,意味着此时悲观情绪释放殆尽。 前面一次还可以理解,老人家对公司的理解及其深刻,对业绩的追踪和预见应该不成问题,他可以充分利用市场对短期业绩的偏好。但后一次增持时,可口可乐的PE不低,而且业绩并没大波动,不太好理解为什么老人家在此时介入。尽管我们注意到,1992H1-1994H1这一期间,可口可乐股价明显跑输道琼斯指数,相对吸引力增强,但这只是一个比较勉强的解释。 2、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的理由 从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中,我们可以已经看到其中关键的原因,但肯定不止这些。 意译自巴菲特给股东的信:一旦我们找到杰出管理层所经营的非凡生意,我们当然乐意一直持有。对可口可乐所经营的高毛利率产品,我的确看到了它们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的思考方法和投资习惯与传统的华尔街"智慧"截然对立: ★他们不做分散化投资.当他们买入,他们总是"能买多少就买多少"; ★他们都会告诉你,他们的成功与预测市场或经济的未来走势毫无关系; ★他们重视的不是预期利润.事实上,他们根本不是为钱而投资的; ★他们不相信只有冒大险才能赚大钱,事实上,他们更重视的是不赔钱而不是赚钱; ★他们对市场本质的看法惊人地相似——而且都对"有效市场假说"和"随机游走"这样的学术理论嗤之以鼻; ★他们从来不读华尔街搜肠刮肚写出来的那些研究报告.他们对其他人怎么想毫不关心. 马克泰尔在本书中提出,投资能否成功取决于你思考方法和投资习惯的.通过分析指引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迈向辉煌的制胜投资习惯,马克泰尔揭示了所有成功投资者的共同投资习惯.而且,每一个制胜习惯都很简单,你可以轻轻松松地自学成才. 你是想像沃伦巴菲特那样寻找股市上的便宜货,还是像乔治索罗斯那样做货币期货交易,这无关紧要.只要你采纳了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的制胜投资习惯,你就能创造超乎想像的业绩,更轻松地赚到更多的钱. 第1篇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 第1章思考习惯的力量 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在分析了他们的信仰,行为,态度和决策方法后,我发现了两人均虔诚奉行的23种思考习惯和方法.其中的每一种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约翰尼为什么不会拼写●思考习惯的要素●"打破僵局的人" 第2章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 对如何才能获得投资成功,大多数投资者都怀有错误的信念.像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这样的投资大师是不会有这些信念的.最普遍的错误认识就是我所说的七种致命的投资信念.●光有信念是不够的●投资"圣杯" 第3章保住现有财富 制胜习惯一保住资本永远是第一位的 沃伦巴菲特和乔治索罗斯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他们都是极其重视避免损失的人.保住资本不仅仅是第一个制胜投资习惯,也是投资大师带入投资市场的其他所有法则的基础,还是他们整个投资策略的基石.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其他每一种习惯都会不可避免地追溯到巴菲特的第一条投资法则:"永远不要赔钱!" ●"永不赔钱"●计算损失●"高概率事件"●"我是负责的"●财富的基础 第4章乔治索罗斯不冒险吗 制胜习惯二努力回避风险 大多数投资者都相信,你承担的风险越大,你的预期利润就越高.但投资大师不相信风险和回报是对等的.他只在平均利润期望值为正的前提下投资,因此他的投资风险很小,或根本没有风险. ●风险是有背景的●无意识能力●学习的四个阶段●风险是可衡量的●你在衡量什么●投资标准●风险是可管理的●及时撤退●赌博,投资和风险●精算投资●风险与回报 第5章"市场总是错的" 制胜习惯三发展你自己的投资哲学 不管是买还是卖,持有还是按兵不动,一个投资者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来源于他对市场运行机

资产评估学原理(周友梅胡晓明主编)第一章【引例】巴菲特是如何估价可口可乐的

巴菲特是如何估价可口可乐的 可口可乐股价走势图 时间价格市盈率 现金流 净资产 每股收益 可口可乐 1988年5.2214.5倍12倍1.0736美分

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每股收益0.36元、净资产1.07元,巴菲特买入价为5.22元,买入市盈率为14.5倍,市净率4.88倍。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 1988年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定价比其实际的内在价值低了50-70%。(市值148估值 296-493) 巴菲特1988年首次购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人们问“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何在?”,公司股票市价相当于税后净收益的15倍(即15倍的市盈率)、现金流的12倍,分别比市场水平高30%和50%。巴菲特花了5倍于账面价值的钱买入可口可乐公司股票,年收益率仅有6.6%。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看好可口可乐公司非凡的经营前景。公司在资本支出相对很小的情况下,权益资本的收益率高达31%。当然,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是由公司未来预期赚取的净现金流用适当的贴现率贴现所决定的。 1988年,可口可乐的股东收益为8.28亿美元。美国30年国债到期收益为9%左右。如果可口可乐1988年的净现金流以9%贴现(注意,巴菲特没有在贴现

率中加上股权资本风险溢价补偿),则内在价值为92亿美元。巴菲特在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时,它的市场价值已达到148亿美元,这说明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股票时的出价可能过高。但既然市场愿意付出超出这个数字60%的价格,便意味着购买者考虑了它未来增长的可能性。 当一家公司可以不增加资本就可以增加其净现金 流时,贴现率就可以取无风险收益率与净现金流的预期增长率之差。我们可以发现,1981-1988年,可口可乐的净现金率以年均17.8的速度增长,比无风险收益率要高。这是,可用两阶段估价模型来估算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我们用两阶段估价模型计算可口可乐公司今后的 预期现金流在1988年的现值。1988年,净现金流为8.28亿美元,假设以后10年中,净现金流的年增长率为15%(这个假设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数字低于可口可乐前7年的平均增长率),到第10年,净现金流就是33.49亿美元,在假设从第11年起,净现金流的年增长率降低为5%,以9%贴现,可以算出1988年可口可乐公司的内在价值为483.77亿美元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一:可口可乐:投资13亿美元,盈利70 亿美元 120年的可口可乐成长神话,是因为可口可乐卖的不是饮料而是 品牌,任何人都无法击败可口可乐。领导可口可乐的是占据全世界 的天才经理人,12年回购25%股份的惊人之举,一罐只赚半美分但 一天销售十亿罐,净利润7年翻一番,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9﹒51 美元市值,高成长才能创造高价值。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二:华盛顿邮报公司:投资0.11亿美元,盈利16.87亿美元 70年时间里,华盛顿邮报公司由一个小报纸发展成为一个传媒 巨无霸,前提在于行业的垄断标准,报纸的天然垄断性造就了一张 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水门事件也让尼克松辞职。 从1975年至1991年,巴菲特控股下的华盛顿邮报创造了每股收益增长10倍的的超级资本盈利能力,而30年盈利160倍,从1000 万美元到17亿美元,华盛顿邮报公司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三:GEICO:政府雇员保险公司,投资 0.45亿美元,盈利70亿美元 巴菲特用了70年的时间去持续研究老牌汽车保险公司,。该企 业的超级明星经理人,杰克·伯恩在一个又一个的时刻挽狂澜于既倒。1美元的留存收益就创造了3·12美元的市值增长,这种超额 盈利能力创造了超额的价值。因为GEICO公司在破产的风险下却迎 来了巨大的安全边际,在20年中,这个企业20年盈利23亿美元, 增值50倍。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四:吉列:投资6亿美元,盈利是37亿 美元

作为垄断剃须刀行业100多年来的商业传奇,是一个不断创新难以模仿的品牌,具备超级持续竞争优势,这个公司诞生了连巴菲特 都敬佩的人才,科尔曼·莫克勒,他带领吉列在国际市场带来持续 的成长,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9﹒21美元市值的增长,14年中盈利 37亿美元,创造了6倍的增值。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五: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投资3.45 亿美元,盈利21亿美元 作为50年历史的电视台。一样的垄断传媒行业,搞收视率创造 高的市场占有率,巴菲特愿意把自己的女儿相嫁的优秀CEO掌舵, 并吸引了一批低价并购与低价回购的资本高手,在一个高利润行业 创造一个高盈利的企业,1美元留存收益创造2美元市值增长,巨 大的无形资产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巴菲特非常少见的高价买入,在10年中盈利21亿美元,投资增值6倍。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六:美国运通:投资14.7亿美元,盈利70.76亿美元 125年历史的金融企业,富人声望和地位的象征,是高端客户细 分市场的领导者,重振运通的是一个优秀的金融人才,哈维·格鲁伯,从多元化到专业化,高端客户创造了高利润,高度专业化经营 出高盈利,11年持续持有,盈利71亿美元,增值4﹒8倍。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七:富国银行:投资4.6亿美元,盈利 30亿美元 作为从四轮马车起家的百年银行,同时是美国经营最成功的商业银行之一,全球效率最高的银行,15年盈利30亿美元,增值6.6 倍。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案例八:中国石油:投资5亿美元,到2007 年持有5年,盈利35亿

巴菲特投资案例: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巴菲特投资案例:内布拉斯加家具店 雪球今日话题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创始人名字叫罗斯.格里克.布鲁姆金,大家都叫她B夫人。B夫人于1893年出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小村庄,犹太人,家里贫穷,没有上过学,从小梦想去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皇军队滥杀无辜,罗斯决定和他丈夫移居美国,但手里的钱只够一个人的路费,于是她让丈夫先去了美国。2年后的1916年,她登上了横跨西伯利亚的火车,说服边境士兵进入中国,经过东北三省来到天津,然后坐轮船到达日本的横滨,再搭乘一个运花生的货船前去美国,经过3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美国西雅图,找到丈夫后,搬到奥马哈居住。她和丈夫开过当铺,卖过衣服。1937年,她借来500美元在地下室开了一个家具店,她把家具批发来后,只加价10%销售给客户,家具店生意火爆,在奥马哈家喻户晓,成为了打折家具的代名词。由于售价低,扰乱了供应商的价格体系,许多供应商不给她供货,她跑遍了美国去进货,有一次撒谎说要给一栋楼装修,在一个供应商处进了一大批货,低价卖出后被告上法庭,法官判她胜诉,第二天去她店里买了条地毯。到1980年,B夫人和她儿子已经将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打造成了美国最大的家具城,面积约1.2万平方米,无论奥马哈的经济繁荣还是萧条,其每年销售额都在增加。奥马哈曾经兴旺的家

具店们在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低价竞争下,大多销声匿迹,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垄断了当地一半的市场。几年前,巴菲特找B夫人谈过,想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B夫人说:“你得想法把它偷走才行啊!”B夫人的女儿、女婿、儿子等都持有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股份,后来B夫人想让她儿子路易斯来管理,于是想把大部分股份卖出,让女儿女婿们的股权退出。巴菲特经过一番说服,与B夫人家族达成协议,在库存都未清楚之前,在1983年以5500万美元收购90%的股份,B 夫人和他儿子继续经营。1983年,巴菲特以5500万美元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90%股权的当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年销售额约为1亿美元,税后净利润约为550万美元,在收购完成后、整理库存清单时发现库存价值高达8500万美元。这笔收购交易的市盈率约10倍,市净率小于1,对巴菲特来说,以如此便宜的价格得到一家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公司,有很大的安全边际。10年后的1993年,内布拉斯加家具店的净利润为1040万美元,10年里给伯克希尔贡献了约8000万的净利润。趣事:巴菲特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之后,B 夫人在95岁时被孙子们剥夺了经营权,一气之下,她在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对面开了一个家具店,名字叫B夫人商场,生意很好,发展迅速,让巴菲特和她的儿孙们很苦恼。两年后,B夫人和儿孙们和解,巴菲特以5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店,并和接近100岁的B夫人签订了一个禁止同业竞争协议。

巴菲特投资理念

巴菲特投资理念

赚钱才是硬道理A股挖掘潜力股有窍门 对公司经营管理业绩的最佳衡量标准,是能否取得较高的权益资本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我宁愿要一个收益率为15%的资本规模1000万美元的中小企业,也不愿要一个收益率为5%的资本规模1亿美元的大企业。 巴菲特 3月起,开始进入了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高峰期。 在每年的业绩浪行情中,绩优成长股几乎都能得到市场的追捧。投资者买入股票获利的渠道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二级市场的买卖价差,二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巴菲特认为,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基本标准是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赚钱才是硬道理。 上两期已介绍了巴菲特对上市公司业务与管理的分析。然而,业务与管理的好坏最终反映在业绩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盈利能力上,这才是股民们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巴菲特在分析盈利能力时,是以长期投资的眼光来作为分析基础的,他强调说:“我所看重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这种盈利能力是我所了解并认为可以保持的。” 然而,巴菲特并不太看重一年的业绩高低,而更关心四五年的长期平均业绩高低,他认为这些长期平均业绩指标更加真实地反映了公司真正的盈利能力。因为,公司盈利并不是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时间那样一成不变的,总是在不断波动的。 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巴菲特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产品盈利能力、权益资本盈利能力和留存收益盈利能力。

超级产品盈利能力毛利率要比同业高2%-3%巴菲特非常钦佩投资大师费雪的投资理念。费雪在他的名著《怎样选择成长股》中阐述了以下的观点:“至于历史较悠久和规模较大的公司,真正能够让你投资赚大钱的公司,大部分都有相对偏高的利润率,通常它们在业内有最高的利润率。” 费雪分析,如果多年来利润一直不见相对增加,则营业额再怎么增长,也无法吸引投资对象。检视公司利润的第一步是探讨它的利润率,也就是说,算出每一元的营业额含有多少营业利润。投资人不应只探讨一年的利润率,而应该探讨好几年的利润率。重要的不是过去的利润率,而是将来的利润率。 费雪特别指出高利润率并不代表一定要比平均水平高好几倍:“"高于平均水准"的利润率或"高于正常水准"的投资回报率,不必??实际上是不该??高达业界一般水准的好几倍,这家公司的股票才有很大的投资吸引力。相对地,只要利润率一直比次佳竞争同业高出2%或3%,就足以作为相当出色的投资对象。” 费雪等所称的利润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毛利率,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毛利率比同业高2%至3%和在未来几年保持大幅增长的个股。 因此,寻找景气度上升的行业,在该行业中挖掘毛利率最高的公司进行投资。同时,还要前瞻性地重视目前仍是“丑小鸭”,但未来毛利率将大幅提高有望变成“天鹅”的成长类个股,如公司近年有没有新项目投产?或者通过技术改造或大修理提升的产能,令效益提高

聪明投资者 巴菲特的成功建议:无论婚姻还是商业斤斤计较都是大毛病 “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

聪明投资者巴菲特的成功建议:无论婚姻还是商业,斤斤计较都是大毛病“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 “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我建议高度集中。对于其他普通人,如果不懂投资,我建议高度分散。”“用好生意构筑的城堡周围环绕着宽广的护城河,我们就找这样的投资机会。”“找到好伴侣,就成功了一大半。无论是在婚 姻中,还是在商业上,斤斤计较都是个大毛病。”巴菲特投资生涯中最后悔的事是什么?他最看重的经理人品质是什么?虽然巴菲特公开了自己的投资方法,但很少能有人模仿成功的原因又是为何?在巴菲特眼中,需要哪些努力才能配得上成功?2008年2月,巴菲特在为Emory 与Austin 大学商学院的学生答疑解惑时将上面的问题一一揭开谜底。RanRan翻译了问答笔记全文,“聪明投资者”经授权转载, 整理出了最精彩的10个问答。巴菲特答Emory 与Austin 大学商学院学生问2008 年2 月25 日Emory oizueta Business School 和McCombs School of Business at UT Austin 的学生拜访了巴菲特先生,并与巴菲特先生进行了一系列问答。职业投资者应高度集中,普通人要高度分散问1:随着“财富公式”(Fortune's Formula)、凯利公式的流行,投资界产生了许多关于分散与集中的争论。我知道您支持哪一方,但是我想问的是,您能否详细告诉我们,您如何分配仓位、

如何摊低成本? 巴菲特:关于分散,我有两个观点。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我建议高度集中。对于其他普通人,如果不懂投资,我建议高度分散。从长期来看,经济一定越来越好。普通人只是要注意一点,别在价格太贵或者不该买的时候买。大多数人应该购买低手续费的指数基金,长期定投。你是个普通人,还想耍点小聪明,每个星期花一小时研究研究投资,最后你很可能后悔自己太傻。如果投资是你的专长,分散不符合逻辑。不把资金投到第1 位的机会,非要投到第20 位的机会,不合理。以勒布朗·詹姆斯为例,球队里有勒布朗·詹姆斯,一定要让他上场,不能把他换下来,让他给别的球员让位。你要是有40 个女人的后宫,没一个女人你能懂。查理和我主要投资的就是5 只股票。假如我管理5000 万美元、1 亿美元或2 亿美元的资金,我将用80% 的仓位集中投资5 只股票,并把25% 的仓位分配给第一重仓股。1964 年,我找到了一个好机会,值得下重注,我愿意用高达40% 的仓位投资。我告诉自己的投资者,他们需要的话,可以把自己的钱撤回去。没一个人撤资。我找到的这个机会是卷入色拉油丑闻的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点击右侧超链接阅读: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的案例)1951 年,我几乎把自己的所有资产都投进去了,买了GEICO 的股票。1998 年末,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陷入了困境。

巴菲特投资案例(7):多元零售公司

巴菲特投资案例(7):多元零售公司 霍克希尔曼-科恩公司,简称HK公司,是一家百货商店,周围还有三家百货店,面临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科恩家族希望打折卖出,巴菲特和芒格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认为价格有很大的折扣,一起拜访了科恩家族,并对家族中的路易斯.科 恩产生了信任。巴菲特、芒格和戈特斯曼合伙成立了控股公司,取名为“多元零 售公司”,股权分别为80%、10%、10%。 1966年上半年,多元零售公司收购了HK百货公司的全部股权,购买价约为1200万元,其中约600万从银行贷款,并请路易斯.科恩做公司总经理。 1969年12月,巴菲特和芒格认识到HK公司这样的百货零售是一个竞争壁垒很小的行业,HK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大可能有好转,他们卖出了HK公司,卖出价约1100万美元,这笔投资总体上是亏钱的,给巴菲特造成很深的阴影,从而有了“以合理价格买入一个好公司远好于以一个好价格买入一个普通的公司”的结论。 后来,多元零售公司又收购了联合棉布商店。联合棉布商店主要运营折扣服装店,管理良好,拥有80家连锁店,年销售额约3500万美元,年利润约100万美元,其公司创始人与合伙人遗孀之间闹矛盾,急切希望卖出公司。最后巴菲特以600万美元为多元零售公司买下了联合棉布商店,并留下了创始人本杰明.罗斯纳继 续经营公司。 1966年致股东信:“在上半年,我们以及两位在企业中拥有10%股份的合伙人联手买下了霍克希尔曼-科恩公司的全部股份。这是一家巴尔的摩的私人百货公司。这是我们合伙企业第一次以谈判的方式买下整个生意。虽然如此,买入的原则并没有任何改变。对该生意价格的定量和定性的衡量都照常进行,并严格按照与其它投资机会同样的准绳进行了估价。HK(以后就这样叫它,因为我也是直到交 易完成后才知道该公司的确切发音)从各个方面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无论是从生意还是私人交往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拥有一流的人才来打理这桩生意。如果没有优异的管理,即便价格更加便宜,我们也不见得会买下这个生意。 当一个拥有数千名雇员的生意被售出时,想要不吸引一定的公众注意是不可能的。然而希望你们不要以公众新闻的报道来推断该生意对合伙企业的影响。我们有超过5000万美元的投资,绝大部分都投资在二级市场上,而HK 的投资只占了我们净投资额的不到10%。在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部分,我们对于某只证券(注:美国运通)的投资超过了我们对HK 投资额度的三倍还多,但是这项投资却不 会引起公众的注意。这并不是说对于HK 的投资就不重要,它占我们投资额10%比例就说明它对我们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投资。但是总体而言它只是我们全部的投资的冰山一角而已。 到年底我准备用购买成本加上自购买后它产生的盈余作为我们对它的估值。这项评估方法将一直被执行,除非未来发生新的变化。自然地,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吸引人的价格,我们是不会买入HK 的。因此一个基于我们购买价格的估值事实

沃伦巴菲特名言集锦

巴菲特名言汇总 1、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投资理财,钱找人胜过人找钱,要懂得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你为钱工作。 2、那些最好的买卖,刚开始的时候,从数字上看,几乎都会告诉你不要买。 3、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4、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5、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6、拥有一只股票,期待它下个早晨就上涨是十分愚蠢的。 7、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8、任何不能永远发展的事物,终将消亡。 9、投资并非一个智商为160的人就一定能击败智商为130的人的游戏。 10、市场就像上帝一样,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但与上帝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不会原谅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 11、就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偷偷告诉我他未来二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12、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 13、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的行业。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你自己理解哪些行业,以及什么时候你的投资决策正好在你自己的能力圈内。 14、我们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是因为我们关心的是寻找那些我们可以跨越的一英尺障碍,而不是去拥有什么能飞越七英尺的能力。 15、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有利可图,但是,你必须坚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击倒泰森。 16、对你的能力圈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5倍却不知道边界所在的人要富有得多。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案例分析!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案例分析 中石油就在我们家门口,我们在信息上甚至比巴菲特更有优势,当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功成身退,获利35亿美元的时候;我们的股民却跟股神相反,在48元买入中石油,结果造就了2008年悲壮的一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巴菲特投资中石油分析 主要赚钱方法 低估值买入,通过企业盈利带来价值增长赚钱 内在价值 2002至2003年,巴菲特给中石油估值为1000亿美元 安全边际 在价格370亿美元时买进,安全边际为63%,就是在打了3.7折时候买 能力圈 正:能源股,具有油气等硬资产,作为中国能源巨头,垄断地位稳固,商业逻辑简单。反:国企股,亚洲公司,信息上不占优势。 买入 价格、时机 巴菲特原来就持有中石油10多亿股,而在2003年4月9日至24日的15天内,B.H基金以低于1.7港元/股的价格,7度出击,至少购入中石油H股8.577亿股。这样,截至4月30日,巴菲特手中持有中石油股票总量为23.47761亿,占中石油总股本的1.33%。 估值 买入时市净率1倍,市盈率8倍,股息率6% 市场背景 (1)SARS期间;(2)恒指长年下跌(2003年4月恒指跌回十年前,到93年8000多点的水平);(3)油价在25美元/桶附近,从1999年到2003年以横盘四年;(4)恒指刚好处于历史大底最低点(03年4月25日创出8331.87点的大底部后一直上涨到2007年10月30日31958.41点的大顶) 中间波动 “买股票前,你要假设这只股票从明天起开始停牌3~5年”,巴菲特说到也做到了,2003年5月到2007年6月间,4年多巴菲特一直没操作中石油。 卖出 价格、时机 巴菲特在2007年7-10月间,11-15港元区间内连续卖出中石油,5亿的本金卖了40亿美元左右,获利约270亿人民币,劲赚7倍。2007年11月1日中石油H股创出20.25港元的最高价后就一路下跌。 估值 卖出时市净率约3.5倍,市盈率约17倍 市场背景 (1)次级债风暴在2007年8月开始大规模爆发,迅速蔓延;(2)中石油董事会于2007年6月19日通过了发行A股的决议,启动回归A股计划;(3)全球流动性泛滥,油价站上70美元/桶;(4)恒指在23000点左右;(5)2007年8月中国外管局宣布了“港股直通车”计划,港股大涨。 选股 投资就是做生意,通过企业盈利带来的价值增长赚钱。2003年,巴菲特认为中石油内在价值为1000亿美元左右,所以在市值370亿美元时买进,安全边际高达63%,相当于1块钱的东西打了3.7折后买入,只要股价回归内在价值就赚2.7倍;而持有4年多以后,加上中石油发展带来的价值增长,巴菲特卖出时劲赚7倍。

凯利判据与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两种投资方式的区别

凯利判据与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两种投资方式的区别凯利判据虽然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在投资领域的应用并不多。除了量化投资者之外,对凯利判据比较认同的著名投资人只有Legg Mason基金的Bill Miller。在2006年的Wesco股东大会上,有人问芒格是否会用凯利判据确定投资规模的大小。芒格回答说凯利判据无法应用于他所经营的投资中。但是,芒格认为凯利判据的主旨是有道理的,与他自己的行为方式很像。 凯利判据的投资方式最大的特点和问题是高度集中投资。当获胜的概率很大,潜在回报超出潜在损失时,依照凯利判据,需要把投资集中于少数几个投资对象上。由于投资高度集中,其波动性也非常大。这对一般投资人很难接受。 与凯利判据的集中投资方式相反,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是基于市场有效论的,认为通过分散投资及不同的资产组合(如股票和债券),可以在风险最小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化的回报。通过优化投资组合,实现波动最低,收益最高 的有效边界(Efficient Frontier)。 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凯利判据的方式是通过最大化几何平均值实现最高的复利增长。而马柯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是通过最大化算术平均值实现相同风险水平下最高的收益。 学者Estrada通过模型数据探讨了这两种投资组合策略的区别。下图中S代表马柯维茨组合策略,G代表凯利判据组合策略。他发现凯利判据的投资组合高度集中。比如在不同投资的选择中,马柯维茨组合策略只是在4种不同的股票和债券选择中调节比例。而凯利判据的投资组合策略只会选取1-2种投资。根据过去所有的历史数据,凯利判据组合策略在1998年选择美国股票作为全部投资,在2003年选择77.4%的美国股票和22.6%的新兴市场股票。而在2008年,根据历史数据,凯利组合策略选择了新兴市场股票作为全部投资。 通过模型对样本之外的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凯利判据组合策略的风险明显高于马柯维茨组合策略。但是,除了不进行再平衡的一种情况外,所有的凯利判据组合策略都取得了更高的财富增长。

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

一、巴菲特的战略投资理念 巴菲特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对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的研究,对证券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对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素质要求的认识、对投资品种的选择和投资时机的把握等都另辟蹊径,其批判性的逆向思维和投资行为,形成了其独特的战略投资理念。本文对其战略投资理念从投资理论和投资原则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并总结出其独特的投资理念。 (一)巴菲特的独特理论 现代证券投资理论,如多元化证券投资理论、简单化的证券投资分析模式和有效市场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投资者、证券投资分析以及大学的研究与教育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巴菲特除了关注实际的证券市场,也密切注视证券投资理论的演变,并发现了这些理论的致命弱点,从而找到了获取高收益率市场空隙的投资方法(或者说是那些理论致命弱点所给予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证券战略投资理论。 1.接近零风险投资理论 巴菲特的“接近零风险”投资理论或称规避市场风险投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非股市近期股价波动之上的,他更关注企业本身,而非股票价格。他的理论基点是:只要社会和市场总的趋势是向好的方面发展,在此前提下,就选择长期投资的方式,长期投资主要关注所选择的具体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近年经济状况的满意度(主要是连续的年度收益率)是好的,属于绩优企业就可以集中的、长期的投资,这样会降低风险,获得较佳的收益,即接近零风险投资。 2.集中投资组合策略 巴菲特的接近零风险战略投资理念促使其在投资策略上,采取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家有选择的公司上,并尽可能地对其进行密切的研究,掌握其内在价值,寻找时机,进行集中投资组合,并长线持有,以获取较佳的投资回报。 巴菲特是反对和批判多元化投资组合理论的,他认为:“多元化只是起到保护无知的作用。如果你想让市场对你不产生任何坏作用,你应当拥有每一种股票,这对于那些不知道不懂得如何分析企业情况的人来说是一种完美无缺的战略。”从许多方面,现代投资理论保护了那些不知道也不懂得如何评估企业的投资者,但这些投资者也没有获得满意的收益。 3.巴菲特论有效市场理论

股票经典案例集

股票经典案例集

股票经典案例集 (一)世界投资大王-----沃伦.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传奇:两万倍的成长 一万美元变为二点七亿--巴菲特的真实故事(1) 如果你在1956年把1万美元交给沃伦·爱德华·巴菲特(WarrenEdwardBuffett),它今天就变成了大约2.7亿美元。这仅仅是税后收入! 但是,伯克希尔公司(Berkshire)股东们的投资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1973年~1974年的经济衰退,公司受到了严重打击,它的股票价格从每股90美元跌至每股40美元。在1987年的股灾中,股票价格从每股大约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在1990年~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它再次遭到重创,股票价格从每股8900美元急剧跌至5500美元。在1998年~2000年期间,伯克希尔公司宣布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Re)之后,它的股价也从1998年中期的每股大约80000美元跌至2000年初的40800美元。 不过,别忘了,自从巴菲特在20世纪60年代廉价收购这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以来,伯克希尔公司发生了质的变化。当时,伯克希尔公司只是一个“抽剩的雪茄烟头”,巴菲特把一个价格极其低廉的投资称做是仅“剩一口烟”。今天,按照标准会计股东权益(净资产)来衡量,伯克希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在美国,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排名第五,位居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花旗集团、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维亚康姆公司之后。 如果在1956年,你的祖父母给你10000美元,并要求你和巴菲特共同投资,如果你非常走运或者说很有远见,你的资金就会获得27000多倍的惊人回报,而同期的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仅仅上升了大约11倍。再说,道琼斯指数是一个税前数值,因而它是一个虚涨的数值。如果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为7.5

第5章投资组合

第5章 投资组合 引导案例 巴菲特和国内专家的投资组合比较 根据巴菲特2009年给股东的信,巴菲特投资组合中的十大重仓股票是:股票名称持股数量(万股)市值(百万美元) 可口可乐 富国银行 美国运通 宝洁公司 卡夫食品公司 韩国浦项制铁集团 沃尔玛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国赛偌非-安万特集团强生集团20000.00 33423.56 15161.07 8312.84 13027.25 394.75 3903.71 22500.00 2510.89 3771.13 11400 9021 6143 5040 3541 2092 2087 1986 1979 1926 中国投资市场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基金经理是王亚伟,其管理的基金——华夏蓝筹,2010年中报披露的十大重仓股票是: 股票名称持股数量(万股)市值(万元) 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大商股份建设银行铁龙物流五粮液海正药业工商银行东阿阿胶2646.48 6890.94 2076.81 635.53 5703.97 1956.27 928.37 866.55 5303.34 487.36 60948.55 41690.16 27019.34 26889.35 26808.65 26429.21 22494.37 21793.71 21531.57 16940.66 案例思考 仔细对比上述两个投资组合,找出其中的最大差异,并以本章有关理论为基础,解释这种差异,对两个投资组合的优劣进行评价。

投资组合(portfolio)是指将资金配置在一种以上的证券上,获取在风险可控下最大化回报的投资方式。本章将从理论上分析,投资组合降低风险、提高收益的机制,如何构建最优化的投资组合等问题。 5.1 两种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 两种证券构成的投资组合,是最简单的投资组合形式,是分析三种以上证券组合的基础。假设有两种证券A S 、B S ,投资者将资金按照A X 、B X 的比例构建证券组合,则该证券组合的收益率可以表示为: P A A B B R X R X R =+ 上式中A X +B X =1,且A X 、B X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负数表示卖空该股票,实际上就是借钱买另外一只股票。 5.1.1 两种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根据概率论有关知识,两种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P A A B B E R X E R X E R =+ 公示表明,两种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两种证券预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权数是投资在该证券上的资金比例。很容易证明,在没有卖空的情况下,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总是依据投资于两种证券的资金比例在两种证券期望收益率之间变动,即既不会超过其中期望收益率的大者,也不会小于其中期望收益率的小者。因此,在没有卖空的情况下,证券组合并不会提高投资收益率水平。但一旦发生卖空行为,证券组合收益率的波动范围将极大增加,因为投资者可以通过卖空期望收益率较低的证券品种来扩大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例题5-1】 投资者投资于收益率分别为20%和10%的江苏工艺和大众交通两种股票。问:①如将自有资金10000元等比例投资于两种股票上,则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是多少?②如先卖空大众交通股票16000元,然后将所得资金与自有资金10000元一起购买江苏工艺,则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又是多少? 解答:①将资金等比例投资在两种股票上时,根据投资组合预期收益率公式可得,该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为: )(P R E =50%×20%+50%×10%=15% ②这时投资在大众交通和江苏工艺上的资金比例分别为: A X =26000/10000=260%, B X =-16000/10000=-160% 该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为: )(P R E =260%×20%+(-160%)×10%=36% 5.1.2 两种证券组合的风险

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的经典案例

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的经典案例 前言:原文的标题是“美国运通:别人恐惧时要贪婪的经典案例”,这很容易给阅读者造成误解:只要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就行了,而忽视文章中巴菲特在危机来临、别人恐惧时对运通公司所做到深入、细致、刻苦的调查,以及在危机之前巴菲特对运通公司的长期关注和跟踪;缺乏这两点,简单地说什么“别人恐惧时贪婪”或 “别人贪婪时恐惧”都会令人误入歧途。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巴菲特出手当时深陷危机中的高盛 公司,当时我就有一个念头:美国的投行那么多,为何巴菲特选择了高盛,而不是选择其它---摩根士坦利、摩根大通、黑石等,这篇文章给了启示:这是巴菲特长期跟踪研究这些投行的结果,绝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巴菲特的投资思想和哲学有75%来自于格雷厄姆、25%来自于费雪。很多原本属于恩师版权所有的着名思想(片断)和不 朽警句,经过其爱徒不经意的反复“忽悠”和传 诵之后,世人普遍当作是巴菲特发明创造。“当别人贪婪时要恐惧,别人恐惧时要贪婪”,就是其一。美国运通公司案例就是巴菲特践行这一铁律的经典之作。

1963年后期,美国运通牵涉到所谓的“迪·安杰利色拉油丑闻案”。该案的主角之一是大宗商品交易大户迪·安杰利斯。1950年代晚期,他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色拉油经纪商,并找到了利用色拉油致富的“捷径”。他以色拉油为担保向银行贷款,由于他的特殊霸主地位,竟然没有人能够真实的知道他的仓库中究竟有多少库存量。安杰利斯凭借“手段”任意夸大油料的库存量,然后在市场上出售这些凭证、或者向银行骗出更多的贷款。当时的贷款银行多达51家,前提是安杰利斯只要完全“搞掂”美国运通的仓库检查人员即可。1963年9月,一个赚大钱的机会终于不期而至。那一年,前苏联的向日葵欠收,市面上盛传苏联将有大笔的采购订单。安杰利斯企图垄断色拉油市场,威逼苏联向其高价购买。他为此向经纪商豪普特大肆借款买入现货囤积。哪曾想,美国政府对这笔巨额交易说“No!”。顷刻间,色拉油价格立马崩盘,市值损失1.2亿美元。 市场上一大批持有安杰利斯“仓单”的债权人拿到的就是一张一文不值的废纸,随即向出具凭证及担保的美国运通追索1.5亿美元以上的高额损失。两天后,又恰遇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纽约证交所随即爆发股灾。美国运通的股价在此前后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巨幅暴跌,股价从之前的65美元暴挫到35美元,几乎腰斩,各类投资人纷纷大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人物简介 (2) 1.1辉煌投资史 (2) 1.2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3) 第二章投资的概念 (3) 第三章巴菲特的投资理念 (4) 3.1投资公司 (4) 3.2长期投资 (5) 3.3 集中投资 (8) 3.4 价值投资 (10) 3.4.1 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 (10) 3.4.2 价值投资理念来源 (10) 3.4.3 价值投资理念的内涵 (11) 3.4.4 价值投资理念的核心内容 (11) 3.4.5 价值投资的优势 (12) 第四章巴菲特的投资策略 (13) 4.1行业选择 (13) 4.2公司选择 (15) 4.3管理层选择 (17) 4.4价值评估 (19) 第五章我们的思考 (22)

11岁,他购入了平生第一张股票。用100美元开始投资生涯,3年后,赚取了2500万美元,20年后,他拥有了120亿美元。2011年,他以500亿美元名列《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第三位。他拥有《华盛顿邮报》、美国广播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迪斯尼公司等世界最知名企业的股权;他和比尔·盖茨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就是美国天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在金钱世界的顶峰,我们看到过石油大王、房地产大亨、船王及强盗式的富商,但他是仅仅通过挑选股票到达那儿的第一人。他用投资策略为自己和投资人创造出一个发财致富的奇迹,当我们为之目瞪口呆时,探求他的投资理念无疑最具现实性。 第一章人物简介 姓名:沃伦·巴菲特(Warren·E·Buffett) 单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职务:董事局主席 1.1辉煌投资史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46%,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1980年,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股票单价翻了5倍。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65~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6%,累计增长36115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累计增长幅为64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