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_ADC多通道转换实例

STM32_ADC多通道转换实例
STM32_ADC多通道转换实例

描述:用ADC连续采集11路模拟信号,并由DMA传输到内存。ADC配置为扫描并且连续转换模式,ADC的时钟配置为12MHZ。在每次转换结束后,由DMA循环将转换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ADC可以连续采集N次求平均值。

最后通过串口传输出最后转换的结果。

程序如下:

#include "stm32f10x.h" //这个头文件包括STM32F10x所有外围寄存器、

位、内存映射的定义

#include "eval.h" //头文件(包括串口、按键、LED的函数声明)

#include "SysTickDelay.h"

#include "UART_INTERFACE.h"

#include

#define N 50 //每通道采50次

#define M 12 //为12个通道

vu16 AD_Value[N][M]; //用来存放ADC转换结果,也是DMA的目标地址

vu16 After_filter[M]; //用来存放求平均值之后的结果

int i;

/*GPIO管脚的配置

选用ADC的通道0 1 2 8 9 10 11 12 13 14 15,分别对应的管脚为PA0 PA1 PA2 PB0 PB1 PC0 PC1 PC2 PC3 PC4 PC5

串口使用USART1其中TX为PA9,RX为PA10 */

void GPIO_Configuration(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 Configure USART1 Tx (PA.09) as alternate function push-pull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因为USART1管脚是以复用的形式接到GPIO口上的,所以使用复用推挽式输出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Configure USART1 Rx (PA.10) as input floating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PA0/1/2 作为模拟通道输入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 GPIO_Pin_1|GPIO_Pin_2|GPIO_Pin_3;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引脚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PB0/1 作为模拟通道输入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GPIO_Pin_1;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引脚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ure);

//PC0/1/2/3/4/5 作为模拟通道输入引脚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0|GPIO_Pin_1|GPIO_Pin_2|GPIO_Pin_3|GPIO_Pin_4|GPIO_Pin_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引脚

GPIO_Init(GPIOC, &GPIO_InitStructure);

}

}

/*配置系统时钟,使能各外设时钟*/

void RCC_Configuration(void)

{

ErrorStatus HSEStartUpStatus;

RCC_DeInit(); //RCC 系统复位

RCC_HSEConfig(RCC_HSE_ON); //开启HSE

HSEStartUpStatus = RCC_WaitForHSEStartUp(); //等待HSE准备好

if(HSEStartUpStatus == SUCCESS)

{

FLASH_PrefetchBufferCmd(FLASH_PrefetchBuffer_Enable); //Enable Prefetch Buffer

FLASH_SetLatency(FLASH_Latency_2); //Set 2 Latency cycles

RCC_HCLKConfig(RCC_SYSCLK_Div1); //AHB clock = SYSCLK

RCC_PCLK2Config(RCC_HCLK_Div1); //APB2 clock = HCLK

RCC_PCLK1Config(RCC_HCLK_Div2); //APB1 clock = HCLK/2

RCC_PLLConfig(RCC_PLLSource_HSE_Div1, RCC_PLLMul_6); //PLLCLK = 12MHz * 6 = 72 MHz

RCC_PLLCmd(ENABLE); //Enable PLL

while(RCC_GetFlagStatus(RCC_FLAG_PLLRDY) == RESET); //Wait till PLL is ready

RCC_SYSCLKConfig(RCC_SYSCLKSource_PLLCLK); //Select PLL as

system clock source

while(RCC_GetSYSCLKSource() != 0x08); //Wait till PLL is used as system clock source

/*使能各个外设时钟*/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RCC_APB2Periph_GPI OB

| RCC_APB2Periph_GPIOC |RCC_APB2Periph_ADC1 | RCC_APB2Periph_AFIO |RCC_APB2Periph_USART1, ENABLE ); //使能ADC1通道时钟,各个管脚时钟

/* Configure ADCCLK such as ADCCLK = PCLK2/6 */

RCC_ADCCLKConfig(RCC_PCLK2_Div6); //72M/6=12,ADC最大时间不能超过14M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DMA1, ENABLE); //使能DMA 传输

}

}

/*配置ADC1*/

void ADC1_Configuration(void)

{

ADC_InitTypeDef ADC_InitStructure;

ADC_DeInit(ADC1); //将外设ADC1 的全部寄存器重设为缺省值

/* ADC1 configuration ------------------------------------------------------*/

ADC_InitStructure.ADC_Mode = ADC_Mode_Independent; //ADC工作模式:ADC1和ADC2工作在独立模式

ADC_InitStructure.ADC_ScanConvMode =ENABLE; //模数转换工作在扫描模式

ADC_InitStructure.ADC_ContinuousConvMode = ENABLE; //模数转换工作在连续转换模式

ADC_InitStructure.ADC_ExternalTrigConv = ADC_ExternalTrigConv_None;

//外部触发转换关闭

ADC_InitStructure.ADC_DataAlign = ADC_DataAlign_Right; //ADC数据右对齐

ADC_InitStructure.ADC_NbrOfChannel = M; //顺序进行规则转换的ADC通道的数目

ADC_Init(ADC1, &ADC_InitStructure); //根据ADC_InitStruct中指定的参数初始化外设ADCx的寄存器

/* ADC1 regular channel11 configuration */

//设置指定ADC的规则组通道,设置它们的转化顺序和采样时间

//ADC1,ADC通道x,规则采样顺序值为y,采样时间为239.5周期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0, 1,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 2,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2, 3,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3, 4,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8, 5,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9, 6,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0, 7,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1, 8,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2, 9,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3, 10,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4, 11,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ADC_RegularChannelConfig(ADC1, ADC_Channel_15, 12, ADC_SampleTime_239Cycles5 );

// 开启ADC的DMA支持(要实现DMA功能,还需独立配置DMA通道等参数)

ADC_DMACmd(ADC1, ENABLE);

/* Enable ADC1 */

ADC_Cmd(ADC1, ENABLE); //使能指定的ADC1

/* Enable ADC1 reset calibaration register */

ADC_ResetCalibration(ADC1); //复位指定的ADC1的校准寄存器

/* Check the end of ADC1 reset calibration register */

while(ADC_GetResetCalibrationStatus(ADC1)); //获取ADC1复位校准寄存器的状态,设置状态则等待

/* Start ADC1 calibaration */

ADC_StartCalibration(ADC1); //开始指定ADC1的校准状态

/* Check the end of ADC1 calibration */

while(ADC_GetCalibrationStatus(ADC1)); //获取指定ADC1的校准程序,设置状态则等待

}

/*配置DMA*/

void DMA_Configuration(void)

{

/* ADC1 DMA1 Channel Config */

DMA_InitTypeDef DMA_InitStructure;

DMA_DeInit(DMA1_Channel1); //将DMA的通道1寄存器重设为缺省值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BaseAddr = (u32)&ADC1->DR; //DMA 外设ADC基地址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BaseAddr = (u32)&AD_Value; //DMA内存基地址

DMA_InitStructure.DMA_DIR = DMA_DIR_PeripheralSRC; //内存作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

DMA_InitStructure.DMA_BufferSize = N*M; //DMA通道的DMA缓存的大小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Inc = DMA_PeripheralInc_Disable; //外设地址寄存器不变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Inc = DMA_MemoryInc_Enable; //内存地址寄存器递增

DMA_InitStructure.DMA_PeripheralDataSize = DMA_PeripheralDataSize_HalfWord; //数据宽度为16位

DMA_InitStructure.DMA_MemoryDataSize = DMA_MemoryDataSize_HalfWord; //数据宽度为16位

DMA_InitStructure.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 //工作在循环缓存模式

DMA_InitStructure.DMA_Priority = DMA_Priority_High; //DMA通道x拥有高优先级

DMA_InitStructure.DMA_M2M = DMA_M2M_Disable; //DMA通道x没有设置为内存到内存传输

DMA_Init(DMA1_Channel1, &DMA_InitStructure); //根据DMA_InitStruct中指定的参数初始化DMA的通道

}

//配置所有外设

void Init_All_Periph(void)

{

RCC_Configuration();

GPIO_Configuration();

ADC1_Configuration();

DMA_Configuration();

//USART1_Configuration();

USART_Configuration(9600);

}

/*获取ADC的值,将二进制换算为十进制*/

u16 GetV olt(u16 advalue)

{

return (u16)(advalue * 330 / 4096); //求的结果扩大了100倍,方便下面求出小数

}

/*求平均值函数*/

void filter(void)

{

int sum = 0;

u8 count;

for(i=0;i<12;i++)

{

for ( count=0;count

{

sum += AD_Value[count][i];

}

After_filter[i]=sum/N;

sum=0;

}

}

int main(void)

{

u16 value[M];

init_All_Periph();

SysTick_Initaize();

/* Start ADC1 Software Conversion */

ADC_SoftwareStartConvCmd(ADC1, ENABLE);

DMA_Cmd(DMA1_Channel1, ENABLE); //启动DMA通道

while(1)

{

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USART_FLAG_TXE)==RESET);//等待传输完成否则第一位数据容易丢失

filter();

for(i=0;i<12;i++)

{

value[i]= GetV olt(After_filter[i]);

printf("value[%d]:\t%d.%dv\n",i,value[i]/100,value[i]%100) ;

delay_ms(100);

}

}

}

总结

该程序中的两个宏定义,M和N,分别代表有多少个通道,每个通道转换多少次,可以修改其值。

曾出现的问题:配置时钟时要知道外部晶振是多少,以便准确配置时钟。将转换值由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时,要先扩大100倍,方便显示小数。最后串口输出时在printf语句之前加这句代码,防止输出的第一位数据丢失: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USART_FLAG_TXE)==RESET);

多通道混频器电路的设计 protel 软件实训 课设 沈阳理工大学

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张丽班级学号1203060101 专业通信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多通道混频器电路 的设计 评 语 组长签字: 成绩 日期20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张丽班级学号1203060101 课程设计题目多通道混频器电路的设计 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 1. 认真完成protel软件学习,熟练掌握基本操作。 2.绘制多通道混频器的电路原理图,要求布局符合电器规范、制图美观、可读性好。 3.采用protel绘制多通道混频器的电路原理图并用PCB完成相应的双面印刷版图。 4. 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条理清楚、图文并茂,体现制图的必要过程。 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 1:分析题目,查阅课题相关资料; 2:使用protel软件绘制多通道混频器电路的原理图; 3:绘制多通道混频器电路的双层印刷版原理图;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进行答辩验收。 指导教师: 201 5年1月5 日专业负责人: 201 5 年1 月5 日 学院教学副院长: 201 5 年1月5 日

摘要 混频是一种频率变换过程,是将信号从某一频率变换为另一频率,把已调制信号(调幅波或调频波)的载波频率从高频变换成固定的中频。设计的混频器电路,带有8个输入通道,2个输出通道。利用多通道设计方法,子图上建立一个输入通道,一个输出通道,就可以完成。通过熟悉对多通道混频器电路的Protel DXP设计,增强对复杂的电路的设计能力和对Protel DXP的应用能力。并对PCB板的整个设计过程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掌握自上而下的层次原理图并实现双面印刷板设计。 关键字:混频器、Protel DXP、PCB

基于Ucos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DOC)(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2014-2 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于Ucos 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7 年06 月26 日起至2017 年06 月30 日止。三、 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掌握嵌入式开发板(实验箱)各功能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培养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能力及嵌入式软件的开发能力; (3)使学生较熟练地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API 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分析所设计嵌入式软件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实现机制; (2)选用合适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API; (3)编码实现最终的嵌入式软件系统; (4)在实验箱上调试、测试并获得最终结果。 2)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善嵌入式软件实时性能;扩展嵌入式软件功能及改善其图形用户界面。 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课程设计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正文、小结、参考文献、谢辞、附录等(以上可作微调)。 (3)课程设计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4)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1)学习态度:20 分; (2)回答问题及系统演示:30 分 (3)课程设计报告书论文质量:50 分。 成绩评定实行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不及格者需重做。 5)参考文献: (1)罗蕾.《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应用开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Jean https://www.360docs.net/doc/164641912.html,brosse.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王田苗.《嵌入式设计与开发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北京博创科技公司. 《嵌入式系统实验指导书》

基于AD7606 的可扩展多通道同步采样数据采集系统的布局考虑

电路笔记 CN-0148 连接/参考器件 8通道DAS ,内置16位、双极性、同步采样ADC AD7606利用ADI 公司产品进行电路设计 Rev.0 “Circuits from the Lab” from Analog Device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built by Analog Devices engineers. Standard engineering practices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each circuit, and their function and performance have been tested and verified in a lab environment at room temperature. However, you ar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esting the circuit and determining its suit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for your use and application. Accordingly, in no event shall Analog Devices be liable for direct, indirect, special, incidental, consequential or One Technology Way, P.O. Box 9106, Norwood, MA 02062-9106, U.S.A. Tel: 781.329.4700 https://www.360docs.net/doc/164641912.html, Fax: 781.461.3113 ?2010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AD7606-66通道DAS ,内置16位、双极性、同步采样ADC 放心运用这些配套产品迅速完成设计。 欲获得更多信息和/或技术支持,请拨打4006-100-006或访问AD7606-44通道DAS ,内置16位、双极性、同步采样ADC https://www.360docs.net/doc/164641912.html,/zh/circuits 。 ADR421 精密、低噪声XFET ?基准电压源 基于16位8通道DAS AD7606的可扩展多通道 同步采样数据采集系统(DAS)的布局考虑 电路描述 电路功能与优势 AD7606是一款集成式8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片内集成输入放大器、过压保护电路、二阶模拟抗混叠滤波器、模拟多路复用器、16位200 kSPS SAR ADC 和一个数字滤波器。在电力线路测量和保护系统中,需要对多相输配电网络的大量电流和电压通道进行同步采样。这些应用中,通道数量从6个到64个以上不等。AD7606 8通道数据采集系统(DAS)集成16位双极性同步采样SAR ADC 和片内过压保护功能,可大大简化信号调理电路,并减少器件数量、电路板面积和测量保护板的成本。高集成度使得每个AD7606只需9个低值陶瓷去耦电容就能工作。 图1所示电路包括两个AD7606器件,可以配置为使用2.5 V 内部基准电压源或2.5 V 外部基准电压源ADR421。如果REF SELECT 引脚接逻辑高电平,则选择内部基准电压源。如果REF SELECT 引脚接逻辑低电平,则选择外部基准电压源。 在测量和保护系统中,为了保持多相电力线网络的电流和电压通道之间的相位信息,必须具备同步采样能力。AD7606具有宽动态范围,是捕获欠压/欠流和过压/过流状况的理想器件。输入电压范围可以通过引脚编程设置为±5 V 或±10 V 。 此电路笔记详细介绍针对采用多个AD7606器件应用而推荐的印刷电路板(PCB)布局。该布局在通道间匹配和器件间匹配方面进行了优化,有助于简化高通道数系统的校准程序。当通道间匹配非常重要时,此电路可以使用2.5 V 内部基准电压源AD7606;而对于要求出色绝对精度的高通道数应用,此电路可以使用外部精密基准电压源ADR421,它具有高精度(B 级:最大值±1 mV )、低漂移(B 级:最大值3 ppm/°C )、低噪声(典型值1.75 μV p-p ,0.1 Hz 至10 Hz )等特性。低噪声及出色的稳定性和精度特性使得ADR421非常适合高精度转换应用。这两个器件相结合,能够实现业界前所未有的集成度、通道密度和精度。 电源要求如下:AV CC = 5 V ,V DRIVE = 2.3 V 至5 V (取决于外部逻辑接口要求)。 本电路笔记描述一个评估板的布局和性能,其中内置两个AD7606,构成一个16通道数据采集系统。欲浏览完整的16通道DAS PC 板文档,请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164641912.html,/CN0148_PCB_Documentation 。 为实现良好的通道间匹配和器件间匹配,模拟输入通道和器件去耦的对称布局非常重要。所示数据支持利用图1所示16通道ADC 实现的匹配性能。 16通道DAS 的双路AD7606板布局 在内置多个AD7606器件的系统中,为确保器件之间的性能匹配良好,这些器件必须采用对称布局。图2显示采用两个AD7606器件的布局。

多通道用户界面设计技术综述.

人机交互基础教程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多通道用户界面设计技术综述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教师 指导单位计算机软件学院 日期

教师 评语教师签名: 年月日 成绩评定 备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常见的多通道用户界面 2) 查找资料,熟悉一种多通道用户界面并写出综述 二 、预备知识 为适应目前和未来的计算机系统要求,人机界面应能支持时变媒体,实现三维、非精确及隐含的人机交互,而多通道人机界面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80年代后期以来,多通道用户界面成为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崭新领域,在国内外受到高度重视。 综合采用视线、语音、手势等新的交互通道、设备和交互技术,使用户利用多个通道以自然、并行、协作的方式进行人机对话,通过整合来自多个通道的、精确的和不精确的输入来捕捉用户的交互意图,提高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高效性。 多通道用户界面主要关注人机界面中用户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以及计算机对用户意图的理解,所要达到的目标可归纳为如下方面: 1)交互的自然性 MMI 用 户 手 嘴 … 眼 手 … 2D/3D 多媒体信息 应用例程 击键/指点 通 语音 道 眼神 整 … 合

使用户尽可能多地利用已有的日常技能与计算机交互,降低认识负荷。 2)交互的高效性 使人机通讯信息交换吞吐量更大、形式更丰富,发挥人机彼此不同的认知潜力。 3)与传统的用户界面特别是广泛流行的WIMP/GUI兼容。 (1) 多通道用户界面的基本特点 1)使用多个感觉和效应通道 2)允许非精确的交互 3)三维和直接操纵 4)交互的双向性 5)交互的隐含性 (2)涉及的主要技术 1)多媒体 使用多种表示媒体,如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人机交互技术最终要向着更接近于人的自然方式发展,使计算机具有听觉和视觉,以更自然的方式与人交互。多媒体技术引入了动画、音频、视频等动态媒体,大大丰富了计算机表现信息的形式,拓宽了计算机输出的带宽,提高了用户接受信息的效率,使人们可以得到更直观的信息,从而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扩展了应用范围。 2)虚拟现实

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信号处理

目: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2010 年 03 月 20 日 互联网会议PPT资料大全技术大会产品经理大会网络营销大会交互体验大会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以计算机为中心、以网络为核心的网络化测控技术与网络化测控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等国防科技领域。网络化的测控系统大体上由两部分组成:测控终端与传输介质,随着个人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测控终端的位置原来越多的被个人计算机所占据。其中,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设置是整个测控系统的灵魂,应用于测控领域的软件系统成为监控软件。传输介质组成的通信网络主要完成数据的通信与采集,这种数据采集系统是整个测控系统的主体,是完成测控任务的主力。因此,这种“监控软件-数据采集系统”构架的测控系统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 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期的测控系统采用大型仪表集中对各个重要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通过操作盘进行集中式操作;而计算机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主体,加上检测装置、执行机构与被控对象共同构成的整体。系统中的计算机实现生产过程的检测、监督和控制功能。由于通信协议的不开放,因此这种测控系统是一个自封闭系统,一般只能完成单一的测控功能,一般通过接口,如RS-232或GPIB接口可与本地计算机或其他仪器设备进行简单互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国防、通信、航空、气象、环境监测、制造等领域,要求测控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同时测控对象的空间位置日益分散,测控任务日益复杂,测控系统日益庞大,因此提出了测控现场化、远程化、网络化的要求。传统的单机仪器已远远不能适应大数量、高质量的信息采集要求,产生由计算机控制的测控系统,系统内单元通过各种总线互联,进行信息的传输。 网络化的测控技术兴起于国外,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对大容量分布的测控的大量需求背景下发展起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通用仪器总线的出现,GPIB实现了计算机与测控系统的首次 结合,使得测量仪器从独立的手工操作单台仪器开始总线计算机控制的多台仪器的测控系统。此阶段是网络化测控系统的雏形与起始阶段。第二阶段: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王浩

297 2009年第01期,第42卷 通 信 技 术 Vol.42,No.01,2009总第205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05,Totally 收稿日期:2008-06-26。 作者简介:王 浩(1982-),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路设计及D S P 技术;刘文怡(1970-),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为测控系统、信息识别、数据记录,以及相关软件技术;韩志军(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路设计。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 浩, 刘文怡, 韩志军 (中北大学 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 太原 030051) 【摘 要】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与CPLD 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系统分为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和DSP 数据处理模块。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可实现相关信号同时测量,进行相关分析后,得到信号间的相关信息的要求,而数据处理模块可满足数据处理,实现相关算法等功能。实验中DSP 内嵌数据压缩算法的试验结论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要求,性能安全,可靠。 【关键词】DSP ;CPLD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 【中图分类号】TN9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09)01-0297-03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ANG Hao , LIU Wen-yi ,HAN Zhi-jun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anxi 030051, China) 【Abstract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DSP and CPLD is designed. The system is constituted by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and DSP data processing module.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module can realize simulatneous test of the related signal and receive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after being analyzed. Data processing module can implements data processing and the related functions of the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 on the data compression algorithm embedded in DSP indicated that this system can satisfy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and its performance is secur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DSP ;CPLD ;multi-channel synchronous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0 引言 在现代信号处理系统中,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各行各业。文中设计实现了基于DSP 与CPLD 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其中,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可实现在实际应用中要求对一些相关信号同时进行测量,进行相关分析后,得到信号间的相关信息的要求,而处理模块可满足数据处理,在其系统框架内实现其算法等功能。文章设计的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程序控制,接口设计,DSP 初始化,DSP 的算法实现具有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应用灵活多变的特点。 1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组成及原理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模拟信号通过SIN 和AGND 输入,经调理后,通过CPLD 对采样保持器的S/H 控制进行多路同步采样保持,通过CPLD 对模拟开关的SEL 控制进行路选通,这时,XCR3256控制AD 进行单路16位量化采集,然后将采集数据写入到FIFO 缓冲器中。 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模块的程序控制采用Verilog HDL 语言,VerilogHDL 是用于逻辑设计的硬件描述语言,并且已成为IEEE 标准[1]。

AD多通道设计

小白成长日记——AD9多通道设计体验 技术员发表于 2014-4-20 11:51:13 4546 查看 分享 本帖最后由 yuweijian 于 2014-4-20 12:24 编辑 最近使用AD9设计了一款4通道网络视频解码板,体验了一下AD9的多通道设计功能。总结起来该功能就两句话:1、使用design->create sheet symbol from sheet,然后编辑sheet symbol的repeat属性,目的是画一张sheet,然后由软件自动生成多通道重复的sheets。2、使用design->rooms->copy room formats,选定想复制的room,生成完全相同的两个通道layout设计(布局布线)。 先上图,有图有真相 图1 多通道顶层图纸 图2 toplayer 3D图 具体操作步骤参考附件:《AD9设计案例教程-第27-28讲多通道电路设计》 特别注意,这份教程里面很容易令人认为多通道设计在copy rooms format之前必须得使用repeat sheet对原理图进行处理,其实不然,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工具,前者用于简化PCB编辑,后者则用于简化原理图编辑。 也可以参考help->getting started with altuim designer里面的 multi-channeldesign,参考工程文件:安装目录\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Examples\Reference Designs\Multi-ChannelMixer 在这儿主要讲一些使用心得。首先原理图repeat的工具不太好用,我对比着示例工程Multi-Channel Mixer将我的工程参数配置成一样的依然报很多warning,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示例工程一个warning都没有。以下是project->project options里面的大几个重要参数的设置: 1、error reporting里面的几个选项选择成no report如下图,可以减少报错信息,方便定位出真正的问题点。

浅谈多联机空调设计

浅谈多联机空调设计 浅谈多联机空调设计 南通中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陆妍杰 摘要本文以实用性为主,介绍了多联机空调的工作原理,以及多联机系统在设计选型的一些设计思想,在设计过程中就新风机组的选型,室外机耗电量方面,室内机选择,室外机组位置布置要求,冷媒管长度对系统的影响,以及冷凝水排放的坡度要求等一些注意点与大家探讨。本文应用一些工程实例谈多联机空调从设计选型等一些设计体会。 关键词新风室外机耗电量室内机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多联机空调采用变流量以适应空调负荷变化,在制冷空调领域受到广泛重视。其工作原理是:由控制系统采集室内舒适性参数、室外环境参数和表征制冷系统运行状况的状态参数,根据系统运行优化准则和人体舒适性准则,通过变频等手段调节压缩机输气量,并控制空调系统的风扇、电子膨胀阀等一切可控部件,保证室内环境的 舒适性,并使空调系统稳定工作在最佳工作状态。 多联机空调系统是在空调系统中,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的高效率制冷剂空调系统。多联机空调系统需采用变频压缩机、多级压缩机、卸载压缩机或多台压缩机组合来实现压缩机容量控制;在制冷系统中需设置电子膨胀阀或其它辅助回路,以调节进入室内机的制冷剂流量;通过控制室内外换热器的风扇转速积,调节换热器的能力。本文就变频多联机空调设计中在新风的处理,耗电量,内外机匹配等方面与大家探讨。 1 新风方面 在暖通空调系统中,足够的新风量对于提供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IAO),保证室内人员的舒适感和身体健康有着直接意义。使用新风既能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又能在过渡季节(部分时间)只开新风系统就能满足使用要求。在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中新风机组的形式 有以下两种, 1.1全热交换机组:是回收排气热能并重新用于送风时制热或制冷的系统,使一部分回风和送风之间进行热交换。优点:整体式 机组,无室外机,不受外界限制,相当节能。缺点:风管设计较复杂,风压较低。 1.2全新风处理机组:采用直接膨胀制冷法,通过变频控制为基础,加热和冷却处理接近室温的室外空气。优点:风管设计简单,风压较高。缺点: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冷媒配管实际长度在100m以内,高低差为50m(室外机高于室内机),当室内机高于室外机时,高低差为40m,因而受外界的限制。另外冷媒配管垂直距离超过50m时,需修正制冷容量,全新风机组采用独立的制冷系统,故耗 电量比较高。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新风机组应用于空调系统,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经新风机组处理后的新风建议送至室内机的回风口,与回风一起处理后送至室内,这样有效防止新风管结露问题。 2 室外机耗电量方面 设计时必须仔细分析样本,要对不同厂家的样本进行分析比较,虽然各个厂家的技术含量不同,COP值有高低,但不会相差太大,风冷式机组COP一般在2.6~3.3左右。有些厂家一味强调COP值高,但样本与实际不符,从而导致室外机的电线容量配置不够。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室外机耗电量是压缩机的功率和外风扇的功率之和,不要错将压缩机功率当作室外机的耗电量。 3 室内机选择方面 某些工程中在一些房间的室内机选用不合理,如:1.在高度较低的房间内选用了嵌入式四面送风的室内机;2.在层高较高,档次较高的场所选择明装侧吹式室内机,与周围环境不相称,影响整体的效果。 改进措施:1.在房间层高较低的场所比较适宜选用明装侧吹或暗装侧吹的室内机,吊顶采用不吊顶或二次吊顶的形式,这样有效的节省了空间。2.有平吊顶且空间较大时采用嵌入式四面送风的室内机,与吊顶很容易配套,当平面空间较大时,为了节省造价或更灵活的 配合内装修也可选用暗装内藏风管式室内机。

电力系统中多通道同步采样ADC(AD7606)与浮点DSP(ADSP-21479)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电力系统中多通道同步采样ADC(AD7606)与浮点 DSP(ADSP-21479)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内容 1.简介31.1 AD7606 简介31.2 ADSP-21479 简介4 2.AD7606 和ADSP- 21479 配置与连接5 3.时序分析6 4.测试结果和结论74.1 测试结果74.2 结论10 5.DSP 参考代码10 6.参考文献12 1.简介1.1 AD7606 简介AD7606 是16 位,8 通道同步采样模数数据采集系统。AD7606 完全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具有灵活的数字滤波器、 2.5V 基准电 压源、基准电压缓冲以及高速串行和并行接口。它采用5V 单电源供电,可以 处理±10V 和±5V 真双极性输入信号、同时所有通道均能以高 达200kSPS 的吞吐率采样。图1 AD7606 的内部原理框图。图2 AD7606 的管脚图。AVcc 模拟电源,4.75V~5.25V Vdrive 逻辑部分电源Vdd 模拟输入部 分正电压Vss 模拟输入部分负电压DGND 数字地AGND 模拟地 1.2 ADSP-21479 简介ADSP-21479 是SIMD (单指令多数据)SHARC 家族中的一员,它基于65nm 的最新工艺,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的特点,是一 颗集成有大容量片上SRAM 和ROM 的32/40 位浮点DSP。ADSP-21479 是性 能出色,266MHZ/1596MFLOP: 266 MHz/1596FLOPS SIMD SHARC 内核,支持32-bit 浮点、40-bit 浮点以及16/32-bit 定点数据类型支持多达5 Mb 片内SRAM 支持16 位宽SDR、SDRAM 存储器接口数字应用接口DAI,支持多达8 个的高速同步串 口(SPORT)及SPI 串口 2 个精确时钟发生器20 线数字I/O 端口 3 个定时器、UART、I2C 兼容接口ROM/JTAG 安全模式供应196 引脚CSP_BGA 封装与100 引脚LQFP 封装产品,适合于工业客户的要求供应商业级、工业级温度与

AD多通道设计

[AD资料]小白成长日记——AD9多通道设计体验[复制链接] yuweiji an 技 术 员发表于 2014-4-20 11:51:13 4546 查看20 回复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分享 本帖最后由 yuweijian 于 2014-4-20 12:24 编辑 最近使用AD9设计了一款4通道网络视频解码板,体验了一下AD9的多通道设计功能。总结起来该功能就两句话:1、使用design->create sheet symbol from sheet,然后编辑sheet symbol的repeat属性,目的是画一张sheet,然后由软件自动生成多通道重复的sheets。2、使用design->rooms->copy room formats,选定想复制的room,生成完全相同的两个通道layout设计(布局布线)。 先上图,有图有真相 图1 多通道顶层图纸 图2 PCB toplayer 3D图 具体操作步骤参考附件:《AD9电路设计案例教程-第27-28讲多通道电路设计》 特别注意,这份教程里面很容易令人认为多通道设计在copy rooms format之前必须得使用repeat sheet对原理图进行处理,其实不然,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工具,前者用于简化PCB编辑,后者则用于简化原理图编辑。 也可以参考help->getting started with altuim designer里面的 multi-channeldesign,参考工程文件:安装目录\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Examples\Reference Designs\Multi-ChannelMixer 在这儿主要讲一些使用心得。首先原理图repeat的工具不太好用,我对比着示例工程Multi-Channel Mixer将我的工程参数配置成一样的依然报很多warning,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示例工程一个warning 都没有。以下是project->project options里面的大几个重要参数的设置: 1、error reporting里面的几个选项选择成no report如下图,可以减少报错信息,方便定位出真正的问题点。

多联机VRF系统设计浅谈

VRF空调系统的设计浅谈 时间:2009-12-3 10:15 来源:互联网发布评论进入论坛 一、前言 VRF空调系统全称为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Volume系统,即变制冷剂流量系统。系统结构上类似于分体式空调机,采用一台室外机对应一组室内机。控制技术上采用变频控制方式,按室内机开启的数量控制室外机内的涡旋式压缩机转速,进行制冷剂流量的控制。VRF空调系统上世纪90年代进入国内市场,与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相比,使用灵活,易于安装,管理维修简便,空调系统运行成本核算精确,更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使用要求,且空调设备占用的建筑空间比较小,更能符合节能要求。该空调系统在办公楼、别墅及住宅楼等建筑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与传统的空调系统有些不同,本人结合分析与实例说明了VRF空调系统的设计体会。 二、设计的关注点 从很多工程实例来看,VRF空调系统设计时,以下各方面应予重点关注: 1 舒适性 VRF空调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舒适性空调,在考虑空调室内机布置、空气气流的分布、室内温度湿度的设定、空调室内机风压的设定、空调室内机送风风速核定风口型式以免风口结露、新风系统方案的选用、工程地点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等。特别要引起设计人远员要注意的是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在夏季制冷工况时,现有室外气象资料的滞后性。 2 合适性 VRF空调系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设计人员对此空调型式也是情有独钟。但在实际应用时,VRF空调因其设备本身限制,影响到其使用场所的限制,如VRF空调室内机风压不高,在有些净高H>3.5米的高大空间场所就难于保证效果;建筑物面积在2万m2以上时,空调系统采用VRF的方式时设备投资就会偏高, COP值也远低于水冷离心式机组,今后空调系统运行费就偏高,这类建筑物采用VRF不是很妥;对于逐时负荷比较稳定的建筑物,空调系统采用传统的中央空调时比采用VRF空调就显得更合理。 3 节能性 VRF空调系统的节能充分体现在部分负荷的高效性,更为节能。对于逐时负荷差异较大的建筑物,采用VRV空调系统就比较合理。 4 计量 采用VRF空调系统应考虑各个未端室内机的运行费用计量,以便物业管业公司对每个房间的每个空调室内机的运行费用有所控制。目前VRF空调的供货商均能满足此要求。

多通道AD采样同步设计

64 | 电子制作 2019年02-03月 变,也可进行试验过程中所需电压、电流等物理量的测量。在数据测量过程中,如果采集通道数量较多,采集速度要求较高时,如何保证多个测量点的测量数据保持同步性是如今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保持多块采集板卡之间的同步性,可以使用时钟同步线,或者以太网同步时间戳等方式完成。基于单块采集板卡多通道之间的同步设计问题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在具体介绍本文的设计之前需要解释两个问题:①为了保证单块板卡多通道同步问题,采集板卡的硬件设计显然不 能使用单一AD 芯片加多通道切换方式,因为通道切换产生 的时间间隔就已经使得各通道之间不能保持同步;②多个AD 芯片寄存器的同步读写可以使用FPGA 作为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考虑到FPGA 使用门槛较高,并且在完成数据采集系统其他功能,例如:CAN 总线通讯、以太网通讯、触摸屏显示等方面不是那么的方便快捷。所以本文采用飞思卡尔的i.MX6Q 处理器加多路AD7734作为硬件结构,在此基础 上完成多通道的同步采集设计。 作为转换芯片,每一个AD7734芯片有四路采样输入通道可供切换,可以满足每一个测量通道三路不同种类模拟信号的采集。具体AD 转换电路见图1。 AD7734数模转换芯片共有4个模拟输入口AIN0~ AIN3,可以通过操作相应寄存器进行四个通道的切换采样。最高可接受10V 单极或双极电压输入,并具有超量程或欠 量程检测功能。与主控芯片连接的通讯口共6个管脚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AD7734 IO管脚定义 管脚功能 SCLK 寄存器操作时钟DOUT 寄存器读取管脚DIN 寄存器写入管脚C _____ S 片选 R ________D Y 数模转换完成标志位管脚 R ____________ E S E T 复位管脚为了能够保证采集模块中8个AD 转换芯片的同步操作, 硬件设计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中只示意性的画了4个AD 芯片)。 图1?AD 转换电路图

多通道动态信号采集系统技术参数

多通道动态信号采集系统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多通道动态信号采集系统 二、技术参数 *2. 1、通道数:≥32通道;要求系统具备无线采集功能,能远程控制系统的采集开始、结束以及设置参数等; 2. 2、采样频率(所有传感器同步采集):≥100KS/S; *2.3、采集模块:单个采集模块16通道,±75V模拟量输入,16位A/D,通过前端信号调理模块可同时支持应变,ICP类型传感器; 2.4、最高测量精度:0.1%F.S; *2. 5、信号带宽:≥25KHz; 2.6、主机技术要求:供电:10…55VDC,标准内存:256MB,1G内部存储卡,通信接口:TCP/IP,串口,带10个数字I/O和8个脉冲计数输入 *2.7、系统工作温度范围:-20°c~ +65°c * 2.8、系统振动冲击指标:振动20g,冲击60g 2.9、桥盒模块尺寸:不大于32*77*20mm(W*D*H); 2.10、桥盒工作温度范围:-20°c~ +65°c 2.11、通讯接口:以太网; *2. 12、加速度传感器:可充电锂电池,嵌入式数据记录器最大记录不小于800万条数据事件,IP67防护等级,量程8g,三轴向。 (打*项为必须满足项) 三、采集及分析软件。 3.1 带有可扩展的传感器数据库,内置的TEDS 编辑器,可以读写TEDS 数据。软件拥有图形界面,在线计算无需编程,测试数据可以以多种格式保存,例如BIN, RPCIII, MAT, ASCII 或XLS ,并可以再任何时间分析. 3.2 可以让用户采用.NET API (C++, C#, https://www.360docs.net/doc/164641912.html,) 使LabVIEWTM等软件。 3.3 web 服务器集成到每个模块中,测试数据可视化,通过浏览器进行浏览,无需安装其他软件. 四、售后服务及其他。 4.1 最好在武汉本地有技术支持中心;

Altium+Designer+原理图和PCB多通道设计方法介绍-pkkong

原理图和PCB多通道设计方法介绍 Pk.kong 080827 qq:123175518 设计原理图和PCB的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多幅一模一样的电路,但是不得不重复设计?原理图显得繁复,可读性差。而特别是在设计PCB,不得不重复布局,重复布线,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也容易出错、或者电路不美观等等。下面介绍一种专门针对这类电路的设计方法,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以上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这里有点类似我们写程序的时候,把一段经常用的代码,封装为一个函数,减少重复劳动增加可读性。 首选给大家介绍,何谓多通道设计。简单的说,多通道设计就是把重复电路的原理图当成一个原件,在另一张原理图里面重复使用。下面介绍一个例子,在范例里面理解这个概念。一个有16路mos管输出电路。如下图是一路mos管电路: 如果按照常规设计,在原理图里这个相同的电路不得不copy 16次,这样电路图必然巨大无比,而且十分难读。下面用多通道设计试试。把单路《mos管》电路设计好以后,咱们保存,然后在同一个工程下面新建一个空原理图。打开新原理图,在里面做文章。首先选择place-》sheet syombl。激活该命令以后,在新原理图下拖动,将出现以绿色块。如下图

这个绿色块就是《mos管》电路的替代品了(也可以把他当中一个原件,或者一个函数入口)。这个元件究竟是代表那张原理图呢?咱们先双击设置一下,双击出现如下界面: 选择左下角filename 的…。马上弹出choose document to reference界面,在多个电路图(这里只有一个,但很多情况有多个)里面选择你需要那个电路图,点ok。顺便介绍下filename上面那个栏的designator:repeat(Mos,1,16)。这个是干嘛的?聪明的你也许能猜到了。Repeat就是重复mos这个原理图。重复几次?就是从1-16,就是16次啦。记住这里一点只能从1开始,不能从0开始。在我们经常画总线的时候习惯性把总线设置为:0-7或者0-15。这里就不允许这样,只能是1-8或者1-16。

高速多通道同步采样ADC MAX1312及其应用

高速多通道同步采样ADC MAX1312及其应用 【摘要】阐述了MAX1312的特性和工作原理,介绍了MAX1312与通用8位微处理器AT89C52的硬件接口设计以及软件编程方法,最后简述了该模数转换器在多相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关键词】模数转换器;多通道;同步采样;MAX1312 Abstract:The principle,features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channel synchronized sample ADC MAX1312 are introduced,including its hardware interface design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method between MAX1312 and Micro-processor.AT89C52.At last,it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MAX1312 in controlling the polyphase electric engine. Keywords:A/D converter;multi-channel;synchronized sample;MAX1312 1.引言 在电子测量技术中,必须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才能够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模/数转换的速度和精度一直是测量的关键。但是高速和高精确度的转换器仍然难以满足某些特殊场合的要求,例如:在多相电机控制、多相电源监控等场合,要求对多路数据进行精确同步的采集,一般的单通道A/D和多通道轮流采集A/D都不满足这种场合的要求。MAX1312是美国美信公司(MAXIM)新推出的一种高速同步采样模数转换器,它具有12位的精度,8路模拟信号输入,单电源+5V供电,完成8个通道的转换时间仅需要1.96us,对外提供了一个12位20MHZ并行数字接口,可以很方便与各种微处理器相连接,使用十分方便[1]。 2.MAX1312简介 MAX1312是美国美信公司(MAXIM)新推出的多通道同步采样、并行输出模数转换器。采用TQFP48封装,引脚形式如图1所示。 其中: CH0-CH7为八路模拟信号的输入端; D0-D7为八位双向数据总线,用来写入控制字或读出低8位转换结果; D8-D11为高四位数据输出口,当RD=1或CS=1时为高阻状态; CS为片选引脚低电平有效,低电平将激活数字接口,保持高电平时,数字总线为高阻状态;

几种多通道信号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几种多通道信号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发表时间:2015-12-23T12:03:49.2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5年5期供稿作者:王丽萍江敏张力唐帅葛敏[导读] 后勤工程学院体外的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信息,将该信息传递至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编码成电信号。王丽萍江敏张力唐帅葛敏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 401311) 摘要:植入式视皮层假体需要与体外装置间进行信息交互,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是信号传输系统。本文提出了几种多路信号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和原理框图,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种方案的设计重点及相应的优缺点。 关键词:视皮层假体;多通道;无线传输;复用; 1.引言 目前基于神经电刺激的视觉功能修复主要可以分为三种[1][2],视网膜修复(Retinal Prosthesis),视神经修复(Optic Nerve Prosthesis)以及视皮层修复(Cortical Prosthesis)。其中视皮层修复是通过旁路已经发生病变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利用MEMS技术和工艺研制的一种外电刺激的神经假体,利用置于硬脑膜外或颅骨外的微电极阵列刺激视皮层,从而达到视觉修复的目的。 图1显示了视皮层假体的视觉修复原理。首先,体外的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信息,将该信息传递至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编码成电信号,通过能量与信号传递装置传送到体内植入部件,使微电极阵列产生电脉冲刺激视皮层以产生视觉。其间信号传递装置可以采用有线传输以及射频(RF)无线传输,传输的信号可以是单一通道信号也可以是多路信号。本文提出了几种多通道信号的无线传输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并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和各自的优缺点等。 图1 基于视皮层刺激的视觉修复原理 2.信号多通道无线传输系统设计要求 信号多通道无线传输系统作为视皮层假体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进行体内外信息交互,满足植入体数据传输的各种要求。同以往的有线、单一通道传输相比,还具有无需外接导线、无感染风险的优点,并且能使患者产生更加形象的光幻视。 在本课题所研究的视皮层假体中,信号采用四通道收发,射频传输的接收装置要与微电极一起植入到硬脑膜和颅骨之间,考虑到植入环境,要求该接收装置体积要尽量小,线圈耦合率0.08~0.24,信号传输效率能够达到60%。 3.多路信号成一一对应关系进行传输 采用多个感应线圈组,一路信号唯一对应一组线圈,如图2所示,信号S1通过第一组线圈,即通道1进行传输,信号S4通过通道4传进接收电路。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信号在各通道间是并行传输的,每一通道都有自己独立的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且各通道的电路设计原理相同。 每一路信号先经过调制电路以振幅调制(AM)的方式调制到高频载波信号上以备发射,为了使发射信号的能量满足体内刺激的需要,调制信号通过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能量放大,然后由发射线圈以高频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接收线圈耦合发射线圈发射过来的磁信号,并感应出与载波频率一致的高频电信号,通过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低通滤波电路最终解调出所需信号。将四个通道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分别按阵列的形式(2X2阵列)安置在体内外成一一对应关系,且每通道各自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保证同轴放置,利用不同频率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解调实现了多通道的并行传输[3]。

电力系统中多通道同步采样AD7606与浮点DSP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电力系统中多通道同步采样AD7606与浮点DSP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电力系统中多通道同步采样ADC(AD7606)与浮点DSP (ADSP-21479)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内容 1. 简介3 1.1 AD7606简介3 1.2 ADSP-21479简介4 2. AD7606和ADSP-21479配置与连接5 3. 时序分析6 4. 测试结果和结论7 4.1测试结果7 4.2结论10 5. DSP参考代码10 6. 参考文献12 1简介 1.1AD7606简介 AD7606是16位,8通道同步采样模数数据采集系统。AD7606完全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具有灵活的数字滤波器、2.5V基准电压源、基准电压缓冲以及高速串行和并行接口。它采用5V单电源供电,可以处理±10V和±5V真双极性输入信号、同时所有通道均能以高达200kSPS 的吞吐率采样。

图1 AD7606的内部原理框图。 图2 AD7606的管脚图。 ? A Vcc 模拟电源,4.75V~5.25V ? Vdrive 逻辑部分电源 ? Vdd 模拟输入部分正电压 ? Vss 模拟输入部分负电压

? DGND 数字地 ? AGND 模拟地 1.2ADSP-21479简介 ADSP-21479是SIMD (单指令多数据)SHARC家族中的一员,它基于65nm的最新工艺,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的特点,是一颗集成有大容量片上SRAM和ROM的32/40位浮点DSP。ADSP-21479是性能出色,266MHZ/1596MFLOP: ? 266 MH z/1596FLOPS SIMD SHARC内核,支持32-bit浮点、40-bit浮点以及16/32-bit 定点数据类型 ? 支持多达5 Mb 片内SRAM ? 支持16位宽SDR、SDRAM存储器接口 ? 数字应用接口DAI,支持多达8个的高速同步串口(SPORT)及SPI串口 ? 2个精确时钟发生器 ? 20线数字I/O端口 ? 3个定时器、UART、I2C兼容接口 ? ROM/JTAG安全模式 ? 供应196引脚CSP_BGA封装与100引脚LQFP封装产品,适合于工业客户的要求? 供应商业级、工业级温度与汽车级温度等级产品 图3 ADSP-21479的内部原理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