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乙醇蛋白分离实现自控后对人血白蛋白质量的影响

低温乙醇蛋白分离实现自控后对人血白蛋白质量的影响
低温乙醇蛋白分离实现自控后对人血白蛋白质量的影响

低温乙醇蛋白分离实现自控后对人血白蛋白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低温乙醇血浆蛋白分离工艺实现自控后被分离的人血白蛋白各项质量指标和收获率进行评价。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有关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对低温乙醇分离的人血白蛋白样品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的结果与自控前的制品进行比较。结果连续测定血浆蛋白分离实现自控后42批人血白蛋白样品,与该工艺实现自控前连续35批成品检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其人血白蛋白的纯度、收获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多聚体有明显的下降,其它指标(离子含量、吸光度等)均无明显改变,且制品质量稳定,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有关要求。结论通过人血白蛋白各项质量指标、收获率的比较,低温乙醇蛋白分离过程实现自控后,进一步提高了人血浆蛋白的内在质量,同时,还全面提升了该工艺的分离水平,使得血浆蛋白分离过程中的温度、乙醇浓度、离子强度和蛋白含量等因素变得更加容易控制,使得制品各项质量指标更加稳定,批间差异缩小,更加符合GMP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血浆蛋白分离;自动控制;纯度;多聚体

人血白蛋白(HAS)具有维持血管内胶体渗透压,结合并转运体内各种脂肪酸、激素、离子以及多种药物的重要生物学功能[1],已广泛应用各种低白蛋白血症或创伤性休克。自从1946年Cohn和他的同事们发表了低温乙醇(Cohn 6法)分离白蛋白以来[2],相隔十年Nitschmann和Kistler于1954年又提出了另一种改变的低温乙醇分离血浆蛋白方法[3],该改良方法简化了操作,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血浆白蛋白的回收率(当时的最大收率为2.5g/100ml血浆),降低了乙醇的消耗,是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低温乙醇法的最大优点是适应工业化、自动化的生产要求,为了充分发挥该工艺的潜能,适应GMP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血浆蛋白制品的内在质量,增加收获量,在不改变原来基本工艺路线的前提下,我们于2004年末实现了低温乙醇血浆蛋白分离工艺系统的自控(包括温度控制、加液控制、自动清洗等)。

通过血浆蛋白分离工艺实现自控后,使批处理的血浆能力增加了一倍,工艺操作更加符合GMP管理的要求,血浆蛋白能充分有效的混合反应,蛋白分离的五个控制因素:反应液温度、pH值、离子强度、酒精浓度和蛋白浓度得到了严格、准确的控制,避免了人为操作的误差,经过连续4年人血白蛋白的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价,实现自控后,人血白蛋白的纯度、收获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多聚体有明显地下降,其他指标(如钾离子含量、吸光度等)与自控前无明显差异,均在质量标准范围之内。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人血白蛋白样品(2003年~2006年上半年期间制备的人血白蛋白检定样品)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血液制剂室提供。

1.1.2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日立3400型);电泳仪(DYY-Ⅲ2型,北京六一仪器厂);扫描仪(BECKMAN CSDS -200型);液相色谱仪(SP8800,USA);火焰光度计(CORNING 480型,USA)。

1.2 方法

1.2.1 纯度测定纯度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附录ⅣA)规定进行[4]。

1.2.2 吸光度测定吸光度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附录ⅡA)规定进行[4],用生理热氯化钠溶液将人血白蛋白样品含量稀释至10g/L,按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在波长403nm处测定吸光度。

1.2.3 钾离子含量的测定钠、钾离子含量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附录Ⅶ Ⅰ)(附录Ⅶ J)规定进行[4]。

1.2.4 多聚体含量测定多聚体含量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附录Ⅵ Q)规定进行[4]。

2 结果

2.1 人血白蛋白质量指标的比较通过对2004~2006年共77批人血白蛋白的检测结果表明,血浆蛋白分离工艺实现自控前与自控后其人血白蛋白的纯度、多聚体均有明显地差异,工艺实现自控后,其中人血白蛋白纯度平均提高0.25%,多聚体平均下降0.72%,其他指标(如钠、钾离子含量、吸光度)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见表1。表1 人血白蛋白质量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2.2 人血白蛋白的收获率的比较根据2003年~2006年上半年连续共153批人血白蛋白统计数字分析,自动化控制前后人血白蛋白收获率也有明显差异,实现自控后,人血白蛋白分装前收获率均有明显提高,提高的比率为0.02g/100ml血浆。结果见表2。表2 人血白蛋白收获率的比较

3 讨论

在血浆蛋白的分离过程中,各种成分的有效分离、回收、提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采用低温乙醇法生产人血白蛋白过程中,影响人血白蛋白的5个重要生产工艺参数:反应液温度、pH值、乙醇浓度、离子强度和蛋白浓度,其中任何一个参数的改变都会影响到白蛋白的分离效果,甚至影响制品质量。

尽管低温乙醇血浆蛋白分离工艺已延用多年,但由于自动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工序均为人工操作,众多技术指标均靠经验和手工控制,如乙醇、缓冲液的滴加,设备的清洗,制品反应温度的控制和反应液计量等,且不说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操作时人为的因素造成的误差(操作误差、计量误差、温度控制误差等)严重影响着制品的质量和收获率,形成较大的批间差,未能充分发挥低温乙醇血浆蛋白分离的诸多优势[5],通过实现自动化控温、称重、加液和自动清洗,从而实现了设备状态的自动控制,减少了血浆蛋白分离过程中手工操作的误差,有效地控制了制品制备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降低热原质。通过自动化控制,使得血浆蛋白分离过程中严格控制的五个控制因素(反应液温度、乙醇浓度、离子强度、pH 值和蛋白浓度)有机结合并得到准确的控制,使得整个血浆蛋白分离过程趋于理想状态,使被分离的制品各项质量指标更加趋于稳定,工艺特点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更加符合GMP

管理要求,从而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之,血浆蛋白分离工艺实现自动化后,为进一步全面提高血浆蛋白的质量和收率,增加制品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均一性,为充分挖掘低温乙醇血浆蛋白分离工艺的潜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憬惺.血液制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4:57.

2 Cohn E J,Strong LE,Huges WL,et al.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erum and plasma proteins IV A system for the separation into fractions of the protein and lipoprotein components of biological tissues and fluids.Amer Chem

Soc,1946,68:459-475.

3 Kistler P, Nitschmann H.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human plasma fractions. Eight years experience with the alcohol fractionation procedure of Nitschmann, Kistler and Lergier. Vox Sang,1962, 7:414-424.

4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人血白蛋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附录20-27.

5 刘隽湘.输血疗法与血液制剂(低温乙醇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5-173.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论坛报自1940 年开始应用白蛋白制剂以来,有关白蛋白应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世界各国已逐渐规范了白蛋白的使用指征。但我国在白蛋白应用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滥用现象相当普遍。今年,我国更出现了严重的白蛋白短缺。因此,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在我国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 临床误区: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 误区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在手术和创伤病人中非常普遍,此类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误区之一是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手术后病人、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病人或危重病人中。 事实上,外科病人术后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下降,造成持续的负氮平衡。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产生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因此,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 此时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若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①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因此外源无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②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 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③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 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只是一个现象,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卡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误区二:促进伤口愈合: 传统观点认为,即使对手术后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可提高或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术后组织水肿,促进伤口特别是吻合口的愈合。受上述观点影响,目前临床上许多外科医生仍喜欢应用白蛋白,这是造成术后白蛋白制剂应用普遍的另一原因。事实上,偱证医学研究表明,尽管输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但并没有改善病人原发病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改善临床预后。由于目前医用白蛋白的来源为献血者的血浆经血浆分离和灭菌处理后配置而成,当前我国血源紧张,所以白蛋白价格昂贵,术后输注白蛋白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因此,常规应用白蛋白来改善病人的低白蛋白血症是不值得推荐的。 误区三:提高机体免疫力: 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另一误区是将白蛋白作为“强身剂”,用于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这就更错误了。因为白蛋白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如制剂中的微量α-1酸性糖蛋白)反而可使 机体免疫力下降。此外,给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副作用。 循证医学:白蛋白不适用于体液治疗 液体治疗是外科基本问题,特别是在手术后早期或外科危重病人,其目的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 持充足的体循环和微循环,保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氧供,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目前,临床上许多医生将白蛋白用作一线容量扩充剂用于体液治疗。但是,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创伤、手术、感染或ARDS

GY001人血白蛋白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 一、人血白蛋白产品概述…………………………………………………………………2页 二、人血白蛋白分离分装工艺流程图及环境区域划分…………………………………5页 三、人血白蛋白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7页 四、主要设备一览表及设备生产能力……………………………………………………29页 五、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品、原液、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30页 六、包装要求、标签、说明书的使用与贮存方法………………………………………47页 七、工艺卫生……………………………………………………………………………48页 八、安全和劳动保护………………………………………………………………………52页 九、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54页 十、三废处理………………………………………………………………………………56页十一、附录(常用生物制品术语和名词解释) …………………………………………57页十二、附录(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59页十三、附页(供修改时登记批准日期、文号和内容用)…………………………………60页

一、产品概述 本品系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提取的组分V,经纯化、脱醇、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除菌分装而成的液体制剂。白蛋白含量97%以上,用适量辛酸钠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专供静脉输注。主要用于治疗创伤性、出血性休克、严重烧伤以及低蛋白血症等。 1 药品名称 通用名:人血白蛋白 英文名:Human Albumin 汉语拼音: Renxue Baidanbai 主要组成成份:人血白蛋白 2 性状 本品为略黏稠,黄色或绿色至棕色澄明液体。不应出现混浊。 3 药理作用 3.1 .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80%,主要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水分的动态平衡。由于白蛋白分子量较高,与盐类及水分相比,透过膜内速度较慢,使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与毛细管的静力压抗衡,以此维持正常与恒定的血容量;同时在血循环中,1g白蛋白可保留18ml水,每5g白蛋白保留循环内水分的能力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功能,从而起到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 3.2 运输及解毒:白蛋白能结合阴离子也能结合阳离子,可以输送不同的物质,也可以将有毒物质输送到解毒器官。 3.3 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互相转化,在氮代谢障碍时,白蛋白可作为氮源为组织提供营养。 4 适应症 4.1 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4.2 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4.3 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血清蛋白的分离、提纯与鉴定

血清清蛋白、γ-球蛋白的分离、提纯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5、了解柱层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对于不同的蛋白质,其分子量、溶解度及等电点等都有所不同。利用不同蛋白质在这些性质上的差别,利用相应的物理方法可分离纯化不同蛋白质。 A.盐析法: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无机盐后,由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减弱乃至消失。同时,加盐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大量被中和,从而破坏了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之间易于聚集沉淀,进而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沉淀析出。 B.凝胶层析:利用蛋白质与无机盐类之间分子量的差异。当溶液通过SephadeG-25凝胶柱时,溶液中分子直径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颗粒网孔,而分子量小的无机盐能进入凝胶颗粒的网孔中,因此在洗脱过程中,小分子的盐会被阻滞而后洗脱出来,从而达到去盐的目的。 C.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指流动相中的离子和固定相上的离子进行可逆的交换,利用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及电荷量不同进行分离。 D.纯度鉴定(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一般都低

于pH7.4。它们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解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的电荷量不同,因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泳的速度也不同。因此电泳时可将它们分离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5条区带。 三、材料与方法 A材料 样品:人混合血清 试剂:葡聚糖凝胶(G-25)层析柱、DEAE纤维离子交换层析柱、饱和硫酸铵溶液、醋酸铵缓冲溶液、20%磺基水杨酸、1%BaCl 溶液、氨基黑染色液、漂洗液、pH8.6巴比妥缓 2 冲溶液、电泳仪、电泳槽 B实验步骤 盐析(粗分离)→葡聚糖凝胶层析(脱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纯度鉴定) 具体操作流程示意:

-生物化学实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生物化学实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作者:————————————————————————————————日期: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目的】 1 .掌握圆盘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的操作技术。 2 .熟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 【原理】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着与其自身电荷方向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 )就是以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电泳介质的电泳。在电泳时,蛋白质在介质中的移动速率与其分子的大小,形状和所带的电荷量有关。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凝胶,是由丙烯酰胺( Acr )单体和少量交联剂 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Bis )在催化剂过硫酸铵( Ap )和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 TEMED )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其化学结构式见第 2 篇第 1 章)。 聚丙烯酰胺凝胶具有网状结构,其网眼的孔径大小可用改变凝胶液中单体的浓度或单体与交联剂的比例来加以控制。根据血清蛋白分子量的大小,学生实验一般选用 7 %聚丙烯酰胺凝胶分离血清蛋白质。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利用浓缩效应、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的三重作用分离物质(见第 2 篇第 1 章),使样品分离效果好,分辨率较高。一般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只能把血清蛋白质分离出 5 ~ 7 条带,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却能分离出十几条到几十条来(图 3-4 ),是目前较好的支持介质,应用十分广泛。

图 3-4 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 根据凝胶支持物的形状不同,分为垂直板电泳和盘状电泳两种,二者原理相同。本实验采用的盘状电泳是在直立的玻璃管中,以孔径大小不同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作为支持物,采用电泳基质的不连续体系,使样品在不连续的两相间积聚浓缩(浓缩效应)成厚度为 10 -2 cm 的起始区带,然后再利用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的双重作用在分离胶中进行电泳分离。 【器材】 1 .电泳仪 直流稳压电源,电压 400 ~ 500V ,电流 50mA 。 2 .垂直管型圆盘电泳装置 目前这类装置的种类很多,可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选择其中的一种。这类装置均由两个基本的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载胶玻璃管,须选用内径均匀( 5 ~ 6mm ) , 外径 7 ~ 8mm ,长 80 ~ 100mm 的玻璃管作为材料,也可以使用更细的玻璃管。另一部分为电泳液槽,可分为上下两槽。电泳时,上下两槽通过凝胶柱沟通电流(图 3-5 )。 图 3-5 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示意图 (A 为正面, B 为剖面 ) 3 .大号试管和中号试管 4 .微量移液器 5 . 5ml 注射器和 9 号注射针头 6 .洗耳球、滤纸条、封口膜等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推荐WORD范文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质量控制规程 生物制品是采用生物技术制备而成的具有活性的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工艺复杂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来源复杂,可能引入外源因子或毒性化学材料;产品组成成分复杂且一般不能进行终端灭菌,产品的质量控制仅靠成品检定难以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对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和辅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降低制品中外源因子或有毒杂质污染风险,保证生物制品安全有效的必要措施。 本规程是对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在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和辅料质量控制的通用性要求。 一、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 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系指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生物材料和化学材料。 本规程所述原材料不包括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起始原材料(如细胞基质、 菌毒种、生产用人血浆和动物免疫血清等) 1.分类 按照来源可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物原材料,主要包括来源于微生物,人和动物细胞、组织、体液成分,以及采用重组技术或生物合成技术生产的生物原材料等;另一类为化学原材料,包括无机和有机化学材料。 2.风险等级分级及用于生产的质量控制要求 根据原材料的来源、生产以及对生物制品潜在的毒性和外源因子污染风险等,将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按风险级别从低到高分为以下四级,各级生物制品原 材料至少应进行的质量控制要求见附表1;对于不同风险级别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充分考虑来源于动物(或人)的生物原材料可能带来的外源因子污染的安全性风险。 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化学原材料,有机溶剂的使用应符合本版药 典附录“残留溶剂检测”的相关要求。 第1级为较低风险的原材料,为已获得上市许可的生物制品或药品无菌制剂。如人血白蛋白、各种氨基酸、抗生素注射剂等。 第2级为低风险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已有国家药品标准、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并按照我国现行药品GMP生产的用于生物制品培养基成分以及提取、纯化、灭活等过程的化学原料药和药用级非动物来源的蛋白水解酶等。 第3级为中等风险等级原材料,这类原材料为非药用,包括生物制品生产用培养基成分、非动物来源蛋白水解酶、用于靶向纯化的单克隆抗体,以及用于 生物制品提取、纯化、灭活的化学试剂等。这类生物制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应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药智网

核准日期: 修改日期: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品为人血液制品,原料来自人类血浆,虽然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的筛查,并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论上仍存在传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人血白蛋白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Human Albumin 汉语拼音:Renxue Baidanbai 【成份】 主要成份: 辅料: 【性状】 【适应症】 1.血容量不足的紧急治疗,遵循相关临床治疗规范。经晶体扩容后仍不能维持有效血容量或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情况下使用。 2.显著的低白蛋白血症(≤30g/L)的治疗。 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5. 用于心肺分流术、特殊类型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的辅助治疗。 【规格】: 【用法用量】 本品采用静脉输注。 本品使用时应依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有效循环状况和蛋白质损失情况,结合临床治疗需要由医生决定给予的浓度、剂量、输注速率等。通常在开始15分钟内,应缓慢滴注并观察患者反应,之后可根据临床调整输液速度。血容量正常的患者,滴注速度一般不超过2ml/分钟为宜。

本品使用注意: 1.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 开启后应立即使用,限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使用。 3. 需使用单独输液通路,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冲管。 4. 本品可接受的稀释剂包括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禁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若不正确地输入低渗溶液(如无菌注射用水)稀释人血白蛋白,可能造成严重的溶血反应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不良反应】 由于人血白蛋白的临床试验数据有限,根据国内外临床应用的报告,静脉注射使用人血白蛋白出现的不良反应按重要程度从高到低列表如下:

人血白蛋白工艺规程(试行)

目的:规范人血白蛋白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技术部、质量保证部及各相关部门。 责任人:生产操作人员、质监员、低温车间主任、分包装车间主任、生产技术部长、质量保证部长。 正文: 一、产品概述 1、产品名称人血白蛋白 2、剂型、规格 2.1 剂型:注射剂 2.2 规格 2.2.1 每瓶含蛋白质10g,蛋白质浓度为20%。 2.2.2 每瓶含蛋白质5g,蛋白质浓度为20%。 2.2.3 每瓶含蛋白质2g,蛋白质浓度为20%。 3、处方或工艺配方 3.1 人血白蛋白10g 辛酸钠0.266g 加注射用水至50ml 3.2 人血白蛋白5g 辛酸钠0.133g 加注射用水至25ml 3.3 人血白蛋白2g 辛酸钠0.053g 加注射用水至10ml 处方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 4、产品的性状、功能与主治 4.1 性状 本品为略黏稠、黄色或绿色至棕色澄明液体,不应出现浑浊。 4.2 功能与主治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5、批准文号及标准演变情况 5.1 批准文号 10g:国药准字S1******* 5g:国药准字S1******* 2g:国药准字S1******* 5.2 标准演变情况 执行标准由《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 6、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室温(不超过30℃),避光保存和运输。自分装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 二、基本要求 1、厂房设施及生产环境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8版)的要求,并取得《GMP 认证证书》。生产用设施及设备应专用,不得与其他制品混用。 2、关键性设备应经验证合格才能投入使用,已投入使用的设备要定期进行再验证或回顾性验证。 3、生产车间的人流、物流分开。人流、物流各行其道,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用明显的色标加以区别。 4、血浆分离用操作间工作(环境)温度控制在0~10℃,防止分离过程中制品温度升高。 5、生产用的水源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纯化水、注射用水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标准。生产用水的制备、贮存、分配和使用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8版)的要求。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保温循环,制备后6小时内使用,制备后4小时内灭菌72小时内使用。注射用水管道、储水罐及盛放制品的反应容器材质应为316L型不锈钢,使用前经钝化处理。注射用水系统及制水工艺需定期进行再验证。 6、直接用于生产的金属器具或玻璃器具等生产用具必须严格清洗和灭菌处理,处理工艺定期进行再验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过滤介质应为无石棉的介质。 7、原料血浆的采集和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血液制品原料血浆规程”

从低温乙醇法FIV组份中分离人血白蛋白的研究

从低温乙醇法F I V组份中分离人血白蛋白的研究Ξ 刘鹏翰 (广西血液中心,柳州545005) 摘 要 以低温乙醇法分离血浆蛋白过程中的F I V组份为原料,经D EA E和C M两步离子交换层析法,可制备出高纯度的人血白蛋白,该制品不含多聚体。 关键词 F I V组份;离子交换层析;人血白蛋白 自从Cohn及其同事们报道低温乙醇法分离人血白蛋白的工艺后,血浆蛋白的分离应用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低温乙醇法分离血浆蛋白工艺主要有两种:Cohn6+9法及K istler变法,两种工艺均可制备出符合临床要求的人血白蛋白制品,但收率不高,有相当一部分白蛋白被沉淀到F I V组份(低温法中pH5.80、40%乙醇浓度的沉淀部分)而被废弃掉,本文利用K istler工艺中的F I V组份为原料,通过D EA E和C M离子交换层析法进行人血白蛋白的制备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1 材料 11111 F I V组份 为本中心用K istler工艺分离血浆蛋白过程中的废弃组份。 11112 人白蛋白抗血清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11113 离子交换剂 D EA E2Sephadex FF, C M2Sephadex FF,Sephacryl S2200(phar m a2 cia). 11114 其他试剂 符合《中国生物制品原材料试行标准》中的规定或分析纯试剂。 112 设备 1)215c m×30c m带转换接头层析柱,1c m×100c m层析柱(上海浮华层析设备厂)。2)FH8802UV D eteeto r(温州浮华分析仪器厂)。 3)3507记录仪(四川仪表四厂)。 4)HL22型恒流泵(上海沪西仪器厂)。 5)PH S225型酸度计(上海雷磁仪器厂)。 6)DD S211型电导率仪(上海雷磁仪器厂)。 7)D Y W2A型电泳仪(武汉大学科教仪器厂)。 113 方法 11311 制备工艺 如图1。 11312 鉴别试验 双向免疫扩散法,琼脂粉浓度1%,室温扩散24h,考马氏亮兰R250染色,照相。 11313 纯度测定 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进行。 11314 多聚体测定 凝胶过滤层析法,填料Sephacryl S2200,柱1×90c m,流速1m l m in, PBS缓冲液洗脱,紫外监测仪检测、记录仪记录。 2 结果 211 D EA E2Sephadex FF层析结果 将K istler工艺中的F I V组份溶解,调整pH至512±0105以后,过D EA E2Sephadex FF层析柱,层析图谱见图2,A为穿透峰,主要为IgG等,B为富含白蛋白峰,供下步层析 411 药 物 生 物 技 术 Phar m aceuticalB i o techno l ogy 1997,4(2):114~117 Ξ19960520

生化血清蛋白分离提纯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组别: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血清清蛋白、γ蛋白分离提纯与纯度鉴定 实验日期2018-12-27实验地点 合作者指导老师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5.了解柱层析技术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溶解度及等电点等都有所不同。利用这些性质的差别,可分离纯化各种蛋白质。 三、材料与方法:以流程图示意 材料:人混合血清、葡聚糖凝胶G-25(Sephadex G-25)层析柱、二乙基氨基乙基(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饱和硫酸铵溶液、各不同浓度的醋酸铵缓冲溶液、20%磺基水杨酸溶液、1%BaCl2溶液 器材:层析柱、电泳仪、电泳槽等

操作方法:

取浓度最高的一管做纯度鉴定。 2管均作纯度鉴定 最后DEAE-纤维柱先用6ml 1.5mol/L NaCl-0.3mol/LNH4AC溶液流洗,再用10ml 0.02mol/L NH4AC 缓冲液流洗再生平衡。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点样(粗面)→电泳→染色和漂洗 注意: ①点样线尽量点得细窄而均匀 ②电泳时薄膜粗面朝下、点样端置阴极端、两端紧贴在滤纸盐桥上,膜应轻轻拉平,切勿使点样处与电泳槽接触 ③电泳完毕后,关闭电源,将膜取出,直接浸于染色液中5min。取出膜,尽量沥净染色液,移入漂洗液中浸洗脱色(一般更换2次),至背景颜色脱净为止。取出膜,用滤纸吸干即可。 四、结果与讨论:①结果:实验数据、现象、图谱;②讨论:以结果为基础的逻辑推论,并得出结论。 从上到下分别为血清、清蛋白一、清蛋白二、球蛋白。 从上图可以看出,此次实验结果不太理想,血清电泳结果只有两条带,推测原因有 ①血清点样时量不足 ②点样时手法不恰当

【CN109810185A】一种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76004.5 (22)申请日 2019.04.08 (71)申请人 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生命科 学园生命园路38号 (72)发明人 钱小红 张养军 余谦 张普民  高方圆 焦丰龙 夏朝双 张汉卿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51)Int.Cl. C07K 14/765(2006.01) C07K 1/36(2006.01) C07K 1/18(2006.01) C07K 1/20(2006.01) C07K 1/3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分 离纯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热乙醇沉淀法从转 基因猪血浆中对重组人白蛋白进行粗提纯,再利 用两种色谱方法以串联方式进一步精纯化,即先 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法进行第一步精纯化,再采用 反相色谱法或者凝胶色谱法进行二次精纯化。结 果表明,本发明能从转基因猪血浆中分离纯化出 高纯度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并有望替代人血清 白蛋白用于临床用药和生化研究中。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109810185 A 2019.05.28 C N 109810185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810185 A 1.一种对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中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进行分离纯化方法,包括: 1)去除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后,将所得血浆上清液用热乙醇沉淀法进行粗提纯,得到rHSA粗提取液; 2)将所述rHSA粗提取液脱盐浓缩后,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即为第一步精纯化rHSA溶液; 3)将所述第一步精纯化rHSA溶液脱盐浓缩后,用反相色谱柱或凝胶色谱柱进行二次精纯化,即得到rHSA溶液,完成所述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按照如下步骤制得:对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进行血浆抗凝处理后离心,收集上清液而得; 具体的,所述血浆抗凝处理步骤中,所用抗凝剂为柠檬酸钠水溶液;所述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与抗凝剂的体积比为15:1~20:1;所述抗凝剂的浓度为70g/L~90g/L; 所述离心步骤中,离心力为1500-2500×g;具体为2000×g;时间为20-40min;具体为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去除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的方法包括:将所述含有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血浆冷冻沉淀,解冻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即为所述血浆上清液; 具体的,所述冷冻沉淀步骤中,温度为-30--10℃;具体为-20℃; 所述解冻步骤中,温度为0-10℃;具体为4℃; 所述离心步骤中,离心力为4500-5500×g;具体为5000×g;时间为10-20min;具体为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热乙醇沉淀法包括:将所述血浆上清液与由蛋白保护剂、变性剂、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液混匀后,调节pH至 5.0~7.0,在55℃~80℃,恒温保持20~60min,冷却至室温后调节pH至4.0~5.0,静置,一次离心,收集上清,淋洗所得沉淀,再进行二次离心,收集上清,合并两次上清,即为所述rHSA粗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保护剂为辛酸钠;所述辛酸钠在由蛋白保护剂、变性剂、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液中的浓度为5~10g/L; 所述变性剂为有机溶剂;具体为乙醇;所述氯化钠在由蛋白保护剂、变性剂、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液中的浓度为5~9g/L;所述由蛋白保护剂、变性剂、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液的体积用量与所述血浆上清液相同; 所述变性剂的用量为所述血浆上清液体积的8%~12%; 所述静置步骤中,温度为室温;时间为1-3h;具体为2h; 所述淋洗步骤中,所用淋洗液为pH值为4.8的蒸馏水; 所述一次离心和二次离心步骤中,离心力为4500-5000×g;具体为5000×g;时间为50-70min;具体为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用流动相A为0.02mol/L Tris-HCl,流动相B为0.02mol/L Tris-HCl+0.3mol/L NaCl; 所用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为DEAE弱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 2

血液制品检查要点 20190615

血液制品检查要点整体结构及示例 一、概述 血液制品临床应用;血液制品定义,分类;当前研究进展。 二、目的 三、原则要求 四、检查依据 五、血液制品生产工艺概述 血液制品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六、检查要点 6.1质量管理系统 6.1.1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对于血液制品而言,应重点关注控制病毒污染、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6.1.2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现场检查应关注但不限于: 1)机构与人员、培训 应建立有与血液制品生产管理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 配备有足够数量及资质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建立培训档案; 关键人员符合相应资质要求; 接触血浆的储运、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接种相应疫苗的情况; 建立人员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2)工作职责 应有文件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职责,物料放行、血浆放行、产品放行的职责明确。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负责审核与生产、检验和质量保证体系相关的所有程序。 3)文件管理体系: 应对文件管理全过程建立操作规程,并按操作规程制定和管理血液制品生产相关的一系列文件。 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4)风险评估 应建立质量风险管理或风险评估的程序文件,至少在偏差处理、变更控制、制定验证方案等可能出现质量风险的活动中规定须进行风险评估。 5)产品质量回顾分析报告 应对原辅料、生产工艺、检验方法、已批准或备案的药品注册所有等变更进行回顾分析; 应对所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批次,重大偏差及相关的调查、所采取的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回顾分析; 应对稳定性考察的结果及任何不良趋势,所有因质量原因造成的退货、投诉、召回及调查,相关设备和设施的确认状态进行回顾分析; 应对工艺环境、工艺用水进行回顾分析; 应当对回顾分析的结果进行评估,提出是否需要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或进行再确认或再验证的评估意见及理由,并及时、有效地完成整改。 重点关注工艺稳定性评价及产品质量趋势分析。 6)投诉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 应当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管理。 相应的记录、评估、调查和处理情况,是否启动纠正措施,相关产品的处理。 应按照要求定期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不良反应情况。 7)退货与召回 退货记录,对因产品质量原因退货的评估(必要时进行延伸检查); 当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时,是否及时启动并迅速实施召回程序; 对退货/召回产品的处理; 建立召回管理规程,定期检验召回系统有效性。 8)偏差记录、评估、调查、处理 当发生无菌检查阳性结果和培养基模拟灌装失败、异常结果或趋势、关键设备、

人血白蛋白的使用

人血白蛋白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天然血液制品。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标准制造和检定的产品,是 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分离纯化,并经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白蛋白含量在96%以上,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供静脉输注。随着我们对危重病人病理生理过程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临床中使用白蛋白引起越来越多的争议。白蛋白具有很多生理学功能,在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很广。在1998年世界范围内白蛋白的用量为300-400吨,很多医院白蛋白的用量占药房营业额的30%强。现在随着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对这种昂贵药物不加限制的使用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1. 蛋白的代谢血浆蛋白是血浆中主要固体物质,约占血浆总量的6-8%。可以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二大类。白蛋白含584个氨基酸,平均分子量69000道尔顿,易溶于水,表面带负电荷。血浆中白蛋白总量约为120g,浓度为40-50g/L。除了分布在血浆中,白蛋白还存在于组织液中,组织液中的白蛋白约为160g,浓度比血浆中的要低,为血浆中白蛋白浓度的一半。正常人体肝脏每天生成9-12g 白蛋白,其生成的速度受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严重的蛋白缺乏症会降低白蛋白的生成。另外一些药物如胰岛素,可的松等会刺激白蛋白的生成,但生长激素对白蛋白的合成没有影响。正常情况下,白蛋白在体内还存在一个循环过程,在血浆中白蛋白通过毛细血管壁间隙进入 组织液中,然后通过淋巴系统重新进入血浆中,白蛋白的循环半衰期为16小时。外源性白蛋白进入人体后,有一个快分布期,从血浆中迅速消失进入组织间隙,分布半衰期约为15小时,之后是一个缓慢的消除过程,消除半衰期约为19天。白蛋白的分解代谢主要发生在血管内皮中,代谢速率为9-12g/天,约为总量的4%。影响白蛋白代谢的主要因素为血浆中白蛋白浓度,人体热量和蛋白的不 足也会加速白蛋白的代谢。感染,外伤,或手术引起炎性级联反应进会释放出许多炎性介质活化白细胞,这一过程引起了血管内表皮细胞的损伤,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成分包括白蛋白渗透到组织中去,这加速了白蛋白的泄漏,炎性介质还会抑制了白蛋白的合成,促进了白蛋白的分解,因此从总体上降低了白蛋白的含量。 2. 白蛋白的生理作用 2.1 扩血容作用 每克白蛋白可结合18ml水,能阻止液体从血管内向血管外扩散。但是白蛋白的扩血容作用并不一定 与理论值相等,还与患者的血容量,蛋白水平,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有关。白蛋白还能聚集到血管水肿孔隙较大的地方,阻止液体的扩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大的病人,白蛋

牛血清白蛋白分离提纯工艺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生物分离工程 设计题目:牛血清白蛋白的分离提纯工艺 院系: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孙盼盼 学号:41004020111 专业班级:10级生物工程01班 指导教师:王晓军 2013年6月20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1) 2.设计背景 (1) 2.1 牛血清白蛋白分离提纯的简介 (1) 2.2 牛血清白蛋白分离提纯的意义 (1) 3.设计原理 (2) 4.设计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案说明 (2) 4.1对原材料的粗分级分离 (3) 4.2对粗分离成分进行细分级分离 (3) 4.3 蛋白的结晶与重结晶 (3) 4.4 对分离出的蛋白质进行纯度鉴定 (3) 4.5 牛血清白蛋白质分离提纯的整个工艺流程 (3) 5.操作过程 (4) 5.1蛋白质分离的准备阶段 (4) 5.2细分级分离设备的设计 (4) 5.3蛋白质的纯度鉴定 (8) 6.参考文献 (8) 7.课程设计心得 (9)

1.设计任务书 现有一混合物料液中含有酪蛋白(分子量:57000Da,pI 4.5)、β-乳球蛋白(分子量:35000Da,pI 5.1)、α-乳白蛋白(分子量:14000Da,pI 4.2)和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量:66200Da,pI 4.7),设计一个分离纯化工艺纯化其中的牛血清白蛋白。 2.设计背景 2.1 牛血清白蛋白分离提纯的简介 蛋白质是(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 蛋白质具有很多生物化学共性,运用相关性质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制备多种不同的单一蛋白质,更好的为人们所有。蛋白质的分离提纯技术已经很成熟,相关的工艺流程包含各种不同的分离提纯设备,这些设备运用蛋白质的不同原理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单一蛋白质的分离提纯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2.2 牛血清白蛋白分离提纯的意义 牛血清中的简单蛋白,是血液的主要成分(38g/100ml),分子量68kD。等电点4.8。含氮量16%,含糖量0.08%。仅含已糖和已糖胺,含脂量只有0.2%。白蛋白由58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35个半胱氨酸组成17个二硫

胶体金法生产工艺规程

胶体金法生产工艺规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生产和质量控制。2. 职责 研发部:制定本规程。 生产管理部:执行本规程 质量管理部:按本规程执行,监督本规程的执行情况。 3. 内容 3.1.依据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产品标准 3.2.产品名称、剂型、规格 3.2.1名称: (1) 商品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 (2)英文名:Diagnostic Kit for Antibody to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agraphic Assay) (3)汉语拼音名:Yixing Ganyan Bingdu Biaomian Kangti Jiance Shiji (jiaotijin Fa) 3.2.2.类型:三类6840体外诊断试剂。 3.2.3.规格:100T/盒(25T/筒*4筒)(无卡);25袋/盒(1支/袋)、50袋/盒(1支/袋) 3.3.产品概述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检测试剂(胶体金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原理、双抗原夹心法,在玻璃纤维纸上预包埋金标记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在硝酸纤维素膜上检测线(T)和质控线(C)分别包被重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羊抗兔IgG。当检测样本为阳性时,样本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与胶体金标记的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T)时与预包被的重组乙肝表面抗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而显现红色条

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标准

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标准(讨论稿) 为规范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降低药品费用,改善人血白蛋白短缺现状,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开展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相关处方或医嘱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药剂科综合参考《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北京地区《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以及人血白蛋白说明书、相关循证医学依据等,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制定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评价标准初稿。 【点评标准】 1.适应证不适宜; 2.用法、用量不适宜; 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4.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5.联合用药不适宜; 6.重复给药; 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点评细则】 1.适应证不适宜:“诊断”栏未注有符合以下情况一项或一项以上适应证者判定 为适应证不适宜。 严重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 纠正人血白蛋白作为补充血容量的首选药物的误区。《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简称UHC,下同)[1]中提到:对于出血性休克,晶体溶液可作为首选药物用于扩张血容量,成人患者输入4L晶体液后2h无效,可考虑非蛋白胶体液,当对非蛋白胶体液有禁忌时才

考虑使用5%白蛋白。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外科病人中,对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结局指标,不同种类的胶体液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颅压升高; 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脑组织的水分转移到血管内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和头部创伤引起的血管痉挛,应首选晶体溶液维持脑灌注压。如果存在脑水肿的危险,应使用高浓度白蛋白(25%)胶体液维持脑灌注压【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白蛋白能与血中胆红素结合,阻止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胆红素排泄。光疗在过去的50年里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机制是让脂溶性的胆红素通过迅速光氧化和光致异构退化,成为水溶性化合物而排出体外。就机制而言,这两种方法在治疗中可以互补,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可有协同作用,但UHC的指南则提出白蛋白不能与光疗合用。 中毒性虚脱,重度感染综合性; 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发布的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2】指出,肝硬化腹水是由门静脉高压、内脏血管扩张、肾水钠潴留引起的,治疗以限钠利尿为主,只有重度难治性肝硬化腹水采用穿刺放腹水联合白蛋白治疗,未行穿刺放腹水患者避免单独用白蛋白治疗,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低钠血症、肝肾综合征患者联用白蛋白可增效。2016年意大利AISF/SIMTI意见书:《肝硬化患者合理使用白蛋白》【3】强调上述治疗指征,但肝硬化患者非SBP的细菌感染、肝性脑病和感染性休克目前证据还不充分。

细胞规程

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用动物细胞基质制备及检定规程本规程适用于人用生物制品生产用动物细胞基质及检定用动物细胞,包括具有细胞库体系的细胞及原代细胞。细胞基质系指可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所有动物或人源的连续传代细胞系、二倍体细胞株及原代细胞。 生产非重组制品所用的细胞基质,系指来源于未经修饰的用于制备其主细胞库的细胞系/株和原代细胞。生产重组制品的细胞基质,系指含所需序列的、从单个前体细胞克隆的转染细胞。生产杂交瘤制品的细胞基质,系指通过亲本骨髓瘤细胞系与另一亲本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系。 一、对生产用细胞基质总的要求 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的细胞系/株均须通过全面检定,须具有如下相应资料,并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一)细胞系/株历史资料 1. 细胞系/株来源资料 应具有细胞系/株来源的相关资料,如细胞系/株制备机构的名称,细胞系/株来源的种属、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资料。这些资料最好从细胞来源实验室获得,也可引用正式发表文献。 人源细胞系/株须具有细胞系/株的组织或器官来源、种族及地域来源、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的相关资料。 动物来源的细胞系/株须具有动物种属、种系、饲养条件、组织或器官来源、地域来源、年龄、性别、供体的一般健康状况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的相关资料。 如采用已建株的细胞系/株,应具有细胞来源的证明资料。应从能够提供初始细胞历史及其溯源性书面证明材料的机构获得,且应提供该细胞在该机构的详细传代记录,包括培养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的详细信息,如种类、来源、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制备或使用方法、质量标准及检测结果等。 2.细胞系/株培养历史的资料 应具有细胞分离方法、细胞体外培养过程及建立细胞系/株过程的相关资料,包括所使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手段,外源插入序列,筛选细胞所进行的任何遗传操作或筛选方法、在动物体内传代过程以及细胞生长特征、培养液成分等。同时还应具有细胞鉴别、内源及外源因子检查结果的相关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