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两岸关系

浅谈两岸关系
浅谈两岸关系

浅谈两岸兄弟关系

【内容提要】台海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台海两岸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此后虽历经坎坷,却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1949年起国共分治两岸。随后,李登辉,陈水扁登台,抛出台独言论,妄图分裂祖国,造成两岸关系一度紧张。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开始发展两岸关系,两岸关系大为缓和。然而,台海问题极其复杂,两岸最终走向统一道路依然漫长。两岸关系未来走向不明朗,但这一切都阻挡不住两岸走向统一的历史潮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关键词】两岸关系历史现状台独统一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对于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提问时表示,两岸正在商签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一个综合性的、具有两岸特色的协议。温家宝总理强调两岸商签经济合作协议时的“兄弟关系”。温家宝总理说,“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可以解决的。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说,尽管兄弟之间存在分歧,但仍应以血缘关系为重。自古以来,台湾海峡就是中国的内海。公元三世纪以来,台湾岛与内地之间的交流没有中断过,即便是国共争执后的两岸分治时期也是这样。海峡两岸同属一个国家,海峡两岸的关系是兄弟关系,不是邻里关系。无论处于弱势也

好,强势也好,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没人可以抹杀的事实,两岸终将走向统一,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全球亿万华人共同的愿望。

1949年12月,蒋介石撤至台湾,共产党取得了大陆的统治权。到此,共产党统治大陆,国民党治理台湾,海峡两岸分治局面延宕至今。蒋氏父子虽与大陆采取敌对政策,但反对台独。蒋氏父子去世后,李登辉上台后抛出“一边一国论”。陈水扁步其后尘,大力推行台独政策,导致两岸关系恶化,渐行渐远。2008年,马英就上台后,开始与大陆接触,两岸关系虽大为缓和。

现在两岸关系较之于以前有了历史性的转变。首先,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两岸贸易和台商在大陆投资规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不断增加,大陆市场正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加强两岸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已变为现实,这些举措,都更进一步促进两岸的经贸交流。其次,政治上交流增多。国共两党建立了定期沟通平台,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的商。从连战大陆之行开始,国民党高层陆续登上大陆,开展两党的高层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更加务实,两岸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追求“共创双赢”。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方针,得到台湾方面的认同。马英九先生也提出,希望能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改善两岸关系,是台海两岸民众共同的期望。

当前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仍采取五个“坚持”:一,继续坚持一个中

国的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二,继续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但是也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三,继续坚持扩大以经贸、文化为主的两岸各项民间交流;四,继续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五,继续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反对外国干涉,同时做好国际社会的工作。一个中国是原则,在原则问题上不作退让。“和平统一”则是要长期坚持的方针,绝不是权宜之计,不会因为一时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这一方针。“一国两制”是我们提出的主张,我们可以和广大台湾同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主张。

现阶段两岸关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台湾民意要决定当局的两岸关系的走向;其次,国民党领导人的个人理念影响着以后的两岸关系;另外,民进党在台湾政坛上的作用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走向。国际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两岸关系的最大外部因素是美国。现在美国仍秉持其“维持现状”的台海政策主调,两岸维持分裂的现状使得美国可以利用台湾来牵制中国的崛起,实施其“以台制华”的战略,美国既要避免两岸走向统一,也力图避免两岸走向对抗和战争,这样的基本立足点不会改变。中美、美台、两岸之间的博弈与较量决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

我认为两岸的统一是必然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我们不会放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过去十年中,尽管两岸关系出现了“台独”势力上升和两岸政治关系倒退的情况,但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走向统一。中国大陆对台湾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和控制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时间长短。两岸和平统一本质上取决

于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和平统一的信任和信心。中国大陆在与台湾社会各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沟通及交往的过程中,让台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及支持两岸统一的政治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使台湾社会始终保持现有管制和生活方式、方法不变,就必然能赢得台湾社会及民众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信任和信心。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是没人可以抹杀的。两岸走向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怀抱,全球的中华儿女都会为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海峡两岸关系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

(2) 《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

(3) 《论台海两岸关系实象》来源:天下论文网

(4) 《台湾意识的形成和新型两岸关系》来源:天涯论坛

(5) 《台湾当局两岸政治定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中国新闻网

浅谈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挑战

浅谈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挑战 摘要: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至关重要。它不仅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两岸关系也会面临新的挑战与变量,未来两岸关系所涉及的议题将更为复杂与艰难,“只易不难、只经不政”的单纯思维已经不足以应付未来的挑战。两岸的决策当局都要投入更大心力,来迎面破解政治难度更高的协商议题。 关键词: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现状;挑战 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自从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后,随着海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两岸关系经历了从军事上对抗、政治上对峙、人员彼此隔离走向了军事上停止对抗、政治上局部对话、文化交流和人员逐步往来的互动过程。经过客观综合分析我们会看到:在未来几年台海问题的确降温,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因素越来越多。但同时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且很严峻,两岸统一仍任重道远。 一、两岸关系的现状 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1、两岸交流飞速发展。蒋经国晚年推行“政治革新”。在其影响下,1987年7月,台湾解除实施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逐步放宽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限制,随后又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开放两岸经贸往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两岸交往进一步加强,不仅交流领域扩大到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方面,而且双方的交流也从民间交流,发展到海峡两岸官方机构间一定范围内的协商和谈判。1991年2月,台湾当局公布所谓“国家统一纲领”,表达赞成“开放两岸直接

历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人文类竞赛获奖作品一览表

历届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人文类竞赛获奖作品一览表 华中理工大学建筑方案“将居民安置在发种种的小镇中” 上海交通大学农村民居建筑调研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西部蝶类资源调查 北方交通大学多渠道多方式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的铁路的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浦东开发区环境调查及综合防治 华中理工大学将城市引入农村,农村引入城市-繁忙江南水乡的僻静水上公园云南大学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 云南大学村落文化贫困地区农村妇女生育健康服务模式——武定县 北京师范大学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南京理工大学走出困境再创辉煌——重庆军工企业走上发展之路的启示 清华大学《十字路口看乡企》——中国农村乡镇企业转制问题调查报告 北京大学两家名油企业生活后勤体制变 革 北京大学股市中操纵市场行为及防范的法律对策 武汉大学武汉市再就业工程调研报告 云南大学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脱贫致富——云南省怒江傈族自治州经济开发新模式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教育调查报告 北京大学从法院状告新闻媒体谈起——一起名誉侵权官司引发的思考 复旦大学适应环境变化,构建新型企业——上海国有外贸企业改革调查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 哈尔滨理工大学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网站 北京师范大学困境与出路——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调查 北京师范大学面向21世纪发展远程教育——关于中国远程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探讨 西南政法大学典权的过程分析及性质研究 山西大学刚玉之路 河海大学江苏省水资源可持结发展模式探讨 中国药科大学我国药品价格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的研究 杭州商学院论国有企业激励机制 湖南财经学院买方市场:高教与经济增长—发展高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中的几点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对教育类课程看法的调查报告 东南大学南京市流动民工现状调查 重庆大学“移民者的乐园”——三峡库区“棚户现象”调查研究与城市(镇) 渝州大学绿色贸易壁垒及重庆之应对 北京大学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健康预期寿命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反馈、学生的归因模式与学生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一项行动研究及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的是用和平方式统一台湾,我们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增进互信,积累共识。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与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 两岸关系的现状 1.两岸政治上的互信 如今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的进展,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就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达成一致,从而建立了政治上的互信,形成了良性互动。两岸高层互动热络,沟通顺畅,极大地确保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更有利于两岸增强政治互信。两岸沟通管道与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两会制度化协商平台成为两岸协商的重要渠道,两会协商成果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表现与推动力。两会协商机制进一步深化,体现五大特色:一、权威性逐步提高。二、专业程度稳步提升。三、协商议题拓宽,更加注重民生。四、过程更趋平和。五、两岸制度化商谈取得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多台湾民众的

理解与肯定。。两岸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层进行沟通,海峡论坛等民间交流平台是两岸民众开展交流合作、凝聚亲情友情的新渠道,博鳌论坛、世博会、亚运会、APEC峰会等平台,为两岸高层表达善意诚意、探讨合作事宜提供了重要舞台。两岸协商制度化,是两岸关系正常稳定的最具体表现,是为两岸交流构建基础的重要工程,目前,两岸形成“政党主导、官民结合、多轨并进、多方位沟通”的协商合作机制对两岸增进了解、累积互信、规划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岸才能克服“台独”势力的干扰于破坏,成功化解两岸之间的一些摩擦和不快。 2.两岸经济上的发展 随着绿色通道的开启,作为ECFA的执行和监督机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已全面启动了ECFA的后续协商,稳步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向正常化、自由化方向发展。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增进了两岸经济上的互信、互动继续给台湾的消费经济和旅游业注入巨大的活力。中国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积极、务实、灵活而有效促进两岸交流的新举措,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提供便利。大陆方面本着为台湾同胞做实实在在事情的精神,不断出台解决台湾同胞关心问题、维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的政策措施,推动两岸交流深入、持续发展,两岸经济关系在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中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两岸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全国台企联谊会在北京成立“马上办中心”,为台商排忧解难,吸引台商持续扩大对大陆投资。相对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增速放缓或下滑情况,台商投资项目及金额大幅增长,均是近年来少见的现象。 3.两岸文教上的合作

浅谈台湾问题论文

形势与政策 ——浅谈台湾问题摘要:近几年来,台湾海峡形势有了很大变化。无论台湾岛内政局、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而进行的斗争,都有一些新情况、新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台湾的战略地位,涉及中国的国家海防权和海洋资源权,涉及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涉及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和利益,任何实质性的台湾独立,都是不能接受的。 关键词:解决;台湾;统一;稳定

引言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华夏子孙的庄严使命。 人类渴望和平,千百年来停止过对和平的追求。和平是一个给人类带来美好、幸福、发展、进步而受到亿万人民喜爱的字眼。我想如果举行一次世界人民大投票,评选他们最喜欢的词,得票最多的一定是“和平”。 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中国又是一个主权尚未完全统一的国家。此间,中国与“台独势力”斗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对中国来说,是不容讨论和不能妥协的原则。我们都知道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自从国民党占领台湾后,台湾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现如今,台湾与内地关系改善,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联系。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却是只增不减。面对中国的地图,我想到了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炎黄子孙,还有那三万六千平方公里未统一的土地,还有那两千一百万双盼归的眼睛,还有那一颗颗随祖国命运一起跳动的爱过之心。 大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历史的因素,有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国家实力的因素,但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障碍却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干预,尤其是美国与台湾当局结成的官方和准官方的军事关系。早前,陈水扁把持台湾发展的方向,他惧怕两岸关系发展会增进同胞间的相互了解、拉近彼此距离,最终导致祖国统一。所以他使尽浑身解数,意图阻挡历史车轮前进。他极端仇视、反对主张“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的共同的责任”的《国家统一纲领》。在该纲领通过不久,他就以“立委”身份发表给李登辉的“十大国是建言”,“建议”“国家统一纲领应改为台湾与中国大陆基本法”,“国统会应调整为国家前途发展委员会”。之后只要有机会,他就宣扬这一套。蓄意破坏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之间的商谈。 一、两岸和平存在的问题 (一)两岸和平统一有两大障碍:一是台湾岛内长期存在的分裂意识,二则

形势与政策论文——两岸关系

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形势 作者:鹏义 【摘要】:众所周知问题由来已久,其间经历了诸多的演变和发展,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国际化,新时期如何处理海峡两岸关系关系重大,这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考验,本文就问题的历史由来、演变发展,新时期两岸关系呈现和可能出现的新特点三个方面来阐述问题,进而给出了自己关于新时期大陆处理两岸关系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问题,历史由来,演变,发展,新时期两岸关系,新特点,大陆,处理 【正文】 (一)问题的历史由来; 大家知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也曾而两次脱离祖国,一次是民族英雄成功第一次收复,赶跑了荷兰殖民者,死以后其后代将独立与清廷对抗,后康熙帝任施琅为大帅收复,此后一直隶属大陆管辖。二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将二次割让出去给日本,自此脱离大陆50年,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946年国民党发起国共战,经过历时四年的在,国民党被赶出大陆、蜗居。正当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完全解放,美国派出第七舰队横亘在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由此才形成了问题。处理好两岸关系成为中央政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个重大考验。 (二)问题的演变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介石退居,国民党军队蜂拥入台,这标志着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结束。介石、经国统治时期虽也曾扬言要反攻大陆,成立伪中央政府,但可以看出他们依然承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坚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后来登辉上台,才开始提出“两国论”,开始搞台独分裂活动。将两岸关系迅速升温激化。登辉之后水扁上台,民进党开始执政,开始想明目胆地进行台独公投,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海峡两岸关系也日益紧。2008年随着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对大陆的访问,拉开了两岸关系缓和的序幕,海峡两岸交流也日益紧密。就在同一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赢得“大选”,击败民进党,时隔八年之后国民党重掌大权,也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门轰然洞开,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两年多来两岸经济关系大事不断,世所罕见。先是中断近十年的“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在大陆先后举行四次重要会谈,达成12项经贸合作协定;再就是取得了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MOU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三)新时期两岸关系呈现及可能出现的新特点; (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不小的挑战。目前的两岸关系是两年来最好时机,台海形势出现了对我有利的外环境,登辉的影响日渐式微;水扁被判无期徒刑,以“台独纲常”为宗旨的民进党早已下台。未来几年,岛台独活动难于掀起大的风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势不可阻挡。接下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触及政治议题,两岸关系“先易后难”、“先急后难”、“先经后政”、越到后来越难。难点在于以下几点。 1政治对话议题。马英九当局对政治对话的态度渐趋保守。所谓岛形成“共识”,实际上就是一种“托词”,如果民进党一直反对,岛将永无共识;两岸对话还要夹带国际因素,这显然表明两岸政治互信有待进一步增强和强化。 2.经济合作机制化问题。马英九近年来不断重申ECFA的签署应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进行,必需符合“国家需要、民族支持和国民监督”的基本要求,必需符合“中华人民国主权”和人民利益,由此看出,ECFA形成两岸经贸关系的基本法,涉及到身份及关系的定位问题,搞好了,会使两岸关系更亲密;搞不好“两岸”也会成为“两国”的开始。 3.两岸军事互信问题。马英九在国18次国民党全代表会上显示,“因为两岸现在并没有剑拔弩,所以并没有进行政治性谈判甚至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急迫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方面要价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却

浅谈两岸关系的发展

浅谈两岸关系的发展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屿,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与大陆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历史的沿革,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并处于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以全民族的发展为大局,以更远大的目光、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两岸交流的现状 (一)文化交融 台湾与大陆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两岸文化交流正在不断深化,特别是艺术、学术的交流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通过交流,人们更加认识到两岸对于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共同基础。两岸有共同的语言、艺术和民俗的文化形式,两岸都使用共同的语言和文字,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别,汉字有繁体字与简体字之别,又有台湾通用拼音与大陆汉语拼音之别,但这些只是大同小异,都同属汉语系。 (二)经济双赢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始终是两岸关系发展最重要的领域。这些年,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的时候,两岸同胞携手并肩、共同应对挑战。大陆已经成为

台湾最大的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台湾方面也允许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这标志着两岸由单向投资走向了双向投资,这是两岸经济往来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政治改善 两岸各个领域的交流对话本着“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的原则,是一种积极且务实的态度。但是,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话题。因为最终解决两岸的问题,便是破解最难的政治问题。两岸的政治对话,是两岸、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话题,我国的胡锦涛总书记就曾多次提出双方要为共同破解政治难题积极地创造条件。 (四)其他往来 其他如人员往来、邮电交通以及科技、体育、学术、新闻等方面,大陆亦持积极态度,采取了相应措施,鼓励发展两岸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政府还授权成立了民间团体同台湾有关的民间团体建立密切联系,维护两岸人民的合法权益,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 二、今后两岸交流的发展方向 (一)两岸交流的政治前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交流现在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岸交流,但同时我们还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对此,胡锦涛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

关于两岸关系发展与前景展望

形势政策论文 关于两岸关系发展与前景展望 一直以来两岸关系始终是我党,我国的工作重心之一,也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更是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两岸的统一问题一直牵动着全体国内外中华儿女的心,成为中华民族近半个世纪乃至未来一段时期为之奋斗的目标。50多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两岸经历了从军事上对抗、政治上对峙、人员彼此隔离走向了军事上停止对抗、政治上局部对话、文化交流和人员逐步往来的互动过程。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加快推进,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两岸关系正进入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动力在增强;另一方面,两岸政治对抗正激化,“法理台独”正对两岸关系构成严重的威胁。于是,面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应该如何熟悉和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对策,是深化两岸关系研究,促进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首先,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至关重要。能否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进而推动祖国的和平统一,不仅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而且关系到中国的发展,它已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的关键因素之一。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处于中国陆权与海权交界的“边缘地域”,是中国维护南海海域主权进而有效实现制海权的重要依托。其次,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发展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同资源、空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渐严重,因而能否开发海洋资源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国的整体繁荣与稳定。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而且,台湾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条件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获得民众的支持。而获取民众支持的最佳手段就是以民生为本,更加深入扎实地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台湾人民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

精品2014形势与政策论文: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摘要: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基础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发展两岸经济往来,通过经济交往弱化政治,让百姓之间紧密相连,两岸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们共同的心愿,沟通才能够增进互信,合作才能够达成双赢,两岸同胞的福祉关系于两岸的和平发展,两岸的协商促进两岸的和平发展,为大陆和台湾的共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追求和平与发展、从对抗到对话、从斗争到合作的世纪,也是一个兼顾自由与责任的世纪。 关键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往开来 一两岸关系的核心与关键 (一)两岸关系的症结 “胡六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事务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其中第六点提出:“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同时指出,“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做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 由此可见,要“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关键的问题恰恰存在于“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基础”之中。没有这个“基础”,两岸就没有谈判的可能,或者勉强谈起来只获得一纸协议,也不可能真正结束敌对状态;如果这个最根本的对立解决了,其他各项政治问题包括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等等,都将转化为技术性问题而迎刃而解。目前,两岸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上达成了一致,支撑了去年以来两岸关系的明显进展;但是,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深化落实这一共识,尚需双方发挥高度智慧,在互动中形成高度默契、互为激励、螺旋上升的正面循环。所以,胡总书记在2009年5月26日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进一步指出:“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 (二)两岸关系核心问题是要全面落实“一中原则” 2005年“胡连会”标志着大陆“两岸同属一中”的政策思想走向成熟并落实为 具体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二十年左右围绕一个中国原则进行的事实上的“谈判” 终于达成初步一致。这就在两岸最为敏感的涉外问题上向台湾人民展示出合理 解决的前景,也就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互为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取得一致 与平衡。 从“胡四点”到“胡六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讲话精神、从近年两岸关系出现的有关变化来看,以往一中原则单纯强调两岸关系的“法理内涵”,对台湾当局政治地位采取绝对排它性的否定态度;而“两岸同属一中”则在坚持一个中国法理基础的同时,为一中原则注入了实事求是、正视现实的“事理内涵”,以及以人为本、尊重包容的“情理内涵”。全面把握与落实“新三句”包含的法、理、情三重内涵,是我们正确坚持一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 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认识两岸发展的新形势浅谈当前的两岸关系关键词:两岸关系、面临问题、新形势、发展、合作、摘要: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即使如今,也面临诸多问题。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论文分析了两岸关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所述问题,罗列出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契机,促使两岸关系更加和谐友好的发展。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两岸关系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时间还不长。两岸之间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固有矛盾和分歧,又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还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尚不适应两岸关系

的全面改善。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政治上,台湾是多党制,其中民进党的实力不容小视,他们极力要求搞一中一台;军事上,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基本不存在;文化上,部分台湾民众于民进党的误导而缺乏一个中国的意识;学术上,两岸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观点分歧很大。所有矛盾中,民进党和台联的台独立场和举动是两岸关系的最主要问题或障碍。“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一天得不到彻底和有效遏制,台海局势就一天难以从根本上稳定下来,两岸关系就会始终受到干扰和破坏,甚至面临停滞和倒退的风险。除此之外,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分为以下三点:一:两岸在一些重大敏感议题上存在结构性矛盾。目前,两岸互信较弱,两岸关系的敌对性质也没有根本改变。两岸在推进政治谈判、签订和平协议的目标、内容、时程安排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两岸在台当局政治定位、台湾国际空间、军事互信等敏感议

题上存在重大矛盾和分歧,如果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有可能压缩两岸政治谈判空间,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二:美、日“以台制华”战略的破坏力不容低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难以遏制、难以逆转,加之中国综合实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美日经济衰退等原因,美日“乐见”两岸在经济和事务性层面展开良性互动、通过对话“降低紧张”。但出于遏阻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美日对两岸在政治、安全与军事层面发展关系保持谨慎与疑虑的态度,仍以提升对台军售质量、支持台湾扩大国际空间、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支持民进党“台独”势力等为杠杆和筹码,插手台海局势,挑拨两岸关系,防止两岸关系发展“过热”、“过快”。于推行“经济依中,安全靠美”的策略,台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的广度与深度将受到美日强力牵制。三:岛内民意走势复杂。大陆争取台湾民心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

形势与政策浅析当前两岸关系1

浅析当前两岸关系 班级:学号:姓名: 论文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我们国家甚至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话题,自新中国成立后,两岸关系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着。目前两岸关系在政治、经济以及两岸人民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这对我国的统一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两岸;关系; 一、历史渊源 自古以来,台湾海峡就是中国的内海。台湾日月潭像中华五岳一样受人欣羡。公元三世纪以来,台湾岛与内地之间的交流没有中断过。即便是国共争执后的两岸分治时期也是这样。君不见,二零零三年两岸的贸易额达五百多亿美元吗?台胞在大陆的投资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吗?可是为什么会出现两岸关系呢? 众所周知,自孙中山创中国国民党以来,振兴中华就是国共两党最大的共识。国共两党合作则两利,不合作则两害。中国二十世纪初成立的这两大政党在最初的革命斗争中都积累了不同的经验。两党初创之初,国民党的力量因发韧于旧的国民党等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团体而强,共产党的力量因初创时沿于当时主流社会外围而弱。两党之间的合作截止目前有两次。军阀争斗成为中国稳定的最大威胁时,两党通过党内的合作成功地发动了北伐战争,陷军阀于土崩瓦解。而这时革命的领导权在国民党手中,但彼时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工作显得滞后,派系的存在使得对革命果实的争抢明目张胆。当北伐军进军到武汉时,军事主导权与政治掌控权之间的裂痕泾渭分明了。而此时,共产党对这种权力之争毫无影响。这是由于共产党成立之初缺乏经验的原因。最终,这次历史上最大的政党之间的合作走到了尽头。共产党离开了合作队伍,国民党独自完成了北伐。共产党在屠刀面前认定中国国民党一夜之间成为了革命对象,开始了“二次革命”,通过三大起义开创了红色政权割据局面。而中国国民党成为主政中国的执政者。几乎在同时,中国国民党内部也发生了分裂,地方军政集团与中央之间展开了权力斗争。当蒋介石取得了绝对优势的胜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新的斗争对象。可是共产党不是如其他军事集团一样容易解决。四次围剿四次无功而返。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的争夺战中取得了局部胜利。然而,因为本身力量太弱,也只能进行地方割据。这期间,日本对中国的扩张政策恶性膨胀,企图以“大东亚共荣圈”来奠定争夺世界霸权的基础。日本对中国的变本加厉的侵略独占政策让中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这种局面又肇端了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机缘。1936年的西安事变是局面转换的节点。面对日本的侵略,两党搁置隙嫌,重新合作抗日救国。不

当前两岸关系现状与未来展望概要

当前两岸关系现状与未来展望 [内容摘要 ] 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两岸同胞乃至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两蒋时期, 两岸关系经历了从严重对抗到逐渐缓和; 李登辉、陈水扁上台后, 两岸关系严重倒退,濒于战争的边缘。两岸人民渴望和平。 2008年国民党在岛内重新执政,在国共两党共同努力下, 两岸关系出现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已经 进入一个重大的战略转折期。两岸直接三通基本实现, 两岸各项交往交流发展迅速, 且不断取得新突破。未来几年, 两岸关系的和平和稳定应该能够得到保证,两岸的 交流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两岸关系将进一步密切, 这是势不可当的潮流。 [关键词 ] 两岸关系海峡两岸政治未来 由于大陆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个中国”原则在国际上更加稳固,“台独”空间逐步被压缩。当然我们也要看到, 美日等一些反华势力仍然在为两岸关系 的发展制造一些障碍。美国和日本把台海作为共同关切的地区, 实际上是加紧对两岸关系的干预。美国也鼓动日本更加深入地介入台海形势, 台湾当局借助目前中日关系困难的局面, 试图“拉日保台”。日本右翼势力也蠢蠢欲动, 加紧对“台独”势力 的支持。但是, 由于“一个中国” 原则是国际关系的普通主张, 而且随着祖国大陆的不断发展, 使美台关系、日台关系很难有大的发展。 两岸要实现统一, 一方面要消除两岸同胞的一些感情隔阂, 让两岸同胞感情融洽达到一定程度。第二, 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也要得到一定的整合。第三, 祖国大陆本身的发展也到了一定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统一能促进两岸同胞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时候, 统一就水到渠成了。 [1] 2008年 , 在 ECFA 签署后,随着对 ECFA 的落实,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就已经开始进入新阶段。这一阶段将不会如进程的开局、起步阶段那样, 有着那么多 激动人心的重大突破, 但对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进程, 却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而对于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最终目标,甚至意义和影响更为重大。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认识两岸发展的新形势 浅谈当前的两岸关系 关键词:两岸关系、面临问题、新形势、发展、合作、 摘要: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即使如今,也面临诸多问题。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论文分析了两岸关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所述问题,罗列出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契机,促使两岸关系更加和谐友好的发展。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两岸关系已经有所改善,但是改善的时间还不长。两岸之间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固有矛盾和分歧,又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还有一部分台湾民众尚不适应两岸关系的全面改善。 两岸关系稳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政治上,台湾是多党制,其中民进党的实力不容小视,他们极力要求搞一中一台;军事上,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基本不存在;文化上,部分台湾民众由于民进党的误导而缺乏一个中国的意识;学术上,两岸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观点分歧很大。所有矛盾中,民进党和台联的台独立场和举动是两岸关系的最主要问题或障碍。“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一天得不到彻底和有效遏制,台海局势就一天难以从根本上稳定下来,两岸关系就会始终受到干扰和破坏,甚至面临停滞和倒退的风险。除此之外,两岸关系的主要问题分为以下三点: 一:两岸在一些重大敏感议题上存在结构性矛盾。目前,两岸互信较弱,两岸关系的敌对性质也没有根本改变。两岸在推进政治谈判、签订和平协议的目标、内容、时程安排存在较大分歧。尤其是,两岸在台当局政治定位、台湾国际空间、军事互信等敏感议题上存在重大矛盾和分歧,如果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好,有可能压缩两岸政治谈判空间,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 二:美、日“以台制华”战略的破坏力不容低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趋势难以遏制、难以逆转,加之中国综合实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美日经济衰退等原因,美日“乐见”两岸在经济和事务性层面展开良性互动、通过对话“降低紧张”。但出于遏阻中国崛起的战略需要,美日对两岸在政治、安全与军事层面发展关系保持谨慎与疑虑的态度,仍以提升对台军售质量、支持台湾扩大国际空间、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支持民进党“台独”势力等为杠杆和筹码,插手台海局势,挑拨两岸关系,防止两岸关系发展“过热”、“过快”。由于推行“经济依中,安全靠美”的策略,台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的广度与深度将受到美日强力牵制。 三:岛内民意走势复杂。大陆争取台湾民心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由于两岸长期隔绝,并长期受“反共”教育和“台独”宣传影响,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存在误解和隔阂,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存在错误看法。总的看,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心态比较复杂,主张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占大多数, 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主张和平统一的声音还很弱,部分台湾民众还受到“台独”思想的影响。四:民进党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在“台独基本教义派”强力牵制下,民进党全盘否定马当局两岸开放政策,甚至以暴力方式阻挠两岸交流往来,短期内务实调整两岸政策面临较大难度,这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了一定阻力。尤其是,虽然民进党发展危机加深,但其组织基础、社会基础没有被破坏,基本盘依然较稳。

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因素分析

当前影响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因素分析 陈先才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所助理教授 国民党在岛内全面执政,为马英九当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量。我们看到,马英九在两岸关系方面,与其前任李登辉、陈水扁采取对抗策略不同,而是采取了一种柔性的策略,试图以此建立起台海和平与稳定的框架,从而有效地维护台湾的最大利益化。由于两岸问题所涉及的历史极其复杂,两岸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因为台湾领导人换位而消失,对于马英九来说,其两岸政策仍然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就影响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诸因素进行一一解剖。 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 毫无疑问,中国大陆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以及决定台湾前途的最重要因素所在。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无疑将越为重要和突出。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大陆经过改革开放30 年的发展,其经济总体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由于大陆腹地广阔,人口众多,市场潜力极大,其发展前景相当看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制造业的中心所在。中国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普遍称道和希望借鉴的代名词。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目前已是国际社会重要的一支力量。无论是在解决国际冲突与危机方面,中国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看到,无论是在伊拉克、伊朗,朝鲜以及非洲地区,中国的影响力都在不断增长。在对台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其对两岸关系必然会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在两岸关系方面,从两岸实力消长的长期性比较,无疑两岸实力对比越来越有利于大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其在两岸问题的处理方面,中国大陆也越来越表现出自信,这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随着大陆自信的增强,大陆对台善意的释放,将会越来越多。 其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随着中国大陆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台湾谋求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的可能性也将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分离出去的机会。 其三,在国际社会中一中框架将会越来越稳固。中国的崛起将会极大地改变世界局势,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依赖将会越来越加深,以美日等国为代表的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将会越来越务实越来越清醒,尽管美日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崛起的筹码暂时还不会消失,但反对“台独”将是他们的第一目标。 二、中国政府对台战略的变化 中国政府对台战略的变化发展也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变量。自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的对台战略历次数次变化,从武力解放台湾战略到和平解放台湾战略,再到和平统一战略,到目前所提倡的和平发展战略。每一次对台战略的变化都极大的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也使两岸关系由高度军事对立对峙逐渐发展两岸交流和平发展阶段。中国目前仍然认为,两岸关系的最终前景决定于大陆的发展,强调时间在大陆这一边。这也是大陆推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的基本判断所在。相反,对统一的时间表不再提及,这并非表明大陆不想统一台湾,而是一种战略的考虑,大陆从李登辉陈水扁20 年的两岸关系来看,认为只有争取台湾民心,才是推进国家统一的最好手段。通过两岸之间,特别是两岸民众的利益联结方式,把两岸人民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使两岸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台湾就无法从祖国大陆分离出去。因此,大陆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就是要强调两岸关系目前可以通过平行发展,相互竞争,随着大陆实力增强,磁场效应越来越大,两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两岸统一的问题将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最终结果。 中国大陆目前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一方面是中国政府基于二十年战略机遇期的考

形势与政策之两岸关系 论文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 院系年级: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年月

两岸关系之深思 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热点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时事,认识两岸关系的动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这是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两岸关系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 关键词:两岸关系历史问题交流台湾问题新形势 一历史视野中的两岸关系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二两岸经济关系新进展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

台海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2016

台海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 15级环境设计3班1502109061 安宇旋 台海关系现状: 两岸政治上的互信 如今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的进展,关键在于两岸双方就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达成一致,从而建立了政治上的互信,形成了良性互动。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两会制度化协商平台成为两岸协商的重要渠道,两会协商成果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的表现与推动力。两岸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层进行沟通,海峡论坛等民间交流平台是两岸民众开展交流合作、凝聚亲情友情的新渠道,博鳌论坛、世博会、亚运会、APEC峰会等平台,为两岸高层表达善意诚意、探讨合作事宜提供了重要舞台。两岸形成“政党主导、官民结合、多轨并进、多方位沟通”的协商合作机制对两岸增进了解、累积互信、规划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两岸文教上的合作 长期以来,大陆高度重视文教交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主张两岸同胞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两岸双方高度重视文教交流,两岸文教交流蓬勃开展,呈现“领域更宽、层级更高、影响深”等特点,对于两岸进一步增进同胞情感、淡化心理隔阂、推动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认同、淡化“文教台独”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岸军事上的探索 两岸适时的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和交流有利于共同采取进一步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的措施。两岸都有建立军事互信的愿望,和平和发展是两岸长期追求的目标,由于诸多因素限制,两岸军事交流主要以两岸退役将领为主。目前两岸退役将领交流互访逐步升温,双方就加强军事文化交流、两岸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共同维护海洋主权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广泛而又积极的影向。 台海关系发展趋势: 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来说,“文化“将成为连接两岸的一个重要纽带,因此,新时期深化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将是两岸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首先,我们应该提升根亲文化内涵,加强两岸情感认同:两岸根亲文化,也是宗族、宗亲文化,是两岸之间不断的血浓于水的关系,也是最容易被两岸民众认同的两岸关系亲和力。必须提升两岸根亲文化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是难得持续发展5000年的世界几大古文明之一,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而随着社会历史和地理环境的演变,中原文化在闽台两岸积淀,并且保持“活化石”的生活状态。 其次,我们应该揭示海洋文化源流,加强两岸开放协同:国内外都有人将中华传统文化看作是封闭保守的陆地文化,为了使两岸同胞都认同祖国大陆是开放文化之源,促进两岸关系在开放背景下形成和

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大陆和台湾的具体现状,发现问题所在,并着眼问题提出自己相应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力求将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更有建设性,更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透过分析过去所取得成就的原因,结合目前两岸的关系,大胆提出要深化政策改革,努力促进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的上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祖国的伟大统一。 关键字:新形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流,方法。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学时就学过这首余光中写的《乡愁》,那时候的我虽然对爱国主义不是有很确切的理解,然而却已经感受到余先生的浓浓“乡愁”。现在的我,虽然仍然不是海外侨胞,也不曾身在台湾,自然很难切身体会余光中当年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却可以深深体会身为儿子离开母亲的不舍和思念,我想,台湾对于大陆便是孩子和母亲的关系,不管孩子如何撒娇,打闹,终究还是要回到母亲的怀抱的。 那么,新形势下,我国应该拟定怎样的政策方针来更好地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呢?在我个人看来,主要有以下四点途径或方法: 一,认真对待台湾与大陆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 1,关注台湾同胞 如果你关心台湾问题,关注时事政治,同时善于观察总结,你就会发现,台湾与大陆无论在人们的生活习性,还是价值观取向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虽然大陆和台湾是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一条台湾海峡毕竟阻隔了一些文化及价值观的渗透与交流。从古至今,虽然中国经过几千年的栉风沐雨,中国人的生活习性也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但许多东西却永远镌刻在中国人的心头。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如礼治,德治,人治以及中庸之道,礼义廉耻等。这些思想虽然在现代社会都已经逐步淡化,但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大陆对这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远比台湾同胞更彻底,更坚决。 2,差异产生的原因 其实,台湾与大陆文化上的差异还来源于社会制度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自然会导致人民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与演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条件下,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的建设性意见。这些对台政策有效地缓和了台海之间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为加速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改革开放两岸关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台湾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关切的问题之一,台海局势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敏感神经,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台湾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稳定。因此,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所提出来的对台政策作一梳理,以帮助人们加深了解大陆对台的方针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和两岸关系的曲折历程,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一、改革开放前大陆对台政策与台海关系的缓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了祖国统一大业进行了不懈努力。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共中央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但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加上美国派兵入

侵台湾海峡,延缓了解放台湾的历史进程。朝鲜战争结束后,远东局势出现了缓和的局面,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这些主客观条件既为“武力解放台湾”奠定了基础,又为和平地解放台湾提供了前提。于是,中共中央在坚持“武力解放台湾”战略方针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平解决台湾题的新途径,1955 年2 月3 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提出:“只要美军撤退,台湾可以和平解放。”这是建国后国家领导人首次发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信号。同年4 月23 日,周恩来又代表中国政府在万隆国际会议上发表声明: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局势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体现了我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总体说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中共中央是进一步凸显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题;六十年代,党和国家继续完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并且在1963 年,周总理提出了“一纲四目”;七十年代,党和国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李文献李威: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化,采取了外交斡旋的手段以孤立台湾当局。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但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台海局势出现了反复,两岸同胞仍然亲情阻隔,咫尺天涯。尽管如此,建国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对台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台海地区的战争危机,缓和了海峡两岸的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