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读准字音

金銮(luán)殿蟠(pán)龙鎏(liú)金中轴(zh?u)线迥(jiǒng)然不同

鳌(áo)头湛(zhàn)蓝额枋(fāng)檀(tán)香妃嫔(pín)

藻(záo)井击罄(qìng) 琉(liú)璃矫(jiǎo)健攒(cuán)

1、释义

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安排。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

二、指导学习?研讨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导入:电视里头流行的清宫戏,如《还珠格格》《康熙王朝》…大家知

道这些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在哪吗?对了,就是在明清皇宫,那么今天,

我就带领大家走进这座神秘的宫殿。

(2)板书课题

(3)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2、初读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

请同学梳理(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概况——

第二部分:分别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各大建筑

第三部分:从景山鸟瞰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

小结:根据故宫的布局和游览路线,我们可以发现:文章的说明顺序是

按照事物空间分布位置来介绍和说明的,这样的说明顺序叫做空间顺序

(2)本文怎样进行空间顺序说明的?找出文中的方位词。

(3)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故宫博物院。(鼓励学生写好有创意性

的导游词)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4.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教案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特征用途等,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

王为中心的特点。

2、通过了解古代建筑,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默写词语

2、回忆上课内容

二、研读重点段落

1、思考: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默读5—8段写太和殿部分,讨论:

(1) 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

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2)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

的主要特色吗?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装

饰。默读12—14段写后三宫部分,回答:

(1)“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3、比较全文为什么要以介绍太和殿为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1)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

有略的写法,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

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2〕本文采用的

说明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

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

受十分明晰。

三.巩固练习:课内语段阅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

2.“金琐窗”的“琐”的意思是_ 。

3.两段文字分别先从外部说明了_ _;再从__ _部说明了_结构、布局_ _。4.太和殿的特征是_ 、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

5.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立足点是什么?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 __。

7.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教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并积累应用。

2.熟读课文,弄清参观路线,理清文章结构。

3.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体会文章方位词语的准确性和说明的条理性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

1、读准字音

金銮( )殿蟠( )龙鎏( )金中轴( )线鳌( )头

湛( )蓝额枋()檀( )香藻( )井击罄( ) 琉( )璃

迥()然不同妃嫔()矫()健攒()

4、释义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迥然不同:

二、学习?研讨

1、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2、初读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

填写课后练习一图:

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

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2段)

第二部分:(3—15段)

第三部分:(16段)

(2)本文怎样进行空间顺序说明的?找出文中的方位词。

同步检测

1、在()内填字来完成短语:

①规模()大②庄严肃()③()然不同

⑤举世()名⑥鸣钟击()⑦烟雾()绕

⑧错()相连⑨龙凤()祥⑩池馆水()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柱。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亭,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1.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内容。

2.第二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4.文章介绍了万人大礼堂,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学后感

八年级语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了解故宫主要建筑的特征用途等,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

王为中心的特点。

3、通过了解古代建筑,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教学目标1、2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

2、回忆上课内容

二、研读重点段落

1、思考: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这是为什么?

默读5—8段写太和殿部分,讨论:

(1) 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

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2)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

计的主要特色吗?

(3)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这又是为什么?

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

装饰。默读12—14段写后三宫部分,回答:

(1)“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3、比较全文为什么要以介绍太和殿为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结

三.巩固练习:课内语段阅读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彩,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第一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

2.“金琐窗”的“琐”的意思是________。

3.两段文字分别先从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再从_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

4.太和殿的特征是________,殿内装饰以龙为主题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中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立足点是什么?

6.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

7.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学后感

14《故宫博物院》参考答案

课时一

二2.(1)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文章的结构:总分总

(2)从…往里走,沿着…穿过…走进午门…进了太和门…向南…往北…从方位词的使

用可以看出作者立足点的不断变化,这就是“动点观察”

三.1.交待了大会堂的位置、气势以及在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 描写,突出了大会堂雄伟庄严、气势宏大的特点。3. 迈进、穿过、到4. 列数字空间顺序

课时二

二.1.在“前朝”中重点介绍了太和殿,因为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太和殿也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本质特征,所以要重点介绍。(1).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2)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3)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语的使用可以看出作者是静立在某处进行观察的。2.在“内廷”中重点介绍了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文章对后三宫也作了一定的说明,对后三宫主要说明了它们的功用和装饰。(1)前三殿以龙为主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权的威严,“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2)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

三.1. 列数字2. 连环形花纹3. 规模内结构、布局4. 宏伟、壮丽、威严真龙天子地位至高无上。5.大殿正中正中、下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上面

6.描写7. 体现了其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的特点

莲山课件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116989100.html,/Health/ba/84975.htm

故宫博物院 导学案

故宫博物院 编写者:王建军审核者:韩爱景 【学习目标】 1、读课文,扎实记忆文中字词,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通过合作探究,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全力以赴,阳光展示,培养爱国感情。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使用说明】 1、大声朗读课文两遍,充分预习: ①边读边给生字、生词作记号。给段落标上序号。 ②再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按顺序主出故宫博物院的参观路线(注意:方位词) ③在此基础上总结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 一、检查预习: 矗立()鳌头()湛蓝()琉璃()鎏金() 蟠龙()中轴线()金銮殿()击磬()玉玺() 檀木()攒()乾清宫()坤宁宫() zhào ( )书 肃穆()上谕()额枋()藻井()垂脊() Jiǎo( )健妃嫔()翊坤宫()修缮()jiǒng( ) 二、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大意,并理清说明顺序。 三、走进故宫 1、今天我们组织一个免费旅游团,我是导游,因有事情,已先行来到太和门,你们是如何从天安门到太和门与我汇合? 2.现在已经进入了故宫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有句话可要说在前头,本次参观是免费的,导游无钱可赚,我可不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3.①走进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请描绘一下太和殿的外景。 两相对照,课文的语言好在哪里? ②走,进去看看。 ③在介绍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

④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4.由于旅社时间安排过紧,本次参观故宫博物院只能允许大家详细参观和殿,其余几个景点只能边走边看了。下面我们马上要到神武门搭车了,在出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哪些宫殿呢? 【拓展迁移】 按空间顺序画出故宫的示意图。 【自主练习】 ①一是圣母殿,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宗元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42个侍女,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1)。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②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柱子,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2)。 ③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3)左右。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1.文中横线上(1)(2)(3)处依次应填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1)精品;(2)奇巧;(3)任意 B.(1)珍品;(2)奇巧;(3)随意 C.(1)精品;(2)精巧;(3)任意 D.(1)珍品;(2)精巧;(3)随意 2.文中加粗词“巧夺天工”是针对什么而说的? 3.三段文字说明的对象分别是: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对象的建筑结构特点(每个特点不得超过25个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①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本课小结】 【当堂检测】

最新八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八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各种因素,两个班的语文基础较为薄弱,在学初的月考中,2班不及格的人数近三十人,低分甚至只有二十几乃至十几分。1班成绩好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现状,我感到压力很大。我想,对于这些刚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我的教学方法也应适时地调整,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基础入手,慢慢把学生们引入文学这扇大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两班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对语文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特点,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以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重视朗读、培养朗读习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充分发挥早读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高声朗读相关课文内容,并采取领读、自由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一学期下来,使学生充分地熟悉每一篇课文。对于课标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古诗文、现代文必背语段),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订背课文,要求每个学生背书必须过关;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默写训练,并互批,出现错误马上订正,我特别注重帮助学生辨别常常出现的错别字。未过关的同学留下达到要求为止,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基础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 2、重视书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从学生的作业和作文中,可以发现两个班学生的书写极不规范,写错字、别字,字迹潦草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更能影响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作业中,我重视对学生书写的严格要求,对于学生作业中存在的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 ------ 教学设计 授课者:刘海梅 学校:永登县柳树乡初级中学 2004 年9 月25 故宫博物院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2 .了解行踪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⑴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⑵ 学习空间说明顺序,了解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方位词在空间说明顺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有关游览的方位词语。? 2、查找有关故宫的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图片 三、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一一故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四、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 五、预习交流 1、简要介绍故宫博物院。 2、了解作者。 3、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鳌头(d o)金銮殿(lu n额枋(f e g)蟠龙(pen)攒(cu m)磬 (q ing)鎏(li u)迥然不同(ji mg)中轴线(zh du)

故宫博物院预习学案

14 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本课重点字词,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按照空间顺序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了解方位词的重要作用。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按照空间顺序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资料链接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 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积累字词,理清结构,把握顺序。 自主学习 1.读准字音。 蟠.龙 pán 鎏.金 liú湛.蓝 zhàn 檀.香 tán 额枋. fāng 中轴.线 zhòu 鳌.头áo 琉.璃 liú击磬. qìng 矫.健 jiǎo 金銮.殿 luán 迥.然不同 jiǒng 2.解释词义。 玲珑:矗立: 横贯:矫健: 掩映:和谐: 井然有序:错综: 迥然不同: 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其特征是 (用原文回答)。 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划记文中表示行踪和方位的词句,填写“研讨与练习一”的图,思考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2.本文结构有何特点?请划分结构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 第二部分(第2~15段): 第三部分(第16段): 巩固提升 我来当导游:结合示意图,请用简洁的话语向游人介绍故宫博物院。(注意正确使用方位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按照空间顺序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掌握说明方法。 自主学习 1.补全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规模( )大②庄严肃( ) ③大肆挥( ) ④重重 ( ) 宇 ⑤举世( )名⑥( )发光彩⑦烟雾( )绕⑧腐朽昏( ) ⑨龙凤( )祥⑩池馆水( )

《故宫博物院》导学案[1]

《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宫博物院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2、体会、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详略得当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3、认识说明方法在说明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认识故宫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激发民族自豪感。 【导读指导】 一、有关作者:黄传惕,1934年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笔名黄 羽,湖南平江人。代表作有《天安门颂》《北京,我心中的城》《故宫博物院》等。 二、故宫资料: 故宫为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故宫又称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开始营造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24年清逊帝爱新觉罗·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4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城内宫殿建筑布局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间仙境。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人民群众是不能靠近它一步的。 紫禁城全貌紫禁城宫殿位于北京城中心,东西宽753米,南北长961米,占地面积723600余平方米,周围环以10米高的城墙和52米宽的护城河,城墙四面各设城门一座:南名午门,北称神武门,左右为东华门、西华门,其中午门和神武门现专供参观者游览出入。城内古建筑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一说为163,000平方米),整组宫殿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其布局与形制均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和“阴阳五行”学说设计与营造,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东西辅以文华、武英二殿,统称为“外朝”,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层汉白玉石台基上。其中太和殿面积2,370平方米,高33.33米,重檐庑殿黄色琉璃瓦顶,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皇帝登极、万寿、大婚、册立皇后等均

八年级语文的教学随笔

八年级语文的教学随笔 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这样的教学工作,让人敬佩。下面是五篇“八年级语文教学随笔”,欢迎大家查阅观看。 通过两年多的课改教学实践,我总结出点拨教学的三个方面。 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 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 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 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 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 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课堂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语文审 美阅读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教朱自清的《春》,老师推敲那句“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来:春 天来了,春日融融,春水涣涣,山也变得明朗润泽了。紧扣“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一句 设疑点析:春天来了,太阳给人什么感觉?“红”字变动词有何含义?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由 生活经验入手,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比较自如地把学联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赏了桃 杏艳红、百花争妍的美,产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种 温暖、欣悦的感受。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

《故宫博物院》教育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故宫博物院》 王殿霄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城关镇中心学校王殿霄 教材分析 《故宫博物院》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故宫博物院》按照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从天安门出发,细观太和殿,略看后三宫;进入御花园,最后登临景山公园鸟瞰故宫全貌,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作者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设想 但是枯燥的说明文怎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被动的应付,我决定运用多媒体教学。首先做到先声夺人,通过一段介绍故宫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自然地导入新课。是朗读。我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其次就是说明文最关键的部分---说明顺序。我要让这个作家导游发挥作用,学生速读填写书后练习一的图,图成则顺序便迎刃而解。然后是本文的详略得当。为了能让学生重点学习重点部分,引导学生走近太和殿,通过精读及师生合作,学生对本文的又一特色详略得当便印象深刻了。由于公开课囿于时间的限制,我试图删去对文章结构的梳理,但是这又是该文必不可少的一环!那么,怎样让学生主动去找并降低其难度呢?我决定保留文章的主体部分,直接发问学生我们还有哪几段忽略了,他们很快发现文章未讲段落,于是顺理成章的引出全文的结构。理清结构后,全文基本结束,而这时的学生意犹未尽,则么办呢,我决定利用多媒体,图片配点睛文字及其背景音乐。这样,枯燥乏味的说明文也就鲜活于学生心中,才能让他们喜欢上说明文。不过,这样的文章怎样拓展呢?还用图片!用一句“与故宫建筑风格相似的建筑还有哪些”,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加了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学情分析 刚学过《中国石拱桥》,学生对说明文已有初步的了解。但是说明文尤其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是当务之急。 教学目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4课 故宫博物院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故宫博物院 学案导学(说明:四号字)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3、灵活运用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会写说明文先学后教(说明:四号字) 1、辨明字音 击磬()攒()鳌()头琉()璃蟠()龙藻()井銮()殿琉()璃()鎏()金额枋() 2、解释词语 玲珑: 湛蓝: 布局: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 3、速读课文,画出有关方位词,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 4、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小组合作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故宫博物院最主要的建筑有前三殿:太和殿、___、___;以及后三宫:____、交泰殿、____。 4、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顺序进行说明。《故宫博物院》就是抓住故宫建筑群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5、北京故宫、山东岱庙、曲阜孔庙并称为我国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岱”指____;“孔”指_____。 6、文中多处写到威武庄严的龙,美丽典雅的凤。相信你对“龙”“凤”也很了解吧?请写出含有“龙”、“凤”的成语各两个。 龙:()()凤:()() 7、仔细阅读课文“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蕴含的感情? 2)、第一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3)、课文在开头说“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请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故宫建筑精美这一特点的语句。 当堂达标 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矗立()鳌头()湛蓝()金luán()殿 蟠龙()檀木()中轴()击qìng()

人教版八年级课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课文《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 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 1、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 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2、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一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3、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4、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黑体的字注音: 金銮殿(lu a n)蟠龙(p a n)鎏金(li u)玉玺(x i)妃嫔

(p i n)湛蓝(zh a n)上谕(y U)傀儡(ku i l e i )翊坤宫(y 1)修缮(sh a n)击罄(q 1 ng)诏(zh a o)书 2、解释黑体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 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教师点拨,学生 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 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2020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202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 202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学总结(一)随着新年的临近,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即将告一段落。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xxxx 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我坚持耐心、细心、有责任心的原则,真诚对待每位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学校坚持推行课堂改革,由于经验欠缺,教学计划中的一些设想没有具体实施或者执行的很仓促,但整体上基本完成了这学期的教学任务。本学期知识性教学主要侧重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能够把握说明文的特点,并能区别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专业性知识。 情感能力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传统文化中的人生信念、爱国情操、个人修养等品质。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能够拓展知识面,同时联系实际生活和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 同时,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方面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课堂氛围也调动起来,教学效果也 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二、学生学习情况

知识性学习方面,学生整体上能把握教材基本的知识结构,大多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能顺利完成相应的拓展知识训练。能力性学习方面,本学期侧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通过每天的背诵书写训练,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对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情感方面,通过综合拓展训练与写作练习,学生基本能形成自己的认知,通过自我感知,选材分析,能够达到基本的写作表达能力,形成自我独立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经验总结 1、力求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以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为宗旨,根据教材训练重点,掌握每单元训练的项目和每课教材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精心思考和设计教材,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宗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理解教材内容,并利用闲余时间向书本学习,以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 2、坚持问题导学,发挥小组作用。在备课过程中,始终以教材内容为主线,结合学生实际,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各学习小组的作用,上课时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以及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合理提问、诱导,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始终坚持备好、上好每一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 3、情境体验与实践活动结合。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合我校实施新课改的实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语文活动的尝试。小组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组织学生进行了语文知识竞赛,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出题,自己主持,全班参与。还组织学生品评相声中的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通过自读感悟到说明事物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1、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我找到了”新闻发布会: 大家好啊,早前请同学们去找找有关故宫的资料,怎么样?都找着了吧?呵,了不起,资料真是丰富。那现在请各小组把你们所收集到的认为最为得意的一条,用最简炼的语言,给咱们大家讲讲,好不好? 教师最后归结:故宫,帝王行使王权、生活之所,处处体现帝王之家的非凡气派。这是一座规模庞大繁复然而又处处讲究,集古代建筑技艺精粹于一身的建筑群。 3、今天我们咱们就来学习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它原本就是一篇广播稿,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

节目中播出。今天呀,我们就改一改老规矩──不再是请大家打开课本,而是──请大家侧耳倾听。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声中一起去神游这一方在世人眼中曾是那么神秘莫测的土地。 不过呀,请诸位听的时候,要留心哦。因为待会儿作者带你游历过故宫后,捷足先登的你可要领着咱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老师、同学去瞧瞧哩。所以呀,呆会你在听的时候,不妨手上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啊,宫殿的方位啊,名称啦等记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聘请一个助手,协同你完美的完成这一项任务。大家有信心吗?好哩,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听课文朗读录音,为自已做导游做准备。 4、好,录音听完了,怎么样?美吧!这才是故宫,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建筑群。大家手上的简图画好了吗?? 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展示自已所作的游览路线图及标注,同学们根据课文和刚才所听到和记录下来的内容,互相品评手绘的图样,好吗? 5、好,请各小组选出最棒的一幅图样来,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展示。 咱们大家一起来,总结总结这位同学的经验好不好? 每个人都来说说怎么样才能把一处建筑,一方名胜给游客们介绍清楚。

八年级上册14.《故宫博物院》学案

14 《故宫博物院》第一学时学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扫清字词障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宫的主要建筑及说明的空间顺序。 3、把握故宫的总体特征。 学习重点:了解故宫的主要建筑及说明的空间顺序。 学习过程: 一、导学:如果说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标本的话,而故宫博物院实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课文一起去游览故宫博物院。 二、检查预习:1.根据拼音写词语: 金luán_____殿 pán_____龙 liú_____金玉xǐ____ feī Pín_______ zhàn______蓝 上yù______ kuǐ lěi_______ yì______坤宫修shàn_____ 击qìng______ zhào____书 2、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普天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率土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残破不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祸国殃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学尝试,反馈交流:整体感知课文。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的,重要说明的建筑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篇解说词,让我们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填在示意图上,了解故宫的整体布局。

《故宫博物院》案例

有效利用与整合资源,培养聋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阅读能力 ——《故宫博物院》教学案例【教学背景】 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祖国古代建筑群的杰出代表——故宫博物院。作者按故宫建筑由南到北的顺序,介绍了建筑群规模宏伟壮丽,布局和谐统一。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由于涉及整体布局和众多的建筑,所以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前后联系,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画面上的这部电视剧你们熟悉吗?对,有许多同学看过,它的名字就是——《康熙微服私访记》。它的主题曲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内容有一定的关系。现在老师请大家首先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再看看这部电视剧主题曲中的一段歌词,找找这段歌词讲到了课文中介绍的哪些建筑? 1、朗读课文。 2、出示《康熙微服私访记》的主题曲,请同学找出有关的建筑。(先C层同学说,再B层补充) 金瓦金銮殿,皇上看不见,一朝出了午门口,一个鼻子两只手; 金瓦金銮殿,皇上不坐殿,一朝出了京门口,百姓的事儿牵着走…… 那么除了这两个建筑以外,课文还介绍了哪些建筑? 3、同学回顾课文介绍的建筑。(先C层同学说,再A、B层同学补充) 板书这些建筑名称 4、课文哪些部分介绍了这些建筑。(先C层同学说,再A、B层同学补充) 老师这里有一幅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可惜作者很粗心,它只标明了北的方向和主要建筑的大致位置,忘记写上这些建筑的名称,老师想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加上标注,把这个平面图补充完整。然后尝试做一名导游,看图带领游客游览一下故宫。 二、小组探究,研究布局: 1、自读课文,分组讨论,研究布局,完成平面图。 2、小组交流探究成果,相互评价。 3、学生看图介绍故宫。 4、教师小结: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更加了解了故宫的建筑布局,对于它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 光阴如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我们有得也有失,有苦也有甜,不妨把这些记录下来,写一份教学总结吧。但是你知道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们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136班的班主任,语文教学工作。该班成绩好的学生寥寥无几。面对这种现状,我感到压力很大。我想,对于这些进入八年级的学生,我的教学方法也应适时地调整,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语文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的训练,从基础入手,慢慢把学生们引入文学这扇大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学生不愿开口说话,不能主动回答问题,对语文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等特点,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

踊跃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现在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以抓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重视朗读、培养朗读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重要内初二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因此,我充分发挥早读的作用,每天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他们高声朗读相关课文内容,并采取领读、自由读、赛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和热情。一学期下来,使学生充分地熟悉每一篇课文。对于课标要求背诵的内容(如古诗文、现代文必背语段),我把班级学生分成了若干小组,选出组长负责订背课文,要求每个学生背书必须过关;之后再进行全班性的默写训练,并互批,出现错误马上订正,我特别注重帮助学生辨别常常出现的错别字。未过关的同学留下达到要求为止,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严

(完整版)《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3、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二)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三)德育目标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三、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提醒学生注意方位词的运用。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理清课文说明顺序当不成问题。 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 延伸拓展法。标新立异,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例如:玲珑:精巧细致。湛蓝:深蓝。布局:全面安排。肃穆:严肃而恭敬。幽雅:幽静而雅致。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还有一些造句等等。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 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3.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学设想 1.本文最初是一篇广播稿。据此,可设计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总体设想下,可分为两个步聚:第一步,教师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概况第二步,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担任导游,就某些局部内容向大家介绍,借以指导朗读,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缩短与课文的距离。 2.对全文内容的掌握,可以与处理课后练习结合起来,首先组织学生熟悉课文,标注表明方位走向的词语;在这个基础上,分组

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最后,全班一起讨论填写《故宫博物院示意图》,使学生对全文空间说明顺序,清晰分明的结构层次形成清楚的认识。 3.对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可采取综合方法处理,空间方位可由学生解决,政治含义以教师分析为主,最后用课后练习巩固。 4.绘制《故宫博物院导游图》(不标建筑物名称和导游路线)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备用。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 注音:矗立鳌头湛蓝藻井斗拱蟠龙金銮殿击磬 檀木攒乾清官坤宁宫肃穆额枋矫健鎏金 翊妃嫔

2.解释字义、词义:攒挥霍湛蓝井然有序点缀错综相连和谐迥然不同 以上字词可出示字词卡片或使用投影。 3. 解题。 学生朗读“预习提示”第一句。 教师: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加黑字板书) 教师朗读课文第1段,学生标注有关名称, 教师提示;“紫禁城”:中国古代皇帝自称天了,他的住地称皇宫、紫宫,是禁地,不许百姓靠近,所以称紫禁城。这个词表明了它过去的封建性质和功用。 “故宫”:明清两代已成为历史,皇宫被人们称为故宫,这是人们习惯的称呼,表明着时代的变迁。 “故宫博物院”: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标本,供人们参观。这个词表明了它今日的功能。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去参观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课题采用“故宫博物院”既介绍了历史渊源,也体现了现实功能,与文章内容一致。

《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故宫博物院》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一篇典范的以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现代说明文。文章相对浅白,怎样在教学中做到既讲习应该讲习的基本内容、又适度发掘有价值的教学因素,这就值得深究了。 阅读学习说明类文章,读懂当然是基本目的,但这个“懂”必须是语文课程范畴的“懂”,因此,本文的教学绝不能自觉不自觉地以了解、增进故宫有关知识作为教学目的(关于故宫的知识、资料图片可适当引介,但终究只是个“引子”而已)。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和对话指向——绝非仅仅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本表达的内容(文本的原生价值),更在于让学生学习文本表达相应内容时所采用的言语手段(文本的教学价值),指向其言语形式。叶圣陶先生指出:“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故,说明文的阅读教学必须坚决地站在语言文字立场之上展开。学习说明性的课文,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背后的语言文字和语言表达,关注作者思考问题所表现出的科学的思想态度,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中提出的相应要求,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获取主要信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等。 说明文的文体知识当然应该教,应该渗透,但是怎么教、怎么教更好呢?“只要是学习一篇说明文,就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语言……这样一来,说明文的学习还有什么美感可言?”(《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警惕:说明文教学的去语文化》)学生在本单元前两篇经典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的学习中,对说明文基本的文体知识已有较充分的把握和训练,如果再按部就班地按照相关套路设计这篇课文的学习,难免有些枯乏,很可能滑向一种简浅的重复和浪费,既不合乎学情,也不符合教材编者意图,更体现不出单元教学统摄下的篇目教学侧重点。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主要进行两方面的教学活动—— 开展两大板块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学生对课文进行比较充分的预读。 一是“理读”,理清文章脉络。主要包括两点,一是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文章结构,二是交流预读时填写的故宫平面图并作解说,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作为现代意义的科技说明文,必须用西方意义上的理性分析的解读方式”(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而“这些课文要用什么方法阅读呢?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意思的路子,至少也可以作为阅读方法的一个选项”(王晓春《语文课什么是好》)。通过划分段落层次,学生不难看出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故宫平面图课本上虽有一幅简图,但显得太“小气”,填起来不方便不醒目,因此我另行设计刻印了一份平面图,要求学生按照课文提供的脉络线索在预习期间完成,课上以导游身份进行解说。 这一方面主要体现的是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获取主要信息”的教学要求。 二是“细究”,揣摩言语手法。这里包括三个板块—— 其一,分析解说技法的把握,学习“分解说明层次清晰”:引介什么是“分解说明”技法,

八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八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这学期担任八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师,时常觉得自己经验尚浅,理论知识储备不足,遇到棘手问题总不能很好地圆满地解决。以下就针对我遇到的教学上的一个问题,肤浅地谈谈自己的认识。 805班的学生总体水平中等,大部分学生聪明灵敏,有自尊心,有上进心,只有小部分学生会出现不自觉地违反课堂纪律,课后作业不按时按质完成,以说谎企图蒙混过关等情况,而以上问题又总不会集中体现在某一个学生身上。于是,我发现,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至少你不会发现某一个学生是屡教不改,恶习缠身的。 但805班的学生完成作业又是在年级中出了名的数量少、质量差,在语文科目上情况甚是严重,每一天的作业水平都可谓是参差不齐,不写、写少、没交等,而我时不时地抽查总是能发现,即便是交上来的作业也总存在一部分字迹潦草,抄袭他人,网上抄答案,更严重的是拿其他人的作业上交等。我在学期初总会在语文课堂上直接“质问”、批评这些同学,总认为在班集体面前进行教育,能激起这些学生的自尊心,也能对其他学生有警示作用。后来,发现这样做不仅降低课堂学习效率,也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有时,我也会罚学生写作业,这更是大错特错。如果一方面要求孩子热爱学习,一方面又把“学习”当作暴力手段,为了出气,为了让孩子屈服而运用于对孩子的惩戒上,那么只会让学生更加讨厌学习,而且为了逃避再被惩罚而学会撒谎,别说学习了,已经使人格受到扭曲。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坏习惯总不是一日就形成的,所以,坏习惯的纠正也需要很多的时间和耐心。我想,在下学期能否尝试以下方法: 一、请班主任协调好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量,每天的写和读记做到均衡,数量又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相处半年的经验告诉我,对805班的学生晓之以理总是比“暴力镇压”来得有效多了,所以同时得让学生明白老师的用心,动之以情。 二、细心发现学生不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的原因,主要是不会写,因懒和贪玩不写,因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无法写全。发现一部分学生不会写,那么应该反思自身的教学,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性,让学生能对新课知识当堂吸收消化,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也适当降低这类作业每次完成的量,更加重质。发现懒和贪玩而不写,谈话和鼓励已经是用坏了的梗,围追堵截往往造成更加厌学的心理,我倒认为应施力在培养优秀学生上,以学习优秀生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其他学生,大力表扬勤学好学者,而暂时忽略模糊这些“坏学生”。发现学习安排不合理的学生,先管以图不管,先让家长配合学生学习计算自己的能力和完成作业的时间,逐渐培养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三、放宽心胸,学会容忍学生错误。我想,有时老师知道,一份作业没有完成并没有对学生学习造成多大的影响,只是气愤于学生的不听话。对学生进行批评训斥,甚至人格辱骂,这种语言上的说教,有时是一种“语言暴力”,以为学生好为名强迫他接受你的观点,然后乖乖听话。而罚写更是一种暴力手段,为让孩子暂时屈服老师的权威而不得不去写,当写作业变成一种惩罚,你还能说出“我这是为你好”“写作业才能提高成绩”这种话吗?况且,学生为了躲避惩罚,势必会撒谎,找各种借口,有极端行为,久而久之,扭曲思想和人格,对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这实在是得不偿失。我想学习容忍学生的错误,如果他们诚实向我说出没完成作业的原因,即使是说“我不想写”,一次两次我也会尝试着原谅,但是让他们放学留下补作业,告诉他们“因为你们把顺序搞错了,之前玩,现在就得学习”。 四、将作业与学习联系起来。学生常把作业与学习、成绩划分得很清楚,总是表示先完成作业,再有时间学习,作业与学习不是一回事,所以作业马虎完成也行。但我让805班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昨天完成的练习题答案,然后给分和针对性地点评,肯定他的努力和答对点,纠正其中错误。我发现,他们重视老师的评价,得到表扬会开心会笑,得分很低也会点头表示明白原因,如此一来,他们会注意作业的量和质,希望在课堂上展示他们的学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