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论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论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论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何谓素质教育?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到历史学科而言,即一、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歧视差生。二、素质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历史知识和发展技能为目标,不能只抓历史知识灌输而忽视思想品行教育和历史技能方面的培养。以上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教材编撰、课程设置、高考试题等诸多因素。但素质教育最终要靠教育者来实现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有于开发人的潜能,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标,使其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要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拔尖创新的专门人才,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目标,使其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要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拔尖创新的专门人才,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数十年来的那种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则完全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强调灌输,把学生当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实在是可怜又可悲。今天,在社会高速发展的21世纪,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各不相

同,因而要求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一定是知识全面、基础牢固、思维活跃、富有革新精神及创造力、身心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才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法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达到目的。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归根到底要靠教师,培养高素质人才有赖于教育的素质,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

一、教师素质的某些缺陷

尽管我们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好,但在素质

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看到许多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

影响,其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业务能力等仍程度不同

地存在着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的状

1.片面的人才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现在我们的教师依然存在着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并

忽视品德教育的思想倾向,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书

本知识,动手能力低,品德修养差。因此,我们教

师必须放弃落后陈旧的人才观,重新树立现代人才

观。

2.知识结构单一和陈旧。我们多数教师是在传统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

教材多年一贯制,反复多次重复讲授,再加上多年

也没有经过培训和进修学习,久而久之,教师的知

识结构就容易形成单一和陈旧。教师再依靠吃老本

已无法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

3.业务水平停滞。教学方法落后,教学研究不够,努力探索教学规律的劲头不足,加上培训、进修学习

的机会少,使我们教师的业务水平处于停滞状态。二所以面对以上的情况,迫切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做出相应的改进与提高。比如:

一有德。即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关系。高度重视德育教育严于律已,治学严谨的人,襟怀坦白,诚实正直的人,诲人不倦,爱生并希望学生超过自己的人,只有教师具有良好道德的品质,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二、有识。即具备渊博的历史知识,要有既深且

广的知识掌握。

三、有理。即具备较强的理论修养。教师必须具

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还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

理论。熟知教学理论,教育规律,懂得学生个性差异及

心理特点。

四、有能。即具备较强的教学的四种能力。⑴终

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素

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⑵与他人合作能力。现

代教育是一项需要许多人共同合作的系统工作。学生素

质的提高不是单一学科、单一教师所能完成的。因此,

现代教师就必须具备与他合作的能力。⑶教学管理能力。

现代教学管理非常重视教师对学生的临控能力,既“如

何教”的能力,把它视为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⑷实践

能力。现代高职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培养实用型的人

才。实践能力是高职学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必备能力

之一。⑸指导能力。高职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生理

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

难和产生某些困惑,迫切需要教师加以指导。⑹教育科

研与创造能力。现代教育要求高职教师不应该是一个“教

书匠”而应该是一个具有探索和创造能力的科研型教师。

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提

高技巧,利用思维教学,使课堂气氛始终活跃,学生兴

趣盎然。还要求教师能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三、关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师德建设。

2、大力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以保证师资培训见出成效。

3、要改变评价教师的标准。要继续树立一批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作为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样板,赶有目标,逐步蔚成风气,则教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达到上述要求,还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努力。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队

伍,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只有有效地改正改革目前在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学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目标 1、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 2、促进学生心理的成熟化 3、造就平等的公民 4、培养个体的生存能力和基本素质 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爱好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7、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三、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四、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改革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素质教育的运用 1、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 价值取向的区别:素质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而应试教育把教育的价值定位为考试成功。 教育方针的区别:素质教育实施了党的教育方针,应试教育背离党的教育方针。 六、“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1、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

的道德的发展。 2、基本内容 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七、“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八、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1、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 2、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 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的民族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的地域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家庭背景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与共同发展 九、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1、教师职业的责任 a.教师职业的责任是指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b.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c.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d.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2、教师职业的价值 a. 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教师职业对他人、集体、国家、社会和人类都有巨大的贡献,能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承担着文明传承的重任。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完整清晰解说

1. 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考试和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是选拔式、科举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 2.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大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3.从教育的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4.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5.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主科”,轻视所谓“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形课程”,比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等。 6.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不按课程计划授课,随意增加课时,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泛滥,各种竞赛名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 师应该做到全面发展,原来知识单一的“教书匠”向博学多才的“多面手”发展。总之,学科综合性特点决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久而广泛的阅读、积累是教师丰富专业知识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要不懈地博览群书,具备极强的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方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教学艺术和研究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并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自我”进行不断锤炼,以形成有个性风格的教学艺术。这是教学主体的一种创造活动,也是一名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课堂上,教师要以真情实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去征服学生,创造出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到知识、增长才干;教师还应不断总结、积累,及时记下自己在教学艺

术探索中的感受和体验,并适时进行理性思考和概括。唯有如此,才会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成熟。第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师每上一节课都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尤其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不论是画面的出现,还是结合案例、事例问题的设计,都要紧紧依据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和教材展开,应达到什么目标,用什么方法达到已确定的目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克服盲目性。第二,教学主线精炼清晰。任何一个问题内容都有它的主线,教学主线要清晰,总结概括要精炼。对于教学主线首先教师要清楚明白,教师对教材要能够整体把握,没有这一步,课就会讲的稀里糊涂,长此以往便会造成学生思维混乱,更不要说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了。第三,逻辑关系科学准确。教学中的任何知识、任何设计,即方法手段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板书的设计、甚至学生活动的设计等等,都要特别注意把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要符合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概念原理要准确表述。若不注重这个问题,就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不伦不类的笑话或科学性的错误。第四,教学内容衔接自然。每一节课教学的每一步骤,内容衔接要自然娴熟,运用自如,方法要多样灵活,特别要注意不要生硬、拘谨做作,拿腔拿调。第五,脱离教案授课自如。教师讲课要尽可能的脱离开教案,教案内容在头脑中要清晰熟练,不是简单地背诵教案。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主动的多,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状况和情绪反应,随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程序,把握学生、控制课堂。第六,善选难题勇于创新。面对教学选材问题经常能听到老师们的这种说法,这课好讲,那课不好讲等。其实教材的每个框题、目标题下都有学问可钻研,要善于组织材料,精选事例,巧用方法,若大家都认为某课题不好讲的内容,你若能讲出特点、新意来,就是你的创新,当教材的某一框题没有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1.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我国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那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在那里呢? 我们认为,“应试教育”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在谈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联系与区别时,有人把取消考试称为实施“素质教育”的起点与一种标志,这种认识与做法是错误的。历来的考试,都是教育的手段,我们必须科学地动用考试这种手段,来促进“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比如认真地对待每次考试,并通过考试及其知识质量分析,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工作,必然会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文化科学素质。可见实施“素质教育”也要科学地运用考试这种手段,进行必要的应试训练。这与作为一种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的“应考试教育”中的考试是有区别的。“素质教育”,反对频繁的考试、搞突然袭击、以考试压学生,用考分排队等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2.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严重危害 “应试教育”的严重危害,包括显性危害与隐性危害。其显性危害已被人们所认识,但其隐性危害还远未被人们所认识,甚至至今还很少有人提及。而实际上,其隐性危害的后果,大大超过显性危害。 “应试教育”隐性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学生身心摧残上。由于“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的状况;频繁的各类考试、按考分来区分学生的优劣,扼杀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广大教师的艰苦努力,它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自觉性。面对当前的现实,广大教师应如何去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主要是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3.1要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2019)

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
1 . 根据本课程,在广东、湖北做过的调查,17 所高校的 1000 名管理干部中教学系统的干部“双肩挑”比 例达到了()。
?
A.
30%
?
?
B.
32%
?
?
C.
60%
?
?
D.
62%
?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暂无
2 . 根据本课程,()被认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
?
A.
创业团队和个人能力
?
?
B.
政府资助
?
?
C.
家长支持
?
?
D.
性格兴趣
?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3 . 以下哪项不属于教育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
A.
教育创新化
?
?
B.
教育技术化
?
?
C.
教育智能化
?
?
D.
教育智慧化
?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 暂无
4 . ()是在金融期权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
A.
市场理论
?
?
B.
成本理论
?
?
C.
实物期权理论
?
?
D.
收益现值理论
?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 暂无
5 . 以下不属于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任务的是()。
?
A.
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
?
B.
加强专业能力学习
?

教师的职责和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责和职业素养 ——10081550139 花强“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尊师重教思想的体现。教师自古就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从古人尊崇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可见一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当代的教师,已经不再仅仅是古代“传道授业解惑”那样就可以了,而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履行职责,为国家、为社会培养素质人才。 在当下推行的素质教育中,教师的职责有了许多新变化。教师要为每个学生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在我了解的情况中,我的高中母校现在开设了大量的校本课程,让教师可以去发现学生,并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智慧和才能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环境、机会和条件,整天坐在教室里听课、回答问题和做作业是很不够的,那样只会教出“范进式”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各种表现的机会。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在推行专业教室,这种专业教室不同于传统教室,它为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提供了活动的空间与物质条件,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多向交流。 教师应该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学习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这个帮助并不是指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引导让学生在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考力,也就是所谓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让学生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问题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去消除矛盾,要把教育调查、教育统计等技术运用到学生身上,寻找他们的知识障碍、能力障碍、情感障碍或家庭、社会因素引起的学习障碍。教师的职责只是引路人,而走路的却是学生自己。 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变错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应该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同时还应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代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素质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首要一点就是观念的转变。教师要从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优秀率和及格率中解脱出来,其中学校对这方面的错误认识更加应该转变。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使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只有自身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自身也在不断学习的教师,才能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教育出更优秀的学生。 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教书育人”,教师从事的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育人工程,它具有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特征。教师高尚的人格,是育人铸魂,培养高素质人才进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资源。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就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有着优秀的职业操守、

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试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作者: 摘要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这两个概念,一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一般舆论倾向是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在具体实践中,出于对学生升学深造的迫切需求,一些家庭和学校又往往看重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谁能让学生考高分,就算谁教学有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被人为地片面化和矛盾化了。其实,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就像一对孪生儿一样共存于一个母体之中,他们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同一个目的的两个侧面。就是说,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试能力是素质教育在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怎样摆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呢?一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他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作用,二要全面了解应试教育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 一、素质教育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指人类自身素养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过程。它产生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实践。其主要内容包括人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生存能力、观察思维和开拓创新能力、思想品格素养和社会交际能力等等。从根本上讲,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素质教育就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中。人类靠素质教育传播知识、经验和技能;靠素质教育培养人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开拓创新能力;靠素质教育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总之,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素质教育。 从范围上讲,素质教育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类型。确切地说,人类的素质教育是自家庭开始的。从婴儿呱呱坠地,直至学话、学步、入学和后来的步入社会,有意无意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其中在各种类型的素质教育中,学校教育至关重要。因为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发育身体和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学校中可受到最为全面、最为系统的知识、技能教育,较之家庭和社会教育更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事业和成就。从内容上讲,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不同社会形态和不

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2019)考试答案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根据本课程,以下选项中政府不能够做的事情是() ?A. 政策推动 ?B. 市场资源配置 ?C. 信息化建设 ?D. 基础性建设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2 .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进入前20名的时间是()。 ?A. 2015年 ?B. 2016年 ?C. 2017年 ?D. 2018年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3 .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分为()级。 ?A. 8 ?B. 9 ?C. 10 ?D. 11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根据本课程,()标志着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整个管理的格局进行了一些大的变化。

《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厅字〔2016〕35号) ?B. 《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8〕6号) ?C.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D. 《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科技成果的类别不包括()。 ?A. 科学理论成果 ?B. 应用技术成果 ?C. 自然成果 ?D. 软科学成果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是办好中国教育的根本保证。 ?A. 稳定的国际环境 ?B. 夯实的经济基础 ?C. 党的领导 ?D. 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开始实施。 ?A. 1992年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 篇)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心得体会1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以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 教师,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育人。教师的人文素养关系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 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教师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调节心理状态;有助于教师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逐步养成健全美好的人格、提升高尚的精神境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关爱学生,使所有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具有完善的人格。 教师的人文素养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共同架构而

成。其中,教师的人文知识是教师人文素养的基础,在内化、积淀人文知识的基础上所凝练、升华而成的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为人文素养的外显和发挥作用提供着价值导向和支撑。教师应具有广泛的兴趣,健康幽默的情绪,平静愉快的心境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广泛的兴趣,不仅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酷爱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表现在满腔热情指导一切对学生有益的活动;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要求教师要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并应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激发学生;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教师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勤奋工作的风貌,都会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一名新教师更要有不断提高素养的意识。要多阅读、多反思、多写作,勤于笔耕。而人文知识的自我学习、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的方法,自古至今皆然,就是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书使人明智”尤其是读好书。教师爱好读书自然有助于摄取更多的信息和思想养料,有利于创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智慧;另一方面,教师的读书品格可以感染、熏陶学生阅读品格的积极成长。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人文性的决定性因素。人文素养修炼将促进教师人文精神的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提升教师师德水平的意义,将促进教师对实践知识的领悟和把握,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发展,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教师幸福感的提升。

简析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备的素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简析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备的素质 简析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备的素质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中学龚焱7月23日 所谓的“素质教育”,是指通过切实有效的途径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即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四个方面的素质。换一句话说,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要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容忽视教师

的主导作用。俄国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提高素质。 国家教委1997年10月29日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具有良好的师德。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面向每个学生,平等、公正,因材施教,要逐步掌握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估的方法,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展。……要向全体教师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继续教育,引导广大校长和教师逐步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扩大和更新知识,提高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从这个原则出发,下面简析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备的素质结构: 一、更新观念,认同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更新教育观念,认同素质教育,是教师的当务之急,要把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尽快地从应试教育的樊笼里跳出来。不要留恋走熟的旧路,要有勇敢的拓荒精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才成了路。不要只把素质教育说在口上,而实际做的仍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 二、强化师德,展现人格风采,挺起脊梁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作者:师长玉术洪香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第04期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众多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创新与探索,但反思走过的路,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就是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安于现状。这种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不精确定位与把握,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诸多困难所表现出来的束手无策,成了制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突破种种羁绊,使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开展,显得尤为迫切。 一、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简约性认知及操作,降低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1. 粗浅的形式论 不少教师认为,素质教育无非就是开全音、体、美,上好活动课,严格作息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该玩就玩。这种粗浅形式论观点,带有普遍性,其危害不容小视。山东省教育厅齐涛厅长在谈到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时就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就是要造就学生的人格;赋予其知识和能力;养成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新一轮素质教育向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它要求教师构筑精品课堂,要付出更大的心血和汗水,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前瞻性眼光,在观念的转变中与时俱进。 2. 泛泛的评价观 一些教师认为,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是泛泛的,只要不出现分数,学生的素质的高低又怎能看的出来?殊不知,学生素质是内隐的,其存在形式却是外显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难道不是人格养成、人文素养、道德素养、角色素养缺失造成的吗?当我们发现辛勤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诸如出言不逊、打架成瘾、离家出走、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时,我们是否会有自食其果的尴尬。倘若我们不顾已经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适应变化了的新要求,不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观点出发,而持反正素质教育也看不见、摸不着的观点,无所作为,就会背离素质教育的目标。 3. 错误的成就观 一提到素质教育的实效性,很多人会罗列出一大堆数字:高中上线率多少,中考成绩在全市名列第几,获得了多少辅导奖项等等,以为这就是素质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其根本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关爱、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爱”的沐浴下健康成长。每当学生拣起地上的一块垃圾,用黑板擦擦掉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课堂上学生出现创新的智慧与火花,这就是素质教育结出的硕果。 二、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惯有思维定势使学校与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新

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折飞荣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壕兔乡中心小学,陕西榆林 719002 ) 摘要: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之和,面对着教育改革的大潮,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学校教育 教学中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校教育;素质教育;自身素质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里,素质教育的风刮过大江南北,享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的教师理应与时俱进,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通过努力使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让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然面,教师的教育思想、自身素质、教育科学性和艺术性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决定作用。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我们教师必须有紧迫感、使命感,必须踏踏实实地端正教育思想,内强自身素质,外树良好形象上下功夫。 一、更新教育观念。 在落后的地区,应试教育仍然主导着教育,为了让它向素质教育转轨,我们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促使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转变。其次,要立足讲台,放眼未来,充分认识新世纪所需的人才以及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培养目标。 二、搞高自身素质。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符合时代要求的业务知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而如今的时代这一说法已过时,那一桶水已是一潭死水,而是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常流水,活到老学到老恰好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强烈要求。此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和程序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运用计算机工作的一定技巧。 教师素质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它决定教育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育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习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的为人师表。”教师要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教师的角色意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充当主宰者、传授者、呈现者的角色。一堂课学什么,怎么学;讲什么,什么时候讲;练什么,练多少,都由教师决定。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待灌的瓶。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只能被动接受。新课程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仅仅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适应就业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一生。为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必须由主宰者、传授者、呈现者转为组织者、引导者、激发者。并就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当好组织者、引导和激发者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2.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教师要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根据学生需要,变换教学策略,主要是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动起来,互动起来,主动起来,使学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便油然而生,相对应试教育来说,素质教育肯定要先进的多,但我们是否把我们坚持了两千年的应试教育完全摒弃?中国现在能否完全实现素质教育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是一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违反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而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它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主体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 应试教育确实存在众多弊端,它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一味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但这种开发智力的方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它严重束缚了学生发散思维的拓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十分缺少创新能力,并且胆子特别的小,他们往往做事时十分的稳重,缺乏冒险精神,为什么中国至今没有出现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除了科研环境赶不上别人外,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缺乏大胆创新的精神。另外,如果说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我们的智力提升了,但我们在德、体。美方面是否能达标呢?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在应试教育下拼命学习,丧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从而我们失去了干大事的本钱,那么我们成绩再好也没用。另外,没有美好的品德也是不行的,并不是说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品德都不好,我们说的是应试教育不注重学生美德的培养,没有好的美德,就好比没有根基的大厦,是会倒塌的。曾经有一位名人这样说过“有高文凭,不一定有高能力,有高能力,不一定有好的美德”,可以看出美德是决定我们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比当然要先进的多,素质教育真正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它并不承认考试中能得高分的就是好学生,而要看学生的整体情况,包括文明礼节,身体健康,动手能力等诸多方面。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召唤,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谁掌握的创新型人才越多,谁就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素质教育是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应试教育是要求学生怎样学习,两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分数的

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战

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战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核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已经出炉!可以说,“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但何为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归根究底,仍要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战如何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一、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立德树人靠什么来落小落细落实呢?这是个问题。 曾几何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师生争分夺秒,为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然而当知识以几何级态势增长,这种方式还能奏效吗? 人们意识到,知识教学要“够用”,但不能“过度”,因为知识教学过度会导致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受阻。教育不能填满学生生活的空间,要留有闲暇。因为学校教育绝不是给人生画上句号,而是给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更新知识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国际上多数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国际上长达 20 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 ;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中国,应试教育可谓是源远流长:自隋代创建科举制度直到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的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科举始终是大批文人学子踏上仕途的唯一途径。而自明朱元璋制定八股文以后,科举考试的应试色彩愈发浓烈。而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的迅速发展而形成的“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使应试教育达到巅峰。但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快显现: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重应试学科,轻视其它学科。这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使备种教育因素不协调,造成了学生学得死,负担重,甚至畸形发展。 就在此时,针对应试教育的缺陷,素质教育正式提出——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至此,关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场旷日持久的辩论之战正式展开。

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

教育观: 教育观:即人们对教育的根本性的看法和态度;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三、外延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终身的,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四、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五、(幼儿)素质教育的特点: 1、基础性:基本素质(人之为人的素质底线) 2、发展性:原有基础上发展 3、自主性:主体性(三个“自我”: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4、全体性:全民族、全体适龄儿童(教育公平) 5、全面性: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6、未来性:面向未来(前瞻性) 六、幼儿素质教育的内容:①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②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 ③身体及心理素质的教育;④审美素质教育 七、幼儿素质教育的策略: 1、从小事抓起,培养幼儿积极成功的心理情绪 2、以导为主,以教为辅 3、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幼儿综合能力 ①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②强化幼儿习惯的养成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比较谈 “素质教育”一词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创造物。即使查遍10 多年来出版的教育类辞书,诸如《教育大辞典》、《世界教育辞典》等,均无“素质教育”的条目。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素质教育”顾名思义,乃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就准确地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为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与此相反“应试教育”则是指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面向考试”,造成“教学为了考试”的畸形局面。由于“教”与“学”跟着考试走,学生便成了考试的奴隶。历史表明,在考分优秀者中间,不乏“应考艺术”出众者,而他们在实践中又显得缺乏创造能力。这就是所谓“高分低能”的现象,“高分低能”现象乃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之一。因为升学率和以分取人,势必导致“唯分数论”的倾向。于是,片面教学以应付考试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严重影响了学 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这已不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形势对人才的要求。于是提出了改革“应试教育”的任务,但又苦于无策。在这种情况下,“素质教育”应运而生,作为征服“应试教育”的武器。那么,“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到底区别在哪里呢?下面笔者试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来加以比较。 一、两种教育目的比较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不同的教育目的,对人的身心素质及社会价值作出的规定也存在差异。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升学为主要目标,重心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这显然是不对的,尽管教育部早在十几年前就提出要坚决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要求“从全国到地方坚决不搞高校中学生招生考试的名次排比”,“坚持把学校和学生从频繁的考试中解脱出来”,“必须对全体学生负责,不要只抓少数,忽视或放弃大多数”等,然而这种状况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至今并没有多少改善。分数,仍然是学生前程的敲门砖;排队,仍旧是教师的荣辱榜;升学率,还是学校的生命线。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学生必定是智力因素较高,非智力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师综合素质提升考试答案-(1921)

单选题(共 30 题,每题2 分) 1.根据本课程, ()比较重视国外专利。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日本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2. 根据本课程,我国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三位一体” 协同育人,其中“三位一体”不包括以下哪项?() A.地方政府 B.企事业单位 C.高等学校 D.中小学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3.根据本课程,马丁·特罗认为,()的目标是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A.教授治校阶段 B.普及化阶段 C.精英教育阶段 D.大众化阶段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4.本课程提到,()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研方法。 A.文献研究法 B.比较研究法 C.调查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5.根据本课程,()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6.本课程提到,()是科学共同体取得社会信任的一个关键基础。 A.创新发展

B.有条理的怀疑 C.科研诚信 D.道德底线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7.研究可以把以前的经验变为有效的东西,随着实践工作的进行,人们会积累很多 经验。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验缺点的是()。 A.经验是此时此地的产物,有局限性 B.经验有惰性,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C.经验没把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 D.经验的灵活性太大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8.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主要矛盾是()。 A.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 B.结构不合理 C.高等教育资源均衡问题 D.高等教育资源质量问 题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9.根据本课程,社会角色理论是跨学科的一个综合的一个行为科学理论,它是从()发展起来的。 A. 上世纪 70 年代 B. 上世纪 60 年代 C. 上世纪 50 年代 D. 上世纪 30 年代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10. 教育研究对教师来讲分为三个层面,为教学、教育和()。 A.思考 B.学习 C.治理 D.管理 恭喜你,答对了! 答案解析: 暂无 11.()是创新发展的源头,是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A.基础科学 B.社会科学 C.技术科学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简述素质教育得内涵与特点. 素质教育就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得,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与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得得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得教育,就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得教育,就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化得教育。 素质教育得特点就是:①面向全体学生;②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③让学生主动发展。 2、素质教育对广大教师得自我完善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为适应素质教育得实施,广大教师除要具有合格教师必备得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全面育人得思想素质;②复合得专业知识与智慧;③参与发展与研究得意识能力;3、简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得关系 从教育领域来讲,教育与可持续发展得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能促进社会得可持续发展。 教育具有道德教化,能力培养,文化传承及创新等多种功能,就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得重要力量. 其次,教育能促进人得可持续发展。 学生既具有社会性,又具有个体性,既担任了相应得社会角色与社会义务,又有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得权利、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能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与张扬个性得同时,实现其社会化与个性化得统一,促进人得可持续发展。 再次,教育本身需要进入可持续发展得轨道。 教育自身也就是具有生长性得,也需要改革与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教育事业得生命力与活力,保持发展与前进得势头. 4、请说出科学发展观核心得实质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得与谐发展。 5、现阶段党与国家得教育方针就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得社会主义事业得建设者与接班人。 6、”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得基本涵义就是什么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包括两层意思:一就是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就是教育本身要现代化,即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进行改革,更新,充实与发展。 教育要面向世界,有三层涵义,一就是了解与学习世界各国得先进科学技术与教育经验;二就是培养学生具备面向世界所需得素质;三就是使我国得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立手世界教育之林。 教育面向未来,涵义有三:一就是教育应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发展得未来趋势相适应;二就是教育应考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得人才;三就是探讨教育本身得变革趋势。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是一个统一得整体,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基础,核心,出发点。 7、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 一个合格得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职业活动得各种心理素质,以自己优秀得心理素质去塑造新一代得心灵,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得任务。 首先教师要有教师得职业意识素质,面对自身从事教育实践得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活动有所觉知、这主要指教师要具备明确得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意识与奉献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