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详细解析

痛风详细解析
痛风详细解析

痛风病因概要:

痛风的是多原因的,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基本属遗传性,继发性痛风继发于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1型糖累积病。缺乏6磷酶葡萄糖,可伴有嘌呤合成增加,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可引起高尿酸血症,但发展为临床痛风少见。

---------------------------------------------------------------------------------------

痛风详细解析:

病因

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的属外源性;从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的属内源性。本病是多原因的。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的基本属遗传性,但遗传方式不同,英格兰和美国经过较严谨的家族研究后报道,40%~80%有阳性家族史,痛风患者的一一级亲属约25%有高尿酸血症。遗传方式大多数未明,仅1%~2%因酶缺陷引起,如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S)亢进症,至今仅有30家系报告;次黄嘌呤一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症,发生率为1,10万;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缺乏症,仅156例报告。越来越多的报告表明原发性痛风与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性痛风继发于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疾病:1型糖累积病。缺乏6磷酶葡萄糖,可伴有嘌呤合成增加,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可引起高尿酸血症,但发展为临床痛风少见。

1.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淋巴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溶血性贫血、癌、肿瘤化疗和放疗后,由于核酸转换增加导致尿酸生成增多。

2.铝中毒肾病和某些药物(噻嗪类利尿剂、速尿、小剂量阿斯匹林、乙胺丁醇、盐酸及乙醇等)可使尿酸排泄减少。

3.饥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性酮症,乳酸性中毒等。由于过多的有机酸如一羟丁酸,自由脂肪酸、乳酸等对肾小管分泌尿酸起竞争性抑制作用,使尿酸排泄减少。

发病机制

目前尚无证据说明溶解的高尿酸有毒性。痛风的发生虚取决于血尿酸的浓度和在体液中的溶解度。

一、高尿酸血症的机制

血尿酸的平衡取决于嘌呤的吸收和生成与分解和排泄。①吸收:体内的尿酸20%来源于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取,摄入过多呵诱发痛风发作,但不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原因。②分解:尿酸是瞟呤代谢的终产物,正常人约1/3的尿酸在肠道经细菌降解处理,约2,3经肾原型排出,人类缺乏尿酸酶。故尿酸分解降低作为高尿酸血症的机制已被排除。③生成:体内的尿酸80%来源于体内嘌呤生物合成。参与尿酸代谢的嘌呤核苷酸有三种: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核苷酸的生成有两个途径:主要是从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它小分子的非嘌呤基的前体,经过一系列步骤合成而来;另一途径是从核酸分解而来,核苷酸再一步步生成尿酸(图8—8—1)。在嘌呤代i射过程中,各环节都有酶参与调控,一旦酶的调控发生异常,即可发生血尿酸增多或减少,其中致尿酸生成增多的主要为PRS亢进症、HGPRT缺乏症、APRT缺乏症等。这类患者在原发性痛风人群中不足20%。④排泄:在原发性痛风中,80 c}6~90%的发病直接机制是肾小管对尿酸盐的清除率下降,尿酸在肾脏的排泄代谢过程如图8.8—2,致血尿酸增高的主要环节认为足肾小管分泌下降,也包括重吸收升高。造成清除率降低可能是原因未明的分子缺陷。事实上尿酸排泄减少常与生成增多是伴发的。

二、痛风发生机制

仅有高尿酸血症,即使合并尿酸性结石也不称之为痛风。高尿酸血症只有10%20%发生痛风。痛风意味着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反应性关节炎或(和)痛风石疾病。其发生是尿酸在体液中处于过饱和状态。血尿酸的正常范围有一定跨度,一般导致过饱和的血尿酸浓度均超过416.2mmol,L(7.0mg/d1)。除浓度外,还有一些因素将影响尿酸的溶解度,比如雌激素、温度、H+浓度等可促进尿酸游离。

病理生理

痛风在机体的主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脏改变。

l.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的急性发作是尿酸钠盐(简称尿酸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当体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时,尿酸盐与血浆蛋白或α1β2球蛋白结合减少,在某些诱发条件下如亚临床损伤、局部温度降低、局部pH降低、疲劳、酗酒等条件下,可有尿酸盐微结晶或微小痛风石析出。由于软骨、滑膜内及关节周围组织中血管较少,组织液pH低,下肢关节尤其趾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且局部皮温偏低,基质中台黏多糖及结缔组织较丰富,因此尿酸容易沉着。尿酸结晶可趋化白细胞,使之释放白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吞噬结晶的白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关节软骨溶解和软组织损伤。大多数情况下,尿酸盐结晶大量沉积的关节,往往无急性关节炎发作,而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血尿酸迅速波动所致。酗酒对高尿酸的影响较大,酒精可

以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促进核苷酸分解。还可以作为嘌呤合成的原料。

2.痛风性肾脏病变

(1)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较高,是正常人的200倍,结石的发生率随血尿酸的浓度增高而增高,因此可能发生急性疼痛,如输尿管绞痛或者肾绞痛。

(2)急性梗阻性肾病:由于尿酸结晶在肾脏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沉积,使尿流阻塞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血尿酸盐重度增高的患者,如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或放疗引起苏氏尿酸盐大量生成所致。

(3)痛风性肾病:为高尿酸血症的长期和慢性损害所致,多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临床表现】

痛风的发病以男性多见,男血之比为20:1。女性绝经前罕见,多于更年期后发病,常有家族遗传史。痛风临床表现有下列四个方面:①无症状高尿酸血症;②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③痛风发作间歇期;④慢性痛风石性关节期。急诊常见的痛风主要表现如下:

一、急性关节炎常是痛风的首发症状。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结晶的来源有二:①过饱和的尿酸释放到关节液中,正常情况下pH7.4,温度37。C时尿酸钠的溶解度为380umoI,L(6.4mg/d1)。血尿酸过高与血浆白蛋白、al、a2球蛋白结合减少,加之关节局部pH、温度降低等,尿酸盐结晶析离。②关节滑膜上的痛风微小结节崩落(结晶脱落)。析出的结晶激活了 Hageman因子、5一羟色胺、血管紧张素、缓激肽、花生四烯酸及补体系统;又可趋化白细胞,使之释放自细胞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单核细胞也可在刺激后释放白细胞介素l(IL,1)等引发了关节炎发作。

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多于午夜因剧痛而惊醒,最易受累部位是跖趾关节,依次为踝、跟、膝、腕、指、肘等关节。90%为单一,偶尔双侧或多关节同时或先后受累,呈红肿热痛,可有关节腔积液,也可伴发热、白细咆增多等全身症状。发作常呈自限性,数小时、数天、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时局部可出现本病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缓解期可数月、年乃至终生。但多数反复发怍,甚至到慢性关节炎阶段。个别者无缓解期直至延续到慢性关节炎期。一般疼痛明显,少数症状轻微。多于春秋季发病,饮酒、高蛋白饮食、脚扭伤是重要诱因,还有穿紧鞋、多走路、受寒、劳累、感染、手术等。

二、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石是痛风特征性损害。是由于尿酸单钠细针状结晶沉淀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异物样反应,周围被单核细胞、上皮细胞、巨大细胞所围绕,形成异物结节,引起轻度慢性炎症反应。痛风石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可累及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关节内及附近与耳轮。呈黄白色大小不一的隆起,小如芝麻,大如鸡蛋,初起质软,随着纤维增生

渐硬如石。关节附近因易磨损,加之结节隆起使表皮菲薄,易破溃成瘘管,有白色糊状物排出,瘘管周围组织呈慢性肉芽肿不易愈合,但很少继发感染,可恢复性差。进而伤害皮下组织、滑膜囊、软骨、骨,造成组织断裂和纤维变性,软骨、骨破坏最显著,累及关节增多,甚至到脊柱、下颌等各关节,软骨呈现退行性变,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骨质侵蚀缺损乃至骨折,加之痛风石增大,招致关节僵硬、破溃、畸形。

三、痛风肾病尸检证实,90%~100%痛风患者有肾损害,其特征性组织学表现是肾髓质或乳头处有尿酸盐结晶,其周围有圆形细胞和巨大细胞反应,呈慢性间质性炎症,导致肾小管变形、上皮细胞坏死、萎缩、纤维化、硬化、管腔闭塞,进而累及肾小球血管床。呈慢性经过。临床可有蛋白尿、血尿、等渗尿,进而发生高血压、氮质血症等肾功能不全表现。尽管痛风患者17%~25%死于尿毒症,但很少是痛风单独引起,常与老化、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结石或感染等综合因素有关。

急性梗阻性肾病也称为高尿酸血症肾病,主要见于放疗、化疗等致急剧明显的血、尿尿酸增高的患者,导致肾小管急性、大量、广泛的尿酸结晶阻塞——急性肾衰竭。

四、尿酸性尿路结石结石在高尿酸血症期即可出现,其发生率在高尿酸血症中占40%,占痛风患者的1/4,比一般人群高200倍,在一切结石中占10%。其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及尿酸排出量呈正相关,血尿酸在713.5,umol,L(12mg/d1)、24小时排出量超过6.54mmol(1100mg)时,发病率达50%。绝大多数为纯尿酸结石,特点是X线不显影,部分与草酸钙、磷酸钙混合,x线可显影。泥沙样结石常无症状,较大者有肾绞痛、血尿。在结石病因中,还包括尿pH、尿酸浓度、结石基质的可能利用度、尿内可溶性物质水平等,特别是尿pH,当pH 8.0时尿酸溶解度增加100倍。

五、继发性痛风大多发生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癌症化疗时,由于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或在肾脏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晚期,由于肾功能衰竭尿酸排泄困难而使血尿酸增高。继发性痛风患者血尿酸浓度常较原发性为高,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也高,但是关节症状多不如原发者典型,且多为原发病所掩盖,不易被发现。

六、伴随病:痛风的病人常伴有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冠心病等。

诊断

对中年以上的男性,突然发生踇指、跖指、踝、膝等处的单关节红肿热痛,伴或不伴有尿酸增高,均应考虑痛风可能。如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则可诊断为痛风,在滑囊液检查找到尿酸盐结晶即可确立诊断。一般诊断并不困难。

辅助检查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升高是痛风患者重要的临床生化特点。通常采用尿酸酶法进行测定,男性正常值上限为416μmol/L左右,绝经期前女性较男性低约59.4μmol/L。

(2)尿尿酸测定:与饮食的结掏有密切关系,正常人低嘌呤饮食5日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泻量小于3.57 mmol(600 mg)。若血尿酸明显升高,而24小时尿尿酸小于3.57 mmol(600 mg),提示肾脏尿酸排泄减少,占90%;大于4.76—5.95 mmol(800~l000mg),常提示体内尿酸生成过多,占10%。

(3)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检查:急性发作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通常为(10~20)x 10^9/L,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均可增高,关节炎消退后,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也都可随之下降至正常,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对于痛风的诊断无特异性意义。

(4)尿常规检查:病程早期一般无改变,累及肾脏者,可有蛋白尿、血尿、脓尿,偶见管型尿;并发肾结石者,可见明显血尿。

鉴别诊断

(1)类风湿关节炎;也常以中小关节炎症为首发症状,但多见于女性,有晨僵,可引起关节僵硬和畸形。血尿酸多不高,但类风湿因子增高,伴有免疫球蛋白增高,X线可见关节周围的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性凿孔样缺损明显不同。

(2)化脓性关节炎与创伤性关节炎:痛风初发时常易与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混淆,但后二者血尿酸不高,创伤性关节炎常有较重受伤史,化脓性关节炎滑囊内含大量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可作鉴别。

(3)蜂窝织炎: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呈明显红肿,如忽视关节本身的症状,极易误诊为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盐不高,畏寒发热和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为突出,而关节疼痛不甚明显。

(4)假性痛风: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多发生于老年人,膝关节最常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水平不高,x线片示软骨钙化。

(5)其他关节炎:急性期需与红斑狼疮、Reiter综合征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6)类固醇结晶关节炎

该病与痛风不同点是多见于女性,发作在曾被用皮质激素注射封闭的关节,病程较长,关节液内可见方形结晶,血尿酸不高,x线检查可见病变部位钙化。

(7)羟磷灰石沉积症

该病与痛风不同点是多见于老年女性,肩、膝、髋、脊椎关节为常发部位,发作时间较

长,血尿酸不高.x线可见骨质钙化。

痛风的治疗概要:

痛风急性发作期应制动病变关节。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一般认为不必药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可用秋水仙碱等药物治疗。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要饮食控制,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服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

---------------------------------------------------------------------------------------

痛风的详细治疗:

治疗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治疗要求选到以下四个目的:①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的发作;②防止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④防止尿酸结石形成。

1.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期应制动病变关节,嘱患者低嘌呤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螓、蛤、蟹等海味),严格戒洒,多饮水、使日尿量超过2000ml以上增加尿酸的排泄,饮苏打水、使尿pH 值在6.2—6 8以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停服抑制尿酸排泄的药(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美国哈佛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证实:经常饮用牛奶及多食奶制品者,患痛风的风险较一般人群低。研究人员对47150男性志愿者进行了为期12年的研究发现:每天饮l大杯牛奶(250ml),患痛风的风险减低21%,同时进低脂饮食患痛风的风险减半。

2.无症状期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一般认为不必药物治疗,但应适当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降低血尿酸水平。对经饮食控制血尿酸浓度仍超过475μmol/L或有明显家族史者,应考虑药物治疗。

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1)秋水仙碱:对本病有特效,开始每小时0.5 mg或每2小时1 mg,毛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冯等胃肠道副反应时停用,最大剂量不超过6 mg。症状可在6~12 h内减轻。24~48 h内控制。有报道如在痛风发作最初几小时内即用秋水仙碱有效率为90%,12~24 h 内用有效率为75%左右,超过24 h,效果无法预测。有肾功能不全者24 h内不宜超过3 mg。在秋水仙碱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白细胞降低和秃发反应。

(2)非甾体类抗炎药:由于短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副作用少且容易得到处方,该药常被选用于急性痛风关节炎。关节疼痛会在12—24小时内减轻。但口服药剂量应大,连续用2—8

天。如吲哚美辛的用法:50mg口服、每6小时1次、2天,继之50mg每8小时1次、2天,再改为25rng每8小时1次、2~3天。不推荐使用长效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选择性cOX一2抑制剂治疗痛风尚无客观评价,但应该是有效的。

(3)糖皮质激素:当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有禁忌证时,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可使病变关节的疼痛迅速缓解。也可以给患者口服泼尼松40~60mg、每日一次,直至关节肿痛缓解,然后迅速撤药。

4.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

饮食控制,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服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常用的有:

丙磺舒:主要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而促进尿酸排出。服用时自小剂量开始。初用0.25 g bid,2周内增至0.5 g tid,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2 g。

苯磺唑酮:是保泰松的衍生物,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排尿酸作用较丙磺舒强,开始剂量50 mg3/d,渐增至100 mg tid,每日最大剂量为600 mg。

苯溴马龙(痛风利仙):为强有力的利尿酸药,一次25 mg,逐渐增至100 mg,毒性作用轻微。

在排尿酸药物治疗过程中,须口服碳酸氢钠每日3~6 g,以碱化尿液,并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 000ml以上。

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该酶是嘌呤代谢的最后一步,催化黄嘌呤生成尿酸。别嘌呤醇能减少痛风发作频率、降低严重程度,但仅作为预防和急性痛风缓解期用药,不在急性期使用。别嘌呤醇的应用指征是痛风反复急性发作和慢性痛风石形成。初用别瞟呤醇可引起痛风急性发作,此时并用秋水仙碱可预防诱发痛风。别嘌呤醇用药量应逐渐增加,由100mg/d开始,l周后加至200mg/d,第二周300mg/d。有肾功能异常者,应视其肌酐清除率酌减用药量。当Crl.2—2mg/dl时,最大用药量为200mg/d;当Cr>2mg/dl时,最大用药量为100mg/d。少数患者会出现对别嘌呤醇不耐受,表现为皮疹、血液异常和胃肠道症状,若出现应停药。

【药膳食疗】

1,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30 g,粳米100 g,黍米25 g。

[制法]上3味洗净后混匀煮粥。

[功效]利小便,消水肿,解毒排脓。用于瘀阻型痛风。

[服法]2次/d,连续服用。

2,茯苓粥:

[原料]茯苓粉30 g(或茯苓块用纱布包上),大米30 g,红枣7枚。

[制法]上3味洗净后拌匀,加适嚣水煮粥。

[功效]健脾渗湿。用于脾虚型痛风。

[服法]2次/d,连续服用。

3,炒萝卜丝:

[原料]萝卜150 g,小樱虾4 g,生姜少量,大葱10 g,色拉油2小匙,酱油1/3小匙,料酒少许。

[制法]将萝卜切丝,生姜切碎,将葱切成2 cm长丝。将油加热,依次放入生姜、萝卜炒,炒软后加入小樱虾继续炒,将酱油和料酒加入并搅拌,放入葱丝混合炒。

[功效]清热利湿。用于湿热下注型痛风。

[服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4,灵仙木瓜饮:

[原料]威灵仙15 g,木瓜12 g,白糖适量。

[制法]将威灵仙、木瓜放入沙锅中,加水煎汤约300 mL,并加白糖适量。

[功效]通利关节,祛风止痛。用于瘀阻通络型痛风。

[服法]2次/d,随意服用。

5,海桐五加酒:

[原料]海桐皮500 g,五加皮500 g,威灵仙100 g,乌梢蛇100 g,法半夏、制南星、知母、黄柏、川牛膝、牛膝、红花、拘杞子、延胡索各50 g,白酒5 000 g。

[制法]将上述药物纳入沙布袋内,扎紧袋口,放入酒坛内,倒入白酒密封浸泡1个月以上,每日振摇1次。

[功效]祛风通络,化瘀消痹。用于痰瘀痹阻型痛风。

[服法]10~20 mL/次,2次/d。

6,桃仁粥:

[原料]桃仁15 g,粳米160 g。

[制法]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

[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服法]3次/d,连续服用。

7,百合苡仁汤:

[原料]百合30 g,薏苡仁30 g,芦根(干)10 g。

[制法]将芦根洗净、煎汁,用煎汁加水,将洗净的薏苡仁煮至八成热时加入洗净的百合

瓣,继续小火加热,以薏苡仁、百合熟烂为度,待煎汤500 mL。

[功效]清热调肺,健脾利湿。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服法]2次/d,连续服用。

8,芝麻桂膝糊:

[原料]桂枝20 g,牛膝20 g,黑芝麻120 g,面粉500 g。

[制法]将桂枝、牛膝研成细粉,黑芝麻捣碎,将上述3味加面粉共同混合搅匀,蒸热后再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炒黄,装入瓶中。

[功效]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用于寒湿痹阻型痛风。

[服法]20 g/次,3次/d,长期服用。

9,黄精煲猪胰:

[原料]黄精30 g,玉竹30 g,猪胰脏1具,姜、味精、精盐、葱适量。

[制法]用沙锅将洗净的猪胰脏、黄精、玉竹、葱、姜、盐等加适量的水慢火煮。大约30分钟后煮熟出锅,加入味精即可。

[功效]补虚损,益精气。用于脾胃虚弱型痛风。

[服法]1次/d,佐餐。

治疗目的在于:(1)用抗炎药物终止急性发作;(2)每天预防性应用秋水仙碱以防止反复急性发作(若发作频繁);(3)通过降低体液内尿酸盐浓度,预防单钠尿酸盐结晶进一步沉积和消除已经存在的痛风石。预防性保护措施应针对两个方面,即防止骨,关节软骨侵蚀造成的残疾和防止肾脏损伤。特殊疗法应根据本病所处不同时期及病情轻重选用。应治疗同时存在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急性发作秋水仙碱的疗效一般都很显著,通常于治疗后12小时症状开始缓解,36~48小时内完全消失。秋水仙碱的用法及剂量是每2小时口服1mg,服到获得疗效或者一直服到出现腹泻或呕吐为止。严重发作者可能需要服4~7mg(平均5mg)。对一次发作给予的剂量在48小时内不可超过7mg。该治疗常可引起腹泻。若消化道对秋水仙碱不能耐受,也可经静脉给药,用0。9%氯化钠溶液将秋水仙碱1mg稀释到20ml,缓慢注射(>2~5分钟),24小时内用量不得超过 2mg。预防性口服秋水仙碱同时给予静脉注射秋水仙碱可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甚至死亡。秋水仙碱引起的腹泻可造成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尤其在老年人可导致严重后果。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对已确诊的痛风急性发作有效。通常与食物一起服用,连续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胃肠道不适,高钾血症(出现于那些依赖前列腺素

E2 维持肾血流量的病人)和体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别危险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脱水者,尤其有肾脏疾病史的病人。

抽吸关节和液,随后注入皮质类固醇酯也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根据受累关节的大小,注入强的松龙叔丁乙酯10~50mg。ACTH80u单剂量肌内注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静脉用秋水仙碱一样,特别适用于术后不能服药的痛风发作的病人。多关节发作时,也可短期应用强的松,如20~30mg/d。偶尔需联合应用几种药物治疗痛风急性发作。

除特殊疗法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摄入液体,防止脱水和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内的沉积。病人宜进软食。为了控制疼痛,有时需要可待因30~60mg。夹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帮助。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的药物,必须待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后应用。

慢性疾病的治疗秋水仙碱每次口服0。6mg,每日1~3次(取决于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和病情轻重)能降低痛风急性发作的次数。当发现急性发作的第一征兆时,立即额外服用一次秋水仙碱1~2mg,常能制止痛风发作。长期服用秋水仙碱可引起神经病变或肌病。

秋水仙碱不能阻止痛风石造成的进行性关节破坏。然而,无论是用促进尿酸排泄药物来增加尿酸排泄,还是用别嘌呤醇阻断尿酸合成,均可使血清内尿酸盐浓度下降到正常范围并长期维持下去,从而防止发生上述关节损伤。在出现严重痛风石时,每日并用这二类药物,可使多数痛风石溶解。总之,凡是具有痛风石,血清尿酸盐浓度长期>9mg/dl(>0。53mmol/L)或者血清尿酸浓度虽然轻度升高但有持续的关节症状或肾功能受损者,都是降低血清尿酸盐治疗的指征。

在静止期,控制高尿酸血症开始时必须每日并用秋水仙碱或NSAID治疗,这是因为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各种疗法在开始几周或几个月内易于引起痛风急性发作。定期检查血清尿酸盐浓度有助于评价药效。根据能否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来调节药物的种类与剂量。痛风石需要数月乃至数年才能溶解,应维持血清尿酸水平<4。5mg/dl(<0。26mmol/L)。

促进尿酸排泄疗法,口服丙磺舒(500mg片剂)或苯磺唑酮(100mg片剂)均可,调节用药剂量以维持血清尿酸盐浓度在正常范围。开始给予半片每日2 次。逐渐增加药量达到每日4片。苯磺唑酮比丙磺舒作用强,但毒性也大。水杨酸盐能对抗上述两种药物的促进尿酸盐排泄作用,应避免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具有与水杨酸类似的镇痛作用,却不影响尿酸排泄。

用别嘌呤醇200~600mg/d(分次用)抑制尿酸合成,同样也能控制血清尿酸盐浓度。与促酸药合用时,最初剂量宜小,逐渐加量直至尿酸水平接近 4。5mg/dl(0。26mmol/L)。该药除能阻断尿酸形成中酶的作用(黄嘌呤氧化酶)之外,还能纠正嘌呤的过度合成。这时处理反复出现尿酸结石或有肾功能障碍的病人,特别有利。明确的尿酸结石能通过别嘌呤醇治疗得到溶解。别嘌呤醇的副作用主要有轻度胃肠道不适,潜在危险性的皮疹,肝炎,血管炎和白

细胞减少。

辅助疗法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结石患者更应如此。服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三钠5g,每日3次,使尿液碱化。临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碱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过碱化,因为这可能促进草酸钙结晶沉积。因为药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所以通常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风静止期应设法减轻肥胖病人的体重。正常皮肤区域的巨大痛风石可以手术切除,其他的痛风石均应通过适当的降低血尿酸治疗缓慢地解决。为使肾结石崩解可考虑使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术。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是近年来的一种多发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据统计,较15年前,患者增加了15-30倍。痛风病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痛风并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种综合症,是由体内一种作嘌呤的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合并痛风结石,血尿酸浓度增高、关节畸形及肾脏病变等为特征。病人大多为30岁以上的男性,其男、女性别的比例大约是20:1。此外,痛风病大约半数以上都有家族史,因此遗传在痛风病的病因上是很重要的。

一、预防痛风饮食

1、戒吃高嘌呤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脑)、海产(鲍鱼、蟹、龙虾、叁文鱼、沙甸鱼、吞拿鱼、鲤鱼、鲈鱼、鳟鱼、鳕鱼)、贝壳食物、肉类(牛、羊、鸭、鹅、鸽)、黄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芦笋、蘑菇、浓汤、麦皮。

2、戒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动物内脏(肝、肠、肾、脑)、肥肉、鱿鱼、鱼、墨鱼

3、戒酒:不可饮酒、尤其是啤酒、绍兴酒。

一旦血中酒精浓度高达200mg/dl,血中乳酸会随着乙醇的氧化过程而增加,令肾脏的尿酸排泄受阻,结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4、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硷不平衡,会影响身体机能,加重肝肾负担。

二、宜吃的食物

1、多吃高钾质食物,如香蕉、西兰花、西芹等。钾质可减少尿酸沉淀,有助将尿酸排出体外。多摄取充足的碱性食物,如海带、白菜、芹菜、黄瓜、苹果、番茄等疏果。

2、多吃固肾的食物。中医学认为,固肾的食物有助排泄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黄」(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饮用,以收滋阴补肾功效。

3、亦适宜多吃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食物。例如可用桑寄生(一人份量为五钱)煲糖水,但不要放鸡蛋,可加莲子。

4、苹果醋加蜜糖。

这是西方传统的治疗方法,经多项临床测试证明有效。苹果醋含有果胶、维他命、矿物质(磷

和钾)及酵素。苹果醋的酸性成份具杀菌功效,有助排除关节、血管及器官的毒素。经常饮用,能调节血压、通血管、降胆固醇、亦有助治疗关节炎及痛风症。饭後可将一茶匙苹果醋及一茶匙蜜糖加入半杯温水内,调匀饮用。

5、痛风患者的食疗方

薏仁粥:取适量的薏仁和白米,两者的比例约为三比一,薏仁先用水浸泡四、五个钟头,白米浸泡三十分钟,然后两者混合,加水一起熬煮成粥。

冬瓜汤:取冬瓜三百克(不连皮),红枣五、六颗,姜丝少许。先用油将姜丝爆香,然后连同冬瓜切片和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及适量的调味料煮成汤。

6、每日多喝水,多上厕所,千万不可忍尿。

三、应做适量的带氧运动

中医宝典曰:「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痛风,应以养气、行血及固肾为主,气血通畅,则尿酸不会积聚。例如游泳、太极。

(1)药物组成:羌活9g,独活9g,桂枝9g,当归12g,荆芥9g,防风9g,秦艽9g,路路通9g,川红花9g。功效: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治:风湿阻滞,关节、肌肉,筋络酸痛,活动限制。用法:煎水熏洗患处,每日2~3次。(2)羊桃淋蘸方药物组成:羊桃、蒴。疲模粒联!白蒺藜、苍耳、海桐皮、柳树虫末,商陆、蓖麻叶茎、水荭各500g。上药细。疲模粒锚#以麻叶1把,以水适量煎,去渣取汁。功效: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毒攻手足,疼痛赤肿,行立不得,皮肤如小虫行。用法:淋洗痛处。(3)五枝汤药物组成:桑枝、槐枝、椿枝、桃枝、柳枝各30g。上药细。疲模粒锚#更以麻叶一把,水适量,煎,去渣取汁。功效:舒筋活络止痛。主治:风湿一切筋骨疼痛。用法:淋洗,洗毕宜就便寝,不可见风。(4)热痹沐浴方

药物组成:桑枝500g,络石藤200g,忍冬藤60g,鸡血藤60g,海桐皮60g,褫膊100g,海风藤100g。功效:清热活血,通络止痛,祛风宣痹。主治:关节红肿热痛的急性关节炎。用法:煎水沐浴。

痛风用药:立加利仙、沙普尔、科芬汀、舒风灵等。

纯中药:华佗痛风灵

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

住院医师(风湿免疫科)题库及答案(一) 题型:单选题 所含章节: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外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炎性肌病和系统性硬化症、痛风 1.下述哪种疾病主要累及肾小球 A.干燥综合征 B.类风湿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E.多发性肌炎 答案:D 解析:几乎所有的SLE均可累及肾脏,主要是引起肾小球基膜的改变而引起狼疮肾炎。而干燥综合征及类风湿关节炎多造成肾间质或肾小管的损伤;骨关节炎和多发肌炎本身较少累及肾脏。 2.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子宫肌瘤 C.抗磷脂综合征 D.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抗磷脂综合征 E.重叠综合征 答案:D } 解析: 3.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是 B.抗SPR抗体 C.抗ds-DNA抗体 D.抗SSA(RO)抗体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答案:C 解析: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特异性强 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 · A.胸膜炎 B.间质性肺炎 C.急性狼疮肺炎

D.肺动脉高压 E.肺栓塞 答案:A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肺脏受累中,最常见的为胸膜炎。 5.女,26岁,反复口腔溃疡、颜面部皮疹3年,化验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尿蛋白(+),ANA1:640,C3减低;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混合结缔组织病 ! C.重叠综合征 D.复发性口腔溃疡 E.白塞病 答案:A 解析:育龄女性,口腔溃疡、颜面部皮疹,尿蛋白(+),ANA1:640,c3减低;目前最恰当的诊断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6.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A抗体 B.类风湿因子 C.抗核抗体 D.抗ds-DNA抗体 《 E.抗Sm抗体 答案:E 解析: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异性最高的自身抗体是抗Sm抗体。 7.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 A.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B.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C.肾小球微小病变 D.纤维性新月体肾炎 E.增生硬化性肾小球病变 答案:A } 解析:狼疮性肾炎的活动病理是细胞性新月体肾炎。 8.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正规治疗可以使病情得到完全缓解 B.治疗原则中包括去除诱因 C.环磷酰胺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 D.最重要、应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是免疫抑制剂 E.重症患者可行激素冲击治疗 答案:D 解析: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9.患者,女,40岁,反复口腔溃疡,乏力,口干,间断心悸,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包积液,24小时尿蛋白,抗核抗体阳性,可能的诊断为 @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A.1% B.5% C.2% D.3%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4.HMG-G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A.CM B.VLDL C.LDL D.HDL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痛风生活管理内容整理

生活方式指导 限酒 1、禁止饮酒及酒精饮料经常饮用白酒和(或)啤酒,出现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的危险性比不饮酒者上升2 倍以上 2、白酒每天50毫升(2-3小杯)以内。强调一点是,葡萄酒可以喝,但要 控制量。 3、黄酒含有丰富的嘌呤、糖和氨基酸(如酪氨酸和色氨酸受光照氧化之后呈 黄色;或者氨基酸与糖结合形成氨基糖也呈黄色,混入铁离子色泽加深,加红曲也颜色变深) 4、酒类对诱发痛风的危险度排行由大到小:陈年黄酒;啤酒;新鲜黄酒; 白酒;红酒。 5、米酒是非蒸馏酒,与其他酒没有什么两样,既有酒精也有嘌呤。记住一点, 只有葡萄酒能少量喝。 6、如喝酒需注意: (1)时间选择上:早晨和上午不饮酒(胃分泌的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脱氢酶浓度最低),而下午15~17时最为适宜。空腹、睡觉前或在 感冒时不饮酒。 (2)酒类选择和量:选择红葡萄酒;控制饮酒量,不超过50毫升。

(3) 喝酒时措施:多喝水或碱性矿泉水,稀释酒精,降低度数;少吃荤食, 多吃水果蔬菜,切忌用烟熏腌制食品如咸鱼、熏肠、腊肉等作为下酒的佐菜,因为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伤害肝脏、口腔与食道粘膜,甚至诱发癌症。 坚持运动 1、在痛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制动。关节疼痛72小时后恢复 活动;在痛风缓解期以中等有氧运动为宜,比如散步,太极球等,不宜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2、使用大肌肉群,能背就不手提,能用肩膀就不久手臂,尽量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出汗应洗澡换衣物,穿着宽松柔软,以利于血液循环。 3、运动量合适:每天2次,每次30分钟,每周3-5次,如何叫合适,有两 个标准,即以少量出汗;运动后达到最高心率的60-85%,男性最高心率=205-(年龄除以2);女性最高心率为220-(年龄除以2); 4、要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 5、避免在早上和黄昏最污染的时候,可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最洁 净的空气。我就碰到很多这样的患者,仅服用药物,平时该吃还是吃,该喝还是喝,也不运动,治疗效果往往不好。

痛风试题

2017年12月考试2 日期: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简述痛风恢复期饮食注意事项:。 2、胆固醇异常的影响因素都有哪些、、。 3、痛风患者喝水要喝到什么程度。 4、高尿酸患者饮品如何选择。 5、为什么内脏嘌呤含量普遍偏高。 6、前兆期高尿酸患者的饮食原则:。 7、哪些食物会让尿液变酸性。 二、判断题: 1、痛风恢复期饮食至关重要,饮食得当可以大大延缓痛风发作周期........() 2、多喝水可以排除尿酸,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喝一些茶水..............................() 3、喝啤酒有助于尿液排出,所以高尿酸患者可以多喝一些啤酒..................() 4、高尿酸患者禁食海鲜...................................................................................() 5、高尿酸患者在选择饮品时不能喝含糖饮料...............................................() 6、高尿酸患者在选择咖啡的时候最好选择拿铁...........................................() 7、高尿酸患者不适宜喝浓茶,过量的植酸会增加肾脏负担..........................() 8、尿液酸碱值会影响尿酸融入尿液的速率,偏碱性有利于尿酸融入尿液..() 9、尿液PH值大于7是酸性...............................................................................() 10、通常大家的尿液都是偏酸性的,PH值6.5-7是比较理想状态................() 11、柠檬是非常好的碱化物质,平时多切几片泡水喝有利于尿液偏碱性....() 12、柠檬水太酸,可以加一些品质好的正品蜂蜜平衡一下口感....................() 三、问答题:高尿酸患者可不可以喝酒,为什么? 小学二(2)班班规

1例双足跖趾关节痛风石切除术后伤口不愈合病例报告及护理体会

1例双足跖趾关节痛风石切除术后伤口不愈合病例报告及护理体会 痛风石是常见的代谢紊乱所至的疾病,由于关节处肿块未及时清除而形成尿酸结晶沉积,传统的外科处理为切开刮除、清理,多数患者还需再次清创缝合,反复多次伤口才能缓慢愈合,需时较长,增加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单纯的外科手术配合换药治疗患者复发的几率较大,患者痛苦。中西医结合治疗是近年来我科开展比较多的一种新型伤口治疗方法,主要表现为帮助伤口内残存的结石充分引流,保证伤口床的清洁,从而加速肉芽生长,降低复发率。我科自制外用中药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各种创面,疗效显著。现有一例双足第一跖趾痛風石刮除术后伤口不愈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换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伤口愈合。现报道如下。 标签:双足跖趾关节;痛风;伤口不愈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51岁,因“双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10+年,加重伴右侧破溃1+月”于2015年12月22日10时08分以”痛风”收入院。入院症见:步行入院,正常面容,右侧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破溃,可见大小约2 cm*2 cm*2 cm隆起,左侧第一跖趾关节可见大小约1.5 cm*1.5 cm*1.5 cm隆起,无皮肤破溃、脓液流出等,精神可,饮食尚可,睡眠可,二便调。处理:12月24日予手术治疗,“双足第一跖趾关节多发痛风结石刮除术”。术后第五天伤口仍不愈且红肿明显,测当时生命征:T:37.3,P:72次/分,R:22次/分,BP:145/85 mmHg。患者神清、精神软,患者自述双足跖趾关节疼痛。查看检查结果:尿素7.20 mmol/L、尿酸 537.40 μmol/L、甘油三酯2.55 mmol/L,凝血功能正常;患者既往史:否认糖尿病、心脏病;12月29日检查患者双足部肿胀,第一跖趾红肿明显,切开引流处伤口肉芽暗红,可见骨膜,分泌物为淡血水偶有少量泥沙样结石,伤口周围皮肤浸渍明显,医生已拆掉缝线,行清创换药。伤口大小:左足:1.8 cm×1.8 cm×1.3 cm;右足:1.2 cm×0.8 cm×0.5 cm;伤口基地部颜色:85%红色;15%黄色。可见少量腐肉及凝血块。大量血性渗出液。打开敷料后未闻及明显异味。伤口周围皮肤红肿明显而且严重浸渍。 1.2 方法 1.2.1 伤口评估 按照RYB伤口分类法将2期或延期愈合的伤口,按组织形态区分为红、黄、黑混合型伤口。

痛风考试试卷

武汉服务团队痛风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物是() A.秋水仙碱 B.消炎痛 C.丙磺舒 D.皮质类固醇 E.别嘌呤醇 2.痛风石的常见部位是() A.足 B.肘 C.膝盖 D.耳轮 E.手 3.痛风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最应限制的食物是() A.精米和精面 B.水果和蔬菜 C.鸡蛋 D. 牛奶 E.沙丁鱼 4.血中尿酸水平的正常值为() A.男性<380mmo/L 女性<340mmol/L B.男性<400mmol/L 女性<350mmol/L C.男性<420mmo/L 女性<360mmol/L D.男性<440mmol/L 女性<370mmol/L E.男性<460mmo/L 女性<380mmol/L 5.下列关于原发性痛风不正确的是() A.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B.女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 C.多有家族史 D. 急性发作时,血尿酸一定高于正常值 E.常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伴发 6.男,58岁,近一年内发作了两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目前无症状,化验学肌酐271mmol/L 血尿酸615μmol/L ,最恰当的治疗药物是() A.别嘌呤醇 B.苯溴马隆 C.碳酸氢钠+苯溴马隆 D.别嘌呤醇+苯溴马隆 E.丙磺舒 7.痛风病人常出现的生化异常是() A.尿尿酸增多 B.尿尿酸减少 C.高尿酸血症 D.高脂血症 E.尿素氮升高 二、单选题 1.①抑制尿酸生成药:________

②促进尿酸排泄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痛风缓解期:___________ ④选择性抗痛风性关节炎药:__________(急性发作首选药物) 2.痛风是由_____________(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________代谢紊乱和(或)________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________和____________疾病。 3.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在______℃的饱和浓度约为________(7mg/dl)(男性),高于此值即为高尿酸血症。 4.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防治目的: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痛风的临床表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6.痛风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 1.为何痛风常发作在第一跖趾处? 2.降尿酸的中成药有哪些?用于痛风的保健品有哪些?(请分别例举出来,不少于两个) 3.请默写出痛风的一个用药搭配,并例出痛风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

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不同国家的痛风患病率不同,美国国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数据显示,美国痛风患病率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一项基于120万英国人的健康档案大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痛风患病率约为2.49%。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痛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hinese Rheumatism Data Center,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基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00家医院的6 814例痛风患者有效病例发现,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逐步趋年轻化,男∶女为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首次痛风发作时的血尿酸水平,男性为527 μmol/L,女性为516 μmol/L。痛风患者最主要的就诊原因是关节痛(男性为41.2%,女性为29.8%),其次为乏力和发热。男女发病诱因有很大差异,男性患者最主要为饮酒诱发(25.5%),其次为高嘌呤饮食(22.9%)和剧烈运动(6.2%);女性患者最主要为高嘌呤饮食诱发(17.0%),其次为突然受冷(11.2%)和剧烈运动(9.6%)。 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南能规范医生诊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截至2015年12月,全球共有14部痛风诊疗指南发布,为痛风的诊疗和管理提供有效指导,然而对于当前我国痛风临床实践而言,尚存在以下问题:(1)国外指南中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痛风诊疗问题与我国临床医生所关注的不完全一致,如别嘌醇的超敏反应,本指南工作组所进行的前期调查显示,该问题为我国风湿免疫科医生关心的首要问题;(2)国外指南几乎未引用来自我国的痛风研究,而近年来我国不断有痛风诊疗相关的高质量研究发表;(3)国外指南中的痛风治疗药物与我国临床实践不完全相符,如苯溴马隆未在美国上市,美国痛风指南推荐促尿酸排泄应使用丙磺舒,但我国临床实践中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为苯溴马隆;(4)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会制订的指南,尚未及时将新的痛风分类标准、新型影像诊断技术(高频超声和双源CT)的临床应用,以及治疗领域新证据,尤其是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证据纳入。综上,为更好地指导我国风湿免疫科临床医师制定恰当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依据国内外指南制订的方法与步骤,基于当前最佳证据,制订了2016版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推荐意见1: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较1977年AC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更高,建议使用2015年的痛风分类标准(2B) 当前国内外有多个痛风分类标准。2015年ACR和EULAR更新的痛风分类标准较其他标准更加科学、系统与全面。该标准适用于至少发作过1次外周关节肿胀、疼痛或压痛的痛风疑似患者。对已在发作关节液、滑囊或痛风石中找到尿酸盐结晶者,可直接诊断痛风。该标准包含3个方面,8个条目,共计23分,当得分≥8分,可诊断痛风。但该标准纳入的受试对象与我国人群存在种族差异,是否对我国痛风患者有完全一致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应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2015年ACR和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显示,当满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时,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89,AUCROC为0.95;若仅考虑临床表现,其敏感度为0.85,特异度为0.78,AUCROC为0.89。 推荐意见2: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痛风疑似患者,可考虑使用超声检查受累关节及周围肌腱与软组织以辅助诊断(2B) 超声在痛风患者中能较敏感发现尿酸盐沉积征象,可作为影像学筛查手段之一,尤其是超声检查关节

痛风题库2-2-10

痛风题库2-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痛风患者进行饮食治疗时,最应限制的食物是()。 A.精米和精面 B.水果和蔬菜 C.鸡蛋 D.牛奶 E.沙丁鱼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男性,62岁,饮酒后夜间突发左足背、第一跖趾关节剧烈疼痛1天,无发热,查关节局部红肿、皮温高,化验血尿酸570μmolL。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A.痛风 B.化脓性关节炎 C.类风湿关节炎 D.银屑病关节炎 E.Reiter综合征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痛风反复发作后,其X线表现为()。 A.先有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狭窄,破坏仅限于关节软骨及骨皮质 B.先有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内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积 C.破坏始自关节软骨中央,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狭窄,破坏仅限于关节软骨及骨皮质 D.破坏始自关节软骨中央,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内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积 E.先有关节软骨缘破坏,关节面不规则,继之关节间隙增宽,软骨下骨内及骨髓内均可见痛风石沉积(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181765.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痛风石是指()。 A.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皮下可出现由白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B.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皮内可出现由白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C.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骨骼表面可出现由白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D.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皮下可出现有褐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E.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后,骨骼表面可出现由褐色尿酸盐结晶组成的结节

《2020ACR痛风管理指南》要点

《2020ACR痛风管理指南》要点 导读:5月11日,《美国风湿病学会痛风管理指南(2020年版)》于Arthritis Rheumatol杂志和Arthritis Care Res杂志同步在线发布。 距离2012年版ACR指南的发布(2012年10月)已过了9个年头,如同小编先前在《医脉“药”闻》栏目中报道的那样,2020年版ACR指南的一个重要更新是,仅保留别嘌醇为一线降尿酸用药选择,将非布司他从一线队伍中“踢”了出来。除此之外还有多项内容更新,小编进行了编译整理,供各位老师参考(如需英文原版,请在留言处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2020ACR指南共包含以下9个部分: 1.起始降尿酸治疗(ULT)指征 2.痛风患者初始ULT的建议 3.ULT起始时机 4.ULT持续时间 5.ULT具体药物的使用建议 6.何时考虑更改ULT策略 7.痛风急性期管理 8.生活方式管理 9.同用药物的管理

推荐强度分为“强烈推荐”和“有条件推荐”两类: ?强烈推荐:有中、高级别证据支持,获益大于风险。 ?有条件推荐:获益和风险可能更为平衡,和/或证据级别较低或无相关数据。 本指南中的建议适用于痛风患者,除外一项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定义为血清尿酸≥6.8mg/dL(405umol/L),无痛风发作史或痛风石)]的降尿酸治疗建议。 1 起始ULT的指征 ?强烈建议对具有以下任一特征的痛风患者起始降尿酸治疗: (1)1个或多个皮下痛风石。(证据级别:高) (2)有证据表明存在痛风引起的任何形式的放射学损伤。(证据级别:中)(3)痛风发作频繁(>2次/年)。(证据级别:高) ?对于经历过多于一次痛风急性发作,但并不频繁(<2次/年)的患者,有条件推荐起始ULT治疗。(证据级别:中)

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历分析

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 历分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历分析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30岁,身高179cm,体重100kg,因“胡语、行为异常1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自己到派出所求助,神情紧张害怕,称自己有精神病,耳边出现了幻听,听到有人叫他快跑,民警询问后患者不能说出准确地家庭地址和身份信息,无法查找身份信息,派出所民警见其言行异常,怀疑可能存在精神障碍,遂送至我院就诊,门诊以“精神分裂症”为主要诊断收治我科住院治疗。院外否认冲动、打人、毁物行为,否认厌世言行。饮食、睡眠情况不详,大小便情况不详。 既往史:不详。自诉有高血压病史,院外服用厄贝沙坦;有梅毒史,未治疗。 家族史:不详 入院查体:脉搏 99次/分呼吸 17次/分血压 156/105mmHg 体温℃。余未见特殊。 入院诊断:1.惊恐发作 2.高血压病2级,中危 3.梅毒 4.高尿酸血症辅助检查:液常规:尿比重↑;生化: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尿酸530μmol/L↑;总胆红素μmol/L↑;游离脂肪酸L↑;C反应蛋白L ↑;血常规:白细胞×10^9/L、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176g/L↑;雌二醇512μmol/L↑;凝血功能、毒品筛查、糖化血红蛋白、男性激素、甲状腺功能、心电图、头颅CT等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用药: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日×36天;氯硝西泮片2mg/日×18天;帕罗西汀片(乐友)20mg/日×12天; 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休息、精神科监护和氯硝西泮、帕罗西汀口服治疗,病情好转明显。治疗后患者意识清,定向力完整,接触交谈合作,情绪良好,行为未见异常,自知力存在。救助站工作人员来院,主动要求办理出院手续。目前无躯体不适,病情好转出院。 二、临床药师分析 1.精神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文献显示奥氮平片可致高尿酸血症,其原因可能与奥氮平引起的患者的血脂浓度、体重和血糖控制不利继而引发的代谢谢综合征有关。研究认为,血尿酸水平与BMI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与中心性肥胖尤其相关。可能因为肥胖患者进食过多,脂肪在皮下、腹部或内脏器官积贮,脂肪动用产生热量供机体需要时,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阻碍了血尿酸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增高。也有研究报道血浆瘦素与血尿酸水平明显相关,提示瘦素可能是肥胖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致病因子,认为瘦素可用于标示肥胖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国内外资料显示,血尿酸(BUA)水平及高尿酸(HUA)的发病率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上升。另外,女性雌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奥氮平对中枢DA受体的阻滞作用,可引发泌乳素水平升高,当体内泌乳素过多时,可以抑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并直接影响卵巢的性激素合成,使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下,减少了尿酸的排泄。该患者的BMI=>30,属于肥胖,同时患者有高血压病2级、中危,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尿酸530μmol/L↑;总胆红素μmol/L↑;游离脂

痛风题库1-0-8

痛风题库1-0-8

问题: [单选]男性,50岁,左趾跖急性关节炎多次复发已1年,化验血尿酸高,尿尿酸正常。增加尿酸排泄最好用() A.氢氯噻嗪 B.丙磺舒 C.秋水仙碱 D.别嘌呤醇 E.静脉输液 丙磺舒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而降低尿酸。

问题: [单选]男,44岁,反复发作右肾绞痛1年,两年来常于进食肉类尤其是动物内脏后,出现脚趾关节红肿疼痛,泌尿系统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对病人应进行下列哪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A.血尿酸化验和B超检查 B.反复复查泌尿系统平片 C.24小时尿液分析和血钙、磷、尿酸化验检查 D.尿常规检查和尿细菌培养 E.小关节摄片 该患者有肾绞痛病史,临床提示为上尿路结石,但泌尿系统平片检查又未发现异常,说明结石在X线片上不显影,结合患者有大量进食动物蛋白时出现脚趾关节红肿疼痛,临床高度怀疑为尿酸代谢障碍引起的痛风。为明确痛风的诊断和上尿路结石是否存在应选择A。

问题: [单选]痛风患者的自然病程及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下列哪几期() A.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 B.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 C.痛风发作间隙期 D.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E.以上都是 (羽毛球教学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181765.html,/)

问题: [多选]痛风的临床治疗要求达到以下哪几个目的() A.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 B.防止关节炎复发 C.纠正高尿酸血症,防治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所引起的并发症 D.防止尿酸肾结石的形成 E.以上都不是

问题: [多选]痛风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药物包括() A.别嘌呤醇 B.秋水仙碱 C.吲哚美辛 D.苯溴马隆 E.糖皮质激素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缓解症状的药物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而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是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用于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药物。

高尿酸血症疾病研究报告

高尿酸血症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痛风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风湿科 病症体征:尿酸化异常,痛风结节,高血压 疾病介绍: 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 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病因除少数 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未阐明,常伴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 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属遗传性疾病,继发性者可由肾脏病,血液病及药物等 多种原因引起 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一.原发性痛风以往在我国认为比较少见,但近年来由于营养条 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以及引起对本病注意等因素,已有较多发现。患病率 随年龄而渐增,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0∶1,女性很少发病,如有发生 大多在经绝期后。国外报告不少病例有阳性家族史,多属常染色体遗传,少数 属伴性遗传。脑力劳动者及经济营养良好阶层发病较多。痛风病程颇长,未累 及肾脏者经过有效防治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寿命,且可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但如防治不当,不仅急性发作有很大痛苦,且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 肾损害等严重后果,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痛风患者的自然病程及临床表现 大致可分下列四期:①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②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③ 痛风发作间隙期(INTER-CRITICALGOUT),④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CHRONICTOPHACEOUS)。(一)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血清尿酸盐浓度随年龄而 升高,又有性别差异,在儿童期男女无差别,平均为3.6MG%,性成熟期后男 性高于女性约1MG%,至女性绝经期后两者又趋接近,因此男性在发育年龄后 即可发生高尿酸血症,而女性往往发生于绝经期后。不少高尿酸血症病者可以 持续终生不发生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只有在发生关节炎时才称为痛风。血清尿酸盐浓度愈高,时间愈长,则发生痛风和尿路结石的机会愈多。痛 风的发病年龄以40岁左右达最高峰。(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原发性痛风最常 见的首发症状,好发于下肢关节,典型发作起病急骤,患者可以在上床睡觉时 还很健康,但到了半夜因脚痛而惊醒,数小时内症状发展至高峰,关节及周围 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痛甚剧烈,甚至不能忍受被褥的覆盖。大关节受

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历分析

1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病历分析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30岁,身高179cm,体重100kg,因“胡语、行为异常1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自己到派出所求助,神情紧张害怕,称自己有精神病,耳边出现了幻听,听到有人叫他快跑,民警询问后患者不能说出准确地家庭地址和身份信息,无法查找身份信息,派出所民警见其言行异常,怀疑可能存在精神障碍,遂送至我院就诊,门诊以“精神分裂症”为主要诊断收治我科住院治疗。院外否认冲动、打人、毁物行为,否认厌世言行。饮食、睡眠情况不详,大小便情况不详。 既往史:不详。自诉有高血压病史,院外服用厄贝沙坦;有梅毒史,未治疗。 家族史:不详 入院查体:脉搏 99次/分呼吸 17次/分血压 156/105mmHg 体温℃。余未见特殊。 入院诊断:1.惊恐发作 2.高血压病2级,中危 3.梅毒 4.高尿酸血症 辅助检查:液常规:尿比重↑;生化: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尿酸530μmol/L↑;总胆红素μmol/L↑;游离脂肪酸L↑;C反应蛋白L↑;血常规:白细胞×10^9/L、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176g/L↑;雌二醇512μmol/L↑;凝血功能、毒品筛查、糖化血红蛋白、男性激素、甲

状腺功能、心电图、头颅CT等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用药:厄贝沙坦片(安博维)日×36天;氯硝西泮片2mg/日×18天;帕罗西汀片(乐友)20mg/日×12天; 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休息、精神科监护和氯硝西泮、帕罗西汀口服治疗,病情好转明显。治疗后患者意识清,定向力完整,接触交谈合作,情绪良好,行为未见异常,自知力存在。救助站工作人员来院,主动要求办理出院手续。目前无躯体不适,病情好转出院。 二、临床药师分析 1.精神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影响因素。 文献显示奥氮平片可致高尿酸血症,其原因可能与奥氮平引起的患者的血脂浓度、体重和血糖控制不利继而引发的代谢谢综合征有关。研究认为,血尿酸水平与BMI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与中心性肥胖尤其相关。可能因为肥胖患者进食过多,脂肪在皮下、腹部或内脏器官积贮,脂肪动用产生热量供机体需要时,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阻碍了血尿酸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增高。也有研究报道血浆瘦素与血尿酸水平明显相关,提示瘦素可能是肥胖患者中高尿酸血症的致病因子,认为瘦素可用于标示肥胖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国内外资料显示,血尿酸(BUA)水平及高尿酸(HUA)的发病率随体重指数的增加而上升。另外,女性雌激素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奥氮平对中枢DA受体的阻滞作用,可引发泌乳素水平升高,当体内泌乳素过多时,可以抑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并直接影响卵巢的性激素合成,使血清雌激素水平低下,减少了尿酸的排泄。该患者的BMI=>30,属于肥胖,同时患者有高血压病2级、中危,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尿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不同国家的痛风患病率不同,美国国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的数据显示,美国痛风患病率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07—2010年的3.76%。一项基于120万英国人的健康档案大数据显示,2012年英国痛风患病率约为2.49%。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痛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hinese Rheumatism Data Center,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基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00家医院的6 814例痛风患者有效病例发现,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逐步趋年轻化,男∶女为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首次痛风发作时的血尿酸水平,男性为527 μmol/L,女性为516 μmol/L。痛风患者最主要的就诊原因是关节痛(男性为41.2%,女性为29.8%),其次为乏力和发热。男女发病诱因有很大差异,男性患者最主要为饮酒诱发(25.5%),其次为高嘌呤饮食(22.9%)和剧烈运动(6.2%);女性患者最主要为高嘌呤饮食诱发(17.0%),其次为突然受冷(11.2%)和剧烈运动(9.6%)。 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南能规范医生诊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截至2015年12月,全球共有14部痛风诊疗指南发布,为痛风的诊疗和管理提供有效指导,然而对于当前我国痛风临床实践而言,尚存在以下问题:(1)国外指南中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痛风诊疗问题与我国临床医生所关注的不完全一致,如别嘌醇的超敏反应,本指南工作组所进行的前期调查显示,该问题为我国风湿免疫科医生关心的首要问题;(2)国外指南几乎未引用来自我国的痛风研究,而近年来我国不断有痛风诊疗相关的高质量研究发表;(3)国外指南中的痛风治疗药物与我国临床实践不完全相符,如苯溴马隆未在美国上市,美国痛风指南推荐促尿酸排泄应使用丙磺舒,但我国临床实践中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为苯溴马隆;(4)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会制订的指南,尚未及时将新的痛风分类标准、新型影像诊断技术(高频超声和双源CT)的临床应用,以及治疗领域新证据,尤其是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证据纳入。综上,为更好地指导我国风湿免疫科临床医师制定恰当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依据国内外指南制订的方法与步骤,基于当前最佳证据,制订了2016版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推荐意见1: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较1977年AC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更高,建议使用2015年的痛风分类标准(2B) 当前国内外有多个痛风分类标准。2015年ACR和EULAR更新的痛风分类标准较其他标准更加科学、系统与全面。该标准适用于至少发作过1次外周关节肿胀、疼痛或压痛的痛风疑似患者。对已在发作关节液、滑囊或痛风石中找到尿酸盐结晶者,可直接诊断痛风。该标准包含3个方面,8个条目,共计23分,当得分≥8分,可诊断痛风。但该标准纳入的受试对象与我国人群存在种族差异,是否对我国痛风患者有完全一致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应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2015年ACR和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显示,当满足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时,诊断痛风的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89,AUCROC为0.95;若仅考虑临床表现,其敏感

卓顶精文2019中国痛风诊疗指南.docx

2019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不同国家的痛风患病率不同,美国国民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HealthandNutritionExaminationSurvey,NHANES)的数据显示,美国痛风患病率从1988—1994年的2.64%升至2019—2019年的3.76%。一项基于120万英国人的健康档案大数据显示,2019年英国痛风患病率约为2.49%。我国缺乏全国范围痛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报告的痛风患病情况,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在1%~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ChineseRheumatismDataCenter,CRDC)网络注册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2月,基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100家医院的6814例痛风患者有效病例发现,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逐步趋年轻化,男∶女为15∶1。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首次痛风发作时的血尿酸水平,男性为527μmol/L,女性为516μmol/L。痛风患者最主要的就诊原因是关节痛(男性为41.2%,女性为29.8%),其次为乏力和发热。男女发病诱因有很大差异,男性患者最主要为饮酒诱发(25.5%),其次为高嘌呤饮食(22.9%)和剧烈运动(6.2%);女性患者最主要为高嘌呤饮食诱发(17.0%),其次为突然受冷(11.2%)和剧烈运动(9.6%)。 高质量临床实践指南能规范医生诊疗行为,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截至2019年12月,全球共有14部痛风诊疗指南发布,为痛风的诊疗和管理提供有效指导,然而对于当前我国痛风临床实践而言,尚存在以下问题:(1)国外指南中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痛风诊疗问题与我国临床医生所关注的不完全一致,如别嘌醇的超敏反应,本指南工作组所进行的前期调查显示,该问题为我国风湿免疫科医生关心的首要问题;(2)国外指南几乎未引用来自我国的痛风研究,而近年来我国不断有痛风诊疗相关的高质量研究发表;(3)国外指南中的痛风治疗药物与我国临床实践不完全相符,如苯溴马隆未在美国上市,美国痛风指南推荐促尿酸排泄应使用丙磺舒,但我国临床实践中促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为苯溴马隆;(4)近年来我国专业学会制订的指南,尚未及时将新的痛风分类标准、新型影像诊断技术(高频超声和双源CT)的临床应用,以及治疗领域新证据,尤其是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证据纳入。综上,为更好地指导我国风湿免疫科临床医师制定恰当的痛风诊疗方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依据国内外指南制订的方法与步骤,基于当前最佳证据,制订了2019版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推荐意见1:201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较1977年ACR制定的痛风分类标准在敏感度和特异度方面更高,建议使用2019年的痛风分类标准(2B) 当前国内外有多个痛风分类标准。2019年ACR和EULAR更新的痛风分类标准较其他标准更加科学、系统与全面。该标准适用于至少发作过1次外周关节肿胀、疼痛或压痛的痛风疑似患者。对已在发作关节液、滑囊或痛风石中找到尿酸盐结晶者,可直接诊断痛风。该标准包含3个方面,8个条目,共计23分,当得分≥8分,可诊断痛风。但该标准纳入的受试对象与我国人群存在种族差异,是否对我国痛风患者有完全一致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应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2020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管理指南解读

2020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管理指南解读

Abstract ?核心团队、专家小组和投票小组(由风湿病学家、普通内科医生、肾病学家、医师助理和患者代表组成)提出了57个PICO问题,以解决以下问题:对痛风患者(9个问题)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8个问题)进行ULT适应症(5个问题)、开始ULT的方法(7个问题)、持续ULT管理(18个问题)、痛风发作(10个问题)、生活方式和其他药物治疗策略。

目录? 1.起始降尿酸治疗(ULT)指征 ? 2.痛风患者初始ULT的建议 ? 3.ULT起始时机 ? 4.ULT持续时间 ? 5.ULT具体药物的使用建议 ? 6.何时考虑更改ULT策略 ?7.痛风急性期管理 ?8.生活方式管理 ?9.同用药物的管理

推荐强度分为“强烈推荐”和“有条件推荐”两类??强烈推荐:有中、高级别证据支持,获益大于风险。 ??有条件推荐:获益和风险可能更为平衡,和/或证据级别较低或无相关数据。 ?本指南中的建议适用于痛风患者,除外一项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定义为血清尿酸(SU)≥6.8mg/dL(405umol/L),无痛风发作史或痛风石)]的降尿酸治疗建议。

?强烈建议对具有以下任一特征的痛风患者起始降尿酸治疗: –1个或多个皮下痛风石。(证据级别:高) –有证据表明存在痛风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影像学损伤。(证据级别:中) –痛风频发(≥2次/年)。(证据级别:高) ?对于经历过>1次痛风急性发作,但并不频繁(<2次/年)的患者,可推荐起始ULT治疗。(证据级别:中) ?对于首次痛风发作的痛风患者,推荐不要启动ULT治疗。但对于以下患者,可推荐启动ULT:伴有中度至重度慢性肾病(CKD>3期)、血尿酸(SU)>9mg/dL(535.5umol/L)或尿石症的患者。 (证据级别:中) ?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SU >6.8 mg/dl,无痛风发作或皮下痛风石),不推荐起始ULT。 (证据级别:高)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高脂血症与调血脂药·高尿酸血脂和痛风试题 一、单选题: 1、转运胆固醇至肝外组织的脂蛋白是: 2、血浆胆固醇降低1%可使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 % % % 3.胆汁酸结合树脂的调脂机制是: A.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促进胆固醇的降解 B.阻止胆汁酸从肠道吸收,促进胆汁酸随粪便排泄,促进胆固醇降解 C.增强脂蛋白酯酶活性,促进VLDL水解 D.促进胆固醇随粪便排泄 还原酶抑制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A.胃肠道反应 B.横纹肌溶解症,它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C.胃肠道损害 D.低血压 5、被认为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素的脂蛋白是 6.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凝血障碍 B.锥体外系反应 C.水杨酸反应 D.消化道反应 7、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机制是: A.减少尿酸的生成 B.促进尿酸的排泄 C.抑制黄嘌呤投氧化酶 D.选择性消炎作用 二、多选题: 1、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A.高血脂 B.肥胖 C.高血压 D.糖尿病 E.吸烟 2、苯扎贝特降血脂的作用是: A.能明显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B.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 C.增加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甘油三酯代谢 D.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增强抗凝作用 E.抗血小板聚集 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中,口服后在肝转化成活性物质才能产生作用的是: A.洛伐他汀 B.辛伐他汀 C.普伐他汀 D.氟伐他汀 E.普罗布考 4、阿昔莫斯的优点是:

A.半衰期较烟酸长 B.抗脂肪分解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效能较强 C.能明显改善葡萄糖的耐受性,降低空腹血糖,可用于糖尿病患者 D.不引起尿酸代谢变化,可用于高尿酸血症患者 E.服药后有面部潮红及皮肤瘙痒症状者仅6%左右,明显少于服烟酸治疗者 5、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病因包括: A.糖尿病 B.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 C.肾病综合征 D.病因不明 E.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6、治疗高血脂的原则包括: A.继发性血脂异常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B.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为首要的基本的治疗措施 C.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D.根据血脂异常患者心血管病危险等级指导临床治疗措施及决定TC和LDL-C目标水平。 E.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控制体重,保持合适的体重指数 7、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应用于下列哪些高脂血症: A.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B.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C.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D.糖尿病性、肾性高脂血症 E.Ⅱa型高脂血症 8、别嘌醇: A. 为次黄嘌呤的异构体 B. 可减少尿酸生成及排泄 C. 不良反应较少 D. 可增强尿酸促排泄药的疗效 E. 可致转氨酶升高 9、对急性痛风有效的药物是: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丙磺舒 D.解热镇痛药 E.糖皮质激素 10、用于治疗痛风的药物有 A.丙磺舒 B.秋水仙碱 C.别嘌醇 D.保泰松 E.对乙酰氨基酚 11、治疗慢性痛风的药物有 A.保泰松 B.别嘌醇 C.布洛芬 D.苯溴马隆 E.丙磺舒 12、主要降低TC 和LDL的药物包括 A.洛伐他丁 B.非诺贝特 C.考来烯胺 D.烟酸 E.阿昔莫司 13、总胆固醇TC 包括: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