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散曲巡礼

元散曲巡礼
元散曲巡礼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元散曲巡礼

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构筑起我国古典诗歌艺术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即通常所说的“剧曲”与“散曲”。

词本是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诗体,在两宋时期达到了兴盛的巅峰;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辞的典雅和音律的妍美,使这种新诗体日趋贵族化,成为少数人赏玩的东西,其生命力渐趋衰落。而民间的歌曲仍然在继续发展着,自中晚唐以来,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取了一些新兴的具有强烈地方色彩的歌调,结合女真、蒙古等中原兄弟民族的乐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歌曲形式,这就是当时流传在中国北方的散曲,也称北曲。在元代,它以其题材的广阔,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样,一新时人的耳目,取宋词而代之,正如前朝宋词取唐诗而代之一样。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主要形式。小令就是民间流行的小调,有如唐诗中的绝句和宋词中的令词。它是一支支独立的只曲,句子长短不齐,而有一定的腔格。它又被称为“叶儿”,是散曲最早产生的体制,也是散曲的基本形式。小令还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带过曲”即是由同一宫调里经常连唱的两支或三支(比较少见)小令组成,同押一韵;用以弥补一曲写毕意犹未尽的缺憾。如〖中吕〗宫里的〖十二月〗带〖尧民歌〗,〖南吕〗宫里的〖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一般都注明“带”字、“过”字。“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支数不限,每首可各押一韵;而且各首可以单独成立。套数又叫散套,有人还称之为“大令”。它是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其中各支曲子必须押同一韵,一般都有尾声。套曲可以根据内容的繁简,灵活伸缩其长短;短者三四调,长者几十调。它能够包容比较复杂的题材,叙事与抒情均可得心应手。

散曲与词相比,在诗歌形式上有以下特点:(一)曲和词都是长短句,但曲的句子长短更为参差,一句少的可以只有一字二字,常的可达二三十字。(二)词中没有衬字,曲中可以加衬字。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正字和衬字互相配合,既保持了曲调的腔格,又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和通俗性。这对后来的诗歌创作,特别是民间歌曲以及戏曲、说唱文学的歌词部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散曲的用韵虽然比词加密了,

有的每句都押韵。但平声韵和仄声韵在词里不能通押,而在曲里可以通押;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四)曲的对仗形式比较丰富,三句、四句皆可对,还有隔句对、联珠对等名目,使散曲在参差变化中,具有端饬严谨的气度。另外,词多用文言,曲则多用方言俗语和当时的新词;词的句法多整而不化、凝而不疏,而曲的风格一般趋于明快泼辣、淋漓奔放,有浓郁的民歌色彩。总之,散曲的音节和用韵都比词自由,所以更接近自然的语调而宜于采用口语。散曲的兴起,是诗体的一次解放。

现存元代散曲大多数是感叹时世、歌唱山林隐逸和描写男女风情的作品,既表现了元曲作家鄙簿功名利禄、蔑视封建礼教的性格,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一种消极避世、历史虚无、沉溺于男女艳情的情调。少数作品接触到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寄托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与反抗。有些写景咏物的散曲佳作,风格多样,清丽生动,意境盎然,颇有艺术魅力。元代散曲创作在风格上一般可分为豪放与清丽两大流派,前者以马致远称首,后者以张可久为魁。著名的散曲家还有关汉卿、张养浩、白朴、睢景臣、乔吉、刘时中等人。有些无名作家的散曲作品也很有特色。许多散曲作家同时也是杂剧创作的名家高手,如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

元代散曲佳作甚多,大都具有幽默活泼的品貌,其内容与风格各有特色,。

关汉卿是位曲坛大师,“剧曲”与“散曲”俱佳的能手。其杂剧的杰出成就自不待言,在散曲创作上同样占有突出地位。他的〖双调·沉醉东风〗《送别》,抒写离情别绪,真挚动人: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结句的劝勉,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南吕·一枝花〗《杭州景》盛赞杭州的繁华胜景,几与北宋词人柳永的那首《望海潮》(东南形胜)媲美。关汉卿在南宋灭亡后到杭州,写下如此铺张的赞美曲,致使这“东南第一州”美名远播。比起柳永的词来,这首散套的内容显得更丰富多彩,语言表达更通俗晓畅,主观情致更见真切充分。全套曲词有一种流动的态势,并无板滞之感。套曲〖南吕·一支花〗《不伏老》是关汉卿的自述,其〖黄钟尾〗唱道: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

会蹴踘;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他说自己“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故意夸张地描写自己的浪漫生活,表现自己倔强的反抗性格。表面看来流露了浓厚的颓废思想情绪;实际上,他是借此来表示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叛。联系元代读书人的遭遇来品味这套曲词,我们可以领略到一位斗士的风采。作者的戏剧作品所具有的那种战斗精神,与该散套所表现出的倔强傲岸的叛逆秉性完全吻合。在艺术上,该散套语言泼辣,比喻生动,风格豪放,形象鲜明,代表了元散曲的一般特色。

元散曲中描写离愁别绪与男女风情的作品比比皆是,几乎覆盖了人间此类情感的方方面面。除了关汉卿的那首〖双调·沉醉东风〗《送别》之外,刘庭信的〖双调·折桂令〗《忆别》也颇富代表性。其曲唱道:

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关,休唱三叠!急煎煎抹泪揉眵,意迟迟揉腮撧耳,呆达孩闲口藏舌。情儿份儿,你心里记者;病儿痛儿,我身上添些。家儿活儿,既是抛撇;书儿信儿,是必休绝。花儿草儿,打听得风声;车儿马儿,我亲自来也!

曲辞明快泼辣,情调十分爽朗,与宋词的写法迥异。

描摹山水风光和羁旅行役的作品,在元散曲中最富艺术魅力。卢挚的〖双调·沉醉东风〗《秋景》,是一篇山水风景小令: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骛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作者是用白描手法,勾画他在满天秋意里泛舟洞庭与潇湘的美景。气象明朗空阔,意境飞动。徐再思有〖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写羁留北国的一位江南游子的秋夜愁怀,颇富情韵。对偶贴切自然,颇见功力。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堪为精致小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凝炼的语言,“蒙太奇”的手法,拢九幅萧瑟秋景于一体,涂以夕阳的底色,准确而委婉地刻划出天涯孤旅的哀愁境况。恰如一幅秋郊夕照图。此乃元散曲中的写景名作,

曾被后人评为“秋思之祖”(见周德清《中原音韵》),被王国维誉为“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见《人间词话》)。

感叹生命无常、兴衰无常,主张远离红尘、及时行乐,是元散曲的常见主题。马致远有首题为《秋思》的套曲〖双调·夜行船〗,很有代表性。他从秦、汉、魏、晋的兴亡说到眼前争名夺利的现实社会,并从心似铁的富家儿(看钱奴)说到自己不慕名利、畅饮于竹篱茅舍的闲适生活;有对现实昏浊和人生有限的喟叹,又有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傲性格的表露。这几乎包容了同类主题作品的所有内涵。该套曲在艺术上十分成功:风格豪放,比喻妥贴,形象鲜明,结构谨严宏阔,语言爽朗流畅,音乐感强。将此曲与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的“余韵”出一并参看欣赏,更能品味其艺术风采。

以曲咏史,比诗词更添一种幽默辛辣之趣。张养浩的咏史曲最著名。他的〖双调·沉醉东风〗《隐居叹》,以概括的语言,列举历史中居官得祸的例子,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本有功名心,却又只得“意懒”。让人们熟悉的故实说话,不另作格外的析评,以一句“因此上功名意懒”结语总揽,显得干脆有力,其中自有丰厚的涵蕴。〖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唱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感慨历代兴亡,何其沉痛。堪为咏史名篇。他还有套曲〖南吕·一支花〗《咏喜雨》,是60岁在陕西治旱赈灾时所作,抒写为民祈福、与民同悲同喜、做官不能愧对国家禄食的内容,是封建时代一位正直官员的心境写照。通俗的语言,自然流畅的格调,恰是那种真诚与责任心的自然表露。另一散曲家张可久,也有首〖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作者列举王权争夺与民族纷争战例,感叹生民涂炭的悲剧命运,突出了读书人自觉的哀悯与兴亡意识。

有些散曲家的长篇套曲幽默风趣,很有特色。睢景臣的〖般沙调·哨遍〗《高祖还乡》,选取刘邦还乡这一典型情节,进行巧妙构思;以一个乡民的口吻,嬉笑怒骂,剥开了皇帝至尊的外衣,显示其无赖的本来面目,无情嘲讽和鞭挞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所谓威严声势。处处写乡民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叙述角度恰好与讽刺性主题和谐一致,加重了内容的力度。全篇形象鲜明,情节生动,语言幽默辛辣,如同一幕讽刺喜剧,被时人评为

“制作新奇”(钟嗣成《录鬼簿》)的杰作,不愧为元散曲中难得的思想与艺术皆属上乘的佳篇。刘时中的〖双调·新水令〗《代马诉冤》,是一篇动物寓言体佳作。代马诉冤,言词恳切,实际上是借此抒发人间的不平之气。以千里马比喻人才,处处关合,生动贴切。作者是在提醒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重视人才,养护人才,否则后果严重,不啻一剂苦口的良药。韩愈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时中的感叹却更为真切动人,内涵更加丰富。

对社会不公及丑恶现象进行机智的鞭挞和生动活泼的嘲讽,乃是元散曲创作的另一重要主题。一些无名氏的作品尤为突出。如一首无名氏的〖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这样写道: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作者用高度夸张、铺排的手法,活画出贪小利者的嘴脸。完全是民歌风韵。另有无名氏的〖中吕·朝天子〗《志感》(二首),其一道: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志高如鲁连,德高如闵骞,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其二说: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立身则小学,修身则大学,智和能都不及鸦青钞。

这两首散曲当是一个失意文人的牢骚之作。元代文人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与宋朝形成鲜明对比,故有“八娼九儒十丐”之说。过去一直信奉的道德观、价值观被严酷的现实所摧毁,善恶、贤愚、清浊、好歹,全都乾坤颠倒,也难怪这位读书人如此愤懑不平。作者采用的是推理对比手法,标举一系列极端悖情谬理的社会现象,结论自在不言中。语直意露,不留余蕴,但愤激的情绪却抒发得痛快淋漓。内容与形式十分和谐一致。

元代是散曲创作与流行的黄金时代。今人隋树森编纂的《全元散曲》一书,收录的元代散曲作品十分宏富,共有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残曲在外。其中知名作家就有213家(包括金代和明初的一些作家)。明代散曲作品的数量远超过元代,特别是散曲别集和选集大量刊行,且大都保存了下来,此更为元代所不及。但明代散曲的创作成就却远逊于元代。虽然也有王磐、陈铎、冯惟敏、薛论道等优秀散曲家撑持局面,奉献了一些表现进步意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作品;但毕竟颓势已定。明散曲大多失去了元散曲那种清新

活泼的风格和嬉笑怒骂的战斗性,庙堂气与文人气浓烈;也失去了元散曲里巷传唱的音乐特点。所以,我们以“元散曲”作为散曲传统的典范,切合古典文学发展的实际。

2020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10酬赠诗四首含答案

10酬赠诗四首 课时训练10酬赠诗四首 一、夯基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还君明珠双泪垂, 。 (张籍《节妇吟》) (2) ,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山水万重书断绝, 。 (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答案:(1)何不相逢未嫁时 (2)若为化得身千亿 (3)念君怜我梦相闻 2.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元白”的唐代诗人是。“唐宋八大家”中唐代文学家有两位,一位是韩愈,另一位是。 答案:张籍元稹柳宗元 二、延伸阅读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①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②,海天愁思③正茫茫。 惊风乱飐④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⑤墙。 岭树重遮⑥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⑦。 共来⑧百越文身地⑨,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漳汀封连:分别为今福建的漳州市、长汀县和广东的封开县、连县,唐代为偏远地区。 ②接大荒:远望荒僻遥远地方。③海天愁思:愁思如海深天阔。④飐:吹动。⑤薜荔:一种缘墙牵藤常绿蔓生的香草。⑥重遮:层层遮蔽。⑦九回肠:曲结的愁肠。⑧共来:与作者一道贬到南方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⑨百越文身地:少数民族地区。 (1)这首政治抒情诗通过登楼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一腔忧郁难言的苦闷心情,也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怀念,

同时也对政敌的长期无情迫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和愤怒的谴责。 解析:政治抒情诗的创作大多与时代和作者的经历、政治态度密不可分,又因为这首诗是寄给朋友的,含思友之情是一定的。 (2)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写景,很有特色,请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颔联写楼前的近景,既真切,又细致;颈联写山重水曲的远景,想象丰富,一俯一仰,视野各异,上实下虚,情景交融,色彩强烈。②这两联景中寓情,抒发了无穷的愁思。诗的第三句,诗人抓住最能引起人们想象、蕴藏量最大、最有社会意义、最有意趣的片刻,将其凸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解析:“诗中有画”是中间两联的特色,可从画面构图切入分析;而景中寓情自不待言;“愁”是诗眼,解答这首诗的任何一个思想内容的问题,都离不开这个“愁”字。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第(1)~(3)题。(导学号)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出来的? 参考答案:暮春。飞花。 解析:很明显,《峡口送友人》的中心意象在第一句“峡口花飞欲尽春”中,“花飞”描写了花朵纷纷飘落的景象,一个“尽”字点明春天将结束,即暮春。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参考答案:思念故乡之情。 解析:第一首“来时万里同为客”句,第二首“自缘身是忆归人”句,分别用一个“客”字和一个“归”字,都点出作者身在异乡、盼望回归故乡的游子身份,表达了思乡之情。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2020最新高中高中语文 第4单元 聆听元散曲 20 关汉卿散曲二首教师用书《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20 关汉卿散曲二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咫.尺( ) (2)霎.时( ) (3)蹁跹.( ) (4)绮.窗( ) (5)筛曲槛.( ) (6)奇擎.( ) (7)砌.( ) (8)饯.别( ) (9)翡.翠( ) 【答案】(1)zhǐ(2)shà(3)xiān(4)qǐ(5)jiàn(6)qínɡ(7)qì(8)jiàn (9)fěi 2.词语释义 (1)咫尺 ..的天南地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许那等闲 ..展: ..人取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 ..着神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着耐心儿卷: ..!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距离很近(2)调养,此处为“保重”意(3)等闲:平常,普通。取次:随意(4)妍:美丽。出落:显现(5)可怜:可爱。奇擎: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3.名句背诵 (1)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___。 (2)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____________________,绣带舞蹁跹。 (3)____________,风流如谢府红莲,______________。 (4)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____________。 【答案】(1)霎时间月缺花飞(2)金钩光错落(3)富贵似侯家紫帐锁春愁不放双飞燕(4)一片朝云尽日悬 [作者名片]

粤教版-语文-高二-4-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试题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精心校对-打印版 4-23 山水风光散曲二首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8分) A.白朴的《天净沙·春》中的“小桥流水飞红”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是以景写情,表现了类似的情感。 B.白朴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其作品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散曲多首,语言质朴,风格清丽。 C.乔吉,元代著名散曲家,与张可久合称“张乔”。其作品多吟咏山水,写法上重视技巧,讲究词藻音律,风格典雅清丽,为元散曲婉约派代表。 D.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产生的新诗体,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分为套数和小令。 它的艺术风格为雅俗共赏,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解析表现的情感不同,白朴的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马致远的抒发了“断肠人在天涯” 的伤感。 答案A正宫越调hslx3y3h天净沙·夏 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这首小令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图景。云收雨霁,流水添波,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凉爽,高楼前树阴直垂到画檐。纱帐藤席上,一个身着轻绢夏衣、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子静静地消受着宜人的时光。整个画面没有夏日的燥热、喧闹,而是静谧、清爽,抒发了恬静、悠闲的感受。 打印版

10首经典元曲的赏析

10首经典元曲的赏析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元曲的赏析,欢迎参考~ 四块玉.关汉卿 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负责任背景]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四首。中国古代士人的处世态度,总而言之就是入世、出世两种。但大凡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不论入世也好,出世也好,总是要和现实产生矛盾,和世俗发生齿龃龉,因此他们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常常需要一反流俗,孤标独立。关汉卿这组小令,可以说是这种意识的代表。他向往那种闲适清静、无拘无束的散诞生活,而对那“官囚”、“利牢”的名利场、是非海,则感到厌倦、蔑视和憎恨。 [注解] 没:尽。 新醅:新酒。醅,没有过滤的酒。 泼:倾倒。

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 和:吟诗唱和。 南亩:指农田。 东山卧:指隐居。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典故。 [译文]老酒喝光了,新酒也心情地喝了,老瓦盆边几个良朋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意气扬扬。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今天他拿来一对鸡,我带来一头鹅,大家在这里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在南边地里耕种,在东边山上仰卧。经历的世态人情那么多,闲暇时把往事一点点再想一遍。聪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么可争的呢! 白鹤子.关汉卿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注解] 春意两丝牵:春意即春情,指男女恋情。丝指情丝。两下里情丝相连。 金鸭鼎:铜制的鸭形焚香器具。鼎,三足两耳的香炉。 [译文]鸟儿在花影里啼叫,少年站在墙头观看。姑娘和他情意相连,清澈的眼波溜溜的转。金鸭鼎里焚上了香,姑娘悠闲地倚在小楼旁。月儿挂在柳树枝头,二人约会在黄昏之后。

咏史二首

咏史二首 唐代: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评析 刘禹锡在仕途上可谓一波三折,但在政治上、人格上,却是一位不妥协的斗士,是一个硬骨头。公元805年(唐顺宗永贞元年),正是诗人春风得意的时候,王伾、王叔文、韦执谊等人在新即位的顺宗李诵支持下进行政治革新,实施一系列具有进步倾向的政治措施。刘禹锡深受王叔文的器重,积极参与谋议,并担任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协助杜佑、王叔文管理财政,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改革触及了一大批权贵人物的利益,他们疯狂反扑,仅五个月后,“永贞革新”遭到失败,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到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召回长安,诗人看到一批趋炎附势之徒,不可一世,提笔写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讽刺诗,又触怒了权贵,再度遭贬,贬连州刺史,转夔、和二州。又过了十四年,到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才被召回,又挥笔写下了《再游玄都观》,宣称“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的硬骨头精神令人敬佩。这首《咏史(其一)》就是诗人这种精神的真实写照。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这两句充分肯定任安的不趋奉权贵的可贵精神。诗中的“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指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非无势”,并非没有权势,意谓权势显赫;“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军卫青的属官。褚少孙在《史记·田叔列传》后面补叙任安事,载武帝语:“任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尝活之。”后死于北军护军使者任内。“终不去”,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卫将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举的方法来叙事。上句写霍去病,称其官职而不称名姓,说明霍去病的官位显赫,接着用双重否定的词句,进一步写出霍去病的权势很大。在一般情况下,一般世俗之人,如蝇逐臭,改换门庭,纷纷投靠骠骑。可任安却不是这样。下句写任安,称其字而不呼其名,字里行间有一种亲切感,充满着敬重之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外甥,年轻时跟随大将军出击匈奴,后来独自领兵出战,取得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信任,跟随他出征的军官都封侯拜将。后来,汉武帝“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诗人所写的就是这样一段事实。一般人读《史记》,一般都不太重视这一段的记载,都注意卫青、霍去病的立功封侯以及他们的贵幸,所谓“将军不败由天幸”。可诗人对这一段记载却十分在意,十分感慨。可以说,任安身上有诗人的影子在。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诗人说:如今的世道有如流水直下,只有我的心像中流砥柱一样,毫不动摇。句中的“剧”急剧,厉害的意思;“颓波”,大河决堤时从堤口奔泻而下的洪流;“砥柱”,山名,在黄河三门峡中。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云:“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山。”诗人回到现实社会中来,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官场上更是如此,落井下石,互相倾轧。

高中高中语文第4单元聆听元散曲20关汉卿散曲二首教师用书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20关汉卿散曲二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咫.尺( ) (2)霎.时( ) (3)蹁跹.( ) (4)绮.窗( ) (5)筛曲槛.( ) (6)奇擎.( ) (7)砌.( ) (8)饯.别( ) (9)翡.翠( ) 【答案】(1)zhǐ(2)shà(3)xiān(4)qǐ(5)jiàn(6)qínɡ(7)qì(8)jiàn (9)fěi 2.词语释义 (1)咫尺 ..的天南地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道得声保重将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许那等闲 ..展: ..人取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 ..着神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 ..着耐心儿卷: ..!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比喻距离很近(2)调养,此处为“保重”意(3)等闲:平常,普通。取次:随意(4)妍:美丽。出落:显现(5)可怜:可爱。奇擎: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3.名句背诵 (1)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___。 (2)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____________________,绣带舞蹁跹。 (3)____________,风流如谢府红莲,______________。 (4)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____________。 【答案】(1)霎时间月缺花飞(2)金钩光错落(3)富贵似侯家紫帐锁春愁不放双飞燕(4)一片朝云尽日悬 [作者名片]

最新元散曲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曲谱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 (一)笔者在《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一文中(见中华诗词网及有关网络),用统计分析方法界定出在元朝元曲中: 01、 最流行曲牌有12个。这12个曲牌以它们出现的频率依次是: 1蟾宫曲(折桂令)2湘妃怨(水仙子)3寿阳曲(落梅风)4清江引5朱履曲(红绣鞋)6喜春来(阳春曲)7寨儿令8朝天子9梧叶儿10沉醉东风11小桃红12殿前欢最流行12个曲牌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52.13%。流行曲牌有17个。这17支曲牌,除了上面的12个曲牌外,它们依次是: 13一枝花14普天乐15金字经16天净沙17满庭芳流行曲牌17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65.57%。 02、 常见曲牌有45个。这45支曲牌,其明细和次序可见《常用曲牌的统计分析》文章中的列表。常见曲牌45个作品总量占《全元散曲》总量的91.46%。 四十五个“常见曲牌”及其作品,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它纪录了元散曲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对于当代的散曲创作者,有必要深刻认识和透彻掌握这四十五个“常见曲牌”、特别是最流行的十二个曲牌的格律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的认识元散曲的音乐特质与文学特征,才能在不逾矩的前提下,创新与创作当代散曲,以达传承之目的。 (二)笔者在《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文中(亦见中华诗词网及有关网络),以《康熙曲谱》为依据,用现代语言符号,将这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一一列出,以求诠释这些曲牌的特征与要求,为当代散曲创作提供方便的参考工具。但《康熙曲谱》给出的格律是以最基本、最常见、最典型的唱段为范本,给出的格律要求。至于多家的变通格式并没列出。因此,《康普》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研究价值;但按此谱创作却有困难。故这以《康熙曲谱》为蓝本的《四十五个“多见曲牌”格律》,应看成是一种曲谱的“理论谱”格式。 (三)笔者这次核定的《四十五个“常见曲牌”格律实用谱》,便是在《四十五个“多用曲牌”格律》“理论谱”的基础上,以网上推荐的元散曲曲谱为依据,并参考《北曲新谱》、《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北词简编》等谱,并均核定其例曲样作,终合而成。其目的是为当代散曲创作提供一种方便的参考工具,创建一种查找的“快捷方式”;同时亦是研究元散曲基本特征的最小目标范围群。

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马致远散曲二首

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马致远散曲二首测试题 2019.9 1,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 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 研究和谐社会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吴晶熊争艳崔清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8日在京召开,此次为期四天的会议将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将作出重要决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会议彰显了中国执政党破解和谐社会难题的决心。 2003年,中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很多国家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分配 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这一差距,将会影响民众 对改革开放的支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在个别地区,一些集市口角、房屋拆迁纠纷、土地征用分歧等日常生活的矛盾,都可能因处理不当而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培林说,中国经济当前正进入新一轮的高速成长期,在利益格局调整和社会构成发生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新型的社会矛盾,有的矛盾甚至比较突出和尖锐。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说:“很多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一个危险期。中国政府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退兴衰。”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撰文指出,中国新领导层执政开始,就把建设和谐社会提到中国政治的最高议程,相继提出了各种围绕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概念,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和谐社会的概念既有创新的成分,也在实践层面反映了中国现实的需要。 郑永年认为,十六大以来,很多政策尤其是社会政策是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的,从实行社会低保政策到近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种政策从其目标来看是要建设和谐社会。 李强说:“十六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种亲民政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容纳多元利益的表达,有利于建立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和谐机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已经悄然从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论证转移到制度建设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郑永年说。 有分析人士预测,中国政府将根据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着重从体制上、机制上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率先推进改革,让穷人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21.马致远散曲二首

21马致远散曲二首 “俯不祚于人”? 2012年第10期的《银潮》上,有篇短文《“还债奶奶”彰显诚信力量》,赞扬了一位八旬老人替因病去世的儿子还债的事。作者感慨地写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还债奶奶’传递了一份感人至深、可敬可学的力量。”文中的“不祚”,显然是“不怍”的误写。 怍与祚,都读作zuò,但不是一回事。怍,本义指惭愧,作动词用时,指改变面色,“不怍”即不惭愧。祚,本义指福、福运,作动词用时,指赐福、保佑、报答、报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语出《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说,抬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上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对别人无愧。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正江仁 走近作者

简 介 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详,字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 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 剧活动。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 作 品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作杂剧15种,今存7种。 散曲小令115,套数16,残套7。有散曲辑本《东篱乐府》。 相关知识 散曲 散曲中最先产生的是小令,由小令而变成合调,再变而为套曲,小令就是民间流行的小调,经过文学的陶冶,变成为曲中的小令;由小令合调再进一步,将曲的形式再扩大其组织的,是谓套曲,通称为套数,亦名散套,也有称为大令的。 识记字音 晴岚.(lán)天霁.(jì)霏.霏(fēi)楸梧 ..(qiū wú) 官冢.(zhǒnɡ)禾黍.(shǔ) “隹”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体,像鸟的样子。本义是鸟。 “隹”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隹”的字大都与禽类有关,如“隼”“雏”“睢”“雕”等。“隹”可作音符,如“锥”“推”“维”“谁”等。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第21课《马致远散曲二首》导学案(含答案)

第21课马致远散曲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2.认识马致远愤世嫉俗的叹世情怀和写景时的深远意境。3.初步体会马致远曲中有画、咏史讽今的写法。4.体会散曲写景与议论紧密结合的手法,学习散曲的表现手法。 双调·寿阳曲①·潇湘夜雨②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③。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注①寿阳曲:曲牌名。②潇湘夜雨:潇湘八景之一。宋代画家朱迪曾画八幅平远山水,描绘潇湘景色,时称“潇湘八景”,包括:山市晴岚、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元代曲家多有咏此八景的,以马致远所作八首最为有名。③梦回:从梦中醒过来。 诗意解读马致远中年以后南游,大约到过湖南,这组曲子应该写于其时,本曲所写的是传统的羁旅题材,却又不落前人的旧套。作者紧扣题目中的“夜雨”二字来写。词中没有一个“夜”字,但读者明白地感受到是夜:“渔灯暗”是夜,“客梦回”是夜,“五更”更点明是夜。词中也没有一个“雨”字,但读者强烈感受到有雨:一声声滴的是雨,像离人清泪的还是雨。作者就写这夜中之客、雨中之客,写夜雨中孤舟上梦境难圆的万里客。以夜为背景,以雨为媒介,写出离人的破碎之心,沉重悲切,动人心魄。 名句识记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考点演示本曲取名“潇湘夜雨”是主客观情景的统一,请加以赏析。 答案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自己离家千里,陪伴自己的只有昏暗的灯。夜雨灯光,难以入眠,游子想到自己的坎坷命运、故乡亲人,不禁泪落如雨,因而泪水与雨水相连,深切表明了羁旅愁思,沉重悲切、动人心魄。 一、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约1321),名不详,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宪宗、元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从事杂剧和散曲创作,颇负盛名,人称“曲状元”,“姓名香贯梨园”。马致远作杂剧15种,今存7种。散曲有小令115首,套数16套,残套7套。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极高,被推为元曲家第一。他的作品中大量愤世嫉俗的作品写得很有激情,足以引起封建文人的共鸣,而作品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元散曲中的幽默与元代文人的个性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元散曲中的幽默与元代文人的个性 诗、词、曲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几种不同形式,它们在抒情、合乐等方面有很多相同和相通之处。今天,当我们把诗、词、曲当作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后,我们发现,这三种文学样式,是有着很多不同之处的。特别是后起的元散曲,无论是表现内容、表现技巧,还是美感特质,都与先出的诗、词存有明显的差异。比如,与前代诗歌相比,元散曲就少了些庄重、典雅、工致、妩俏而多了些幽默。这里所说的幽默是广义的幽默,包括讽刺、嘲弄、讥笑、诙谐、滑稽、怪诞等一切喜剧因素。这些在前代诗歌中少见的艺术内容和艺术表现方式,构成了元散曲独特的艺术风貌。而这种艺术个性又折射了那一时代文人的个性特征。 本文就试图在这方面略申管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元散曲幽默种种。 巧妙的构思对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幽默的艺术更是如此。“笑”的产生,关键在于突破正常的、一般的思维模式,强调一种不和谐,甚至是怪异和奇特。在元散曲中,作者常用对比与夸张两种手法达到这个目的。 不协调的对比往往是产生幽默的良种。如张鸣善(水仙子·讥时):“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风,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硬将五眼鸡,双头蛇、三脚猫等不祥怪物与代表贤人英豪的风、龙、熊这类灵物扯到一块,地痞流氓式的张牙舞爪与圣明高官的形象联到一起。不协调的对比形成的强烈反差,使人产生一种发泄不平后的快意。当剥下统治阶级神圣的外衣,还其粪土的本质后,读者自然会发出开心的一笑。对比的双方差异愈明显,对比造成的不协调愈强烈,幽默的意味也就愈浓。如雎景臣的套数(哨遍·高祖还乡),把历来被认为“君权神授”的“真龙天子’与市井无赖联在一起,取得了极好的喜剧效果。 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段,但如果夸大到违反生活常理也是一种不和谐,同样产生幽默,诱发笑。这是中国式的幽默。从《庄子》中那两个蜗角上的国家间血腥战争开始,一直为我们广泛运用。无名氏的(梧叶儿·嘲谎)便用此法,效果绝佳。“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垅上宜栽树,阳沟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茄子大如斗。”煞有介事的态度,不可置疑的口气,说出的内容竟如此荒唐、不和谐,极巧妙地奚落了说谎者本人。夸张到极点,也就同时走向反面,促成一种对其张扬肯定事物的自我否定,亦即所谓自相矛盾。有声有色的同时,便已漏洞百出了。 无论夸张抑或对比,都以艺术构思为前提。而新颖巧妙的构思源于独特的艺术眼光。就对比手法而言,便是在两个表面看来毫不相干的对象之间,独具慧眼地挖掘出两者共同之处,在常人看来不可比较的巨大反差中寻找一个可比点。尽管有时这一可比点微乎其微,常被忽略,然而它却是两者之间通往笑境的独木桥。王和卿的[醉中天·咏大蝴蝶]在艺术构思上就颇为工巧,“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难道风流种?吓唬寻芳的蜜蜂。轻轻飞动,把卖花人过扇桥东。”这里活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新颖独特且又极度夸张,颇为生动有趣。 在语言表达上,诙谐的俗语是元代散曲的一大特点。生活本身充满了趣人趣语,作家从中发掘、发现,重新献到习而不察的读者面前,使作品散发出活泼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佚名[醉太平·讥贪小利者]中的比喻非常贴近生活:“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这些比喻都来自世俗生活,而不可能出于贵族的“沙龙”,作者连名字也没留下,但却揭露得非常深刻。让读者用笑去谴责、批评那些贪财好利之人。等而下之的竟有将蚊子夜半入帐叮人,写得如同亲吻一般缠绵,叫人哭笑不得。

张可久散曲二首

张可久散曲二首 他生活的坎坷,一生奔波,看惯了世态炎凉,他时官时隐,足迹遍及江、浙、皖、闽、湘、赣等地,他明白百姓的疾苦和世道的险恶,写下了“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卖花声·怀古】),“比人心山未险”(《【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等名句。他毕生致力于词曲的创作,是元代最为多产的散曲大家,元代散曲中“清丽派”的代表作家,也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前期,散曲时尚自然真率;后期追求清丽雅正,他在这划时代转变中起了重要作用。 最近几天,夜间细读元曲,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从源头找续,追寻历史。唐诗宋词元曲,但元曲远不及前二者声名远播。曲原是歌咏之作,表现的是画楼红袖酽酒清风明月之下的曲之美。读元曲,静默地想,歌女吟咏,琵琶为弦,罗袂生香而舞,将是怎样的享 表情的一种方式。说得不恰当点儿,当年的曲有点儿我们现代人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套曲,通俗地讲是

所有离愁别恨都随水而逝;元曲更像我们想象中的舞台剧,每一个布景,每一个角色都浓销魂。现代人也最爱讲你情我思,不妨先看看元曲小令几行字: 【课内挖掘】 张可久屡试不中 张可久四十多岁,还未走上入仕之路,在这以前他辗转奔波,以文会友结交了当时许多有名的官人和学士,并和他们交游唱和,游山玩水,流连于酒筵歌席。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下诏重开科举。张可久和许多读书人一样满怀读书人的自豪感和对功名的热切期待。张可久赶上了科举,参加了科考,其结果仍然是失败了。这其中,主要原因是元代的民族歧视政策。因元代的法律明文规定“人分四等”,汉人、南人居于蒙古人、色目人之下,并规定政府和各级官吏的首要官职不能由汉人、南人担任,尤其是南人,备受歧视。政府还特别有规定“南人不得登前三名”,广大的南人士子被杜绝在科举大门以外,他心中的悲苦便流泻于笔端。张可久为延揽声誉,求取功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但仕进无望,反而千金散尽,貂裘破敝。从此之后,张可久走上了为当时一般文人所不齿的幕僚生涯,时出时隐,直至终

元散曲

一、散曲的兴起 元曲包括元代杂剧与元代散曲。 散曲是诗词之外的又一种新的韵文形式,它是从词发展而来,又在金元时期各种曲调的基础上,吸收了少数民族的乐曲及部分唐宋词调的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体诗,它是按一定宫调的典牌填写出来的能唱的曲词。由于散曲可以入乐,当时人们又称其为乐府、北乐府、小乐府、新乐府。 三、散曲与诗词的区别(元散曲的艺术特色) 1 、语言的通俗 一般地说。诗的语言典雅,词的语言浓艳,而曲的语言俚俗。由于散曲是在“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许多曲调来自乡村如 [ 山坡羊 ] 、 [ 豆叶黄 ] 、 [ 千荷叶 ] 等,同时又主要流传在市民中间,因此它的语言清新活泼,通俗易懂,虽然经过文人的创作,具有了“文而不文,俗而不俗”的特点,但仍然保持民歌歌词质朴活泼的特点。如关汉卿《不服老》,马致远 [ 般涉调·耍孩儿 ] 《借马》、睢景臣的 [ 般涉调·哨遍 ] 《高祖还乡》、杜仁杰 [ 般涉调·耍孩儿 ] 《庄家不识勾栏》等,其中有不少民间口语。 又如: 杨景贤 [ 中吕·红绣鞋 ] 《咏虼蚤》

小则小偏能走跳,咬一口一似针挑。领儿上走到裤儿腰。眼睁睁拿不住。身材儿怎生捞?翻个筋斗不见了。 全用口语写成,通俗易懂。又如:姚燧的《凭栏人·寄征人》写思妇的矛盾心理:“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二十四字全是口语白描,十分自然真实。 2 、形式的活泼 ①用韵方面。诗词押韵分平仄,平仄不能互押。曲没有入声,平、上、去三声可以通押,比诗词的用韵更加宽泛。诗词力避重复押韵,而曲则不避用相同的韵。诗词用韵比较疏朗,隔一、二行押,而曲用韵较密,几乎句句押韵。 ②用字方面。诗词不能增加衬字(律诗和词都是定句定字的),而散曲除依声填词外,还可以在本字外自由地加上衬字。这是对已经僵化了的词的定格的突破,解决了自唐宋以来,词的固定格调与表情达意之间的矛盾,使它的形式更加自由活泼。 关汉卿 [ 南吕·一枝花 ] 套数中的尾声:“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碗豆,焦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救不脱慢腾腾于层锦套头(两个七字句被写成几十个字)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如无衬字,明明有生气的一套曲将变得毫无生气,死板一块,曲意不全,可见衬字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第4单元聆听元散曲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教师用书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

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预习·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1.字音识记 (1)庙宇.( ) (2)载.青史( ) (3)旌.节( ) (4)銮.舆( ) (5)恁.忒( ) (6)运蹇.( ) (7)闵骞.( ) 【答案】(1)yǔ (2)zǎi (3)jīnɡ (4)luán (5)nèn(6)jiǎn (7)qiān 2.词语释义 (1)披文握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中兴庙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闪杀人望旌节 ..中原士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聪明越运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岳飞兼有文武之才。披文,披阅文章。握武,掌握武略(2)宗庙社稷,代指国家(3)朝廷使臣所持的有生杀大权的符节,此代指军队(4)运气不好3.名句背诵 (1)披文握武,________,________。 (2)钱塘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4)________,________,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答案】(1)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2)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3)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4)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 [作者名片] 布衣之士——周德清 周德清,字挺斋,生卒年不详,高安(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他是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兼戏曲作家,除著《中原音韵》影响颇大之外,散曲今存小令31首,套数3首,内容主要为抒写怀抱,兼及闺情,稍涉游戏。“周德清是元后期曲坛极注意形式美的曲家之一,而

马致远散曲

马致远散曲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 散曲意境图 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敦的《诚斋乐府》,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散曲的产生与词产生的情形十分相似,它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 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的。金元时在北方起源,故散曲又称北曲。它包括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主要形式。散曲从结构上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种类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曲,或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只用,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如《一枝花。不伏老》,含四支曲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如《四块玉。别情》。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来源 全元散曲 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他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他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衬字,明显的具有口语化,俚语化,并使曲意明朗活泼,穷形尽相的作用。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曲概》中,把散曲分为三品,一曰深情,一曰豪旷,一曰婉丽。 特点 (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分类 散曲或称为"清曲"、"今乐府"。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小令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但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录鬼簿》记载乔吉有咏西湖的【梧叶儿】百首,是重头小令之最长者。 套数 至于"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或"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其定制

《中原音韵》与元散曲韵字的比较

《中原音韵》与元散曲韵字的比较 摘要:元代散曲作家周德清根据北曲创作经验写成了近代官话第一部韵书《中原音韵》,本文是在认真总结《中原音韵》中各韵部收字情况,同时归纳总结了元代散曲中的韵字押韵的规律,两相比较,初步解开两者之间关系之谜。 关键词:《中原音韵》,内容、体例和影响,元散曲韵字 《zhongyuan yinyun》and the word rhyme yuan compared Sanqu Yao qia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Yuan Dynasty Sanqu writer Zhou Deqing Sanqu creative experience into the modern Mandarin first Yunshu 《zhongyuan yinyun》, my paper is seriously sum up the 《zhongyuan yinyun》in the rhyme at the Department of the word, at the same time summarized in the Yuan Dynasty Sanqu The word rhyme rhyme the law, two-phase, the initial untie the myste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Keywords : 《zhongyuan yinyun》;Content, Style and Impact;Yuan Sanqu rhyme characters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检测:第四单元 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Word版含答案

24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元曲一经崛起,便迅速传唱大江南北,因为它深深扎根于群众的泥土之中,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崭新的艺术形式。元曲,无论是散曲还是杂剧,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散曲,无论是一诗一曲的小令,还是同一宫调多词多曲的联组套曲,都是一种新声新词的新诗体,是词与各民族民间俚曲相结合的演化物;杂剧,更是一种融说唱表演于一体的新型戏剧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重的乡土气息,成为一种成熟的戏剧,一直流传到今。 元代,是中国读书人的冬天。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然而,元代的读书人虽处天寒地冻之中,但他们却听不到任何冬天解冻的消息,一直到不满百年的元朝灭亡,一直到元蒙统治者从大都仓皇退回漠北他们那发祥之地,一直到一轮血红的落日为这个短命的王朝画上一个结束的句号。

入元的赵宋宗室书画家赵孟 【课内挖掘】 精忠报国 岳飞小时候,他的母亲就在他的背上用针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他领导的“岳家军”,让敌人闻风丧胆。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

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金兵未灭,何以为家?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在金人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领军队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为家?”岳飞一生矢志不渝,留下了千古美名。 【课外运用】 文段一 当风波亭上的月华失去了光泽,当你用含泪的眼看着一旁的儿子,也看着即将离别的山河,你,一个失去了士兵的将军,面对一杯毒酒,选择了吞咽!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涌动的情感,有谁知道你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的悲痛心情?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对你说:你,岳飞将军,虽然你死于一场政治斗争,可是你早已成了民族魂!为了收复失地,你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誓言,谁能忘记你背上刻着“精忠报国”的字样啊!你的死,对忠奸二字做了最淋漓尽致的注解,在忠与奸之间筑起了一道分明的墙! 文段二 抗金名将岳飞,一生精忠报国。你一生坎坷,一生挫折,却永远保持着一身浩然正气,永不忘本。你生于汤阴,死于“风波”,一世英明抵不过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你忙于布阵,忙于厮杀,你醉心于把战表化作一个个捷报,但你不曾注意金銮殿上不露声色的檐角下已勾勒出风波亭案的雏形,龙案后昏庸的半径量得出世间黑暗的周长。然而,面对这一切,你仍然坚持自己做人的根本,仍然坚守母亲教导的精忠报国,将之化成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岳元帅,你名字的背面是历史的创伤,你名字的正面是历史的勋章。这是你一生的坚守,留给后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 ..士夫:指人民 B.老天只恁 ..忒心偏只恁:只怨 C.折挫 ..英雄折挫:磨折、挫折

元散曲常识

元散曲常识 一、简介 元散曲是金元时期,北方新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当时称之为“乐府”,又称北曲。它与杂剧形式上有联系,但又是不同的文学体裁,散曲属诗歌范畴,与词一样是可以按一定乐谱而唱的曲子。它在语言方面,既需要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地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它包括小令、套数两种主要形式。 二、基本类型 它有两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所谓小令主要是指单只曲子,但也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套数,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套数的体式特征最主要的有三点,即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联缀而生,各曲同押一部韵,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三、演化过程 元人散曲从民间传唱的“俗谣俚曲”发展而来,后文人染指,终成一代之文学。自金末至元末的百余年间,散曲创作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其常规分期则大致以14世纪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家创作从金末元初的兴起逐渐走向鼎盛,其中在元好问、杨果、卢挚、姚燧等前驱作家的作品中,还明显带有以词为曲的印痕。而在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养浩等曲家的笔下,散曲之体性特征渐为张扬,或朴质、或清丽、或俳谐、或豪放,可谓随物赋形,生机勃勃。尤其是“曲状元”马致远,更使散曲创作堂庑扩大,曲体尊荣。元散曲之后期创作承鼎盛期之绪,进一步呈繁荣的创作态势,乔吉、张可久等均是此时期之创作名家,此时期散曲创作的一个显明迹象是艺术风格渐趋雅化,散曲原有的朴拙、粗豪、直露的风味有所减弱,遂使散曲之为市民文学渐变为雅士之作,他们追求词采,讲究声律,一方面使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