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农村利益分化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困境及其对策

当前中国农村利益分化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困境及其对策
当前中国农村利益分化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困境及其对策

当前中国农村利益分化背景下的村庄治理困境及其对策摘要: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利益分化日益明显。农村利益分化是农村社会成熟和进步的标志,但是,农村利益过速分化、过度分化以及持续分化不可避免地会加大村庄治理难度,使村庄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鉴此,必须加大社会改革力度,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抑制农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不断完善和创新村庄治理模式,以实现农村社会的科学治理与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村;利益分化;村庄治理

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正处于急速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分化、博弈与失衡现象。由于农村社会缺乏稳定、公平、有效的制度约束与制衡,农村社会的利益整合与利益协调滞后于利益分化,利益分化必然是不规范的、利益博弈必然是不对称的、资源占有必然是不均衡的。这样一种利益分化的失衡对转型期公共权力的村庄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迫使公共权力必须反思发展路径,提升自身治理能力。

一、农村利益分化背景下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的困境

(一)农村利益过速分化突破了政治制度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可承受限度

农村利益过速分化造成了各利益主体政治参与愿望迅速增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制度不发达的现实的矛盾。美国学者塞缪

尔·亨廷顿用政治稳定=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这一公式说明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水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公式表明,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否取决于其政治制度化水平和民众参与水平之间的比例,比例适度则政治稳定,否则政治不稳定。目前,一方面,随着农村利益的迅速分化,不同利益群体逐渐形成,利益群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各利益主体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明显增强,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愿望日趋强烈。另一方面,中国农村政治制度化水平尚不高,相对于转型期多元化利益主体基于自身利益需求而表现的强烈政治参与期望,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还过于狭窄。农民只能通过村民自治等极少数形式进行政治参与,政治参与理想和现实满足程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必然引起各利益群体不同程度的失落感和挫折感,如果这种挫折感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和良好地调整,就会导致利益主体的心态发生变异,危及政治稳定,导致治理失败。正如亨廷顿所指出的:政治动乱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社会飞速变革,以及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涌入政治领域,而同时政治制度却发展缓慢的结果。”“社会动员和政治参与扩张的速度偏高,政治组织化和制度化的速度偏低,其结果只能是政治不稳定和无秩序。” [1]

(二)农村利益过度分化危及社会稳定,加大了村庄治理难度

农村利益过度分化是指农民的利益分化程度过高与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要求之间表现出的结构失衡状态,利益结构的失调程度严

重超过了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农村绿皮书》表明,2011年农村居民内部差距有所扩大。2011年农村居民农村纯收入基尼系数为0.3897,比2010年略微扩大,按照收入五等分,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比高收入低12.5个百分点,收入比值从2010年的1∶7.5扩大到1∶8.4[2]。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与社会稳定之间具有相当高的相关度。美国学者亨廷顿就曾经考察了30个国家收入不平等与政治动乱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在18个国家中,税前收入不平等与死于政治冲突的人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4;在另外12个国家中,税后收入不平等与政治冲突之间的相关系数则高达0.36[1]。在当前农村社会系统中,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直接导致了农村利益的过度分化,进而不可避免地诱发利益冲突。因为,在复杂的社会中,财富的分配显然是利益冲突的最重要根源。在农村利益分化中,各利益群体之间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日益明显,并逐步形成各自相应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社会心态,社会阶层界线逐步明朗化,各阶层之间将出现隔阂、摩擦甚至对立,以利益为核心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而村庄治理中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调控机制,阶层间相互沟通、对话的有效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机制还不成熟,阶层间的裂痕不断加剧,致使农村治理面临严峻风险。(三)农村利益持续分化对农村治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农村利益持续分化进而利益矛盾的日益凸显使农村治理模式面临

长期考验和创新压力。一是农民对治理模式创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农村利益分化会导致村民自主意识增强,民主觉悟不断提高,传统的国家权力强制性植入农村的、事无巨细控制私人生活的“全能主义”治理模式受到抵制。各利益群体对国家制度的选择更加积极和挑剔,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将受到冲击,要求有更完善的农村治理制度设计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二是村庄传统治理模式日渐衰落。传统的乡绅治理、宗族治理模式是以家庭、家族、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民俗民风为基础的,农村利益的持续分化致使农村社会异质性持续增强,传统治理模式逐渐丧失了基础,即使有些传统治理模式复苏,其治理效果也是不断弱化,有些传统治理方式因为与现行法律制度和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相抵触,客观上起了破坏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作用。三是现存的国家政权治理模式也由于农村利益持续分化而面临挑战。国家对地方社会控制不断减弱,在使村庄自由发展的同时,各种无序、失序现象大量出现。由于国家能力的限制、治理体系存在“盲区”或“漏洞”、监控技术跟不上等原因,由利益分化导致的大量流动的理性农民游离于国家的规训和监控之外,增添了诸多危害社会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隐患。

二、农村利益分化背景下村庄治理与和谐村庄建设的路径选择(一)加大社会改革力度,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一是推进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充分保障农民政治参与权利。继续完善村民选举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

和民主评议制度,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四民主”的具体操作制度。在拓展农民政治参与空间和渠道方面,要尊重并切实保障各阶层的政治民主权利,承认农村利益高度分化的现实,承认不同利益阶层追求自己利益的合法性并保护其权利,就不同群体表达自己利益以及追求自己利益的行为作出制度性安排。二是加强农村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整合,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政府要承担起协调农村利益分化的责任,通过宏观调控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措施,尽量缩小人们之间由于先天或后天机遇和条件不同而出现的利益差别,防止两极分化;在承认并维持适度利益差别的同时,通过制定必要的规范,为低收入阶层创造获取更多利益的机会,以促进社会成员的整体发展;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给利益受损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合理的补偿,提高社会公平程度。

(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抑制农村收入差距过大问题

鼓励农村利益分化并不是说任其自由发展,必须加以引导,避免农村社会两极分化对社会造成危害。一是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收入差距过度拉大的问题。经济上的贫困落后会导致不稳定。经济发达的社会一般比经济欠发达的社会更加稳定,并且所遭受的国内暴力亦较经济欠发达的社会为少。理论研究表明,在1958—1965年的八年时间里,在最贫穷的国家发生的暴力冲突是富国的4倍多;87%的最穷国家蒙受发生重大暴力之苦,而富国发生类似情

况者仅占37%[3]。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发展是动态性政治稳定局面形成的基本动力和内在机制。只有在经济发展、人民富足、国家强盛的基础上,国家才拥有并能运用更多的经济、政治方面的治理资源去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稳定。二是完善农村收入分配制度。政府应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合理调节农村社会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格局。目前,农村富者不富,穷者很穷,对农村总体应是予多取少,农村税收总体是下降的,而且将来还应减免,所以,农村调控不能通过税收来解决,在解决收入差距问题时不能降低任何一部分人的收入。为此,政府要设法增加农村低收入者收入,向低收入农民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农村优惠政策多向贫困地区和较低收入农民倾斜。进一步完善专门扶持贫困农民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村“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

(三)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利益分化背景下的村庄治理模式

对村庄治理进行制度上的创新,必须实现宪法选择原则、村庄操作规则与村庄集体选择规则的互补性,促进村庄制度体系的自我繁殖。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村庄治理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行政权力的主导地位和农民自身因素的限制,农村治理模式的发展由农民主导还面临困难。在中国农村制度短缺的情况下,政府要承担农村制度供应的责任。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可以从宏观上解决如何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管理权

等民主权利实现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必须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明确农村治理的权力归属,有效解决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使村庄治理的决定权切实地放到农民手中,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要真正具有决定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力。三是根据农村利益分化状况,不断探索村庄治理新模式。农村利益分化状况在各地区、各时期都有所不同。有些村庄内部利益分化较大,有些村庄利益分化较小。利益分化大的村庄内部存在着诸多界限分明的群体,这些群体具有不同的经济和政治诉求,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和矛盾。利益分化小的村庄各群体的界线不明显,没有一个群体可以单独构成对村庄的重大影响。所以,必须根据农村利益分化的不同来探索村庄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4—78.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2012)[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4.

[3] 美国国防部和埃斯科特·雷德.世界银行的未来[g]//华盛顿:国际建设与发展银行版,1965:64—70.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

序,p38.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_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_贺雪峰

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 ——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 ■贺雪峰 [内容提要]中国农村村庄社会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从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看,中国农村可以分为南方、中部和北方三大区域,其中南方地区多团结型村庄,北方地区多分裂型村庄,中部地区多分散的原子化村庄。区域村庄结构的差异与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和村庄历史有关。通过村庄社会结构的研究,可以比较好地揭示出中国农村区域的社会和文化特质,从而可以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个较为恰当的中层理论模型。从村庄结构角度来讨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不仅是理解中国农村的重要步骤,而且是理解中国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村庄社会结构农村区域差异生态村庄史宗族 一、导论 中国是一个巨型国家,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构成中国区域差异的原因很多,择要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种植结构、开发早晚、距权力中心远近等等,都是形成中国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从现象上看,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尤其表现为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南中北方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当前国内学界和政策部门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中西部差距比较熟悉,且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即是按东中西部分别统计的。虽然国内学界对中国农村南中北方的差异也有一定的研究,但总体来讲,学界对基于村庄社会结构的南中北方差异研究颇少,也不够深入,政策部门则基本上没有关注到这种差异,并因此对自上而下的各种政策、法律和制度在不同结构村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机制及结果的差异颇不敏感,相关方面的研究甚至还没有起步。 笔者及所在学术团队最近十年一直在全国农村开展广泛的驻村调研,累计驻村调研时间超过两万个工作日,调研地点遍及中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长期驻村调查使我们关注到了之前没有意识到的若干重要学术和政策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属于调查的意外。其中,以村庄结构差异为核心的南中北方农村差异的发现,即属这样的意外。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笔者在湖北荆

中考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2020届中考地理复习系列练习:中国的区域差异 一、选择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区常见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 B. 乙地区看到成片的油菜花竞相开放 C. 丙地区有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D. 丁地区有“高原之舟”一一牦牛 2. 家住台湾的贝贝想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贝贝随旅行团到达北京。下列关于北京和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北京位于北方地区,东临黄海 B. 台湾地处热带,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台湾多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答案:1. B 2. D “骑楼”是我国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读图,完成3?4题。 3. “骑楼”建筑出现在我国的() 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 .西北地区

A. 湿热多雨B .地势起伏不平 C?炎热干燥 D .洪涝、台风频繁 答案:3. B 4. A 暑假期间,宿迁的项楠同学前往南京,与在此工作的父母会合,后续前往上海和杭州进行为期一周 的自由行,据此回答第5题。 5. 路途中看到了来自不同区域的车辆,各种车牌让他眼花缭乱,关于下列车牌号对应的行政区划描述错误的是() A. 藏A XXXXX――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盛产青稞、豌豆 B. 桂B XXXXX——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满族的主要分布区 C?琼C XXXXX――位于我国的最南端,三沙市隶属于该省 D.赣D XXXXX——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答案:B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图a和图b,完成6?9题。 6. 划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民族 B .经济发展水平 C. 地形、气候 D .民风民俗 7. 《绿水青山看中国》宿迁站海选开始了,下列诗句中描写的地区与图a中的四大地区对应正确的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崔宝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之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抱有足够的信心和满心的期待。 下面浅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的个人见解。 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主要是依靠投资带动。而这种集中于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厂房等方面的资本投入,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参与全球贸易分工过程中,随着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劳动力和劳动技能的持续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是资本投入与GDP产出同步增加的现状,而没有出现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因此我们不需过于担心世界经济放缓和外贸出口的下降会对中国GDP增长产生太大影响。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约6万亿美元,美国约为15万亿,但人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十一分之一。主要因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延续“黄金发展期”态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的凸显、各种挑战日趋严峻的态势,社会、经济的整体转轨正在经受历史性的考验的缘故。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并没有改变。目前正处于调整和改革期,虽然增速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但也只是经济增速的短期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衰退阶段。而且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

经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变化: 首先,挤出了“泡沫”,缓解了通胀压力。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显示,上游产品价格涨势明显减缓。从目前来看,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回落到较低水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效益,对此企业要引起自身发展的关注点,不可以盲目扩张的方式获取利益。 其次,结构向优化改善方向发展。从PMI来看,当前第三产业发展好于第二产业。今年以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发展较为稳健。在第二产业当中,制造业发展势头好于采掘业。而在制造业领域,装备制造业又好于基础原材料加工业。1-5月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PMI平均为55.7%,明显高于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PMI平均为48.9%-52%之间。这些方面反映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不断优化,不断改善。 第三,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3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5月份为50.5%;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年初以来稳定地保持在50%以上。两组数据均显示出就业保持稳定增长,有利于提高公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动力。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基础尚需巩固。另一个方面是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加。小企业受政策利好带动,年初曾出现短暂回升,最近三月持续回落,反映小企业在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校园建设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e2119464.html, 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校园建设探索 作者:周源刘蓉梅 来源:《求知导刊》2019年第07期 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把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对加强健康校园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文章通过对《纲要》的学习,梳理健康中国背景下加强健康校园建设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加强健康校园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校园;健康教育体系 一、健康中国背景下加强健康校园建设的意义 《纲要》的颁布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原则。加强健康校园建设,有利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健康校园建设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健康教育,普及科学的健康知识,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健康中国背景下加强健康校园建设的主要任务 根据教育部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整体部署,把健康融入教育工作的各阶段,其主要任务包括: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学校食品安全和卫生防疫工作。 1.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是健康校园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当前,各教育阶段受教育的群体数量众多,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建立健全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同时有利于健康教育效果向家庭和社会辐射。 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健康校园建设的重要任务 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推进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工作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加强学校教育工作,是健康校园建设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3.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及卫生防疫工作是健康校园建设的基本任务 推进健康校园建设,离不开学校进一步落实食品卫生安全责任制度,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及健康卫生防疫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是全校师生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健康校园建设最基本的任务。

浅谈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式

浅谈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式 摘要:我国的经济对世界的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内的经济受全球的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全球经济形式走向不稳定,我国将继续实施以稳健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经融紧缩政策,实现稳中求进,采取有效措施,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济形式,调控 正文 一.当前经济环境分析 1国际方面 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着复苏态势,经济格局的变化将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上看,2012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预计2012年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4.5%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率为2.5%,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6.5%。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相关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进行改革,这将增加我国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包括20国集团在内的多种对话机制的形成将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 国内方面 、我国经济仍处于增长“长周期”。从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和制造业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另外,企业自主投资较强,制造业增长较快也将推动经济增长。从中长期来看,企业设备升级等投资需求势头不减,国内较高的储蓄率对拉动内需仍有很大空间,我国经济将长期处在一个增长通道中。 金融危机正在倒逼中国经济从“出口”转到“内需”上来。2012年,我国将充分利用本轮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降速的有利时机,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上,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的政策力度,强制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退出与调整,同时倾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及产品崛起,尽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这一转型进程中,一批出口型企业、高能耗型以及部分高成本房地产企业,将会遭

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各项惠农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农村区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对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策略加以解决。为此,本文对目前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策略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区域发展问题已成为我国研究的重点课题。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显著,并且短期内,这一问题难以真正消除。为了能够缩小区域农村发展差距问题,必须结合实际,仔细分析农村区域发展产生差距的原因,并寻找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特征概述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仅疆土辽阔,而且人口众多,在资源分布上呈现较大差异,加之历史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促使我国农村区域发展表现极不平衡。近年来,我国开始把目光转向农村发展,并把农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区域划分[1]。要想对我国农村经济和区域发展问题进行探讨,首

先应该依据各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内相似性以及区际差异性。现如今,我国对农村区域的划分呈现出动态性和间断性,更加善于结合某地的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农村发展进行区域性划分,对于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区农村发展实际,并由此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2]。 2.我国农村区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明显,主要体现在:我国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区度,即由东向西,地区经济发展以此减弱,东部地区属于相对发达的地区,中部次之,西部则属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增长率来看,东部经济增长的速度要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从城镇化阶段来看,我国东中部地区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而西部地区则依旧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虽然,自“九五”计划和十四届五中全会后,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已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但由于东部本身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区优势,使得其更能吸引外界投资,由此东西部发展差距依旧存在壁柜不断扩大。 2.2农村区域环境发展问题 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因而人口密集,环境压力

浅谈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浅谈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各种国际势力相互激荡,以下是我从政治、军事、经济方面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的一些较浅的认识。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当前国际格局分三大块::美国领导的单一实力比较强的国家、还有以欧盟为代表的实力较中的国家、还有就是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发展趋势在和平与战争中胶着。 当今的国际形式对我国及存在有力的因素,有存在不利的因素。 当前的国际形势,有利因素主要包括: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 不利因素主要包括: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

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世界格局总是会随着一些大事件的发生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各种势力对比可能会因此发生微妙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旧格局被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转换期。各种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许多国家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围的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围的优化配置。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经济力量较强、政策措施运用得当的国家,能较好地适应并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发展本国经济,经济弱小的国家则发展更加困难. 经济方面 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浅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浅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行势,面对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胡主席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各项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让我们回顾改革的历程,我们能够从商品匮乏的短缺经济转变为目前的应有尽有,基本满足十三亿人口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能不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创造了奇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传统计划体制模式,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经营决策权下放到企业,农民等生产经营的主体,由他们根据市场的需求,独立作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盈亏责任。 最近几年来,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人们的基本生活状况正在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实实在在讲,今年的经济形势给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人民币的贬值是肯定的,而且在生活中还是几乎接近于成倍的贬值和缩水;其次是眼前身边又

相继发生着一家家企业倒闭的事件。钱难挣,货币贬值,这样一来一去,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就轻易地缩水了一半!还好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任劳任怨、勤劳节俭的优秀传统群体,不管生活形势对我们如何发生着恶劣的变化和考验,我们总能时刻保持着自我适应和自力抗争的信心和能力。真诚希望政府能够多下基层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真实的社会经济现状,真正做到审时度势、运筹帷幄!从而不断地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增进福祉! 我认为,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经济分配制度的不公平原因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的政府真正要解决和扭转这样的危机状态,现在就应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经济救助和平衡策略,如果各国的政府都能配合拿出如此相对的行为和措施的话,那么经济的危机状态也肯定只是一个短暂性的现象。在这点上,我很看好台湾的马英九准备向社会发放购物券的行政计划,这确实是一个能够亲民的执政政府眼前所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刺激眼前的经济困难局面,从而带动国民经济激起良好的运动态势。经济危机是因为代表世界大多数的民众因为手中缺少可以支配的货币所造成的,造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当然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货币的储存已向一部分人集聚靠拢,一部分人的超前借贷消费负荷沉重以及大部分人的工作付出与收入不符和不合理现象等等。其实政府目前应该要做的是针对性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杠杆与平衡工作,而不是去

公共财政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

公共财政与中国公共财政框架构建 主讲:河北经贸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石丁 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提出的背景 这个背景简单地说,就是经济体制的转轨。 1978年末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现在回头看,可以说这一改革始终是一个市场取向的改革。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改革的目标并未最后明确,其做法是“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这一年,在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推动下,在总结了我国经济改革长期探索的经验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正式以党的文件的形式(后写入宪法)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转轨必然要求财政的转轨。虽然总的说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和财政模式。但这样一种财政到底是什么样子,财政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地说出来,更没有把这个问题阐述清楚,只是提出了这个问题。而正是由于目标不明确,所以在财政转轨的过程中,才出现了越转轨财力越困难的现象。表现在: 第一、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下降。1979年为31.92%,1998年已下滑至12.6%。与此同时,由于预算外收入不断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财政负担却不断加重。 第二、财政赤字连年不断。改革20年,18年出现赤字,且赤字额不断加大,1979年为135.4亿元,1998年增至922.2亿元。国债也由1979年的35.3亿元增至1998年的3310.9亿元。 如何摆脱财政困境?造成财政困境的原因是什么?最初我们是把它作为改革的成本看待的。后来,又将其同市场经济联系起来,以为搞市场经济就会与财政困难相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视野的放宽,我们发现,改革举措的出台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财政困难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财政定位不清。由于财政定位不清,在改革和转轨中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也就不可能不陷入财政困境。因此,摆脱财政困境就必须对财政重新明确定位,即明确财政转轨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其答案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出,很自然,学者们的眼光一致瞄向了搞了几百年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发现他们的财政是公共财政。在市场经济这一基点上,西方的公共财政可以也应该为我国所借鉴。 厦门大学教授张馨发表在《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上的《论公共财政》,是学者以研究成果的形式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出我国财政改革的目标模式应是公共财政。而其前后众多学者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模式的明确奠定了理论基础。

当前中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_左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64期)2006年第3期Journal of China Ag ricultural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当前中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的现状和趋势 左 停, 陈 瑜, 齐顾波, 鲁静芳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94) [摘 要] 文章从中国农村区域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入手,如区域类型划分和特征化,概括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的起因、现状和趋势,如城镇化、劳动力流动、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行政区划等问题。[关键词] 农村区域发展;农村区划;区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 F32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08X(2006)03-0001-06 [收稿日期] 20060725 [作者简介] 左 停(1964)),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研究。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区域发展问题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我国的农村区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农村区域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重大课题。本文对当前农村区域发展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一、中国重点农村发展区域及其特征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禀赋千差万别,再加上历史和现行政策诸多方面的原因,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依照不同的标准,可对各地农村的经济情况进行不同的划分。如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把我国农村经济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或者根据人均GDP 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四个世界0,也有划分为八大社会经济区域[1],甚至六大、七大、九大经济区、二十四个农村经济区的。按照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经济区域所履行的功能,可分为单一功能区和多功能综合区,如/十一五0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四大经济功能区。可按热量差异、植被、土壤等要素的不同来划分区域,如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将我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也有将农村按地形和经济特点分为平原、丘陵、山区、牧区和湖区5个类型区域的。也可按照特殊的地理位置,人口的聚居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政策的实施范围等标准来进行划分[2]。 近年来,国际上日益注重把农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区域划分,进而研究农业和农村发展问 题。对全国农村经济和发展区域进行探讨,应该依据各地农村具体情况,发展水平,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同时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过去进行区域划分多数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限制较大,现在许多农村经济区域划分是间断的、动态的,但是更能针对区域内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解决。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村经济区域进行的划分,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我国农村经济区域的主要特征,了解各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从而因地制宜,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解除地区桎梏,实现国家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本节这里先着重介绍一些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些重点区域及其特征。 二、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的划分客观上存在着三个明显差异梯度,从东至西呈现梯级依次弱化态势,东部属相对发达地区,中部为次发达地区,西部为欠发达地区。 我国东中西部的地区差距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源于/六五0至/八五0期间一直奉行的地区非均衡发展的思路。1991年,反映地区差异变化的基尼系数为012463,1995年上升至012747,1996年略有下降,近几年基尼系数又呈上升趋势,说明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又呈扩大的趋势。我国东

浅谈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

浅谈当前中国政治经济形势 21世纪,全球化的脚步时刻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都产生了密切交流;同样的,它也带来了激烈的矛盾与冲突。几乎每天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诸如强国侵略弱国或大国干涉小国内政之类的报道,让我们在了解每天世界都发生了哪些大事的同时,也看清了当前世界的整体发展形势及中国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一、美国重返亚太 2011年夏威夷APEC会议的召开,美国力推的TPP引起广泛关注,他被视为美国重返亚洲、制衡中国的关键;而首次作为正式成员国出席东亚峰会,则被认定为美国正式重返亚太地区的标志. . . . . . 实际上,所谓“美国重返亚洲”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美国从没离开过。据有关资料表明,从冷战结束,美国一直在这一区域进行部署,特别是在军事方面。即使在小布什政府忙于反恐的时候,也同时加强了关岛一线的军事部署。只不过现在奥巴马出于他的一些考虑,当然也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一个动作,也是出于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进行一些调整,相比于原来有一些新的举动。我想,它的主要目的说白了就一句话,就是奥巴马所说的,“我们美国绝对不当老二”。客观上来讲,其实就是针对中国来讲的,因为中国现在发展的最好,势头最猛。 美国在亚太地区加强部署,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这个地区有新兴大国的崛起,首先就是中国,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国家如印度。这一区域,地区整合进程已经启动,中国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是出现的新情况,而且该区域经济发展得非常好。在美国看来,在这区域,无论是经济利益,还是地缘政治利益,对于美国来说越来越重要。另外,在美国看来,这个区域同其他地区相比,还存有一些热点问题。就是固有的一些可能引发冲突的问题,包括朝核问题,台湾问题,还有现在谈论很多的南海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热点问题,美国人觉得有可能会造成地区的不稳定,因而有必要把更多的力量和资源部署在这一区域。 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强化与亚太地区同盟的关系,无疑会扩大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中国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和战略压力也随之增大。但是,总体来说,这并不会改变周边环境对我们“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首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离不开,它们非常清楚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的关系

浅析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的关系 [捅要]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对政府决策的经济研究。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是因为财政问题本身的某些固有属性决定了大多数财政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吸收和借鉴公共选择理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不仅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财政,更是公共选择的财政:同时,中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过程应当是,也必然是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这是建立民主的、有监督的财政的必由之路,也是达到财政部长金人庆同志所说“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全国13亿人民”这一公共财政目标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西方国家的财政学理论中。普遍吸收运用了公共选择理论,特别是其中的投票理论、官僚行为理论和公共决策理论。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公共选择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市场经济国家现行财政决策机制,包括财政体制的形成机制和运行特点,从而使我国的政府财政活动尽快地纳入公共选择过程,这也是建立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财政渊源 之所以将公共选择理论引入财政学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选择思想最初就产生于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是公共选择的理论源泉。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而不是单个的个人行为。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区别开来,后者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前者则把公共经济引人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西方早期的公共选择思想大都来源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19世纪末,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决定公共活动的结构,这种分析内容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例如,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KnutWieksell)认为,传统的公共财政理论割裂了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在他的政治的一致性原则中,他认为:“如果一项公共支出要被批准的话,一般地,它必定含有这样的假定,即这种支出准备用于一种对全社会有益的活动。并且所有社会成员都无一例外地这样认为。”布坎南曾经在一篇题为《公共选择与财政理论》的论文中追述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过程时说:“毫不奇怪,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都是一些受过欧洲财政理论传统训练的经济学家。”当然,当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个学派在20世纪逐渐形成后,它已经脱离单纯的财政领域,广泛的运用于解决财政以外的诸多问题。布坎南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拜读了维克塞尔的书,接着开始对意大利学者的著作进行了研究。这使得我的注意力

浅析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问题[2]

浅析我国农民收入区域差异问题 人文学院政史教育政史041 朱岚佳指导老师:闵帅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经济的不平衡性,突出地表现在东、中、西部之间,特别是表现在东、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上。农民收入水平是反映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指标。本文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和调整对策,以期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之间农民收入的差异,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原因;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日趋扩大的矛盾也越显突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效果,关系到今后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一农民收入区域间的比较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区域间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取得了相当的增长。但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没有随着经济增长而缩小,反而日益扩大。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2元、135元、119元,东部地区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27倍和1.45倍。但到2003年,3类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98元、2365元、1936元,东部地区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的1.52倍和1.86倍。东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差距拉大。如图4

(二)农民收入构成区域间的差异 随着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农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以及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寻求非农就业,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农民收入构成看,3类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劳动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上,转移性收入和家庭财产性收入几乎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如东部地区,2000年劳动报酬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为46%,家庭经营收入为48%,劳动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几乎占有相同的地位,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劳动报酬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大大低于家庭经营收入,其中,在中部地区,2000年劳动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占收入比重分别为23%和70%;西部地区2000年相应的数字分别为23%和71%。①-这说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农户对家庭经营的依赖性大,收入依然以家庭财产经营收入为主,结构相对单一。 (三)农民收入增长源的区域间差异 从收入来源的贡献份额看,三类地区之间也表现出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家庭经营收入对增长的贡献上。在东部地区,虽然劳动报酬收入增长幅度大,但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之一。2003年,农民收入增长中仍然有约10%归功于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而在中部、西部地区,家庭经营收入近纪念已经无法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正”的贡献,尤其是中部地区,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更加多样化。而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呈现单一化的倾向,造成农民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造成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原因 (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根本原因。而这种不平衡又产生于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的变动,特别乡镇企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差异。在东部地区,经济基础雄厚,农村的改革与开发率先起步,农村非农产业起步早、发展快,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产业部门。而在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经济却不及相同。换句话说。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农民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也极不相同。在人口稠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东部经济地带,非农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相对自由宽松的经济环境,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 (二)历史的原因 80年代以来,中、西部由于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的限制,没有享受到国家给东部发达地区各种优惠政策,难以对国内和国外投资者产生投资吸引力。特别是1984年---1986年的国家经

高二地理教案: 选修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使学生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六、教学步骤: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讲解]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例如: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看到椰林,红土想到南方。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正如课本上所说“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它们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地貌、气候的地域差异) 2

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湿润的季风气候 森林为主 生物种类繁多 森林土壤 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海拔较低 西高东低 平原广阔 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深居内陆 荒漠(沙丘) 草 原 内陆河湖 耐旱植物 耐旱动物 降 水 稀 少 地形闭塞人 烟 少 畜 牧 业 灌溉农业 城乡:点状 带状 干 旱 不利交通 多 高 山 多 冰 川 多大河源 “高”、“寒” 气温低、无霜期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日温差高寒草原耐寒牲适宜温凉作物生长、产量高寒牧业 河谷低地农业区、居民

浅析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的现状

浅析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经济的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辉煌瞩目的成绩。不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宏观经济出现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以及严峻的国际现状等,这就迫切地要求中国进行经济转型。中国的经济转型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很多的障碍,而中国经济转型对中国本身及世界都是很有意义的。同时面对金融危机的加剧,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进行了下调。 【关键词】转型障碍中国经济现状 一.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与中国经济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然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过度依赖资源投入和投资驱动的基础之上,现在这样的增长方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看,表现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现在西方发达圜家每年GDP中只有20%左右用于投资,而中国却高达50%左右,从而导致最终需求不足,越来越多的东西卖不掉,国家只好再投资,利用投资带动消费,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经济发展恶性循环。外部失衡的主要袭现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存底的大量增加.这样可能会造成中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同时使国内的贸易条件变差.

内部失衡和外部失衡在宏观经济上的集中表现是货币的过量供应。货币的过量供应会导致房地产、股票、收藏品等资产泡沫的形成,而且会使一圜的金融体系变得非常脆弱,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遇到外部或者内部冲击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中国应该借鉴他们的经验。这些问题深层的根源在于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或称经济发展模式),所以为了解决宏观经济中的这些问题,就必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另外,当前的国际环境也是很严峻的。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加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降至0.5%,发达国家经济将出现2.O%的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将大副滑落至3.3%,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也将出现2.8%的负增长。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边和日趋严峻的同时,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很突出,外部冲击与内部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使得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为了应对国内和国外的挑战,中国应当寻求经济转型,以实现经济的义快又好又平稳的发展 二:中国转型中遇到的障碍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出路 然而中国在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开始要求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十年以后,到了2005年制定“十一

中国公共财政的困境_1

中国公共财政的困境 ;财政收支规模庞大,数据不清 市场需要建立公共财政,公共财政与国家分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国家分配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而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依靠税收收入进行公共支出,做众人之事。,在财政收入及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上并没有十分清楚的数据,各级政府现在的债务规模同样不清楚。 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一个大口径,它包括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以1995年为例,当年中国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基金和不在财政收入反映的财政收入退库四项合计金额为8532.1亿元,再加上预算内收入6242.2亿元,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大约为25.4%。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的张培森、刘佐的认为,1996年中国各项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为10.2%,各项基金、各种规费、社会保障收入约占GDP的10%,各级政府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也占到GDP的10%,即政府收入已占GDP的30%。不少经济学家支持这一测算。还有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政府收入已占GDP的38%,甚至超过40%。但是这种分析多产生于运用某些地方个别样本外推性,基本数据并不清楚。政府的预算内收入是清楚的,预算外收入包括社会保障基金、财政退库资金、政府规费是比较清楚的,这几块收入大概占到GDP的26%,而26%以上的部分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制度外收入,最主要的是各级政府的乱集资、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这些数据目前无法

搞清楚。毕业论文 笔者认为,中国的政府收入已经占到了GDP的30%以上,其理由如下: 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预算内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在30%以上,最高年份曾占到41%。改革开放的初期即1979年这一比例还高达28.4%;1997年之后逐年下降,最低是1996年,下降至10.6%;1997年之后开始回升,2000年达到14.6%。中国政府所承担的职能与市场经济国家比较,越位行为之广、范围之大是后者难以望其项背的。由此判断中国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不可能低于30%。 第二,1988~1998年,政府税外收费年均递增23.21%,从1993年起,预算外收入开始超过预算内财政收入。近几年,预算外收入占GDP比重高于预算内收入占GDP比重3~4个百分点。预算内收入加预算外收入占GDP的25%~27%,这一部分是有账可算的,不好计算的是政府的制度外收入。但据近几年米建国、石小敏、温铁军、刘佐等经济学家的诸多案例分析,制度外收入应不低于GDP总量的10%。 第三,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中国的宏观税负约占GDP的25%。根据社科院邓英淘的计算,1978~1998年中国每年的库存积压占GDP总量的2.6个百分点。而2000年第10期《经济》刊文通过数学模型回归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每年GDP计算的虚增部分大概为两个百分点。由此推论,中国政府收入已占到GDP的

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

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 桂华贺雪峰 ——一个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 【内容提要】受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内部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存在差异。由“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切入中国农村,可划分出团结型、分裂型和分散型三种村庄理想类型,且三种类型村庄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典型的区域性,南方地区以团结型村庄为主,北方地区以分裂型村庄为主,中部地区以分散型村庄为主,形成了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农村区域差异”是基于中国农村经验事实的中层理论建构,可与其他农村研究的理论观点形成对话,也可从中推演出更多可被检验的理论假设。建构中层理论对于推进中国农村研究和推动农村社会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中层理论农村研究农村社会学 中层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 Merton)提出的一种社会学的研究策略和理论建构方法,其本质在于将经验事实与理论抽象结合起来。中国农村研究要借鉴和吸收既有的理论资源来认识农村社会的性质和规律,中层理论能够在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复杂的农村经验事实之间建立契合,因此,农村研究要重视建构中层理论。“农村区域差异”是我们在多年农村研究中积累形成的一个理论观点,本文拟论述农村区域差异的理论意义,并尝试以此为例,讨论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中如何由农村经验上升为理论抽象的方法论层面的问题。 一、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的研究

在《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一文中,我们从村庄社会结构的角度,建构了团结型、分裂型和分散型三种村庄理想类型(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除外),并从自然生态和历史变迁两方面搜集资料,解释了村庄社会结构形态的区域性,最后将中国农村划分为南方团结型村庄、北方分裂型村庄与中部分散型村庄。①该文核心价值在于提出了区别于依照经济发展水平标准将中国农村划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的划分方法,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提供了视角。 关于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的认识,产生于我们及所在团队十多年来的农村调研。《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一文结合学界既有的农村研究成果,将我们调研中直观到的“不同地区农村具有差异极大的现象”的朴素认识进行理论抽象,提炼为一种关于中国农村社会的一般性认识。如果我们所建构的村庄类型是有效的,且地理意义上的区域划分大致准确的话,那么,农村区域差异就可以算作一种既产生于经验事实,又高于现象罗列层次的中层理论。 我们在做农村政策的实践基础研究的过程中,从政策实践的区域差异现象中发现了农村社会性质的区域差异性。区域差异性是中国农村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十分重要的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农村区域差异有各个层面的表现,如生态环境、村庄外观、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差异现象中,我们逐步清理出“村庄社会结构”这一要素,将它作为解释村庄构成和性质、区分不同地区村庄性质的基本标准。村庄是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和娱乐单元,在这一“熟人社会”边界内,各个农户之间相互交往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特征和样态就是本文所说的村庄社会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