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隶书入门

钢笔隶书入门
钢笔隶书入门

钢笔隶书入门作者:倪端

一、钢笔隶书的点画

钢笔隶书的写法和毛笔隶书基本相同,虽然线条瘦细劲挺,不象毛笔隶书那样有明显的粗细方圆变化,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写时要用心体会,反复临习,才有收效。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隶书既兴,点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有人说

隶书。点如木楔。看来是有其道理的。如下图所示:

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右部相呼应。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展开,呼应相顾。(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隶书的横画,按其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

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如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道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

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有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隶书的直竖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

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区别运用。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种,如下图所示:

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直波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如下图所示:

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六)、折,折画在隶书中一般起副笔作用,它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分为直折和斜折,如下图所示:

直折多用于口、日,田,月等封闭结构,其势稍向内收拢,斜折多用于右耳部、子部等,其内折势比直折更加强烈。

(七)、钩隶书的钩大多用于副笔,与其它笔画相配合使用,其势较为圆转,应含蓄自然,如下图所示:

(八)、挑,隶书的挑(或称提)多作副笔用,其形与斜横相同,其势斜而平,无什么特别之处。如下图所示:

二、钢笔隶书的结字

掌握了隶书的点画特点之后,进一步则要研究隶书的结字规律,了解结字特点。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因字立形,各自成形,偏旁错落,形断意连,点画避就五个方面去分析:

(一)、因字立形隶书的总体势为扁方形,以左右八分取势,波磔分明,舒展自然。但并不是所有的隶书都必须写成扁的,也就象楷书所有的字并不都是方块形状一样。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要写得顺乎自然,就必然有长短大小的变化,这便是因字立形。如汉摩崖《石门颂》中的颂、定、谷、受、以、更、铭、石因其笔画较少,加上波挑,波磔的夸张和变化,所以横势扁方特点较突出而鲜明。如图所示。但象书、晏、骂、事、阳、躬、隆、域等字,笔画较多,横画亦多,所以写得较窄而长,八分势不明显。如图所示。还有《石门颂》中的命,升等字,竖笔写得更长更夸张,有趣味性。因字立形不只是《石门颂》古朴夸张之结字特点,而且是所有汉碑的结字特点之一。如下图所示:

(二)、各自成形隶书结字不但要求每个字的重心平稳,而且要求每一个字中的偏旁均能独立存在,而不欹斜。这是由于它是从篆书独立偏旁演变而来的缘故。如下图中的请,动、输、鲜、计、职、君、意等字,其上下左右偏旁都各自成形,而楷书则不具备这一特点。一个字若上下左右都能独立成形,这样组合成一个字就要平稳了,这正是隶书的端庄、朴素、典雅的特点。如下图所示:

(三)、偏旁错落隶书的偏旁既能独自成形而又错落有致,丰富多变,给人挪移生动之感。如《石门颂》中的者、必、义、节、截、毒、屈、空等字,错落变化,生动有趣。如者字,将波挑断开,位置错开,这一移便增添了一份生气。如必字,波挑和波磔对应交叉,三点随意点下,颇有趣味。义字变异大,却不换原形,节字,缩上放下。截字自然随意,毒字亦缩上放下,正斜映衬,令人爱之。屈字上展下缩,左包之势显明。空字将宝盖展开,完全盖尽,有篆书之意趣。如下图所示:

(四)、形断意连汉字每个字都是由点画的连续书写而成,因此,在书写时就产生运笔的笔势,点画与点画之间呼应相顾,血脉贯通。隶书的点画呼应和楷书一样,画断而意连,似断还连,形断神连,虽没有象草书那样的牵丝,但精

神意趣是紧密相连的。笔画间毫不孤立,呼应相顾,配合默契。所以,我们在临习隶书碑帖时,一定要注意笔势的往来,注意笔画间的呼应关系,做到形断意连,形神兼备。如下图所示:

(五)、点画避就要使每个字写得都具有不同的形态、活泼、生动、优美,就要讲究点画之间的避就关系,要主次分明,轻重有别,隶书中点画避就有较多表现,有的收敛,有的放纵,各有意趣;你让一点,我进一点,穿插呼应,配合密切。如下图的道字,上部首字收敛,下部的走车放开,用波磔表现,修长而舒展。至字,上小下大,下部的土字,第一横收用短平横,第二横放用波磔横。其字,上大下小,第二横长而下部点宜缩,子字竖弯向左伸展而横收敛,则字左下而右上,上下错开,而趣味生焉。清字三点水敛而靠左上,以让右部之青字。功字左部之工字缩以让右部之力字。

拾字提手旁让右部之合字。

(六)、变化生新隶书结字又善用笔画的增减和字形的变异来变化,结字奇特,耐人寻味。如下图朔字变两点为横。直字上下断开,中下部用点相连,罔字左右变为对应直画,垂字省上—横,下部变为山字,其字上部多加一竖画,年字中间变化为—横一点。在字省去左竖。

师字省去左上一撇,右上又多加一点。弘字右部变厶为口。原字上部多加一点。

三、写好钢笔隶书应注意的问题

隶书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美化装饰特点.是次于行书的常用书体,特别是钢笔隶书,平直中有变化,风格多样,千姿百态,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所喜爱。学习钢笔隶书,除了认真临池,反复读帖外,还应从整体上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八分取势。隶书的最大特点是取横势,左右舒展,“八分”取势,所以又称为“八分书”。在书写时,首先要设计好扁方格,为“八分”取势创造好条件。写时要注意基本笔画的“平”,且平中略有斜势,修长而舒展,飘逸而

流美。不要过于拘束,取势要宽,收放自如。如下图所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隶字都取横势,亦有取纵势的,临帖时,应该区别对待.处理恰当。如下图所示:

(二)、主次分明。每个字都有主笔和副笔,练习时一定要处理好主次关系,重点要突出,主次应分明。常言道:“蚕无二头,雁不双飞”。即每个字中只能夸张主笔,写成蚕头雁(或称磔)尾,其次的横画要写成不带波磔的平横。如图所示:

(三)、辨析文字。汉碑中有许多字通过简省、挪移、异化、繁写等方法表现,和我们今天

通用的简化字有较大差距。这也正是汉碑之所长,变化丰富,千姿百态。我们在临帖习字时,一方面要认真辨认分析,集字或创作时,不要用错。如下图的:灵、定、泽、谷、其、秦、以、路、永、年、渊、源、尾、空、导(同道)、毒、霜、截、苗、者、知、执、深、议、凉、原、本、勒、必、节等字。

四、学习钢笔隶书的最佳典范——《石门颂》临习指要

汉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数量之大,风格之多,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每通碑皆有每通碑之风格面目,“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学习钢笔隶书究竟以哪一种汉碑为范本?有人主张先学遒丽平正的《乙瑛碑》,有人却先学朴拙方俊的《张迁碑》,又有人喜欢习飘扬雅逸的《曹全碑》,各有道理。其实,通通汉碑都精彩,要我说,从钢笔书法的工具和特点出发,以瘦劲奇放的《石门颂》为隶书入门的最佳典范为好。因为《石门颂》用笔细劲,结字多变,平正中又具变化,以骨气和韵味兼长,适合用钢笔来表现。

(一)、《石门颂》总体风格简析

《石门颂》为东汉刻石中的一支奇葩,它自然、奔放、朴拙、雄强、清新。为汉碑中之神品,历来为书法金石家所赞赏,被称为“隶中之草”。罗复堪诗云:“高超奇逸石门颂,胆怯何由敢问津,合与孟初称草隶,苦心力学莫因循。”杨守敬称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石门颂》集各种书体之优点,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结体,行书的意态,草书的趣味。学写《石门颂》,既要把握其用笔中锋,纤细而有力度,平正朴拙之风格,更不可乎视其平中寓奇,变化夸张之特点,要由平入奇、由巧渐拙,努力寻求其开阔纵放,飘逸新奇,健劲姿肆的不凡境界。

(二)、《石门颂》用笔分析

《石门颂》在崖壁上书写镌刻,形成了奇特的遒古婉蜒的笔法,这是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它虽为摩崖碑刻,却较少森严肃穆的庙堂气象,而多了些迭宕野逸的山林之趣。其用笔多沉厚,

圆入圆出,多用中锋,含而不露,颇类秦篆,圆劲而纵放,飘逸而多恣。《石门颂》多系一分笔书成,善用锋尖,提笔运行,因而笔画极为细劲,但由于善于藏头护尾,却不显单薄,颇有沉厚之意。

用钢笔临写《石门颂》,用笔取其细劲易,得其沉厚难,要善于藏锋回笔,注意轻重提按的处理。要写得有金石趣味,则可加入少许颤笔。如下图所示:

(三)、《石门颂》结字分析

《石门颂》结字的特点在稳衡中极尽变化之能事,以“险”取胜。因字立形,或取横宽之势,或显纵长之姿,率意天真,妙趣天成。内敛外放,险中取平,正中寓斜,欹中取平,变化多端,耐人寻味。叉通这笔画的挪移和增减,使

字形更加美妙奇特,令人耳目一新。有的竖画垂下特长,如汉简之率意而为,夸张大胆,令人叹绝。用钢笔临此碑,要注意其结字之丰富多变,或横或纵,或收或放,要因字成形,取其自然之美,先求形准力至尖端,中宫收紧,四面如意。如下图所示:

钢笔隶书的写法

钢笔隶书的写法和毛笔隶书基本相同,虽然线条瘦细劲挺,不象毛笔隶书那样有明显的粗细方圆变化,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写时要用心体会,反复临习,才有收效。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隶书既兴,点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有人说 隶书。点如木楔。看来是有其道理的。如下图所示: 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右部相呼应。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展开,呼应相顾。 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隶书的横画,按其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

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如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道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 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 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有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隶书的直竖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 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区别运用。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种,如下图所示:

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直波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如下图所示: 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六、折,折画在隶书中一般起副笔作用,它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分为直折和斜折,如下图所示: 直折多用于口、日,田,月等封闭结构,其势稍向内收拢,斜折多用于右耳部、子部等,其内折势比直折更加强烈。 七、钩隶书的钩大多用于副笔,与其它笔画相配合使用,其势较为圆转,应含蓄自然,如下图所示:

钢笔隶书的写法[最新]

钢笔隶书的写法[最新] 钢笔隶书的写法和毛笔隶书基本相同,虽然线条瘦细劲挺,不象毛笔隶书那样有明显的粗细方圆变化,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写时要用心体会,反复临习,才有收效。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隶书既兴,点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有人说 隶书。点如木楔。看来是有其道理的。如下图所示: 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右部相呼应。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展开,呼应相顾。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隶书的横画,按其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 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如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道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

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 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有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隶书的直竖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区别运用。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种,如下图所示: 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直波挑几乎是竖笔带挑。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如下图所示: 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隶书基本写法

《隶书基本写法》简易包过,需要的拿走! 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笔法有方有圆, 方圆并用。下面,以明朗的笔迹演示,结合相对切实的例字,给大家详尽讲解隶书的基本写法。掌握这些基本写法后,隶书的基础成就了一大步。难得好教程,务必收藏好,或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一、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口横凹横娱本平形横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 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书法思考隶书基本写法 力笔波徴

二、竖画 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 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 以坚代撇 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 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二、撇画 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 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 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 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一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

钢笔隶书入门

钢笔隶书入门作者:倪端 一、钢笔隶书的点画 钢笔隶书的写法和毛笔隶书基本相同,虽然线条瘦细劲挺,不象毛笔隶书那样有明显的粗细方圆变化,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写时要用心体会,反复临习,才有收效。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隶书既兴,点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有人说 隶书。点如木楔。看来是有其道理的。如下图所示: 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右部相呼应。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展开,呼应相顾。(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隶书的横画,按其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 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如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道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

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有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隶书的直竖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 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区别运用。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种,如下图所示: 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直波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如下图所示: 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六)、折,折画在隶书中一般起副笔作用,它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分为直折和斜折,如下图所示: 直折多用于口、日,田,月等封闭结构,其势稍向内收拢,斜折多用于右耳部、子部等,其内折势比直折更加强烈。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书法术语:按提 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功作。按,是笔往下顿;提,是笔向上拎,行笔有按提动作。硬笔书法知识(点) 点: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古人说:“点如高峰之坠石”指的是下笔有力。一般分(左、右、长)点。书写时要注意“轻起重按、转笔回收” 口诀:点分左右长,方向不一样,上尖下要圆,顿笔要回收。 左点:轻起笔,向左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即向右上回收。 右点:又称上点,一般是在字的上边和右侧使用。写时轻起笔,向右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向左上回收。 长点又叫反捺,一般是在字的下边或作捺用(字有两捺时,其中之一用反捺)。写法和右点相同,行笔比右点梢长些。

例字:小、不、点、六 硬笔书法知识(横) 横:横在一字中起横梁作用,古人叫“勒”,也叫“玉案”,都是取“平”的意思。一般有(长、短、斜)横。横的形态:起笔和收笔皆向右下斜;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部分较细;左端稍低右端稍高,不是平的。(不能与横中线平行)。书写时要注意轻起、稍驻、轻快右行,顿笔左收。 口诀:横分长短斜,左低右高行,起首重而缓,行笔轻和快。 横的写法: 起笔:向右下方按笔(主要是运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缩与之配合)行笔:用笔较轻,向右稍偏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过横画的中间以后,边行边按(笔向右上方的运动主要靠运腕。行笔中的提按变化主要是指的运动。 收笔:向右下方稍顿后向左回收,笔锋回到横内。 由于铅笔字较小,运指和运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运动是相互配

合、相互联系的。运指中含腕的运动,运腕中含指的运动,只能说以谁为主,不能截然分开。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 字形分析: “一、二、三”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的,每一横的起笔和收笔与左右边线的距离要相等。“二”和“三”两字中横画中伏出现,长短要各不相同,间隔要匀。“二”和“三”两字的高矮不同。“二”字把田字格分割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为四部分。要使空白均匀,“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横后竖。横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在竖中线上。竖的上部下部长,呈上紧下松的形势。“上紧下松”是一个结构规律。 七横要斜,穿过中心点。竖弯钩的“竖”在竖中线上。 工是在“二”的中间加一竖。“工”字的竖,上下都不出头,两横的位置分别向上、向下稍移,使其距离比“二”字稍远。 上竖居中,用笔较重,写在竖中线上。上横短,在竖画的一半处起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整理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授课人: *** 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一)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点画较长,蚕头燕尾特点明显。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方头为藏锋顿笔,圆头为藏锋起笔,逆入圆转。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 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竖代撇 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 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 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

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 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 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 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 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只是起笔处稍向心上抬。一般逆锋起笔,转向左行,至尾处向上回锋收笔。

隶书书写口诀及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

隶书书写口诀及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 隶书之名源于东汉。卫桓《四体书势》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由于汉代社会文字使用量增多。战事纷沓。士族参政。百家争鸣。文学兴盛。文化下移。民事商事等各种因素。使篆文繁缛的书写方式无法负担。于是书写便捷简约的隶书诞生也就势在必然了。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汉隶之后的隶书几不足言说。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但失之肥弱。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初有郑板桥。继有金农。邓石如。后有何绍基等。均不落伍。别有建树。 一.隶书口诀的分析 中国书法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先后经历了篆、隶、草、楷、行书的演变。篆书种类众多,主要包括甲骨文、大篆和小篆三种。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卜辞以及占卜有关的记载文字,是我国现有的最古老的书法艺术遗产,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大篆有两种:一种叫钟鼎文,又称金文,是商、周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用笔于环转之中略带方势,结体严整而疏朗,字型参差不一,但却分布天然,显得气度宏伟。另一种叫石鼓文,是刻在10个鼓状石墩上记载田猎等事情的韵文,其体态更趋严谨,显得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端庄凝重而又生动活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进行“书同文”的改革,把各国所使用的文字收集起来,存其所用,去其各异,加以综合整理,定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称为小篆,亦称秦篆。到了秦代,由于小篆书写太慢,也太吃力,不能适应当时紧急的军事文书和浩繁的监狱文字的需要,官吏们便将书体进一步整理加工,遂成为一种新型的书体,并且应用在公文上,并受到了秦始皇的高度赞赏。因为当时办公文的小官叫“徒隶”,人们就将这种书体取名为隶书。 在漫长的书法史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书家,而有很多书写得很好的碑刻、墨迹,却是出自无法考查的民间书法艺术家。于是,在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隶书口诀”:方劲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重浊轻清,斩钉截铁。这首隶书口诀,概括了隶书的主要特点及写法要求,是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解剖这首口诀,对我们认识隶书的面貌、写法会有诸多帮助。 “方劲古拙,如龟如鳖”。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

钢笔书法隶书

钢笔书法隶书 钢笔书法隶书欣赏: 钢笔书法隶书1 钢笔书法隶书2 钢笔书法隶书3 隶书的写法: 隶书点画的写法于篆书有明显的不同,篆书的点画可概括为点、直、弧3种,而发展到隶书已经具备了永字八法中的8种笔画。在用笔上,篆书多为圆笔,而隶书已有方圆并用之笔,并且笔画有了粗细变化。 隶书的点有中点、上点、左点、右点和横点的不同。中点的写法是落笔后,提笔逆锋向上,转笔回锋向右,顿笔向下,继回笔收锋于点内。隶书的点与篆书的点不同的是,已有倚侧的变化。上点的写法略同中点,只是末笔不向点内回笔收锋,而想向下渐提出锋。左点和右点及横点的写法与上点的写法相同,但起步的位置和出锋的方向各不相同。隶书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写法与左点、右点写法相似,不同处是末笔出锋较长。隶书竖的写法于篆书相同。 隶书的横有短横和长横两种,短横起笔逆入平出,横末护尾,略似篆书。长横起笔藏锋向上逆入,继之用方笔折下转向右,使之成蚕头的起笔,继而向右行笔,笔稍涩,不可浮滑,至横的三

分之二处,按笔带出一向下的波凹,继之提笔稍向上翘出锋,形成雁尾。这一运笔又称为波磔。捺与长横的写法相似,只是笔势向右下,较横更舒展。撇的写法,与写左下挑相同,起笔后用过笔向左下行笔,行中略增曲势,至全画三分之二以下处用力顿笔,到画的末端捻笔外旋,略提向左上,回笔收锋于线中。钩的写法有几种,这里只介绍常用的长钩的写法,出锋后不提而是用过笔向下行笔,行至竖下端再依次蹲笔、挫笔、顿笔向左画近似水平的圆弧,至弧末提笔出锋。另外,隶书的书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如一字中有数横相迭时,一般是最末一横写成带蚕头雁尾其余都是短横。如一字中既有长横又有长捺,一般是长捺用蚕头雁尾,长横不用,如“大”的写法就是。如横在别的笔画包围之中,横的写法也不用蚕头雁尾。就是说,蚕头雁尾在一个字中只能出现一次,否则就会影响字的美观,所以前人说“蚕无二色,雁不双飞”。

笔字隶书的特点与写法

笔字隶书的特点与写法 (一)隶书的特点与写法 有许多人喜欢“隶书” ,原因在哪里?它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书体呢?前面在各种书体的简介中已经讲过,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它的产生与发展,为后来的楷书、草书以及行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早期的隶书与篆书比较接近,晚期的隶书与楷书比较接近。在汉字的演进发展过程中,隶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美观的字形和多姿的笔画,一直为人们所喜爱。隶书在字形上,古朴而美观。主要是它那仍带有篆书痕迹的结构,给人们以古朴典雅的感觉,但是,又不像篆书那样难于辨认,它可以像楷书一样,使人一目了然。隶书的种类很多,有的长些,有的扁些,有的是二者兼备。它的间架结构,横平竖直,笔画均匀,给人以稳重的感觉。 隶书在用笔上,较以前的篆书是进了一大步。在基本点画的书写上,不像篆书(尤其是小篆)那样光润平圆,而在入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中,加强了提按动作,使笔画出现轻重、粗细的变化,尤其是“波磔”笔画的出现,不但给了隶书增加了特点,更主要的是给这个字体增加了美感。再加上隶书在造型上,横画上下的仰俯取势,竖画左右的向背呼应,使隶书的字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二)怎样才能写好隶书呢? 隶书的种类是很多的,它们各具风格,各有特点。在字的结构上,它虽然与楷书相近,也容易辨认,但是在字形和字画的写法上,与楷书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因此,初学隶书,首先需要了解并且掌握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以及它字形、结构的特点,才能逐渐深入进去,按照自己的爱好,学习某种风格的碑帖,写出一手美观而雅致的隶书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隶书中常见的几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吧。上面我们介绍了隶书中常见笔画的写法,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细心领会,举一反三,逐渐掌握隶书的用笔规律。有了正确的运笔方法以后,就要解决字的间架结构的问题。隶书的种类是很多的,它们因字立形,各有特点。有的秀丽多姿如《曹全碑》等,有的方正雄厚如《张迁碑》等,有的放纵飞动如《石门颂》等。 总之,要解决隶书的结构问题,必须临摹碑帖。我们在后边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优秀的隶书范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地临摹,以求更快的进步。在此,我再提两点意见,供同学们在临摹碑帖时参考:第一,写隶书要注意“横平竖直”与“布白均匀”。关于“横平竖直”,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过渡而来,横时有“平画”、“波画”,可是,没有像楷书那样,横画从左下向右上的斜势(如:■)隶书的横画在字中重复出现时,多有俯仰的变化“■”。竖画则取相背之势“■”。“布白均匀,也是由于隶书从篆而来,所以保留了篆的均匀的特点,一般的情况是追求“均匀”的,如横、竖或撇等笔画多时,往往是“距离大约相等”“方向近似平行”,如:第二,在隶书中,有一笔非常有特点而且是为这一书体增加了美感的笔画——波磔(即■),它入笔如蚕头,收笔呈燕尾。但在我们写隶书时,在一字之中,不管横画有几笔,只能出现一个波磔,一定不要笔笔蚕头,笔笔燕尾,所谓“蚕无二设,燕不双飞”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王”在写时应为■不要写成■。另外,在书写过程中,运笔要注意“迟送涩进”,不可一滑而过,尤其是写波磔的

隶书钢笔书法作品

隶书钢笔书法作品 隶书钢笔书法作品欣赏: 隶书钢笔书法作品1 隶书钢笔书法作品2 隶书钢笔书法作品3 隶书的行进与衰变: 泰山有众多的石刻,不过从规模和书法成就来看,最富盛名的还当属纪泰山铭,他的书法遒劲婉润中国汉朝以来的石刻没有能够同这座石刻相比的,它成为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铭文以工整的隶书镌刻在依山而立自然崖壁上,全文共有一千多字,分成二十四行,正文字体大小约二十厘米见方,无论远观还是近看,全碑气势宏伟巍巍壮观。纪泰山铭的铭文和书写都是李隆基一手制作的,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辞典雅而书法端庄,蜿蜒,成为唐隶的代表作之一。 纪泰山铭在书写时笔划偏肥,这与当时盛唐时期尚肥的风俗有很大的关系。纪泰山铭是唐代隶书的杰作,其雄强之势,婉润字体,端庄姿态,充分反映出封建盛世的万千气象。 现存西安碑林的石台考经,因在方柱体石碑上四面环刻而得名,其字形虽然比纪泰山铭要小很多,但笔记韵味则更为精谨细致。

李隆基的隶书用笔流畅,点画润泽,结体端庄丰腴,法度严谨,不仅显示出浓厚的技巧功力。在审美追求上也与当时欣欣向荣,蓬勃兴盛的盛世气象十分符合。李隆基以帝王身份而善写隶书,于是影响了当时的许多书家都来跟风仿效,并且出现了一批以徐浩,韩择木,史惟则,蔡有邻等人为代表的隶书名家,由此形成了东汉以后又一个隶书书法的高峰期。 唐代以后隶书再次陷入沉寂,由宋代到明代,虽有少数书家依然坚持攻习隶书,但由于汉隶传统消失已久,再加上时代风气的转移,因而始终没有出现有影响的隶书大家。 与唐宋以来,行草书持续繁荣,而且不断出新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隶书则如暗流沉潜,不绝如缕,等待着新涌动的条件与契机。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隶变后的字, 与篆书相比, 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 笔法有方有圆, 方圆并用。 (一)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 往往以 “横飞” 为美。 隶书的横画有两种, 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 露锋收 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 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 燕尾大的现象。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 弯。
(二)竖画 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 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 即多数为 圆起圆收。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隶书的 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 向左弧竖,向右弧竖。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虽然 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 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 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 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 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 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 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 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 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 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钢笔隶书法作品欣赏

钢笔隶书法作品欣赏 钢笔隶书法作品欣赏: 钢笔隶书法作品欣赏1 钢笔隶书法作品欣赏2 钢笔隶书法作品欣赏3 隶书的结体六法: 异写结构:结构异变即改变了原来字形或偏旁的写法,使之不同于原来字形。其中有偏旁移位、笔画变位等现象。多数为篆书向隶书演变中的异写结构。如:“曹”、“歌”、“复”等字。 承篆结构: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很多汉碑中存有篆书笔法和结构。正如明王世真所说:其隶法时时有篆籀笔,与钟“繇”、梁(鹄)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神彩飞动,疑非中郎(蔡邕)不能也。汉隶中残残存篆书结构是篆书的滞后现象,其中以《夏承碑》、《褒斜碑》、《裴岑碑》为最。如:“仲”“嵬”、“夏”等字。 增笔结构:字有难于结构者,或因笔画少出于结体上的需要而增添了笔画,即(疏当补续)。这样,整个字形就显得缜密茂美、势巧形密,增加了庄重感。这种增笔结构原于篆书,属于篆书的滞后现象。如:“寒”、“宣”、“兵”、“盟”等字。 化繁为简:化繁为简是汉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结字现象。是在易识的前提下简省一些笔画,有时减去相同的笔画,有时减去某一局部的笔画,使结体更加冼炼。不管它如何减,都是艺术的

加工,即繁者易之以简约,总体上仍保留原字风貌,这种字可称为古代简化字,即当今简化字的先步现象。如:“断”、“灵”、“无”等字。 方折两笔:隶书中的方折是由两种不同方向的笔画拼接而成。即前一笔的末端与后一笔的起端相拼接。书写时,有的连接,有的断开,断者要笔断意连,连者要前后相应成趣。方折的好坏往往决定字形的成败,书写时一定要谨慎为之。如“围”、“四”等字。 一柱独支:字有上宽下窄一竖独支者,其势如金鸡独立。如甲、卓、车、争、常等字,书写时末笔要劲健有力,条求立得稳,撑得住,把握险中求稳之妙。此笔若失去力度,就会造成整个字的松软或偏斜的感觉。

隶书书写口诀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

隶书书写口诀及笔画和结构变化规律隶书之名源于东汉。卫桓《四体书势》中说:“隶书者篆之捷也”。由于汉代社会文字使用量增多。战事纷沓。士族参政。百家争鸣。文学兴盛。文化下移。民事商事等各种因素。使篆文繁缛的书写方式无法负担。于是书写便捷简约的隶书诞生也就势在必然了。 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汉隶之后的隶书几不足言说。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但失之肥弱。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初有郑板桥。继有金农。邓石如。后有何绍基等。均不落伍。别有建树。 一.隶书口诀的分析 中国书法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先后经历了篆、隶、草、楷、行书的演变。篆书种类众多,主要包括甲骨文、大篆和小篆三种。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卜辞以及占卜有关的记载文字,是我国现有的最古老的书法艺术遗产,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大篆有两种:一种叫钟鼎文,又称金文,是商、周两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用笔于环转之中略带方势,结体严整而疏朗,字型参差不一,但却分布天然,显得气度宏伟。另一种叫石鼓文,是刻在10个鼓状石墩上记载田猎等事情的韵文,其体态更趋严谨,显得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端庄凝重而又生动活泼。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进行“书同文”的改革,把各国所使用的文字收集起来,存其所用,去其各异,加以综合整理,定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称为小篆,亦称秦篆。到了秦代,由于小篆书写太慢,也太吃力,不能适应当时紧急的军事文书和浩繁的监狱文字的需要,官吏们便将书体进一步整理加工,遂成为一种新型的书体,并且应用在公文上,并受到了秦始皇的高度赞赏。因为当时办公文的小官叫“徒隶”,人们就将这种书体取名为隶书。 在漫长的书法史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书家,而有很多书写得很好的碑刻、墨迹,却是出自无法考查的民间书法艺术家。于是,在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隶书口诀”:方劲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重浊轻清,斩钉截铁。这首隶书口诀,概括了隶书的主要特点及写法要求,是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解剖这首口诀,对我们认识隶书的面貌、写法会有诸多帮助。 “方劲古拙,如龟如鳖”。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使汉字从原来的单一的笔画发展成为多变的笔画,把篆书圆转笔画变为了方折,所以有篆圆隶方的说法,而隶书是

浅谈隶书的特点与写法

浅谈隶书的特点与写法 有许多同学喜欢“隶书”,原因在哪里? 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它的产生与发展,为后来的楷书、草书以及行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早期的隶书与篆书比较接近,晚期的隶书与楷书比较接近。在汉字的演进发展过程中,隶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美观的字形和多姿的笔画,一直为人们所喜爱。 隶书在用笔上,较以前的篆书是进了一大步。在基本点画的书写上,不像篆书(尤其是小篆)那样光润平圆,而在入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中,加强了提按动作,使笔画出现轻重、粗细的变化,尤其是“波磔”笔画的出现,不但给了隶书增加了特点,更主要的是给这个字体增加了美感。再加上隶书在造型上,横画上下的仰俯取势,竖画左右的向背呼应,使隶书的字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隶书在字形上,古朴而美观。主要是它那仍带有篆书痕迹的结构,给人们以古朴典雅的感觉,但是,又不像篆书那样难于辨认,它可以像楷书一样,使人一目了然。隶书的种类很多,有的长些,有的扁些,有的是二者兼备。它的间架结构,横平竖直,笔画均匀,给人以稳重的感觉。所以,有很多同学喜欢隶书,在学校里出板报的时候,总愿意用隶书的字体来写大标题,有些书刊的封面上也用隶书来题字,还有很多书法家专门研究它,书写它,在书法展览上,也总是有很多隶书作品展出,并博得观众的好评。

怎样才能写好隶书呢? 隶书的种类是很多的,它们各具风格,各有特点。在字的结构上,它虽然与楷书相近,也容易辨认,但是在字形和字画的写法上,与楷书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因此,初学隶书,首先需要了解并且掌握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以及它字形、结构的特点,才能逐渐深入进去,按照自己的爱好,学习某种风格的碑帖,写出一手美观而雅致的隶书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隶书中常见的几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吧。上面我们介绍了隶书中常见笔画的写法,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细心领会,举一反三,逐渐掌握隶书的用笔规律。有了正确的运笔方法以后,就要解决字的间架结构的问题。隶书的种类是很多的,它们因字立形,各有特点。有的秀丽多姿如《曹全碑》等,有的方正雄厚如《张迁碑》等,有的放纵飞动如《石门颂》等。总之,要解决隶书的结构问题,必须临摹碑帖。我们在后边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优秀的隶书范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地临摹,以求更快的进步。 望学习隶书的爱好者,要经常临摹结合,经常练习,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自己。

硬笔楷书的写法

硬笔楷书的写法 楷书具有揩法模式的意思.是和行书相对而言,揩字端正、工整,过去又叫真书、正书。 楷书不是一开始就有,汉字最早是甲骨文,后是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是脱胎于隶书的方正,章草的简便,而改变了间架结构,经过汉代的酝酿,魏晋时代的创造,直到唐代,楷书达到了成熟阶段。各家各派分别创立了自己的笔体面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楷式。现在我们写楷书,还要宗法唐楷。 唐楷的代表人物有六家:欧阳询、虞世南、李邕(北海)、颜真卿、柳公权。 对于练字来说,楷书是一个基础,写好楷书当然对写行书有帮助。我们通过练习楷书,可以把书法的运笔、结体的基本功打好。 学习硬笔楷书,就要学会执笔方法,运笔方法,基本点画的写法,结体方法。这样才能把钢笔楷书写好。 一、钢笔楷书点画的写法 钢笔楷书各种点画的形态不一,写法也就个不相同。随着用笔的轻、重、快、慢,笔道便有粗有细:一般来说,用笔快而轻,笔道就细;用笔慢而重,笔道就粗。 下面介绍钢笔楷书各种点画的写法: 点:点虽小,但要写得饱满有力。 竖点:侧落笔,稍顿,转笔垂直向下,回锋收笔。 右侧点:写法是轻落笔,侧下,用力稍顿,然后回锋收笔。 左侧点:写法与右侧点相同,只是用笔角度相反。 长点:写法是轻落笔,再徐徐向右下行笔,稍顿,回锋收笔,用笔过程由轻而重,笔道形状由细而粗,略具弧形。 横:横画有短横和长横两种。 短横:写法是轻落笔,再向右行笔,用力由轻而重,稍顿,回锋收笔。 长横:落笔稍重,略按,再向右行笔,然后稍顿回锋。整个长横略带一点弓势。 竖:有悬针和垂露两种: 悬针:侧落笔,略顿,再转笔向下,然后提锋抽笔。 垂露:侧落笔,略顿,再转笔向下,到末端用笔稍重,然后回锋收笔。垂露要直中带曲。 撇:有平撇、斜撇、撇三种。 平撇:短而平,常在字的上部;侧落笔,稍顿,然后向左撇出,笔道较为接近水平。 斜撇:斜而长,往往与捺相对称;侧落笔,稍顿,然后向左下撇出。写法与水平撇相同,只是线条长些,角度斜些。 竖撇:先写竖,到下半部向左撇出。 捺:有斜捺与平捺两种: 斜捺:轻落笔,略向右行,然后转笔走向右下,稍顿,再迅速向右方捺出。

隶书的书写技巧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汉隶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

产生了点画的波尾的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直。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制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以复苏。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隶书的名词 古隶 今隶 秦隶

毛笔字隶书的特点与写法

flyguo (鬼谷) (一)隶书的特点与写法 有许多人喜欢“隶书”,原因在哪里?它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书体呢?前面在各种书体的简介中已经讲过,隶书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它的产生与发展,为后来的楷书、草书以及行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因此,早期的隶书与篆书比较接近,晚期的隶书与楷书比较接近。在汉字的演进发展过程中,隶书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美观的字形和多姿的笔画,一直为人们所喜爱。隶书在字形上,古朴而美观。主要是它那仍带有篆书痕迹的结构,给人们以古朴典雅的感觉,但是,又不像篆书那样难于辨认,它可以像楷书一样,使人一目了然。隶书的种类很多,有的长些,有的扁些,有的是二者兼备。它的间架结构,横平竖直,笔画均匀,给人以稳重的感觉。 隶书在用笔上,较以前的篆书是进了一大步。在基本点画的书写上,不像篆书(尤其是小篆)那样光润平圆,而在入笔、行笔和收笔的过程中,加强了提按动作,使笔画出现轻重、粗细的变化,尤其是“波磔”笔画的出现,不但给了隶书增加了特点,更主要的是给这个字体增加了美感。再加上隶书在造型上,横画上下的仰俯取势,竖画左右的向背呼应,使隶书的字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二)怎样才能写好隶书呢? 隶书的种类是很多的,它们各具风格,各有特点。在字的结构上,它虽然与楷书相近,也容易辨认,但是在字形和字画的写法上,与楷书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因此,初学隶书,首先需要了解并且掌握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以及它字形、结构的特点,才能逐渐深入进去,按照自己的爱好,学习某种风格的碑帖,写出一手美观而雅致的隶书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隶书中常见的几种基本笔画的写法吧。上面我们介绍了隶书中常见笔画的写法,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细心领会,举一反三,逐渐掌握隶书的用笔规律。有了正确的运笔方法以后,就要解决字的间架结构的问题。隶书的种类是很多的,它们因字立形,各有特点。有的秀丽多姿如《曹全碑》等,有的方正雄厚如《张迁碑》等,有的放纵飞动如《石门颂》等。 总之,要解决隶书的结构问题,必须临摹碑帖。我们在后边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些优秀的隶书范本,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地临摹,以求更快的进步。在此,我再提两点意见,供同学们在临摹碑帖时参考:第一,写隶书要注意“横平竖直”与“布白均匀”。关于“横平竖直”,隶书是从篆书发展过渡而来,横时有“平画”、“波画”,可是,没有像楷书那样,横画从左下向右上的斜势(如:■)隶书的横画在字中重复出现时,多有俯仰的变化“■”。竖画则取相背之势“■”。“布白均匀,也是由于隶书从篆而来,所以保留了篆的均匀的特点,一般的情况是追求“均匀”的,如横、竖或撇等笔画多时,往往是“距离大约相等”“方向近似平行”,如:第二,在隶书中,有一笔非常有特点而且是为这一书体增加了美感的笔画——波磔(即■),它入笔如蚕头,收笔呈燕尾。但在我们写隶书时,在一字之中,不管横画有几笔,只能出现一个波磔,一定不要笔笔蚕头,笔笔燕尾,所谓“蚕无二设,燕不双飞”就是这个意思。例如:“王”在写时应为■不要写成■。另外,在书写过程中,运笔要注意“迟送涩进”,不可一滑而过,尤其是写波磔的“燕尾”时,更要注意慢慢送出,不要一撩而出。 (三)介绍几种常见的隶书范本 隶书的范本是非常多的,仅是汉代隶书的碑、碣及石表,在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就有上百种;再有近些年不断出土的汉竹简、木简及帛书等,真是丰富极了。现在介绍几种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隶书的笔画与写法 - 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一)横画 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往往以“横飞”为美。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 笔。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 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 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 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 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

忌轻飘。 (1)长撇 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 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 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起笔如竖,行至一半,向左上弯行,至末端向上微挑旋即回锋收结。 (4)横撇 这是一种基本无弧度的撇,在隶书中常用于字头呈外展状。只是起笔处稍向心上抬。一般逆锋起笔,转向左行,至尾处向上回锋收笔。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硬笔书法各笔画的写法 书法术语:按提 写字运笔中起落的功作。按,是笔往下顿;提,是笔向上拎,行笔有按提动作。硬笔书法知识(点) 点:点是字的眉目,最能表现用笔精神。古人说:“点如高峰之坠石”指的是下笔有力。一般分(左、右、长)点。书写时要注意“轻起重按、转笔回收” 口诀:点分左右长,方向不一样,上尖下要圆,顿笔要回收。 左点:轻起笔,向左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即向右上回收。 右点:又称上点,一般是在字的上边和右侧使用。写时轻起笔,向右下方边行边按,收笔稍顿后向左上回收。 长点又叫反捺,一般是在字的下边或作捺用(字有两捺时,其中之一用反捺)。写法和右点相同,行笔比右点梢长些。 例字:小、不、点、六 硬笔书法知识(横) 横:横在一字中起横梁作用,古人叫“勒”,也叫“玉案”,都是取“平”的意思。一般有(长、短、斜)横。横的形态:起笔和收笔皆向右下斜;起笔和收笔处较粗,行笔部分较细;左端稍低右端稍高,不是平的。(不能与横中线平行)。书写时要注意轻起、稍驻、轻快右行,顿笔左收。

口诀:横分长短斜,左低右高行,起首重而缓,行笔轻和快。 横的写法: 起笔:向右下方按笔(主要是运指:拇指和食指向右下方用力,其余三指后缩与之配合)行笔:用笔较轻,向右稍偏上方行笔,边行边提,过横画的中间以后,边行边按(笔向右上方的运动主要靠运腕。行笔中的提按变化主要是指的运动。 收笔:向右下方稍顿后向左回收,笔锋回到横内。 由于铅笔字较小,运指和运腕的幅度也很小,指和腕的运动是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的。运指中含腕的运动,运腕中含指的运动,只能说以谁为主,不能截然分开。 例字:一、二、三、上、下、七、十、工、正 字形分析: “一、二、三”三个字都是由横组成的,每一横的起笔和收笔与左右边线的距离要相等。“二”和“三”两字中横画中伏出现,长短要各不相同,间隔要匀。“二”和“三”两字的高矮不同。“二”字把田字格分割为三部分,“三”字把田字格分割为四部分。要使空白均匀,“三”字的上下空白比“二”的要小,“三”字比“二”字高。 十先横后竖。横在横中线的上方,竖在竖中线上。竖的上部下部长,呈上紧下松的形势。“上紧下松”是一个结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