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刍议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刍议

作者:刘喜纯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年第04期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选择的课程。它是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课程,它对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都将起着不可忽略、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改实施几年来,各中小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是纵观全县农村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情况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不尽人意。尤其是农村村级的小学校(完小、教学点)大部分,没有将校本课这一级课程进行有效地设置与实施。当然,作为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村级小学大多地处偏远,分布散落,在客观上受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所限,课程资源和教学环境所限,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所限等。这些客观现状的存在,无疑给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村小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造成一定的困难和局限。尽管如此,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必须设置与实施的一级课程,不能成为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不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障碍和借口。

那么作为农村中小学如何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级课程呢?我想,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开发模式进行探索和实施:

一、课程创编

课程创编也叫课程自编,就是学校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自主规划、自主设计而开发出来的新的课程项目。这类课程可以是一个项目、一个单元、也可以是一项活动等,它的开发实施时间即可以是长期系列的课程也可以是短期微型的课程,它着重突出的是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一所学校能否办出特色,可以选择不同的突破口,但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进行创建无疑是其中选择之一。如何进行课程创编开发,作为学校首先分析校情和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

那么作为农村村级小学如何进行课程创编开发呢?我想虽然村小大多偏远,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短缺,但各地村小,各村屯一定也有它隐含着的课程资源优势,如它的乡土资源方面,山村优美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特色经济等都可以作为课程创编开发项目。

此外,也可以把时事专题作为一个短期微型课程项目进行创编开发,如可以把“2008北京奥运会”作为一个时事专题进行创编开发,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体育场所、设施、参赛国家地区数、奖牌总数、中国运动员夺金预测等。

二、进行课程改编

所谓课程改编,就是对已有的课程资源项目进行局部的内容修改或结构调整,以适合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有的学校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内涵丰富,哲理深蕴,因此把“古诗词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对古诗词原有读本进行内容和形式上改编,在改编时充分兼顾不同年代、不同作者风格。根据诗词的表现内容,按“离情别绪”、“春夏秋冬”、“山水风光”、“名胜古迹”、“边塞战场”等内容设置编撰体系,以利于学生阅读、赏析。

要强调的是,课程内容改编不是照搬照抄原有的课程资源内容,而要进行综合分析,要对原有的课程资源内容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增加、删减或修改,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师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

三、进行课程引入

课程引入,也叫课程共享,即引入他校已开发和实施的课程项目。课改实施几年来,大部分农村中学、中心小学校已开发和实施了不同层面的课程项目,在开发形式上或自编或改编等,在开发课程项目的内容上,有开发学校所在的地域内容的,有的改编作文辅导写作和古诗词方面的,也有的对学科进行整合开发的等,有个别学校引入外地相关学校开发的课程项目,这里尤其值得强调的是作为村级小学可以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现有的师资实际,引入本乡镇中学、中心校已开发的地域性的校本课程项目,进行课程共享,这一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作为农村村级小学尤为适合,如安图县两江中学开发与实施的《安图县“小江南”》这一课程项目,作为两江镇周边的村小就可以共享使用。

以上几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目前中小学校比较常见而且易于操作的。此外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还有进行课程整合开发、课程选择开发、课程合作开发等课程开发模式活动,至于中小学校选择哪一方面的开发模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要充分认真分析认清学校的各方面资源及其所具备的优势,选择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形式,以满足学校师生的需求和开发需要。

总之,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农村中小学校要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使校本课程及其开发与实施,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