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教育

残疾儿童教育
残疾儿童教育

残疾儿童教育

中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残疾儿童教育的职责、特点、发展方针、办学渠道、教育方式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中国政府将残疾儿童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在中国,经过多年努力,以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格局已经形成。到1995年底,全国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已达1379所,比1980年增长4倍,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6510个,在校生总数(含随班就读学生)达29.6万人,比1980年增长8倍。全国盲、聋、弱智儿童的平均入学率已达60%,在经济发达地区达到80%

这是某地方的三残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之人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帮助残疾儿童这群弱势群体,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我校根据《三残儿童入学保障制度》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转变观念和认识。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

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因此,社会、家庭要转变观念与认识,在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上应一视同仁,学校更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

二、加强法制宣传与管理。从《宪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教育基本法》,无一不渗透着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学校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对学龄儿童的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员的权利。

三、加强师资培训。继续抓好随班就读,加强师资培训,增强教师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意识,不歧视残疾儿童,并寻找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四、制定有效措施。学校根据《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及《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保证“残疾儿童入学工作”顺利进行。

残疾儿童教育状况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一个数据令人无法释怀: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其中视力残疾儿

童13万人,听力残疾儿童11万人,言语残疾儿童17万人,肢体残疾儿童48万人,智力残疾儿童76万人,精神残疾儿童6万人,多重残疾儿童75万人。学龄残疾儿童中,63.19%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各类别残疾儿童的相应比例为:视力残疾儿童79.07%,听力残疾儿童85.05%,言语残疾儿童76.92%,肢体残疾儿童80.36%,智力残疾儿童64.86%,精神残疾儿童69.42%,多重残疾儿童40.99%。[ ]根据抽样数据显示计算,全国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中尚有90.5万名适龄残疾儿童未入学。并且,根据全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显示:2007年、2008年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在学率分别为63.3%、63.8%。[ ]也就是说,经过两年的时间,学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率只有微弱提高,而同比2006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已达到99.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并统筹安排实施。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应当包括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应当与当地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

年限相同。”接受义务教育是适龄残疾儿童应当平等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保障这项权利不受侵害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20年,残疾人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对盲、聋、智残三类残疾儿童实施了特殊教育,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全国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入学率为45%;视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为42.9%;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为61.9%;肢残儿童入学率为59.9%;精神病残疾儿童入学率为41.2%;综合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7.6%[ ]比较,已有很大变化。甚至在不少地区,如福建省,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省义务教育阶段6-14岁学龄儿童入学率为73.35%,其中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率已接近全国小学学龄儿童,但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只有50%和59.46%,[ ]一二级重度残疾儿童入学率只有66.67%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瓶颈就在重度残疾儿童。《福州市2009年秋季特殊教育招生工作意见》(榕教初[2 009]8号)确定的“招收对象为户口在福州各县(市)区的年满7周岁(2002年8月31日以前出生)至15周岁(1994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身体健康、生活能自理的盲(含低视力)、聋哑、智残儿童少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入学年龄提前到6周岁;学前班的招生年龄为年满6周岁(2002年9月1日至2003年8月31日出生)。”由此可见,生活难以自理的重度残疾儿童不仅难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甚至也不在特殊教育招生对象的范围内。

残疾儿童非正规义务教育,应当是对现有的特殊教育体制的补充,是特殊教育由学校教育向校外教育的延伸,是义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残疾儿童非正规义务教育模式可以有多种。(一)针对重度残疾儿童多数居家这一情况,组织教育工作者到残疾儿童家中实施义务教育。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为难以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中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居家教育”。上海在这方面率先行动,2006年下半年对全市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现状展开调研,分别指派教师对未入学的804名残疾儿童逐一上门家访,了解未入学的原因,并提出要让残疾儿童“一个不少”地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实现上海义务教育的“全覆盖

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

https://www.360docs.net/doc/153417239.html,2011年01月25日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

(十四)关心支持特殊教育

1.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市州政府统筹辖区内特殊教育学

校布局,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到2015年,每个市州举办一所有一定规模的特殊教育学校,未设置特殊教育学校的县市,可以委托市州内其他特殊教育学校招收残疾学生。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

2.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按照国家制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建设特殊教育学校。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十五)重视社区与家庭教育

1.建立社区教育体系。制定社区教育服务政策措施,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增强社区教育服务功能,积极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社区内各类文化、科技、体育场所和公益设施要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加强社区教育平台建设,积极创建社区家长学校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咨询站)。

2.加强家庭教育科学知识宣传和普及。建立学校、家庭与社区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功能。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增强家长作为监护人的法律意识,注重家长言传身教、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建立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

家庭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各项主题活动,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开展创建家庭教育示范县市区活动。

残疾儿童送教教案

残疾儿童万双双送教上门 《语文》教案 2015年秋期 一、教学内容:学会a o e 二、教学目标: 1。学会a、o、e 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 得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得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三、教学重难点: 1、a、o、e得音、形教学、 2、掌握o 得发音,学会a、o、e得四声教学课时: 四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2015年秋期 备注:赠送拼音表与字母歌字画赠送铅笔与拼习本 第一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a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得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得准备 四、教a 得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得方式训练王德桧同学得发音。 第二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o 得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得a 四、教o得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得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得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e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得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得准备四、教e 得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五、以游戏得方式训练万双双同学得发音. 第四课时 一、复习单韵母 a o e 二、以游戏得方式巩固发音 三、学习单韵母aoe 得四个声调得练习 四、以游戏得方式来巩固四个调 2016年春期 一、教学内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得 二、教学目标: 1、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掌握i、u、ü得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声调. 3、学会使用四线格. 三、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读准i、u、ü三个单韵母得音.

四、教学课时:4 课时 五、教学时间:2016年春期 六教学过程: 备注:赠送孩子文具盒与橡皮擦动画图书 第一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i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得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得准备 四、教i得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得方式训练万双双同学得发音。 第二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u得发音 二、课前沟通,让孩子不在有紧张心理 三、复习上一个星期教得i 四、教u 得发音方法,反复教读,纠正口型, 五、以游戏得方式来巩固这两个星期得内容 第三课时 一、教学单韵母ü 二、课前沟通,激起孩子得兴趣. 三、做好课前学习得准备 四、教ü得发音,反复发音纠正口型,多鼓励 五、以游戏得方式训练万双双同学得发音。

2015学年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

2015学年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 城中街道中心小学 根据市委指示和中残联、教育部《关于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中残联[2011]65号)精神,市残联、教育局共同下发了《关于做好学龄残疾儿童少年及学龄前残疾儿童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肥残联[2011]8号),每年开学初我校对全街道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分类调查,重点登记应入学接受义务教育,但因各种原因未入学的各类6-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同时,实名统计6-15周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就读情况和0-6岁学龄前残疾儿童情况。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祝锦元副组长:吴肖芬李爱玲 组员:各级级长及所在班级老师 2、具体工作(生活、学习管理)责任人 成员:各班班主任 我小学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关爱残疾儿童活动。学校副校长吴肖芬、李爱玲带领多名送教上门对接老师对多名不能正常到校上学的残疾儿童进行送教上门活动。老师们根据了解到的孩子的情况,制定了“送朋友,送游戏,送知识”的“三送”计划。对肢体残疾儿童进行学科方面的指导,做做简单的加减法,认一认写一写常用字词;对智障儿童则以送朋友、送快乐为主,旨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温暖。 二、入学管理: 1、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 2、应该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试图缩减这种差异.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教学、生活管理: 1、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对他们与以关注,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掌握.他们能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的提问。一方面可 以促进其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取得进步。把随班生安排在教室前三排的位置,便于老师,随时随地帮助。 2、尽量给他们分层次留作业,留有针对性的作业。既不能因为作业太难而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因为知识不掌握而放弃对他们的作业要求。老师能够面批,及时加以鼓励。 3、掌控他们的家庭情况,在心理上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尽量使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有上进心和上进的愿望。在本学期,我们将配合大队部的工作,让随班生积极地参与我们的大活动,老师为他们搭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也品尝快乐的滋味。 4、对他们提出稍高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每天进步一点,每天有收获。 5.全体老师参与校本教研,《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行教研活动,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6.作好毕业生的登记,交接工作,让他顺利进入中学学习。 7.我小学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关爱残疾儿童活动。学校副校长吴肖芬、李爱玲带领多名送教上门对接老师对多名不能正常到校上学的残疾儿童进行送教上门活动。老师们根据了解到的孩子的情况,制定了“送朋友,送游戏,送知识”的“三送”计划。对肢体残疾儿童进行学科方面的指导,做做简单的加减法,认一认写一写常用字词;对智障儿童则以送朋友、送快乐为主,旨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学校、社会给予他们的温暖。 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我校的特殊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2015年8月

残疾少年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兴隆社区小学残疾少年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兴隆社区小学 2017年7月

兴隆社区小学残疾少年儿童入学保障制度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少年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重视残疾儿童入学教育工作,加强领导。 学校要把发展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切实纳入实施义务教育的轨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领导。学校成立残疾少年儿童入学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务处负责此工作的日常管理,切实加强对残疾少年儿童入学保障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此项工作认真落实并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动员,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 学校要在全体师生、社会中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全体师生和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少年儿童,切实保障残疾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同时学校要调查摸清底数,制订规划,认真统计本学区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对他们的家长做好宣传动员,保障他们及时入学。 三、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必备师资。 从学校接收的残疾少年儿童实际情况出发,盲、聋、弱智教育一起抓,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积极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担任残疾少年儿童

的教育教学任务,加强师资、教材和办学条件三项基础建设 四、加强对残疾少年儿童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要定期开展对残疾少年儿童任课教师的培训,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业务水平,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师生结对制度,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为了关心残疾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学校每学年要根据残疾少年儿童入学数,建立在校残疾少年儿童师生结对,由学校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与残疾少年儿童结对,对残疾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到温暖,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完整word版)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制度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制度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制定本制度。1. 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进行检测和鉴定的程序视力、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少年由医疗部门、残疾儿童康复部门或当地盲、聋学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测鉴定。对智力残疾(特别是轻度)儿童少年的确认一定要慎重。一般先由家长或学生所在班级的教师提出名单,经家长同意,在家长和班级教师的共同参与下,请旗级以上专业鉴定机构进行严格的鉴定并形成书面鉴定报告。对被确认为智力残疾的儿童少年,要定期复查,如发现有误,必须立即纠正。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鉴定结论,仅作为对其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依据,不得移作他用。其姓名和档案材料应该严格保密,仅由有关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掌握、不得在学生中扩散。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每班以1至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2. 保障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的学习、活动权利学校应当依法接收本校服务范围内能够在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得拒绝。学校要安排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应当对残疾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精

神。同时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思想教育,以逐步形成普通学生与残疾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校风和班风。学校应针对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康复训练活动,积极探索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配合专业机构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矫治或治疗。 3. 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给予适当的照顾和管理学校应建立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和家庭情况、残疾鉴定、个别教学计划、学业、考核评估等资料。每年一次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进行统计,上报旗教育局备案。学校和班级教师应当与残疾学生家长建立经常的联系,随时交流学生情况,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学校如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让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停学、停课或停止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不得剥夺残疾儿童参加考试的权利。对因残疾影响学习的残疾儿童的学业成绩另行评价。学校对随班就读班级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估,应包括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方面,充分肯定他们为残疾学生付出的劳动。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奖励和补贴的办法,鼓励教师积极从事随班就读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应为残疾学生在校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免除残疾儿童的书本费等学习费用,残疾儿童的书本等学习费用纳入区内慈善资助保障体系之中。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制度 大岭中学 2013年3月

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

让更多残疾儿童接受教育 摘要:我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完善。 经过一些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很多残疾儿童上学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关于特殊学 校的建设也不断加快,国家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来保证残疾儿童的教育公平。但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国家在残疾儿童教育方面的发展和不足,怎 样才能解决残疾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让那些身体有缺陷的儿 童同正常学生一样接受教育,让他们像正常孩子那样适应学校和社会的生活。实 现社会的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接受教育;中国现状;残疾儿童 引言;很多残疾儿童还没有接受到正常的教育,特别是在那些偏远地区,这种 现象更为常见,因为残疾儿童身体上的缺陷,导致他们生活能力比较困难,接受不 到良好的教育,不能很好的接受学校教育使得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困难,丧失掉工 作能力,给自己家庭造成困难,最终成为国家的负担。这种现象在我国现在仍然 存在,为此,我们国家制定了一些有关的措施,例如,为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制 定法律法规;增加对特殊教育方面的经济投入,为他们提供经济方面的保障,鼓 励企业和个人做教育事业方面的公益事业等等。目前发现,我国残疾儿童主要在 学习的机会、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 [1] 一、特殊教育发展不完全,教育机会缺失 目前来说,我们国家在保障残疾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方面还不完善,推行的 政策实施落实不到位,不同地区之间的提供的教育水平也不同,经济落后地区残 疾儿童正常接受教育的机会得不到保障。和普通儿童比较起来,残疾儿童的入学 率普遍很低,高水平人才更加缺失。现在来说,让残疾儿童上学的问题不仅仅是 教育方面不公平的问题,它更成为一种社会负担。一些家长对教育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多残疾儿童的父母常常因为孩子自身有缺陷,不愿让孩子去上学,怕孩子 在学校会受到歧视。还有很多普通学校不愿招收残疾孩子,害怕这样会影响学校的 声誉;一些老师也不愿意为残疾孩子上课,残疾儿童接受知识的进度较慢,会使教学工作较为困难,也害怕影响了班级成绩排名。而那些特殊学校建设不完善,学 费较贵,很多家庭因为经济方面不富裕支撑不起学费而放弃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怎么做才能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同普通孩子一样,而不会被社会排斥在外,是教育部门需要长期思考的难题。[2] 二、残疾儿童因自身原因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教育过程困难 在那些普通的学校,老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自身的能力和经历有限,学 校老师甚至不懂得怎么去跟他们相处,严重缺乏对残疾儿童教育的意识,没有办 法帮助他们学习。而那些特殊学校的建设还有很大的不足,缺少专业的人才。并且,老师工资不高,这对自己未来的发展也非常有限,因为残疾儿童跟其他孩子 不同,教学工作较为困难和复杂,老师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承担这份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去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目前来说,我国在教育残疾儿童 的方式和普通学校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老师教授学生知识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 都只是讲解一些课本上的文字。在学习过程中是比较困难的,老师只注重学生的 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 积极性,这种教育教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氛围非常不利,使他们缺乏上课的动力,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老师工作不积极,学生提高不了学习成绩。更不利于培养残疾孩子的创新性和好奇心,使学生接受知识也比较困难,学习成

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及方案

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 及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针对我校残疾儿童人数的减少,目前有两名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更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从而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的工作,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经研究决定我校采取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荣成 副组长:严世山 组员:其他各中层及随班的各科任教师 (二)制定、落实保障制度 1. 重视残疾儿童入学教育工作,加强领导。

2. 加强宣传动员,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 3. 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必备师资。 4. 加强对残疾少年儿童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 5. 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师生结对制度,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做安排 (一)随班就读 1. 教育要面向全体,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情况选择教育形式,正确看待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差异,决不放弃任何一个。 2. 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并试图缩减差异,因材施教,对随班就读学生区别对待。 3. 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想办法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4. 作业布置分层次,及时批改,多鼓励、多指导。 5. 加强家校之间联系,了解家庭情况,多沟通走进学生内心,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内心的自卑感,杜绝班上学生欺负、辱骂等现象发生,为他们创造充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送教上门

残疾儿童教育

残疾儿童教育 中国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对残疾儿童教育的职责、特点、发展方针、办学渠道、教育方式等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中国政府将残疾儿童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在中国,经过多年努力,以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格局已经形成。到1995年底,全国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已达1379所,比1980年增长4倍,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6510个,在校生总数(含随班就读学生)达29.6万人,比1980年增长8倍。全国盲、聋、弱智儿童的平均入学率已达60%,在经济发达地区达到80% 这是某地方的三残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之人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帮助残疾儿童这群弱势群体,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我校根据《三残儿童入学保障制度》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转变观念和认识。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

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因此,社会、家庭要转变观念与认识,在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上应一视同仁,学校更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 二、加强法制宣传与管理。从《宪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教育基本法》,无一不渗透着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学校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对学龄儿童的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员的权利。 三、加强师资培训。继续抓好随班就读,加强师资培训,增强教师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意识,不歧视残疾儿童,并寻找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 四、制定有效措施。学校根据《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及《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保证“残疾儿童入学工作”顺利进行。 残疾儿童教育状况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一个数据令人无法释怀: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人,占全部残疾人口的2.96%。其中视力残疾儿

(完整版)残疾儿童送教计划

2014年秋季学期陆川县沙坡镇白马小学 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计划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是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形成以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到家”为补充的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为了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学区内适龄残疾儿童的教育搞好,进一步推进并促进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的高度,我们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特拟写现阶段“送教到家”工作实施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学区共有1名适龄残疾儿童。存在言语障碍,智力水平较低。其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不能较好地辅导孩子的学业,也没有较系统的教育措施,所以他们的教育让人担忧。为此我们的“送教上门”主要针对失学在家的他们进行,希望能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二、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宁武(学校校长) 副组长:王和(教务主任) 成员:全体教师 三、工作要求及措施 1、送教前,送教老师要写好了个别化计划,针对学生残障情况写好辅导计划,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 2、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

3、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做到不放弃、不遗弃。 四、送教安排 1、每月送教两次, 2、送教教师请认真填写好送教记录表 五、送教教师安排如下 注:送教内容由自己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决定 陆川县沙坡镇白马小学 2014年8月31日

2015年春季学期陆川县沙坡镇白马小学 关爱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计划为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我校将开展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试点工作。现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逐步建立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基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户籍在学校划片招生辖区。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服务时间 每个服务对象每月“送教上门”不少于2次 五、师资保障 由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并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组成的工作组。

残疾儿童保障措施2017.9

汝阳县外国语实验中学残疾儿童 入学保障措施 一、指导思想: 特殊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法规,对于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也作了明文规定。认真贯彻执行这些规定,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是国家、社会和残疾人家长的共同责任。发展特殊教育,对残疾人进行教育、训练和补偿,是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根本途径。学校要认真落实特殊教育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成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成为国家建设的推动力量。 二、主要措施: 1. 在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及“三残”儿童统一登记,保证他们全部入学。 2. 我校对轻度智残儿童采取随班就读的形式。 3. 班主任要对智障儿童给予更多的爱心和照顾,同时要让全班同学不歧视他,多关心和帮助他,让他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是班级的主人。 4. 根据“三残”儿童的家庭实际情况,特别困难的学校适当给予一定的补助,并每月发放爱心鸡蛋。 5. 学校对“三残”儿童每年进行一次统计,中途有转进或转出

要做详细记载,保证他们不辍学。 6. 学校每一学年要对“三残”儿童受教育有所监控。 7. 安排有爱心、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 8. 校长要经常关心和过问随班就读工作,并明确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9. 对学校辖区内的各类残疾学龄儿童登记造册,为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完整的个别教育档案。 10. 考虑到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建立科学的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将定量和定性、单项和多项、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综合评价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相互促进,发挥评价在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素质发展和改进随班就读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汝阳县外国语实验中学 2017年9月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残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内容 一、定义 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指的是根据每一个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制 定的有助于个体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方案。 一份编制良好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应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 性和功能: 1.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协议按照法律的规定,教师在给残疾儿童实施教育教学之前,必须和有关的专业人员及家长共同拟订一份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相关服务、评价方法等在内的书面协议,以保证残疾儿童能够获得适当的教育。学校的校长、教师、专业人员和家长等一旦在这份协议上签字,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校方不按协议上的要求提供教育和服务,家长就可以到法院提请诉讼。 2.是开展特殊教育教学的指南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首先要根据残疾儿童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提出具有现实可能性 的长期目标,然后确定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相关的服务,教师就可以按计划选择适当的教材、教法和教学速度,一步一步地开展教学活动,最终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3.是特殊教育管理的工具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安排了一系列的评价活动。通过这些评价活动,教师可以了解残疾儿童学习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速度;学校

1.有关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指的是在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时,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学业成就实际达到的水平。对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的说明一般包括:①儿童的身心发展和在各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②儿童的残疾如何影响他参与普通教育计划。 2.长期教育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的确定长期教育目标,亦称为年度目标,是指根据儿童目前的教育成就水平确定的在学年结束时期望达到的教育目标。它包括:①在学年结束时儿童参与普通教育计划所应达到的教育目标;②根据儿童的特殊需要提出的其他教育目标。 短期教学目标是指在实现长期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儿童必须达到的各阶段的教学目标。 3.为儿童提供各种特殊教育、相关服务、辅助设施,以及对教师、行政人员提供支持的说明特殊教育是指为了达到一般的和特殊的教育目标而使用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等对特殊儿童实施的教育。 相关服务是指为了使特殊教育产生明显的效果而提供的发展性、矫正性及其他适当的支持性服务,包括言语病理学服务、听力学服务、心理学服务、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娱乐、残疾儿童的早期鉴别和评估、咨询服务、以诊断或评估为目的的医学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校内社会工作服务及家长咨询和训练等。

保障残疾儿童入学制度和措施

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重视残疾儿童入学教育工作,加强领导。 学校要把发展残疾儿童教育切实纳入实施义务教育的轨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领导。学校成立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务处负责此工作的日常管理,切实加强对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此项工作认真落实并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动员,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入学。 学校要在全体师生、社会中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全体师生和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儿童,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合法权益。同时学校要调查摸清底数,制订规划,认真统计本学区适龄残疾儿童,对他们的家长做好宣传动员,保障他们及时入学。 三、建立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必备师资。 从学校接收的残疾儿童实际情况出发,盲、聋、弱智教育一起抓,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积极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担任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任务,加强师资、教材和办学条件三项基础建设 四、加强对残疾儿童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要定期开展对残疾儿童任课教师的培训,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业务水平,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建立残疾儿童师生结对制度,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为了关心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学校每学年要根据残疾儿童入学数,建立在校残疾儿童师生结对,由学校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与残疾儿童结对,对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到温暖,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陕县第二高级中学 2013年9月

13.1年度残疾儿童就学帮扶工作计划

残疾儿童帮扶工作实施方案 2012.9---2013.1 残疾人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残疾人又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人权理应受到尊重与保障,采取特殊的措施,保障广大残疾儿童少年平等地享有教育的权利,与全体公民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推进残疾人教育的发展,使贫困家庭的残疾儿童不因贫失学,也不因失学而使家庭更加贫困,让贫困残疾儿童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残疾人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现制定残疾儿童就学帮扶工作计划如下: 一、充分认识项目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早在1988年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上,就提出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领导、统一检查”。在各地“普九”验收中,残疾儿童入学率等指标,也纳入了义务教育指标体系之中,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残疾人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纳入了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工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残疾人教育与健全人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个现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全面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加快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始终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1994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161号令发布《残疾人教育条例》。2008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重大部署。4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对广大残疾人来说,无疑又是一个福音,既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三、具体工作措施 1、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宣传,唤起全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心、爱心,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捐资助学,不断扩大对贫困儿童的救助面,形成一个扶贫济困、互相帮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2、摸清未入学残疾儿童名单(名单附后)。在此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本校招生范围内、能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努力保证当地学龄残疾儿童全部入学。 3、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最大限度地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4、以主人翁精神主动交流、沟通,了解情况,狠抓落实,切实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发展残疾人教育工作,尤其是残疾儿童教育工作中去,真正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 5、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让他们接受更好环境教育。

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为了帮助残疾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保障其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特拟订学校“三残”儿童、少年入学保障制度: 一、转变观念和认识。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而不是可有可无或施舍。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因此,社会、家庭要转变观念与认识,在残疾儿童受教育的问题上应一视同仁,学校更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 二、加强法制宣传与管理。 从《宪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教育基本法》,无一不渗透着对残疾人教育的关怀与具体要求,学校应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对学龄儿童的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员的权利。学校要与党委政府、村两委会加强联系,作好特殊儿童少年的入学动员工作,保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向社会加大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受教育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重视这部分孩子的入学问题。 三、加强师资培训。 继续抓好随班就读,加强师资培训,增强教师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意识。任何教师不得歧视三类儿童、少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三类儿童、少年。教师在关心、爱护所有学生的同时,要对三类残疾儿

童、少年赋予更多的爱心,要让这类儿童、少年对教师产生亲近感。 四、制定有效措施。 学校根据《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及《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保证“残疾儿童入学工作”顺利进行。 (1)、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因特殊原因(如丧失学习能力等)未能按时入学的,要依法办理缓入学或免入学的手段。(2)根据三类残疾适龄儿童、少年本人及家长的申请,学校可放宽(推迟)其入学年龄。 (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的监护人(家长)必须依法按时送子女入学,不得以任何不实的理由不让孩子上学。 (4)学校教务处要负责这部分特殊儿童、少年的入学插班、学籍管理等系列工作,要让学生家长无后顾之忧。 白湖镇顺港学校

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一、指导思想: 特殊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法规,对于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也作了明文规定。认真贯彻执行这些规定,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是国家、社会和残疾人家长的共同责任。发展特殊教育,对残疾人进行教育、训练和补偿,是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根本途径。学校要认真落实特殊教育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成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成为国家建设的推动力量。 二、主要措施: 1.在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及“三残”儿童统一登记,保证他们 全部入学。 2.我校对轻度智残儿童采取随班就读的形式。 3.班主任要对智障儿童给予更多的爱心和照顾,同时要让全班同 学不歧视他,多关心和帮助他,让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是班级的主人。 4.根据“三残”儿童的家庭实际情况,特别困难的学校适当减免 其部分费用。 5.学校对“三残”儿童每年进行一次统计,中途有转进或转出要 做详细记载,保证他们不辍学。 6.学校每一学年要对“三残”儿童受教育有所监控,要有计划和 总结。 7.安排有爱心、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指导 教师,并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 8.校长要经常关心和过问随班就读工作,并明确教导主任具体负 责此项工作。

9.对学校服务区内的各类残疾学龄儿童登记造册,为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完整的个别教育档案 10.考虑到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建立科学的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将定量和定性、单项和多项、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综合评价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相互促进,发挥评价在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素质发展和改进随班就读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

留守儿童和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关心和重视社会上的那些特殊群体------残疾人。近年来,各级各类的特殊教育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办学条件、办学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融入社会、走出自卑、自力更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落后地区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相对滞后,有的地区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甚至是一片空白。因此,当前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我们农村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儿童成了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残疾儿童也能享受到教育。 在我十几年工作走过的学校中,偶尔才会遇到一个残疾儿童。但是今年我所任教的学校几乎每个班都有残疾儿童,特别是六年级二十几个同学就有三个残疾。我们学前班有三十二个学生,就有二十几个留守儿童和一名残疾儿童,梅桃笑是一名残疾儿童,而且是福利院的。她今年已经8岁,在去年的学习中,福利院派一个人来给梅桃笑陪读,因为她走路不稳,话说不清楚需要有人扶上学和上厕所。话说得不太清楚,笔也拿不稳。在今年的学习中,她能独立上学了,但在下课时每节课我都提醒她要不要上厕所。在学习写字和画画时,她也能拿出笔在本子上划,当她在本子上划出了一个椭圆形时马上拿给我看,我给她点头微笑。她就高兴的跳了起来,证明了她的成绩。通过对留守儿童和残疾人学前教育的相关要求,对残疾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对残疾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具有极高的个人和社会发展价值。学前教育是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残疾儿童要回归主流、融入社会,必须进行缺陷补偿和康复。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的社会性、人格的发展以及认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常常感叹学生是生理和心理双重残疾的“双残生”。心理健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落后地区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太薄弱了,有的甚至为零。 二、学前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同时,残疾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残疾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残疾儿童的社会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学前期适宜的社会性教育能够有力地促进残疾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接受了适宜社会性教育的残疾儿童以上各方面发展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没有接受过这一教育的残疾儿童。而不良的学前教育则容易使残疾儿童形成消极的社会性及人格品质。诸多事实和研究均反映,学前期是残疾儿童形成各种行为、习惯和性格的重要时期,而该时期所受到的环境和教育影响则是其行为、性格形成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残疾儿童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残疾儿童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0--15岁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找到☆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根据×××市残联×××理事长9月17日来×××对我区的残疾儿童受教育及家庭情况进行调研的要求,我们于10月22日对全区各基层残联作了调查布置。这次调查在区教育局、区计生委、区妇儿所的配合下于11月20日顺利完成,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的0—15岁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503人,通过调查摸底,503人中有视力残疾19人,听力语言残疾57人,肢体残疾25人,智力残疾349人,精神残疾10人,综合残疾43人 二、调查结果。 1、残疾少年儿童基本情况。 残疾程度情况:轻度残疾276人,中度残疾161人,重度残疾66人。 受教育情况:初中115人,小学158人,幼儿园17人,辅读学校75人,聋校34人,盲校7人,聋儿语训部12人,学龄前弱智幼儿班6人,在家失学79人。 503名残疾少年儿童中学龄前儿童44人,入园人数27人,

在家失学人数17人,入园率为;学龄少年儿童459人,入学人数397人,在家失学人数62人,入学率为。 中轻度学龄期智残儿童309人,入学人数276人,在家失学人数33人,中轻度智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为。 康复情况:受康复训练50人,手术矫治21人,药物治疗76人,未进行治疗356人。 致残原因:先天269人,遗传60人,因病致残57人,其他原因117人。 家庭收入情况:月人均收入250元以下125户,250元-500元136户,500元-1000元109户,1000元-20xx元34户,20xx以上5户,月收入无和未填写94户。 2、残疾少年儿童父母情况。 父母健康情况:双方健康386户,双方残疾17户,单方残疾57户,单亲家庭41户,孤儿和空白未填写2户。 父母受教育情况:研究生1人,大学大专22人,高中中专技校83人,初中571人,小学206人,文盲、情况不明等78人。 父母就业情况:就业635人,无业323人,退休3人。三、调查分析 通过这次对全区残疾儿童的调查和摸底共调查出0-15岁残疾儿童503人,目前503名残疾少年儿童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0年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事迹材料

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事迹材料 格尔木市第十二中学成立于2006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职工83名,其中正式教师46名、临时代课教师24名、特岗教师11名。学校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0名,学生中回族,撒拉族少数民族学生超过93%。学生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海东地区和甘肃等地务工人员子女,无常住户口,家庭特别贫困。本校的开办为周边适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了及时、优越的条件。 建校四年来,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员构成,学校高度重视周边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绝不让一名适龄儿童流散社会和留守在家里。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指导,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为依据,让一切孩子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办学理念,把建设一个民主平等、诚信友爱,互帮互学的和谐校园作为奋斗方向,紧密结合我校的实际,学校全体师生精诚合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创造一个管理有序,环境整洁,校风优良,团结协作的和谐校园。 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各届的广泛认可。先后被全国妇联、州委州政府、市人民办等部门授予

“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学校”、“文明单位”、“平安校园”等称号。 由于特殊教育的匮乏,有特殊教育需求的适龄少年儿童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为解决这部分孩子的受教育问题。我校根据学校和特殊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多种有利措施保证他们都入学接受教育。 一、有一小部分肢残学生在我校跟班就读,孩子一出生就有疾病,由于家庭特别困难,放弃治疗,任疾病自由发展、恶化,后天的也是这样,一旦出现意外,也无钱治疗。等小孩到了入学的年龄时,由于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只能依当地情况到就近的公立或私立学校跟班就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困难可想而知。我校肢体残疾、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小儿麻痹等的学生有10名,都是跟班就读。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学校给予特别的关爱,如上下楼梯有同学搀扶,活动课上有专门的活动项目。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让尊严不受到丝毫的伤害。其中四(1)班的一名半聋同学由最初的不太会说话到目前能讲出比较流利的普通话,这不能不说是在这样的普通场所中一例成功的特殊教育。我校残疾儿童的辍学率为零。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呵护和帮助下他们健康成长。 二、由于家庭文化的差异和不足,导致大部分家庭教育缺失,知法、守法意识淡薄,亲人或家庭成员走上犯罪道路、正在服刑的家庭占相当大的比例,我们在学校收发室中经常接到来自服刑地的信件。学校高度重视,专门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经过班主

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南余店初中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儿童平等受教育权,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重视残疾儿童入学教育工作,加强领导。 学校要把发展残疾儿童教育切实纳入实施义务教育的轨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领导。学校成立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教务处负责此工作的日常管理,切实加强对残疾儿童入学保障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此项工作认真落实并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动员,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入学。 学校要在全体师生、社会中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全体师生和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儿童,切实保障残疾儿童的合法权益。同时学校要调查摸清底数,制订规划,认真统计本学区适龄残疾儿童,对他们的家长做好宣传动员,保障他们及时入学。 三、建立残疾儿童受教育的必备师资。 从学校接收的残疾儿童实际情况出发,盲、聋、弱智教育一起抓,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积极选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担任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任务,加强师资、教材和办学条件三项基础建设 四、加强对残疾儿童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要定期开展对残疾儿童任课教师的培训,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和业务水平,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五、建立残疾儿童师生结对制度,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 为了关心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学校每学年要根据残疾儿童入学数,建立在校残疾儿童师生结对,由学校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与残疾儿童结对,对残疾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到温暖,培养他们优良的品质,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附:余店初中残疾儿童入学领导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