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才竞争力,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第二,顶级教育体系如今硕果累累

新加坡人才竞争力,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第二,顶级教育体系如今硕果累累
新加坡人才竞争力,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第二,顶级教育体系如今硕果累累

在一项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公司德科集团和印度塔塔通信携手展开的“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调查中,新加坡获得全球第二名,瑞士位列第一。

如今,新加坡已经连续五年在这项针对全球人才竞争能力的调查中取得第二名的成绩,也是整个亚太地区唯一挤进前十名的国家。

尽管已经第五年位居第二,但人才竞争力却在不断上升,今年已经达到78.42分,相比较于去年的74.09分高出超过4分。

第三至第十位的国家,欧洲占大多数,依序为美国、挪威、瑞典、芬兰、丹麦、英国、荷兰和卢森堡。

亚太地区排名

澳大利亚位列第11名

新西兰位列第12名

日本位列第20名

马来西亚位列第27名

韩国位列第30名

中国位列第43名

菲律宾位列第54名

泰国位列第70名

教育等于竞争力

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鼎力支持。此次,新加坡能够在人才培养和吸引力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与新加坡先进切与时俱进的教育不无关系。

此次排名前十名的国家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拥有发达的教育体系,为国民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共合作和协作技能。

新加坡拥有亚洲最顶级的教育系统,从幼儿园到大学,为学生提供全套完整的先进的教育体系,因材施教,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引导和助力作用。

在高等教育领域,新加坡虽然只有区区几所公立学府,但“校不在多,贵在精”,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等等都是亚洲最优秀的大学。

多元文化下的新加坡

这项报告也指出,人才竞争力排名较高的国家都有着灵活的监管体系和业务环境、兼有灵活度和社会保护的就业政策,和对内外保持开放等共同特点。

在接受咨询时,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表示,新加坡对于顶尖人才的吸引往往来源于逐渐增长的就业机会,舒适安全的生活方式,足以应付生活成本的优厚薪金等等。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言人表示:

“这种富有吸引力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新加坡人没有足够的动力到海外发展,在国际经验和人际网络上略逊一筹,新加坡本地许多跨国公司都由外籍人士领导,而不是新加坡人。”

该项目今年的调查主题是“多元化竞争力”,重点关注在人口多元化条件下如何营造可持续和创新的未来,如何组织、留住、培养人才。

在联系人才政策与创新战略方面新加坡的多元化起着关键作用,具有未开发的潜力。不过多元化也是双刃剑,报告指出了多元化的代价,就是人们常常难以和不同于自己的人合作。

新加坡的教育水准毋庸置疑,在优秀的教育背景下,人才竞争力自然会显著提高。多元化社会同样会促进教育的进步,包容、交流也正是新加坡教育未来的重要课题。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完整版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背景 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前并不存在。新加坡作为人类的聚居地,也并没有很长的历史。新加坡作为一个现代城市国家而屹立于南亚马来半岛的顶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现代奇迹。它是亚洲多个民族、多个种族以及多种文化共同创造的一个奇迹。同时,由于它的多数人口为华人所构成,因而也可说,这是海外华人所创造的一个奇迹。 (一)、多种族杂居 人口来源复杂,是新加坡的早期历史就存在的社会特征。早在1819年莱佛士到新加坡时,发现小岛沿岸只有210人,其中马来人150人,华人30人,原始马来人30人。随着自由港的建立,移民大量增加,当时的移民主要来自中国、印度、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诸岛,人口构成是典型的移民群体,到19世纪末,在新加坡总人口中,3/4是华人,其余1/4人口中包括了马来半岛人、苏门答腊人、爪哇人、印度人、阿拉伯人等。 由于新加坡的特殊情况,其国民既有黄种人和白种人,还有黑种人。而且,他们在迁入新加坡之前,早已分属不同的种族。新加坡社会的多元民族构成是随着其移民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1858年,伯里伯爵在英国下院的一次讲演中说,海峡殖民地的人口不是由被征服的种族构成,而是由英国统治所能提供的安全吸引到那里去的团体所组成。 (二)、多宗教混合 多元民族带来了多元宗教。在新加坡这个小岛上汇集着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宗教,从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到道教、印度教、锡克教、巴哈伊等宗教都能在在这个国家找到踪影。 在新加坡人信仰的众多宗教中,信仰人数较多的是佛教、道家、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五大宗教,这些宗教都是随着移民的到来而进入新加坡的。佛教、道教主要是由华人传入新加坡的。早在19世纪初,大批华人到新加坡定居,在从事开垦和经商活动的同时,就把儒、佛、道教和广东、福建的民间秘密宗教传进了新加坡。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新加坡有了多个佛教组织,主要有新加坡佛教僧伽联合会、佛教青年联合会、世界佛学会等。21世纪,新加坡佛教组织正努力使他们的组织结构和宗教仪式现代化,以满足日益复杂的人群的要求。 道教随着早期中国移民在新加坡定居而传入新加坡。道教不崇拜专一的教主,而是崇拜众多的神。新加坡的道教徒崇奉的神以大伯公、妈祖、关上圣母、关帝君最为普遍,其中妈祖神信仰最为盛行。伊斯兰教是阿拉伯商人于12世纪传入新加坡的。20世纪初,随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的大批移人,新加坡的伊斯兰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加坡有多个穆斯林组织,其中成立于1968年的新加坡伊斯兰教理事会,是新加坡伊斯兰教的最高领导组织,是新加坡管理伊斯兰教事务的机关。基督教是随着英国殖民者的到来而传入新加坡的。1819年,莱佛士发现新加坡不久,一名英国传教士便进入新加坡,开始在新加坡传教。新加坡基督教拥有强大而完善的组织,主要的组织有全国基

新加坡教育体制的分流

新加坡教育体制的分流,让聪明的孩子不被拖后腿? 提到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最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streaming”,中文意思是“分流”。教育理念指导着教育体制的设计,“分流”的教育体制体现了新加坡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新加坡的教育理念相信人的禀赋资质不同,教育制度应通过差异化的设计“让最聪明的学生不被拖后腿,让落后一些的学生也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教育体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天赋,实现他们的潜力。 新加坡教育阶段分为三至四个阶段:小学、中学、中学后和大学教育。自2003年起,小学阶段的六年教育是强制性的。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四年级课程统一,宗旨是让学生在英文、数学和母语三方面打好基础。(新加坡的三大种族是: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分别占人口的74.1%,13.4%和9.2%。一般而言,华人学习母语华文,马来人学习马来文,印度人学习泰米尔文;若想学习其他种族的母语也可向教育部提交申请。)小学四年级后实行第一次分流,以学生在英文、数学和母语的学习能力为依据,将学生分为三个源流。这三个源流的学习科目大体相同,只在难度上进行区分。小学六年级后,学生迎来最重要的一次分流考试:小学离校会考(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 PSLE)。 通过小学离校会考者可以升上中学。中学分为特别班、快捷班和普通班。特别班和快捷班均为四年制,学生在中学第四年参加剑桥普通文凭考试(O水准)。只有小学离校会考中的佼佼者(约占小学毕业生中的5%),能够进入特别班;大约一半以上的小学毕业生就读于快捷班。特殊班和快捷班最大的区别是母语的难度。特别班的学生修读高级母语并在高级母语和英语之间选择一项当作第一语文。快捷班的学生修读快捷母语,英文为第一语文。 普通班为五年制,分为学术课程和技术课程。普通班学生在中学第四年参加剑桥”N”水准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修读中学第五年课程,完成后与特别班和快捷班的学生一起参加剑桥普通文凭考试(O水准)。但是,大部分普通班技术课程的学生在完成N水准的考试后会直接修读工艺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TE),而不是继续修读中五的课程。 合格的中学毕业生,将根据兴趣和成绩选择中学以后的源流。新加坡中学以后的教育源流分为学术型和非学术型。选择非学术型的学生,一部分学生进入工艺教育学院,结束两到三年后的课程获得认证证书(ITE Certificate);另一部分进入理工学院(Polytechnic),结束约三年的课程后获得文凭(Diploma,类似中国大专文凭)。选择学术型的学生大部分在O水准考试中成绩出众,他们将进入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或高级中学(Centralized Institute)修读大学预备课程。经过两到三年学习后参加剑桥高级文凭考试(A水准),然后以剑桥高级证书进入大学。成功完成大学三到四年的学生将获得学位证书(Degree)。

新加坡学前教育基本理念

www.iedu.sg 新加坡学前教育基本理念 新加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希望幼儿能拥有以下的品质:能辨别是非对错;愿意与他人分享;能与他人沟通;具有好奇心及勇于探索;掌握听说的技能技巧;能与他人和睦共处;建立健康的生活以及培养良好的习惯;爱家人、朋友、师长和幼儿园;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加坡的教育十分强调必须从小进行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完整、良好个性品质的公民。 教育部规定幼儿园每日课程活动包括语言、数概念、自然科学、社会交往、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理能力、音乐律动以及户外活动等。由于教育部规定幼儿园必须以英文和第二语文(母语——华语、马来语等)为媒介语,所以,许多幼儿园的实际课程内容包括英文、华文、马来文、数学、科学、音乐律动、美劳、游戏、户外活动、室内活动、电视观赏、故事分享、道德教育以及电脑课程等。 过去,新加坡的幼儿教育同中国幼儿园一样,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业成绩,如在幼儿园要学会写字等等。随着逐渐与国际接轨,新加坡人开始越来越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2003年教育部提出了有关学前教育课程的六大指导纲领,强调孩童全面的身心发展;掌握综合学习、积极学习、互动学习、从游戏中学习的能力,更注重教师与家长在孩子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同时,教育部还倡导推行主题教学、角落教学(相当于我国的区角活动)。许多幼儿园在实施幼儿教育中加入了更多的游戏元素,强调从游戏中学习,让幼儿在互动和自主学习中,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资料源自: http://www.iedu.sg/show-19-731-1.html

新加坡教育体制特点简介

新加坡教育体制特点简介 由于新加坡政府对于人才的“求才若渴”,因此新加坡留学政策对国内的学生进行不断的放松和调整。新加坡留学的人数近些年来也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去新加坡留学好吗?这个问题的回答相信在经过以下内容的介绍后,就会有答案。 新加坡教育制度灵活多样,而且不断改善,以便为年轻人提供适合他们的最佳教育模式。新加坡人必须接受至少十年以上的常规教育,其中包括六年的小学和四至五年的中学教育。之后,他们可以进入初级学院或大学预科班(学制两年),也可以进入政府的专业学校(如师范、医护等,学制三年),或者是直接进入学制三年的理工学院,而那些想直接接受专职技术教育的学生则可以报读工艺教育学院。所有政府或政府赞助的学校都必须按照新加坡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来授课。 在新加坡留学政策中,非常欢迎外国学生的就读。新加坡的许多学校鼓励招收外国学生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接触和扩大学习环境。其实,新加坡的数间一流学校,如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女校和华中初级学院已特为外国学生设立奖学金以便增加外国学生的就读。外国学生也为新加坡的学校增添风味,他们带来的新鲜概念使新加坡学生能接触到各种文化。 新加坡留学当中,高中(初级学院二年或普通高中三年ALEVEL证书):分文、理、商三科。高中会考,学生可选5--7科,以最少2科主修2科副修、英文及格的成绩作为进入著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及南洋理工大学(三年DEGREE学位证书),或四所理工学院(两年DIPLOMA证书)的标准。在理工学院或大学能申请奖学金,就读期满将被政府或私人机构签约聘请,得到DIPLOMA证书或DEGREE证书最终能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或公民。高一接受外国学生插班。去新加坡留学好吗?相信有了这个介绍,学生已有了心中答案。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 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小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是源于政府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加坡政治稳定,教育、卫生和社会服务水平堪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加坡拥有完善的教育制度,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这与其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研究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对于我国发展经济,制定我国人才发展战略,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新加坡的教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因此它的教育非常成功,自成一体。 一、新加坡的学制与学校类型 1、学制新加坡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政府的教育目标是为本国及海外学生提供均衡的教育,其教育制度秉承英国的教育模式,但又加以改革。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加坡的教育虽然不是完全的义务教育,但它为所有未成年人提供了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比较复杂,通过不同方式多次分流和筛选,因材施教,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每个学龄儿童至少接受10年的学校教育,教育分为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前教育和大学教育等阶段。小学学制是6年,中学学制为4~5年,大学预科学制是2年,大学学制是3年。 2、学校类型新加坡的学校分为政府学校、独立学校、特别辅助计划学校和特殊学校。政府学校是由政府提供财政资助的学校,其中一些是政府全额资助学校,另一些由政府给予部分资助。由于得到政府资助,政府学校能够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工作。独立学校由学校创办人自主管理,拥有自定收费标准,招收学生,选择、聘请校长和教师以及课程设置的权力。这些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如双语教学、公民和道德教学法及国家考试,自行决定教学计划。新加坡最好的中学几乎都是独立学校,学校实行的是精英教育,教育对象大多成为新加坡的精英人才。特别辅助计划学校是为了在保证学校传统风格的同时保持高水平的英语和汉语教学质量而设置的学校,为学生提供高级英语和汉语教学。这类学校主要是为了保留中文源流的中学,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里在接受传统中国文化熏陶的同时接受英语教育。特殊学校是为在身体和智力上有缺陷的学生开设的。政府对这类学校给予大量的资助并派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学校的目标是使残疾学生能够具备自理生活和担负社会工作的能力。 二、新加坡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人才。新加坡教育部负责高等教育的实施与管理,所有提供中学以后教育课程的公立或私立机构必须得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批准。教育部在公共高等教育机构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高等教育是由初级学院、综合大学、理工专科学院、技术教育学院等不同形式的学校共同完成的,其中包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依法设立,可以自行管理,可授予学位、颁发文凭和证书,其管理标准、入学水平和费用等方面的指导方针均由教育部决定。教育部负责提出公立学校课程的更新与增减以及经费的核算,并向国会提出每年的教育预算建议。 三、新加坡教育等级

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与启示

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与启示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1965年独立,50年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排名居前的发达国家,与其务实的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它培养了大批推动国家高速发展的精英人才。以成功的成为亚洲教育的中心,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中心,兼具东西方文化与智慧。 新加坡高等教育体系设置 新加坡属英联邦国家,其高等教育模式与英国相近,并在不断调整、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新加坡特色的精英制教育体制。其高等教育既有世界水准的公立大学,也有大专水平的政府理工学院以及教师培训性质的教育学院,还有与国外名校联办的私立大学。 新加坡有3所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公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及新加坡管理大学(SMU)、NTU和NUS是两所综合性大学,NUS生命科学、公共管理等学科比较突出;NTU工程、计算机和教育学科较强;SMU优势科目为商业管理。进入21世纪后,新加坡政府又相继开办了另外三间公立大学。新加坡理工大学(SIT)、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SUTD)和新加坡社科大学(SUSS)。公立大学提供大学教育,学位设置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种。理工学院颁发专业教育文凭(相当于大专)。学生中学毕业后可选择到理工学院就读文凭课程,而后步入工作岗位。少部分成绩优秀者可进入大学深造,取得大学学位。新加坡有5所公立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与共和理工学院。私立学校一般是和英联邦国家知名学校联办,或是这些大学的分校,提供从商科及信息技术到酒店培训及美术等一系列课程,范围极广。学生达到一定要求后可转入联办学校读书,获得国际承认的专科、本科或研究生文凭。正规私立学院是通过新加坡私立教育理事会(CPE)审批的教育信托认证(EDU Trust),以保证其教育质量。此外还有获得CPE审查豁免权并由教育部直接管辖的外国源流大学(Foreign University with Local campus)暨外国著名大学的新加坡分校来提供更加符合新加坡发展或社会所需的高等教育课程。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 新加坡高等教育最显著的三个特点是高度的国际化、职业化和信息化。 1.高度的国际化 国际化是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精髓所在,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以及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国际化。 第一,教学语言的国际化。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有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多民族的存在使得多种语言共存,这是双语教学能够实施的先天优势。为公平对待各民族语言,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淡米尔语均设为官方语言。其中,第一语言是英语,为全民共同语言,是行政工商、学校使用的主要语言。第二语言是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 新加坡简介: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并以两条长堤相连于新马之间。在那里没有腐败,没有乞丐,犯罪率极低,被称为亚洲的“摩纳哥”,人间的伊甸园,世人向往的乐园。那么,这个面积仅为714.3平方公里,人口540万(2013)的弹丸小国,是如何从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政治动荡,种族纷杀的岛国,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亚洲四小龙”的那?新加坡取得的成就与新加坡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公民道德教育密不可分。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在新加坡自身的文献中,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并不存在,其形成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围绕国家凝聚力的提高、政权巩固及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的活动中提出来的。 最早涉及此方面研究的是1993年中国赴新加坡精神文明考察团,但在他们回国后介绍的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文献中,却并未提出新

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此后在1995年苏德崇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999年陈立思主编的《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皆直接使用了“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并未对其下定义。2001年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权威著作,有专章介绍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但也未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做概念界定。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新加坡为了培养有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所进行的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背景 新加坡的历史:新加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建国于公元8世纪,归属于印尼室利佛王朝。18至19世纪初为马来亚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2年2月,日本占领新加坡,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殖民统治。1945年日本投降后,新加坡再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1963年9月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成为联邦中的一州。1965年8月,新加坡宣布成立新加坡共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

新加坡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新加坡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 2003年1月20日,当时的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发布文告推出本地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ramework: Nurturing Early Learners, 简称NEL)。时至今日,这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不但没被淘汰,教育部还在这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加强改善幼儿教育课程指导的内容。在此,笔者将结合本地独立后的学前教育发展概况,渐进式简述新加坡这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本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良莠不齐的新加坡幼儿教育体系 新加坡是个天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惟有的最大资源是人。所以建国初期,政府对于人民普遍上教育程度低的问题,显得特别关注。于是政府开始向人民灌输教育的重要性,但这也仅仅是对主流教育的重视罢了。虽然建国后,幼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但新加坡政府直到80年代末,对幼教却还处在不甚关注的阶段,这可从早期的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时间短,内容不全面,以及只有教育部及成人促进局开的晚间课程中可窥探出一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本地才逐渐增设多几家较有规模的培训中心负责开办相关课程。 可以这么说,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因为幼儿教育不被政府看重,导致当时的学前教育课程不存在系统化的纲领和明确的教学原则,师资方面也良莠不齐。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才开始着力于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重点检讨并进行一系列的纲领统筹以进行教学改革,本地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21世纪初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的实施

新加坡中学教育的特点

新加坡中学教育的特点 随着热中,留学生年龄越来越小,留学新加坡新加坡中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但是新加坡中学教育制度毕竟和国内不同,新加坡教育联盟资深顾问王静雯在此提醒大家在申请之前,还是要对这些信息做一个了解。 新加坡中学教育一般来说是4年制,由于“因材施教”的教育政策,因此,中学教育备有特别课程、快捷课程和普通课程,以供不同程度的学生修读。 新加坡中学一共147所,大部分学校都备有两种课程的班级。当小学生在通过小学毕业考试之后,全国成绩最佳的10%的学生可以修读“特别课程”,约40%的学生可以修读“快捷课程”,约50%的学生将只能修读“普通课程”。 新加坡教育顾问王静雯指出,不论是在“特别课程”或是在“快捷课程”的班级就读,学生在中学一年级至二年级必须修读英文、中文(特别课程班研习高级中文)、数学、普通科学、文学、历史、地理、图工、设计与工艺或家政等考试科目,此外尚有公民与道德、音乐、体育等非考试科目。当学生读到中学三至四年级时,修读的基本科目包括英文、中文、数学、一门理科课程、一门文科课程与多至4门符合他们学习能力和兴趣的选修课程。学生所修读的非考试科目包括公民与道德教育、音乐和体育。 读完“特别课程”及“快捷课程”的中学生接着将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普通水准”的考试,准备进入初级学院、理工学

院等更高级的学府进修。“普通水准”考试的科目约有8科,包括英文、中文、两科人文科目(文学或历史或地理)、两科数学(初级和高级)及两科科学科目(物理或化学或生物或组合科学);至于在“普通课程”的班级就读的学生,中学一至二年级所修读的考试科目包括英文、中文、数学、普通科学、文学、历史、地理、图工、设计与工艺或家政。非考试科目则是公民与道德教育、音乐和体育。 新加坡中学三至四年级学生修读的基本科目包括英文、中文、数学以及两门至4门的选修科目。我们了解,这些选修科目包括人文科、科学及其他实用性科目。如食物和营养、服装和布料、设计与工艺、会计和商业原理。 在新加坡的社会里,通过“普通水准”的考试是最基本的学历资格。拥有“普通水准”资格的学生可以就读初级学院,修完两年初级学院课程后,必须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准”的考试,顺利通过之后即可报读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与科系。 内容仅供参考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

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启示 刘自尊孔琳 (北方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 [关键词]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摘要]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侧重弘扬国家利益 第一,强化国家意识;倡导儒家思想,坚持东方价值观;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明晰思想政治教育层次;讲求教育方法,注重教育实践;注重法纪教育,坚持德法 兼施。结合我国国情,从新加坡的成功经验中得出有益的启示,对于提高我国思想 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2528(2003) 07-0074-03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国内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新形势下我国迫切需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而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以开阔的心胸审视别国的相关成果是十分必要的。亚洲近邻新加坡,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其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作用。尽管中新两国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研究和借鉴新加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强化国家意识 新加坡地处欧亚两洲的交通要地,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独立后,新加坡人种复杂,主要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宗教信仰多种多样,有佛教、印度教、泰米尔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在这样一个人种、信仰、道德价值观念多样化的背景下,为避免矛盾和纷争,统一国民思想,开展经济建设,新加坡政府明确指出必须使各种族移民及其后裔淡化对移出国的认同和归属,加强对新加坡的认同和归属。政府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国主义”),以各民族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

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 新加坡精英教育可谓独树一帜,其基本特征就是通过实行教育分流制度即双轨制把优秀的精英人才分流出来,而让大部分进入职业技能训练系统,再通过奖学金制度吸引住精英人才 。实践证明,精英教育制度是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它为国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宝贵人才,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期,新加坡留学专家为简单介绍一下新加坡教育的分流制度。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精英与大众兼顾的教育思想以及因材施教的儒家教育思想 。教育是大众化还是精英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难题。 新加坡根据自己的国情采取了二者兼顾的政策。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个海岛型城市国家,国土面积只有647 . 5 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田就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 10 % ,基本上没有可供工业发展的矿产资源,连基本的生活饮用水都来自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其他的生活资源更加依赖进口,唯一的可开发资源就是人才。 新加坡政府实行精英治国政策,认为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新加坡的未来 。因此,新加坡实行精英教育制度,尽快为国家培养精英,为国家服务;同时新加坡政府意识到社会不仅需要精英人才也需要技术人才,来满足经济发展对熟练技工的需求,教育分流正好可以二者结合,既培养了精英人才也培养了熟练技术工人,实现精英与大众教育的兼顾。其次,每个人的智力、 天赋及后天环境是有区别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育,这是儒家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体现。新加坡实行分流教育,一方面可以让优秀的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有利快速培养精英人才;另一方面让那些学习吃力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程度学习,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发展。 原文摘自: https://www.360docs.net/doc/125355629.html,/CollegeNews/show/28.html

新加坡德育发展状况

新加坡德育发展状况 一、历史发展 在新加坡,道德教育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被列为各类学校的正式课程。 自治时期,小学道德课程的名称为“伦理”,新加坡1965年独立建国,在独立之初, 改为“公民”。 20 世纪 60—70 年代,其公民道德教育目标是:注重灌输热爱自由、真理与正义,尊重基本人权,接受民主生活方式,珍视对种族宗教的容忍等观念,树立足以发展适应性、创造性、社会责任与效忠祖国的习性与态度。此外,还要努力培养经济建设的各种能力。 20 世纪70年代,随着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发展,“西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这危及着新加坡社会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为克服“西化”的倾向, 从 1972 年起, 政府提倡学母语, 以增强亚洲价值观。1974 年, 政府在小学和中学分别开设“生活教育”和“公民课”, 以灌输节俭、孝悌、服从权威和忠于国家的亚洲道德价值观。 到了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新加坡重新提出要实行伦理道德教育和公民训练。 小学阶段设“生活与成长”和“好公民”课程, 学校可选择其中一种课程, 全部以母语进行教学。在中学阶段, 中一、中二开设“生活与成长”、“公民与时事”作为必修课,这基本上是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延伸和深化;中三、中四则开设“公民学”, 重点放在灌输公民意识和社会意识。 80 年代开始实行并不断加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效忠国家、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个人品格等内容。 从 1988 年开始,政府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民意识周”活动,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凝聚国民的爱国意识。 90 年代新加坡政府适时提出并采用了一套新的教育课程,给学生灌输一些应有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利用一些富有创意的辅导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意识。 1991 年经新加坡人民反复讨论和国会的批准,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推出了各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均能接受的国家意识。始终注重弘扬国家利益第一和培养国家意识,弘扬国家至上、社会第一、集体利益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工作中尤为重要的内容。

新加坡各阶段的教育优势

新加坡各阶段的教育优势 新加坡低龄教育:双语环境西学东践 很多低龄留学生的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能否适合国外的教育方式 和语言环境,小编表示,新加坡是一个中英双语国家,英语是官方语言,汉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校以英文教学为主,学生接受英文 教育,也能够选择双语教育。所以,新加坡兼具资本主义制度和华人 社会双重特点,既能让中国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又能避免学生去欧 美国家留学的文化冲突,所以这对较少离开父母的中国学生来说是一 个非常好的选择。 此外,新加坡的教育体制以精英教育为目标,承袭英国教育传统,采用英联邦式的公私结合、联合办学的教育体制,同时兼具东方基础 教育优势,既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教授西方的先进理论。 新加坡高中:“专题研究”开发学生潜能 在新加坡高中,有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教育项目--专题研究,这是 一个全年性质的教育项目,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能够研究一种文化、 做一个小发明,甚至能够自己谱写歌剧。由学校委派指导员,有的还 能够得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或南洋理工大学资深教授的指导,整个研究 的过程也十分专业。让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得专业指导意见,并深入研究,对日后的升学规划和职业发展非常有协助。 此外,课外拓展课程也是新加坡中学生的“必修课”,从攀岩、 野外生存到空中走粗绳,都让学生亲自体验,锻炼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团队意识、冒险精神,以及对规则的尊重。放假期间,学校 则极少布置作业,但每个学生都必须至少参加一项课外活动团体,可 如篮球、足球、管乐队等。 新加坡本科:进入世界名校的跳板

高考前后,咨询出国留学的高中学生和家长数量通常大幅提升, 其中不乏希望去新加坡的。华申留学新加坡顾问老师表示,就读新加 坡大学可同时获得修习其它国家着名大学课程、获得该大学文凭的机会。还有很多具有国际水准的外国大学也在新加坡设立了分校,比如 澳洲詹姆斯库克大学就在新加坡设立了校区,新加坡有300多所私立 学校,通常有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知名大学的联办课程,让学 生有机会拥有国际水平的文凭,却不需支付昂贵的学费。此外,在新 加坡学习1-2年后,学生可转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继续深造,签证简单,省时省钱,是很理想的留学中转站。 与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相比,新加坡的留学费用更便宜。 学费和生活费用一年约12-15万人民币,入读公立学府还有机会申请 到高额奖学金及高达80%的助学金,此外,公立院校留学生还可通过打工兼职降低留学费用。 看完上文,大家对新加坡留学的各个阶段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如 果准备低龄留学新加坡,入读新加坡政府中小学,就需要通过AEIS考试。AEIS由新加坡教育部专为有意申请就读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的国 际学生统一组织、安排的入学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9月或10月。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途径探析及其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活动,带有鲜明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而构建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程,同时也是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不断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①。 当今时代,全球化浪潮涌动,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而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以开阔的心胸审视别国的相关成果是十分必要的。亚洲近邻新加坡,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且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自觉化,政府官员勤政廉洁。综观新加坡的发展,其思想政治教育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及时地对自身进行调整,从而表现出极强的社会适应性。尽管中国与新加坡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在许多方面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研究和借鉴新加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途径,对于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应社会形势 (一)强化国家意识 44新加坡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境内人种复杂,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宗教信仰多种多样,主要有佛教、印度教、太米尔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在这多元种族社会里容易造成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甚至是种族隔阂、文化冲突,引起社会波动,导致国家危机。尤其是2O世纪6O~7O年代,由于新加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社会道德水平滑坡、公民人文素质下降的状况②。从8O年代开始,政府实行并不断加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宣传灌输效忠国家、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个人品格等内容。新加坡政府及其领导人亲历亲为,注重培植公民的国家意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向国民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淡化移民及其后裔对移出国的认同和归属,统一国民思想,使新加坡人树立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的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国民意识教育,使公民在心里认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自己是国家的一部分,并在这一旗帜下为新加坡而奋斗。同时,政府专门成立了负责强化国家意识的机构,在国民中开展各种爱国主义教育。从1988年开始,政府每年都要开展一次“国民意识周”活动,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凝聚国民的爱国意识。1991年经新加坡人民反复讨论和国会的批准,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推出了各民族不同信仰的民众均能接受的国家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国家意识,始终注重弘扬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是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工作中尤为重要的内容。 (二)坚持东方价值观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新加坡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冲击,政府在深刻反思后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明确了其文化的东方属性,坚持“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上固守东方”。20世纪70年代末发起“文化再生运动”,反对全盘西化,倡导东方价值观。李光耀认为东方价值观是指亚洲特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其核心就是借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文化。新加坡政府所倡导的是经过改造和选择的现代新儒学,特别是对传统的“八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赋予了现代意义:所谓“忠”,就是爱国、忠于国家;“孝”就是要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仁”即有同情心,善于协调人际关系;“爱”讲求的是友爱精神,要关心他人,与人和睦相处;“礼”和“义”就是讲究礼貌和礼节,讲究信义、大义、守信用;“廉”就是要求新加坡的官员廉洁奉公,要有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耻”就是指要光明磊落,号召国民堂堂正正做人,为社会进步作贡献。新加坡政府明确了进行儒家伦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新加坡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新加坡的德明政府中学是一所?比中国学校还中国?的知名华语特色学校,她也是一所办学质量优秀的初高中直通车学校,既有初中也有高中。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堂正君子,社稷栋梁,学贯中西,兼容并蓄,心系祖国,放眼世界?和学校的校训——?诚、信、勇、忠?中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学校通过开设四大类课程——双文化课程、人文艺术课程、知识技能课程、数理课程,努力践行德明的使命——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他们成为?关怀、服务、领导?的社会公民。 在德明政府中学,感慨最深的还是他们的中文图书馆,藏书数量堪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种类之丰富令参观者为之感叹。图书馆有许多中国历史书籍,更多的是近现代中国问题分析类的学术著作,涵盖军事、外交、农业、工业、国家政治、社会学分析,特别还有《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全套武侠小说,让参观的一帮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学校图书馆都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同时还是师生讨论室和自修室。而参观的每一个社区图书馆则成为了整个社区居民心灵相依的文化港湾。 学校的中文老师介绍,这里的高中学生在他们的?中国通识?课上每年要写一篇5000字左右的中国分析与评价的学术论文,课题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高深?内容,论文质量之

高,常令老师赞叹不已。这就是一所双语精英学校在?双文化课程?的具体体现。 有缘的是,在德明,我们还遇到了学校艺术演艺中心音乐总监郑朝吉博士,他也是新加坡著名的民乐团体——鼎艺团音乐总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访问过北京十二中,熟悉学校金帆民乐团的大名,对乐团取得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赞赏有加,让我们感动。在德明政府中学有一个可容纳850人的表演艺术中心音乐厅,一流的隔音和舞台设备,可与专业场地媲美。校园华乐团是新加坡众多中学开设的课程辅助活动之一,而德明政府中学更是十分重视通过课程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华乐团成为德明作为特选学校弘扬和保留华族文化的旗舰项目。因为在华乐(民乐)中包含了华族民俗、历史和音乐等重要的文化元素,学生在学习各种乐器的当儿,也是在累积文化底蕴。德明政府中学对双文化教育非常重视,华乐团在这方面所发挥的教育成效能助学生更加巩固双文化认识。 环球课室,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具有96年历史的南洋女子中学校是新加坡最好的女子中学。为了推进教育国际化,他们发起成立了国际教育联盟,努力实现?培养具备正确价值观的环球公民?的长远目标。南中校长王梅凤把学生的浸濡和交流计划称作?环球课室计划?。 所谓‘环球课室’,意指国外浸濡并不是孤立的学习,而是新加坡课堂学习的延伸。真正把体验式学习融入环球课室计划,做到?读

新加坡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

新加坡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徐惠仁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建国以来,坚持推行教育立国、人才强国方针,促使国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拥有成熟的教育体制和先进的教育设施,已经建立起既关注全面提高又突出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原则。2008年11月,本人参加了我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中外教育比较研究”培训班,对新加坡的教育进行了近十天的学习考察,所见所闻,颇多感触。这里就新加坡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作一些分析,谈一些思考。 一、统一而又灵活的课程体系 为有效培养精英人才,也为了使广大青少年都能接受基础教育,新加坡从小学开始,就实施分流制度。分流制度就是在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学习水平上对不同学力的学生区别对待,既有培养目标、发展方向上的分流意向,更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上的分层要求、因材施教。

注:◇小学离校考试(也即升入中学的分流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科学。包括课程辅助活动在内的其他科目,由学校考核,计算学分。 ◇每天上午上半天课,下午用于课外活动、个别辅导、基础课程补习。 新加坡在初中阶段进一步实施分流,根据小学离校考试成绩和其他学习领域的考核情况,学生分别进入三个不同层面的课程就读:第一层次是特别课程/快捷课程,4年结束后参加‘O’水准考试,报读初级学院(大学先修)。第二层次是普通(学术)课程,4年结束后参加‘N’水准考试,主要报读理工学院(大专),成绩优秀者可多修一年参加‘O’水准考试,报读初级学院和高中。第三层次是普通(工艺)课程,4年结束后通过‘N’水准考试,可报读工艺教育学院(中专)。三个层面的课程要求是根据不同的学习能力与培养目标而设定。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 新加坡简介: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望,并以两条长堤相连于新马之间。在那里没有腐败,没有乞丐,犯罪率极低,被称为亚洲的“摩纳哥”,人间的伊甸园,世人向往的乐园。那么,这个面积仅为714.3平方公里,人口540万(2013)的弹丸小国,是如何从一个人多地少,资源匮乏,政治动荡,种族纷杀的岛国,一跃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亚洲四小龙”的那?新加坡取得的成就与新加坡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公民道德教育密不可分。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在新加坡自身的文献中,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并不存在,其形成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新加坡围绕国家凝聚力的提高、政权巩固及国家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公民教育、道德教育的活动中提出来的。 最早涉及此方面研究的是1993年中国赴新加坡精神文明考察团,但在他们回国后介绍的新加坡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文献中,却并未提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此后在1995年苏德崇主编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999年陈立思主编的《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皆直接使用了“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但并未对其下定义。2001年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权威著作,有专章介绍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但也未对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做概念界定。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新加坡为了培养有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所进行的公民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活动的总称。 一、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背景 新加坡的历史:新加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建国于公元8世纪,归属于印尼室利佛王朝。18至19世纪初为马来亚王国的一部分。1824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42年2月,日本占领新加坡,对其进行为期3年的殖民统治。1945年日本投降后,新加坡再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59年6月新加坡成立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1963年9月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成为联邦中的一州。1965年8月,新加坡宣布成立新加坡共和国。新加坡特殊的历史造成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1.特殊的文化社会。 (1)新加坡是一个移民社会,新加坡人民是在近一百多年来由亚洲、欧洲等地区迁移而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作业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 个人书面作业 1、对新加坡托儿所及幼稚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并针对这两种办学模式提出个人见解 (1)相同点: 执照要求:向商业注册局注册,也要向所属相关机构申请营业执照。目前,儿童早期发展局(ECDA)监督幼儿中心在新加坡的设立并定期巡查核对,给予执照更新。 学生、老师: 学生:一般身心健康的幼儿、身心特殊的幼儿、环境特殊的幼儿 老师:都有资格要求,确保照顾及教育幼儿的老师们每位具备专业的水平师生比例:2至18个月 1 :5 18个月至30个月 1 :8 30个月至3岁 1 :12 3岁至4岁 1 :15 4岁至7岁 1 :25 护理活动:在日常入园活动中,都需要提供安全、卫生的护理环境,关注幼儿的生理需要,给予全面的照顾 教师培训:都必须要具备相关学前教育资格,如参加:幼儿保育课程(CIT、HCIC、ACEY、FCECCE),学前教育课程(CPT、DPT、DPL)以及相关急救课程、特殊教育课程等

管理层资格要求:两种教育机构对管理层的资格要求也相同。如对园长的学历要求必须是5科“O”水准,学前教育双大专文凭(DPT、DPL) 课程设计:都需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设计教学计划与课程模式。要涵盖两大部分的均衡课程:学术型范畴(语言、数理、艺术、社会、健康)和三位一体的全面涵盖(知识、技能、情感) 环境布置:凡是幼儿直观感受到得皆是幼儿的学习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及自然界得大环境,包括学校里的小环境。教室的布置,各种资源的投放都要在幼儿身心发展基础上实施。同时,物质环境要考虑安全和卫生元素,精神环境则要营造舒适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材教具:都应该选择能满足幼儿生活、游戏、学习及身心发展的教材教具,能吸引幼儿兴趣且必须考虑幼儿的安全,使用安全材质的教具 (2)不同点: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怎样的制度.doc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是怎样的制度 新加坡对于教育上还是很重视的,而这个双语教育就是他们最有特色也最重视的一个制度了。很多留学生的是因为这个双语教育哪来新加坡去留学的,在这里就把新加坡的这个双语教育来解释给大家。 一、双语教育的历史 一开始新加坡为了使自己的政治更加稳定经济上也发展得更好,同时也为了处理自己当地群族之间的关系,也能走向国际让这些族群之间有国家意识。而为了要实现上面的这一些,就必然要有一套比较理性的语言教学体制,并且用它来兼顾族群之间的交流,还有情感依附。 因为在新加坡这里的语言属于是多元化的一种模式。一般这里的学校都会选择两种语言来进行教育,比如说学生的母语以及另外一种共同的语言。对于国内现在拥有的几种语言,比如说英语华语等等的语言都是平等对待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新加坡就把这一个双语教育作为自己教育体系的其中一个基础。 二、双语教育的成效 从这个双语教育实行的这几十年来,它在新加坡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成效,这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给新加坡培养了很多拥有双语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它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还有更多的合作。对于各个族群之间也有了融合的作用,这也能要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意识,保证了新加坡在社会上的安定,也能提升它的综合国力。在这些年来,新加坡正是以这个双语教育等优势,让它与国内有了更多的贸易合作,从此前景就更广阔了。 三、未来 在国际上英语向来都是比较有竞争力的。对于新加坡来说,当然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对于现在这种世界上的全球化变化,怎么样应用英语让自己更有竞争力?而且这个英语对于新加坡来说,也是他们能够加入全球经济化的一个工具。不过在新加坡实行这个双语教育的时候,因为英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