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第一节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的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在要求上有别于成人。熟练掌握与此有关的方法和技巧,是开展儿科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

医学的进步以及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对医生运用系统医学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及正确的临床系统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仔细全面地采集病史、规范进行体格检查和正规书写病历对培养临床综合能力和确立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临床实验室的发展和医疗诊断设备的更新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手段,但准确的病史资料的采集和体格检查永远是正确诊断疾病的重要的基础。病历记录则是最重要的医疗证据。

一、病史采集和记录

病史采集要准确。其要点是认真听,重点问,关键是从家长提供的信息中发现对病情诊断有用的线索。在病史询问过程中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易懂,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要关心家长与孩子,以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同时要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为其保密。切不可先人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语气来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这样会给诊断造成困难。病史采集内容包括:

1.一般内容正确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采用

实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一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及/或其它联系方式(如电话)、病史叙述者与病儿的关系以及病史的可靠程度。

2.主诉用病史提供者的语言概括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时间。例如:“间歇腹痛3天”、“持续发烧5天”。

3.现病史为病历的主要部分。详细描述此次患病的情况,包括主要症状、病情发展和诊治经过。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仔细询问主要症状,要注意症状的特征,如咳嗽的询问应包括:持续性还是间断性、剧烈还是轻咳、单声或连续性、阵发性咳嗽、有无鸡呜样吼声、有无痰及其性状、咳嗽在一日中何时较重,有无任何伴随症状等;②有鉴别意义的有关症状包括阴性症状,也要询问并记录在病史中;③病后小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或食欲情况、大小便、睡眠等以及其他系统的症状;④已经做过的检查和结果;

⑤已经进行治疗的病人要询问用药的情况,如药物名称、剂量、方法、时间、治疗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等。

4.个人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发育史,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有侧重详略。

(1)出生史:母孕期的情况;第几胎第几产,出生体重;分娩时是否足月、早产或过期产;生产方式,出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sar评分情况等。新生儿和小婴儿、疑有中枢神

经系统发育不全或智力发育迟缓等患儿更应详细了解围生期有关的情况。

(2)喂养史: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或部分母乳喂养,以何种乳品为主,配制方法,喂哺次数及量,断奶时间,添加其它食物的时间、品种及数量,进食及大小便情况。年长儿还应注意了解有无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习惯。了解喂养情况对患有营养性或消化系统疾病的儿童尤为重要。

(3)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两方面。常用的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和身高以及增长情况,前囟闭合及乳牙萌出的时间等;发育过程中何时能抬头、会笑、独坐、走路;何时会叫爸爸、妈妈。学龄儿童还应询问在校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等。

5.既往史包括以往疾病史和预防接种史。

(1)既往患病史:需详细询问既往患过的疾病、患病时间和治疗结果;应着重了解传染病史,如过去曾患过麻疹而此次有发热、皮疹的患儿,在综合分析时应多考虑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认真了解有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并详细记录,以供治疗时参考。在年长儿或病程较长的疑难病例,应对各系统进行系统回顾。

(2)预防接种史:对常规接种的疫苗均应逐一询问。何时接受过何种预防接种,具体次数,有无反应。接种非常规的疫苗也应记录。

6.家族史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传染病患者;如有,则应详细了解与患儿接触的情况。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分娩情况、同胞的健康情况(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死亡年龄)。必要时要询问家庭成员及亲戚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父母对患儿的关爱程度和对患儿所患疾病的认识等。

7.传染病接触史疑为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的关系、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和归转、患儿与该患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了解父母

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基本知识也有助于诊断。

二、体格检查

为了获得准确无误的体格检查资料,在采集病史时要创造一种自然轻松的气氛,以尽可能取得患儿的合作,而医生的表现是决定母亲和孩子合作程度的主要因素。

(一)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1.询问病史时就应该开始和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微笑、呼患儿的名字或小名、乳名、用表扬语言鼓励患儿、或用手轻轻抚摸他可以使患儿消除紧张心理。也可用听诊器或其他玩具逗患儿玩耍以消除或减少恐惧,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合作。并同时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对外界的反应及智力情况。

2.为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检查时应尽量让孩子与亲人在

一起,婴幼儿可坐或躺在家长的怀里检查,检查者顺应患儿的体位。

3.检查的顺序可根据患儿当时的情况灵活掌握。由于婴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因此在体格检查时应特别记住以下要点:安静时先检查心肺听诊、心率、呼吸次数和腹部触诊等易受哭闹影响的部位,一般在患儿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容易观察的部位随时查,如四肢躯干骨骼、全身浅表淋巴结等;对患儿有刺激而患儿不易接受的部位最后查,如口腔、咽部等,有疼痛的部位也应放在最后检查。

4.检查时态度和蔼,动作轻柔,冬天时双手及所用听诊器胸件应先温暖;检查过程中既要全面仔细,又要注意保暖,不要过多暴露身体部位以免着凉;对年长儿还要照顾他(她)们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

5.对急症或危重抢救病例,应先重点检查生命体征或与疾病有关的部位,全面的体检最好在病情稍稳定后进行,也可边抢救边检查。

6.小儿免疫功能差,为防止交叉感染,检查前后均应清洗双手,使用一次性或消毒后的压舌板;检查者的工作衣和听诊器要勤消毒。

(二)检查方法

1.一般状况询问病史的过程中,留心观察小儿的营养发育情况、神志、表情、对周围事物的反应、皮肤颜色、体

位、行走姿势和孩子的语言能力等。由此得到的资料较为真实,可供正确判断一般情况。

2.一般测量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

(1)体温:可根据小儿的年龄和病情选用测温的方法:①腋下测温法:最常用,也最安全、方便,但测量的时间偏长。将消毒的体温表水银头放在小儿腋窝中,将上臂紧压腋窝,保持5—10分钟,36~3712为正常;②口腔测温法:准确方便,保持3分钟,3712为正常,实用于神志清楚而且配合的6岁以上的小儿;③肛门内测温法:测温时间短、准确。小儿取侧卧位,下肢屈曲,将已涂满润滑油的肛表水银头轻轻插入肛门内3—4cra,测温3~5分钟,36.512~37.512为正常,1岁以内小儿、不合作的儿童以及昏迷、休克患儿可采用此方法;

④耳内测温法:准确快速,不会造成交叉感染,但仪器贵。临床目前比较少用。

(2)呼吸、脉搏: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小儿呼吸频率可通过听诊或观察腹部起伏而得,也可将棉花少许置于小儿鼻孔边缘,观察棉花纤维的摆动而得。要同时观察呼吸的节律和深浅。对年长儿一般选择较浅的动脉如桡动脉来检查脉搏,婴幼儿最好检查股动脉或通过心脏听诊来检测。要注意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弱及紧张度。

各年龄组小儿呼吸脉搏正常值见表4—1。

表4—1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份)

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

新生儿40--45 120--1401:3

<1岁30--40 110--1301:3--4

2--3岁25--30 100--1201:3--4

4--7岁20--25 80--1001:4

8--14岁18--20 70--901:4

(3)血压:测量血压时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一般说来,袖带的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袖带过宽时测得的血压值较实际值偏低,过窄时则较实际值为高。新生儿多采用多普勒超声监听仪或心电监护仪测定血压,简易潮红法也可用。年龄越小,血压越低。不同年龄小儿血压的正常值可用公式推算:收缩压(mmHg)=80+(年龄X2);舒张压应该为收缩压的2/3(mmHg与kPa的换算为:mmHg测定值÷7.5=kPa值)。

3.皮肤和皮下组织应在自然光线下仔细观察身体各部位皮肤的颜色,有无苍白、黄染、紫绀、潮红、皮疹、瘀点(斑)、脱屑、色素沉着,毛发有无异常,触摸皮肤的弹性、皮下组织及脂肪的厚度、有无水肿及水肿的性质。

4.淋巴结包括淋巴结的大小、数目、活动度、质地、有无粘连和(或)压痛等。颈部、耳后、枕部、腹股沟等部

位尤其要认真检查,正常情况下在这些部位可触及单个质软的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

5.头部

(1)头颅:观察大小、形状,必要时测量头围;前囟大小及紧张度、有无凹陷或隆起;小婴儿要观察有无枕秃和颅骨软化、血肿或颅骨缺损等。

(2)面部:有无特殊面容、眼距宽窄、鼻梁高低,注意双耳位置和形状等。

(3)眼、耳、鼻:有无眼睑浮肿、下垂、眼球突出、斜视、结膜充血、眼分泌物、角膜混浊、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检查双外耳道有无分泌物、局部红肿及外耳牵拉痛;若怀疑有中耳炎时应用耳镜检查鼓膜情况。观察鼻形、注意有无鼻翼扇动、鼻腔分泌物及通气情况。

(4)口腔:口唇色泽有无苍白、紫绀、干燥、口角糜烂、疱疹。口腔内颊粘膜、牙龈、硬腭有无充血、溃疡、粘膜斑、鹅口疮、腮腺开口处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牙齿数目及龋齿数。舌质、舌苔颜色。咽部检查时医生一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面对光源,一手持压舌板,在小儿张口时进人口腔,压住舌后根部,利用小儿反射性恶心暴露咽部的短暂时间,迅速观察双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充血、分泌物、脓点、伪膜及咽部有无溃疡、充血、滤泡增生、咽后壁脓肿等情况。

6.颈部:颈部是否软,有无斜颈、短颈或颈蹼等畸形,

颈椎活动情况;甲状腺有无肿大,气管位置;颈静脉充盈及搏动情况,有无颈肌张力增高或弛缓等。

7.胸部

(1)胸廓:注意有无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肋膈沟;胸廓两侧是否对称、心前区有无隆起,有无桶状胸。触诊有无肋间隙饱满、凹陷、增宽或变窄、肋骨串珠等。

(2)肺:望诊应注意呼吸频率和节律有无异常,有无呼吸困难和呼吸深浅改变;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吸气时凹陷;呼气性呼吸困难时可出现呼气延长。触诊在年幼儿可利用啼哭或说话时进行。因小儿胸壁薄,叩诊反响比成人清,故叩诊时用力要轻或可用直接叩诊法(用两个手指直接叩击胸壁)。听诊时正常小儿呼吸音较成人响,呈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应注意听腋下、肩胛间区及肩胛下区有无异常,因肺炎时这些部位较易听到湿性哕音。听诊时尽量保持小儿安静,利用小儿啼哭后深吸气时容易闻及细湿哕音。

(3)心:望诊时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强弱和搏动范围,正常小儿搏动范围在2~3cm之内,肥胖小儿不易看到心尖搏动。触诊主要检查心尖搏动的位置及有无震颤,并应注意出现的部位和性质(收缩期、舒张期或连续性)。通过叩心界可估计心脏大小、形状及其在胸腔的位置,心界叩诊时用力要轻才易分辨清浊音界线,3岁以内婴幼儿一般只

叩心脏左右界;叩左界时从心尖搏动点左侧起向右叩,听到浊音改变即为左界,记录为第几肋间左乳线外或内几厘米;叩右界时先叩出肝浊音界,然后在其上一肋间自右向左叩,有浊音改变时即为右界,以右胸骨线(胸骨右缘)外几厘米记录。各年龄小儿心界参考表4—2。小儿心脏听诊应在安静环境下进行,听诊器的胸件要小。小婴儿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响度几乎相等;随年龄的增长,心尖部第一心音较第二音响,而心底部第二音超过第一音。小儿时期肺动脉瓣区第二音比主动脉瓣区第二音响(P2>八2)。有时可出现吸气性第二心音分裂。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常于肺动脉瓣区或心尖部听到生理性收缩期杂音或窦性心律不齐。

表4—2 各年龄小儿心界

年龄左界右界

<1岁左乳线外1-2cm沿右胸骨旁线

2~5岁左乳线外1cm右胸骨旁线与右胸骨线之间

5~12岁左乳线上或乳线内0.5--lcm接近右胸骨线

>12岁左乳线内0.5一lcrn右胸骨线

8.腹部望诊在新生儿或消瘦小儿常可见到肠型或肠蠕动波,新生儿应注意脐部有无分泌物、出血、炎症,脐疝大小。触诊应尽量争取小儿的合作,可让其躺在母亲怀里或在哺乳时进行,检查者的手应温暖、动作轻柔,如小儿哭闹不止,可利用其吸气时作快速扪诊。检查有无压痛主要观察小

儿表情反应,不能完全依靠小儿回答。正常婴幼儿肝脏可在肋缘下1—2cra 处扪及,柔软无压痛;6~7岁后不应在肋下触及。小婴儿偶可触及脾脏边缘。叩诊可采用直接叩诊或间接叩诊法,其检查内容与成人相同。小儿腹部听诊有时可闻及肠鸣音亢进,如有血管杂音时应注意杂音性质、强弱及部位。

9.脊柱和四肢注意有无畸形、躯干与四肢比例和佝偻病体征,如“O”型或“X”型腿、手镯、脚镯样变、脊柱侧弯或后凸等;观察手、足指(趾)有无杵状指、多指(趾)畸形等。

10.会阴肛门和外生殖器观察有无畸形(如先天性无肛、尿道下裂、两性畸形)、肛裂;女孩有无阴道分泌物、畸形;男孩有无隐睾、包皮过长、过紧、鞘膜积液和腹股沟疝等。

11.神经系统根据病种、病情、年龄等选择必要的检查。

(1)一般检查:观察小儿的神志、精神状态、面部表情、反应灵敏度、动作语言能力、有无异常行为等。

(2)神经反射:新生儿期特有的反射,如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是否存在;有些神经反射有其年龄特点,如新生儿和小婴儿期提睾反射、腹壁反射较弱或不能引出,但跟腱反射亢进,并可出现踝阵挛;2岁以下的小儿Babinski 征可呈阳性,但一侧阳性,另一侧阴性则有临床意义。

(3)脑膜刺激征:如颈部有无抵抗、Kemig征和Brudzinski

征是否阳性,检查方法同成人。如小儿不配合,要反复检查才能正确判定。正常小婴儿由于在胎内时屈肌占优势,故生后头几个月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也可阳性。因此,在解释检查结果意义时一定要根据病情、结合年龄特点全面考虑。

(三)体格检查记录方法

体格检查项目虽然在检查时无一定顺序,但结果记录应按上述顺序书写;不仅阳性体征应记录,重要的阴性体征结果也要记录。

体格检查与病史采集

病史询问(问诊) 病史询问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之一,科学的询问方法,系统全面地采集真实的病史资料,是提出临床正确诊断的前提和保证。 一、病史询问前的准备 1.步入病房,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候,并作自我介绍,如“我是×医生,在您住院诊治期间对您的诊治具体负责,有什么要求、想法可向以我说明……”等等。 2.说明病史询问的意义和目的,取得病人的合作和配合。 3.消除患者的紧张、拘束心理,态度要和蔼、诚恳,耐心,病人陈述时要专心听讲。 二、一般项目询问 1.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民族、婚姻、职业、就诊或入院日期。 2.病史的陈述人如果不是患者本人,还应询问与患者之间的关系。 三、主诉 患者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及其持续时间。主诉为患者感觉最痛苦、最明显症状或(和)体征及开始出现的时间。主诉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症状诉说后加工的诊断术语。 四、现病史 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全过程。 1.起病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地点、环境、起病的缓急情况、前驱症状、发病的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2.病因与诱因:尽可能地了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包括外伤、中毒、感染等,以及诱因包括情绪、气候、地理及生活环境、起居饮食失调等。 3.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的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重因素。 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在患者出现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

这些伴随出现的症状常常是鉴别诊断的依据,或提示出现了并发症。 6.诊疗经过:患病后曾接受检查与治疗的经过,包括检查方法、时间、结果、诊断名称及治疗方法、效果、不良反应。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包括发病以来患者的精神情况、体力状态、生活习惯、食欲、睡眠、体重变化、大小便情况等。 五、既往史 既往史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食物)过敏史。此外,居住及生活地区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也应记载。 六、系统回顾:九个系统 1.呼吸系统: 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盗汗、体重减轻。 2.循环系统:心悸、气短、紫绀、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水肿、肝区胀痛、咯血、咯痰、头痛、晕厥。 3.消化系统:食欲改变,嗳气、反酸、腹胀、腹痛、腹泻、厌油、脓血便、柏油样便、恶心、呕吐、呕血、吞咽困难、皮肤瘙痒、黄染、体力及体重的改变。 4.泌尿生殖系统:水肿、排尿困难、少尿、多尿、无尿、尿频、尿急、尿痛、夜尿、血尿、酱油色尿、尿潴留、尿失禁,腰痛,外生殖器有无溃疡、性欲改变。 5. 造血系统:乏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皮肤苍白、出血点、瘀斑、血肿、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 6. 内分泌代谢系统:烦渴、多饮、多食、多尿、怕热、畏寒、多汗、乏力、头痛、视力模糊、心悸、水肿、肌肉震颤、痉挛、性格、智力、体格、性器官发育、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的改变。 7. 运动骨骼系统:骨骼发育、骨折、关节肿痛、关节强直或变形,有无肢体肌肉麻木、疼痛、萎缩、瘫痪。 8. 神经精神系统:头痛、失眠、嗜睡、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晕厥、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及运动障碍、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情绪、思维、智能、自知力。 9.免疫系统:皮疹、发热、关节疼痛、肌无力、怕光、口干、眼干、粘膜多发溃疡等。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检查方法 见习要求 1.掌握病史采集,病历书写方法,神经系统检查法。 2.掌握腰椎穿剌术的方法及应用。 3.阅读神经内科专科病历3-5份。 见习学时5学时 见习地点神经内科病房和示教室 见习重点 神经系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腰椎穿剌术。 见习内容 1.准备脑梗塞病人1例;脑出血病人1例;腰椎穿剌模型1个,腰椎穿剌包1个及相关物品。 2.内容及步骤 (1)大课内容复习(20分钟) 重点讲授重要概念、病史询问要点和体查要点、诊断要点。紧密结合大课内容,突出重点。注意询问病史的方法及技巧。观看录像:意识障碍的分类及检查方法,运动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共济运动反射检查;深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剌激征检查;腰椎穿剌术及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剌术的体位及注意事项。 (2)进病房看病人,注意教学生看病人、做体查、做腰椎穿剌术(180分钟) 学生分组进病房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以学生实践为主,训练学生接触患者和与患者交流的能力,老师进行询问病史的启发,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体查手法,异常体征重点带教。用模型示范做腰椎穿剌术,并现场讲解适应症,禁忌症及实验室常用的化验检查。注重人文关怀。 (3)回示教室结合所看病历讨论、提问(30分钟) 报告病历摘要:以讨论为主,着重培养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注意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请学生提出必要的辅助检查,并说明每项检查的目的,由带教老师提供相应检查项目的结果;学生归纳病人的临床特点;作出完整的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老师讲评并小结当天见习内容:以讲授为主,总结归纳本堂课学习重点,并要求完成一份病例。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学习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Kernig征 2.运动性失语 3.weber实验 4.Honer征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用针划过患者足部外踝足背边处,出现拇趾背屈、此反射为( ) A.Babinski征 B.Oppenheim征 C.Gordon征 D.Chaddock征 E.Schaeffer征 2.膝反射的脊髓反射中枢为( ) A.T12~L1 B.L1~L3 C.L2~L4 D.L3~L5 E.S l~S2 3.下列不属于自主神经检查的是( ) A.皮肤划纹实验 B.角膜反射 C.卧立位实验 D.眼心反射 E.竖毛实验 4.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提示( ) A.感觉性共济失调 B.基底节病变 C.小脑性共济失调 D.额叶性共济失调

E.前庭性共济失调 5.浅感觉检查不包括( ) A.触觉 B.振动觉 C.热觉 D.痛觉 E.冷觉 A2型题 1.男,74岁,右利手,昨日晨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出物体的名称及家人的姓名。该患者言语障碍是( ) A.感觉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混合性失语 E.癔病性失语 2.女性,22岁,有癫痫病史,到医院就诊时显示注意力不集中,步态不稳。血液中苯妥英钠的浓度是38mg/L,患者双眼的检查最可能出现的体征为( ) A.患者左眼外展受限 B.双眼外视时有粗大眼震 C.双眼辐辏障碍 D.视乳头水肿 E.患者上视障碍 A3/A4型题 (1-2题共用题干) 男,40岁,脑MRI示右侧内囊区小片脑梗死,现在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均增高,左侧肢体能抬起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左侧巴氏征阳性。 1.此时患者左侧肌力为几级( ) A.1级 B.2级 C.5级 D.4级 E.3级 2.患者的肌张力增高为哪种类型的肌张力增高( ) A.锥体系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B.小脑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C.多发性神经病时的肌张力增高 D.肌源性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E.脊髓前脚灰质炎时的肌张力增高 B1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失调样呼吸 B.长吸式呼吸 C.潮式呼吸 D.丛集式呼吸 E.中枢神经元性过度呼吸 1.广泛大脑半球损害可出现( ) 2.桥脑下部损害可出现( )

儿科学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特点

儿科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特点 一、 病史特点 (一)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点、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详细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如电话)、病史叙述者及其与患儿的关系、病史的可靠程度。 关于年龄的说明:新生儿年龄单位用分钟、小时、天表示;婴儿年龄单位用月表示,如3月,如果月龄不是整数用带分数表示如年龄是3个月15天,应写成30 153月,不能写成321月,未满一岁的小儿年龄单位不可用岁,即6个月小儿不能用612 岁表示,更不能写成12 岁;一岁以上小儿年龄单位用岁表示,如1岁,如果不是整数岁也用带分数表示,如1岁4个月小儿应写成1 412 岁,不可写成113 岁。 (二) 主诉 指患儿就诊的主要症状和时间。尽量简炼,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重要的信息。如发热3天;咳嗽5天。 (三) 现病史 为病史的主要部分,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①主要症状及其发展经过;②次要症状及其发展经过;③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④诊治经过(包括在外院所作的辅助检查、诊断、用药情况以及疗效)。⑤一般情况,包括患儿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体力和体重的变化。注意在描述临床表现时要全面,在描述诊疗经过时应具体。这样才能全面反应患儿的病史,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四)个人史 1.出生史:母孕期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及工作环境和精神情况;胎次产次,出生体重;分娩时是足月、早产或过期产;生产方式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如果是剖腹产,应该问明其原因,出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gar 评分结果。

2. 喂养史:出生后开奶时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部分母乳喂养)、方法(每天喂哺次数、每次喂哺量)以及断奶时间,添加辅食的时间、种类。年长儿应注意有无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习惯。 3. 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如体重和身高增长情况、前囟闭合时间、乳牙萌出时间、顺序、乳牙出齐时间、换牙时间、感知觉发育(视、听、味、皮肤等)、运动发育(平衡与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发育等。学龄儿童还应询问在校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4. 习惯与行为:包括饮食、睡眠、个人卫生、锻炼等习惯,注意有无不良行为。 (五)既往史包括以往疾病史和预防接种史。一般勿需进行系统回顾,年长儿和病程较长及病情复杂的患儿可进行系统回顾。 1. 既往病史:既往患过的疾病名称、患病时间和治疗结果;小儿常见的传染病史;有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2. 预防接种史:根据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逐一询问。何时接种何种疫苗,接种后有无反应。对非计划免疫范畴的意愿性疫苗的接种也要记录。 (六)家族史家族成员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传染性疾病;父母是否近亲婚配、既往母亲分娩情况、同胞的健康情况(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死亡年龄)。 (七)社会史父母婚姻质量、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卫生情况、周围是否有传染病流行以及与传染病患者接触的密切程度。 注:病史是医师对患儿客观表现的如实记录,记录的是患儿家属或患儿自己的语言,医生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加以评价正常与否。 二、体检特点 (一)一般测量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无特殊情况,3岁以内不量血压,3岁以上不量身长(高)、头围、胸围。 (二)一般状况包括营养、发育、神志、表情、对周围事物的反应、体位、行走姿势、哭声、语言对答情况、检查合作程度等。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问诊 1、问诊的方法 ?问诊前的过渡性交谈。 ?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 采取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询问 ?注意时间顺序: 指主诉和现病史中症状或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 ?问诊时医生的态度要诚恳友善 耐心与患者交谈,细心听取患者的陈述。 ?避免重复提问 提问时要注意系统性、目的性和必要性。 ?注意及时核实病人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医生要根据不同病人、不同情况采取的封闭式提问或开放式提问 ?结束语 以结束语表明问诊结束,并说明下一步计划、询问者的作用、义务,对病人的要求、希望(如改变饮食习惯、治疗等)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要不断地思考、分析、综合,归纳患者所陈述的症状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主次、去伪存真,将患者的陈述加以归纳、整理,按规范格式写成病史。 2、问诊的内容(注意标点) ①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日)、籍贯、出生地、民族、联系人姓名、住址(详细到门牌号,能联系到的)、联系电话、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和患儿关系)及可靠程度等 记录年龄时应填写实足年龄。(如生日为2005年9月23日,年龄?) 1个月内写几天,1岁内写几月,1岁以上写几岁(75月×) ②主诉: 1)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疾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及持续时间,即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主诉应言简意明,用一、两句话全面概括。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注意:原则上不能用诊断或检查结果来代替主诉,若有几个症状,应按时间先后顺序。 【举例】 ?2岁患儿,5天前发热,3天前出现咳嗽,喉头痰鸣,伴有大便稀薄,日解 1-2次发热5天,咳嗽3天 ?—— 2岁患儿,5天前发热,3天前出现咳嗽,但在入院前2天体温恢复 正常发热5天,咳嗽3天 ?——2岁患儿,1月出现发热,外院输液体温恢复正常2-3天后,再次出现 发热,如此反复。3天前出现咳嗽。反复发热1月,咳嗽3天 ?——2岁患儿,1月前出现发热,2天后体温正常至今。3天前出现咳嗽 咳嗽3天 a、面色苍白,家长发现的时间一般较迟,可用“发现面色苍白3天”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学习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Kernig征 2.运动性失语 3.weber试验 4.Honer征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用针划过患者足部外踝足背边处,出现拇趾背屈、此反射为( ) A.Babinski征 B.Oppenheim征 C.Gordon征 D.Chaddock征 E.Schaeffer征 2.膝反射的脊髓反射中枢为( ) A.T12~L1 B.L1~L3 C.L2~L4 D.L3~L5 E.S l~S2 3.下列不属于自主神经检查的是( ) A.皮肤划纹试验 B.角膜反射 C.卧立位试验 D.眼心反射 E.竖毛试验 4.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提示( ) A.感觉性共济失调 B.基底节病变 C.小脑性共济失调 D.额叶性共济失调

E.前庭性共济失调 5.浅感觉检查不包括() A.触觉 B.振动觉 C.热觉 D.痛觉 E.冷觉 A2型题 1.男,74岁,右利手,昨日晨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出物体的名称及家人的姓名。该患者言语障碍是( ) A.感觉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混合性失语 E.癔病性失语 2.女性,22岁,有癫痫病史,到医院就诊时显示注意力不集中,步态不稳。血液中苯妥英钠的浓度是38mg/L,患者双眼的检查最可能出现的体征为( ) A.患者左眼外展受限 B.双眼外视时有粗大眼震 C.双眼辐辏障碍 D.视乳头水肿 E.患者上视障碍 A3/A4型题 (1-2题共用题干) 男,40岁,脑MRI示右侧内囊区小片脑梗死,现在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均增高,左侧肢体能抬起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左侧巴氏征阳性。 1.此时患者左侧肌力为几级( ) A.1级 B.2级 C.5级 D.4级 E.3级 2.患者的肌张力增高为哪种类型的肌张力增高( ) A.锥体系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B.小脑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C.多发性神经病时的肌张力增高 D.肌源性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E.脊髓前脚灰质炎时的肌张力增高 B1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失调样呼吸 B.长吸式呼吸 C.潮式呼吸 D.丛集式呼吸 E.中枢神经元性过度呼吸 1.广泛大脑半球损害可出现( ) 2.桥脑下部损害可出现( )

儿科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特点

儿科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特点 病史特点 (一)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包括患儿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点、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详细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如电话)、病史叙述者及其与患儿的关系、病史的可靠程度。 关于年龄的说明:新生儿年龄单位用分钟、小时、天表示;婴儿年龄单位用 月表示,如3月,如果月龄不是整数用带分数表示如年龄是3个月15天,应写成瞪月,不能写成32月,未满一岁的小儿年龄单位不可用岁,即6个月小儿 6 1 不能用12岁表示,更不能写成2岁;一岁以上小儿年龄单位用岁表示,如1岁, 4 如果不是整数岁也用带分数表示,如1岁4个月小儿应写成112岁,不可写成13岁。 (二)主诉指患儿就诊的主要症状和时间。尽量简炼,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重要的信息。如发热3天;咳嗽5天。 (三)现病史为病史的主要部分,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①诱因;②主要症状及其发展经过;③次要症状及其发展经过;④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⑤ 诊治经过(包括在外院所作的辅助检查、诊断、用药情况以及疗效)。⑥一般情况,包括患儿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体力和体重的变化。注意在描述临床表现时要全面,在描述诊疗经过时应具体。这样才能全面反应患儿的病史,有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四)个人史 1出生史:母孕期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及工作环境和精神情况;胎次产 次,出生体重;分娩时是足月、早产或过期产;生产方式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如果是剖腹产,应该问明其原因,出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分结果。 2. 喂养史:出生后开奶时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人工喂养、部分母乳喂养)、方法(每天喂哺次数、每次喂哺量)以及断奶时间,添加辅食的时间、种类。年长儿应注意有无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习惯。 3. 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如体重和身高增长情况、前囟闭合时间、乳牙萌出时间、顺序、乳牙出齐时间、换牙时间、感知觉发育(视、听、味、皮肤等)、运动发育(平衡与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发育等。学龄儿童还应询问在校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单位: 摘要: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 关键词: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儿科的病史采集、记录和体格检查在内容、程序、方法以及分析判断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在要求上有别于成人。熟练掌握与此有关的方法和技巧,是开展儿科临床诊疗工作的基础。医学的进步以及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对医生运用系统医学知识、临床基本技能及正确的临床系统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仔细全面地采集病史、规范进行体格检查和正规书写病历对培养临床综合能力和确立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临床实验室的发展和医疗诊断设备的更新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手段,但准确的病史资料的采集和体格检查永远是正确诊断疾病的重要的基础。病历记录则是最重要的医疗证据。 一、病史采集和记录 病史采集要准确。其要点是认真听,重点问,关键是从家长提供的信息中发现对病情诊断有用的线索。在病史询问过程中态度要和蔼亲切,语言要通俗易懂,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要关心家长与孩子,以取得家长和孩子的信任。同时要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并为其保密。切不可先入为主,尤其不能用暗示的言语或语气来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这样会给诊断造成困难。病史采集内容包括: 1.一般内容正确记录患儿的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一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抚养人的姓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及/一或其它联系方式(如电话)、病史叙述者与病儿的关系以及病史的可靠程度 2.主诉用病史提供者的语言概括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时间。例如:“间歇腹痛3天”、“持续发烧5天”。 3?现病史为病历的主要部分。详细描述此次患病的情况,包括主要症状、病情发展和诊治经过。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仔细询问主要症状,要注意症状的特征,如咳嗽的询问应包括:持续性还是间断性、剧烈还是轻咳、单声或连续性、阵发性咳嗽、有无鸡鸣样吼声、有无痰及其性状、咳嗽在一日中何时较重,有无任何伴随症状等;②有鉴别意义的有关症状包括阴性症状,也要询问并记录在病史中;③病后小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或食欲情况、大小便、睡眠等以及其他系统的症状;④已经做过的检查和结果;⑤已经进行治疗的病人要询问用药的情况,如药物名称、剂量、方法、时间、治疗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等。 4?个人史包括出生史、喂养史、发育史,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疾病在询问时各有侧重详略。 (1)出生史:母孕期的情况;第几胎第几产,出生体重;分娩时是否足月、早产或过期儿科学产;生产方式,出生时有无窒息或产伤,Apgar评分情况等。新生儿和小婴儿、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或智力发育迟缓等患儿更应详细了解围生期有关的情况。 (2)喂养史: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或部分母乳喂养,以何种乳品为主,配制方法,喂哺次数及量,断奶时间,添加其它食物的时间、品种及数量,进食及大小便情况。年长儿还应注意了解有无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习惯。了解喂养情况对患有营养性或消化系统疾病的儿童尤为重要。 (3)生长发育史:包括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两方面。常用的生长发育指标有:体重和身高以及增长情况,前囟闭合及乳牙萌出的时间等;发育过程中何时能抬头、会笑、独坐、走路;何时会叫爸爸、妈妈。学龄儿童还应询问在校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等。 5.既往史包括以往疾病史和预防接种史。 (1)既往患病史:需详细询问既往患过的疾病、患病时间和治疗结果;应着重了解传染病史,如过去曾患过麻疹而此次有发热、皮疹的患儿,在综合分析时应多考虑其他发热出疹性疾病;认真了解有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并详细记录,以供治疗时参考。在年长儿或病程较长的疑难病例,应对各系统进行系统回顾。 (2)预防接种史:对常规接种的疫苗均应逐一询问。何时接受过何种预防接种,具体次数,有无反应。接种非常规的疫苗也应记录。 6.家族史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传染病患者;如有,则应详细了解与患儿接触的情况。父母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分娩情况、同胞的健康情况(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死亡年龄)。必要时要询问家庭成员及亲戚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居住环境、父母对患儿的关爱程度和对患儿所患疾病的认识等。 7.传染病接触史疑为传染性疾病者,应详细了解可疑的接触史,包括患儿与疑诊或确诊传染病者的关系、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和归转、患儿与该患者的接触方式和时间等。了解父母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基本知识也有助于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doc 9页)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doc 9页)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学习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掌握体格检查的方法。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Kernig征 2.运动性失语 3.weber试验 4.Honer征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用针划过患者足部外踝足背边处,出现拇趾背屈、此反射为( ) A.Babinski征 B.Oppenheim征 C.Gordon征 D.Chaddock征

D.痛觉 E.冷觉 A2型题 1.男,74岁,右利手,昨日晨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出物体的名称及家人的姓名。该患者言语障碍是( ) A.感觉性失语 B.运动性失语 C.命名性失语 D.混合性失语 E.癔病性失语 2.女性,22岁,有癫痫病史,到医院就诊时显示注意力不集中,步态不稳。血液中苯妥英钠的浓度是38mg/L,患者双眼的检查最可能出现的体征为( ) A.患者左眼外展受限 B.双眼外视时有粗大眼震 C.双眼辐辏障碍 D.视乳头水肿 E.患者上视障碍 A3/A4型题 (1-2题共用题干) 男,40岁,脑MRI示右侧内囊区小片脑梗死,

现在处于疾病的恢复期,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均增高,左侧肢体能抬起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左侧巴氏征阳性。 1.此时患者左侧肌力为几级( ) A.1级 B.2级 C.5级 D.4级 E.3级 2.患者的肌张力增高为哪种类型的肌张力增高( ) A.锥体系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B.小脑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C.多发性神经病时的肌张力增高 D.肌源性病变时的肌张力增高 E.脊髓前脚灰质炎时的肌张力增高 B1型题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失调样呼吸 B.长吸式呼吸 C.潮式呼吸 D.丛集式呼吸 E.中枢神经元性过度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