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训练题

高二化学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训练题
高二化学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训练题

高二化学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训练题

高二化学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训练题(有答案)

双基练习

1.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ΔH

<0,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解析:H2与Br2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绝热条件下进行该反应,体系的温度必然升高,导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r2(g)的转化率降低。

答案:A

2.碘钨灯比白炽灯使用寿命长。灯管内封存的少量碘与使用过程中沉积在管壁上的钨可以发生反应:W(s)+I2(g) T1T2WI2(g)ΔH<0(温度T1<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管工作时,扩散到灯丝附近高温区的WI2(g)会分解出W,W重新沉积到灯丝上

B.灯丝附近温度越高,WI2(g)的转化率越低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c(W)?c(I2)c(WI2)

D.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中的平衡移动、转化率及化学平衡常数。高温时,平衡左移,WI2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充分,故A正确,B错;选项C给出的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C错。

答案:AD

3.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的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 催化剂高温CO2+H2

解析:由平衡常数表达式写出可逆反应为CO2(g)+H2(g) 催化剂高温CO(g)+H2O(g),

D项错误;由于升高温度,H2的浓度减小,说明升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正反应是吸热的,焓变为正值,A项正确;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若通入H2,其浓度会增大,B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会增大,C项错误。

答案:A

4.鸡没有汗腺,在夏天只能依赖喘息调节体温。鸡过度呼出CO2,会使下列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使农场主和超市蒙受经济损失。

CO2(g) CO2(l)

CO2(g)+H2O(l) H2CO3(aq)

H2CO3(aq) H+(aq)+HCO-3(aq)

HCO-3(aq) H+(aq)+CO2-3(aq)

Ca2+(aq)+CO2-3(aq) CaCO3(s)

澳大利亚学者经研究发现,夏季给鸡喂下列饮料会使蛋壳变厚。该饮料是()

A.淡盐水B.碳酸水

C.蔗糖水D.澄清石灰水

解析:鸡过度呼出CO2,会使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那么要使蛋壳变厚,应该使平衡右移,应补充CO2,故用溶有CO2的碳酸水。

答案:B

5.反应2A(g)+B(g) 2C(g)ΔH>0,下列反应条件有利于生成C的是()

A.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

解析: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均会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有利于生成C。

答案:C

6.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大,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项错。减小压强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D项错。

答案:B

7.如右图所示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O2 2NO2(正反应放热)反应中

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a点B.b点

C.c点D.d点

解析:此坐标的纵轴表示的是NO的转化率,横轴表示温度,曲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在此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时对应的转化率,从c点作纵轴的平行线与曲线交于一点,这表示若想达到c点对应温度的平衡状态,需要转化更多的NO,表示c点未到平衡状态,即v正>v逆。答案:C

8.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表示的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的高

D.图Ⅲ表示的是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解析:若增大氧气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突然变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变大,A选项不正确;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的增大,但平衡不移动,B选项正确;观察图Ⅲ,达到平衡时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不相等,故甲、乙两条曲线不可能是由催化剂引起的,C选项不正确;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D选项不正确。答案:B

9.NO2蒸气易形成N2O4:2NO2(g)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现欲较准确测定NO2

的相对分子质量,应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

解析:题目要求准确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而NO2(g)易形成N2O4(g),不利于NO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要准确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就必须使上述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由于上述正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应采取高温、低压的措施才行。

答案:A

10.1 mol X气体跟a m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aY(g) b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3/4,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a=1,b=1 B.a=2,b=1

C.a=2,b=2 D.a=3,b=2

解析:据题意可有如下“平衡模式”

X(g)+aY(g) bZ(g)

起始/mol1a0

变化/mol1×50%0.5a0.5b

平衡/mol0.50.5a0.5b

因为密度与气体体积成反比,而体积比又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据题意有平衡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总和与起始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总和之比为34,即0.5+0.5a+0.5b1+a=34,可得1+a=2b。最后将所给四组数据代入关系式便知A、D两组数据均符合题意。

答案:AD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 2CO(g)Δ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

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__________,c(CO)__________。

(2)减小密闭容器体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c(CO2)__________。

(3)通入N2,保持密闭容器体积不变,温度不变,则平衡__________,c(CO2)__________。

(4)保持密闭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_____,c(CO)__________。

解析:(1)C为固体,增加C,其浓度并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2)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3)通入的N2不参加反应,并且密闭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时,各物质的浓度并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4)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答案:(1)不移动不变(2)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3)不移动不变(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

12.如下图所示,烧瓶A、B中装有相同浓度的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止水夹K夹紧,烧杯甲中盛放100 mL 6 mol/L的HCl的溶液中放入25 g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25 g NH4NO3固体,搅拌使之溶解。

(1)A瓶中气体颜色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气体颜色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OH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使溶液及A中气体温度升高,故使平衡2NO2 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向左移动,气体颜色变深;NH4NO3溶于水要吸热,溶液温度

降低,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气体颜色变浅。新课标第一网

答案:(1)变深甲中NaOH溶解放热,中和HCl也放热,使溶液及A中气体温度升高,2NO2 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向左移动,NO2浓度增大,颜色加深

(2)变浅乙中NH4NO3溶解吸热,使溶液及B中气体温度降低,使反应2NO2 N2O4(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向右移动,NO2浓度减小,颜色变浅

能力提升

13.(2011?福建高考)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2+(aq) 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0

D.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解析:金属活泼性Sn>Pb,向平衡体系中加入铅后,c(Pb2+)不变,A错误;加入少量Sn(NO3)2固体,c(Sn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Pb2+)增大,B错误;升温c(Pb2+)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放热,C错误;由方程式和图示数据得平衡常数K=c(Sn2+)c(Pb2+)=0.220.1=2.2,D正确。

答案:https://www.360docs.net/doc/1f3748168.html,

14.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___,E2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所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温度升高时,平衡应向着能够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所以A、B的转化率都要减小。加入了催化剂是降低了活化能,增加了活化分子,所以反应速率加快了,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能量差是没有变化的,降低活化能使E1、E2都减小。

答案:(1)放热

(2)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而该反应中A 的转化率减小

(3)没有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途径,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始态和终态的能量,因此对反应热没有影响(4)减小减小

15.(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ΔH分别为-285.8 kJ/mol、-283.0 kJ/mol和-726.5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由CO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查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nAtAmol/(L?min)

②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③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④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的温度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2)在T1温度时,将1 molCO2和3 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CO2转化率为α,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解析:(1)CO2和H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 CH3OH(g)+H2O(g)。由图

像可知B曲线先得到平衡,因此温度T2>T1,温度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反而低,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甲醇的生成,平衡常数减小,即②错③正确;温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为nAmol,此时甲醇的浓度为nA2mol/L,所以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nA2tAmol/(L?min),因此①不正确;因为温度T2>T1,所以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时,平衡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降低生成物浓度而增大反应物浓度,所以④正确。

(2)CO2(g)+3H2(g) CH3OH(g)+H2O(g)

起始量(mol) 1 3 0 0

转化的量(mol)α 3α α α

平衡时的量(mol) (1-α) (3-3α) α α

所以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4-2α4=2-α2

答案:(1)③④(2)1-α/2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过关训练题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时练

双基练习

1.(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将浓度为0.1 mol/L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c(H+) B.Ka(HF)

C.c(F-)c(H+)

D.c(H+)c(HF)

解析:HF属于弱电解质,加水促进HF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选项B不变;但同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即c(H+)、c(F-)和c(HF)的浓度均降低,考虑到溶液中水还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到一定程度(即无限稀释时),c(H+)就不再发生变化,但c(F-)和c(HF)却一直会降低,所以选D 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1?咸阳高二检测)常温下,c(OH-)最小的是()

A.pH=0的溶液

B.0.05 mol/L H2SO4

C.0.5 mol/L HCl

D.0.05 mol/L的Ba(OH)2

解析:四种溶液中OH-的浓度分别为1×10-14 mol/L、1×10-13 mol/L、2×10-14 mol/L、0.1 mol/L。

答案:A

3.下列液体pH>7的是()

A.人体血液B.蔗糖溶液

C.橙汁D.胃液

解析:人体血液的正常pH范围是7.35~7.45。

答案:A

4.(2011?广州模拟)常温下,0.1 mol/L的一元弱酸溶液的pH为()

A.1 B.大于1

C.小于1 D.无法确定

解析:假设为一元强酸,则pH=1,据题意为一元弱酸,由于不能完全电离,故c(H+)<0.1 mol/L,pH>1。

答案:B

5.有人建议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c(OH-)],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解析:根据定义式可看出:中性溶液中c(H+)=c(OH-),AG=0;酸性溶液,AG>0;碱性溶液,AG<0,前三项均错。

AG=lgc(H+)c(OH-)=lgc2(H+)10-14=lgc2(H+)+14=2lgc(H+)+14=2(7-pH)。

答案:D

6.将pH=8的NaOH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后c(H+)最接近于() A.(10-8+10-10) mol/L

B.(10-4+10-6) mol/L

C.(10-8+10-10) mol/L

D.2×10-10 mol/L

解析:混合溶液中c(OH-)=10-1410-8+10-1410-102≈10-42 mol/L,c(H+)=10-1410-42=2×10-10 mol/L。

答案:D

7.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1 mol/L,则该溶液的pH可能是() A.3B.7C.8D.11

解析:根据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知:由水电离产生的c(H+)=c(OH-)=1×10

-11 mol/L,抑制水电离的原因是溶液中c(H+)或c(OH-)增大,若由于c(H+)增大,则该溶液中c(H+)=1×10-141×10-11=1×10-3 mol/L,即pH=3;若由于c(OH-)增大,则该溶液中c(OH-)=1×10-141×10-11=1×10-3 mol/L,即pH=11。

答案:AD

8.如图所示,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图像是()

A.B.C. D.

解析:由于胃液中有HCl,所以胃液应呈酸性,pH<7。大量喝水时,相当于HCl无限稀释,则开始稀释时,溶液中c(H+)变化较大,所以pH迅速变大,但随着稀释程度增大程度增大,水的电离则不能被忽略,无论怎么稀释,溶液不可能呈碱性,只是无限制的接近中性,即向pH=7靠拢。

答案:A

9.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酸雨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会增大

B.随着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

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

解析:A项,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弱酸H2SO3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强酸H2SO4,溶液中的c(H+)增大,pH变小;B项,温度升高后,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增大,pH变小;C项,新制氯水光照一段时间后主要成分变为HCl,c(H+)增大,pH减小;氢氧化钠溶液外置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溶液中c(OH-)减小,pH减小。

答案:C

10.(2011?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室温下,在pH=11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 ①1.0×10-7 mol/L②1.0×10-6 mol/L③1.0×10-3 mol/L④1.0×10-11 mol/L

A.③ B.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pH=11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或盐溶液,若为碱溶液,则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c(OH-)=1.0×10-11 mol/L;若为盐溶液,即该盐水解使溶液pH=11,则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0-3 mol/L。

答案:D

11.若已知100℃时KW=1×10-12,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001 mol/L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1 L,则溶液的pH为__________,若加水稀释至1 000 L,则溶液的pH__________。

解析:100℃时,100 mL 0.001 mol/L的NaOH溶液,c(OH-)=10-3 mol/L,稀释至1L后,c(OH-)=10-4mol/L,故c(H+)=1×10-1210-4 mol/L=10-8 mol/L,pH=8,100℃时,中性溶液pH=6,若将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1 000 L,则c(OH-)≈10-6 mol/L。即变为极稀的碱液,其pH≈6,但pH>6。

答案:8约为6

能力提升

12.水是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矿泉水是纯净物

B.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C.高效催化剂可使水分解获得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中无离子存在

(2)写出两项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一个水分子发生电离,则n=__________。

解析:(1)选A、B、C、D。A项矿泉水含Ca2+、Mg2+等多种离子,不是纯净物;B项水是很弱的电解质;C项要使H2O分解制取氢气,只能吸收能量;D项中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都有水电离的H+、OH-存在。

(2)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有:①通入与水反应呈酸性的气体,如CO2、SO2、Cl2、NO2等;②如酸;③加酸式盐如NaHSO4等。

(3)取1 L水,则n(H2O)=1 00018 mol,则1n=10-71 00018,故n=5.56×108

答案:(1)A、B、C、D

(2)①通入CO2②加入盐酸(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5.56×108

13.(2011?崇雅中学高二期末)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1)该学生的操作是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2)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同时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按此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测溶液pH时,若先将试纸润湿,相当于把待测液稀释了,若溶液不显中性,则一定会产生误差,若用此方法分别测定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则盐酸的pH变化大,误差较大。

答案:(1)错误的(2)若溶液不显中性,则c(H+)或c(OH-)被稀释,测出的值不是原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当溶液为中性时不产生误差(3)盐酸因为盐酸为强电解质,加水稀释后不再电离,而CH3COOH属于弱电解质,其溶液存在电离平衡,稀释后促进了CH3COOH 的电离,故盐酸误差大,CH3COOH误差小

14.(2011?宜昌高二检测)常温下,将pH=2的硫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

(1)若要使混合液的pH为7,则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2)若要使混合液的pH为10,则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3)若将pH=2的硫酸溶液稀释108倍,则所得溶液中c(H+)/c(SO2-4)为__________。

解析:pH=2的硫酸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2,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 mol/L,两种溶液混合后,

(1)若混合液的pH为7,说明二者恰好反应,

V(H2SO4)?c(H2SO4)?2=V(NaOH)?c(NaOH),V(H2SO4)∶V(NaOH)=1∶10;

(2)若要使混合液的pH为10,则溶液中c(OH-)=0.000 1 mol/L,则有*V(NaOH)?c(NaOH)-V(H2SO4)?c(H2SO4)?2+÷*V(NaOH)+V(H2SO4)]=0.000 1 mol/L,V(H2SO4)∶V(NaOH)=9∶101;

(3)若使pH=2的硫酸溶液稀释108倍,c(H+)=1×10-7,c(SO2-4)=12×10-10,则所得溶液中c(H+)/c(SO2-4)为2 000。

答案:(1)1∶10(2)9∶101(3)2 000

15.温度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_________。

(2)该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该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为__________。

(3)给该NaOH溶液加热,pH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该温度下若a=8,要中和该NaOH溶液500 mL,需pH=2的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_。解析:(1)KW=c(H+)?c(OH-)=10-a?10-b=10-(a+b)=10-12

(2)c(NaOH)=c(OH-)=10-b mol/L;该溶液中c(H+)=10-a mol/L,NaOH溶液中H+全是水电离的,c(H+)水电离=c(OH-)水电离=10-a mol/L。

(3)温度升高时,KW变大,而c(H+)=KWc(OH-),所以c(H+)变大,pH变小。

(4)a=8时,NaOH溶液中c(H+)=10-8 mol/L,c(OH-)=10-1210-8=10-4 mol/L,设需pH=2即c(H+)=10-2 mol/L的盐酸体积为V,则10-4 mol/L×0.5 L=10-2 mol/L?V,得V =5×10-3 L=5 mL

答案:(1)10-12(2)10-b mol/L10-a mol/L(3)变小(4)5 mL

资料来自:悦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f3748168.html,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练习(含答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制备Fe(OH)3胶体 B.FeCl3、FeCl2和Fe(OH)3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得到 C.40gNaOH固体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D.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现有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OO-) A.c(H+)=c(CH 3 B.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C.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D.加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但电离常数Ka不变 3.在室温下,0.1mol/L100m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其溶液的pH减小,但又要使醋酸电离程度减少,应采取 A.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B.通入少量HCl气体 C.升高温度D.加入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其电离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电解质是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

D .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导电性强,而弱电解质难溶于水导电性弱 5.已知常温时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该温度下向20 mL 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1 NaOH 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点表示的溶液中c(H +)等于10-3 mol·L -1 B .b 点表示的溶液中c(CH 3COO -)>c(Na +) C .c 点表示CH 3COOH 和NaOH 恰好反应完全 D .b 、d 点表示的溶液中33c CH COO c H c CH COOH -+?()()() 均等于K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H S 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22H S 2H S +-+,向2H S 溶液中加入少量2CuCl 固体,电离平衡 正向移动 B .4KHSO 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244KHSO K H SO ++- =++,向醋酸中加入少量4 KHSO 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C .向稀氨水中滴加少量432mol /LNH NO ,溶液,4NH +与OH -结合生成 32NH H O ?,使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常数增大 D .常温下,冰醋酸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 7.下列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BaSO 4 B .CH 3COOH C .C 2H 5OH D . Cu

高中化学等效平衡原理(习题练习)

等效平衡原理及练习 一、等效平衡概念 等效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平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均相等的平衡。 在等效平衡中,有一类特殊的平衡,不仅任何相同组分X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均相同,而且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同,这类等效平衡又称为同一平衡。同一平衡是等效平衡的特例。 如,常温常压下,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2 ①2mol 1mol 0mol ②0mol 0mol 2mol ③0.5mol 0.25mol 1.5mol ①从正反应开始,②从逆反应开始,③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由于①、②、③三种情况如果按方程式的计量关系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等(如将②、③折算为①),因此三者为等效平衡 二、等效平衡规律 判断是否建立等效平衡,根据不同的特点和外部条件,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通过化学计量数计算,把投料量换算成与原投料量同一则物质的物质的量,若保持其数值相等,则两平衡等效。此时,各组分的浓度、反应速率等分别与原平衡相同,亦称为同一平衡。 ②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通过化学计量数计算,把投料量换算成与原投料量同一则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此时,各配料量不同,只导致其各组分的浓度反应速率等分别不同于原平衡,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③在恒温、恒压下,不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是否发生改变,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换算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

高中化学平衡知识点 1、影像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决定因素) 化学反应是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决定的。 (2)外因(影响因素) ①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增加固体物质或纯液体的量,因其浓度是个定值,故不影响反应速率(不考虑表面积的影响) ②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气体的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注意:由于压强对固体、液体的体积几乎无影响,因此,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③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一般来说,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4倍。 ④催化剂:催化剂有正负之分。使用正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增大;使用负催化剂,反应速率显著减慢、不特别指明时,指的是正催化剂。 2、外界条件同时对V正、V逆的影响 (1)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急剧增加,V逆逐渐增大;减小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减小,V逆逐渐减小

(2)加压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V正、V逆均增大,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增大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增大的倍数;降压V正、V逆均减小,气体分子数大的一侧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分子数小的一侧减小的倍数。 (3)升温,V正、V逆一般均加快,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加的倍数;降温时,V正、V逆一般均减小,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减小的倍数。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1)V正=V逆,如对反应mA(g)+nB(g)======pC(g) ①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A的速率相等。 ②生成A的速率与消耗B的速率之比为m:n (2)各组成成分的量量保持不变 这些量包括: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体积、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反应的转换率等。 (3)混合体系的某些总量保持不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及体系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等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有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设反应C+CO 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 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2. 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氨分解反应:2NH 3N2+3H2。已知NH3起 始浓度是2.6 mol·L-1,4s末为1.0 mol·L-1,若用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此反应的速率,则v(NH3)应为 A. 0.04 mol·L-1·s-1 B. 0.4 mol·L-1 ·s-1 C. 1.6 mol·L-1·s-1 D. 0.8 mol·L-1·s-1 3.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2+ O 22SO3,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中SO2、O2、SO3共存 B. SO2与SO3的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 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4. 反应2A(g)2B(g)+E(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 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少E的浓度 D. 降温 5.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1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 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1,c(B2)=0.16 mol·L-1,c(C)=0.84 mol·L-1,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A. 2A 2+B22A2B B. A2+B22AB C. A 2+B2A2B2 D. A2+2B22AB2 6.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 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 后,下列情况使PCl5分解率降低的是 A.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 B. 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 C. 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 D. 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7. 在一定温度下,把2. 0体积的N2和6. 0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塞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A++B- Ki=[ A+][B-]/[AB] 7、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1、水电离平衡: 水的离子积:KW= c[H+]·c[OH-] 25℃时,[H+]=[OH-] =10-7 mol/L ; KW= [H+]·[OH-] = 1*10-14 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 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 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 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 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KW〈1*10-14 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KW 〉1*10-14 4、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pH=-lgc[H+] (2)pH的测定方法:

高二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题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可以杀菌消毒。 B、向澄清石灰水溶液、氯化钙和偏铝酸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C、CaCO3难溶于水而Ca(HCO3)2溶于水,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D、NaOH溶液可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五种溶液。 2. 在100mL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度增大,H+浓 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热B.加入1mol/L 的醋酸溶液100mL C.加入少量的0.5mol/L的硫酸D.加入少量的1mol/L 的NaOH溶液 3. 25℃时,水的电离平衡:H 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OH,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D. 将水加热,K w增大,c(H+)不变 4.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A.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2的盐酸和pH=13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C.pH=5的醋酸和pH=9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5. 已知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 Ag+ + Cl-,25℃ 时氯化银的K SP=1.8×10-10。现将足量的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选项的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最小的是 A.100mL蒸馏水中B.50mL0.1mol?L-1的氯化镁溶液 C.100mL0.1mol?L-1的氯化钠溶液D.50mL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 6.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下图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在0点时,醋酸不导电 B.a、b、c三点,a点时醋酸溶液中H+浓度最小 C.b点时,醋酸电离程度最大 D.可通过微热的方法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 7. 下列各溶液中,相关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 ...的是高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训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定条件下反应N 2(g)+3H 2(g) 2NH 3(g )在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 内,N 2的物质的量由20mol 减小到8mol ,则2min 内N 2的反应速率为 A .1.2mol/(L ·min) B .1mol/(L ·min) C .0.6mol/(L ·min) D .0.4mol/(L ·min) 2.在2A +B 3C +4D 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A) = 0.5mol ·L -1·s -1 B .υ(B) = 0.3 mol ·L -1·s -1 C .υ(C) = 0.8mol ·L -1·s -1 D .υ(D)= 1 mol ·L -1·s -1 3.能增加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的是 A .升高温度 B .使用催化剂 C .增大压强 D .增加浓度 4.已知450℃时,反应H 2(g)+I 2(g) 2HI(g)的K =50,由此推测在450 ℃时,反应2HI(g) H 2(g)+I 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 .50 B .0.02 C .100 D .无法确定 5.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 A .2NO +O 2 2NO 2 B .N 2O 4 2NO 2 C .Br 2(g)+H 2 2HBr D .6NO +4NH 3 5N 2+3H 2O 6.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 +B(g) 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 和B 都是4mol ,10s 后, 测得υ(A)=0.12mol ·(L ·s)-1,则此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A .1.6mol B .2.8mol C .3.2mol D .3.6mol 7.在1L 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氨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H 3 N 2+3H 2,达平衡时,N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 2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为a %的是 A .3mol H 2和1mol N 2 B .2mol NH 3和1mol N 2 B .2mol N 2和3mol H 2 D .0.1mol NH 3、0.95mol N 2、2.85mol H 2 8.如图是表示:2X +Y Z +R +Q 的气体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t 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 A .减少Z 物质 B .加大压强 C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9.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 2和2mol SO 3气体混合于 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 2SO 3,平衡时SO 3为n mol ,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 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 的是 A .2 mol SO 2 + 1 mol O 2 B .4 mol SO 2 + 1 mol O 2 C .2 mol SO 2 + 1 mol O 2 + 2 SO 3 D .3 mol SO 2 + 1 mol O 2 + 1 SO 3 10. 在某温度下,将2 mol A 和3 molB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A (g )+ B (g )C (g ) +D (g ),5min 后达到平衡。已知各物资的平衡浓度的关系为:c (A )a ·c (B )=c (C )·c (D ),若在温度 不变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其A 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 的转化率为(D ) A. 60% B. 24% C. 4% D. 40% 11.对于可逆反应 2AB 3(g) A 2(g) + 3B 2(g) - Q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2.在一定条件下,向5L 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A 气体和1mol B 气体,发生可逆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 ,则A 的转化率为 A .67% B .50% C .25% D .5% t 0 t 1 t υ υ逆 υ正 温度 A AB 3% 100℃ 时间 500℃ B AB 3% 时间 1×106Pa 1×105Pa C AB 3 % 压强 100℃ 500℃ D v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部分笔记整理

高二化学电离水解部分笔记整理 ————Believe in yourself 电离平衡 一.相关概念 电解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部分氧化物盐 碱 酸 非电解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 ?? ??四氯化碳蔗糖乙醇 一部分有机物: 4 11221252CCl O H C OH H C 电解质 ?? ?? ? ??? ?????????????2 322 3`324332233 43424342COO)CH Pb HgCl O H NH SO H PO H SiO H S H HF HClO HAc HNO HCO NH NO NH NaCl OH Ba KOH NaOH HClO HNO SO H HCl (、少数盐:弱碱:、、、、、、弱酸:弱电解质、、绝大多数盐:)(、、强碱:、、、强酸:强电解质、 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② 相同 pH 、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见下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概念 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2 .特征(动态平衡) (1)逆:可逆反应 (2)动:动态平衡 (3)等v (离子化)==v (分子化)≠0 (4)定:平衡时溶液中离子、分子浓度保持不变。 (5)变: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移动。 3 .影响因素 ( 1 )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一般会减小。 ( 2 )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因电离是吸热的,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电离方向)移动。 ( 3 )同离子效应:醋酸溶液中加人醋裁钠晶体,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人稀盐酸亦然。 ( 4 )能反应的离子:醋酸溶液中加人NaOH ,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要求: ①质量守恒:即:“=”两边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②电荷守恒:即: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③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等于形成的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同理,元素或原子团的负价数等于形成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离子的个数用阿拉伯数字标在离子符号之前。( 1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 如:CH3COONH4 ===CH3COO一+NH4+ A12 ( SO4)3 ==2A13 + + 3 SO42一 ( 2 )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 如:CH3COOH CH3COO一+H+ NH3 ·H2O NH4++OH— ( 3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 H2CO3H+十HCO3—HCO3—H十十CO32— ( 4 )多元弱碱一步电离Cu (O H ) 2Cu2++ 2O H— ( 5 )酸式盐: 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完成NaHSO4 ==Na+十H+十SO42— 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分步完成NaHCO3==Na 十十HCO3— HCO3—H 十+ CO32 — 盐类的水解 定义: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H2O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有弱才水解)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高二化学化学平衡状态判断、平衡移动综合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 g +B s C g +D g ,下 列描述中不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 ,同时生成n mol C C.容器中的温度不再变化 D.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2.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B(C(g)D(g)g) m q n p +,当m 、 n 、p 、q 为任意整数时,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②体系密度不再改变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④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⑤反应速率(A):(B):(C):(D)::: v v v v m p n q = ⑥单位时间内mol m A 发生断键反应,同时mol p C 也发生断键反应 A.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3.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如下反应合成甲醇:2232CO (g)3H (g) CH OH(g)H O(g)++。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2CO 、2H 、3CH OH 、2H O 的浓度之比为1:3:1:1 B.生成1mol 2H O ,同时消耗3mol 2H C.体系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D.恒温恒容下,密闭容器中压强保持不变 4.可逆反应:222NO (g)2NO(g)O (g)+,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的有(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O n 的同时生成2mol NO n ②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 ③2NO 、NO 、2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B(C(g)+D(g)g) m p q n +中,当m 、n 、p 、 q 为任意正整数时,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的移动》知识点总结

电离平衡的移动 【学习目标】 1、了解电离平衡状态及特征; 2、掌握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要点梳理】 要点一、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当溶液的温度、浓度以及离子浓度改变时,电离平衡都会发生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其规律是: 1、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在稀释溶液时,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而离子浓度会减小。 2、温度: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因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升温时平衡向右移动。 3、同离子效应: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晶体,增大了CH3COO-浓度,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加入稀HCl,平衡也会左移,电离程度也减小。 4、能反应的物质: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锌或NaOH溶液,平衡右移,电离程度增大。 要点诠释:使弱酸稀释和变浓,电离平衡都向右移动,这二者之间不矛盾。我们可以把HA的电离平衡HA H++A-想象成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化学平衡:A(g)B(g)+C(g),稀释相当于增大体积,A、B、C 的浓度同等程度地减小即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B、C的物质的量增加但浓度减小,A的转化率增大;变浓则相当于只增大A的浓度,v(正)加快使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C的物质的量和浓度均增大,但A的转化率降低了,A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了而B、C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了。A的转化率即相当于弱酸的电离程度。 要点二、电离平衡常数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的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的浓度的比值是—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用K表示。 2.数学表达式。 对一元弱酸(HA):HA H++A- 对一元弱碱(BOH):BOH B++OH- 3.K的意义: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强。从K a和K b的大小,可以判断弱酸和弱碱的相对强弱,例如弱酸的相对强弱:H2SO3(K a1=1.5×10-2)>H3PO4(K a1=7.5×10-3)>HF(K a=3.5×10-4)>H2S(K a1=9.1×10-8)。 [说明](1)多元弱酸只比较其K a1;(2)同化学平衡常数一样,电离平衡常数K值不随浓度而变化,仅随温度而变化。 4.多元弱酸的电离: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级)进行的,且一步比一步困难,故多元弱酸的溶液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来决定。如H3PO4的电离(如图): H3PO4H++H2PO4-K a1 H2PO4-H++HPO42-K a2 HPO42-H++PO43-K a3 要点诠释:K a1>K a2>K a3,在H3PO4溶液中,由H3PO4电离出来的离子有H+、H2PO4-、PO43-等,其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 (H+)>c (H2PO4-)>c (HPO42-)>c (PO43-)。 要点三、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1.概念:当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来分子总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的)的百分率叫做电离度。常用表示。 2.数学表达式。 [说明]上式中的分子数也可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代替。 3.影响电离度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的本性,不同的弱电解质由于结构不同,电离度也不同。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度越小。 (2)外因。 浓度: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故溶液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温度: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 由此可见,可以根据相同条件下(温度、浓度)电离度的大小来判断不同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例如:25℃时,0.1 mol·L-1的氢氟酸的=7.8%,0.1 mol·L-1的醋酸的=1.3%,所以酸性:HF>CH3COOH。 要点四、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练习1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练习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NaHCO3 B.NaCl C.蔗糖 D.CH3COOH 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决定于( ) A.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体积 D.电解质本身的化学性质 3.在KHSO4的极稀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存在的离子是( ) A.H+ B.HSO-4 C.SO2-4 D.K+ 4.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差的是( ) 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钾 5.下列状态时,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液态氯化氢 B.熔融食盐 C.胆矾晶体 D.液氯 6.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熔化时不导电 B.不是离子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导电能力很差 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Al2(SO4)3=2Al3++3SO2-4 B.HF H++F- C.HI H++I- D.NaHCO3Na++H++CO2-3 8.下列事实中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 C.氯化氢不易分解 D.氯化氢溶液可以电离 9.在下列状态的各物质中,能够导电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硝酸钠晶体 B.熔化的钠钾合金 C.熔化的氯化钠 D.液态SO2 10.下列物质溶于水时,化学键不会被破坏的是( ) A.氯化氢 B.K2SO4 C.蔗糖 D.醋酸 11.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 ) A.离子数目的多少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溶液的导电能力 C.在水溶液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D.电离方程式的写法不同 12.在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a,弱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的导电能力相同,则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 ) A.a>b>c B.a=b=c C.c>a>b D.b>a>c 1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即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按照这个理论,下列物质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 A.NO-3 B.NH3 C.(NH4)2SO4 D.KHS 14.有两种一元弱酸的钠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现向这两种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

高中化学平衡图像全面分类总结实用汇总

化学平衡图像题专题分类总结 一、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 1、步骤: (1)看图像。一看面,即看清楚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2)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3)做判断。根据图像中体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对比,做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原则: (1)“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横坐标、纵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先确定横坐标(或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再讨论纵坐标(或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2)“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 二、常见的几种图像题的分析 1、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像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动、等、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于达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度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则图像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 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 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 D、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 2、浓度-时间图像 此类图像题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解题时要注意各物质曲线的拐点(达平衡时刻),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关系等情况。 【例2】今有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 经t1秒后达平衡,又经t2秒后,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秒时 又建立新的平衡,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电离平衡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电离平衡 二. 重点、难点 1. 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2. 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浓度等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3. 使学生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三.具体内容 电解质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 概念辨析 ①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非电解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②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③单质是非电解质。 2. 哪些物质是常见电解质?它们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BaSO4是不是电解质?为什么? SO2、氨气溶于水都能导电,是电解质吗? 氯化氢和盐酸都叫电解质吗? 3.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单位体积中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有关,即与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非绝对数目)有关。离子浓度大,导电能力强。 讨论:试比较0.1L 2mol/l盐酸与2L 0.1mol/l盐酸,哪一种导电能力强? (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共价化合物。 溶液中存在的微粒 (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 在电解质分子。 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 子。 实例绝大多数盐(包括难溶盐) 强酸: 强碱: NaOH、KOH、Ba(OH)2 低价金属氧化物: 弱酸: 弱碱: NH3·H2O、大多数难溶碱如Fe(OH)3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 2. 概念辨析: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指化合物而言,但认为除电解质之外的物质均是非电解质 的说法是错误的,如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 (3)电解质必须是在水分子的作用或受热熔化后,化合物本身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 离子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并不是溶于水能导电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4)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由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决定的,离子浓度大,导电 能力强;离子浓度小,导电能力弱。离子浓度大小受电解质的强弱和溶液浓度大小的决定。所以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 概念: 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速率相等,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 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 持恒定。 2. 说明: (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 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 内因的主导因素 B. 外因:

苏教版高二化学下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练习 (2)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练习的答案 1.B解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A项,Cl2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错误;B项,CH3COOH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正确;C项,BaSO4属于强电解质,错误;D项,CO2属于非电解质,错误。 2.D解析:A项,碳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HCO-3为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完全电离,正确;B项,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正确;C项,碳酸氢根离子在溶液中微弱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正确;D 项,磷酸为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分步书写,主要以第一步为主,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4H++H2PO-4,错误。 3.D解析: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A、C项错误,D项正确;CH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a=c(CH2COO-)·c(H+) c(CH3COOH),B项错误。 4.B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物质的水溶液导电性最强,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醋酸和H2SO3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H2SO4、HCl都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但H2SO4溶液离子浓度最大为3 mol·L-1,所以导电能力最强的是硫酸溶液。 5.(1) a. ③>①>② b. ①=②>③(2) a. ②>①>③ b. ②>①=③解析:(1) a. 盐酸是一元强酸、醋酸是一元弱酸、硫酸是二元强酸,相同浓度的这三种酸c(H+)大小关系为③>①>②;b. Zn与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反应,故等质量Zn与酸完全反应,酸完全反应时提供的H+浓度越大,体积越小,则消耗三种酸的体积大小关系为①=②>③。(2) a. 氢离子浓度相等时,醋酸是一元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浓度最大,其次是盐酸,二元强酸浓度最小,即②>①>③;b. 等体积、等氢离子浓度的这三种酸,硫酸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醋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盐酸,所以消耗相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②>①=③。 6 D解析:A项,水电离出等量的H+和OH-,故水呈中性,错误;B项,水的离子积常数是一个温度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C项,25 ℃时无论是纯水还是稀的酸、碱溶液中都有c(H+)·c(OH-)=10-14,错误。 7 C解析:水是极弱电解质,存在着电离平衡:H2O H++OH-。A项,OH-抑制水的电离平衡;B项,CO2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2CO3,电离出的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C项,K+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D项,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8 C解析: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NH+4+OH-,碱性溶液遇酚酞呈现红色,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由于溶液中c(NH+4)的增大,导致上述平衡往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溶液的颜色变浅。 9 C解析:纯水中一定满足c(H+)=c(OH-),所以c(OH-)=c(H+)=2×10-7 mol·L-1。 10. B解析:A项,加水时,CH3COOH、CH3COO-、H+浓度都减小,电离后的CH3COO -、H+浓度共同减小的程度大,则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错误;B项,加入少量NaOH固体,中和其中的H+,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确;C项,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错误;D项,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错误。 11. (1) 在“O”点处醋酸未电离,无离子存在(2) c<a<b(3) c(4) ①加入NaOH固体②加入Na2CO3固体或CH3COONa固体③加入镁、锌等活泼金属(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 开始时,冰醋酸中没有水,都是以醋酸分子存在。(2) 溶液的导电能力由离子浓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等效平衡

等效平衡 一、等效平衡的含义 1.含义:在一定条件(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对于同一可逆反应,以不同的投料方式(即从正反应、逆反应或中间状态开始)进行的反应,若达到平衡时相同组分在各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 ...............(体积分数、 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相等 ..,这样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包括“相同的平衡状态”) 二、等效平衡的类型和特征 1.恒温恒容(T、V一定)条件下,△n≠0反应的等效平衡(量等等效) 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n≠0即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如N 2+3H22NH3),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要与原平衡等效,其条件是:通过化学计量系数比,全部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后,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的起始投入量应完全相同。若不同的起始投入量经“一边倒”全部换算为反应物或生成物后,投入量是相同的,则所形成的平衡状态是完全相同的 对于T、V一定时,△n≠0的反应,形成等效平衡的条件是:起始投入量应完全相同;所形成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时各物质的转化率(α)、百分含量(w%)、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浓度(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混合气体的密度(ρ)、压强(P)等所有物理量完全相同,即平衡状态完全相同 2.恒温恒容(T、V一定)条件下,△n=0反应的等效平衡(量比等效) 对于T、V一定时,△n=0的反应,形成等效平衡的条件是:起始投料成比例;所形成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时各物质的转化率(α)、百分含量(w%)、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相同,但各气体的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浓度(c)、混合气体的密度(ρ)、压强(P)、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t)不同但成比例 【例1】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A(g)+2B(g) 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C。 (1)达到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是(用字母a表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molB,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字母a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8mol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体积分数不变,则还应加入molC。 3.恒温恒压(T、p一定)条件下的等效平衡(量比等效) 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任何可逆反应(不管是△n≠0还是△n=0),形成等效平衡的条件是:起始投料成比例;所形成等效平衡的特征是:平衡时各物质的转化率(α)、百分含量(w%)、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物质的量浓度(c)、混合气体的密度(ρ)、压强(P)相同,但各气体的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体积(V)不同但成比例 【例2】在一定温度下,把2体积的N2和6体积的H2通入一个带活塞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活塞的 一端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2(g)+3H2(g)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g) (正反应放热),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为7体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上述反应温度不变,设a、b、c分别代表起始加入的N2、H2、NH3的体 积,如果反应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体积及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仍与上述平衡完 全相同,那么: ①若a=1,c=2,b= ,在此情况下,反应起始时化学平衡将向反应方向进行(填 “正”或“逆”); ②若需规定起始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 (2)在上述装置中,若使平衡后气体体积变为6.5体积,应采取的措施是,理由是 三、解题窍门:解题的关键,读题时注意勾画出这些条件,分清类别,用相应的方法求解。我们常采用“等 价转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等效平衡问题

高中化学平衡试题详细答案

化学平衡反应试题 1.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说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B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A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选项D可以说明。分解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压强和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不变的,因此A 不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 水变化的,所以选项B可以说明;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 的物质的量的比值,物质的量不变,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选项C也可以说明。答案选A。2.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H2) = 2v(NH3) B.3v正(H2) = 2v逆(NH3) C.3v(N2) = v(H2) D.2v正(N2) = v逆(NH3) 【答案】D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如果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就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状态,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选项D正确。 3.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A(s)+2B(g)=当C(g)+D(g),下列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B)正=V(D)逆 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答案】B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均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是化学平衡状态。A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 不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正确。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但质量是变化的,所以B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 后体积是不变的,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压强都是不变的,因此CD不正确,答案选B。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时有50%的Y转化为气体Z,若X的转化率为25%,则起始时充入容器的X与Y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 3:2 B. 2:3 C. 1:3 D. 1:2 【答案】B 【解析】设起始时充入容器的X与Y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根据方程式可知︰=1︰3,解得x︰y=2︰3,答案选B。 5.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