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1137751.html,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徐艳金志国

来源:《报刊荟萃(上)》2018年第07期

摘要: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以往的思政教育工作普遍关注受教育者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对

他们的优点、发展潜能和积极品质关注不够。这种消极取向的教育会使教育者采用质疑、批评、指责和惩罚等消极方式对待受教育者,非但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妨碍了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强调通过营造积极的思政教育环境和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品质,践行积极行为,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及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提出并进行深入研究的。积极心理学相信:人类善良美好的一面与病态的一面同样真实地存在着,对美好品质的研究与对疾病的研究同样重要。它把研究重点放在善良美好的一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从积极的角度对现象做出新的解读,激发每个人潜在的积极力量,挖掘和开发潜能,最终成就每个个体的健康幸福、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从主观层面,主要研究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包括幸福、满足、希望、乐观、快乐等。强调我们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从个体层面,主要研究和培养个体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三是从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也就是影响个体积极品质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健康的家庭、和谐的社区、高效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二、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1)教育目标一致。在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上,二者具有一致性。

(2)人文关怀相通。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源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须坚持人文关怀,关心关爱学生。

(3)尊重个体价值。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开发个体积极人格品质,最终达到促进个体和谐发展、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的目的。同样,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