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改”教学《渔父》

“一课三改”教学《渔父》
“一课三改”教学《渔父》

“一课三改”教学《渔父》

江苏新海高级中学管开兵

第一稿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提出疑问并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参与解答。

二、谈话导入

三、感知文本

1.齐读课文,注意正音释字。

2.学生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一生旁白,一生读屈原,一生读渔父,以《欸乃》配乐。

四、体味人物情感

1.问读屈原部分的学生:你认为这部分朗读时应如何处理?为什么?生回答后,其他学生围绕文中写屈原的文字进行补充,体味屈原的情感。

2.问读渔父部分的学生:你认为这部分朗读时应如何处理?为什么?生回答后,其他学生围绕文中写渔父的文字进行补充,体味屈原的情感。

五、探究(教学主体,占时25分钟)

1.据传,本文原题《屈原》,本来是没有最后一节的,结尾是“(屈原)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后人填上了最后一节,题目改为《渔父》,人称有画龙点睛之妙,请说说妙在哪里?

2.作者设置渔父(而不是农夫)与屈原对话有何深意?

3.渔父身上究竟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内涵?

4.渔父、屈原的思想给后世带来怎样的影响?试举例说明。给你的影响又是怎样的?

第二稿设计

一、设置情境:

(播放课件:“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配以洞箫曲《欸乃》。)

二、谈话导入

有一段对话穿越千古,至今仍在我们耳畔回响,它激起的思想火花闪烁了两千年。那火花溅落在我们的心田里,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思想都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现在,就让我们聆听这段对话,去畅游中国文化的长河,重温伟大思想的碰撞。

三、感知文本

1.齐读课文,注意正音释字。

2.梳理课文:学生提出疑问并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参与解答。

四、品味文本(教学主体)

1.首节。

思考讨论:“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

枯槁”中“既放、游、行吟、憔悴、枯槁”的意义及表现人物的作用。

明确:“既放”,被流放以后,是下文屈原所有表现的前提,正因为“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才会有后文的激愤,乃至投江自沉。“游”,在此不能理解为“漫游、游玩”,因为这些词不能表现屈原的情感状态。可译为“徘徊”,应表现出“失魂落魄地行走”。

“行吟”,边走边吟哦。正如陈凯歌导演的电影《西楚霸王》里的一处情节,由于刘邦的反间计,范增被项羽疏远,终至悲愤离去,行吟在道路上:“楚之兴亡,与我何干,与我何干!”(多媒体播放这一电影片段。)

“憔悴、枯槁”,是屈原心理的外在反映。

上述这些外貌、动作描写,极好地表现了屈原激愤难耐的心理显示出的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2.第一次对话。

思考讨论:“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一句,包含了怎样的潜台词?“至于斯”应如何理解?

明确:“子非三闾大夫与?”表明渔父原本是认识屈原的,用一“非”字,表明渔父的不敢断定,略有怀疑,这种怀疑就表现在“何故至于斯”上。“至于斯”的“斯”不是“这里”,而是“这种地步”。在渔父看来,或许眼前这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流浪汉很难与以往相识的那个风流倜傥、儒雅高贵、丰神俊秀的三闾大夫相吻合吧。语气中充满了诧异、不解。

3.第二次对话。

思考讨论:品味“淈其泥”“扬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醨”“自令放为”中体现的渔父思想。

品味“弹冠”“振衣”“身之察察”“皓皓之白”中体现的屈原思想。

4.末节。

思考讨论:渔父“莞尔而笑”,这个“笑”中包含着怎样的意味?

如何理解《沧浪歌》?

5.诵读文本。

学生品味人物情感,自由朗诵。

挑选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诵:师读旁白,一生读屈原,一生读渔父,以《欸乃》配乐。

五、探究

渔父、屈原的思想给后世带来怎样的影响?试举例说明。给你的影响又是怎样的?

第三稿设计

一、诗意设境

播放课件:画面,屈原“行吟江畔图”;文字旁白,“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配乐,洞箫曲《欸乃》。

二、谈话激发学习热情

有一段对话穿越千古,至今仍在我们耳畔回响,它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文学史,它激起的思想火花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思想上都打

上了深深的烙印。它往往在我们最失意的时候,拨动我们心灵深处那根最隐秘的心弦。现在,就让我们聆听这段对话,吟哦它,体味它,去畅游中国文化的长河,重温传统思想的碰撞,找寻人格精神的归依。

三、读书三境界(教学主体)

(一)第一境界:读。要求声音洪亮,吐字准确。

一生读课文。读完后,请其他学生找出读得不准确的音。重点关注以下字音。“淈gǔ”“餔bū”“歠chuò醨l픓汶汶ménmén”(以上为生僻字),莞尔wǎněr(注意:两个三声在一起,第一字变为二声,读作“wáněr”)。

(二)第二境界:诵。要求是语调和谐,抑扬顿挫。这一要求是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的。

第一步:

梳理课文:学生提出疑问并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参与解答。

第二步:

理解形象及朗读指导:

1.文章开头用哪些词语给我们塑造了屈原怎样的形象?

明确:“既放”交代了屈原来到江畔的背景,“游”很好地表现了屈原此时魂不守舍的精神状态,“行吟”可见其内心悲苦激愤的郁结,“憔悴”“枯槁”是屈原内心饱受折磨的外在反映。这样的一些描写行为、外貌的词语,朗读时应重读,以表现屈原受到痛苦的折磨煎熬而心力交瘁的形象。

2.第一次对话中,渔父、屈原各表现出怎样的语气?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渔父的问话中充满了诧异、不解。“子非三闾大夫与?”用反问句式加强渔父的惊诧。“何故至于斯”进一步验证了这种惊诧,眼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流浪汉很难与以往相识的那个风流倜傥、儒雅高贵、丰神俊秀的三闾大夫相吻合。朗读时应表现出渔父的惊诧语气。

屈原的话中包含有一种强烈的激愤,这种激愤主要由反义词对举表现出来:“举世”与“我”,“皆”与“独”,“浊”与“清”,“醉”与“醒”。这样几组强烈对比性的反义词极好地表现了屈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不容于世的激愤。

3.文章主体部分对话用怎样的方式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态度?

明确:渔父用疑问句式,两个“何不”,一个“何故”,表现了对屈原委婉的希望与劝告,劝告屈原随遇而安,甚至是随波逐流。朗读时应在这些疑问词上读出委婉劝告的语气。屈原用两个“安能”领起的反问句式来加强自己绝不同流合污,保持自己高洁节操的决心。同时以对比强烈的反义对举——“身之察察”对“物之汶汶”、“皓皓之白”对“世俗之尘埃”,来彰显自己的无悔选择。朗读时应在反问语气及对比词语上读出屈原绝不同流合污的决心。

4.末节中的渔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与第二节中的形象是否矛盾?

明确:渔父是一个吟啸烟霞、逍遥世外的隐者形象。与第二节

中的形象互为补充。末节意境深远,阅读时,应与第二节对照阅读,语气应幽眇一些,带着看破世俗的意味。

(三)第三境界:吟,感情饱满、酣畅淋漓。要求学生能够深入体味人物形象,走进人物内心,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1.从文本中选择一句最有感触的话,反复朗诵体味。

2.四人一组,选出文本中的一节进行朗诵比赛,看谁的感情最饱满。

3.谈谈屈原、渔父两个形象对后世的影响,分析你的身上是否留有他们的影响。

4.分角色朗诵:师读旁白,一生读屈原,一生读渔父,以《欸乃》配乐。

四、文本探究总结

用一段话概括你对屈原、渔父两个形象的体味。

教师示例:

(画面呈现:一幅高山白云图。)

屈原的人格如高山般巍峨,是我们思想的主流,故山脚下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渔父的情操如白云般飘逸,但毕竟远离现实,故只能点缀于蓝天,为我们的思想增加一丝灵动色彩。也正因如此,我们的思想文化才会呈现为一幅和谐美丽的图画。

《语文教学通讯》2009.10

《渔父》导学案

《渔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3、探讨渔父这一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探讨渔父这一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 【学习方法】 朗读、体验、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屈原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名平,字原。出身为楚国贵族。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圣君贤相、民本),改革政治,后遭旧贵族谗言攻击,被迫去官。楚顷襄王时,被放逐沅湘流域,终因理想无从实现,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 2、题目解说 《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二、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渔父枯槁三闾大夫浑浊凝滞 2、整理文中的文言现象。 (1)通假字: ①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②子非三闾大夫与:“与”通“欤”。 ③歠其醨:“歠”通“啜”。 (2)古今异义: ①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②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③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④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⑤何故至于斯(至于:到,同义词连用。今指①表示到某种程度②表示另提一事) (3)特殊句式:

《_社戏》导学案及答案

十社戏 (第一课时) 、目标导学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及字意。 2?走近作者和作品,了解作品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自主预学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以下练习。⑴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惮()絮叨()怠慢()撺掇()() 凫()屹立()蕴藻()家眷() 踱()吁气()渔父()旺相() 棹()归省()行辈() 厂哄()[吓人() 哄€哄骗()吓{ 哄动()L恐吓() ⑵理解词义。 消夏:归省: 撺掇:凫水: 絮叨:自失 ⑶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 ,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原名 __________ ,字______ , ________ 绍兴人。著有小说集 __________ 、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 。 七年级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再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在文中注明你的疑问,并摘要如下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学”内容。 (二)再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清课文脉络。 1.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这一事件,作者按照怎样的思路来构思全文的?并依此划分课文

结构。 2.阅读分析第一部分1~4 段,讨论:⑴哪些事情体现出我的快乐感受? ⑵作者所写的几件事情之间有什么关系? 3.阅读分析第二部分(5~30 段) ⑴这部分着重写看社戏,先后写了哪四件事? ⑵a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和转机(5~9段)。 波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机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写月夜行船,前往看戏(10~13段)。 ①这部分写夜景,从哪几个方面着笔,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并找出对应的句子。 ②句子“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为什么写得好,请欣赏。 ③这部分集中描写景物在文中有何作用? C.写在赵庄看社戏(14~21段)。 这部分写戏台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仙境”来形容戏台,有什么作用? d.写看完社戏后月夜归航(22~30段)。 ①月夜归航部分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渔父知识点梳理

《渔父》知识点梳理 一、字音 渔父(fǔ)??枯槁(gǎo)?凝滞(zhì)?莞尔(wǎn)? 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汶汶?(mén) 淈(gǔ)泥??鼓枻(yì)?濯(zhuó)缨??? 二、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子非三闾大夫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三、古今异义词 1、颜色 ..憔悴,形容 ..枯槁 古义:脸色,面色??今义:颜料或染料 古义:形体容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 ..斯? 古义:到。??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情。 3、何故深思高举 .. 古义:行为高出世俗 ?今义:把东西举高 四、重点实词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以后 2、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枯瘦 3、举.世皆浊我独清……是以见 ...放举:全是以:因此见:表被动,被 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搅浑 5、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餔:吃。糟:酒糟。歠:饮。醨:薄酒。 6、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高举:指行为高出于世俗。为:句末语气词,不译。 7、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洗头。浴:洗身。 8、安能以身之察察 ..者乎察察:皎洁的样子。汶汶:玷辱。 ..,受物之汶汶 9、渔父莞尔 ..而笑,鼓而去莞尔:微笑的样子。枻:桨。 1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洗。 五、词类活用 鼓.枻而去,乃歌.曰名词活用作动词鼓:敲打。歌:唱歌

六、一词多义 1.举 (1)举世皆浊我独清全 (2)何故深思高举行为 2.之 (1) 渔父见而问之代词,代屈原。 (2) 安能以身之察察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助词,的。 3.于 (1) 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被。 (2)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介词,在。 (3) 何故至于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4.而 (1) 渔父见而问之连词,表承接。 (2) 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3)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七、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 2.定语后置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省略句 行吟(于)泽畔(省去介词“于”) (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前省去主语“渔父”,后省去介词宾语“之”) 4.被动句 屈原既放(“放”,被流放之意) 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八、重点语句翻译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教学设计

《渔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渔父》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专题“直面人生”的第一板块“生存选择”中,本板块还选了《报任安书》。这两篇文本在内容上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它们是“生存与毁灭”的选择问题,有较强的互补性。 1、专题教学目标 本专题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阅读作品,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辨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掌握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批判性阅读的基本方法。学生能通过经典文本学习,思考“直面人生”的丰富内容和表达上多样的方法;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2、文本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结合本专题教学目标和文本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②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渔父这一特定形象的文化内涵 ③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第一点侧重知识和能力目标,第二、三点侧重德育目标。关于文言文的教学,文言知识的积累应该是首先要解决的,此外,认识与渔夫的对话而表现出来的屈原的人格是探讨本板块核心内涵“生存与毁灭”的矛盾的前提和基础,因而将教学目标①②定为教学重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体现的是抽象的人生哲学,文本是如何体现的,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而将教学目标②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分析 这篇文言文在文字上较浅显,翻译理解的难度不是很大,因此主要采用问题探讨法。 三、学法分析 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更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根据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的发言基础上可以补充阐释,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如对屈原与渔父不同的人生选择如何评价这一问题,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紧扣文本本身,不能凭着自己的主观想法任作评价,不能架空文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成就了人生的大事业垂名不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可以践志。死,也可以明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位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尊严的诗人——屈原。 (二)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教师正音; 渔父( fǔ)淈( gǔ)餔( bū)歠( chu?) 醨( lí)汶( mén)枻( yì)濯( zhu?) 2、齐读全文,读准字音。 (三)结合注释,学生自由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通假字

渔夫教案

《渔父》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 2.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宾语前置句 3.了解屈原内心想法,训练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二、学习重点:目标2 三、学习难点:目标3 四、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屈原和渔父);探讨渔父在文中的作用;拓展思考司马迁和屈原各自的人生选择(文言知识点的梳理与文章内容的分析相结合,穿插进行) 一、导入 首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高度。那么在中国历代文人当中,有两位非常杰出的,也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人物,当得此说,谁呢?(明确:屈原、司马迁)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经说,中国文人精神品德上的高峰是屈原和司马迁。 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渔夫》,全面地揭示了屈原的内心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不朽的人生,瞻仰他精神的高峰。 二、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 2.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宾语前置句 3.了解屈原内心想法,训练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三、自读课文 要求:(1)读对字音,读准句读 (2)感受屈原和渔父内心想法的不同 四、正音 憔qiáo 槁gǎo父fǔ闾lǘ浊zhuó滞zhì淈gǔ餔bū歠chuò汶mén 皓hào 莞wǎn枻yì濯zhuó 五、分析渔父人物形象 (1)齐读课文 (2)过渡: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先回顾一下。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有哪些?(明确: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 那下面我们就先来分析这个“渔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3)找出有关“渔父”的内容,朗读,翻译,归纳人物形象。 具体内容: ①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翻译: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重点字词:与,“欤”。至于,到。斯,这,这种地步。 性格特征:古道热肠 ②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翻译: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渔父》导学案

渔父 问题导学 1.渔父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这一形象有何意义? 2.《渔父》一文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 3.从全文看,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 自主探究 渔父飘然而去了,带着他的微笑与洒脱,留下屈原在江边孤独思索。他在想些什么呢?他将何去何从呢?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而死。” 屈原的这一结局让我们觉得非常遗憾,他难道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吗?比如说去国或者隐居,就像渔父一样。 文法导析 绿叶扶花,烘云托月 文中塑造了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是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的强者——屈原;一个是高蹈遁世、随遇而安,能与世推移的隐者——渔父。用渔父的形象来衬托屈原的形象,让屈原直接说出他心里的话语,运用这种衬托的手法,更能突出屈原形象的高大,突出他坚贞不屈的品质。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请尝试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写一段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的文字。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绝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行自适中保持自我的节操。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立面而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虽然理想破灭了,但矢志不移,至死不渝。 渔父用水样的人生告诉我们为人要随性但不可迷失自我;屈原用山般的坚毅告诉我们要保持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管我们用哪种方式生活,也不管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铭记——保持自我、保持高洁是我们生活的准则。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中。 佳作片段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凛然正气,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能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原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得如此透彻清澄。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百姓,作为士大夫的他却束手无策,于是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成为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他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江,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披发行吟泽畔的是屈原。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原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着如屈原,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的劝告呢? 文本图解 答案: 【问题导学】 1.提示:(1)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遁世的隐者形象。渔父规

《老人与海》中考常考知识点(含答案)

第一部分 1)老渔夫已经(84 )天没打到鱼了。 2)老人太太留下的遗物中,有两幅图画。它们分别是(《耶稣圣心图》)和(《考伯瑞圣母图》)。 3、老人出海时从来不带饭,他只带(.一瓶水)。 4、老人仅仅只是抓到那条大鱼,不算回来的时间,花了将近( 3 )天。 5、老人抓到大鱼后要带回去,可却把(鲨鱼)引来了,把他的大鱼全给吃了。 6、老人在大鱼遭鲨鱼偷吃时,英勇地把鲨鱼杀死,并说:人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人可以毁灭,但不能(挫败)。 7、经过鲨鱼群的偷吃,大鱼还剩下(鱼头) 8、老人用(鱼叉)打败了第一只鲨鱼。 9、这条鱼从鼻尖到尾巴总共(18 )英尺。 10、后来,浪把(鲨鱼)的遗骸卷上岸,又卷回了大海。 第二部分 1、本文主人公是(A )。 A. 老人 B.小男孩 C.皮里哥 3、老人早上一般会喝什么,那是他一整天的营养(A )。 A.咖啡 B.果汁 C.含矿物质的水 4、老人抓那条大鱼,花了将近(C )。 A.2天 B.4天 C.3天 5、什么鱼最后将大鱼吃掉了(B )。 A.鲸鱼 B.鲨鱼 C.食人鱼 6、老人打算怎样处理鱼头?(A ) A.让皮里哥劈碎,放进捕鱼机里 B.将它当作晚饭吃掉 7、老人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C ) A.宽容 B.善良 C.不怕挫败 8、老人打的大鱼有多长(B ) A.17英尺 B.18英尺 C.20英尺 9、小男孩跟老人打鱼跟了多少天(C ) A.20 B.30 C.40 10、老人名叫(A ) A. 桑提亚哥 B.皮里哥. 第三部分 1、《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 2、圣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个老渔夫。 3、圣地亚哥曾经和一个黑人比赛(掰腕子),比了一天一夜,最后终于战胜了对手。 4、圣地亚哥十分(孤独),只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子总跟他在一起。 5、老人在每天早上负责(把曼诺林叫醒)。 6、圣地亚哥爱大海,他认为海是(女人)。 7、一段时间,老人独自乘小船打鱼,他连打了(84 )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8、曼诺林的父母认为老人运气差,让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果然第一个星期就捕到( 3 )条好鱼 9、在第85天,老人终于钓上来了一条大(马林)鱼。 10、老人与大鱼整整搏斗了( 两天两夜)。 11、在与大鱼搏斗了(两天一夜)的时候,老人回想起年轻时在卡萨兰卡跟一个黑人比赛掰手腕的经历。 12、与大鱼搏斗时,老人饿了,就从(金枪鱼)身上割下几片肉,放在嘴里慢慢嚼。 13、在老人得到大鱼的一个多小时后,鲨鱼嗅到了它的(血腥)味跟踪而至抢吃鱼肉 14、老人用(鱼叉)杀死了第一只鲨鱼。 15、在随后的搏斗中,他改用(短棍)与鲨鱼搏斗。 16、鲨鱼吃光了鱼肉,只剩下(鱼头)和(鱼尾)留给了老人。 17、在拖鱼返回的途中,老人共遇到了鲨鱼的(五)次袭击。

渔父(苏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背景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渔父》、《卜居》和《远游》三篇作品,王逸《楚辞章句》把它们都归人屈原的作品,后世学者持不同看法。《渔父》同样采用屈原与渔父的问答,与《屈原列传》中的记述大同小异,刻画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风亮节,“宁可葬身鱼腹,也不蒙受世俗的尘埃”的高贵品质。这几篇作品虽然并非出干屈原之手,司马迁把《渔父》录入《屈原列传》,刘向把三篇都辑人《楚辞》,王逸给这三篇作品都作了注释,使这几篇作品成为研究屈原的宝贵历史资料。 二赏析 1-屈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作这部作品的? 屈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他对于社会、对于人生,都有自己一种很美好的看法,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他的被流放,实际上是他奋斗遇到了挫折、遇到了失败。他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故国处在一个危机当中、个人的事业处在挫折当中这样一个困厄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下了《渔父》。所以《渔父》表现的是屈原自己内心的一种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最终的一个抉择。 我们可以把渔父理解为真的屈原在泽畔碰到一个老人,可能还是一个打鱼的人,和他有过一番类似的谈话。但是,也可能只是屈原自己把自己内心的矛盾,用一种文学的手法表现出来了,也就所谓自设问答。这个渔父可能是个虚构的人,他内心里有两面,这两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面就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着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适应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这是一个声音。可是另一个声音也同时在响,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那么这两种声音,他把它化为两个形象,就有了渔父和屈原的这番对话。那么这个作品,我们想这样来理解,可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实际上,《渔父》、《远游》、《卜居》,完全可以和《离骚》对照来读。《离骚》也表现了屈原内心的这种矛盾,不过《渔父》是用另一种更灵活、更生

社戏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第16课社戏导学案(含答案)第一课时文本感知 诊断性测试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归省.()行.辈()凫.水() 弥.散()潺.潺()蕴藻 ..()() Xù dāo( ) dài màn( ) Cuān duo( ) jiǎo jié( ) piāomiǎo( ) yǒng yuè(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 B.困惑挑剔胆怯委曲 C.叛徒诚肯鉴别晌午 D.惊异鞠躬奖励家眷 3.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行辈:排行和辈 B.委实:实在弥散:弥漫消散 C.自失:丢失了自己依稀:隐隐约约 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旺相:茂盛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2)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当面叫他“八癞子”。 A.然而即使况且 B.因而如果况且 C.然而如果而且 D.因而即使而且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⑴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 ⑵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哄笑起来。() ⑶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⑷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6.指出下列句子的人物描写方法 ⑴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⑵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7.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下列不能表现其性格的一项是() A.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可见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 B.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表现他的热情友爱。 C.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 D.回程时大家偷阿发家的豆,双喜又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善于为他人着想。 8.文学常识填空 《社戏》的作者是,原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和《》。本文最初就收在他的短篇小说集《》中。 重点字音: 潺潺.(chán)絮.叨(xù)撺掇 ..(cuān duo) 凫.水(fú)桕.树(jiù)蕴藻 ..(yùn zǎo)怠慢(dài)踱.(duó)步踊跃(y?ngyuè) 棹.(zhào)船忌惮.(dàn)弥散(mí sàn)喝 hē(喝水)吓 xià(吓唬) hè(喝彩) hè(恐吓) 行 háng(辈)省 xǐng(归) xíng(行走) shěng(省份)依稀:隐隐约约。絮叨:翻来覆去地说。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潺潺:象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惮:怕,畏惧。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弥散:弥漫消散。怠慢:冷淡。怠,轻慢,不恭敬。 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伟大的文学家、思

渔父 教案

渔父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够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较准确地将本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④通过对比阅读,学生能对屈原和司马迁的不同人生选择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对人生问题有新的思考和追求。 【教学重、难点】①②④定为教学重点;③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式】对比阅读、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弃小义,雪大耻”的生。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一生朗读,教师正音; 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 2.齐读全文,读准字音,教师纠正句读。 三、结合注释,学生自由读,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活用字,并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古今词: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至于(到)、可以(可以用来) 词类活用:鼓枻而去(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 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屈原既放(被动句) 游于江潭(状语后置) 是以见放(宾语前置、被动句) 行吟泽畔(省略句、状语后置) 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状语后置) 自令放为(宾语前置、被动句) 四、疏通文意(质疑) 1.学生翻译,其他同学补充指正; 2.学生齐读,进一步理解和感悟文本。 五、问题探讨 【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渔父

渔父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探讨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探讨渔父这一特定形象的文化内涵 3、思考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教学重点:1、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文中的重点实词“颜色、形容、凝滞”和虚词“为、而、之、可以、至于”的意义或用法。 教学难点:对渔父的文化内涵的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司马迁的“隐忍苟活”成就了人生的大事业垂名不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可以践志。死,也可以明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位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尊严的诗人——屈原。 二、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教师总结。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23篇。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三、朗读课文 1、课件展示配乐朗诵 2、学生自读、指名朗读 3、展示重点字词: 渔父(fǔ)枯槁(gǎo) 餔(bū)其糟濯(zhu?)吾足莞(wǎn)尔而笑鼓枻(yì) 凝滞(zhì) 皓(hào)皓之白物之汶(mén)汶歠(chu?)其醨(lí) 4、文言知识整理:(小组讨论,提出疑问,教师总结) (1)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2)古今异义 a、颜色憔悴(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b、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著。今指①停止流动,不灵活;②凝聚) d、何故深思高举(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3)、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何不(沽)其泥而扬其波(连词,表承接)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连词,表转折)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其醴?(表并列)

《渔父》公开课教案讲解学习

《渔父》教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 2、分析屈原和渔父的形象,并体会渔父的形象在本文中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重点句式 难点:渔父形象的深层含义 教具: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冯友兰先生说过“我国文化中存在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种精神中国自古有之,而屈原应该是较早实践这种精神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渔父》这篇课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看看他的人生选择。 二、走进文本 1、初读文本,正音。 (1)初读课文,我们可以看出本文写的实际上是一场对话,这种对话问答的形式使你们想到了我们以前学到的古代的哪种文体?(赋)没错,这种问答体与后来的汉赋写法已比较接近,所谓“赋者也,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 (2)那么,在这场对话中,谁先登场的?(屈原)此时的屈原境况如何? 遭遇:被放逐 外在形象: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内心:游于江潭,行吟泽畔——无人可解 (注意在此穿插课文第一段的文言知识,特别注意: 既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形容至于是以见放) 在这种处境之下谁出现了?(渔父)。渔父的出现解开了屈原心中的郁结了吗?(没有)没有,因为二人的对话产生了分歧。 (3)请同学分析一下二人对话的分歧在哪里?从中体现了二人怎样的形象? 屈原:水清——我清 洁身自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仕者形象 水浊——独清 渔父:水清——濯吾缨 与世推移——和光同尘的隐者形象 水浊——濯吾足 (穿插文言知识重点讲解: 与世推移自令放为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讲解“水清”与“水浊”的象征意义 水清——世道清明水浊——世道黑暗) 2、分角色朗读,体会情感

(完整版)《_社戏》导学案及答案(1)

《社戏》导学案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字音及字意。 2.走近作者和作品,了解作品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思路。 二.背景链接 1)关于社戏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 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 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 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2)关于课文有关内容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 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 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的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 部分。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 情谊的眷恋。 三、自主预学 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以下练习。 ⑴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惮.( ) 絮.叨( ) 怠.慢( ) 撺掇 ..( )( ) 凫.水( ) 屹.立( ) 蕴.藻( ) 家眷.( ) 踱.( ) 潺潺 ..()皎.洁()飘渺.()行.辈( ) 棹.( ) 吁.气( ) 渔父.( ) 旺相.( ) 归省.( ) .( ) 吓.人( ) 哄哄.骗( ) 吓 .动( ) 恐吓.( ) ⑵理解词义。 消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撺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凫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絮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抵:疏疏朗朗: 倘: ⑶文学常识积累。 本文作者__________,中国现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绍兴人。著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 七年级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在文中注明你的疑问,并摘要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互动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理清文章思路。 线索: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二)阅读分析 1.阅读分析第一部分1~4段,讨论: 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这一部分在 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阅读分析第二部分(5~30段) ⑴这部分着重写看社戏,先后写了哪四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看社戏前有哪些波折和转机?(5~9段)。

《渔父》文言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第十周高二A早读材料7 《渔父》文言文翻译及知识点整理 《渔父》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湘江一带游荡。在江边上边走边唱,他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全天下都混浊,只有我还清白;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被君王流放啊。 3.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且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 4.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为什么您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呢? 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怎么能让干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 6.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沧浪江的水清又清啊,可以洗我的头巾;沧浪江的水浊又浊啊,可以洗我的双脚。 知识点整理 一字音 渔父.(fǔ)枯槁.(gǎo)凝滞.(zhì)莞.尔(wǎn)鼓枻.(yì)濯.(zhuó)缨 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汶.汶(mén)淈.(gǔ)泥 二通假字 渔父“父”通“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子非三闾大夫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 三词类活用 安能以皓皓之白.形容词用作名词洁白的身体。 鼓.枻而去,乃歌.曰名词活用作动词鼓:敲打;歌,唱歌。 四古今异义 1 颜色憔悴颜色,古义:脸色 2 形容枯槁形容,古义:形体容貌 3 何故至于斯?至于,古义:到。 4 何故深思高举高举,古义:行为高出世俗 5 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古义:拘泥,执著。 五一词多义 1 举 ①举世皆浊我独清全

《渔父》教案

《渔父》教案 教学设想: 这堂课的教学主要三个环节进行: 一是基础巩固,包括基础知识的检测落实,关键语句的理解背诵; 二是文本研习,屈原和渔夫形象以及处世态度的对比分析; 三是问题探讨,屈原的精神价值探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检查预习: 1.介绍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首创“骚体诗”,亦称“楚辞体”。 政治上,他提倡“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满腔悲愤,怀着珍爱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 2.检查字词(略,见预习材料) 3.朗读课文 4.师生背诵相关名句(老师背上句,同学们接下句) 补充名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三、文本研习: 这篇文章的结构不是很复杂,简要来说就是渔父和屈原的三次对话。通过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描绘,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两者的人物形象和人生态度。(思考再说话)屈原: (1)屈原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或者说理想得不到理解和实现而发出无奈的悲凉的感慨。 (2)屈原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洁白无暇的,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要坚守自己的理想。

《渔父》学案

《渔父》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能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分析两人的性格特点。 3.思考怎样面对人生的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重点、难点】 1.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知识。 2.分析渔父和屈原的形象和各自的处世态度。 3.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有思考、有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知识链接】 1.屈原及背景介绍: 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代表作品为《离骚》,另有《天问》、《九歌》《九章》等。 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本文以屈原被放逐江南为背景,从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故而文中屈原的话可当作他的临终遗言来读。 2.《楚辞》简介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父导学案(教师)

《渔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难点】 1、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文中的重点实词(如颜色、形容等)和虚词(为、而、之等)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战国时楚人。作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逐。楚国被秦灭亡后,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关于本文作者,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但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前后矛盾。自此,或论为屈原之作,或论为楚人悼念屈原之作,聚讼纷坛。今人持后说者居多。然无论作者为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 关于渔父其人,自《庄子盗跖篇》中提到孔子见渔父一事后,即成为后世诗文稗说中的隐逸高士。然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却查无实据。故而屈原江畔遇渔父之事,亦当为民间传说、楚人口碑,本文则应当作为一篇虚拟的寓言来读。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将此文全部照抄,用以赞扬屈原人格则可,用为史实则不可征信。 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本文以屈原被放逐江南为背景,从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臵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故而文中屈原的话可当作他的临终遗言来读。 (2)《楚辞》 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起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辞之意,故也写作“楚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楚辞”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将“骚体”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3)名句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