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导学案岳麓版

(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导学案岳麓版
(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大战的爆发与扩大导学案岳麓版

第6课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学习目标】: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3.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学习重点】

“二战”全面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学习难点】

慕尼黑阴谋和绥靖政策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梳理)学习提示:本课内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要通过感知慕尼黑阴谋、德军突袭波兰、德国进攻苏联、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等基本史实,深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必然性的认识,理解“二战”从爆发到进一步扩大的过程,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议后不到半年,德国进一步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5.德、意、日不断扩大侵略,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需要联合起来对付共同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慕尼黑协定:即《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凌晨,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主要内容是:

捷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成立由英、法、德、意、捷五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其他地区的归属并最后划定国界,等等。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顶点。丘吉尔在英国议会对协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英国遭到了一场全面的十足的失败,英法“正处在一场大祸之中”。后来把为苟安一时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政策称为“慕尼黑政策”。

【合作探究】(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英法为什么对德国法西斯实行绥靖政策?

①为了避免同法西斯国家直接作战,竭力保全自己和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②企图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温故知新

列举导致二战爆发和扩大的主要事件。

①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②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③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问题讨论

法西斯侵略屡屡得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德意日法西斯军队在战争初期力量上处于优势,且蓄谋已久。②法西斯国家在进攻时往往倾注全力,且善于伪装,惯于搞突然袭击。③大战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苏联为了自身安全,避免卷入战争,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些都阻碍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便于法西斯国家各个击破。④一些被侵略国家组织抵抗不力,战略战术落后。⑤苏联等国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没有保持高度警惕,战前准备不充分,对德军进攻的时间规模和重点估计不足。

自己动手

查阅《1935-1942年法西斯对北非和欧洲的侵略》图,了解法西斯德国进攻苏联,侵占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疑难点拨】

绥靖政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政策最积极的推行者是英国、法国、

美国等国。20世纪30年代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战败的德国、支持日本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这从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中可以窥见端倪。在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则更具体化了。“绥靖”一词,来源于《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意思是“安抚平定”,到了现代,作为政策,它成为一种姑息养奸的做法。

二战前,受到外敌入侵的国家要求英法控制的国联说些公道话,他们根本不予理睬,而是对法西斯做了妥协。当时,被英法牺牲的大多是被压迫民族,是小国。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是英法的盟国,英法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为虎作伥,直接参与肢解盟国,手段极其卑劣。因此,《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课堂检测】

完成本课学练优的题目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岳 麓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3、过程与方法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出现了重大曲折和失误,主要表现为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切实际的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过度集中、缺乏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经济政策 难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时期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三、学法引导:质疑导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阅读课文说一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2、讨论一下,和平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合时宜。 让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严重阻碍经济发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在相对落后的情况之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阶段,即在一个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后,再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原因:直接原因——经济困难、政治危机根本原因——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市场经济; 意义:实践——消除危机,恢复经济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苏联的成立(板书) 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什么要成立苏联呢?这是恢复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加强国防,抵抗外来侵略的需要;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际主义政权性质所决定的。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当时加盟的共和国有四个,俄罗斯,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逐步增加,到1940年共有15个。(引导学生看课本P7《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1924年列宁逝世了,这对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列宁对苏俄(苏联),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永垂史册。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2、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苏联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由于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斗,在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期间,苏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45分) 1.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十分嚣张的主要原因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西方大国一味推行绥靖政策 C.轴心国的军事力量强大 D.国际联盟没有约束作用 2.慕尼黑阴谋的产生的最大危害是() A.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B.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C.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 3.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 B.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C.英法对德国宣战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长期推行绥靖政策 B.开战后没有及时抓住有利战机 C.德军绕过坚固的马其诺防线 D.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退 5.法西斯德国未能击败英国的原因中,不包括() A.新首相丘吉尔采取了坚决抵抗的政策 B.德国空军经受不住巨大的损失C.英吉利海峡使德国精锐陆军无能为力 D.苏德战争的爆发牵制了德军 6.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的事件是() A.苏德战争的爆发 B.意大利参战 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关键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反法西斯国家在实力上超过法西斯国家 C.美苏之间社会制度矛盾的消除 D.法西斯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 8.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中,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 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 C.苏联决定在击败德国后参加对日作战 D.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意大利投降 D.诺曼底登陆 10.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的相似点是() ①法西斯国家都采取了突然袭击的战术②战争初期都经历了不利的局面③都导致了战争的规模扩大④战场的转折都发生在境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的事件是() A.意大利投降,退出战争 B.阿拉曼战役中,意大利军队投降 C.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 D.德国宣布投降 12.关于诺曼底登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英美军队在法国海岸的诺曼底登陆 B.成功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C.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D.有力地配合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13.在下列战役中,美国没参加的军事行动是() ①阿拉曼战役②中途岛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攻克柏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4.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最关键因素是() A.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B.美国原子弹对日本法西斯的震慑作用 C.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的打击 D.反法西斯盟国的通力合作 15.两次世界大战的相似点中,不包括() A.德国都是罪魁祸首 B.美国都参加了战争 C.中国都参加了战争 D.日本都是战败国 二、连线题(10分) 16.用线段将下列两侧相关联的内容连接起来。 莫斯科战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法西斯德国遭受的第一次惨重失败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辟了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6月,巴黎和会上,一战中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署 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殖民地、军事和赔款等问题作 出了规定。《凡尔赛和约》满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严重损害了中 国的权益,引发中国的五四运动。《凡尔赛和约》和协约国的其它 和约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史称“凡 尔赛体系”。 2.1920年1月国际联盟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其宗旨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但实际被英法控制,成为列强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4.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的打击。1929—1933年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 5.1934年,德国希特勒自封为“元首”,确立法西斯统治,世 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6年后,日本法西斯上台,制定侵略 中国和征服世办的计划,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7.二战:1938年9月德、意、英、法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 张伯伦、达拉第在德国慕尼黑签定协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 区割给德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英法的绥靖政策纵容了法西斯 的侵略。 9.1942年1月1日,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国际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2年6月,美军在中途岛海 战中取得重大胜利,太平洋战场出现重大转机;同年11月,英军在 阿拉曼战役中获胜,彻底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共同构成二战中的 '三大战略转折。 11.1943年,美、英、苏三国召开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 消灭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法国诺曼底 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2.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1945年 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2)战后成立 联合国;3)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 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 作用。 二战的意义: 13.1943年9月意大利向同盟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蒸汽时代”的到来 1.根本原因:随着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动力) 2.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3.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4.参与国家:英、法、美、德、俄、日。(最早发生的英国) 5.开始的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珍尼纺纱机 6.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煤炭这一新能源开发 和利用) 7.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导学案(带答案)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导学案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组名: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冷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认识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2、 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3、 掌握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二、 【重难点】 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难点: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三、 【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 P97-100,用笔划出关键词 ) 1、 说说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出现的原因和表现? 2、 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 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影响、中国的主张与贡献有哪些? 四、 【合作探究】 (对学、 群学, 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带来哪些威胁?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面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国如何应对? 五、【当堂训练】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时代发展的主题是什么( 2、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趋于缓和,但严重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 ① 地区冲突 ②恐怖主义③民族矛盾 ④宗教纷争⑤毒品蔓延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3、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 争,占领伊拉克。这说明( ) A 、 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 、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A 、和平与发展 B 、冲突与对抗 C 、机遇与挑战 D 、文明与进步 即(

C、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威胁人类和平 4、“一个超级大国垮了,另一个超级大国被削弱”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的真实写照。这个“垮了”的“超级大国”是() A、英国 B 、法国 C 、苏联 D 、美国 5、有人评论当今国际局势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 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 这一评论说明当今世界政治 格局的特点是() 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B 、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D 、形成了美、中、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6、对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战后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C、冷战结束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D、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7、I960年1月,英国首先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 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洲的“变迁之风”推动了()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两极格局的逐渐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8、关于不结盟运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C、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D、不结盟运动由发达国家发起 9、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政府主张,各国在政治上都应当做到() A、相互尊重共同协商 B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D 、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识图、操作、占有材料和处理材料、概括历史现象特征、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表整合知识的能力;养成分享和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广泛收集课外资料和组织文字、视频材料,制作幻灯片;采用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深深体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觉地树立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点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也有学习、也较感兴趣,同时大多数知识点主要是识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为代表 (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殷商:甲骨、陶器、青铜器 ⑵秦汉:竹木简牍和缣帛(竹简太重、缣帛太贵,难推广) ⑶西汉;西汉时期已发明植物纤维纸。(纸质较粗糙) ⑷东汉: (105年)蔡伦用改进造纸术。(原料易得、造价低廉、质地细腻,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2、意义: ⑴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二)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每印一页就得雕一块版,雕错一个字就要重新换版) 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课本插图) 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单个反体字,排版印刷后可拆散,反复使用。)(《活字版印西夏佛经》课本插图)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以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 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下册历史岳麓版课后辅导练习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某次国际会议补充了和部分地改变了巴黎诸条约的部分条款,调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次国际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新秩序”指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多极化 C、华盛顿体系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战争的灾难之中。这是历史无情地嘲笑20年前召开的( )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德黑兰会议 D、雅尔塔会议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B、对工业的调整 C、兴建公共工程 D、对农业的调整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哪些地区统治的统治秩序( ) A、欧洲和西亚 B、欧洲和非洲 C、西亚和非洲 D、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19年参与巴黎和会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会后说:“……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德国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所得报复的手段。”劳合?乔治担心德国会对这次会议签订的哪^一条约进行报复( )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五国海军条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③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岳麓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二月革命:⒈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⒉地点:俄国首都彼得格勒。⒊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⒋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二、十月革命的胜利:⒈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列宁亲自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随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⒉意义: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它的胜利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并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⑴目的:为了平定国内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⑵时间:1918年开始。⑶内容:①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②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⑷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⒉新经济政策的实行:⑴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列宁从实际出发,放弃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认为必须改变经济政策。 ⑵时间:1921年开始。⑶内容:①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②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③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⑷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了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⒊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一些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⒈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确定:1925年,联共(布)确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8年开始,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⒉工业国的建成: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⒊农业集体化方针的实行: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新宪法的颁布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2、严重弊端:①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②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权。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东西方国家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⒈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讨论对战败国(最主要是德国)的处置问题---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分赃会议) ⒉《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协约国集团同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主要内容有:①领土方面: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②殖民地方面: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分赃会议”);③军事方面: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④赔款: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⒊凡尔赛体系的建立①构成:《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的和约,构成“凡尔赛体系”。②影响: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⒈召开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美、日矛盾激化) ⒉召开时间:1921—1922年操纵国:主要是美国(受惠最大) ⒊《九国公约》:⑴内容: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⑵影响:《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但核心内容是确立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它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从而使中国回复到几个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练习题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如果一个国家在战略上过分扩张(如侵占大片领土和进行代价高昂的战争),它就要冒一种风险:对外扩张得到的潜在好处,很可能被为它付出的巨大的代价所抵消。”以下国家的发展史与材料中的观点相符的是( ) ①1799—1814年的法国②1933—1945年的德国③1933—1945年的美国④1936—1945年的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近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回应有人将现在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时指出“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970年二战后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神色凌重的下跪忏悔,表明二战后的德国为日本树立了什么榜样( ) A、实行非军事化 B、奉行和平外交 C、深刻反省历史 D、奉行殖民扩张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延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B、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带答案)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导学案 班级:姓名:组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2、知道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实 3、分析思考拉丁美洲和亚洲长期落后的原因 二、【重难点】 重点: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原因,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民族起义 难点:分析殖民地人民反抗的作用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2-5,用笔划出关键词) 1、找找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原因? 2、概括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时间、背景、人物、过程等) 3、找出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史实(背景、时间、代表、积极意义等)? 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印度民族大起义在历史上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 五、【当堂训练】 1.“不打碎西班牙殖民者束缚我的祖国的枷锁,我的心将不安宁。”这有可能是哪位独立运动的领导者的出征誓言( )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哥伦布 D.华盛顿 2.如果以“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你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具有鲜明的特点,其特点之一表现为( ) A.南北联合,协同作战 B.由封建王公领导 C.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 D.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3.喜欢足球的同学一定听说过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赛,这一杯赛的冠名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 A.华盛顿 B.克莱武 C.圣马丁 D.玻利瓦尔 4.古印度是人类历史上古文明的发祥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新航路

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把它作为征服对象。到19世纪中期控制了印度的西方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法国 D.英国 5.1840年,一位英国人说:“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整个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的土地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由此可以看出英国( ) A.要把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要向印度输入鸦片 C.认为印度经济水平低,商品输出受影响 D.对印度的贸易出现入超 6.在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掌握了革命领导权的是( ) A.土兵 B.农民 C.封建王公贵族 D.印度皇帝 7.当代印度史学家说:“即使在100年后的今天,印度人民仍在赞颂她。英国侵略者管她叫‘魔鬼的化身’,然而在印度人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永不消逝的巨人。”她是( ) A.圣马丁 B.尼赫鲁 C.章西女王 D.释迦牟尼 8.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人物事迹评价 ①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②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的解放者” ③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④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国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中外历史上,面对殖民侵略,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下列中外民族英雄中,为国献身的是( ) ①林则徐②关天培③邓世昌④章西女王⑤玻利瓦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0.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这一主题思想的是( ) ①玻利瓦尔②章西女王③华盛顿④林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二月革命;掌握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历史意义。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正确评价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及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了解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学习过程: 【自学导航】 1.二月革命:_______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 ”,推翻了_______________统治。之后,俄国建立了_______________ 临时政府,它与革命中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存在,_______________掌握着主要权力。 2.十月革命:____ ___年__ _ 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________ ___ 的方针。___ _月_ __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 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________ ______,领导起义。__ __月_ __日,起义取得胜利。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当选为主席。 3.苏维埃政府的措施:苏维埃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______耕种。同德、奥匈帝国议和,退出。 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______________迁到____________。 4.三年国内战争:经过年艰苦的国内战争,1920年粉碎了外国的和国内的,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5.十月革命的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 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 国家由此诞生。它沉重打击了______ _____的统治,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交流讨论】 1、十月革命武装起义的背景? 2、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性质和历史意义? 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课堂达标】 1、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的建立B.俄国二月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荔城中学:侯春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第一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能力培养:指导学生通过报刊、书籍和网络等途 径了解考古动态,关心有关的研究进展,锻炼收 集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价值观: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 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 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 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具:图片、影片

讲授过程 导入新课 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以及中国神话中女娲造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起源 1、关于人类的起源,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神话。你知道有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 神话故事呢? 2、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非洲的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与人类有哪些主要差别?那么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或者说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最关键的是:直立行走和工具的制造。 3、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4、三大人种的形成 给出三大人种图片,说一说 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 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各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各人种毛发、肤色等体貌特征的差异,就是他们适应各自环境演化的结果。 强调: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各种族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是后天因素决定的,种族歧视是决无道理的反文明行为。 二、母系氏族社会 1、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石器(复习新、旧石器时代) 2、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氏族(介绍氏族,河姆渡和半坡遗址) 3、人类社会先经历母系氏族,后经历父系氏族。

九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至6月。 (2)地点:巴黎近郊凡尔赛宫。 (3)目的:分赃、反苏、建立国际新秩序。 性质:战胜国处置战败国,对战败国的媾和会议,是分脏的会议。 (4)参加国家:27个战胜国,战败国和俄国被排斥。 (5)操纵国:美、英、法。 ⑹大国意图: ①美国:宣扬“十四点原则”,企图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②英国:继续保持海上绝对优势,削弱德国,但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目的是保持欧洲大陆均势, 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 ③法国: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欧洲大陆霸权 ④意大利:扩大领土 ⑤日本:使战时获得的太平洋岛屿和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l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区由国联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德国不得设防;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承认波兰独立)

l 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英法--非洲和中东;太平洋岛屿--日本) l 严格限制德国军备(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 万人,限制海军;禁止空军。(既防止其东山再起,又保留其镇压人民的力量力)) l 德国赔款(悬而未决)德国要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末规定具体数量和期限,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 ⑺主要内容: ①签订对德和约(中 心问题)即《凡尔赛和约》。 (目的:罚惩消弱 德国) 凡尔赛体系——《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和战败国签定的奥、保、匈、土签订了和约。构成所谓“凡尔塞体系” 影响:影响: ①使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A、首先,奥匈帝国解体。匈牙利分立,建立新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南部领土被割让给意大利;巴尔干部分地区并入塞尔维亚,成为南斯拉夫,另一部分归还波兰。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下册-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

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 1.十月革命前夕的俄国是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对此理解准确的一组是()①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②沙皇专制与人民大众③大俄罗斯民族与少数民族④俄帝国主义与西方帝国主义⑤俄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⑥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A.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严重地保留着封建农奴制残余 D.无产阶级力量强大 3.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二月革命造成了两政权并存的局面 D.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所产生的工兵代表在苏维埃中占有多数席位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 A.要摆脱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 B.全部政权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 D.政权转归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5.俄国十月革命中干涉与反干涉的斗争反映的实质是() A.协约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政策 B.俄国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C.俄国无产阶级与协约国帝国主义的矛盾 D.国际资产阶级和国际无产阶级的矛盾

6.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A.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B.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C.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D.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 7.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D.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 8.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A.它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 B.它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奠定了基础 C.使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D.极大地推动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 A.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国 B.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 C.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强大D.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 10.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联盟 B.它的实施表明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 C.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 D.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1.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导学案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罗斯福新政 【基础知识】 知识点1从繁荣到危机 1.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____________。 2.时间:1929—1933年。 3.范围:席卷了______国以及整个__________世界。 4.表现 (1)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 (2)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 (3)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 (4)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知识点2罗斯福新政 1.时间:________年。 2.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 3.最突出的特点:采用____________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4.主要内容

5.评价 (1)积极: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__________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新政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________矛盾。 【基础达标】 1.下图情景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造成图中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大机器开始代替人力劳动进行生产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经济大危机爆发 D.1924—1929年的经济繁荣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3.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 A.资本家 B.广大人民群众 C.农场主 D.政府官员 4.1933年,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首要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就业机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任务就可以部分地完成”。为此,他采取的直接措施是() A.整顿银行业,恢复银行信用 B.稳定农产品价格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和应急的救济机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优质教案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1.知识结构 引言是由图片和文字组成的。文字重点说明了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势力的精神独裁和14世纪以来人们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渴求,时间跨度非常大。建议对古希腊人文思想萌芽后的历史做简要说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这

里可以对基督教的精神统治简要介绍,其他方面留到讲宗教改革时进一步说明。在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下,欧洲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图片《雅典学院》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创作的油画,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与古希腊先贤们对话而复兴文化的渴求,可由此画展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连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象意大利人的血液);那里有最诱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里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就在这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也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恺撒大帝、墨索里尼和暴君。这就是意大利──一个神秘的王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文艺复兴的足迹。 文艺复兴 (14-16C,意大利 ------------ 欧洲) 是公元14~17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表面是思想文化界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实质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运动。 一、文艺复兴的兴起 1、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意大利有很多得天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篇一:九年级历史上册岳麓版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该亚的传说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

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以及人种的形成等知识。 新课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