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

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
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

1、逻辑信道

MAC层在逻辑信道上提供数据传送业务,逻辑信道类型集合是为MAC层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业务而定义的。逻辑信道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控制平面信息,而业务信道用于传输用户平面信息。

其中,控制信道包括:

?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寻呼控制信道(PCCH):传输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专用控制信道(DCCH):在UE和RNC之间发送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对点双向信道,该信道在RRC连接建立过程期间建立。

?公共控制信道(CCCH):在网络和UE之间发送控制信息的双向信道,这个逻辑信道总是映射到RACH/FACH传输信道。

业务信道包括:

?专用业务信道(DTCH):专用业务信道是为传输用户信息的专用于一个UE的点对点信道。该信道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都存在。

?公共业务信道(CTCH):向全部或者一组特定UE传输专用用户信息的点到多点下行链路。

2、传输信道

传输信道定义了在空中接口上数据传输的方式和特性。一般分为两类:专用信道和公共信道。专用信道使用UE的内在寻址方式;公共信道如果需要寻址,必须使用明确的UE寻址方式。其中,仅存在一种类型的专用信道,即专用传输信道(DCH)。它是一个上行或下行传输信道。DCH在整个小区或小区内的某一部分使用波束赋形的天线进行发射。

另外,UTRA定义了六类公共传输信道:BCH, FACH, PCH, RACH, CPCH和DSCH。

广播信道(B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用于广播系统或小区特定的信息。BCH总是在整个小区内发射,并且有一个单独的传送格式。

前向接入信道(FA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FACH在整个小区或小区内某一部分使用波束赋形的天线进行发射。FACH使用慢速功控。

寻呼信道(PCH):是一个下行传输信道。PCH总是在整个小区内进行发送。PCH 的发射与物理层产生的寻呼指示的发射是相随的,以支持有效的睡眠模式。

随机接入信道(RACH):是一个上行传输信道。RACH总是在整个小区内进行接收。RACH的特性是带有碰撞冒险,使用开环功率控制。

公共分组信道(CPCH):是一个上行传输信道。CPCH与一个下行链路的专用信道相随,该专用信道用于提供上行链路CPCH的功率控制和CPCH控制命令(例:紧急停止)。CPCH的特性是带有初始的碰撞冒险和使用内环功率控制。

下行共享信道(DSCH):是一个被一些UEs共享的下行传输信道。DSCH与一个或几个下行DCH相随路。DSCH使用波束赋形天线在整个小区内发射,或在一部分小区内发射。

3、物理信道

一个物理信道用一个特定的载频、扰码、信道化码(可选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有一段持续时间)来定义。对WCDMA来讲,一个10ms的无线帧被分成15个时隙(在码片速率3.84Mcps时为2560chip/slot)。一个物理信道定义为一个码(或多个码)。

传输信道被描述(比物理层更抽象的高层)为可以映射到物理信道上。在物理层看来,映射是从一个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到物理信道的数据部分。除了数据部分,还有信道控制部分和物理信令。

对于上行物理信道,有:

?上行链路专用物理数据信道(UL-DPC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物理公共分组信道(PCPCH)

对于下行物理信道,有:

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DL-DPCH)?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公共导频信道(CPICH)?

同步信道(SCH)?

?基本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捕获指示信道(AICH)

寻呼指示信道(PICH)?

接入前缀捕获指示信道(AP-AICH)?

?冲突检测信道分配指示信道(CD/CA-ICH)

CPCH状态指示信道(CSICH)?

其实信道、链路等等都是人为的概念,是对一系列数据流或调制后的信号的分类名称,其名称是以信号的功用来确定的。

逻辑信道定义传送信息的类型,这些信息可能是独立成块的数据流,也可能是夹杂在一起但是有确定起始位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是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传输信道是在对逻辑信道信息进行特定处理后再加上传输格式等指示信息后的数据流,这些数据流仍然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物理信道则是将属于不同用户、不同功用的传输信道数据流分别按照相应的规则确定其载频、扰码、扩频码、开始结束时间等进行相关的操作,并在最终调制为模拟射频信号发射出去;不同物理信道上的数据流分别属于不同的用户或者是不同的功用。

链路则是特定的信源与特定的用户之间所有信息传送中的状态与内容的名称,比如说某用户与基站之间上行链路代表二者之间信息数据的内容以及经历的一起操作过程。链路包括上行、下行等。

简单来讲,

逻辑信道={所有用户(包括基站,终端)的纯数据集合}

传输信道={定义传输特征参数并进行特定处理后的所有用户的数据集合}

物理信道={定义物理媒介中传送特征参数的各个用户的数据的总称}

打个比方,某人写信给朋友,

逻辑信道=信的内容

传输信道=平信、挂号信、航空快件等等

物理信道=写上地址,贴好邮票后的信件

可以看得出来,传输信道的定义似乎是可有可无的,个人认为这仅仅是规范制定时,由于分工合作时产生的,可以不必太在意。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分析总结

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分析总结 班级学号姓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的信道的特性对整个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1、无线信道的概念 要想搞明白无线信道具有哪些特性,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无线信道。信道是对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路的一种形象比喻,对于无线电波而言,它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其间并没有一个有形的连接,它的传播路径也有可能不只一条,但是我们为了形象地描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工作,我们想象两者之间有一个看不见的道路衔接,把这条衔接通路称为信道。信道具有一定的频率带宽,正如公路有一定的宽度一样。 与其它通信信道相比,无线信道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其衰落特性取决于无线电波传播环境。不同的环境,其传播特性也不尽相同。无线信道可能是很简单的直线传播,也可能会被许多不同的因素所干扰,例如:信号经过建筑物,山丘,或者树木所有反射而产生的多径效应,使信号放大或衰落。在无线信道中,信号衰落是经常发生的,衰落深度可达30。对于数字传输来说,衰落使比特误码率大大增加。这种衰落现象严重恶化接收信号的质量,影响通信可靠性。移动信道与非移动点对点无线信道相比,信号传输的误比特率前者比后者高106倍。 另外,在陆地移动系统中,移动台处于城市建筑群之中或处于地形复杂的区域,其天线将接收从多条路径传来的信号,再加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信号产生多普勒效应,并且信道的特性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增加了信号的不确定性,使得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多变且难以控制。所以,与传统模型相比,无线信道多径数目增多,时延扩展加大,衰落加快。 2、无线信道的特性 信号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传输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复杂的传播路径,包括直射路径、反射路径、衍射路径、散射路径以及这些路径的随机组合。同时,电波在各条路径的传播过程中,有用信号会受到各种噪声的污染,包括加性噪声

LTE物理信道-PBCH

PBCH 1、概述 UE在接入某小区前,需要先获取到该小区的系统信息,才能知道该小区是如何配置的,以便在该小区内正确的工作。小区是通过逻辑信道BCCH向该小区内的所有UE发送系统信息的。 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逻辑信道BCCH会映射到传输信道BCH和DL-SCH。其中,BCH只用于传输MIB信息,并映射到物理信道PBCH;DL-SCH 用于传输各种SIB信息,并映射到物理信道PDSCH。 图1:下行信道匹配 2、M aster Information Block 2.1发送场景 UE会在下述过程之后接收系统信息: 1)小区选择(开机后)和小区重选 2)切换 3)从其它RAT进入E-UTRA 4)重回服务区 5)接收到系统信息改变通告

6)接收到ETWS通告指示 7)接收到CDMA2000上层请求 8)系统信息超出最大有效期-周期性的 补充点:LTE中之所以要在切换后接受系统消息,是因为LTE系统设计扁平化以后取消了RNC网元,也就是LTE中切换的测量配置下发、判决都是eNodeB完成,在当前不支持X2口切换前提下,切换完成后UE对于该小区下的系统消息配置是不清楚,所以会接收系统消息;如果支持X2口切换的话,在切换前源eNodeB和目标eNodeB之间会交互配置信息,则不用接收系统消息。 2.2发端网元处理 组装消息内容 2.3收端网元处理 接收到MasterInformationBlock后,UE将: 1)应用phich-Config中携带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 1)当T311正在运行,UE处于RRC_IDLE或者RRC_CONNECTED状态: 2)如果UE没有相关小区的有效系统信息: 3)将ul-Bandwidth 设置为dl-Bandwidth,直到接收到 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2。 2.4字段解释 1.1.1dl-bandwidth 1)字段类型:BIT STRING (SIZE (4)) 2)字段描述:下行带宽。参数配置为:传输带宽配置,下行N RB,[参见TS 36.101 ]。如n6 与6个资源块对应,n15对应15个资源块等等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11页

第4章信道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是将信号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的通道。 如果信道仅是指信号的传输媒质,这种信道称为狭义信道。如果信道不仅是传输媒质,而且包括通信系统中的一些转换装置,这些装置可以是发送设备、接收设备、馈线与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这种信道称为广义信道。 无线信道利用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播信号;有线信道利用导线、波导、光纤等媒质来传播信号。常把广义信道简称为信道。 4.1 无线信道 信道是对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路的一种形象比喻。 对于无线电波而言,它从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其间并没有一个有形的连接,它的传播路径也有可能不只一条,但是我们为了形象地描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工作,想象两者之间有一个看不见的道路衔接,把这条衔接通路称为信道。 信道具有一定的频率带宽,正如公路有一定的宽度一样。 电磁波传播主要分为地波、天波和视线传播三种。 地波:频率在2MHz以下,电磁波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传播时无线电波可随地球表面的弯曲而改变传播方向。在传播途中的衰减大致与距离成正比。地波的传播比较稳定,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所以长波、中波和中短波可用来进行无线电广播。 根据波的衍射特性,当波长大于或相当于障碍物的尺寸时,波才能明显地绕到障碍物的后面。地面上的障碍物一般不太大,长波可以很好地绕过它们。中波和中短波也能较好地绕过,短波和微波由于波长过短,绕过障碍物的本领很差。 由于地波在传播过程中要不断损失能量,而且频率越高,损失越大,因此中波和中短波的传播距离不大,一般在几百千米范围内,收音机在这两个波段一般只能收听到本地或邻近省市的电台。长波沿地面传播的距离要远得多,但发射长波的设备庞大,造价高,所以长波很少用于无线电广播,多用于超远程无线电通信和导航等。 天波:天波是靠电磁波在地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而传播的,频率范围在 2~30MHz。天波是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

移动无线信道多径衰落的仿真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1年秋季学期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 题目:移动无线信道多径衰落的仿真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在移动通信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无线通信。而无线信道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无线通信质量的提高,因此对无线信道的研究有利于提高通信传输速率。本次课程设计用simulink对移动无线信道多径衰落特性进行了仿真,并且和理想传输环境下的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了结论。 关键词:移动通信;无线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多径传播

移动通信是指双方或至少其中一方在运动状态中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是实现通信理想目标的重要手段。移动通信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上通信的需求,同时,由于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的迅速发展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移动通信追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与任何人进行通信,也就是移动通信的理想境界——个人通信。要实现这个理想,高效率、高质量是前提。所以,除了研究发射机接收机可以达到目的外,对于无线信道的研究更为重要。无线信道的好坏直接影响无线通信的质量和效率,对无线信道建立数学模型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建模可以了解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因素以及解决的方法。无线信道中,小尺度衰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研究小尺度衰落的特性和建模方法对于无线信道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第1章移动通信概述 (1) 1.1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1) 1.2移动通信的特点 (2) 第2章无线信道的概念和特性 (4) 2.1 无线信道的定义 (4) 2.2 无线信道的类型 (4) 2.2.1 传播路径损耗模型(Propagation Path Loss Model) (4) 2.2.2 大尺度传播模型(Large Scale Propagation Model) (5) 2.2.3 小尺度传播模型(Small Scale Propagation Model) (5) 2.3 无线移动信道的概念 (5) 2.4 移动信道的特点 (6) 2.4.1 移动通信信道的3个主要特点 (6) 2.4.2 移动通信信道的电磁波传输 (6) 2.4.3 接收信道的3类损耗 (6) 2.4.4 三种快衰落(选择性衰落)产生的原因 (7) 第3章调制解调 (8) 第4章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9) 4.1 QPSK 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 (9) 4.2 利用Matlab研究QPSK信号 (11)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一: (17) 附录二: (19)

恒参信道及其特性

模块2 恒参信道及其特性(ZY3200102002) 【模块描述】本模块介绍了恒参信道及其特性,包含几种恒参信道及其特性、均衡的基本概念。通过概念介绍、图形讲解,掌握恒参信道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正文】 恒参信道是指由电缆、光导纤维、人造卫星、中长波地波传播、超短波及微波视距传播等传输媒质构成的信道。 一、有线电信道 1.对称电缆 对称电缆是指在同一保护套内有许多对相互绝缘的双导线的传输媒质。导线材料主要是铜或铝,直径为0.4~1.4mm。为了减小各线对之间的干扰,每一对线都拧成扭绞状。对称电缆的传输损耗相对较大但其传输特性比较稳定。 2.同轴电缆 如图ZY3200102002-1所示。同轴电缆由同轴的两个导体构成,外导体是一个圆柱形的空管,在可弯曲的同轴电缆中,它可以由金属丝编织而成。内导体是金属线。它们之间填充着塑料或空气等介质。 图ZY3200102002-1同轴电缆的基本结构 二、光纤信道 光纤信道是以光导纤维(简称光纤)为传输媒质、以光波为载波的信道。它能够实现大容量的传输。光纤具有损耗低、频带宽、线径细、重量轻、可弯曲半径小、不怕腐蚀以及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 三、无线电视距中继 无线电视距中继是指工作频率在超短波和微波波段时,电磁波基本上是沿视线传播,通信距离依靠中继方式延伸的无线电电路。相邻中继站之间的距离一般在40~50公里。 图ZY3200102002-2 无线电中继信道图ZY3200102002-5 卫星中继信道无线电中继信道的构成如图ZY3200102002-2所示。它由终端站、中继站及各站间的电波传播路径构成。具有传输容量大、发射功率小、通信稳定可靠等优点。主要用于长途干线、移动通信网以及某些数据收集系统。 四、卫星中继信道 保 护 层 外 导 体 绝 缘 层 内 导 体

LTE物理信道-PCFICH

PCFICH 1、PCFICH功能介绍 每个下行子帧(不是上行子帧,也不是针对slot)被分成2部分:controlregion(控制区域)和dataregion(数据区域)。controlregion主要用于传输L1/L2controlsignaling,包括PCFICH/PHICH/PDCCH;dataregion 主要用于传输数据,包括PSS/SSS、PBCH、PDSCH和PMCH。 图1:controlregion和dataregion PCFICH用于通知UE对应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的大小,即控制区域所占的OFDMsymbol的个数。或者说: PCFICH用于指示一个下行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OFDMsymbol的个数。每个小区在每个下行子帧有且仅有一个PCFICH。 2、PCFICH物理层处理 2.1信道编码-1/16块编码 每一个子帧中到达编码单元的控制格式指示(CFI)表示下行控制信息(DCI)在一个子帧中占用的OFDM符号数目,即CFI=1,2或者3。当某系统下行物理资源块数目大于10时,CFI=1,2或者3;当某系统下行物理资源块数不大

于10时,则CFI加1,即为2,3或者4。 (即CFI=1,2or3;用2bit表示,CFI=4为预留,不使用)。 对于TDD而言,子帧1和子帧6的控制区域至多只能有2个OFDMsymbols,这是因为在这些子帧中,PSS要占据第三个OFDMsymbol。 图2:用于PDCCH的OFDMsymbol数(见36.211的Table6.7-1) CFI编码流程如图5.3.4-1所示。 b 图5.3.4-1 CFI编码 控制格式指示按照表5.3.4-1进行信道编码。 表5.3.4-1: CFI 码字 2bit的CFI经过码率为1/16的信道编码,得到一个32-bit的codeword。

LTE物理信道-PHICH

PHICH PHICH用于对PUSCH传输的数据回应HARQACK/NACK。每个TTI中的每个上行TB对应一个PHICH,也就是说,当UE在某小区配置了上行空分复用时,需要2个PHICH。 映射到相同的资源元素集多种PHICH组成一个PHICH组,其中在相同PHICH组中的PHICH通过不同的正交序列区分。一个PHICH资源由索引对(nPHICHgroup,nPHICHseq)定义,其中nPHICHgroup为PHICH组标号,nPHICHseq为该组中的正交序列索引 1、PHICH资源介绍 小区是通过MasterInformationBlock的phich-Config字段来配置PHICH 的。 图1:PHICH-Config 1.1Phich-Duration Phich-Duration指定了是使用controlregion中的1个symbol还是3(或2)个symbol来发送PHICH,对应36.211的Table6.9.3-1。 Phich-Duration有两个选择:正常和扩展,不同的是正常CP只使用1个OFDM符号,而扩展CP将使用2个或3个OFDM符号。 通常会配置只使用第一个OFDMsymbol来发送PHICH,这样即使PCFICH 解码失败了,也不影响PHICH的解码。 扩展是用于较小的信道带宽,如1.4MHz的,在这种情况下,有总共只有6PRBS,频域分集的增益要比系统带宽较大的小区(如20MHz)的小区要低,

通过使用extendedPHICHduration,能提高时间分集的增益,从而提高PHICH 注:TDD中,PSS随着子帧1和6的第三个symbol传输(在DwPTS中),所以在extendedPHICHduration下,只能使用2个symbol来发送PHICH。 PHICHduration的配置限制了CFI取值范围的下限,也就是说,限制了controlregion至少需要占用的symbol数。 对于下行系统带宽的小区而言,如果配置了extendedPHICHduration,UE会认为CFI的值等于PHICHduration,此时UE 可以忽略PCFICH的值;对于下行系统带宽的小区而言,由于CFI 指定的可用于controlregion的symbol数可以为4(见36.212的5.3.4节),大于PHICHduration可配置的最大值3,如果此时配置了extendedPHICHduration,UE还是要使用PCFICH指定的配置。即“CFI和extendedPHICHduration相比较,取其大者”。(见36.213的9.1.3节和[1]) 1.2phich-Resource phich-Resource指定了controlregion中预留给PHICH的资源数,它决定了PHICHgroup的数目。 多个PHICH可以映射到相同的RE集合中发送,这些PHICH组成了一个PHICHgroup,即多个PHICH可以复用到同一个PHICHgroup中。同一个PHICHgroup中的PHICH通过不同的orthogonalsequence来区分。即一个二元组唯一指定一个PHICH资源,其中为PHICHgroup索引,为该PHICHgroup内的orthogonalsequence 索引。 一个小区内可用的PHICHgroup数的计算方式如图2所示。

信道特性

恒参信道: 有线电信道(明线,同轴电缆,双绞线电缆),光纤信道,无线电视距中继,卫星中继信道。 ? 由于恒参信道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或者是变化极为缓慢的,因而可以等效为一个非时变的线性网络。 从理论上讲,只要得到这个网络的传输特性,则利用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就可求得已调信号通过恒参信道后的变化规律。 网络的相位-频率特性还经常采用群迟延-频率特性 来衡量,要满足不失真传输条件,等同于要求群迟延-频率特性应是一条水平直线. 随参信道: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超速波及微波对流层散射信道,超短波电离层散射信道,超短波超视距绕射信道。 属于随参的传输媒质主要以电离层反射、对流层散射等为代表。 ? 随参信道的特性比恒参信道要复杂得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包含一个复杂的传输媒质。 ? 虽然,随参信道中包含着除媒质外的其它转换 器,但是,从对信号传输影响来看,传输媒质的影响是主要的,转换器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在此,仅讨论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所具有的一般特性以及它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随参信道图: 共同特点是:1.对信号的损耗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传输时延随时间变化而变化,3由发射点出发的电波可能经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点,也就是所谓的多径传播。 多径传播后的接收信号将是衰减和时延随时间变化的各路径信号的合成。 —— 由第i 条路径的随机相位; ————由第i 条路径到达的接收信号振幅 _______ 由第i 条路径达到的信号的时延; 都是随机变化的 (1) 从波形上看,多径传播的结果使确定的载频信号变成了包络和相位都随机变化的窄带信号,这种信号称为衰落信号; (2)从频谱上看,多径传播引起了频率弥散(色散),即由单个频率变成了一个窄带频谱。 通常将由于电离层浓度变化等因素所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慢衰落;而把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信号衰落称为快衰落。 ) ()(0t t i i τω?-=)(t i μ)(t i τ) (),(),(t t t i i i ?τμω ω?ω τd d )()(=

802.11无线信道详解

信道可以比作RJ45的网线,一共有11各可用信道。考虑到相邻的两个无线AP之间有信号重叠区域,为保证这部分区域所使用的信号信道不能互相覆盖,具体地说信号互相覆盖的无线AP必须使用不同的信道,否则很容易造成各个无线AP之间的信号相互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无线网络的整体性能下降。 不过,每个信道都会干扰其两边的频道,计算下来也就有三个有效频道,请各位有很多无线设备的米人,一定要注意频段分割。 信道示意图(点击看大图) 随着无线产品价格的不断降低,WLAN(无线局域网)的普及正呈日新月异之势,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家庭开始使用无线局域网。随之而来的,一些用户已开始出现WLAN 的信道拥塞问题,造成网速下降、掉线、网络工作不正常等等,这是怎么回事呢? 什么是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也就是常说的无线的“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大家知道,在进行无线网络安装,一般使用无线网络设备自带的管理工具,设置连接参数,无论哪种无线网络的最主要的设置项目都包括网络模式(集中式还是对等式无线网络)、SSID、信道、传输速率四项,只不过一些无线设备的驱动或设置软件将这些步履简化

了,一般使用默认设置(也就是不需要任何设置)就能很容易的使用无线网络。 但很多问题,也会因为追求便利而产生,大家知道,常用的IEEE 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当在无线AP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AP时,需要为每个AP设定不同的频段,以免共用信道发生冲突。而很多用户使用的无线设备的默认设置都是Channel为1,当两个以上的这样的无线AP设备相“遇”时冲突就在所难免。 为什么现在无线信道的冲突如此让人关注,这除了家用或办公无线设备因为价格的不断走低而呈几何级数增长外,无线标准的天生缺撼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窘境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无线协议都是由IEEE(美国电气电工协会)所制定,在IEEE 认定的三种无线标准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a中,其信道数是有差别的。 ●IEEE802.11b 采用2.4GHz频带,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码键控(CKK),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能够从11Mbps自动降到5.5Mbp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调整到2Mbps 和1Mbps,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与稳定。 ●IEEE802.11a 扩充了标准的物理层,规定该层使用5GHz的频带。该标准采用OFDM调制技术,共有“12”个非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范围为6Mbps-54Mbps。不过此标准与 IEEE802.11b标准并不兼容。支持该协议的无线AP及无线网卡,在市场上较少见。 ●IEEE802.11g 该标准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虽然同样运行于2.4GHz,但向下兼容 IEEE802.11b,而由于使用了与IEEE802.11a标准相同的调制方式OFDM(正交频分),因而能使无线局域网达到54Mbps的数据传输率。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IEEE802.11b还是IEEE802.11g标准其都只支持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信道,只有信道1、6、11或13是不冲突的,但使用信道3的设备会干扰1和6,使用信道9的设备会干扰6和13……。

【WO2019192944A1】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的选择【专利】

( (51)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CA,CH,CL,CN,CO,CR,CU,CZ,DE,DJ,DK,DM,DO, H04L1/18(2006.01)H04L5/00(2006.01)DZ,EC,EE,EG,ES,FI,GB,GD,GE,GH,GM,GT,HN, HR,HU,ID,IL,IN,IR,IS,JO,JP,KE,KG,KH,KN,KP, (21)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Number: KR,KW,KZ,LA,LC,LK,LR,LS,LU,LY,MA,MD,ME, PCT/EP2019/058125 MG,MK,MN,MW,MX,MY,MZ,NA,NG,NI,NO,NZ, (22)International Filing Date:OM,PA,PE,PG,PH,PL,PT,QA,RO,RS,RU,RW,SA, 01April2019(01.04.2019)SC,SD,SE,SG,SK,SL,SM,ST,SV,SY,TH,TJ,TM,TN, TR,TT,TZ,UA,UG,US,UZ,VC,VN,ZA,ZM,ZW. (25)Filing Language:English (84)Designated States(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for every (26)Publication Language:English kind o f regional protection available).ARIPO(BW,GH, (30)Priority Data:GM,KE,LR,LS,MW,MZ,NA,RW,SD,SL,ST,SZ,TZ, 62/653,80506April2018(06.04.2018)US UG,ZM,ZW),Eurasian(AM,AZ,BY,KG,KZ,RU,TJ, TM),European(AL,AT,BE,BG,CH,CY,CZ,DE,DK, (71)Applicant:NOKIA TECHNOLOGIES OY[FI/FI];EE,ES,FI,FR,GB,GR,HR,HU,IE,IS,IT,LT,LU,LV, Karakaari7,02610Espoo(FI).MC,MK,MT,NL,NO,PL,PT,RO,RS,SE,SI,SK,SM, (72)Inventors:FARAG,Emad;10Mulligan Dr,Flanders,TR),OAPI(BF,BJ,CF,CG,Cl,CM,GA,GN,GQ,GW, New Jersey07836(US).BRAUN,Volker;Nokia Solu?KM,ML,MR,NE,SN,TD,TG). tions and Networks GmbFl&Co.KG,Lorenzstr.10,70435 Stuttgart(DE).SCHOBER,Karol;Laurinniityntie12Al,Published: 00440Helsinki(FI).—with international search report(Art.21(3)) (74)Agent:BERTHIER,Karine;Alcatel-Lucent Internation? al,Site de Nokia Paris-Saclay,Route de Villejust,91620 NOZAY(FR). (81)Designated States(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for every kind o f national protection available):AE,AG,AL,AM, AO,AT,AU,AZ,BA,BB,BG,BH,BN,BR,BW,BY,BZ, (54)Title:SELECTION OF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57)Abstract: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icitly determining a PUCCH in ut n? ts. FIG.10

无线传输信道的特性

通信工程专业研究方法论无线传输信道的特性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毕红军 2014年8月

目录 一、引言: (2) 二、无线电波传播频段及途径 (3) 2.1无线电波频段划分 (3) 2.2无线电波的极化方式 (4) 2.3传播途径 (4) 三、无线信号的传播方式 (5) 3.1直线传播及自由空间损耗 (5) 3.2 反射和透射 (6) 3.2.1斯涅尔(Snell)定律 (6) d 功率定律 (7) 3.2.2 4 3.2.3断点模型 (8) 3.3绕射 (9) 3.3.1单屏或楔形绕射 (9) 3.3.2多屏绕射 (10) 3.4散射 (12) 四、窄带信道的统计描述 (14) 4.1不含主导分量的小尺度衰落 (14) 4.2含主导分量的小尺度衰落 (16) 4.3多普勒谱 (16) 4.4大尺度衰落 (17) 五、宽带信道的特性 (18)

5.1多径效应对宽带信道的影响 (18) 5.2多普勒频移对宽带信道的影响 (21) 六、总结 (22) 七、参考文献 (23) 一、引言: 各类无线信号从发射端发送出去以后,在到达接收端之前经历的所有路径统称为信道。如果传输的无线信号,则电磁波所经历的路径,我们称之为无线信道。信号从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传输过程中,会经历各种复杂的传播路径,包括直射路径、反射路径、衍射路径、散射路径以及这些路径的随机结合。同时,电波在各种路径的传播过程中,有用信号会受到各种噪声的污染,因而会出现不同情形的损伤,严重时会使信号难以恢复。无线信号在传播时,不仅存在自由空间固有的传输损耗,还会受到建筑物、地形等的阻挡而引起信号功率的衰减和相位的失真,这种衰减还会由于移动台的运动和信道环境的改变出现随机的变化。下面将讨论无线传输信道的主要特性。 二、无线电波传播频段及途径 2.1无线电波频段划分

第十四课:LTE物理信道

第十四课:LTE物理信道 一、 上行物理信道处理流程 LTE 的上行传输是基于SC-FDMA 的,LTE 定义了3 个上行物理信道,即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随即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下面将对上行时隙物理资源粒子、上行物理信道基本处理过程流程及各个信道具体处理流程作详细描述。 1.上行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定义 (1)资源栅格 上行传输使用的最小资源单位叫做资源粒子(Resource Element,RE),在RE 之上,还定义了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一个RB 包含若干个RE。在时域上最小资源粒度为一个SC-FDMA 符号,在频域上最小粒度为子载波。子载波数与带宽有关,带宽越大,包含的子载波越多。上行的子载波间隔 Δf 只有一种,15kHz。上行资源栅格图如图1 所示。

图1 上行资源栅格 (2)资源粒子 资源栅格中的最小单元为资源粒子(RE),它由时域SC-FDMA 符号和频域子载波 唯一确定。 (3)资源块 一个资源块RB 由N symb 个在时域上连续的SC-FDMA 符号以及N sc 个在频域上连续的子载波构成。 2. 上行物理信道基本处理流程 上行物理信道基本处理流程如图2 所示: 1)加扰:对将要在物理信道上传输的码字中的编码比特进行加扰。 2)调制:对加扰后的比特进行调制,产生复值调制符号。

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 摘要:本文分析了无线信道模型。针对的是对无线信道的各种效应感兴趣的读者。众所周知,正是这些复杂的效应使得无线信道产生了不确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计特性。由于这方面很少有比较全面,容易理解的资料,所以本文的内容是对其他几本书和相关的论文资料的综合。此外的资料不是只讨论了部分问题,就是虽然面面俱到,但缺乏一定的深度。 本文深入探讨了“是什么影响了无线信道的特性?”这一问题。主要阐述了无线信道的两种效应:一种是乘性效应,使信号产生衰落;另一种是加性效应,使接收到的信号产生畸变。信号的衰落不一定总是随机过程,但信号的畸变却总是。对于信道对信号产生的各种效应,找到了较好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仿真和分析系统的性能。而且,我们简单举例分析了一些数字无线调制信道的特性。 内容 1 介绍 2 无线电信道 2.1路径损耗 2.1.1 天线 2.1.2 自由空间传播 2.1.3 双线模型 2.1.4 经验和半经验模型

2.1.5其他模型和参数 2.2 阴影 2.2.1 阴影模型 2.2.2 测量结果 2.2.3 阴影修正 2.3 衰落 2.3.1 物理基础 2.3.2 数学模型 2.3.3 衰落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2.3.4 一维统计特性 2.3.5 二维统计特性 2.3.6 衰落率和持续时间 3 调制信道 3.1 噪声 3.1.1 门限噪声 3.1.2 窄带高斯白噪声 3.1.3 人为噪声 3.1.4 一些结果 3.2 干扰 4 数字信道 4.1 数字信道的结构 4.2 高斯白噪声信道下二进制PAM信号的以SNIR为自变量的函数BER的计算

4.3 瑞利信道下BPSK信号以SNIR为自变量的函数BER的计算4.4 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其他数字调制方案的一些结果 5 结论 第一章 介绍

5G-NR物理信道与调制

Marshall:v1.0.0版本已过时,5G NR物理层规范已更新到v1.1.0版本。帧结构与物理资源 一、概述 在本规范中,除非另有说明,在时域中的各个域的大小表示为若干时间单位 T s=1/(Δf max?N f)Ts=1/(Δfmax?Nf),其中Δf max=480?103Δfmax=480?103Hz,N f=4096Nf=4096。常量κ=Δf max N f/(Δf ref N f,ref)=64κ=ΔfmaxNf/(ΔfrefNf,ref)=64,其中Δf ref=15?103HzΔfref=15?103Hz,N f,ref=2048Nf,ref=2048。 二、波形参数 支持多种OFDM波形参数,如Table4.2-1所示,其中载波带宽部分的μμ和CP由高层参数给定,下行链路由DL_BWP_mu和DL_BWP_cp给定,上行链路由UL_BWP_mu 和UL_BWP_cp给定。

三、帧结构 帧和子帧 下行与上行链路传输于帧中,一帧的时域为T f=(Δf max N f/100)?T s=10ms Tf=(ΔfmaxNf/100)?Ts=10ms,一帧包含10个子帧,每个子帧时域为T sf=(Δf max N f/1000)?T s=1ms Tsf=(ΔfmaxNf/1000)?Ts=1ms。每个子帧中的连续OFDM符号数为N subframe,μsymb=N slotsymb N subframe,μslot Nsymbsubframe,μ=NsymbslotNslotsubframe,μ。每帧分为两个相等大小的半帧,每个半帧包含5个子帧。 There is one set of frames in the uplink and one set of frames in the downlink on a carrier. 来自UE的上行帧i i应在UE对应的下行帧开始前T TA=N TA T s TTA=NTATs传输。

LTE信道详解

LTE信道详解 信道及信号 逻辑、传输、物理信道 逻辑、传输、物理信道映射 逻辑信道定义传送信息的类型,这些数据流是包括所有用户的数据。 传输信道是在对逻辑信道信息进行特定处理后再加上传输格式等指示信息后的数据流。 物理信道是将属于不同用户、不同功用的传输信道数据流分别按照相应的规则确定其载频、扰码、扩频码、开始结束时间等进行相关的操作,并在最终调制为模拟射频信号发射出去;不同物理信道上的数据流分别属于不同的用户或者是不同的功用。 下行信道映射关系上行信道映射关系 对于上行来说,逻辑信道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以及专用业务信道DTCH都映射到上行共享信道UL-SCH,对应的物理信道为PUSCH。上行传输信道RACH 对应的物理信道为PRACH。 对于下行来说,逻辑信道寻呼控制信道PCCH对应的传输信道为PCH,对应物理信道为PDSCH承载;逻辑信道BCCH映射到传输信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映射到BCH,对应物理信道PBCH,主要是承载MIB(MasterInformationBlock)信息,另一部分映射到DL-SCH,对应物理信道PDSCH,承载其它系统消息。CCCH、DCCH、DTCH、MCCH (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都映射到DL-SCH,对应物理信道PDSCH。MTCH (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承载单小区数据时映射到DL-SCH,对应物理信道PDSCH。承载多小区数据时映射到MCH,对应物理信道PMCH。

物理信道简介 物理信道:对应 于一系列RE的集合,需 要承载来自高层的信息 称为物理信道;如 PDCCH、PDSCH等。 物理信号:对应 于物理层使用的一系列 RE,但这些RE不传递任 何来自高层的信息,如 参考信号(RS),同步信 号。 下行物理信道: 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 信道) 。主要用于传输 业务数据,也可以传输 信令。UE之间通过频分 进行调度, 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导呼和用户数据的资源分配信息,以及与用户数据相关的HARQ信息。 PBCH: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承载小区ID等系统信息,用于小区搜索过程。 PHICH: 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 ,用于承载HARP的ACK/NACK反馈。

无线信道 名词解释

结构 传送信息的物理性通道。信息是抽象的,但传送信息必须通过具体的媒质。例如二人对话,靠声波通过二人间的空气来传送,因而二人间的空气部分就是信道。邮政通信的信道是指运载工具及其经过的设施。无线电话的信道就是电波传播所通过的空间,有线电话的信道是电缆。每条信道都有特定的信源和信宿。在多路通信,例如载波电话中,一个电话机作为发出信息的信源,另一个是接收信息的信宿,它们之间的设施就是一条信道,这时传输用的电缆可以为许多条信道所共用。在理论研究中,一条信道往往被分成信道编码器、信道本身和信道译码器。人们可以变更编码器、译码器以获得最佳的通信效果,因此编码器、译码器往往是指易于变动和便于设计的部分,而信道就指那些比较固定的部分。但这种划分或多或少是随意的,可按具体情况规定。例如调制解调器和纠错编译码设备一般被认为是属于信道编码器、译码器的,但有时把含有调制解调器的信道称为调制信道;含有纠错编码器、译码器的信道称为编码信道。 所有信道都有一个输入集A,一个输出集B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条件概率P(y│x),x∈A,y∈B。这些参量可用来规定一条信道。 输入集就是信道所容许的输入符号的集。通常输入的是随机序列,如X1,X2,…,X n,…,各X∈ A(r=1,2,…)。随机过程在限时或限频的条件下均可化为随机序列。在规定输入集A时,也包括对各随机变量X的限制,如功率限制等。输出集是信道可能输出的符号的集。若输出序列为Y1,Y2,…,Y n,…,各Y∈B。这些X和Y可以是数或符号,也可以是一组数或矢量。 按输入集和输出集的性质,可划分信道类型。当输入集和输出集都是离散集时,称信道为离散信道。电报信道和数据信道就属于这一类。当输入集和输出集都是连续集时,称信道为连续信道。电视和电话信道属于这一类。当输入集和输出集中一个是连续集、另一个是离散集时,则称信道为半离散信道或半连续信道。连续信道加上数字调制器或数字解调器后就是这类信道。 输入和输出之间有一定的概率联系。信道中一般都有随机干扰,因而输出符号和输入符号之间常无确定的函数关系,须用条件概率P(y1,y2,…,y n|x1,x2,…,x n)来表示。其中各x和y(r=1,2,…,n)分别是输入随机序列和输出随机序列的样,且x∈A,y∈B。当这条件概率可分解成的形式时,信道称为无记忆信道,否则就是有记忆信道。无记忆意味着某个输出样y只与相应的输入样x有关,而与前后的输入样无关。当只与前面有限个输入样有关时,可称为有限记忆信道;当与前面无限个输入样有关,但关联性随间隔加大而趋于零时,可称为渐近有记忆信道。此外,当上式中的P1,P2,…等条件概率是同样的函数时,称为平稳信道。这也适用于有记忆信道,即变量的下标顺序推移时,条件概率的函数形式不变。 输入和输出都是单一的情况,这类信道是单用户信道,或简称为信道。当输入和(或)输出不止一个时,称为多用户信道,也就是几个用户合用一个信道。但当几个用户的信息通过复用设备合并后再送入信道时,这个信道仍为单用户信道。只有当这个信源分别用编码器变换后再一起送入信道,或在信道的输出上接有几个译码器分别提取信息给信宿,也就是信道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不止一个时,才称为多用户信道。当有几个输入如X a,X b,…而输出只有一个Y时,习惯上称为多址接入信道。它可用条件概率P(y|X a,X b,…)来规定;当只有一个输入X,而输出有几个Y a,Y b,…时,就称为广播信道,可用条件概率P(y a│x),P(y b│x),…来规定。广播信道还有一个特例称为退化型广播信道,此时各条件概率应满足下列各式:就是说,x,y a,y b,y c,…组成马尔可夫链。一般的多用户信道可以有几个输入和几个输出。当然多用户信道也有离散和连续,无记忆和有记忆之分。

无线信道

无线信道 中文名称: 信道 英文名称: channel 定义: 在两点之间用于收发信号的单向或双向通路。 信道 无线信道也就是常说的无线的“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 信道 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 大家知道, 信道 在进行无线网络安装,一般使用无线网络设备自带的管理工具,设置连接参数,无论哪种无线网络的最主要的设置项目都包括网络模式(集中式还

是对等式无线网络)、SSID、信道、传输速率四项,只不过一些无线设备的驱动或设置软件将这些步履简化了,一般使用默认设置(也就是不需要任何设置)就能很容易的使用无线网络。 但很多问题,也会因为追求便利而产生,大家知道,常用的 IEEE802.11b/g工作在2.4~2.4835GHz频段,这些频段被分为11或13个信道。当在无线AP无线信号覆盖范围内有两个以上的AP时,需要为每个AP设定不同的频段,以免共用信道发生冲突。而很多用户使用的无线设备的默认设置都是Channel为1,当两个以上的这样的无线AP设备相“遇”时冲突就在所难免。 信道 为什么现在无线信道的冲突如此让人关注,这除了家用或办公无线设备因为价格的不断走低而呈几何级数增长外,无线标准的天生缺撼也是造成目前这种窘境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目前主流的无线协议都是由IEEE(美国电气电工协会)所制定,在IEEE认定的三种无线标准IEEE802.11b、IEEE802.11g、IEEE802.11a 中,其信道数是有差别的。 IEEE802.11b 信道 采用2.4GHz频带,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码键控(CCK),共有“3”个不重叠的传输信道。传输速率能够从11Mbps自动降到5.5Mbps,或者根据直接序列扩频技术调整到2Mbps和1Mbps,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与稳定。 IEEE802.11a

数字通信原理第3章-信道解析

1 基本内容 信道定义 信道数学模型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 1. 信道定义(1 影响通信系统可靠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噪声和信道传输特性的不理想信道:信号通道,必不可少 狭义信道:信号的传输媒质(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导向传输媒体:电磁波被导向沿着固体媒体传播 金属导体:双绞线、同轴电缆 光纤 非导向媒体:自由空间 无线电(短波、微波、卫星、红外线

1. 1. 广义信道:除传输媒质外,还包括通信系统的某些设备 5 2. 信道数学模型(1 反映信道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 调制信道模型:传输已调信号,关心的是信号的失真情况及噪声对信号的影响。已调信号的瞬时值是连续变化的,故也称为连续信道,甚至称为信道具有一对(或多对输入和输出端绝大多数信道是线性的有时延、损耗 输入信号为0 时,信道输出端仍有一定功率输出

2. 7 2. 信道数学模型(3 编码信道模型 一种数字序列的变换,也称为离散或数字信道 包含调制信道噪声的干扰体现在误码上,关心的是误码率而不是信号失真情况 无记忆编码信道:信道码元的转移概率与其前后码元的取值无关有记忆编码信道:信道码元的转移概率与其前后码元的取值有关 →依赖于调制信道的性能→使用转移概率来描述 2. 8 3.1 3.1 3.1 12 3.1 恒参信道举例(4

常用的三个波长窗口 3.1 14 3.1 恒参信道举例(6 光纤的特点 传送速率高,通信容量大(25~30THz 带宽/波段。目前,在试验室中光纤带宽超过50Tbps ;8×2.5 Gbps ,8×10Gbps ,32×10Gbps 系统已经实用 传输损耗小(<0.2dB/km,适合长距离传输 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好 轻便连接困难 3.1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