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概念

第十章概念
第十章概念

第十章概念

1、在数据库中为什么要并发控制?并发控制技术能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

答:

数据库是共享资源,通常有许多个事务同时在运行。当多个事务并发地存取数据库时就会产生同时读取和/或修改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存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所以数据库管理系统必须提供并发控制机制。

并发控制技术能保证事务的隔离性和一致性。

2、并发操作可能会产生哪几类数据不一致?用什么方法能避免各种不一致的情况?

答:

并发操作带来的数据不一致性包括三类:丢失修改、不可重复读和读“脏”数据。

避免不一致的方法和技术就是并发控制。最常用的而技术是封锁技术。也可以用其他技术,例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可以采用时间戳方法来进行并发控制。

3、什么是封锁?基本的封锁类型有几种?试述它们的含义。

答:

封锁:(P294—P295)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锁和共享锁。

它们的含义:(P295)

4、如何用封锁机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答:(P296图11.4)

5、什么是活锁?试述活锁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

答:

如果事务T1封锁了数据R,事务T2又请求封锁R,于是T2等待。T3也请求封锁R,当T1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首先批准了T3的请求,T2仍然等待。然后T4又请求封锁R,当T3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有批准了T4的请求……T2有可能永远等待,这就是活锁的情形。活锁的含义是该等待事务等待时间太长,似乎被锁住了,实际上可能被激活。

活锁产生的原因:当一系列封锁不能按照其先后顺序执行时,就可能导致一些事务无限期等待某个封锁,从而导致活锁。

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先来先服务的策略。当多个事务请求封锁同一数据对象时,封锁子系统按请求封锁的先后次序对事务排队,数据对象上的锁一旦释放就批准申请队列中第一个事务获得锁。

6、什么是死锁?请给出预防死锁的若干方法。

答:

两个或多个事务都已封锁了一些数据对象,然后又都请求对已为其他事务封锁的数据对象加锁,从而出现了死等待,这就是死锁。

预防死锁的发生其实就是要破坏产生死锁的条件。预防死锁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次封锁法和顺序封锁法。

7、请给出检测死锁发生的一种方法,当发生死锁后如何解除死锁?

答:

DBMS中诊断死锁的方法与操作系统类似,一般使用超时法或事务等待图法。

超时法是:如果一个事务的等待时间超过了规定的时限,就认为发生了死锁。超时法实现简单,但有可能误判死锁,事务因其他原因长时间等待超过时限时,系统会误认为发生了死锁。若时限设置得太长,又不能及时发现死锁发生。

DBMS并发控制子系统检测到死锁后,就要设法解除。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一个处理死锁代价最小的事务,将其撤销,释放此事务持有的所有锁,使其他事务得以继续运行下去。当然,对撤销的事务所执行的数据修改操作必须加以恢复。

8、什么样的并发调度是正确的调度?

答:

可串行化的调度是正确的调度。可串行化的调度的定义:多个事务的并发执行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其结果与按某一次序串行执行它们时的结果相同,称这种调度策略为了串行化的调度。

13、为什么要引进意向锁?意向锁的含义是什么?

答:

引进意向锁是为了提高封锁子系统的效率。该封锁子系统支持多种封锁粒度。原因是:在多粒度封锁方法中一个数据对象可能以两种方式加锁——显式封锁和隐式封锁。因此系统在对某一数据对象加锁时不仅要检查该数据对象上有无封锁与之冲突,还要检查其所有上级结点和所有下级结点,看申请的封锁是否与这些结点上的封锁冲突,显然,这样的检查方法效率低,为此引进了意向锁。

意向锁的含义是:对任一结点加锁时,必须先对它的上层结点加意向锁。

引进意向锁后,系统对某一数据对象加锁时不必逐个检查与下一级结点的封锁冲突了。例如,事务T要对关系R加X锁时,系统只要检查根结点数据库和R本身是否已加了不相容的锁,而不再需要搜索和检查R中的每一个元组是否加了X锁或S锁。

14、试述常用的意向锁:IS锁、IX锁、SIX锁,给出这些锁的相容矩阵。

答:(书上P304)

15、理解并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封锁、活锁、死锁、排它锁、共享锁、并发事务的调度、可串行化的调度、冲突可串行化调度、两段锁协议。

答:(自己进行总结)

第7章-系统设计教学文案

第七章系统设计通过本章学习,应当掌握以下内容 1、系统设计的任务、目标和内容 2、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3、如何从数据流程图导出结构图 4、一体化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5、代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6、输出设计的内容 7、输入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8、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 9、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 识记: 一、系统设计的任务、目标和内容 二、评价信息系统的标准 三、结构化设计的基本理论 四、模块、结构图的概念与使用 五、模块的联系与耦合 六、变换分析和事务分析方法的原理与运用 七、代码的作用、类型、设计的原则及代码检验 八、输出设计的内容 九、输入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十、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 十一、人机对话设计的原则 领会: 一、系统分析阶段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二、为什么说从系统研制的角度讲,系统的可变更性是最重要的标准? 三、结构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四、模块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五、怎样度量耦合的高与低 六、什么是模块的控制范围?什么是判断的作用范围? 七、如何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 应用:根据给定的数据流程图,能够画出信息系统结构图 计划课时:8课时 第一节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系统分析阶段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做什么",即明确系统功能,这个阶段的成果是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设计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系统"怎么做",即如何实现系统说明书规定的系统功能。在这一阶段,要根据实际的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确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即系统的物理模型。 一、评价信息系统的标准

根据一个逻辑模型,可以提出多个物理模型。我们怎样评价、选择物理模型呢?为此,我们有必要先简要讨论评价信息系统的标准。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其优劣程度取决于它为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服务的质量。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衡量。 1、信息系统的功能 2、系统的效率 3、系统的可靠性 4、系统的工作质量 5、系统的可变更性 6、系统的经济性 二、系统设计的目标 系统设计必须从保证系统的变更性人手,设计出一个易于理解、容易维护的系统。为了使系统容易修改,首先要使其容易被理解,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系统划分为一些部分,其中每一部分的功能简单明确,内容简明易懂,易于修改。我们把这样的部分称为模块。 (2)系统分成模块的工作按层次进行。首先,把整个系统看成一个模块,按功能分解成若干个第一层模块,这些模块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系统的功能。然后按功能再分解第一层的各个模块。依次下去,直到每个模块都十分简单。 (3)每一个模块应尽可能独立,即尽可能减少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交换关系。当然,系统中的模块不可能与其他模块没有联系,只是要求这种联系尽可能少。 (4)模块间的关系要阐明。这样,在修改时可以追踪和控制。 总之,一个易于修改的系统应该由一些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的模块按照层次结构组成。这些模块之间不必要的联系都已去掉,而且它们的功能及相互关系都已阐明。这就是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思想。 三、系统设计的内容 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提出实施方案。该方案是这个阶段工作成果的体现,这个方案以书面的正式文件--系统设计说明书提出,批准后将成为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依据。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把总任务分解成许多基本的、具体的任务 (1)将系统划分成模块; (2)决定每个模块的功能; (3)决定模块的调用关系; (4)决定模块的界面,即模块间信息的传递。 2.为各个具体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 这便是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人机对话设计、处理过程设计。 第二节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模块 模块(Module)一词使用很广泛。通常是指用一个名字就可以调用的一段程序语句。可以将它理解为类似"子程序"的概念,例如PASCAL程序设计中的函数、过程,FORTRAN 程序设计中的函数和子程序。 模块具有输人和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内部数据四种属性。模块的输入、输出是模块与外部的信息交换。一个模块从它的调用者那里获得输入,把产生的结果再传

自定义数据类型习题及答案(C语言)

第7章自定义数据类型习题 一.选择题: 1.当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时,系统分配给它的内存空间是【】。 A) 结构中一个成员所需的内存量B) 结构中最后一个成员所需的内存量 C) 结构体中占内存量最大者所需的容量D) 结构体中各成员所需内存量的总和2.若有以下说明,对初值中整数2的正确引用方式是【】。 static struct { char ch; int i; double x; } a[2][3]={{…a?,1,3 .45,?b?,2,7.98,?c?,3,1.93I} {…d?,4,4.73,?e?,5,6.78,?f?,6,8.79 }}; A) a[1][1].i B) a[0][1].i C) a[0][0].i D) a[0][2].i 3.根据以下定义,能打印字母M的语句是【】。 struct p { char name[9]; int age; }c[10]={“Jobn”,17,”Paul”,19,”Mary”,18,”Adam”,16}; A) printf(“%c”,c[3].name);B) printf(“%c”,c[3].name[1]); C) printf(“%c”,c[2].name);D) printf(“%c”,c[2].name[0]); 4.以下说明和语句中,已知int型数据占两个字节,则以下语句的输出结果是【】。 struct st { char a[l0]; int b; double c; }; printf(“%d”,sizeof(struct st)); A) 0 B) 8 C) 20 D) 2 5.以下说明和语句中,对结构体变量std中成员id的引用方式不正确的是【】。 struct work { int id; int name; } std, *p; p=&std; A) std.id B) *p.id C) (*p).id D) &std.id 6.如设有如下定义,若要使px指向rec中的成员x,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struct aa

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

系统架构设计基础知识 在讲解系统架构设计之前,有必要补充一下架构相关的概念,因此本博文主要讲述架构、架构师和架构设计等相关的概念以及关系。这是系统架构设计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此方面的知识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了解架构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架构师如何编写架构文档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等相关内容。 现在我们通过定义的概念来了解架构设计中的一些相关术语。 架构:架构是体现在它的组件中的一个系统的基本组织、它们彼此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及指导它的设计和发展的原则。 系统:系统是组织起来完成某一特定功能或一组功能的组件集。系统包括了单独的应用程序、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子系统、系统之系统、产品线、产品组、整个企业及感兴趣的其他集合。 架构设计:一个架构的定义、文档编写、维护、改进和验证正确实现的活动。 架构描述:描述一个架构的文档集。

架构机制:对经常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的具体解决方案。 架构决策:关于一个软件系统整体或它的一个或多个核心组件的刻意设计决策。这些决策决定非功能性特性和质量指标。 企业架构:当与业务战略和信息需求保持一致时,指导与将来的业务方向保持一致的解决方案的选择、创建和实现的一组原则、指导、政策、模型、标准和流程。 通过以上定义,我们了解了架构中的一些相关概念,通过这些概念,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架构、什么是架构、架构师在架构决策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我们以一幅图来详解架构、架构师和架构设计之间的关系。

关于架构的描述: 架构定义组件的结构,同时还定义这些组件之间的交互。比如在一个订单管理系统中,我们有客户组件、账户管理组件、订单实体组件等,我们可以通过时序图来定义这些组件之间的调用过程(交互)。架构虽然定义结构和行为,但是它不关注定义所有的结构和行为。它只关注被认为非常重要的元素。 架构的特点: 架构必须平衡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架构基于合理证据使决策具体化。 架构会遵循一种架构风格。 架构受它的环境影响。 架构影响开发团队的结构。 关于架构师的说法: 架构师是负责系统架构的人、团队或组织。 架构师的特点: 架构师是技术领导。 架构师的角色可能由一个团队来履行。 架构师理解软件开发流程。 架构师掌握业务领域的知识。

软件系统设计总体思路

软件/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 一、概念 软件设计的本质就是针对软件的需求,建立模型,通过将模型映射为软件,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软件设计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合适的模型,使得能够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并具有以下特性: ?灵活性(Flexibility) ?有效性(Efficiency) ?可靠性(Reliability) ?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重用性(Reuse-ability) ?适应性(Adaptability) ?可移植性(Portability) ?可追踪性(Traceability) ?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因此,软件设计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和模板,需要我们的设计开发人员在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针对软件项目的特点进行沟通和协调,整理出对软件项目团队的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软件的设计。并保障软件设计文档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设计文档没有用,是用来糊弄客户和管理层的文档”; ?“用来写设计文档的时间,我的开发早就做完了”; ?“项目紧张,没有时间做设计”; 这些言论,并不是正确的观念,根据软件项目的实际情况,软件开发设计团队可以约定设计文档的详细程度。项目团队需要保障设计文档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在项目进度紧张的情况下,软件设计文档可以更初略一些;在项目时间充裕的情况下,相关文档可以更为详尽。但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软件设计开发团队对于设计文档有共同的理解。 二、设计文档分类与使用 通常来说,作为软件项目,我们需要有这几类文档 ?需求说明文档 ?功能设计文档 ?系统架构说明书 ?模块概要设计文档 ?模块详细设计文档 就像我之前说到的,在某个软件团队,对于以上的文档的要求是可以完全不同的,在简单项目中,可能所有类型的文档放在一个文档中进行说明;在复杂项目中,每一类文档可能都要写几个文档;而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每一类文档都能装

C语言自定义数据类型

自定义数据类型 结构体 结构体是程序员在程序中自定义的一种数据类型,在说明和使用之前必须先定义它,也就是构造它。定义一个结构体的语法格式如下: Struct 结构体类型名 { 成员1的数据类型名成员1名称; 成员2的数据类型名成员2名称; . . 成员n的数据类型名成员n名称; }结构体变量表={成员初始化}; 注意成员可以由若干个不同的数据类型组成,每个成员也可以是结构体,即可以嵌套定义。 例如: Struct student { Long num; Char name; Char sex; Float score; }; 已经定义的某种结构体类型可以视为一种标准的数据类型,它的使用方法与标准数据类型使用方法相同,可以用来定义变量、数组、指针。 结构体变量说明 结构体变量的说明在程序的变量说明部分给出,一般在结构定义之后,它的语法格式如下: Struct 结构类型名结构变量名表; 例如: Struct student stu; 指出了结构变量stu是student类型的变量,它由四个成员组成,每个成员的数据类型和名字都与student结构定义中给出的相同。系统完全按照结构定义时制定的内存模式为结构变量分配内存空间。 可以在定义结构体类型的同时给出结构体变量。 Struct student { Long num; Cha name[20]; Cha sex; Float score; }stu1,stu2; 这种形式与前面给出的结构定义和结构说明分开处理效果相同。

结构体成员访问 结构体成员是通过结构体变量名和成员名进行访问的,不能把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访问。其访问格式如下: 结构体变量名.成员名 其中运算符.是成员访问运算符,其运算级别是最高的,和圆括号运算符()、下标运算符[]是同一级别的。如果结构体成员是指针变量,则访问格式为: *https://www.360docs.net/doc/102506860.html, 如果某个结构体变量的成员数据类型又是一个结构体,则访问方式为: 外层结构体变量名.外层成员名.内层成员名 可以在定义结构体变量的同时对结构体变量初始化。 {结构体成员}结构体变量={初始数据}; struct student { long num; char name[20]; char sex; float score; } stu1={200401L,"ZhangHong",'f',92.5f}; 对于嵌套的结构体类型数据,访问格式为: 结构体变量名1.结构体变量名2.成员名 结构体变量初始化的格式如下: struct 结构体名 {结构体成员}结构体变量={初始数据}; 初始数据类型必须与结构成员的数据类型相匹配,并且先后顺序一一对应赋值。 要对结构体变量的成员地址进行访问,其语法格式为: &结构体变量.成员名 当一个指针变量用来指向一个结构变量时,称为结构体指针变量。结构体指针变量中的值是所指向的结构体变量的首地址。 结构体指针变量: Struct 结构名*结构体指针变量名 Struct student *pstu; 必须先赋值后使用,把结构体变量的首地址赋给指针变量,不能把结构名或结构体变量名赋给指针变量。 pstu=&stu1; 结构体名和结构体变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结构体名只能表示一个结构形式,编译系统并不对它分配内存空间,只有当某变量被说明为这种类型的结构时,才对该变量分配存储空间。这是因为结构体变量被定义后相当于标准数据类型被使用。 利用结构体指针变量访问成员如下: (*结构体指针变量).成员名 或者: 结构体指针变量->成员名 后一种形式较为方便,容易区分。

第10章 合理使用数据类型

第10章合理使用数据类型 在进一步讨论更深的主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停一停,快速地回顾一下可移植问题。Linux1.2版本和2.0版本之间的不同就在于额外的多平台能力;结果是,大多数源代码级的移植问题已经被排除了。这意味着一个规范的Linux驱动程序也应该是多平台的。 但是,与内核代码相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能够同时存取各种长度已知的数据项(例如,文件系统数据类型或者设备卡上的寄存器)和利用不同处理器的能力(32位和64位的体系结构,也有可能是16位的)。 当把x86的代码移植到新的体系结构上时,核心开发者遇到的好几个问题都和不正确的数据类型相关。坚持强数据类型以及编译时使用-Wall-Wstrict-prototypes选项能够防止大部分的臭虫。 内核使用的数据类型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象int这样的标准C语言类型,象u32这样的确定数据大小的类型和象pid_t这样的接口特定类型。我们将看一下这三种类型在何时使用和如何使用。本章的最后一节将讨论把驱动器代码从x86移植到其它平台上可能碰到的其它一些典型问题。 如果你遵循我提供的这些准则,你的驱动程序甚至可能在那些你未能进行测试的平台上编译并运行。 使用标准C类型 大部分程序员习惯于自由的使用诸如int和long这样的标准类型,而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就必须细心地避免类型冲突和潜在的臭虫。 问题是,当你需要“2个字节填充单位(filler)”或“表示4个字节字符串的某个东西”时,你不能使用标准类型,因为通常的C数据类型在不同的体系结构上所占空间大小并不相同。例如,长整数和指针类型在Alpha上和x86上所占空间大小就不一样,下面的屏幕快照表明了这一点: morgana%./datasize system/machine:Linux i486 sizeof(char)=1 sizeof(short)=2 sizeof(int)=4 sizeof(long)=4 sizeof(longlong)=8 sizeof(pointer)=4

概念模型设计

1、概念模型设计(E-R图) E-R图也称实体-联系图,提供了标识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E-R图的基本类型:实体(矩形)属性(椭圆)联系(菱形,无向线段)(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N:N) 例:再简单的教务管理系统中,有如下语义约束: 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修,因此学生和课程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一个老师课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由多个教师讲授,因此教师和课程之间也是多对多的联系;一个系可有多个教师,一个教师只能属于一个系,因此系和教师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同样系和学生之间也是一对多的联系。 2、信息与数据 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或者说数据是用各种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事实。数据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客观性(数据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它反映了某一客观事实的属性,这种属性是通过属性名和属性值同时来表达的,缺一不可)可鉴别性(是数据对客观事实的记录,这种记录是通过一些特定的符号来表现的,常用的特定符号包括:声、光、电、数字、文字、字母、图形、图表和图像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价值。信息与数据可以看做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相对/绝对,主观/客观,抽象/具体 3、Business processes:(workflows of material,information,knowledge)(sets of activities,steps)(may be tied to functional area or be cross-functional)Businesses:can be seen as collec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Business processes may be assets or liabilities 4、信息与决策:信息是管理的基础,管理的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过程就是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 决策分类: 决策类型决策方法 传统方法现代方法 MIS包括各种管理方法结构化决策习惯;标准作业过程;适 当的组织机构 非结构化决策判断力、直觉;经验规则;DSS;ESS;人机对话运行 线索 5、企业系统规划法: IBM公司70年代剔除的一种系统规划方法,适用于信息系统规划,该方法的四个关键步骤:定义管理目标,定义管理功能性,定义数据分类,定义信息结构6、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systems (manage firm’s relationships with suppliers)(share information about:orders,production,inventory levels,delivery of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和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简称ISD),通常也称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这门学科的发展综合了多种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参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与实践的人员由于其背景的不同,他们往往会从不同的视野来界定和理解教学设计的概念,因此人们在教学设计的定义上尚未取得完全的统一。下面是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 加涅认为:“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加涅,1992) 肯普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肯普,1994) 史密斯等的观点:“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9) 梅瑞尔在其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教学科学这一坚实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 (梅瑞尔,1996) 帕顿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提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帕顿,1989) 乌美娜等认为:“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 何克抗等认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上述几种定义反映了人们对教学系统设计内涵理解的不同角度以及各自的侧重点,有的突出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特征,如加涅、肯普、乌美娜、何克抗等,有的侧重于学习经验与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如梅瑞尔,有的则从设计科学的角度出发突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设计本质,如帕顿等。 通过对这些定义的分析比较,我们认为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它具有如下特征:(1)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如果不考虑影响解决方案实施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那么设计出来的解决方案就无法达到其预期的目标。 (2)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

订单管理系统概念设计

订单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1.程序应用背景 订单管理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有效延伸,主要是订单执行的管理,即对订单的情况的记录、跟踪和控制,包括针对销售合同的执行;随时对订单完成情况的跟踪、控制订单的实际执行;根据实际补货情况实现追加执行订单;进行比较并显示订单执行差异,并通过业务和分析报表进行订单执行情况的反映。如果企业有集团内部的购销业务,还要包括集团内部销货或调拨的订单的执行情况。 2.程序构成说明 该系统主要由四个实体部分构成: (1)用户:是指可登录程序的人员 (2)商品:是指可供销售的各种商品 (3)客户:是指可对商品进行采购的人员 (4)订单:这是程序的核心部分,是指由客户和商品等信息形成的订货记录 二、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客户的需要,分析后得到具体的系统功能如下所述: (1)用户订购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

a、用户可以随时登录或注册,购物车中的商品不会丢失。 b、用户可以随时找回密码,密码将发送到其注册时候填写的信箱。 c、用户申诉功能,如果用户定单未被处理,可以随时提出申诉(需要提供订单号和用户帐号)。 d、用户可以随时查看站务公告(站务公告将公布最新信息)。 e, 对订单可以进行跟踪 (2)管理员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 a、用户管理(查询/编辑/修改帐号)。 b、订单管理(批量查看所有订单,根据订单号查询,查看用户投诉)。 c、邮件管理(发送邮件,设置邮件默认标题/内容)。 d、商品管理(批量查看所有商品,添加商品,查看/修改/删除商品)。

三、程序功能简介 这个程序方便查询了销售人员对订单进行的管理,改变了人工记录的缺点。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各价格的物品库存量进行查询、分析、记录,达到更好地对销售现状的了解。并且也可以对每天进出销售的物品数量,和客户进行查询,根据这些信息决定销售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管理各项事务。 系统主要功能 商品报价维护 对销售物品的报价记录进行增加或修改。记录物品代码、货币代码、销售计量单位、价格类型、价格等信息,报价序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订单录入 按客户录入销售订单,首先填写订单总括信息(包括订单号、付款期限、货币)和每个订单行的信息(包括物品、订货数量、订货单位、单价、需求日期、发货日期、交货地点、发货仓库及物品批号等)。在确认不再改动后,系统自动计算订单的原币及本币总额,需收金额等。 订单维护

第十章-CO10-作业类型主数据维护流程.

第十章-CO10_作业类型主数据维护流程 1.流程说明 此流程描述对作业类型在SAP系统中之维护(创建、修改、删除、冻结),以利于成本进行分摊。 家具公司实际业务中,作业类型仅作为计算生产成本,不作其他任何用途。因此,作业类型只有与生产部门之工作中心相关。另外,哪一类成本中心之费用及该费用通过作业类型分摊至哪个次级成本要素中去均须于创建作业类型时予以确定。 作业类型编码原则以及作业类型与次级成本要素之对应关系(参见附件一),由主数据专职维护人员统一定义、维护。 维护时,财务主数据维护专职人员须填写“作业类型主数据维护申请表”,作为SAP系统维护之依据。 注意事项: 通常,作业类型于SAP上线后即可交付使用,一般不需要创建、修改、删除或冻结。 因系统的高度集成,故创建作业类型前,必须与生产部门(PP模组)达成共识后方可进行,否则将引起前端部门作业困扰,冻结时亦然(若仅在CO模组已创建作业类型但不能与PP模组集成,则该作业类型是无用的)。 修改作业类型时,亦应事先与生产部门取得共识后方可进行。 2.流程图

3.系统操作 3.1.操作范例 例1:因公司内部核算需要,生技部门于2000/12/01起实行独立核算,各生产车间凡涉及之维 修费用均透过生技部门进行,生技部门按实际维修工时(维修内部价格按公司制定标准执行)结 算各生产车间费用。为此,财务部门决定创建一个作业类型——维修工时(代码:AMAINT),以 满足依维修工时核算所需。 例2:上述作业类型创建后,发现中文名称定义不够恰当,变更为生技维修工时。 例3:生技部门试运行后,未能继续推行下去,故将作业类型冻结。 例4:将作业类型——维修工时(代码:AMAINT)删除 3.2.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 案例1: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作业类型→单个处理→创建 交易代码:KL01 案例2:会计→控制→成本中心会计→主数据→作业类型→单个处理→更改 交易代码:KL02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 发表时间:2018-04-18T16:49:51.5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3期作者:张磊 [导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微电子技术向机械工业渗透过程逐渐形成的一个较新概念,是各相关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形式。 (神华准能集团选煤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微电子技术向机械工业渗透过程逐渐形成的一个较新概念,是各相关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形式。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可控驱动元件特性的现代化机械系统实现了机械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本文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原理,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关键技术,并建立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过程模型。以望促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基本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广泛地综合了机械、微电子、自动控制、信息、传感测试、电力电子、接口、信号变换和软件编程等技术,并将这些技术有机的结合成一体,它是当今世界机械工业技术和产品发展的潮流。机电一体化技术并非现代尖端技术,它是微电子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相互融合,是实现系统整体最优化的产物,属于技术综合应用范畴。是充分挖掘多学科合作共生的体现。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背景 总的来说,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60年以前可以视为第一阶段。作为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当时的电子技术水平和机械技术水平都没有得到完善,使得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出来的产品不能够被广泛的推广。但是,人们在有意无意的情况下已经开始运用简单的电子技术来完善产品的机械性能了。尤其是在战争时期,电子技术和机械产品的完美结合,使得这项军用技术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战争结束后,这项技术由以前的军用转变为民用,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阶段的发展是在1970年至1980年之间,在这一发展时期,机电一体化技术不仅得到了来自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提供的技术基础,而且由于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还得到了充分的物质基础。1990年以来,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开始向智能化的新阶段迈进。在这个深入发展的阶段里,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光纤技术以及神经网络技术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给机电一体化技术打开了一片新的发展天地。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原理 2.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内涵 产品的概念设计是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因此,对产品的概念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得到了各个地方人士的关注,目前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人们也慢慢认识到产品设计最重要、最复杂、最富有创造性的阶段是概念设计,产品的概念设计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上到下、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敏捷设计、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和CAD/CAM 应用的深入,产品概念设计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概念设计比较全面的定义:概念设计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要求,进行产品功能创造、功能分解以及功能和子功能的结构设计;进行满足功能和结构要求的工作原理求解和实现功能结构的工作原理载体方案的构思和系统化设计。0概念设计可划分为功能设计、原理设计、方案设计及初步结构设计四个阶段。 2.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 目前,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仍然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定义。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跨学科性及其自身的复杂性,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进mechatronics/definitions,html可以得到几十种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定义。从功能上讲,是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多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强调各种技术的协调和集成,各部分之间是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拼凑和堆积。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理论研究方面,认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由控制功能、动力功能、构造功能、传感检测功能和操作功能五大功能模块组成丹麦理工大学的Jacob Burr等人提出的三环论,认为机电一体化产品分为机械、电子、软件三大功能模块,挪威科技大学的Bassam A.Hussein提出的两个子系统论,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划分为物理系统与控制系统两大子系统。以上三种结构组成的划分,更多地立足于电或控制的角度,没有突出机械主体部分,也没有很好地解决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模糊性、复杂性和多面性,因此不利于产品的系统设计,尤其是概念设计。从概念设计的需要出发,从完成工艺动作过程这一总功能要求出发,将机电一体化系统划分为广义执行机构子系统、传感检测子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子系统三个子系统,称为/三子系统论。三个子系统分别完成机械运动和动作、信息检测、信息处理及控制。这种划分有利于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按功能进行分解,分别寻求各自的功能载体,通过集成优化来得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的若干方案。 三、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3.1传感器技术 任何机电一体化产品,都要求传感器能快速、准确地采集信息。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对传感器的检测速度、灵敏度和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并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集成化和智能化是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起点。 3.2信息处理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包括信息输入、变换、运算。信息处理技术的硬件包括有输入/输出设备编程控制器和数控装置等。信息处理是否及时,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率。存储、判断、决策和输出等技、显示器、磁盘、计算机、可处理结果是否正确和精确,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3.3系统技术即以整体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3.4自动控制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包括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自诊断、仿真、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等。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的理论基础,微机的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应用和实施提供了条件。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得以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多功能和全功能控制、多微机分级控制、复杂控制系统的仿真、自适应控制、自诊断监控和容错等。 3.5伺服驱动技术 伺服驱动技术包括电动、气动、液压等直接执行操作技术,对产品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对电动机、液压马达、气马达等执行元件的精度、可靠性要求更高,响应速度要求更快。伺服驱动技术的发展,得以使机电转换件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 谭江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谭江 发表时间:2018-09-25T10:59:53.8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作者:谭江 [导读]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出现。 江苏远兴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宜兴 214204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在工程行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近几年发展飞速,并且逐渐的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机械行业的基础技术与电子技术方面科学合理的有效结合,涉及到的内容以及课程范围非常广泛,它是现代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晶。本文通过查阅并且结合近几年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方面的文献,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理进行探索分析,同时就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基本原理 1.前言 当今社会,机电一体化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出现,例如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器控制技术等,而机电一体化系统将其融入到自身当中,使自身在生产技术、管理以及产品构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例如在设备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有很大的提升,同时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改进,相关企业在资金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降低。 2.组成以及概念技术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器控制部分、信息处理部分、传动部分以及执行部分等,其中机械部分是最基础的,其设计主要可以从机身整体结构以及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传感器技术在整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非常重要,传感器在设计时可以通过检测距离、灵敏度以及精度范围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功能。信息处理部分涉及到的主要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而且在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方面,信息处理应用非常广泛,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都包含在信息处理部分当中。传动部分主要是指各种液压传动装置、电动装置以及气动装置等,传动系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原有的机电技术融入一些随着社会飞速发展而出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成,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控制技术等,因此,机电一体化系统涉及到的专业方面的内容以及课程的方位比较广。与此同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整个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概念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整体质量。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包含许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设计人员了解生产某一类产品需要生产设备具备哪些机械功能以及如果合理的设计设备中的各个系统。这就要求相关的设计人员具备非常专业的理论知识,例如机械设计、传感器控制技术、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系统方面的内容。同时,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专业人员对整个设计过程了解的非常清楚,这样才可以设计出更好的系统。 当今社会,我国各行各业都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机电一体化行业更是如此,因此,机电一体化行业对其系统技术的设计方面必须非常严格,那么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相关的专业设计人员在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时,一定要按照国家以及行业内的规章制度进行,同时,这些部门更要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严格管理监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发以及产品的生产,使得设计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各个方面的性能更好。 3.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机械行业的基础技术与电子技术方面科学合理的有效结合,涉及到的内容以及课程范围比较广,它是现代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结晶。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技术涉及到许多方面,接下来,我们就其机械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控制系统技术、传动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进行讨论。 首先,不论是传统的机电技术,还是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技术都是最基础的技术,机械技术的设计主要可以从减少设备重量、合理的布置空间、优化其结构性能以及运用新型材料方面改进,这种改进方式可以使机械技术与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相匹配。现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出现,并且在机电一体化行业中也应用的非常多,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于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以及数据处理分析等发面,其中人工智能也包含在这种技术当中。其次,自动控制技术是现代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自动控制技术包含的范围非常广,设计人员必须在丰富的控制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仿真、制造以及最后的调试工作。在自动控制技术中,传感器控制技术处于关键地位,传感器通过检测控制其距离、灵敏度以及精度范围等,通过应用这种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最后,传动技术在整个机电一体化设备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传动系统主要是指各种液压传动装置、电动装置以及气动装置等,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产品的均匀稳定输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4.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同时,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时俱进的融入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传感器控制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融合为机电一体化系统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智能化、系统化以及绿色化的方向,并且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也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智能化几乎是现代所有工业设备的发展方向,近些年来,传感器、处理器以及传感器系统的优化设计是行业专业人士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力的促进这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向智能化发展,并且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起着引导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以及工作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更加重视,我国也提倡绿色环保以及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中“绿色产品”的概念被人们提出,所谓的绿色产品主要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使用消费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危害环境。因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发展方向必须绿色化,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除了绿色化方面,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方面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必须给操作人员预留出足够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概念设计中,子系统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们既要互不影响却又能同时服务于总系统。而且总系统必须要做到对子系统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处理等。这样一来,机电一体化设备其中一个子系统故障时便不会对其他系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接着分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 计类型,最后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 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设计;基本原理 引言: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机电一体化系统应运而生,其应用和发展离不开各个产 业部门的支持,与此同时,还要在系统设计阶段了解系统的构成,遵循系统设计 原则,以保证系统设计的可靠性。此外,系统在运行阶段可能会出现故障,工作 人员应加强研究,总结解决故障的方法,从而推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1 机电一体化系统概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较多,可以说机电一体化系统就是由多个子系统 集合而成的系统,其原理就是让普通机械具备智慧,这里所说的智慧是指通过计 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其机械系统具备自动处理和控制能力,为达成这一目的,机 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和设计要求较高,只有合理设计方能发挥出系统的价值。机 电一体化系统需要实现多方面的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其作为一个集合系统,功能较为完善,可以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因此,在系统功能方面具有多元 化的特点,在设计阶段需要将使用目的作为依据,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对 输入的能量、信息和物质进行正确处理,这样方能确保输出元素的合理性。鉴于此,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具有三个基础目的功能。其中变换功能就是加工和处理, 传递功能是输入或输出信息,而存储为保存信息。无论是哪一种目的功能,都要 求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构造功能、动力功能、控制功能、检测功能和主功能。在 上述几种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主功能,这是系统实现目的功能不可或缺的功能,其作用为处理信息,比如对信息进行整合和调整。动力功能是指为系统运行 提供动力支持,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检测功能可以对系统内外部信息进行控制,在确保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上,使目的功能得以实现。构造功能可以让机 电一体化系统内部各元件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得到维持。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 不仅主功能具有信息输入、输出能力,动力输入和控制信息输入也十分关键。并 且在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还会产生其他的输入和输出,比如:在工业生产中 应用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噪声,这些噪声和废 气同样属于输出,但只不过是非目的性输出,对于此类状况,设计人员应加强关注,并在具体设计阶段加以调整,研究表明,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不同子系统 之间的连接接口为输入/输出。与外部相比,内部接口相对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系统内部的子系统较多,为满足系统连接需求,故需要大量的接口。将其作为 切入点可以发现,子系统之间的连接质量与接口系统存在密切的关联,如果接口 性能良好,那么机电一体化系统就具备良好的性能,反之则亦然。机电一体化系 统作为一个集合系统,是众多先进技术的集合体,如果将系统看作是人体,那么 接口就好比神经,由此可见,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将接口设计放 在重要的位置。输入/输出和变换调整是机电一体化接口的主要功能。 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 2.1 开发性设计 开发性设计指的是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可以参照的产品,设计人员需要将抽

C++(练习)第5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一,单选题 1. 已知枚举类型定义语句为: enum Token { NAME, NUMBER, PLUS=5, MINUS, PRINT=10 }; 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枚举常量NAME的值为1 B 枚举常量NUMBER的值为1 C 枚举常量MINUS的值为6 D 枚举常量PRINT的值为10 参考答案 A 2. 当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时,系统分配给它的内存大小的理论值是__________。 A 各成员所需内存的总和 B 结构体中的第一个成员所需内存 C 成员中所需内存最大者的存储空间 D 结构体中的最后一个成员所需存储容量 参考答案 A 3. 以下对枚举类型名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 enum a={“one”, “two”, “three”}; B enum a {“one”, “two”, “three”}; C enum a={one, two, three}; D enum a {one=9,two=-1,three}; 参考答案 D 4. 下面程序的正确的输出是()。 #include void main() { enum team{my,your=4,his,her=his+10}; cout<

5. 设有以下定义: enum t1 {a1,a2=7,a3,a4=15} time; 则枚举常量a1和a3的值分别是 A 1和2 B 6和3 C 1和8 D 0和8 参考答案 D 6. 设有类型说明: enum color{red, yellow=3, white, black}; 则执行语句co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