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9课 现代文学和美术鲁教版复习特训六十四

2019年精选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9课现代文学和

美术鲁教版复习特训六十四

第1题【单选题】

20世纪艺术中的珍品,为抗议德国法西斯轰炸西班牙小镇的绘画作品是( )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右图是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以德国轰炸西班牙小镇为背景的名画《格尔尼卡》,勾画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

人等。作者作此画意在( )

A、表现作者绘画技艺新颖高超

B、反映西班牙民族矛盾很尖锐

C、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状

D、表达对法西斯的谴责和抗议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A、戈多

B、德莱塞

C、毕加索

D、达利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对世界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的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肖洛霍夫——《等待戈多》

B、毕加索——《记忆的永恒》

C、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D、贝克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表情扭曲的呼号者、锯齿般的灯光、濒死长嘶的战马…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出无尽的阴郁与恐怖,和地人类苦难的悲悯.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历史名城格尔尼卡被纳粹德国空军夷为平地,作者用了半年时间创作了大型油画《格尔尼卡》,作为对法西斯的控诉,这幅画的作者是( )

A、毕加索

B、莎士比亚

C、德莱塞

D、贝多芬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作品控诉了法西斯暴行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其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形象描绘和对旧制度的深刻批判,而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的是( )

A、莎士比亚

B、但丁

C、达·芬奇

D、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油画以抽象派象征主义的形式,描绘出痛苦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揭露法西斯的野蛮,抗议战争的残酷。该作品是( )

A、《最后的晚餐》

B、《向日葵》

C、《格尔尼卡》

D、《和平鸽》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世界现代文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爵士乐起源于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它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

式,也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B、美国好莱坞电影以大众娱乐为目的,创造出不同类型片来吸引观众

C、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

D、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影响了苏联一代革命青年的成长的作品是( )

A、《美国的悲剧》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静静的顿河》

D、《约翰·克里斯朵夫》

【答案】:

【解析】:

第11题【判断题】

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______,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等待戈多》剧中反复出现下面这段对白:“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有人问过作者:两个流浪汉苦苦等待的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阅读了该剧的剧情后,你认为戈多指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1949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创作了素描《和平鸽》(石板画),表达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和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平鸽”作为和平的象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请回答:

毕加索反法西斯名画作品《格尔尼卡》何以成为世界名画?

“和平鸽”为什么成为和平的象征,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文学艺术扎根人民生活,大师作品展现时代风貌。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清代讽刺小说家吴敬梓的代表作《______》,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冼星海的音乐《______》是抗日战争时期催人奋进的时代号角。

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毕加索的油画《______》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居民的暴行。

【答案】:

【解析】: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作文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作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题。 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破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 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

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 京都的灿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发展才能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手机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练《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到1956年初……党内对知识分子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宗派主义,学术研究存在‘舆论一律’的严重制约,学习苏联经验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对此,毛泽东提出(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改造”,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解析:B 依据题干中关键信息“1956年初”“科学和文艺工作……的总方针”可知B项正确。 2.如图为毛泽东关于“双百”方针的题词。该方针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 ) A.中共“七大”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解析:C 结合史实可知“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逐步展开,C项正确。 3.“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争论 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解析:D “双百”方针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看待是“左”倾错误的表现。 4.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的最具影响和成效的成果,人类文明的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的力量。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1)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的分化与显著的界限。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和最具决定性的明证。(2)在近代,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的兴起。自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一系列的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后成为江泽民强调的“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2)文化使科技更具人性。文化是科技进步的引导因素,为科技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是科技进步创新的思想基础,成为主导科学家的价值取向、激发他们创新力、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关键力量。尽管任何一项科技在其开发过程本身只是一个科技问题,但在其开发的背景、目的和过程背后,又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实际上,“高技术”更需要靠“高文化”来支撑。“高技术”人才必须通过“高文化”凝聚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的,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而且要驾驭它们实现结合并在结合中发挥各自积极作用。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增强文化的现代传播力与表现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最小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在推进人类文明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标志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所以科技能推动社会进步,从而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当人类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得水平,人们才能考虑精神文化生活,进而去改变我们的精神生活,那么科学技术又是如何去改变人类精神生活的呢 一.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人们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开发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这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又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手段。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起步,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对社会的认识,思维科学对思维的认识提供了知识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外的各门科学中,并在这些科学领域获得了日益重要和卓有成效的应用。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工具,而且也为一切科学认识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手段。正是这些技术手段以其日益增强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功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使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得以延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终于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得以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推动着哲学观念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进步 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必然把当代的自然科学成就荟萃于其中,每个时代的哲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恩格斯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历史上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7到18世纪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以及19世纪中叶诞生的辩证唯物主义,都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突破,一方面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自然界的物质本性和辩证性质,为辩证唯物主义确证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哲学问题和新的科学材料,为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更加牢固的科学基石。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哲学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有关,它们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不足的一种反面表现,是基于这种认识不足而发生的惶恐和迷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和文化竞争 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民族存在主体的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相互之间角逐,被置于一个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更广阔和开放的世界历史舞台上,这种竞争和发展的共存使各个国家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空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软实力、民族精神,各个领域,无时无处不在进行着激烈地碰撞与磨合,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对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巨大作用被凸显出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科学技术的实力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这个世界历史大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其所处的地位。 当今的世界大舞台无疑是全球化的,从有形的人口、产品、资本到无形的理念、文化、意识形态,这些介质在世界范围内无比自由的得以流通。这种流通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物理概念的消失,世界人民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在这里,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受到了冲击,每一个个体与世界整体无比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人类面临着的是全球问题,接触到的是全球资讯。而这样的世界地球村的形成无疑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伴生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指数函数速度的增长,把人类从记忆中的农耕劳作、手工经济、祭天祈福、兵车马行的古代社会带入到了如今的现代化大生产、电子化生活、交通便利的全球社会。 然而,国家仍然是民族的存在主体,仍然是国际活动的主体,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仍然是各个国家民族不变的主题。各国在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武器强大自己的同时,传统文化也同样成了各个民族用作保护自己的特色化发展、抵制全球化浪潮的另一件武器,科学技术和文化成了新的国际形势下各国维护国家主权的两把利器。 传统的国家主权主要是指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肆虐、大国关系的新的变化,国家主权问题更涉及到信息主权、生态主权、文化主权等更广阔的范围。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需要军事实力、经济水平、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共同的保障。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都有其不可抗拒的规律。历史总是有章可寻,回顾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当前的国际竞争形势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强者生存有着可以比照的相同历史痕迹。达尔文的“物竞天择”、自然界的“丛林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潮流中仍然具有普适性。 各个国家只有在用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硬实力提升的同时,用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来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在适者生存的国家丛林中立足。 二、不平衡发展下的文化侵略 然而,不可回避的是,目前存在于国际交往中的仍然是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各国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不同的形式依旧存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并没有带来世界的永久和平,“弱肉强食”在经济繁荣、世界大同的面具下悄然进行。 文化帝国主义成了让世人担忧的新的名词,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所谓“新帝国主义”,指的是在二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文化控制为

人教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教案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案) 审核:初二历史组 时间:2015-12-7 ◆ 知识目标:掌握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及其所办企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 ◆ 能力目标:归纳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情景导入 中国近代工业开始于什么时候?你知道什么叫“民族工业”吗?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是怎样产生的呢? 张謇为什么被誉为“状元实业家”? 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 1、张謇兴办实业 (1)背景:《_____________ 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 2)目的: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3)实践: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口号,创办了_________等一系列企业。 (4)结局:_____________期间,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发展,一战后,被________。 阅读课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目,请思考 2、 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过程 (1)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可用表格的方式归纳)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_____ 、_______ 、_________ 三座大山的夹缝里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______;从地区看,______、______等沿海大城市比较发达,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4)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可用表格的方式归纳) 内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征?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整体水平落后。 【导学解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主题科技文化节活动策划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主题科技文化节活动策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人追求国外的科技文化,而冷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针对这一现象,外国语学院特地开展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为主题的科技文化节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一些中国传统的活动,如下象棋,猜灯谜,书法大赛等,使同学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期间,我们会向同学们介绍如何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同时同学们可以互相用英

语交流,在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能力的同时,还能传播中国的科技文化。 三、活动形式及时间 1、报名时间:象棋和书法大赛报名于12月10日截止 2、象棋比赛:初赛12月20日19:00—21:00 决赛12月25日19:00—21:00 3、书法大赛:12月22日19:00—21:00 4、猜灯谜、英语故事接龙、折纸比赛、瓷器资料文化展:12月24日18:30—21:00 四、活动地点 1、象棋比赛:英语咖啡屋 2、书法大赛:英语咖啡屋对面的教室 3、其余活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舞厅 五、活动对象: 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外国语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开展 1、前期准备: a、制作海报宣传 c、通知各班班长,再由班长通知各班成员 d、做好比赛选手报名和各种道具的准备工作 e、活动场所的布置(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舞厅门前贴对联,把中国传统音乐,如古筝曲、二胡曲作为背景音乐) 2、活动开展 a、首先负责裁判的安排和场地的布置,安排比赛选手入场 b、象棋和书法比赛正式开始 c、调动现场气氛,维持比赛场地秩序 d、青年信息中心负责选手的拍照,特别是获奖选手的合影 e、象棋比赛和书法大赛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同时给予奖品和奖状奖励 3、后期工作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学案新人教版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目标】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2.以南京大屠杀等为例,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重点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 难点:为什么说国共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自主探究】 一、七七事变 1、1937年7月7日,日军以借口,要求进入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驻地。驻和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该事变标志着的开始。 2、在保卫的战斗中,、将军壮烈殉国。1937年7月底,北平、相继陷落。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1、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任军长。 2、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这样,以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1、1937年8月,日本在挑起事端,淞沪会战爆发。率全营守卫宝山,全部壮烈牺牲。率部坚守四行仓库,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2、1937年11月,上海失陷,会战结束。这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1、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迁往,以此作为战时的陪都。 2、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战士达人以上。 【合作探究】 1. 阅读《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思考:日军侵占华北早就预谋已久,为什么要先制造“卢沟桥事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最后关头”演说 ①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国共两党有着什么样的共同主张? ②与九一八事变后抗战政策相比,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发生变化? ③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学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拔高练习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拔高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北洋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力度 ②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③帝国主义国家无暇顾及,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④民族企业家找到了快速发展的途径 ⑤民族工业通过军火生意积累了发展的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 D.③④⑤ 2.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从行业上看,发展较快的是() A.轻工业 B.重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农业 3.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 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 ②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 ③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 ④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实业救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制度的阻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经营管理不善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的压迫 5.民族资产阶级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其时”指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辛亥革命成功后 C.抗日战争胜利后 D.洋务运动兴起后 6.同志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对近代工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 A.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 B.提出“实业救国”,创办一系列企业 C.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 D.提出“师夷长技”,兴起洋务运动 7.下列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描述中,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A.基础良好,发展迅速 B.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C.先天不足,后天良好 D.基础良好,发展缓慢 8.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①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②国民党发动内战 ③封建主义的阻碍 ④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是指辛亥革命后 B.状元兴办实业体现出近代知识分子的爱国和执著创业精神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单元整合+单元测试题1套) 单元整合 知识网络(网络任我游,要点全掌握!) 单元测评(嗯,是有难度,仔细想一想……原来如此!)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A.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 C.科技进步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可以 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原子能技术的发展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C.航天技术的发展 D.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4.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8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为2.3%,而在1950~1970年的20年间,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3%。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有80%以上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有80%以上是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达到的。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过程的结果 C.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5.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出自()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约翰·克利斯朵夫》 6.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在展出时,现场一位德军将领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对毕加索此言理解正确的是() A.毕加索的自谦之辞 B.《格尔尼卡》描绘了德国风光 C.毕加索对德军在西班牙狂轰滥炸、滥杀无辜非常愤怒 D.毕加索不满他人对现代派艺术的不理解 7.以下关于爵士乐的介绍,哪一项是错误的() A.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在非洲产生后传入美国 B.爵士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还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C.演奏者的即兴发挥是爵士乐演奏的特点 D.爵士乐兴起后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特色 8.2008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 A.93周年 B.95周年 C.103周年 D.113周年 9.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包括 ①原子弹②无线电报③电子计算机④人造卫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20世纪90年代,绵羊“多利”的诞生宣告了 A.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B.网络技术的突破 C.基因工程的突破 D.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开端 11.考试结束后,都要进行大量的、繁重的数据分析、统计,最终把人类从这种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重大发明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 电动机的发明 C.生物工程的发明 D.计算机的发明 12.以下哪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艺术品中的珍品 A B C D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加速了社会的变革演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学习、生产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趋利避害,加强防范措施,才能使之造福于人类。 一、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一些学者竭力赞美科学技术,认为科技进步毫无疑义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和痛苦。2006 年1 月9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胡锦涛主席的这一论断集中说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是推动社会生产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人类由于使用了现代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技术含量高。例如,在汽车工业的初期,装配一部汽车需要10几个技术工人花费一天的时间,如今,一汽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装配1000台汽车。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 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加速了社会的变革演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学习、生产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现代科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但是,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趋利避害,加强防范措施,才能使之造福于人类。 一、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从近代文艺复兴以来,人类共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从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一些学者竭力赞美科学技术,认为科技进步毫无疑义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和痛苦。2006 年1 月9 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讲话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胡锦涛主席的这一论断集中说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是推动社会生产快速发展的火车头,人类由于使用了现代科技,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产工艺趋于现代化,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它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技术含量高。例如,在汽车工业的初期,装配一部汽车需要10几个技术工人花费一天的时间,如今,一汽的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装配1000台汽车。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过去不能生产的产品,现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人们已能生产出来。现代科技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就如同枯树发新枝,使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摆脱了衰退和危机,继续保持繁荣。 (二)提高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现代科技产品使用的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道风景线,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现代科技产品已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大大提高了出行的速度,使人们不仅旅途舒适,而且节约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电视、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现代科技家用电器的使用,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提高了现代人家庭生活的质量;移动电话的推广应用,缩短了人与人间的空间距离,加强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方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办事效率;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直观性、形象化,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电脑、因特网的使用,使远程教育成为现实,既方便了人们对知识的学习,使之“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知识能力提升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能力提升训练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中国近代史上,佩戴下图所示臂章的军队,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长征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 3.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 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

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 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5.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在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并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 6.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永定河的怒吼】 说起“卢沟桥”,老人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出品人:刘杨审核:史卫民课型:新授使用时间:12月22日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 【教学目标】 1.应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开端、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凋敝破产的情况。 2.应培养的史料分析能力: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中的困难是什么? 应培养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 3.应认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导致的,具体说是帝国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 应认识到以张謇为代表的一些实业家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精神,他们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4.能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立的国家主权,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就不会发展。【教学流程】 一、导入设计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1.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洋钉其实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2.今天我国的有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探讨、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探究 1.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教师活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大胆判断: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体会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并就老师的问题作出判断,回答。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9《现代音乐和电影》习题3 新人教版

《现代音乐和电影》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浪漫主义音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突出个人感受 B.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C.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时期 D.通俗易懂,轻松活泼,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2、下列音乐家与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舒伯特―《小夜曲》 B.普契尼―《蝴蝶夫人》 C.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D.威尔第―《卡门》 3、下列音乐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推动了意大利民族识觉醒的是( ) A.《图兰朵》 B.《蓝色多瑙河》 C.《茶花女》 D.《蝴蝶夫人》 4、下列关于贝多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B.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物 C.他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最为辉煌 D.他是公认的“交响乐之父” 5、下列有关摇滚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起源于美国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靡欧洲 C.成为20世纪60年代青少年追求的时尚与潮流 D.歌词叙事性强,多以爱情为主题 6、在电影艺术界成就最为辉煌的是( ) A.美国的好莱坞 B.意大利的罗马 C.法国的巴黎 D.英国的伦敦 7、电影《泰坦尼克号》轰动全球的主要原因是( ) A.流通快、信息量大 B.不惜工本,使用高科技和大明星,迎合大众时尚 C.是好莱坞的巨作 D.传媒的大力炒作

8、我们观看电视剧《天龙八部》,说明电视具有( ) A.娱乐性 B.艺术鉴赏性 C.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D.传播信息的作用 二、根据课本找出以下信息: 1、爵士乐起源于哪里? 2、爵士乐发展的基本脉络是怎样的? 3、爵士乐最主要的演奏特点是什么? 4、爵士乐对世界音乐有什么影响?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训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1.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中国近代史上,佩戴下图所示臂章的军队,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长征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 3.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 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百团大战鼓舞人心 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5.日本三菱综合材料公司承认在二战期间侵犯中国劳工人权的历史事实,并向中国受害劳工谢罪。劳工问题只是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众多罪行之一,下列事件最能体现日本法西斯灭绝人性暴行的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 6.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近代以来,日本是侵略我国的主要国家。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永定河的怒吼】 说起“卢沟桥”,老人眼中立刻闪烁着泪花,深邃的目光将我们带入他记忆中的1937年7月7日。那天夜里……日军扬言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并鸣枪示威。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入城。日军即于当夜炮击宛平城。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抡起大刀向侵华日军冲杀而去。

第17-19课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doc

第17-19课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点击::第一范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现代文学艺术的有关知识。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处理历史材料,并运用历史材料,概括和提炼历史观点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观点,以及认识到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欧美文学和美术的主要成就;爵士乐和好莱坞 2、难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如何评价荒诞艺术;如何理解爵士乐的内涵 三、教学要点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二、现代文学和美术 1、文学名著: 2、现代美术

三、现代音乐和电影 1、爵士乐 2、好莱坞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世界现代史的内容中,我们主要先学习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科技与文化部分的知识。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夺取军事上的优势,主要参战国都进行了新军事科技的研究。请问同学们知道哪些? 生:美国发明原子弹和计算机,德国发明导弹 师:军事上的优势虽没有给德国带来战争的胜利,但是为美国提供了尽早结束战争的机会。虽然这几项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战场之上,但在二战结束后却为人类带来了一场新技术革命,历史上称之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次科技革命”。 (展示板书:第八单元现代科技与文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 【内容组织】 师: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生:二次大战后,世界上很多国家为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纷纷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美国开始,发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精选作文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精选作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习题。 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交融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错,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毁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 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

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交融。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 京都的绚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其实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开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开展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开展才能有更加绚烂的将来。 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络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手机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假如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我们已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而,书信,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 当投身军营的士兵,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都会压在枕下,反

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试题

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试题 第一大题、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A.战争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B.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线 C.科技进步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可以 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原子能技术的发展 B.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C.航天技术的发展 D.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 4.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8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为2.3%,而在1950~1970年的20年间,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3%。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有80%以上是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有80%以上是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达到的。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完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过程的结果 C.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技进步越来越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5.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出自()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约翰?克利斯朵夫》 6.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在展出时,现场一位德军将领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对毕加索此言理解正确的是() A.毕加索的自谦之辞 B.《格尔尼卡》描绘了德国风光 C.毕加索对德军在西班牙狂轰滥炸、滥杀无辜非常愤怒 D.毕加索不满他人对现代派艺术的不理解 7.以下关于爵士乐的介绍,哪一项是错误的() A.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在非洲产生后传入美国 B.爵士乐不仅影响了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还影响了古典音乐的创作 C.演奏者的即兴发挥是爵士乐演奏的特点 D.爵士乐兴起后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风格和特色 8.2008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 A.93周年 B.95周年 C.103周年 D.113周年 9.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包括 ①原子弹②无线电报③电子计算机④人造卫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