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要点

2015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要点
2015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要点

2015年11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全集

基础心理学

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知、情、意和个性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临床事实的证明;人们生活经验的证明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

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

心理反应特点有能动性和主动性

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活动

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行为主义学派主要特征是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

由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人的行为客观地研究他的心理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把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功能是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又是植物神经系统工程;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支交感神经;与情绪反应有密切的关系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大脑包括脑干、间脑和端脑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网状结构调节睡眠与觉醒和神经结构

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下丘脑是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

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大脑皮层感觉中枢包括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

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

大脑两半球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表现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

“割裂脑”实验证明,对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抑制

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规律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动力定型

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是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外抑制超限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

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在强烈刺激作用下出现的条件反射的抑制现象是: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

相互诱导是一种神经过程进行而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出现的现象

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相互诱导包括:正诱导和负诱导;同时性诱导和相继性诱导

动力定型是指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

吃食物流口;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是无条件反射

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感觉的属性包括: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是:差别感觉阈限;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

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韦伯定律: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可能用公司表示为:△I/I=K

费希纳定律可以表示为S=KR

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对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对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为了保护对暗适应只要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

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色的后象这是负后象

联觉是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米

视网膜视细胞层的视觉神经细胞是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位于中央窝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锥体细胞

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完全色弱和部分色弱

色觉异常的遗传途径大多数昌由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的

人耳对—H范围内声音的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

赫兹的空气振动、乐意、噪音在听觉适宜刺激的范围内

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的感受器

听觉的感受器是颞叶的颞上回

声音的基本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声波的波形决定了声音的音色

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是它的分子能散布于空气当中、具有挥发性、有气味

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嗅觉适宜刺激必须具有挥发性是因为嗅觉器官位于鼻腔上膜

味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点是能溶于液体的物质

基本的味觉有咸、甜、苦、酸

因为味觉的感受器味蕾位于舌面和上颚等处,所以它的适宜刺激必须是能溶于液体的、有味道的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皮肤表面的温度是皮肤不觉得热和凉的温度、是生理零度

动觉的咸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关节

生理零度是指皮肤表面的温度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的前庭器官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的前庭器官

运动觉又是动觉

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

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痛觉感受器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

痛觉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内脏痛不同于皮肤痛表现在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内脏痛的定位不准、内脏痛具有放射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痛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

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

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等多种

距离知觉产生的单眼线索有对象的重叠、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明暗阴影或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作用

眼睛的调节作用是距离知觉的单眼线索、距离知觉的双眼线索、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浓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距离知觉产生的双眼线索有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双眼视差

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深度知觉产生的主要线索是双眼视差

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生物钟是机体生理节律所引起的人的行为的节律性的变化,可以调节人和行为、给人估计时间

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根据日出日落的交替、一年四季的变化、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情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

似动现象是指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位移却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错觉一般按照线段长短、线段方向、面积大小、不同感觉起相互作用

错觉的性质包括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的现象属于感觉适应

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的现象属于感受后像

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同时对比现象、彩色对比

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一样亮的灰分别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看起来明度不一样了、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的现象属于感觉对比现象

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的现象属于联觉现象

电影、动画、霓虹灯的动感变化是依据似动现象的原理制作出来的

记忆是指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五种

遗忘是指对识记进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

语义记忆是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表象特性是直现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和概括性

表象可以为相象提供素材是因为表象具有可操作性、直现形象性

划分三个记忆系统的标准是确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

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一秒钟以内

短时记忆的信息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听觉的编码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时记忆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或干扰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头脑中出现的过去感知的事物的形象

表象具有积累感性知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为想象提供素材的作用

三个记忆系统是以住处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作为标准来划分的

瞬时记忆是以刺激物的形象、感受觉后象的形式保持信息的

记忆广度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为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前摄抑制、后摄抑制

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对识记的材料加以注意;意识一瞬间时记忆的信息

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机械复述;精细复述

干扰会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干扰可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前摄抑制是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系列位置效应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表现为两头的材料比中间位置的材料记得好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概念的内涵越深其外延越窄;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外延越窄

概念的形成概念的掌握是: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人工概念:人为制造出来供实验用的材料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是因为模拟的自然概念,所以与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概念有很大的距离

问题空间: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以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对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到目标状态的认识

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体受到水的浮力发现了浮力定律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都是原型启发的例子

把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等都是定势的表现

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有: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

循环子目标策略;逆向搜索策略;计划简化策略都属于启发式策略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础形式有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把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根据思维的形态划分的

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

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包含的个体

问题解决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是正迁移

原型启发是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定势是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是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

启发式策略就是运用已有经验,在问题空间中只做少量搜索就能过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其活动的形式有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威尔尼克中枢又是听觉性言语中枢

布洛卡中枢受到损伤的病人理解字词的含义发生了困难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以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幻想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意识是每日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无意识是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无意识的行为和对刺激的无意识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阶段

在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波

梦境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生物节律是指以时为单位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

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言语的特点包括: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等形式

参与言语活动的皮质部分包括: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书写性言语中枢

有意想象包括:理想;空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幻想的特点是: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其内容指向于未来

意识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里△波消失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梦的特点包括:梦境的不连续性;梦境的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状态,不是心理过程;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既有目的又无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转移是按照任务的要求,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的动摇是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又称注意的起伏

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活动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所从事的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所从事的活动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动机是指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内驱力是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进入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

诱因是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有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

动机和行为和关系表现为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按照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动机,可把动机区分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社会需要包括:求知;交往需要

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需要内驱力;情绪;诱因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不同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

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包括: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和爱好

兴趣的品质包括兴趣的:广度效能;稳定性

爱好是:指向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指向认识某种对象的兴趣推动人努力学习和积极工作的有效动力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

情绪和情感: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形式进行反映的;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其外部表现形式;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定势往往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当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便成了爱好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是少数人能够达到的

马斯洛把较低层次、与个体的生命悠关的;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称为缺失性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是表情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表情的产生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

关于表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一些是全人业都共同的,有一些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从有差异的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组织功能

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詹姆斯—兰格情绪外周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对情绪和情感固有特征的度量,包括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

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有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言语表情表现在:说话的音调说话的速度;说话的节奏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适用于人;情感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表现在:情绪和情感是同心理现象有两个不同的方向;情绪代表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

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信号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的动力性;情绪和情感的强度;情绪和情感的紧张度;情绪和情感的激动度上

意志是指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

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分为准备阶段和招待阶段

意志行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

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双重趋避式冲突

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使人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说明人格具有整体性

外界环境的刺激只有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说明人格具有功能性

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处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按照能力发展的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照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按创造程度,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早晚

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在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特殊能力方面上的差异

气质是指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动力性质方面的心理特征,所谓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

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

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由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的不同组合

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强、平衡、灵活

黏液质的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强、平衡、不灵活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反应倾向性

性格的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对待社会、集体、他人以及自己;是性格的各种特征中能够起到决定其他性格特征的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等层次

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荣格把兴趣和关注指向于内部的人格类型是内向型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奥尔波特把人格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卡特尔找出了互相独立的人格根源特质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属于人格的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的维度包括内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

意志行动的特点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一种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现的

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和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相反的品质是:武断从事;受暗示性

人格具有独特性和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特性

能力: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等;的支柱和核心是思维力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为:能力是掌握知识的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了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和巩固的程度;能力决定了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达到的水平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素质包括一个人生来具有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构成气质的神经过程;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神经系统

气质的特性表现在: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气质类型有: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

气质特性的感受性和耐受性一般表现为:感受性强耐受性弱;感受性弱耐受性强

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性格: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它们的不同侧面

构成态度的基本因素是: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指的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寻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社会心理学

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试诞生于(1908)年。

2.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3.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4.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其中,E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情境)。

5.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6.勒温指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7.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8.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内,态度属于(个体层面)的研究内容。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

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辩、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

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

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辩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争辩。

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

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18.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口头调查又称为(纸笔法)。

21.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

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B.要取得访谈的成功,访谈者必须在双方的人际沟通中创造信任的氛围,取得被访者的积极配合

C.访谈法也是直接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D.访谈过程是访谈者与被访者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研究者应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

24.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观察者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内部信息,且材料来源可能更加真实

B.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

C.观察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减少被观察者的紧张感或唐突感

D.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

25.(系统性原则)不是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26.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方法,叫(档案法)。

27.关于档案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

B.缺点是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的难度也较大

C.档案法是一种内容分析的方法

D.心理咨询中考察求助者的个人成长报告,不属于档案法

28.(勒温)被学术界认为是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

29.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奥尔波特)。

30.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不存在所谓的“生态学效度”问题

B.实验室实验的结果不能任意推广到现实情景中

C.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D.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原因,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的解释力较弱

31.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32.观察学习所包含的过程有(注意过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33.社会交换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始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

34.关社会交换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社会交换论是主张从经浊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B.趋利避害是人类行的基本原则

C.人们在互动中倾向于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D.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利益冲突基础上的人们的竞争性活动

35.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这是霍曼斯社会交换论的(剥夺—满足命题)。

3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不包括

A.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他的意义为基础的

B.事物的意义源于全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C.事物的意义在于得与失的权衡结果

D.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37.(集体潜意识)不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

38.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39.集体潜意识理论是由(荣格)提出来的。

40.霍妮认为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

41.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42.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人在本质上社会性的动物。

43.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44.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45.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46.()不是社会化的载体。

A、家庭

B、大学

C、杂志

D、观念

47.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条件的。

48.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49.(国家意识阶段)不是爱国意识的发展阶段。

50.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51.企业家属于(功利型)角色

5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是(角色失败)。

53.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作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难以协调,这是(角色间冲突)。

54.一位中年男子在工作单位是领导、管理者的角色,而在家中又是听从、顺从父母的孝顺儿子的角色,他觉得自己转换困难,那么他面临的是(角色间冲突)。

5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镜我)。

5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57.身份的特点不包括(系统性)。

58.詹姆斯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自尊=成功/抱负)。

59.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60.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61.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动机、态度、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62.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称为(图式)。

63.(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个体会在此基础上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

64.受(图式)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65.(印象形成)是指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66.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

67.(首因效应)是第一印象作用的机制。

68.(近因效应)是指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原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

69.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很重要,个体以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

70.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影响。

71.个体对认知对象的某些品质一旦形成倾向性印象,就会带着这种倾向去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是(光环效应)。

72.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可能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

73.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74.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75.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

76.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总体印象)。

77.(加法模式)是指人们形成总体印象时参考的是各种品质的评价分值的总和。

78.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平均模式)。

79.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权重),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80.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

81.(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82.印象管理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所社会所接受,其行为表达式现必须符合社会以他的(角色期待)。

83.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在人际交往中,互动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地观察、评价自己,所以个体往往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辞、表性和行为等,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84.在印象管理中,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这种做法被称为(自我抬高)。

85.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被称为(归因)。

86.(行为内因)是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

87.在许多情境中,行为与事件的发生并非由内因或外因单一因素引起,而兼有两者的影响。这种归因叫做(综合归因)。

88.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一部分是可变的,另一部分是稳定的。如内因中人的(情绪)是易变性因素。

89.可控性原因表明个体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改变行为及其后果。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

90.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使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的行为做出(较准确)的预测。

91.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控制点)理论。

92.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

93.某些人认为个体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种人被称为(外控者)。

94.(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努力,加大工作投入。

95.(内控者)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96.海德是归因思想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归因时,首先使用(不变性)原则。

97.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凯利)提出的。他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

98.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

99.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

100.行动者和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社会视角)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101.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102.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自我防卫)策略。

103.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历外归因,而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

104.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105.(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106.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动机)。

107.一般来说,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

108.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这种最佳动机水平随活动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最佳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109.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亲合动机)。

110.亲合起源于(依恋)。

111.恐惧是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高)。

112.焦虑是非现实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

113.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合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高)。

114.亲和动机是人际吸引的(最低级)层次。

115.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的成就动机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116.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和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117.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叫(成就动机)。

118.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抱负水平)。

119.(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120.(挫折)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121.挫折一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

122.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去个性化状态使个体的侵犯性(增加)。

123.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124.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助人行为)。

125.他人在场,会影响助人行为。一般情况下,在场人数越多,助人行为(越少)。

126.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127.(嫉妒)是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128.(羞耻)是指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129.(内疚)是指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象的罪犯或过失负有责任,而关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130.(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131.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132.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态度的(A—B—C)模型。

133.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工具性)功能。

134.在态度的A—B—C模型中,C是指(认知)。

135.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这是态度的(认知)功能。

136.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是态度的(深度)属性。

137.态度的内化是指(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138.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139.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140.重复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

141.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P—O—X)模型。

142.海德提出,人们在态度转变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143.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O代表(他人)。

144.社会交换论认为态度改变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145.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媒体的中介)。

146.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147.()不是沟通结构模型中的基本要素。A、信息B、障碍C、物质D、认知

148.()不属于正式沟通网络形式。A、全通道式B、圆周式C、轮式D、集束式

149.一般来说,最能准确反映人的内心状况的体语形式是(目光)。

150.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属于(个人)距离。

151.(目光接触)是最重要的体语沟通方式。

152.除了目光之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

153.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情感体验最为深刻。

154.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情感及态度的体语,称之为(姿势)。

155.霍尔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研究表明,公众距离为(12英尺—25英尺)。

156.虚拟沟通的进程主要由沟通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想象)来引导。

157.(全通道式)的沟通网络,信息的传递速度较快,群体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

15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

159.()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A、个体性B、直接性C、情感性D、系统性

160.(自我暴露程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

161.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

162.被动包容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期待他人吸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163.主动支配式人际关系的取向是(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164.()不是基本的人际需要。A、包容需要B、支配需要C、感情需要D、认知需要

165.人际吸引的最强烈形式是(爱情)。

166.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真诚)。

167.根据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这样他们之间产关系是(合作关系)。

16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

A、交换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相互性原则

169.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170.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

171.美国学者舒茨认为,(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

172.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自由,使之有某种自主权,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这说明舒茨提出的(支配需要)的重要性。

173.舒茨的三维理论用于解释群体的形成时认为,群体形成经过(包容—控制—情感)的过程。

174.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是由(舒茨)提出来的。

175.(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176.(人际互动)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

177.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称为(合作)。

178.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争夺一个共同目标的行为,称为(竞争)。

179.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是由(多伊奇)提出来的。

180.(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国的因素之一。

181.在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中,(互补)可视为相似性的特殊形式。

182.熟悉能增加吸引的程度,但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

183.喜欢是(中等程度)的人际吸引。

184.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的现象,称为(社会影响)。

185.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与群众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从众)。

186.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3人—4人)影响最大。

187.从众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

188.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没有确定性的关系)。

189.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叫(社会促进)。

190.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

191.在有人陪同的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的效率,这是(结伴效应)。

192.优势反应强化理论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机水平会提高,因此(优势)反应易于表现。

193.已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应,称为(优势反应)。

194.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全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模仿)。

195.塔尔德在《模仿律》中指出,个体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与选择,总是优于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这被称为(先内后外律)。

196.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体语以及符号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影响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示意的方式去活动,叫(暗示)。197.(人际距离)不是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

198.暗示刺激发出后,引起被暗示者相反的反应,称为(反暗示)。

199.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这种现象叫(社会感染)。

200.(全面性)不是社会感染的特点。

201.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这说明社会感染具有(爆发性)的特点。

202.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自己爱的人受苦。这是一种(利他式)的爱情。

203.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这是一种(游戏式)的爱情。

204.双方在共同的目标下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的夫妻属于(建设型)的夫妻类型。

205.(繁衍)不是婚姻的主要动机。

206.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属于(核心家庭)。

207.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208.(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即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209.在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浪漫爱)。

210.关于爱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幼儿也有爱情体验)。

211.双方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觉得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爱情)的特点。

212.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这是(占有式)的爱。

213.处于(激情爱)中的人春风沉醉,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和背叛,希望和对方融为一体。

214.(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它们是孕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

215.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

216.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影响,他人的影响包括(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217.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群体的决策行为)。

218.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

219.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两位先驱是(特里普力特、莫德)。

2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是(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

22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

222.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其他关系)。

223.关于观察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法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224.为了接近被访谈者,使访谈顺利进行,应该注意(穿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以适当方式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件)。

225.访谈中提问的技巧有(开始交谈时应有寒暄之词以调节情境氛围;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访谈时应与被访者保持交流,认真听、记,并适当给予被访者鼓励,但要避免诱导;对被访者应有耐心,如有遗漏,应请对方补充回答)

226.应对拒绝的技巧包括(应有耐心;不要轻易放弃;搞清拒绝的原因)

227.问卷法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

228.问卷的构成成分包括(指导语;问题及其备选答案;人口学记录;结束语)

229.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适用于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230.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231.在社会学习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联想;强化;模仿)

232.霍曼斯社会交换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几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这些命题包括有(成功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

233.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米德)

234.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本我;自我;超我)

235.关于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入个体两方面;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

236.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再社会化)

237.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有(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238.社会化的载体包括(参照群体;学校;家庭;大众传播媒体)

239.道德社会化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判断)

240.教师的角色属于(成就角色;规定性角色;表现型角色)

241.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242.角色扮演过程包含(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243.关于自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244.自我的结构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

245.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有(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246.关于身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

247.关于自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248.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249.詹姆斯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250.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251.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群体;自己;他人)的知觉

252.(行为原因;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253.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情绪;兴趣;动机;经验)

254.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解释)作用

255.图式的作用包括(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和自我知觉;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

256.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257.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熟悉;亲密)的人之间

258.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歧视)

259.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该模式认为,人们往往仅仅根据几个(对个体意义大;重要)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260.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

261.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人所好)

262.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

263.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

264.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人格特征;能力;工作性质)

265.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的信息具有(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

266.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将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刺激客体)

267.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268.亲合的作用包括(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避免窘境;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269.影响亲合的因素主要有(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

270.亲和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恐惧越强烈,越会增强亲合倾向;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

271.关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个体的抱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以往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是有差异的)272.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家庭教养方式;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27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274.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包括(社会控制的需求;对无能的恐惧)

275.侵犯的构成包括(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

276.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277.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罗伦茨)

278.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有(交互性规范;社会责任规范)

279.关天社会焦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社会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人们为了因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280.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28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为;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道德上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282.态度的特点包括(内在性;稳定性;对象性)

283.态度的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28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价值观不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285.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

286.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包括(内化;服从;认同)

287.传递者方面影响态度转变的主要因素有(意图;威信;立场;吸引力)

2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

289.态度转变理论主要有(海德的平衡理论;认知失调论;社会交换论)

290.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中(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291.关于认知失调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可以养活失调;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文化价值冲突是认知失调的原因之一)

292.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有(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的冲突;新旧经验相悖;观念的矛盾)

293.沟通的结构包括(信息;反馈;通道)

294.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集束式;流言式;偶然式)

295.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全通道式;Y式)

296.按住处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平行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

297.身体语言包括(目光;面部表情;姿势;装饰)

298.关于沟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

300.人际关系的特点有(直接性;情感性;个体性)

301.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达(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302.自我曝露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隐私方面;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情趣爱好方面)

303.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相互性原则;平等性原则)

304.人的基本人际需要包括有(支配需要;包容需要)

305.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指的是(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

306.根据群体整合原则,在群体分解时,要经过(感情不和;失控;难于包容)等阶段

307.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特征的互补)

308.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有(合作;竞争)

309.全作的基本条件有(共识与规范;目标的一致;相互信赖的合作氛围)

310.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含义包括(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311.从众的功能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312.从众行为的原因有(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

313.从众大致分为(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

3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从众行为越少;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315.社会促进的效应有(结伴效应;观众效应)

316.社会情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被评价的焦虑减弱;责任意识降低)

317.塔尔德的模仿包括(下降率;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

318.模仿的意义主要包括(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可以促进群体形成)

319.社会感染的特点包括(双向性;爆发性)

320.社会感染大体可分为(个体间的感染;大众传媒的感染;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321.社会交换论者将爱情发展大致划分为(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

322.在斯坦伯格的爱情三角形中,包括(激情;承诺)

323.婚姻的动机有(经济;繁衍;爱情)

324.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包括(需求不满;价值观念不一致;夫妻的性差异;远离的自我)

325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离婚的原因有(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婚;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共同点很少,容易离异;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

326.家庭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性的功能和生育功能;教育功能;感情交流功能)

327.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形成;扩展;稳定;空巢)

328.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亲密;依恋;利他)

239.家庭结构的要素有(家庭成员的数量;代际层次;夫妻数量)

240.哈特菲尔德把爱情分为两种,它们是(伙伴爱;激情爱)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人格变化)。

2.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心理发展)。

3.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4.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5.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从出生到幼儿期)。

6.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青春发育期)。

7.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8.普莱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9.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时间为(1882)年。

10.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一书)。

11.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12.在短的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横向研究)。

13.最常见的设计方式是(横向研究)。

14.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这种研究方式叫(纵向研究)。

15.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16.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高尔顿)。

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华生)。

18.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19.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动作)。

20.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图式)。

21.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同化)。

22.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个过程叫(顺应)。

23.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24.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4)个阶段。

25.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26.客体永久性是指(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27.泛灵论是指(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8.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

29.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30.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31.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32.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8)个阶段。

33.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34.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心理社会危机)。

35.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36.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37.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38.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39.艾里克森认为幼作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40.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敢)。

41.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42.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43.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44.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5.艾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46.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用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47.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48.艾里克森认为成年后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49.艾里克森认为成人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

5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51.观察学习是(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52.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53.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就是由低级心理向高级心理转化的过程)。

54.“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5.维果斯基认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56.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之时)。

57.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58.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3种水平和6个阶段)。

59.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的个体特征是(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60.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考虑到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61.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特征是(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62.在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特征是(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

63.在柯尔伯格的道德理论发展理论中,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的特征是(认为除了法律以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6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儿童道德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65.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不能改变一个人道德发展的顺序)。

66.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3岁)。

6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作用或延缓的作用)。

68.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感觉)。

69.婴儿感知觉的发展(是主动的、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70.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反映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是(习惯化)。

71.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这是(去习惯化)。

82.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73.优先注视范式的指标是(注视时间)。

74.婴儿偏爱注视(正常的人脸)。

75.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装置。

76.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6个月)。

77.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关键时期是(婴儿期)。

78.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6个月---12个月)。

79.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80.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

81.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

82.强化说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83.社会学习运用(选择性模仿)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84.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

85.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86.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乔姆斯基)。

87.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语言获得装置、普遍语法、个别语法)。

88.言语发展的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89.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是(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段、有意义的语音)

90.基本上能掌握母语全部发音的年龄是(3岁左右)。

91.婴儿期句法的发展顺序为(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

92.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技能,以适应社会生活,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叫(社会化)。

93.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94.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自发性微笑)。

95.5周至4个月的婴儿对熟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无选择的社会性的微笑)。

96.、4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有选择的社会性的微笑)。

97.婴儿恐惧可分为(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连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98.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属于(预测性恐惧)。

99.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100.(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101.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划分为(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连结)

102.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103.(自我意识)是指个人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104.威廉詹姆斯把自我划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105.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能用适当人称代词称呼自己和他人)

106.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107.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游戏)。

108.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岁----6岁)。

109.精力过剩论认为儿童游戏是(因为人有需要活动的倾向)

110.精神分析论认为儿童游戏是(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释放焦虑、补偿愿望)

111.练习论认为儿童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须的技能的排演和练习)。

112.重演论认为儿童游戏是(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113.娱乐论认为儿童游戏是(通过游戏获得愉快)

114.认知论认为儿童游戏是(儿童的认知水平的反映)。

115.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象征性游戏)。

116.体现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点的游戏主要是(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117.童年儿童游戏属于(规则游戏)

118.(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119.幼儿词汇中各类词的比例从高到低排列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

120.(记忆策略)是指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对输入信息采取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

121.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

122.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易变性)

123.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特点是(从是什么转向为什么)

124.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125.延迟满足是指(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

126.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127.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128.哈特普把攻击行为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

129.工具型攻击是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作出抢夺、推嗓等动作)

130.敌意型攻击是指(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

131.关于儿童攻击行为,正确的是(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

13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133.同伴关系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

134.第一反抗期发生的时间大约是(3岁----4岁)

135.童年期的年龄范围是(7岁---12岁)

136.童年期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学习)

137.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是(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138.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139.小学阶段的儿童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发展表现为(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站主导地位)

140.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这种记忆策略叫(组织)

141.(元记忆)是指关于记忆过程的认知或认知活动

142.(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地监视、控制和调节。

143.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

144.童年期思维的质变表现为从幼儿期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变为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145.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转折期在(小学四年级)。

146.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147.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148.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149.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的)。

150.小学阶段的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理解补偿关系)。

151.(思维的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运算活动,也可以朝相反的方向运转。

152.(补偿关系的认知)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

153.童年期自我描述的变化模式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

154.蒙达。哈特尔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为(从身体的自我、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

155.小学阶段亲子关系的变化表现为(父母关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

156.父母对儿童控制的三种阶段依次为(父母控制、共同控制、儿童控制)。

157.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基本因素(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158.小学阶段的儿童伙伴集团形成的阶段依次划分为(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整和性关系期)

159.、依次性集合关系期的特征是儿童首先依从(老师)。

160.平行性集合关系期的主要特征是(形成团伙)。

161.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按阶段可分为(短期游戏伙伴关系、单向帮助关系、双向帮助关系、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162.竞争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163.外部特异性假设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

164.依恋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有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造成的)。

165.青春期的年龄范围是(11、12-------15、16岁)

166.青春期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蘅)。

167.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青春期)。

168.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169.第二反抗期发生在(青春期)

170.第一反抗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

171.第二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行动和人格的独立)

172.反抗期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173.青春期同伴关系的特点表现为(交友范围缩小)

174.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化模式为(先疏远、后接近)。

175.青春期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看到父母也有很多缺点)

176.青春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对老师开始平头论足)

177.反抗期中矛盾的焦点表现在(成长者对自己发展的认知超前,父母对他们发展认识滞后)

178.青年期也称成年初期的年龄范围是(17、18--------35岁)。

179.卡特尔把智力分成为(流体智力、晶体智力)

180.流体智力(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

181.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

182.流体智力的发展模式为(在成人阶段是缓慢下降的趋势)。

183.晶体智力的发展模式表现为(在成人阶段里缓慢上升的趋势)

184.帕瑞把青年期思维发展划分(为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185.在帕瑞对青年期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中,约定性阶段表现为(能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86.拉勃维维夫认为成人思维(并不严格按照逻辑法则进行)。

187.青年期自我意识表现为(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

188.青年期自我意识修正的主要依据有(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及他人的评价)

189.在修正自我意识过程中,个体表现的形式有(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

190.(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191.(自我否定)是指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

192.(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193.(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194.斯普兰格认为价值观可以分为(理论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

195.青年期朋友关系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性朋友之间是相互聊天,男性朋友之间是一起做事)

196.霍兰得把职业兴趣分为(6)类。

197.青年期人格的变化表现为(越来越成熟)。

198.中年期的年龄范围是指(35或40岁----60岁或65岁)

199.更年期是指(个体由中年向老年过度过程中生理变化和心理状态明显改变的时期)

200.更年期发生的年龄大约在(50)岁

201.中年期记忆的变化表现为(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

202.中年人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满意的变化)

203.男女同化人格是指(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

204.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一词(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

205.中年人的工作满意度(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

206.中年人的人际关系(最复杂)

207.中年人与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08.老年期一般是指(60)岁以后。

209.老年丧失期观认为(老年期的心理机能不断衰退)。

210.毕生发展观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事件)

211.(认识活动的退行性变化)是老年期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212.老年期退行性变化最明显的心理过程是(感知觉)。

213.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214、思维的年老变化特点表现为(老年人比青年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215.适应退休的过程可分为(期待期、退休期、适应期、稳定期)

216.老人与子女的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没有)关系。

217.老年期人格的变化特点是(回忆往事)

218.库伯勒-罗丝把死亡过程分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219.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个体的心理发展)

220.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22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222.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不同心理机能是否存在关键期)

223.横段研究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找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224.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225.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连续变化的过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中各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226.的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间较长,回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227.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心理发展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228.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的作用、强调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229.下列观点中属于二因素论的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加、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可以相乘、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是各自发挥作用的)

230.在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上持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施太伦、吴伟士)

231.下列观点中属于相互作用论的有(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232.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

233.下列阶段中属于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有(前运算阶段、后运算阶段)

234.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泛灵论、自我中心)的特征

235.自我中心是指(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236.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获得了守蘅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237.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

238.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具有进行道德判断是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进行道德判断是不考虑行为的主要动机、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239.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三元是指(环境影响、行为、人的内部因素)

240.维国斯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机能、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241.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中,相对论者的快乐致意定向阶段表现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2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婴儿动作发展受生物成熟的程序化制约、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43.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学发展的意义有(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44.婴儿动作的发展的规律性包括(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245.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

246.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指(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

247.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的重点包括(五指分化、手眼协调)

248.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意义有(抓握动作是婴儿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表现、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249.独立行走的意义有(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增强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250.习惯化范式包括(习惯化、去习惯化)

251.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

252.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班杜拉)

253.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的派别有(强化说、社会学习说)

254.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255.哈特把婴儿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主体我、客体我)两个阶段

256.母亲教养行为的衡量指标包括(情绪性、反映性、社会性刺激)

257.象征性游戏的特征有(替代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具有想象的特点、具有概括性质)

258.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有(促进认知、体现创造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体质)

259.幼儿期语法结够的发展表现为(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260.幼儿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绪语向连贯语发展)

261.幼儿期记忆的特点有(无意识占主导地位、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262.幼儿期运用的记忆策略有(视觉复述、特定定位)

263.儿童自我控制的类型包括(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

264.幼儿期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拥有有趣的玩具)

265.同伴关系的作用有(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的发展、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266.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逐步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作用逐渐减低)

267.小学阶段的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特点表现在(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并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268.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的记忆策略有(复述、组织)

269.下列策略中属于记忆中的组织策略的有(归类、系列化)

270.弗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271.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有(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272.小学阶段的儿童掌握逻辑推理规则表现在(类别体系化、序列化)

273.童年期的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的程度提高、自我评价的被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加)

274.整合性集合关系期的特点(儿童更注重朋友之间所共有的价值观、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儿童的班级团体意识更强)

275.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有(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协同关系)

276.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

277.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表现有(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278.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的最高峰)

279.青春期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能够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280.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与心、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281.青春期的情绪变化特点有(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青春期躁动)

282.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硬抵抗、软抵抗、反抗的迁移)

283.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包括(心理原因、生理原因、社会原因)

284.青年期的一般特征有(心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生活空间扩大、开始婚恋结婚)

285.成人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实用性、辨证性、相对性)

286.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个体成素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

287.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有(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

288.安托露丝提出的人生护航舰包括(恋爱婚姻关系、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朋友关系)

289.影响青年人工作或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教育和智力水平、性别、人格)

290.不同专业创造力的最佳年龄表现为(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达到最高峰、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在中年期甚至老年期)

291.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内省日趋明显、为人处世日趋圆通)

29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开始下降、对于依靠认知技能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293.中年人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特点表现为(中年人朋友数量要少于青年期、朋友之间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

294.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老年丧失期观、毕生发展观)

295.老年丧失期观认为老年丧失的内容包括(心身健康、经济基础社会角色、生活价值)

296.毕生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老年期也在发展、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形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297.老年期记忆下降是因为(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1.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2.下列关于心理异常经过系统治疗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

3.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对象

4.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5.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

6.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再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无关

7.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8.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命题中正确的是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9.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基本例题中不正确的是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

10.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11.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是:“力比多,决定了人的心理结构。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是: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14.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防御机制”表述的是:是一种压抑或克制的能力。

15.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下列表述中与其内涵不符的是: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无论接受怎样的刺激,都不会导致其遭受挫折。

16.如果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强化了“上帝决定人类生存动机和行为”的理念

17.弗洛伊德主义延生后,到了严重的抨击和打压,这种力量主要来自宗教界

18.关于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批评下列说法中属实的是:主要是对其逻辑演绎式的方法论存在质疑。

19.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以研究自我概念为主要内容。

20.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不包括:彻底抛开关于潜意识的研究。

21.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是: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

22.下列说法中符合“科学理论替代”观点的是:“替代”可以是革命性变化。

23.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24.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心理现象的解释是:通过演绎式的方法。

25.依据巴甫洛夫的理论,下列表述中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是: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上。

26.下列说法中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因的描述的是: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

27.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28.关于行为主义理论整合的趋势,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与认知理论的潮流的结合。

29.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30.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实质的是:带有分析性特色的宗教性理论。

3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特征的是:吸收了以往心理学各种理论的合理内核。

3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

33.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方法不包括:半标准化区分法。

34.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关键不包括:有无明显躯体反应。

3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以“非标准化标准”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主要内容的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视为个性心理特征与他人不一致。

36.在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37.在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时,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社会适应标准”的内容的是:人能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3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原则的是: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的一致原则。

39.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的是: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

40.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41.下列表述中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是: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42.下列描述中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43.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标准化区分”法的内容的是:伦理学标准。

44.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符合“医学标准”的涵义的是: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45.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医学标准”的内涵的是:将心理问题与统计学标准联系起来。

4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统计学标准”对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分析判断的是:“心理异常”是绝对的,它是一个恒定的因子。

47.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下列表述中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是: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

48.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形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涵义的是:病人的内省经验。

49.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是:人格类型与心理结构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50.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51.对精神病患难与共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的是: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52.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躯体障碍。

53.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符合幻觉体验不同真实性分类的特点。

54.假性幻觉不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幻觉类型。

55.下列描述中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是: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56.“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在回答问题时内容极为简单。

57.“思维内容障碍”的类型不包括:音联义联。

58.“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病理性象征思维。

59.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60.关于“继发性妄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

61.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

62.关于“超价观念”,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63.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64.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65.关于“注意狭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66.关于“注意减弱”,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多见于智力障碍群。

67.关于“记忆减退”的临床表述,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神经症患者,早期容易出现无记忆减退。

68.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下列疾病中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是:强迫症。

69.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70.关于遗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顺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71.关于“虚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虚构概念的是:以记忆中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一段经历。

72.智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感知觉、注意力。

73.关于“痴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

74.关于“痴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多数是非器质性的能力明显受损。

75.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与环境污染相关。

7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知力完整”涵义的是:不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疗。

7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情感低落”的临床特点的是:常常伴有思维内容极度贫乏。

78.关于恐怖情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79.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不包括:情感焦虑。

80.关于情感迟钝特征性症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见于焦虑症患者。

81.关于“情感淡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内心体验丰富,但表达不出来。

82.关于“情感倒错”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症。

83.感动“意志缺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多见于躁狂症患者中。

84.关于“缄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85.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意向倒错、作态等。

86.患者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主动性违拗。

87.弗洛伊德对“梦境”的解读十分重视,因此他认为梦境是:性本能挣脱意识禁锢之后的变相宣泄,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88.潘菽教授认为“梦”是:特殊意识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活动。

89.“特殊意识状态”指的是:睡眠状态。

90.关于人的“正常意识活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包含“昏迷状态”。

91.从“梦境的结构”来看,梦是非逻辑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92.根据教材中对梦中的情绪体验的描述,作者不赞成的关于梦的观点有:梦仅仅是对性本能的宣泄。

93.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是一组器质性障碍症候群。

94、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处间客观世界保持一致

95、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不包括儿童型

96.以“意向逐渐减退,进程缓慢、预后不良”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属于单纯型

9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病程进展快速

98.下列说法中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

9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在6个月内痊愈

100.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在4周——6周内急性起病

101.关于心境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常伴有意志减退

102.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语词新作

103.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思维中断

10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持续性心境障碍”的主要特点的是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10.5.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功能性障碍

10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神经症的一般共同特征的是:60%——70%患者无人格障碍

107.“神经症”的主要类型不包括:易性癖

108.关于强迫思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强迫性意向

109.强迫性行为不包括:强迫性表象

110.关于躯体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有相应的器质性变化

111.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受到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112.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内向型人格

113.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114.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精神障碍

115.进食障碍不包括:神经性消化不良

116.癔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发病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病程反复迁移

117.癔症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癔症性:情感受爆发

118.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119.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

1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

121.许又新综合考察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统计学标准

122.通过观察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操作标准

123.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作为评价指标,被称为:发展标准

124.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十个标准是由郭念锋提出来的

125.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尖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种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被称为心理活动强度

126.衡量心理健康水平肉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来判断,被自然数心理活动耐受力

127.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被称为心理康复

128.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控制程度进行调节的能力被称为心理自控力

129.个体始终不脱离生存的环境,并随其做顺应性改变的能力,叫:环境适应能力

130.个体与亲友、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能力叫:社会交往能力

131.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叫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132.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这种适应方式是:消极适应

133.个体一能够愉如其分地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这种能力被称为:自信

134.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刺激时:有较持久的经受力

135.“心理正常”意味着: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136.“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心理上“有病”与“没病”

13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

138.个体是否患有心理疾病:咨询心理学与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139.心理咨询工作关注来访者是否“有病”(精神病)是为了:选出没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

140.从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相对平衡的过程

141.从静态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

142.健康心理学:是试图依照现代医学模式探索健康问题的学

143.健康心理学:是被美国心理学会确认不久的新的分支学科

144.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疾病控制的管理问题

145.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不包括:心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46.一般情况下,躯体疾病患者在住院时不大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是:感到自己更独立自由

147.诊疗过程中,许多医生只注意:从生物学方面对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

148.下列说法中从心理学意义上看秒妥的是:查房时通常应先在病房检查病人,之后就地讨论患者的病情

149.躯体疾病患者伴有:谵妄症状时,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应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150.意识障碍会出现在:疾病严重时

151.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会出现在:疾病迁延发展

152.心理健康咨询的对象不应当是:升学就业时的困惑

153.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不包括:进行个体心理过程的研究和探索

154.根据教材提供的方法,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效度标尺时,下列指标中不正确的是:统计学效度

15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情绪反应已经泛化

15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心理障碍”涵义的是:一般伴有人格障碍

157.关于“严重心理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持续时间可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

158.“心理不健康”的分类标准不包括:确诊的神经症

159.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性神经症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他对焦虑的分型的是心因性焦虑160.下列表述中符合H。SEIYE(1956)提出的“应激”的概念的是:机体的一种状态、

161.关于“应激”一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一种特异性变化

162.A.LEWIS(1967)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不具有:焦虑情绪是一种欣快的体验

163.根据教材中的描述,下列说法中符合烦恼的内容的是:对过去的事的后悔和对现状的不满

164.介于急性焦虑反应与慢必焦虑神经症之间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形式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165.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

16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情绪发作来得很突然,是不可预测的

167.焦虑神经症的诊断要点是:必须要有A|C两方面的特点

168.关于“激越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属于神经症性的精神障碍

169.焦虑和抑郁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在诊断系统中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的是:诊断时需要考虑两种情绪状态何者为主,并以主要情绪表现而定

170.根据J。MENBELS等的研究结果,在焦虑与抑郁的关系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两者是彼此完全独立的疾病单元

171.从心理学角度,下列说法中符合压力的定义的是: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

172.下列情况中不属于“适应”概念内涵的是:保持原有状态不变

173.假如发生了某个生活事件,在:抱怨事件给自己带来麻烦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体验到压力

174.精神性压力源是指: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要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175.社会性压力源是指: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要的事件

176.除了:歪曲的认知结构外,其他各项均为生物性压力源

177.关于社会再适应量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得分低的个体易患感冒、心脏病、骨质疏松等

178.社会适应量表的优点是:量表由中科院心理所修订时增加了认知因素

179.日常生活小困扰量表提出:日常生活压力小比主根据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状况

180.漠不关心的心态不会产生压力体验

181.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称为:双趋冲突

182.当面临两种不利情景台“腹背受敌”时称为:双避冲突

183.当同时面临两种既有利又有弊的选择时,我们将体验到的冲突称为:双重趋避冲突

184.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适应一般性生活压力的效果不完全是负面的

185.下列说法中符合一般单一生活压力特征的是:经历某种不足以使用权个体崩溃的,并可以努力适应的事件

186.我们往往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同时性叠加压力

187.我们往往用“飞来横祸”来形容:破坏性压力

188.我们往往用“祸不单行”来形容:继时性叠加压力

189.继时性压力是指: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

190.下列事件中属于破坏性压力的事件是:空难

191.“失魂落魄”的状态,意味着个体处在灾难综合症的:惊吓期

192.经受破坏性压力的个体,出现逢人就述说自己遭遇的行为,可推断其处在“恢复期

193.坎农描述了适应压力所付出的生理学代价的特征

194.塞利提出的适应压力的第三联阶段是:衰竭阶段

195.个体处在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或消除和适应压力抑或退却,这一阶段是:搏斗阶段

196.个体表现出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促进新陈代谢的状态时,表明该个体处于适应压力:警觉阶段

197、塞利提出的压力适应三阶段又被称为:一般适应症侯群

198、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这种对压力引发疾病机制的解释是:器官敏感论

199、未来发生的压力事件可能不引起个体强烈响应

200、在:能正确认识和评估压力的认知情况下,可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

201、拉扎鲁斯认为,信知影响压力相对强度的方式不包括:对个性特征的认识程度

202、面对压力,个体能否控制行为自由是关于:行为的自我控制的问题

203、外控型人格:命运主宰人的生活

204、不好和社会支持系统可能:使用权压力的强度相对增加

205、个体响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及时型症状

206、关于滞后型临床症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当类似的事件出现时,积存的观念被激活并还原为其原来的意义

207、精神活动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不包括:经验形成的认知倾向性是不稳定的

208、精神属性中自我认知方面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特征不包括:容忍

209、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方面精神异常群体的比例较小;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

210、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与古希腊医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有关;始于公元400年

211、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促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212、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看法有: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发展“固著”、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其发展受到挫折

213、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包括:经典的精神分析政府基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214、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用“力比多”这一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人的动机和行为,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求;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还给了人类自己

215、“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16、“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是指:判断精神病的反映标之一;“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217、对精神病患者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必须是以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功消失以后;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218、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感知综合障碍;感觉障碍;躯体障碍;知觉障碍

219、关于“感觉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感觉减退;外感性过激

220、根据幻觉涉及的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觉类型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不适感

221根据幻觉体验的不同真实性,幻觉又可以分为:心因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假性幻觉、

222、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以分为:心因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

223、下列描述中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是: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产生变形;感觉周围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

224、下列表现中符合“思维奔逸”的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量增加;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225、“思维松驰或思维散漫”的临床特点是: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

226、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有:对荒唐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讲道理、进行教育以及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结论;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

227、“原发性妄想”的主要特点有: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

228、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

229、关于“超价观念”,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230、关于“注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注意的参与。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的重要意义;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智能活动也需要231.“自知力完整”是指患者具有: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主动要求治疗的特点。

232.“自知力”是精神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判断患者有无精神障碍;判断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233.“情感低落”的临床表现包括: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有自杀企图和行为;喜欢独处。

234.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区分为:协调性不协调性。

235.关于“强迫动作”,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患者感到痛苦但又无法摆脱;强迫洗手、强迫检查;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

236.下列情况中符合“痴呆”的特点的是: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下降或丧失;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

237.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是一组器质性障碍症候群;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一致。

238.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自知力充分;社会功能相对良好;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239、“强迫性行为”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

240、关于疑病症患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不想信他人解释;只信任专家的解释;各种检查的阴性结果方可消除疑虑。

241、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易烦恼,易激惹;多梦易醒;入睡困难。

242、适应障碍是指:在易感个性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的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

243、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梦魇。

244、许又新认为心理健康可以用:操作;体验;发展的标准去衡量。

245、心理自控能力好的人,往往: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情感表达恰如其分行为自如,言语通畅。

246、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正常的人。

247、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心理健康的人的人而进行。

248、关于健康心理活动,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它是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它在某种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249、关于不健康心理活动,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状态是那些偏离健康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是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用的心理活动。

250、躯体疾病患者一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时间感觉发生变化;精神偏离正常状态。

251、医院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包括:医生诊治患者的躯体疾病;医生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

252、医生如果出言不慎,可使一些有:易受暗示;歇斯底里;神经官以症倾向的患者产生医源性心身疾病。

253、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造成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之间界限不清的原因有:心理咨询活动从一开始就把精神病学中的“神经症”或“神经衰弱”的某些含混症状吸纳为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对非精神病、非神经症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咨询心理学没有认真进行过界定;咨询心理学自身,由于理论观念分歧较大,所以咨询操作的着眼点也不统一。

254、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主要包括:限不定期心理健康咨询范围、对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咨询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进行职业培训。

255、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自然发展的预期”,包括:心理不健康导致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不良情绪和行为会泛化到其他类似对象。

256、“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在心理不健康状态出现后,来自:亲朋好友;心理咨询师;援助机构;社会福利的支持。

257、按“结构效度”的理论,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身体健康水平;社会变迁;人口学因素;个性心理特征。

258、来访者要被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的事件的条件。

259、关于“心理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

260、下列表述中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261、德国精神病学家G说过,油漆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焦虑推动着人格的发展。

262、S F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神经症,他将焦虑分为:道德性焦虑;客体性焦虑;神经性焦虑。

263、下列表述中符合H S(1956)对“应激”的理解的是:是机体的一种状态,表现为特殊的综合征;是生物系统里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

264、关于“应激”一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是引起焦虑的各种外在刺激;是机体的一种状态;是外在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

265、A L(1967)基于文献复习和临床实践,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焦虑情绪指向未来;焦虑是种情绪状态;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快的和痛苦的体验;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

266、我们把焦虑情绪稍加归并和简化后,焦虑症状主要包括: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267、根据教材中的描述,烦恼与焦虑的不同在于:烦恼主要是对过去的事的后悔和对现状的不满;焦虑几乎完全是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不论什么事总害怕会出现最坏的结局烦恼主要表现为对现状的不满。

268、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精神创伤是异乎寻常的,也就是对几乎所有人的都是创伤性的事情发生后数星期至数月才起病,这种潜伏期是特征性的称为精神创伤后迟发的焦虑障碍。

269、关于“激越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伴有不快或痛苦情绪的显著精神运动性兴奋;对发作经过不能清楚地回忆起来;比惊恐发作持久的时间长;与惊恐障碍不同的一种精神状态。

270、“状态焦虑”与“特性焦虑“的主要区别是:状态焦虑起病于成年,持续时间较短,而特性焦虑从小就开始显露端倪,且持续一生;状态焦虑程度较重,而特性焦虑程度较轻状态焦虑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而特性焦虑一般没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状态焦虑以漂浮焦虑为核心,而特性焦虑的典型表现是处境性焦虑或期待性焦虑。

271、焦虑和抑郁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在诊断系统中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主要包括:抑郁症是较高等级,焦虑症是较低等级;诊断焦虑症必须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需排除焦虑症即使焦虑更明显,只要它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抑郁症。

272、知觉压力测评:可以测评个体认为超出能力的事件可以评估个人习惯性或慢性压力;可以预测早期健康问题。

273、承受一般性压力并适应后,人们通常会: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提高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

274、“创伤后应激光障碍”的主要症状是:沮丧;罪恶感易激惹;注意力涣散

275、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灾难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

276、面对压力,个体通常会进行:评估压力对自身的利、弊及程度;评估压力的性质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对待压力的方式。

277、认知系统对压力的控制作用是: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控制和调节压力;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

278、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是由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决定的;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增益或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心理咨询学

1、1882年,(高尔顿)采用测量的方法对心理活动个别差异的研究,为心理咨询的产生作出了学术贡献。

2、1890年,(卡特尔)首次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为心理咨询的产生作出了学术贡献。

3、早宾西法尼亚大学,(韦特默)开办了儿童行为矫正诊所,属于咨询心理学产生前的开创性工作。

4、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比奈—西蒙在(1904)年为帮助弱智儿童编制了智力测量。

5、大卫与1907年,开展(了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行行为指导)的工作,为心理咨询的产生作出了学术贡献。

6、作为咨询心理学产生的前提学术条件,1908年(帕森斯)促进了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

7、作为心理咨询的直接起源,(1896)年在美国诞生了历史上第一本《临床心理学》。

8、(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首次规定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

9、(1954)年,20余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10、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2001年8月),我国开始启动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颁布《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

11、(使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手段)属于广义的心理咨询概念

12、教材中推荐的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13、向求助者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并力图促使其行为、态度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罗杰斯)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核心内容。

14、受过专门训练的A——咨询师,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B——求助者提供援助的过程,(是威廉森)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的主要内容。

15、(实用主义的观点)不是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

16、(唯物主义的观点)不属于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含义。

17、心理问题可以是一果多因,也可以一因多果的说法,属于(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的主要内容。

18、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整体性观点的内容。A、牵一发动全身B、将各种咨询方法整合运用C、知情意行不是永远相联系的D、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

19、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限制观点的内容A咨询师的职责限制B、咨询师的时间限制C、咨询时间应灵活D、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制

20、(咨询时间应有所限制)属于咨询师时间限制的内涵。

21、(彼此沟通限制在工作范围)属于咨询师感情限制的内涵。

22、咨询中保持中立性态度的意义不在于A、有助于建立亲密咨询关系B、可以保证咨询师不把个人情绪带入咨询中C、有助于咨询师保持自身尊严D、避免求助者过分依赖咨询师

23、不属于心理咨询师应有的主要心理素质。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善于容纳他人C、有强烈的责任心、D、自我平衡能力

24、用一句话表达,(做一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就是对咨询师品格素质要求。

25、如果(咨询师清楚自身能否满足社会道义的要求),并不可以说心理咨询师就具备自知之明。

26、咨询师善于容纳他人的素质要求的意义不在于A、能营造和谐的咨询关系B、提供安全自由的咨询气氛C、接纳求助者的各类问题D、体现咨询师的高水平、高境界

27、(1986)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心出现在北京朝阳医院。

28、不是心理咨询达到职业化阶段的可操作性指标。A、社会化水平B、社会效益C、是否有足够的高水平的咨询师D、社会的认可标准已经出台

29、(职业化将使得专业人员因为咨询行业缺乏神圣意义而不满)属于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未来发展不大可能具备的特点。

30、(啊帕波特)是首先概括精神分析学说五个观点的精神分析家

31、观点不属于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概括观点之一。A适应观点、B、结构观点C、动力观点D、移情观点

32、不属于精神分析的分区观点A、无意义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B、潜意识是介于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一部分C、无意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D、意识有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心理活动构成

33、精神分析论之所以被称为深层心理学,是由于其(十分强点深层无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

34、精神活动包括(本我,自我,超我),属于精神分析的结构观点。

35、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达到力量平衡)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

36、经典精神分析的发展观点认为,(B)不属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边标准。A、口欲期0岁--1岁左右B、俄底普斯期在3岁---5岁C、生殖器期在12岁以后D、肛欲期在1岁--3岁

37、(钟友彬)是认知疗法的创始人。

38、(巴莆洛夫和桑代克)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

39、华生认为,不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A、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起到重要作用B、心理学要排除主观内省C、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D、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属于行为反应

40、行为治疗是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这个行为治疗的定义是由(沃皮)首先提出来的。

41、关于行为治疗的步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首先制定行为矫正目标B、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C、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是重要环节D、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42、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认知心理学观点中认知的概念的是A、过去事件的评价B、当前行为的功能分析C、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知和看法D、对未来发生的事件的预期

4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查普林对人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概括性描述的是A、强调人的利益和价值B、认同自然一元论和还原主义机械论C、强调个人的尊严与自由D、反对决定论的观点

44、人性心理学认为,(生物属性、精神属性、社会属性)

45、(生物属性体现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属于人性心理学关于人的基本属性的内涵。

46、人性心理学认为心理动力不来自(人性的客观外在需要)

47、触及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是(人性心理学)关于咨询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48、(心理健康水平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属于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49、心理咨询的总体任务,皆为达到(提高个人心理素质,使人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下去

50、关于感性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可以随时随地采用感性反应)

5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对理性反应概念的正确理解是(理性反应难以完善地形成决策)

5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对现实事件悟性反应概念的正确理解是:(悟性反应能最完善地形成决策)

53、关于心理咨询按性质的分类,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因各种挫折引起行为问题而咨询称为发展咨询)

54、各类心理咨询中,(门诊面询、电话咨询和互联网咨询)

55、各类心理咨询中,(短程、中程和长期的心理咨询)

56、种类心理咨询中,(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

57、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综合评估的主要内容不包括(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58、不属于心理咨询中鉴别诊断的主要内容A按症状的表现确定其性质B、确定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C、确定心理问题的由来、性质、严重程度D、将已经定性的症状与其相类似症状区分

59、咨询方案的制定并不直接包括A、诊断和鉴别诊断B、确定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C、确定预后D、将主诉、临床直接、心理测评

60、3岁以前婴儿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安全感得不到满足)

61、儿童心理障碍的主内容与形式不包括A、多动、缄默、多余动作B、神经症C、多余动作D、功击或退缩

62、就现实来看是少年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A、小学教育背离基本宗旨B、中学教育背离基本宗旨C、家庭教育背离基本宗旨D、社会不尊重教育而世风日下

63、(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就动力的问题)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64、(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中年人心理问题的特点

65、咨询师(避免刻板的理性逻辑),适合爱情困惑与障碍的心理咨询的原则

66、(情爱、理解和相互依附)属于理解婚姻问题的三个要点

67、婚恋问题咨询的一般原则不包括A、遵守一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B、具体探讨婚恋问题的法学与伦理学C、同时追求性、情、道德满足的“复合动机”

D、用理性来警示求助者

68、不属于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A、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摸求助者B|敢于判断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C、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D、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

69、不属于亲子关系的本质A、自然的血缘关系B、人伦道德关系C、教养与服从的关系D、法定的赡养关系

70、(持久保持密切的亲子关系)并不是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基本条件。

71、人类性科学包括(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和性心理学)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72、人类性的心理因素的概念,不是指人类的性活动与(性生理)密切相关。

73、人类性的社会因素的根据,指的不是人类的性活动与(人格特征)有关

74、人类“性”的主要特征包括(性的特殊性)

75、人类“性”这普遍性并不体现在A、性与人类共存同在B、性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是每个正常人都有的C、除试管婴儿外,人们都是性行为的产物D人类性活动的无季节性。

76、人类“性”之文化—社会制约性并不体现在(能满足人的生殖需要)。

77、(平等性)不是人类性道德的主要特点。

78、(平等)不是现代性道德的主要特点。

79、现代科学性道德的内涵最低标准并不包括(遵守性心理学原则)

80、性态度的概念包括(性认知、性情感和性行为倾向)的内容

81性认知的内涵不包括(对性知识的理解)

82、不属于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宗旨A、务必依据科学的原则B、对人类性行为做出本质的说明C、帮助求助者将自己的性行为由自觉转向自为D、帮助求助者将自己的性行为从愚昧转向文明。

83、(性知识教育与性道德以及性法制教育的统一)是我们从事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原则。

84、不属于儿童期的性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A、性别认同B、性冲动的困惑C、性好奇D、性道德缺乏

85、少年期的性生理和性医学知识咨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避免过早的性成熟)。

86、成年期的性心理咨询主要集中于(婚、恋和夫妻性生活)方面。

87、出现性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因素)。

88、对人类的性行为过程的八个阶段的理解,(中间有性对象选择)是正确的。

89、(性行为失调、性行为障碍和性行为变态)属于性行为问题按严重程度从弱到强的分类。

90、8类主要的性心理问题不包括(性法律)的类型。

91、关于性角色问题的分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性身份认同障碍属于性角色认同障碍)。

92、(性爱、情爱相互依存融为一体)属于正确性的性动机。

93、性对象的偏离的主要类型不包括(异性恋倾向)。

94、性能力问题的常见类型不包括(同性恋)。

95、在咨询心理学形成之前,(A、高尔顿B、卡特尔C、韦斯默D、比奈—西蒙)的开创性工作,为咨询心理学准备了前提学术条件。

96、(A、第一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B、从事儿童行为问题的解决C、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属于韦5特默对咨询心理学的贡献。

97、在以下内容中,(A、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B、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C、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最初确定的咨询心理学的三个贡献。

98、作为最初临床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条件和促进因素(A、心理测验的研究D、个体差异的研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99、在以下内容中,(A、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B、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

100、关于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的知识的专业人员D、心理咨询师理应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

101、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具体内涵指的是(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

102、(采纳各种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采用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属于狭义的心理咨询概念。

103、教材中推荐的心理治疗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问题进行矫治;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行为问题进行矫治)104、中国临床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求助者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咨询师的技术和手段;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

105、不属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同点。A、操作方式相同B、实现目标一致C、使用方法一致D、操作规范相同

106、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心理治疗是问题矫治)

107、不符合心理咨询的唯物注意观点。A、遵循科学的法则处理问题B、依据事实作出判断C、善于利用个人经验去推理D、善于把握整体观念

108、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具有整体观念、透过关心把握本质)等普遍联系的观点。

109、下列说法中属于咨询师需要遵循的身心一体的关点的是(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心理和生理互为因果、、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心理欠佳体验为心理不适)

110、咨询师职责限制的内涵涉及(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任务限于心理问题本身)等内容。

111、(咨询目标的确定不是任意的、、咨询目标应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咨询师咨询目标限制的内涵。

112、(考验个人史原因、、个人史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对于求助者要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内容。

113、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中立性态度,指的是(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

114、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用理解一词表达中立态度的意义在于(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理解既不是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理解一词是中性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

115、(对求助者负责、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转诊)的做法,符合心理咨询师有强烈的责任心的素质要求。

116、对心理咨询师自我平衡能力的素质要求,其内涵包括(有能力调节自身不良情绪、在咨询关系以外解决自身冲突、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够情绪稳定自我平衡)。117、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的贡献在于(翻译出版了《青年期心理学》、采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身心疾病)

118、关于综合快速疗法,说法中正确的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参与者有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等)

119、(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社会认可、对心理咨询的需要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属于目前中国心理咨询工作具备的特点。120、评估心理咨询业社会价值的指标应包括(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该职业的管属务体系是否达到标准话水平、、操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

1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失心理学、性学三论、梦、神经症通论)

122、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结构、遵循快乐原则、要求毫无约束地寻求快感)属于本我的特征。

123、弗洛伊德学说认为,自我的概念意味着(按着现实原则而起作用的人格结构、履行适应环境和个体保存的功能、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

124、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意味着(超我是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

125、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的动力观点的是(一切心理动力来源于人类的性本能、自我保存本能是个体唯一的心理动力)

126、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的适应观点的是(个体常常不惜改变本我能量的存在或表达的模式,以求得到变相满足、抑郁是弗洛伊德确立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127、自我防御机制(是由于个体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而产生的、源于自我承受本我的欲望压力和现实要求的双重压力、是为了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28、不属于自我防御机制的形式A、压抑B、压制C、投射D、力比多

129、下列说法中属于认识领悟疗法的理论范围的是(引导个体认识到心理发育停滞在某一阶段、引导求助者认识滞留的心理和行为与现在阶段不相容、认识领悟疗法又称为中国精神分析疗法)

130、下列说法中符合反应模式的理论观点的是(可以用公式R=f(s)来表示、不必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过程)

131、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关于行为主义的理论认为,(B=f(S、P、T、S)、、刺激和反应间存在中介变量)是正确的

132、(提出R=f(S,A)的公式,其中R为反应,S为中间变量;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不属于斯金纳行为主义理论的贡献

133、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模仿学习理论否认认知过程;人类可替代学习)的观点

134、关于替代学习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替代学习即是观念学习B、人们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C、人类不可预见行为结果,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D、替代学习属于经典行为主义理论观点。

135、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系统脱敏法、自我管理技术、厌恶疗法)

136、(用客观的操作性术语描述治疗程序、只以外显行为作为价值疗效的标准、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属于行为治疗技术的特点。

137、关于认知心理学观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的差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认知心理学认为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重要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内部加工过程是不可探索的黑箱、认知心理学认为应该探索内部加工过程)

138、关于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中间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认知可激活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

139、关于人本主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立场或观点与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把实验心理学排除在外。

140、人性心理学认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三种基本属性的辨证统一体)符合人性的概念。

141、心理咨询过程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意识到内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才能帮助人们认识袭击的内外世界。142、关于人性心理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主要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由郭念锋首次提出)

143、心理咨询过程应该(帮助求助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让求助者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帮助求助者意识到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认识),才能帮助人们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的观念。

144、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生存的真实意义仅仅是此时此地、对于生活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永远面对)才能帮助人们面队现实。

145、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不同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保持理性,才能有条不紊、接纳七情六欲,才有生活质量),才能帮助人们恰当应对现实。146、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发展新的有效行为、把握建立合理模式的最佳时机),才能帮助人们购建合理的行为模式。147、(摄入性谈话与记录、观察与记录、实验室记录、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属于心理咨询中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

148、心理咨询中所需要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目前生活学习工作的情况、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家族健康史)。

149、关于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的分析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排序就是按出现时间将所有资料排序、将与症状有关系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主因和诱因)

150、(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教师的错误对待、家长的一好百好的观念)是少年期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

151、(由于社会交往减少而产生孤独感、心理需要多数比较现实、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离开工作岗位而生活单调)是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

152、(结婚动机、恋爱过度情绪化、角色适应、心理相容)是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主要因素

153、人类性的生物因素的概念,指的是人类的性(有遗传性、是一种随机生理过程、的生物原因是人类性活动的基础)的特点。

154、人类性之功能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能满足人的生殖需要、维系夫妻关系上起纽带作用、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

155、性道德的主要功能作用体现在(社会通过性道德对性行为实行软控制、通过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压力,以约束不良行为、引导社会人群在性行为方面,更加人性化文明化)

156、性道德标准的双重性表现在(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的脱节、对男女的性行为道德评判不一致)

157、(性行为应在婚姻内进行、性行为应是双方爱情的表达)符合现代性道德严肃性的内涵

158、现代平等性道德的内涵包括(性交过程双方自愿、性交中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159、少年期性道德咨询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道德基础教育、提倡男女有别,尊重女性、)

160、(越过性道德范畴触犯法律时给以惩治、对当事人进行性法律教育和咨询说明性侵犯的违法性质)属于少年期的性法律咨询的主要内容

161、少年期的性心理知识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强成人的性知识、改进成人的性教育状况、帮助少年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

162、(在性的方面已无能为力、一滴精液相当与四十滴血、老年无性)属于老年性生活认知偏差的主要表现

163、(认知偏差、兴趣下降、人际关系问题、对衰老的恐惧)是影响老年性生活心理因素

164、性动机偏离的主要类型包括(泄欲动机、生育动机和交易动机、享乐动机)

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真题2017年5月及答案解析

心理咨询师二级专业能力真题2017年5月及答案解析 (1~85/共100题)技能选择题 本部分由案例组成。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案例一: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第一次咨询的谈话片断: 心理咨询师:你好,我是二级心理咨询师刘XX,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5年多了。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并挑 选我给你做咨询。 第1题 咨询师在开场白中的介绍可能产生的效果是() A.减少了求助者对咨询的顾虑 B.使求助者了解咨询师 C.为求助者树立了开放的榜样 D.增加了自己的权威性 第2题 求助者有权利() A.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B.了解咨询师的个人爱好和隐私 C.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D.了解咨询师的咨询风格和特长 第3题 求助者:我在简介上看到你和我的经历、年龄差不多,受到过良好的专业教育,还有过很多成功的案例,我相信你一定能帮助我解决问题。 从上述谈话判断,求助者选择该咨询师的原因包括() A.对该咨询师产生了移情 B.对该咨询师充满了期待 C.对该咨询师产生了依赖 D.相信该咨询师的水平与能力 第4题 心理咨询师: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请你相信我的能力和水平。过去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一定积极地协助你解决问题。 求助者:那可太好了。 咨询师以上的话,可能使求助者() A.产生信任 B.受到鼓舞 C.产生依赖 D.感到压力 第5题 心理咨询师:咨询前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我向你提供心理帮助,你我通过语 言交流的形式去探讨、解决心理问题,获得心理发展。但这种帮助的本质是助人自助……通过介绍,你对心理咨询有初步的了解了吧? 在咨询开始阶段,咨询师向求助者所做的介绍,可以认定()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考试各类量表知识汇总大全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考试各类量表知识汇总大全

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考试各类量表知识汇总大全.txt有谁会对着自己的裤裆傻笑。不敢跟他说话却一遍一遍打开他的资料又关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让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签名不再频繁更新,那便证明我过的很好。国家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考试各类量表知识汇总大全 心理测量的作用:人才选拔因材施教心智评估 心理学评定量表:是判断来访者是否有病,严重程度,评估效果要结合临床要害症状来诊断 分类:内容分A诊断型量表 B症状型~~~~C其它型~~~ 病种分 A 焦虑 B 抑郁 C 躁狂D其它 评定方式自评(有自知力)他评(缺乏或无自知力)

一、 SCL----90 症状量表(90项症状清单)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德若伽提斯编于1975年,90个题目,通过10个因子反应症状效果。包括广泛精神科症状。 因子:躯体化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偏执敌对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其它(反应睡眠饮食) 范围:精神科和心理门诊,躁狂和精神分裂评定受限 施测:自评,时间现在或最近一周,5级评分制(1~5个等级从没有、很轻、中度、偏重、严重给1、2、3、4、5分也有04评分) 总分:90~450分(单项分相加之和)因子分:所含项目得分的算数均值1~5

阳性项目数:单项≥2的项目之和如超过43项可筛查为阳性 阳性总分分界值:70 总分超过160分阳性分界值 减分率: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 总均分:总分/90 阳性项目均分:阳性项目总分(可理解为总分减阴性项目)/阳性项目数 二、抑郁自评量表 SDS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范围:发现抑郁症病人,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对严重阻滞症状的抑郁病人评定有困难。

心理咨询师考试普通心理学复习重点

心理咨询师考试一般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一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程第1-2页) 知识点:心理学概述 要点: 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进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识记) 2.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便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领会) 3.一般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识记)

知识点:一般心理学的内容 要点: 1.一般心理学的内容能够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识记) 2.上述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领会)第一单元一般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教程第1-2页)知识点:心理学概述 要点: 1.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进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识记) 2.把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于解决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便构成了心理学众多的应用分支。(领会) 3.一般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识记)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教程第2-3页) 知识点:人的心理的本质 要点 1.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领会)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领会) 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领会) 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领会) 第三单元心理学进展的简单历史(教程第4-5页) 知识点: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要点: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识记) 知识点:学派的纷争(识记) 要点: 1.构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 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 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 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詹姆士 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 知识点:当代心理学研究的要紧取向(领会)

201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考试真题卷(4)(2)

201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考试真题卷(4)?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刻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挑选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要一个最契合题意) 1.1993年17区域精力妨碍流行病查询发现,有精力妨碍的集体占人群整体的份额为____ A.21.32% B.22.34% C.13.47% D.18.52% 参阅答案:C 2.病理心思学的界说是____ A.以心思妨碍为研讨目标的学科 B.以精力妨碍为研讨 目标的学科 C.以反常心思作为疾病来研讨的学科 D.以反常心思作为目标来研讨的学科 参阅答案:A 3.病理心思学只研讨____ A.反常心思疾病 B.反常心思妨碍 C.精力严峻妨碍D.心思现已反常 参阅答案:A

4.反常心思学只研讨____ A.反常心思疾病 B.反常心思疾病 C.心思行为反常D.重症精力妨碍 参阅答案:C 5.正常心思活动和反常心思活动之间____ A.有清晰的界限 B.不能互相转化 C.肯定互相转化D.有互相转化的或许 参阅答案:D 6.依据物质第一性、精力心情第二性的唯物论准则,____ A.任一反常心思的发生都有脑的物质改动 B.任一反常心思的发生都无脑的物质改动 C.单个反常心思有脑的物质改动 D.精力妨碍的发生或与脑的物质改动有关,或与脑的物质改动无关 参阅答案:A 7.反常心思学的研讨目标是____ A.严峻心思反常者 B.行为反常严峻者 C.心思与行为都有疾病者 D.心思与行为反常体现者 参阅答案:D

8.精力病学的研讨目标是____ A.严峻心思反常者 B.行为反常严峻者 C.心思与行为都有疾病者 D.心思与行为反常体现者 参阅答案:D 9.反常心思学是____ A.心思学科的分支学科 B.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 C.临床确诊学的分支学科 D.心身医学的分支学科 参阅答案:A 10.反常心思学起源于____ A.体液学说 B.物质学说 C.胆汁学说 D.多血质说 参阅答案:A 11.反常心思学的发端,大约始于____ A.公元前420年 B.公元前400年 C.公元前450年D.公元前500年 参阅答案:B 12.第一位用有害液体流入大脑来解说反常心思发生的病因的学者是____

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 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1~100题,共100题) 本部分由十一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3岁,实习医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主诉失恋一月余。因为是初恋,很在意这段感情,内心非常痛苦。那个女孩觉得和他在一起心中不踏实,所以提出分手。他说:“我为她付出了很多,对她那么真心实意,为什么她就不知道珍惜?”很多人劝他,失恋是很正常的事,将来说不定能找到比她更好的。其实,他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总是难以从痛苦中走出来。最近他又准备考研究生,由于竞争很激烈,感觉压力很大,自己却无心看书,脑海里常会出现那女孩的音容笑貌。他觉得她太心狠,很可怕。自己内心割舍不下,痛苦不堪。为此常常借酒消愁,睡不着觉,能照常工作但效率下降。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表端庄,性格温和。南方人,家境很好,家庭教育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讲究规则的习惯。 多选:1.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往往是()的问题。 A.最先提出B.最困扰自己 C.最后提出D.最需要解决 多选:2.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失恋B.失眠 C.考研D.实习 多选:3.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以排除的包括()。 A.抑郁性神经症B.强迫性神经症 C.恐怖性神经症D.焦虑性神经症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

劳动部于2001年4月正式推出《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并将心理咨询师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大典》。心理咨询师考试在经历了2002年、2003年、2004年的变化,在2005年确定职业名称和职业等级之后,于在2006年正式稳定下来。京师博仁成立于2006年,目前是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之一,设立了心理咨询师认证资格培训以及各种心理技术培训。 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鉴定工作的统一要求,已经或准备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员,都应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获得全国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心理咨询活动,下面就是具体的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课程的具体介绍。 【上课时间】 周六、日9:00—12:00,13:00—16:00。 开课前一周,请与工作人员确认上课时间和教室安排。 【报考时间及考试时间】 一般在考前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截止报考。上半年报名在3-4月份,下半年报名在9-10月份。 一般在每年5月和11月的第三个周末考试,具体时间每年略有不同。 心理咨询师2017年考试时间已确定,准确时间为上半年考试时间为5月20日,下半年考试时间为11月18日。

【考试地点】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地点由各地的主考部门确定,在报考时请留意即可。 【考试内容】 心理咨询师三级 1、鉴定内容: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两部分。 2、题型:理论知识为选择题(满分100分) 专业能力为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满分100分) 心理咨询师二级 1、鉴定内容: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评审三部分 2、题型:理论知识为选择题(满分100分) 专业能力为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满分100分) 综合评审为论文撰写(口头答辩形式:满分100分):大部分为两篇论文(个人成长报告和案例报告)和现场答辩,少部分省市采用文件筐形式。

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型分析及技巧介绍

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型分析及技巧介绍 盲目地进行题海战术有时候并不会起很大的效果,出guo为你带来“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型分析与技巧介绍”,帮助你灵活应对考题,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资讯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期待! 心理咨询师原是在卫生部门下的考试,因此,主要的考试内容比较偏向医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在技能中,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以神经症、神经症与精神分裂之间的鉴别诊断是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能、影响性技能、咨询方法),心理咨询流派(认知行为疗法及其中的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阳性强化法等)是重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理咨询师考试各类题型及其应试技巧。 职业道德每年必考,主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主,一般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前面一部分属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涉及职业道德的特征、功能、主要内容、准则、践行规范及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后面一部分属于个人价值观考核,无对错,主要根据个人选择给分数。 考试的基础内容,多习题集上原题。 理由: (1)习题集要保证销量; (2)习题集以教材为蓝本,基本涵盖全部知识点。要把书粗看一遍就重点投入到习题集中。

选择题主要考查应考人员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考查应考人员对一些基本要领载、基本观点的掌握程度。题型包括: (1)单项选择题即四选一,四个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单选题的命题视角包括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相近概念。 (2)多项选择题即四选多,给出四个中有两个以上是正确的。选择题是标准化考试中最基本的题型,应重点复习。多选题的命题视角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本概念的外延,这是主要的题目之一;二是包含于一个命题中的并列从属项,多见于一些并列的"性质""方法" 等等。 (3)计算题,一般以单选题的方式出现,或在基础知识部分,或在技能操作部分。主要检验考生从事心理咨询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计算能力的程序,以及对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算水平的高低。相对来说,计算题所考查的知识面比案例分析题要简单一些,因为计算题所涉及的题目都是心理咨询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所必须用到的一些简单的 计算方法,计算题的命题视角也集中于此。 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在技能中,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以神经症、神经症与精神分裂之间的鉴别诊断是重点)、心理咨询技能(参与性技能、影响性技能、咨询方法),心理咨询流派(认知行为疗法及其中的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阳性强化法等)是重点。最难的是变态心理学,要多花时间在变态心理学,要反复的斟酌,特别是症状学(主要是二级)内容,书上举的例子是重中之重,要尽可能理解,每年考试都有书上一模一样或稍有出入的案例,一般

2015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讲义(3)

寄锦云课堂 2015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辅导讲义(3)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1)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的分类: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2) 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12对脑神经有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其中有感觉的,如主管嗅觉、视觉的嗅神经、视神经;主管听觉与身体平衡感觉的位听神经。有运动的,如主管眼球运动的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主管咽部和肩部运动的副神经;主管舌肌运动的舌下神经。也有兼有感觉、运动机能的混合神经,如主管面部、牙齿、鼻腔、角膜、头皮、口唇和咀嚼肌感觉和运动的三叉神经;主管面部肌肉运动和部分味觉,并支配眼泪和唾液分泌的面神经;主管味觉、咽头肌肉运动和唾液腺分泌的舌咽神经,以及调节内脏、血管及腺体等机能的迷走神经等。 31对脊神经均由脊椎两侧的椎间孔发出,分为前、后两支,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脊神经从脊髓发出后总是向下行的,所以任何一节脊髓受到损伤,这节以下的神经所引起的感觉和所支配的运动将受到损伤。

寄锦云课堂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两者的活动具有拮抗作用。 交感神经的功能在于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量,维持有机体的机能平衡。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经特殊训练,意识或意念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自主神经的活动。人在情绪状态下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因此,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 三、人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 脑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大脑)构成; 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脑桥和中脑三部分。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 小脑位于延脑和桥脑后方,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 端脑 (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4) 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1) 端脑(大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它中间的裂缝叫纵裂,纵裂把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皮质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不同区域的功能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6) 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全国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

2009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理论真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在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的范畴是() (A)“礼”(B)“气”(C)“诚”(D)“仁”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为人民服务(B)遵纪守法(C)爱岗敬业(D)构建和谐社会 3、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从业人员要牢固树立时代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改革创新(C)社会主义荣辱观(D)崇尚科学 4、职业化的中间层次是() (A)职业化技能(B)职业化理想(C)职业化语言(D)职业化适应 5、一个能力强的职员能够带10个人,一个能力更强的人能够带100个人,但假如没有数字中的权数“1”,那么,能力再强也无法带领一个人。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讲,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选项是() (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B)不义且富贵,于

我如浮云 (C)民为邦本,本固邦宁(D)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6、某职员将一块青铜塑造成为门的把柄,所得价值为21美元,又将其塑造成为一件工艺品所得价值为28万美元,其中所体现的是() (A)诚信品质(B)创新精神(C)金钞票至上(D)合作意识 7、按照美国学者詹姆斯·H·罗宾斯的讲法,所谓“敬业”确实是() (A)始终在一个岗位上干工作,不“跳槽”(B)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甚至对职业怀有敬畏态度 (C)拿多少钞票,干多少活(D)只是多的索取公司的酬劳 8、孔子曾讲过,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其含义是() (A)言多有失,少讲为佳(B)遇事多动脑筋,但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 (C)慎重言语,不要因夸口而失言(D)想明白了情况的原委,然后再去行动 (二)多选题(第9~16题)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是() (A)继承性与制造性的统一(B)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C)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同意(D)理论性与自觉性的统一 10、作为职业道德规范,“诚信”的特征是() (A)通识性(B)智慧性(C)止损性(D)资质性 11、经营者的下列做法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是() (A)采取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的金额为3000

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心理咨询师 简介 心理咨询师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人。按照国家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培训鉴定工作的统一要求,已经或准备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的人员,都应该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获得全国统一颁发的心理咨询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心理咨询活动。此证书全国通用。 认证等级及报考费用 心理咨询师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统一鉴定收费295元。 心理咨询师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统一鉴定收费495元。 心理咨询师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尚未开设相应)。 考试内容 使用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心理咨询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主要教材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职业道德》。 心理咨询师三级: 1、鉴定内容: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两部分。 2、题型:理论知识为选择题(8:00-10:00 满分100分)、专业能力为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满分100分)。 心理咨询师二级: 1、鉴定内容: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评审三部分。 2、题型:理论知识为选择题(满分100分)、专业能力为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满分100分)、综合评审为论文撰写(口头答辩形式满分100分)。 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单项成绩合格者,成绩可以保留1年。 考试时间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从2001年开始,到2005年国家颁布了正式标准。一般在每年5月和11月的第三个周末考试,具体时间每年略有不同。 报考条件 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三、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另:上海地区对助理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要求只需要大专学历者即可,不限专业。 心理咨询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一、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二、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心理咨询师简答题考试用

心理咨询师简答题(全)-考试用 1、请对该求助者目前的状态(身心和社会功能)进行整理。答:精神状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激惹,焦虑。生理状态:即躯体异常感觉:头痛,头晕,疲劳,睡眠不好。社会功能状态:学习效率降低,社会交往很少。 2、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疑病性神经症) 答;心理方面:痛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意向下降.躯体方面:右上腹部不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全身乏力,伴头,胸肩等位疼痛。 3、引起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造成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生理原因:女性,31 岁,面临婚姻问题和工作问题。2,社会原因:童年受母亲训斥,中学上卫生课时,因回忆童年的经历感到下流,羞耻。人际交往少,缺少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教养严厉。 3,文化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影响。 4、心理原因;错误观念;认为童年经历下流,无耻,暗恋男老师,自己不纯洁。 5,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的评价:害怕他人从自己的目光中看出不纯洁。 6,持久的负性情绪:童年事件一直困扰着自己,与人接触就紧张,害怕。性格内向。 4.引起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造成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分析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1。生理原因:未见明显的生理原因。 2.社会原因: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教育严格,父母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有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下降。 3。求助者人际关系不良,很少与人交流,独来独往。 4。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5.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强迫性神经症)答:1,童年生活经历:吃东西未洗手遭到母亲训斥,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父母感情融洽,父母管教严厉,做事追求完美。2,青少年期情况:兴趣爱好较少,很少与同伴玩耍,大学时同学患肝炎而担心被传染,学习,就业顺利。6.该求助者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属于什么范畴内的心理紊乱?并说明理由? 答:1,求助者的核心问题是指那些使求助者感到痛苦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异常的心理行为表现。该求助者的核心问题是情绪低落。 理由如下: 1,情绪低落的表现:经常面带愁容表现痛苦悲伤等。 2,求助者主诉:感到前途悲观等。求助者的心理紊乱属于心理障碍的范围。 理由如下;1,排除精神病障碍。一,按照自知力标准,求助者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二,按照病与非病原则,求助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即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症

2015年5月三级心理咨询师真题【理论+技能+参考答案】完整版

2015年5月三级心理咨询师真题【理论+技能+参考答案】完整版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 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请注意本文档上传时间,在百度文库之后再上传类似文档都属于剽窃。 ◆扣扣-气流把酒私企三一六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 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性力量 (B)道德是领导意志的集中体现 (C)个体的道德表现差异很大,判定一个人的道德优劣是不可能的 (D)普遍良好的道德,仅仅是人的善良愿望而已 2、与法律相比,道德()。 (A)产生得时间晚 (B)比法律的适用范围广 (C)内容上显得十分笼统

(D)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3、关于企业形象,正确的说法是()。 (A)文明礼貌是企业形象的核心与关键 (B)企业形象的本质是企业的环境卫生和企业员工的服饰状况 (C)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D)通过持久、大规模的媒体宣传,就能树立起企业形象 4、在企业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企业礼俗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作风 (D)规章制度 5、海尔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 (A)企业存在着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两种形式 (B)人是有形资产,人作为资产通过劳动产生价值 (C)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神秘的物质 6、员工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时,正确的做法是()。 (A)即使知道领导的决策是错误的,也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B)对于领导含糊交办的任务,要含糊执行 (C)如果不同意领导的意见,要敢于随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D)一般不越级汇报工作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考试知识点归纳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Ⅰ.《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一、心理问题分类: ★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有自知力/无自知力));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心理过程(知、情、意)之间具有协调一致);个性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外部原因,人格的稳定性出了问题)。 2、典型症状及行为。 3、是否有自知力。(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心理问题 原因:由现实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时间: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间断持续两个月。 程度: 1)可控: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 2)社会功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和工作,但是效率有所下降。 3)未泛化: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四、严重心理问题 原因: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体验着痛苦情绪。 时间:间断或者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程度: 1)不可控:多数情况下,会短暂的失去理性控制;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 2)社会功能:对生活、工作、社会交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3)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 ★五、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六、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碍了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特点:1)有自制力2)精神痛苦3)持久性4)妨碍社会功能5)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 临床分型: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 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恐怖症状、焦虑症状、强迫症状、惊恐发作、神经衰弱症状 2)严重标准:主观上无法摆脱的精神、情绪、内心痛苦;客观上社会功能受损,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3个月,惊恐障碍1个月 ★七、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八、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区别 鉴别的要点主要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对社会功能的影响。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症状已具有某种较典型神经症的表现,只是症状的严重程度较神经症轻、持续的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重,尚未达到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Ⅱ.诊断技能与咨询技能中的问答题(涵盖几乎可以考到的大题):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答:(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12)婚 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 任何材料。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

国家心理咨询师

一.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报名时间及报名材料 心理咨询师一般在考前1个月左右截止报名,报名地点在全国各地的职业资格鉴定中心。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上半年报名在3、4月份,下半年考试报名在9、10月份。 报名时填写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申请表,同时提交照片、身份证明、学历证明、工作年限证明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不同年份不同地区,所需报名材料会略有不同,具体情况请参看当年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公告。 二.新标准规定心理咨询师职业分三个等级,分别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取消原来心理咨询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和高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的称呼。 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报名条件 (一)心理咨询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心理咨询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二)心理咨询师二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取得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4、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二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三)心理咨询师一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2008年已经开放)1、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且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2、具有硕士学位,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3、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业任职资格,经心理咨询师一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且连续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

2016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16年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 1[单选题] 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的含义是() A.行为 B.函数关系 C.个体 D.个体所处的情境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 如果你赞同“企业家应该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这个观点,你的理由是() A.企业家有钱 B.企业家可以做慈善事情 C.企业家有能力 D.企业家社会地位高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按照记分规则所得的每一个测验的分数叫()。 A.分数 B.原始分 C.初始分 D.最后得分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按照记分规则所得的每一个测验的分数叫原始分(粗分1。主测者应将这些分数登入记分纸封面上相应的原始分栏内。第3题笔记记录我的笔记(0) | 精选笔记(0)选择笔记标签:试题内容(0)答案解析(0) 4[单选题] 精神分析理论的动力学观点认为:“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二,另一动力本能为() A.生本能 B.死本能 C.营养本能 D.求生本能 参考答案:C 5[单选题] 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形下,下列表述中符合“内省经验标准”涵义的是()。 A.病人的内省经验 B.亚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 C.健康人群的内省经验 D.普通人的内省经验 参考答案:A 点击查看试题笔记(2)6[单选题] 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所产生的知觉叫()。 A.似动知觉 B.时间知觉 C.空间知觉 D.运动知觉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 A.心理学的研究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 B.构造心理学派的诞生 C.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D.机能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参考答案:C 8[多选题]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 A.能否提供与咨询密切联系的资料 B.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 C.对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怎样解释 D.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怎样解释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心理咨询师在进行初步诊断时,需要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一个判断,即确定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其中一点就是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所谓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 9[多选题] 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 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B.各种计时工具

2015年11月,二级心理咨询师真题,理论,技能,真题, 含答案

2015年11月二级心理咨询师真题【理论+技能】完整版 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26、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叫()。 (A)树突 (B)轴突 (C)细胞体

(D)突触 27、网状结构是()。 (A)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B)调节睡眠与觉醒的中枢 (C)调节运动平衡的中枢 (D)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28、心理噪音是指()。 (A)由不同频率的声波组成的无周期性的声音 (B)人耳的非适宜刺激 (C)比1000Hz低,比4000Hz高的声音 (D)人们不愿听的声音 29、在用双耳听觉来判断方位的时候,最容易判断的方位是()。 (A)上下 (B)左右 (C)正前 (D)正后 30、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A)失写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表达性失语症 31、从入睡到醒来的过程中,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时间()。 (A)呈U型变化 (B)越来越长 (C)呈倒U型变化 (D)越来越短 32、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境界是()。 (A)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B)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 (C)少数人能够达到的

(D)没有人能够达到的 33、胆汁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是()。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34、“自我是社会的产物”,这是()的观点。 (A)社会交换论 (B)精神分析论 (C)社会学习论 (D)符号互动论 35、影响行为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的()。 (A)唤起水平 (B)自我概念 (C)自尊水平 (D)自我抱负 3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自尊属于()。 (A)归属需要 (B)安全需要 (C)低级需要 (D)高级需要 37、关于刻板印象,正确的说法是()。 (A)其作用是消极的 (B)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 (C)其作用是积极的 (D)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 38、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做出()。 (A)内归因 (B)准确的预测 (C)外归因

(情绪管理)心理咨询师二级全国统一考试真题

2005年11月心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二级真题(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 第一部分技能选择题 (1~70题,共70道题) 本部分由四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共70道题,每题1分,满分7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王某,女,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自我陈述:心情郁闷,唉声叹气、哭泣一月余。 我于1994年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刚入学时非常高兴,因为我们小城里这几年来少有人能考上重点大学,开始感觉还行,只是觉得洗衣服、料理自己的生活都需要自己去做,以前都没有做过,做起来比较困难,在饮食起居上也很难适应。快到期中考试了,我想努力学习争取成绩考好一些,功课紧张起来。有时因为功课太多了就错过了吃饭时间,衣服也没时间洗,整个人都非常紧张忙碌。大学的课程很多,我虽然很努力,可是期中考试的成绩却不理想,有两科刚刚及格。我觉得心里非常难受,打电话回家,父母又很严厉的批评我,让我好好读书,不要想别的。我觉得自己成绩不好,其他事情也做不好,同学们肯定看不起我,父母肯定也不会喜欢我了,自己真是没用,这点事情也做不好,以后可怎么办。心情很不好,没什么事情能让我高兴起来,也不想和别人交往,老一个人在宿舍想我以后该怎么办,常常唉声叹气、哭泣,觉得自己很差劲。现在晚上很难入睡,第二天又头昏脑胀的,上课也不能集中注意力,我真的不想读下去了。 了解资料:该生是独生女儿,父母非常宠爱她,从来不让她做任何家务事,但对她的学习要求很高,她整天的任务就是看书学习,也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耍。她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她考入某重点大学的事在当时轰动了他们小城,父母也感到非常光荣。她的性格内向,但争强好胜,从小不甘心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 SCL-90测试结果如下: 躯体化 2.3 强迫 1.9 人际敏感 2.6 抑郁 2.8 焦虑 2.4 敌对 2.2 恐怖 1.6 偏执 1.9 精神病性1.5 其他 2.5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论文题目:一例择校失误导致的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 刘某,男,二十岁,应届高中毕业生。因高考后选择学校时,怕不能考取省内的大学,就报考了外省合肥市的学校。当各大学入取分数线下来,刘某发现自己的分数可以考取省内的大学,于是就出现了反复说合肥热,该怎么办等症状。经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经与来访者协商,利用认知疗法和NLP程序语言技术对来访者进行了四次咨询,使来访者脱离原症状,开心地走入合肥的大学学习。 【关键词】 一般心理问题、认知疗法、NLP、案例报告 一、资料整理: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刘某,男,20岁,应届高中毕业生。系独子,父亲是商人,母亲系事业单位职工。 刘某在出生后由祖父母带大,直到上初中才与父母同住。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 父亲联系方式139********;姑姑联系电话158********。来访时,精神无异常表现,思维正常,衣着整洁得体,说话有些重复。在当地医院未检查出器质性疾病,主动求助。 (二)主诉 求助者考上了合肥的商学院,可是听人说那里很热,说北方人在那里无法接受夏日的高温,自己觉得平时在东北的夏天就很怕热,如果去了南方会活不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晚上没有休息好,失眠,因此来求助。 (三)求助者个人陈述 上个月接到合肥商学院的入取通知书,接到通知书后就觉得不是很开心。后来听其他同学说合肥的夏天很热,我在当地就感觉到很热,如果去了南方不是更受不了吗。我就觉得合肥一定很热,我该怎么办。爸爸妈妈说那里不是很热,可是我真的不想去合肥读书,但又没有其他的选择。弄得晚上睡不好觉,一直想着该怎么办。 (四)家长反映和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1、家长反映: 儿子小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初、高中的时候也不错。情感方面同父母关系一直很融洽。这次高考分数下来之后,在选择学校的时候怕考不上吉林大学,所以选择了合肥的大学,当学校分数线出来后,发现吉林的大学也可以走,但当时没敢报考吉林大学,他就一直叨叨“合肥热,怎么办?”这些话,到现在都一个多月了。 2、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随姑姑前来就诊,衣着整洁,精神正常。言语不多,有些羞涩。性格稍内向。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尤其他妈妈对他的期望很高,平时总灌输要孩子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总结

心理咨询师技能考试重点难点归纳 I .《心理诊断技能总结》 、心理问题分类:

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即病与非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 个性的相对稳定性。) 2、典型症状及行为。

三、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四、神经症的判定: 五、神经症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 1、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常形,(1)现实性的;(2)道德性的 2、神经症:心理冲突的性质是变形,(1)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 事;(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

1、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4)对家庭的看法。(4)产生不准确的信和范围?P4 (5)早年回忆。息。 答:应依据以下参照点:(6 )出生和成长。(5)产生防卫心理和 (1)求助者主动提出(7 )健康及身体状行为。 的求助内容。况。 (6)提问过多可影响 (2)心理咨询师在初(8)教育及培训。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 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9 )工作记录。明。 (3)心理咨询师可以(10 )娱乐。 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11)性欲的发展。4、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 步分析发现问题。 (12)婚姻及家庭资P12 (4)上级心理咨询师料。答:( 1)“为什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13 )社会基础。的问题。 会谈目标。(14)自我描述。(2 )多重选择性 问 (5)会谈目标中若有(15)生活的转折点题。 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和选择。(3 )多重问题。 处理。 (16)对未来的看法。(4 )修饰性反问。 (17)求助者附加的(5 )责备性问题。 2、采集求助者病史和个任何材料。(6 )解释性问题。 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 P9 3、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5、选择会谈内容的原则。 答:(1)身份资料。用。P11 P12 (2)来就诊的原因和答:(1)造成依赖。答:( 1)适合求助者的接 对治疗服务的期望。 (2)责任转移。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3)现在及近期的状(3)减少求助者的自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