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思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思考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调查报告

摘要: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策略无疑将在改变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六年的实践,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亲历了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积累了很多发展经验,也有许多的困惑和体会,他们的心得和思考是我们探索新农村建设道路的灯塔,指引着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本次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目的就是收集他们的心得,反映他们的思考。无论是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干部,还是广大农民,或是关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各界人士,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都是很有价值的,针对这些结论,我们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及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和关心新农村建设的有识之士参考。

关键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志愿者基层干部农民经验思考发展

调查背景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做了精辟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调查目的及意义

过去的六年时间里,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共同亲历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成就,也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设,那么,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如何,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那里?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我们开展这次问卷调查,就是想搜集这些信息,得出相关结论,从而对当地新农村建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展示当地新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关心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仁人志士参考。

调查情况及内容介绍

首先,我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资料,并参考了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的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经过多次考虑和比较,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易于展开的问卷。在实地走访后,我们又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比如,农民关心的教育问题、高铁影响问题,还有农民素质不高的情况,对调查问卷做了全面的修改。

在开展问卷调查期间,我们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配合,虽然有很多问题他们没有想过,但是,在经过交流之后,他们还是实事求是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经过我们一天的努力,在克服了农村人群密度低,高温酷暑等不利条件下,共发放了60份问卷,收回37份有效问卷。

在乡政府干部的全力支持和配合下,新农村建设干部问卷调查圆满完成,发放17份问卷,收回1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新农村建设调查问卷分为干部问卷和村民问卷,两种问卷内容各有侧重,但也有交叉。新农村建设干部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政府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

二、乡政府干部对当前新农村建设遇到的困难和建设突破口的看法。

三、乡政府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感受。

四、乡政府干部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给基层干部队伍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之策。

五、乡政府干部如何看待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

六、乡政府干部对农村基础设施现状的看法和谁出资建设基础设施的意见。

七、乡政府干部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意见。

八、乡政府干部如何看待大学生走进农村。

以上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的思考,更多的是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和群众的思想是否一致,政府是否能带领老百姓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村民调查问卷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民是如何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二、村民对本村当前新农村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和的意见。

三、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最担心出现的问题。

四、村民对谁出资建设基础设施的意见。

五、村民参与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和管理的情况。

六、村民的年收入和当前的生活质量等情况。

七、村民对于小学教育和高铁影响的看法。

八、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

九、村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程度及其感受。

以上的内容主要反映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村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和感受,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最关心和最担心的问题,鉴于大部分村民素质不高的情况,我们没有调查大家对新农村建设该从哪些方面入手等较深入的问题。

调查结果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干部调查问卷:

1.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什么是关键: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干部们认为最关键的是基础设施的完善,其次是思想观念的进步和

农民素质的提高,接下来是新型产业的培育。基础设施事关每一个村民的切身利益,是看得

见、摸得着的实惠,干部的看法与村民的意见不谋而合。作为基层干部,最了解农民的特点,

他们认为思想观念和农民素质比较重要,这些方面的确有待改进,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

因素将会得到很好的解决。新型产业的培育也是很重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靠发展经济,

而靠传统农业是根本不可能,各地要发掘各种优势,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哪里?

从表中可以看出,干部们的意见非常集中,一致认为突破口在与乡村经济得到发展。新

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则是新农村建设自始至终必须坚持的原

则,但总体而言,农村经济的落后是一种带有历史意义的全面、整体的落后,不是简单的某

一方面的落后,更不是在一朝一夕所能全面改观的。因此,在近期内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突破,

一是应当从补足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即阻碍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为农村经济发展逐步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什么是关键

6.25%

21.88%6.25%

28.13%

15.63%21.88%农村面貌的改变

思想观念的进步

生活习俗的文明

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型产业的培育

农民素质的提高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在哪里?

68.42%

26.32% 5.26%

乡村经济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组织建设

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不要从硬化街道、盖新房、装路灯等表面化的新村建设做起,这种表面

化的建设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益处有限,反而会变相加重农村负担,挤占农村经济发展本就

紧缺的资金。

二是新农村建设应当以村级为基本单位,不应当以项目为基本单位,将农村的发展分割

为部门规划和部门政绩,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难取得农村发展的整体实效。新农

村建设应当以村级为基本单位,在上级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做

出符合本村实际的长期规划,依据此规划,协同上级及有关部门,整村分阶段推进,最终实

现村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实力的全面提高。

【1】

3.在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任务,您认为最主要的是: 在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任务,

您认为最主要的是

25.00%

17.86%

25.00%21.43%10.71%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在对新农村建设20字任务的看法中,有四分之一的干部认为是生产发展,有四分之一的

干部认为是乡风文明,一个是硬实力,一个是软实力,相比而言,乡风文明比较容易实现,

一方面要利用好农家书屋和农村远教基站,另一方面要打击农村赌博现象,同时,要奖励表

彰那些勤劳致富、尊老爱幼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树新风,实现乡风文明。

4.您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如水利设施、电力设施、道路交通、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近年来,政府在道路交通方面为农民办了一件实事,而水利设施、电力设施、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您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11.76%35.29%

35.29%17.65%农民缺致富技能

资金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和教育方

面的支持

还要补很多功课,另外,由于乡镇政府的财力有限,这与其在新农村建设起主导作用极不相

符,导致很多基层政府想有所作为,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的程度较低,只依靠政府投入这一单一渠道,很难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5.您认为在我乡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改善农民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必由之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

必须让农民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各级政府要想办法,争取资金,同时,也要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联合村民一起建设影响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改变那种“等、靠、要”的消极态度,

以主人翁的精神建设新农村。

6.您认为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是什么?

超过一半的基层干部认为自己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是服务者,表明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

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由家中包办式的主导者渐渐变为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和服务者,而有三

分之一的干部认为是组织者,这说明政府在目前情况下,还是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新农村建

设中组织者、带领者和实践者的作用,积极带领广大农民致富。

5.您认为在我乡新农村建设中,面临

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33.33%

44.44%22.22%农村居民收

入水平不高

农村水、电、路、医疗和教育等设施农村生产水

平落后、结构单一

您认为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

色是什么?

5.88%

58.82%

35.29%管理者

服务者

组织者

您觉得新农村建设会给乡镇干部带来什么?17.65%

76.47%

5.88%机遇挑战希望7.您觉得新农村建设会给乡镇干部带来什么?

超过七成的干部认为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了挑战,新农村建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

新的课题,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干部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种—管—收”、

“催—征—罚”到当前的依法行政,而且,新农村建设对乡镇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

干部必须思考“干什么,怎么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有一部分干部认为新农村建

设是一个机遇,新农村建设为基层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华的一个舞台。

8.您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干部队伍该如何?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干部认为基层干部队伍该优化结构,以适应新农村建设提出的

新要求,这也反映出当前基层组织还没有完全适应环境变化。另外一部分干部认为基层干部

队伍急需加强,表明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能力强,经验丰富,有文化,懂市场的人才加入进

来。

您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干部队

伍该如何?11.76%

5.88%82.35%

急需加强

精简

优化结构

9.您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什么特点?

大部分干部认为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存在理论热、实践冷的现象,反映实际中的新农村建

设存在虚化与异化问题,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也说明新农村建设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

性,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实践和调动农民积极性。

10.您认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热情怎么样?

超过8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充满热情,在被调查的农民当中,则有47.5%

的村民表示建设新农村、创建新家园需要自己出工出力时会全力支持,15.00%村民会根据自

身情况决定如何支持,5.00%村民持观望态度,32.50%村民说不清。超过六成的村民积极性很

高,表明干部与群众的判断一致,他们都想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11.建设新农村、创建新家园需要农民出工出力时,您觉得他们会怎么办? 您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

什么特点?

26.32%

15.79%

11.76%47.37%

上头热、下头冷口头热、行动冷干部热、群众冷理论热、实

践冷您认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热情怎么

样?

17.65%64.71%

11.76%5.88%

非常高

热情一般

缺乏热情

很冷淡建设新农村、创建新家园需要农民出

工出力时,您觉得他们会怎么办?

52.94%

29.41%11.76%

5.88%

支持持观望态度说不清

不支持

再被调查的农民中,有47.5%的村民表示建设新农村、创建新家园需要自己出工出力时会

全力支持,15.00%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何支持,5.00%村民持观望态度,32.50%村民说

不清。干部们的判断基本上是对的,表明干部与村民的联系紧密,能与村民理念一致,这为

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12.您认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是个什么状况?

大部分被调查的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一般,这是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在樟木乡,

医疗设施有乡卫生院,各村有卫生所,教育设施有乡中学,人口密度大的村基本上有村小学,

交通设施有通往每个村的水泥路,有的甚至是通到各村民小组,水利设施虽然年久失修,但

在常年能保证基本的灌溉需求。但是,也有干部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很差,这也是很客观的,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有的村小学校舍和教学实施陈旧,连上体育课的场地和体育用品都没

有,这与当前的社会发展潮流是极不相符的,当城里小孩愉快的享受着球类运动时,农村小

孩却只能和伙伴们玩捉迷藏。因此,政府应该想办法与村民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13.您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钱该由谁来出?

在被调查的干部当中,有70.59%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钱该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共

同解决,这与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制度有关,同时,鉴于我国各个地方发展不均衡的现实,

只有中央政府才能协调资金,支持各地共同发展。在被调查的农民当中,有45.24%认为该由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解决,这一数据较干部有较大差距,这一差距主要源于有28.57%村

民认为由村级集体组织解决。而只有5.88%的干部有这种看法,看来村民还是愿意在新农村建您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钱该由

谁来出?

23.53%70.59%

5.88%市级以上政

中央和各级

地及政府共

同解决

村级集体组织解决您认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是个什么状

况?

11.76%

88.24%

很差,影响

农村发展

一般

设中自筹资金搞建设的,而干部们不这样看,也是因为政府现在已经很少从农民手中收钱,

虽然政府严格控制征收各种费用,但是,只要政府出面,号召大家自筹费用进行必要的基础

设施的维修和建设,大家还是会支持的。

14.您认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中央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

有41.18%的干部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利益难以平衡,平衡各方利益向来是发展中的最棘手的问

题,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一是要有正确的执政理念,二是避免打击大家追求发展的积极性,

三要照顾弱势群体,坚持好这三个基本原则,问题将会有所解决。有35.29%认为社会诚信不

足,社会诚信是一个社会良好运转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道德逐渐被人们忽视,

这种现象要有所改变,政府和公民都要努力,一方面政府要严惩不诚信的做法,另一方面,

树立诚实守信的模范,引导群众向榜样学习。

15.您觉得现在的农民在遇到被管理时,有什么特点?

从表中得出的数据表明,农民在遇到被管理时,一般有三种表现,好管理的约占三成,

不好管理的占四成,没什么变化的约占三成,这表明有些农民的思想素质提高了,这要归功

于九年义务教育和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思想开放、活跃、上进的新一代农民,还有很多村

民变得越来越刁,对基层干部来说,这是一个大难题,可能在执行一些政策或行动时遇到阻

力。 您认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最大的困难

是什么?

41.18%

35.29%11.76%11.76%

利益难以平衡社会诚信不足群众热情不高上级没有出台具体政策

您觉得现在的农民在遇到被管理

时,有什么特点?

33.33%40.00%

26.67%思想素质提

高,好管理

变得越来越

刁,不好管

没什么变化

16.您认为大学生走进农村能在哪些方面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大学生走进农村,有36%的干部认为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24%的干部认为会推进政治

民主,还有一部分干部认为会对乡风文明做出贡献,作为大学生,能够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

己微薄的贡献,感到无限光荣,另一方面,要达到干部们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还要付出巨大

的努力。

二、新农村建设村民调查问卷

1.关于“新农村建设”是如何传播到村民心中。

了解“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28.57%村民是通过政府宣传 ;42.86%村民是通过电视、新闻、

广播;14.29%村民是通过口口相传;14.29%村民没听说过。可见大部分农民还是对新农村建

设有了了解,从中也可以发现电视、新闻、广播是宣传三农政策较有效的工具。

2、在本村的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17.65%村民认为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58.82%村民认为是“农村水、电、路、医疗和教育等设施落后”;9.80% 村民认为是“农村社

会治安不好”;13.73%村民认为是“农村生产水平落后、结构单一” 。 可见绝大多数村民对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非常关注,这与我们走访得到的信息是一致的,农村的水利设施和教育设

施年久失修,其功能已经大大减弱,虽然中央给了农民种粮补贴,但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方式

来组织农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修缮,中央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可是农村小学校舍

修补和教学设施的更新没有投入资金,亦没有一个有效的方式组织村民来修补校舍,导致了

很多小孩在小学阶段掉队的现象。

3、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最担心出现的问题,9.52%村民认为“只搞少数样板村的示范工程”;

14.29%村民认为“搞不尊重农民意愿的形象工程 ”;45.24%村民认为“国家财政的支农资金

绝大多数到不了乡村”;30.95%村民认为“有人从中以权谋私 ”。村民最担心的问题是支农资

金绝大多数到不了乡村,这说明了支农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并没有对村民公开,而认为有

人会从中以权谋私也占了较大部分,这说明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推进,村民当家做主的意识

逐渐觉醒,希望政府进行政务公开,很明显,政府在这方面还没有另老百姓满意。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钱该由谁来出,9.52%村民认为“市级以上政府 ”;45.24%村民认为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解决 ”;16.67%村民认为“县乡政府两级”;28.57%村民认为“村您认为大学生走进农村能在哪些方

面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36.00%4.00%16.00%12.00%24.00%

8.00%农村经济发

农民收入提

高乡风文明村容村貌改

善政治民主推进

其他

级集体组织解决”。过半数的村民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钱该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解决,这也是群众在农村道路硬化过程中的体会,有了这个基础,建议以后筹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时,可以沿用农村道路硬化集资中使用的方法,另外,有超过1/3的村民认为应该由村级集体组织解决,表明大家对村集体还有很深的感情和很高的期望。

5、建设新农村、创建新家园需要自己出工出力时,47.50%村民会全力支持,无论以何种形式;

15.00%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何支持;5.00%村民持观望态度;32.50%村民说不清。在建设新农村、创建新家园需要出工出力时,只有少部分村民会全力支持,可以看出现在农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面临严重危机,而超过一半的村民表示会根据自己自身情况决定如何支持,也反映了现在的村民更加理性,这适合了当前的社会大环境。

6、48.15%村民表示受过政府给村民提供的技术培训;51.85%村民表示没有受过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而未接受过培训的村民中,33.33%村民希望参加农业种养知识培训;5.88%村民希望参加外出打工技能培训;17.65%村民希望参加果树栽培技术培训;23.53%村民希望参加文化基础知识培训;5.88%村民希望参加农产品加工技能培训;11.76%村民希望参加经商技能培训;

1.96%村民希望参加汽车维修技能培训。有约一半的村民表示参加过政府提供的技术培训,说明政府关注农民的脱贫致富,而且村民欢迎这样的技术培训,而在培训内容方面,大部分村民希望得到农业种养知识培训,约有三分之一的村民还希望参加文化基础培训,表明农民渴望提高自身素质。

7、在村委会民主选举时,愿意投票的村民占87.10%;不愿意或犹豫的村民占12.90%。

村委会民主选举时,愿意投票的村民占了绝大多数,表明村民愿意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关心农村的发展。

8、如果有机会,会参加村委会干部的竞选的村民占14.71%;不一定参加的村民占8.82%;

76.47%村民不会参加选举的。而绝大多数村民表示不会竞选村委会干部,表明村民愿意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的意愿不强。

9、对于村子里的重大决策的做出,21.88%村民认为应由村里的领导人决定;28.13%村民认为应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18.75%村民认为应由村民大会决定;31.25%村民认为应由村委会讨论方案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由数据可以看出,村民认为村子里重大决策应该交由村民决定,这也表明村民当家做主意识的觉醒。

10、a.20.59%村民在2010年的人均年收入是8000元以上;5.88%的村民是6001~8000;的23.53%村民是4001~6000;50.00%村民是4000元以下。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村中还是有少部分人已经致富,约半数的村民人均年收入依然不高。

b.关于村民家的收入,61.90%的村民收入来源于在家务农,28.57%的村民收入来源于外出打工,9.52%的村民收入来源于在家做生意,村民收入来源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来源于务农和外出打工,村民要想提高收入,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结构。

c.村民们对目前的生活质量的看法,4.55%觉得相当好,18.18%觉得较好,34.09%觉得一般,但有43.18%的村民觉得生活质量较差,生活压力较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现在大部分农

民对生活质量还是很满意的,这与我们在调研过程中看到的情况是相符的,村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

d.31.25%的村民承受不了小孩上学的费用,50%的村民勉强可以维持小孩读书的费用,只有18.75%的村民可以维持小孩读书的费用. 教育费用占了农民支出中的一大部分,从调查中发现有七成的村民可以承担小孩读书的费用,表明中央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学杂费起到了实效,还有三成的村民承受不了小孩上学的费用,表明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费用还是很高昂的,中央在高中和大中专学校实行助学金制度可以大大缓解这种情况,但是,还必须加强监管,保证专款专用。

11、村民们对本村的小学教育较落后的看法。21.15%的村民认为是由于政府的关注程度资金投入的问题,36.45%的村民认为原因是村民生活水平,7.69%的村民认为由于村民的教育意识,但有34.62%村民认为在于学校的师资力量。走访中,村民对本村的小学教育非常不满意,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村民一方面认为是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办法送子女到更好的学校读书,说明教育不公平已经从农村蔓延开来,另一方面,村民认为政府的关注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现实是政府的关注程度逐年提高,不仅免除了学生的学杂费,还在村小学建立了远程教育基站,但是,我们看到,远程教育基站成了一个摆设,而小学的教室和教学设施在经历过二十余年的使用后,已经不堪重负,而且,教师的办公条件也逐渐下降,学校作为教学基地,应该提供最好的条件给老师和学生,这样老师才能乐于教,学生才能乐于学。另外,超过三分之一的村民认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这与我们了解的情况是相符的,主要问题有:

老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跟不上要求,教师队伍战斗力不强,老师不安心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只是应付了事,缺乏责任心。

12、27.45%的村民们觉得高铁很好带动了本村的经济发展,17.65%的村民们觉得高铁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没什么影响,21.57%的村民们觉得高铁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还是可以忍受的,有33.33%的村民们觉得对高铁很不满意,觉得它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产生活。高铁的修建,确实给村民带来了很多直接的经济利益,拆迁户的房子是一栋比一栋大和豪华,从数据中也可以得到体现,而超过半数的村民认为高铁对他们的生产生活还是有影响的,我们走访中得到的信息是高铁的噪音特别大,而且对手机和电视信号的影响也不小,这似乎是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只能靠村民理解和包容。

13、村民们对当前家中最大的困难的看法上,有36%的村民认为困难在于子女教育方面,22%觉得在于生活方面包括水、电的供应等,42%的村民认为在于收入来源方面.为了了解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我们设计了这个问题,从中得到的信息验证了我们的所见所闻,首先是子女教育方面,一是有些村民难以承担孩子的上学费用,二是村民认为村里的小学教育让人很不满意,村民是很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考上大学,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小学教育已经让他们担忧,同在一片天空下,但是,得到的教育差距却很大,其他方面反映为水、电的供应,这与调研期间的干旱和拉闸限电的情况有关,很大一部分的村民认为收入不高是他们家中最大的困难,的确,农民无论是务农还是打工,收入都很有限,特别是当前物价高涨,他们更担心这些资金是否够用。

14、在村民们生活中遇到较难解决的困难时,2.33%的村民最倾向于自己向村里领导人反映情况,27.91%最倾向于向周边的亲戚朋友寻求帮助解决,32.56%的村民最倾向于联合有相同情况的村民一起向乡、县或更高层的领导反映情况,但有37.21%的村民却倾向于自己想办法解

决。从数据中可以看出,现在农民的自主性比较强,大部分村民选择自己或是亲戚朋友解决困难,政府在村民中的传统形象已经发生变化,而且,村民也更倾向于向更高一层的政府机关反映情况,说明基层政府还是很重要的,基层政府能够得到村民的信任。

15、对于村民们现在的主要娱乐方式40%的村民喜欢看电视,5%的村民喜欢逛街赶集,23.33%的村民喜欢喝茶、喝酒、与朋友聊天,23.33%的村民也倾向于打牌(打麻将),3.33%的村民喜欢走亲戚,有1.61%的村民喜欢看电影,也有3.33%的村民喜欢平时读书。新农村建设中强调乡风文明,但是,由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而且长期处于无人关注状态,导致村民的娱乐活动单一,尽管有村民愿意看书,想看电影,却没有机会,农家书屋虽然建起来了,可基本上没人去看,上级政府应该加强配套政策,使得这些民心工程能建好,还能让农民得好处,电影作为现代化的产物,是良好的传播平台,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建议建立流动放映车,这样既能满足村民的需求,又能改变农村打牌成风的不良现象,对促进乡风文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6、在电视节目上,有11.11%的村民喜欢看农业技术知识节目,有36.51%的村民喜欢看新闻节目,15.87%的村民喜欢看法律案件以及知识节目,7.94%的村民喜欢看教育子女的节目,同时也有7.94%的村民喜欢看娱乐节目,有11.11%的村民喜欢看电视剧,有9.52%的村民喜欢看生活常识节目。农村现在能收看到的电视节目较以前明显增多,而农民的喜好也趋向多样化,但是,对于新闻节目依然热衷,农民对外界的信息也主要靠新闻节目得到。

17、a.有74.29%的村民家中都有电话82.86%的村民家中有电视机,62.86%家中有冰箱,8.57%的村民家中有空调,14,29%的村民家中有电脑,77.14%的村民家中有手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村民家中有四大件,电话、电视、电冰箱、手机,这些硬设备农民可以赶上城市了,而且,空调和电脑也渐渐多起来,相信村民的生活会更好,当然,家电下乡政策也是很大的推动因素。

b.村民们全部都参加了合作医疗,从调查中可以知道农村合作医疗是受村民欢迎的,全部村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但是,大部分村民觉得合作医疗的实惠不明显或是没有实际作用,这也表明政策虽然落实了,但是,没有在相关的服务上更上农民的意愿,有些村民反映报销难的情况依然存在,建议相关部门去了解情况,并做出改善,这样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有17.86%的村民觉得合作医疗有很大的实惠,有50%的村民认为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有一点但不明显,有32.14%的村民觉得合作医疗没有实际作用,有32.04%的村民对合作医疗表示满意,有62.96%的村民表示不满意

调查结论

一.乡镇干部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途径,中央二十字方针诠释了新农村的内涵,指明了农村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带领者和实践者,乡镇干部亲历了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在这期间,他们有很多的体会和思考,关注他们,会让我们对他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公正的评价,同时,

我们也会得到来自一线工作人员关于新农村建设现状的反馈,以及他们的心得和建议。

我们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总结出以下调查结论:

一.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的“短板”。从我们的调查中得到的信息,干部们都认为新农村建设最缺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关键的是基础设施的完善,面临的主要问题也包括基础设施落后。可见由于长期的二元体制结构,农村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基础设施落后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要想建设新农村,完善基础设施是基础,也是得民心的举措。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完善基础设施需要一大笔资金,如果有可能,可以引入市场力量填补政府财力投入的不足,可以尝试“谁受益,谁出钱”的方式,政府可以在这方面做试验。

二.农民素质不高是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因素。农民的素质问题在很多新农村建设调查中被忽视了,中国有句古话,打铁还需本身硬,要想发展,就必然会出现一些利益纠纷,如果,农民本身只看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考虑,不顾全大局,在基层政府权力逐渐弱化的今天,很难去有效解决这些纠纷,最终导致农村发展停滞不前,新农村建设也只能缓慢地进行。

三.生产发展和乡风文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都将在市场上找到自身的价值,如何有效对接市场,怎样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成为当前乡政府各位领导必须考虑的问题,即“如何做,怎么做”,只有引进市场的力量,才能加快乡镇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乡风文明是关乎每一个村民精神生活的一件大事,如果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那么随着农村赌博问题、农民不诚实的问题变得严重,将会冲击农民纯朴的道德观念,导致农村出现更多的懒汉、无赖,势必造成不好管理的局面。

四.广大干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我们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在两种问卷中都问了这个问题,从两种问卷中得到的数据表明,干部和村民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也反映了乡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很紧密,为以后的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五.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急需优化结构。要实现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当地政府,都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全新课题,没有直接方法可用,各地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路子,而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基层干部队伍习惯了以前的执政方式和理念,而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面对新的形势,基层干部队伍没有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仍沿用以前的一套思路和一套队伍结构,必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六.基层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扮演着服务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另一方面面对着角色转变所带来的挑战。作为政府改革的亲历者,大部分基层干部从以前的管理者变为现在的服务者和组织者,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权力剥夺的过程,随着老百姓当家做主意识的觉醒,这种改革无疑是顺民意的,当然也是有益的,同时,作为服务者和组织者,如何以有效的方式调动村民搞建设的积极性,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七.大学生走进农村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作为三下乡志愿者,能够为基层干部群众服务,我们已经感到无尚荣光,干部认为我们能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我们觉得有点力不从心,但是,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能够一起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当然义无反顾。

二、村民部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导,找到了出路。从2005年10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很多措施,颁布了很多政策,我们做了统计,从05年起就有三十多项,比如:取消农业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农村政策直补,粮食最低收购价,家电下乡,免除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乡村道路硬化,汽车下乡,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社会救助,计生鼓励资助等等。

这些政策的落实是真真切切让农民的心窝感到温暖,如今的农村山清水秀,小洋房鳞次栉比,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安康,我们通过走访,看到了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我们心里感到由衷地高兴,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决策感到欣慰,为农民得到的关怀和关注感到开心。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新农村建设确实给三农问题带来了很多改善,然而,过分地鼓励农民种粮,建房,买电器,搞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农民能从中得到很多实惠和便利,但是,短期的满足并没有让老百姓安下心来,反而他们对教育、医疗、政务公开更加关心。

从调查中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是当前农村最需要解决的、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一、增加农民收入,扩宽收入来源。大部分的农民收入来源于外出打工和种田,这两项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增加的步伐却赶不上物价上涨,菜籽油在09年时是6块钱一斤,现在是10元一斤,猪肉年初是10元一斤,而现在是14元一斤,这些日常生活不可少的食品,透支了农民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农民可以暂时少吃肉,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

二、小学教育落后,缺乏教师和教学设施,校舍年久失修。知识改变命运,这是农民信仰的真理,他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不在面朝黄土背朝天,虽然99年高校开始扩招,但是,农村的孩子受益最多的只是98年到06年之间的一段时间,当时农村小学的师资充足,每年都会补充教学设施和修缮校舍,之后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很多年富力强的老师纷纷离开农村的中小学,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差的局面。

三、实施政务公开,保证支农资金专款专用。随着中央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增多,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牵涉到很多资金支出,上级政府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度,导致很多农民对这些资金的使用不明不白,甚至会出现很多谣言,这些谣言不仅不利于干群关系和邻里关系,还破坏政府的形象。

四、建立起配套措施,使惠民工程落到实处。走访中,我们看到每个村都建立了农家书屋,以及远程教育基站,但是,在有的村,这些设施成了摆设,无人看管,更无人使用,这样不仅让惠民工程背离了惠民的本意,反而浪费了政府有限的财力。

五、简化报销手续,真正让合作医疗进入老百姓的心中。农村合作医疗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个创举,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报销过程却让老百姓叫苦不迭,不仅报销手续难办,而且每个手续还要收手续费,本来补贴不多的医药费还要摊上这么一些钱,让老百姓难以接受。

六、丰富农闲生活,增加娱乐方式。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如今农村的娱乐方式结构单一,而且,打牌和打麻将容易演变成赌博,不利于家庭和睦和乡风文明,应当增加农民的休闲方式,不仅适合民情,而且符合民意。

七、促进社会福利政策在农村的公开公平落实。从调查中发现有的老人抱怨自己的情况比那些享受低保的老人还惨,而自己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某些人享受特权,社会福利政策的有效落实关系到很多人的生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符合条件的人不能享受政策,势必破坏公平,也违背了政策的本意。

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做好新农村建设乡镇规划

二、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三、及时了解县政府关于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四、构建和谐农村,从乡风文明入手

五、充分挖掘潜在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六、做好政务公开,培育政府公信力

七、调整干部队伍结构,成立全乡统一的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

八、多方互动,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

九、鼓励村民搞规模养殖,办私人企业

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

十一、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利用好当地的人脉,获取资金和拨款等方面的支持

十二、重视集体经济的发展,强化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十三、组织实施好农业种养知识和文化基础知识培训。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各地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1-2]。因此,正确地对待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以利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向前推进。笔者就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1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 有些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臵,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

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1.2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的现象 在基层,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1.3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片面化”。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严重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三是“短浅化”。在基层,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改几户厕、装几户自来水、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忽略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 1.4要素制约突出,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和试点工作开展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在一个特殊的转型期,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 一方面,发展前景看好。从战略角度讲,中央连续四年发出了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其中2006年和2007年专讲社会主义新农村;省七次党代会,准确把握这一形势和趋势,超前性地将加快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作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重要内容来抓;各级党政领导都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摆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进一步确立了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从政策方面说,“三个继续高于”及农业四项补贴等惠农政策继续稳定、完善和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还相应地制订了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以及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的配套优惠政策等。从发展基础看,已具备了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同时,农民参与集体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村务特别是财务公开率不断提高;农民用于文化、服务、娱乐的支出不断增加。此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标准化、信息化、机械化、法制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另一方面,制约因素明显。一是“三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

主体,发展基础仍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民综合素质相对不高,文化素质、技能素养和意识形态还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人均占有耕地和水资源量相对匮乏;同时,农村道路、电力、水利、通信等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缺陷。二是社会化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助力,体系还不够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社会保障出现断层,种子管理体制和国家农场的服务功能弱化,改革工作亟需进行,农业综合执法还没有实现县级全覆盖,这就造成涉农公益性综合服务和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三是管理机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枢纽,功能相对还不完善。在联动创建、资金投入和引导参与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成熟的管理机制,在运行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责任不清、主体不明的现象,也没有形成一个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二、新农村建设应消除误区,树立正确观念。 当前,新农村建设仍处于开局起步阶段,很多细节问题都需要探索和实践,但应该注意防治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越位”。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仍是农民,因此,对这项工作不能行政干预过多,造成过度推动,出现拔苗助长,超越正确立场上的应抓范围;二是“错位”。一味图政绩,丢掉基础工作,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偏离方向,甚至用简单的新房舍、新村

家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及成就调查

家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及成就调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经常在新闻和课本上看到,觉得这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话题,通过这次回家的调查,在自己老家生活中也没有人提到这样的词汇,但是家乡人们生活水平大大的提升了,这不仅仅只是在生活水平上,人们的思想,闲暇时光,法律意识等等也都发生着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正是向好的方面发展,也正体现了我国提倡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就通过这次我回家的几天家里发生的事情来体现家乡的变化,家里的一些小事都能看到家乡变化,可以见证家乡新农村的建设现状及成就。 暑假刚刚放假,我想回家玩几天然后出来兼职,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平时不怎么在家的爸爸妈妈说也回来,因为伯伯生病了,说回来看望他,也可以回来看看我,我上午坐车回家下午就到了家,心里想着,现在的火车真好,要是坐汽车我肯定晕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我把家里整理好之后,妈妈打电话回家了,说他们快要到村口了,我当时就被震惊了,“什么?这么快就到了?!”,回来我问爸爸说怎么这么快回来了啊?你们做的飞机吗?爸爸当时打击我说“傻孩子,现在不是有高铁吗,你还是大学生呢”我这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要知道爸妈也就是我大学这两年出去的,他们的变化真的让我有点反应不过来,更让我觉得“不适应”就是妈妈,她一个农村妇女,以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突然跟我聊天的时候说了一句普通话,这估计妈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说了普通话。 我想之所以爸妈会跟我见面也是国家富强的结果,带动科技的进步,也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我国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取得的进步,也说明我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人准备出去转转在不远的隔壁村听到震耳的音乐,我们上前去看,结果看到几个村里的大妈在一起跳广场舞,脸上挂的那种笑容没有感觉到他们因为一点生活上的压力,在我的记忆力曾经的他们在闲暇的时光不是织毛衣就是整天担心家里这事或者那是没有做完,这时候我村子里面的一个人看到妈妈,来了跟妈妈打招呼,我从来都觉得农村里面的寒暄才是最纯真的,没有一点杂质,现在的“新农村”既有了现代化的气息,也有那种淳朴的感觉。 在欣赏完他们的表演之后天已经黑了,以前这样的傍晚不带着手电筒是不敢走路的,怕地上有坑坑洼洼的把自己绊倒了,现在完全不用担心了,因为现在新农村的建设,已经是“村村通”,都是平整的路面。现在的“新农村”远远不是像以前说的小洋楼那么简单了,现在家里有空调有热水器,洗澡很方便,也不会像以前那么热了,曾经村子里面的人会坐在一起乘凉,现在村头有自己的广场,所以不担心关系会疏远。 “诚信,友善,自由,和谐”,我想这些虽然宏观,但至少在我的村子里可以看到,一幅全新的面貌,这些都与国家政策分不开的。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民为基础,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和轻工业;并且强调必须十分注意处理好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毫不放松地加强“三农”工作,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村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性创造了重要条件。 第二天妈妈做好早餐叫我这个懒虫起来吃饭,这时候的爸妈早已经洗漱完毕了,我问爸妈为什么起来的这么早,爸爸说今天去你伯伯家看望他,吃完饭我们就准备去伯伯家,可是他家在过去有点远,要知道爸爸小的时候十几里路都是用走的,现在出乎我的意料的是,

【思考建议】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X月X日至X日,中青二班一支部全体学员赴XX保税区、珠澳口岸人工岛、横琴新区、斗门区白蕉镇南澳村等参观调研。在本次参观调研中,斗门区白蕉镇南澳村新农村建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南澳村新农村建设是新时代下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其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保留乡村特色风貌,集体研究规划,提出“一河两岸”设计、村道沿线景观设计等。二是上下联动,共商共建。集市、区、镇、村联运机制,上级部门给政策、资金支持,并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村挂点领导,更好指导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座谈等形式,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四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村民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了计生、劳保、信访等一站式服务平台,村民再也不用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镇政府办事了。五是发展特色产业,引进民间资本。发展村固有的稻米、水产、果林等产业,大力开发、发展旅游业,引进龙头企业、民间资本参与村产业建设,拓宽产业渠道。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新时代的要

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通过本次南澳村新农村建设的参观调研,结合十九大报告和我个人对农村的一点了解,谈谈我对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落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十九大报告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调动农民积极性,让经营权活起来,盘活土地的有效利用。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要立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切实做好农村宅基地、农地的确权登记管理,妥善处理农民土地纠纷。 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明确集体资产所有权;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等。通过土地入股、农户入社,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以解决土地细碎化和产出能力低下等问题。引进民间资本,发展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投入只增不减,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探索扶贫的财政补助资金、各级财政投入到村集体的建设项目中;完善农产品价格机制和农业补贴制度,确保补贴发放到农民手中;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广减量化和清洁化农业生产模式,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某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某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 考 近年来,**市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多措并举,广泛动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至今日,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如何,面临哪些问题,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一直让我们关注。20XX年*月初,我带领**市委办综合组的同志,深入到**、**、**、**、**、**、**等乡镇办事处就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感觉我市的新农村建设有喜有忧。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群众参与热情高。通过宣传动员,各示范村的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十分积极踊跃,尤其是今年“**市片”和“**沿线片”等两个示范片的群众积极性高,许多在外打工的听说搞新农村建设要集资,立即汇款回家。各乡镇的经济能人对新农村建设十分支持,纷纷解囊相助,前两年民间捐资达***余万元,其中捐资**万元以上的1人,**万元以上的10余人。**村致富能人**为该村捐资**万元。各示范村在工作组的引导下,均成立了以群众为主的专项理事会。从调查中看来,理事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在筹集资金、组织实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镇**村成立了“三清”、房屋粉刷等4个专项理事会,发动群众集资3万元,整修路

基XXX米;**乡**村理事长**为了该村新农村建设尽快启动,带 头捐出5吨水泥,并为本村特困户垫付集资款,免费提供修路设备。 (二)各方扶持力度大。近年来,我市对示范村实行联乡市级领导与乡镇党委书记共同挂点制,同时明确一名乡镇副职驻示范 村工作,大部分乡镇都是由人大主席或政协主任驻示范村;实行 后盾单位责任制,每个村明确4-6个后盾单位,并明确一个牵头 后盾单位,由该单位的驻点干部担任工作组组长;各村也明确新 农村建设工作机构,构建了市、乡、村三级联动的组织领导网络。后盾单位十分重视联村建设新农村工作,均派出工作多年、有农 村工作经验的中青年干部驻村办点。各工作组严于律己,坚守岗位,帮助示范村组建了理事会,理清了工作思路,制订了工作计划,指导村民作好了产业发展规划。各乡镇办事处边实践边探索,建立了许多切合实际的运作模式,加快了建设步伐。有的制订自 己的奖补办法,如**办事处对**村建养殖小区补助XXX万块红砖,**镇**村工作组对建鸡舍补助3XXX元/栋,拆除空心房给予5元 /m2的拆迁补助等等,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项目建设进展非常快。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致富门路亟待拓宽。现代农业难发展。**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市,全市人口***万人,其中XX%以上是农民,全市耕地面积**.**万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0.**亩。近年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陈冲冲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报告 姓名:赵记华年级:08级班级:土木工程三班 ·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对于农村来说,更是取得了翻天复的的变化,为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暑假期间,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我对父母和亲戚以及村干部的走访,让我对本村以及周边地区近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过去提起农村人们就不仅和穷字联系到了一起,现在可大不一样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的医疗环境和费用得到改善和保障,家庭私用汽车开始在农村多了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学会上互联网了,乡镇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现代化商品也进入了农村。不可否认的是,在取得这些好的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一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农村所有这些新的发展与变化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以下是我对这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的报告总结。 调查日期:2011年6月10日 调查地点: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镇陈冲村 调查人员:赵记华 一.陈冲村的基本情况 陈冲村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毗邻107国道和京广铁路,南靠淮河,北连陇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约有2365人,500多户,4个村民组其中有近百名党员,耕地面积3700多亩,人均耕地2.6亩,该地区属黄淮平原故土质肥沃以黄土为主,加以沙土。该村经济结构依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年人均生产总值为3000多元,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科学性较差。汝南县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大县,历史上有名的梁祝化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2008年我所在的乡镇更名为梁祝镇。在县城西北方向2公里有一座天下名山天中山,且在这里曾留下了颜真卿的真迹碑文。该地域属于南北方的交界地带,位于秦岭淮河线的边缘,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多种

新农村建设论文

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如何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 有些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现场推进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制定了社区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中心城镇西北边,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有-个居民小组,总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城镇人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个党支部,党员--名。社区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工业基础条件较好的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兴办了集体、个私企业,使社区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为充分发挥乡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企业的支撑作用、乡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社区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乡、社区、企业三方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

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周五定期到社区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深入广泛地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社区和居民小组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特别是仔细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社区党总支利用广播,由总支书记和其他干部反复宣讲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组建龙头企业,拉动社区经济发展 为拉动社区经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社区依托企业,利用地处中心城镇边,有丰富的水泥配料资源等优势,组建了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下设“农业产业发展部”、“社区工业发展部”、“矿产资源开发部”、“劳务输出服务部”。“农业产业发展部”负责外联商家、内联农户,组织农户为商家生产订单蔬菜、生猪等农产品,并搞好技术服务,培育主导产业之外的新兴支柱产业。“社区工业发展部”负责租赁企业生产线进行半

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思考3200字

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思考3200字 摘要:分析了当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落实支农政策、创新投资机制、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各地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虽然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1-2]。因此,正确地对待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以利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向前推进。笔者就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有效发挥引领指导作用 有些镇村没有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摆上应有的位置,对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新村规划编制不全面、不科学。一是重中长期规划,轻短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虽然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但新农村分阶段建设的规划还不够明晰具体,对村容村貌建设要达到什么要求、生产发展要达到什么程度、生活宽裕要达到什么水平等,都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二是重局部规划,轻整体规划。有的镇只重视某个村某个点的规划,而对全村甚至全镇新农村规划缺少通盘考虑。同时,有的村规划起点低、水平低、层次低,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指导性。据调查,有的村规划生搬硬套其他村,不能体现自身特色;有的村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的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不相衔接,存在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患;有的村即使有了规划,但由于镇领导的更换和干预,随意变动,不严格执行规划,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还有不少村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没有考虑,存在“跟着感觉走”的情况,不利于面上实施,导致不少村居只见新楼房、不见新村庄。 2.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强,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的现象 在基层,有的农民由于在思想认识上对新农村建设存在偏差,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容和措施认识不够,对新农村建设仅仅是寄希望于上面有资金下来,村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在许多新农村建设点上普遍存在政府包办代替现象,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3.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简单化”。重硬件、轻软件,重规划、轻执行,重建设、轻管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二是“片面化”。以偏概全,只注重形式,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少数基层干部过度热衷于新村庄建设,乐于村庄建设的外观,过分强调村容村貌的整洁,甚至把建了几栋楼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以村庄楼房多寡来衡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严重忽视了全面发展,忽视了在公共服务、精神风貌、科技教育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三是“短浅化”。在基层,哪里简单就抓哪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把新农村建设仅仅定位于硬化几条路、改几户厕、装几户自来水、粉刷几栋房子等简单的村庄环境整治,忽略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如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措施乏力。 4.要素制约突出,影响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和试点工作开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x x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题目: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学院: 日期:

《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随着xxx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基础设施逐步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优化,计划生育工作也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村两委干部和无职党员利用远程教育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传授农业技术知识,使群众从中受益匪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带领全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该村逐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品牌效应;加强种养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项目,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进一步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提高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思想认识。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信息化,培育新型农民,使韩庄村早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字:新农村经济教育社会保障信息 一、xxxx的基本情况 xxx村坐落在xxx镇的西部,东邻xxx乡,是xx镇最西边的一个村。该村耕地土质主要是黄土,有部分地块属于黏土土壤,黄土土壤排水量好,透气好,适用农作物广泛,灌溉方式是用电灌溉。该村的主要干道正在铺建,将铺为水泥路,彻底改变村里泥泞的道路问题,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景观路两边建有紫薇园林、绿原园林等几家园林,切实美化了国道路段。 二、经济发展呈现新态势。 近几年来,该村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 该村主导产业为旱作农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除此之外还有几户农民种植果树,主要种植有桃树,葡萄树等,经济效益比较好。该村劳动力农闲时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外出务工比例占全村人口的1/8。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区位优势的不断挖掘,韩庄村的养殖初具规模。目前该村大型养鸡专业户1户,大约养有五、六千只鸡。大型

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思考

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0-04-16T20:17:47.15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4期供稿作者:孟天翔张亚利 [导读] 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孟天翔1 张亚利2(1.尉氏县工业局 2.尉氏县建设局,河南开封 475500)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2-031-02 在《城乡规划法》颁布以前,虽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建设与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制约着新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中原地带人口多而耕地少,我省更为突出,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且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有限。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收入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2.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尽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上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还是严重不足。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落后,导致水资源浪费;没有科技服务活动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影响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3.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发展阶段。片面地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更无品牌效应,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阶段,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 4.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5.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农居大多是随处而建,无规划,安全系数不高。农户没有环保意识,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6.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农民的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相差甚远。普遍有“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7.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的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就会有可能返贫,医疗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教育负担加重;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乡镇既没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城乡规划法》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特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社会目标要求而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而全面准确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是保障城乡规划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面对新的形式和要求,我们要精心组织、务实创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城乡规划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引导城乡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科学规划。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也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的法定依据。发挥规划引导,科学编制城乡规划,把城乡规划落到实处,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城市、乡村广泛宣传《城乡规划法》。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各种载体深入宣传该法的立法背景,重点内容,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好事情,促进该法的各项规定和内容,真正落到实处,使该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加强规划编制,完善规划体系。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生态环保、惠民利民、城乡统筹的规划理念,加强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区域性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力争形成详细规划全覆盖。科学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为城乡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其次要严格管理。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审批、备案和调整程序。对城乡总体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和“一书三证”作为规划执法的主要依据,严格执法,从严管理。 1.积极推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各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参与规划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的新机制,实现规划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有效地保障城乡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规划执行体系,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决策、规划落实和监督管理各项制度建设,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执行体系,促进规划实施,要充分利用《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坚持“城乡建设,规划先行”的原则,科学实施规划建设,从严治法,严格管理,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最后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为我们统筹中心城市、县城、乡镇的协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用地节约、生态协调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提高城镇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法律依据。 1.发挥规划引导与控制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贯彻《城乡规划法》,加快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加强园林规划,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步伐,打造生态易居、和谐美丽的城市。 推进城市一体化发展,要以县域经济发展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城乡兼容、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平台,新农村建设行动在村,主抓靠县,以城带乡效果明显。 2.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步伐,力争做到新农村建设规划全覆盖。依据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保障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宜人、充满活力的魅力农村。 以科学进步为手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需要。强化建设规划,抓好示范村建设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实质性的促进。 总之,在现阶段要依据《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抓好科学规划,把我国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环境优美、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诚然,《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为我们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全面启

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

新农村建设的感想与体会 铁岭县文家沟村大学生村官 今天我阅读了《大学生村官报》上的一篇文章,名为《天下第一村掌门人的睿智心得》。作者搜集整理体现吴协恩书记个性特点的创新妙语,从中感悟他在实践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在发展中创新,在思辨中进取的心路历程。看过之后我颇有感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在农村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工作中的实践和锤炼。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对大学生村官这个岗位和自己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让我知道了差距、明确了方向,必将成为我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 一、以村官角色为契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前,我们应该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抓住工作岗位的特点,虚怀若谷地学习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之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农村改革发展,从而树立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工作中的难题,要积极思考,勤于动手,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学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了解问题本质,经常总结反思,开阔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时提醒自己,要从眼高手低的现状中解放出来,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加大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

习,虚心向老前辈和同事学习,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要积极、主动、负责地工作,为村领导当好参谋,为村农村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二、以精细化管理为支撑,提升工作效益 结合我村实际,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决议的基础上,有条不紊地梳理村级管理流程,细化农村条线工作的管理要项,不断地建立和健全村级管理制度,使其形成一套管理体系,狠抓重抓三个方面工作: 1.组织管理。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而我作为组织条线的负责人,一定要全力贯彻各路线方针和政策,有效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致富,形成组织牵头,干部带头,群众响应的良好氛围。有计划的培养一批青年党员骨干,以发展致富创业型和知识型党员为主,充分调动党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旗帜高举在时代的最前列。 2.行政管理。从日常工作抓起,从重点项目抓起,有重点有目标推进各项行政行工作。以有效、可行的制度来管理人、规范人;用实用、简单的办法来引导人、指导人。运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先从身边的人管起,从身边的事抓起,坦然处理各种问题,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百姓放心。 3.财务管理。充分发挥我们大学生村官懂电脑,懂管理,懂法律的特点,抓实推进财务制度建设。第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

推荐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推荐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 考和建议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思想统一,先后召开了相关工作座谈会议,并组织镇级领导、办事处书记和32个重点村支部书记到龙口市南山集团和章丘市双山街道三间溪村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各级干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的工作热情,从而在全镇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下面结合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谈几点思考和看法,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成效 xx有x个行政村,农业人口近x万人,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前期,我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方法,选择了各方面条件较好的x村、x村、x村、x庄村先行试点。试点村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村容村貌、村庄建设、人居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我们在全镇还大力实施了“强基固本”、“综治固垒”两大工程。“强基固本”工程以农村“三职”干部工资发放为总抓手,以实施“双向”考核规范化管理和推行“五民主两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为手段,以整治后进村班子为重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

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村综治办主任工资发放为总抓手,通过实施“建、管、述、评”、“三五”百分考核管理机制和试点村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基层组织基础稳固,社会政局稳定,促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 (一)主导产业迅速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拓宽 目前,大蒜基地达到了x万亩,路林、丰产林达到万亩,奶牛养殖突破1000头;完成了坦山片区3000亩退耕还果基地完成苗木更新和新品种引进,新引进大蒜深加工企业2家,总投资500多万元,年加工大蒜2400吨;新发展浅水藕池10处;新嫁接核桃1000亩;新发展大蒜协会、供水协会各1家。为生产发展提供了较大规模的产业支撑。 (20XX年投资1100万元,力争完成20XX年上报计划50公里,目前,所有道路全部开工,已有4个村完成计划,其他村正在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大了村文化大院、街心公园建设力度,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x庄村街心公园已完成规划,翟庄村敬老院正在建设,完成后可容纳160位老年人居住。全镇x个村全部安装了科普宣传栏,30多个村完善了文明一条街建设,实现了主干道绿化、亮化。五是新发展“一池三改”生态家园示范村30个,生态示范户1500户。目前,示范村、示范户已全部落实。六是城镇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投资40万元,在商业街两侧各完成了宽米,长2000米的花砖人行道;对商业街两侧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规范了广告牌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是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任务,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行动纲领。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对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要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

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来说,生产发展是指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指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加强扶贫开发工作,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是指要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这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途径。村容整洁是指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这是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的要求。管理民主是指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在全国农村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单位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44789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A summary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8月,省政协召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政会,为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建设性意见。省政协有关参加单位、专委会、界别和政协委员围绕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各抒己见,围绕新农村建设中一些趋势性问题认真研讨。 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农村改革三十多年来,经济逐步繁荣,社会不断进步,但农村环境卫生问题却比较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除少数村镇发生了显著变化,剩余大部分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仍比较普遍。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不断加剧。持续增加的农村生活垃圾,大部分未经处理就随意倾倒排放,日积月累,垃圾越堆越多。二是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当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0%左右,绝大部分经多种途径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三是畜禽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已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重要污染源。四是农村工矿污染问题凸显,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正向农村加速转移,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危害。五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难以保障,全省仍有一千多万农村人口面临饮用水环境安全问题。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根源在于发展不足

或发展不当。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建议,一、将农村清洁工程列为省政府民生工程。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以新农村建设和中央强力推进农村环保工作为契机,进一步重视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推进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应坚持规划先行,研究制定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力度。要加快我省农村环保地方立法进程,制定和完善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章。 二、增强支农项目实效 目前我省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园区等政策和项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应引起高度重视。 少数项目在具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味强调建设规模,缩短实施年限,超出现实条件和能力,使得少数项目组织实施的时间过短、规模过大、任务过重,难以真正落实到位。譬如示范区建设,一般现在设计的项目年限均在2年左右,有的仅仅1年时间,在短短的一年内,要达到很大的规模,又要实现高产创建的目标,难度太大。 项目论证不充分。调研中发现,少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全靠政府推动,农民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如我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推广秸秆腐熟剂产品时,政府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了大量的秸秆腐熟剂发给各个项目县应用,可实际上却没有地方使用。原因是腐熟时间过长,不切实际,农民不接受,从而造成项目资金浪费,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农业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实现项目实效性的前提,项目计划的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