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筛选研究

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筛选研究
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筛选研究

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筛选研究

摘要对双孢蘑菇菌种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和均一性3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菌丝在7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丝在马铃薯玉米粉培养基(培养基F)上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日生长速度最快(达4.17 mm/d),菌丝生长速度较为一致,满管时间也较为整齐,可作为双孢蘑菇生产时的母种培养基。

关键词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

双孢蘑菇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1],铁元素含量很高,适于贫血或低血糖人群食用[2]。近年来,双孢蘑菇栽培在漯河地区发展迅速,为了更好地服务生产并探索出最优母种培养基,特进行该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双孢蘑菇母种(由河南省农科院引进)。PDA培养基、麦粒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马铃薯玉米粉培养基。

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照培养基的种类设7个处理,即PDA培养基(A):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000 mL。麦粒培养基[3](B):麦粒200 g、硫酸镁1.5 g、磷酸二氢钾1 g、蛋白胨2 g、水1000 mL。麦粒培养基(C):麦粒培养基(B)+菜园土。玉米粉培养基[4](D):玉米粉40 g、琼脂20 g、葡萄糖20 g、硫酸镁1 g、磷酸二氢钾1 g、蛋白胨1 g、水1 000 mL[5]。玉米粉培养基(E):玉米粉培养基(D)+菜园土。马铃薯玉米粉培养基[6](F):马铃薯200 g、玉米粉20 g、硫酸镁1.5 g、磷酸二氢钾1.5 g、蛋白胨1 g、琼脂20 g、葡萄糖20 g、水1 000 mL。马铃薯玉米粉培养基(G):马铃薯玉米粉培养基(F)+菜园土。5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菜园土的制备。取600 g菜园土,加入1 000 mL水中煮沸10 min,用4层纱布过滤后备用,把B、D、F中的水用菜园土煮水替代即为C、E、G。

1.3.2 培养基的制备。121 ℃灭菌30 min,将活化的双孢蘑菇菌丝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分别接种于培养基试管的中部,24 ℃恒温无光培养7~14 d。

1.4 调查指标

乳酸菌的筛选

乳酸菌的筛选(初筛) 一、实验目的 对采集的仔猪粪便进行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对猪粪中的肠源菌进行初步的筛选。 二、实验材料 PBS、2mL离心管、MRS肉汤、琼脂、冰袋、保温盒、封口膜、200μL 枪头等。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用MRS肉汤配置MRS固体培养基(内含有1.5%琼脂,1%CaCO3),121℃灭菌15min后倒平板,备后面涂布使用,2mL 离心管中加入1mLPBS备后面实验使用。 2、采样:使用已灭菌的200μL枪头挑取仔猪猪粪适量,放入事先准备好的2mL加有PBS的离心管中,取样标准为每窝仔猪取5个样品,采完样品后,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并放入准备好的装有冰袋的保温盒中保存。 3、涂布:将采好的样品用螺旋振荡器混匀,取100μL样品混匀液,加入900mL的离心管中进行梯度稀释,取10- 4、10-5梯度菌液进行平板涂布。 4、培养:将涂布好的平板依次标好时间、稀释浓度和样品编号后,置于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24h。 5、培养完成后,对所涂布的平板进行拍照留底。

乳酸菌的筛选 一、实验目的 利用平板划线的原理,对涂布出的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二、实验原理 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四、实验步骤 1、MRS培养基的配置:用MRS肉汤按每升48g计算配置,向其中加入1.5%的比例加入琼脂,按1%的比例加入CaCO3后,121℃灭菌15min。 2、倒平板:培养皿灭菌,烘干后,取灭菌的MRS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每个平板倒10mL左右),放入4℃冰箱备用。 3、划线:于超净工作台中,将涂布平板中的单菌落用接种环挑取,按图1中所示的方法与平板上划线。 4、将接种好的平板置于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24h。 5、培养期间,注意观察菌的生长情况,培养结束后,拍照留底。

食用菌母种制作-实验一

实验一食用菌母种制作 一、目的要求: 1、了解母种培养基制作过程,理解灭菌原理; 2、掌握母种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3、了解无菌操作基本原理,掌握母种的无菌接种培养方法。 4、了解和掌握食用菌组织分离法的方法步骤; 5、熟练分离出栽培用菌种。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品材料: 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电炉、铝锅、漏斗、纱布、菜刀、砧板、烧杯、捆扎绳、硅胶试管塞、试管(18x180mm)、手术刀、镊子、75%酒精、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菇子实体。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 ①培养基的制作 1 PDA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2.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1)熬制。马铃薯洗净,挖芽去皮。称取200克,切成玉米大小颗粒或薄 片。量筒量取1000毫升水,铝锅中煮沸后记时30分钟。四层纱布过滤于量杯中。滤液倒入锅中文火加热,加入葡萄糖和琼脂,不断搅拌,直到琼脂溶化。补足水量至1000毫升。

(2)分装试管。将熬制的培养基用小漏斗趁热分装。培养基高度为试管长 度的1/5左右,注意避免培养基沾于试管口外。分装完成后,盖紧硅胶塞。 (3)捆把。7支试管为一捆,用牛皮纸包裹试管口,用捆扎绳扎紧。贴上标签,准备灭菌。 (4)灭菌。注意加足水量和排气,灭菌完成后降压不能太快。 (5)摆斜面,培养基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1/2。斜面试管上覆盖洁净的厚毛巾或几层纱布,防止试管产生过多的冷凝水。 ①菌种分离与培养 (1)种菇选择。选取无杂菌感染,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适应性强的子实体,要求个体健壮,朵大肉厚,外形规整,出菇早,约七八成熟的新鲜子实体。子实体采收后切去大部分菌柄,放入干净器皿备用。 (2)母种分离(组织分离法)。在分离前用75%的酒精棉球擦菇体进行表面消毒,在超净工作台将子实体撕开,用消毒刀片在菌盖与菌柄交接处的组织上取一小块(绿豆大小)移至试管斜面培养基的适当位置,迅速塞上硅胶塞。将分离的试管放在室避光培养7-8天,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四、实验结果 每人制作平菇母种一支。记录母种菌丝的生长情况。 五、作业 1.食用菌菌种分离有哪些方法?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哪一种?该方法有何优点?

细胞筛选 个人整理

一嘌呤霉素 (一)确定最优筛选浓度 当用于筛选特定细胞的嘌呤霉素合适浓度未知时,需进行滴定,或制定针对那种细胞的嘌呤霉素杀菌曲线。 一般而言,嘌呤霉素浓度范围在2-10微克/毫升时是足以杀灭大多数未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1.培养待转染(而不是转染后)的细胞。(筛选的目的是杀灭未转染的细胞) 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在铺满培养器皿底部的70%~80%时),用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制成 1.5×105个/ml的细胞悬液。 3.向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微升(使每孔细胞数在 1.5×104个),然后向每孔加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适量,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过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固定细胞密度下确定最佳G418药物筛选浓度。) 4.第二天用嘌呤霉素浓度分别为0, 2, 4, 6, 8, 10微克/毫升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替换各孔中的旧的培养基。(每个浓度可用两个复孔,相当于每个浓度测定三次)。(注意: 对于多数细胞种类而言,过量的嘌呤霉素能引起许多非必需的表型的反应。) 5.每日检查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每三天(即每隔两天)更换含嘌呤霉素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一次。如细胞生长过快,可以缩短换液时间(每隔一天)。 6.在正常的实验操作规程时,一种细胞最优筛选浓度的确立时间随细胞的生长率和一般生存时间而定,大概需3到14天。在所需时间之后,嘌呤霉素的导

致所有细胞死亡的最小浓度就是应该用于该细胞和该实验的浓度。最优浓度为在3-5天内杀死所有细胞的浓度。 (二)转染细胞 1.第一天: 在60mm培养皿内种植细胞,细胞密度为能使第二天细胞融合能达到70%-80%的密度,CO2孵箱过夜培养。 2.第二天: 准备3ml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olybrene使其终浓度为8μg/ml。将已经制备的病毒颗粒 0.5ml加至上述培养基,轻吹混匀。去除60mm培养皿内的旧的培养基,加入含病毒培养基。(Polybrene能够增加病毒感染的效率,然而,有时候Polybrene对细胞有毒性。这时,可以用ProtamineSulfate代替Polybrene) (三)筛选细胞 1.病毒感染后24小时,可以换用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 2.如果病毒对细胞有毒性,可以减少感染时间至4-6小时,然后换用新鲜培养基,24-48小时后换加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最好设立一个对照皿,不加病毒液,加入Ploybrene,观察Polybrene是否对细胞有毒性;如果Polybrene没有毒性,还可以加入puromycin,作为puromycin是否有效的对照。 3.以后每隔一天换用新鲜含puromycin的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以替换含大量死细胞的培养基。直到抗性群落能被识别出(一般是在筛选后10到12天)。 4.待抗性细胞长满以后,细胞转入10cm培养皿,同时,留一部分细胞在原来的60mm平皿内。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 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 鞭毛。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

一种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快速筛选方法

收稿日期:2007-06-30 基金项目:湖北省“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6AA205A01);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07-620-001-03)作者简介:张国强(1982-),男,山东潍坊人,2005级硕士研究生,(电话)13797079495(电子信箱)guoqiang_fse@yahoo.com.cn; 通讯作者,杨自文,研究员,博士,(电话)027-87389732(电子信箱)zwyang@public.wh.hb.cn。 文章编号:0439-8114(2007)05-0741-03 第46卷第5期2007年9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 Vol.46No.5Sep.,2007 泡菜发酵是一种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乳酸发酵工艺。泡菜发酵主要是乳酸发酵,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细菌素,益生菌等,可以调节动物和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对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保健和医疗作用[1]。当前各国学者致力于将随机的经典式筛选转变为目标明确的理性筛选,创建新的筛选模型与方法[2]。本文设计了一种使用10mLEp管培养菌液,用 CaCO3中和酸法筛选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新型 筛选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各地市售泡菜(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苏、安 徽、福建、甘肃、河南、山东等地) 1.2供试指示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uniuns);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co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以上菌株 均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提供。 1.3培养基[3,4] 乳酸菌分离培养基(BCP培养基);乳酸菌筛选 培养基(改良MRS培养基);乳酸菌发酵培养基(改良MRS液体);指示菌生长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抑菌实验培养基(LB培养基)。 1.4方法 1.4.1乳酸菌分离与鉴定 取各种液体样品(固体 样品需先剪碎、研磨处理),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作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的稀释浓度梯度(104,105,106)用 L棒涂布BCP平板,30℃厌氧培养48h,挑取颜色 变黄特征性菌落,多次划线纯化后保存于MRS斜 面试管,并做革兰氏染色镜检,符合乳酸菌形态特征的初步判定为乳酸菌菌株。 1.4.2乳酸菌发酵液制备在灭菌的10mLEp管 一种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快速筛选方法 张国强1,2,杨自文2,王开梅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武汉430064) 摘要:采用10mLEp管培养菌液,用CaCO3中和酸法筛选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工作量小,检测手段灵敏,筛选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筛选微好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关键词:乳酸菌;快速筛选;抑菌活性物质;CaCO3中和酸法中图分类号:Q939.11+7;Q93.31 文献标识码:B AMethodforRapidScreeningofLactobacillusProducingAntibioticSubstance ZHANGGuo-qiang1,YANGZi-wen2,WANGKai-mei2 (1.Collegeof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712100,Sanxi,China; 2.HubeiBiopesticide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Wuhan430064,China) Abstract:AnewmethodforrapidscreeningofLactobacillusproducingantibioticsubstance:CulturingLactobacillusbyEptubesandscreeningLactobacillusbyCaCO3testisreportedinthispaper.Thiskindofmethodismoreconvenience,sensitiveandeffectivethantraditionalmethod.Itissuitabletotheisolationofaerobeandfacultativeaerobe.Keywords:lactobacillus;rapidscreening;antibioticsubstance;CaCO3test

选择性培养基

葡萄糖肉浸液肉汤Dextrose Meat Infusion Broth 用途:用于溶血性链球菌的增菌培养 配方:(g/L)牛肉粉3.0 氯化钠5.0 蛋白胨10.0 磷酸氢二钾2.0 葡萄糖10.0 pH 值7.5 ±0.1 25℃ 原理:蛋白胨、牛肉粉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磷酸氢二钾为缓冲剂;葡萄糖提供碳源。 用法:称取本品30.0g,煮沸溶解于1000ml 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 分钟,备用。质量控制:在36± 1℃培养24 小时。质控菌株溶血性链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27853 25922 14028 生长情况(10-8)+++ (10-8)+++ +/+/ 匹克氏肉汤基础A Pick’s Broth BaseA 用途:用于溶血性链球菌的增菌培养 配方:(g/L)胰蛋白胨10.0 牛心浸粉20.0 叠氮钠0.065 结晶紫0.002 pH 值7.3-7.5 原理:25℃胰蛋白胨、牛心浸粉提供碳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脱纤维兔血(或羊血)为溶血性链球菌提供大量生长因子;结晶紫和叠氮钠为选择性抑菌剂。 用法:称取本品30.0g,加热溶于1000ml 蒸馏水中,分装, 121℃高压灭菌15 分钟, 冷至50℃左右时,加入脱纤维羊血,混匀。 质量控制:在36± 1℃培养18-24 小时。 肉浸液肉汤培养基Meat Infusion Broth 用途: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增菌培养(GB 标准) 配方:(g/L)牛肉粉3.0氯化钠5.0蛋白胨12.0 磷酸氢二钾2.0 pH 值7.5 ±0.1 原理:蛋白胨和牛肉粉提供氮源、维生素、氨基酸和碳源;磷酸氢二钾为缓冲剂;氯化钠可维持均衡的渗透压。 用法:称取本品20.0g,溶解于1000ml 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 分钟,备用。 质量控制:在36± 1℃培养18-24 小时。25℃ 质控菌株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 菌株编号ATCC32210 ATCC25923 ATCC25922 ATCC14028 生长情况+++ +++ +++ +++ 浑浊浑浊浑浊浑浊 叠氮钠葡萄糖肉汤Azide Dextrose Broth 用途:用于链球菌的增菌培养 配方:(g/L)胰蛋白胨15.0 牛肉浸粉4.5 氯化钠7.5 葡萄糖7.5叠氮钠0.2 pH 值7.0 - 7.4 原理:胰蛋白胨和牛肉浸粉提供氮源、维生素、氨基酸和碳源;葡萄糖提供碳源;叠氮化

金龟子绿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

金龟子绿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 作者:程子路, 詹儒林, 许天委, 宋妍, 郭立佳, 张世清, 黄俊生 作者单位:程子路,许天委,宋妍,郭立佳,张世清,黄俊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詹儒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91) 刊名: 江苏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7(5)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3条) 1.李增智.程双龙.鲁绪祥绿僵菌、黄僵菌对松毛虫的室内杀虫及固体生产试验初报[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院学报1985(02) 2.宋漳.景云.蔡和谦应用绿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初探 1997(02) 3.江英成绿僵菌和白僵菌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比较[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04) 4.Weiner J E B M.Kennedy C Growth and variability in crowded and uncrowded populations of dwarf marigold(tagetes patula) 1990 5.张思玉桫椤群落内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接性[期刊论文]-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04) 6.张思玉.郑世群永定桫椤群落的结构特征[期刊论文]-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03) 7.尚进.李旭光.石胜友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8.张跃西.钟章成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乔木优势种邻体干扰竞争模型的研究 1997 9.张跃西.钟章成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期刊论文]-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04) 10.史红霞.胡明龙球孢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和检测应用[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02) 11.王滨.樊美珍球孢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01) 12.Veen K H.Ferron P A selective medium for the isolation of Beauveria tenella and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1966 13.樊美珍.李增智绿僵菌在土壤中的延续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 1996(01) 引证文献(2条) 1.孔琼.袁盛勇.郭亚力.张宏瑞.田学军.李河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禾谷缢管蚜的毒力测定[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08(4) 2.程辉彩.敦冬梅.张丽萍.张根伟.董超.崔冠慧高毒力杀蝗绿僵菌的紫外线诱变选育[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2008(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166227565.html,/Periodical_jsnykx200705025.aspx

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筛选培养基

BBL培养基 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成份 蛋白胨15.0g 酵母粉2.0g 葡萄糖20.0g 可溶性淀粉0.5g 氯化钠5.0g 5%半胱氨酸10.0mL 西红柿浸出液400.0mL 吐温80 1.0mL 肝提取液80.0mL 琼脂20.0g 蒸馏水520.0mL pH7.0 MRS培养基 乳酸细菌培养基(MRS) 蛋白胨10.0 g 牛肉膏10.0 g 酵母膏 5.0 g 柠檬酸氢二铵[(NH4)2HC6H5O7] 2.0 g 葡萄糖(C6H12O6·H2O) 20.0 g 吐温80 1.0 mL 乙酸钠(CH3COONa·3H2O) 5.0 g 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 2.0 g 硫酸镁(MgSO4·7H2O)0.58 g 硫酸锰(MnSO4·H2O)0.25 g 琼脂18.0 g 蒸馏水 1 000 mL pH 6.2~6.6 当乳酸菌生长代谢出乳酸后,会使pH下降而使颜色由绿变为黄绿,也由于pH 值降低再加上抗生素及厌氧培养的作用,所以一般的微生物不容易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十分容易鉴别乳酸菌。 2005-03-10 08:08 消息引用收藏分享 奉上一篇实验,以供参考! 厌氧菌的分离和培养 目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简便而又有效的技术包括有:厌氧箱培养技术;厌氧罐培养技术;厌氧袋培养技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这里介绍的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

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是美国微生物学家亨盖特(Hungate)于1950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瘤胃厌氧微生物研究的一种厌氧培养技术。以后这项技术又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改进,从而使亨盖特厌氧技术日趣完善,并逐渐发展成为研究厌氧微生物的一整套完整技术。而且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研究严格、专性厌氧菌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技术。 亨盖特厌样滚管培养技术不仅可用于有益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的分离、与活菌培养计数,还可以用于有害***菌(如酪酸菌)或病原菌(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材料 1.1 样品 双歧酸奶(液体)、双歧杆菌制剂(固体)。 1.2 培养基 改良MRS培养基,PTYG培养基。 1.3 仪器和器具 亨盖特厌氧滚管装置一套,厌氧管,厌氧瓶,滚管机,定量加样器。 2 流程 铜柱除氧→预还原培养基→稀释用液制备→稀释样品→滚管→培养→计数 3方法 3.1铜柱系统除氧 铜柱是一个内部装有铜丝或铜屑的硬质玻璃管。此管的大小为40—400mm,两段被加工成漏斗装,外壁绕有加热带,并与变压器相连来控制电压和稳定铜柱的温度。铜柱两端连接胶管,一端连接气钢瓶,一端连接出气管口。由于从气钢瓶出来的气体如N2、CO2和H2等通常都含有O2,故当这些气体通过温度约360℃的铜柱时,铜和气体中的微量O2化合生成CuO,铜柱则由明亮的黄色变为黑色。当向氧化状的铜柱通入H2时,H2与CuO中的氧就结合形成H2O,而CuO又被还原成了铜,铜柱则又呈现明亮的黄色。此铜柱可以反复使用,并不断起到除氧的目的。当然H2源也可以由氢气发生器产生。 3.2 预还原培养基及稀释液的制备

培养基的选择-整理

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初稿) 一、培养基的概念:culture medium 是人们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代谢产物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其成分和配比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产物的合成,甚至对于发酵工业的生产工艺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用途和分类: 用途:筛选菌种、保藏菌种、检验杂菌、培养种子、发酵生产。 分类: 1.按成分不同:天然:用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制。 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 合成: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例:查氏培养基、高氏 1号培养基 复合(半合成培养基):天然成分+化学试剂 2.按物理状态:固体:加入一定量的凝固剂,琼脂含量1.5%-- 3.0%, 常用来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及菌种保藏。 半固体:琼脂0.3%--0.5%,观察运动特征,分类鉴定 液体:不加任何凝固剂, 大规模生产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3.按实验目的:基础:适合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加富: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培养基。如高糖培养基 选择: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如麦康凯培养基 鉴别:用于鉴别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微生物产生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如EMB培养基 三、成分来源: (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基础。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且其间的比例合适。) 营养: 有机体吸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 微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从环境中吸取各种物质以合成细胞物质、提供能量以及在新陈代谢中起调节作用。这些物质就称为营养物质。

细胞筛选个人整理

细胞筛选 一嘌呤霉素 (一)确定最优筛选浓度 当用于筛选特定细胞的嘌呤霉素合适浓度未知时,需进行滴定,或制定针对那种细胞的嘌呤霉素杀菌曲线。一般而言,嘌呤霉素浓度范围在2-10微克/毫升时是足以杀灭大多数未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1.培养待转染(而不是转染后)的细胞。(筛选的目的是杀灭未转染的细胞) 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在铺满培养器皿底部的70%~80%时),用新鲜无抗无血 清的培养基制成1.5×105个/ml的细胞悬液。 3.向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微升(使每孔细胞数在1.5×104个),然后 向每孔加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适量,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过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固定细胞密度下确定最佳G418药物筛选浓度。) 4.第二天用嘌呤霉素浓度分别为0,2,4,6,8,10微克/毫升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 溶液替换各孔中的旧的培养基。(每个浓度可用两个复孔,相当于每个浓度测定三次)。(注意:对于多数细胞种类而言,过量的嘌呤霉素能引起许多非必需的表型的反应。) 5.每日检查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每三天(即每隔两天)更换含嘌呤霉素的新鲜无 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一次。如细胞生长过快,可以缩短换液时间(每隔一天)。 6.在正常的实验操作规程时,一种细胞最优筛选浓度的确立时间随细胞的生长率和一

般生存时间而定,大概需3到14天。在所需时间之后,嘌呤霉素的导致所有细胞 死亡的最小浓度就是应该用于该细胞和该实验的浓度。最优浓度为在3-5天内杀死 所有细胞的浓度。 (二)转染细胞 1.第一天:在60mm培养皿内种植细胞,细胞密度为能使第二天细胞融合能达到 70%-80%的密度,CO2孵箱过夜培养。 2.第二天:准备3ml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olybrene使其终浓度为8μg/ml。 将已经制备的病毒颗粒0.5ml加至上述培养基,轻吹混匀。去除60mm培养皿内的 旧的培养基,加入含病毒培养基。(Polybrene能够增加病毒感染的效率,然而, 有时候Polybrene对细胞有毒性。这时,可以用ProtamineSulfate代替Polybrene) (三)筛选细胞 1.病毒感染后24小时,可以换用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 2.如果病毒对细胞有毒性,可以减少感染时间至4-6小时,然后换用新鲜培养基, 24-48小时后换加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最好设立一个对照皿,不加病 毒液,加入Ploybrene,观察Polybrene是否对细胞有毒性;如果Polybrene没有 毒性,还可以加入puromycin,作为puromycin是否有效的对照。 3.以后每隔一天换用新鲜含puromycin的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以替换含大量死细 胞的培养基。直到抗性群落能被识别出(一般是在筛选后10到12天)。 4.待抗性细胞长满以后,细胞转入10cm培养皿,同时,留一部分细胞在原来的60mm 平皿内。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

精心整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时,SL 培养基、MS 对乳酸菌无害。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 →挑选产生溶

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2.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培养基:MRS培养基(含溴甲酚绿酒精溶液) 筛选过程:同上,不同之处是稀释涂布后长出菌落,挑取使溴甲酚绿变色的菌落。 二.菌种的分离筛选 1.培养基: ★1.1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麦芽汁(10BX)1L预先灭菌碳酸钙5-10g/LPH自然(分离用) ★★1.2吐温 ★1.3 酵母膏(分离用) 1.4 1.5 MgSO 4 1.6 ★★1.7 蛋白胨 葡萄糖、琼 脂18.0g 酸钙, 1.8BCP 乳糖5.0g蛋白胨5.0g酵母膏3.0g0.5℅溴甲酚紫10ml自来水1000ml pH6.5-7.0(分离用) 1.9BCG牛乳营养琼脂: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水中,加入1.6℅溴甲酚绿酒 精溶液0.07ml,0.075Mpa20min。另取琼脂2.0g,溶于50ml水中,加酵母膏 1.0g溶解后调pH6.5-6.8,0.1Mpa20min.趁热在无菌操作下两者混合均匀, 倒平板,37℃培养24h,检查是否有杂菌。

菌种的分离与培养

菌种的分离与培养 在自然界里,食用菌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许多细菌、放射菌、霉菌等生活在一起的。所谓菌种分离,就是把这些和食用菌一起生活的杂菌分离出来,通过培养,获得纯的优良菌种。菌种分母种、原种、栽培种。 (一)母种的分离培养 食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等。 1.孢子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是用食用菌的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萌发成菌丝,培养成菌种的方法。这种菌种生活力较强,但孢子个体之间有差异,且自然分化现象较严重,变异大,需经出菇试验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l)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蘑菇和草菇用单孢分离得到的菌丝,有结实能力,可采用此法分离生产纯菌种。单孢分离生产上较少采用,而且技术复杂,一般采用多孢分离法。 (2)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种菇孢子弹射法:选择个体健壮、朵形圆正,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八九分成熟的种菇,切去大部分,菌柄用无菌水冲洗数遍后再用已灭菌的纱布或脱脂棉、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把种菇的菌褶朝下用铁丝倒挂在玻璃漏斗下面,漏斗倒盖在培养皿上面;上端小孔用棉花塞住。培养皿放在一个铺有纱布的搪瓷盘上,静置12~20小时,菌褶上的孢子就会散落在培养皿内。形 成一层粉末状孢子印(平菇极淡紫色,蘑菇、草菇为褐色,香菇、金针菇孢子印白色)。用接种针沾取少量孢子在试管 中的琼脂外面或培养皿上划线接种。待孢子萌发,生成菌落时,选孢子萌发早、长势好的菌落进行试管培养。 还可用孢子采集器收集孢子。方法是选好种菇后,按上述程序,轻轻掀开玻璃钟罩,将种菇柄朝下插在孢子采收器的钢丝架上,放在培养皿正中央。随即盖好玻璃罩,用纱布将钟掌周围塞好。并在纱布上倒少许升汞或无菌水。移入20℃ 左右恒温箱培养。 ②褶上涂抹法:按无菌操作分离时;应选择成熟的种菇, 用接种针直接插入褶片之间,轻轻抹取褶片表面子实体尚未弹射的孢子,再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 ③钩悬法:取成熟菌盖的几片菌褶或一小块耳片(黑木耳、毛木耳、白木耳〕,用无菌不锈钢丝(或铁丝、棉线等其他 悬挂材料)悬挂于三角瓶内的培养基的上方,勿使接触到培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芽孢杆菌常用培养基配方 (按理说,该实验的所有培养基都在这了,后红字更为清楚些。。。摘自百度) 一、肉汤琼脂培养基:蛋白胨10g ,牛肉膏15g ,NACL15g , 蒸馏水1000ml ,琼脂18g 。调节, 灭菌。如果用液体做培养基,则去掉琼脂即可。100 mL/组,其中20 mL液体培养基/250 mL △中(内装玻璃珠10颗);50 mL固体斜面培养基分装在试管中:5mL/支,10支。 2、或是(J-琼脂培养基:胰蛋白胨5g,酵母膏15g, 磷酸氢 二钾3g,葡萄糖2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调节— 30min灭菌。) 二、过氧化氢酶测定 1、试剂:3-10%过氧化氢 2、接种与培养:一般将测试菌种接种于肉汤琼脂斜面上,30度下 培养1-2天。 3、试验方法: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上面加一滴3-10%的双氧水, 挑取1环1-2天的的菌苔,在双氧水溶液中涂抹,如有气泡出 现(O2),作为过氧化氢酶阳性,无泡为阴性。也可以将过氧 化氢液直接加入斜面上,观察气泡的产生。

三、需氧性测定 1、培养基:酪素水解物20g,葡萄糖 10g, ,NACL5g,HOCH2SO3Na1g,HSCH2COONa2g,琼脂15g,蒸馏水1L。调节,分装试管,,30min灭菌,培养基不摆斜面。 2、接种与观察:用一小环的肉汤菌液,穿刺接种到上述培养基中 (穿刺管底),一般与30 度培养3-7天观察结果。若芽孢杆菌在琼脂柱表面生长为好氧菌,沿穿刺线生长则为厌氧菌。 四、酪素水解(用于检测不同种类的芽孢杆菌是否具有分解酪素的 特点) 1、培养基 (1)脱脂牛奶制备取新鲜牛奶,煮沸后去掉上层油脂,再经离心脱脂(3000r/min,10min),除去上层油脂,即为脱脂牛奶。(2)牛奶平板的制备取50ml的脱脂牛奶放入一只三角瓶中,另外称1.5g琼脂置于含有50ml蒸馏水的另外3只三角瓶中,然后将两液分开灭菌,,带冷至45-50摄氏度时,速将两液混匀倒平板,即为牛奶平板。将平板倒置过夜,使表面水分干燥。 2、接种与观察 将测试菌种以三点法点接在牛奶平板上,一般于30度培养1,3,5,7和14天,如菌落周围和下面呈透明,表明酪素已被分解。

乳酸菌菌种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 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 鞭毛。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 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也常常 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 以维持培养基的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培养

食用菌菌种的制作与培养 ---------------------------------------------------------------------------------------------------------------------------- 一、母种制作 (一)母种培养基制作 1.母种培养基的种类 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要求纯度高,不能混生杂菌,同时母种的菌丝体较为纤细,分解培养料的能力较弱。因此,母种菌丝体需要培养在营养丰富,易被吸收,表面光滑易于鉴别有无杂菌感染的琼脂培养基上。适合母种菌丝生长的琼脂培养基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去皮)2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 糖)20克水1000毫升 (2)麦芽汁—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干麦芽250克琼脂15~20克葡萄糖(或蔗糖)10克水1000毫升 (3)胡萝卜—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胡萝卜1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克水1000毫升 (4)蘑菇汁—葡萄糖一琼脂培养基(适用于蘑菇) 鲜蘑菇250克琼脂20克葡萄糖(或蔗糖)20 克水1000毫升 (5)蛋白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蛋白胨2克葡萄糖20克磷酸氢二钾2克维生素B1(硫胺素)0.5毫克磷酸二氢钾0.5克琼脂18克硫酸镁0.5克水l000毫升 2.母种培养基的制法 以最常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制法为例介绍如下: 先将马铃薯去皮,洗涤,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取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入琼脂和葡萄糖(或蔗糖),用文火加热使其溶化,最后补足水分,使其容量仍为1000毫升。趁热分装于试管中,装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左右,装管时要注意不使培养基沾污试管壁和试管口。试管口塞上大小合适的棉花塞,塞入试管口内的长度为棉塞总长的3/5。塞好棉塞后,每10

如何选择好的培养基

如何选择好的培养基 培养基选择方法 选择培养基没有一定标准,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建立某种细胞株所用的培养基应该是培养这种细胞首选的培养基; (2)可以查阅文献或在购买细胞株时咨询; (3)平常惯用的培养基; (4)许多培养基可以适合多种细胞,根据细胞株的特点、实验的需要来选择培养基; (5)用多种培养基培养目的细胞,观察其生长状态,可以用生长曲线、集落形成率等指标判断; (6)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培养基,这是最客观的方法,但比较繁琐。 培养基注意事项 培养基在使用前通过高压或过滤灭菌。防止污染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从污染的源头开始 确认工作细胞库是否被污染:用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无菌试验来确认并排除。同时要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的灵敏度进行验证。 确认毒种工作种子批是否被污染:用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无菌试验来确认并排除。同时要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的灵敏度进行验证。 确认所用培养基及其添加成分(如小牛血清、NaHCO3等)是否被污染:用细菌、真菌及支原体无菌试验来确认并排除。同时要对无菌试验培养基的灵敏度进行验证。实际生产中,可以从配制好的培养液中取少量加入营养琼脂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小时即可观察有无污染。 一些单位在使用血清时候往往不经过过滤除菌处理便直接加入到培养液中,可能带来污染。

其它:高压灭菌设备、过滤除菌设备均应进行验证,确保灭菌和除菌效果;前者应在投产前及其后的每6个月进行验证,后者应在每次除菌前、后进行验证工作(至少应在除菌后进行一次)。 另外,应将有毒区与无毒区严格分开,并有各自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及孵室,有毒区对无毒区应保持相对负压,防止病毒对培养细胞(尤其是细胞库)的污染。 从GMP管理、SOP操作方面加强管理力度 每二周或每周对无菌操作室及洁净区域按GMP要求进行检测 人员的GMP管理和无菌操作强化培训 一些特殊情况 细菌的大小从0.1-700μm,为防止细小细菌的污染,过滤除菌应尽量采用0.1μm的滤膜或滤芯。 大面积污染时,应对所有设施、用具及操作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蜜环菌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熊 鹰,姜 邻,唐利民 (四川省农科院食用菌开发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分别将两株蜜环菌Am01和Am09接种于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琼脂含量的斜面培养基上,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蜜环菌菌丝均在含“A”物质和牛肉膏浸提液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索最健壮,满管时间最短。在三种不同琼脂用量的培养基上,以每1000m L琼脂用量为15g菌丝菌索生长势最佳。在同一培养基质上蜜环菌Am09的长势和长速显著优于Am01。 关键词:蜜环菌;培养基;筛选 中图分类号:S646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2004)05-0025-02 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子实体、菌丝、菌索均可入药。而且菇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该菇是一种著名的食药兼用菌[1]。但蜜环菌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则始于天麻野生变家栽。天麻生长离不开蜜环菌,蜜环菌是天麻无性繁殖生长阶段的营养物质基础。因此,蜜环菌的纯培养研究一直以来方兴未艾,但是无论食、药用菌专著,还是专业期刊关于蜜环菌纯培养的母种培养基均报道为PDA或改良PDA。据笔者试验发现,蜜环菌在PDA或改良PDA 基质上虽能生长,但菌丝灰白,细弱,易于核化,菌索生长势差,一般需要15~20d才能长满9cm 长的斜面。因此,笔者进行了配方试验,以期寻找能使蜜环菌茁壮生长的母种适宜配方;同时在自然条件下,蜜环菌均生长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中,含水量要求较高,在同一配方条件下,由于凝固剂———琼脂用量不同,其培养基含水量也不一样,通过每1000m L中不同琼脂使用剂量,寻找适宜凝固剂用量;旨在确定蜜环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配方和琼脂使用剂量。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1 供试菌株:蜜环菌Am01和Am09均由本院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1112 不同培养基配方:①A(纯天然物质)浸提液培养基(每1000m L培养基含200g的A物质浸提液,另加5g牛肉豪,葡萄糖20g,琼脂20g)。 ②改良PDA培养基(每1000m L培养基分别含200 g马铃薯和50g麸皮的浸提液,另加葡萄糖20g,琼脂20g)。③马铃薯—松针培养基(每1000m L 培养基分别含200g马铃薯和50g松针的浸提液,另加葡萄糖20g,琼脂20g)。 11113 不同凝固剂用量:以培养基配方①为基础,分别将每1000m L培养基的凝固剂用量设为10g、15g和20g三种不同剂量。 112 试验方法: 11211 不同母种培养基的筛选:将蜜环菌Am01和Am09分别接种于上述三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状况,记录复活时间,长势,菌索萌发时间,菌索长势及菌索满管时间,每处理重复10次。 11212 不同凝固剂用量比较:将蜜环菌Am01和Am09分别接种于11113的3种不同琼脂用量的培养基斜面中部,在25℃下恒温培养,定期观察菌丝复活状况,记录复活时间,长势,菌索萌发时间,菌索长势及菌索满管时间,每处理重复10次。2 结果与分析 211 不同菌株生长情况比较:图1为接种培养10 d后的Am01和Am09在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凝固剂使用量上菌丝的生长势图,编号3、4、5分别为培养基配方①、②和③,编号1、2、3、分别为琼脂每1000m L用量10g、15g、20g,左起单数并贴有标签的试管为培养基正面,双数与相邻左边试管为同一处理的培养基背面生长情况,从图1观察可以看出Am01在三种不同配方和三种不同凝固剂用量的培养基上无论菌丝还是菌索长势均不如Am09,因此就菌种培养而言,蜜环菌Am09是一个生长繁殖速度快,菌索分枝多而粗壮的菌株。212 不同培养基配方比较:Am01接种在配方①、②、③上菌丝复活的时间分别是4d、6d、5d,菌索萌生时间分别为6d、8d和8d;Am09接种在①、②、③上菌丝复活的时间分别是3d、5d和5 d,菌索萌发时间分别是5d、7d和6d。从菌索长势看,Am01和Am09有相似的趋势,在配方①上菌丝色泽更白,不易核化,菌索更粗壮,分枝也更茂盛;在配方②上菌丝纤细,颜色灰白,易于核化,菌索粗壮但分枝极少,而且菌索穿透培养基质伸展速率比配方①慢得多,一般而言,从菌索开始 收稿日期:2003-12-1552 第23卷 第5期 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