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 题目汇总

毛邓三  题目汇总
毛邓三  题目汇总

一、单选题

55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55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民主与法制55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三大55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

55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D党的十五大

55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D党的十五大

55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D党的十五大

55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D党的十五大

55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56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56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A八个B九个C十个D十一个

56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56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苏联模式B朝鲜模式C波兰模式D匈牙利模式

56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56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56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C.群众路线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6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56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

A政治纲领B组织原则C思想路线D工作作风

569、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570.判断我们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是(A)

A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B“两个凡是”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7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

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

572、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的是()

A七一讲话B八一讲话C五四讲话D五一讲话

573、(),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改革开放

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D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574、党的十六大把()一起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57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

A坚持与时俱进B保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7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与时俱进B保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7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与时俱进B保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57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57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A历史方位B历史地位C历史作用

580、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建党之本B立党之本C立国之本

581.毛泽东全面阐述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著作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

D.《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582.毛泽东第一次使用“实事求是”这个概念的著作是()

A.《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B.《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C.《实践论》D.《矛盾论》

583.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群众路线

B.组织路线

C.实事求是

D.自力更生

584.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自力更生

D.改革开放

585.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依靠群众,团结群众

B.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改革开放,争取外援

586.党的群众路线是()

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C.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87.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内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A.洛川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588.我国过渡时期是指()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D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到1958年“大跃进”运动

589.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权在实质上是()

A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与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D工农联合专政

590.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9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592.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反”、“五反”运动的展开

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593.新民主主义经济成份中代表社会主义因素的是()

A.合作社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个体经济

594.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一化”指()

A.农业合作化

B.农业机械化

C.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手工业合作化595.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三改”指()

A改造民族资产阶级B.改造农民C改造小资产阶级

D.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96、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大力发展生产力

C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9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B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98、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精髓B核心内容C思想基础D根本点

59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经是()

A革命B改革C阶级斗争D政治运动

600、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生产力高度发达

60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消灭剥削B发展生产力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实现共同富裕602、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条件是() A调动人民的积极性B提高劳动者素质

C大力发展生产力D坚持改革开放

603、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左”和右的矛盾604、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C消除两极分化D达到共同富裕

605、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党的()

A十一大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一届六中全会606.认清中国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的()

A.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B.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

C.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

D.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环境

60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B)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608.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

A.人口多,耕地少

B.自然资源贫乏

C.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09.我国将长期处于()

A.人民生活的小康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渡时期

610.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大约需要()

A.五十年

B.一百年

C.二百年

D.三百年

6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6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

A.社会主义的起始阶段

B.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C.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D.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6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B.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全实现

C.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人民温饱生活的实现

614.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社会是()

A前资本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615.从社会发展程度上看,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

A准备阶段B建成阶段C初级阶段D高级阶段

616.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明确概括的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6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6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现现代化

61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20.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

B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621.邓小平指出,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三个有利于”

622.四项基本原则是()

A.强国之路

B.立国之本

C.组织保证

D.政治需要

623.改革开放是()

A.强国之路

B.立国之本

C.组织保证

D.权宜之计

624.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提供()

A.政治保证

B.组织保证

C.思想保证

D.发展动力

62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26.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

B.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C.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

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27.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动摇

628.改革是发展的()A.动力B.目的C.前提D.方向

629.发展是改革的()A.动力B.目的C.前提D.方向

630.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A.动力B.目的C.前提D.方向

631.当前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

B.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经济模式的自我完善

632.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A.基本矛盾

B.基本方针

C.基本路线

D.基本纲领

63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

A.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

B.党的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C.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

D.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

636.邓小平第一次比较明确地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的时间是在()A.1986年B.1987年C.1992年D1995年

637.党的基本纲领的提出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贡献. A.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B.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

C.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

D.第一、二、三代

6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企业占有之间的矛盾

D.人们的需求愿望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39.党的基本纲领形成的必要的思想基础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C.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D.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64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产生阶段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三大

C.十三大到十四大

D.十四大到十六大

64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阶段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三大

C.十三大到十四大

D.十四大到十六大

6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丰富发展阶段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三大

C.十三大到十四大

D.十四大到十六大

64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全面拓展阶段是指()

A.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六中全会

B.十二届六中全会到十三大

C.十三大到十四大

D.十四大到十六大

644.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著作是()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645.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健全民主和法制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646.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两个凡是”标准

B.“三个有利于” 标准

C.四项基本原则

647.中国的改革首先在()拉开序幕

A.城市

B.农村

C.国有企业

64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的形式是()

A发展对外贸易B.引进先进技术C.积极利用外资D.发展国际旅游业

649.目前,中国大陆开放度最大、开放层次最高的是()

A.经济特区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保税区

D.高新技术开发区

65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A.互通有无,互利互惠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公平、公正、公开

D.相互平等,相互合作651、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

A.改革

B.四项基本原则

C.经济建设

D.人民内部矛盾

652、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经济

B.建立民主政制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建立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653、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是因为()

A.改革带来了经济发展

B.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

D.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654.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C集体所有制D混合经济

655.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

A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B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

C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D混合所有制并存

656.我国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A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形式

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D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657.公有制经济包括()

A混合所有制经济B中外合资经济C中外合作经济

D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58.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存在B生产力发展的状况C生产关系的性质D意识形态659.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量的优势体现出来

B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

D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调控体现出来

66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实行股份制B实行股份合作制C实行承包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61.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主体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662.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社会保障制度改革B农村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产权制度改革663.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

A计划B金融C市场D财政

664.市场机制中的核心体制是()

A供求机制B价格机制C竞争机制D约束机制

665.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是()

A是否能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B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C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D是否能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相兼容

66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67.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

A是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是为资本主义服务

B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还是以私有制为基础

C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谁掌握控股权

668.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由()A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B十三大提出C十四大提出D十五大提出669.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应采取()

A计划经济的形式B计划经济为主的形式

C不要任何计划的形式D市场经济的形式

67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

A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B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共同发挥基础性作用

C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D不要国家宏观调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67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67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A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B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及运行方式

D社会主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体系

67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需要解决的矛盾是()

A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B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D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方面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

67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675.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

A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B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C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D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676.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A精简政府机构B健全市场规则

C实行政企分开D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677.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A按需分配B按资分配C按劳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

678.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B劳动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C劳动者之间互助合作关系D生产力发展水平

67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

C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80.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是()

A社会总产品B个人消费品C生产资料公有制D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68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

A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B通过诚实劳动和善于经营先富起来C通过辛勤劳动和善于经营先富起来D通过走私贩私和偷税漏税先富起来682.现阶段我国按劳分配的范围是()

A所有企业B公有制企业C个体企业D股份制企业

683.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坚持的原则是()

A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B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

C国家拿大头、集体拿中头、个人拿小头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684.民主主要是指()

A.少数服从多数

B.一种国家制度

C.自由,个人解放

D.一种组织原则

68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民主集中制

B.坚持共产党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686.列宁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A.文盲影响了他们实际参政议政的能力

B.文盲不能参政议政

C.文盲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D.文盲与有文化的人不能享有同等参政议政和权利

687.我国的国体是()

新闻学概论复习重点题

2015.4 简答: 简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内容、优点及不足。 以传播技术作为划分依据,人类新闻事业可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对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主要概括是什么?简述当前我国媒介滥用权利的几种表现。 简述新闻从业者的素质特征。 论述: 试述新闻事业的总体特性和基本特性。 试述当前我国新闻事业开展舆论监督的意义。 2014.10 简答题: 简述西方最早手抄新闻的发展情况?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的支配性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简述新闻事业的多种功能。 简述防止新闻失实的办法。 简述正确开展新闻批评和舆论监督工作应注意的基本原则。 论述题: 试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区别。 试述新闻与信息的异同关系。 2014.4 简答: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简述“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概念异同。 简述新闻传播基本规律的要点。 简述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的关系。 简述“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基本含义。 论述: 试述新闻传播主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兼具的主动性和受动性。 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本土特色。 2013.7 简答: 简述新闻与历史的共同点和区别。 新闻事业的多样性功能包含哪些方面? 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要求。 简述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基本要求。 简述新闻职业的基本特征。 论述: 结合实例论述你对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理解。

在新闻工作中如何才能坚持“政治家办报”?请联系实际加以论述。 历年试题简答: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简述新闻报道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新闻原本是一种信息? 简述西方新闻价值理论五要素说的局限性。 为什么说失去了真实新闻事业就失去了信誉和优势? 简述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和社会与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的统一。 新闻职业有何弱点?举例说明新闻职业的弱点虽然难避免却可以弥补。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简述新闻从业者的业务修养。 为什么说新闻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宏观指导作用? 新闻价值五要素说的科学含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性原则? 简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简述新闻价值规律的三个基本点。 简述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在历史上的正面作用。 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形成的三个阶段。 简述新闻“新”的含义。 为什么说西方新闻价值要素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简述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简述新闻法制和新闻伦理的关系。 简述新闻与情报的不同之处。 简述“新闻价值五要素说”。 简述拉斯韦尔5W模式包括的因素。 简要说明新闻媒介为什么要具体分析“群众需要”。 范长江的新闻定义有哪些优缺点? 简述新闻事业运作规律的基本含义。 简要概括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西方新闻价值理论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为什么说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的主要功能? 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简述新闻事业指导性的特点。 简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实质与特点。 新闻工作者如何做到不断创新?

毛邓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和各自回答的基本问题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所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系统的科学理论,其精神实质就是: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们辨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的界定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6、为什么要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为各个方面的创新提供指导。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7、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的关系 第一,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真正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 第二,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第三,正确地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互相促进。 总之,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两个联盟关系的处理是否得当,对统一战线的巩固、对革命事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8、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一,要制订统一战线的正确的政治纲领,作为全国人民一致行动的具体目标。 第二,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在政治上把同盟者尽可能提高到当前革命纲领的水平。 第三,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四,要在教育提高同盟者的同时,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第五,要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 经济纲领:没收风间爱你地主阶级的土地贵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贵新民主主义的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0、“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 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正确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重要依托,三者紧

2019年自学考试《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1)

2019年自学考试《毛邓三》练习题及答案(1) 1.党执政后始终面临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是【 C】 A.先进性建设 B.思想建设 C.执政能力建设 D.组织建设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78 2.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B】决定的。 A.新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C.我国周边环境 D.国际社会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4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A】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五项原则 C.反对霸权主义 D.“另起炉灶”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5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被审议通过是在【C】 A.七届人大二次会议 B.七届人大一次会议 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 D.八届人大二次会议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7 5.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替代“解放台湾”的是【D】 A.《告台湾同胞书》 B.《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C.“汪辜会谈纪要”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2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A】

A.党的领导 B.以人为本 C.改革开放 D.民主法治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5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是【 B】 A.社会团体 B.中国共产党 C.民主党派 D.人民群众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24 8.改革开放以来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是【B】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C.新的中产阶级 D.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答案解析】:第十四章,概念题。AD是工人阶级。C中产阶级这个词中国不使用,至于现在中间收入层,新兴社会阶层也不仅仅限于此。 9.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 C】 A.一极化 B.两极争霸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答案解析】:第十三章,概念题。A的提法不存在,是美国一国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B是过去的格局。D是个干扰项。 10.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D】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257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报纸最早产生于( A ) A威尼斯 2、“意见自由市场”理论最早有(D )提出 D.弥尔顿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 D ) D.新闻是信息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 4、新闻事业的指导性通常取决于新闻内容的( C) C.指向性 5.第一个提出新闻自由口号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是( B ) B.约翰·弥尔顿 6.对于报纸批评,毛泽东曾提出( A ) A.“开、好、管”三字方针 7.新闻事业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手段是( D ) D.传播新闻信息 8.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 D ) D.上层建筑层次 9、一般地说,公营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A ) A.社会化领导制 10、新闻立法是指(D ) 11、一般地说,国有性质的新闻媒介属于( B ) B. 政府领导制 12、.新闻的基本特性是( A ) A.新鲜、真实、.迅速及时 1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主张的提出者是( D ) D.毛泽东 14.新闻资产所有者掌握新闻传媒生存权、发展权和经营权的控制行为是( D ) D.行政控制行为 15、新闻的本源是( B ) B.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6、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 A )。 A. 哈瓦斯社 17、新闻体制的核心是( C ) C. 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 18、新闻选择有三个环节,除采访、编辑之处,另一个是( A ) A.写作 19、马克思、恩格斯所共同创办的无产阶级报纸是( C ) C.新莱茵报

20、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 C ) C.人民的监督 21、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六条首位的是( C )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2、大众传媒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除了沟通信息,还有( A ) A.影响舆论 23、在新闻传播的三要素中,除了事实和新闻接受者之外。另一个是( C ) C.新闻报道者 24、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的手段是( D ) D.忠实记录 25、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 B ) B.信息交往 26新闻价值的实质是( D ) D.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征的量化把握 27、我国第一部历史新闻学着作《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 C ) C.戈公振 28、新闻价值是传播者选择事实和接受者选择新闻的( B ) B.客观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传媒业经营活动的三大基本原则() A.普遍服务B.编营分离C.受众中心 2、对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的正规途径有() A.司法控制B.行政控制C.资本控制D.媒体的自律 3、新闻媒介受众的独有特征() A.广泛性B.混杂性D.隐蔽性 4、当前中国新闻改革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是() A.从自发走向自觉 B.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更新 C.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 D.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 5、新闻媒介所有制基本类型()。A.私营媒介B.公营媒介C.国营媒介 6、目前世界新闻学的主导理论有()。A.自由主义报刊理论B.发展新闻学C.社会责任论D.党报理论 7、新闻活动的渠道有()A. 亲身传播B. 大众传播D. 群体传播 8、西方新闻界对新闻媒介的效果,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的理论有()A.魔弹论 B.选择性理

毛邓三习题1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3、我国的强国之路是()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改革开放 D、发展高科技 4、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 5、扩大对外开放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6.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7.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 A、所有国家 B、周边国家 C、与中国友善的国家 D、发达国家 8.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9.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 10.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发展是动力 D、稳定是前提 2、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毛邓三选择题题库第章

毛邓三选择题-题库-(第章)

————————————————————————————————作者:————————————————————————————————日期: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C A、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D、市场经济是有国家干预的经济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B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3、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D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4、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 A、控制力 B、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 C、在社会总资产中的绝对数 D、在社会总资产中的占优势,且有质的提高 5、非公有制经济C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B、就是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D、是有限度地允许其发展二、多项选择题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 D、混合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2、按生产要素分配,就其内容可分为:ABCD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C、以管理参与分配 D、以知识产权参与分配 3、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距因为:ABCD A、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 B、存在城乡、地区、脑力与体力等不同 C、多种所有制经济和不同的分配方式 D、竞争的结果 4、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BCD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ABCD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管理民主 D、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6、积极扩大就业:我们要ABCD A、要放在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B、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 C、坚持市场调节, D、发挥政府重要作用 7、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端是ABCD

新闻学概论复习题

三、名词解释题 1.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3.报纸的二次售卖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5.议程设置理论 答:所谓“议程设置”是有关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大众关注焦点的理论。“议程设置”也称“议题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对所报道重心的选择,从而构建公共讨论与关注的轻重缓急;人们将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所注重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媒介所设置的轻重秩序来理解事件。 6.新闻学 答: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讨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7.硬新闻 答:硬新闻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为人们的政

毛邓三选择题6

毛邓三单选题6 (251-300) 25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初,我国国内主要矛盾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大众与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252.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的时间是()A.1950年6月B.1951年7月 C.1952年12月D.1956年9月 253.农业合作化时期,党对富农经济的政策是()A.保存并限制B.一举消灭 C.限制并逐步消灭D.顺其自然 254.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是()A.集体化与机械化并举B.先集体化,后机械化 C.先机械化,后集体化D.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255.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于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56.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规定的中心任务是()A.向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进攻 B.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D.实现国家工业化 257.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 25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259.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改变是在()A.实行统购包销后B.委托加工订货后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后D.全行业公私合营后

260.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表述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是()A.先改造后建设B.先建设和后改造 C.建设和改造都暂缓进行D.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261.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指()A.1949~1950年B.1946~951年 C.1949~1952年D.1949~1956年 262.新中国成立前后,党的领导人对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构想是()A.经过充分发展后一举过渡B.边发展过渡 C.先发展然后逐步过渡D.先过渡后发展 263.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A.1952年B.1953年 C.1956年D.1957年 264.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社会主义体系B.独立的社会形态 C.资本主义体系D.带有过渡性质的资本主义体系 265.我国的过渡时期是指()A.1949~1952年B.1953~1956年 C.1956~1966年D.1949~1956年 266.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是()A.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常年互助组 C.临时互助组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67.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的重要讲话是在()A.七届二中全会B.七届三中全会 C.八届九中全会D.八届十中全会 26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A.无偿没收B.按实际价值购买 C.无偿调拨D.和平赎买 269.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依次是()A.初级社、高级社、互助组B.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 C.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270.1955年,在中国共产党内率先提出“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 ()A.刘少奇B.陈云

毛邓三选择题1

毛邓三单选题 1-50 1.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实践论》 C.《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 D.《〈共产党人〉发刊词》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新民主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3.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在() A.20世纪前中期 B.20世纪中期 C.20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后期 4.中国共产党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运动是() A.国民革命运动 B.土地革命运动 C.农民革命运动 D.延安整风运动 5.毛泽东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6.毛泽东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 A.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7.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早,做得最好,贡献最大的是() A.李大钊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8.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A.新文化运动中 B.十月革命后不久 C.五四运动中 D.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9.在中共党的七大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概括和全面概述的是() A.周恩来 B.王稼祥 C.朱德 D.刘少奇 10.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救国真理是在() A.辛亥革命爆发后 B.十月革命爆发后 C.中共一大召开后 D.国共合作建立后

新闻学概论考试部分题库及答案参考

新闻学概论考试部分题库及答案参考 单项选择题(2分*10) 判断题(2分*10) 名词解释(4分*4) 简答题(7分*4) 论述题(16分*1) 名词解释: 1、新闻法治(P187): 就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调整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权利义务关系的状态和手段。 2、新闻价值(P49): 是事实所具有的、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需要的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通常指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 3、隐私权(P199): 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自由支配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私人活动信息的权利。 4、出版自由(P171): 是公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创办印刷媒体或电子媒体并通过它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的权利。 5、言论自由(P171): 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按照自己的意愿通过语言形式自由发表意见和交流信息的权利。 6、新闻的倾向性(P43): 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反映客观事实时的立场、态度在新闻中表现的一种特性。7、新闻舆论监督(P152): 即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的行为。 8、新闻事业管理(P205): 是指对新闻传播活动所实施的领导、调控、规范等职能行为,包括对新闻媒体、新闻从业人员及其职业行为和所制作传播的精神产品等进行的管理。 简答题: 1、简答中国新闻舆论监督所主要采取的方法(P164) (1)批评与表扬相结合; (2)点名批评与不点名批评现结合; (3)反映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 (4)既要及时,又要适度; (5)依靠党的领导,争取被监督部门上级党委的支持; (6)公开批评与“内参”相结合; (7)争取执纪执法部门的配合。 2、简述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几个主要因素(P58) 影响新闻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有:阶级立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新闻政策、新闻宣传价值和新闻媒体定位等。 3、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P181) 性质: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播活动实现的言论、出版自由。 特点:第一,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摆脱了资本的奴役;第二,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强调

毛邓三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毛邓三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 - 15 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2 、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A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B .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 .革命的前途不同 D .革命的对象不同 3 、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 .统筹兼顾 B .劳资两利 C .公私兼顾 D .四马分肥 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A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 .有理、有利、有节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 、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有无群众观点 B .有无自我批评精神 C .有无坚强的组织 D .有无优良的作风 6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 A .党的先进性 B .党的领导 C .执政兴国 D .执政为民 7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际是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他强调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他告诫我们:“ 90 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要受到严重影响”。这些话的意思是,农业 A .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第一产业 B .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 C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D .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0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 .速度、比例和效益的统一 B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 .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 D .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11 、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 A .四个现代化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小康社会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A .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 .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约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13 、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 .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 .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14 、“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 A .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 .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 .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是固体不是政体 2 理论体系概论课后习题1-4套选择题及答案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 .发展教育和科学 C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多项选择题( 16 - 30 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2008)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 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

毛邓三选择题题库

毛邓三选择题题库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选择题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C)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 东 D.刘少奇 2.毛泽东最早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科学命题的会议是(C)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3.中国共产党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C) 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C.机遇与挑战 D.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D)

A.十二大 B.十三大C.十四大 D.十五大6.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 最高概括是(D) A.“科教兴国”战略 B.“以德治国”基本方略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 A.与时俱 进 B.党的先进性 C.执政为 民 D.执政兴国 8.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9.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C)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0.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D)A.革命对象不同B.革命动力不同C.革命前途不同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1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12.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B)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知识分子 13.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B) A.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小资产阶级D.大资产阶级 14. “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B) A.军队建设 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 D.党的领导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B)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新闻学概论历年简答题试题

36.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有哪些基本点?4-86 (1)新近发生的事实必须及时公幵地传播。 (2)新闻传播必须如实地反映新闻事实。 (3)新闻传播要针对受众的需知和未知。 (4)传播者作为中介,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尊重受众,惟一的实现途径就是从实有的大量事实中加以选择,既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同时又调整受众认识和引导社会舆论。 (5)传播者的倾向性体现在他们对事实的比较、筛选和陈述中。 37.简述滥用媒介权力的几种情况。7-148~149 (1)新闻报道有意或无意地背离事实真相,或触犯政策法规和社会道德,造成了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和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2)新闻机构超越职权范围,替代国家权力部门直接处理社会问题,或者非法干预决策过程和司法程序; (3)误用新闻媒体的权威和土作上的方便,为媒体或他人谋取不应得到的权益。 38.简述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关于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主要论点。7-147 (1)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以剥夺敌对阶级的新闻自由为前提; (2)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摆脱了“资本的奴役”的自由; (3)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有领导的自由,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 39.正面宣传的具体含义是什么?13-337~338 (1)报道内容是积极的。 (2)报道倾向是肯定的。 (3)宣传效应是正向的。 40.简述新闻从业者的业务修养。14-356~359 (1)政治判断力和新闻敏感性 (2)社会交往与活动能力 (3)凋查研究能力 (4)文字表达能力 (5)身体和环境适应能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陆定一新闻定义的优缺点。2-41 陆定一的定义之所以长葆青春,因为它有如下优点: (1)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明确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和实体; (2)突出了“新近发生”这一新闻的主要特性; (3)文字简明扼要,易记易传。这一定义的提出和普及,为清除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影响,形成我国新闻队伍中占主流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闻学,都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这一定义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1)主要是注重了事实和报道者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另一传播要素——受众的地位。 (2)由此,定义只注重事实的时新性,即新近发生,忽略了受众是否未知,是否具有知新性; (3)只注重对新近事实的及时报道,忽略了事实是否重要,受众是否需要知道。 42.试论防止新闻失实的办法。9-200~206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2)坚持唯物辩证法,保持冷静头脑,防止片面性

毛邓三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6.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 A.归农民所有 B.归乡镇所有 C.归集体所有 D.归国家所有 7.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 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 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 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 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 8.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 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 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10.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 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 B.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 12.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表影响某人或机构名誉进行指责的报道,而不给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