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看好中国经济

IMF看好中国经济

世界对外文化交流中心:IMF看好中国经济据世界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和5日发表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都对中国经济形势给予积极评价——预期中国前期推出的稳增长政策有望继续支持经济较快增长,预计今明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6.6%和6.2%;认为中国政府最近的改革促进了更平衡的增长,同时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抵御风险能力因此获得提高。

《世界经济展望》指出,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高于世界平均速度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中国经济转型继续推进,消费保持稳健增长,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继续提高。随着中国加强社会安全网,推进服务业开放,中国经济转型有望继续稳步前行。报告还预计,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中国与发达国家收入水平差距在未来5年有望缩小7个百分点。

该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推动经济从对投资和工业的依赖转向消费和服务业,这种政策在短期内预计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但能为更可持续的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在过去20年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总体上有所改善,这帮助增强了其金融体系的韧性。报告认为,中国政府最近的改革促进了更平衡的增长,同时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抵御能力因此获得提高。尽管如此,需采取降低杠杆率和改善监管框架的综合措施,迅速解决中国企业的高债务问题以及金融部门不断增大的其他脆弱性因素。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和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5日在华盛顿联合举办关于中国经济形势和金融改革的研讨会。IMF副总裁张涛在演讲中表示,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将为中国继续推进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提供支持,“入篮”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显著一步,意味着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入篮”将为中国推进货币、外汇和金融体系改革提供支持,帮助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业。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高级研究员伯格斯滕说,人民币“入篮”是一项历史性事件,是中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表明作为全球经济和货币体系的领导者之一,中国愿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多样化货币体系的演进有积极意义。

他说,人民币可能是首个由货币发行国倡导、积极寻求全球货币地位的货币。过去,有些储备货币发行国政府有时不愿看到本国货币发挥太大的全球作用,但中国正以负责任和有序的方式寻求人民币的国际角色。伯格斯滕认为,人民币“入篮”扩大了SDR的多样性,SDR 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并不十分重要,但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货币却有重要意义。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将担负起至关重要的角色。他还建议,构成SDR货币篮子的5个经济体推动建立SDR理事会,开始探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发展。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知识点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历程 (1)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 (1)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素称发达,世界领先。 3.成就 (1)冶金业 (2)制瓷业 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②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④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⑤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⑥明清: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3)丝织业 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②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③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④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⑤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⑥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⑦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知识点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经营形式 (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供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出售。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曲折历程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3)隋唐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4)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5)元朝时,纺织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学术界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点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2.表现 (1)西汉时期,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概念阐释】盐铁官营

十分钟让你看懂中国经济

十分钟让你看懂中国经济 什么是经济发展? 简单的讲经济发展就是有钱,但钱从何来?钱只能印出来。那么到底是什么使印钞机不停的运转? 假设一个岛上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但金银携带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由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于是钞票出现了。 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 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能保证交换活动更持续的进行,大家都拼命的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的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的进行。 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了,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中央银行就这么也出现了。什么是通货膨胀? 由于岛上生产的产品太多了,以至于没法准确估计到底该发行多少钞票,发行多了的时候,因为没有那么多产品可买,产品就开始涨价,发行少了呢就开始降价,为了保证价格稳定,央行要求各钱庄要把一部分钱放在央行里面用来调节产品的价格,根据价格情况多放和少放。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可是有一部分聪明人开始怎么才能把钱弄到自己手上,他在海边捡了一颗石子,说这个石子值100万块钱,把它卖给了一个人,这个人觉得整个岛上的钱加一起也没有100万啊,怎么办,于是向钱庄借,钱庄也没有这么多钱,于是把印钞机打开,印了这100万,借给了他买了这个石子。 然后这个人开始卖这个石子,100万卖给了第二个人,由于第一个卖石子的人把钱花了,所以岛上的钱多了,所以这一百万可以筹集到,多买些产品就有了。但当把这个石子以200万转让的时候,钱庄只能又印了100万钞票,就这样钞票越印越多,可是当这个石子不停的流动转让时,大家并不觉得岛上的钱多,产品价格还是原来的那样。可是当这个石子不流通或流通的慢时,大家觉得钱多了,可是如果当持有石子的人把它扔到大海里,那就等于岛上凭空多出N多个100万来,怎么办,央行最害怕的就是这颗石子没了。它没了岛上产品的价格就会飞涨,就会通货膨胀。那么持有石子的人就绑架了岛上的经济。 房价能绑架中国经济吗? 中国的房地产已经使中国央行发行了太多的人民币,如果房价下降,等于把那颗石子投进了海里,那么多印出来的钱会使中国产品价格飞涨,会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看似房价与石子毫无相干,可是他们的属性是一样的,就是价格和价值严重的背离。实际上房地产的崩盘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中国的商业银行,而是整个中国经济体系。为什么政府迟迟没有把房价降下来,不是降不下来,如果真想降房价,只需要一道政令,房地产价格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可是后果谁能承担,严重通货膨胀谁来负责?房地产业已经绑架了中国的经济,是无可置疑的,是客观实在的,没有人能改变。可更棘手的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如果降房价,面对的是马上的通货膨胀,可不降房价,那么面对的就是更严重的通货膨胀,何去何从?最可靠的办法就是稳定房价,然后在社会产品增加时,减少货币的投放量,加上其他政策如加息、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率、缩小信贷规模等辅助手段,来使中国经济软着陆,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看到的一切政令也是这个逻辑。

199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2000年2月28日 1999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 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以扩大内需为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克服各种困难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努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实现了发展和改革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12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40806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7036亿元增长7.5%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677元比上年提高6.3% 市场价格总水平继续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 1.4%多 数商品价格低于上年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2%衣着价格下降2.7%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下降2.3%交通和通讯工具价格下降5.5%服务项目价格则上升10.6%全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05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29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1014万人增加336万人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940万人增加708万人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1999年全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新增564万人通过多种途径使492万人实现了再就业退休及自然死亡等减少32万人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6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与上年持平 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547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97亿美元年末汇率8.2793元人民币兑1美元比上年末低4个基本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很突出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减缓 二农业 1999年农业生产继续全面发展农作物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 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08亿吨比上年减产397万吨减产0.8%其中夏粮和早稻合计增产570万吨秋粮由于入秋以后北方地区旱情较重减产较多 主要经济作物中棉糖黄红麻减产其他均增产受播种面积调减因素的影响全年棉花产量为383万吨比上年减产14.9%糖料产量为8400万吨减产14.2%油料水果和茶叶等作物产量继续增长全年油料产量2600万吨比上年增长12.4%水果产量6100万吨增长11.9%茶叶产量68万吨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全年实际种植面积131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

浅谈中国经济潜力

浅谈中国经济潜力 中国经济保持发展的潜力巨大,至少还可以保持3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为人力、物力、财力充足,外汇储备量大,物价处在适当水平,具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虽然产能过剩但未形成经济危机,虽然产品亟待升级但还未形成全面商品积压,正好处在冲刺到穹顶的拐弯处,目前中国可开发利用过剩产能的空间大,能够换来升级需要的缓冲时间。所谓经济,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群体为了生存需求在生活中一种不吃亏形成的交换或交易现象,以达到各自生存的利益最大化,并在交易规律下形成意积形态。即在得失平衡原则交换或交易下互通有无,以达到群体生存最隹状态的一种自然规律,研究达到这一最隹状态自然规律的科学叫经济学。经济总量是社会交易的总供给量或总需求量,经济增长是经济总量环比或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加量。 一、需求、供给、交换 生存需求是一切生物的基本要素,生物的一切需求都源于生存,所以人的一切生活需求也都是源于生存,是生存需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正是因为人对生存需求的渴望才会产生能维持和满足生存所必须的供给。生存需求包括有空间需求、可用于满足自身消耗的物质需求、可用于满意足愉悦的精神需求、可用于满足贪心的贪婪需求、可满足虚幻无限想象空间的夸张需求等等多种需求。人们的需求是逐渐升级的,是没有止境的,满足了维持生命的物质需求还会产生精神的需求,满意足了消费需求又会产生拥有的需求,满意足了每时每刻需求还需会产生拥有且长期控制的欲望需求。 人们的贪心产生了喜得厌失,不单满足了自己消耗的欲望后会感到愉悦,当得到财富或得到自己需要的事物时也会产生满足的快感。相反自己的消耗欲望得不到满足,特别是身体和生理需求得不到满意足会感到饥渴难受和痛苦,如饥饿时得不到食物补充、长期得不到性生活等都会产生饥渴难受和痛苦。当失去财富和失去自己需要的机会时都会感到失落悲伤,正因为这样别人要从自己手中拿走财物那首先要满足自己不至于产生失去感觉,要做到这一点的方法那就是对方用财物和自己交换,这样双方都得到了各自需要的财物,得到财物的喜悦感且平衡了失去财物的失落。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行为交换便产生了。交换的几大要件是:一是要有消

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最大的机遇就是产业升

从宏观的角度上看,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最大的机遇就是产业升级。整个中国经济将会逐渐从以制造业为主第一产业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在这个转型过程当中,金融服务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服务业最主要的代表,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对于保险作为金融服务业的一部分,这种国家政策的导向,以及经济的趋势,将会带来非常大的机会。如果说过去十年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黄金发展期,未来十年的发展将是一个“钻石发展期”。 ---友邦保险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蔡强 胡适:保险的意义,只是今日作明日的准备,生时作死时的准备,儿女幼小时作儿女长大时的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能做到这三步,才能算作现代人。 李嘉诚: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 周润发:一般人是看到了才相信,而保险是相信了才能看到! “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有哪一种方法,比购买人寿保险更能有效地解决企业的医疗财务问题。”——全球首富比尔·盖茨 “我一直是人寿保险的信仰者,即使一个穷人,也可以用寿险来建立一项资产,当他创造了这一项资产,他可以感觉到真正的满足,因为,他知道倘若有任何事件发生,他的家庭仍可得到保障。”——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 将着力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譬如,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开幕式上强调 人民银行各级机构要执行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建设,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特别是要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上海、浙江、广东等十省区市试点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 “允许部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在“堵歪门”的同时“开正道”是大势所趋,这有助于稳投资、稳增长。由于多元化融资渠道打开、影子银行阳光化发展,货币政策所受到的掣肘将逐渐减少,这有利于实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降低全社会的资金价格水平。”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摘要】随着中国统筹城乡战略的实施,县域经济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等问题,应从科学选择发展路径、恰当把握县域自身要素禀赋和深化县级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探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目前,新的区域经济关系是在区域相互开放、市场一体、产业相联、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开放系统,而县域经济的地域性、特色化,决定了对自然生态的依赖更加直接。因此,在坚持开放和保证生态的基础上发展好县域经济,对整体经济协调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积极意义 1、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 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中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 3、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中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困难 1、结构性矛盾导致县域经济运行质量低下 除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外,目前中国大多数县域经济都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矛盾。从产业结构看,工业方面,县域优势行业和优势产业不明显,存在明显的结构雷同、规模偏小现象;农业方面,传统种养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农

(1)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 摘要: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尽管经济在复苏,但现在的问题可能制约着中国未来更长时间复苏和进入下一轮稳定增长的状态。现代经济的复杂性已不是人们直观可以认识的,面对又好又快的发展实际和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各种利益纠葛引发的抱怨情绪和对市场的盲目性认识的蔓延似乎与现实的主流向好的经济环境格格不入。因此,迫切需要依据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对当前经济的形势作出正确而全面的清醒认识。 关键词:出口投资消费经济 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 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着很多的新问题,尽管经济在复苏,但现在的问题可能制约着中国未来更长时间复苏和进入下一轮稳定增长的状态。 1.1我们过去的繁荣建立在出口高增长和投资高增长之上 这个高增长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的高增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能,特别是制造业,很多与房地产相关的制造业,产能非常大。这一次保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把这些落后的产能淘汰。保增长已经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效应就是我们还是继续过度依赖于投资,投资依然带来产能的扩张,产能扩张就会带来麻烦。 1.2资产泡沫问题 今年的GDP总量增长大概是1.6万亿,但是我们今年的信贷增长是10万亿。这就意味着我们信贷扩张的产出效应是很低的,但产生另外一个效应很高,就是资产泡沫,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稳定了之后还是会拉高。 1.3国际贸易摩擦集中爆发 中国未来面对的国际格局和国际形势会非常复杂、非常冲突,摩擦将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增长恢复了,反而放手,采取很多对中国不利的政策,造成价格的上升、下降,美国可能会采取抑制中国的政策,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包括可能造成价格的波动。而且还有贸易保护主义和人民币升值,像这样的因素,美国明年可能不断地打这些牌,核心要务是抑制中国。 二、从经济结构简单分析国内经济 2.1出口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浪费基础上的低附加值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这是一次痛苦的转型,如果成功,中国出口经济将更加健康、更具有活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美国还未从次贷危机阴影中走出,欧元区多数国家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因此,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导致中国出口受挫。 2.2投资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201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00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73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6600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69575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2.2%。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644元,比上年增长6.1%。国民总收入896915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4]比上年下降3.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7327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比上年末提高1.0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出生率为10.94‰;死亡人口993万人,死亡率为7.13‰;自然增长率为3.8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6]2.86亿人,其中流动人口2.41亿人。 表12018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341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比上年增加10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下降0.1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8836万人,比上年增长0.6%。其中,外出农民工17266万人,增长0.5%;本地农民工11570万人,增长0.9%。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农业概况(生产技术、水利、工具):不利于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1.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 赋税沉重,甚至收泰半之赋; 2. 劳动工具的改进; 2. 徭役沉重; 3. 灌溉工具; 3. 土地兼并严重; 4. 水利。 4. 天灾。 神农的传说 1. 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神农”为什么有特殊的地位? 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 ⑵ 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⑶ 从“神农”开始,农业就开始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 ⑷ 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 ⑸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2. “神农”又称“烈山氏”、“炎帝”、“神农氏”。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 耕作方式的发展过程: ⑴ 中国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⑵ 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发达地区(黄河流域)已经采用了牛耕铁犁技术;在汉 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前代,牛耕铁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⑶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家庭)个体经营为主。 2.春秋末期开始使用牛耕地,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刀耕火种”一直持续到西汉时期的南方; 春秋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在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代;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耕作方式:牛耕铁犁; 中国古代最原始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 秦国最先使用“以牛耕”,江淮于东汉使用“牛耕铁犁”。 4. 农具的发展过程:耒耜—青铜(少量)—铁农具 灌溉工具的发展过程:陶灌—戽斗—翻车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 重视水利的原因:水利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满足社会温饱需求并得以缓慢基本的基本保障。 2. 水利技术的进步:

“十三五”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十三五”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展望 1、概念经济转型和升级 概念经济是以得到公众认可的概念为依据,而展开的经济活动的总和,是一个地区增强发展动力和合力的关键变量。党的十八大推出的一揽子改革计划,特别强调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使得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路径乃至概念经济的生发机制,也在相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这里有两种情形。对于后发地区县域来说,应加快推动跟随性概念经济向特色化概念经济的转型,改变过去那种盲目克隆先发地区模式和经验的跟随性概念经济,如“工业立县”、“兴工强县”等概念,破除路径依赖,把重点放在有利于实现县域经济特色化和绿色转型发展这个层面。对于先发地区县域来说,应加快推动粗线条概念经济向精细化概念经济的升级,重点应放在有利于实现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城市经济升级,由发展县域向经营城市或城乡转型这个层面。 2、产业发展市场化导向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在其后发地区的挑战和回应框架内指出,落后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制度障碍、工业劳动力短缺、资本短缺、先进技术短缺、企业家人才短缺。后发地区县域在某种意义上还正处于产业发展的“要素缺失陷阱”之中。为发展县域产业,应大力引导本县在外务工的经商能人,带着项目、资金、技术、市场和先进理念,回乡办企业、干事业、创家业,以回乡企业为主体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强调产业集群化的承接和培育,使产业真正扎根在本地土壤中。对于先发地区县域,则要积极推动主导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与周边县域的产业整合,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新的城镇经济群,最终形成完善的区域产业生态体系。 3、注重区域定位与空间优化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分析认为:“十三五”期间,县域在区域空间发展再定位上,应重视三个关键性的战略异动因素,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洗牌效应、高铁经济的带动效应以及沿边开放的区域竞争效应。在县域内部空间上,则应结合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优化县市全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具体来说,一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二是引导农业人口梯次转移,兼顾就地城镇化,空间分布坚持紧凑集中与有机分散相结合;三是划定生态红线,实现生态空间的分类、分级管控,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4、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十三五”时期内,县域层面改革的主线是执行型改革,重点是抓好区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以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首先,以行政审批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区县政府职能转变。在法治框架下,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切实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其次,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推动强镇扩权改革。在城镇化空间目标有限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强镇,推进强镇扩权改革,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政府间的体制关系。最后,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以农民出村进城落户、农业经营模式转换、农村村落布局调整为三个关键抓手,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培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解释中国经济

解释中国经济 以下文章,从2004年11月18日起连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总标题为“解释中国经济成长”。——作者 《其仁文章》2004年11月17日发稿

远近高低各不同 ——解释中国经济(之一) 周其仁 怎样看经济?各人有各人的办法。我自己的体会,看经济有如看山水。不用说两者有所不同——看经济要费脑筋,看山水主要凭感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借用看山水的办法来看经济。以大文豪苏东坡咏山名句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一处山景,横看侧看不同,远看近看相异。这里的一个重要法门,就是变换角度看事物。看山水如此,看经济也如此。 经济也要远看近看,换来换去地看。远看,就是在大局中看大势、看整体。近看,就是看细节、特别是关键的细节。今天的中国经济应该是不那么容易看的经济,因为远看近看高低截然不同。对同一个中国经济,判断和看法彼此相左,实在非常正常。 中国经济首先要远看。为什么?因为开放,因为“大进(口)大出(口)”。今天不先把中国置于全球经济的宏大背景里,既看不清中国,也看不清世界。这么一远看,可以理解为什么无人可以忽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当然从总量GDP着眼,中国仅仅只占世界的4%,与她的人口规模和比例远不相称。但是这里有一个汇率误差的因素,调整之后,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比重应该是可以有所提高。另外,即使以占全球4%的GDP而言,中国经济也已是当今世界各国第六大经济体,美日德法英,然后就是中。当年毛主席有“赶英超美”的宏愿,以当时的经济条件论,豪情脱离了实际。但是今天看,仅就GDP总量论短长,“超美”还谈不上,“赶英”却是现实的。 从增量的角度看问题,中国更加不得了。这是宋国青教授两年前的一项重要发现。国青是宏观经济——远看经济的学问——方面的高手,他得出结论掷地有声:中国已是世界级的“增量大国”。别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宋教授的作品,我只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 发展评价报告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完成了“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包括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和县域科学发展评价两部分,为继续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和县域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探索。 1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 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共有2001个,其中县级市369个、县1460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1.1.1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简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或简称全国百强县(市),在18个省市区有分布,具体是:河北省3个、山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10个、吉林省1个、黑龙江省1个、江苏省29个、浙江省24个、安徽省1个、福建省8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6个、河南省6个、湖南省4个、广东省2个、四川省2个、陕西省2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江苏宜兴市、浙江绍兴县、福建晋江市、浙江义乌市、广东增城市、浙江余姚市。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

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并列第一名。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0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0560元,其分别比上年增长%、%(当年价比,下同)、%、%、%、%。 新进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有8个:江苏新沂市、辽宁凤城市、辽宁大洼县、四川郫县、辽宁调兵山市、湖南醴陵市、江苏高淳县、福建闽侯县。 1.1.2 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变化特征 全国百强县空间分布上继续存在着“辽宁现象”和“苏北速度”(在第十届评价报告中,已对“辽宁现象”和“苏北速度”进行了专题分析)。在本届评价中,辽宁省有3个新进全国百强县,江苏省有2个新进全国百强县,东部福建省、中部湖南省和西部四川省各有1个县新进全国百强县。 1.1.3 江苏-山东-浙江-辽宁-福建五省百强县对比 在第九、十届评价报告中,对江苏-山东-浙江三省百强县进行了连续比较。在全国百强县中,江苏、山东、浙江、辽宁和福建五省数量最多,各有特点。本届评价报告将对五省进行比较,为全国其他省市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参考。 (1)百强县数量:江苏省的百强县数量最多,比例最高,规模最大,见表-1。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分析报告及相关大数据

中国历年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大致可把6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①1949-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顺利恢复和发展;②1957-1966 年:开始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曲折前进;③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仍取得进展;④1977-1992年: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稳步、迅速而健康发展;⑤1993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民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即将跃居世界第二位。 1949-1952年,是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比过去最好年份,工业总产值下降50%,农业总产值下降20%,原煤下降48%,原油下降62%,钢下降83%,电力下降28%,棉布下降32%,粮食下降24.5%,棉花下降48%。1949年农业总产值为326亿元,1952 年达到461亿元,高于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408亿元);1949年工业总产值为140亿元,1952年达到349亿元,超过了解放前最高年份的1936年(281亿元)。1952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为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在三年中年平均增长率为21.1%。 1952年现代工业在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仅为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1952年中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且也落后于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公斤,印度为4公斤(为1950年数字,下同),美国为538.3公斤;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因此,为了改变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极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与此相适应,在投资方面也突出了重工业。计划规定,五年中用于基本建设的投资总额是42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48.5亿元,占58.2%,在工业投资中重工业又占88.8%。 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运输邮电业、商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在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农林水利部门的投资占7.6%,运输邮电部门的投资占19.2%,银行贸易部门的投资占3%,文化教育部门的投资为7.2%。在五年中,国家对经济和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493亿元,超过计划的15.3%,加上企业和地方自筹资金,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投资总额达到588.4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92亿元,相当于1952年全国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的1.9倍。 一五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8%,农业增长4.5%;轻工业增长12.9%,重工业增长25.4%。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1%提高到1957年的56.7%。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上升到45%。1957年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296%,为建国前最高年产量的5.8倍;发电量达到193.4亿度,比1952年增长166%,为建国前最高年发电量的3.2倍。“一五”期间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100年。 1958至1960年是中国“大跃进”时期。“大跃进”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力图在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开辟一个新的局面。然而,实践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而且造成严重的后果。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指标,比八大一次会议建议的指标,工业方面普遍提高一倍,如钢从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农业方面普遍提高20-50%,如粮从5000亿斤提高到7000亿斤。从此后,第二个五年计划转入了“大跃进”的轨道。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影响以后两年经济的发展。1958-1962年,社会总产值年平均下降0.4%,农业净产值年平均下降5.9%,轻工业年均下降2%,国民收入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 中国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再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在前六届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开始于2000年,采用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可比性、客观可行性的核心数据进行评价。评价的特点是"公开、客观、可比",评价坚持的原则是"三不原则"(不收费、不发证、不授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积极引导了全社会对县域经济的关注,为全国各省(市、区)以及县(市、旗)提供了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参照坐标,为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并将继续为推动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一、全国县域经济强县 参加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的县域经济单位不包括县级市辖区,共计2002个,其中县级市368个、县1462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 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强县包括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西部百强县、中部百强县、东北十强县,共有305个,占全国县级行政单位的10.66%。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总人口为2149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34%,地区生产总值为45550亿,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134亿,占全国的11.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4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9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00,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4.04%、138.83%、92.69%。 全国县域经济强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先锋队,是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的中坚力量。全国县域经济强县与中心城区将共同构成全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为国内外经贸合作和生产力布局提供科学向导。 1、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 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是:河北省6个,山西省2个,内蒙古自治区2个,辽宁省5个,上海市1个,江苏省24个,浙江省25个,福建省8个,山东省25个,河南省7个,湖南省2个,广东省1个,四川省1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名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江苏昆山市、江苏张家港市、江苏常熟市】、江苏吴江市、浙江慈溪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太仓市、福建晋江市、江苏宜兴市、浙江义乌市、浙江余姚市、山东荣成市。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等相连的四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第一名。

我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看法6页

我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看法 《罗马帝国兴亡史》的作者爱德华.吉本,在论及人们解释罗马帝国衰亡的诸多不同观点时,曾慨叹道:“我们对于人类事物的理解,走极端易,持中庸难。然而,真理似乎总是蕴涵于中庸之道。 人类社会从属于我们赖以存在的大自然,那么其必然也得遵循于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什么是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呢,天有阴必然有晴,有黑夜必然有白天,有生必然有死,这就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故此我个人认为,经济有繁荣,那么必然有萧条,有上涨也必然会下跌。如果一个社会其经济有好有坏,有繁荣有萧条,我们认为这充分的说明了它是依循自然规律运行的,是正常的。反之,我们才应该视之为非正常。同理,我们可以大胆放言的是,这个世界不会存在只升不跌的房地产市场。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而想当然的认为中国的房价将会下跌这也是一个极端愚蠢的念头。马克思教导我们: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所转移。我们姑且抛开迷信GDP的中国政府对房地产依赖这一要素,单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就可告诉我们,中国的房价15年内的大趋势只会看涨。 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四个条件:资本、市场、技术、管理。首先,中国现在资本充足,民间资本力量雄厚,正在寻找出路;政府投资保持相当大的比重,外商看中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的前景是看好的。第二,中国有最广大的国内市场。中国产品价格低廉,有国际竞争力,中国的机电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是有销路的。在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中,有不少生活用品,销量不会大变。第三,中国正在鼓励自主创新,同时从国外继续引进技术。最后是管理,这是中国的弱点,但近年来也有很大改进。中国

的创新型企业家虽然相对较少,但近年来已有较快增加。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倒也是事实。”至于加速朝好的一面发展还是朝坏的方向发展,这一切取决于我们的是否采取了正确而有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譬如社会收入更公平的分配,譬如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譬如引进韩国的一户一制度或新加坡的组屋制度等等。 2009年,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出成就。回顾今年走过的历程,我们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同时也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从年初到年底,国民经济实现了V型的复苏,在全球经济处在金融危机的冲击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一至三季度下降了2.4%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经济预计今年可以保持8.3%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实现这样一个成绩,确实是来之不易。 一是体现了中国经济对国际的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抗击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在今年我们出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还能够保持经济8%以上的增长速度,可以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做不到。前三季度我们出口下降了20%,过去连续的五六年时间内我们出口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出口一上一下,波动的幅度就在40%以上,40%以上相当于多大的数字呢?相当于我们GDP的13%左右的总需求。没有扩大内需的政策,没有投资的快速增长,我们的经济可能会下降到1%、2%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中央及时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通过财政的投入、引导贷款的增加,通过扩大内需,弥补了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我们通过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就

古代中国的经济特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农业概况(生产技术、水利、工具): 不利于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1.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 赋税沉重,甚至收泰半之赋; 2. 劳动工具的改进; 2. 徭役沉重; 3. 灌溉工具; 3. 土地兼并严重; 4. 水利。 4. 天灾。 神农的传说 1. 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神农”为什么有特殊的地位? 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 ⑵ 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 ⑶ 从“神农”开始,农业就开始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 ⑷ 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 ⑸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2. “神农”又称“烈山氏”、“炎帝”、“神农氏”。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 耕作方式的发展过程: ⑴ 中国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 ⑵ 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发达地区(黄河流域)已经采用了牛耕铁犁技术;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了前代,牛耕铁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主要耕作方式; ⑶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家庭)个体经营为主。 2. 春秋末期开始使用牛耕地,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刀耕火种”一直持续到西汉时期的南方; 春秋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在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代; 中国古代最主要的耕作方式:牛耕铁犁; 中国古代最原始的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3. 秦国最先使用“以牛耕”,江淮于东汉使用“牛耕铁犁”。 4. 农具的发展过程:耒耜—青铜(少量)—铁农具 灌溉工具的发展过程:陶灌—戽hù 斗—翻车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1. 重视水利的原因:水利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满足社会温饱需求并得以缓慢基本的基本保障。 2. 水利技术的进步: ⑴ 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⑵ 秦国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⑶ 汉代关中地区农民创造了“井渠”; ⑷ 东汉王景治黄河,解除了水患; ⑸ 唐代专有渠堰使官职,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 ⑹ 明清改进灌排工具。

世界看好中国经济韧性

39 https://www.360docs.net/doc/103220975.html, 世界看好中国经济韧性 经济韧性是指在面临外部和内部各种环境的变化下,国家能及时灵活调整政策,有能力防范经济出现大起大伏,避免硬着陆。4月14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上,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发布,认为在当前世界经济整体放缓、诸多下行风险并存的语境下,中国经济增长显示出良好韧性,继续发挥着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3天后,中国公布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不仅与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且超出IMF 预期,更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考虑到春节因素叠加,此番增速不减,有力地印证了中国经济具有韧性。 在报告中,IMF 首先对目前全球经济状态给出了判断:世界经济正处于“微妙时刻”,下行风险仍旧继续存在,如贸易紧张局势、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且政策空间有限、债务水平处于历史高位、金融脆弱性加剧、金融环境收紧,并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较1月时的预测值下调了0.2个百分点至3.3%。然而,基于对中国经济韧性的判断,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今年增长预期均被下调的同时,中国不降反增,上调0.1个百分点至6.3%,成为全球唯一被上调今年增长预期的经济体。 经济学家万喆认为,中国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手段多样化与灵活度,使经济显现出较强韧性。一是货币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向,从“稳健中性”到“稳健”;二是财政政策同样转向宽松,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出台,提出结构性基建拉动投资;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从中央到地方一再加大加快推进降低制度性成本,支持民营 企业发展,推进国企“混改”;四是坚定推进对外开放,包括整体市场的国际化、降低市场壁垒、减少负面清单等,维护、增强、再建多边机制。 中国经济转型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挖经济红利,增强经济稳定性。在宏观政策的精准调控下,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特别是在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上蕴含着巨大的有待挖掘的发展潜力,如互联网金融、养老产业、海外旅游等,这些都是很大的增长点。通过从消费端入手,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中国梦凝聚奋斗共识,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以战略定力推动经济行稳致远。中国经济最大的韧性根植于中国人民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步伐和自信定力中。当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迈向现代化的“未完成状态”。“强起来”成为“奋斗着”的中国人民最直白的呐喊与行动的写照,浇筑起中国经济的最强“硬核”。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较好的韧性也给继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更大的空间。改革过去、现在都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未来依然也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和关键一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相信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参与协调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改革,谋取合作共赢、互利发展的新格局。策 (砳之整理)责任编辑:何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