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惠特曼诗中的三大主题_储玖琳

论惠特曼诗中的三大主题_储玖琳
论惠特曼诗中的三大主题_储玖琳

惠特曼的诗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我听见各种各样的歌, 那些机械工人的歌,每个人都唱着他那理所当然地快乐而又雄伟的歌, 木匠一面衡量着他的木板或房梁,一面唱着他的歌, 泥水匠在准备开始工作或离开工作的时候唱着他的歌, 船夫在他的船上唱着属于他的歌,舱面水手在汽船甲板上唱歌, 鞋匠坐在他的凳子上唱歌,做帽子的人站着唱歌, 伐木者的歌,牵引耕畜的孩子在早晨、午休或日落时走在路上唱的歌, 母亲或年轻的妻子在工作时,或者姑娘在缝纫或洗衣裳时甜美地唱着的歌, 每个人都唱着属于他或她而不属于任何其他人的歌, 白天唱着属于白天的歌——晚上这一群体格健壮、友好相处的年轻小伙子, 就放开嗓子唱起他们那雄伟而又悦耳的歌。 (邹绛译) --------------------------------------------------------------------------------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它孤立地站在小小的海岬上. 注意它怎样勘测周围的茫茫空虚, 它射出了丝,丝,丝,从它自己之小, 不断地从纱绽放丝,不倦地加快速率。 而你——我的心灵啊,你站在何处, 被包围被孤立在无限空间的海洋里, 不停地沉思、探险、投射、寻求可以连结的地方, 直到架起你需要的桥,直到下定你韧性的锚, 直到你抛出的游丝抓住了某处,我的心灵啊! (飞白译)

-------------------------------------------------------------------------------- 哦.船长,我的船长!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 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 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 可是,心啊!心啊!心啊! 哦.殷红的血滴流泻,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哦,船长,我的船长!起来吧,请听听这钟声, 起来,——旌旗,为你招展——号角,为你长鸣。 为你.岸上挤满了人群——为你,无数花束、彩带、花环。为你,熙攘的群众在呼唤,转动着多少殷切的脸。 这里,船长!亲爱的父亲! 你头颅下边是我的手臂! 这是甲板上的一场梦啊, 你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我们的船长不作回答,他的双唇惨白、寂静, 我的父亲不能感觉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搏、没有生命, 我们的船已安全抛锚碇泊,航行已完成,已告终, 胜利的船从险恶的旅途归来,我们寻求的已赢得手中。 欢呼,哦,海岸!轰鸣,哦,洪钟! 可是,我却轻移悲伤的步履, 在甲板上,那里躺着我的船长, 他已倒下,已死去,已冷却。 (江枫译) --------------------------------------------------------------------------------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 它独自屹立着,树枝上垂着苔藓,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唐文英 “朦胧” (ambiguity,又译“模糊”、“晦涩”和“含混”等)是一个本体论范畴。燕卜荪指出,“伟大的诗歌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总是表达出一种普通的情感,总是吸引人们探索人类经验深入的奥妙,这种奥妙越是不可名状,其存在便越不可否认。” [1]也就是说,优秀的诗作所表达的东西都是不可名状的,因此,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根本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只有用朦胧的语言,才能引导人们去感受和思考语言之外的东西。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舒婷、北岛、顾城、江河、杨炼等)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的,回顾朦胧诗远去的一路风尘,我们深深意识到,雷同平庸的标准件艺术终于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下面,本文将从朦胧诗的思维方式、文本结构、语言艺术三个方面予以论述之。 一、思维方式:诗歌精神的嬗变 文革十年断裂的艺术空白为朦胧诗提供了恣意纵横的广阔诗意空间,听命于直觉的驱动,朦胧诗人们顿悟到诗歌它不能镜子般被动地再现外在生活,而应曲笔涉入折射外在生活的心理空间,从而抵达诗歌质的本性,进而对人生、社会、自我进行思考和感悟,从他们灵感迸放出来漫天的绚丽烟花里,此时的诗歌是个“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和法制规定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发生变形。”[2]以此寄托急剧变幻的现实留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风暴。 (一)灵感迸放出了意象的火花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经过长时间的“冰川”冻结后,灵感像决口的河堤,从冰缝里迸发出来,晶莹、高洁、绚丽……它使朦胧诗人们将意象作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凭借,进行艺术的感觉、思考和创造。变化莫测的婀娜灵感窜出来时,朦胧诗人们

对朦胧诗论争中两个焦点的反思

对朦胧诗论争中两个焦点的反思 楚宗礼Ξ (潍坊学院中文系, 山东 潍坊 261043) 摘 要: 朦胧诗论争的焦点,一是自我表现,一是关于意象的运用。现实主义把 “自我”看成个体人格的非理性方面,朦胧诗人则坚持”自我”具有理性的一面。看来论争的原因在于对自我的理解。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图对此进行了分析。意象的运用是朦胧诗人抒发内心感受,寻找情感对应物的结果,但朦胧诗人及其理论家却把意象神化了,导致了诗歌的晦涩难懂。正确的意象运用原则可根据完形心理学的“异质同构”说来解释。 关键词: 朦胧诗;意象;自我表现中图分类号:I20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02)01-0031-04 朦胧诗的发展一直处在与现实主义论争的过 程中,这两种从诗歌自身来看本来可以并行不悖的诗歌主张在当时围绕着诸如“读不懂”、“朦胧与晦涩”、“自我表现”、“情绪状态”、“意象运用”、“价值取向”等多方面所发生的短兵相接,其实都起因于朦胧诗着眼于内心世界的描写这一艺术观念上,它的目的与特点就在于自我表现,自我表现决定了意象运用的必然,也决定了诗歌中的多种情绪状态,多种价值取向。论争的焦点,是关于自我表现和意象的运用。 关于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以朦胧诗为标志的现代主义诗潮的根本立足点,这一立足点也是朦胧诗与现实主义诗歌的根本分歧所在,因此也决定了这一立足点是现实主义诗歌观对朦胧诗进行抨击的焦点,是两种诗歌观念碰撞而产生的最大的漩涡。从当时的论战来看,双方虽各有偏颇,亦各有合理因素,因此,双方才相持不下,其实这二者之间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且有的论者就做了这方面的努力,但直到今天,就本人的阅读所及而言,在自我表现这一观点上分歧还是多于统一。因此,我试图对这一观点进行细致的剖析,以便找出分歧产生的原因,明确“自我表现”所具有的内涵的多重性。 先请看下面的“弗洛伊德心理和人格结构构 建的原则”示意图。 〔1〕 在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中,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见上图)。“本我”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包括人的本能的、原始的欲望以及受到压抑的内容。它既不讲理性,也不讲逻辑;既没有价值观念,也不讲道德伦理,而是根据唯乐原则,只求本能的发泄和欲望的满足。“本我不会思维,它只有愿望和行动。”在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它会用做梦来产生替代性的满足。“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有理性,有逻辑,它遵循唯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控制和指导本我和超我,为整个人格的利益和广阔需要而保持与外界的交易。”在唯实原则的支配下,个体人格从现实出发,在保证个体生存和有利于人格发展的前提下去达到愿望的满足。自我还具有产生幻想和白日梦的 ? 13?第2卷第1期V ol.2 N o.1 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2002年2月 Feb.2002 Ξ 收稿日期:2001—12—06 作者简介:楚宗礼(1967— ),男,山东安丘人,潍坊学院中文系讲师,文艺学硕士。

朦胧诗及其叙述

朦胧诗及其叙述学习目标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异同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情况什么是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一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 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二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三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朦胧诗引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有着特别的意义 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 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四朦胧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炼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五代表作家的诗作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朦胧诗代表着真正的过渡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精神是文学回到文学自身的开始因此它是当代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笔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是北岛舒婷顾城北岛诗作《回答》《宣告》《雨夜》《古寺》舒婷诗作的特点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的诗人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密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形成一种深情柔和的诗风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温情与包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舒婷的诗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舒婷的诗作《致大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落叶》《双桅船》顾城简介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他的诗集有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08中基陈原 2008221102310005 摘要: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朦胧诗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讲求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朦胧诗内心世界陌生化审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朦胧派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梁小斌、杨炼等为代表的一群青年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的崛起。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传统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 一、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 朦胧诗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和细节特征的真实模仿上,而是更加注重表现人主观的内心感受和印象体验。 在过去的文学观念指导下,传统诗歌把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人为地拉成一种的线性关系,只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再现,而把人的内心世界排挤到不显眼的角落,即使是作为诗歌中心元素的抒情也是在一个层次或平面上展开,且往往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加以表现,这与诗的真义相去甚远。诗歌应该把情感当作自己的表现对象。情感虽然受之于外,但却蓄之于心,而要表达情感就一定要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认识和表现。 “当作家抒情地、从社会意识方面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思想旨趣和感情态度时,他可以首先从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特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向出发……在绝大多数的抒情作品中,主要的认识对象正是作家(诗人)本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社会意识。”[1]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诗歌就不需要写外在的物象和具体的情境。只是在描写这些外在物象和具体情境时,也要将它们纳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黑格尔说过,“抒情诗固然也要涉及具体的情境,主体在这种情境之中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内容纳入他的情感和观感里,但是决定抒情诗这个基本类型的是内心生活,所以抒情诗不容许对外在现实进行广泛的描绘。”[2]朦胧诗在这一点上半点也不朦胧,它特别强调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 正如艾青的《虎斑贝》:“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玉石的盔甲,/保持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诗人吟咏的对象是虎斑贝,但却并没有描摹再现虎斑贝这一具体物象的外在形貌和状态特征,而是突出表现虎斑贝的遭际命运,并且把它纳入到诗人自己的遭际命运和印象感受里加以表现,让虎斑贝的遭际命运和自己的融为一体。这也如黑格尔所说的,“在史诗里诗人把自己淹没在客观世界里,让独立的现实世界的动态自生自发下去;在抒情诗里却不然,诗人把目前的世界吸收到他的内心世界里,使它成为经过他的情感和思

惠特曼诗歌精选评析

惠特曼诗歌精选评析 惠特曼(Walt Whitman)诗选 惠特曼(1819-1892),1855年《草叶集》的第1版问世,共收诗12首,最后出第9版时共收诗383首,其中最长的一首《自己之歌》共1,336行。这首诗的内容几乎包括了作者毕生的主要思想,是作者最重要的诗歌之一。惠特曼诗歌的艺术风格和传统的诗体大不相同。他一生热爱意大利歌剧、演讲术和大海的滔滔浪声。西方学者指出这是惠特曼诗歌的音律的主要来源。他的诗歌从语言和题材上深刻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美国诗歌。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哦.船长,我的船长! 我在路易斯安那看见一棵栎树在生长眼泪黑夜里在海滩上从滚滚的人海中一小时的狂热和喜悦我自己的歌(节选) --------------------------------------------------------------------------------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 我听见美国在歌唱,我听见各种各样的歌, 那些机械工人的歌,每个人都唱着他那理所当然地快乐而又 雄伟的歌, 木匠一面衡量着他的木板或房梁,一面唱着他的歌, 泥水匠在准备开始工作或离开工作的时候唱着他的歌, 船夫在他的船上唱着属于他的歌,舱面水手在汽船甲板上唱 歌, 鞋匠坐在他的凳子上唱歌,做帽子的人站着唱歌, 伐木者的歌,牵引耕畜的孩子在早晨、午休或日落时走在路上 唱的歌, 母亲或年轻的妻子在工作时,或者姑娘在缝纫或洗衣裳时甜 美地唱着的歌, 每个人都唱着属于他或她而不属于任何其他人的歌, 白天唱着属于白天的歌——晚上这一群体格健壮、友好相处

的年轻小伙子, 就放开嗓子唱起他们那雄伟而又悦耳的歌。 (邹绛译) --------------------------------------------------------------------------------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它孤立地站在小小的海岬上. 注意它怎样勘测周围的茫茫空虚, 它射出了丝,丝,丝,从它自己之小, 不断地从纱绽放丝,不倦地加快速率。 而你——我的心灵啊,你站在何处, 被包围被孤立在无限空间的海洋里, 不停地沉思、探险、投射、寻求可以连结的地方, 直到架起你需要的桥,直到下定你韧性的锚, 直到你抛出的游丝抓住了某处,我的心灵啊! (飞白译) -------------------------------------------------------------------------------- 哦.船长,我的船长! 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险恶的航程已经告终, 我们的船安渡过惊涛骇浪,我们寻求的奖赏已赢得手中。 港口已经不远,钟声我已听见,万千人众在欢呼呐喊, 目迎着我们的船从容返航,我们的船威严而且勇敢。 可是,心啊!心啊!心啊!

讲课课件朦胧诗

一、朦胧诗的出现 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他们的诗以手抄本形式流传。 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 二、朦胧诗的定义 朦胧诗,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文坛广受争议,影响深远的一个诗歌流派。它以一批成长于文革时期的青年诗人为主力军,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象感发的艺术策略来隐示情思,其诗境朦胧、主题多义,显示出较强的探索性。又被时人称为“新诗潮”。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 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诚与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 三、朦胧诗的论争 1.1979年,五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诗人公刘在《星星》复刊号上发表《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文章对顾城作品中表现的个人情感表示担忧,“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公刘用文字表达了他的焦虑) 2.1980年,《诗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该文作者批评新潮诗朦胧、晦涩、难懂,并将这些青年诗人的创作称之为“朦胧体”。朦胧诗也因此得名。 3.《在新的崛起面前》 谢冕将整理的发言,以《在新的崛起面前》为题发表。他以“历史见证人”的姿态,和对于“五四”的“自由、充满创造精神的繁荣”的想像,来吁请“宽容”:“对于这些`古怪`的诗”主张“听听看看想想不要急于`采取行动`”,“急着出来`引导`”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孙绍振概括朦胧诗的三个美学原则为: 1.不屑于做时代精神的传声筒 2.不屑于表现自我情感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 3.回避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身的劳动场景 《崛起的诗群》------- 徐敬亚 文章全面阐述了朦胧诗兴起的历史背景及其美学、思想内涵等。从现代倾向,现代主义文学的角度,从形式到内容把朦胧诗的艺术主张系统化,肯定了朦胧诗的价值。 这三篇文章都使用了“崛起”一词,也是为朦胧诗呐喊助威的著名文章,被统称为“三个崛起论”,与朦胧诗一样遭到严厉的批评。 三崛起被看作是有代表性的错误理论认为他们程度不同,并越来越系统的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和路线,比起文学领域中其他的错误理论,更完整,更放肆,因而不能低估,他们给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的混乱和损害。但这种严厉警告在此时已难以产生威慑效果,朦胧诗影响迅速扩大,并确立了他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 论争的意义: 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 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四、朦胧诗的特质及意义

朦胧诗内涵及其特点

朦胧诗内涵及其特点 朦胧诗 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 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 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 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他们中的主要代表有:食指、北岛、舒婷、芒克、多多、顾城、江河、杨炼、林莽、梁小斌、王小妮等。 思想内容 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2。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它之所以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在艺术上,朦胧诗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他们对自然固有的属性和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内涵表示了疑义。 艺术特征 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喧泄心灵

惠特曼诗歌欣赏

惠特曼诗歌欣赏 惠特曼的诗歌欣赏——太忙碌的蜘蛛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他小时候生活穷困,只读了5年小学。他当过信差, 学过排字,后来当过乡村教师和编辑。1841年以后,他在纽约开始当印刷工人,不久就改当记者。几年以后,他成了一家较有名望的报纸《鹫鹰报》的主笔,不断撰写反对奴隶制,反对雇主剥削的论文和短评。 惠特曼的一生是反抗和叛逆的,他的诗歌更是如此。如果说艾略特的炸弹可以毁灭掉 古典诗歌地球一半的话,那么另一半就是由惠特曼来毁灭的。在那么久远的年代,惠特曼 就已经开始写散文诗,而且是极其口语化的散文体。个人以为,从现在的欣赏角度来说, 他的很多诗歌力量的确不足,但他开创了一个新鲜的时代,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诗歌和 他的人生一样都很值得被欣赏。他的《最近紫丁香在庭院里开放的时候》和《哦,船长, 我的船长!》应该更被人熟悉,是写给林肯的。下面介绍他的另一首: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一只沉默而耐心的蜘蛛, 我注意它孤立地站在小小的海岬上, 注意它怎样勘测周围的茫茫空虚, 它射出了丝,从它小小的身躯, 不断地从纱绽放出,不倦地加快速率。 而你——我的心灵,你站在何处, 被包围孤立在无限空间的海洋里, 不停地沉思、探险、投射、寻求可以连结的地方, 直到架起你需要的桥,直到下定你韧性的锚, 直到你抛出的游丝抓住了某处,我的心灵。 如果说艾略特更注重思考的话,惠特曼则更注重观察,他的诗歌就是他所观察到的美 国生活画卷。而上面这首诗就是描写一只蜘蛛在美国的生活,也是他心灵不知疲倦的探索。 正是由于内战时辛劳过度,惠特曼于1873年患半身不遂,在病榻上捱过了近20年。1892年3月26日惠特曼在卡姆登病逝。他的人生就是这首诗歌的另一种翻译。

惠特曼诗选

Song of Myself 1 I CELEBRATE myself; And what I assume you shall assume; For every atom belonging to me, as good belongs to you. I loaf and invite my Soul; I lean and loaf at my ease, observing a spear of summer grass. Houses and rooms are full of perfumes—the shelves are crowded with perfumes; I breathe the fragrance myself, and know it and like it; The distillation would intoxicate me also, but I shall not let it. The atmosphere is not a perfume—it has no taste of the distillation—it is odorless; It is for my mouth forever—I am in love with it; I will go to the bank by the wood, and become undisguised and naked; I am mad for it to be in contact with me. 2 Have you reckon’d a thousand acres much? have you reckon’d the earth much? Have you practis’d so long to learn to read? Have you felt so proud to get at the meaning of poems? Stop this day and night with me, and you shall possess the origin of all poems; 25 You shall possess the good of the earth and sun—(there are millions of suns left;) You shall no longer take things at second or third hand, nor look through the eyes of the dead, nor feed on the spectres in books; You shall not look through my eyes either, nor take things from me: You shall listen to all sides, and filter them from yourself. 你认为一千亩就很多了吗?你认为地球就很大了吗? 为了学会读书你练习了很久吗? 因为你想努力懂得诗歌的含意就感到十分自豪吗? 今天和今晚请和我在一起,你将明了所有诗歌的来源, 你将占有大地和太阳的好处(另外还有千百万个太阳), 你将不会再第二手、第三手起接受事物,也不会借死人的

浅谈惠特曼诗歌的表现内容与主题之初探

论文关键词:惠特曼表现内容主题 论文摘要:华尔脱·惠特曼(1810—1892)是美国的“诗歌之父”,他完全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的框架,大胆地采用自由体进行创作,以其唯一的一部诗集《草叶集》在十九世纪末的美国文坛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最初是受到了几乎来自四面八方的所有人的抨击,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意境赢得了极高的美誉,一跃成为闻名国内外的著名诗人,其创作风格也对后世诗歌的创作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影响。这位文坛巨匠除了在诗歌的创作形式上为文学史册添砖加瓦,痛快地写下了划时代的一笔外,在他的写作内容方面也有创新。比如,关注以往诗人创作不曾关注或是不懈于关注的平凡的意象,对生活里的小形象、小角色进行描写,赞美劳动和劳动人民,关注社会的变革中的事件等内容。通过对这此内容的刻画,表现出他作为民主诗人的特质,他的诗通常以歌颂爱和寻求民主、自由为主题,尤其是对于民主思想的表达,几乎贯穿其创作的始终。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 惠特曼用具有阳刚美的语言,洒脱地赞美每一个平凡的劳动人民的角色,颂扬整个美国甚至是宇宙。如《大斧之歌》: “赤裸的、苍白的、形体美观的武器,头颅从母亲内脏里伸出,木质的肉,金属的骨,只有一只胳臂,只有一片嘴唇,从高温中生长的青灰色的叶,从一粒小小种子产生的柄,栖息在草中和草上,依傍着又提供依傍。……那些与黄金的土地或小麦和果木的土地一样富饶的土地,矿藏的土地,雄伟而崎岖的矿苗的土地,煤、铜、铅、锡、锌的土地,铁的土地——造就斧头的土地。” 在诗中,不乏写景抒怀,描画他的祖国的大好河山,绘制战争的宏大场景。如《父亲,从田里上来》: “父亲,从田里上来,我们的皮特来信了,母亲,到前门来吧,这里有封信,是你那亲爱的儿子寄来的。看哪,这是秋天,看哪,那里树木更绿了,黄的更黄,红的更红了,在和风中抖动着的树叶使俄亥俄的村落显得凉爽而香甜,那里的果园中挂着成熟了的苹果,葡萄藤架上悬挂着葡萄,(你闻到了葡萄的香味了没有?……啊,一个陌生人的手在代替我们亲爱的儿子写,啊,母亲的心被猛地击中!一切在她的面前晃悠,两眼发黑,只抓住了主要的词语,一些零碎的字句,胸口枪伤,骑兵遭遇战,送往医院;……” 这首诗写得极为巧妙,前面一部分描绘祥和平静的美好生活,用景物的美好的描绘抒写现实生活的简单的幸福,而战场上的来信,则侧面给人们放映了一副浓烟弥漫的战争场景,可谓是对祖国河山与战争进行书写的有效的组合。此外,上文提过,惠特曼的诗中也有部分大胆地进行赤裸地肉体性欲的描写,对人性与爱极尽描摹,在许多前人研究的文章里大多提过《我歌唱带电的肉体》: “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我所爱的大群的人围绕着我,我也围绕着他们,他们不让我离开,直到我同他们一起走,答应了他们还要使他们免于腐朽,给他们满满地装上灵魂。难道有人怀疑那些坏了自己肉体的人会隐藏他们自己?怀疑那些玷污活人的人也与那些玷污死者的人一样差劲?……她们衣服上的皱褶,我在街上走过她们的风度,她们下身的轮廓,游泳池中

沃尔特·惠特曼

沃尔特〃惠特曼 自由诗体的创造者

简介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生于纽约州长岛,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人物经历 ?1819年,惠特曼生于现今长岛,南亨亭顿附近的一个农舍中,他在九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1823年,惠特曼一家移居到纽约布鲁克林区。惠特曼只上了6年学,然后开始做印刷厂学徒。惠特曼基本上是自学的,他特别喜欢读霍默、但丁和莎士比亚的作品。 ?在做了两年学徒以后,惠特曼搬到纽约市,并开始在不同的印刷厂工作。1835年,他返回长岛,在一所乡村 ?学校执教。1838年至1839年期间,他在他的家乡办了一份叫做《长岛人》的报纸。他一直教书直到1841年,之后他回到纽约并当了一名记者。他也在一些主流杂志上担任自由撰稿人,或发表政治演讲。 ?

?惠特曼的政治演讲引起了坦慕尼协会的注意,他们让他担任一些报纸的编辑,但是没有一个工作做的长久。在他担任有影响力的报纸《布鲁克林之鹰》的两年间,民主党内部的分裂使得支持自由国土党的他离开了工作。 在他尝试为自由国土办报纸的努力失败后,他开始在不同的工作间漂浮。 1841年到1859年间,他共在新奥尔良编辑过1份报纸、纽约2份报纸和长岛四份报纸。在新奥尔良的时候,他亲眼目睹了奴隶拍卖——当时很普遍的事情。这时,惠特曼开始着力写诗。

19世纪40年代是惠特曼长期工作的第一个收获期:1841年他出版了一些短篇故事,一年后他在纽约出版了小说《富兰克林·埃文斯》(Franklin Evans)。第一版的草叶集是他自己付费出版的,出版于1855年,也是他父亲去世的那年。但是他的诗集由12篇长篇无标题的诗组成。一年后,在草叶集的第二版,连同爱默生的祝贺信一同被出版。第二版有20组诗。爱默生一直企盼着一名新的美国诗人,现在他

论舒婷诗歌中表现的自我意识

论舒婷诗歌中表现的自我意识 徐勇 【摘要】: 朦胧诗在70年代末的出现,以及80年代的鼎兴。其中涌现了大批的优秀诗人。女诗人舒婷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创作的诗歌,虽然被称之为“蒙着面”的,但是却又不得不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成了“报春的乳燕”。 诗歌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创作。其在文字叙述的时候,无论怎样,都无法避免诗人自身内心世界的意识外露。舒婷的诗歌,因为诗人本身的性别意识、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的空间,以及创作主体的特殊性,更多的表现了诗人独特的个体内心世界。 诗人创作的三个阶段,从不同的意识角度,运用朦胧诗意的意象和独特魅力的语言,表现了自我意识的三个层面:前期,诗人因为目睹了许多的黑暗和混乱,这些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灵上的投影,使得诗人在表现个体的精神世界的时候,倾向于表达个体对于自由的渴望。中期,因为受到了十年动乱的影响,当下社会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被禁锢的自我意识逐渐复苏,对于自由平等的爱情的关注越来越强烈。这样的女性意识,诗人在作品中赋予了更加鲜活的意象。后期,由于因为被压抑被禁闭的太过于长久和深刻,人的自我意识出现了一种膨胀。西方的思想和物质的文明在与本土的激烈碰撞和交融中,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变迁,这种变迁,掺杂了太多的虚妄和糜烂,让诗人感到深深地哀伤和悲切。 虽然信息时代的来临,消磨了朦胧诗留给大众的影像。但这并不能够消弭朦胧诗对于一代人的影响,他们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的作为一代人所特有的精神特征,以及诗歌发展的贡献,依然值得我们瞻仰。 【关键词】: 朦胧诗舒婷女性意识个体意识悲剧意识 一 朦胧诗从“朦胧的意象,零碎的构图,富于运动感的急速跳跃,交叉对立的色彩,标点改进和‘语法’的‘主观化’,哲理和直觉的单独表现溶合,象征隐喻的手法和奇特的语言结构”、“通过包括‘朦胧’的各种情绪、直觉、感觉描写去影响现代人的心灵”、“追求艺术的含蓄和进入人的内心,尝试用意象的技巧来表达内心难以描摹的情绪”,这些角度,塑造了全新的意识形态的诗歌形式。诚然,这些诗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发展的层面,难免会有出现很多的不理解,但“凡是花都有绽放的权利”⑴,舒婷作为一名朦胧诗的主力,必然会面对这些不理解。不过,舒婷和

惠特曼诗歌特点

惠特曼诗歌特点 Whitman's poetic style is marked, first of all, by the use of the poetic "I." Whitman becomes all those people in his poems and yet still remains "Walt Whitman", hence a discovery of the self in the other with such an identification. In such a manner, Whitman invites his read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sympathetic identification. (2) Whitman is also radically innovative in terms of the form of his poetry. He adopted "free verse," that is, poetry without a fixed beat or regular rhyme scheme. A looser and more open-ended syntactical structure is frequently favored. Lines and sentences of different lengths are left lying side by side just as things are, undisturbed and separate. There are few compound sentences to draw objects and experiences into a system of hierarchy. Whitman was the first American to use free verse extensively. By means of "free verse," Whitman turned the poem into an open field, an area of vital possibility where the reader can allow his own imagination to play. 3) Whitman is conversational and casual, in the fluid, expansive, and unstructured style of talking. However, there is a strong sense of the poems being rhythmical. The reader can feel the rhythm of Whitman's thought and cadences of his feeling. Parallelism and phonetic recurr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ines also contribute to the musicality of his poems. (4) Whitman's language relatively simple and even rather crude. (a) Most of the pictures he painted with words are honest, undistorted images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America of the day. They are unconventional in the way they break down the social division based on religion, gender, class, and race. One of the most often-used methods in Whitman's poems is to make colors and images fleet past the mind's eye of the reader. b) strong tendency to use oral English. (c) Whitman's vocabulary is amazing: powerful, colorful, as well as rarely-used words, words of foreign origin and sometimes even wrong words. Walt Whitman has proved a great figure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because he embodies a new ideal, a new world and a new life-style, and his influence over the following generations is significant and incredible. Whitman 诗歌主题 optimistic expectation enthusiasm about new things and new epoch. The abundance of themes in his poetry voices freshness. (1) He shows concern for the whole hard-working people and the burgeoning life of cities. (2) He advocat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 value. Most of the poems in Leaves of Grass sing of the "en-masse" and the self as well. (3) Pursuit of love and happiness Sexual love The individual person and his desires. (4) Some of Whitman's poems are politically committed:

浅析“朦胧诗”(一)

浅析“朦胧诗”(一) 【论文关键词】“朦胧诗”;”朦胧诗派”;新诗潮 【论文摘要】近期以来,人们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反思愈加深入了。对80年代的“朦胧诗”冲击波的反思是百年文学反思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这一话题又在学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本文从“朦胧诗”和“朦胧诗派”、“朦胧诗”的产生与衰减、正确评价“朦胧诗”三个方面对“朦胧诗”进行了讨论和思考。 一、“朦胧诗”和“朦胧诗派”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是经由新诗潮而得以产生的,“朦胧诗”是它的第一批文学作品。从60、70年代的地下创作,到70年代末“朦胧诗”的公开发表,再到80年代初引发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是这一运动的发展轨迹。“朦胧诗派”迎着热风冷雨,直到被社会普遍认可与接受,其生长和发展的不寻常历程,可以说是相当辉煌的。然而,到了文学多元化的80年代中后期,“朦胧诗”则开始淡出。“朦胧诗”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对“文革”神本主义思想文化统治的胜利而告终,这个胜利也是人本主义文学对“四人帮”文化专制的胜利,它使诗歌打破了建国以来的种种文学禁锢,而承接了五四以来的新诗传统。“朦胧诗”不应被看作是一个诗歌流派,而应被看作是一种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适应时代、社会的变化而在文学上形成的一种思想潮流。一种新的文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总要同旧的思潮发生不同程度的碰撞。因此,在“朦胧诗”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就有了新诗潮诗歌运动。 “朦胧诗派”崛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主要有舒婷、北岛、顾城、杨炼、江河、多多、食指、芒克等。舒婷的《致橡树》、《中秋夜》、《四月的黄昏》,北岛的《回答》、《冷酷的希望》、《结局或开始》,芒克的《天空》、《十月的献诗》、《心事》,食指的《相信未来》、《命运》、《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江河的《祖国啊,祖国》、《没有写完的诗》、《星星变奏曲》,顾城的《简历》,杨炼的《乌篷船》,方含的《谣曲》等。其中,不少后来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这首《一代人》作于1979年,这首诗是“朦胧诗”创作中最经典的名篇之一。舒婷的《致橡树》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这首诗热烈歌颂了诚挚、坚贞的爱情,当年曾脍炙人口。 虽然“朦胧诗派”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诗歌群体,但这些诗人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诗歌艺术技巧,所创作的诗作呈现出理性的思辨色彩和浪漫主义情怀,忧伤而不悲观、真挚而又沉郁,既有苦难中对理想的追寻,又有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信念、理想、社会的正义性、强烈的个人理性精神都通过诗歌表达了出来。 二、“朦胧诗”的产生与衰减 (一)“朦胧诗”的产生 “朦胧诗”的崛起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它自1979年3月浮出水面,能在两三年内迅猛崛起,遍地开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兴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得益于举国上下痛恨“文革”渴望新生的政治热情。伴随着当时整个社会理性和反省力的逐渐复苏,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热切希望,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例如,顾城的《一代人》以一组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黑夜”、“光明”和我的“寻找”在这里的含义都是不言而喻的。《一代人》只有短短的两行诗句,以三个单纯的意象概括了生于逆境却始终不失信念的一代人异常复杂的心理经验和精神特征。《一代人》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朦胧诗人”所代表的这一代,都是在“文革”中长大,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或是在不断地受伤害中经历成长,苦难给予了他们超越性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时时企图透过时代的阴暗寻找光明,时时企图在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