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研究之二——数据中心专题

智慧城市研究之二——数据中心专题
智慧城市研究之二——数据中心专题

智慧城市研究之二——数据中心专题

电科智能研究院

2014年11月

(一)说明

继《“智慧城市”的剖析——概念、政策及演进》之后,专题研究数据中心。

选择数据中心,而非原先设定的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形态,源自市场的需求和管理者的思考。数据中心能把抽象的智慧城市具体化,是智慧政务、智能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医疗等的枢纽所在,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落地所在。

在前一篇中,关键厘清了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的历史衔接,提出了“金字工程”后的“智慧工程”的观察与分析。本篇拟解决的主题分为“一面一点”,“面”上宏观观察智慧城市进展、解析数据中心形态,“点”上挖掘中心技术关键项。前者不求全面但求准确,后者则在阐述深度上拿捏分寸。

此为专题研究,而非技术方案。章节安排如下:

(二)智慧城市的进展

从最新政策、典型公司、国外思路、数据中心四个角度展开。

1.最新政策

2014年8月29日,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部、住建部等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最具体的指导意见。在上篇分析中提出的金字工程与智慧工程的衔接问题得到政策面的破解,初步构筑了金字工程与智慧工程的桥梁,为信息化1.0向2.0的跨越提供了初步支撑。

一定程度上,这是地方争抢效应的结果。在整合了各行业主管部门力量后,预计高层还会陆续出台更具体的规范政策。原住建部等单独的行业试点示范预计将会被整合。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路径会得到一定的引导。

目前,智慧城市的责任主体还是地方政府,具体牵头是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高层则以部际协调机构进行宏观指导并控制补贴资金,部分业内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并先期开拓市场。

虽然地方政府是建设主体,但不具备全部资源。只有在擅长各业务条块的公司协助下,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中,方能逐步走向成熟!

2.典型公司

当前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司众多,原各信息化从业公司全可归属其中。值得跟踪关注的领先公司包括:中兴通信、易华录、中国电信、中国电科、阿里巴巴、华为等等。具体介绍及分析此处不详细展开。

反观自身,主攻方向选择了“大交通”。这或许想通过“行业属性”增强竞争力。行业属性当然重要,没有行业积累,谈不上其他。但信息才是当前行业建设的牛鼻子,交通应站在“信息”之上。或许是考虑云化的冲击下,信息系统集

成弱化甚至消失。但运用了云化的智慧城市规模建设,应该会创造更多的机遇。趋势孕育机遇,躲是躲不过的,唯有自强才有出路。

单就交通而言,城市地铁仍得到支持,规模没出现萎缩迹象。现代有轨的出现是应对拥堵、污染的措施,少数城市新区会出现示范工程。公交都市已抬头,相关方在投资推动公交信息化升级换代,包括到站预测、智能调度等。这都需要去认真系统的梳理分析各空白或弱项环节,提供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案和软硬件产品,与市场拓展协调并行。车车通信、车路协同、车牌电子化、汽车智能化新生事物将改变道路交通信息系统的基本形态,应该提早部署研究应对。

旧空间如果很快结束了,新的竞争点不会凭空掉下来的。

3.国外思路

新加坡、纽约和欧洲若干城市的案例比较有启发意义,值得仔细研究。

新加坡提出建设“智慧国”,并选在在裕廊地区示范。纽约提出建设城市数据中心,出现数据开放、市长仪表盘等探索(上海也出现了“市长智能办公桌”的设计理念)。欧洲,如西班牙桑坦德、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等地建设思路特别,注重市民感受。

受条件限制,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4.数据中心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纷繁绕眼,但从公共数据中心入手,也许是个可行的路子之一。事实上,已有的实践探索也有如此操作的。

犹如信息化1.0中各金字工程从建网络、搭平台开始,信息化2.0的智慧工程也理应从基础平台做起,包括泛在网络、公共数据中心等。建设公共数据中心推动因素既有技术进步的推动、政绩意识的推动、商业利益的驱动,也存在原有信息系统问题累积带来的压力。上海路网管理中心就是典型案例。经过十余年建设的公路路网信息系统,各个项目大多仅为短期目标,不管整体架构。造成大小

系统层层叠加,内部数据混乱。信息系统缺乏顶层设计,而单独一方不具备该资源及能力,操作难度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复杂性会不断提高,压力会越来越大。

建设公共数据中心,简而言之就是“云化”。云化的背后是众多小机房的缩减、普适网络的增强、数据向中心的聚集、应用的移动化与分散化。数据中心虽是公用,但也不会大而化之,一城一座。目前,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按照官方的思路,区县——地区——省级,此中涉及的多为政务及公用事业类数据信息。另一个是市场的思路,由行业公司或商业机构推动构建区域数据中心,此中个人及商业数据信息居多。具体而言,前者如下图所示。

1.此为概念图,不适用标准规范。

2.目前试点主要是在区县一级。此一级构建的是公共云数据实体,各行业虽有多年信息系统建设积累,但属于尾端。在此一级建设实体具备条件。

3.省一级暂时没进入公共云数据中心的实质阶段。在此层级,存在众多行业数据中心,选择虚拟公共数据中心,而非实体可能性更大。但城市类型规模众多,也不能一概而论。

4.在官方的思路中,目前信息化建设主要在行业“条”中,而非地方“块”中,因此各行业实体,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电力、市政等等都是汇聚在各自行业专网中(也有部分公网出口),从最底层至部委最高层。未来的城市公共数据平台如何定位目前未知。

另外一种方向是面向市场的,由行业公司或商业机构推动,如下图所示意。

此种大型区域公共数据平台包括银行、零售、通信、互联网等机构建设。在每个区域数据中心周围聚集了众多用户或终端。对比而言,由于市场天生的灵活,此类云化的数据平台步伐更快。

在“智慧城市”的语义下,侧重于第一种路线,毕竟目前的主体空间在此。可以预期后续建设路径大体如下所示。

但这是理想的情况,实际应是非线性的,各个阶段齐头并进又参差不齐。

交通业务主体属于公用事业,预计将归属该建设路径。但也有特殊,2014年上半年天津生态城的智能公交项目中,郑州天迈提供的解决方式其实就是私有云。数据中心建在公司内部,向使用方提供远程终端。只不过由于其现场服务跟不上,加之业务不能满足生态城的全面需求才导致中间遇阻,电科才有机会插入。

(三)数据中心的演变及构成

单独抽出数据中心,纵向分析,梳理演变的路径及构成。

1.数据中心的演变

数据中心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出现的。从大型机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计算方式经历了从集中到分散再到集中的过程,计算的环境也伴随着变化。

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分立电气元件,计算机器为大型机。消耗资源大、成本高,因此集中就是必然选择。与之匹配的是第一代的大型机机房。

七十年代起,分立电气元件被大规模集成电路取代,计算机器走向小型化,PC盛行。计算形态分散与集中并存,并以分散为主。中小型机房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

九十年代中期后互联网推行。互联网对分散计算资源起到了整合集中的效果。但分散的个体计算力也在发展,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多核。这种基于分散之上的集中见证于这些标识:INTEL和AMD的竞争、刀片服务器、互联网宽带、IPV6、虚拟化等。

截至目前,仍属于第二次集中整合阶段。计算环境形态上逐渐从分散型的中小型机房汇聚成大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超越了机房的范畴,逐渐成为组织内部的支撑平台以及对外营运的业务平台。

以上是从形态观察数据中心的变化,如果从功能和内涵的演进来看,根据一般的观点可划分成四个阶段,数据存储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应用中心、数据运营服务中心。数据存储中心主要承担数据存储和管理,作为数据、文档的集中管理。此阶段的特点是:

A.仅便于数据的集中存放和管理

B.数据单向存储和应用

C.对整体可用性需求很低等

数据处理中心基于局域网ERP等应用系统,开始承担核心计算功能。此阶段的特点是:

A.面向核心计算

B.数据单项应用

C.组织专门人员集中维护

D.开始关注计算及运营效率等

随着网络普及,组件化及平台化技术广泛应用,演变为数据应用中心或信息中心。特点包括:

A.面向业务需求提供可靠的业务支撑

B.提供单向的信息资源服务

C.系统维护上升到管理高度,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

D.开始关注IT绩效等

运营服务中心阶段则承担着组织的核心运营支撑、信息资源服务、核心计算等。特点包括:

A.不仅管理和维护而且运营信息资源,确保价值最大化

B.与业务运营相融合,很难将业务与IT独立分开

C.实现集中的自动管理

D.具有高可用性等

2.数据中心的分类

数据中心目前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

一般粗略根据服务对象和范围,分为企业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前者泛指由企业或机构所有和使用的数据中心,后者即IDC,由服务提供商所有并向客户提供有偿数据互联服务。

目前,还出现了各种新型数据中心,如SUN的集装箱数据中心、IBM便携式模块数据中心、GOOGLE云数据中心等。其各自功能、内涵、分类并没有超出前面所述。

3.数据中心的等级

数据中心等级存在明确的标准,但有多个版本。

工信部的标准。

数据中心分为超大型、大型、中小型。超大型指标是指标准机架数量大于等于10000个;大型指标是指标准机架大于等于3000个,但小于10000个;中小型指标是指标准机架小于3000个。

住建部的标准。

数据中心划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指系统运行中断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B级指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或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不属于A级或B级的为C级。

美国的标准。

按照可靠度分为4级。“基础级”,所有设备由一套线路系统连接。“具冗余设备级”,数据中心具有冗余设备,但是所有设备仍由一套线路系统连通。“可并行维护级”,拥有动态分布的多套线路系统来同时连通计算机设备。“容错级”,具有多重的、独立的、物理上相互分隔的冗余设备,都具有双电源。拥有动态分布的多套线路系统来同时连通计算机。

4.数据中心业务构成

数据中心的业务

建设数据中心,可抽象成基础设施、系统集成和业务应用等层,如下表所示。

基础设施层中,电气系统是重点之一。电气系统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接地系统、防雷系统及UPS建设等。

系统集成层中,网络通信及安全、服务器及存储为关键项之一。网络通信及安全包括综合布线、语音通信、图像通信、网络安全等。服务器建设分为基础服务系统服务器和应用服务系统服务器。前者有DNS服务器、网络管理服务器、防火墙服务器、安全服务器、系统性能监控服务器等。后者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业务应用服务器等。数据存储包括磁盘、光盘和磁带等,对应磁盘阵列、光盘库和磁带库。

业务应用层则变化不一,从逻辑上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等。

数据中心结构的变化

当前,数据中心的结构发生着显著变化,即向为人所熟知的IAAS、PAAS、SAAS方向发展(内涵在下节阐述)。此种变化的背后动因包括资源的共用、数据的激增和应用的牵引等。

此种趋势,简而言之就是数据中心的“云化”。前面所述的公共云数据中心、数据运营服务中心、公共数据平台等,称谓各异,性质类似。

此趋势下,原独立建设运营的数据中心各业务层向公共数据平台的IAAS、PAAS及SAAS演变,如下图所示。

(四)数据中心的关键技术

公共云数据中心的建设面临着诸多课题需要认真解答。例如数据为何需要汇聚,即从分散再到集中的具体而有说服力的缘由;集中必然牵扯原分立系统的利益,由此带来的阻力及技术路径如何解决;海量异构数据汇聚后涉及到如何存储、备份、分析、应用、开放及安全等现实问题。

智慧城市下建设公共云数据中心,涉及的技术牵扯面巨大,以下将针对其中几项做一概念性阐述。

1.云计算

公共数据中心在云计算的支撑下能提供新型和更广泛、灵活的信息服务。所谓的“云计算”是一种技术形态,也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从云计算的源头可以更容易理解。2006年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为应对后台系统峰值压力,配臵大量了强大的硬件设施。而在非峰值期间,这些硬件设施资源是富余的,因此亚马逊决定向社会出售以IT基础设施为载体的信息存储、计算资源。同年,谷歌提出“云计算”概念。

从美国颁布的标准理解更宏观和准确。美国国家技术与标准局提出云计算架构如下图所示。其公有、私有及混合的部署模式,基础设施、平台及软件云服务模式,按需服务、弹性、资源池及虚拟化等概念已在行业内广为流行。如果按照云计算模式去改造信息系统,将会引起深刻变化,整个系统都需要重构,行业服务方式会改变,产业链条会重新塑造。

部署模式服务模式基本特征共同特征

以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作为服务内容,是其独特的服务模式,即上节所述的IAAS 、PAAS 及SAAS 。

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计算的源头来自于此。通过把信息的存储、计算、管理等当作一种资源进行出售,服务器、网络、防火墙、负载均衡设备等是这些资源的承载物。通过虚拟化技术把硬件资源进行虚拟,构筑在远端的“云”中,供用户远程调用。此时用户省去了建设运营管理这些设施设备的任务,而根据带宽、耗时、存储空间等指标进行使用,改建为租。

虚拟化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虚拟化技术起源于对大型机的硬件分区。它将CPU 、内存、硬盘等物理资源进行了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远程部署管理,包括计算与存储资源的自由变更等,使得硬件设备数量大幅减少,效能大幅提高。从应用领域划分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平台虚拟化、桌面虚拟化等。

平台即服务。此处的平台是指基础设施云服务的一种扩展。在屏蔽硬件资源

的基础设施云平台基础上,对用户提供运行环境、数据库、消息、虚拟操作系统等,此时形成了集成的软件堆栈、应用程序执行引擎、资源分配器。解脱了开发者的繁琐负担,也方便了用户使用。目前这种平台服务有VMware的Cloud Foundry、Google App Engine、Windows Azure等。

软件即服务。软件云服务是一种新的应用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web 浏览器对各类应用进行使用、运营业务,而无需关注软硬件资源。软件云服务改变了信息系统架构和软件开发流程。多租户和可配臵是其最大特点,软件云服务模式针对多租户,改变了传统软件架构的单一性问题,通过web服务使用户成为租户;租户之间差异较大,因此需要灵活配臵。租户的需求多样、数据隔离及安全等需要专门解决。

概念上分为三层,现实中IAAS、PAAS和SAAS往往融于一体。实际工程中进行云化改造或全新建设时,需要根据基础设施、平台及软件的市场成熟程度从底层逐层分步推进。

2.大数据

无论是云计算、物联网,还是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建设的智慧城市,都将面临海量异构数据的挑战,由此引出“大数据”。在公共云数据中心建设中,海量异构数据汇聚后涉及到如何存储、备份、分析及安全等现实问题。

在解决海量异构数据的“大数据”技术体系中,Hadoop最有代表性。Hadoop 是一种针对密集数据的分布式处理平台。起源于谷歌公司,由脱离雅虎、脸谱等公司的工程师发起。基础是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分布式处理系统MapReduce。而MapReduce是一种并行计算模式,适合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分Map、Reduce两阶段,Map分解任务并行计算,以key和value形式提取数据特征,Reduce阶段进行结果归并。

围绕Hadoop形成了系列大数据平台及工具体系。梳理分析可以发现:

1.Cloudera、MapR和Hortonworks三家各具特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每

家周围都已聚集若干IT巨头。

2.大数据工具集初步分为平台类、数据库类、数据仓库类、数据处理类、查询类、统计挖掘类、日志处理类和其他类。

3.基于大数据工具构建行业解决框架,需要针对应用需求和数据特点比选不同公司产品、不同的技术模块进行搭建。

4.大数据还处在快速发展中,目前并不成熟。大数据的各个技术模块都有各自擅长解决的问题,但构建一个大数据解决框架,HDFS、MapReduce、Hbase 等是基础模块,如下图所示。

3.网络结构

在公共云数据中心中,新一代的网络结构将是研究热点。

目前数据中心的网络结构主要由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构成,整体上呈树状结构,此种结构将不适用面临海量数据、采用云计算方式的公共云数据中心。

新型数据中心网络拓扑方案因应中心数据流量的变化,主要包括两类:以交换机为核心的拓扑方案和以服务器为核心的拓扑方案。

4.能耗问题

伴随着数据中心的大规模建设并变成永久性基础设施,能耗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大型数据中心的选址首要因素之一是当地气候、水资源等先天条件。业

界在研究监测能耗问题同时,也在提出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问题。

PUE值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PUE = 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IT 设备能耗,PUE基准是2,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相关标准规范中对PUE 值有约束。

(五)公共云数据中心的框架

本篇以数据中心为主题,从智慧城市入手,分析了最新政策、典型公司、国外思路及公共云中心方向等,并就数据中心的演变、形态、业务构成,涉及的技术项等进行了阐述。

最后,结合以往积累和本篇分析,初步勾勒公共云数据中心的逻辑框架,如下图所示。

逻辑框架参照云计算结构,底层基础架构上由新型网络提供网络通信支撑,设施设备部分涵盖部分或全部硬件资源,重点进行虚拟化和并行集群建设。虚拟化实现基础资源的云化,并行集群是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应用平台层提供开发和应用的环境。SAAS对应的应用层“智慧中枢”暂时留白,因为顶层的构思规划牵动着商业模式,也与具体的机构业务相关。

最后,再从数据中心回到篇首的智慧城市。综合看,智慧城市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各方都在探索中。但存在几条路径可以发力:

1.公共云数据中心尝试作为起始阶段的切入口,但并不为了数据中心而数据中心,而是放在顶层框架中,相互促进启发。

2.研究典型国外案例,如新加坡、纽约及欧洲的案例。跟踪政府、典型公司标杆人物及标杆企业的最新思想和实践,吸收借鉴。

3.从信息本质的角度进行思考,谈智能的时候,实践的往往是信息化,谈智慧的时候,可能仅仅是智能化。但信息化的累积构成了智能,而智能的累积也就可以构成智慧。在智能层次关注“交流与互动”。

4.避开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选择行业的顶层设计,如区域交通蓝图,仔细梳理现实中各信息链条作为前提。

交通需要智慧,城市也需要智慧,那就该放开思想的束缚,打破条条框框,放胆地想,融入众人的创意。电子商务塑造了阿里的辉煌,电子政务带动了央企的庞大产业。在这融汇官民、既有规制又有自由、包罗万象的“智慧城市”空间里也必定能再造一番新气象!

(六)下一步工作

缩小范围,继续深入,初步具体化。

希望在领导层率领下,找准目标,协作团结,愉快而又专心地做好分内之事。

智慧城市研究之二——数据中心专题

智慧城市研究之二——数据中心专题 电科智能研究院 2014年11月 (一)说明 继《“智慧城市”的剖析——概念、政策及演进》之后,专题研究数据中心。 选择数据中心,而非原先设定的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形态,源自市场的需求和管理者的思考。数据中心能把抽象的智慧城市具体化,是智慧政务、智能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医疗等的枢纽所在,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落地所在。 在前一篇中,关键厘清了信息化与智慧城市的历史衔接,提出了“金字工程”后的“智慧工程”的观察与分析。本篇拟解决的主题分为“一面一点”,“面”上宏观观察智慧城市进展、解析数据中心形态,“点”上挖掘中心技术关键项。前者不求全面但求准确,后者则在阐述深度上拿捏分寸。 此为专题研究,而非技术方案。章节安排如下:

(二)智慧城市的进展 从最新政策、典型公司、国外思路、数据中心四个角度展开。 1.最新政策 2014年8月29日,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部、住建部等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迄今为止最明确、最具体的指导意见。在上篇分析中提出的金字工程与智慧工程的衔接问题得到政策面的破解,初步构筑了金字工程与智慧工程的桥梁,为信息化1.0向2.0的跨越提供了初步支撑。 一定程度上,这是地方争抢效应的结果。在整合了各行业主管部门力量后,预计高层还会陆续出台更具体的规范政策。原住建部等单独的行业试点示范预计将会被整合。地方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路径会得到一定的引导。 目前,智慧城市的责任主体还是地方政府,具体牵头是各地信息化主管部门,高层则以部际协调机构进行宏观指导并控制补贴资金,部分业内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并先期开拓市场。 虽然地方政府是建设主体,但不具备全部资源。只有在擅长各业务条块的公司协助下,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中,方能逐步走向成熟! 2.典型公司 当前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公司众多,原各信息化从业公司全可归属其中。值得跟踪关注的领先公司包括:中兴通信、易华录、中国电信、中国电科、阿里巴巴、华为等等。具体介绍及分析此处不详细展开。 反观自身,主攻方向选择了“大交通”。这或许想通过“行业属性”增强竞争力。行业属性当然重要,没有行业积累,谈不上其他。但信息才是当前行业建设的牛鼻子,交通应站在“信息”之上。或许是考虑云化的冲击下,信息系统集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案例分析复习过程

案例分析—智慧南京中心 案例背景: 南京市市长在指导智慧南京中心项目,并期望通过该项目实现: ?整合来自14个市部门的运营数据,并揭示这些数据对智慧城市运作的价值; ?使用一些典型的城市管理方案,展示智慧南京市中心第一期的能力; ?展示信息化发展的成就。 客户痛点: ?传统的运营中心难以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并缺乏与14个市有关部门的沟通渠道; ?运营中心需要应急响应能力; ?运营中心需要帮助解决交通管理和城市内涝。 解决方案: 智慧南京中心建设依托南京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创新管理实践,优化城市的服务和运作,以高标准建设,打造未来智慧南京的窗口。智慧南京中心当前主要建设需求如下: ?展示:提供一个信息化成果的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 ?城市监测、运行及服务: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提供决策支持、协同和智慧服务。 ?智慧平台:开发全国一流、高度集成的软件平台,使之成为智慧南京中心运行的基础架构。 以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资源共享为基础,构建智慧南京中心展示、运行、服务的雏形,实 现城市运行情况的可视化综合互动展现,同时以改善和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满足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管理对信息快速集成的需求为突破点,探索城市运行智慧型应用建设思路。逐步实现: ?城市运行监控:构建城市运行管理的雏形。城市资源监控: 将一期涉及各部门和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叠加到统一城市地理信息平台(GIS),做到基于城市资源信息的汇聚展示,同时为构建未来应用和服务打下基础。智能报表:选取部分和城市运营相关的各部门数据做智能报表展现,为下一步城市运行指标的构建建立基础。

?城市运行服务:构建智慧南京中心服务的示例应用进行价值呈现分析及决策支持类应用: 构建一个分析及决策支持类应用,体现智慧南京中心对数据利用的能力。事件协同应用:构建一个城市事件的协同应用,体现智慧南京中心为城市部门间的协同的支持能力。智慧服务类应用:一期选取交通为抓手,构建交通领域智慧型应用,体现智慧南京中心为各部门服务 的能力。 ?平台构建:搭建智慧南京中心运行管理平台,提供数据汇聚和处理能力,同时简化未来新应用构建。 ?标准建立:根据平台建设和后续运行维护的需要,制定相关的各类业务、技术和管理规范及制度。 案例分析—北京市安监局物联网示范工程 案例背景: 根据实现“平安北京”的工作目标要求,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完成了共432项信息安全生产的总体框架工程,可以概括为:4级网络,联通市、区县、乡镇和企业的4级街道网络;3级平台,市、区县、乡镇的3级工作平台;2套保障体系,以及2套保障体系的法规标准、安全运行和维护。在安全生 产的监督和管理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信息使用工作模式的总体规划、统一标准和公共构造、 分类。 客户痛点: ?传统的运营中心难以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同时,缺乏对紧急情况的响应能力; ?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运营中心,对北京18 个区进行安全监督。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接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点监管对象,如:煤矿、金属非金属 矿山、危险化学品、工业企业等主要风险点的各类状态感知设备数据,建设市、区两级预警管理平台; ?采用IBM Intelligent Operation Center和SPSS软件建设数据中心、业务支撑应用,完善IT 基础架构和应急指挥设施,实现各类监测预警数据综合展现、各类报警事件分类分级调度处置、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辅助决策和安全生产形势趋势分析等功能。 案例分析—智慧的舟山港航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建设

云计算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建设 导读: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一、前言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支持异构设施和资源流转的服务供给模型,它提供给客户可自治的服务。云计算支持异构的基础资源和异构的多任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按量计费,达到按需索取的目标,最终促进资源规模化,促使分工专业化,有利于降低单位资源成本,促进网络业务创新。 智慧城市是以多应用、多行业、复杂系统组成的综合体。多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共享、交互的需求。各个不同的应用系统需要共同抽取数据综合计算和呈现综合结果。如此众多繁复的系统需要多个强大的信息处理中心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 要从根本上支撑庞大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架构,建设智慧城市云计算数据中心。在满足上述需求的同时,云计算数据中心具备传统数据中心、单应用系统建设无法比拟的优势:随需应变的动态伸缩能力(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动态添加应用系统)以及极高的性能投资比(相对传统的数据中心,硬件投资至少下降30%以上)。

二、云计算应用于智慧城市的优势 (一)平台层的统一和高效能 通过架构即服务(Iaas)的构建模式,将传统数据中心不同架构、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服务器进行整合,通过云操作系统的调度,向应用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运行支撑平台。 同时,借助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化基础架构,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切割、资源调配和资源整合,按照应用需求来合理分配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实现效能最优化。 (二)大规模基础软硬件管理 基础软硬件管理,主要负责大规模基础软件、硬件资源的监控和管理,为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的资源调度等高级应用提供决策信息,是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基础。基础软件资源,包括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硬件资源,则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三大主要设备:计算(服务器)、存储(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基础软硬件管理中心,可以对基础软件、硬件资源进行资产管理;可以实现基础硬件的状态监控和性能监控;能够对异常情况触发报警,提醒用户及时维护问题设备;能够对基础软硬件资源进行长期的统计分析,为高层次的资源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三)业务/资源调度管理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突出特点是具备大量的基础软硬件资源,实现

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2年第11卷第11期 智慧城市是一个总规划和总结构。很多的智慧城市理念和方案,如宁波智慧城市、上海智慧城市、深圳智慧城市,都有欠缺的地方,并不完整。它们或是以电信运营商层面实现,或是以物联网层面实现,或是以智能社区层面实现。本人认为智慧城市应该是三个智慧点加一个信息平台,再加一个数据中心。物联网的实现主要是针对行业;智慧社区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城市整体的住宅方面;智能楼宇主要体现智能建筑。这三个信息点之间的互通依赖于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在整个智慧城市中,起到一个智慧岛的作用,它对信息进行存储、云计算,是一个运维中心。数据中心具有托管业务的特性,是一个智慧点,作为一个信息平台为整个智慧城市提供一些长期的服务,它带有运维的特点,要长期运行,是运营部分的一个内容。 智慧城市的目的是实现以人为本,它主要在城市管理、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改善、生活质量保障和城市人口控制方面起积极的作用。它是互联网、物联网和通信网之间信息的浓缩,它通过智能化对城市的整个健康运行进行掌控,而且能够做到优化和改进,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使城市能够实现节约运转。 智慧城市的建设要从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是信息平台的搭建,包含网络融合、业务融合,以及数据中心建设;第二是智能化的应用,主要体现于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群。从建筑行业看主要是满足十大类建筑物的需要;第三是物联网,物联网的运行集中体现于各行业,如在交通、医疗、环境、安防、物流等领域。这三个平台的搭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智慧的数据中心,主要是对整个智慧城市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处理、交换,提供一种服务。另外,要保证信息的安全,使它能够正常地运行。 从目前数据中心建设特点来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一个城市的管理,也不仅仅局限对一个行业、一个服务商的服务,而是正向进行异地广域管理发展。因此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实现数据中心的地域管理和地域运行。 目前对智慧城市比较有利的是国家正在实施“光进铜退”方针,使得城市每一个用户、每一个智能建筑、每一个信息之间的传送能够取得更高的带宽,为实现智慧城市信息的互通,创造一个基础条件。所以,光纤到楼、光纤到户、光纤到办公桌的举措或在2012年年底或2013年实现,这相当于为智慧城市建立了一条高速公路。 数据中心的提供者,电信运营商占比最高;还有一些专业服务商及租用托管业务的运营商。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所建立的数据中心,实际上是自用的。现在的数据中心,主要以托管业务为主。因此,建设一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安全运行的数据中心,需要有长远的规划。 第一,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数据中心规划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首先要考虑实际的业务需求,包括对带宽的需求,对流量、业务、应用的预测。其次,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数据中心的供电能耗是非常大的。建什么样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性质、服务对象,对数据中心的能耗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对每一个数据中心从长远的绩效考虑,对它的电量和热量进行正确评估。再次,在数据中心的设备配置上,应该作到更加优化,使选用的设备、产品、应用技术既能满足现在的需要,又要有发展空间。另外,为了降低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要对数 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 张宜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北京 100835)摘 要:智慧城市需要三个智慧点(物联网、智慧社区、智能楼宇)加一个信息平台,再加一个数据中心来实现。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首先要充分体现整体的规划,要考虑它的分布实施原则,还要考虑它的异地集成。第二要结合产品的应用技术,提出优化的方案。第三,必须考虑端至端的信息互通。第四,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第五,最大化的统一集成管理,与实施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控制。 关键词: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12)11-0026-02 智慧城市 Wisdom City – 26 –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方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方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游戏赚钱 名称: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解决方案 提供商:烽火科技 类别:无线 推荐指数:????? 对城市进行有效管理,对市民提供良好服务始终是城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有效的城市运营更成为大多数城市管理者们致力实现的目标。 传统城市管理仍存弊端 传统的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强化,普遍依赖体制、人力堆砌、条线式部门作业等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城市整体的管理和市民的工作生活中也出现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城市运营面临着新局面。 近年来,城市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城市管理、企业经营与市民服务都带来极大便利,但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 缺乏在城市层面直接感受全城的运营主场。管理者缺少稳定的监控指挥中心把握全城信息,对涉及民生的城市领域进行监控和管理。这种缺乏表现在一个场所的缺失,实质上是需要一个机构一套班子乃至一揽子机制来提升和强化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力度。 缺乏对城市运营快速有效的管控。包括:缺乏统一、联动的信息化平台,能够直接获取各领域、各部门的实时数据;缺乏集中、共享的数据资源,造成条块化分割严重的局面,形成人为壁垒,切断本应顺畅的业务流,降低部门运作效率的同

时,严重降低服务质量;缺乏智能化的城市运行状态分析与预测,无法支撑精准的指挥与决策;缺乏便捷快速的跨部门协作,不能主动快速地应对突发事件,增加运营成本;缺乏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服务提供与互动展示,公众无法实时了解城市运转情况,无法了解城市管理者在城市发展与规划上的雄心与蓝图。 烽火提出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针对这些问题,烽火科技集团旗下的烽火众智提出了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理念,即建设城市智慧运营的主场,通过统一的城市运营平台,实时感知城市状况,利用基础的大数据平台,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数据资源与决策依据,提高城市管理与面向市民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烽火科技的智慧城市运营中心为现代城市的智慧运营带来实际效能。 使城市管理者拥有在城市层面统一管理与直接运营的主场,实时把握城市状态。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与通信服务,将城市的微观信息汇总为城市层面的宏观信息,同时准确直接地将指令传达到城市一线。 使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指挥更加精准、高效。运营中心的大数据应用提升趋势预测水平和能力,通过直观地显示三维现场和环境信息与预测模拟,为应急指挥预案的制定提供直观精准的情报,使应急防控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移。运营中心的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服务能为各单位部门提供决策辅助的数据支撑,挖掘运营状态的背后关联。 使管理部门统一协作,城市管理者能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减少管理盲区,加速城市管理与服务部门间的信息流动,降低城市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使城市状态能面向公众透明展示,形成信息互动。运营中心信息在大屏、桌面和移动端等多途径发布,不仅让管理者能第一时间更新城市运营的重要信息,更让每个市民在生活中能感受到城市脉搏、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2014-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

第39卷第6期2014年6月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Vol.39No.6 June  2014收稿日期:2014-01- 25项目来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731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72174) ;数字海洋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LDO201307);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项目(2012YQ160185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H42F03);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项目(NCET-12- 0426)。第一作者:李德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从事以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 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推进数字城市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与智慧中国的研究及相关建设。E-mail:drli@w hu.edu.cn通讯作者:姚远,博士生。E-mail:whyaoy uan@163.comDOI:10.13203/j.whugis20140135文章编号:1671-8860(2014)06-0631- 10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 李德仁1,2 姚 远1 邵振峰2 1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2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 摘 要:探讨了智慧城市的概念,总结了其发展历程,剖析了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动力和目标,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支撑技术,并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基础架构,即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合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以实现对现实城市中人和物的自动控制和智能服务。针对无所不在的传感器网对智慧城市的大数据进行了分析,面对智慧城市中大数据将带来的诸多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应对大数据的策略和思路,重点论述了云计算与数据挖掘,并给出了云平台的基础框架,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的建议,最后展望了智慧城市未来美好的前景。 关键词:智慧城市;大数据;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服务中图法分类号:P208 文献标志码:A 1 智慧城市的概念 1.1 智慧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数字城市存在于网络空间(cyber space)中,虚拟的数字城市与现实的物理城市相互映射,是现实生活的物理城市在网络世界中的一个数字再 现[ 1] 。智慧城市则是建立在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上, 通过无所不在的传感网将它与现实城市关联起来, 将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决策交由云计算平台处理,并按照分析决策结果对各种设施 进行自动化的控制[2] 。在智慧城市阶段,数字城 市与物理城市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虚实一体化的空间(cyber physical space)。在这个空间内,将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人类生存繁衍、经济发展、 社会交往等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从而建立一个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用易于理解的简单公式表达,可以这样认为: 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 1.2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按照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程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信息化城市阶段、数字城市阶段和智慧城市阶段。其中可以代表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如下: 1)1993年9月, 美国启动“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5年,中国推动全国信息化的“八金”工程,标志着城市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 2)1998年, 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 概念[3] ,“数字化舒适社区建设”标志着城市信息化开始步入数字城市建设新阶段。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初步建成数字城市基础框架,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天地图”成了数字中国和数字城市的载体, 已有数亿网民使用。3)2006年,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式推出形成对城市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与整合应用;2008年,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IBM)提出智慧城市的新理念;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1、项目概述 概述 2016年10月,市委、XX公司、XX公司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就常州城市数字城市、数字城区的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整体规划和建设常州城市数字城市的总体构思,明确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技术支撑工作依托常州公司数据中心的工作思路。 2016年x月x日正式成立常州城市市数字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提出“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技术路线、统一技术支持”的五统一建设指导原则,数字常州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x月,由数字城市办公室牵头,会同常州城市市政府、常州公司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开展数字城市总体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 2016年是常州城市数字城市的基础建设年,本年度开展的基础建设项目以及应用类项目将于近期陆续投产应用。为了不影响系统的使用,及时创建好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运行环境,《城市数据中心软硬件建设一期工程》需要尽快进行。本着严格遵守总体规划、总体设计以及“五统一”原则的要求,按照即将投产项

目的实际需要,特编写本技术方案。

第1章应用现状及需求分析 1.1网络应用现状 在常州城市的现有网络中,已经存在众多的应用系统,其中已经建成的包括数据中心协同办公系统、金税系统、金财系统、教育城域网系统、医疗卫生系统、金土系统以及各区政府各自构建的系统等等。各个应用系统都是独立建立自己数据体系,使用独立的交换设备、独立的主机系统以及独立的存储设备。各部门自建数据库,自建机房,在造成资料浪费以及维护成本提高的同时,因缺乏专业设计和专业人员的维护,应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各个应用系统过于独立导致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无法展开。在实际应用中,人口、企业法人等基础类应用系统数据往往要与应用系统产生前台或者后台的数据交互,而现在各个应用系统受到独立数据中心出口的限制,无法进行高速交换。 ◇各个系统独立建设,独立规划,在建设时考虑的出发点也有所不同。所以各个项目系统的构架、安全等特性也有所不同。这也对整个数字城市网络的统

智慧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办法

智慧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办法 1.1风险识别和分析 本项目是系统化工程,具有复杂性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时效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该项目具备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应正确识别并加以认真的分析。 1.1.1信息安全类风险 信息化风险首先是信息安全类风险。安全风险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威胁:恶意或误操作引起的信息泄漏或毁坏重要信息,以欺诈手段使用重要信息或者令合法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相关的信息。 外部威胁:主要承受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 数据存储风险:该项目有较大的数据存储需求,并且其中的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数据的安全存储将影响到项目建设的安全性。 1.1.2政策类风险 政策风险是项目建设自身无法避免的,关于大数据产业及建设实施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无法及时跟进

大数据产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和实施,在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到相关因素,尽可能减少因为政策因素而产生的影响。 1.1.3资金类风险 开发一个新系统所花的成本可能并不大,但要收集原系统的原始数据,所花的成本可能要高于系统本身的开发费用。在项目建设期间,有可能出现资金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这也是规划和资金风险的一个部分,要提前进行风险识别和给予风险分析,为规避此类风险做出相应的对策。 1.1.4技术类风险 信息技术风险,主要是IT行业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风险。IT行业技术日新月异,原来采用的先进设备三五年以后可能就不能满足新的应用要求,甚至不符合行业新的标准了,原生产厂商也不再继续生产,备品备件很难寻找,甚至原来的生产厂商也已不复存在。原来采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软件已成为过时产品,失去了普遍性,无法与新的技术形成无缝链接等等。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在某种程度上很难预测,规避风险很难,无论是哪一个政府部门和企业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智慧城市雪亮工程数据中心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4) 1.1建设背景 (4) 1.2建设目标 (4) 1.3设计依据 (5) 1.4设计原则 (7) 1.5需求分析 (8) 第二章总体架构设计 (19) 2.1设计思路 (19) 2.2雪亮工程架构 (21) 2.3系统逻辑架构 (22) 第三章数据中心 (26) 3.1.数据中心概况 (26) 3.2.建设规范和依据 (26) 3.3.建设原则 (27) 3.4.机房总体标准 (28) 3.5.用电容量分析 (29) 3.6.动力配电系统 (30) 3.7.供电线路及控制 (191) 3.8.UPS 系统 (192) 3.9.防雷及防浪涌保护系统 (196) 3.10.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197)

3.11.服务器机柜规划设计 (198) 3.12.数据中心平面布置示意图 (199) 第四章数据存储系统设计 (121) 4.1.存储需求分析 (121) 第五章网络安全边界系统设计 (130) 5.1.整体网络建设方案 (130) 第六章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36) 6.1.全网拓扑管理功能 (136) 6.2.视频质量诊断功能 (136) 6.3.录像诊断功能 (137) 6.4.卡口系统运维 (137) 6.5.维修报表 (137) 第七章系统安全设计 (300) 7.1.安全设计思路 (300) 7.2.安全域规划设计 (300) 7.3.网络安全防护设计 (302) 7.4.网络安全管理 (303) 7.5.系统数据安全 (306) 7.6.故障抢修机制 (307)

第一章系统概述 1.1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 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4﹞69 号),国家发改委、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 九部委《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方案》(2015-2020 年)、《关 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发改高技 ﹝2015﹞996 号)等工作要求,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全面应用”。 2016 年6 月27 日,全国综治和平安建设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强调:统一思想认识,群防群治,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共享机制;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管理;整合资源,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向基层延伸,实现重点部位、主要道口、人员密集区域、要害部位、重要场所、案件高发区域、治安复杂场所全覆盖。建成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的“雪亮 工程”。 “雪亮工程”是以市(县)、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 系统、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 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 防控体系,在强化治安防控、打击暴恐犯罪、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争创新成效。 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系统的建成,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 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进网 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的需要,以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群体的服务管理,将特殊人群信息全部录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信 息系统,做到各类特殊人群“底数清、去向明、不漏管、不失控、服务好”。 1.2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在中央 政法委和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我市“雪亮工程”建设可行性方案的总体框架下,依托 视频监控共享系统,整合视频监控系统资源,依法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提供视频图 像信息资源服务,服务公共安全实战需求。到 2020 年,视频监控系统科学覆盖中心 城区、城乡社区、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及治安复杂区域的公共 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覆盖率和联网率达到 100%,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 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议书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 项目建议书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云数据中心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智慧城市实现资源整合,城市管理涉及城建、交通、医疗、环保、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建立多方协调、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相对困难,智慧城市通过建立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促进官民互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政务公开,使碎片化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既让政府部门及时摸清群众的需求,又让拉百姓实时了解有关政策,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所以,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智慧城市成败的核心。 DD州为了提高政府办事效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创新发展,决定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云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核心先行。 一、建设DD州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 (一)建设依据 1.《关于数据中心规划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2013]13 号),2013年1月

2.《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工信部联节[2015]82 号),2015年3月 3.《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4.《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 32号)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6.《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工信信函 ﹝2013﹞2号) 8.《智慧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规划指南(试行)》(住建部 ﹝2013﹞) 9.《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1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 11.《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二)建设思路 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规划智慧DD云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研究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9, 9(7), 1273-1279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111574149.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11574149.html,/10.12677/csa.2019.97143 The Research of Data Center Construction for Smart City Junsheng Su 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 Beijing Received: Jun. 30th, 2019; accepted: Jul. 10th, 2019; published: Jul. 17th, 2019 Abstract Basic support is provided for system operation and analysis by Data Center, which is used a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of Smart City. Data Center is related to network, system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ecurity, data base, data mining, etc. The quality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integration is influenced directly by construction effect of Data Center.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of Data Center are researched, and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request of Data Center, a certain architecture of Smart City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ontent of data center is discussed, and the ap-proach of construction idea is research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center for Smart City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mportant suggestions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later construction of data center of smart city. Keywords Smart City, Data Center, Data Integration, Data Warehouse “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研究 苏均生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6月30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0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7日 摘要 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数据中心为系统运行、决策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涉及到网络、系统集成、信息安全、数据库、数据挖掘、标准规范等信息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建设效果将直接关系着

第四部分智慧城市发展首要是建设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

智慧城市发展首要是建设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 Bi IlliO'O'B r >1 n li “ 门 、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下面这张图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是今年初央视展示的百度春 节迁徙图。 大数据是 什么?几张图告诉你,玩大数据离不开用技术手段进行存储和分析, 否则,更本 谈不上应用。 封面那张图说明,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顺着一张张图, 穿越本期主题:智慧城市运行体征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建设将如同巅峰上的明珠, 须集合全行业的力量才能 摘取。 Hiinidred?!. of NilH 门兀or;耳 K ftp I L ITe ii u o ' T'i&ui * -■ h 斤氐咛 vbces A Cloud -I IN

UfeUfl _ -g iiw7-tf ? IW 0皿 ?'畐訓HOISU ON =151刖臺叫耐磴眩[1二鬲恬 娜OlODH 蹩in? U A. ffUMH d" JMW I ?屮! JOI J -.各Ml 涯JpB 手-逼斷餉 gg r DU! ip 3 HBWSs ■&諏 口 - 9AVMWBW ?M? - wv ■ 八玄? ; ??? : ? ? no* ■ ■ ■ rs ? MW ■ r ? — w? ■ “I - WJ ■ -KK -- MB 廖U ?「- -? q 「? *?? ? ? ■ ?nt? — E ■ ? 3 . ? - ? * ^9 i ? * ? nb? 一 IM ■ -? ? ? ? ? ■ A A " — m ■ A ■…. -% 7 ? ? ?? ■ -/ - ? ? ?■??,?? ? ■* ? ?'?? ?」 0 3????? ? m ? —H??a? ■ - ? ? ? np "丸-+ra 個Jll?阳“页2

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 建设方案 I

目录 1总体规划方案 (1) 1.1指导思想 (1) 1.2发展原则 (1) 1.3建设目标 (2) 1.4建设内容 (5) 1.4.1概念设计 (5) 1.4.2总体架构 (6) 1.4.3网络架构 (7) 1.4.4数据架构 (8) 2智慧运营指挥中心详细技术方案 (12) 2.1智慧运营指挥中心技术方案 (12) 2.1.1方案背景 (12) 2.1.2发展现状 (12) 2.1.3建设目标 (13) 2.1.4总体架构 (15) 2.1.5建设内容 (18) I

II

1总体规划方案 1.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等政策部署,紧抓创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契机,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释放数据红利为核心,以信息惠民为宗旨,以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善政法治为保障,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为我市创建成为智能泛在的“互联网+城市”中部标杆、高效幸福的信息惠民重点示范、健康繁荣的新兴产业特色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1.2发展原则 整合共享,数据兴市。充分重视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推进现有数据资源的深度整合与应用,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目标,突破部门界限和体制障碍,加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数据共享,逐步有序推动数据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激发数据创新活力,提升数据创新能力,充分释放数据红利。 产城融合,信息强市。促进大数据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智慧城市建设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协同发展,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契合。积极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效,充分发挥信息流对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驱动作用,以现代信息技术驱动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1

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云数据中心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 智慧城市实现资源整合,城市管理涉及城建、交通、医疗、环保、文化、教育、产业发展、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下,建立多方协调、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相对困难,智慧城市通过建立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公共管理模式,促进官民互动、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政务公开,使碎片化的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有效整合,既让政府部门及时摸清群众的需求,又让拉百姓实时了解有关政策,有助于提升政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所以,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智慧城市成败的核心。 DD州为了提高政府办事效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创新发展,决定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云数据中心和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核心先行。 一、建设DD州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 (一)建设依据 1.《关于数据中心规划布局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2013]13 号),2013年1月 2.《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方案》,(工信部联节[2015]82 号),2015年3月 3.《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4.《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 32号) 5.《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6.《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 7.《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工信信函 ﹝2013﹞2号) 8.《智慧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规划指南(试行)》(住建部 ﹝2013﹞) 9.《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1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 11.《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二)建设思路 云数据中心的建设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为着力点,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市场主体合理选址、长远规划、按需设计、按标建设,逐渐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数据中心新格局。 规划智慧DD云数据中心的设计、建设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理念和技术,以“统筹规划、资源集约、服务高效”为原则,坚持云数据中心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的设计思路,实现云数据中心的设计标准化、建设集约化、

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技术方案

第一章、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中办发〔2006〕18号)等文件,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思路为指导,建设智慧城市云数据中心,实现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为智慧城市和全市(县、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机房空间、网络资源、存储灾备、安全保障和运维服务,实现信息基础资源互通共享,从底层来联系整个政府机构内外的异构系统、应用、数据库资源等,打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孤岛”,满足社会服务与管理,共享基础数据库、协同办公、行政审批与处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应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之间无缝的共享和交换数据的需要,实现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1.1、建设统一云数据中心 作为电子政务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等,并对基础资源进行池化,使各部门各单位的用户可以灵活的共享和按需分配。 1.2、建设电子政务外网应用的云计算PAAS平台 作为全市(县、区)电子政务统一的基础资源平台,不仅需要提供IAAS层的基础设施,还能够对上层基于SOA架构的电子政务类应用进行一定的能力支撑,包括基本的数据库、中间件等通用的基础软件资源和电子政务类公共组件类的软件资源。各部门各单位不仅可以共享PAAS层资源,而且可以在PAAS平台的基础上,简单、快速的开发不同功能类的电子政务类应用。

1.3、建立统一高效的运维管理平台 建立基础资源平台的统一运维管理体系,对机房基础设施、IT设备、虚拟机、数据库以及上层应用软件等资源进行统一的检测、动态调度和自动化控制管理,简化运维管理的流程和人工操作,提高基础管理平台的运维效率,降低云数据中心运行成本。 1.4、建立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统一安全规划,参照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建立统一的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统一安全策略、统一标准规范,保障政务外网云数据中心和政务业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新型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 建 设 方 案

目录 1指挥中心控制室建设 (3) 2指挥中心控制室建设内容 (3) 3大屏幕显示系统 (4) 3.1概述 (4) 3.2大屏幕显示系统的组成 (4) 3.3系统功能 (5) 3.4大屏幕显示系统运行条件 (6) 4指挥中心机房装修改造 (7) 4.1概述 (7) 4.2装修改造原则 (7) 4.3建设内容 (7) 4.4装修改造要求 (8) 4.4.1防火要求 (8) 4.4.2防潮、防锈、隔声处理 (8) 4.4.3地板 (8) 4.4.4吊顶 (9) 5指挥中心的综合布线 (9) 6大屏幕显示系统对场地及环境准备要求 (11) 6.1装修建议 (11) 6.2对投影环境的要求 (12) 6.3对投影室的要求 (12) 6.4对空调的要求 (12)

1指挥中心控制室建设 交通指挥控制中心是道路交通控制系统的最高决策指挥部门,具有最全面的职能,要显示的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很最多,显示功能也要求很高,指挥中心也是各级首长经常亲临指挥的场所。因此,交通指挥控制中心的中心控制大厅要配备先进的大屏幕显示系统以实现交通控制中心的显示功能。 2指挥中心控制室建设内容 ?大屏幕显示系统 大屏幕显示系统通过图像处理器,可实现各种图形、图像的任意选择、输出和放大,并可任意位置移动和任意组合,每一屏面可单独显示,也可用相邻的几个屏面共同显示一个图像,图像大小可任意缩放,既可显示全局,也可局部特写,十分灵活。大屏幕投影显示器不仅显示稳定、无抖动,而且图像拼接平整美观、无错位,不仅色彩鲜艳、明亮清晰,而且能够混合计算机图形和视频图像,完全满足指挥中心的功能要求。 另外,应该在大屏幕投影显示屏左右两侧配置电视墙,用于固定或循环显示重要电视监视点传回的视频图像。在大屏幕投影显示屏和电视墙上方设置一块横条结构的点阵式LED可变信息显示屏用于显示各种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 ?操作台 指挥中心操作台,指挥调度工作台。 ?指挥中心装修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