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四节 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第五章 第四节 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第五章 第四节 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第四节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地域格局

经济分布与人口的地理分布是相关联的。经济分布不仅代表着有较多的劳动力供给,而且也代表着众多的人口消费,即市场需求。但是从以上对人口增长类型的分析来看,人口的高速增长和密集分布并不一定代表着发达的经济,因此,不能用人口分布取代对经济分布的认识。

(一)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历史

世界经济发展与分布的过程可以归纳出几个方面:

1. 世界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结构的“倒金字塔”过程

复杂化指的是世界经济的部门结构愈来愈复杂,从最早的人类按性别产生的自然的家庭劳动分工(男耕女织),到农业与狩猎业、渔业的分工,再到工业的出现和众多工业部门的专门化,以及到目前的三次产业、四次产业(在美国甚至有第五次产业的提法)之间及其内部极其复杂的部门分化就是复杂性的表现。结构的复杂化意味着经济功能的强化。我们今天的世界经济能够生产如此多的财富总量和如此丰富的产品种类,与结构的复杂化密切相关。“倒金字塔”过程是指世界经济结构中用于基本物质资料生产的资源(产业部门)已经越来越少,用于产生附加值的产业部门越来越多。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所占有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正不断地向第三次产业转移。我们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标准已经不再是其工业产值和工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而是第三产业的比重。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发达国家,但发达国家更重要的是工业创新发达的国家和为保证工业创新而具有的庞大服务业体系的国家。

2. 世界经济的空间范围在不断扩大

由此带来的是人类经济活动所占用的地域在不断扩展。这是因为,世界经济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更广大的空间上获取土地和自然资源,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口形成更大的市场容量。从人类早期的文明发源地仅仅局限在几个点(除了四大文明发源地以外,还应该有其他的一些地区,如我国的长江流域),到农业文明时期的东亚、东南亚、南亚、非洲的北部、欧洲平原和美国西部的山间平原,再到工业文明时期世界性的工业、农业区域和城市地带,以及这个时代里形成的世界性的交通网络,世界经济已经涉及全球上几乎所有人类能够长期生活的地区。

3. 世界经济的空间距离在不断缩小

克服地理(空间)距离是经济发展和分布所要解决的永久性课题。现在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运输工具和它们的线路的发展使得世界经济可以在没有相关自然资源的地区大量的加工工农业产品,可以使没有这类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地区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所需要的产品。依靠本地资源和本地市场发展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世界经济依靠现代交通工具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分工体系,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利用和占有远离自己的资源和市场。

4. 地球表面的水体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分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无一不是临近河流。最早形成的城市(如两河流域的乌尔都城)和后来几乎所有的近现代城市都是依托河流而发展起来的。河流冲积平原、河谷、多湖泊的低地等无疑都是农业发达地区。印度东北部的重工业区、美国五大湖地区的重工业和大城市集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平原城市-工业带等都有河流提供水资源或者提供经济用地。近代工业文明在海上的传播和现代海洋运输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作用,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成为历史上最先接受工业文明的地区和今天的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作为陆地与海洋的界面,作为陆地延展的前沿和水运、陆运两种运输方式的转换地带,必然称为自然界和经济活动中物质交换最为频繁的地区,港口、城市和工业地区因此在这里大面积的形成。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 经济总量不断发展

从1950年到1998年,世界人口从24.5亿增加到58亿多,世界各国的GNP在1997年已经达到30万亿美元,GDP达到28万亿美元。表5.4.1列出了部分国家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的情况。

2. 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

这是因为:①一方面从全世界的范围上看,经过二战后50多年的发展,经济总规模已经比较大,在这个日益膨胀的规模上,速度肯定要趋于下降。②主要发达国家除了规模原因外,产业结构的转型——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方向的转移,也对发展速度产生影响。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走上顺畅的途径,南美的一些国家主要是受发达国家速度放慢的影响,非洲许多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又一次进入政治动荡状态。

3. “新经济”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就是知识和创新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这种称之为“智能”产业的,如管理、决策、

咨询、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营销等产业在美国被有些人列入第五次产业)。与知识经济相关的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出现)的传播、处理和应用的信息产业当然成为又一个新经济方向。生态经济是指人类在认识到传统的工业经济已经产生了许多的自然界所无法吸收物质,地球表层的物质循环系统因此已经受到明显的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将变得日益严峻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理念——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为准则的经济发展,具体的经济方式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城市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生态省”的建设。

4. 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二元发展

新经济,其核心即创新,永远属于有能力、有条件和有需求的国家与地区。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仍然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人们要实现温饱,但又支付不起恢复和保护环境所需要的巨额资本;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原料的巨大需求和它们对国内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使得它们把对自然环境的剥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也只有在这种交换中才能得到它们所需的资本和产品。这种世界经济的二元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继续存在并有所发展。

(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性态

地域性态首先是世界经济发展在地域上表现出来的格局,是一种态势;其次是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其表现方式如中心地、条带、轴、边缘区等。

“南北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工业化国家中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外都分布在北半球,而非洲、亚洲和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要么属于南半球,要么在北半球的“南方”,所以南北关系实际上是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地理概括。

另外的一种地理概括是,北半球40°- 60°N之间,几乎是等距离地分布着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即西欧、日本和美国。这种分布强化了南北关系格局中的北方的主导地位。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地理学的概括并不等于地理学的解释,并不说明地理学认为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可以决定它的发展历程、发展水平。唯一可以用地理学解释的事实是:北半球是陆半球而南半球是水半球,陆半球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土地和人类可以大规模利用的陆地矿物、生物资源。

世界经济发展在空间上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地理不平衡、地理集聚、地理扩散和它们的空间表现形式。

南北关系和三大中心的形成都是地理不平衡。发达国家拥有着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大部分

资源,其中不仅有它们国土上所赋存着的铁矿、煤炭、石油、天然气、农业用地、水力等,还集中着世界上最多的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

在地区内部,资源的集中分布使一些地区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表现为巨大的城市地带、工业区。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自波士顿向南,到巴尔的摩、纽约、新泽西州、华盛顿(即“波士华”带),美国五大湖沿岸的芝加哥、底特律为核心的城市群,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自西雅图南下到旧金山、洛杉矶的城市带,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工业带,东亚(除日本外)包括韩国的京(汉城)釜(釜山)地带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带,欧洲大陆上从俄罗斯的西部一直延伸到西欧的巨大的工业-城市地带等。

经济核心地的一个基本的功能是经济发展的对外扩散。扩散总是沿着交通运输的通道进行的,这样在走廊附近就形成了经济比较发达的轴带。世界上比较典型的经济轴带包括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的长江干流沿岸和东北区的哈尔滨-大连铁路沿线、韩国的京釜铁路沿线、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两岸、欧洲的莱茵河沿岸和多瑙河沿岸等,它们都是由若干中心城市和工业区组成,且地区农业也较发达。

由于存在着经济在地理上的扩散过程,因此对于一些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国内地理条件的差异必然会使地理扩散产生具有梯度性质的地带。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俄罗斯。中国的梯度方向是自东向西,俄罗斯的梯度方向是自西向东,方向的不同是由于经济核心地在国土格局中位置的差异所致。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和美国都不同程度上形成了相应的地带性。

扩散总有尽头,总会遇到吸收条件(自然条件、人口的素质条件和交通通讯条件等)的障碍,这两个原因都会使有些地区成为边缘地区。对于扩散的“尽头”来说,边缘地区是地理位置过于偏远所造成的,因为地理距离毕竟会增加经济活动的成本。但是有些地区却是因为存在着吸收障碍而成为边缘地区的,如严酷的自然条件使经济发展必须承担很高的成本,人口文化素质很低无法理解先进的事物,没有交通通讯手段得不到物流和信息等。一般意义上的边缘地区是贫困地区,在国家内部,相对落后的地区也称之为边缘地区。

相对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非洲大陆就是世界经济的边缘地区。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是美洲的边缘地区。

在中国的西部存在着较大面积的边缘地区。巴西的西部和北部、亚种中南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南部、俄罗斯亚洲地区的北部等都属于边缘地区。

二、世界经济的中心地系统

区域性的中心地(区别于城市中心地)的本质是形成了高级的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和地域结构)和从而具有强大的对外作用功能。

世界范围内的区域性中心地最早起源于16世纪之前的地中海地区,当时的南部欧洲国家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经济中心。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相继成为世界区域性中心,尤其是17世纪的荷兰对外贸易业十分发达,其强大的商船队有“世界的海上马车夫”之称。18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展开和扩散,英国、法国、德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大国,其所在的中、西欧地区也成为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并一直延续到现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继欧洲之后的第二个世界性区域中心地。美国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它独立后效仿英国,工业化、自由贸易、霸占和掠夺世界市场及两次世界大战为其提供“世界军需厂”的机遇等支持了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战后其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和深化市场及推动高消费等手段更加巩固了它的政治经济地位。目前,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中心地;以日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是后起的第三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之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后的对外扩张和工业化政策,尤其是二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使其一跃成为世界的经济强国。目前,日本与后起的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共同支撑着东亚这个世界性的区域中心地。

(一)欧洲经济中心地

从工业革命以来这里就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其功能十分强大。自18世纪中叶开始,这个中心地先后发明了纺织机、蒸汽机、火车与铁路、内燃机、轮船、汽车与高速公路等等,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机器大工业,开创了工厂式的工业化生产,创建了银行、股票交易、保险、期货、报纸等,诞生了大学、近现代科学(包括地理科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和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人文科学)、公民教育制度,实行了社会保障体制,作为工会运动的源地形成了劳资关系的协调体制,……,工业社会几乎所有的产业部门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城市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与规划等)都是由这个经济中心地所创造出来的。

20世纪初期以前,这个中心地是世界上唯一的世界性的中心地,世界上所有的创新都发源在这里,之后才向外面扩散。

英国是这个中心地的核心。其中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设菲尔德等城市以及它们周围的英格兰是核中之核。现以铁路的扩散为例,可以看到创新-扩散的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该中心地的地位相对下降,但是依然强大,表现在:伦敦仍然是世界性的金融(包括黄金、外汇、股票、保险)中心,德国的法兰克福、科隆,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和瑞士的苏黎世等也都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金融业或专业的银行中心。1999年统计的全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中有157家的总部均设在欧洲,著名的如西门子、戴姆

勒-克莱斯勒、拜尔、家乐福、大众、雷诺、标志、飞利浦、伊莱克斯、爱立信、宝马、雀巢、壳牌、诺基亚、雪铁龙、空中客车、阿迪达斯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上的经营一方面把世界变成了它的工厂厂区,另一方面又通过公司总部将分散世界各地的工厂或子公司联系在一起。众多的国际组织,如欧洲银行、北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人权组织、国际体育联合会等的总部均设在欧洲,日内瓦、巴黎、洛桑、维也纳、布鲁塞尔等城市还是国际会议的举办地点。这个中心地还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发达的交通网络,由国际通航河流、运河、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线以及密如蛛网的管道系统等把它们的各个城市同世界各地联结在一起。

(二)北美经济中心地

主要是指美国,而同美国毗邻的加拿大的东南部地区部分虽具有中心地的作用,但是不够明显。

美国的经济实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超过了英国和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超过了整个西欧。美国的钢铁、石油、化工、汽车、飞机、谷物等工农业生产长期以来居世界首位。一直到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贸易和运输中心。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它的涨落影响着国际市场的走势。美元曾经作为世界货币成为反映世界经济的晴雨表,起着稳定各国货币的作用。到现在,美元仍然是其他国家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和测度各国GDP、GNP的指标标准。

美国虽然在殖民主义时期没有形成如西欧那样广大的殖民体系,但是独立以后的迅速扩张也使它的势力范围扩展到了亚洲的菲律宾、太平洋上的各个群岛、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南美洲。整个南美洲都成为了美国的“后院”,到现在这个地区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受美国影响最直接的地区。

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地的最主要特征是它对现代技术创新的贡献。在传统技术方面,飞机、电报、电话、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等产品,工厂的流水线、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都诞生在美国。美国匹兹堡的钢铁业和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价格曾经是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晴雨表。几乎在欧洲发生的所有创新都被美国接受并且超过了它们原来的发祥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工业对世界的技术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雷达、电子计算机、军舰的制造技术、用于军事部署和科学技术研究管理的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技术等等。这些技术在战后应用于民用产业使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繁荣的阶段。

20世纪的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基础科学研究和

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和企业的脱节等终使美国强大而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美国在咄咄逼人的日本的迅速崛起面前一度陷入窘境,在汽车、计算机芯片、工业机器人、各种家用电器、船舶、钢铁等许多生产领域被日本赶超,日元相对于美元的坚挺地位曾使日本的资本大举进入美国的工业、金融和不动产领域,人们甚至一度惊呼“日本要买下美国”。

然而美国很早就在民间孕育着的大学-车间式工厂的“创新苗床”体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了美国技术创新的成熟模式。美国政府对基础科学的巨大投入,对具有前沿意义的应用技术的远见卓识,使美国的科技优势开始显现出来。二战时美国国内形成大,由政府部门(作为订货单位和研制的投入者)、大学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以军事技术及其产品开发为主的科技工业园区,在东北部、南方和西部日益成熟和壮大起来,使美国的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美国在信息的传播(光纤通讯、卫星、网络),存储(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和芯片),处理(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和应用(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电影、通讯在内的各种媒体)等几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新经济主体,标着着美国经济,乃至引领世界经济进入了信息经济的时代。信息经济是知识急剧积累和发展的经济。美国的材料产业、生命技术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等在强大的科技创新支撑下迅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些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更多地依靠不断的科技创新,依靠知识的发现。科学的管理、决策,新的理念,新的知识,新的生产方式的创立,使得“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成为与传统经济不同的经济类型。知识取代了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正是美国为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做出了贡献。与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相对应,美国的新经济使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地位重新上升,人们对服务业的认识也不再局限于它的消费作用,人们看到的是它对技术创新所提供的服务和保障。

美国在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的支持下,其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就是从单一产品的大规模的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变为无库存的、依据订单投入生产的灵活生产方式。工厂的生产计划依据不同顾客的个性化消费要求可以随时调整生产线上的产品特征,工厂的位置也因此更趋向于市场,其规模不再追求大,而以适度为准则。灵活生产方式正在从美国不断向其他工业发达国家扩散。

美国当然也具备欧洲中心地的所有条件。如纽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华尔街则是它的缩影和象征。纽约作为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而成为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跨国公司,在1999年统计的世界500强中占有179家,如通用汽车、福特-克莱斯勒、波音-麦道、洛克希德-马丁、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杜邦、埃克森-美孚、微软、英特尔、康柏、IBM、惠普-戴尔、通用电气、贝尔、摩托罗拉、朗讯、恩科、柯达、施乐、耐克、沃尔玛、麦当劳,等等。

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底特律、休斯顿、亚特兰大、佛罗里达、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等都因为拥有巨大的跨国公司本部或国际著名的大学、科研机构,或在国际文化上的显著地位等而成为等级很高的国际性城市。

美国虽然没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但是它的铁路网、公路网是最大的,它的国际机场是国际航空客、货流的枢纽。美国作为世界上信息业最发达的国家,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信息的核心。它的“信息高速公路”容量大、速度快,众多的国际性的网络公司和网站使它成为全球互联网最重要的信息源。

美国强大的航天技术使它拥有世界上最密集和功能最全面的卫星系统。美国现在可以向全世界提供高分辨率(1-0.5m)的卫片,美国因此成为世界遥感信息的中心之一。

(三)亚洲经济中心地

亚洲经济中心地是后起的,包括两个层次,即日本和称为“四小龙”的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新加坡。

日本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日本在仅仅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积累了如此多的财富和取得如此重要的经济地位,与它在历史上不断地经济扩张有关。当然,日本的扩张是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它对东亚、东南亚各国的侵略就是佐证。虽然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比欧洲晚了近一个世纪,但是它们的发展模式是一样的——靠海外殖民获取工业原料、靠海外市场积累财富。二战以前及战争期间,日本的扩张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主要方式是军事征服。二战以后的扩张范围应该说大大超过了战前,发展到西亚、非洲大陆、南美洲,还有欧洲和美国。扩张方式包括贸易、投资、技术控制和国内市场吸引。

日本作为经济中心地对世界经济的作用最初只表现在对外的商品贸易上: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石油、煤炭、天然气、铁矿石、木材和其他自然资源,向海外大量出口其工业制成品;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把它的汽车打入美国市场和后来几乎一度垄断欧洲的中低档小汽车市场,标志着它的工业竞争力进入了经济中心地的行列。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在应用(主要是节能)技术上的领先和它的一贯奉行的集约式发展的精神,使得它比较快的摆脱了石油危机的影响,工业制成品的大量出口为日本带来丰厚的外贸顺差,日元因此变得十分坚挺,且市场日渐高涨,资本剩余使它走向国际投资的

道路。在亚洲,日本的国际投资主要投向制造业,并作为直接投资,但是其前提是以保证日本的技术垄断为原则,上游开发和部分必需高技术的关键产品的供给均控制在日本的本土。在美国和欧洲,日本的投资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制造业投资,如购买或吞并当地的工厂(汽车、家用电器厂等),但是更主要的是对证券、地产、房产和艺术品等的投资。

日元的升值和其他国家对日本开放市场的压力,使得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它的国内市场,即转向内需主导型,日本从此具有拉动国际市场的作用。日本市场上对纺织品、服装、钢铁、化工产品、信息产品、农产品、食品等的需求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开始显现。但是,过剩资本对内需的开发又使其证券、房地产等“热投资”迅速加温,美国资本也一度大举进入日本,90年代中期形成泡沫,遂导致日本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和经济的不景气。

无论怎样,日本还是世界经济的金融、贸易和一部分应用技术的中心。东京是世界上与伦敦、纽约并列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日本的进出口商品贸易仍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的汽车、家用电器、造船、部分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技术方面仍然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

以东京、横滨、千叶、大阪、神户、京都和北九州为代表的日本中心城市构成了世界上最为密集的中心城市群,它的太平洋沿岸经济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之一,其港口、集装箱和散货的运输、国际机场的客货流等都对世界的经济流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1999年,日本的跨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占有107家,其中在银行业占有9家,在(互保)保险业中有10家(共18家);在汽车工业中有9家(共25家),如丰田、本田、三菱、马自达等;在电子和电气设备业中有8家(共22家),如日立、松下、索尼、东芝、夏普、三洋等;在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业中有3家(共9家),如富士通、佳能、理光。

韩国、中国台湾省、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香港、新加坡、中国台湾省的高雄和韩国的釜山构成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群,其中香港和新加坡互为全球第一名;香港和新加坡已经进入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的行列,香港的股市和新加坡的外汇交易居世界前列;我国台湾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子集成电路板的产地;新加坡在航空航天的设备制造和海上钻井平台制造,韩国在汽车、船舶、钢铁等的制造业上已进入世界前列;“四小龙”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时装加工产地。

在它们的带动下,东南亚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正式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中国的珠江三江洲、长江三角洲等地也都初步具备了亚洲经济中心地的职能。

世界经济中心地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如表5.4.2所示。

三、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与区域化

(一)必然性的分析

自从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形成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进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生产是社会化的,就会要求不断地减少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障碍,即要求实现生产要素可以充分流动的市场。

但是,国家、国家主权、国家所代表的民族利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是历史的必然,并且是不可侵犯的。只要有国界存在,这个国家就必然在边界上行使它的主权,以对过往人员和货物采取边防、海关、卫生、动植物检查、检疫等措施来保障自己的民族利益不受到他国的侵犯,以保障自己国内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失。

关税以及对进出口货物的配额(或者是许可证制度)、国内的税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国家的经济体制等都可以形成对生产要素充分流动的障碍。

当然,这种障碍有时是无可厚非的。旧中国的海关一度把握在外国人的手里,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外国的产品可以毫无顾忌地流入中国市场,压制我们的民族工业;我国的资源可以廉价地流出国外;在这种凌辱条件下的要素交换中,中国征收关税的政策和外国人所必须支付的关税都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这对一个主权国家来说是奇耻大辱。而这实际上就是殖民主义时期帝国主义国家用政治和军事强权所推行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被分割成或大或小的区域,或者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实现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世界经济的区域化。

殖民主义时期,各个宗主国和它的殖民地之间所形成的工业制成品同工业原料之间的无障碍交换关系,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雏形。但是这种以垂直分工关系联系起来的区域化,在战后受到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而逐渐转向了发达国家之间以水平分工为纽带的区域化,这就是最早在欧洲发生的区域化。因此可以说经济区域化是一体化的地理形式,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

今天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有其新的特点。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世界陆上、海洋和空中运输的发展,以及世界通讯业的巨大进步使得资源在全球的充分流动,已不再有技术上的障碍。这种遍布世界各地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使得全球每一个角落都进入国际分工的体系中,从而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对自己最有利的产业,并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其他资源,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为了使资源能够最充分的流动,各国政府在降低关税、消除进口配额和许可证、为国外资本获得“国民待遇”和解决贸易纠纷的制度上进行积极的努力,建立起了可以有效地协调国际经济

关系框架——先前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WTO)。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已经把国际经济关系变成它们自身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国界在这里似乎已经不再重要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必然。国内市场和国内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经济体制也要求与国际通行的管理体制相衔接,中国只有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下和在新的国际体系中才能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这是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的认识。

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还是一把双刃剑。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使它们面对着的这个开放的国际市场与殖民主义时期的世界市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它们不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没形成发达的产业结构的时候,它们仍然只能在垂直分工的体系下获得利益,而这个利益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手里。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利益均衡化,拥有资本、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的发达国家仍然处于贸易优势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只能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和市场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这样,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仍然会继续发展,甚至会更严重。“经济全球化使资本流向全世界,使利润流向发达国家”,这个讲法不无道理。

面对发达国家来说,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的框架下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利用那里更为廉价的劳动力组织生产,可以不再顾及关税成本的增加和“非国民待遇”。这就势必带来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国内削减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造成新的失业。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产业、夕阳产业创造了方便条件,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对这些产业的转移是欢迎的,但是落后的技术势必伴随着对发展中国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威胁和破坏;发达国家也可以只把产品的开发环节留在国内,而把产生污染的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污染的“外部化”可能结伴而行。

正是因为有上述问题,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始终受到各种各样的批评。

(三)世界经济区域化与集团化

世界经济区域化是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区域分异现象,它有着自己的地理分布规律。

同处一个共同的地理单元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从这个特征出发,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可以是一些国土相邻的国家,可以是国土之间不存在难以克服的地理障碍的国家,也可以是有着共同的地理“媒介”的国家。

1. 欧洲的经济区域化

诞生在1952年的西欧“煤钢联营”可视为当代经济区域化的发端。相邻的国土,共同的成矿构造和矿物产地,低缓的地形,历史上国土的置换等,特别是二战后初期经济恢复的迫切任务使得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之间很容易打破国界限制,形成区域化的经济。

1967年,“煤钢联营”(还包括意大利)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署办公,“欧洲经济共同体”(EEC)即西欧共同市场正式成立。统称“欧洲共同体”(EC)。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1981年又有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加入,到1986年拥有12个成员国。1993年11月1日正式启动“欧洲联盟”(即欧盟,EU),1995年1月1日又有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共15个成员国。后来,又以EU为核心,另加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3国,共同组成欧洲经济区(EEC),共达18个国家。

欧盟是经济区域化水准最高的地区。20世纪50年代这里就开始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税率、共同的跨国交通管理和共同的农业政策,为打破国家质检的贸易壁垒奠定了基础。最新的发展是1999年推行共同的货币(欧元)和与之相适应的欧洲银行的设立,2002年有12个国家使自己的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成为“欧元区”,欧洲从此成为一个人员、货物、资本可以充分流动的同一的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具有实质性的中央调节功能;有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有共同的外贸标准和外贸政策以及统一的政治经济决策机构。

按照计划,欧盟还将继续扩大,其最终的目标是囊括整个欧洲(俄罗斯可能是个例外)。因为,“欧盟框架”经过50多年的共同发展不仅形成了成熟的协调体制和强大的协调功能,而且形成了足够的市场积累,经济相对落后的东欧各国给它带来的扩大市场空间、增加劳动力供给的利益要超过为它们提供过渡到发达国家所需的成本。

2. 亚洲的经济区域化

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以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最为典型。1967年由地处中南半岛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马来群岛上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共同组成。1984年文莱加入。目前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都已经成为成员国,因而是一个与地理单元完全相符的经济合作区。东盟是一个促进内部贸易、工业合作,对外促进共同的经贸关系,力求成为具有解决内部国际政治关系能力的国际组织。与欧盟作为一个内部充分开放而对外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不同的是,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地区内部不可能形成足够大的市场容量和不具备足够的资源以满足各国发展的需要,因此它还是一个必需依赖外部资源和市场的区域。

3. 跨洲的经济区域化

以太平洋为媒介的“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一个地跨亚洲、大洋洲和美洲,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智利、秘鲁、美国和加拿大等21个经济体参与的非正式的经贸合作议事体制。这个组织可以就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就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就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做出政府的承诺和实行共同的措施。一年一度的商界高峰、政府部长和政府首脑的会议体制是它工作的基本方式。由于APEC涵盖了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经济最有活力的亚洲的太平洋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因此这个范围内的经济合作与政治对话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

4. 其他的经济区域化

包括西非经济共同体、东非共同体、马格里布常设协商会议、阿拉伯经济统一理事会、海湾合作委员会、阿拉伯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安第斯条约组织、南方共同体市场(南共市)、中美洲共同市场等,都属于地理相邻的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地区性贸易合作而成立的协调组织,在减少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和贸易限制、优先发展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共同抵制西方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合作。

四、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经济

(一)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近几年来政府和民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和努力实践的领域。人们已经感觉到自己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阶段,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地理学同样重视“知识经济时代”,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使得空间距离的意义和性质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将会更加理智。这种理智的倾向一方面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人类的智慧,而人类智慧的地理分布有着与传统自然资源完全不同的规律。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知识始终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知识一方面是积累,一方面是创新。创新是更重要的知识,也是知识积累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发生的质的飞跃的知识。创新的科学意义在于主动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

经验的积累和创新一直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从人类发现和使用火,到人类制造工具,到人类的社会分工、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到封建社会的灌溉、农具等农业技术,到近代工业技术,技术进步和生产工具的革命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这就是“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传统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把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知识经济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在生产力领域,人类在充分认识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价值和充分掌握了现代技术以后,开始节省传统的矿物资源和生物资源(不可再生的和可以再生的),开始利用生命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发生物物种的、物质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地球以外太空空间的和信息等的资源价值。在生产关系领域,人类开始从生产制度(如灵活、无库存、订单的生产方式)上和信息传送的速度上开发生产力。在对资源的认识上,强调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高素质的和掌握了新的技术和形成了新的观念的人力资源占据资源的主导地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为开发人力资源所必需的软环境(如法律、资金的筹措和使用、人才市场)成为新的产业,如教育、科技、法律服务、投资业、信息服务和人才服务等。与新技术相关的新的产业改变了原有的经济部门结构,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等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二)知识经济在世界的分布

在理论认识上,知识经济是高素质人才及其创新活动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分布是高素质人才与创新活动的地理分布;高素质人才及其创新活动要求特殊的区域环境,如资金的供给、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环境、充分的交流、信息的供给和与市场(企业或政府)的密切联系;如果区域具备了这样的环境,知识经济的发展会在区域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即知识经济一方面更加依赖这样的区域环境,一方面知识经济使区域环境变得更加有利,这就形成了区域的累计;这种循环-累积使得知识经济在地理分布上必然是不平衡的,从而使本来先进的区域更加先进,本来落后的区域相对更加落后,这就是不公平的竞争和地区发展的不公正。

在实际中,世界知识经济分布的规律是:集中了高素质人才和拥有充分技术开发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成为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地区;只是拥有传统资源的国家和地区仍然以传统经济为主。表5.4.3是部分国家教育、科技业等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知识经济的发展水平。

从地域上看,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说完全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与分布总是不平衡的。

我们可以从地区金融、贸易、信息、高技术制造业和教育科研业的发展情况,大致看出世界上最典型的知识经济地区的分布。这主要包括美国的东北部、大湖南岸以芝加哥为核心的“中西部”、南部以亚特兰大-休斯顿为中心的城市群和西部沿太平洋沿岸分布的城市群;巴西东部沿海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地区;欧洲的英格兰东南部(伦敦、牛津、剑桥)和苏格兰谷地,德国北部的汉堡、莱茵河谷地和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城市群,法国的巴黎盆地、南

部图卢兹、罗讷河谷地和东部的南锡-阿尔萨斯地区,意大利的米兰-都灵地区,俄罗斯的莫斯科和新西伯利亚城;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地区,新加坡、中国台湾的新竹园区和以色列的沿海地区,等等。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传统经济

世界上更多的地区仍然是传统经济分布的地区。这是因为:①符合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地区并不多。②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只能是小部分地区和少部分人的经济形态。③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包括农业的工业化生产)仍然是它们必须经历的发展过程。④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分工格局下实现的,一部分地区先进,另一部分地区被先进地区所带动。

在亚洲,中国的中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阶段,而西部地区的资源潜力预示着那里将成为国家部分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矿物等)的开发地区和农牧业地区。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和远东)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资源开采地区。亚洲东南部和南部的许多国家必需首先完成工业体系的建立,否则很难避免以往由金融和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引起的泡沫经济和经济危机。

在非洲,发展农业和解决食品供给是最首要的任务,而且对非洲的许多国家来说,即使是工业化,依然还是相当遥远的事情。

在拉丁美洲,几个主要国家,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和智利,虽然其工业化的发展有了相当长时期的积累,但是仍然以初级产品(农产品和工矿业产品)的出口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过剩和接连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它们缺乏支持知识经济的必要资源。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要快于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但是以经济作物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农业、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现象、地区矛盾和国家政治的动荡将长期成为它们产业高级化的障碍。

尽管一些发展中国家距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发展和培育知识经济的要素,也不妨碍它们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成果促进传统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的中国政府明确提出的以知识经济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就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积极态度。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高中地理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地域文化与人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难点] 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媒体与教具] 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 [课时安排] 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在上一节课里,我们讲到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文化要素会引起人口迁移,我们思考一下,文化因素除了对人口迁移有影响外,还会对人口的哪些方面有影响呢?(学生讨论)接下来,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新课《地域文化与人口》,来讨论一下,文化对人口各个方面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一、概念辨析 【学生阅读】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区别。 【讲解】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等,而不同的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存在着哪些差异性。 【资料分析】投影:发达国家目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中国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出生率对比。提问: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说明了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也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 【点拨】我们知道造成出生率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种,现在我们从文化方面入手,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对出生率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的出生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分组活动】我们从中西方婚姻方面进行对比,思考婚姻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_“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3AJL014)作者简介:安树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4-0001-04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 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0 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仍未有改观;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制约和传统出口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在实现东西互动过程中促进中部心脏地带的崛起,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高虎城,2014)。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在短期内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其中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在较 长时期内,“一带一路”则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并会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俞平康,2014),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和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为此, 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国内 相关区域的基建、能源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 (一)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将更加开放 “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以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在工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成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原动力。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 DOI:10.16011/https://www.360docs.net/doc/154655771.html,ki.jjwt.2015.04.001

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区位分析专题

《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条件分析》小专题 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差异。为协调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社会发展,国家从20世纪末开始实行了“西部大开发”,21世纪初提出了“中部崛起”,中部、西部地区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经济社会有了明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缓解了与东部地区经济差异扩大的趋势。近年来,对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优势)条件分析出现的频率较高,考生在答题时常出现纰漏的现象,这里的区域主要包括经济(特)区、城市群、城市新区、开发基地等具有一定影响范围的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以下以我国经济特区之一的海南岛为例分析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海南岛经济特区开发的优势条件包括: 其中相互位置的分析,要简明扼要地阐述该区域与经济发达地区的位置关系。 2、资源优势: (1)气候资源:光照——热带北缘,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光照充足;热量——积温8400℃~9200℃,冬季温暖,最冷月气温超过16 ℃,夏季高温,最热月气温在25 ~29 ℃之间,可以一年三熟,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是我国栽培橡胶的最适宜地区,也是我国唯一可种植油棕、可可、腰果等典型热带作物的地方。 (2)土地资源:地形——近似椭园,中间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3)生物资源:丰富的光热资源使海南岛成为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在原始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中,生长繁衍着众多的植物和动物,其中很多是珍稀物种。有利发展成为热带作物的基地和旅游业基地。海洋生物资源中鱼类1000多种,藻类2000多种,虾类近千种,贝螺类1000多种,适宜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生态系统有红树林、珊瑚礁、河口等,是海洋高生产力区和生物多种性区,可提供食品资源,并可作为旅游观赏区。 (4)海洋渔业资源:渔场面积大,近30万平方千米,渔类品种多,800种以上、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适宜远洋捕捞业;浅海、滩涂面积广大,港湾多,适于发展人工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基地。 (5)海洋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西沙海槽盆地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2020-2021年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6 湘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6 湘教版必修2 【设计思想】:本教学设计,在设计上,始终围绕以学生为课堂主题这一理念,设计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在实例的讲解和例子的引用上,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知识层次,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学上也大量的运用了对比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在具体教学上,我觉得“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这一全新的素质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教材分析】:(1)本课着重从文化这一角度对人口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前承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后续城市与环境,而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因此从教材的承接来看,这一节起着衔接人口与城市的作用。(2)本课从内容上看,大大提升了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不同于初中在教学上以记忆为主,并且增加了活动版块,说明在教学上,新教材更加突出了学生参与讨论和参与课堂。 【学情分析】:(1)高一的学生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西方文化、人口增长的差异性也有所了解;(2)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3)高一的学生在课堂参与上较高二高三活跃,开放式讨论可行性大。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及区别。2、了解中西方文化对人口的不同影响3、理解古今中国文化对人口的不同影响,并理解这种变化的原因所在。 3、提升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难点:1、文化的横向与纵向的对比 2、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阅读古文《孔雀东南飞》,并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2)教师在课前收集并了解有关文化对人口影响的因素; (3)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印制作业(4)给学生分组 【新课教学】 【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节课里,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在哪一些?

高中地理必修二-1.4地域文化与人口作业

地域文化与人口训练题 1、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也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读图,回答2-3题。 2、图示地区人口文化的特点是( ) ①早婚之风盛行②多育多子③人口出 生率高④婚姻关系不够稳定⑤妇女的生育 年龄小,生育时间延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图示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是( ) 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D.以上皆不是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到1995年流动人口达8 000多万。据此回答4-5题。 4、材料中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5、促使文化新时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199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1996年是10∶1,2010年是2.6∶1。在这20多年里,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并开始养育下一代。于是,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在这样的家庭里,在职职工供养退休人员的巨大压力表现明显。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说,未来10年,我国“421”家庭数量至少会有上千万个。“421”家庭引发的最主要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压力。据此材料,完成6-7题。 6、对于“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B.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C.受宗教的影响 D.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7、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且能遏制“421”家庭形成的有( ) A.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 B.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必须坚决执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 C.构建节约型城市,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 D.实行“二孩”政策 根据我国1980年《婚姻法》界定,除部分少数民族外,男方22岁以下、女方20岁以下缔结婚姻即为早婚。下图示意近年来我国早婚的趋势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8、对图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 ( ) A.早婚年龄持续减小 B.女性早婚年龄大于男性 C.男性早婚率波动变大 D.早婚现象逐步缓解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区特征, 一方面东中西部形成梯度发展态势,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 另一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由南向北推进, 相继形成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与环渤海湾地区三个经济圈,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高地。 显而易见,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使之从计划经济时期对敌斗争前线, 转变为市场化改革中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前沿。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取向的根本性调整, 即从强调自力更生转向重视中外合作; 从注重内地建设转向加快沿海地区发展。也实质性地改变了东部沿海地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地区资源配置条件, 即东部沿海地区以其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地域便利与通商传统,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率先发展的首选之地。同时, 中央政府为了鼓励与推动对外开放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进一步优化了东部沿海地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条件。 东部沿海地区在对外开放中的区位优势, 对于地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意义可以概括为, 由交通便捷与交流便利所带来的低运输成本与低交易费用,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对境内外资源流向与流量产生相应的导向作用, 从而形成地域性资源集聚效应。一方面外商在国内相关优惠政策与投资机会的诱致下不断扩大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规模,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良好的创业与就业环境, 致使中西部地区相关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相继流入东部沿海地区。由此产生的地域性资源集聚效应, 使东部沿海地区获得的外部增量资源不断增加, 地区资源配置规模与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同时, 受市场供求关系约束, 外部增量资源流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能够弥补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与总量供给不足。而且在境内外资源流入以及增量资源与存量资源间形成互动关系与互补结构使东部沿海地区能够利用区位优势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与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 转换为地区经济竞争优势。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源于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区位优势所蕴涵的地区资源集聚功能,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因此, 地区经济发展应重视对外开放对提升区位优势, 加快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条件, 提高地区资源配置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

最新地域文化与人口教案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方案 【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由教师提供资料,进行引导,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从文化这一角度对人口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前承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后续城市与环境,而城市的发展又离不开文化的影响,因此从教材的承接来看,这一节起着衔接人口与城市的作用。 本课从内容上看,大大提升了学生探究、思考能力的培养,这不同于初中在教学上以记忆为主,并且增加了活动版块,说明在教学上,新教材更加突出了学生参与讨论和参与课堂。【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当代中西方文化、人口增长的差异性也有所了解; 2、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 3、高一的学生在课堂参与上较高二高三活跃,开放式讨论可行性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录”,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文化背景与人口;中国文化与人口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45分钟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54655771.html, 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分析 作者:姜东明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06期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使读者对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对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文章以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为切入点,以出口导向理论、集聚-扩散效应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港口生长点效应,阐明了港口经济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揭示了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紧密结合。从港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始终是沿海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它通过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开放系统等多个渠道,为沿海地区经济的产生和壮大奠定了基础。在经济运行实际中,港口经济对工业化、国际贸易、城市化发展、经济总产出、要素生产率和就业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各个国家特别是沿海地区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港口经济;集聚一扩散效应;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050-05 港口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息息相关,特别是近几百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港口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经贸交流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实践的推动下,港口经济理论也从最初的朦胧状态逐渐走向成熟,内容不断丰富。本文主要对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 1港口经济对沿海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1.1出口导向理论、港口生长点效应和港口经济 道格拉斯·诺思认为,需求是区域经济的外生变量,需求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为了满足区域本身的需求;二是为了本区域与外部进行物资交流的需要。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变化趋势,可用出口导向理论(The theory of exportbase)来预测。诺思认为,区外需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外部需求的扩大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乘数效应。因此,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由该区域的输出产业来决定。按照输出基础理论,区域产出可分为输出基础部门的产出和自给性部门的产出,用公式来表示:Y=Yg+Yh。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地域文化与人口》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四节地域文化与人口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概念。 (2)举例说明外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和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实例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查找、收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教材中内容,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关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2)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与人口,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重点:中外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2.难点:文化的纵横对比及不同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教学准备】 自制PPT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课前首先给同学们介绍陕西的地域特色文化:陕西八大怪。第一怪面条像裤带;第二怪锅盔像锅盖;第三怪辣子是主菜;第四怪碗盆难分开;第五怪手帕头上戴;第六怪房子半边盖;第七怪姑娘不嫁外;第八怪唱戏吼起来。其中姑娘不嫁外说明的是陕西当地婚俗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那么还有哪一些地域文化对人口产生影响呢?

[板书]第四节 地域文化与人口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2,并完成学案导学的课前预习部分。 [板书]一、文化与地域文化: [提问]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四幅图片,哪些属于文化现象?说说你的理由 [回答]甲、丙、丁属于文化,乙不属于文化,因为冰山是自然界自然存在的,不是人类创造的。 [总结]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地域文化: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源于自然与环境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如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而且变化节奏较快,具有发展速度快、变化频率高的特点,是精神文化的基础。 精神文化是指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等意识形态文化。如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风俗、制度等,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相对疏远,且发展变化的节奏较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学生举例说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格局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带 在更加强调地区协调发展和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的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使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新的格局。 一、经济协作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 经济协作带是由跨区域的地理上相互连接的经济单元组成的具有共同利益基础和内在经济的经济区域。一般具有四个特征: (一)它是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不同区域在空间上具有多样性,由此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经济区域,比如经济圈、经济带和经济区等。在地理上相互连接的带状区域既是各种经济带所具有的一般特征,也是经济带区别于经济圈和经济区的重要方面。(二)拥有相互的便利通道。经济带上的不同区域之间能否进行经济交流和,不但取决于是否具有交流和的内在要求,还取决于实现交流和的可能性及其成本。包括交通、通讯在内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跨区域交流的制度保证等,对于经济协作带的形成及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带内地区之间具有垂直分工的现实和可能的基础。经济带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不同的经济优势,并且在产业链上分居于不同的环节。垂直的产业分工也同时意味着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通常是有差异的。 (四)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同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通常是以竞争为主的,而异质区域之间则以协作为主。经济协作带的不同区域之间基本上属于异质区域,彼此之间以互补性经济结构和协作性经济为主。 二、中国正在形成四条横贯东西的经济协作带 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全国由南到北正在形成珠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陇海———兰新经济带和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四条连接东西部的经济增长轴线将构成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这种以经济带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新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地区经济在更高的程度上协调发展。 (一)珠江经济带 珠江是中国南方连接东部和西部的天然纽带。珠江经济带是沿珠江干流形成的连接粤、港、澳、滇、黔、桂6省区的经济区域。珠江经济带将流域内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核心区、华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等有机地连为一体,对于加强粤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