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经济发展引擎--兰-白都市经济圈综述

甘肃省经济发展引擎--兰-白都市经济圈综述

黄银洲,韩刚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是省委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都市经济圈的崛起,是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实践证明,这种以中心城市为主导、以城市等级体系为依托、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特征的经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经济体,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国内外都有成功的范例和经验。在构建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的过程中,作为中心带动主体的省会城市兰州和工业重镇白银面临着难得的机遇,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本文着重分析了兰-白都市圈的形成机制、空间组织、发展动力和各项专项规划,对兰白都市圈的今后发展充满信心。

关键词:兰-白都市圈,可持续发展,城市化

1、引言

甘肃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目标,且今后将按照一个都市圈、两个增长点、两大新基地、四个试验区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思路进行规划实施。“一个都市圈”即以兰州-白银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将是我省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布局的中心,通过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打造,凸显兰州辐射带动功能,挖掘周边县市的互补功能,发挥经济圈强大的经济集聚功能,增强城市的积聚、带动能力以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最终形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

于近期完善出台的兰州市城市第四版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兰白一体区域协调”的战略方案,通过区域协调实现兰州与白银跨越式组团发展,这正好与全省十二五规划思路吻合。可见,作为陇中地区的兰州-白银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省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心,兰白都市圈由此形成。

2、兰-白都市圈形成的条件分析与功能定位

2.1兰-白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先导地区和创新中心

兰州-白银地区是全省资源组合条件和生存环境较为优越的区域,经过解放

后国家在此区域布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等的较高强度的开发,特别是兰州市,最近几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飞速前进,已形成全省人口较为集中,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技术最为发达,财政贡献最为重要的区域。

兰州市土地面积为13085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311.74万人,市区人口202.37万人。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567亿元人民币,人均GDP18296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9万元,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546个,工业总产值788亿元。

白银市土地面积21158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为174.57万人,市区人口47.53万人。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46亿元,人均GDP8395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万元,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130个,工业总产值173亿元。

从以上数据可得知兰-白两市以占全省20.8%的人口和占全省8.3%的行政区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占全省32%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占全省50%的工业生产总值。

2.2大西三角经济圈的北翼地区

“大西三角”经济圈,又称“新西三角”经济圈、“西三角”经济圈、“新西三角”经济区、“西三角”经济区,是指重庆联合成都、西安和兰州,建立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西安市和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30-4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60座城市。目前经济圈经济总量近2万多亿,约占西部经济总量的40%。

兰州-白银都市圈作为大西三角经济圈的北翼地区,与关中--天水经济圈紧密配合,共同打造大西三角北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对促进西北地区整体发展和实现甘肃省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目标都有强大的优势作用。

2.3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密切联系

兰州,历史文化悠久,早在距今5000年前的新时期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事狩猎和农牧业生产,先后创造了灿烂的马家窑、半山、马厂和齐家文化。兰州又名“金城”,是因这里筑城挖出金子,另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

兰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明发祥地--黄河中上游多民族中心、“龙”文化的

故乡--陇中的中心。兰州的根文化为黄河文化。丝绸之路--冲破长城封闭思维,寻求民族团结、开放发展之路--是中国早期开放之路,黄河文化在兰州一带与丝绸之路文化相碰撞,使兰州文化具有双重性,不断沉积和发展成为兰州特色文化。兰州同时也是瓜果之城,千百年来,兰州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种植经验,培育出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形成了许多著名特产,如香甜醉人的白兰瓜、食性独特的软儿梨,还有驰名中外的百合、大板瓜子、兰州桃等。

明朝洪武年间,白银开采兴盛,官方在此设立“白银厂”,有“日出斗金”、“积销金城”之说,白银缘此得名。1956年震惊世界的矿山大爆炸,拉开了白银开发建设的序幕,可以说,白银因矿得名,因企兴市。

解放初,白银市大部分属兰州市皋兰县管辖,1958年4月白银市成立,正式成为了与兰州市性质相同的地级市建制的地区,由于两地相距甚近,经济联系和人流物流联系长期保持密集且稳步增长的态势。

2.4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备

4大铁路干线、7条国道、4条省道、5条高速及高等级公路贯穿都市圈全境,兰州作为全国重要交通通信枢纽城市的战略地位已经得到确立和确认。

兰-白区域是甘肃乃至西北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以中科院兰州分院为代表的科研开发机构近700家,以重离子加速器为代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以兰州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18所,人才密度和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区域内拥有全省最健全的医疗卫生设施,体育休闲健身设备和场馆,商业活动繁华程度居全省之首。黄河横穿两地,构筑出了特色鲜明的黄河风景旅游带,对丰富市民日常生活有积极的意义。

2.5兰-白都市圈产业功能相似及互补性强

兰州、白银两地都是新中国成立初设立于西北的以石油冶炼加工、有色金属为主的工业城市,第二产业在全市GDP中的比重都在40%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市总产值中占有重要地位。

白银兰州互补性很强,在现在看来,白银工业发展速度为兰州的1.1倍,体现在后势强,接续大,政策好,投资多。但白银的第三产业在全市GDP中的比重仅为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9%14个百分点,与兰州相比逊色很多。兰州市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52%,产业种类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尤其是兰州的

建筑业更是全省翘楚。因此,进行兰州-白银都市圈建设,使两城市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推动整个陇中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将有重大价值。

3、规划范围与空间组织

兰州-白银都市圈规划形成以兰州市为核心,白银市为副核心,以核心与主要节点城市的联系方向为放射轴,以联合体功能扩散地域为圈层的“放射状圈层”的空间结构,由一个联合体核心,两个圈层,两条发展轴,一个联系通道组成。两个圈层包括核心圈层与紧密圈层两部分,核心圈层指兰州--白银两个空间独立中心城市的联合体所构成的圈层,包括兰州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及白银市的白银区;紧密圈层为核心圈层外围至都市圈的边界线,包括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平川区、景泰县、靖远县、会宁县。两条发展轴指兰--白经济一体化发展轴与兰州市五区共同体发展轴,此两轴上布局有兰-白都市圈中的主要节点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集中了兰-白都市圈所有的发展力量,是未来兰-白都市圈城市化的主要辐射通道。一个联系通道指以兰--新铁路过境段为承载体的对外通道,是兰-白都市圈对外贸易与联系的主干道。圈域内强调通过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与空间利用的互动关系,最优配置区域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最优化,社会、环境发展持续化,建立紧凑型城市与开敞空间相结合的空间形态,通过核心城市的选择性极化与扩散效应,引导发展向重点节点集中。

4、发展动力

4.1西部大开发和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坚持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的政策导向更加明确。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城市数量偏少,农村面积广阔,城市对农村

的辐射力相对较弱,经济、科技、教育发展水平滞后。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或都市圈,是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国家把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作为区域重点之一,通过点轴开发,推进整个西北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以兰州为中心,以其周边的白银市为次中心构建兰州-白银都市圈,培育强有力的经济核心区,对于实现甘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整个西北地区的大开发、大开放,具有重要作用。

4.2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化

进入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经济合作与竞争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角大力推进全球贸易,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投资和生产日益国际化,国际产业、资本不断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全球城市发展的格局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表现在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都市圈以其规模经济和设施完善的优势,已经成为了一种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城市--区域发展模式与空间组合形式,日益成为集聚经济社会要素和支配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命脉的巨大载体。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等,都市圈都已成为国家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显示出了跨行政区发展的超强生命力。

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加快、加大以兰州市为核心的兰-白都市圈规划建设,以此都市圈为单元参与全国甚至国际竞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3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

兰州-白银都市圈由于充分利用了地区间及省域内区域内三大市场,形成资源的优势组合,近几年经济的增长的势头较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已经初步冲破并必将进一步冲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使各项要素按照效益、效能的原则合理聚集。由于经济辐射力的不断增强,这些强势发展的城市已把城市发展的机会、发展的定位、发展的目标放在更大的区域,甚至是全球区域进行审视。区域发展必然要适应之一规律,以效益为指向,强化经济关系,超越行政区划,寻找协作性竞争的方法和途径。兰州-白银都市圈作为甘肃省的一种城镇群体组织形式,有利于促进省内各类要素在西北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流动,顺应了市场经

济条件下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趋势。

4.4可持续发展之路

兰州-白银地区处于青藏高原面向欧亚大陆的内陆中心区过渡的边缘地带和较大的出水口,是全球环境变化响应的最敏感地区之一,是大区域地区景观生态的战略区和最重要的生态踏脚石,是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演变发展的重要实验区,在陆域交通时代、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重新振兴和占据区域交流主导地位的新时代,沿古丝绸之路地带的地区政治经济竞争已再次成为全球的新焦点和敏感区,兰州-白银地区在西北大开发与国家安全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其持续发展不仅是甘、青和宁组成的“小西北”的关键,也是陕西与新疆进一步调动优势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

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资源不平衡,要求走“高强度大通道开发”之路,通过人口向优势区位集聚发展,让贫瘠的土地休养生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省会都市圈为最具备集聚发展条件的区域,兰州-白银都市圈是西北整个发展带的中心支点,其能否发展起来至关西北开发大局。从另一个方面看,兰州-白银都市圈雏形已经形成,正在快速协调发展,但区域开发比较混乱,仍需进一步进行都市圈统一管理协调,以期凸显兰州-白银地区在大区域的区位潜力和比较优势。

5、发展目标

5.1总体目标

兰州-白银都市圈的发展重点目标为都市圈区域一体化,激发经济活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区域魅力,树立西北中心。

实现资源互补共享、环境共管、高效发展,创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发挥集聚效应,促进都市圈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尽早实现现代化,崛起为区域中经济发达的地区。注重多民族团结发展,促进多民族团结稳定全面发展,发挥多民族的特色优势,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强协调管治生态环境资源,使环境污染得到系统控制。

按照整体推进,集聚发展、集约经营的原则,推进兰州都市圈基础设施通道及其网络一体化建设;按照市场规则,实现跨区域共建共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按照多方式集成、快速高效的原则,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通道,实现通道建设与城镇、

产业之间互动发展。

5.2经济目标

兰州-白银都市圈仍处于雏形期的发展阶段,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来维持都市圈的成长,可持续性差,市场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因此要进行兰-白都市圈网络经济培育,从空间协调发展的角度构建兰州-白银都市圈的网络经济发展轮廓:交通运输走廊经济带(沿G6、G109和包兰线兰州-白银段)、黄河走廊经济带及成长三角经济带(兰州-白银-中川空港经济区)交织的网络模型。

5.3社会目标

建成为甘肃省重要的会展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大型体育设施达到承办相当规模的运动会的能力;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学园区,建成国家型教育科研基地;建设大型文化设施,成为甘肃省的文化中心;继续加强建设资源转型城市-白银和山水城市-兰州的独特文化景观,使都市圈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型都市圈。

5.4城市化目标

完善城市职能体系,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升级,突出各城镇在都市圈中承担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并根据城镇职能定位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提高主导产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培育特色产业,并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使之成为加快兰州-白银都市圈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以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提升兰州都市圈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整合生产要素, 引导城市集聚发展,调整不合理的经营性资源配置,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解决农村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问题, 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并积极有效地加以消化, 从而提高兰州-白银都市圈整体城市化水平。同时, 加强各城镇对周围乡村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5.5生态环境目标

依托兰州-白银都市圈规划促进区域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解除由于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等原因造成的兰州-白银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沟通障碍,使地区资源得到系统有效的整合和利用,消除环境污染跨境转移,使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深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6、兰-白经济圈的部分专业规划

6.1产业发展规划

为突出都市圈的要素整合作用,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框架下统筹考虑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避免各自为政,使要素流动受阻,从而造成产业项目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整体要求,科学规划兰州-白银两市间的产业分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产业融合互补,推动经济发展联动,逐步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网。在统一规划下,明确各自的产业重点,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各有侧重地进行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实施错位发展。在推进产业发展中,注重从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加快运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的产业布局,决定着都市经济圈中心带动功能的强弱,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考虑到未来的产业竞争不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单打独斗,而更多地表现以产业链、产业集群为特征的整体竞争,都市经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要在延伸产业链和组建产业集群上下大力气,实现生产要素和产业条件在空间的重新整合,以提高都市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园区是聚集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应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上的合作,进行资源整合,完善基础设施,使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平台、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和民营经济的创业基地,为产业聚集提供条件。因此,统一规划兰州和白银各开发区、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类园区的级别层次和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类园区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局面。

6.2交通发展规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已经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区域发展模式与空间组合形式,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是促进都市圈发展的根本动力。交通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区域交通的网络发展将促进一体化进程。

兰州-白银都市圈现状交通网络主要由铁路、公路、民用航空组成,水路运输只有黄河小部分河段和水库区有少量航运。在上述运输方式中,铁路和公路居主导地位。以G109和G6组成的公路网格局已初步形成。

以黄河沿岸和交通干线为骨架,加快城市之间快速干道的配套和衔接,逐步

实现通县公路高速化,通乡公路快速化。尽快建设白银到中川机场的高速公路,拓展白银与外地的航空联系。进行兰州市南山路建设、黄河桥梁新建和维修加固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兰州市南、北绕城高速公路的加快实施,不断提高两市接壤的青石片区、沙中片区的衔接传递能力,以畅通与白银市之间的快捷通道。

根据客流配备公交车辆,规划设置相应的市内换乘终点站和沿途停靠站,可采取双向定时对发的方式,在免除高速、路桥通行费用的基础上,保持客运票价统一,有效减少两地市民公共交通成本。随着沿途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适时建立公交辅线作为城际公交路线的延伸和辐射,组建沿线经济圈公交网络,使两市及周边地区交通更加便捷通畅。

改造建设包兰铁路兰州至白银段,形成两市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并全面提升运营车辆档次,合理设置发车频率,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快捷、安全、大运力的特点。促成白宝铁路延伸项目的实施,最大限度发挥和利用现有兰白铁路运力,使白银依托兰州作为国家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更好地融入国家铁路干线网络。

未来兰州-白银都市圈发展蓝图的一个整体框架是借助青藏铁路巨大的运输优势,加快兰白物流业发展,形成一个“进藏物流园区”。

6.3生态环境规划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合作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机制的主体是政府,合作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兰州和白银市政府之间的合作,第二个层面是各县区政府之间的合作。具体应建立以环境保护合作论坛、信息网络共享、防治污染合作、黄河沿线水环境问题联防联治、区域植树造林防风防沙、联合检查合作执法、区域农业生态安全机制和农业环境防治等机制为内容的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邹军等.都市圈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董晓峰等.城市形象建设理论与实践--新世纪兰州[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3]吴文恒,牛叔文,董晓峰.都市圈经济发展的主要原理及对兰州都市圈建设的启示[J].干旱区地理,2007,30(2):311-319.

[4]屠锦敏,蒲欣冬,董晓峰.构建兰州都市圈的初步设想[J].发展月刊.

[5]张旺锋,张祥德,杨蓉.构建兰州都市圈的区域影响研究[J].河南科学,2009,27(2):245-248.

[6]刘书朋,常跟应.经济转型期兰州市城市职能演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6):161.

[7]丰志勇,石培基,曾刚.兰州都市圈城镇体系发展战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6):1-6.

[8]张强,陈怀录.兰州都市圈的规划建设特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5):9-12.

[9]董晓峰,张志强,刘理臣.兰州都市圈发展可行性与发展战略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3):235-240.

[10]屠锦敏,屈鹏举,董晓峰.兰州都市圈建设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6(1):7-10.

[11]陈怀录,荣慧芳,张强.兰州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现状分析及战略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3):111-114.

[12]何艳冰.兰州都市圈形成机制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

[13]李娜,董晓峰.西北地区都市圈现代化进程研究_以兰州都市圈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2):78-82.

[14]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黄银洲(1980-),湖北恩施人,博士,主要从事历史环境变化与人地关系研究。

韩刚(1989-),甘肃白银人,兰州大学本科生,E-mail:xiaosongshanzhu@https://www.360docs.net/doc/168133135.html,,Tel: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