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图形语言教案——完成

设计图形语言教案——完成
设计图形语言教案——完成

教 案 首 页

课 目 第一章 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设计图形语言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设计图形语言的基本规律;学会设计图形语言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图形语言的原理来进行平面设计创作。《图形创意》是一门艺术设计专业主干基础课程,他承担着将学生已具备的造型能力、创造性思维方式引向专业所需的方向与方法的重任,减少进入专业设计课程以后的学习障碍。

教学重点与措施:

1、了解图形的概念;

2、学习重点:应放在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和图形创意的基础训练。

3、图形创意的组织方法和图形创意的应用为该课程的难点,要掌握前后知识的连贯性,活学活用方可解决。教师引导分析 教学难点与措施:

通过课程训练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意水准与视觉传达能力,并灵活应用到设计实践中。创意联想、发散思维的思考与表现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与表现,教师引导分析

课型与教法:

理论课。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一:点的形态练习

以四种不同形态的点为元素,强调形态的特征要独特,要注意形态的组织和关系元素对比以及疏密的节奏关系,手法材料不限。四张绘于一张A4纸上。每张8cmx8cm 。

2011年 9月 1日 装 订 线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章 认识图形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通过可视性的画面来向别人阐述某个观念或某种思想内容并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视觉形象.

能够用来产生视觉图象并转化为信息传达的视觉符号。

1、图形设计语言

处理中必须主要特征。比如苹果、西红柿、桔子等体量差不多,但就要在处理中住它们各自不同特征。

2、图形在广告作品中的表现

人们接触广告,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作品中图形的表现是否能抓住消费者,并引起消费者共鸣。相对于文字而言,图形具有动态画面构成要素。从运用三个方面考虑:

1)图形的使用数量宜少而精。

2)图形的面积因素取决于图形的重要性。大面积图形用来渲染气氛,可以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尤其是室外大型的广告招贴,小面积图片用于帮助和加深读者的印象。邮寄广告,报纸广告因其读者有大量时间阅读广告,图形部分可相对减弱,而文字加强。

3)根据人们的习惯和感情因素,读者对广告的感受直接影响广告效果。

第二节 图形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图形特征

一、图形语言特征

二、图形的传播特征

三、图形在设计中的优势

1.图形是传播信息的形象简语

如:叙述一个人的外貌特征需繁琐的语言与照片的比较

2.图形是易于识别和记忆的信息载体

如:企业标志

3.图形是超越国度、民族之间的语言障碍的世界通用语言

4.图形语言是最具准确性的信息投射形式

5.图形可以直接成为与观众沟通的感应式语言形式

四、图形要具有传播的科学性

五、图形在广告作品中的表现

装 订 线

教案

课目第二章图形创意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创意原则。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

设计图形语言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种类;学会设计图形语言的基

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图形语言的原理来进行平面设计

创作。

教学重点与措施:

图形创意的思维特征

教学难点与措施:

图形创意必须具有的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课型与教法:

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讲授理

论与相关图片欣赏相结合,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来加深学生理解

与记忆。互动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好。线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二:图形复始循环想象

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对

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要

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A4尺寸,图形十五个。

2011年 9月 1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二章图形创意

第一节图形的创意原则

一、创意

一种思维过程,是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提炼、组合、想象和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二、创意原则

1、创意思维的表达

2、图形创意的思维特征

3、建立图形创意思维模式

三、作业训练环节

作业二:图形复始循环想象

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对原始

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要求图意过

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A4尺寸,图形十五个。

线

教案

课目第三章图形创意思维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掌握创意思维的方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

地获得设计图形语言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种类;学会设计图形语

言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图形语言的原理来进行平

面设计创作。

教学重点与措施:

图形创意的思维特征

教学难点与措施:

图形创意必须具有的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课型与教法:

理论指导与实践结合。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利用多媒体讲授理

论与相关图片欣赏相结合,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来加深学生理解

与记忆。互动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好。线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二:图形复始循环想象

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对

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要

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A4尺寸,图形十五个。

2011年 9月 1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三章 图形创意思维

第一节 创意 一种思维过程,是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提炼、组合、想象和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 第二节 图形创意思维 一、独创性思维 二、连动性思维

三、联想创意思维方式——创意的源泉

第三节 图形创意的基本法

一、1、创意与观察

2、创意与想象

3、综合与创造

4、游戏与童心

二、创意思路

1、创意思维的过程

准备期—收集资料—酝酿期—寻找相似点—顿悟期—重组要素—验证期—分析组合

2、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创造性思维有别于一般思维,主要表现在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成果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及思维主体的能动性。

只有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才可以获得成功的、高效率的创意作品。

3、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三、作业训练环节

作业二:图形复始循环想象

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A4尺寸,图形十五个。

装 订 线

教 案

课 目 第四章 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激发学生灵感,提高视觉表现能力。训练思维 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最简洁的元素。 教学重点与措施: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教师讲解,作业中体会 教学难点与措施: 训练思维 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达能力。教师讲解,作业中体会。

课型与教法: 理论课。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

1、点的联想:快题十五分钟

2、图形(圆、三角等)复始、循环想象: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

A4尺寸,每个图形不少于十五个

3、条码的联想:重新设计条形码,使它更醒目,使它成为一句个性化的,有着政治或社会色彩的语言。

要求:抓住条码的秩序感觉,寻找生活中物体取代,结合自然A4纸张8个图形

2011年9月1日

线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四章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

第一节点的联想、圆的联想

首先理解点、线、面间的关系及点、线、面与自然界物象的关系。利用发散思维训练点、线、面的发散联想,画出各15个不

同联想的图形,用A4纸作画。强调形态的特征要独特、鲜明、统

一、和协、要注意形态的组织和元素对比以及疏密的节奏关系。

二、作业训练环节

作业:

1、点的联想:快题十五分钟

2、图形(圆、三角等)复始、循环想象: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

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装

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

A4尺寸,每个图形不少于十五个

作业三:条码的联想

重新设计条形码,使它更醒目,使它成为个性化的语言。要求:抓住条码的秩序感觉,寻找生活中物体取代,结合自然A4纸张8个图形。订

线

教 案

课 目 第四章 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

教学目的与要求:

激发学生灵感,提高视觉表现能力。训练思维 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最简洁的元素。 教学重点与措施: 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教师讲解,作业中体会 教学难点与措施: 训练思维 想象的速度与创意表达能力。教师讲解,作业中体会。

课型与教法: 理论课。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

1、点的联想:快题十五分钟

2、图形(圆、三角等)复始、循环想象: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连接自然。

A4尺寸,每个图形不少于十五个

作业三:条码的联想

重新设计条形码,使它更醒目,使它成为个性化的语言。要求:抓住条码的秩序感觉,寻找生活中物体取代,结合自然A4纸张8个图形。

2011年9月1日

线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四章 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

第二节 图形(圆、三角等)复始、循环想象

图形(圆、三角等)复始、循环想象:15-18个某一概念到某

一概念,经过设计后更高层次的复原。对原始的基本元素,有进

一层次的认识与感悟,类似人生经历。要求图意过度连续,首尾

连接自然。A4尺寸,每个图形不少于十五个

1、收敛思维的训练方法可以同发散思维训练方法相结合,使

之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形或意的联想,如基本几何形或特定物象

形,任选其中2个基本形或物象形,在15个图形区间内完成首尾

连接、自然循环联想。用A4纸作画。

2、把握棱角、圆柱、圆锥等几何形特征,应用联想方式捕捉

自然界物象的相似视觉形象。画出相关图形15个,用A4纸作画

第三节 条码

直线是设计中广为采用的元素,富有个性。以直线为切入点,

增加学生对各种成型特性的理解。设计不是单纯的在平面上再现原物,而是要将各式各样的东西归纳为有型的东西,并表现为群

众易于接受的画面。从最单纯的直线引发出最丰富的联想,引导

逻辑思维的能力。

重新设计条形码,使它更醒目,使它成为一句个性化的,有

着政治或社会色彩的语言——条形码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符号

之一,出现在食品包装,杂志、书籍、唱片和其他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上,条形码实际上已成为商业世界的一个标志。但是,由于

这一标志太司空见惯,人们往往对它熟视无睹,它成了我们日常

生活中无形的东西

1.同构的范围很广,应给予几个规定的范围—集中观察思考范围

2.两个不同的元素,要求相互有共同点,寻找共性或同形的物体

1.不同元素的组合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图形含义)

线

教案

课目第五章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题意简洁明确,易打开学生的思路和激发学生创意热情。联想表

现得物象要直观,

教学重点与措施:

观察与房子图形相类似的物体有哪些?打破传统规律,创意的趣

味性表达。教师一对一指导设计。

教学难点与措施:

看见同样的东西却能想象出不同的事情,要有独特的想象力。教

师一对一指导设计。

课型与教法:

理论指导与实践。提问互动

线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四:

1、运用房子的图形,使之产生形、意上的12个联想重构。

A4尺寸2张

2011年9月 1 日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五章 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

单一形题材简单,易于集中学生思路进行思索,但由于简单也可能易于重复而导致“撞车”。因此简而难,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得学生面对简单的问题能养成深入地、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与表达习惯。

第一节 房子箭头符号 生活中房子的图形,使之产生形、意上的联想重构,图形要有美学价值。画出12个有趣味、有意义的图形,用2张A4纸作画。 第二节 走、游、飞 从走、游、飞引发出与之含义有关的图形。寻找走、游、飞的汉字同义字,并在此基础上想象并予以表现。 一、作业训练环节

作业四:

1、运用房子的图形,使之产生形、意上的12个联想重构。 A4尺寸2张

草稿作业五:天鹅图形创意设计:

作业六:对应概念

对应概念男和女、生和死、真与假任选一组,每组五个,概念表达要迅洁直白,生动有趣

装 订

线

教 案

课 目 第六章 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

教学目的与要求:

训练可以分为平面和空间,本章火柴盒的训练可以从火柴盒的包装深入,展开联想。另外要注意三位制作效果。

教学重点与措施:

趣味、醒目、与众不同的设计展现 。教师指导、作业中体会 教学难点与措施: 趣味、醒目、与众不同的设计展现 。教师指导、作业中体会 课型与教法: 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五:天鹅图形创意设计: 作业六:对应概念 对应概念男和女、生和死、真与假任选一组,每组五个,概念表达要迅洁直白,生动有趣

草稿作业五:天鹅图形创意设计:

作业六:对应概念

对应概念男和女、生和死、真与假任选一组,每组五个,概念表达要迅洁直白,生动有趣

作业七:手的联想

手的图形任意联想四个图形,A4纸张。

作业八:火柴盒的联想

以三维形式制作火柴盒四个,A4纸张。

2011年9月1日

线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六章 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

第一节 手

一、手的符号意义

各个民族都有用手的形式表示数序的习惯,十进位制得以在世界获得共同的确认,是否源于此?以手指示数,手的符号意义首先得以确立,这是人类抽象思维的进化。

手势有“模仿手势”、“象征手势”、“形式手势”,手势符

号是社交活动中最普遍、广泛简捷、有效的交往方式

二、手的表情

有生命的手充满了生命活力,犹如一棵茁壮树干上的枝叶。

有深层思维与学养的人,是懂得以手传递情感的,手是人身上

触党最敏感、神经最丰富的部分,然而手并无表情,但是社会生活

塑造了社会的人,投射到手上,于是手就具备表情了。

手作为有情物,被直接物化于设计,于是一只大手型的沙发,使冰

冷的材质带上温馨的人情味。

三、手的视觉设计

作为手的形象的视觉设计或构成设计,可分基础设计与应用设

计两部分。

(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表现手的形态。

(二)、以不同媒介来表现手的形象。

(三)、以不同表情来体现手的特质。

(四)、以不同的手势来体现不同的哲理意味的内涵。

第二节 火柴

1、平面和空间的含义

2、特定空间的想象范围和切入点的把握

3、多视点的火柴盒和火柴杆

平面和空间是个无限量,选定以火柴盒为研究对象,便于学生从有

针对性的物体入手,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第三节 人物

以一个公众熟知的形象为原始形,要求以同一原始性为依据,

不改变构图,不增减信息内容,只在变现手法上进行变化,要追求

变现形式的多途径。原始形态要简化、提炼、保持特征。

第四节 天鹅图形创意设计

第五节 对应概念

线

教 案

课 目 第七章 图 形 创 意 的 表 现(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多方面了解表现的手段。拓展设计者的技巧,鼓励在不同情景下的自由创意。培养学生多个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学生在使用正负形时注意表达简洁概括,两者交接界处的处理要巧妙,同时注意外形的处理也要恰当。 教学重点与措施: 图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教师引导,举例欣赏,实践中体会

教学难点与措施: 通过课程训练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意水准与视觉传达能力,并灵活应用到设计实践中。举例欣赏,实践中体会

课型与教法: 理论课。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可用轻松,嬉戏的方式来完成,解决方案可以轻松幽默。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七:手的联想—手的图形任意联想四个图形,A4纸张。 草稿作业十:学生在使用正负形时注意表达简洁概括,两者交接界处的处理要巧妙,同时注意外形的处理也要恰当。 在2张A4纸张上每人创意8个图形

2011年 9月 1 日

线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七章 图 形 创 意 的 表 现(一)

第一节 正负形

一、1. 记忆力、观察力培养:图形的敏感性

2. 灵感的激发,学以致用:图形的思维想象能力、反应速

度与创意表现力

3.逻辑思维的培养:图形系统、连贯的思维想象能力

4.简洁的表现手法和个性化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用独特的

方法表达特定事物的含义

二、正负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

以人和人、物和物或人与物结合做正负形练习。分析正负形特征及构成条件,说明正负形含义及视觉效果,在设计中的应用。视

觉化图形语言达到“一语双关”的作用,培养学生图形及语言表

达能力

1.基本概念: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在一种线形中隐含着各自不

同的含义。两者之间或相反、或相联、相关,根据“相互统一 相互排斥”的原理,正负形组成了各不相让的局面。

——这种矛盾关系显示出作品特殊魅力和视觉上的满足

2.案例分析

3. 设计中的应用

线

教 案

课 目 第七章 图 形 创 意 的 表 现(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手语配合口语、文字语言丰富了设计内容,火柴盒也练习了平面与空间的转换。“影子”要求简洁概括,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而是在现实的生活影子中寻求新的创意,视觉上不破坏整体关系。 教学重点与措施: 图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教师引导,举例欣赏,实践中体会

教学难点与措施: 学生必须放弃写实影子的概念,在写意影子的基础上寻找影子的可塑性。平面二维变现三维的空间。教师指导。

课型与教法: 理论课。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可用轻松,嬉戏的方式来完成,解决方案可以轻松幽默。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七:手的联想 手的图形任意联想四个图形,A4纸张。 作业八:火柴盒的联想 以三维形式制作火柴盒四个,A4纸张。 草稿作业十一:“影子”要求简洁概括,不是简单的重复生活,而是在现实的生活影子中寻求新的创意,视觉上不破坏整体关系。A4纸上作四个图形

2011年 9月 1 日

线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七章 图 形 创 意 的 表 现(二)

第二节 影子

一、图形创意思维的培养

二维想象能力到三维空间想象的过渡 二、图形创意的基本表现手法

写意影子、象形影子、转换影子等训练,讲述要点-影子原理、

影子的意义、影子的可塑性、视觉化影子的美学原理。学生必须放

弃写实影子的常规思维,在写意影子的基础上寻找影子的可塑性.

影子是光的反映,也是一种真实空间的反映和写实性绘画生

活中的影子追求真实,设计中的影子则是富有深刻寓意的创意活

动,必须达到给人震惊与视觉上的冲击力

1.基本概念:

1.)现实:客观物体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光与形相互作用的光影

现象——影子是光的反映被广泛运用于写实绘画中,是写实绘画的

主要表现手法之一:印象派绘画

基本意义:

a.动物本能的利用影子保护自己

b.绘画作品用影子作为画面对比元素,增加体积感和立体感

c.特殊效果:皮影戏、舞台灯光

2.)设计中的影子——强调视觉上的变化和意念的深刻转变

表现:对一个物体的影子进行艺术处理,通过联想把原物体的

影子变化成为与之相反或相关的另一物体的影子,它们之间除了形

似之外还具有必然的联系——这时的影子往往是创意中心所在,富

有深刻的寓意,并给人联想的空间和视觉上的冲击。

难点:

a.既要遵循艺术规律,又不能简单客观地重复对象

b.影子是黑色,形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一个不合理的影子必定破

坏设计的视觉效果

线

教 案

课 目 第七章 图 形 创 意 的 表 现(三)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不同元素的组合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教学重点与措施: 图形创意的艺术是直接为广告服务的。教师引导,举例欣赏,实践中体会 教学难点与措施: 不同元素的组合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教师指导。

课型与教法: 理论课。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可用轻松,嬉戏的方式来完成,解决方案可以轻松幽默。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七:不同元素的组合要求自然、生动且富有幽默和内涵。 草图数个,精选四个绘于A4纸上。 选择两种形象,以物象为基点,应用同构系列创意方法,从形、意的相关性进行比较,传达主题信息。题目自拟,

2011年 9月 1 日

线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七章 图 形 创 意 的 表 现(三)

第三节 同构

一、图形创意思维的培养

1. 记忆力、观察力培养:图形的敏感性

2. 灵感的激发,学以致用:图形的思维想象能力、反应速度与创

意表现力

3.逻辑思维的培养:图形系统、连贯的思维想象能力

4.二维想象能力到三维空间想象的过渡

5.简洁的表现手法和个性化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法表达特定事物的含义

二、同构图形

同构图形体现“重整体”的概念,强调美学质量,要求构成体

自然而又合理。同构图形还体现“重相互统一”的观念,指的是合

理的解决物与物、形与形之间的对立、矛盾,使之协调,统一。

同构,即把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例如可能是矛盾

的对立面,或对应相似的物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同构就是构造相同。指一个系统的结构可以用另外一个系统表

现出来。

同构图形强调“创造”的观念,同构同形不在于追求生活上

的真实,更注重视觉意义上的艺术性和合理性。

同构的意义在于展现其新的艺术价值,能否通过这种同构在视

觉上给人以享受,能否起到特定的视觉导向功能,这是同构设计所

要考虑的,否则将失去其构成的意义。

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大自然的语言》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课前准备: 1.课文及有关大自然的课件、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到郊外等自然景区游览:看有关大自然的电视节目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看课件: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 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 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 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谚语类似成语,但口语性强,通俗易懂,而且一般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 不多都是一两个短句。以下是由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有关大自然的谚语,希望能够帮到 大家。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 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 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 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本课语言优美,感情充实,是进行环境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好教材。开头作者先写菲格雷特总统为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本课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秋天的田野,感受真实的大自然中秋天的景色,学生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形成真实的情感,再出示图,使枯燥的语句更加形象,学生乐学、爱学。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读的情境,重视朗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展开合理想象,感受阅读乐趣。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人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2、了解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四个因素是如何决定物候现象的。 3、品味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1、设问导入 出示图片,问:你想用什么诗句来概括这幅画面?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大自然语言?我们一起来读读。 再展示《大林寺桃花》,设疑,由此引出课题。 2、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疑难字词或认为重点的字词,可以同桌间讨论解决。并找出文中提到的大自然语言。 生读后,师PPT展示字词读音,指名读,齐读。 师:文中提到了哪些大自然语言? 3、问题探究 师:哪些因素决定了这些物候现象? 4、语言探究 (1)四个因素能否换位?为什么?(“首先”一词说明纬度是最主要的,其他次之。)(引出逻辑顺序) (2)从这几个问题中,我们明白“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物候现象”。既然这样,老师想把题目改为“物候现象”,好吗?(生:不好。原题目运用比喻、拟人,显得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与阅读兴趣。)-----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师:文中1、2两段语言也与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同学们来品析,并说说它的妙处。

五、作者把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的如此生动形象而又通俗易懂,他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在野外迷路时,请用大自然的语言来判断吧!下面请读《要是你在野外迷路》来结束这堂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要是碰上阴雨天,可千万别慌张,大树也会来帮忙: 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 会告诉你准确的方向。树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可千万别慌张,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 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 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结语: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布置作业(第五部分机动,可排为作业) 1.课外收集几则农谚,思考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合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合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 1.对于有符号的数来说,下列哪个值最大(D) A:0F8H B:11010011B C:82 D:123Q 2.下列有关汇编语言中标号的命名规则中,错误的是(D) A:通常由字母打头的字符、数字串组成 B:标号长度不能超过31个字符 C:?和$不能单独作为标号 D:.号不可位于标号首 3.8088/8086存储器分段,每个段不超过(D ) A.64K个字 B.32K个字节 C.1兆个字节 D.64K个字节 4.寻址指令MOV CX, [BX + DI + 20]使用的是哪一种寻址方式(B)A:寄存器寻址B:相对基址变址寻址 C:变址寻址D:基址变址寻址 5.若AX= - 15要得到AX=15应执行的指令是(A ) A.NEG AX B.NOT AX C.INC AX D.DEC AX 6.8086/8088系统执行传送指令MOV时( A) A.不影响标志位 B.影响DF方向标志 C.影响SF符号标志 D.影响CF进位标志 7.若要求一个操作数中的若干位维持不变,若干位置?1?,可以使用(B)A:NOT B:OR C:AND D:XOR 8.下列指令中段默认为堆栈段的是( C) A.MOV AX,[BX+SI+10] B.ADD AX,ES:[SI] C.SUB [BX],[BP][DI] D. MOV DX,[1000H] 9.关于8086/8088微机系列,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D) A:一个存储单元由16个二进制位组成,简称字。

B:当存储一个字数据时,低字节放高地址位,高字节放低地址位。 C:在内存空间中,可以无限分配段,且段的大小不受限制。 D:段与段之间可以邻接,也可以重叠。 10.下列关于堆栈的说法,错误的是(D) A:以?先入后出?为原则。 B:栈区最高地址单元的前一个单元为栈底。 C:运行中SP寄存器动态跟踪栈顶位置。 D:压栈和弹出都是以字节为单位。 11.表示过程定义结束的伪指令是( A) A.ENDP B.ENDS C.END D.ENDM 12.BUF1 DB 3 DUP(0,2 DUP (1,2),3) COUNT EQU $-BUF1 符号COUNT等价的值是( B) A.6 B.18 C.16 D.9 13.下列标志位中,可以用来判断计算结果正负的是(B) A:PF B:SF C:DF D:OF 14.下列指令正确的是( CD) A. MOV [100H], [BX] B.MOV DS, ES C. ADD V[BX], CX D.MOV AX, 34H 15.下列哪个寄存器是属于指针寄存器(C) A:SI B:DX C:SP D:ES 二、填空题 (每小题4 分,共 20 分) 1.下列程序段求数组FLD的平均值,结果在AL中。请将程序填写完整(不考虑溢出) FLD DW 10, -20, 30, -60, -71, 80, 79, 56 _LEA SI,FLD______ MOV CX, 8 XOR AX, AX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I大自然的语言 优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 标》要求: (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教材分析:《大自然的语言》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是一篇说明文。文章主要介绍了物候的相关知识以及影响物候的因素和研究物候的意义。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语言生动活泼,比较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 3.学情分析:有了八年级上册说明文的基础,学生对说明文这种文体并不十分陌生,具备一定的文体知识积累。对于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语言特征等知识点已有所储备,便于开展教学。 二、学习目标1. 体会行文结构的清晰和严密性。

2.理解“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三、评价任务1. 能理清本文行文结构。 2. 能知晓如何用精当的例子来说明一种事理。 四、学习过程导入:今年1月份,我国台湾著名文学家林清玄先生驾鹤西去,他有一篇文章叫《秋天的心》,那篇文章开篇写到:“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 叶落知天下秋。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其实,不止秋天,其他季节应该都有判断依据,你能仿照这个例子,再写出几句吗? 山僧不解数甲子,知天下春(夏、冬)。 其实,同学们填入的这些自然现象,就像是大自然的“语言”,在向人们宣告所属季节的到来,同时也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竺可桢先生《大自然的语言》,去一探究竟。 环节一角色代入提炼信息1.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那大自然想向人们诉说什么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2段,圈画有用信息,然后为大自然代言: 当时,是我想告诉人们。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代入,理解了有关自然现象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智慧地表达,锻炼了思维,提升了表达能力,使枯燥的说明文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呈现。)2.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确定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物候) 3. 为何题目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示例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示例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知识,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事物和举例说明的方法。2.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能力目标:1.训练做读书摘要的能力。2.训练生动形象进行口头描绘景物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热情和兴趣。第一课时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字略)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略)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二、导入1.作者简介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2.导语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三、正课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完。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说明什么是

物候,什么是物候学。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临的迟早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天”。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结束。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讨论并归纳: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接”等词语,变化灵活。5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讨论并归纳;(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人格化,显得亲切动人。)(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萌发次第用词典雅,富有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行十分恰当、形象。)(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显得口语化。(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落下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化。)(7)到处呈现一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选择题 (共72题) 1、 用于指针及变址寄存器的有()。 A、 AX,BX,CX,DX B、 SP,BP,IP C、 CS,DS,SS D、 PSW 考生答案:B 2、 完成把汇编语言源程序模块转换为目标模块的程序是()。 A、 编辑程序 B、 汇编程序 C、 连接程序 D、 调试程序 考生答案:B 3、 指令JMP FAR PTR DONE中的寻址方式属于()。 A、 段内转移直接寻址 B、 段内转移间接寻址 C、 段间转移直接寻址 D、 段间转移间接寻址 考生答案:C 4、 对于下列程序段: AGAIN:MOV AL,[SI]

MOV ES:[DI],AL INC SI INC DI LOOP AGAIN 也可用()指令完成同样的功能。 A、 REP MOVSB B、 REP LODSB C、 REP STOSB D、 REPE SCASB 考生答案:A 5、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IP寄存器中始终保存的是()。 A、 上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B、 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C、 正在执行指令的首地址 D、 需计算有效地址后才能确定地址 考生答案:B 6、 在汇编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中使用宏功能的顺序是()。 A、 宏定义,宏调用 B、 宏定义,宏展开 C、 宏定义,宏调用,宏展开 D、 宏定义,宏展开,宏调用 考生答案:C 7、 CPU要访问的某一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称()。 A、 段地址

偏移地址 C、 物理地址 D、 逻辑地址 考生答案:C 8、 AND、OR、XOR、NOT为四条逻辑运算指令,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 指令XOR AX,AX执行后,AX内容不变,但设置了标志位 B、 指令OR DX,1000H执行后,将DX最高位置1,其余各位置0 C、 指令AND AX,OFH执行后,分离出AL低四位 D、 NOT AX,执行后,将AX清0 考生答案:C 9、 完成对CL寄存器的内容乘以2的正确操作是()。 A、 ROL CL,1 B、 MUL 2 C、 SHL CL,1 D、 SHR CL,1 考生答案:C 10、 检查两个无符号数的关系,若要实现AL≥BL时分支去LOP1处,那么在“CMP A L,BL”指令后应跟的分支指令是()。 A、 JE LOP1 B、 JAE LOP1 C、 JC LOP1 D、 JGE LOP1 考生答案:B 11、 已知变量VAR为字型,则TYPEVAR=()。

《大自然的语言》语言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语言教案 一、导入,揭题 1.(师生问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是怎样问好的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别以为只有人才会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呢!不信吗大家看—— 2.看课件。(季节变换的特征、看云知天气、树的年轮与年龄、根据化石推断地理环境等由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秘的片断,并配以简短解说) 3.述:大自然用它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这么多奥秘!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自然的“语言”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大自然的语言》(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观看.课件录像初步感知“大自然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指名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试读,要求:不会认的字读拼音,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再次试读,要求:在课文中留出9个生字,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正音。 4.检查生字和要求会认的字的读音。重点指导“诉、粗”。 (评: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然后读通课文,教师适时地给与检查和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读书。) 三、指导朗读,了解大意

1.配乐范读,整体感知。 2.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遍,读连贯、流利。 3.质疑:读了课文你知道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读第1节。 l)谁喜欢读第一节指名读。 2)述:大自然也有“语言”,小朋友们看看、听听,你留心过大自然的语言吗 3)看.课件。(前.课件内容去掉解说) 述:前几天同学们到郊外游玩,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词语“仔细观察”,读词语。 大自然的语言到处都有,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板书:仔细观察) (评:“仔细观察”这个词语,低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游玩,此时再引导学生回忆游玩时发现了什么,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4)这一节怎么读呢自由试读、指名读、评读、范读、齐读。 5)过渡:大自然用语言告诉了人们什么呢 5.学读第2节。 1)谁喜欢读这一节指名读。 2)水中的小蝌蚪像什么(贴小蝌蚪图)指名读第1句。 看.课件。(小蝌蚪在溪水里游来游去,春暖花开)范读,齐读。

16.《大自然的语言》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16.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能力目标: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积累丰富科学知识,开阔认知视野。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并养成注重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能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要点,明确本文写作的条理性。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说明的生动性。 【课题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生活中,我们人类用语言进行交流,来表情达意,请问大自然有语言吗? 播放课件,并解说: 别以为只有人才有语言,其实大自然也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 言。你看那水中的蝌蚪,不就像游动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已来到 人间;你看那空中飞翔的大雁,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秋天 就在眼前;你看那天上的云彩,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 天。今天就让我走进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通过优美的画面,师生的交流,学生马上被优美的画面点燃了激情火花,被 这美的感觉所深深吸引,情绪完全融合在这美妙的课堂意境中,他们已经真切地 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可以说“激趣”成功了。) 二.出示课题和作者。 有谁了解作者竺可桢吗? (生)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三.(过渡)那么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呢?让我们走进文章,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准备抢答。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什么叫物候学?

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一基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 1.学习和了解TEC-XP十六位机监控命令的用法; 2.学习和了解TEC-XP十六位机的指令系统; 3.学习简单的TEC-XP十六位机汇编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1.使用监控程序的R命令显示/修改寄存器内容、D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E命令修改存储器内容; 2.使用A命令写一小段汇编程序,U命令反汇编刚输入的程序,用G命令连续运行该程序,用T、P命令单步运行并观察程序单步执行情况。 3.学习联机使用TEC-XP教学试验系统和仿真终端软件。 实验要求 在使用该教学机之前,应先熟悉教学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1.关闭电源,将大板上的COMl口与PC机的串口相连; 2.接通电源,在PC机上运行PCEC.EXE文件,设置所用PC机的串口为“l”或“2”,其它的设置一般不用改动,直接回车即可; 3.置控制开关为001110(连续、内存读指令、组合逻辑、16位、联机),开关拨向上方表示“1”,拨向下方表示“0”,“X”表示任意。其它实验相同; 4.按一下“RESET”按键,再按一下“START”’按键,主机上显示: 5.用R命令查看寄存器内容或修改寄存器的内容 1.用R命令查看寄存器或修改寄存器内容 1)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R↙;显示寄存器的内容 注:寄存器的内容在运行程序或执行命令后会发生变化。

2)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R R0↙;修改寄存器R0的内容,被修改的寄存器与所赋值之间可以无空格, 也可有—个或数个空格 主机显示: 寄存器原值:xxxx 在后面输入新的值0036 再用R命令显示寄存器内容,则R0的内容变为0036。 2.用D命令显示存储器内容 在命令行提示符状态下输入: D 2000↙ 会显示从2000H地址开始的连续128个字的内容; 连续使用不带参数的D命令,起始地址会自动加128(即80H)。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课文,了解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本课介绍的物候知识;通过合作探究,品味说明文准确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情况来看,班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跟上现有的进度,上课发言积极,个别同学表现的还特别出色,但是也有个别同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尽人意,学习成绩也不稳定。 三、教学重点 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四、教学难点 逻辑顺序在说明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说到语言,我们首先会想到在生活中,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表情达意。那么,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如果有,他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说话,又会说些什么呢?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们随着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笔触,共同聆听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2、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些什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读完文章后,大家对大自然的语言一定有了一些了解。那么,“大自然的语言在文章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学生跳读回答) 明确:是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作是物候。《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 (3)、那么这篇说明文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的知识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后第一题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作适当的批注,完成问题。(a)、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b)、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c)、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d)、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明确: a、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b、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c、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d、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引导:在短时间内,同学们就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这说明大家都能积极思考,领悟能力较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归功于作者,是他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独具匠心。 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引导:说明文是给人介绍知识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要准确、严密。 (1) 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新部编本《大自然的语言》经典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1、品味本文简洁,准确,生动,科学的语言。 2、掌握说明文的几种说明顺序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两课时 预习内容: 1、作者介绍: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8年获哈佛大学地学系博士学位。回国后先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成为我国近代气象学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36 年起,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在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在贵州的穷乡僻壤,他将浙大从一所地方性大学办成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耀眼的篇章。1949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2、学习字词。 连翘(qiáo)——翘起(qià) 衰草连天(shuāi)——鬓毛衰(cuī) 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 观测(guān)——玄妙观(guàn) 差异(chā)——差遣(chāi)——差错(chā)——参差(cī) 3、学生各自诵读课文。 提示:本文是说明文,诵读时节奏要舒缓,语气要平实。

指出下边几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哪些段中寻找,把段的序号写到括号里。 ①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②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③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④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①(1—3)②(4、5)③(4—10)④(1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丰富多彩.那么,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每个词齐读两遍,读准字音。 四、自由朗读课文,标好段序,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根据课后练习题一中的四个问题,找出有关起止段落,划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3):介绍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六、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 (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上机过程及顺序结构与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2017年10月26号 成绩 评阅人 软件学院

一、实验目的与意义 理解并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过程中的编辑、汇编、链接和调试等各个步骤,提高对汇编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汇编语言的掌握,通过上机练习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汇编语言编制的程序上机调试、运行检验程序设计是否正确。熟悉和掌握编辑、汇编、连接和调试四个实用程序的使用方法,掌握调试程序中的几个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熟悉其基本的指令操作,debug调试操作命令以及分支结构、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二、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8 集成环境:Masm for Windows 上机地点:信息楼B405教室 三、实验的预习内容 预习的主要内容: 1. 使用DEBUG命令的方法; 2. 熟悉掌握从理论上定义数据的类型(即DB,DW,DD,); 3. 分支结构和顺序结构的步骤以及相关的指令; 4. 常用的标志位状态及相应的作用; 实验思路: 在对题目进行分析后,分析出解题方法,并做出与实验思路相对应的程序框图。依照程序框图的内容输入相对应的代码,最终在调试代码后,发现并解决一系列的汇编语言错误。进一步优化算法。实验之前必须了解十进制、十六进制和ASCII码之间的转换。预习查表法相关命令,掌握顺序程序的结构,从键盘输入数据的命令及显示到屏幕上的命令。 实验一: 题目1:将程序编辑、汇编、连接并通过集成环境中的debug调试,观察运行结果;用E命令修改指定地址的数据,再用G命令执行程序查看变化,用A 命令将加法指令修改成减法指令,再将其编译运行,查看寄存器值变化的异同。 题目2:分别用DB、DW和DD数据段9H,0FAH,41H,27H,编译链接之后生成exe文件,再用debug的r命令找到数据段地址,用d命令指定数据段地址,观察汇编后在机器内部对应的存储情况。 实验二: 先设置数据段地址和堆栈段地址;设置堆栈段指针;读取一个字符然后存储在AL中;用BX来存储AL中字符对应的数值;将BX中的值作为偏移地址;并在数据段中查找对应字符串;最终输出结果结束程序。 实验三: 先初始化数据段地址与堆栈段地址;设置堆栈段指针;然后将数据段中的data1放入AL中;读取数据段中的data2并判断data2是否大于0;然后读取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公开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江高二中江秋莲 教材分析 文章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4、学习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观察。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训练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学资源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查阅字典,自主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的说明内容;并分成四人小组从说明文知识点(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入手自学课文,并把内容用A4纸整理成讲课板书或做成手抄报,到时上讲台展示自学成果时投影出来。 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作者的资料及物候学的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大自然的语言》,视频展示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现象。这些丰富多彩的物候现象与人类有何关系呢?为什么说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

类自己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二、介绍作者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三、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 2、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 4、学习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观察。 四、提问学生: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试划分文章结构,列出说明内容。 明确:说明对象——大自然的语言(物候),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内容: 第一部分(1-3段):说明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五、自学成果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对每部分内容的理解。(老师在学生展示和讲的过程中适当引导) 六、评价每小组的自学情况以及展示情况,并对本课内容作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用活页本搜集一些农谚(至少十条),体会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做《学习与评价》P65-P66第16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钱双红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语言》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知识性的小诗,它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以诗歌的形式,用富有童趣的文笔向学生介绍了大自然的几种语言,让学生了解一些大自然的现象,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孩子们在接触本文时会很容易被这首小诗简洁的文风、活泼的文字所吸引。通过学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 过程与方法:讨论、交流、感受诗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 感情。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读中领略大自然的 神奇,激发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想象世界,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仿编、创编诗歌。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 四幅图分别代表哪个 季节吗?你是怎么知 道的? 2. 是啊,大自 然真是太奇妙了,他 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告 诉我们很多的信息。 大自然的语言还有哪 些呢?这节课就让我 们继续学习第六课 《大自然的语言》 1、观察图片,发 言。 2.齐读课题 通过观看图片, 让生初步感知 “大自然的语 言”充分利用学 生熟悉的事物创 设情境,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 计: 二、以读促悟, 汇报交流前置性作业: 默读课文,说说 从文中你知道了哪些 大自然的语言?用 画出关键词句。试着 用“大自然用, 告诉我们「” 的句式说一说自己读 懂的内容。 1.讲解“三叶虫” 化石 2.讲解“漂砾” 3.大自然的语言真是 太奇妙了,那我们怎 样做才能发现它呢? 1、小组交流 2、小组展示:小组 上台根据课文的第 二至八小节,先读 内容再说自己的理 解。再有感情地朗 读。 3、根据课文最后一 小节,回答:要多 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通过 读、小组交流, 展示,明确文中 的大自然语言。 锻炼学生的理 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三、拓展延伸, 仿编诗歌 大自然的语言 真是妙不可言呀!大 自然的语言远远不止 这些,还有很多。你 在生活中发现大自然 还有哪些语言呢? 大自然的语言 无处不在,只有会观 察、爱学习、勤思考 的人才能发现。老师 把大自然的好多语言 都请到我们的课堂 上了,看课件,找自 己喜欢的一句说说你 从中知道了什么。 自由发言 读资料,说感受 学习课文的写法 语文与生活相 结合,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激发 学生观察大自 然的兴趣。 了解课文的写 法,学着仿写诗

新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钱晓捷第1章习题答案

第1章汇编语言基础知识(全) 2010-10-18 19:32:40| 分类:答案集锦|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1章汇编语言基础知识 〔习题1.1〕简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解答〕 CPU: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运算器执行所有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把指指令逐条从存储器中取出,经译码分析后向机器发出各种控制命令,并正确完成程序所要求的功能;寄存器组为 处理单元提供所需要的数据。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它用来存放程序以及程序中所涉及的数据。 外部设备:实现人机交换和机间的通信。 〔习题1.2〕明确下列概念或符号: 主存和辅存,RAM和ROM,存储器地址和I/O端口,KB、MB、GB和TB 〔解答〕 主存又称内存是主存储器的简称,主存储器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使用的数据,CPU可以直接存取,它由半导体存储器芯片构成其成本高、容量小、但速度快。辅存是辅助存储器的简称,辅存可用来长期保存大量程序和数据,CPU需要通过I/O接口访问,它由磁盘或光盘构成,其成本低、容量大,但速 度慢。 RAM是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英语简写,由于CPU可以从RAM读信息,也可以向RAM写入信息,所以RAM也被称为读写存储器,RAM型半导体存储器可以按地址随机读写,但这类存储器在断电后不能保存信息;而ROM中的信息只能被读出,不能被修改,ROM型半导体通常只能被读出,但这类存储器断电 后能保存信息。 存储器由大量存储单元组成。为了区别每个单元,我们将它们编号,于是,每个存储单元就有了一个存储地址,I/O接口是由一组寄存器组成,为了区别它们,各个寄存器进行了编号,形成I/O地址,通常 称做I/O端口。 KB是千字节、MB是兆字节、GB是吉字节和TB是太字节,它们都是表示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单位。 〔习题1.3〕什么是汇编语言源程序、汇编程序、目标程序? 〔解答〕 用汇编语言书写的程序就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完成汇编工作的程序就是汇编程序;由汇编程序编 译通过的程序就是目标程序。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5课大自然的语言 【导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从具体生动的现象说起,条理分明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学习准确、生动、优美的说明语言。 3.了解物候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 的。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沟通工具,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吗?春夏秋冬、斗转星移、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将一起去破译大自然的语言,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翩.然(piān)销声匿.迹(nì)连翘.(qiáo) 衰.草连天(shuāi) 风雪载.途(zài) 2.词语解释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次第:依次。 载途: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农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在长期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1@人教版

16大自然的语言 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〇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 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〇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〇课时安排 2课时 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翩然(piān)孕育(yùn)簌簌(sù) 载途(z?i)连翘(qiáo) 萌生(méng) 农谚(yàn)纬度(w?i)悬殊(xuán shū) 侵害(qīn)竺可桢(zhúzhēn) 草长莺飞(yīng)销声匿迹(nì) 多音字: 载z?i (登载)(转载)(一年半载) zài (载重)(载人) 翘qiáo (连翘) qiào (翘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