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

深刻认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
深刻认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

深刻认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为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供了总的引领,为推进各方面事业发展提供了总的依据。新时代意味着新使命、新担当,我们要站在我国由大国成为强国,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认识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党章修正案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纳入新时代

强国战略体系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承载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国家战略能力生成的核心枢纽。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分两个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大国要成长为强国,涉及综合国力各个方面的增长,而其中国家战略能力的生成至关重要。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要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战略资源、转化机制和战略谋略。其中,转化机制是国家战略能力形成的“枢纽”。转化得好,可以实现国富军强、国运兴旺;转化不足,就会止步不前、国力衰微;过度转化,又会不堪重负、透支国力。要有效实现“转化”,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而军民融合发展恰恰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历史上的强国,无不在经济优势与军事优势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确保将社会资源转化为双向良性互动的经济竞争力和军队战斗力。当今世界,但凡强国都是通过军民融合催生技术革命、夯实军事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并最终形成广泛规模应用的。长期以来,我国在军民二元分离体制的阻隔下,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统筹衔接不够,军民资源相互转化运用受阻,国家战略资源难以充分整合转化,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国家战略能力生成。我国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正是“撬动”强国综合国力生成跃升的战略杠杆。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体系整合、军民协同,能够“捏指成拳”,有效提升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多种战略资源和实力的综合运用,加快生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能力,从而在国际战略博弈中获得更多战略主动和更大战略利益。

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基本途径。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蓝图。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包括有世界一流的建军理念和建军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科技高度密集、资源高度密集、人才高度密集的复杂巨系统,对国家经济、科技、人才基础的依赖越来越大。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对抗体系,不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直接对抗和较量,而且更为集中地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谁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的系统整合,谁就能够率先赢得军事竞争优势。纵观世界军事强国的建设,都不是局限在军队“圈圈”里搞建设,而是聚合国家整体资源打造军事力量体系,甚至整合全球资源为其所用。美国以军方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了对国家资源乃至全球资源的整合利用。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相对封闭的发展路

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2014年7月14 (记者张伟涛)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双拥办主任会议7月10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双拥办负责人、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和军地相关单位代表,约150人参加了会议。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在会议上要求,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中央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军地各级要充分发挥双拥工作的优势和作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地各级深入做好双拥工作,在政策创制、融合发展、改革创新、重要活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相继出台了转业干部安排、伤病残士兵退役移交安置、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随军家属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法规政策70多个;各地先后建立科技合作基地380多个,新建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50多个;各级进一步创新完善组织领导、部门协作、竞争激励、动态管理、应急协调联动和双拥工作责任制、绩效考评等制度机制,形成了党政军齐抓共管、广大军民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推进双拥工作向社会化、向社区、向社工延伸,先后成立了10万多个拥军社会组织,建立了3万多个军民共建点,创建了复退军人服务中心、复退军人之家和优抚对象联络员制度。 姜力表示,各级要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重要创新点,积极组织广大军民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军民融合发展重大战略思想,推进军地思想观念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军民融合理念研究,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不断搭建新平台、探索新办法、拓展

新路子;积极发挥各级双拥工作机构的作用,及时协调军地建立军民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要重点在利用国家科技资源研发和生产高新武器装备、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军地保障融入社会化保障体系等方面,促进经济社会领域和国防领域多要素交流融合,不断提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要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列入地方党委议军会、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会、军地联席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双拥模范城(县)创建考评标准,完善军地相互支持合作的对策措施,确保军民深度融合各项任务、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姜力强调,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深化双拥宣传教育,打牢军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高标准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军地合力维护民族团结和边海防稳固。要以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为抓手,筑牢双拥共建的群众基础。通过组织军民相互学习、广泛开展军民共建等,密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各级要切实解决双拥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抓好拥军优属政策落实、转业干部安置、退役士兵教育培训、随军家属就业和子女入学、伤病残军人接收安置等工作。以驻边防、海岛、农村和边远艰苦地区基层部队,家庭或成员因遭遇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变故遇到特殊困难的优抚对象为重点,着力帮助偏远基层部队改善生活、学习和训练执勤条件,帮助遇到特殊困难优抚对象解决生活帮扶、医疗求助、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等现实难题。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总政治部群众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辉在会议上要求,各地要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措施。要精心组织开展八一期间双拥工作,广泛开展拥军慰问活动,影响和带动社会各界兴起拥军优属的热潮。各级双拥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落实政策规定,借助社会力量,解决好军民关注的重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要闻】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专题会议。 【回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格局”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词语。 军民融合是中国国家战略,目前理论研究与政策解读多,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发展布局,尚处于“开发区模式”,且“各自为政”,此模式可能极大浪费资源。此内容可以让各地、各行业在军民融合的大格局中找到定位,作为十四五规划参考,以促进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自古以来,“犁”与“剑”就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凭仗——依靠犁得以生存,凭借剑方能自卫。很多情况下,“犁”与“剑”又是一对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历史上,能有效化解二者矛盾的国家,往往能较好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数十年来,庞大的军事开支非但没有将美国拖垮,反而进一步巩固了其霸权地位,其奥秘之一就是通过军民融合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犁”体现于经济。 “剑”体现于军事。

明朝的灭亡:清八旗军总兵力才17万,面对李自成百万起义军,明朝数百万正规军,上亿汉人,竟斩关夺将,一路凯歌……翻开中国的历史,强盛的中国是一个人们朝圣的中国,是一个用路与世界紧密连接的中国。路是一个国家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开放、富裕与强盛象征。其中最为盛名的路是中国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中央王朝与周边地区并延伸到更远地区的贸易通道的称谓。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的客观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贸易对象、贸易内容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外输出的商品以丝绸、瓷器、茶叶(西方进口中国奢侈品)等为大宗,相延成习,以“丝绸之路”命之。 中国对陆空的认识,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走向强盛。后对海空的认识,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也一度强大。现在人类进入到了网络空间时代和未知的太空时代,中国需积极开辟“网上丝绸之路”和“天上丝绸之路”。丝路战略是历史的选择,也成为中国强盛的现实需要。

深刻认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

深刻认识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为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供了总的引领,为推进各方面事业发展提供了总的依据。新时代意味着新使命、新担当,我们要站在我国由大国成为强国,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刻认识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党章修正案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纳入新时代 强国战略体系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承载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使命,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国家战略能力生成的核心枢纽。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分两个阶段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大国要成长为强国,涉及综合国力各个方面的增长,而其中国家战略能力的生成至关重要。强大的国家战略能力要有三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即战略资源、转化机制和战略谋略。其中,转化机制是国家战略能力形成的“枢纽”。转化得好,可以实现国富军强、国运兴旺;转化不足,就会止步不前、国力衰微;过度转化,又会不堪重负、透支国力。要有效实现“转化”,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而军民融合发展恰恰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历史上的强国,无不在经济优势与军事优势之间建立起良性循环,确保将社会资源转化为双向良性互动的经济竞争力和军队战斗力。当今世界,但凡强国都是通过军民融合催生技术革命、夯实军事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并最终形成广泛规模应用的。长期以来,我国在军民二元分离体制的阻隔下,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统筹衔接不够,军民资源相互转化运用受阻,国家战略资源难以充分整合转化,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国家战略能力生成。我国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正是“撬动”强国综合国力生成跃升的战略杠杆。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体系整合、军民协同,能够“捏指成拳”,有效提升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多种战略资源和实力的综合运用,加快生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能力,从而在国际战略博弈中获得更多战略主动和更大战略利益。 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基本途径。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描绘了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蓝图。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包括有世界一流的建军理念和建军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科技高度密集、资源高度密集、人才高度密集的复杂巨系统,对国家经济、科技、人才基础的依赖越来越大。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对抗体系,不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直接对抗和较量,而且更为集中地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谁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整体实力的系统整合,谁就能够率先赢得军事竞争优势。纵观世界军事强国的建设,都不是局限在军队“圈圈”里搞建设,而是聚合国家整体资源打造军事力量体系,甚至整合全球资源为其所用。美国以军方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了对国家资源乃至全球资源的整合利用。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相对封闭的发展路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争创军民共建先进活动 我局把军民共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拥军奉献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我局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我局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努力创建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推动军民共建的进一步开展。 三、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军民共建工作 立足市交通局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在局党委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共建工作所急,想部队所想。2018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陆航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航校)请求,对通往这两个部队的道路及部队门前广场、院内道路进行维修铺设,以保证部队的出行顺畅和周边环境的整洁。我局会同****区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交通局,要求认真落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道路的维修铺设。共修补和铺设黑色路面15000平左右,使用资金近40万元,其中市交通局克服财政资金上的不足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区资金上产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局在军民共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局仍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共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军民融合即实现国防工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军民融合包含了“走出去”与“迎进来”两层含义。所谓“走出去”,即军工企业要通过发展军民结合产业融入到市场经济大环境当中;所谓“迎进来”,即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中来。 军民融合通过多领域交流共进,大幅提升体系综合效能:发挥国防工业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作用,释放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红利;发挥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和创新科研上的优势,以整个经济社会的大体系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 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民参军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融合进度将加快,融合层次将加强,军民融合将成为今后军工投资的重点。首先是“民参军”的范围会扩大、比例会大幅度增加。更重要的是,资本层面的“民参军”落地将推进军民融合的“资本融合”。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改革和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引入民企、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事业单位的重组改制,一些军工企事业单位将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一些优势民企的先进技术、顶尖产品将进入国防科技工业装备生产和武器维修领域,“民参军”相关产业增值空间大。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民参军市场规模达到3288.5亿元。

图表:2014-2016年民参军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三胜咨询 未来几年,我国民参军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军民融合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民参军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0亿元,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图表:2017-2022年民参军市场规模分析 数据来源:三胜咨询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 在当代中国,要真正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需要认真研究推进其发展的基本路径。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首先需要制定实施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和理念要变革现实,需要相应的战略平台。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军地两大系统和多方利益关系,尤其需要国家通过战略规划来推进。在历史上,我们党一直强调“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战略思想,并以此作为党和国家指导国防建设的重大方针。这些战略思想虽然在某些领域和某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将其具体化为可供全局遵循的发展战略,缺乏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举措的约束和牵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解决军民分离问题的效果。今天,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和选择。要扎实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就不能仅仅把这一体现时代潮流的大战略束之高阁,而要尽快研究论证并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等,应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国防军队发展战略相适应,与国家安全环境变化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相适应,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相适应,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相适应。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需要以重点带动全局。军民融合式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比如,将军事※※准备需求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将国防经济布局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等等。当前的重点是加强党的十七大强调的四大体系建设,即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人才培养、军队保障和国防动员体系建设。这四大体系建设,既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建设重点,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领域。只有通过加强这些建设,才能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军民体制机制。军民融合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涉及各有关部门的利益调整,需要依靠国家政策和军政部门协同推动。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权威性的高层决策机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之所以能把国防科研、中科院、民用工业部门、高校、和地方科研5个方面力量都统一组织起来,干了“两弹一星”等许多大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个既能管军又能管民的高层领导机构。总结这一成功经验,需要进一步强化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的高层协调和决策机制。同时,还应完善综合协调体制机制,将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任务按领域分解到军地各职能部门,通过政策法规等形式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和军地协调机制。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应针对当前面临主要瓶颈问题,确定各融合领域中政策制度设计的侧重点。比如,当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军民融合政策体系设计的侧重点,应放在解决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积极性问题。一是进一步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鼓励企业和其他主体参与融合式发展项目建设和军品研制生产;二是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和信息发布等制度,尤其应抓紧实施“军标体系瘦身计划”,凡是民用标准能够满足军事工作要求的应尽量直接采用,对那些低于民用标准或能用民品标准代替军用标准的,应明确采用民用标准,加快建立国家标准、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三是改革完善税收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建立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尤其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风险补偿和扶持机制,实现长效激励;四是设立军品投资风险基金,解决“民参军”产品长期售后服务难题,制定行业规范遏制逐利性恶性竞争等相关风险;五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效益的军民融合项目,可采取转移支付、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优惠政策,确保相关主体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六是充分发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军民融合情况汇报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军民融合情况汇报 **区农旅融合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全区旅游战线抢抓机遇,按照“全景吉安,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围绕“优质旅游、全域旅游”两个核心内容,统筹推进“全域旅游新景区”建设,全力促进**旅游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获评“江西旅游强县”“江西省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创新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区年接待游客数、旅游收入两项指标年增幅均超过25%。 一、主要成效及亮点工作1、做好点,做到标杆引领,示范率先。一是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异军突起,匡家村和渼陂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有休闲观光农业园(景)区50多处,年吸引周边县(市、区)及省内外参观人员近百万人次。其中,渼陂的富之渼果蔬联合社就是农旅结合的典型缩影。自2016年8月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总收入达500万元。截止目前已投资1000万元,流转土地500余亩,种植白莲100多亩,生态采摘基地10余亩,垂钓鱼塘10余亩,建设房车基地1个,农家乐600平方米,樱花长廊1000米,并开通了环古村至基地的观光骑行线路。联合社充分利用资源,与旅游有利结合,不断开展相关活动。二是打造农旅联合项目。“旅游+农业”齐头并进,持续推动生态优势、文化内涵、美丽城乡、特色产业与旅游开发融合创新发展。**山景区、渼陂古村、富田古镇、东固景区提升了文旅融合品位; 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农旅融合的典范;

江右酒寨、岩溪根语、奥克1991创意产业园展现了工旅融合的风采; 白云湖度假区、青龙洲景区成为生态康养旅游的样板; 源中园、上红督之家被评为“省三星级农家乐”,逸乡园、富渼农庄被评为“省十佳休闲农庄”,逸乡园还列入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渼陂古村研学基地被评为江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区研学旅行活动如火如荼。三是培育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农旅融合催生新业态,开发了富渼房车营地、青龙洲森林穿越、**山水上乐园、多彩田园骑行绿道、东固帐篷露营、基地写生、人体漂流等多类型体验性活动。 2、铺好面,做到项目提升,大放异彩。一是项目开发多姿多彩。立足资源自身特点,深挖文化内涵,因势利导快速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列入区全域旅游重点调度项目46个,计划投资3.66亿元。46个项目建设基本达到时序进度。**山景区实施了阳明广场、弘法广场、票务中心、**山水山洪沟治理等19个项目建设; 渼陂旅游集聚区实施了古村28口水塘治理、渼陂旅游主题酒店、精品民宿打造等26个项目建设; 富田启动了新游客服务中心、龙川阁古码头沿岸历史环境改造、匡家特色民宿等建设项目,白云湖生态康养度假区一期下沙洲岛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 东固景区以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推手,游客中心、后河湾1957项目、东固烈士陵园等项目日渐成型。二是项目招商重拳出击。已与东方园林、光合新兴产业两个上市公司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东方园林针对渼陂旅游集聚区开发、光合文旅拟在富田镇打造中国**国际研学小镇两项工作均在正常推进中。此外,中建国际投资、港中旅、航盛电子等客商也纷纷赴区考察全域旅游。三是利用营销造势。**区庐陵文化旅游节常办常新; 各景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推出了“桃花节”“荷花节”“桑葚节”“丰收节”“晒冬节”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坚定实施的七大发展战略之一,明确要求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近日,发展改革委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司有关负责人就发展改革领域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情况做出如下解读。 军民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支撑国家由大向强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走向强盛过程中,面对多方位的制约因素和阻力,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既需要国防实力有大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提供坚强保障,也需要切实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提高物质产品与社会服务的总体供给水平。

第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赢得国家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变革加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系越来越紧密,必须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争取主动、实现超越的战略途径,全方位整合国家力量,加快军民协同创新发展。 第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健全党领导下的统筹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制度管理体系,就必须打破传统封闭的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推动跨军地、跨部门、跨领域的各类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第四,军民融合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支撑。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根本基础。强军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等一系列基础保障。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发展改革系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使命任务十分艰巨。要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加强统筹谋划,在破解制约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上下功夫,在打造军民融合龙头工程和精品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发展上下功夫。

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

最新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最新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 !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 按照局党组总体部署,为深入推进军粮供应战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前不久,国家粮食局军粮办调研组深入河北省,就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进行调研。调研针对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建设、主副食区域化集约保障、军供粮油进学校、进社区等内容,召开 4 次座谈会,并实地到鹿泉、石家庄、承德等地军粮店,唐山军粮主食生产车间和社区销售亭,石家庄军民融合肉蛋菜奶低温储藏库和家家惠主食生产车间,听取军粮管理部门、军粮企业和社区百姓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形成丰富调研成果。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情况河北省拱卫京畿,环绕京津,战略地位特殊,政治责任重大,军粮供应应急保障任务繁重,粮食部门坚持先前方、后后方、先军队、后地方的供应原则,在积极做好军粮供应工作的前提下,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主副并进、粮食并举的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依托军粮 供应网络,紧贴部队及社会需求,围绕政府中心 工作,结合放心粮油等民生工程,把军粮供应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为部队、为社会服务,构建军民兼容、应急

应战的河北军粮综合保障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9 天的热食需求,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粮食干部职工的精神品质,省粮食局军粮中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创新力度大 xx 年以来,河北省对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方向,打造河北军粮品牌,明确为部队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宗旨,突出应急保障、食品安全两大工作着力点,实现由单纯的部队政策性供应向军民兼容的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供应转变 ; 由单纯的米面供应向主食、副食、调味品综合性供应转变 ; 由单纯的日常供应向应急应战、食品安全、以兵为本、军民融合转变,推进队伍、质量、基地、品种、网点、信息平台和市场七大建设,实现观念创新、职能创新、形象创新的目标,从而体现并探索新时期粮食部门的特色职能和形象。 2012 年以来,承德军粮进学校、唐山军粮进社区的做法,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了多元化的形式。去年 9 月,省军区领导到省粮食局视察时,对河北军粮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继续推进,全力抓好。 (二)军粮供应应急保障水平高河北省积极探索和实践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模式,依托现有军供企业,完善应急保障体

心得体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路

心得体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路 对于实施好军民融合发展这一国家战略,X同志提出了“四个强化”的重要思想,即强化大局意识、强化改革创新、强化战略规划、强化法治保障,同时还提出从需求侧、供给侧协同发力的重要思想。围绕这些思想,对于如何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一些思路。 第一个方面,加强顶层的统筹,破解军民二元体制壁垒。回顾我国国防管理体制变迁历程,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实行着一种党政军一体、平战一体的发展模式。上世纪60年代,我国在物质技术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创造出“两弹一星”的历史奇迹,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具有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优势,能够通过军民大协作、军民大协同,把分散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资源、潜力充分挖掘和调动出来。张爱萍将军在他的回忆录里面讲到,当时在调研我国原子弹工程建设时,他说,“原子弹工程,看起来盘子很大,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蕴含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中”。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搞好组织协作,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潜力挖掘出来,汇集于一点,形成攻关的力量。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我们党和国

家的工作重心逐渐转向经济发展领域,政府职能更多开始聚焦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开始与经济建设分离,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各自运行的军民二元分离结构,国家对一些跨军地、跨领域、跨系统的涉及军民的一些重大事项缺乏统筹管理,最后导致体制上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军地分割,阻碍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党中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同志亲自担任主任,实际上就是要从顶层体制上解决军民两大体系分离的问题,要破解军民二元分离结构的问题。我们看到,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已经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也开始运行,中央提出下一步要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统一负责做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我们相信,随着机构的建立,工作机制的日益完善,军民分离二元体制的壁垒必将被打破。我们将能够极大地凝聚起军民统筹、军民协作的巨大的体制力量。 第二个方面,要深化需求端的改革,拆除阻碍资源双向流动的围墙。也就是同志讲的要从供需两端发力。 如何从需求端发力呢?需求端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军事需求牵引的问题。军事需求如何更加有力地牵引军民融合发展,实现军事需求主导?目前我们在这个领域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军事需求开放不够、传导不畅、牵引不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市园林绿化处军民融合发展汇报材料

市园林绿化处军民融合发展汇报材料 我处在住建局领导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创建工作要求,坚持以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教育和军民建设良性互动为原则,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结合园林绿化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普及双拥教育,增强双拥观念。 双拥工作直接关系到国防坚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双拥工作就是军地坚实的纽带工程,要把双拥工作切实做好,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开展双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召开会议、广播讲座等进行宣传教育,从而增强了全民双拥观念,提高了全民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意识;把形势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处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二、落实双拥活动,开展军地共建。 为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做好双拥工作,我处结合实际,落实各项措施,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增进军民鱼水情,使双拥意识深入人心。 1.做好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我处积极开展双拥工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落实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上,坚决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文件,把双拥工作落到实处。 2.做好节日慰问工作。在“八一”建军节,处领导带领工会、办公室、财务科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赴部队给官兵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专门为部队庭院绿化病虫害防治、

树木修剪等工作。 3.帮助部队基础建设。园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园林与部队的联系是紧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工作中,军队队伍以过硬的作风、超强的战斗力提供有力的支援和保障,时刻让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呈现出花红柳绿。 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进一步紧密局党员干部和驻军部队的感情,我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军民互动活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参观驻军营地,与部队进行文艺演出、蓝球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军营添份绿”植树活动,向部队赠苗木等,还向官兵传授营区树木的绿化养护知识,使全处党员干部与部队官兵建立起深厚的“战友”情谊。在工作中,处领导也十分关心我处转业、退伍军人的工作、生活,关注各项拥军优属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主动同他们交心谈心,了解其工作、生活、学习方面情况,帮助其解决具体困难。我处还积极支持适龄青年入伍。 虽然我处在军民共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仍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提高做好双拥工作的主动性。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工作内涵,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调研报告:加快推进县域军民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加快推进县域军民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XX县高度重视军民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融合实践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成效明显。但在实践中,县域军民融合还存在着不少瓶颈与问题,需要决策层关注重视。 一、县域军民融合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XX县看,我省县域军民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 1、产业的系统性不够强。一是缺乏产业整体规划。县层面上对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导向、企业补贴政策、工业平台区划、军民融合行业标准等缺乏高起点的产业发展规划。二是产业链不完整。民参军企业分布零星,产业链不完整,明显增加了生产成本。三是军民融合与招商选资紧密度不高。目前招商引资与军民融合之间的紧密度还不够高,军融与招商各自为政,优势不能有效互补。

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大。从XX县来看,目前在政策扶持上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军工四证”补贴灵活性不足。现阶段,地方上出台的政策是“军工四证”办齐后实施一次性补助,虽然政策力度不小,但企业感到资金压力较大,因为“军工四证”办下来不仅需要200万左右费用,而且耗时长。二是对新产品研发补贴力度不够。对新立项项目、新研发产品缺乏相应的扶持。 3、平台拓展基础不够宽。军民融合需要有一定平台进行支撑,没有平台就没有纽带。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军地合作缺乏有效机制。各个军代局、军代室、驻地部队有信息、有资源、有政策,全县层面上缺乏有效挖掘,沟通渠道比较有限。二是各类展会缺乏有效组织。全县层面上缺乏针对参加军民融合展会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并且对参会企业申报费、展会费等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三是内外联动互动不够。一些资深军工专家有信息、有项目,但“请进来”的力度不大,同时,“走出去”的深度也不够,平台利用有限。 4、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弱。军民融合需要懂行的企业家,还需要相关的高尖精人才。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县级层面对高精尖人才的专项扶持制度不够完善,存在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实现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目的是要打破“军”与“民”单边发展、从各自利益出发、相对独立运行的格局,实现“军”与“民”协调发展、互利共赢、双向一体运行的双边格局,真正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融为一体。 全面规划,顶层布局。实现军民融合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的转变,目的是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为增强国家战略潜力和国防实力提供保障。有效推进这一战略举措,必须从牵引机制及制约双边格局构建的关键环节入手,进行整体规划、顶层布局。着眼发挥整体核心功能,构建在中央直接领导下的由军地双方共同参与的顶层组织领导机构,着重在管理体系、创新体系、人才体系、保障体系、信息体系、咨询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 制度先行,衔接配套。军民融合由单边格局向双边格局转变,将打破长期以来单边格局形成的固有状态。可以想见,在新的双边格局取代原有的利益格局、独立运行格局、自我封闭格局过程中,各种失衡状态、无序运行、阻力障碍都将显现出来,矛盾和问题将此起彼伏。因此,需要在构建双边格局的同时进行行为规范,确保在转变中按规则行事、依照准则推进、遵循规程深入。为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制度先

行,着重解决各体系间的制度盲区、交叉重叠、操作性差和各体系内部的制度衔接等问题,做到军民融合处处有遵循、时时有规范。 实现由系统格局向体系格局转变 军民融合作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两大领域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由诸多系统构成,军民融合实现由系统格局向体系格局转变,就是将目前诸多仍处于相对独立、分散实施、各自为政的系统,纳入到军民融合这个体系格局之中,实现各个系统的整体联动、一体运行、协调发展、步调一致。 系统运行,体系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当前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经济与国防建设的有机统一,实现各领域间的跨界发展,实现各系统的优势互补,迫切要求军民融合必须实现从系统运行格局向体系管理格局过渡。既要在宏观上把军队、政府和企业的军民融合资源纳入同一个管理体系内,又必须能够实现经济与军事、军工与民企、人才使用与培养等在中观和微观上的体系互动。这一格局的构建必须自上而下没有断层,确保军民融合各系统之间、各领域之间、各要素之间都统一在体系管理格局内。 纵横贯通,统一筹划。当前,社会经济与军事发展已近乎一对孪生兄弟,形影相随、密不可分、彼此相依。特别是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经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汇总).doc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当前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认真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在规律,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支撑和重要基础。 一、军民深度融合以高新武器装备保障为重点,推动形成新质战斗力 以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装备,深刻改变着战斗力生成要素的内涵,并已成为现代作战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加紧推进军事转型,加强高新武器装备研发,竭力抢占军事竞争的制高点。2012年1月5日美国出台了《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优先任务》防务战略指针。该文件强调:“美军将选择利用高技术而不是军队规模来维持其优势”。未来美国将加强对高技术、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研发投入,主要包括无人机、隐形轰炸机、隐形远程巡航导弹及侦察、通信、指挥、监控系统和网络战武器等领域。但是,信息化局部战争所要达成的高新武器装备优势,单纯依靠军队系统是难以持久的,而必须以军民两用技术为载体,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为依托,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潜力,才能推动形成新质战斗力,谋求武器装备的发展优势。为此,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不断改进军用和民用两种工业基础间的融合度,加强高新武器装备建设能力,努力占据军事装备发展的制高点。因此,美国在发展高新武器装备的同时,明确提出“只有通过加强民用技术基础,才能解决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两个孪生问题”。初步估计,美国大约80%的航空航天企业、70%的原子能企业、60%的船舶企业、40%的电子企业、34%

XX军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XX军民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我区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始终遵循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新时期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始终把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作为事关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加大了工作组织领导力度,具体做到五纳入、四到位。五纳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与经济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单位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与评先树优挂钩;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四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二是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运行机制到位;四是经费保障到位。 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趋利意识日益增强的实际,区党工委、管委会和驻区部队,以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注重从强化认识入手,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双拥宣传教育: 在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中,开发区将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作为重中之重,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及时研究解决优抚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加强检查监督,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切实维护了广大军民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使优抚对象得到国家的关怀。

多年来,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为驻区部队解决了工作生活、训练、执勤等方面的困难。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都要到区消防大队进行走访,送去慰问金,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训练情况,对消防官兵表示亲切的慰问,并听取了他们对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建议,感谢他们对开发区经济建设、社会安全稳定所作出的贡献。 同时驻区消防部队视驻地为故乡,把驻地群众当亲人,为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消防大队将扶贫助困作为强化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展奉献爱心活动。一是每年都带上大米,面,油,鸡蛋等慰问品前往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送去了问候和祝福,表现了驻地消防官兵拥政爱民的良好形象;二是积极开展警民共建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对驻区中小学校、重点单位和企业开展了消防宣传和防火培训,使人民群众的防火防灾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军地双方相互交流,密切合作,共同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军地和谐发展;三是大力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促进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创建卫生城市工作,抽调官兵,配合地方清理垃圾,美化路面,净化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在队伍内部叫响了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口号。 我区的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以渤海革命老区精神为激励,把拥军优属作为单位的重要工作,坚持党政一把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18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争创军民共建先进活动 我局把军民共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拥军奉献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我局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我局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努力创建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推动军民共建的进一步开展。 三、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军民共建工作 立足市交通局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在局党委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共建工作所急,想部队所想。2018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陆航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航校)请求,对通往这两个部队的道路及部队门前广场、院内道路进行维修铺设,以保证部队的出行顺畅和周边环境的整洁。我局会同****区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交通局,要求认真落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道路的维修铺设。共修补和铺设黑色路面15000平左右,使用资金近40万元,其中市交通局克服财政资金上的不足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区资金上产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局在军民共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局仍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共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最新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

下面是为您准备的最新军民融合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噢!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后续精彩不断,敬请关注! 按照局党组总体部署,为深入推进军粮供应战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前不久,国家粮食局军粮办调研组深入河北省,就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发展问题进行调研。调研针对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建设、主副食区域化集约保障、军供粮油进学校、进社区等内容,召开4次座谈会,并实地到鹿泉、石家庄、承德等地军粮店,唐山军粮主食生产车间和社区销售亭,石家庄军民融合肉蛋菜奶低温储藏库和家家惠主食生产车间,听取军粮管理部门、军粮企业和社区百姓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了大量基础资料,形成丰富调研成果。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情况 河北省拱卫京畿,环绕京津,战略地位特殊,政治责任重大,军粮供应应急保障任务繁重,粮食部门坚持先前方、后后方、先军队、后地方的供应原则,在积极做好军粮供应工作的前提下,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主副并进、粮食并举的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依托军粮供应网络,紧贴部队及社会需求,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放心粮油等民生工程,把军粮供应工作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积极为部队、为社会服务,构建军民兼容、应急应战的河北军粮综合保障体系。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9天的热食需求,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粮食干部职工的精神品质,省粮食局军粮中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一)军民融合式发展创新力度大 xx年以来,河北省对军粮供应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方向,打造河北军粮品牌,明确为部队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大局服务的宗旨,突出应急保障、食品安全两大工作着力点,实现由单纯的部队政策性供应向军民兼容的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供应转变;由单纯的米面供应向主食、副食、调味品综合性供应转变;由单纯的日常供应向应急应战、食品安全、以兵为本、军民融合转变,推进队伍、质量、基地、品种、网点、信息平台和市场七大建设,实现观念创新、职能创新、形象创新的目标,从而体现并探索新时期粮食部门的特色职能和形象。2016年以来,承德军粮进学校、唐山军粮进社区的做法,为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了多元化的形式。去年9月,省军区领导到省粮食局视察时,对河北军粮军民融合式后勤综合保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继续推进,全力抓好。 (二)军粮供应应急保障水平高 河北省积极探索和实践军民融合式后勤保障模式,依托现有军供企业,完善应急保障体系,打造出集军事型、市场型、学习型为一体的专业化团队。目前全省已有9个市的军粮供应单位组建了预备役连(排),利用可互相策应的网点以及拉得出、用得上的队伍,使全省军粮供应系统具备了较为可靠的后勤饮食综合保障能力。2016年石家庄雪灾、2016年应急军演、2016年抚宁扑火、2016年保定、唐山、承德等地洪水灾害中,军粮应急保障网络发挥了重要的后勤保障职能。尤其是2016年抚宁火灾中,以抚宁县粮食局为主,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承德等市粮食局策应,保障了成千上万名官兵(三)综合保障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粮食部门在确保按质按量保障部队的同时,系统发展河北军粮连锁经营,优化军粮供应网点布局,提升服务功能,进一步满足部队和民生饮食需求。河北省军粮供应系统在省局的统一组织下,通过与省内外30多家粮油、副食、调料加工企业建立联盟,与总后、海后等单位合作,目前已培育和开发出195种河北军粮产品;与石家庄家家惠、廊坊民生源、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