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件

古代汉语课件
古代汉语课件

幻灯片1

幻灯片2

古书的注解

●一、古注的重要性

●二、古书注释的发展状况(重点掌握每个时期主要的注释家及其代表著作)

●三、古注的名称(重点)

●四、古注的编排体例(重点、难点)

●五、古注的内容

●六、古注的术语(重点)

幻灯片3

参考文献

●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

●王宁《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赵振铎《训诂学纲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

幻灯片4

一、古注的重要性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

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

误。

●例如:

幻灯片5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

宜为君子之好匹。”

●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

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

引申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幻灯片6

●但是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

●如:

●《左传·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史记·宋微子世家》:“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色美曰艳。”

幻灯片7

●实际上“艳”的含义是高大。

●《说文》:“艳,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

●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

●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

幻灯片8

二、古书注释的发展状况

●1、整体上看是:代有注释

●2、注释历史:

幻灯片9

●1)先秦——萌芽时期

●最早是以正文体形式存在。如:

●《左传》“夫文止戈为武。”“于文皿虫为蛊。”

●《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

幻灯片10

●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

●如:《春秋》三传等。

●比较《鄭伯克段于鄢》

●先看《谷梁傳》

幻灯片11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

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雲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幻灯片12

●公羊傳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克之者何殺之也殺之則曷為謂之克大鄭伯之惡也曷為大鄭伯之惡

母欲立之己殺之如勿與而已矣段者何鄭伯之弟也何以不稱弟當國也其地何當國也齊人殺無知何以不地在內也在內雖當國不地也不當國雖在外亦不地也

幻灯片13

●2)两汉——兴盛时期。

●以解经为目的,大规模注释古书。

●出现了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说文》《尔雅》《方言》《释名》。

幻灯片14

●毛亨《诗故训传》;

●郑玄《毛诗笺》、三礼注;

●何休《春秋公羊解诂》;

●赵岐《孟子章句》;

●王逸《楚辞章句》;

●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许慎《说文解字》;(21年)

●扬雄《方言》;(《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27年,“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 ●刘熙《释名》。

幻灯片15

●3)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时期。

●出现了义疏和集解。

●“疏不破注”,汉学传统

●“十三经注疏”中的九经,见教材P612。

●除此之外还有:

幻灯片16

●何晏《论语集解》;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郭璞《尔雅注》《方言注》;

●陆德明《经典释文》;

●裴松之《三国志注》(159种);

●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史记》三家注)

●颜师古《汉书注》;

●郦道元《水经注》(137条—1252条);

●李善《文选注》(1689种);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395种);

幻灯片17

关于《经典释文》

●包括十四部古书的音义,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音义。

●把《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换成《老子》和《庄子》。

●《周易音义》、《古文尚书音义》、《毛诗音义》、《周礼音义》、《仪礼音义》、《礼记音义》、

《春秋左氏音义》、《春秋公羊音义》、《春秋谷梁音义》、《孝经音义》、《论语音义》、《老子音义》、《庄子音义》、《尔雅音义》。

幻灯片18

●4)宋朝——变革时期。

●疑古,创新。欧阳修,王安石,朱熹(伪孔安国《尚书传》)

●宋学:宋儒的理学,反对汉代的朴学,大谈义理,把注疏变成宣传理学的工具。

幻灯片19

●《说文》研究,徐铉、徐锴

●“十三经注疏”中的四种,P612

●朱熹《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

幻灯片20

●5)元明——衰落时期

●元卢以纬《语助》,第一部虚词词典。

●明梅膺祚《字汇》;

●张自烈《正字通》

幻灯片21

●6)清代——复兴时期

●大兴“汉学”,对前人的注释进行整理,作新注。“信而有征”,鼎盛

●因声求义,考证,乾嘉

●《说文》研究:

●段玉裁《说文注》;

●桂馥《说文义证》;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幻灯片22

●高邮王氏四种:

●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邵晋涵《尔雅正义》;

●郝懿行《尔雅义疏》;

●戴震《方言疏证》;

●俞樾《群经平议》《诸子平议》;

●刘淇《助字辨略》等。

●另见教材P624

幻灯片23

●7)“五四”以来——更新时期

●章太炎、黄侃,独立的学科

●章太炎《新方言》《小学问答》《文始》

幻灯片24

●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成好著书。

●《文心雕龙札记》

●《黄侃论学杂著》

●《黄季刚先生遗书》

幻灯片25

幻灯片26

三、古注的名称

●注的本义是灌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

文的解释也叫做注。

●古注的名称很多,如:说、解、释、述、义、音义、正义、考、校、训诂、解诂等。

●我们在此只介绍几个常用的名称,如:传、笺、疏、集解和章句。

幻灯片27

●1、传

●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如《春秋》三传。

●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

幻灯片28

●2、笺

●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

●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

●《说文》:“笺,表识书也。”

●如郑玄《毛诗笺》,就是郑玄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对《毛传》隐晦简略

的地方,加以阐明,并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写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

幻灯片29

●3、章句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

●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

章结构等,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

●如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

幻灯片30

●4、集解

●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同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

方法,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汇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把《春

秋》和《左传》按编年合并在一起进行解释。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集解一般都指汇集众说而成一书的训诂著作。·

幻灯片31

●5、疏:经注兼释

●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

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

●疏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也进行解释。

幻灯片32

●训诂名称,往往是单独使用的,也有的是互相结合而成为新名称的,如注疏、疏证、

校注等。

●从含义来看,这些名称有的名实各异,有的名异实同,有的意义微殊,大同小异。

●同一名称在不同时期,其内涵也可能有发展变化。各类名称之间也时常有交叉,并非

界限分明、互不相关。

●当然,训诂名称还有一些没有论及的,或与上述名称略有差异,或是上述名称的交叉

组合等等。只要掌握了这些常见名称,其他则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幻灯片33

四、古注的编排体例

●古书的注释,特别是对先秦经书的注疏,并不容易看懂,这一方面是因为注文简略,

无标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书注家众多,体例不一。

●下面介绍两种体例:

●1、义疏体。见教材P613《毛诗正义》

●2、集解体。引何晏《论语集解》中《微子》篇的片段为例(注文用“集解’’标示):

幻灯片34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集解]包曰丈人老人也蓧竹器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集解]包曰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殖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邪植其杖而芸[集解]孔曰植倚也除草曰芸

●按:包,包咸;孔,孔安国。勤:辛劳。

幻灯片35

五、古注的内容

●古注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

●解释词义、注明音读、

●疏通文意、阐明思想、

●分析句读、讲解语法、

●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

●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

幻灯片36

考证史实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

未之奇也。”

●裴松之注:“《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

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佯)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幻灯片37

六、古注的术语

●见教材P615---618.

●补充:

●1、辞、词

●古人把虚词叫做“辞”或“词”,在注解中使用这两个术语,就是指明虚词。例如:●《诗·周南·汉广》:“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毛传:“思,辞也。”

●《说文·矢部》:“矣,语已词也。”

幻灯片38

●2、衍文,脱文

●校勘术语。

●衍文也叫“衍字”,简称“衍”,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误加的文字。

●《礼记·中庸》第二十章:“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朱熹注:“‘子曰’二字,衍文。”

幻灯片39

●脱文也叫“夺字”,简称“脱”,指古籍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

●《汉书·礼乐志》:“自古以来,未尝以乱济乱,大败天下如秦者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卷四:“‘未尝’下脱‘有’字,则文义不明,当依《董仲舒传》

补。”

幻灯片40

3、读破、如字

●“读破”指改变字的原来读音,以表示词性和意义的转变。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朱熹注:“枕,去声。”

●又《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朱注:“恶,去声。”

幻灯片41

●再如:

●王:

●wáng 名词,君王;

● wàng 动词,称王

●食:

●shí 动词,吃;

●sì 使动用法,使……吃;

●榜:

● b?ng 名词,木片。

●bēng 名词,矫正弓弩的器具;

幻灯片42

●和改变读音的“读破”相反,

●“如字”说明该字在此语言环境中当读其本音,用本来的意义理解。

●《大学》:“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陆德明《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

●(注:“反”为反切注音法的术语。反切,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取反切

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音字的读音。)

幻灯片43

4、叶(协)

●叶音法注音所使用的注音术语。

●叶音法注音是把古代诗文后世读来不押韵的韵脚,改注为一个读起来押韵的音,以求

韵脚和谐。

●不押韵是语音演变的结果,叶音法注音者不懂语音演变的事实,只是根据后代读音强

行改变韵脚字的读音,导致许多叶音注音都不符合原来的读音,是不可取的。

幻灯片44

●字无定音

●“家”:古胡反,叶音谷,各空反。

●“友”:羽已反,羽轨反。

●《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朱熹《诗集传》:“何,……叶奚。”

●《康熙字典·巾部》“带”字条注:“又叶音蒂,《楚辞·九歌》:荷衣兮蕙带,倏而来

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幻灯片45

●明末陈第反对宋人叶韵说

●《毛诗古音考》:“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故以

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剌而不入,于是悉委之叶。”

幻灯片46

谢谢大家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古代汉语授课教案(郭锡良版)教案 第一讲绪论 本讲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这门中文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内容、学习要点,教材的特点,学生应当采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期末的考核形式。旨在使初学者对本课程有一个概略的了解,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实效地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王力《古代汉语》;郭锡良《古代汉语》;周秉钧《古汉语纲要》。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一)汉语发展的分期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关于汉语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 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 由于古代的口语无从寻觅,所以对于古代汉语的了解,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本门课程学习的古代汉语,自然也只能是古代的书面语。 (二)汉语的古代书面语系统 汉语的古代书面语有两个系统: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这些书面语统称为文言。 如唐宋八大家和元明清文人的仿古文言作品等。 现在仅保存在先秦到汉代的作品里。如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周礼》、《仪礼》、《礼记》等,诸子作品如《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之类,以及一些史籍里。 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如古代的白话小说。 本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只限于文言。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 (一)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 说起古代汉语课的学习,人们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学古文”。确实,这门课的学习要和大量的文言文打交道。但是,古代汉语课的“学古文”,同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作品课的“学古文”,是不一样的。例如同样是一篇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文学作品课讨论的是它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人物形象等问题。古代汉语课则不然。它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 (二)明确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 学习古代汉语,需要掌握和记忆相当数量的古代词汇和语法规则等内容。但这并不等于说古代汉语课是一门只需要死记硬背的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例如…

为什么要学古代汉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一个国家,古代的书籍、诗词是我们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我们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一个工具。我们大学生作为准文化人,要做到“古为今用”,要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古代的文化遗产,要研究中国的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就必须要阅读古书,学习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掌握独立阅读古代书籍的能力。文章从古代汉语学习中的读懂文字、掌握词汇、熟悉语法和读准字音几方面着手,浅述大学生开设古代汉语课程的必要性。 一、读懂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古文献就是用古汉字记录的书面语,汉字实际上就是理解古文献内容的重要依据,所以要读懂古代作品,首先必须打破文字的障碍。 学习汉字给我们保存了几千年来无比丰富的文献,可是,汉字对于历代语言的记录,并不是很完善的工具。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首先汉字的形体就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大篆、小篆,不同朝代文字字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换,直到汉字进入隶楷阶段以后,体式才基本没有变化。最后在1956年后才推广了现代简体字。因此要读懂古代文献,首先就要认识古代汉字的字形,辨析繁体字和简体字字形的区别和联系。 其次汉字在发展和运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等各种复杂现象。缺乏对这些复杂现象的了解,就无法真正读懂古代文献。如在汉字的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流传历史久、通行地域广、使用人数多等种种原因,就会形成同一个字有几种写法的异体字现象。虽然它们的写法不同,但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譬如:《左传.成公二年》“韩厥俛定其右”,这句中的“俛”就是“俯仰”的“俯”。“俯”与“俛”形体虽然不同,但读音、意义完全一样,这就是一组异体字。 在古代作品中,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等现象是很普遍的。如果我们在阅读古代文献的时候没有了解到这些规律,没有深入到语言的深层来认识作品里的每一个文字,就很容易被这些文字的表象所迷惑,理解不到它真正的意思。所以要把古典作品读懂,首先就要把这些文字造成的迷惑分辨清楚,打破汉字在记录语言给我们造成的第一重障碍。而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能让我们读懂古汉字,进而了解古代作品表达的意思。 二、掌握词汇 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具有语法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我们要读懂古代文献就必须掌握古代汉语里的常用词汇,认识作品里所包含的一个个的词。从古至今,词汇在运用过程中构成十分复杂,在发展过程中变化十分巨大。如古代作品中的同意词、同源词、类意词。又比如古代汉语词汇中的古今异意等现象,都是我们阅读古代文献的一大障碍。 比方说古今异意词,古典作品中的一些常用的词语,在现代普通话当中就有不同的名称或另外的说法。像古代汉语中的“冠”、“履”在现代汉语中就是“帽子”和“鞋子”,“食”、“饮”是现代普通话的“吃”、“喝”,“遣”是现代汉语的“打发”等等。又例如一些古代文献里的一些词,它们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发生改变。像“汤”在现在一般指菜汤,而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开水;“走”在古代作品中原意是“奔跑”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变成了“行走”。除此之外,还有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词汇还有各种引申意,运用十分广泛。因此,如果不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就很难掌握古代词汇的意义,从而不能读懂古典作品。 三、熟悉语法 实词和实词按照一定的关系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语法结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的差别不是很大,一般主语处于谓语之前,宾语处于动词之后,定语也总是处于它的中心语之前,这反映除了几千年来汉语语法的稳固性。 但是古今语法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的,主要是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古今汉语次序最大

古代汉语标点符号练习现代汉语考试必看[1]

试题:1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睢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原文: 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髌龏于宋,卒相中山;①范睢折胁折齿②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翻译: 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燕王按着剑把发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白圭攻取中山国后很显贵,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为什么?两个君主两个臣子,互相敞开心扉、肝胆相照,岂能被不实之辞所改变呢! 所以女子无论美不美,一进了宫都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不贤,一入朝廷都会遭到排挤。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膑刑,后来到中山国做了相;范雎在魏国被打断了肋骨敲折了牙齿,后来到秦国却封为应侯。这两个人,都自信一定会成功的计谋,丢弃拉帮结派的私情,依仗单枪匹马的交往,所以不可避免会受到别人的嫉妒。 试题:2 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頋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古代汉语课后答案全集

练习二 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左传·齐桓公伐楚》)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鞌之战》)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左传·鞌之战》) 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说文解字》:“及,逮也。”“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史记·孙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三国志·华佗传》) 《说文解字》:“疾,病也。”“疾”字在第二句中义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 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 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汉书·张骞传》) “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今所谓“家乡、乡里”。“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义。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摘要: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文言和古白话。虽然文言的正统地位已被现代白话取代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本文主要是简单地讨论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以及运用中的作用。本文认为要想学好古代汉语,我们必须要多念古文,做到字、词、句落实,并逐步升华到理性上去理解。 关键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 古代汉语,跟现代汉语相对,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从时间上说,“五四”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我们今天接触到的,是它的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所谓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中的语言,也指用文言写成的作品。为了区别起见,可以把用文言写成的作品称为文言文。所谓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这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也指用古白话写成的作品。为了区别起见,可以把用古白话写成的作品称为古白话文。 现代汉语,这里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在,古代汉语已被现代汉语取代了,文言的正统地位已被现代白话取代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专门跟古籍打交道的人自不必说,因为他们需要借助古代汉语写成的典籍来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我们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批判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这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 也许有人会间: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呢?一方面,在某些场合,我们还很有读写古文的必要,例如游览名胜古迹,常常接触到文言,写对联,常常要用到古代汉语。另一方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借鉴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包括中国古代人的研究成就,这需要我们现代人学习、研究古代典籍,从而也就需要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再者,语言是发展的,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有继承,有发展。要想高效率地学习和运用好现代汉语,必须学习、研究古代汉语;要想深人研究现代汉语,也必须学习、研究古代汉语。

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第一单元文选及译文

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第一单元文选及译文 一 顔淵死1,顔路請子之車以爲之椁2。子曰:“才不才3,亦各言其子也4。鯉也死5,有棺而無椁。吾不徒行以爲之椁6。以吾從大夫之後7,不可徒行也。” (顔淵死了,他的父親顔路想請求孔子把他的車讓出來去給顔淵做外棺。孔子說:“不管有才還是無才,但各人總是向著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孔鯉死的時候也是只有棺材而沒有外棺,我沒有讓自己天天走路而把車子拿去給他做外棺。因爲我好歹也是一個大夫品級,是不能天天徒步走路的。”) 二 衞人迎新婦1,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2?”御曰3:“借之4。”新婦謂僕曰:“拊驂5,無笞服6。”車至門,扶7,敎送母8:“滅竈9,將失火10。”入室見臼11,曰:“徙之牖下12,妨往來者。”主人笑之。此三言者13,皆要言也14,然而不免爲笑者15,蚤晚之時失也16。 (有個衛國人迎娶新媳婦,新媳婦上車後,問:“驂馬,是誰家的馬?”駕車的人說:“是借來的。”新媳婦對駕車的人說:“打驂馬,別打轅馬。”車子到夫家門口,扶新媳婦進門,新媳婦對伴娘說:“把竈裏的火滅掉,防備失火。”到了屋裏看到舂米的石臼,新媳婦又說:“把石臼搬到窗戶下,妨礙來往的人走路。”主人都覺得可笑。這三句話,都是很要緊的話,然而免不了要受人嘲笑,是因爲她說話沒有選擇恰當的時機。) 三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1。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2。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3,吾如有萌焉何哉4?今夫弈之爲數5,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6,通國之善弈者也7。使弈秋誨二人弈8,其一人專心致志9,惟弈秋之爲聽10。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11,思援弓繳而射之12,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13?曰:非然也。” (孟子說:“不要對王的不聰明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種很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卻凍它十天,也是不可能有再生長的。我與王相見的次數太少了,我離開他,那些凍他的人就來了,所以王即使有善良之心的萌芽,我又能有什麽幫助呢?比如下棋,那是一門小技術,可是如果不一心一意,那也學不好。弈秋是全國棋下得最好的人。假如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一個人一心一意,祇聽弈秋的講解;另一個呢,雖然也聽著,心裏卻總認爲會有天鵝飛來,想著拿弓箭去射它。這樣,雖然和那個人一起學習,他的成績一定比不上那個人。是這個人他的才智比不上人家嗎?我說,肯定不是的。) 四

古代汉语课件

幻灯片1 幻灯片2 古书的注解 ●一、古注的重要性 ●二、古书注释的发展状况(重点掌握每个时期主要的注释家及其代表著作) ●三、古注的名称(重点) ●四、古注的编排体例(重点、难点) ●五、古注的内容 ●六、古注的术语(重点) 幻灯片3 参考文献 ●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 ●王宁《训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赵振铎《训诂学纲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中华书局,1956 幻灯片4 一、古注的重要性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 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 误。 ●例如: 幻灯片5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 宜为君子之好匹。” ●朱熹注:“窈窕,幽闲之意。淑,善也。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 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好,亦善也。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 引申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幻灯片6 ●但是古注并非都是正确的,其中也存在着不少错误。 ●如: ●《左传·桓公四年》:“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史记·宋微子世家》:“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色美曰艳。” 幻灯片7 ●实际上“艳”的含义是高大。 ●《说文》:“艳,好而长也。从丰,丰,大也。” ●又《左传·文公十六年》:“公子鲍美而艳。” ●公子鲍是男子,这里的“艳”显然不是妖艳的意思。 幻灯片8 二、古书注释的发展状况 ●1、整体上看是:代有注释 ●2、注释历史: 幻灯片9 ●1)先秦——萌芽时期 ●最早是以正文体形式存在。如: ●《左传》“夫文止戈为武。”“于文皿虫为蛊。” ●《管子·心术上》“义者,谓各处其宜也。” ●《韩非子·解老》“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 幻灯片10 ●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随文释义的训诂体式。 ●如:《春秋》三传等。 ●比较《鄭伯克段于鄢》 ●先看《谷梁傳》 幻灯片11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眾也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為弟也殺世 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為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賤段而甚鄭伯也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于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雲爾甚之也然則為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 幻灯片12 ●公羊傳

(完整版)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册简答题

简答题 1. 简述汉语工具书的常见编排和检索方法。 答:(1)音序法。是根据汉语语音系统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它包括韵部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汉语拼音方案排检法三种。如:《广韵》按206韵排列,《佩文韵府》《经籍籑(zhuan,第四声)诂》等按平水韵106韵排列。杨树达的《词诠》按照注音字母排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排检。 (2)形序法。是按汉字的结构以及形体特征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部首法、笔画笔顺法、四角号码法等。如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按部首排列,全书分为540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都是采用笔画排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照四角号码排检。 (3)分类法。是根据工具书所收内容的意义范畴、性质特征等分类加以编排和检索的方法。书目索引、类书政书、年鉴手册等多按此编排。如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就是分类加以编排的,全书分19类。 2. 简述隶书的特点。(存疑) 答: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也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隶书于篆书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偏旁简化,形体合并;二是将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可以说,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山岭,即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 3. 通假和假借二者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即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来的字。 通假字和假借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同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如“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通“慧”;又如“来”,本义是小,借作来往的“来”。 它们二者的区别是:一、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而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同音假借。如“东”,本指囊橐(tuo 第二声),借作方位名词“东”的书写形式,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东”,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二,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

黄伯荣版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黄伯荣版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现代汉语考点总结(黄伯荣廖序东教材)后附历年试题归纳集锦 一概论 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一),古代汉语 1,定义: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从时间上看,五四以前的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汉语是它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形式。 2,古代汉语的两种书面语形式: (1) 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 (2) 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与口语直接联系的新的书面语言,今普通话书面形 式的源头,9DC末期出现12、13DC成熟 3,古代汉语学习对象:文言文 (二),现代汉语 1,定义: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广义)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狭义)1955年确定 (三),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 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 二、普通话和方言 (一),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是汉族人民在相互交往中普遍使用的一种通用语言,它是全体汉族人民间以及汉族和兄弟民族间,中 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交际用语。是在同一民族内部通过长期相互交往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自然形成的。 (汉语方言只是为某一地区人民使用的语言,不仅在社会交际作用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而且在自身发 展趋势中也是向普通话靠拢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 1,口语:以口耳进行交际的口头形式; 共同口语形式比书面语晚出现,最晚14DC,“官话”(一种全民族公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基础上开始形 成,清朝时已全国通行。 2,书面语: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书面形式; (其源头:白话文)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通行全国。 3,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使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 “国语运动”(由汉语拼音运动引发)使民国初年“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统一口语的 读音)代替了“官话”。 (三),现代汉语七种主要方言: 七种方言的划分并非地理划分,其主要依据方言的共同语音特点;方言间亲疏关系不同,闽、粤方言与 共同语差别最大,其后依次是吴方言、客、赣、湘;按使用人口排列: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湘方 言》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

北语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考研试题总汇

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考研试题总汇 现代汉语试题篇 2005年 一、声母和辅音各自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请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9) 二、用国际音标列出普通话中的合口呼韵母,并说明四呼在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中的作用。(10) 三、用严式音标给下列儿化词语标音(若有其他应变现象一并标出),并说明儿化的音变规律。(10) 1、一点儿 2、草稿儿 3、毛驴儿 4、树枝儿5花瓶儿 四、用严式音标给汉字注音,说明/u/的音位变体和分布条件。(8) 1、水 2、福 3、问 4、够 五、给下列语音单位分类并回答。(12) 肃不德大箱子天作之合雷声大雨点小 敲竹杠红纸刘备招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语素是否是词汇的构成单位?为什么? 2、熟语与自由短语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 六、根据词典释义,分析下列词语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10) 1、精彩:(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 2、理事:代表团体行使职权并处理事情的人 3、浪潮:指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或声势浩大的群众性行动 4、舟楫:<书>船只 5、承办:接受办理 七、辨析同义词。(12) 1、藏——躲藏 2、典型——榜样 八、举例分析“厚”与“薄”可在哪些义项上构成反义关系,在哪些义项上没有构成反义关系,并进一步解释造成二者义项对应差异的原因。(9) 九、指出下列各组词在语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0) 1、市民——晚上 2、矫健——中型 3、现在——正在 4、但——却

十、观察短语然后 1、分别指出这些短语的结构类型(10) 2、分析指出在构成手段上,汉语的短语和符合此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5) 爹妈他们()把这个()解放以前() 木头似的()约他来()吃食堂() 拉住不放()踹一脚()这个()说笑() 十一、分析下列句中主语的句法、语义构成情况,归纳并指出汉语主语的句法、语义构成特征(5) 1、我吃完饭了。 2、件件都做得很好。 3、村子里很肃静。 4、他来是对的。 5、靠西墙是一堆杂物。 6、饭已经吃光了呀! 十二、从下列句子中挑出连动词,然后归纳汉语连动句和结构特征(15) 1、豆芽炒了吃吧。 2、他看完了信,出去了。 3、老王高高兴兴地说:“你们去吧。” 4、他瞪着眼睛看我。 5、老汉拽着我的胳膊不放。 6、你马上骑车去看他。 7、他念书年的很好呀! 8、你一定有时间办妥这件事。 9、大家都希望这件事是真的。 十三、下面是有关汉语复句、紧缩句问题的说法,清分别判断正误(10) 1、在结构上,汉语的复句实际上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所以,复句应属于超句体的范畴。() 2、关系词语是用来连接复句内各小句、标明语义关系的词语。所以在语法类别上,关系词语未必就是连词,在长度上,关系词语不一定都是词。() 3、汉语复句分类的原则是,根据关系标记即关系词语来给复句分类。() 4、汉语的复句和单句之间的对立主要体现在意义上。() 5、所谓紧缩句,就是通过全部或部分删除复句内部的关系词语而得到的句子。 十四、汉语语法分析方法中,和变换分析法相比,语义特征分析法有哪些特点?(5) 2004年 语音题 一,现代汉语拼音中有多少各浊辅音,用国际音标标出它们的读音。 二,列表分析“穷”的音节结构,并说明其韵母是四呼中的哪一种。 三,对下列例句中出现的音变词语用国际音标注音,并说明普通话中的音变类型。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河南南召一中翟杰(邮编474650) 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状谓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部分 一概论 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二、普通话和方言 (一)汉民族共同语 (二)口语和书面语 (三)现代汉语七种主要方言:北方话、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四)推广普通话 三、现代汉语的主要特点 二语音 一、汉语语音概说 (一)基本概念 1、音素 2、音节 3、声母、韵母、声调 (二)汉语语音的特点 1、辅音的特点 2、元音的特点 3、声调的特点 (三)汉语拼音方案 1、方案的基本内容 2、方案的优点及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二、声母 (一)声母的发音部位 (二)声母的发音方法 (三)声母总表 三、韵母(一)单元音韵母发音要领 (二)复元音韵母的构成及发音要领(三)鼻韵母的构成及发音要领 (四)元音α, e , i , u 的发音变化(五)韵母总表 四、声调 (一)调值和调类 (二)普通话的四声 (三)五度标记法 五、音节 (一)汉语音节的结构 (二)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三)汉语音节的拼写规则 六、语流音变和语调 (一)汉语的语流音变 1、轻声 2、儿化 3、变调 3.1 上声的变调 3.2 “一”“不”的变调 4、“啊”的变调 (二)汉语语调 1、重音 2、句调 3、停顿 七、语音规范 (一)语音规范的标准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 三词汇 一、汉语词汇概说 (一)什么是词汇 (二)词汇单位 1、语素 1 . 1 什么是语素

2、词 2 . 1 什么是词 2 . 2 语素、字与词的关系 3、固定词组 3 . 1 专名 3 . 2 熟语 二、汉语词的构造 (一)单音词和复音词 1、单音词 2、复音词 (二)词根和词缀 1、词根 2、词缀 (三)单纯词 1、什么是单纯词 2、单音节单纯词 3、多音节单纯词 (四)合成词 1、什么是合成词 2、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2 . 1 复合式 2 . 2 附加式 2 . 3 重叠式 (五)简称 1、什么是简称 2、简称的方式 三、词义 (一)什么是词义 (二)词义的性质 (三)词义的构成 1、理性义 2、色彩义 (四)单义词、多义词和同音词1、单义词 1 . 1 什么是单义词 1 . 2 单义词的种类 2、多义词 2 . 1 什么是多义词2 . 2 词的基本意义、引申意义和比喻意义 3、同音词 3 . 1 什么是同音词 3 . 2 同音词和多义词的联系与区别 (五)同义词和反义词 1、同义词 1 . 1 什么是同义词 1 . 2 同义词的辨析 2、反义词 2 . 1 什么是反义词 2 . 2 反义词的类型 四、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熟语 1、熟语及构成 2、成语 2 . 1 什么是成语 2 . 2 成语的特点 3、惯用语 3 . 1 惯用语的构成 3 . 2 惯用语的特点 4、歇后语 4 . 1 歇后语的构成 4 . 2 歇后语的特点 (三)词汇系统的发展变化 1、新词的产生 2、旧词的消亡 3、词义的演变 五、词典 (一)词典的种类 (二)词典的使用 六、词汇规范化 (一)词汇规范化的原则 (二)词汇规范化的内容 (三)异形词的整理 四语法 一、汉语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二)语法单位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_古代汉语教案(下)

古代汉语教案(下) 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讲 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五章实词和句法:古汉语被动句(2学时)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古汉语被动句的各种句型,培养学生辨别、翻译古汉语被动句的能力。四、教学内容提要 三、古汉语被动句 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六种常见句式,分别是“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被”字句、“为……所……”式、“见……于……”式。其中前面四种是基本句式,后面两种 由基本句式发展而来。 (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在句法结构上同表示主动的句子在形式上没有区别的表示被动的句子,就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如:(例见教材301页)。这类句子虽然表示被动意义,但由于没有形式标志,所以不是被动句。如: ①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二)“于”字被动句 ①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 [去掉“于”,变为主动句, 意思也完全相反了。] “于”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于”字表示被动外,还可以引进处所、时间等: ①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 惠王上) [经过历史考察,知“败于齐”“辱于楚”中“于”表被动;而“西丧地 于秦七百里”意思为“西面丢失七百里地给秦国”,非被动。] (三)“为”字被动句 “为”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为”字表义复杂,易产生歧义: ①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 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起义) (四)“见”字被动句 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五)“被”字被动句 被:寝衣(被盖)遭受被动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10、清代王引之《经传释词》(古声母排列)和近人杨树达《词诠》(注音字母),解释虚词。 11、近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1953中华书局,研究诗词曲中特殊词语的一部专著。 12、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单变复主要有三种情况: A、换成完全不同的词。 B、加上词头词尾。 C、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合成。 13、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文字学主要凭字形辨别本义。 14、文字的创造时期,象形是最基本的原则。 15、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16、押韵分为三种: A、句句押韵。 B、隔句押韵。一般是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如《诗经》 C、交韵。奇句与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 17、《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18、古韵指上古时代主要指先秦的韵部,现在被分为三十部。《诗经》押古韵。段玉裁《六书音均表》、江有诰《诗经韵读》、王念孙《诗经群经楚辞韵谱》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708汉语基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708汉语基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考研真题(回忆版) 第一部分古代汉语 一、名词解释 1.衍文 2.夺字 3.破读 4.六书 5.注疏 6.意符 7.偏旁 8.正义 二、简答题 1.简述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2.简述古代单音词转化为现代复音词的三种情况。 3.怎样分析词的本义? 4.简述否定副词“不、弗”和“毋、勿”的区别。 三、给古文加标点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

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废之故也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秦穆公使贾人载盐,征诸贾人,贾人买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使将车之秦,秦穆公观盐,见百里奚牛肥,曰:“任重道远以险,而牛何以肥也?”对曰:“臣饮食以时,使之不以暴;有险,先后之以身,是以肥也。”穆公知其君子也,令有司其沐浴为衣冠与坐,公大悦,异日与公孙支论政,公孙支大不宁曰:“君耳目聪明,思虑审察,君其得圣人乎!”公曰:“然,吾悦夫奚之言,彼类圣人也。”公孙支遂归取雁以贺曰:“君得社稷之圣臣,敢贺社稷之福。”公不辞,再拜而受。明日,公孙支乃致上卿以让百里奚曰:“秦国处僻,民陋以愚无知,危亡之本也,臣自知不足以处其上,请以让之。”公不许,公孙支曰:“君不用宾相而得社稷之圣臣,君之禄也;臣见贤而让之,臣之禄也。今君既得其禄矣,而使臣失禄可乎?请终致之!”公不许。公孙支曰:“臣不肖而处上位是君失伦也,不肖失伦,臣之过,进贤而退不肖,君之明也,今臣处位,废君之德而逆臣之行也,臣将逃。”公乃受之。故百里奚为上卿以制之,公孙支为次卿以佐之也。 1.从文中找出两句宾语前置句,并说明其前置类型。 2.从文中找出两句判断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大连外国语学院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初试)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 考试大纲 大连外国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两个二级学科,《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作为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是检测考生对汉语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测试出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考试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公平、规范,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的及格和及格以上水平。 Ⅰ.考查目标 1.了解古今汉语的基本常识,掌握汉语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 2.掌握汉语基本理论,能够运用汉语理论解释古今汉语现象; 3.能够熟练运用汉语言文字,回答问题观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4.掌握初步科学研究的方法。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古代汉语约40% 现代汉语约60%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分析题,共8个小题,共40分; 简答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论述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Ⅲ.考查范围 本试卷考查范围分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个部分。 一、古代汉语 (一)古汉语通论 1.怎样查字典辞书 2.古今词义的异同 3.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4.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5.汉字的构造 6.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7.判断句 8.叙述句

9.否定句 10.疑问句 11.词类的活用 12.人称代词、指示代词13.连词、介词 14.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15.双声叠韵、古音通假16.古书的注释 (二)文选 1.郑伯克段于鄢 2.齐桓公伐楚 3.祁奚荐贤 4.子产不毁乡校 5.冯谖客孟尝君 6.赵威后问齐使 7.鲁仲连义不帝秦 8.触詟说赵太后 9.论语 10.礼记 11.孟子 12.墨子 13.老子 14.庄子 15.荀子 16.吕氏春秋 17.韩非子 18.诗经 19.楚辞 二、现代汉语 (一)绪论 1.现代汉语 2.普通话 3.方言 4.现代汉语的特点 5.现代汉语的地位 6.汉语国际传播的现状 7.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二)语音 1.语音 2.语音的性质 3.音素及其分类 4.音节 5.声母、韵母、声调 6.音位 7.汉语拼音方案 8.国际音标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异同上课讲义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异同

一、定义 现代汉语,我们这里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讲解的是狭义的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二、语音、音韵 现代汉语语音特点: 1.每1音节都有声调。声、韵、调是汉语音节3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没有复辅音。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 l,r,n; 3.元音占优势。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汉语的复韵母即使两个元音(好hǎo)或三个元音(教jiào)也是一个音节。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 古代汉语音韵: (一)双声与叠韵(1)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参差、凛冽(2)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如窈窕须臾 (二)中古声调的“四声”:平、上、去、入, 后三类归于“仄”,平声高扬平缓,仄声曲折低抑,音感不同。古代的注音方法:(一)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二)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 汉民族语言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各类方言的继续;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将来,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各类方言的将来;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过去,各类方言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过去;汉语言民族对自己语言文化的根有着深深的眷恋,他们对蕴涵着几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语言有着无比的深情。现代汉语各类方言所在地域的自然人群对自己所讲的方言的感觉,就好象方言是一棵树,一旦扎下根来,他们就不要移动;现代汉语普通话好象是树叶,一旦从树上跌落下来,就不知道它的根是属于哪一棵树。其实这正说明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根就是中华民族语言之丛林,是汉民族语言各种树木的最大归类,是中华民族语言之亲。现代汉语各类方言所在地域的自然人群正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自己语言的“根”,“根”在哪里,所以他们才在刻意的保留中去“寻找”,而“田野调查”和“时间空间化”都是实施这种“寻找”的具体而又最佳的策略。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在相关学科中,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方面,在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安排上,要注意处理好与现代汉语的衔接问题。一般高校都在开设古代汉语课之前开设了现代汉语课,那么古代汉语教师在讲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时,遇到与现代汉语重复的部分就可以略讲或不讲,以免挤占本来就不够宽裕的学时。比如语法,古今差别不大,古今相同的语法知识既然在现代汉语课里已经讲授,就不必详讲;而对于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施教者就必须作为重点加以讲授,让学生弄懂弄通。 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古代汉语教学也应该加强与现代汉语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的知识去深刻认识现代汉语,解决生活、学习中的语言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要使他们知道,学习古汉语不但有利于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而且有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有利于解决现实中的语言问题。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现代汉语的成语和日常用语中往往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通过成语和日常用语来剖析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等现象,不但使古代汉语易懂易学,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成语和日常用语的正确理解。例如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仍有残存,可以进行类比。成语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星罗棋布、风餐露宿、刀耕火种、衣锦还乡、不远万里等等。又如,古代汉语的一些词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但它们的词素义仍然保留在成语及部分合成词里面。如《报任安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 这里“款款”是恳切忠实的样子,不看注解不一定懂。其实,“款”作诚恳讲,现代汉语里仍常用,我们常讲“款待”、“款留”,这里的“款”就是诚恳的意思。 论古代汉语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民族的语言。由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和以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两部分组成。我这里所说的古代汉语知识是指古代汉语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字学、语法学、音韵学、训诂学和词汇学等。我们以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应从它的研究对象去看,另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