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邮箱和队列的区别和应用

消息邮箱和队列的区别和应用
消息邮箱和队列的区别和应用

消息队列或邮箱

2007年12月26日星期三下午 01:07

为什么要用:

任务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全局变量或者信号量来完成。全局变量虽然可以承载通信的内容,但是接收方无法意识到信息的到达,除非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一个信号量,或者接收方不断该全局变量;信号量可以立即使接收方知道某个事件的发生,但无法传递具体内容。用信号量进行通信就像我们只拨通别人的手机而不与之通话;用消息队列或者邮箱进行通信则可达到既拨通别人的手机又与之通话的效果。换句话说,消息队列和邮箱可以及时传送事件的内容。

邮箱通信的机理:

发送方通过内核服务把一封邮件投递到邮箱,内核完成投递任务后通知等待列表中的接收方收取邮件。在整个投递过程中,内核充当了邮递员的角色。这里的“邮件”通常是一个指针,接收方可以通过该指针获取邮件内容。

邮箱的基本操作:

内核通常提供如下的邮箱服务:初始化邮箱的内容。邮箱最初可以包含或者不包含邮件。把邮件发送到邮箱(post)。如果邮箱已满,则返回错误信息

(OS_MBOX_FULL)。以“挂起”方式接收邮件(pend)。如果邮箱为空,则把取信者挂起;若超过一定时间邮箱仍为空,则返回超时信息。

以“非挂起”方式接收邮件(accept)。如果邮箱为空,则返回一个空指针。

当希望一次性向某个任务发送多则消息时,邮箱就有点见肘了。因为一个邮箱只能装一封信。把多上邮箱集中到一起管理和使用就变成了消息队列,所以消息队列的操作和邮箱很相似。可以简单地认为,消息队列是邮箱数组。

如果发送者是一对一的方式发送邮件,则等待列表中的优先级最高的任务将获取邮件;如果是以广播的方式发送邮件,则等待该邮件的所有任务将获得此邮件。

/******************************************************************** * 文件名:main.c

* 功能:利用消息队列和邮箱,实现任务间的通讯。

* 说明:观察信息窗口中由jtag_uart输出的信息。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s.h" /* MicroC/OS-II总头文件 */

#include "alt_ucosii_simple_error_check.h" /* 错误处理软件模块 */

#define WAIT_FOREVER 0 /* 超时常数,0表示永远等待 */

#define TASK_STACKSIZE 2048 /* 定义任务栈大小 */

/* 定义各任务任务栈 */

OS_STK initialize_task_stk[TASK_STACKSIZE];

OS_STK msg_sender_stk[TASK_STACKSIZE];

OS_STK msg_receiver1_stk[TASK_STACKSIZE];

OS_STK msg_receiver2_stk[TASK_STACKSIZE];

OS_STK mail_send1_stk[TASK_STACKSIZE];

OS_STK mail_send2_stk[TASK_STACKSIZE];

OS_STK mail_send3_stk[TASK_STACKSIZE];

OS_STK print_task_stk[TASK_STACKSIZE];

/* 分配各任务优先级 */

#define INITIALIZE_TASK_PRIORITY 6

#define PRINT_TASK_PRIORITY 7

#define MSG_SENDER_PRIORITY 8

#define MSG_RECEIVER1_PRIORITY 9

#define MSG_RECEIVER2_PRIORITY 10

#define MAIL_SEND1_PRIORITY 11

#define MAIL_SEND2_PRIORITY 12

#define MAIL_SEND3_PRIORITY 13

/* 定义消息队列 */

#define MSG_QUEUE_SIZE 30 /* 消息队列大小 */ OS_EVENT *msgqueue; /* 消息队列事件指针 */ void *msgqueueTbl[MSG_QUEUE_SIZE]; /* 队列缓冲区 */

/* 定义三个邮箱 */

OS_EVENT *mailbox1;

OS_EVENT *mailbox2;

OS_EVENT *mailbox3;

/* 定义任务状态记录 */

INT32U number_of_messages_sent = 0; /* 发出消息的数

量 */

INT32U number_of_messages_received_task1 = 0; /* 接收任务1收到消息的数量 */

INT32U number_of_messages_received_task2 = 0; /* 接收任务2收到消息的数量 */

/* 局部函数声明 */

intinitOSDataStructs(void); /* 初始化消息队列和邮箱的数据结构 */ intinitCreateTasks(void); /* 初始化任务 */

/* 每5秒打印一次使用消息队列的进行通讯的任务状态信息. */

void PrintTask(void* pdata)

{

while (1)

{

OSTimeDlyHMSM(0, 0, 5, 0);

printf("********************************************************* ***\n");

printf("The number of messages sent by the

MsgSender: %lu\n",

number_of_messages_sent);

printf("\n");

printf("The number of messages received by the MsgReceiver1: %lu\n", number_of_messages_received_task1);

printf("\n");

printf("The number of messages received by the MsgReceiver2: %lu\n", number_of_messages_received_task2);

printf("********************************************************* ***\n");

printf("\n");

}

}

/* 消息发送任务:将消息通过消息队列广播给所有等待消息的任务,当队列满时,延时1s */

void MsgSender(void* pdata)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 系统调用的返回状态 */

INT32U msg = 0; /* 欲发出的消息 */

OS_Q_DATA queue_data; /* 用于保存从消息队列的事件控制块中获取的数据信息 */

while (1)

{

return_code = OSQQuery(msgqueue, &queue_data); /* 查询本消息队列的信息 */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检查系统调用的返回状态 */

if(queue_data.OSNMsgs< MSG_QUEUE_SIZE) /* 查询消息队列是否已满 */

{ /* 消息队列未满,将消息(msg)通过消息队列(msgqueue)广播给所有等待消息的任务*/

return_code = OSQPostOpt(msgqueue, (void *)&msg,

OS_POST_OPT_BROADCAST);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检查系统调用的返回状态 */

msg++; /* 产生新消息 */

number_of_messages_sent++; /* 记录发出消息的条数 */

}

else

{ /* 消息队列已满,延时1s */

OSTimeDlyHMSM(0, 0, 1, 0);

}

}

}

/* 消息接收任务1:每300ms接收一次消息队列的消息*/

void MsgReceiver1(void* pdata)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 系统调用的返回状态 */

INT32U *msg; /* 存储接收到的消息 */

while (1)

{ /* 到msgqueue接收消息,如果消息队列为空,则一直等待 */

msg = (INT32U *)OSQPend(msgqueue, WAIT_FOREVER, &return_code);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number_of_messages_received_task1++; /* 接到消息,计数器加1 */ OSTimeDlyHMSM(0, 0, 0, 300); /* 延时300ms */ }

}

/* 消息接收任务1:每1s接收一次消息队列的消息*/

void MsgReceiver2(void* pdata)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 系统调用的返回状态 */

INT32U *msg; /* 存储接收到的消息 */

while (1)

{ /* 到msgqueue接收消息,如果消息队列为空,则一直等待 */

msg = (INT32U *)OSQPend(msgqueue, WAIT_FOREVER, &return_code);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number_of_messages_received_task2++; /* 接到消息,计数器加1 */ OSTimeDlyHMSM(0, 0, 1, 0); /* 延时

1s */

}

}

/* 邮件发送任务1:从mailbox1中收取信息,把信息加1后发到mailbox2*/ void MailSend1(void* pdata)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 系统调用的返回状态 */

INT32U *mbox1_contents; /* 指向邮件内容的指针 */

while (1)

{ /* 从mailbox1接收邮件,如果邮箱为空,则一直等待 */

mbox1_contents = (INT32U *)OSMboxPend(mailbox1, WAIT_FOREVER,

&return_code);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输出邮件内容,并把内容加1 */

printf("Task1 received the message: %lu in mailbox 1\n",

(*mbox1_contents)++);

printf("Task1 incremented the message and placed it into mailbox 2\n");

printf("\n");

return_code = OSMboxPost(mailbox2,

(void *)mbox1_contents); /* 把邮件发送到mailbox2 */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

/* 邮件发送任务2:从mailbox2中收取信息,把信息加1后发到mailbox3*/ void MailSend2(void* pdata)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 系统调用的返回状态 */

INT32U *mbox2_contents; /* 指向邮件内容的指针 */

while(1)

{ /* 从mailbox1接收邮件,如果邮箱为空,则一直等待 */

mbox2_contents = (INT32U *)OSMboxPend(mailbox2, WAIT_FOREVER,

&return_code);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输出邮件内容,并把内容加1 */

printf("Task2 received the message: %lu in mailbox 2\n",

(*mbox2_contents)++);

printf("Task2 incremented the message and placed it into mailbox 3\n");

printf("\n");

/* 把邮件发送到mailbox3 */

return_code = OSMboxPost(mailbox3,(void *)mbox2_contents);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

/* 邮件发送任务3:从mailbox3中收取信息,把信息加1后发到mailbox1*/ void MailSend3(void* pdata)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INT32U *mbox3_contents;

while (1)

{

mbox3_contents = (INT32U *)OSMboxPend(mailbox3, WAIT_FOREVER,

&return_code);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printf("Task3 received the message: %lu in mailbox 3\n",

(*mbox3_contents)++);

printf("Task3 incremented the message and placed it into mailbox 1\n");

printf("\n");

usleep(3000000); /* 延时3000000us */

/* 把邮件发送到mailbox1 */

return_code = OSMboxPost(mailbox1,(void *)mbox3_contents);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

/* 初始化各子任务 */

void initialize_task(void* pdata)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INT32U mbox1_contents = 0;

/* 初始化消息队列和邮箱的数据结构 */

initOSDataStructs();

/* 创建个子任务 */

initCreateTasks();

/* 向mailbox1发送一封邮件*/

return_code = OSMboxPost(mailbox1, (void *)&mbox1_contents);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return_code = OSTaskDel(OS_PRIO_SELF);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while (1);

}

int main (intargc, char* argv[], char* envp[])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 创建父任务 */

return_code = OSTaskCreateExt(initialize_task,

NULL,

&initialize_task_stk[TASK_STACKSIZE], INITIALIZE_TASK_PRIORITY,

INITIALIZE_TASK_PRIORITY,

initialize_task_stk,

TASK_STACKSIZE,

NULL,

0);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OSStart(); /* 启动OS */

return 0;

}

/* This function simply creates the three Mailboxes */

intinitOSDataStructs(void)

{ /* 初始化邮箱的数据结构 */

mailbox1 = OSMboxCreate((void *)NULL);

mailbox2 = OSMboxCreate((void *)NULL);

mailbox3 = OSMboxCreate((void *)NULL);

/* 初始化消息队列的数据结构 */

msgqueue = OSQCreate(&msgqueueTbl[0], MSG_QUEUE_SIZE);

return 0;

}

intinitCreateTasks(void)

{

INT8U return_code = OS_NO_ERR;

/* 创建打印任务 */

return_code = OSTaskCreateExt(PrintTask,

NULL,

&print_task_stk[TASK_STACKSIZE], PRINT_TASK_PRIORITY,

PRINT_TASK_PRIORITY,

print_task_stk,

TASK_STACKSIZE,

NULL,

0);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创建MsgSender任务 */

return_code = OSTaskCreateExt(MsgSender,

NULL,

&msg_sender_stk[TASK_STACKSIZE], MSG_SENDER_PRIORITY,

MSG_SENDER_PRIORITY,

msg_sender_stk,

TASK_STACKSIZE,

NULL,

0);

/* 创建MsgReceiver1任务 */

return_code = OSTaskCreateExt(MsgReceiver1,

NULL,

&msg_receiver1_stk[TASK_STACKSIZE], MSG_RECEIVER1_PRIORITY,

MSG_RECEIVER1_PRIORITY,

msg_receiver1_stk,

TASK_STACKSIZE,

NULL,

0);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创建MsgReceiver2任务 */

return_code = OSTaskCreateExt(MsgReceiver2,

NULL,

&msg_receiver2_stk[TASK_STACKSIZE], MSG_RECEIVER2_PRIORITY,

MSG_RECEIVER2_PRIORITY,

msg_receiver2_stk,

TASK_STACKSIZE,

NULL,

0);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创建MailSend1任务 */

return_code = OSTaskCreateExt(MailSend1,

NULL,

&mail_send1_stk[TASK_STACKSIZE],

MAIL_SEND1_PRIORITY,

MAIL_SEND1_PRIORITY,

mail_send1_stk,

TASK_STACKSIZE,

NULL,

0);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 创建MailSend2任务 */

return_code = OSTaskCreateExt(MailSend2,

NULL,

&mail_send2_stk[TASK_STACKSIZE],

MAIL_SEND2_PRIORITY,

MAIL_SEND2_PRIORITY,

mail_send2_stk,

TASK_STACKSIZE,

NULL,

0);

/* 创建MailSend3任务 */

return_code = OSTaskCreateExt(MailSend3,

NULL,

&mail_send3_stk[TASK_STACKSIZE], MAIL_SEND3_PRIORITY,

MAIL_SEND3_PRIORITY,

mail_send3_stk,

TASK_STACKSIZE,

NULL,

0);

alt_ucosii_check_return_code(return_code);

return 0;

}

/* This is the end of this file */

RabbitMQ的应用场景以及基本原理介绍

RabbitMQ的应用场景以及基本原理介绍 1.背景 RabbitMQ是一个由erlang开发的AMQP(Advanved Message Queue)的开源实现。 2.应用场景 2.1异步处理 场景说明:用户注册后,需要发注册邮件和注册短信,传统的做法有两种1.串行的方式;2.并行的方式 (1)串行方式:将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后,发送注册邮件,再发送注册短信,以上三个任务全部完成后才返回给客户端。这有一个问题是,邮件,短信并不是必须的,它只是一个通知,而这种做法让客户端等待没有必要等待的东西. (2)并行方式:将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后,发送邮件的同时,发送短信,以上三个任务完成后,返回给客户端,并行的方式能提高处理的时间。

假设三个业务节点分别使用50ms,串行方式使用时间 150ms,并行使用时间100ms。虽然并性已经提高的处理时间,但是,前面说过,邮件和短信对我正常的使用网站没有任何影响,客户端没有必要等着其发送完成才显示注册成功,英爱是写入数据库后就返回. (3)消息队列 引入消息队列后,把发送邮件,短信不是必须的业务逻辑异步处理 由此可以看出,引入消息队列后,用户的响应时间就等于写入数据库的时间+写入消息队列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引入消息队列后处理后,响应时间是串行的3倍,是并行的2倍。2.2 应用解耦 场景:双11是购物狂节,用户下单后,订单系统需要通知库存系统,传统的做法就是订单系统调用库存系统的接口.

这种做法有一个缺点: 当库存系统出现故障时,订单就会失败。(这样马云将少赚好多好多钱^ ^)订单系统和库存系统高耦合. 引入消息队列 订单系统:用户下单后,订单系统完成持久化处理,将消息写入消息队列,返回用户订单下单成功。库存系统:订阅下单的消息,获取下单消息,进行库操作。 就算库存系统出现故障,消息队列也能保证消息的可靠投递,不会导致消息丢失(马云这下高兴了). 流量削峰 流量削峰一般在秒杀活动中应用广泛 场景:秒杀活动,一般会因为流量过大,导致应用挂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在应用前端加入消息队列。 作用: 1.可以控制活动人数,超过此一定阀值的订单直接丢弃(我为

IBM MQ 概述

IBM MQ 介绍 消息队列(MQ)是一种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通信方法。应用程序通过写和检索出入列队的针对应用程序的数据(消息)来通信,而无需专用连接来链接它们。消息传递指的是程序之间通过在消息中发送数据进行通信,而不是通过直接调用彼此来通信,直接调用通常是用于诸如远程过程调用的技术。排队指的是应用程序通过队列来通信。队列的使用除去了接收和发送应用程序同时执行的要求。 IBM WebSphere MQ 产品支持应用程序通过不同组件如处理器、子系统、操作系统以及通信协议的网络彼此进行通信。例如,IBM WebSphere MQ 支持35 种以上的不同操作系统。 IBM WebSphere MQ 支持两种不同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Java 消息服务(JMS)和消息队列接口(MQI)。在IBM WebSphere MQ 服务器上,JMS 绑定方式被映射到MQI。如图 3 所示,应用程序直接与其本地队列管理器通过使用MQI 进行对话,MQI 是一组要求队列管理器提供服务的调用。MQI 的引人之处是它只提供13 次调用。这意味着对于应用程序编程员它是一种非常易于使用的接口,因为大部分艰苦工作都将透明完成的。 图形 2. IBM WebSphere MQ 编程 图2 显示了IBM WebSphere MQ 编程的原理。第一步是让应用程序与队列管理器连接。它通过MQConnect 调用来进行此连接。下一步使用MQOpen 调用为输出打开一个队列。然后应用程序使用MQPut 调用将其数据放到队列上。要接收数据,应用程序调用MQOpen 调用打开输入队列。应用程序使用MQGet 调用从队列上接收数据。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李嗣福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

一、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发展简介 1. 控制理论及应用发展概况 2. 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理论 以单容水槽水位控制和电加热器温度控制为例说明什么是自动控制、控制律(或控制策略)、自动控制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结构和自动控制理论所研究的内容。 2.1自动控制:利用自动化仪表实现人的预期控制目标。 2.2自动控制系统及其组成结构 自动控制系统:指为实现自动控制目标由自动化仪表与被控对象所联接成闭环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结构:是由被控对象、测量代表、控制器或调节器和执行器构成反馈闭环结构,其形式有单回路形式和串级双回路形式。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定性的有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控制律(或控制策略、控制算法):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或调节器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即用系统偏差量如何确定控制量的数学表示式。 2.3自动控制系统类型主要有:按系统参数输入信号形式分:定值控制系统或调节系统和随动系统。 按系统结构形式分:前馈控制系统(即开环系统)和反馈控制系统以及复合控制系统; 按系统中被控对象的控制输入量数目和被控输出量数目分:单变量控制系统和多变量控制系统; 按被控对象特性分: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 按系统中的信号形式分:模拟(或时间连续)控制系统、数字(或时间离散)控制系统以及混合控制系统。 2.4自动控制理论:研究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综合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3. 古典(传统)控制理论: 采用数学变换方法(即拉普拉斯变换和富里叶变换)按照系统输出量

与输入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即系统外部特性)研究控制系统分析和综合设计问题。具体方法有: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 主要特点:理论方法的物理概念清晰,易于理解;设计出控制律一般较简单,易于仪表实现 主要缺点: ① 设计需要凭经验试凑,设计结果与设计经验关系很大; ② 系统分析和设计只着眼于系统外部特性; ③一般只能处理单变量系统分析和设计问题,而不能处理复杂的多变量系统分析和设计。 4.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现代控制理论:狭义的是指60年代发展起来的采用状态空间方法研究实现最优控制目标的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理论。广义的是指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所有新的控制理论与方法。 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设计理论: (1) 用一阶微方程组表征系统动态特性,一般形式(连续系统)为 )()()(t BU t AX t X +=——状态方程(连续的一阶微分方程组) )()(t CX t Y =——输出方程 离散系统: )()()1(t BU t AX k X +=+——状态方程(离散的一阶差分方程组) )()(k CX k Y = k ——为大于等于零整数,表示离散时间序号; ?????? ??? ???=)() ()()(21k x k x k x k X n ——状态向量,其中)(k x i ,()n i ,,1 =为状态变量; ????? ???? ???=)() ()()(21k u k u k u k U m ——输入向量,其中)(k u i , ()m i ,,1 =为各路输入;

MQ介绍与选型

MQ介绍与选型 MQ使用场景 ?异步通信 有些业务不想也不需要立即处理消息。消息队列提供了异步处理机制,允许用户把一个消息放入队列,但并不立即处理它。想向队列中放入多少消息就放多少,然后在需要的时候再去处理它们。 ?解耦 降低工程间的强依赖程度,针对异构系统进行适配。在项目启动之初来预测将来项目会碰到什么需求,是极其困难的。通过消息系统在处理过程中间插入了一个隐含的、基于数据的接口层,两边的处理过程都要实现这一接口,当应用发生变化时,可以独立的扩展或修改两边的处理过程,只要确保它们遵守同样的接口约束。 ?冗余 有些情况下,处理数据的过程会失败。除非数据被持久化,否则将造成丢失。消息队列把数据进行持久化直到它们已经被完全处理,通过这一方式规避了数据丢失风险。许多消息队列所采用的"插入-获取-删除"范式中,在把一个消息从队列中删除之前,需要你的处理系统明确的指出该消息已经被处理完毕,从而确保你的数据被安全的保存直到你使用完毕。 ?扩展性 因为消息队列解耦了你的处理过程,所以增大消息入队和处理的频率是很容易的,只要另外增加处理过程即可。不需要改变代码、不需要调节参数。便于分布式扩容。 ?过载保护

在访问量剧增的情况下,应用仍然需要继续发挥作用,但是这样的突发流量无法提取预知;如果以为了能处理这类瞬间峰值访问为标准来投入资源随时待命无疑是巨大的浪费。使用消息队列能够使关键组件顶住突发的访问压力,而不会因为突发的超负荷的请求而完全崩溃。 ?可恢复性 系统的一部分组件失效时,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消息队列降低了进程间的耦合度,所以即使一个处理消息的进程挂掉,加入队列中的消息仍然可以在系统恢复后被处理。 ?顺序保证 在大多使用场景下,数据处理的顺序都很重要。大部分消息队列本来就是排序的,并且能保证数据会按照特定的顺序来处理。 ?缓冲 在任何重要的系统中,都会有需要不同的处理时间的元素。消息队列通过一个缓冲层来帮助任务最高效率的执行,该缓冲有助于控制和优化数据流经过系统的速度。 以调节系统响应时间。 ?数据流处理 分布式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流,如:业务日志、监控数据、用户行为等,针对这些数据流进行实时或批量采集汇总,然后进行大数据分析是当前互联网的必备技术,通过消息队列完成此类数据收集是最好的选择。

SVPWM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SVPWM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是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一种控制方式。SVPWM的原理是利用逆变器各桥臂开关控制信号的不同组合,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矢量的运行轨迹尽可能接近圆形。SVPWM技术应用于交流调速系统中不但改善了脉宽调制((PWM)技术存在电压利用率偏低的缺点,而且具有转矩脉动小、噪声低等优点。本文对SVPAM的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SVPWM Control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Fu Rong-bing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Abstract: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is a method to control the PMSM motor.The principle of SVPAM is using every inverter bridge switch control signal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make the operation of the inverter output voltage vector trajectory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circular. SVPWM technology applied in AC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hortcoming of low voltage utilization in the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 technology , but have little torque ripple,low noise advantages. In this paper, the SVPAM contro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motor Vector control; Frequency control of motor spector 1引言 SVPWM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比较新颖的控制方法,是由三相功率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特定开关模式产生的脉宽调制波,能够使输出电流波形尽可能接近于理想的正弦波形。空间电压矢量PWM与传统的正弦PWM 不同,它是从三相输出电压的整体效果出发,着眼于如何使电机获得理想圆形磁链轨迹。SVPWM技术与SPWM相比较,绕组电流波形的谐波成分小,使得电机转矩脉动降低,旋转磁场更逼近圆形,相对于传统的SPWM方法,其功率器件的开关次数可减少1/3,直流电压利用率可提高15%,转矩脉动小、噪声低,谐波抑制效果好,且易于数字化实现。 2 SVPWM控制原理 2.1 SVPWM的控制算法 SVPWM控制算法的思想是:当三相交流对称正弦电压对电机供电时,交流电机在空间中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从而产生恒定的电磁转矩。若以交流电机中的理想磁链圆为基准圆,用逆变器不同的开关模式所产生的有效矢量来逼近基准圆,即用正多边形磁链近似圆形磁链,以形成旋转磁场,就可以达到控制电机的目的。2.2 基本电压空间矢量 当三相逆变器(180导通方式)对PMSM供电时,定子电压由逆变器三组6个功率管的开关状态确定。由逆变器各桥臂不同的开关状态,可以得到8个基本电压矢量,包括2个零矢量和6个非零电压矢量。6个非零矢量的幅值相同,相邻的矢量互差60°每个矢量长度均等于2Udc /3。 (0 0 0)和(1 1 1)两个状态矢量为零矢量,其长度等于零,位于坐标原点。这8个空间矢量被称为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分别记为Uo、 U1、U2、U3、U4、U5、U6、O、和Om,其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 ) 100 011 ( 3 U ) 001 ( 1 U) 101 ( 5 U 图1 SVPWM向量、扇区、波形、矢量合成图

zeromq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zeromq的工作原理及使用

一、ZeroMQ使用 1.1ZeroMQ概述 ZeroMQ是一种基于消息队列的多线程网络库,其对套接字类型、连接处理、帧、甚至路由的底层细节进行抽象,提供跨越多种传输协议的套接字。ZeroMQ是网络通信中新的一层,介于应用层和传输层之间(按照TCP/IP划分),其是一个可伸缩层,可并行运行,分散在分布式系统间。 ZeroMQ看起来想一个可嵌入的网络库,但其作用就像是一个并发框架。它为你提供了各种传输工具,如进程内,进程间,TCP和组播中进行原子消息传递的套接字。你可以使用各种模式实现N对N的套接字连接,这些模式包括发布订阅,请求应答,扇出模式,管道模式。它的速度足够快,因此可以充当集群产品的结构,他的异步IO模型提供了可扩展的多核应用程序,用异步消息来处理任务。它虽然是以C为源码进行开发,但是可以绑定多种语言。 1.2请求/应答模式 说到“请求-应答”模式,不得不说的就是它的消息流动模型以及数据包装模型。 消息流动模型指的是该模式下,必须严格遵守“一问一答”的方式。发出消息后,若没有收到回复,再发出第二条消息时就会抛出异常。同样的,对于Rep也是,在没有接收到消息前,不允许发出消息。基于此构成“一问一答”的响应模式。 1.2.1服务端 import time import zmq

context=zmq.Context() socket=context.socket(zmq.REP) socket.bind("tcp://*:5555") while True: #Wait for next request from client message=socket.recv() print("Received request:%s"%message) #Do some'work' time.sleep(1) #Send reply back to client socket.send(b"World") 1.2.2客户端 import zmq context=zmq.Context() #Socket to talk to server print("Connecting to hello world server…") socket=context.socket(zmq.REQ) socket.connect("tcp://localhost:5555") #Do10requests,waiting each time for a response for request in range(10): print("Sending request%s…"%request) socket.send(b"Hello") #Get the reply. message=socket.recv() print("Received reply%s[%s]"%(request,message))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2) 1.1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回顾 (2) 1.2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2) 1.3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国内外应用状况 (6) 1.4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7) 第二章国内油田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现状及发展趋势 (8) 2.1 基于PC总线的控制系统应用软件 (8) 2.2 基于各种PLC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 (8) 2.3 中小规模的DCS控制系统组态软件 (9) 2.4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发展趋势 (9)

第一章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和建材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程序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保持生产稳定、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20世纪科学与技术进步的特征,是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凡是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就称为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常规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两大类。随着工业生产规模走向大型化、复杂化、精细化、批量化,靠仪表控制系统已很难达到生产和管理要求,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 1.1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回顾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问世。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过程控制计算机TRW-300在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炼油厂正式投入运行。这项开创性工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计算机控制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回顾工业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8寸期: (1)起步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人开始研究将计算机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2)试验时期(20世纪60年代)。1962年,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利用计算机完全代替了原来的模拟控制。 (3)推广时期(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技术的发展,1972年生产出了微型计算机(mi—erocomputer)。其最大优点是运算速度快,可靠性高,价格便宜和体积小。 (4)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向着超小型化、软件固定化和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又推出了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家系统、控N*0管理融为一体的新型集散控制系统。(5)进一步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一步完善应用更加普及,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功能却更加丰富,性能变得更加可靠。 1.2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厂泛,计算机可以控制单个电机、阀门,也可以控制管理整个工厂企业;控制方式可以是单回路控制,也可以是复杂的多变量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乃至智能控制。因而,它的分类方法也是多样的,可以按照被控参数、设定值的形式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控制装置结构类型、被控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及控制功能的类型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系统功能、控制规律和控制方式进行分类。常用的是按照系统功能分类。

嵌入式操作系统核原理开发(消息队列)

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原理和开发(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是线程交互的一种方法,任务可以通过消息队列来实现数据的沟通和交换。在嵌入 式系统上,这可以说这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通过消息队列,无论是发送者,还是接受者 都可以循环地处理各种消息。而我们知道,存储消息最好的方式就是循环队列,如果消息已 满,那么发送者可以把自己pend到等待队列上;而如果此时没有消息,那么接受者也可以 把自己pend到等待队列上。当然实现消息队列的方法很多,甚至用户可以自己利用互斥量 和信号量来实现,而嵌入式系统常常会默认提供这样的功能函数,我想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 方便用户,让他们可以更多地从业务的角度来看问题,而不是把重点关注在这些底层的细节 上面。 首先,我们还是看看rawos上面关于消息队列的数据结构是怎么定义的, 1typedef struct RAW_MSG_Q { 2 3 RAW_VOID **queue_start; /* Pointer to start of queue data */ 4 RAW_VOID **queue_end; /* Pointer to end of queue data */ 5 RAW_VOID **write; /* Pointer to where next message will be inserted in the Q */ 6 RAW_VOID **read; /* Pointer to where next message will be extracted from the Q */ 7 RAW_U32 size; /* Size of queue (maximum number of entries) */ 8 RAW_U32 current_numbers; /* Current number of entries in the queue */ 9 RAW_U16 blocked_send_task_numbers; /*number of blocked send task numbers */ 10 RAW_U16 blocked_receive_task_numbers; /*number of blocked send task numbers */ 11 12 } RAW_MSG_Q; 13 14typedef struct RAW_QUEUE 15 { 16 RAW_COMMON_BLOCK_OBJECT common_block_obj; 17 RAW_MSG_Q msg_q; 18 19 } RAW_QUEUE; 上面的代码中有两段数据结构,第一段主要表示循环队列的内容,其中包括了队列首地

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调研报告

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不但要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个生产的安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而且应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设计这样的控制系统会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复杂工业过程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环境结构和参数的未知性、时变性、随机性、突变性)、非线性、变量间的关联性以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大纯滞后性等,要想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十分困难。因此,对于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已不能采用单一基于定量的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必须进一步开发高级的过程控制系统,研究先进的过程控制规律,以及将现有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向过程控制领域移植和改造等方面越来越受到控制界的关注。 世界各国在加强建模理论、辨识技术、优化控制、最优控制、高级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推出了从实际工业过程特点出发,寻求对模型要求不高,在线计算方便,对过程和环境的不确定性有一定适应能力的控制策略和方法,如自适应控制系统、预测控制系统、鲁棒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先进控制系统。 。对于含有大量不确定性和难于建模的复杂系统,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模糊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学习控制和基于信息论的智能控制等应运而生,它们在许多领域都开始得到了应用,成为自动控制的前沿学科之一。由于变量间的关联,使系统不能正常平稳运行,出现各类解耦控制系统。对于大纯滞后系统自年史密斯提出“预估补偿器”以来,由于预估补偿器对参数变化灵敏度极高,又相继出现了各种改进预估补偿方法,如观测补偿器控制方案、内模控制、双控制器、达林控制箅法、纯滞后对象采样控制等,但均尚未完全真正解决,人们还在继续努力想方设法寻求解决办法。针对信息不完全性出现了推断控制系统和软测量技术。本文就目前应用较多、且取得经济效益的预测控制、软测量技术发展及应用作一些介绍,以推动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 一、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 自20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以状态空间分析法为基础的现代控制理论,在航空、航天、制导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过程控制领域亦有所移植,但实验室及学院式的研究远多于过程工业上的实际应用,其中主要原因是:工业过程的多输入——多输出的高维复杂系统难于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工业过程模型结构、参数和环境都有大量不确定性;工业过程都存在着非线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工业过程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约束,而过程的最佳操作点往往在约束的边界上等,理论与工业应用之间鸿沟很大,为克服理论与应用之间的不协调,70年代以来,针对工业过程特点寻找各种对模型精确度要求低,控制综合质量好,在线计算方便的优化控制算法。预测控制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计算机优化控制算法。 (一)预测控制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模型算法控制(MAC)和动态矩阵控制(DMC)分别在锅炉、分馏塔和石油化工装置上

posix消息队列使用全面介绍

POSIX消息队列是linux进程间通信的重要方式,下面按照创建,使用,关闭的顺序讲述了POSIX消息队列的使用方法: 创建POSIX消息队列: mq_open #include mqd_t mq_open(const char *name,int oflag,int mode,mq_addr *attr); 参数说明: Name:消息队列的名字字符串,必须以’/’开头,否则会出错。 Oflag: 表示打开的方式, 1.首先必须说明读写方式,可以使以下的值之一: O_RDONLY:建立的队列是只读的 O_WRONLY:建立的队列是只写的 O_RDWR:建立的队列是可读可写 2.必须有O_CREATE,说明是创建消息队列。 3.还有可选的选项: O_NONBLOCK:说明在创建的队列上发送和接收消息时,如果没有资源,不会 等待,之间返回,如果不设置这个选项,缺省是会等待。 O_EXCL:在创建队列时,检测要创建的队列的名字是否已经存在了,如果已存 在,函数会返回出错 可以以或的方式形成Oflag,例如:O_RDWR|O_CREAT|O_EXCL Mode:是一个可选参数,在oflag中含有O_CREA T标志且消息队列不存在时,才需要提供该参数。表示默认的访问权限,这个权限和文件访问的权限是相同的,取值也 相同。 Mode可以由多个值组合而成,如:S_IRUSR|S_IWUSR,队列的所有者有读和 写的权限。 Attr:指向结构struct mq_attr的指针。我们可以在创建队列时通过这个结构设置队列的最大消息数和每个消息的最大长度。 struct mq_attr { long mq_flags; // 0或者O_NONBLOCK,说明是否等待

RabbitMQ的应用场景以及基本原理介绍

RabbitMQ 的应用场景以及基本原理介绍 1. 背景 RabbitMQ 是一个由erlang 开发的AMQP(Advanved Message Queue) 的开源实现。 2. 应用场景 2.1 异步处理 场景说明:用户注册后,需要发注册邮件和注册短信,传统的做法有两种1. 串行的方式;2.并行的方式 (1) 串行方式:将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后,发送注册邮件,再发送注册短信, 以上三个任务全部完成后才返回给客户端。这有一个问题是,邮件,短信并不是必须的,它只是一个通知,而这种做法让客户端等待没有必要等待的东西. (2) 并行方式:将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后,发送邮件的同时,发送短信, 以上三个任务完成后,返回给客户端,并行的方式能提高处理的时间。

假设三个业务节点分别使用50ms, 串行方式使用时间150ms, 并行使用时间100ms 。虽然并性已经提高的处理时间,但是,前面说过,邮件和短信对我正常的使用网站没有任何影响,客户端没有必要等着其发送完成才显示注册成功,英爱是写入数据库后就返回. (3) 消息队列 引入消息队列后,把发送邮件,短信不是必须的业务逻辑异步处理 由此可以看出,引入消息队列后,用户的响应时间就等于写入数据库的时间+写入消息队列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引入消息队列后处理后,响应时间是串行的3 倍,是并行的2 倍。2.2 应用解耦 场景:双11 是购物狂节,用户下单后,订单系统需要通知库存 系统,传统的做法就是订单系统调用库存系统的接口

这种做法有一个缺点: 当库存系统出现故障时,订单就会失败。(这样马云将少赚好多好多钱八八)订单系统和库存系统高耦合 引入消息队列 订单系统:用户下单后,订单系统完成持久化处理,将消息写入消息队列,返回用户订单下单成功。库存系统:订阅下单的消息,获取下单消息,进行库操作。 就算库存系统出现故障,消息队列也能保证消息的可靠投递 不会导致消息丢失(马云这下高兴了). 流量削峰 流量削峰一般在秒杀活动中应用广泛 场景:秒杀活动,一般会因为流量过大,导致应用挂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在应用前端加入消息队列。 作用: 1. 可以控制活动人数,超过此一定阀值的订单直接丢弃(我

自抗扰控制技术简介

自抗扰控制技术简介 1.自抗扰控制技术概述 1.1 什么是自抗扰控制技术 自抗扰控制器(Auto/Active Disturbances Rejection Controler,ADRC)技术,是发扬PID控制技术的精髓并吸取现代控制理论的成就,运用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的归纳和总结和综合中探索而来的,是不依赖被控对象精确模型的、能够替代PID控制技术的、新型实用数字控制技术。 1.2 自抗扰控制技术的提出者——韩京清 韩京清,朝鲜族, 1937生,系统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是我国控制理论和应用早期开拓者之一。 韩京清先生于1998年正式提出自抗扰控制这一思想。在这个思想提出之后,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围绕着“自抗扰控制”展开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同时,自抗扰控制的理论分析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 1.3 自抗扰控制技术的特点和优点 (1)自抗扰控制器采用“观测+补偿”的方法来处理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与不确定性,同时配合非线性的反馈方式,提高控制器的动态性能。 (2)自抗扰控制器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精度高、速度快、抗扰能力强。 (3)统一处理确定系统和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扰动抑制不需外扰模型或者外扰是否观测;控制算法不需辨识控制对象;统一处理非线性和线性系统;可以进行时滞系统控制;解耦控制只要考虑静态耦合,不用考虑动态耦合等。 2.自抗扰控制技术提出的背景

2.1 现代控制理论的缺点和改进 现代控制理论以状态变量描述为基础,以状态反馈实现极点配置来改善全局动态特性的问题。因而,此种控制的主要手段是状态反馈。“这种全局控制方法需要知道关于开环动态特性的先验知识和状态变量的信息,这在许多工程实际中是很不现实的,因为工程实际提供不了有关开环动态特性的多少先念知识,因此这种全局控制方法是很难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这就是现代控制理论的缺点,这也限制了这种控制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事实上,要实现控制目的,不一定要知道系统的开环动态特性。实现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施加控制力,使目标值与输出值之间的误差衰减下去,因而只需要知道开环动态特性的具体表现量。这就是将状态反馈的理念转换为误差反馈的理念。图(1)、图(2)是这两种控制方式的框图。 图(1)基于状态反馈的全局控制方法 图(2)基于误差反馈的“过程的控制” 2.2 PID控制的优缺点 PID控制的主要优点是:“不用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只用控制目标与对象实际行为的误差来产生消除此误差的控制策略的过程控制思想,是PID留给人类的宝贵思想遗产,是PID控制技术的精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PID控制才能在控制工程实践中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

消息队列

学号: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实验报告 消息队列 学生姓名 班级 成绩

简介 消息队列就象一个类似于缓冲区的对象,通过消息队列任务和ISR发送和接收消息,实现数据的通信和同步。消息队列具有一定的容量,可以容纳多条消息,因此可以看成是多个邮箱的组合。 1、实验目的 a)理解消息队列的基本原理,了解任务的各个消息队列基本状态及其变迁过程; b) 掌握μC/OS-II中消息队列管理的基本方法(创建、启动、挂起、解挂任务); c)熟练使用μC/OS-II消息队列管理的基本系统调用。 2、实验原理及程序结构 2.1 实验设计 为了说明如何使用消息队列来实现多任务接收数据,我们设计一个系统,按键一按下,LED按照指定节奏闪耀,蜂鸣器按照指定节奏鸣响。假设TaskLED为高优先级的任务,三个任务的处理流程如下。

TaskKEY任务主要代码如下。 LED任务的代码如下。

Beep任务主要代码如下。 源程序说明

1、需在以下文件中配置如下内容 OS_CFG.H OS_MAX_QS N 你需要的值 根据需要自己配置 #define OS_Q_EN 1 /* Enable (1) or Disable (0) code generation for QUEUES */ #define OS_Q_ACCEPT_EN 1 /* Include code for OSQAccept() */ #define OS_Q_DEL_EN 1 /* Include code for OSQDel() */ #define OS_Q_FLUSH_EN 1 /* Include code for OSQFlush() */ #define OS_Q_POST_EN 1 /* Include code for OSQPost() */ #define OS_Q_POST_FRONT_EN 1 /* Include code for OSQPostFront() */ #define OS_Q_POST_OPT_EN 1 /* Include code for OSQPostOpt() */ #define OS_Q_QUERY_EN 1 /* Include code for OSQQuery() */ 2、建立一个指向消息数组的指针和数组的大小,该指针数组必须申明为void类型,如下: void *MyArrayOfMsg[SIZE]; 3、声明一个OS_EVENT类型的指针指向生成的队列,如下: OS_EVENT *QSem; 4、调用OSQcreate()函数创建消息队列,如下: QSem = OSQcreate(&MyArrayOfMsg[0],SIZE); 5、等待消息队列中的消息,OSQPend()。void *OSQPend (OS_EVENT *pevent, INT16U timeout, INT8U *err): 必须保证消息队列已经被建立。 timeout定义的是等待超时时间,如果为0则表示无期限的等待 err表示的是在等待消息队列出错时的返回类型,有以下几种: OS_ERR_PEVENT_NULL //消息队列不存在 OS_ERR_EVENT_TYPE OS_TIMEOUT //消息队列等待超时 OS_NO_ERR //消息队列接收到消息 获得消息队列示例 type *GETQ; INT8U err; GETQ = (type *)OSQPend(QSem, time, &err); if(err == OS_NO_ERR){ 无错处理 } else{ 出错处理 } 6.1 向消息队列发送一则消息(FIFO),OSQPost(); INT8U OSQPost (OS_EVENT *pevent, void *msg): 函数返回值有: OS_ERR_PEVENT_NULL OS_ERR_POST_NULL_PTR OS_ERR_EVENT_TYPE OS_Q_FULL OS_NO_ERR 参数:pevent,*msg

4.1消息队列服务

通过认证服务的学习,我们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访问企业云平台,可以通过研发部的账户登录研发部,可以通过业务部访问业务部的资源,也可以通过IT 工程部的身份登录查看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消息服务(RabbitMQ )、镜像服务(Glance )和计算控制服务(Nova ),了解这3个组件是如何为平台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撑的。 了解RabbitMQ 、Glance 和Nova 的基本概念。 理解3种服务的服务流程和工作机制。 掌握3种服务的基本操作及常见运维。 消息队列服务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消息传递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需求。在大型软件的内部信息交换和外部信息传递中,消息传递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系统间通信窗体的最基本方法是socket ,但是这是一个最底层的协议,所以在使用时需要程序来调用。 在进行后序的学习过程之前,小李首先要了解消息服务的基本状况和使用的情景,以及OpenStack 的RPC (远程呼叫机制)的运行机制。 1.消息队列 AMQP 是一种标准化的消息中间件协议,全称为高级消息队列协议(advanced message queuing protocol )。可以让不同语言、不同系统的应用互相通信,并提供一个简单统一的模型和编程接口。这样,就可以采用各种语言和平台来实现自身的应用,当需要和其他系统通信时,只要承认AMQP 协议即可。 2.Rabbitmq 消息服务 RabbitMQ 是一个基于AMQP 协议的高级消息中间件,它主要的技术特点是可用性, 学习目标 项目 基础控制服务 四

OpenStack 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技术与应用 52 提示 available )高可用性集群。 1.了解消息队列AMQP 消息队列AMQP 服务架构,如图4-1所示。 AMQP 中有3个重要的角色,如图4-2所 示。 Publisher :消息的发出者。 Exchange :消息的传递者。 Consumer :消息的接收者。 用户可以模拟写信作为其工作的方式来说 明。为了传递给收件人,首先需要用信封把信 的内容装起来,然后在信封上写好收件人的信 息,再把信放到邮筒里;后面邮局会拿到信然 后根据信封上的收件人信息来看最终把信给 谁。写信的人就是那个Publisher ,邮局就是 Exchange ,收件人就是Consumer 。 不同的Consumer 会创建不同的Queue (消息队列),然后将对应的Exchange 绑定到Queue 上。在消息的传递过程中,Publisher 不会直接的把Message 放到Queue 中,也不管Message 如何分发。Publisher 只管准备好消息,然后交给 Exchange ,而Exchange 做的事情也很简单,一手从Publisher 拿到消息,然后就把消息放入Queue 中。 对于Exchange ,是放到某一个Queue 中,还是放到多个Queue ?实际上,在Publisher 发出消息的时候会附加一个条件,Exchange 会根据这个条件来决定发送的方法,这个条件就是 routingkey 。 图4-2 AMQP 消息传递示意图 2.了解Rabbitmq 消息服务 Rabbitmq 架构图,如图4-3所示。 通过上面这张应用相结合的结构图既能够清晰的看清楚整体的send Message 到 图4-1 AMQP 架构图

windows消息和消息队列实例详解

本文详细讲述了windows消息和消息队列的原理与应用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与基于MS - DOS的应用程序不同,Windows的应用程序是事件(消息)驱动的。它们不会显式地调用函数(如C运行时库调用)来获取输入,而是等待windows向它们传递输入。wi ndows系统把应用程序的输入事件传递给各个窗口,每个窗口有一个函数,称为窗口消息处理函数。窗口消息处理函数处理各种用户输入,处理完成后再将控制权交还给系统。窗口消息处理函数一般是在注册一个窗口的时候指定的。你可以从典型的SDK程序中窗口消息处理函数是怎么声明和实现的。 对于Windows XP系统:如果顶层窗口停止响应消息超过几秒钟,系统会认为窗口无回应。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将隐藏这个窗口,然后生成一个影子(ghost)窗口覆盖在它上面。这个影子窗口具有着相同的Z轴顺序,位置,大小,显示属性。影子窗口允许用户将其移动,调整大小,甚至关闭(关闭的是停止响应的window)。此时只有这几个动作是被允许的,在调试模式下,系统不会生成影子窗口。 本节讨论以下主题: Windows消息 1. 消息类型 2. 消息传递 3. 消息处理 4. 消息过滤 5. post message和send message

6. 消息死锁 7. 广播消息 8. 查询消息 现分述如下: 1. Windows消息 windows通过消息的形式向窗口传递用户输入。消息可以由系统和应用程序生成。该系统会为每个输入事件产生相应的消息, 例如,用户点击鼠标,移动鼠标或滚动条,或是应用程序改变了系统的某些属性,比如说系统更改了字体资源,改变了某个窗口的 大小。不仅如此,应用程序可以生成消息,通告发送消息指定它的窗体去执行某些任务或者是与其他的应用程序交互。 windows系统将消息发送到一个窗口消息处理函数时传递四个参数:窗口句柄,消息标识符,两个DWORD值(消息参数)。 窗口句柄标识了该消息的目的窗口。windows使用它来确定是哪个窗口的的窗口消息处理函数收到该消息。 一个消息标识符是一个有名字的常量,用来表明消息的意义。当一个窗口处理函数收到一条消息,它根据判断消息标识符来决定如何处理该消息,例如,消息标识符WM_PAINT消息告诉窗口程序窗口的客户区已发生变化,必须重绘。消息参数(DWORD值)指定传递的数据或是数据的地址。消息参数可以是一个整型值,一个指针值。也可以为NULL。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李杰训!徐晶(大庆油田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岳绍信!石少敏(吉林油田设计院) !!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和建材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程序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保持生产稳定、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世纪科学与技术进步的特征,是工业现代化的标志。 凡是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就称为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常规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两大类。随着工业生产规模走向大型化、复杂化、精细化、批量化,靠仪表控制系统已很难达到生产和管理要求,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回顾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年在美国问世。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年世界上第一台过程控制计算机*+,—-##在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炼油厂正式投入运行。这项开创性工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计算机控制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回顾工业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起步时期("#世纪)#年代)。"#世纪)#年代中期,有人开始研究将计算机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试验时期("#世纪(#年代)。$&("年,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利用计算机完全代替了原来的模拟控制。 (-)推广时期("#世纪.#年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01)技术的发展,$&."年生产出了微型计算机(234 56757289:;6),其最大优点是运算速度快,可靠性高,价格便宜和体积小。 (’)成熟时期("#世纪<#年代)。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01)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向着超小型化、软件固定化和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年代末,又推出了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专家系统、控制和管理融为一体的新型集散控制系统。 ())进一步发展时期("#世纪&#年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一步完善,应用更加普及,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功能却更加丰富,性能变得更加可靠。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计算机可以控制单个电机、阀门,也可以控制管理整个工厂企业;控制方式可以是单回路控制,也可以是复杂的多变量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乃至智能控制。因而,它的分类方 法也是多样的,可以按照被控参数、设定值的形式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控制装置结构类型、被控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及控制功能的类型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系统功能、控制规律和控制方式进行分类。常用的是按照系统功能分类,分为以下几类: ($)数据处理系统(@?0),对生产过程参数作巡检、分析、记录和报警处理。 (")操作指导控制系统(AB>),计算机的输出不直接用来控制生产过程,而只是对过程参数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后输出数据,操作人员据此进行必要的操作。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计算机从过程输入通道获取数据,运算处理后,再从输出通道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构。 (’)监督控制系统(0>>),计算机根据生产过程参数和对象的数字模型给出最佳工艺参数,据此对系统进行控制。 ())多级控制系统,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分别由几级计算机进行控制,一般是三级系统,即经营管理级(C10)、监督控制级(0>>)和直接数字控制级(@@>)。 (()集散控制系统(@>0),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实现地理和功能上的分散控制,同时通过高速数据通道将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实现复杂的控制和管理。 (.)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0>?@?),0>?@?是以计算机、控制、通讯与>+*技术为基础的一种综合自动化系统,更适用于“点多、面广、线长”的生产过程。由于控制中心和监控点的分散而自然形成了两层控制结构。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D>0),是新一代分布式控制系统,与@>0的三层结构不同,其结构模式为“工作站—现场总线智能仪表”两层结构,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可靠性,系统更加开放,功能更加强大。在统一的国际标准下,可实现真正的开放式互连系统结构。 (&)计算机集成过程控制系统(>1E0),利用@>0作基础,开发高级控制策略,实现各层次的优化,利用管理信息系统C10进行辅助管理和决策,将企业中有关过程控制、计划调度、经营管理、市场销售等信息进行集成,经科学加工后,为各级领导、管理及生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控制、管理的一体化。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国内外应用状况 近十几年,过程控制系统发展非常迅速,由于集散控制系统是这一领域的主导发展方向,各国厂商都在这一市 $ !!李杰训: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